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通用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9:42:30 |
  • admin |
  • 7页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某个经历中的感悟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还能够促使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能够分享给他人,让他人从中受益。写心得体会时,要深入剖析,找到事物背后的根本原因。请大家听小编分享一些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路和灵感。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我按时收看了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第六期节目的主题是“美丽街巷我的家”。

本期请到的嘉宾是:朝阳区大屯街道街巷长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安源小区路街巷长――胡颖;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街街巷长――王俊礼;东城区龙潭街道夕照寺西里小巷管家――梁萍。街巷长和小巷管家作为解决街巷实际问题的人,发挥着绣花针的作用――一方面能刺破病症,挑出城市病;另一方面也能对街巷进行“编织”,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基层的复杂问题,他们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引领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街巷的管理中,引导居民养成自觉、自治的习惯,共同解决身边的问题。把党的事业放第一,人民利益放第一,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发挥示范表率的作用,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办事。

通过收看节目,我认为,首先要学习他们面对问题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精神第二要学习他们脚踏实地,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事,干实事,加强对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从自己的身边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有为者。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近期,我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通俗理论读物《新时代面对面》。作为一名在职党员教师,通过学习,个人大有收获、深受教益,接下来我说说自己的一些体会。

《新时代面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述的13个重大问题都来自于十九大报告,从总体上体现了十九大精神的重点和要义。比如,如何理解十九大主题的重要意义,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重大问题。读本从三个方面揭示这一主题同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讲清了这个重大问题,笔墨虽然不多,但思路清晰、充满感情,很有说服力。有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有论述,但为了便于理解把握就要加以提炼,使之更加醒目。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书中讲了五个“新”:续写新篇章、战略新安排、生活新向往、梦想新征程、国际新地位。在阐发十九大精神原意的基础上,力求把握精髓,融会贯通,讲出了新意,讲出了深度,能真正抓住读者。

凡事思所以然,天下第一学问。社会上从不缺少复印机,更何况,论按部就班,人类也远远比不上机器。个人觉得一个人的思维是决定能走多远的根本,国家也是这样,有了核心思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备预不虞,为国常道。这句话原本我之前觉得晦涩难懂,看了书之后,顿感茅塞顿开,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着实非常打动人。人是很有惰性的一种生物,温室待久了就会疏忽大意,想到之前新闻说,某某公司裁掉了没有价值的老员工,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吧。啃老啃习惯了,终将得到反噬。诸如此类的良句自然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内容丰富,而且其中穿插的“问答”、“解读”、“图说”、“微言”等小专栏能及时把高深的名词加以通俗化的解释,也能及时的引申文意。

当然,也不能忘了感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的把脉,为解决世界发展问题开出了良方,不仅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引,而且给人类文明思想宝库增添了绚丽夺目的瑰宝。聚焦新时代,本书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探求真知、呈现灼见,就一定会让广大干部群众产生思想共鸣,作为党员干部我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鼓足干劲、奋勇前进。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浙江考察时,他再度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结合疫情防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是简单的清扫卫生,而需要从人居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爱卫运动促卫生理念根植人心疫情考验的不仅是应急救助能力和医疗水平是否过硬,还考验公众卫生习惯与公共卫生水平能否过关。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对大力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新的感悟。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的“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打造健康中国需全民参与如果说疫情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一些积极变化,那么,健康意识的提升一定位列其中,人们越来越乐于为“有一个好身体”买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期盼已从“讲卫生”发展为追求“更健康”。通过疫情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每一个个体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促进全民健康的实现。有朝一日,对于食用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无动于衷”;当围桌合餐使用公筷公勺成为一种自觉、当随地吐痰行为被大家厌弃……越来越良好的卫生习惯必将护佑我们健康平安。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四

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3》专题节目播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组织代表在节目中述说入党经历,展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彰显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中央向广大党员同志发出的奋斗动员令、前行激励书。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榜样3》用先进党员的平凡故事诠释了催人奋进的时代担当精神。榜样们的使命担当,闪耀着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初心光芒。

誓言在心,誓言就是使命。宣誓意味着承诺。入党志愿书是一个人对党组织的誓言和承诺。一次承诺,一生践行。先进典型总是把对党和人民的誓言刻于心、践于行。曾经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的宋书声从新中国一成立就开始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翻译研究,忠诚执着、传播真理,为理想而奋斗。乡村医生贺星龙怀着感恩的心,对父老乡亲有求必应。他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从不收诊费。他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乡亲们,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健康和平安。榜样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入党誓词须终身坚守,入党志愿书须不时重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放弃理想信念,始终朝着入党志愿指向的梦想和目标坚定地前进。

责任在心,责任就是使命。责任如炬,照亮前行的路。党员干部一旦走上了“岗位”,就意味责任在肩,就要将“责任心”固牢。先进典型牢记心中责任,拿出了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决心和行动。李元敏临危受命,出任盖买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她大刀阔斧搞改革,整顿村干部工作作风,带领大家治懒治穷。她把每个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把各族村民团结在一起,短短几年,便把盖买村从“后进村”变成了“治村强村”示范村。朱仁斌看到鲁家村发展滞后,毅然回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短短几年,他带着大家,把一个又穷又脏的落后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基地。榜样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责任重于泰山”,强烈的责任心,来自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贞,党员干部要把责任和担当,体现在为群众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担好责、尽好职。

事业在心,事业就是使命。事业在心生成事业心。事业心是党员同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重要思想保证。先进典型总是不断强化事业心,保持进取心,做到了业有所成、业有所兴。筑梦太空的“北斗女神”王淑芳、知识报国的超导贤才赵忠贤、缉毒先锋印春荣、只步测河山的国测一大队,始终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用行动书写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出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高贵品质。榜样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事业心是一种志向,是共产党员内心自觉向往的理想、目标和方向,要坚持百折不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追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榜样3》心得体会:看榜样里的“双11”

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他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一座座榜样的丰碑。他们带着一颗初心奋斗到底、一道宗旨为民服务、一腔热血勇于担当、一身坚持不畏困难,在深爱的一方热土上甘于奉献、造福人民。榜样里的“双11”品质正散发夺目的光芒,照亮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奋进之路。

