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传统文化论文(实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3:51:29 |
  • zxfb |
  • 10页

有时候,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应对不同的情况。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这些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了解写作的技巧和格式。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传统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整合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茶文化在体育文化中应用的实验案例,第二部分对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对策,希望通过文本的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体育文化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体育文化;结合。

随着人们对养生的不断探究,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更加重视。茶从古至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并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人们发现从古至今茶水都十分盛行,无论是在茶余饭后,亦或是在工作忙碌之中,饮上一杯茶水,都能起到提神醒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茶文化在体育运动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人们对生活和运动的热爱,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运动中,可以促使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

1体育运动员的茶文化体验实例。

为了让青年运动员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历史,在亚青会期间,让中国的参赛选手走进南京,体验茶文化之旅,通过参观古代的茶艺使用器具以及亲身参加陶艺制作,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内涵。青年运动员需要长时间的进行体育运动,此时,参观茶文化博物馆,有助于运动员形成基本的茶文化意识。在进行参观的过程中,有专门的解说员对不同的茶具以及茶艺表演过程进行讲解,让运动员对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保证对茶文化进行全面探究的同时,让茶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据报道,还有许多外国体育团队争相参加参观茶文化博物馆活动。随着大批量的运动员接触到中国的茶文化,促使与茶文化有关的歌曲也被运动员们相互传唱,在解说员细致、耐心的解说下,志愿者们也通过用英语或手势讲解的方法,让外国运动员感受来自中国茶文化的艺术之风。在现场,工作人员对刚采摘来的茶叶进行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让运动员对茶叶加工工序有基本的认识,随着运动员与解说员喝上第一杯清香的茶水,他们才会切身的感受到来自于中国茶水的那份甘甜。随着茶叶慢慢的沉降到底部,运动员经过短暂的等待,也体会到来自中国茶文化的一种宁静与安详,并能够思考到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张弛有度。茶叶的纯净就好比运动时的休息,并非是为了偷懒,而是为了将更好的效果呈现给观众,而在比赛之余,运动员喝上一杯茶水,也可以对身体流失的各种元素进行一定的补充,由此可见,茶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我国饮茶文化发展中的体育文化。

2.1饮茶文化在古代的体现。

陆羽曾经在诗句中对茶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也正是他的众多诗句,让现代茶文学爱好者有了更多钻研茶文化的依据,陆羽也因此被称为“茶圣”。早在《茶经》中就有记载,茶水可以强身健体、提神醒脑,也是文人雅士相互交流的一种生活方式;茶水还具有一定的滋补与养生功效,每日喝上几杯茶水可以有提神醒脑、疏通血管、养颜排毒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长期饮用茶水的人患病几率十分低,身体的免疫机能呈上升趋势,饮用茶水还能起到延缓衰老的功效,因此,喝茶成了古代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千百年来,茶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些地方的人们宁可三餐无饭,也不可一日无茶。在宋代,为了能够饮用健康自然的茶水,会有专人来进行茶林种植活动,在不同的地区种植茶林,并采摘不同种类的茶叶,在冲泡之余,让生活更有乐趣。随着人们饮茶习惯的养成,关于茶水的评鉴与泡茶技艺,已经拥有了专门进行采茶、品茶以及茶叶选取与冲泡的团队。而到了汉朝,有了丝绸之路以后,茶叶更是远销国外,并在全球各地盛行。古代的体育运动不像现代的这样丰富,但是有一种与现代体育运动十分相似,就是古代的蹴鞠运动。古代人会三五个人组成一个团队,相互争取类似于皮球的蹴鞠,这也形成了最早的体育竞技类项目。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具有娱乐性的蹴鞠游戏成了兵家的练兵之法,又经过一代又一代蹴鞠高人的指导,蹴鞠渐渐地变为军队中的一种运动形式,经过时代的变迁,形成了现在的足球运动。古代的许多达官贵族,甚至皇帝都是蹴鞠爱好者,他们推崇这种娱乐项目,也在娱乐休息之余饮上一杯清茶,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此时的茶坊遍布宋朝的每个角落,人们在观看蹴鞠运动的同时喝茶水也成了一种习惯,而踢输的一方还需要向赢了的一方敬上一杯茶水,以此显示对对方的敬佩与尊重,此时也是茶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2.2饮茶文化在现代的表现。

