2023年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模板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1:51:45 |
- zdfb |
- 8页
读后感是对作者观点的思考和回应,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多次修改和润色,以确保文章表达的清晰准确。希望以下范文能够给大家写作读后感提供一些启示。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一
薄荷从小便听过,给人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清凉了吧。小时候我的胃便不太好了,因为饮食不节制,偏偏又天生火气旺,一到炎夏,我便食欲不振,整个人也像霜打的茄子般,被酷热的天气给打蔫了。每逢这时,我哪怕顶着烈阳也要去阳台边上,把头几乎整个埋进薄荷叶片中,以提神醒脑,却偶然看见白色的小花。“爸爸!薄荷也有花吗?”我惊奇地喊道。爸爸走到阳台,摸着我的头笑道:“当然咯,你看看你,连这都发现不了。”大概是那几簇小白花格外安静吧。可惊艳如杜鹃、腊梅,向来是人们所喜爱欣赏的对象;却又剧毒,食用不得。薄荷却不同,叶子为人所摘,落进水里,造就一杯清凉去火的薄荷茶;花,只默默地开着,相比于鲜艳的玫瑰,妖艳的牡丹,从未显露张扬之色。让人不禁赞叹,薄荷,有德之物!
洛神红茶,可不是红茶,而是用玫瑰花所制,茶汤深则呈紫红,浅则呈玫红。入口清甜而不腻,微酸,是像我这种酸甜之味忠实爱好者的不二之选。连妈妈这样口味挑剔不喜甜食的人都对其赞不绝口。起初,妈妈看见那晒干后形如枯枝烂叶般的花和紫红的茶汤拒不接受,狠狠锁紧了眉坚决道:“我不喝!你自己喝吧!这看着就不好喝!”然后被我用“三寸不烂之舌”怂恿一番之后,她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胖胖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从此,每逢我们俩中有一人在喝洛神红茶,另一个人就会眼巴巴地凑上去也要尝几口。脸上不乏满足与惊喜之色。《名侦探柯南》中写道有一名嫌疑犯把柠檬茶和洛神红茶混在一起,能与另一种茶相混淆,实则不然,花茶的颜色混合与调色原理不同,洛神红茶与柠檬茶混在一起后居然呈蓝色!
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有关荷花茶做法的记载。大意为:将夏季长开的花骨朵儿的花瓣轻轻拨开,切记不能拨掉,将龙井茶叶撒进蕊心中,用纸将荷花整个包起来,几天后拆开茶包,把龙井茶叶装进纸包里,继续放进下一朵荷花,如此周而复始十几次,泡出的龙井茶便自然而然带了荷花香。可惜条件不允许,我无法亲身试验。
故乡的花茶,不胜枚举,我的生活已与其脱不开干系。往后哪怕一人踽踽独行几十余年,只希望能有一碗沁人肺腑的花茶,慰藉我所魂牵梦萦的那个童年。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二
“没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汪曾祺这本《故乡的食物》讲述了很多地方的吃食,不同风味,及做法。所谓豆汁儿,就是制作绿豆粉丝的下脚料,有股酸味,。而在另一位老饕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中,同样也描述了这种过去北平地道的平民食物。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他的语言虽然平淡,但风趣幽默,字里行间透出轻松松。除了讲吃食,他还会在其中插入笑话,对一些人和事自己的看法。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你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王晨琪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曾经被下放到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任务是画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远离了故乡,独自生活在荒凉的绝塞,寂寞荒凉。但他仍然想到好的方面,悠闲自在的过着日子。同时他也很认真的对待,不厌其烦地画着马铃薯花,薯块,积极地探索生活。
“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大,入油炸,亦佳”
他描写做法时十分细腻,从中可以看出他除了讲究吃食外,还会研究吃食的做法。
汪曾祺对故乡的怀念,对儿时记忆中的食味,印象是十分深刻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情感的点点滴滴,是十分温暖的,即使怀念也不会太悲伤。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三
家乡很看重吃,大概与过去生活贫困总填不饱肚子有关,见面时一句“吃了没有”,是很传统,很地道的问候。
