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模板1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3 08:22:26    小编:admin
最新小班数学比比课后反思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模板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8:22:26 |
  • admin |
  • 12页

每个人的经历都值得总结,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总结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自己的亮点和成就。情感表达需要我们关注沟通的双方,以求达到双方的情感需求。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复习感知5以内的数量。

2、会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并进行排序。

3、愿意大胆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数量为1—5的动物数群卡、点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出示动物进行数数)。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上数学课,大家看看都有谁来啦!我们跟小动物打个招呼吧!

(幼儿跟小动物打招呼)。

老师:真是有礼貌的宝宝,现在我们看看都来了几只小动物呢?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吧!

(点数动物数量)。

老师:哦,来了五只小动物呢,那你们看看这个又是什么呢?

(出示点卡)。

老师:这些点卡想要找动物做朋友,谁是谁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分呢?

(请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二、基本部分。

(对小动物进行排序)。

老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小动物排序了,谁能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给动物排队?

(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幼儿依次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

老师:好了我们给小动物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了队,现在小朋友们再来说一边小动物的排列顺序吧!

(幼儿集体说出动物的排列顺序)。

三、幼儿操作。

1、发放每人一套水果数群卡。

2、幼儿自主操作,将水果顺群卡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队。

3、展示幼儿作业。

4、收拾材料结束活动。

四、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右的摆放物体。

3、养成大声讲述操作的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排队标记图,小动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图片,瓶子与盖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排队标记。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对了,这是排队标记图,排队标记图表示要给小动物或者小物品排队了,应该在哪里排队呢,对,要从红旗后面开始排,排在红线上面,一个跟着一个排。

二、给小狗吃骨头。

教师:小狗出来玩啦,狗妈妈叫小狗要排好队才能出去,小狗遇上了难题,我们不会排队怎么办呢?小朋友会排队吗?一起帮帮小狗吧。

示范小狗在排队标记图上排队。

教师:小朋友们,小狗排好了队,在外面玩得很开心,一会儿后,它们肚子饿了,我们来分肉骨头给它们吃好吗?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起来分一分。

示范一一对应地给小狗分骨头。

引导幼儿说出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没有骨头,小狗比骨头多。

三、瓶与盖比多少。

1、情景导入。

教师:狗妈妈在家大扫除的时候,找出了许多瓶子和盖子,你能帮瓶子找到盖子吗?

教师: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

引导幼儿将瓶与盖重叠对应(一个盖子盖在一个瓶子上),再说说谁多谁少。

4、教师:如果不用盖子盖瓶子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出瓶子与盖子谁多谁少呢?引导说出并列对应的方法。

四、活动结束。

小狗谢谢你们帮它们排了队,分了骨头,谢谢你们,瓶子和盖子也在你们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再见。

活动反思: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他们在学会了区别“l”和“许多”的基础上,可以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谓的“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在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对应一般有两种:重叠对应(即将第一组物体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组物体一个一个分别叠在第一组物体的上面)。并置对应(即把第一组物体排成横列或竖行,第二组物体一一对应分别摆在第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左、右方)。本节活动就是采用了并置对应,和物与物的一一对应(即相关物体的匹配)的方法,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判断出两组物体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三

这节课对于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快乐的体验,现将授课情况和自己的感受整理一下。《谁的朋友多》是《品德与生活》第三册第一单元《谁的朋友多》中的第一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喜欢和小伙伴交往,并能体验到交往的快乐;知道朋友多,快乐多;让孩子们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小伙伴交往中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互相帮助,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在课堂过程中,我极力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游戏的形式进入本节课。同时极力表达自己想和同学们交朋友的心情,营造和学生平等的氛围。本堂课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1、游戏――找朋友。

2、小记者采访。

3、才艺表演。

4、我们一起玩。

5、如何交朋友。

6、做游戏――找新朋友。

7、画自己的新朋友。

通过这七个环节,我尽量给小组同学介绍小伙伴的时候,同学们的表达欲望就源于听者的表现,我到每个小组里巡视的时候,蹲下来用心地倾听,眼神和表情向学生传递着期待,一句简单的.“真有意思”,学生就像得到了莫大的鼓励,那股高兴劲溢于言表。其他同学也受到了启发,就连最腼腆的孩子也抢着说,从而,学生从回忆里再次体会到了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在“如何交朋友”这一环节,我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没有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方法,而是希望在课堂生成的问题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启发,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最能考验教师教学技巧的地方。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四

在活动中发现数量的多与少。

会利用多种方法来知道谁多谁少。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准备。

玩具、红球、绿球、水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利用班级男孩女孩人数的多少做比较。

1、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啊?

2、我们班男孩有多少?女孩有多少?

3、那男孩和女孩那个人数多?那个人数少?

4、让幼儿明显的知道谁多谁少。

5、我们还可以男孩和女孩各站一排,那排长人数就多。

二、出示红球和绿球。

1、我们看看红球和绿球谁多谁少?

2、说说怎么知道谁多谁少的?

3、教幼儿用新方法知道谁多谁少。

4、接着用玩具比较谁多谁少。

三、《变手指》游戏。

1、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多。

2、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少。

3、分组进行《变手指》游戏,比较变出来的手指谁多谁少。

四、练一练。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案,让幼儿比较数量多少?用彩色粉笔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五

1.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和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地摆放物体。

3.引导幼儿养成边操作边大声地讲述的习惯。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娃娃5个,皮球3个,标记图。

2.学具相同动物卡片若干套,标记图,相同圆片,相同方片,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啦?