一颗初心贯始终。“我的动力第一就是党的要求,如果没有党,还不知道我今天又在何处。”宋书声站在初心台上激动地说道。风风雨雨数十年来,90岁高龄的老党员宋书声始终不忘初心,秉持着忠诚于党的信念,用他的一生践行着对党不变的承诺。战争年代,宋书声不畏艰难险阻,为我国翻译马列著作,为我党输送精神食粮。和平年代,宋书声仍然坚守心中对党的信念,积极投身我党的思想建设事业中。道阻且长,初心不改,长期翻译工作中的枯燥和艰苦并没有阻挡宋老前进的脚步。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们当学宋老的矢志不渝,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永葆初心不变,牢记我们肩上的使命,做好每一件事,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道宗旨勤为民。“摩托医生”贺星龙,来都是骑着摩托带着药包和药箱,奔赴在村里的每个角落,去帮助每一位村民。贺星龙的诊所外面挂着一块牌子,写到“有病打电话,24小时上门服务”。贺星龙从不收取出诊费,他为村民着想,从来不催村民的医药费,甚至将记账的账本付之一炬。贺星龙当医生,为的只是村里人的健康。贺星龙说,入党之后,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也感觉到为人民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新时代需要更多的“贺星龙”,更多的为民服务情怀。现在正身处山区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们,当牢记为民宗旨,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吃得下苦,干得了事。

一腔热血勇担当。李元敏,新疆盖买村党支部书记,她在人民需要她的时候肩起重担、撸起袖子,带动全村人民脱贫奔康。李元敏向村民承诺一定要干好这个书记,不让村民再吃苦。上任后,李元敏雷厉风行,通过“治软”抓好村班子队伍建设,通过“治穷”改善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同时,狠抓民生,修渠修路,鼓励村里年轻人干事创业。十年来,有血有肉有担当的李元敏带领盖买村和全村人民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这份勇于担当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必备的法宝,我们当学李元敏,多点接“烫手山芋”之精神,敢啃最硬的骨头,敢于在工作实践中迎难而上,勇于把最重的责任扛在肩上,抓紧抓实每一项工作。

一身坚持不畏难。“北斗人”王淑芳的筑梦“追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持的力量。20年如一日,漫长的研发过程,王淑芳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克服种种困难。她走过了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的艰苦研发初期,和同事们摸着石头过河,克服了重重困难,零下几十度的大冬天,王淑芳甚至将自己的大衣脱下给检测的设备“保暖”。研发过程的漫长和苦涩,都没有阻挡王淑芳的“北斗梦”,因为她深谙,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她坚信,北斗将会持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党员干部当学王淑芳对工作的坚持不懈,不畏困难,以“铁杵磨成针”的心态,迎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榜样传承精神,榜样永垂不朽,他们就像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灯塔和风向标。新时代,亟需更多好榜样。有幸生于幸福新时代的我们,更当见贤思齐焉,以榜样为镜,发扬榜样精神,永葆初心,矢志为民,坚强地扛起肩上的重担,坚持不懈奋斗在复兴路上。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五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播出后,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榜样的力量,什么是无私付出,什么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央视节目观后心得体会。

11月13日上午,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扬州会议中心举行。报告会前,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桂平会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扬州市、区各机关单位干部,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高校学生代表约500人参加报告会。卢桂平主持报告会。

报告团5位成员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时代楷模形象,令在场人员深受感动、深受教育。

谢正义对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先进事迹报告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先进事迹感动中国,是江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扬州人民需要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他们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学习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共同为国守护海岛、守卫边疆、守护海防的精神。全市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要以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奋发有为,为扬州的加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2月18日晚,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继才、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等11位候选人成功当选“感动中国20人物”。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他们身上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推动着时代向前发展。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和支撑着我们美好的中国梦,他们一生呕心沥血,尽管涉足各个行业,但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精髓,他们发挥着工匠精神,格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出了璀璨的华章。

“掌舵沉稳裕如,知难勇毅向前”,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基层干部,尤其是我们的中共党员,我们需时刻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为引领,以他们为旗帜,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坚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们在其自身岗位上克己奉公、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敢于拼搏的精神;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把青春的热情洋洒在这片华夏故土上,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代发展同心同向。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学会调节心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多下基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多与群众促膝谈心,多了解群众的疾苦,与此同时,结合当前的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战略,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学会用革命先烈们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勉励我们,激发前进的动力,尽情洒下拼搏的汗水,写下火红的青春,不断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感动中国2019十大人物心得感悟。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特别是身处基层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他们是否已求真务实的精神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去,是否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扶贫、扶真贫,这对精准扶贫是否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作用无与伦比。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的张渠伟是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们的表率,就算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身体不堪重负,但是依旧选择扎根基层,为贫困人口、贫困村脱贫和摘帽贡献着智慧和热血。如今,中国已进入了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部分一线扶贫干部们的职业倦怠现象引起关注,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基层扶贫干部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扶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因此,积极采取克服措施和预防手段,给予扶贫干部们温暖,对于促进干部成长、提高扶贫效率、加速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价值。

切实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基层扶贫干部工作在基层,奋斗在一线,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发掘基层扶贫干部的潜能和积极性。关键在于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真正在扶贫一线中培养干部、发现干部、提拔干部,让一线扶贫干部工作有期望、有盼头、有动力,通过合理的政治激励激发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改善驻村扶贫干部的待遇,加强对其党内关怀。除了加大给予一线扶贫干部的政治激励,也要重视物质保障和精神关怀,以满足基层扶贫干部的各种合理需求,缓解矛盾,激发工作热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整合多方面资金,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组织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党内关怀,为异地扶贫干部合理安排返乡探亲,提升异地扶贫干部的幸福感。

治理扶贫形式主义,减少不必要的非扶贫工作内容。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们不畏艰苦,仍旧要考虑到扶贫干部们的个人健康和主观工作能力,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推进,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与检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一线,关键看干部。值此关键时期,士气可鼓而不可泄,给基层扶贫干部多一些关心爱护,同时致力于“减负”和“降压”,完成扶贫工作预定目标才更有希望。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六

通过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好、领会好《意见》所提出各项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尽心尽责认真履行《意见》所提出的“三个担当”。

“三个担当”重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三是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端正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要坚决杜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事退避三舍的消极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自己要明白: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要敢于指出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在实践工作当中做出实绩,成为一名领导放心、同事信任、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七

2月15日晚,___院全体干警集中收看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特别节目《闪亮新时代》,节目以奉献、梦想、爱国三个篇章展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共产党员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决听从时代召唤、自觉站在时代潮头、用坚持与付出成就不平凡业绩的楷模精神,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和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

全体干警通过收看节目,回顾了中共中央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王传喜、张黎明、海军海口舰、航天员群体等时代楷模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深受感触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法院干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结合自身审判执行工作深刻领会楷模精神,将先进事迹化为自我前进的激情和动力,强化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服务意识,着力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努力做好高质量审判,高效率执行,加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公平公正,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争做合格党员。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八

20,我们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波澜壮阔,日新月异,令世界为之惊叹!四十年激情澎湃,物换星移,岁月如歌!

