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26 05:47:03 |
- zdfb |
- 13页
解读是对文学、电影等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作品的核心思想。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具备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准确明了的特点。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一
1、护理人员进行法制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3、严格遵守护理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士要及时巡视病区,对小儿、烦躁、神志不清、使用热水袋、冰袋、卧床等患者应加强巡视,确保患者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6、加强病区药品管理,执行药品管理制度。麻药品置专柜上锁,专人管理,有基数,有交接班记录,使用有登记;急救设施和药品、贵重仪器有专人管理,处于备用状态。
7、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加强易燃、易爆、易损物品的管理及对护理人员和病人、陪人进行安全教育。经常检查电源、水源、防火设施,及时维修,保证安全运用。不得私自对病区的设施乱拆或改建。
住院患者应遵守入院须知,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与医护人员配合,服从治疗和护理,安心修养,确保安全。
1、病员入院时,认真听取入院宣教内容。
2、患者应遵守病区作息时间,保持环境整洁与安静,不在室内吸烟及使用电器等。
3、护士不得私自答应病员外宿,若有特殊情况外出时,必须经科主任及主管医师批准同意后,方可离开。
4、病员私自外出发生意外情况,一切后果自负。
5、病员若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备;不得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
6、需留陪人严格按医嘱执行。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二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和病人的告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
(二)将安全管理纳入三级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杜绝差错事故。
(四)对危重、昏迷、瘫痪、精神异常及小儿等特殊病人应加强护理,预防坠床、跌伤发生。
(五)制定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完善防护设施,督促落实,定期总结。
(六)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七)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方式。
(八)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剧毒、麻-醉-药品加锁专人保管,每班交接,做好登记。
(九)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十)落实“四防”措施,定期检查非医疗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十一)采用多种形式对病人和家属实施安全知识宣教。
11.探视陪护制度
一、探视制度
(一)每天可以探视,查房时间8:00-10:00家属须离开病房,特殊情况除外。
(二)监护病房探视按各监护病房规定时间探视。
(三)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感染病房谢绝探视。
(四)为防止医院感染,学龄前儿童不得进入病房探视。
二、陪护制度
(一)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医疗护理工作有序的'进行,要尽可能减少陪伴。
(二)陪护适用人群
1、各种疾病导致多脏器损害,病情严重,且不在专科监护室监护者。
2、病情有可能突然变化,发生严重并发症者。
3、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反复、发展等情况而致生活不能自理者。
4、各种原因造成的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者。
5、各种介入治疗、手术后者。
6、语言沟通障碍、失明及失聪者。
7、年龄过大(超过75岁以上)、年龄过小(10岁以下)者。
8、病人或家属有特殊需求者。
(三)陪护者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或者其他医疗记录;不得躺在患者床上休息;不准在患者浴室洗澡或洗衣服等。要保持病房的整洁、安静,不得随地吐痰,不得在病房内吸烟或乱扔垃圾。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四)在特殊科室如icu、ccu等监护病房,陪护者不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以免干扰医疗仪器的正常运作。
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护理部成立护理安全小组,共同负责全院安全管理工作。护理安全小组由护理部成员和科护士长组成,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
二、定期护理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一)安排每年2次护理安全教育讲课(内容:护理与法律,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事故防范、受理,事故发生时的报告方法、处理方法及管理对策)。
(二)新职工护理安全专题培训。
(三)每年举办一次护理安全防范知识的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及理论考试等)。
三、护理安全的检查、考核:
(一)每月护理安全小组在护理质控中进行护理安全的相关检查(包括输血、青霉素、医嘱、手术、化验、治疗、发药等查对制度落实的检查)。
(二)安全考核与科室及相关人员奖惩挂钩。
(三)护理部和科室每季度一次护理安全质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讨论,采取整改措施。
(四)安全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地及时上报科室不安全情况,做到不隐瞒、不漏报;对本科室护理安全实施监控;针对科室内存在的不安全隐患,组织讨论,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督促本科室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四、护理缺陷高危因素防范要点: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缺陷事故发生的高危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高危环节:治疗、危重患者抢救、患者流动管理、工作交接、医护合作性环节、新药新技术应用环节。
防范:1、对高危环节制定操作规范等预防措施。
2、加强操作过程中的督查。
3、经常查找不安全隐患,善于整改。
(二)高危人群: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职工;工作时注意力分散、情绪状况不良、业务能力欠缺者;护患交流性格障碍者。
防范:1、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
2、关心护士的工作、身心状况。
3、尽一切可能消除交流障碍因素。
(三)高危时段:繁忙、中夜班、交接-班、节假日等。
防范:1、护士长根据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2、发挥护士长值班功能。
3、节假日有人员储备、安全检查等应对措施。
(四)高危意识: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防范:1、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法律意识。
2、加强安全学习,运用举一反三方法。
3、对护理缺陷、事故认真对待,严肃处理。
五、各科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一)护理安全常抓不懈。每位护士要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护士长经常进行提问、分析、评价、总结。
(二)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1、根据病情、年龄、精神状况,并结合病区环境,护士对患者做安全评估。
2、排班合理(人力资源充足、业务力量分配合理)。
