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实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5:55:03 |
  • zdfb |
  • 9页

通过对市场调研的总结,我们意识到产品需求有待进一步挖掘。注意总结的总结与应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一

美术教学是所有学科中难度较大的科目。因为美术教学涉及的专业性知识范围大、程度深。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让学生乐意地接受美术这门艺术教育,并且喜欢上这门学科,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跨入艺术的宫殿,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营造氛围和打下良好的基础。

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在这一学期中,我担任三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给我带来的快乐,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令人不满意的问题。现就这一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教学中我认真遵照《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亲自示范,细心指导,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注重美术教学过程: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学科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的美术知识尽心尽力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利用媒体展示,讲述名人故事等,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此外,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了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辅导学生精心绘画:

在美术指导方面我市精心细致,一丝不苟。学期中,我乐意接受学校的美术辅导任务,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辅导学生绘画。肖宇星、严梦、孙瑜佳、王明慧等同学参加了我的绘画指导,创作了一幅幅优美的作品,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现将作品已投去参赛。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训练了学生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成绩显著。但尚有不足之处:一是关照差生不够,还有少数个别学生的作品不理想;二是课堂不够严谨,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积极营造美术艺术气氛,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再作贡献!

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三、经验和教训。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四、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五年级六个班兼两班一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工作中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对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下学期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1.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

工作计划。

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二期课改美术教学的要求和精神,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2.认真备好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本学期在承担美术教学任务时,美术课时并不太多,只有10节课,但如何保证课的质量,让五年级的学生喜欢上美术课,除了备好课,我平时还查阅各种资料,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

课件。

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五年级学生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各门功课都要兼顾所以在平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缩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适当地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在课中增加了手工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在临摹的基础上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创作有个性的手工作品并教学生进行简单的作品装裱这种在原由基础上的拓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根据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运用故事、游戏、图片等艺术质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意识。如在上《冷色》、《暖色》一课时,我课前收集了许多冷色和暖色的图片,并制作了大量的范画,课上又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内容讨论色彩的运用和构图。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提高兴趣。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同时能团结组内其他老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问题。在教学之余还协助各班教室的环境布置等工作。以上是我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会不断反思,严管课堂教学纪律问题,争取在下学期有所突破,有所提高。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二

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能够从各种教学方法中汲取营养,全方位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教学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还可以让课堂教学管理变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通过对城乡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后,我发现农村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状况很不理想,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农村的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他们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只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连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十分简单,标准定得非常死板。他们往往把教学目标定得过于片面化,只追求画面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我在一所偏远的小学进行实地调查中,问过很多学生一个同样的问题,我问他们:“你们一个星期能上几节美术课呀?”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上过。”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感到无比痛心,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改变。如何利用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开放性教学,同时加强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交流,需今后关注、探讨。

(一)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

现在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思想疆化,上课缺乏新意。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教学观念,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要吸收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优化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更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开放性的思维来理解开放性教学的具体要求。我觉得教学理念是决定一个教师能不能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关键因素,只有有了先进的思想,这样才能利用各种具体的开放性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例如《黑白木刻版画技法》这一课虽然是中学美术技法课之一,但是其教授过程依然要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相联系,这就要求授课的老师必须要有开放的教学观念。教师运用多媒体介绍本课的原理性知识,有动画,有图片,有视频进行辅助讲解,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在欣赏范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功能,讲到重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动作大一些,让学生知道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单向交流法,把印制过程演示一遍,同时要讲解印制要领,提醒印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认为开放的教学观念是整个课堂的灵魂,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以新的角度去看待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中小学美术课堂结构的优化。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涌现出来,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而这些教学理念的实施主要在于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很好控制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会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新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高和发展。”在开放性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非常显著。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利用多种素材和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接受新的教学观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比如在每一节美术课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教师的开放性教学观念,主动配合教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的具体要求。