过去,尤其是在乡下,做饭“烧地锅”(土灶),会看到云雾似的炊烟和树的枝叶纠缠在一起。做中饭后,母亲就到院子外拉长声调喊玩耍的孩子回家吃饭,这亲切而朴质的声音如同小米粥的香味一样隽永悠长。
小时候在农村,还兴生产队,按工分分粮食。分到的小麦有限,整天吃的是黑馍和糊涂(玉米糁粥),家里条件好的能吃到“包皮馍”(白面加杂和面蒸成)。至于蔬菜,夏秋季吃茄子冬瓜白菜萝卜等,冬春季无菜则蘸辣酱或酱豆吃,家乡有“黑馍就酱,越吃越胖”的说法,实在是对穷困生活的自我调侃。没有蔬菜时,人们还食用自腌的咸菜和剜野菜蒸熟而食。
吃饭的时候,往往是一手拿馍蘸上酱一手端碗稀饭,圪蹴到家门前的路旁,一会儿就围上一圈人,边吃饭边唠嗑,说些农事或家长里短,其乐融融。那时的饭食极其单调,早晚都吃稀饭,中午多吃汤面条。对于干农活的农民来说,馍成了主食,那些好收成的地块就叫“吃馍地”。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给寡淡的肠胃添些油水。过年了,一年都舍不得吃肉的人家也要割几斤肉包饺子吃。麦罢后走亲戚要炸麻糖(油条)、糖糕、菜角、焦油、麻花儿等,无论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吃过油货的手还要在头上抹抹,说是能让头发更黑更亮。
那些年,红薯特别多,烧红薯、蒸红薯、红薯糊涂,还有炒红薯面,吃着噎得哄。红薯叶也舍不得丢掉,炒炒当菜吃。在现在,偶尔吃块红薯,甜丝丝的,可是那个年月吃红薯真是觉得苦涩。红薯吃多喽,屁就多,所以在村里头总是能闻到夹杂着红薯味的臭气。
那是一个辛酸的日子,一个需要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今天,大鱼大肉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也不再稀罕,各类新鲜蔬菜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满足百姓们的口味。而黑面窝窝、野菜被当作时尚佳肴来享用,人们的生活真是吃甘蔗蘸糖——甜上加甜了。
现在的乡村,都开有饭馆,来了客人,一般都到那里去吃。在县城,大饭店、小饭馆几乎脸对着脸,肩挨着肩,空气中氤氲着饭菜的醇香。漫步街道,最多的是羊肉烩面馆。原阳烩面一如原阳人的朴直,面条筋道,碗中只放羊肉、香菜(或韭菜),再拌上红红的炸辣椒,那滋味真叫地道。不似郑州、新乡的所谓滋补烩面,粉条、海带、鹌鹑蛋乱放,面条则软不拉唧。家乡的凉粉也很有名,郑州、新乡的市民以食之为快。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四
外婆先是带我去鱼市。在象山,鱼市是最值得去的地方,在一排排灯光下,发着青光的鱼吸人眼球——小的只有拇指般大小,据说是放汤时增鲜用的;大的比人还高,龇牙咧嘴的,看着也怪吓人。外婆挑了几条一般大小的米鱼,我拿着阿姨送我的大海螺两步并一步地走回家。
外婆先是用小刀刮去鱼鳞,那鳞片落在水池中,发出耀眼的黄色,青色的光,好看得很!接下来就是外婆的绝活,徒手拔刺——只见外婆的手在鱼肉上摸着,瞬间拔下好几根刺。这一部完成后就是漫长的剁肉环节。拿起大刀,切成丁,随后只听“哒哒哒哒”的声音,用手搓一下,又是“哒哒哒哒”,手法十分熟练,不一会儿就剁成了鱼泥。加的料很重要,决定鱼丸或鱼滋面的美味。加入外婆的独家秘方,搅着搅着,鱼香味和料香味匀在了一块儿,扑鼻而来。
前面这些做完就简单多了,做鱼丸就搓成丸,做鱼滋面就先铺成饼状。两样一起下沸水,不一会儿就成型了。做成的鱼丸十分好玩,q弹至极,将它往桌上一砸,会弹起来,别提有多有趣。
夜幕降临,海风在屋中窜来窜去,不冷,还带一丝暖气。大家都到了,围在大桌边,坐在电视机前,准备吃大餐。我通常坐在我哥边上,因为他人高,手长能帮我夹很多菜。菜上满一桌,哇,香气扑鼻,让人口水直流。外圈是红的发光的红膏炝蟹,各种海鲜等,重头戏在内圈——大家最喜爱的鱼滋面和鱼丸。
自从外婆也搬到宁波,我们和亲戚只能一年一次大聚餐——年夜饭。可以说是有了鱼丸和鱼滋面就有过年的气氛。
只是那熟悉的鱼腥味很少再出现在我的生活,菜场的鱼腥味有些刺鼻,闻着怪不舒服的。我还是喜欢淡淡的,石浦的,鱼腥味。
渔香充满了鱼乡……。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五
杨梅上市时,我家的杨梅小酒也就跟着登场了。
我家的杨梅酒都是“自产自销”:杨梅用的是我舅舅老家自己栽种的杨梅,红得发紫,核小,味甜,吃一粒便会上瘾。小酒采用我外婆家的自产酒,酒味浓香醇正,甘甜厚美,来劲却不容易上头。每年的三四月份,我妈就会接到来自外婆的电话,通知我们又可以做杨梅酒了。
开车运回杨梅,买来冰糖,便可以制杨梅酒。制作过程极其简单,只需拿出一罐罐的玻璃皿,塞入一粒粒鲜红透亮的`杨梅,再将气味浓厚的白酒一桶桶倒入其中,直至稍稍浸没杨梅时即可停止,再塞入几块冰糖,封上盖子,便制成一桶杨梅酒了。我喜欢那“咕嘟咕嘟”倒的声音和漫长的浸泡时期,每每放学回家都会趴在器皿旁看着白酒的变化,看着白酒由底部向上,一排排地浸没杨梅,于我是一种享受。每天白酒都会在杨梅的催化之下逐渐改变,颜色慢慢变红慢慢变深,看着那逐渐鲜艳的色泽,就能感受到欢庆的日子已越来越近。
