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优秀17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4 06:17:26    小编:zdfb
最新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优秀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6:17:26 |
  • zdfb |
  • 7页

旅行是一种开阔眼界、丰富人生的方式,我喜欢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一个好的总结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思路。广泛了解不同领域的总结范文,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素养。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一

《草丛中的小老鼠》这段乐曲诙谐、欢快、跳跃,仿佛将你带入一个无忧无虑的丛林童话世界。整个音乐分段清晰,节奏分明,每段的旋律风格迥异,易于孩子快乐、自由地想象,能随乐表现小老鼠一天的惬意生活,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来说具有可感性、可接纳性,我觉得相当符合幼儿园音乐欣赏的选材要求。在本次活动中通过音乐欣赏让幼儿想象音乐,在想象的基础上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形象、自主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较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本次活动目标为以下两点:1、感受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风格特点,感知小老鼠机敏可爱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2、尝试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教学重点)。

1、节奏前置,难点提前突破。

在活动中,我采用节奏前置感知,开展了节奏游戏《切土豆》“切切切切切土豆”,通过师幼用手掌切土豆动作的游戏来提前熟悉和感受节奏、表现节奏,感知乐曲中反复出现的《草丛中的小老鼠》中典型的节奏型。练习乐曲中的典型节奏采用了乐曲先部份感知的方法,让难点分解突破,也即为整段音乐赏析做了准备。在活动中孩子们也感到轻松、愉快,每个小朋友都很投入,这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也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

2、音乐故事,帮助故事理解。

让幼儿直接欣赏感知音乐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活动中,我借助了音乐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记忆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讲述和音乐结合的形式),根据音乐创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老鼠,它们每天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去玩,可是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小老鼠跑出队伍又跑回来。走着走着,突然听见了“狮子”的声音,再听一听,原来不是的;又听到了“老虎”的声音,再听一听,又不是的。今天的丛林很安全,它们赶紧把乱了的队伍整理一下,开始爬上山坡,然后从高高的山坡上滑下来!小老鼠往前走啊走,它们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上:花儿开得美美的,很多很多的蝴蝶、蜜蜂都在跳舞,他们好开心地啊!天黑了,小老鼠们赶紧回家了!

故事情节与音乐的分段匹配,帮助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提升了幼儿听辨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3、肢体游戏,灵动表现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抽象的,怎样让孩子感受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风格特点,感知小老鼠机敏可爱的音乐形象”,并能表现出来。经过反复思考,不断尝试,最后,我借用“手指”、“手掌”等肢体游戏,以生命的律动,来反映小老鼠活泼灵动的音乐形象。

4、教具使用,再添情趣魅力。

在最后一个环节集体游戏表演中,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小老鼠的“长门牙”,孩子们妆扮成小老鼠,使幼儿在集体表现活动中更为形象,更有趣味性,整个音乐活动表演情趣盎然,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好的音乐体验。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二

俊俊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俊俊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照顾其生活起居的同时,对俊俊学习知识的教育从没间断过,所以俊俊从小就认识许多字,也会说一些古诗文。

可能由于奶奶对其比较严格的缘故,俊俊一直就很胆小,奶奶总觉得他是一个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每到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心里都明白,但他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点他的名字,他怯怯地站在那儿就是不肯开口。可是当他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时,又能开心地又说又笑,由此看来俊俊其实并不太内向。有时在一些轻松自由的活动中我也有意地经常提问他,以为多提问多鼓励他就会回答的,但结果还是不起什么作用。

遇到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的幼儿,我想首先要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对他格外地多一份关心、多一份体贴,渐渐地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的孩子也就愿意和老师交流了。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在操作中可以这样对他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果做得不错可以说:“你真棒,回答得真好!”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俊俊已经喜欢与老师进行交流,在活动中也能回答问题了,讲述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他的进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三

《整理书包》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做到以下两点。

1.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整理自己书包的要求,请同这们把自己书包里的东西掏出来整理一下,小组内说说是怎样整理的。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确定分类标准。同时让学生在解决自己身边的总是中感受到将物品分类必须按一定的标准进行。

2.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生活中的分类是将具有同一特征的物品重新进行整理,是一个直观的过程,而数学中的分类则是将概念根据一定的特征进行重新归类,是一个抽象和过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分类的思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着手,提出整理书包的要求,由于整理书包的物品都是具体,直观的,学生可将书包的学习用品按三类进行摆放,或者按四类进行摆放,并且说说这样分的理由。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种整理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分类,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分类的方法。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感受物体分类的方法。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四