3、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新药物时应及时组织全体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学习。
4、加强医疗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六、病房内有危重患者、重大手术及特殊治疗护理时,必须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师参加和指导青年护士工作、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及时、准确、认真、规范。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三
第一条 为了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协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压力管道是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
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五) 前四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等。
第四条 本规定不适用于下述管道;
(一) 设备本体所属管道;
(二) 军事 装备、交通工具上和核装置中的管道;
(四) 入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及热力点(不含热力点)之后的热力管道。
第五条 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察和修理改造单位必须执行本规定。
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察和修理改造单位的主管部门应负责所属企业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安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七条 有关主管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
(四) 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压力管道事故,并参加或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六) 组织研究并推广压力管道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及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七) 开展压力管道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八) 按有有关规定应负责的其它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并应履行以下职责。
(二) 应有专职或兼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三) 压力管道及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的压力管道及其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时,有权拒绝验收;
(四) 建立技术档案,并到企业所在地的地(市)级或其委托的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登记;
(五) 对压力管道操作 人员和压力管道检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十) 按有关规定应负责的其它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 第三章 安全监察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条 压力管道的设计单位应取得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资格证,并报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应对所设计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 性能负责。
第十一条 压力管道用管 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产品制造单位(以下简称制造单位)应向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授权的地(市)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安全注册。
安全注册的审查工作由劳动部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评查机构进行。
制造单位应对其产品安全质量负责。产品投产前应进行型式试验。
劳动部负责型式试验单位的资格审查与批准,并颁发型式试验单位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 压力管道安全单位必须蚩尤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的评审工作,由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评审机构进行。
压力管道安装认可证由劳动部统一印制,并分别由劳动部和省级劳动行政部门颁发。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应对其所安装施工的压力管道工程安全质量负责。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压力管道应由有资格的检验单位对其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在用压力管道应由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定期检验。
检验单位的资格审查按本规定第二十五、二十八条的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 压力管道修理改造单位具备一定的条件,对压力管道进行重大改造时,其技术和管理要求应与新建压力管道的要求一致。
第十五条 从事压力管道焊接的焊工和无损失检测的检测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取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按本规定对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单位进行安全监察,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现场安全监察。
第十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第二节 工业管道的安全监察
第十八条 工业管道按其危害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分级实施安全监察。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自行设计工业管道须经其省级主管部门同意,并到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节 公用管道的安全监察
第二十一条 公用管道的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消防和安全的要求。在选线的审查时,应征得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得同意。
第二十二条 公用管道工程得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应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派出得安全监察员参加。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用管道上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
第二十四条 长输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由劳动部负责。
从事长输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由劳动部培训、考核 、发证,其工作对劳动部负责。
第二十五条 长输管道得检验单位应具备相应得条件,其资格审查由劳动部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进行,检验资格证书由劳动部颁发。
第四章 检验单位
第二十七条 从事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检验的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条金,并按本规定要求取得相应的检验资格。
