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大全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25 17:23:11 |
  • zdfb |
  • 8页

总结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快开始写吧!在写作的过程中,思绪纷乱是常有的事情,需要有方法来整理。总结范文中的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你可以思考这些观点对你的总结有何启发。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

1.借助实际问数学题学习口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如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景、小朋友买邮票的情景等,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究口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我发现把探讨口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口算,切实体会口算的意义和作用。把数学学习置于现实情境问题之中,是今天数学教学所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并努力做好。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教学,我预设了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学习,只是不太善于根据固有经验迁移运用,对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在这方面,我虽及时为学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可见,在这方面,我仍需加强学习、锻炼,以便给学生做好点拨、指导。

3.提倡、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倡导学生运用、体验多种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多数学生方法单一,而且经我点拨后,未见很好的效果。课后,我深入思考,认为本班学生已学习过本节内容,应是教师曾强调:两个因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所致。这也给我启示,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培养学生“能为实际问题选择适当方法”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而非简单地教会为止。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三

今天早上跟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个知识,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实在太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所以在批改作业时感觉头都大了,孩子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情况比想象中的难得多了。其实三年级的计算题在整个小学阶段应该说占着很重要的位置,而进位叠加的乘法就是重中之重了。或许是我在备课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细节上没有处理到位。既是计算的重中之重,专门安排练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首先,做好知识铺垫。在课前联系先乘后加的口算如:7×9+8p4×7+5等题。教学例题时学生分别说出每一位上的数怎么算时,应该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进位叠加的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这样可能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其次,练习时,忘记加上进位上的`数,或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本该进位3或5等,却进上1。还应该多增加判断题,让学生寻找错因,进而订正题目,而非是单纯的列竖式计算,有意识地引导那些经常出现错误的孩子仔细观察错题,从中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订正,也许这样就能降低了错误的机率。

最后,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对比二:将做一做中的三位数成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的进位叠加进行比较,再次体会“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计算,都看一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一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后,要检查。以后备课时,备教材备得细致一些,备学生备得到位一些,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四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上课开始,出示《智慧树》中的三个主持人留给同学们的三句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相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练习中,设计了“帮小咕咚改错”“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做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一)在开始的口算准备时,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别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二)教学例题时,忘记写答语。

(三)在列竖式计算时,积书写的位置强调不够。

(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五

在教学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时,由我校的社团手工课买彩纸引入,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例题后,请同学提取数学信息,并发现问题。60页彩纸平均分给3认,每人多少张。然后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之前地学习中对平均分地概念掌握的很准确,快速列出算式。接下来利用课前准备的小棒来摆一摆,有的利用6捆代表6个十,有的直接用6根小棒代表6个十,通过平均分成3份,发现了每份为2个十就是20,找到了答案。小组成员有的不理解时,能够通过摆小棒时进行指导,既帮助了同学,有进一步的理解了算理。有的学生直接能意识到60就是6个十,平均分成3份,思维敏捷。接下来通过想一想计算出600÷3的结果,讲两道算式一起总结找到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算理,学生接受的比较好,练习正确率高。

三年级的孩子还是比较好动,小棒用完后不能及时收好,将小棒作为玩具,容易分心。

摆小棒环节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将小棒收起,用5个数字约束整理时间,这个习惯养成后可以,可以不用查数快速整理。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六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有两位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懂得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本想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课前准备是让学生在复习整百、整千数的概念。

让学生熟悉整百、整千数,从而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之上进入新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易的进入状态,让他们觉得新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就可以解决,打消他们惧怕学习疑虑,消除心理恐惧。

第二、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学习加减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表象,选择解决问题的决策与方法,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去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提倡学生在知识的分解过程中迁移。而这种迁移和推理体现在许多知识点上。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计算法则也有着十分相似或十分密切的联系。有的还可以统一起来。

在教学新的计算法则时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类推出新的知识方法。本课中我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然后类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计算方法。当学生探讨出1000+=3000的算法时,让学生发现1+2=3和1个千加2个千之间的联系,用1+2=3这种方法来解决我们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在学生汇报完算法后,老师进一步的追问,是否还有别的计算方法,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路,知道一题多解的算法和思想。同时让学生体会各种算法的思想,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这样不仅使他们明白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而且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比较容易记忆。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第三、计算中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和优化。

在解决整百、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的时候,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的5+8=13,500+800=1300;有的用竖式;有的3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就是1300;还有的用计数器来帮忙等。教师给以积极的肯定和评价,并强调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这一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的引入处理不当,没有能让学生感觉到,从旧知到新知的自然性,因为引入时应该是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新知,而我是在开始就呈现课题,违反了自然过渡的原则。