学习目标:

引导宝宝自己说出歌词,表现曲目,学习戏剧性创作与表演。

节奏问好:宝宝好(4拍、一拍一动)。

律动:丰收之歌/闪烁小星。

懒惰虫。

歌词:

懒惰虫玩具。

响板。

3、主课教师讲解故事,辅课教师和宝宝做相应表演。

小明很懒,他的手说,我不和他做朋友,手就没了,脚也不和小明做朋友,小明的脚也没了。小明变成一条虫子,动一动就全身疼,大家都说他是懒惰虫。

4、串讲歌词:

老师把懒惰虫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7、听歌(第一段)。

学习弱起拍的打法,先向外后拍手,也可先指鼻子后拍手。

跟音乐打节奏。

8、使用乐器和响板表演。

动作表演,教师带宝宝围着懒惰虫根据歌词做动作。

9、鼓励宝宝创编表演虫的各种各样的动作。

玩懒惰虫的玩具。

鼓励宝宝创编歌词动作。

10、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师总结:懒惰虫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懒惰虫的表演,懒惰虫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现在把懒惰虫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懒惰虫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懒惰虫图,提示图上懒惰虫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懒惰虫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1、手起,宝宝再见。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五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音乐课教学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

伴随着新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我们幼儿园从去年就越引进的这一新的课程——奥尔夫音乐课已近一个学期了,随着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自己对奥尔夫音乐有了些新了解:奥尔夫音乐有很多种形式,包括打击乐,韵律,歌唱。歌表演等,从小开始培养幼儿倾听音乐,不但能很好的让幼儿感知乐曲的节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气质,增强艺术素养。主要目标是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等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复习音符的时值;幼儿能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乐曲的节奏,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每次课上我按照奥尔夫音乐课程的要求,认真地讲给孩子听,和孩子们互动游戏,以拍手打节奏的方式贯穿其中,以便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各种音符的时值,和孩子们游戏讲述故事理解音乐时,整体效果表现的不是很好,孩子比较乱,这个值得我去反思,没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孩子们在做游戏时表现的不是很守规则,我会吸取这次的经验,争取通过努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善尽美。

幼儿园还专程请奥乐夫音乐课题组专家的老师来我园做教学指导。我们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各进行了奥尔夫教学开放活动,最后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课。之后我们全体听课教师与老师做了非常深入的课后评析。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给予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希望与建议。我们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非常受鼓舞。我做为小班教学活动的执教老师,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与专家零距离学习互动、接受指导的的平台。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过程,给了自已全面思考时间,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才能获得较快的提高与进步!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得到提高与进步,同时也很害怕清醒的认识自我,愿我们能平整自己对人对事的心态,客观地审视自己与他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做好每次的课前准备,对待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不盲目,分析每次上课的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的对待每次公开课的机会,让自己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领域中得到提高。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六

本活动进行了多次试教,最终形成以上方案,以下是个人的思考:

孩子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自我并逐渐成熟长大,同样,幼儿情绪控制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一节活动并不能立竿见影的达到学会情绪管理的目的,但我认为对孩子来说是会有触动和借鉴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活动让孩子关注自我情绪,敢于直面自己的消极情绪,知道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可以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因此,在多次调试后,本节活动的目标定位为:1、愿意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2、知道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尝试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本活动中也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

1、教材的运用。

《大火球要爆炸》图画书篇幅长,前部分是讲述故事主角出现“生气”情绪的影响,后部分是介绍舒缓情绪的.方法。在活动的设计之初,为了让孩子熟悉故事内容,我在讲述、提问故事内容方面用的时间比较多,忽略了本节活动所体现的是社会领域目标,第一次的教学活动演变成了语言教学活动。经过调整,我选择了《大火球要爆炸》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内容,作为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话题素材,重点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于是,再次开展教学活动便回归了主题。

2、表格的设计。

在首次的教学过程中,在讨论“爸爸、妈妈、阿姨、叔叔……他们会生气吗?”及“生气好不好”的问题上,幼儿明显经验储备不足且有所顾忌,因此交流讨论的气氛不热烈,于是,在第二次教学活动开展前,我设计了问卷调查,从课堂反馈情况中,问卷的铺垫很有必要,孩子通过与他人交流,有了新的认知,了解到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在教学过程有一个环节,最初是通过阅读、提问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故事中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明显觉得此环节略显累赘,影响课堂的节奏,效果也不明显,于是,在阅读故事内容后,采用制作“生气时可以怎么做”图表的方案,通过绘制简单的图标,很好的帮助幼儿梳理提升获得调节情绪的新经验。

