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模板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0:58:01 |
  • zdfb |
  • 7页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每一天的阳光。最后,我们可以请教他人对总结进行评审,以获得更好的改进和完善。经济是社会资源分配和利益协调的学科,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一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堂计算课,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清楚,符合计算课型的一般步骤。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56–22=?让学生根据以前学的方法来思考,想想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减?把竖式写在记录本上。

2、方法的交流与展示: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直观图的教学。

首先是学生主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应该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因该牢牢的“抓”着学生,生怕学生出错。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说的练习的还不够。如今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做了题目就要让学生讲出,你是什么算的,为什么是这么算的,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是新授课的.引入。两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处于低段学生。他们的自我掌控能力还不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通常只能维持在10至20分钟的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里学得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堂课可以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最后算理和算法,这点是针对计算课来讲的。在教学直观图的时候可以结合算理和算法同时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住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二

我评课的内容是李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小学教学二年级上册《一分能干什么》。

20分钟的授课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李老师的思维是灵动的,李老师的课堂是有生命的。”接下来我就结合以下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感受。

目标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有了实实在在的目标,我们做事的积极性和效率就会越高。李老师在认真研读了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恰切的教学目标,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节课下来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提起“喜新厌旧”这个词,我想很多人会持以批判的态度,而我则不然。我觉得喜新厌旧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有谁会说自己不喜欢新奇的事物呢?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就应该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以新制胜”。李老师这节课就给人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她能够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创设各种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一分有多长。再比如说李老师在开课之初就朗诵了一首自己编写的小诗,诗意浓厚,语言优美,看似简单却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轻松地把他们带入到了今天的课堂中。

李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了“激情导入”——“情感体验”——“自主探究”和“思维拓展”等教学环节。各部分紧密相连,过渡自然,程序井然有序,让学生明明白白地接受了新知。

吕叔湘曾指出:“一个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那就是‘活’。”

李老师的教法活主要表现在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她为学生精心制作了新颖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具有一定情感体验色彩的学习和交际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了分和秒的关系,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学法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如写黑板字,拍手等方式感悟新知,自主学习,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虽然只有20分钟的时间,但我们不难看出李老师和她的学生已经把学习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

李老师文化底蕴深厚,教学基本功过硬,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面对特殊的学生能够灵活驾驭课堂,合理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愧为一名多才多艺的阳光教师。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此时此刻我已不想用成功或者失败这样的字眼来评价李老师这节课,面对这个充满生命的课堂,所有的语言都显得有些苍白,于是我选择一个“真”字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李老师用心备课、上课,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而学生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她的课堂,20分钟下来,师生顺利地完成了三维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坦白说,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我不是很喜欢数学,我总觉得数学过于理性、有些生硬。可是就在今天,短短的20分钟却彻底征服了我,此时我才发现,原来用心体会,数学也另有一番韵味。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三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例9、例10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难点是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算理。而乐老师上的这个教学片段,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挖掘教材的“深”乐老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例中两个小朋友列举两种算法,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及算理相同,所以学生再说第二种算法,1000+20xx把“0”不看,1+2=3时所以1000+20xx=3000这时老师继续追问,这时的1表示什么(1个千),2表示什么(2个千),那3呢?(3个千就3000)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当1和2在同一数位上才能相加。并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口述算理。因为只有理通算理,才能学会融会贯通。相反在此处如果不加以引导,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负迁移影响。比如:算1000+200时,学生还是把“0”不看那1和2可以相加吗?所以让学生理解算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处理教材的“新”乐老师把例题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将两个例题融于一个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解决问题与探索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的运用了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三、本节课几个亮点。

1、复习用抢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回答的机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本节课听得最多的是“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老师真正做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耐心的等待和倾听。

3、老师能灵活的处理课堂生成,当学生说到便宜用加法时,老师即时引导学生理解便宜一词的意思。

4、课堂上老师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鼓励胆子小的孩子回答问题。下面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提一点自己的建议:课堂上有个学生在提数学问题,妈妈带了8000元钱买电器??老师可能是觉得时间不够,没有等学生说完就阻止学生。我认为应该让学生说完,并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这节课通过老师的引导,有效的突破了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并口述算理这一重难点。这是一堂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片段教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四