2、由于我在语言的组织方面的基础功不够扎实,不够精炼,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太令人满意。

3、对于课堂的时间方面把握不够,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所具备的环节。

第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应该充分理解和分析教材,合理的备好课;

3、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加强语言方面的修炼;

4、多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向他们学习和交流,多做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七

昨天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这是在上学期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教学15×3时,我让孩子们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生1: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生2:我是想笔算的过程,3乘5等于15,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5,1乘3得3,再加进位1等于4,所以15×3=45。接着口算150×3,120×30我还是让会口算的学生说说口算方法,然后让中等生和学困生说,最后总结口算方法。

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和练习,我觉得效果还可以,想着这么简单的口算,孩子们应该没有问题。于是在午自习时,我们做了一次作业。批改过后我发现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掌握很好,三分之一的学生会算错1、2道,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错的比较多。

这引起了我的反思:这么简单的口算为什么学生掌握的不好?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问题出在:我只是让学生说了口算方法,思维敏捷的学生一听就会,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对于另外一些反应较慢,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就有了难度。要是在教学时,我能利用方块图或实物图,以直观表象作为支撑,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亲历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可能就好多了。

根据学生口算能力较弱、方法掌握不熟练的现象,我又进行了一次口算练习课。首先进行简洁的口算训练。先让学生说算法,然后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接着在一步步的练习中掌握算法。最后在具体情景中巩固口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题和第9题用“开火车”的形式,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快?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争当最快小火车”为动力,培养集体意识,提升口算能力。第6题以学生喜欢的糖葫芦为载体,继续训练两位数乘整十数,并学会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第10题让学生利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式解决(1)、(2)两个问题。第(3)小题是供有余力的学生解决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李响是我们班比较聪明的学生,他站起来说:“先用20×22算出羚羊跑的路程是440米,再用20×31算出豹子跑的路程是620米,620―440=180米,180>150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这时刘紫征的小手还不放下,我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只见这孩子胸有成竹地说:“先用31―22=9米,算出豹子每秒比羚羊多跑9米,再用20×9=180米,180>150所以20秒后豹子能追上羚羊。”刘紫征刚说完,吴耀辉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说:“我还有一种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前两步和李响说的一样,先算出羚羊和豹子20秒跑的路程,然后用羚羊跑的440米加上150米等于590米,小余豹子跑的620米,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我真的没想到孩子们能说出这么多的解题方法,不禁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是太棒了!老师只想出1种解题方法,你们竟想出了三种。看来还是团结起来力量大啊!”

说实话,课前我在看这道题的时候,只想到用两者间的速度差乘时间得出追及路程(刘紫征说的方法)这一种方法,没有多想。孩子们一说我才想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解决方法啊!看来平时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对的。孩子们又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八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有两位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懂得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本想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课前准备是让学生在复习整百、整千数的概念,让学生熟悉整百、整千数,从而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之上进入新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易的进入状态,让他们觉得新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就可以解决,打消他们惧怕学习疑虑,消除心理恐惧。

第二、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学习加减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表象,选择解决问题的决策与方法,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去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提倡学生在知识的分解过程中迁移。而这种迁移和推理体现在许多知识点上。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计算法则也有着十分相似或十分密切的联系。有的还可以统一起来。在教学新的计算法则时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类推出新的知识方法。本课中我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然后类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计算方法。当学生探讨出1000+=3000的算法时,让学生发1+2=3和1个千加2个千之间的联系,1+2=3这种方法来解决我们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在学生汇报完算法后,老师进一步的追问,是否还有别的计算方法,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路,知道一题多解的算法和思想。同时让学生体会各种算法的思想,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这样不仅使他们明白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而且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比较容易记忆。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第三、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的引入处理不当,没有能让学生感觉到,从旧知到新知的自然性,因为引入时应该是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新知,而我是在开始就呈现课题,违反了自然过渡的原则。

2、由于我在语言的组织方面的基础功不够扎实,不够精炼,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太令人满意。

3、对于课堂的时间方面把握不够,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所具备的环节。

第四、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1、应该充分理解和分析教材,合理的备好课;

3、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加强语言方面的修炼;

4、多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向他们学习和交流,多做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九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必不可少、必不可缺的一个内容。如何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富于活力呢?在进行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时,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和教参,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学习本单元内容:

1、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到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究的过程,而不是老师强加知识给他们的过程,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2、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在学生学会简单的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算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