第二十八条 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所属的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检验单位的资格,由劳动部会同同级有关主观部门进行审查。
第二十九条 压力管道检验员必须经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 检验单位和检验员必须在检验单位资格证书和检验员资格证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检验工作。
检验单位应对其所出具的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第三十一条 承担压力管道安全监督监察和进出口检验的检验单位,应具有公正的第三方地位。
从事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单位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工作及有关的经销活动。
第三十二条 检验单位和检验员应保守被检验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三十三条 检验单位和检验人员应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第三十四条 从事压力管道检验的检验单位按有关收费办法收取检验费。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劳动性镇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 未申办备案手续的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设计压力管道的;
(三) 未申办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安装单位安装压力管道的;
(四) 新建、扩建、改建压力管道未经监督检验和竣工验收合格而擅自投入运行的;
(五) 未办理压力管道登记的使用单位使用压力管道的;
(六) 未取得压力管道检验资格的单位从事压力管道检验工作的;
(七) 使用单位未按有关规定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的。
(一) 无证上岗的
(二) 超出资格证书允许范围从事压力管道检验、焊接或无损探伤工 作的。
(二) 由于压力管道检验单位漏检、错检、误判的原因噶声事故的;
(三) 因使用单位管理不善致使压力管道发生事故的。
第三十八条 以上各项罚款数额按有关规定执行。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用语:
(一) 工业管道系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二) 公用管道系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哟内过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三) 长输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第四十条 国外引进装置中压力管道的设计和验收可按协议规定的规范或标准执行,其中重要的安全技术指标不得抵于我国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用于压力管道的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附属仪器仪表和安全保护装置的进出口监督管理办法,由劳动部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 入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与监察另行规定。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一、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二、本单位压力管道由设备科负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负责压力管道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并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四、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五、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六、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七、为了保证和延长压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压力管道的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经常检查压力管道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完好无损,减少管道表面腐蚀;
阀门的操作机构要经常除锈上油,定期进行操作,保证其操纵灵活;
安全阀和压力表要经常擦拭,确保其灵敏准确,并按时进行校验;
定期检查紧固螺栓的完好状况,做到齐全、不锈蚀、丝扣完整、联结可靠;
静电跨接、接地装置要保持良好完整,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检查管道和支架接触处等容易发生腐蚀和磨损的部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及时消除管道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
禁止将管道及支架做为电焊零线和其它工具的锚点、撬抬重物的支撑点;
配合压力管道检验人员对管道进行定期检验。
对生产流程的重要部位的压力管道、穿越公路、桥梁、铁路、河流、居民点的压力管道、输送易然、易爆、有毒和腐蚀性介质的压力管道、工作条件苛刻的管道、存在交变载荷的管道应重点进行维护和检查。
当操作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
(1) 介质压力、温度超过允许的范围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效;
(2) 管道及组成件发生裂纹、鼓瘪变形、泄漏;
(3) 压力管道发生冻堵;
(4) 压力管道发生异常振动、响声,危及安全运行;
(5) 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6) 发生火灾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7) 压力管道的阀门及监控装置失灵,危及安全运行。
九、对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应以书面形式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
十、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后还必须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捡检疫总局。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四
大量临床事实表明,多数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沟通不足是所有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的第一原因。沟通可增进护患双方的了解和支持。护理人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在工作中使用文明语言,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耐心进行解答,特别是要认真说明诊疗计划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意外。对患者的过激言行,应多些换位思考,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患者的信任与理解,避免护患纠纷。
护理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标准之一。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维护患者就医权利,才能消除护理隐患,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监控。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五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伦理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儿科病区里患儿具有年龄小、病种复杂、护理技术要求高等因素,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现总结如下。
一、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关心和尊重护士