王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本节课的内容部署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在一年级中学生已接触过10以内连加连减的办法,所以在整节课中,重点应放在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办法。并规定学生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从中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规范。我想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袁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地方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去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新知的同时,引用了教科书的收西瓜的情境,带学生进入了生活中的数学的世界,让学生体现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用我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然地投入了学习中,并在此同时,教师善于抓住每个时刻,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地方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有一个环节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教师在分析连加竖式的`办法的时候,学生出示了两种不一样的竖式算法,第一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用竖式相加,然后再把答案与第三个数相加。第二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用竖式相加,然后再紧接在下面加上第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完成。教师在分析两种办法好坏的时候,能形象地把这两种办法比喻为学生走路的情景:第一种是走完路了,歇一会,再跟第三个数相加,继续走。第二种是与第二个数相加了,不歇继续加上第三个数,继续走。所以第二种比较方便,省时间。看,这两种办法经过教师用精彩的儿童用语作修饰后,更形象具体,生动的描述出他们之间的区别。更有利于学生对此办法的记忆以区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前的口算练习,课中的不断巡查中,可以看出袁老师在平时在课堂中,注意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知道计算能力需要的是坚持,不断地练习巩固,计算的能力才可以提高,所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必须时时刻刻落到实处。

根据课堂的整个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袁老师能把握教学重点对学生开展引导,组织教学。课后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调控好课堂?

这也是新教师频繁出现的一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集中精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教师如何在学生有限的集中精力下,更好更合适地抓住这时间,对学生贯穿更多,更重要的知识,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思考的问题。我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把备教材与备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想想学生会出现什么的状况。还有在课上,教师语言的节奏,每个环节的节奏应该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看到教师积极,大方,兴奋的一面,以渲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全情投入到你的知识海洋中。

二、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学生已经有了用竖式计算的基础,所以在这节课中,其实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旁指导,我想整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学习更加有热情。可让学生自已或小组为企业,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办法,再全班开展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办法。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让学生大胆放手学习。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补充,让学生自已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三、课堂上如何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特别计算教学,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多的注意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一般的法则,计算的办法,计算的准确性怎样,我们老师都应该随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指正。所以单一的个别问题,个别演示根据取不了什么效果。所以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及时检控。我们可以在练习办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可以自已批改,可以同桌互评,可以指名板演,可以小组合作等等,对每次的练习,教师要跟踪调查。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要多面性,有针对性地出现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每次听了新老师的课,每次都会给我带来惊喜,因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蕴藏着他们背后的每一份付出,我相信,我们的每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将会成为他们在数学教学这条路上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最快速的最好捷径。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五

5月5日的校本教研中,听了王玲老师讲的有余数除法租船问题,课堂中教师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通过关键词的分析,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一、运用生活素材导入新课,学生兴趣高。

根据小学生好玩的特点,选择与生活联系的内容导入新课。在新课开始出示26个同学去洮河公园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船几条船?教师这样导入,一方面通过划船这样的生活情趣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同样服务于生活,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大增。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好的开端,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二、对比形式练习巩固新课,学生练习好。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对比形式的练习题共出现3组,让学生通过读题,分析题,找准题的区别点,在不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的分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准租船问题的关键,教学效果良好。

三、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好习惯。

写单位、写答,说完整的话,都是平时课堂上老师容易忽略提醒学生的问题,因此学生考试时总会忘记写单位和答。王老师在这节课里,学生每一道题都能要求学生写单位、写答。还在提问学生时,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四、归纳总结,形成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归纳总结时,师生共同归纳出租船问题的特点是进一法,买面包问题是去尾法,形成了规律,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六

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刘**老师在二年级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认识算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刘老师用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同学们很快地进入了状态。

随着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比往年大有不同,今年的内容出现了认识算盘这一课。刘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背景,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于孩子们从父母的口中曾有听说过算盘,但没有直接去接触,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今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得格外认真,从老师对算盘各部分名称的介绍,到如何用算盘数数、记数,学生都非常专注地在听!整节课老师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小建议:

1、在定数位“个”位时,再巩固些十位、百位会让学生更明白。

2、告诉了学生用什么指法后,多数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指法拨算珠,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不熟悉,乱用指法,导致拨算珠速度较慢,所以,说了指法后,先让学生巩固下指法,这样对后面拨数就会更好。

3、拨三位数时,因为位数较多,个别学生又迷糊了,一会拨错这个位,一会拨错那个位,因为还是不熟练。如:563这个数,拨5时,要是先让大家找到百位时,再拨,会更好的`拨正确。