每一堂课都有成功和不足之处。虽然每节课中我为学生搭建了自由展示、自主合作的平台,但对一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关注时间和空间还远远不够,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多位数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通过学生常玩的游乐场入手,让学生在游乐场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而引导学生对观察情境图中的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在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但培养了学生提问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动手中发现规律。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明白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我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要求学生把计算的方法与同桌进行交流。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几道算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不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且也为教学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作下了铺垫。因为我很巧的利用了这几道题,让学生把这向道题进行分类,在分类中让学生观察分类的结果,从而引导他们想到可以把这类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即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运用多种题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在教学中一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一

目标设计既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又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环境营造能围绕目标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课堂交流交流方式灵活、多元,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提供多元的由浅入深的`课堂资源(练习),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资源生成丰富,教师对新资源有敏感性,师生回应及时、明确,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课堂有推进感。互动深化生生互动、组际互动质量高(能倾听、会讨论、善于表达不同意见),在生生互动中,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学生状态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呈现出乐学、善学、会学的状态。

教学效果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总体评价。

1个亮点:

同桌交流汇报语言比较的规范,学生能够很明确的说出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算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很到位。

1个问题:

在想想做做那一块块,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不再用算理来口算,而是把算理的理念“遮0法”来计算。

1个建议:

在交流时可以把面铺的更广,而不是只交流一部分的学生,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二

导师团活动受了教研室徐主任的启发后,觉得凡是不能怕麻烦,课堂上多给学生直观表征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要还原数学知识的本征。

于是在上本节课时,虽然很多孩子已经会正确的算出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结果,但为了让他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算理,新授时我多次引导学生借助小棒,画方块图,让学生看着图说说60÷3=20、600÷3是怎样想的?在算120÷3时,我仍然是牢牢抓住直观来让学生说说,让学生自己意识到1个百不能平均分成3分,需要拆成10个十,一共是12个十,12条方块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条,也就是4个十是40,从而明晰算理:120÷3想12个十除以3得4个十是40。

当学生对整十、整百、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这三种形式都有了平均分的经验后,再在练习时让学生说说算理就容易的多了,即使这时有学生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也能结合方块图说一说,也说明他们的理解算理的。

我想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是真正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课《植树》。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树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材分析这是学生在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的基。

础上,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创设“植树”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准许学生用喜欢或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计算,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学生状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的情景式教学形式,喜欢体验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和全体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乐于探索,积极求知。能够用喜欢的方法学习和计算。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哪位同学植过树?谁知道植树需要哪几个步骤?笑笑他们班正在植树,我们到现场去看看,检验一下你们说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2、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全班一共有多少人?一组有几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每组三人,可以分多少组?”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从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36÷3,并尝试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算式的含义,把各自的算法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体验不同的算法,感受合作的快乐。)。

2、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发言,得出36÷3=12中的36表示一共有36人,3表示每组有三人,12表示可以分12组。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1、因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为12+12+12=36,所以36÷3=12……。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都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准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感受集体的智慧。)。

4、拓展练习1:

60÷340÷280÷4。

66÷346÷284÷4。

69÷348÷288÷4。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这些算式有哪些规律,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让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练习2:

教材10页第2题:观察图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学生列出算式48÷4=12并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班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体验算法多样化,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懂得欣赏别人,能够取长补短。

学生在解决“可以分多少组”这个问题时,如果让学生用小棒动手摆一摆,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从而更好的理解除法的意义,在下节课时我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数学、用数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四

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五

成功之处:

在教学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时,由我校的社团手工课买彩纸引入,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例题后,请同学提取数学信息,并发现问题。60页彩纸平均分给3认,每人多少张。然后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之前地学习中对平均分地概念掌握的很准确,快速列出算式。接下来利用课前准备的小棒来摆一摆,有的利用6捆代表6个十,有的直接用6根小棒代表6个十,通过平均分成3份,发现了每份为2个十就是20,找到了答案。小组成员有的不理解时,能够通过摆小棒时进行指导,既帮助了同学,有进一步的理解了算理。有的学生直接能意识到60就是6个十,平均分成3份,思维敏捷。接下来通过想一想计算出600÷3的结果,讲两道算式一起总结找到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算理,学生接受的比较好,练习正确率高。

不足之处:

三年级的孩子还是比较好动,小棒用完后不能及时收好,将小棒作为玩具,容易分心。

改进措施:

摆小棒环节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将小棒收起,用5个数字约束整理时间,这个习惯养成后可以,可以不用查数快速整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