1.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开放性课堂教学主张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丰富课堂内容。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仅限于美术这一类科目,它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既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要不断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常识紧密结合,我们的美术课程可以安排手工课、美食欣赏课、美术鉴赏课等。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课本知识,还能丰富生活常识,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比如在《雪花飘飘》一课中,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制作一个名叫“雪花飘飘”的玩具,用剪开的塑料瓶制作玩具的盖子,用泡沫板做这个玩具的底座,用泡沫粒做雪花,然后用一个吸管向瓶子里面吹,就会产生一种雪花飘扬的感觉。我们可以把上课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探讨关于雪花的故事或者成语,另外我们还可以把这一课的知识和物理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探讨我们在用吸管吹的时候为什么可以把雪花吹起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具有片面性,认为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开放性课堂教学认为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更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我认为正确的评价体系对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很重要,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老师错误的评价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开放的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师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当然评价结果应该具有激励性。比如在绘画《孙悟空》时,有一位同学把孙悟空的身体画成了奥特曼的身体,我当时就很奇怪,我问他为什么把孙悟空画成这个的样子?这位学生说:“我喜欢孙悟空,我也喜欢奥特曼,孙悟空能打妖怪,而奥特曼能打小怪兽,要是他们两个能够合体,肯定会更强大。”一听这话,我心中不禁暗喜,我觉着这位同学真的很厉害,他不是简单地去模仿孙悟空的模样去画画,而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去创造一个形象。这样的作品当然值得表扬,我认为学生的想像力是不可磨灭的,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这种开放性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开放性的教学设计我认为,一个好的美术教师肯定具有开放性的思想,拥有最新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必然是开放的。在实习过程中,我每次上课都坚持做到设计一到几个开放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美丽的鞋子》一课,教师可以先不讲课,而是把大概的内容给同学们讲出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也当一回老师。每组设计完之后上交给老师,老师挑出来一份比较好的教学设计,教师稍微进行完善,然后进行正常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重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思路,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信心。

4.开放的教学方法由于中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方法非常多,教师就面临着很大的难题了,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选择,或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还要根据教师的自身素养进行选择。总之,教师选择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开放性的选择,不能仅限于一种,应该取各家之特长,进行加工,不断提高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比如在《黑白油印木刻版画技法》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演示法、示范法、总结法、欣赏法等。

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城市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容易更好的实施,然而乡村的发展比较落后,基本上实施封闭式课堂教学,这就导致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差距逐渐拉大。由于乡村美术教师大量缺乏,基本上乡村教师都是身兼数职,他们只是带同学们画图,上课根本没有什么生生互动或者师生互动的环节,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远远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他们不了解前沿知识,思想具有封闭性,大部分中小学美术教师追求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寻求变化,也不会换位思考,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想问题,对课程进行改革。另外他们很少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规律探索,课堂教学水平一般,没有很强的美术技能,辅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美术活动有一定的困难,我认为教师的素质问题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因此,农村美术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努力挖掘当地的文化风俗,联系课堂教学,从而找到适合当地特色的美术教育,把本地区的素质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颁布,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彻底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随着改革日益推进与深化,中小学美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相对应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引进一批新的教学设备,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用途。同时,要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其次要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事实上美术教师的教学交流活动几乎没有,没有课的教师不会去听其他教师上课,这就导致他们处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上课也没有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鼓励教师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组织当地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一些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用开放的思想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用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最后教师要根据当地有限的美术资源开发出特色课程,充分而全面地运用各种素材,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质量。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重症患者镇静与镇痛的治疗指征。

(二)、熟悉重症患者疼痛与意识状态镇静与镇痛疗效的疗效评价。

(三)、掌握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四)、掌握镇静与镇痛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指征。

(二)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1.疼痛评估2.镇静评估3.谵妄评估4.睡眠评估。

(三)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1.镇痛治疗的药物选择(1).阿片类镇痛药。

(2).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3).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4).局部麻醉药物。

2.镇静治疗的药物选择(1).苯二氮革类药物(2).丙泊酚。

(3).镇静药物的应用方法3.谵妄的治疗。

(四)镇静镇痛治疗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临床示范镇静疼痛、镇静与躁动、谵妄的评估。

2、选取合适病例根据镇静与躁动的评估结果,选择一种恰当、常用的镇静药治疗,直至所需的镇静效果并根据效果况作出剂量调整。

第十二章急性肺动脉栓塞。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血栓性肺栓塞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二)、掌握血栓性肺栓塞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

(三)、掌握血栓性肺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掌握血栓性肺栓塞的治疗和预防。

(五)、了解非血栓性肺栓塞。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肺栓塞的概念和栓子类型。

(二)血栓性肺栓塞。

1.血栓性肺栓塞危险因素。

2.血栓性肺栓塞病理与病理生理3.血栓性肺栓塞临床表现。

(2).呼吸循环支持治疗(3).溶栓治疗。

(4).抗凝治疗(5).介入治疗。

(6).手术治疗。

(三)非血栓性肺栓塞1.脂肪栓塞。

(1).病因和病理(2).临床表现及诊断(3).治疗原则。

2.羊水栓塞。

(1).病因和病理(2).临床表现及诊断。

(3).治疗原则3.空气栓塞。

(1).病因和病理(2).临床表现及诊断。

(3).治疗原则4.细菌性肺栓塞5.肿瘤性栓塞。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作答,强化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病理生理及治疗原则,加深对该章节内容的认识。