静脉输液是一项基本的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对儿科护士来说要做到“一针见血”,提高穿刺成功率并非易事,面对家长的围观,患儿的不合作,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若不能“一针见血”常常会遭到家长的指责、投诉,甚至谩骂。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差,观察和护理较成人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儿科护士不但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又得不到尊重。很多人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护士长要解决护士们的实际困难,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安心做好每天的护理工作。
(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病区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儿科服务的对象以婴幼儿较多,护士必须具有爱心、童心,多与他们交流,玩耍,消除其恐惧心理,同时要求护士穿刺技术过硬。
(三)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关系,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
二、灵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一)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我们可以在病房的走廊、墙壁上张贴一些色泽鲜艳的卡-通图案,多买些玩具,给他们有种家的感觉。
(二)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每位护士能熟练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安排床位时按病种分类,病房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min,保持病房整洁干净。
儿科病区收治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婴幼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突发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护理差错。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安全对策,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
一、影响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儿科护士除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基础,还应具备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爱心、细心、耐心。由于护士工作量大,加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质量下降,易发生差错事故。个别护理人员对业务不熟练,观察病情不到位。服务态度生硬,不能站在患者立场考虑问题,解答问题也不耐心,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这些因素容易影响儿科病区的护理安全。
2.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护理的法宝。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儿科病区护理安全。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诸如查对不仔细,交接-班不认真,违反操作流程,巡视患儿不及时,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为患儿抽血或静脉穿刺后忘松止血带等现象的产生。值班时不具有慎独精神,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3.病区管理因素:
病区是患儿生病期间治疗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当加强管理。特别是流行季节,患儿多,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就会共处一室,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这些也会成为影响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的因素。
4.用药安全因素:
患儿的用药剂量小,个体差异大,加药时计算药量过程复杂。新药层出不穷,药物的商品名称繁多,单支剂量复杂,不易掌握,易发生配错药,剂量换算错误等。家长不遵医嘱给患儿服药。由于小儿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输液过程中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穿刺部位常出现渗出肿胀,甚至坏死等,给患儿带来痛苦。都是影响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的重大隐患。
5.实习生带教因素:
由于实习生对核心制度和操作流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础理论不扎实,操作能力较差,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带教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实习生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从而影响儿科病区护理安全。
6.患儿及家长因素:
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治疗,一些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经常住院的患儿家长依从性差等。这些行为也给儿科病区护理安全带来影响。
二、针对影响儿科病区护理安全因素的护理对策
1.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尤其是对急救技术的训练,通过培训,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熟练掌握护理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能做到反应速度快、准、稳。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才能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自律性,尤其倡导值班护士的慎独精神,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也不能轻视单独值班时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做法。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增进理解,使她们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儿科病区陪护家长频繁更换,面对每位家长的提问均应心平气和,耐心且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向家长解释,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2.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由于护士的工作有章可循,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达到安全和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和保障护理质量。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执行各种护理操作规范流程,真正用制度约束自己,用制度监督自己。护士的责任要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人要尽职尽责,第一次就把工作做细,对工作负责,对患儿负责,也对自己负责。要熟练掌握儿科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减少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和不必要的伤害,将护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强病区管理:
改善就医环境,分流患儿,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小儿。减少探视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地面、病室物品均用消毒液湿式打扫,病室内空气消毒1次/d,每天早、晚开窗通风,30 min/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保持温、湿度适宜。每季对病室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物品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学检测。一次性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弃”,接触性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重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4.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组织护士学习用药安全的相关知识,如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组织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等。儿科用药根据每公斤体重计算药量,具有用药量小,用药种类多,间隔时间短等特点,护士在配药时要精确计算,忙而不乱。小儿输液量小,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有条件的尽量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经常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力争“一针见血,针针成功”,尽量使用留置针,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渗漏、肿胀,如有渗漏、肿胀立即更换穿刺部位,并对原穿刺部位给予25%硫酸镁湿热敷,以减少对患儿局部皮肤的伤害,确保护理安全。向家长宣传安全用药知识,让家长了解使用药物的目的、注意事项,如钙剂不宜与牛奶同服;铁剂不易与含有鞣酸成分的食物同服,宜与含vit c等酸性食物同服,促进吸收;vit a、d等脂溶性维生素宜与脂类同服有利于吸收;吗丁啉禁与颠茄同时服用,否则两药的作用均减弱;而益生菌类药物则不能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否则益生菌会被杀灭等。
5.加强实习生带教和管理:
加强对实习生的带教和管理是儿科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到本科室的实习生首先要接受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熟悉本科的环境、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儿科特殊的治疗和护理,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中应有带教老师正确引导,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加强责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讲解、示范,因人施教,带教期间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要让实习生学有所获,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6.重视健康宣教:
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和她们交流,消除她们的恐惧心理,让她们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某些家长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医学知识,对治疗护理不了解而存在疑问时,应耐心或了解情况后给予详细解答。可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她们: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患儿应有专人24小时看护,睡眠时应睡在病床靠墙的一侧,暖水瓶放进储物柜内,不能带患儿到病区外输液,不能擅自调节滴速,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方法,不得私自换床,不得随意进入治疗室,不得带患儿擅自离院等。
儿科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水平,认真落实各项核心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科病区的安全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体现“一次就诊,永远朋友”的服务理念,以患儿为中心,把患儿的一切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六
(1)在分管院长及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制定护理管理的有关制度、计划、操作规程等,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2)每月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护理工作质量(安全)检查,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护理质量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对问题与缺陷的改进措施有追踪和成效评价,体现有持续改进过程。
(3)督促各级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专科及常见疾病护理质量标准。每季度进行考评,有记录、有反馈。
(4)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有成因分析和讨论,查找事发原因和教训,针对需要控制的环节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措施。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加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减少和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5)负责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及业务技能的培训,定期举办业务讲座,定期检查护理人员掌握常见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以保证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
(6)组织开展疑难病例、高难度护理技术等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病例讨论。
(7)加强护理安全,严把重点护理环节(围手术期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输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特殊检查前后等)的管理,定期检查各护理单元分级护理执行情况、危重病人登记上报、质量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护理并发症控制情况、抢救药品、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各科室对意外事件处置情况以及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8)定期检查“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落实情况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
(9)定期检查手术室护士对大手术病人的手术前后访视、术后病人规范交接以及正确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等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10)定期检查供应室下收下送、灭菌物品环节质量要求、操作流程、各岗位职责落实情况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
(11)定期检查其它特殊科室相关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工作。
(12)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就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七