3、环境的创设。

我注重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营造轻松愉快讨论的氛围,让孩子可以自由地、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随意否定孩子的情绪,我想,当他们充分体现到生气的情绪,同时又不被这种情绪所左右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平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在活动的设计和施教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新的认知:能够宣泄自己情绪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因此,我们要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他们的各种情绪,也有义务让幼儿学会拥有成熟快乐的情绪,进而以稳定持久快乐的积极情绪帮助幼儿形成乐观、活泼、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七

一、设计意图:到了大班幼儿喜欢玩有竞争的游戏,且与同伴合作意识增强故本次《快乐做运动》活动的设计基于大班孩子这一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蚂蚁搬运粮食准备过冬”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怎样搬运粮食呢?导入学习重点:两人不直接用手合夹一个球向前走的方法。通过游戏“创设蚂蚁搬运粮食所要经过的路线”,发展幼儿的跑、跨跳、平衡、钻等综合运动能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及增强同伴合作的意识。进而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并在愉悦的游戏中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跨跳、平衡、钻、不直接用手夹球向前走等综合运动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萌发同伴合作意识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3、遵守游戏规则。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两人不直接用手夹一个球向前走。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及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准备。

1、牛奶箱、球、平衡木、钻圈、“树林”、筐筐、起点标记、箭头标记、音乐、运动图谱。

2、场地布置:

五、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播放音乐《幼儿啦啦操牛奶歌》。

教师扮蚂蚁妈妈,带领幼儿(扮小蚂蚁),随音乐做热身操《蚂蚁操》。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今天天气真不错呀!我们来锻炼锻炼吧!要求跟节奏、有力度做热身运动。

(二)小蚂蚁练本领。

教师指导语:冬天就到了我们要准备过冬的粮食,请小朋友搬运粮食。导入活动学习两人不直接用手夹一个球向前走。

1、出示球让幼儿探索、尝试两人不直接用手合夹一个球,怎样夹,球不会掉下。重点强调“不直接用手,两人合夹一个球”。鼓励幼儿探索可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夹球。

2、请个别幼儿示范夹球,并讲解幼儿夹球的情况。

3、请幼儿找个宽松的地方练习两人合夹一个球向前走,同时强调不能直接用手喔!

(三)游戏“小蚂蚁搬运粮食”

1、小朋友的本领练得真好,我们开始搬运“粮食”吧!游戏前出示运动图谱。教师介绍路线:从起点出发,两人手拉手先跳过水沟,绕过树林,再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来到草地两人一起夹好球向前走,走到筐筐处把球投入筐内,最后两人手拉手往箭号方向跑回。

2、请两个幼儿示范游戏玩法。强调游戏规则,两人跨跳水沟、绕过树林、往箭号方向跑回时一定要手拉手,夹球时不能直接用手,跑回后手拍下一位小朋友,自己站到队伍的后面。游戏继续进行。

3、幼儿分两组进行第一次游戏。(两人夹球向前走的路线较短)。

4、第二次游戏:增加难度,两人夹球向前走的路线拉长,同时加宽“水沟”,要求幼儿克服困难与同伴合作完成。

5、第三次游戏,两组幼儿进行比赛,强调游戏规则。(两人跨跳水沟、绕过树林、往箭号方向跑回时一定要手拉手,夹球时不能直接用手,跑回后手拍下一位小朋友,自己站到队伍的后面。)(播放音乐甩葱歌)。

(四)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

1、我们玩得真开心,小蚂蚁搬运了足够的粮食,很累了,跟教师一起做放松动作吧!(播放音乐“彩虹的约定”)。

2、简单讲评幼儿的活动情况。同时让幼儿感受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本次《快乐做运动》活动的成功之一在于通过创设情景“蚂蚁搬运粮食准备过冬”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怎样搬运粮食呢?搬运粮食要经过哪些路线呢?以此让幼儿自然从练本领开始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有助于促使幼儿发现本次活动的学习重点:两人不直接用手合夹一个球向前走的方法,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成功之二在于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增强跑、跨、跳、平衡、钻、不直接用手夹球向前走等综合运动能力。在活动中探讨不同的夹球方法,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及于同伴合作的意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完成了动作技能的练习,真正让幼儿体验趣味体能运动的快乐。