2、查阅典型肺栓病例的心电图、胸片、胸部ct及肺动脉cta等辅助检查资料,建立肺动脉栓塞的直观印象。

3、学习肺动脉栓塞病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的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如有合适病人,进行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实践并书写完整病历。

第十五章急性肾衰竭与血液净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分类。

(二)、掌握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熟悉急性肾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价和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四)、掌握急性肾衰竭的治疗。

(五)、掌握血液净化的溶质清除机制。

(六)、熟悉血液净化的常用治疗模式。

(七)、了解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滤器、置换液配置。

(八)、掌握血液净化的抗凝。

(九)、掌握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概念。

(二)急性肾衰竭。

1.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分类2.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三)血液净化技术。

1.血液净化技术的溶质清除机制(1).弥散(2).对流(3).吸附。

2.血液净化的常用治疗模式3.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4.滤器。

(四)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1.急性肾功能衰竭2.非肾性适应证(1).全身感染(2).创伤。

(3).重症急性胰腺炎。

(4).中毒。

(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6).维持内环境稳定(7).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结合床边急性肾衰竭的病人,讲解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诊断及分类。

2、讲解急性肾衰竭病人肾功能监测的主要指标。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四

教材分析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现方式,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绘画)、音乐(旋律)、文学(歌词)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如教材图例所示。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重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难点能听歌曲画画,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过程l、引导自学。

播放钢琴曲。

与儿童歌曲,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表现画面。

2、交流释疑。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

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3、当堂检测:

作业展评,学生自评与同学评论。

4课后拓展:

音乐和美术是相通,在生活中要注意听音乐学会联想和画画,把对音乐的感受画下来。

长长的线。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学生线描速写,

动物、人物线描速写展示了线条的美,

以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力和美术学习的兴趣。线是最基本的艺术语言之一,也是小朋友们画画时最爱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1、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2、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通过趣味线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毛线。

学具:彩笔、油画棒、作业本、毛线等。

教学过程:

引导自学。

初步了解线的丰富性、多变性。

在生活以及自然界中我们见到的`哪些画面能让你联想到长长的线?

让学生欣赏课本中树钥匙人物、动物等线条的美感。

出示图片、一笔画成。

出示另一张图片,让一名学生上堂进行描线(狮子)。

教师示范一笔画成“狼”。

2我们感受了这么多的线,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表现一下这些美丽的线条呢?

三、当堂检测:

1、尝试用一条不间断或多条长长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2、讲评作业:师生共同评讲作业。

四、巩固拓展:

1、用线来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形象。

2、用丝线拼贴画。

五、小结。

表扬学生表现,整理物品。

教学反思:

住了孩子们的眼睛。孩子们有兴趣,这节课才能进行的顺利。

大的空间,孩子的潜力就有多大。

事实证明,孩子们的能力不容小看。

大森林里的故事。

教学课题:大森林里的故事。

教材:河北版美术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十一课。

1、欣赏各种形式的头饰,探究头饰制作的基本方法。

惯。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享受集体学习的乐趣,激发集体荣誉感,同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来设计头饰,抓住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及创新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头饰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美术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思路。

扣,层层深入,并以创设情景、观察讨论、引导探究、亲手制作、小组合作为主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在这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创意则是设计者的灵魂。所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头饰,抓住主要特征,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表现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1、朋友导入。

用交朋友的形式拉近师生距离,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2、合作探究。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3、学生制作。

的制作效果。

4、展演作品。

运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头饰展示,及时挖掘学生的表演才能,利用各种奖项的评选来肯定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

使整节课都处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教学流程:

一、引导自学。

呢?(朋友导入,拉近距离。

)2、师:还有小动物也想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激将,吸引学生注意力。)生:小鹿。

家在哪里?(激发学生思考。)生:大森林里。

维带入神秘的大。

森林,让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回忆、想象出某一角色的生动形象。)。

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森林里动物、植物形象的掌握。为一会儿设计头饰做铺垫。)(播放课件)。

就共同学习第。

11课《大森林里的故事》。

(板书课题:大森林里的故事)。

二、交流释疑。

联欢会,你们想参加吗?

(师播放课件)参加条件:

1、以森林王国成员的身份参加。

2、每组带着节目参加。

2、师:谁来解决第一个难题?