我们家经常在团聚和庆祝时喝杨梅酒,斟上一碗酒,捞出几粒杨梅,有说有笑,温馨而又欢乐。谈笑风生间,咬上一口杨梅,酒和杨梅的汁水一起从中爆出,满满地喷射在口腔的角角落落,刺激得整个味蕾不禁有点麻木,酒水味和杨梅味相互混搭,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滋味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啊!最后咽下果肉,喝下酒,却仍觉嘴中有清香荡漾,令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正如我爸所说:“喝着喝着,聊着聊着,就感觉到生活多了一份色彩,家人间多了一份温馨,日子也多了一份盼头。”
由于各种原因,如今我们家已经很久没有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了,柜子里的那桶杨梅酒也少有被拿出来品尝的时刻了。在我印象中,我们家好像也少了些温馨的时刻。不同于往年,今年泡的那桶杨梅酒至今仍未喝完,到底是今年泡的多了呢?还是喝的人少了?我也不得而知。反正我只知道:今年的舌头根肯定是比往年少了点杨梅味。
噢,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来了,家庭聚会又开始了。
文档为doc格式。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六
大概是儿时的我心性过急,在年幼的记忆中,豇豆粽蒸熟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的。每每我又一次搬来小木凳,一脚踩上去,伸出手去揭锅盖时,外婆总会一遍遍提醒我说:“莫急莫急,还没熟哩!”这么多年过去了,乡音依然历历在耳旁,只是如今已不知几月未曾回到老家与外婆团聚。不知在远方的外婆做起豇豆粽时会不会想起我这个在远方的娃娃呢。
待到粽子将熟,便是一股箬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在我的家乡,这做豇豆粽无论什么哪家,最讲究的便是要采来这山上端午前翠绿的箬叶。这箬叶在故乡并不十分难寻,花上一些功夫便可满载而归。用这新鲜的箬叶包上糯米再加上豇豆做佐料,外婆的手巧,一卷一合再扎上棉绳便包出一个个漂漂亮亮的粽子。一个个胖嘟嘟的粽子排整齐了入锅,像一群小娃娃翻着肚皮躺在水里,可爱极了。
锅盖揭开,锅中箬叶便伴着锅盖在空气中愈发甘冽,那幸福的白气,温暖了我整个童年。捏住粽子不烫手的棉绳,将它从锅中拎出,再一套一卷,绳子便从粽子上滚落下来。捏起箬叶的一头,将粽子放在碗中翻滚几圈,便露出内里黄白色的糯米与夹杂其间几颗暗红色的豇豆。取一个青色的小瓷碟,倒上细细的白糖,用筷子夹出小小一块粽子,在白糖上一滚,放入嘴中,那当真是吃到了一年的满足,似乎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顺都在这一刻灰飞烟灭,甜腻的满足感充斥着我整个大脑。
每每八月十五的深秋时节,豇豆粽香四溢的夜晚,外婆总会坐在长木凳上给我们讲楚国大夫屈原以身殉国,楚国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汨罗河中投进用箬叶包的糯米饭,以保全他的尸身。粽香洋溢间,我的童年悄然而逝。
到现在几年过去,吃到嘴边的豇豆粽也大多是由外婆快递带来,箬叶还是箬叶,豇豆还是豇豆,大概不是围在土灶边亲眼看着蒸煮的,似乎已经少了一点点什么味道。
大概不是豇豆粽变了,而是品味的人变了。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七
城市的夜晚夜晚街道,灯火通明,整个城市是喧闹的。各大餐馆里坐满席。琳琅满目的食物,真叫人离不开眼。色泽亮丽,细腻光滑。乡村的夜晚可比不上城市。天刚刚摸黑,小道上就已经没了人,家家户户都关了门,一家人乐呵呵的坐在餐桌丧吃饭,聊天。
餐桌上的食物很朴素,在城市食物相比下,就更没有光泽,而且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有一种食物在餐桌上必不可少——苦瓜丸子。
有人可能觉得苦瓜苦,而且长相也不咋地,但有种做法会让它的味道不一样。
每次做饭前,我都会守在厨房边,看着外婆把肉和一些材料混在一起,切碎,“嘟嘟嘟”的声音,常在黄昏时响起。外婆年老了,做点儿事就会气喘吁吁,这时候我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一把抢过外婆手中的刀,笑嘻嘻的瞎捣乱,外婆只是在一旁慈祥的看着我,嘱咐我小心点。做丸子就是在外婆的注视下与叮咛下完成的。然后就是把苦瓜切成圆柱,用筷子把里头掏空,再一点一点把肉塞进去。外婆一直在旁边告诉我说要把肉塞满塞紧,不然煮出来会肉会松。这个过程对我来说真不那么容易,基本上是外婆手把手的教。
最后就是油炸,最后一道程序,我还真不知道。最后做出来的苦瓜丸子,都有苦瓜汁味,很香,因为大部分汁水在肉里,所以吃起来没那么苦。
做法很简单,但味道却鲜美。虽不比大城市里的漂亮,但它里面包含着爱,外婆的爱,一家人的团聚,很朴素,却充实。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八
前几天去外面吃饭,看到菜单中有一道名叫“藕片夹糯”的菜。以往的回忆忽然从记忆里被遗忘的的一角涌了出来,我想了想,还是点了这盘菜。
这盘菜看起来很精致,做起来可能很费功夫,需要等很久。在我满怀期待的等待中,我开始在回忆中寻觅。
上学前,我一直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婆是一个农村妇女,她心灵手巧,会做许多新奇的我叫不出名字的菜来,都是她自己研究出来的。我曾问她为什么不给这些菜取个名字,外婆说:“外婆没有读过什么书,这些菜等我们宝宝以后读很多很多书,帮外婆取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我笑着答应了。