我想,至少还需要一节课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算盘,熟练用算盘表示数,再过一节课,多数学生一定能熟练掌握用算盘表示数。

总之,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多多。学生通过对“认识算盘”这一节课的认真学习,既了解了“算盘”是一种记数工具,又增强了数位制之间的关系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更强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七

雷xx老师这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实来源于小学数学二年级的乘加,乘减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在这堂课上,主角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和听众,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更大的舞台让学生去展示。对于这节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雷老师这节课一开始就出示了带领孩子去科技馆的情景,通过解决坐车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在问题的伊始,让学生自主理解题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何为坐得下,何为坐不下,对解决此问题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自己的计算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之后的练习题中,雷老师还是沿用了这个情景,让学生继续得以巩固此类问题。用这条主线贯穿本节课堂,让学生能够理解的更为扎实可靠。让人觉得有很清楚的脉络,课堂的结构很清晰,先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按照这样三个层次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有序的解决问题。注重把一类问题讲清,讲透,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的问题。

在这节课中,雷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适时的进行点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在讲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的听,并能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去追加一句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也要注意思考。同时,课堂上的例题采用乘坐大巴车这个情景,也正好体现了现在春运将至,有不少返乡的人们回家旅途的安全。在数学课堂上也融入了人文关怀,要让学生知道大巴超载是万万不可行的,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从小给他们灌输这样的交通安全的知识。如果每位老师都能从小队学生进行教育,那么我想,十年后,中国国民的素质将会大大提升。

本节课在环节设置,讲解上都很到位。但是由于可能学生是二年级的,对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的课堂还不大适应。学生有想法,但是还未必能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思路。雷老师对于第一环节坐车问题结束的时候,可适时的引导学生小结,他们可能对这类问题有更深的印象。还有就是感觉这样的课堂有点沉闷,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上应该更多让学生能够动起来,毕竟让二年级的学生乖乖坐一整节课还是有点难度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八

二年级下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其最大的变化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了一些。在20xx年,我在自己学校也开过这节课,感觉学生听得迷迷糊糊,不能将移动的规律找到,尤其是后进生。任老师的《找规律》,思路很清晰,整堂课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我感觉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

1、注重学生学习的起点,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刚开始出示彩旗复习一年级学过的简单排列,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方向,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渗透规律的无处不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2、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节课中陈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彩旗、密码门以及聪聪请吃水果、喝茶等情境,流露出教师在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重组教材和合适选择教学素材的意识,并能在情境中提炼出主干问题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使所创设的情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创设良好的互动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学习习惯。如在学生上来操作、表述时提问学生:你看懂了吗?你明白他说的意思了吗?学生表述,同桌互说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在学习方阵排列规律时,陈老师在一个学生表述规律的时候,请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过程;接着,让学生在表述规律的时候,加上自己的动作,由动作引导知识的建立;在学习线形排列规律时,陈老师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摆一摆探索出规律,让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和形成过程。

5、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生表述规律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个移到最后面,其它依次向前移()格”,特别强调了“依次”,注重表述的严谨性。

6、关注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从基本巩固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本节课,陈老师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她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最值得借鉴的是,郑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用激励的语言,积极鼓励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都在追寻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

1、课堂是每个人的课堂,每个活动应该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在教学横向排列规律的时候,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时,是否让全体学生都跟着操作一次,这样印象更深刻一些。

2、在表述横向排列规律的时候,我认为教师的问题的设计应该紧紧抓住“每行的第一个图形”,也就是强调观察顺序。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九

这是李xx老师第二次上《认识多边形》,教师在原教案上进行了修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李xx老师由现代窗户和古时窗户进行对比,发现古时这种窗户由若干个多边形组成。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熟悉的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为后面认识多边形做好铺垫。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去找一找、描一描、数一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体会图形的变化,充分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李xx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个活动环节,环节的衔接比较自然,并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将呆板无趣的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在找四边形的练习时,教师用拍手的形式肯定四边形,用跺脚的方式否定四边形,学生兴趣浓厚,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与新课标中要求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思想相一致。

这节课和第一节课比较,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活动过程更加流畅,教师语言更加准确、精炼。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由浅入深,衔接自然。