师:对!戴上不同的头饰可以让我们随意变换角色。

3、师:第二个条件有点难,老师给。

2分钟时间,各小组讨论一下,一会儿组长进行汇报,比一比看哪个组。

的节目更精彩。

9生:(讨论)师: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会特精彩。可是,头饰怎样做呢?咱们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头饰,看看它是怎样做的?谁看出来了,请举手!

5、制作步骤:学生自由谈,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制作方法,获得知识。

(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引导。

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

)三、欣赏拓展。

分工,同组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起制作。

提示学生用到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与材料进行创新实践。

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四、课堂检测。

1

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做好的同学可以帮帮没做完的同学,也可以组内排练你们表演的节目。

2

做工奖、最佳表演奖、

……。

3

现在表演第一个节目,哪个小组先来?第二个节目第三个节目。

……。

在生活中也能更好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五、小结。

1、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节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孩子们觉得我是他们的朋友,很高兴地在我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我成功的创设了森林联欢会这个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观察头饰,制作头饰,以及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头饰进行表演,充分体会制作的乐趣!美中不足。

一、教学目的。

我们不是要培养画家,而是要用此方法来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审美兴趣和态度,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美术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生活环境.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班级设置。

(启蒙二班3--5岁)。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和展示。

(启蒙一班5--7岁)。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画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图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实验一班7--9岁)。

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自己平时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实验二班9--11岁)。

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水墨班8岁以上)。

通过讲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导,选择我国独有的工具、恰当材料,以独特的绘画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了解笔墨的独特特性的同时,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基本表现方法,初步掌握用笔、用墨塑造及物形象的基本技能,运用夸张与实际的对比,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利用媒材特性,临摹和写生双结合,有机的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构图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工笔班9岁以上)。

通过讲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导,选择我国独有的工具、独有的材料,以独特的绘画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了解笔墨的独特特性的同时,运用细腻,细心的表现方法,巧妙地把色彩的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媒材,临摹和写生双结合,有机的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构图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美展形式和内容多样性的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素描班11岁以上)。

基本功训练,掌握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掌握速写造型对线条特性的认识和理解,结合速写表现基本理论的学习,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与表现能力,也培养学生通过快速绘画手段搜集设计素材的能力,培养积极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和良好习惯,也为专业课程中的设计表现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掌握色彩绘画表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对色彩情感、色彩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具备色彩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表现能力.

四、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内容标准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段:。

1、造型〃表现。

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龄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2、设计〃应用。

设计〃应用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交流信息,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3、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是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4、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是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

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五、课程教学方式。

在美术表现过程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1、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2、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3、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4、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5、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6、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7、走出教室,观赏外面的景色。

8、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9、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10、欣赏描绘不同的中外美术作品。

11、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12、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13、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14、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

15、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16、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17、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

18、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19、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20、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

2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22、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23、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作品。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五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美术教学方式也随之发展和改革。从广义上看,当今美术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从狭义上讲,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身处教学工作一线,对初中美术的赏析和教学有一定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美术赏析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经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美术教学方式也随之发展和改革。从广义上看,当今美术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从狭义上讲,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身处教学工作一线,对初中美术的赏析和教学有一定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美术赏析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启发,在初中美术教育的学习中,运用赏析式教学可以克服一些教育上的弊端。

赏析式教学强调了教师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对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肯定。赏析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理念,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视觉美做出自己的评述。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重视课堂情景的构建,让学生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同时,达到精神层次的陶冶。例如,在欣赏在世界名画这堂课上,同学们观看到了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所绘制的《蒙娜丽莎》。学生们最初只是感到惊奇,但是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下,通过对画家达芬奇的生平、社会背景的了解,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艺术作品的美学内涵,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合理设计课程,深入解析作品,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提高赏析教学的几项具体措施。

为了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师们要坚持因材施教教的具体原则,作为合格的美术老师,作为教育课堂上的演讲者很明显违背了艺术课程的初衷。作为初中美术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赏析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一)避免教学的单一性,加强教学方法的融和。

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学习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积极性逐渐减弱,课程单一会使教学变得无趣乏味。可以通过寻找与美术相关的诗词和知识,来引导学生关注艺术感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例如,在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赏析中,教学难点在于水墨丹青和实际生活的脱离。古代山水的意境优美,所含文化底蕴深厚,不同时代山水画表现形式也是不同,对于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极强的学生来说,很难达到理解和感受。教师要正视这种教学矛盾,并且想办法对教学方法之间进行创新和融合。将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和诗词之美相互融合,从文学诗词的角度对山水画进行分析,从而向学生们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书画联系。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而且大家也会对美术赏析有了新的认识。