1.1“被精神病”问题。近些年来,“被精神病”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和社会管理的新难点。精神病如何鉴定、怎么收治?怎样防止精神病收治被不当利用对公民人身安全和正当权利带来的侵害?怎样防止因误收病人而引来官司或纠纷,这是新形势下每个精神病院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靠对精神状况的检查评估,通过经过专业训练的专科医生对病人进行面谈检查,了解他的思维、情感、行为等。这样的诊断评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相关人员提供片面或者虚假信息,编造既往病史,容易让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产生偏差,就可能给医院带来纠纷隐患。
1.2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精神病院 由于其病人的特殊性,较普通医院的意外事件不仅发生率高,且危险程度更高,往往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常见的突发事件多种多样,如病人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纵火、噎食、 药物中毒、逃跑出走、跌伤等。为保障病人和社会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理。
1.3病人保护性约束纠纷。约束保护是精神科临床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就是限制患者的紊乱行为,以保障患者和他人安全,防止周围财务受毁,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但约束和隔离导致的损伤后果(如患者骨折、自杀)等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官司也日益增多,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也使临床工作者们如履薄冰。怎样开展必要的保护性约束,减少纠纷的发生,不仅仅是重症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础护理的难题之一。
2、对策
2.1“被精神病”的防范。2.1.1教育医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要严格区分“非自愿住院”与“强制收治”的界线,“非自愿住院”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和平等就医权,更为人性化,其实是相对于自愿治疗而言的,主要包括家属送入医院治疗和公安机关送入医院的精神病人,但监护人或公安机关必须完善知情同意签字及各项手续齐全情况下再办理入院手续,严禁医院方面强制收治入院。
2.1.2严格入院标准。由于精神障碍是一种特殊疾病,发病机理复杂,目前还没有精确的仪器可以进行指标性检测,只能靠医生的临床观察诊断,为避免误诊、误治等情况,首次提交全国人大会审议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严格规定了精神障碍诊断程序和两种复诊、两次鉴定制度。医疗机构接到送诊的疑似患者,应当指派2名以上精神科执业医师,在72小时内做出书面诊断结论。对非自愿住院治疗情形,还可根据不同状况进行复诊和鉴定。特别是对于首次发病的精神病人,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情症状,结合相关检查作出判断,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精神病诊断标准作出是否收治入院的决定。
2.2突发事件的处置
2.2.1加强安全教育,健全规章制度
2.2.2 筛查高危人群,实施重点监护
(1) 要针对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对所有住院病人可能发生意外事件的高危性进行评估,制定评估量表,根据患者高危因素评估打分,认真筛选有可能是中高危意外事件患者,并将安全医疗护理计划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在患者一览表上注明明确标志,使每班做到对高危患者心中有数,班班交接,严格巡视,重点监护。
(3) 对出现激烈的冲击或冲动行为的,可采用约束躯体或肢体的方式,避免其接触一切危险物品,防止和减少患者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发生,必要时寻求公安人员帮助。
(4) 预防病人药物中毒主要是要加强药物管理和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5) 对易出走的的患者要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其生活动态,避免患者在隐蔽处活动,加强门、窗和危险物品的管理,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感,提高观察力和识别力,才能杜绝患者出走。
(6) 对暴食和抢食病人应专人护理,控制进食速度。禁止病人将食物带回病室。对有明显锥体外系症状者,可酌情在餐前给拮抗剂,并为其选用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专人喂饭或给予鼻饲。精神病人应集体用餐,开饭时护士应全力以赴,严密观察,酌情协助,防止噎食发生或力争对噎食早发现、早抢救。预防再次发生噎食窒息,可减小抗精神药物剂量或换药。
(7) 防止老年病人跌伤要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减少不安全因素,如加强夜间巡视,配备夜间照明,注意及时清除走廊的各种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调低病床高度,患者的鞋袜、衣服大小要合适,避免穿高跟鞋和泡沫、塑料底鞋。
2.2.3 制定应急预案 提高应变能力
精神病院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它是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的重要举措。预案要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措施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同时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如预防自杀、自伤、冲动伤人、纵火、毁物、防跌倒、防出走等方面的简单急救技术,需要病房里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应熟练掌握,而病人窒息、药物中毒、休克等危急情况的抢救,则需要病房的医护人员认真的掌握,这样才能够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处变不惊,沉稳应对,有效处置,努力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 。
2.3 保护性约束纠纷的防范措施
2.3.1 重视法律法规教育,合法行医,提高风险防范和法律保护意识 。 根据现代法理学的规定,医疗护理行为的合法性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国家法律的许可和保障;具有治疗目的;患者的承诺(1)。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学习有关法律知识、现行的国家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等以增强侵权损害赔偿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差错、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严格依法行事,明确护患双方所享有的权利,更好地应用法律条文,保护患者和自我。
2.3.2 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应用原则,加强专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 。 掌握了保护性约束的应用原则可使工作人员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时避免盲目、随意使用保护性约束,警示决不滥用约束并把约束作为惩罚手段来惩罚患者。保护性约束操作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础。
2.3.3尊重患者人格,做好知情同意 。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态度和蔼地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说明约束的目的和必要性,使患者消除恐惧和敌对行为。可能患者因认知能力受损而无法对医护人员的决定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对家属来说,至少可以减少误解和纠纷,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化、人文化、规范化和证据化,既给患者提供安全而有尊严、人性的保护性约束,同时又能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3.4制定控制和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标准、评估系统,减少和限制不合理使用。原则上对患者首先采用限制性相对较小的措施,比如先住开放或半开放病房,视奏效情况或病情变化来决定是否提升限制性措施的级别。为确保约束的合理使用,可以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压力和危机的准确评估,以及培训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沟通,并通过增加护士编制来减少对患者的躯体约束。国外的'研究者还设计了一种picu管理量表,放在精神科急性病房以及精神科重症病房中进行检测,其评分高低对减少以及指导约束的使用方面十分有用(2)。