四十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生活和精神境界有了巨大提升,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上演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1978年,一声春雷,改革开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庆幸自己生逢其时,那时,封锁多年的老电影,尘封已久的外国名著,古典名著,久违的名曲,如井喷般涌来,应接不暇。每天都沉浸在自由快乐中。但是同时由于国门打开,难免有杂音,让人眼花缭乱。我也曾经迷茫过,反复思考人生。转折点是在考入党校以后,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漫漫求索,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而奋斗。毕业之后,党校开始正规化教育,大规模培训干部,于是从学员到教员,走上党校工作岗位。看着自己的履历表,非常感慨,从一个天真懵懂青年到站上神圣的党校讲坛,从握笔手写到点击鼠标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从助教、讲师,到副教授、教授,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内取得了一些成绩,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一个平凡的自己来说,也是欣慰的。因为自己的命运是和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今年当职业生涯划上句号的时候,也恰恰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所以我们戏称自己是为党校而生的。四十年,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巨变,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需要改革开放。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进一步改革开放,我们伟大的国家一定能够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九

一个时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开放与包容。融汇着历史启示与历史智慧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铭刻着历史的记忆,更回应着时代的呼唤。

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六集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在海内外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正掀起一轮收视热潮。这部以全面解读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宗旨的纪录片,视野开阔,气势恢宏,既具有史诗般的气象和风范,又具有叙事诗的细腻与凝练,突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的主题,实现了政论性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作为促进全球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东方智慧,它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历史深刻的启示。如何回顾和审视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历史的纵深处开掘出新意和新的认知境界,是纪录片《一带一路》首先面临的考验。

借助15世纪初期绘制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纪录片《一带一路》细腻地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带给人的认知变化。这幅古老的地图,清晰地标注着欧亚大陆的海岸线和非洲大陆的大致位置,展现出五六百年前东方人对于整个世界的概念。在现存文献中,这是非洲第一次被标注在地图上。切入历史细密的肌理,纪录片《一带一路》由此开掘出历史一个纵深的切面,展示出历史的某种面相。

在漫长而广阔的时空中,丝绸之路构筑起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与文明交往最具象征性的知识图景和历史记忆,代表着中国与亚洲文明曾经的辉煌与兴盛,反映着人类创造历史的基本规律。活跃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技术发明的传播,文化艺术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用一个个事例证明:一个时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开放与包容,唯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跃进,人类文明的升华。这既是创造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兴衰的法则,正如所说,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纪录片《一带一路》把对丝路历史的回顾提升至对于历史规律的认知层面,从理论思辨的高度展现出丝绸之路的历史启示。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学习《意见》的过程中,让我对“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有了新的认识。

新时代。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是我们的思想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改革开发到现在的“两个一百年”建设是我们的切实行动。“两个一百年”是党对人民做出的最美承诺,我们齐心聚力,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从到2035年再到2050年,这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青年干部的挑战。这就是我们青年干部所处的时代。

新担当。担当精神是指党员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传家宝,是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第一条科学原理,对于我们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同志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把物质的决定性看作物质的唯一性,忽视意识的能动性,淡化了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新时代,我们必须科学运用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既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最大限度地丰富物质文化生活;又毫不放松地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一、正确认识物质的决定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派生出来的,是人脑的机能,物质决定意识。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恩格斯《反杜林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但是,物质的决定性,并不等同于物质的唯一性、至上性。尽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构成世界的要素绝不仅仅是物质。除了物质以外,还有人的思维、精神或者意识,还有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真善美假恶丑等思想品德和道德,还有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法则、法律和制度,等等。把物质的决定性等同于物质的唯一性,把物质看作是客观世界中唯一重要的东西,以物质否定意识的动能,用物质全部代替意识,这就从根本上抹杀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使得拜金主义思想沉渣泛起。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把对物质的消费和占有,看作能力的唯一标志、成功的最高象征、地位的集中体现、精神的唯一依托。最终,理想、信仰、道德在“物质至上”的步步紧逼下步步退却。于是,有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有人炫耀“我爸是李刚”,有人把职位明码标价,最终导致荣辱观念颠倒、是非观念迷失、社会风尚遭到严重侵蚀。所有这些都严重背离了辩证唯物主义,是极其错误的。要看到,物质虽然决定意识,但是,物质并不能代替人的精神,更不能否定人的精神,离开人的精神或者意识,物质就不可能被发现,也不可能被证实。

同样,物质的决定性也不等同于绝对真理性。物质决定人的思维、精神或者意识,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物质本身并不能断定人的思维、精神或者意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大家知道,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的范畴。要想断定人的思维、精神或者意识具有真理性,不可能靠物质的存在,而是必须靠社会实践来判断。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毛泽东同志也深刻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因而,拥有物质的多少、高低、贵贱、强弱,并不能代表就拥有真理。那些拜金主义者、享乐主义者,无论说得做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掩盖不了思想的贫乏、认识的低贱、行为的堕落。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物质榨干了灵魂!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必将被物质所淘汰。

二、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列宁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观映像。”(《列宁选集》第2卷)这就是说,意识、观念或者感觉,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客观反映,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后的人的主观映像,是在漫长的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逐步产生、发展的。意识一经产生,便冲破了物质的束缚,发挥出巨大的能动作用,承担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任。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事在人为”的思想,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的意识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仅仅能够回答“是什么样的”问题,还能够进行认识上的深化和改造,探索和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如何推进、又是如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问题。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群众、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抓实干见成效。