外婆做的菜中,有一样是我最难忘的,那便是我在前面提到的“藕片夹糯”。当然,在外婆那里,它没有名字。
“藕片夹糯”,顾名思义,就是一片片切好的藕片,每片藕片的小孔上都夹上糯米,光是想着这道菜,我就恍惚能闻到香味了。清脆甘甜的藕片,夹上软黏香甜的糯米,一口咬下去,先是清新爽口的味儿溢了满口,再是“嘎吱”一声脆响,最后,糯米的米香味便浸入唇齿,软软的糯米黏住舌头和牙齿,香味在口中久久不会散去,光想想,就已经垂涎欲滴了。
冬日的每天早晨,外婆几乎都会做这道菜。为了能第一口尝到,我这个爱睡懒觉的大懒虫,破天荒地不用别人催促便自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早早地下楼等在外婆身边。
我一脸期待的翘首看着外婆,双手搭在灶台一角,手指像弹琴一样地敲打着灶面,外婆见了,笑着说:“馋丫头起来啦,一会儿就能吃了,别敲了,把我的灶都要敲破了。”然后,又继续去为我们准备精致的早餐了。
香脆的藕片在锅中翻滚着,像一个个在水里玩耍的胖白娃娃,藕煮到半熟,外婆便眼疾手快地捞出来,放在一旁的网架上沥干水分,接着便开始把早已准备好的糯米夹到藕上。煮熟了的糯米粒粒晶莹饱满,外婆向糯米中加入几勺糖和一小勺酒,等搅拌均匀了,在用小勺子舀起糯米填满藕孔,一股股细长的热烟从藕孔中冒了出来,一会儿,空气中便弥漫着香醇的甜味。
这时,服务员上菜了,是我心心念念的“藕片夹糯”。
藕片淋上糖浆,夹着粒粒分明的糯米在灯光下金黄的闪着,看起来确实可口,但这究竟只是饭店里的一道菜,我记忆中的,是没有名字的,是外婆做的,是甜的,是我童年的味道。
记忆中的味道此时只能回忆,我开始期待着,什么时候能见到外婆,再尝一下那儿时念念不忘的味道。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九
记忆里,最喜欢那种带着乡味、家味的美食。尝起来,熟悉又有味。
二三月以后,油焖笋的香气格外迷人。
春天,万物复苏生长的时候,山前山后的一小片竹林,似乎是满足了人们整个季节的味蕾。奶奶带我去这一小片竹林挖过笋。离开家门前,奶奶特地从院子里拿了几个专门装蔬菜的袋子和一把小锄头。叮嘱我要换一双旧鞋子,看得出是一位挖笋的老手。上了年纪的奶奶做起事来依旧麻利,干农活时的衣着,的确是很接地气。
我和奶奶挖的笋和寻常的竹笋有所不同。那竹笋是长在山上,埋在土下的。干这活的可得老练些。会爬山,还得有慧眼,若是凭一身空有的本事,可挖不着笋。而我挖的是小笋,那种刚出土地,一半的身子和尖尖的小芽露在土壤之上的。虽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还是要在一堆枯叶当中找新的小笋。奶奶告诉我说。想要拔起小笋少费些力,用脚踩住笋芽的根部,一踩就折下来了。
两个人的效率略有些低,两个小时只折下半麻袋的小笋,回到院子,妈妈和奶奶把笋皮剥尽清洗,等着爸爸上厨。
我很喜欢在爸爸切菜的时候“观摩”,笋放在案板上,刀快速地上上下下,不用一会儿,大小均匀的小笋就被切好了。
把切好的小笋倒入锅中,放上开水煮熟。再加以生抽、酱油、白糖等调料少许,让它慢炖两小时,放凉后装入瓶中密封。刚盛出来,我自然会拿着筷子,肆无忌惮地夹着小笋尝鲜。味美,色鲜,片片滑嫩。煮油焖笋之余,爸爸还会把笋切丝,再切几根年糕,同煮一锅,加以咸菜调鲜。咸菜笋丝年糕汤,味是极美,也是极鲜的。
这是春季,冬季的吃食也极丰富。
每到冬至的时候,宁波这块儿似乎有着惯有的风俗,吃烤菜年糕和酒酿圆子。烤菜年糕我最喜欢的一种做法便是把年糕切成长条,厚些,与大头菜一起放入锅中烹煮,加些酱料,上色提鲜。没有出锅时那香味便是肆溢开来,刚入口时,细软绵滑,醇香的年糕味和嫩香的烤菜早已充斥着我的味蕾,这味道是散不去,也忘不掉的。把一长条的年糕串入筷子中,一口口咬着,再有一碗迷人的,散着酒香的酒酿圆子相辅,味道让人啧啧不已!
笋的清香,酒酿的甜腻,充斥着我整个童年。我的家乡在宁波,那里有宁波的专属味道。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
在汪老先生的笔下,无论是端午的鸭蛋,或是北方的葵薤,总能触动你内心深处那块神秘的地儿。
我亦是在想,在我的笔下,在这儿,在这块江南的红壤之上,有没有能撩动他人心弦的味道?想必临海的港口之城,我的故乡宁波,定能呈上满意佳肴。
海里的事物,可谓万千,只要是能被渔夫宁波人抓上来的,就能做出垂涎的菜品。拿蟹来讲,好蟹能来个喷香四溢,小蟹也能醉腌得人垂涎欲滴,或又是死蟹、老蟹、青蟹等,弄出个“红膏炮蟹”,也别有一番滋味。
再说那浮在水里飘着桂花香的满满一碗宁波汤圆。它不是长在水里的生物,而是要在水里煮过之后,让僵硬得身躯顿时松弛下来变得水灵水灵的小点心。汤圆味道众多,我尤爱猪油芝麻的。芝麻的甜与鲜和宁波人猪油中独有的,让其他人受不了的怪与腻味融合交织在一起,真是叫人心驰神往。那也是宁波的故乡味。
每每佳节,家人团聚一起时,一桌团圆饭少不了的,再诸如血蚶、对虾以及水蜜桃等,可是数不胜数的了。
许多甬城学子,他们依旧生于宁波,长于宁波,他们的口腔中满满的宁波味儿,却不自知。我问他们宁波有哪些特色的食物,都挠挠头一概不知。他们忘记了特有的东海鲜,忘记了猪油味儿,忘记了山里嫩。
你是残疾吗?我不是。
你是另类吗?我不是。
你又只是一句:我太忙了。
忙得顾不上细细品味故乡的食物,忙的不能对故乡的佳肴发出一声惊叹?