现代人对于饮茶场所的选取和饮茶意境的追求与古代人有所不同。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茶余饭后喝上一杯茶水,更体现出养生之道。由于人们意识到喝茶可以强身健体,并具有一定的医用功效,因此茶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有着更高的地位。人们习惯喝喜欢的茶水,因此对茶叶的选取十分讲究,比如在选取普洱茶与信阳毛尖时,则更希望获取货真价实的茶叶,而非用低价购买廉价茶叶。由于产地的不同,因此茶水具有的味道也有所差异,人们对不同茶水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茶叶选取时变得更加苛刻。虽然现代体育运动与茶文化的融合十分严谨,但是在校园的体育运动中,年轻人则喜欢用矿泉水和碳酸饮料替代茶水,他们在追求口感的同时,并不了解茶水的真正用途与好处。随着中国对茶文化的推广,各大高校已经认识到茶对运动员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近期的活动中,某知名大学成立了茶文化协会,将运动员的主要饮品由饮料替换成了茶水,并定期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讲座,让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在喝茶的同时,茶对身体起到的作用。运动员也通过讲座了解了如何知茶、认水、识器以及了解茶文化历史。茶文化与体育运动的结合,让运动员了解了茶与体育的内涵与价值。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二

我国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目前的音乐教学中也正越来越多的加入传统音乐的内容。学校作为弘扬传统音乐的主要平台,更加应该注意对传统音乐的弘扬和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传统音乐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音乐,弘扬传统音乐,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机结合。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付出更多的实践和精力去研究传统音乐的内容,并将之合理的融入到课堂中去。

一、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的音乐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以及文人音乐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总共56个民族,除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保留着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与习俗。中国是一个音乐开放的国家,音乐无国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提出了音乐的跨文化以及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但是现在的音乐学生并没有盛世长安时期那种傲视世界的心态和态度,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以及传统的美学思想的了解非常少。所以,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对于当代音乐教育而言,选择大量的传统类素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当代传统音乐教育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才能够最终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反思。

当前,应该建立起以民族传统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模式。要在音乐教学中大量融入传统音乐的内容,促进传统音乐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的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且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承载着人们长久以来的生活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迁,展现着各个阶段和时期的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人文状态,若加以利用则可以进一步丰富现代的音乐教育,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在《中华民族音乐集成》中收录的民歌既有曲调又有录音,数量极为丰富,进浙江民歌就有835首之多,更有湖南民歌有1433首,都分别包含了汉族以及少数民族的民歌,同时还对这些民歌进行了山歌、小调以及民俗、儿歌的划分。这里面的民歌尽可以作为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和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民族、声音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歌曲作为教学的内容。创造性地与现代的声乐演唱结合,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各种民歌里面多包涵的人文背景以及历史文化,最终达到丰富现代音乐教育的内涵的目标。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实现儒家传统的音乐教理的现代转换。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音乐审美以及乐教的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传统之所以对人们这么重要,就是因为传统是根,对于后人的启发和影响是根本性的。而现当代的音乐已经与传统音乐的美学产生了隔断,现代与传统发生了断裂。所以,更要积极地将这一断层弥补上,要积极整理了解先秦儒家乐理,找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点,找到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契合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操持一种具有张力的、动态地平衡,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缜密的乐理,汲取重建现代音乐的营养,使得传统儒家乐理与现代音乐教学之间的衔接和转化成为可能。对于传统音乐的教学时不能够与重铸精英精神相分离的。音乐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溯寻晟敏的意义的途径,而精英意识的再次回归与学校的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生是精英阶层的后备力量,当代的音乐院校应当为精英意识的回归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学校的倡议和推动来使得音乐教育更具文化的敞开性,推动中国传统乐教文化的复兴。此外,精英意识的重建也是对中国当代传统音乐的话语体系的一个重建,也是避免音乐的庸俗化和消费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乐教的意义在于通过音乐的表达与思考来关注现实中的人文关怀,音乐是人类存在意义的港湾,情感的诉求是人类的真实的感情的表达与体现。乐教的思考可以开拓人们的生命空间,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这样一种对乐教人文精神以及精英精神的追求与呼唤正是对当前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反思与探索。当前,我国的传统音乐教学存在着一些缺失和不足,为了弘扬传统音乐,将之与现代音乐有机结合,进行转化,应该建立起以民族传统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加入更多的传统音乐的素材与资源,还应该注重实现儒家传统的音乐教理的现代转换,将传统的儒家乐理与现代音乐进行合理的统一。最后,还要重铸精英精神,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加入经营精神,注重人文关怀。只有做到上述内容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现状,使得传统音乐越来越多的得到弘扬和宣传,最终将之与现代音乐进行一个合理的衔接,促进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三