第二,意识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不仅仅认识外在的客观事物,还能够认识自身;不仅仅能够认识世界,还能够在意识或者精神的指导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进一步改造世界;不仅仅能够适应环境,还能够按照生存的要求来改造环境。建国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提出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他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供了科学指南,必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第三,意识的能动作用,更体现在物质与意识或者精神的升华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可以通过革命的能动作用,实现与物质的相互转化,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的力量,精神也可以在现有物质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物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的转化呢?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意识或者精神的革命的能动作用。现实生活中,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够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奋斗的目标。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曾经面临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困难,但在“五四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以及新时代的创业精神等伟大精神的推动下,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我们说,意识对于客观世界有着能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尽管错误的意识也是意识,也具有能动作用。但是,因为意识的错误,必然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运动规律,必然会得出与客观事实相反的结论,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错误地认识世界、错误地改造世界。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意识呢?所谓正确的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以及运动规律的公正客观的反映。先前提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所以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就是因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错误地反映了金钱在生活中的客观地位,错误地反映了客观现实。现在之所以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绝不是因为它是正确的,而是因为对这些错误价值观的批判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还没有渗透进人的生活实际中。拜金主义者终究会被金钱所遗弃,享乐主义终究会被庸俗低级的乐趣所吞噬,古往今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都必须做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做财富的奴隶。

有人认为,金钱可以购买一切,有了钱便可以拥有一切。这也是错误的。事实上,诸如甜蜜的亲情、纯真的爱情、真挚的感情是无论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金钱只能满足于我们的生活生存需要,是必须的,但却不是万能的。生活的幸福、人生的价值绝不是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些人把金钱看得比亲情、爱情、感情还重,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恰恰说明思想的贫乏和无知。金钱,只有在能够发挥正常作用的前提下才具有现实性的意义。一旦为了金钱而攫取金钱,必然会走上不幸的道路。《增广贤文》上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晋书》也说:“官本腐臭,故将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财而梦移。”连古人也懂得的道理,作为当代人更应该传承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意识的正确与否,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意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类必须首先解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之所以是正确的,就是因为它客观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之所以正确,也是因为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灾难深重的情况下,封建主义、改良主义、资本主义等等都没有拯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指引我们的国家走向了繁荣富强。这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可见,只有正确的意识,只有人的主观意识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够有效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才能更进一步改造世界。意识一旦错误,人的主观一旦不符合客观实际,不但不会取得预想的成果,还会导致“南辕北辙”的严重错误。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主观意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那么,正确的意识是如何来的呢?也就是说,人的正确思想是怎么来的呢?对此,毛泽东同志有过这样一段详实的论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实际情况看,物质作用于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便会对物质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是正确意识产生的第一阶段,也就是从物质到精神或者意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还只是表面化的、初步的、粗浅的,还只是认识到了物质的基本形态和结构,还无法掌握物质的本质,还无法改造这个物质。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反复的认识、比较、鉴别、科学试验,通过不断地认识再认识、实践再实践,便会从意识的第一阶段上升到意识的第二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于物质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态上的认识,我们还会认识到它的内在本质的变化规律、运动规律以及独有的特点,等等。这就是从精神或者意识再回到物质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我们的意识已经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但是,物质运动变化是永恒发展的,人的认识必然也会随着物质的永恒发展而不断地深化。这种意识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还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还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意识的正确与否。人,如果想看看自己的意识是不是正确,就必须在实践中证明。社会主义是不是正确,最终要通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证明;共产主义能不能实现,最终也要通过社会主义高度发达的实践来证明能够实现。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也不是看他对自身的评价,而是看他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因而,这就产生了意识的第三个阶段,即从物质再到精神的阶段,也就是真理性的认识阶段。

从物质到意识、再从意识回到物质、又从物质再一次到意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又到真理性的认识,就构成了正确意识产生的一个完整的链条。我们要想确保自己的意识是正确的,就必须要经过这样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就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就要继续坚持,错误的就要及时修正。

四、坚持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担心,强调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会削弱物质的决定作用,影响和冲击改革开放事业,影响和冲击经济建设,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会无限扩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人的主观愿望严重脱离客观实际,最终走向唯心主义,重蹈失败的覆辙。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坚持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并不是不要物质的决定性,也不是不要意识的能动性,而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发挥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在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下,物质的决定作用才富有价值;只有在坚持物质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意识的能动作用才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立场;只有坚持物质的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人类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进一步改造世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原理。

坚持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里讲的“实事”,本质上就是指物质的决定性,就是立足于客观实际;“求”,就是指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勇于进行探索追求。实事求是是贯穿我们党的全部实践、全部理论的一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纵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他还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进一步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最根本的也是要依靠实事求是。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我们必须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的历史进程,联系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进程,联系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物质文明,也要重视精神文明;既要重视经济建设,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要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也要看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物质的高度发达和丰富并不能给人带来充足的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这就提示我们,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的地方把经济建设当作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软指标,把“gdp增长”看作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把高楼大厦当作最重要的政绩,片面追求物质效益,淡化或者轻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人们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崩塌、行为方式异化,“店大欺客”“假冒伪劣”“妖言惑众”等现象屡见不鲜,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泛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受到冲击。长此以往,已经取得的物质文化成果也不能保持长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必须坚持既要抓经济建设,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物质和消费,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牵引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利益,更要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和标志。人的这一社会本质,要求我们不能单纯追求个人价值,还要追求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现实情况看,一些人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体价值和个人价值而不惜侵犯别人、掠夺社会。比如,有的贪污腐化,侵占公私财物;有的违法犯罪,侵害他人利益;有的店大欺客,损害消费者权益,等等,都是片面追求个体价值、个人价值,忽视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的集中表现。还有一些人放弃个人尊严、背弃道德信义、忽视个人的社会价值,单纯为了达到某项目的,实现个人意图。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不是靠这个人的意愿来确定,而是根据这个人的社会价值来确定。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坚持立足社会、服务社会,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真正体现自我价值。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全党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坚持立足新时代这个客观实际,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决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党委)。

(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更加自觉为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5月1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认真参与,确保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深刻领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准确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二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四是引导全党同志勇担职责使命,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牢牢聚焦开展主题教育的任务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这次主题教育要切实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努力达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

切实掌握开展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坚持以好的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充分发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带动主题教育的开展。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做到边学边研边查边改,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同应对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防止“两张皮”。坚持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提升、解决问题成效、群众评价反映等方面,评估主题教育效果,切实防止自说自话、体内循环。健全完善制度,把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运用好、坚持好,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二