成功之三在于教师将游戏分层次实施,从易到难。充分运用运动图谱,让幼儿明白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游戏进行三次:第一次夹球走的路线较短;第二次夹球走的路线拉长,且加大跨跳宽度,在游戏中要求幼儿手拉着手共同合作完成;第三次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到了大班幼儿喜欢玩有竞争的游戏,且会为比赛中的伙伴喊“加油、鼓劲!”充分体现了“团结与合作”的精神。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并在愉悦的游戏中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八

转眼间,我进入娄江幼儿园已经一个月多了,在各位老师们的关爱下,我逐渐适应了园内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园内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并拜张丽萍老师为师,为我的教学取经铺设了广阔的平台。张老师特别的温和,平时总是笑眯眯的。每次问她问题,她总会不厌其烦地向我说说她的想法。在相互的探讨与思考中让我在张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是根据健康活动《小小旅行家》,在师傅的指导下做的反思:

在活动前我进行的队列练习中“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等等,大部分孩子都能够知道怎么转,可仍有几个小朋友是不知道怎么转,我就让他们把左手或者右手举起来,朝相应的方向转。

虽然效果是比之前的好了一点,但仍有少数孩子是转反了,怎么提醒都不是很明白。经过师傅的指导,在教授个别小朋友时,可采用示范的方式,孩子看了正确的转法就会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除此之外,在师傅的指导下,我明白了任何活动教师都应“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要积极参与孩子们的活动之中;在准备教具时应考虑到活动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尽量在准备教具时考虑的周全一点,另外健康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安全性等等。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九

暑期安排了突如其来的培训还让我满怀不满,不过仅仅才三天的学习,我就已经确定,如果没有来,我真的会后悔!

昨天交流讨论时,有老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幼儿园上课的主体本应是幼儿,可是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老师主导一切,老师控制着课堂的一切,为这个问题,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工作一年时已经发现了,每当有公共课时,不管是我自己上课,还是在听别人的课,我都感觉讲台上的人似乎在自己表演,而幼儿,本应为课堂主体的幼儿,却扮演着为老师充当绿叶的角色,于是有一天......

那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当我来到教室时,有的三五成群地在书柜前看书,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环境创设“花儿朵朵”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我的反思能给同样对这个困惑的老师带来想法,也希望各位同行姐妹都能放开对孩子们的束缚 ,让他们更自由,更快乐的学习!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人生不会完美,总有缺憾;生活不尽如意,时而有之。生活无法求全责备,人生难求尽善尽美,要不烦恼无尽时,困惑无尽日。如生活节奏被扰乱,生活习惯不适应,生活理念行不通,人与人沟通障碍,都会让烦恼乘虚而入,趁热打劫。

工作太忙,太繁沉,也会烦。有事干事,烦得完吗?越烦越不得完。苍天赋予生命,就要充分地享受生活,如果只是烦,岂不是浪费生命。

我们必须学着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缺憾和失意,必须清楚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是因祸得福,还是因福得祸。物极必反,麻烦可能是因为优秀,快乐也可能是因为难得的糊涂。自信展示了个人的力量和勇气,是成事关键。如果自负,就会刚愎自用,充耳不闻,以致前功尽弃。如果自卑则是摔倒了不再爬起来。

信心取自信任,信任源于理解,理解来自沟通,沟通决定于彼此了解的诚意和相知的愿望,以及共同建立的彼此方便的沟通平台。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给生活以方便,给事业以帮助。除了沟通理解诚意信心,还要智慧。特别是在面临纠风麻烦的时候,除了智慧,还要冷静,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找出问题的冻结所在。推迟时间,改变方式,改变途径,满足对方合理要求。面对普通百姓,还要有一腔大丈夫的胸怀和气质。

效率太低,工具陈旧,技术落后,工作方式繁复,认识不足,导致重复,多此一举。浪费精力,浪费时间,甚至浪费智慧,浪费生命。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就是掘井,一人用锹挖井,挖了好几口也没有挖到水,()其实水就在下面。多数人都说他没有恒心,而有一个学生却独具匠心,说工具太落后,技术太落后,才导致挖井失败。