也许,你的双目因为难以发现故乡的一事一物而失去光泽,你的内心也因忘却了故乡而干涸了吧。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一
历千帆,尝百味,只道人间好滋味。
——题记。
“民以食为天”这出自中国人之口,不可以偏概全说这是地球人的习惯。中国人会享受生活,享受美食,这可是出了名的。上到玉盘珍馐,下到市井小食,中国人无一不爱。约上三五好友,去雅座,还是去大排档,随心情。反正好好吃上一顿,烦恼不说全无,至少消了大半。在美食中寻找生活的滋味,也不失为一大妙计。
汪曾祺为江苏高邮人,出了名的咸鸭蛋便出自于此。江苏地处南方,富饶的物产让汪曾祺开启了味觉之旅,野菜,炒米,海鲜,在带他品尝美食的同时更带他经历人生滋味。也正是如此,汪老练就了一颗包容万物的心,愿意去体会,去品味各地的佳肴。
昆明的雨带来的有不同种类的菌子。各类的菌子都给汪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味道浓厚的牛肝菌,昂贵的鸡枞,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还有中看不中吃的鸡油菌等等。不同的菌子折射出社会上不同的人,不难看出,汪老相对于鸡油菌,更加偏爱于干巴菌。没人喜欢“花瓶”一类的人,光鲜亮丽的外表只是包裹着空空如也的灵魂。不知是该感谢上天赐予的一副好皮囊,还是嘲笑那下里巴人般的见识。当然,人各有志,只在于你以何种态度面对未来。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书中对各地茶文化的介绍也不在少数。龙井,绿茶,青茶……包括广东等地喝早茶的习惯,都可以表明,茶早已浸润人们的生活。茶更是佛门的标配,茶香总是伴着木鱼敲击的声音飘出。中国人对生活的考究可谓举世闻名,茶,便是很好的体现。一长串的工作只是为了品一杯上好的香茗,只可惜现在竟然渐渐被快餐文化所侵蚀。
鳜鱼是汪曾祺在诸多鱼类中所偏爱的一种。或许是受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这种美的熏陶,我的潜意识总让我觉得这会是一种美丽而浪漫的鱼。只是可惜,不然。鳜鱼的食物是小鱼。只是其肉质鲜美,品质上乘罢了。
食物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当地的文化和环境而产生,汪老的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也有描述,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食物中有五味,生活里亦然,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口味,与当地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酸,甜,苦,辣,咸,无一不充斥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能用一颗恬淡宁静的心来面对了。
生活百味,只愿你淡然面对……。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二
一轮明月挂在窗前,书桌前放着一个蛋黄月饼,轻轻用小刀切成两半,鲜黄的馅流淌出来,轻咬一口,不腻不甜,纯粹独特,一股清新包围着我,中秋的味儿没变。
小时候喜欢去外婆家,月圆时整栋楼被月饼的清香包围其中,尤为诱人。外婆在灶前用一根擀面杖擀皮,再将馅儿包进皮中,放到模具里用手一压,一个月饼胚子就做好了。烤箱开始工作所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声响,是中秋歌谣中最贴切的唱腔。调皮的香味被风牵引着来到我的面前,勾引着我的嗅觉,挑逗着我的神经,引着我来到烤箱前,将小脸贴在烤箱温热的壁上,清香氤氲,好舒服。
家乡有个习俗,烤出了第一笼月饼,先供给祖先,然后才能分给大家吃。月饼太香了,常引得我直流口水,大人们为防我偷吃,将月饼放在很高很高的台子上。而我总是站在台子下,两眼望得老高,一边把小手伸得直直的踮脚努力够,一边咽下快流下的口水。月饼常常占据我的整个内心,看着可望而不可即的月饼,心里总是在想快快长大吧。
外婆说月饼吃多会蛀牙,于是每次只能吃半个。用小刀轻轻划开月饼的脆皮,再切开馅儿,小心翼翼不紧不慢。我急得直跺脚,怪外婆切得太慢。每当这时外婆总是“咯咯”直笑,然后在我的抱怨声中将半块月饼稳稳地放在我的手里,另一半则摆回了很高很高的台子上去了。
半个月饼哪能满足我呀,三下五除二之后我又开始惦记着另一半月饼了,于是想快快长大吧。
门前小树隔年,外婆却日渐白头,外婆很少再做月饼,那股纯粹原始的味儿似乎也渐行渐远。窗前明月依然,在我的苦苦哀求下,今年中秋,外婆又做了次月饼,金黄的月饼放在桌前,那香味好像有种魔力牵引着我回到从前。我小心翼翼,不紧不慢,学着外婆的样子轻轻切开月饼。取一半放入口中,那嫩黄软糯的味道是那么熟悉,原来是我一直徘徊在那个中秋的回忆里不肯出来呀。
月饼只吃一半吧,吃多了会蛀牙,留下一半给美好的童年,送给希望的未来。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三
每每端午将近,这个旧时乡里小孩最最期待的日子。虽然我的家乡也算江浙水乡,却不曾看到旧时苏州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雅景致,幼时的我也只在电视里看到几回划龙舟的盛况。于儿时的我而言,一年到头心心念念的,便是咂着嘴围着外婆的灶台,还时不时地揭开灶上蒸锅乌得发亮的锅盖,瞧一眼锅中整齐排列的豇豆粽是否到了可以出锅。
大概是儿时的我心性过急,在年幼的记忆中,豇豆粽蒸熟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的。每每我又一次搬来小木凳,一脚踩上去,伸出手去揭锅盖时,外婆总会一遍遍提醒我说:“莫急莫急,还没熟哩!”这么多年过去了,乡音依然历历在耳旁,只是如今已不知几月未曾回到老家与外婆团聚。不知在远方的外婆做起豇豆粽时会不会想起我这个在远方的娃娃呢。