党员作为人民公仆,必须无时无刻发挥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年4月以来,北京市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响应市委“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基层,奉献双岗位”的号召,积极回居住的社区报到。第九期节目即围绕党员“双报到”开展半年以来的情况,展示了在职党员在基层在社区的作用和风采。“双报到”制度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一方面组织关系在工作单位,同时,又到其家庭所在地的社区党组织“报到”,由社区党组织登记在册。这为党员发挥更大的作用,服务更多的群众提供了平台和制度保证。第九期节目选取了通州和昌平的几个社区党员“双报到”的情况作了展示。和大多数党员社区报到后的变化轨迹相似,都是从单一的集体活动例如打扫社区卫生、捡拾垃圾开始,慢慢发展到开展适合社区发展、符合百姓需要并能发挥党员行业特色和专长的各式各样的活动。通州的社区党员利用专业优势在社区发起了公益亲子班,昌平回龙观的社区党员更是在活动中百花齐放。通过老党员的带动和促进,年轻党员在社区散发着新鲜向上的活力和朝气。百姓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认可,认为搞“形式主义”,到肯定党员们的成绩,并积极参与。深切的感受到党员“双报到”、基层为人民的活动,实实在在的促进了社区的团结、文明建设及凝聚力,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好了最坚实的基础,也期待自己能够发挥医疗卫生行业专长,在“双报到”活动中为社区居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三

东岗小学教师樊越在看完节目后表示,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做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学习时代楷模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自觉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四

榜样力量无限之大,榜样精神感人泪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3》专题节目,虽然不像文艺表演那样形式多样、不像影视大片那样惊心动魄,但是,观看完却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的感动、震撼、触动和深思是那些表演和大片无法代替的。

几十年如一日做编译的宋书声、18年坚守为村民出诊的贺星龙、“临危受命”的李元敏、逐梦太空的王淑芳、毫无畏惧的印春荣、让百家心变为一条心的朱仁斌、始终扎根实验室的赵忠贤和毫无怨言的国测一大队全体队员,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前行的力量。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为什么毫无畏惧、为什么默默无闻之时,他们的回答都是很简单的,他们告诉我们,因为他们叫做“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他们共同的名字,正是因为要做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一直激励着他们砥砺前行。他们是榜样,是引领时代的先锋,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心”“为民心”“担当心”和“奉献心”那样闪闪发光,照亮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前行之路!

忠诚执着之爱国心。“这是党的事业,是组织分配与马列结缘。作为党员,服从分配就是一种选择。党让我做编译,我就做了55年编译工作。”多么伟大的爱党之心,多么崇高的爱国之心!从17岁参加工作,到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已90高龄的宋书声将自己的一辈子献给了马克思主义。是这份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让他坚持完成常人难以完成之事。同样的,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超导院士赵忠贤,在我国的超导研究刚刚起步时就毅然把个人志趣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他扎根实验几十年,心无旁骛,奋发赶超。是这份爱国奋斗之心让中国的高温超导从“进军”走向“领军”。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该心怀爱国之心,对党和国家忠诚,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作自己的追求,把“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让小我融入大我,真正为国家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情之所切之为民心。“加入党是我的心愿,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行动。”摩托医生贺星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入党誓词中的诺言。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把村庄里4000多名乡亲当作自己的亲人,乡亲生病、乡亲有需求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道路多么坎坷。他总把乡亲们的健康当作最大的事情,乡亲们都说他是全村人的儿子。他不收出诊费、垫付医药费,人们都称他为“傻子”。妻子和儿女的生日他没法陪她们过,因为他在忙着照看村里的乡亲们。心中装着乡亲,把乡亲们的健康当作最大的事情,这就是贺星龙。同样,把全村人的幸福生活当作自己“大事”的盖买村书记李元敏,她始终将群众当做亲人,把无钱治病的维吾尔族大妈当母亲照顾,把身患绝症的维吾尔族姑娘当女儿对待,将经营多年的店铺赠送给无收入来源的吾乎兰姆……正是这样,她带领盖买村民走向富裕。心里装着百姓,一心为百姓办实事,把百姓之事当作自己之事,这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敢闯敢拼之担当心。从一名军医,到奋战缉毒一线让毒贩闻风丧胆的缉毒警察印春荣,在30余年的军旅生涯和28年缉毒生涯中,他游走于生与死的边缘。是什么让他在死的面前这样“毫无畏惧”?他说“多查一克毒品,老百姓就减少一分危害,这是我们职责所在。”这就是作为一名缉毒警察的担当精神,因为担当,他与毒贩斗智斗勇。而同样敢于担当的还有鲁家村的书记朱仁斌。如何让“脏、乱、差”的家乡重回“绿水青山”,如何让拥有“绿水青山”的家乡变成“金山银山”?为了整顿卫生环境,他自掏腰包清理河道,甚至带头捡垃圾。为搞建设,他随身带着乡村规划图招商引资,被人戏称“ppt”书记。他创新创建“家庭农场+乡村旅游”模式,打造出4a级旅游景区轮廓,增加了村集体资产和村民收入,实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共赢共享。朱仁斌用自己的担当之心和创新理念,在家乡的土地上闯出一片新天地。他说“我不图什么,只求能让农民富起来、笑起来!”因为担当,作为共产党员的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毫无畏惧;因为担当,他们敢闯敢拼!

无怨无悔之奉献心。她被称为“北斗女神”,她曾做出人生两个重大选择,一次是大四时毅然放弃外企工作机会,选择参军投身北斗系统建设;另一次是,放弃军队的所有成就和可能扑面而来的国家大奖,选择转业到交通行业,承担第二代北斗导航系统首个民用示范工程,成为北斗产业化推广和交通信息化领头人。她说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北斗的成功。她默默奉献着,却无怨无悔,她是王淑芳。而同样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量天量地、汇我河山;他们走大漠高原、登世界峰极;他们不惧生死、勇闯生命禁区……在这里,凡是苦活儿、累活儿、危险的活儿,共产党员、老队员先上,新队员后上;在这里,忠诚奉献是魂,他们薪火相传,他们就是国测一大队。“一心为党一心为人民”他们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他们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作为中国共产党员,要将此牢牢刻在心间。

爱国心、为民心、担当心、奉献心,这些都是榜样身上共有的精神。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要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要将榜样作为自己的标杆,要始终牢记我们共有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员”,要始终铭记“我要为我热爱的祖国贡献力量,为我深爱的人民做出实事”的初心和使命!