良好的生活习惯,带给人的是平静而祥和生活。工作、学习、休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节奏,才会成效显着。例如常常找不到生活用品,既烦恼又耗费时间,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麻烦,极不方便。没有事前规划和准备,总是临阵磨枪,打乱仗,成事更难,办事效率更低。

人生多求谁知足。

不足人生深藏欲。

欲望无止愁烦续。

不如空念心如佛。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一

主题是结合季节展开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由于本周高温天气较多,所以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烦燥,但参加活动的热情也如温度一般直线上升,幼儿掌握情况较好。

太阳伞、扇子、拖鞋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物品,进行展示、设计。孩子们的主动性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他们有许多表达的机会,而且也有表现的机会,因此孩子们的自信心很足。

1、 孩子有较丰富的直接感受,因此他们就会表达。

2、 收集的物品是常用的生活用品,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和接触到的。

3、 孩子也有这方面的能力来设计和制作,他们就有了感受。

4、 教材采取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能较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在品尝了西瓜以后,我们还充分利用了西瓜皮。老师把西瓜皮先去皮,再切成小块,放入盐、味精、麻油等调味品进行搅拌,出来的味道是意外的好,不少幼儿是第一次吃到这个,十分开心。

1、 这种活动幼儿平时参加机会少,偶尔动手制作感觉很好。

2、 教师给于了孩子各种尝试的空间,真正让他们做活动的主人,并真正发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这次活动开展的时机真好是夏季,与生活贴近,教学内容又能让幼儿真实的感觉和体验得到。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二

授课班级。

朱丹迪。

甜酒飘香。

大一班。

幼儿在活动中,前半部分兴趣浓厚,完成的较好。在伴随着《老酒谣》音乐,分角色酒坛子妈妈和小酒坛子一起舞蹈时候,幼儿玩得很开心,也能积极参加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幼儿明显表现出胆怯的表情,尤其是扮演“酒坛子”大部分幼儿不敢尝试。所以,我请幼儿自己尝试用什么办法更好的把自己挂在“扁担”上,这时候有些幼儿选择双脚向前交叉搭在“扁担”上,于是我便将活动规则临时调整。还是部分幼儿不敢尝试,所以今后我将加强幼儿攀爬活动。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三

昨天听了小孙教师执教的中班语言活动《大家都爱这个家》,因为自己也执教了这个活动,而且在集体备课的时候也研讨了这个活动,因此我对这个活动多了一份思考。

《大家都爱这个家》是一首诗歌,我觉得这个诗歌最大的特点是设问,即一问一答。如热腾的饭菜是谁做的?是妈妈……家里的东西是谁修的?是爸爸……同时,还有对诗歌中的标点符号的理解与朗诵。如“亲--亲--亲亲我们呀,还有呢--”这两句中有破折号,那么在朗诵的时候教师就要延长读音,并辅助动作帮助幼儿理解。

小孙老师在执教的时候,由于紧张,对于诗歌的朗诵缺少了点感情,对诗歌的文本缺少细致的分析。让我想到在聆听徐老师的说课讲座的时候,她反复强调教师要多读,多读就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以后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多读教材,彼此互相学习与探讨。

聆听后,年级组的姐妹们又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她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活动的开头的提问很散,对整个活动的学习好象没有起多大的作用;还如孩子们好象念不清楚这首诗歌。那么能不能在开头出现一个家的`氛围,让孩子们说说谁在干什么等?这让我想到,我在执教活动的时候采用了用诗歌中的问题进行了“拉家常式”的聊天,我的开头是“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每天,你们家里热腾的饭菜都是谁做的呀?”孩子们说到妈妈、爸爸、奶奶很多很多,那我就接着说:“你们的妈妈、奶奶真了不起,像什么?”孩子们很自然的想到“像个大厨师”,“恩,妈妈(奶奶)们像个大厨师,每天都做好饭菜”。

当我和孩子们拉好家常,于是我就创设了一个情景,以图片一个小朋友为中心,展开诗歌内容的理解。有一个小朋友叫明明,我们一起来问问明明“明明,你们家,热腾的饭菜是谁做的?”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教师做听的动作,边说:“是妈妈,妈妈像个大厨师,每天都做好饭菜。”依次进行。然后再完整欣赏、完整朗诵、分角色朗诵等等。