(二)加入创新比较法,使学生感同身受。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中,如果有了精彩的课题导入,那么教学的设计能按照预先的构想顺利进行。例如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可以给学生寻找一些富有民族色彩的现代元素,比如中国歌曲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那么美术鉴赏教学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比如,可以寻找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青花瓷》《中国话》《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所描写的中国元素,然后和一些时下热门的英文歌曲作比较。歌曲比较之后,这时的课堂氛围已经比较融洽了。教师可以拿出西方的油画和中国写意山水作为下一个比较的内容,从色调、笔法、构图等多方面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同时深度发掘现在我国艺术的发展方向,运用这种创新比较的.新方法,才能使学生对美术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熟悉和掌握。学生们感同身受的时候,美术教学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这种比较赏析的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比较显著,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搜索层次不同、效果的各异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判别,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到作品的精髓。书法、篆刻、剪纸等作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新旧、中西之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合理设计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银幕形象变得更加深入人心。对于初中生来说,多媒体这种形式比较切合流行的影视和游戏,让学生们增加学习的欲望。多媒体教学法应用恰当确实会给美术赏析课堂教学以“锦上添花”之感。但是,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进行课件教学,会忽略学生的独特性,也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在这个度的衡量上要比较用心,合理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可谓是教学任务的核心。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利用想象,使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象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欣赏能力,达到美术课程走进学生内心的重要目的。

(四)坚决摒弃统一答案,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坚持教材的发散性运用。通过长期引导,培养学生重视内心想法,提倡创新教学和个性体验。不要把学生约束在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中。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标准答案可言,一旦在教学中形成了“统一答案”的局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美术赏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欣赏的过程中必须提倡学生评论的多方面。对于一件美术作品,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感受,即便是身处一个时代的画家,画风也不可能面面相似,应该坚决摒弃“统一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只有提倡创新的美术研究才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总结。

学生对美的感悟源自于主观思维的发散,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讲座、游戏活动、组织美术比赛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教育和引导,使美术赏析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拥有自由探究和学习的发展空间。相信只要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劳凯声.等.教育学[j].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程明太.美术教育学[j].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唐世彪.浅谈初中生个性化美术教育[j].教学教育科研2011(09)。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六

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选择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初步具有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富有新意的构思与设计,并运用新媒材、新手法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逐步养成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思维水平。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四大块。

1、造型表现。

有意识地运用形、色、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适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欣赏评述。

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4、综合探索。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

1、备课方面。

(1)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备课及时、讲究实效。(2)注重活而精的原则。

2、课堂方面。

(1)教学采用启发式,积极活跃氛围。(2)教学全面,课后及时记录随堂情况。

3、课余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思想情操陶冶及审美教育。

4、学生方面。

针对指教的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班级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特点,了解他们学习美术的心理特点、兴趣、需求、目标,给与学生科学的评价。

美术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及初步的美术技能的任务。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具有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的独特作用。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配合我校教育理念,以党的精神为总的指导思想,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以达到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创新精神培养目标。

(1)初步理解创新对人的发展及国家振兴的重大意义。理解美术的表现和创造是对客观的能动反映,创造是美术的生命。

(2)具有在美术活动中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

自我评析的能力。

(1)初步掌握临摹、写生等基本造型技能和色彩、构图、透视等基础知识,以及绘制图案、进行平面和立体设计、工艺制作等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2)初步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综合,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

(3)能初步将习得的美术知识及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实际之中,解决具体问题。

(4)初步养成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视觉信息的习惯,以发展审美感知和获取视觉信息。(5)积极参加美术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能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热爱美术,自信心较强,创造力也较强,爱好生。

活,好奇心强。但美术基础知识方面差异较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较肤浅,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缺乏。学生在小学几乎没正确对待过美术课,对美术课很感兴趣。

五、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大块。

1、造型表现。

有意识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适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欣赏评述。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4、综合探索。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眼点,把欣赏、评述与绘画、手工制作、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启心智、提升志趣、陶冶情操,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和审美意识的目的。为了切实有效的落实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和行动准则,切实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练习,提高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

1、欣赏评述单元: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观察、分析、讨论,采用分组讨论、个人评述等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观察、分析与表达能力,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2、造型表现单元: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校园的美,进行实地写生,学习与研究表现方法,讨论与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意识。

3、设计应用单元:学习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知识,锻炼设计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4、综合探索单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用品的特点,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学习内容及课时安排。

1、第一单元(欣赏〃评述)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2、第二单元(造型〃表现)装点我的居室。

3、第三单元(设计〃应用)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

活动六展示、评述、总结1。

5、第五单元(欣赏〃评述)环境艺术设计。

活动一欣赏与思考1活动二考察与尝试1活动三体验与评价1。

6、第六单元(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家乡探访。

一、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要求: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2、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同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贴近的设计与制作。