3、小结:精神病院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重点难点很多,医院管理者一定要头脑清醒,主次分明,善于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处理一些难点问题,就能够克难攻坚,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在确定责任能力方面,责任年龄是一个方面,行为人的精神状态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有些行为人虽然达到了责任年龄,由于疾病的原因,并不必然具有相应的责任能力。他们因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实施了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也不能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并不成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不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关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参照《刑法》的规定,修改成“造成违反治安管理后果的”。
第二,如何确定行为人是“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根据《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必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才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虽然没有像《刑法》那样明确要对行为人的精神状况依照法定程序鉴定,但根据公安部的规定,“应当由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或者由公安机关指定的精神病院进行鉴定。”没有条件做鉴定的,可以根据其病史和调查、走访的情况,由公安机关认定。双方当事人或监护人对公安机关的认定有异议,要求进行司法鉴定的,应该进行司法鉴定,鉴定费用应由提出鉴定者负担。
第三,关于监护人的责任。“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明确了监护人对精神病人负有的义务。法条上使用“责令”一词,表明公安机关有权对没有尽到义务的监护人给予严厉的批评,并严令他必须承担监护责任,对精神病人严加看管并给予必要的治疗。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造成违反治安管理后果的精神病人,是否可以对造成犯罪后果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法律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尽管《人民-警-察法》第十四条有“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的规定,但这一规定,是否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的精神病人,尚不明确。我们认为,强制医疗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不得对行为人采取。但是,对于造成违反治安管理后果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必要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八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和病人的告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
(二)将安全管理纳进三级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杜尽差错事故。
(四)对危重、昏迷、瘫痪、精神异常及小儿等特殊病人应加强护理,技术规范标准预防坠床、跌伤发生。
(五)制定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完善防护设施,督促落实,定期总结。
(六)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七)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方式。
(八)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企管mba剧毒、企业管理品加锁专人保管,每班交接,做好登记。
(九)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十)落实“四防”措施,定期检查非医疗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十一)采用多种形式对病人和家属实施安全知识宣教。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九
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9、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0.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护理缺陷高危因素防范要点
防范:1.对高危环节制定规范流程等预防措施。
2.加强操作过程中的.督查。
3.经常查找不安全隐患,善于整改。
2.关心护士的工作、身心状况。
3.尽一切可能消除交流障碍因素。
2.有人力资源应急预案,节假日有人员储备、安全检查等应对措施。
2.加强安全学习,运用举一反三方法。
3.对护理缺陷、事故认真对待,严肃处理。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二)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1.根据病情、年龄、精神状况,并结合病区环境,护士对患者做安全评估。
2.排班合理(人力资源充足、业务力量分配合理)。
3.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新药物时应及时组织全体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学习。
4.加强医疗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四、病房内有危重患者、重大手术及特殊治疗护理时,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师参加和指导青年护士工作、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及时、准确、认真、规范。
近年来护理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有效保障病人安全,从而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十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安全护理分析,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对危重、手术、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6、抢救器材做到五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定时消毒灭菌)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9、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0、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十一
1、定期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消防管理条例》、《医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差错处理和防范措施》等文件,严格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增强医疗安全观念。