待到粽子将熟,便是一股箬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在我的家乡,这做豇豆粽无论什么哪家,最讲究的便是要采来这山上端午前翠绿的箬叶。这箬叶在故乡并不十分难寻,花上一些功夫便可满载而归。用这新鲜的箬叶包上糯米再加上豇豆做佐料,外婆的手巧,一卷一合再扎上棉绳便包出一个个漂漂亮亮的粽子。一个个胖嘟嘟的粽子排整齐了入锅,像一群小娃娃翻着肚皮躺在水里,可爱极了。
锅盖揭开,锅中箬叶便伴着锅盖在空气中愈发甘冽,那幸福的白气,温暖了我整个童年。捏住粽子不烫手的棉绳,将它从锅中拎出,再一套一卷,绳子便从粽子上滚落下来。捏起箬叶的一头,将粽子放在碗中翻滚几圈,便露出内里黄白色的糯米与夹杂其间几颗暗红色的豇豆。取一个青色的小瓷碟,倒上细细的白糖,用筷子夹出小小一块粽子,在白糖上一滚,放入嘴中,那当真是吃到了一年的满足,似乎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顺都在这一刻灰飞烟灭,甜腻的满足感充斥着我整个大脑。
每每八月十五的深秋时节,豇豆粽香四溢的夜晚,外婆总会坐在长木凳上给我们讲楚国大夫屈原以身殉国,楚国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汨罗河中投进用箬叶包的糯米饭,以保全他的尸身。粽香洋溢间,我的童年悄然而逝。
到现在几年过去,吃到嘴边的豇豆粽也大多是由外婆快递带来,箬叶还是箬叶,豇豆还是豇豆,大概不是围在土灶边亲眼看着蒸煮的,似乎已经少了一点点什么味道。
大概不是豇豆粽变了,而是品味的人变了。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四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鞴[革旁换米旁]”。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qiang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五
叶落归根,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可是还有很多人一辈子漂泊在外,无法回到故乡。时光荏苒,有多少人渐行渐远,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难忘。初夏时节,阅读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在书中慢慢回味舌尖上的故乡。
喜欢汪曾祺的文字,源于那篇《端午的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了出来。”一个“吱”,一个“红油”,勾起了多少人的馋虫,记住了高邮鸭蛋,也被他灵动的文字深深吸引。一个人如果对故乡没有深厚的感情,他无法写出鲜活生动的文字。用真心情书写文字的人,注定被读者永远欣赏。
汪曾祺行文简洁,短短几句,让人回味无穷。他博古通今,知识渊博,文字里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令人佩服。他游历四方,走遍祖国的角角落落,对美食的研究,对风土人情的了解,让人羡慕不已。阅历浅薄的人,写不出这样津津有味的美食文章。
不管走多远,不管吃过多少山珍海味,还是故乡的食物最难以忘怀,小时候吃到的就是最好的味道。《故乡的食物》分为六辑,前三辑的文章都是与食物有关的,后三辑《一枝一叶》《鸟兽虫鱼》《南北游踪》,看似与食物无关,实则不然,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汇成食物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五味人间,酸甜苦辣咸,汪曾祺由南到北,又从东到西,在各座城市,各个民族间娓娓道来,给我们讲所见所闻,文字成熟剔透,又不失幽默,告诉我们少了哪一味,都是有缺憾的人生,因此口味要宽一点,杂一些,对文化也要如此,试着去接受不同的人和事。
寻常生活,日常滋味。几道家常小菜,也在汪曾祺的笔下开出绚丽夺目的小花,怀着对食物虔诚的心,美食美味不再是海市蜃楼。故乡食物的香甜,那一声声吆喝“卖杨梅———”声音娇娇的,长锁心头。即使一棵普通的野菜,也因为怀着对生命的尊重,而赋予它高尚的品德,“抱娘蒿,结根牢,解不散,如胶漆……”这份美好缘于家乡的野菜。
民以食为天,文字与食物,最美的结合。食物之美诱惑的是味觉,文字之美是一种升级,让你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浑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布全身,心要向往的地方,必定会实现。如果文人都是如汪曾祺那样的好厨艺,相信中华美食的春天一定会锦上添花。
一枝一叶,鸟兽鱼虫,皆是缘,细心观察,都会带来无限惊喜。没有土壤,没有水分,被人遗弃的芋头也能让我们看到一点生活的勇气,感悟出人生的真谛。一个人远离故土,辛苦求生,或许这点点希冀撑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才勇敢前行。
身还在,心已远。《故乡的食物》带着一颗流浪的心,回到清清小河边,母亲的一声声呼唤,姥姥苍老的手熬煮的汤粥,张开嘴,细细品,慢慢尝。故乡,舌尖上的味道,永难忘。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六
宁波菜的特色就是一个“鲜”字,而三鲜汤是宁波的传统美食之一,但我说的三鲜汤并不是传统的宁波三鲜汤,喝三鲜汤也不是什么节日习俗,而是我儿时经常在外婆家喝到的家常小菜——三鲜汤。
外婆家的三鲜汤并没有明确的三鲜,经常放些自己喜欢的菜,如海鲜、鸡蛋皮、土豆、玉米等,像一锅大杂烩。三鲜汤,顾名思义:鲜!不鲜哪叫三鲜啊!海鲜是提鲜的好东西,放几只蟹,几对虾,那味道就蹭蹭地上来了。