在聆听的时候,我发现小孙老师能把凸显诗歌的主题句进行提炼,这点做的很好,但是大家又觉得“听了这首诗歌,你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提问幼儿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们教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要斟酌提问,可以问“你觉得的小明家是一个怎样的家,你从诗歌的哪几句告诉你的。”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念一念“爱爸爸、爱妈妈,大家都在这个家。”然后教师联系到实际生活,“我想小朋友家也肯定像小明的家一样,充满爱,充满温馨,大家都在这个家。”

在聆听中反思,在反思中我们一起成长,真好!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四

由于我班学生的父亲多数工作都很忙,很少陪孩子,为了增进本班学生与父亲的感情,让孩子更加的佩服、了解父亲,在本次家长会上我设计了绘本阅读《我爸爸》这节公开课。《我爸爸》这本书的作者是安东尼.布朗,故事内容很简单,以一个孩子的目光生动的表达了对爸爸的崇拜和赞美,表达了“我”和爸爸的爱,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现在的孩子大都对妈妈比较依赖,对爸爸不是很了解,基于这个情况我试图通过《我爸爸》的绘本教学,让孩子来重新审视自己对爸爸的爱,同时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

让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既是新《纲要》的要求,也是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所在。如何让学生懂得在实际情景中去感受爸爸对自己深厚的爱是本次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是此次教学的目标。

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展开,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封面,简单介绍了这是作者安东尼布朗的爸爸,然后我介绍了我自己的爸爸,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来介绍他们自己的爸爸,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起来。

我开始一页一页的让孩子们仔细观察ppt,然后说出来自己的想法,画面上都有什么,孩子们看得都非常的认真安东尼.布朗把自己的爸爸比作一些动物,把爸爸的本领藏在动物身上。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也玩起了这个游戏,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爸爸形容成一种动物,学说“我爸爸像……一样会…..”句式;当大灰狼走近安东尼.布朗家时,孩子们惟妙惟肖地学起爸爸的口气驱赶大灰狼,将爸爸勇敢保护宝宝的语气模仿的恰到好处!最后,我完整的将绘本配乐讲述了一遍,许多孩子被爸爸的爱打动!在这种气氛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来着爸爸的那份浓浓的爱,也萌发出爱自己爸爸的强烈情感,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点很高,对老师的问题回应很积极,也被故事中父子之间的爱所感动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对绘本《我爸爸》的学习,顺利的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相信借助这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一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接受并且迁移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孩子们感受身边的爱,学会爱护身边的人!

过渡语太啰嗦,评价语不够带有激励性,今后要多加强自己这两方面的学习。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五

多年来,教育界忽而强调创造,忽而强调基础,教育目标漂移不定。怀特海明确认为两者都需要。重温怀特海的观点,有关创造和基础的片面论点应该结束了。怀特海的理念,奥尔夫音乐教育的50年实践,应该作为灯塔,为新千年的航程指路。

有些专家认为,目前教育的重点是计算机技能,学校应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训练。然而,近10或15年计算机进入学校课程以来,计算机技能每几年就更新换代。另一些专家认为,数学和科学应该成为美国教育的重点,顽强地企盼通过某种万能药把美国孩子从每况愈下的病态分数中解救出来。还有一些人断言学校已经不可救药,认为用网上冲浪来满足孩子的幻想就足够了。

然而,怀特海和奥尔夫的实践提醒我们,“文化是思维的活动。”学校是在主动地塑造文化,这里强调的,是主动的思维——实验的、探索的和想象的思维——这种情境敦促孩子们从多重角度来审视事物、思想和问题,用创造性的反应给予综合和理解。可以肯定的是,在新世纪面前,这样的思维至关重要。文化是“对美的.接受,”任何一种教育方案如果不能为培养完整的孩子提供全面的艺术课程,它必然是失败的。美,并不是艺术的独有属性。数学教师也可以在数字里启发学生对美的接受。然而,就唤醒美的感受而言,艺术毕竟是最适合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关于美的决策的训练,审美抉择就可能成为他们未来生活里的组成部分。最后,怀特海说的“人类感情”的意思,并不是创造性音乐活动能够自动产生的。而是说,和谐的合唱、乐队中每个人的贡献、注意聆听的即兴、群体的互动式音乐创作,肯定能够强化社会的交往。音乐活动使个人体验到集体的合力,使个人变得更加伟大。从这个意义来理解,“harmony”(和声、和谐)既是音乐的一种概念,也是天下太平的绝佳写照。