4、坚决落实好教改教研工作,把教改真正落实到常规教学课堂中。

5、注重特长生的培养,争取50%的学生爱好美术,有美术特长。

二、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学习,对其的综合素养要求很高。原来每个人的基础也有高低,所以针对他们先要深入了解,根据各班学生的基础、特点,分层因材施教。

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追求发展。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实行单元设课,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型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本学期在绘画教学中主要以临摹写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创造画教学为辅。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难点:

1、主要放在学生自己创造上,学会运用美。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五、教学措施:。

1、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模式,围绕造型艺术语言组织新的教学体系。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贯彻启发性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课件制作、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5、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会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七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

摘要:学生领会知识的最初阶段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观察对于发展学生智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教学中,观察尤其重要。通过观察,学生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特点、区别、变化,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规律打下基础。

关键词:感觉;观察;自主学习;领悟。

心理学家裴斯泰洛奇说过:“感官印象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观察应成为教学的基础,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以对外界的观察为主。”在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教学中,观察尤其重要。下面,就以《花的变化》一课为例,在观察中领悟。

课题:花的变化。

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的花卉品种繁多、千变万化,是装饰图案最常见的题材。本课以丰富多样的植物花卉为题材,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图案的装饰变化的方法和特点,从而学习装饰图案的基本技法。

本课以图片案例为欣赏主线,把花卉的基本特点、装饰变化等知识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序地逐层呈现,让学生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装饰变化方法,使花卉的形态、色彩、式样更美观,并运用不同的式样,使其更符合装饰的需要,从而认识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接触了一些平面构成的知识,也学习了写生,这是学习变化的基础。

1.欣赏,感受生活中的植物花卉的美。

2.拓展引导,感受生活中花卉图案的美。

3.启发讨论,花卉图案的变化方法。

4.尝试设计花卉图案。

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纹样的构成,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运用一定的图案变化方法去设计式样,对花卉进行装饰变化,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规律。发现生活的美,并能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教学准备:

实物花卉,花卉图案资料,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等。

(一)导入。

教室周围布置花卉图案的作品,多媒体循环播放花卉摄影作品,播放《茉莉花》的旋律,教室布置茉莉花香型的香氛。

师:来到这个教室,我想同学们应该就能够猜得到我们今天的课题和什么有关了吧?

生:花。

师:是的,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和花有关的。大家喜欢花卉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花卉很漂亮,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生:花卉有香气,带给我们好的氛围。

生:有的花卉还有着特别深刻的精神内涵,可以给我们以激励。

生:用画笔来记录,比如梵高的《向日葵》、《出水芙蓉》……。

师:是的,画家们用画笔记录下了他们喜爱的花卉,而工艺美术家们,则可以通过自己的设计创作,让花卉美好的形象以图案的形式留在我们的生活里,美化我们的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多媒体播放,生活器皿上、生活环境中的花卉图案作品欣赏)。

生活中那些美丽的花卉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卉的图案世界吧!

(二)新授。

1.欣赏一组花卉摄影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同时思考:花卉,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结构上看有什么区别?如果从花头的形状上来区分,又有哪些特点?(多媒体展示:单瓣、复瓣)。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总结:花一般由花蕊、花瓣、花托、叶子、枝干等几个部分组成。花卉的形态丰富多样,从结构上看:有单瓣花卉,复瓣花卉,比如牵牛花,就是典型的`单瓣花;从形状上分:有球状、喇叭状,碗碟状等多样的基本形态。作为装饰艺术的图案,无论怎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掌握住花朵的特征,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是什么花。

2.花卉的装饰变化。

师:花卉和花卉图案有什么区别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花卉装饰图案作品。

(多媒体展示)。

生:图案更夸张更概括,特点更鲜明,有的用几何形来表现……。

(多媒体展示结合图例)。

生:夸张、删减、添加……。

师总结: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概括为:夸张变化、丰富变化和构成变化等基本的方法。(具体配合图例)。

(1)夸张变化=夸张+减化。

前者是“强调”与“突出”;后者是“弱化”或“去除”。

(2)丰富变化=添加+组合。

具体方法为添加和组合,可以是花中添花、花中添叶,也可以是添加组合点、线、面或其他的纹样。

(3)构成变化=重复+分解。

“重复”就是运用构成的方式去重复变化,如形态的重复构成,色彩的渐变重复等;“分解”是用另一个形分割变化,如形与形的相互分割,形与点、线、面的分割等。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组花卉装饰图案,大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想,这个图案主要用的是哪种变化方式,也希望对同学们今天的设计作业有所启发。

(多媒体播放)。

(三)作业。

师:今天学习了关于花卉装饰图案的知识,大家能为老师的花瓶设计一个花卉装饰纹样吗?请同学们从大屏幕上的六种花卉照片中选一个,仔细观察,运用合适的装饰方法,设计一个花卉装饰图案,给老师的花瓶也来个“瓶上添花”!