传统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灵魂”。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它所属的文化传统都具有生命的意义。“文化”就是“生命”,“传统”就是“我们”。分别言之,“传”乃是通过给出文化基因而在时间上实现延续(复制和再现)而实现的文化整合,“统”则是通过提供文化原型而在空间上的涵摄(识别和选择)而实现的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宏富,是一个多面体,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

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评论孔子的时候说:孔子的最大贡献是对人的发现。孔子以后的儒家主要是进一步回答“什么是人”,“怎么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是人呢?西方比较注重理性,对人的定义是:有理性的动物。中国儒家比较重视仁义道德,所以对人的界定是:“人异于禽兽者几稀”(人和动物的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于人有仁义礼智“四端”。怎么做人呢?首先是自身怎么做的问题,要做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有人格的人,堂堂正正的人;其次,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对家庭、社会、国家有用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至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如何处理好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至今仍鞭策人们勤奋上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分别对应于真、善、美,“天人合一”即求真,“知行合一”即致善,“情景合一”即审美。不同民族都是追求真、善、美的,这没有什么不同,但不同的是每个民族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真、善、美的追求。中国就是通过这三个“合一”来追求真、善、美的。《易传》上有两句众所周知的话,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很恰当、很凝炼地概括了中国文化传统所蕴含的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关系和内在结构。它既是个体人格特征,同时又是整个传统文化的特征。自强不息表达的是刚健进取的品格,厚德载物则体现著宽容敦厚的品格。

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档案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塑造与支配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档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贮存、延续、传播者,也是文化的选择、吸收、加工者,档案工作者既经过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传递历程,又经受了文化传递历程中的心理净化。因此,从服务与文化的功能来分析档案工作者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档案工作者保存、传递了文化,文化又孕育了档案工作者。档案工作者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后,能够积极促成一种振作而不是倦怠的精神状态,促成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甘于寂寞、勤于奉献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在档案工作者职业行为中体现得既充分又微妙,既体现出中国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心理,又不为别种民族、社会不同的文化所具有,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并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

我们可以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看到档案工作者所特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心理与性格;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看到档案工作者少说多做、低调实干行为形成的历史因素,也可以恰当地解释档案工作者所特有的高志功低物欲的思维方式;对于档案工作者的服务实践过程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在新形势下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档案工作者认识分析一些行为中的陋习与弊端,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并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调节,还可以进一步塑造当代档案工作者的完美人格,塑造当代档案工作者“道德、表率与和谐”和“敬业、责任与担当”的良好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是档案工作者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档案工作者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四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其精湛的技术、养生理论等文化内涵对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和发挥其优越性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

饮食文化受自然、经济、地理位置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发展。远古时期人类以生食为主,随之发展为熟食;烹饪技术由燎烤发展为蒸、煮、煎、炸等;饮食选材和菜系也不断丰富;饮食观也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饮食风味也由闭塞的单一民族和地区融汇到如今的丰富多彩的饮食口味。

饮食文化包括三点:第一是食物的选材和加工。选材受季节、节日风俗、地域和食忌思想等的影响;加工又包括刀工和烹调技术,通过刀法可将食物分为条、片、丁、沫、丝等,其给人的视觉效果和口感截然不同,烹调方法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第二是就人类而言,饮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宗教和社会各阶层饮食文化。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习惯和代表性的饮食菜系;社会各阶层的饮食文化由物质基础决定,包括宫廷、士大夫饮食文化和百姓饮食文化等,各阶层在进餐时很讲究礼仪,也就形成了饮食礼仪文化。第三层次是与饮食有关的文学文化,包括历朝历代许多关于饮食介绍和文人对饮食的歌颂赞美的文学作品。

2.1传统膳食结构可传承性。

《素问·脏器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最早关于膳食结构的记载,也是几千年来的择食原则。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食,肉类、水果和蔬菜为辅食,坚持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告诉我们谷类乃人类维持机体运动的基础物质。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平衡膳食观,合理搭配饮食。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国传统膳食结构才是最科学的膳食结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报告了美国康乃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6年的合作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民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与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密切相关,可见传统膳食结构的可传承性。传统膳食结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需矢志不移地坚持弘扬其优越性。