2018《榜样3》心得体会:让榜样之光照亮奋斗新征程。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1月9日晚8点黄金档,《榜样3》如期而至。这是一个普通的节目,普通到在众多影视大片、精彩剧集、综艺荟萃中并不显得多么出众;但这却是一个特殊的节目,特殊在气势恢宏的主题,特殊在令人钦佩的主角,特殊在它想表达的深刻内涵、传递的精神意志。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向先进典型学习,可学者多矣!最关键的是要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光辉意志和独特品质,而榜样就是兼具意志和品质的佼佼者。尽管他们诉说的故事不尽相同,有的似“润物细无声”一般,用平凡人生书写不平凡历程,有的则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一般,为了祖国和人民殚精竭虑,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感人事迹,汇聚着来自同一本源的精神力量。

“见贤而思齐焉。”榜样们的事迹看似平凡,却恰恰衬托出其精神品格的高贵。每一名党员同志都有过申请入党、预备和转正的经历,特别是入党之初,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时候,内心都会涌现出一阵阵难以言说的火热、澎湃与悸动,都渴望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百姓谋福祉、为事业某突破、为发展谋进步、为民族谋复兴。但我们有多少人依旧为了最初的理想燃烧青春、努力奋斗一辈子?有多少人敢在困难危急时刻亮出党员身份、冲锋在最前线?当然,我们也可以退一步,问问自己还能说出完整的入党誓词和准确的入党时间吗?还能满怀信仰、坚定信念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思想汇报吗?这些问题看似分量不重,但却很值得我们反思、深省。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远非过去可比。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能具备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既登高望远,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提升能力和水平,也要居安思危,时刻紧绷责任之弦、危机之弦,咬紧牙关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要能不断汲取先进典型身上的优秀品质、精神伟力,唤醒初心、牢记使命,铲除思想上的杂草、治愈观念上的顽疾、刮除认识上的陈疴,带着对党和人民的无上信仰,努力奋斗、顽强拼搏,把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践行好,争当组织信任、人民信服的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让“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远响彻耳畔,引领我们向前进。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五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罕见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地震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谭千秋老师就是最典型的一位。

四川德阳东汽中学的教学楼,在强震中轰然坍塌,当时正给高二一班教授政治课的谭千秋老师,完全可以逃脱,但是在紧急时刻,他选择了留下,用生命作支撑,用血肉之躯掩护4名学生。救援人员挖掘时,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一个画面上——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死死地护着桌下的四个孩子,花苞一样的孩子们全部获救,而51岁的他却在瓦砾中闭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谭老师是湖南祁东人,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学习政治理论师资专业,整个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一直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淳朴、实在、勤奋和吃苦耐劳,为了节约钱,打一个菜能吃两三天,这顿多了留着下一顿吃,他从不浪费。凭着他优异的成绩,本可以留在学校,结果他还是去了四川,就像一颗坚韧的柳树,插在四川。在四川生根发芽27年,只知道一年一年的柳绿,却从来不奢望什么花红。甚至把生命也献给了四川,走出了另外一条生活道路。

谭老师,如果没有这场地震,我想,在世人眼里,或许您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师。可是,您知道吗?如果没有这场地震,我宁愿您普通,宁愿您平凡,宁愿您好好地活着。

我会牢记您那永恒的瞬间,您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谭老师,您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良知,奏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用自己的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真正体现了您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苟且、不阿谀的傲骨和正气。也正是您这样的人,才能在危难之际显现出英雄本色。您的精神将传承千古,永远激励着后人。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六

3月29日晚21:00,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此次节目创新电视表达,用话剧《六老汉立誓》,情景再现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立誓要治理7.5万亩八步沙,“别忘了,咱们可是村干部,是共产党员,咱们不带头,谁带头?你们看!这是我拟的治沙合同!我带头!先按上!”“我也来,我跟着你干!”“齐声:好,我们一起干!”台词和造型都给人以震撼和悲壮的戏剧冲击力。同时,在表述故事中,还原情感,如在演播室采访第二代第三代愿意不愿意治沙真实的想法,不回避第二代第三代不愿意治沙的复杂心情。正因为还原了情感,反映了他们真实的心路历程,所以才有后来主动治沙“死也要死在八步沙”的感人肺腑的心声。节目中还引入了秦腔等节目形式,赋予了节目艺术感染力。此外还用颁奖的仪式感,庄严郑重向时代楷模致敬,表达了全体人民对时代楷模的爱戴、怀念和学习的情感。节目巧用大屏图片六老汉工作合照和历史影像资料,使故事更真实更可信更生动。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今天,《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的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事迹,突出了他们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是荒漠变绿洲的接续奋斗者,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时代楷模发布厅》先进事迹。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土也黄,天也黄,沙尘常现……”3月20日,行走在靠近腾格里沙漠的北部沙区十二道沟造林点,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石银山哼唱起古浪民间小调。

从八步沙造林点一路向西来到十二道沟,一路的风景早已与小调中的描绘大不相同。

返青的花棒、梭梭、沙枣、柠条密密麻麻地扎在八步沙,大片的草方格整齐地压住了流动的沙丘,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繁华的“沙中城”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这一切都源自38年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治沙人,矢志不渝、顽强拼搏,战风沙、斗荒漠,用“耐心、苦心、坚持心”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质朴初心带来的惊人巨变。

“为什么当时决定在八步沙种树治沙?”