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汤里的饺子。这饺子跟一般饺子不一样。皮儿是透明的,叫作“水晶饺子”。皮是外婆自己和的,把番薯粉倒在大碗里,加一点水,揉几十下,就成了一个面团,拿出调好的肉馅,用勺子先挖成一个肉团,再往皮里一裹……在外婆手中,那饺子乖巧得很,不一会儿一盘每个都有八个褶子的饺子,就整齐地摆在了我们眼前。做三鲜汤时,外婆就拿几个扔进去。待汤滚沸了,端上桌,我迫不及待捞起来咬一口,那汁就像汤包般溢了出来,充满了整个口腔,同时还伴着肉汁的香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一口一个,两个、三个……此时的外婆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的那副解馋样,那种幸福的感觉溢于言表。
不当班主任后的老妈突然闲了下来,她竟研究起了三鲜汤,看食谱,买食材,面粉几克,蛋煎几分钟,严格按照食谱上的说明。蛋饺做得有模有样,加上几只蟹,几根粉丝,几株青菜,再放几片时令冬笋片。虽然三鲜汤时而过咸,时而过淡,但“鲜”味不减,我也能喝下一大碗。我知道,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美味。
我庆幸,我还在故乡,我要用我还未消失的童年味蕾,去品尝三鲜汤,品味我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七
冬天,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在东北那地儿,长辈们早已忙活起来包着他们的饺子。而在南方的人儿们,开始起早贪黑,给家人们送上祝福。
夏季,乡下,外公家那里的田野还长着几棵“十里飘香”的桂花树,“佳佳,不要随便摘,四季桂、银桂不能吃,金桂也只有那黄的发橙的才可以哦。”这是我妈,站在她刚选中的桂树下,拿着浅黄色的竹匾,边嫌弃说着,边不厌其烦地把我刚放进地挑出来。回到外公家里的我不知是手痒还是皮痒了,开始翻起来,当然,没过多久手里便多了件东西——据说是价格为一元一包的糖桂花,直冲向正在太阳底下晒着桂花的妈妈:“妈妈!我们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去选桂花,用这个不就好了吗?”她转过头望了一眼,说道:“买的比不过自家做的好!”
元宵前两个月,外婆便开始了她的手艺。月光下,院子中,厨房里,酒曲、糯米、木盆静静地被放在一旁,外婆用那双布满岁月刻痕的双手抱起一把柴,放入灶底,升火,放上蒸屉,再放入糯米,熟后放入木盆,撒入酒曲,盖上纱布,开始它们的发酵,几天后,浓郁的酒香吸引着吃货本性的我,跑向厨房,拿起勺子贪婪地舀上一大口,送入口中。当然,身为从小自谕不醉的我脸不红心不跳。
元旦当日,是全家除春节以外聚的最全的'时候。那日之夜,厨房中有那么三个女人,腰间为了条围裙,她们擀着糯米皮儿(这白皮儿虽然说不上薄如蝉翼,但与纸有的一拼),放入自家芝麻馅儿(那馅儿叫个香啊),再裹上搓圆。待到数量差不多时,下锅,放入已风干许久的桂花,掀开纱布,瓢那么个两三勺,“汤圆来咯!”这一声,这一嗅,不知唤醒了多少人的味蕾,那鲜、香、美的汤,薄如蝉翼的皮,爆浆的馅儿。
可如今,看不见在厨房忙做酒酿的身影,看不见清明时打糯米的身影。桂花酒酿汤圆,桂花还是那个桂花,酒酿却不再是那个人做的,汤圆缺丢了馅儿变成了圆子。
每年元宵节,桂花酒酿汤圆一定是要吃的,只是咂着那份味儿,又多了一份思念。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八
杨梅上市时,我家的杨梅小酒也就跟着登场了。
我家的杨梅酒都是“自产自销”:杨梅用的是我舅舅老家自己栽种的杨梅,红得发紫,核小,味甜,吃一粒便会上瘾。小酒采用我外婆家的自产酒,酒味浓香醇正,甘甜厚美,来劲却不容易上头。每年的三四月份,我妈就会接到来自外婆的电话,通知我们又可以做杨梅酒了。
开车运回杨梅,买来冰糖,便可以制杨梅酒。制作过程极其简单,只需拿出一罐罐的玻璃皿,塞入一粒粒鲜红透亮的杨梅,再将气味浓厚的白酒一桶桶倒入其中,直至稍稍浸没杨梅时即可停止,再塞入几块冰糖,封上盖子,便制成一桶杨梅酒了。我喜欢那“咕嘟咕嘟”倒的声音和漫长的浸泡时期,每每放学回家都会趴在器皿旁看着白酒的变化,看着白酒由底部向上,一排排地浸没杨梅,于我是一种享受。每天白酒都会在杨梅的催化之下逐渐改变,颜色慢慢变红慢慢变深,看着那逐渐鲜艳的色泽,就能感受到欢庆的日子已越来越近。
我们家经常在团聚和庆祝时喝杨梅酒,斟上一碗酒,捞出几粒杨梅,有说有笑,温馨而又欢乐。谈笑风生间,咬上一口杨梅,酒和杨梅的汁水一起从中爆出,满满地喷射在口腔的角角落落,刺激得整个味蕾不禁有点麻木,酒水味和杨梅味相互混搭,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滋味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啊!最后咽下果肉,喝下酒,却仍觉嘴中有清香荡漾,令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正如我爸所说:“喝着喝着,聊着聊着,就感觉到生活多了一份色彩,家人间多了一份温馨,日子也多了一份盼头。”
由于各种原因,如今我们家已经很久没有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了,柜子里的那桶杨梅酒也少有被拿出来品尝的时刻了。在我印象中,我们家好像也少了些温馨的时刻。不同于往年,今年泡的那桶杨梅酒至今仍未喝完,到底是今年泡的多了呢?还是喝的人少了?我也不得而知。反正我只知道:今年的舌头根肯定是比往年少了点杨梅味。
噢,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来了,家庭聚会又开始了。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十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雨开始下的时候,我往往都会从无边的雨幕中感受到家乡的风味,那是个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家乡人说做“麻糍”。
当远在外地的人们,清明时节回到我们家乡,桌上定有一种传统小吃——艾糍。
每到春季,艾草鲜嫩欲滴,绿色的叶子盘旋而上,看这绿油油的样子别提多吸引人了,象山的人们也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摘下它们,留着在清明时做成艾糍用。