李xx老师由窗户形状的引入过渡到由多种多边形组成的古代窗户,然后由熟悉的三角形到不熟悉的多边形的画一画,描一描,新旧知识过度自然;在学生找出不同边数的图形后,自然引入课题;在认识了四边形后,随即就让学生找出一组图形的四边形,这种随即巩固练习的方式强化了四边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四边形认识的印象,新授、练习之间的转换毫无破绽,非常自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次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看似顺其自然,其实都是老师的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由浅入深。如,先是数生活中的多边形有几条边,然后让学生自己数作业纸上的多边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及最后的“你能找出几个四边形”,内容层层深入,越来越有思考性。

二、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内容,力求把教材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李x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仅凭一张纸、一支笔去学习新知识。她让学生不仅仅在感官上去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操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动手操作的活动教师比较难操作,稍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课堂小混乱的现象,但李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的动手操作环节井然有序。

活动一:摆一摆。学习了多边形,学生能够根据边数的多少判断是什么多边形,而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个多边形,首先要考虑自己摆哪种多边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摆。李xx老师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多边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在反馈学生操作时发现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自己选定的多边形去选择选用几根小棒,即几边形就用几根小棒,但也发现个别学生能用2根甚至三根作为多边形的一条边,教师顺势引出问题:摆这个多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教师这个环节的设计得非常巧妙,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几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活动二:折一折,剪一剪,认一认。教师先让学生折一个三角形,然后根据折痕剪下三角形,最后认一认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知道根据同样的要求,由于操作方式不一样,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具有多样性。这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图形的变换和联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充分而多样的数学体验中学会思维,形成观念。

三.自主探索,交流感悟。

众所周知,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教学的情境中去体验、探索、思考。在教学中,李xx老师只是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探索,再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创造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愉快地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合作交流能力。让他们享受自主的快乐。

下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共同商讨。

1.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可以再进行推敲,能再简练些就更好。

2.在处理学生作业上,教师还需动些脑筋。如,最后数有几个四边形时,在统计有哪些小朋友数出有9个图形时,有的同学不是9个也举手,可以在出线正确答案时就统计,这样就避免鱼目混珠的现象。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十

刘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通过学生特感兴趣的游乐园情景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比较、发现算式共同特点,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写一写的过程中体会有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时还用加法算式特别麻烦,从而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最后巩固练习。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零碎,每个大环节设计意图都很好,如果能把每个大环节整合一下,把问题集中在一个问题,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完成,就不要老师领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了,比如情境图可以综合成一个情境图,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肯定会说出其中一种游乐活动,“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有5架小飞机”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小飞机上共做了几个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其他的问题就可以直接放给学生,“你还能发现其他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这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或者直接回答(放给学生并不一定是小组合作),学生应该能模仿刚才的例子提出其他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应该就是乘法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有加法算式简单的变成了乘法算式,要提升到----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就可以用乘法算式,在这个环节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说一说,加深印象,比如,7×4表示什么,为什么用5×4?提出类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及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说,在引导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时,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然后分别说一说其他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如果学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应该紧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的解释也可以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然后紧接着让其他学生也来说一说,最后再比较乘法算式和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发现,意图是通过比较观察体会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要比用加法简便,在学生能想到乘法算式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回到100节小火车能乘多少人,什么悬念。

刘老师一直在强调“几个几相加的和,几是这个相同加数,有几个就乘几。”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新课标要求不再区分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前后位置。只要学生会分析是几个几相加了,那么没必要非得强调是“5×3”中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最后应该提升到,有几个几就用乘法,不需要再结合加法算式,在具体情境中就能体现,比如,有三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能做6人,一共能做几人?就可以直接列式:3×6=18(架)。刘老师的板书设计特别好,字写得好,而且清晰能够很明确的表示出这节课的重难点。

刘老师的语言特别丰富,教态自然大方,值得学习,如果讲课时能走到学生中间那就更有亲和力了,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俞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切身感受相同加数这种特殊的加法算式来引出乘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加深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将这个新出现的计算形式合理的融入到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具体操作上,让学生从不同的加法算式中挑出那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分类环节)作到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形象的数学,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利用算全班小朋友的手指数目,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算式——乘法算式。由一般的加法算式中提炼特殊的加法算式,既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再把这样的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已为这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接下去的核心内容基本都是为这个“改写”服务的。包括认识乘法的基本读写方法,巩固“改写”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刚刚认识的这个乘法的时候,一般很容易将其意义与加法混淆,比如课堂上就出现了4×4=8的回答。这是对乘法意义的不理解。巩固和练习是可以熟练“改写”,但是对于一些对意义还有存疑惑的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在加强和巩固。俞老师在课堂上的运用了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了乘法的意义以及与加法的区别,只是在具体练习上有所欠缺。