当无数次被问到治沙的初衷时,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老人的回答总是朴素而简单:“我们只是想保护村里的庄稼不再受风沙侵蚀,没有想做多么伟大的事,就是到现在,我也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是农民的寄托。“六老汉”所在的古浪县土门镇,当时人均耕地仅为1亩左右,辛辛苦苦栽下的苗子,一场风沙过去,吹跑了、沙埋了,三五场过去,一年的粮食就没了希望。

不与风沙抗争,迟早会被风沙吞没。

怀着“保护田地”这个单纯的目的,漪泉村的贺发林、石满,台子村的郭朝明、张润元,以及和乐村的程海、土门村的罗元奎共同摁下鲜红手印,承包了7.5万亩治沙任务,决定在八步沙种树。

三块砖上一口锅,卷着铺盖住沙窝。艰苦的生活条件在他们眼中根本不算什么,他们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一望无际的八步沙。

1981年,他们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万亩栽树任务。第二年春天,如约而至的风沙再次袭来,一半的树苗都被刮走了。

沙进人不能退!刮走多少,补种多少!经过反复摸索尝试,他们研究出了用麦草固沙、保护树窝的方法,就是这样,“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成为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里最经济实用的造林方法,树苗成活率大大提高,治沙工程进度也全面加快,,八步沙造林点7.5万亩任务全部完成。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在八步沙扎下了第一道绿色屏障。作为八步沙治沙第一代,他们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八步沙“六老汉”。

沙漠“黄龙”仍在北方蛰伏,“六老汉”斗争的心依旧顽强,他们决定坚守在八步沙,管护好第一场胜仗的成果,而与沙漠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六位老人的支持下,郭万刚、石银山、贺中强三位治沙第二代勇敢地走出了八步沙造林点,怀抱麦草,走向了更为偏远的黑岗沙五道沟、七道沟。

“比起八步沙,五道沟、七道沟条件更为艰苦。但我们不害怕,老一辈人造林克服了无数困难,我们作为年轻一辈,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才对!”石银山告诉记者。

声声嘱托背后的绿色梦想。

开始在八步沙种树的时候,六位老人中最年轻的张润元已经39岁了,治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几位老人便立下共同的承诺:种树,不论啥时候,每家都得出一个人。

1991年春天,66岁的贺发林因为肝病住了院。平时他总觉得自己身体还硬朗,但要经历一场大手术,难免多了些考虑。家里9个子女,年长些的,在外地安家立业,年少些的,还在上学读书。把自己操心了一辈子的事交给谁呢,贺发林觉得老七贺中强最合适。

当时年仅22岁的贺中强在外打工,父亲病重,让贺中强回到八步沙接替他种树,贺中强还是有些犹豫。

接下这个活儿,就不仅仅是偶尔帮着父亲看沙窝、给他送口粮了,而是要和父亲一样干一辈子。

嘱托重于山,贺中强说自己义不容辞。

1991年冬天,父亲走了,贺中强扛着被褥来到了八步沙驻地。

紧随其后来到驻地的是石银山。1992年,父亲石满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也给石银山留下了两份重托。

首先,要石银山完成自己管护区的种树任务。当时石满的管护区栽植任务已完成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以及后续的管护任务都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石银山说,父亲凡事讲求以身作则,喜欢“走在别人前面”,嘱咐石银山一定要认真完成剩下的任务,他才没有遗憾。

其次,要他照顾好全家人。石银山说,作为村支书的父亲,以前总是为别人家忙得多,为自己、自家人忙得少。开始在八步沙种树后,更是吃住在驻地,无暇照顾子女生活,父亲心有愧疚但无怨无悔,只是希望石银山能够成为一家兄弟姐妹的可靠支柱。

从那以后,石银山的脚步从八步沙造林点,走到了五道沟、七道沟,又来到了现在的十二道沟,不仅圆满完成了父亲的托付,更把父亲的绿色希望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郭朝明的儿子郭万刚,罗元奎的儿子罗兴全,程海的儿子程生学及张润元的女婿王志鹏。为了治沙,他们中有人放弃了稳定工作,有人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有人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欢乐,风餐露宿,甘守清贫,支撑着他们的正是父辈的精神和愿望。

一个诺言,一份嘱托,一场接力。,郭朝明的孙子、郭万刚的侄子郭玺又来到了八步沙……。

勇敢变革推动的永久治沙。

从父辈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树苗,治沙工作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第二代治沙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林场收益差,治沙不治穷,如何实现可持续性治沙?

1993年起,由于生态政策的持续调整,八步沙林场没有了造林补助;1995年,林场开始发不出工资,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机。

这个时候倘若放弃,八步沙就没了后续管护,老一辈人做出的努力会全部付诸东流。

林场不能倒!困难面前,林场场长郭万刚站了出来,他提议在林场附近购置300亩荒地,打眼机井,种些小麦、玉米等粮食和西瓜、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农业有了收入,林场职工的生活得到保障,林场固定资产也稳步提高。

渡过经济难关后,他们就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风沙危害最为严重、距离林场25公里外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进发。

这一次,他们围绕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工程,在规模、技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开始了新的尝试。

较之八步沙,黑岗沙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沙丘起伏,沟壑纵横,风沙肆虐也更为频繁。郭万刚回忆说,每到春季造林期,村民们便要时刻警惕风沙的突然侵袭。沙暴从西北方向席卷而来时,遮天蔽日,昏天黑地,大家便迅速跳进沙坑或是侧躺在沙坡躲避风沙,风沙过后再接着种树。

凭着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排除万难的恒心,20以来,林场职工和当地村民团结一心,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省级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治沙造林6.4万亩,封沙育林11.4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多万株,造林成活率达65%以上,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黑岗沙实施封育造林的21万亩流动沙丘被完全固定。

在此过程中,第二代治沙人也在曾经的“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方法基础上,探索出了“治沙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的新方法,并且开始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

随着第三代治沙人的加入,八步沙林场也开始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模式、新技术。

走上市场化治沙之路,是八步沙林场鼓起勇气迈出的重要一步。

八步沙林场实现了企业化转型成立了八步沙绿化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开始通过企业竞标国家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也开始加快沙产业培育探索“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为林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步沙林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黄花滩移民区流转2500多户贫困户的1.25万亩土地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枸杞、红枣发展经济林帮助从山区下来的移民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同时林场还成立了八步沙林下经济养殖合作社养殖沙漠“溜达鸡”去年收入20万元。

八步沙造林点、黑岗沙、五道沟、七道沟、十道沟及北部沙区十二道沟一道道绿色屏障渐渐树立起来,南部的黄花滩移民开发区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

如今,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已建成9个戈壁农业生产基地,有效带动464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去年新建成的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万只种羊繁育基地,采取“羊银行—贷母还羔”扶贫模式,每年带动2000户贫困户发展肉羊产业。可以说,如果没有八步沙林场不断拓宽的绿色版图,企业想要在此发展根本不可能。