(作业做在画好花瓶外框的作业纸上)。

(四)作业展评。

展示在展示板上。

(五)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花瓶设计得都很好,有的秀美,有的大气,有的充满着节奏感和韵律感……可是,老师觉得还可以让她变得更美,比如,瓶口和底座是不是可以加上装饰性的条纹图案呢?可不可以把她设计成满瓶的,不断延伸的花卉图案呢?这些,就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花的变化2――设计不同式样的花卉图案,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了解一下。

(六)下课。

这节课主要通过学生不断地观察,在老师的启发下一个个来主动思考花卉装饰图案的要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序地逐层呈现知识点,让学生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老师边讲边问,启发思考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注意力得到长时间持续。通过观察,学生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特点、区别、变化,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规律打下基础。我就是这样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欣赏美、观察美、讨论美从而懂得美的规律与真谛。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八

本学期我担任一、二、六年级的美术课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目标如下:

一、学习习惯培养。

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仅进入学校一个学期,我个人认为,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只有从小做起,从细做起,中高年级的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比较好,但也会有不带用具,乱涂乱写的时候,也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与督促。

习惯的培养应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

(一)课前带好,课上摆放好、用好美术工具的习惯。

有的学生工具乱摆乱放,使用起来也是毫无条理,甚至手上、脸上,衣服上也都“挂彩”,画笔调色盒用完不清除,下次再用时,极不方便。作业粗笔大抹,潦草应付,作画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按方法不按步骤,画面杂乱无章。这样的学生往往平时做事也是缺乏条理。为了改善此类情况,我制定了相关措施:一、在美术课后把下一节课所要带的工具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在记录本上,避免回家后忘记。二、建立课前检查制度,让表现好的同学作好每次书面记录,过一段时间我就进行反馈和奖励,以此来激励全体学生。三、鼓励同学有爱心将自己多余的学具借给他人,但像别的同学借东西的就扣除一面小奖章,四、上课示范时,条理清楚的演示每一步,并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辅导学生时,对条理性差的学生,严格要求,重点培养他们有序操作,让他们逐步养成做事有条理习惯,将来做事也会事半功倍。

(二)要学会倾听,多与他人合作。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注意力很难集中,一有事情发生就很容易走神,在课堂上往往控制不住自己,随便说话,因此培养他们能注意地听老师和伙伴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是很重要的习惯培养。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自主意识,渴望别人的认可,也愿意与人沟通,但只是沟通的方式会有有些偏差,会有不等别人说完就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也有争吵和不友好的现象。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多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乐于交往,与同学合作,在活动过程中培养集体意识,让学生有参与的兴趣,能在指导下体验与感悟,获得真实的感受交流。具体措施:在某一学生具体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要求学生:“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绘画、制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由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组成。

(一)针对于绘画这部分:

低年级同学们的作业反映出来的是大多数同学都十分敢于想象和创新,画面色彩十分艳丽,能力应该包括会用简单的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学会几种基本线条的画法,涂色均匀,构图完整,用色绘画大胆等等。

掌握原色、间色、明度、纯度、颜色对比、色彩调和等色彩的基础知识和透视、明暗等相关素描知识,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具体措施:

在绘画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低年级授课时我反复强调基本型、涂色方法、构图等最基础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具体来说主要是线条表现和涂色两方面的训练。

1、低年级学生进行以线造型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只有经过一定的以线造型能力训练,他们的小手才能灵活、听话,随意弩驾画笔为其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绘画课时根据课的内容合理安排一些简笔画、速写等用线线造型的绘画让学生进行练习。

2、涂色练习先从色彩搭配说起,让学生明白哪种色与哪种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更好,更能突出要表现的内容和主题。讲一下涂色技法和要求,小面积色怎么涂?大面积色怎么涂?蓝天、大地、河流怎么涂?哪些画用蜡笔水彩相结合涂?怎样涂色均匀?总之,学生掌握的涂色技法越多,创作出的绘画效果也就越好。

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绘画基本功的磨练,而且要求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不能简单下笔,随意去画,应该是有目的、有思考的创作。只有这样画面表现才更加有意义。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创作时会容易不自信的,总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这时候就需要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教师多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