2、病区内的氧气筒应直立放置于阴凉处,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远距火源,勿涂油料。对未用完和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有氧”、“无氧”的标示,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应留有少量余气。
3、加强病区药品的管理,毒、麻、限制药品应专柜、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和查对制度。
4、病区应注意防火,防火通道不许堆放杂物,确保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各种灭火器材和装置应完好无损,并定期检查,医护人员应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病区内禁止吸烟。
5、注意病区内情绪不稳定病员、肿瘤病员以及自杀未遂患者的精神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和保安部、总值班联系,并做好防范工作,严防这类病员伤人毁物和再次自杀。
6、病区内应做好防盗工作,教育病员及其培护人员妥善保管自己的钱物,对病区内的贵重物品应做好交接班工作。病区内不准外人留宿。
7、要求病区各班人员注意水、电、门窗的安全管理,及有无破损、毁坏,并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十二
一、高危环节:治疗、危重患者抢救、患者流动管理、工作交接、医护合作性环节、新药新技术应用环节。
防范:1.对高危环节制定规范流程等预防措施。
2.加强操作过程中的督查。
3.经常查找不安全隐患,善于整改。
二、高危人群: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入职护士;工作时注意力分散、情绪状况不良、业务能力欠缺者;护患交流性格障碍者。
防范:1。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
2.关心护士的工作、身心状况。
3.尽一切可能消除交流障碍因素。
三、高危时段:繁忙、中夜班、交接班、节假日等。
防范:1.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2.有人力资源应急预案,节假日有人员储备、安全检查等应对措施。
四、高危意识: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防范:1.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法律意识。
2.加强安全学习,运用举一反三方法。
3.对护理缺陷、事故认真对待,严肃处理。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一)护理安全常抓不懈。每位护士要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护士长经常进行提问、分析、评价、总结。
(二)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1.根据病情、年龄、精神状况,并结合病区环境,护士对患者做安全评估。
2.排班合理(人力资源充足、业务力量分配合理)。
3.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新药物时应及时组织全体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学习。
4.加强医疗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四、病房内有危重患者、重大手术及特殊治疗护理时,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师参加和指导青年护士工作、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及时、准确、认真、规范。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十三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及家属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跌倒、坠床等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药物、物品标签清楚,分别放置。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消防器械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十四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和病人的'告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
二、将安全管理纳入三级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杜绝差错事故。
四、对危重、昏迷、瘫痪、精神异常及小儿等特殊病人应加强护理,预防坠床、跌伤发生。
五、制定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完善防护设施,督促落实,定期总结。
六、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七、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八、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剧毒品加锁专人保定,每班交接,做好登记。
九、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十、落实“四防”措施,定期检查非医疗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十一、采用多种形式对病人和家属实施安全知识宣教。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十五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控制。
3、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纠正出现的问题,控制护理缺陷。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差错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巡视病房,对小儿、躁动、昏迷、老年患者,严防坠床、烫伤、跌伤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7、加强病人管理,严格执行陪伴探视制度,病人一律不准在外留宿。
8、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情况,对有精神症状和自伤念头的患者须留陪护人员,并及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发生意外。
9、加强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响抢救。对毒、麻、限药品专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点核对,专柜保管并加锁。
10、对易燃、易爆、易损、贵重物品,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防火、防爆、防盗。
11、值班人员要注意病区门、窗、水、电的安全。
12、电源、水源、防火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以确保安全。
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2、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3、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内。
5、病房晚九点应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处。
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8、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
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上无杂物。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篇十六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精选八篇)
- 个人收入证明电子版免费(汇总10篇)
- 2023年停电调休通知书(汇总17篇)
- 2023年妇幼年度工作报告(优秀16篇)
- 最新采购合同怎么做(大全17篇)
- 2023年简易型个人劳务合同(大全11篇)
- 成都劳动合同代办(汇总9篇)
- 2023年小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大全13篇)
- 最新赠与车辆协议书(精选12篇)
- 最新车辆协议书(优质12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