数学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很一般化的,能够普及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能够通用。乘法的出现就直接囊括了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将这个思想贯彻到学生知识体系中就是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俞老师尽量多的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加法算式改写到乘法算式,其实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最后一个学生自己发掘并改写的环节由于时间问题草草收场实在可惜。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十一

雷**老师这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实来源于小学数学二年级的乘加,乘减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在这堂课上,主角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和听众,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更大的舞台让学生去展示。对于这节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雷老师这节课一开始就出示了带领孩子去科技馆的情景,通过解决坐车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在问题的伊始,让学生自主理解题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何为坐得下,何为坐不下,对解决此问题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自己的计算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之后的练习题中,雷老师还是沿用了这个情景,让学生继续得以巩固此类问题。用这条主线贯穿本节课堂,让学生能够理解的更为扎实可靠。让人觉得有很清楚的脉络,课堂的结构很清晰,先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按照这样三个层次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有序的解决问题。注重把一类问题讲清,讲透,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的问题。

在这节课中,雷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适时的进行点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在讲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的听,并能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去追加一句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也要注意思考。同时,课堂上的例题采用乘坐大巴车这个情景,也正好体现了现在春运将至,有不少返乡的人们回家旅途的安全。在数学课堂上也融入了人文关怀,要让学生知道大巴超载是万万不可行的,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从小给他们灌输这样的交通安全的知识。如果每位老师都能从小队学生进行教育,那么我想,十年后,中国国民的素质将会大大提升。

本节课在环节设置,讲解上都很到位。但是由于可能学生是二年级的,对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的课堂还不大适应。学生有想法,但是还未必能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思路。雷老师对于第一环节坐车问题结束的时候,可适时的引导学生小结,他们可能对这类问题有更深的印象。还有就是感觉这样的课堂有点沉闷,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上应该更多让学生能够动起来,毕竟让二年级的学生乖乖坐一整节课还是有点难度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十二

《乘法的认识》主要有三个知识点:什么数相加能改写成乘法;如何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改为乘法算式,按群数数。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我觉得孔老师上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科始终都围绕知识点进行教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2、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如情境图的处理等。

3、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中老师说“如果有100个6相加写下来会怎样?”,学生说“麻烦,费时,算式很长”这时老师激励学生“想不想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写出100个6相加?”这就激发了学生想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4、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由同数相加改为乘法,到看图先说几个几再列乘法算式,而后到看图直接说乘法算式及之后的几组题目,都能体现出其层次与梯度。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有点,这节课的教学也有几点需要进一步商讨之处:

1、教材处理上,孔老师用情境图作为引例,来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没有处理例1。是否用例1学生摆图形导入,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列式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把情景图作为练习处理,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教材,也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到几个几相加的来历,印象会更加深刻。

2、老师问100个6相加写下来会怎样,是否应该让学生亲自写一写,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写的费力费时,在规定时间内为什么不能完成,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更能体会到乘法的简便,也为以后学习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3、在改写完5个6相加可以写成5x66x5以后,老师就进行总结:几个几相加就写成几乘几,有些过早。可不可以这样:写出5x6教学完读法各名分名称意义后,问问生这个6是怎么来的(看出来的)5是怎么来的(数出来的),这样给学生一个改写乘法的清晰思路:一看(看相同加数是几)二数(有几个相同加数)三写,这样对另外两道题的改写学生会很快说出,然后再让生说说自己写的是几个几相加,改写成几乘几,到这时,老师再启发性地问一句:几个几相加怎样改写成乘法?学生来回答出几个几相加就写成几乘几,要比老师刚开始就总结出要好些。

4、练习中无论是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的还是在练习本上写的,订正时最好到台前展示一下,比只让学生说说效果要好,既便于老师查看书写是否规范,又便于其他学生和自己写的对比,这样订正清新省时。

5、语言还需进一步锤炼,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简练。每个环节之间的过度欠自然,对学生是党给以激励性的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