(二)手工制作方面:

低年级的应该掌握:

会用彩纸、挂历纸等纸张制作出一些样式简单的小饰品,颜色搭配合理,有自主创新设计意识。

中高年级的学生应掌握:会用大小,形状,色彩,材质不同的材料进行有规律地排列,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作品;从各种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联想,根据材料的特征动脑筋进行各种设计制作。

具体措施:

手工制作课作为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特别是“手工”课的动手,更符合少年儿童好动的天性,手工制作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用积极思考、达到手脑互动。

我在此类课的授课时着重“示范讲解”,“示范讲解”是手工制作课教学的关键,因为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模仿操作顺序进行的前提。这一环节的教学,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面向全体学生,讲解的措词要得当,浅显易懂,“看听”结合。示范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随学生年龄增长,他们知识结构也随之变化,教师有责任讲清楚这些相关知识,在学生描绘事物、认识事物方面起到正确导向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有理可依,培养他们科学观察事物能力,以利于学生向成人化过渡,利于小学美术教学与中学美术教学衔接。

教师给予学生的知识一定要规范和科学,不能随意而谈之。在课中传授的知识必须讲究。

科学性和丰富性,并且要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还应以热情和真诚的工作态度对待学生,感染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少框框,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用心施教,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为依据,精心的安排、设计,更好的起到主导作用,从而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力得以提高,智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教师还应该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共同进步!

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篇九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国家课改实验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以一年级《分蛋糕》一课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实践效果。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钻研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三方面构思和优选途径,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启发学生,只有设计的情境具有勉力,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就会乐学、好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一、创设导入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开端和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课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设计让学生欣赏歌曲《生日歌》,学生说出歌曲名字后教师问: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唱最合适?学生答:过生日时唱这支歌。然后我适时地提议开个“生日宴会”,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问:“生b宴会”最常吃的是什么食品?学生很快答出:生日蛋糕。这时我及时小结:对,我们在开生日宴会之前就要把蛋糕准备好,并板书“蛋糕”。

二、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

上好一堂课有必要借助媒体来辅助教学,选择媒体创设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准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实物投影等展示,如亲临其境,增加直观印象,丰富视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蛋糕外形特点,用视觉形象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中,我在电脑中设置点燃的蜡烛,让学生做吹蜡烛的动作,教师操作演示。这一燃一灭的蜡烛,学生积极的参与,把学生带入过生日时的场景,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用一种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自觉地运用音乐,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和运用音乐的。1.在本课中我以歌曲《生日歌》为主,先让学生欣赏而后又弹琴让学生唱,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2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播放乐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制作。3.在展示评价作品的环节中,我弹奏乐曲《铃儿响丁当》,让学生拿着星娃娃,在音乐停止前把星娃娃送给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学生手里,这样师生既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又能调控好这一环节的时间,避免了低年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超过。4.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放录音《幸福拍手歌》,学生跟教师随音乐做律动,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休息。

四、创设愉悦环境,自主探究学习。

美术教学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像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教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蛋糕,学生们立刻露出了惊奇的赞美的神情。在学生猪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后让学生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表现?从而自然地把学生带进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分蛋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边跟老师拍手念儿歌(圆圆的蛋糕真香甜,切开它,分几份,大家一起来分享,快快乐乐到永远),边看老师演示拼摆蛋糕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想:除蛋糕之外,还有什么食品可以分并一起分享?学生答出有西瓜、菠萝……接着我找一名学生帮我把剪好的水果贴在蛋糕的周围。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师演示过程中,以达到乐中学习的效果。最后让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的作品,让他们分析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再一次把学生带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调动学习欲望。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潜力很好,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说话。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设想:如果我是这块蛋糕,我怎样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喜欢。学生们跃跃欲试,没有了拘谨,有的介绍说:“我是一块又香又甜的奶油蛋糕,你看我多漂亮,人们一闻到我,就馋得直流口水,如果你吃上我一口会变得更快乐。”还有的说:“我是酸甜可口的果冻蛋糕,你们吃到我会变得更聪明。”学生们在说的过程中乐起来,同时又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最后在小结前我又设置了一个话题:除了我们班同学外,你还想和谁一起分享这块蛋糕,并对他说些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这样做使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

通过对《分蛋糕》一课所进行的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实验,我认为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看、做、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要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2.在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置身于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会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习效率特别高。

3.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各环节要联系紧密,必须为中心课题服务。教师的仪态要自然,落落大方,还要善于运用美的语言。

4.教师的范画要进行精心设计。制作一幅美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