制作艾糍的第一步是从外婆手上买来的几包糯米开始的。外婆会将糯米先泡在水中,白茫茫的一大片漂浮在水面上,如同一面白晃晃的镜子,再将艾叶也泡进水里,仿佛一副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在水中跳舞。接着将它们一起蒸熟,回头将蒸熟了的糯米放在一个在盆里搅一搅,搅成糊状,再将艾叶切碎,挤出汁来在糊在糯米的表面,之后把这些切碎了的艾叶也倒进去搅一搅,等搅拌均匀后,这糯米糊也变成了艾绿色,看着这诱人的艾绿色不禁让人咽了一口唾沫,一想到蒸熟就可以吃了更是兴奋不已。最后,将它用保鲜膜包成圆柱状,放冰箱冰上一天,待它变硬就算大功告成了,可以随时切片蒸着吃。
记忆在满屋热腾腾的香气中晕开——那是刚出锅的艾糍散发出的独特味道,糯得像年糕,甜得像蜜糖,却又揉进了几分艾草清新如露的气息,不尝,嗅-嗅便可以让你心醉。每当我看见桌上有这道小吃,在昏黄的灯光下,它们挤挤攘攘着,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我便会迫不及待伸手去拿。这时早已盯着我的外婆总会说:“不可以多吃,这是糯米做的!”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去偷吃。
别看这只是个艾糍,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种呢!
在我的家乡,我知道的就有两种吃法。
一种是,将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放在蒸锅中蒸着吃。这是我最喜爱的吃法!先将它切成一片一片的,在锅中放些油,把它依次整齐地放在油锅中,等到一面至金黄时,再翻个面,等两面都是金黄色时便可以出锅了。将它放在盘子中,在一面上撒上糖,将两边边缘一合,一粘,一个“艾糍盒子”就做好了。有着别样的香味和脆脆的口味,每当大口嚼着“艾糍盒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时,真是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快活。
我一直回忆着艾糍所散发出的轻轻浅浅的香味。在艾香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快乐与亲情,在艾香中渐渐长大,我逐渐学会——珍惜,那些即将逝去却给予我温暖的人;去发现,发现生活的美好,将它们转化成小小的暖,温暖我的心窝;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婆的年龄也随之增大,那手也因时常做艾糍变得粗糙了许多。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00字精选篇二十
我小时候,因为担心家里太冷清,爷爷奶奶会时不时来我家小住。只要爷爷奶奶一来,我就知道我又有口福可享了。放学回家,在门口听到爷爷那爽朗的笑声,我就知道:今天晚上有地三鲜吃了。如果我提前一天就知道爷爷要来,第二天我总是充满干劲儿,或许这就是美食的力量吧。
地三鲜是一道东北传统名菜,在宁波,如果不是去下馆子还不容易吃到呢!地三鲜,顾名思义,指的是长在土地肥沃大东北地里的三种时令新鲜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这道菜之所以著名不仅在于食材的新鲜,还在于它鲜浓的味道,更在于它极高的营养价值,让三味非常普通的食材变成家喻户晓的佳肴。我从小就钟爱这道菜,而且百吃不腻,所以每次爷爷来我家都要满足我的口腹之欲。而我呢,每次听到爷爷来了,放学扔下书包后,必定直奔厨房。
好不容易等到爷爷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终于可以下锅了。只见爷爷先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再把食材一样样倒入锅中迅速翻炒;等到食材肉眼可见地变软了,再加入辅料姜蒜,再翻炒片刻,又往锅里倒入适量的盐和糖;这还没完,出锅前,爷爷将蒜蓉撒入,再倒入早就准备好的水淀粉,热乎乎的地三鲜终于可以盛盘了。听着锅里翻炒时发出的刺啦声,闻着厨房充溢的香味,我早就食指大动了。炒菜的几分钟对我而言简直堪比史上最漫长的等待了,我真是度秒如年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爷爷大功告成。我持着筷子在饭桌上眼巴巴地等着。但是这等待总是值得的,菜上桌,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口,啊,人生终于圆满了——即使舌头被烫得失去了知觉。
等到一家人围着餐桌坐好,我已经就着这地三鲜几口就下了一大碗米饭了,至于,爸爸和爷爷的谈古论今,就和我无关啦。
自从上了初中,因为学业繁忙,我已许久没尝到爷爷的地三鲜了,也太久没有经历厨房既煎熬又美好的等待时光了。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希望自己完成这个目标后,能用美食来犒劳自己。希望那时,我还能急不可耐地等着。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金融审计处工作计划和目标(三篇)
- 故乡的食物读后感150字大全(通用11篇)
- 2023年审计局工作计划(模板11篇)
- 保洁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优质15篇)
- 小班教学工作计划秋季10篇(优质14篇)
- 2023年舞蹈教师教学总结8篇(通用8篇)
- 电工个人工作总结100字精选(实用20篇)
- 最新美术教师教学总结(优秀13篇)
- 最新物业年终工作总结美篇精选(汇总17篇)
- 2023年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目标(大全17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