二.集体活动。

1.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的摆放物体。

教师出示标记图:有许多娃娃要做游戏,请小朋友帮他们排好队。第一个娃娃排在哪里?

2.学习对应地并排放物体。(难点)。

娃娃想玩皮球了,请你们给一个娃娃发一个。皮球,皮球放哪里呢?皮球放在红线的下面,一个皮球和一个娃娃要对整齐。

3.学习对应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

三.小组活动。

1.第一组,喂小动物。

先把盘子里的小动物排在红线上,再喂每只小动物一份点心,再说说动物和点心哪个多,哪个少。

2.第二组,圆片和方片哪个多。

先把圆片片排好队,再给每上个圆片片送一个方片片做朋友,送完以后,说说因片片多还是方片片多。

3.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先看看片片的家里是什么标记,再送片片回家。

四.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六

在活动中发现数量的多与少。

会利用多种方法来知道谁多谁少。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准备。

玩具、红球、绿球、水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利用班级男孩女孩人数的多少做比较。

1、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啊?

2、我们班男孩有多少?女孩有多少?

3、那男孩和女孩那个人数多?那个人数少?

4、让幼儿明显的知道谁多谁少。

5、我们还可以男孩和女孩各站一排,那排长人数就多。

二、出示红球和绿球。

1、我们看看红球和绿球谁多谁少?

2、说说怎么知道谁多谁少的?

3、教幼儿用新方法知道谁多谁少。

4、接着用玩具比较谁多谁少。

三、《变手指》游戏。

1、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多。

2、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少。

3、分组进行《变手指》游戏,比较变出来的手指谁多谁少。

四、练一练。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案,让幼儿比较数量多少?用彩色粉笔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小百科:多少一般指某些东西的数量。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为自己拥有一双灵巧、独特的手而自豪。

2、体验大拇指的作用。

活动准备:

纸,印泥,橡皮膏或胶带纸,手帕,黄豆,大头针。

活动过程:

一、小手真神奇。

1、动一动我们的小手,看看什么地方最灵活,能干什么。

2、我们的手心和手背有什么不一样?

3、每个人的手掌纹一样吗?请幼儿先比一比自己的左右手,然后把自己左手的掌纹印下来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了解每个人的掌纹都是不一样的。

二、大拇指有多重要。

1、请幼儿用橡皮膏或胶带纸把一只手的大拇指固定在手心里。

2、幼儿做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作用。如:捡黄豆,捡大头针,扣纽扣或拉拉链,把一块手帕折叠起来。

3、动物的”手“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4、动物的”手“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活的大拇指,我们能很方便、很灵巧地拿任何细小的东西,而动物不行。

建议。

1、这一活动从感受并发现手的灵巧和独特切入,进而感受大拇指的独特作用。

2、大拇指只有两节,却占所有手部功能的一半以上,它长在其他四指的另一侧,有合掌功能,可以和另四指形成拮抗作用。举凡抓、握、捏、夹等动作,大拇指都起着主要作用。没有大拇指,拿笔、拿筷子、穿衣、开锁以及穿针引线都会发生困难。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手指都长在同一侧,只能做抓、握等简单动作,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因此,大拇指特殊结构的形成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没有大拇指的特殊功能,人的手部动作将和灵长类动物一样没有区别。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真正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化情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相关的`经验,得到情感的满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随着幼儿的活动和表现不断发生变化。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幼儿主动活动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当幼儿因为动手操作材料出现错误和失败时,教师是积极的鼓励者;当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扮演的是平等的参与者;当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时,教师更是一旁的喝彩者。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教师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新的体验。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使幼儿学到感兴趣知识的同时,在语言运用、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也得到了深度的挖掘。但此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分组操作活动时,个别幼儿因不能很好的理解遵守教师提出的操作规则(大拇指不能参与活动)而出现错误结论。教师应让幼儿单手操作,左、右手轮流感受,这样就相对地降低了难度,更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有利于幼儿获得正确的体验。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裤子比一比》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数学比一比课后反思篇十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大小标记的认识。

2.能按照大小标记将物体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具:大小标记各一;大小动物卡片一套。

2.学具:大小动物卡片每人四张。

3.浆糊每桌一盆、抹布每桌一块。

活动过程:

一、帮动物排队(出示动物图片)。

1.今天谁来了我们班?

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同)。

3.我们来帮他们按照大小分一分,分成两排。

二、大小特征标记(出示大小标记)。

1.这里有两张标记,谁会照它的样子来做动作?

2.两个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3.当小朋友两只手伸出来,两只脚分开就觉地很大,这张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大标记)。

4.两只手靠着身体,两脚并拢就决得很小,这张标记又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小标记)。

5.将大小动物放到相应标记处。

6.送小动物回家。

(1)出示贴有大小标记的房子。

t:这是大动物的家(指贴有大标记的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指贴有小标记的房子)。

t: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把大动物送到有大标记的房子里,小动物送到有小标记的房子里。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粘贴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

送小动物回家。

四、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纸,从操作的结果、粘贴的'技能集体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手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和使用的。即将升入中班的幼儿处于第一个自立期。自己动手既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时期的幼儿,总想摆脱成人的照料,但是幼儿对自己的手缺乏真正的了解,,缺少保护手的知识和能力,活动目的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

活动结束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的话语老师知道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能干,孩子们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已经放心,他们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增添了乐趣,也让我在不断地反思中找到了差距,我今后要不懈地努力,向各位老师请教,不断地优化我的教学策略,提高我活动中的驾驭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