以上所说,不是对未来教育的预言,而是说,这种教育实际上已经是美国许多课堂的现实,同时这些课堂教学也正在激励着其他的课堂教学。诚如怀特海所言,“过去知识的唯一用处,是为了今天。”新千年的教师眼下仍然教着旧千年所需的技能——教育史上永恒的东西,追求精确,充实浪漫,敦促想象,鼓励参与,以及思维的求新和体验的执著。纵观历史可以看到,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恰恰是那些敢想敢为和敢于挑战常规的人。如果今天以及未来的学校要唤醒埋藏在学生的这种可能性,就必须求助于怀特海、奥尔夫这样人物的眼光,用他们的光辉思想和实践作为动力,这样,未来世界一定大有希望。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六

今天奥尔夫教研组又在我们幼儿园聚集在一起,各位老师学习的气氛很正常,都能准时到达现场。今天同样的是我们先看示范课。再是评课,然后吹直笛。

第一节《小金鱼》,这节课,对于小一班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简单一节课,教师利用这节进行了角色扮演,根据音乐来变现出小金鱼从池塘——小河——大海分别不同的力度,老师的教态很好。但是目标过于简单,忽略孩子的歌唱部分。但是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做了大量的教具。

第二节课《我的朋友在哪里》,由我们康乐怡的老师上,整节课孩子们都能集中注意力,老师的教态很好,但是整节课的过程过于平淡,不够新颖。

第三节课《海浪》,老师的肢体语言很丰富,能大胆的引导小朋友用动作表现出海浪的动作,孩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音乐的分段,老师分别利用三个动作来表示三段音乐,所以孩子们对音乐已经熟悉了,但是在乐器演奏方面教师还可以对孩子的要求再高点。

评课完后与平时不同的是,今天我们每个幼儿园都要进行直笛演奏,,各位老师听到这句也激起了大家学习的兴趣,一个中午休息,学会了两首曲子,老师的学习态度还是值得表扬的,陈老师还与我们一起讨论了奥尔夫创新课程的研究,该怎样去创新是我们下个学期要探讨的问题。。。。

奥尔夫教学反思大班6篇篇十七

《小松鼠进行曲》这个活动是选自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材的一个音乐。第一次在亲子班尝试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整体是比较成功的。整节课中以小松鼠老师带小朋友秋游为线索,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亲子班的孩子年龄较小,词汇量较贫乏,对于“秋游”一词的理解较为生疏,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这个活动的设计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是肢体律动,第二个是跟随音乐在教室进行爬山、过独木桥、钻山洞的律动,最后就是让孩子使用乐器进行集体演奏。

首先孩子们在进行肢体律动时,都能跟随老师进行刷牙、洗脸、照镜子、穿衣服的动作模仿,在模仿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些简单的动作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每一个肢体动作孩子们都使用固定拍进行。

第二个活动时,引导孩子们出去玩要经过一些什么地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较浅,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集体学习爬山、过独木桥、钻山洞的动作。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而且很愿意参与这类模仿的活动。有些孩子特别在过独木桥时,模仿老师“身体摇摇晃晃”的动作时,活灵活现。

最后一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尝试,对于亲子班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让孩子们使用乐器集体演奏。很多老师都说小班的孩子在使用乐器时很麻烦,因为孩子年龄小,自制力较弱。总结去年一年带小班的经验,其实孩子们是非常愿意参与乐器演奏这个活动的,只要老师提前将活动规则强调好,并在活动中给予提醒的话,活动还是很好操作的。于是我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孩子们认识好乐器,然后再强调使用乐器的规则,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瞪得圆溜溜的眼睛时,我已经明白孩子们对这个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第一次接触乐器,孩子们免不了有些兴奋,所以我尽量的满足好孩子们的需求,首先让他们随意的拍、敲、摇,让乐器发出声音。然后再进行集体演奏。这个方法很奏效,孩子们有了尝试乐器发声的经验,接下来我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让乐器发出声音,跟随老师进行集体演奏。在演奏前,我特别强调让孩子们一定要看老师的指挥,老师手握拳头就代表要让小朋友和乐器“休息”。让我很欣慰的是这些小家伙操作乐器起来都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出现教室里一团糟的现象。

从这个活动中我总结出:0—3岁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教什么会什么。孩子们虽然年纪小,只要在每个活动中强调好规则,进行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很简单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工作中强调的学习常规的培养。在以后的活动中,我的教学工作也有了一个整体的方向,多让孩子们动手,动手的同时又动了脑,而且又构建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