群众致富了,才有了治沙动力,也蓄积了治沙财力,治沙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八步沙林场用一个个治沙奇迹,生动诠释了大漠黄沙一定可以转变为绿水青山,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38年来,三代治沙人持之以恒向荒漠与贫困发起挑战,一个个“誓将黄龙变绿洲”的治沙勇士,用生命与汗水,铸就了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

2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八步沙林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省委、省政府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八步沙“六老汉”世代治沙的故事将永远会被铭记,充满生机的绿洲也将继续向腾格里沙漠挺进!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七

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式打响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一切似乎都变得措手不及。

“武汉”也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人民备受关注的一座城市。接下来随着“封城”“客车停运”……一个个消息涌现在屏幕中。看来,这一场无声的战争真的很可怕。

起初只有十来例相关病情,我也和其他人一样毫不放在心上。但后来随着病情的快速传播全国各地患病人群迅速增长,也随之增长着。我也开始重视了这场战争。据报道目前截止到了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0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515例,现有重症病例976例,累计死亡病例106例,累计治愈出院60例。现有疑似病例6973例。看着这些数字我的心头不禁拔凉拔凉的。

但是我依旧相信在前线奋战的白衣天使们,伟大的人民群众一定会熬过去的,也一定会打赢这一场“战争”的!

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在这里啊我想郑重的对白衣天使们说:“你们辛苦了,我们一起加油!”同时也想对患病人群说:“不要害怕,不要慌乱,请相信医生,相信自己,一定会过去的。”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起扛!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八

20__年,新型冠状病毒笼罩着中国大地,为坚决遏制肺炎疫情的扩散,是你们挺身而出,成为坚定的逆行者!

疫情消息发布之后,许多人惊恐不已,纷纷避让。84岁的钟南山院士给出建议:“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他临危受命,再次出战,义无反顾的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钟爷爷,我想对您说,您要保重身体,别累着了。

疫情越来越严重,武汉封城,各地采取应急措施,就连一些村庄也封了。“我的车刚走,下一站天门南,我下车回武汉”。1月22日已经踏上返乡过年旅程的医生吴晓燕得知医院发bu医疗资源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成为一名“逆行者”。正值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你们为了大家舍小家和死神对抗,隔离病毒,却隔离不了我们的爱。

你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由于工作时间太热,双手被汗水浸泡的发白,脸上被口罩压出了红红的印记,可是你们无怨无悔,依然坚持奋斗,甚至有的为了方便剪去了头发,看到那一张张照片,我感动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在我们的心目中,你们是最美的。

到目前为止,治愈人数479人,远远超过,白衣天使们,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会并肩作战,战胜恶魔,要知道你们身后有14亿中国人民,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按时休息,千万不要强撑,你的家人们等着你胜利归来,加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你们替我们负重前行……感恩!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十九

在锣鼓喧天的年末,我们每家每户都忙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但在这严冬里,危机爆发了----新冠状病毒肺炎悄然无声的肆虐,无声无息之中许许多多的同胞倒下了,这不禁令中华人民为之一振。但在人心惶惶之际,她们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不畏感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一道屏障,保护好病人,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她们更是握紧手中的“武器”将他们一个一个的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这大无畏的精神,令我们十分感动。

在传染病肆虐的时候,在全国一片恐慌的时候,人们歌颂着白衣天使“不计酬劳,无论生死”的高尚品德,含着热泪将他们送上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那累倒了的睡姿是“最美睡姿”,那看到患者康复出院的笑容是“最美笑容”,那被感染后牺牲的医护人员,也许要叫“最美天使”了。人们用花环装点着他们苍白的遗照,赋予他们“烈士”的光环,传扬着他们无私奉献的事迹,鼓励着后来的人们前仆后继,继承他们光辉的事业。

就视频中的几位而言,她们是否是连最后的尊严都放下了,她们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病人,不惜剪去自己的秀发,有的甚至是因自己还是单身就更加不惧危险,这说明她们是多么的义无反顾,这,难道不是我们中华人民最值得歌颂的人吗?她们难道不可爱吗?她们是“最可爱的人”。

在这新的一年里,沐浴着这温暖的晨光,中华人民无数同胞向这些最可爱的“白衣天使”致敬!是她们站在第一线,夜以继日的奋斗着。对于处于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应该学习她们这种不辞辛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使祖国科技更强大,这样就不怕病毒的入侵了。

在这,我也想呼吁人们,不要贪图一时的嘴上的快感,而吃所谓的野味,到最后还是我们遭罪,这对白衣天使们也是最大的帮助。

最后祝愿“白衣天使”们能救助更多的病人,也祝她们身体安康,待攻克病毒之际,我们再为你们举杯欢庆!“白衣天使”加油!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国难时期这些人才是最可敬的,如果有机会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心得体会篇二十

近日,一部纪录片力图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奇域》第一季《探秘新丝路》由江苏有线拍摄、制作、出品,共15集,每集25分钟。8月18日起,每天两集在江苏有线、腾讯视频首播。

该片采用4k超高清影像,通过观察记录丝绸之路上的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诗歌音乐、特色饮食、传统工艺、经济交流等丰富内容,近距离展现了神秘丝路在当下的魅力与活力。片中,知名作家王小山及新生代作家蒋方舟、“作业本”3位知名嘉宾进行文化解读。

摄制组穿越亚欧大陆,历经中国、巴基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6个国家,探访10余个地区、11个民族,行程2万公里。艰苦的跋涉,真实的行走,与当地人们的坦诚交流,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古老丝绸之路如今依然跳动着的脉搏。正如该片的向导及讲述者王小山所说:“那些人,那些风景,他们好像就一直在那儿等着你。”“他们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也是。”该片的魅力就在于通过镜头,拉近了我们与丝路、与世界的距离。

除了辽阔的景色、多彩的民风,古老丝绸之路所蕴藏的新机遇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筹划、拍摄这部纪录片,就是力图用普通人的语言,用贴近生活的方式,让‘一带一路’的战略深入人心,激发观众内心的向往。”江苏有线董事长、该片总监制顾汉德说,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财富之路,在今天依然是一条财富之路。《奇域》带我们“走出去”,镜头中有现实的朴实、梦想的灿烂,有深入浅出、见微知着,“我们把《奇域》带回来,盼望的是搭起一座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桥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