2.2独特的烹调技艺注重色香味。

我国的烹调技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素以选料讲究、制作精湛、品种多样著称于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烹调技艺的精湛在于即使是同一种原材料,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也可以做成色香味截然不同的美食。我国传统的烹饪、调味技法堪称一绝,“烹”是指烹饪原料熟制成菜肴的操作过程,方式多种多样,其制作过程重在掌握火候,如清蒸鱼,火候不到则生,过火则老。而“调”则指原辅料的搭配和调味料的使用。通过调制,使菜肴美味可口、色泽诱人,《吕氏春秋·本味篇》云:“调和之事,必以酸、苦、甘、辛、咸。其先后多少,其奇甚微,皆有自起。”调味料所需数量和加入的先后顺序都有讲究。可见,中国传统烹饪技艺之细腻无与伦比。

2.3医食同源的食疗观。

“医食同源”,即“药食同源”。指用中医理论知识和饮食文化相结合,使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黄帝内经·太素》:“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灵枢·五味》:“五宜:脾病者,宜食禾亢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等”。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提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由此可知,“医食同源”并“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食养论”,即注重饮食膳食平衡,使之有利于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二是“食疗方”,即以食为药,以日常食物的一种或数种作为药用,以治疗疾病。三是“药膳”,以药配食,取一味或数味药物入膳。中国的食疗药膳文化在历朝历代的总结思考下不断完善。关于医食同源和食疗的书籍数不胜数,医食同源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积极研究医食同源理论,传承其精华,真正达到饮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4食忌思想。

“食忌”即“忌口”,也就是我们在吃的时候应该吃什么,怎么吃……“苟全其身,须知切忌者矣”旨在告诉我们饮食禁忌的重要性。其包括配伍、季节、时辰、体质、数量等方面的禁忌。配伍禁忌如:黄瓜与花生同吃易腹泻;羊肉与西瓜同食会中毒等。季节禁忌即春天不宜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夏季应忌食肥甘厚腻,少食生冷之品,秋季应忌食性燥和大补之品,冬季不宜食油炸生冷之品,时辰忌如:“早上人吃姜,晚上姜吃人。”“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体质忌即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体质偏阳者应忌温热、辛辣助火之品;体质偏阴即阳虚型体质者,应忌食寒凉生冷伤阴之品等。数量忌即饮食有节制,不可过量,忌过饱。若不掌握一定的饮食禁忌知识、合理选择食物,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食忌思想是历代人们经验和理论的总结,不容忽视,掌握食忌思想可使我们饮食生活更加科学、安全。

2.5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优越性的体现,其丰富多彩的饮食种类为传统饮食文化增添了色彩,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由农业、地理位置、食材决定。中国地大物博,各具特色的农业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长期定居在大草原的畜牧业民族如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以肉类、奶制品为主;居住在南方的民族如苗族、回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从事农业,其主食多为大米、小麦、青稞等,代表特色如竹筒饭,菠萝饭,五色饭等;少量三江平原的少数民族如赫哲族、鄂温克族、基诺族等以狩猎和渔业为主,其主食多为野生肉类、植物、鱼类,代表特色如杀生鱼、蝌蚪拌臭菜、松鼠干汤等[5]。此外,少数民族多嗜茶、酒,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的边疆高寒地区,喝酒可以防寒,因此大多嗜酒,我国是“酒文化之邦”,少数民族更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各个少数民族以酒待客之道各不相同,酒种类更是形态各异,有青稞酒、槟榔酒、藤酒等;茶也是少数民族必备的饮品,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人们在食用各少数民族饮食的同时便能回味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融合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更具特色。

2.6独具特色的菜系文化。

菜系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区域表现,菜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地理环境、气候、食材、嗜好的真实写照。菜系由宋代“南咸北甜”到明代“京苏广三式”到清代四大菜系再到清末的八大菜(浙、闽、湘、徽、鲁、苏、粤、川菜)。地理环境对饮食选择很有讲究,蜀湘一带湿气较重、选择辣食能祛湿,故辣味菜是湘、川菜的特色;食材更是决定菜系的重要因素,临近江海湖地带则擅做海鲜、以鲜香闻名,如湘、鲁、粤、闽菜系,相反,山地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苏菜发源地由于菜种丰富所以一大特点便是四季有别;嗜好是决定菜系的又一重大因素,湘菜追求原汁原味,香、嫩、清、脆是其特色;徽菜更爱烧、炖、蒸,注重火候,善于保持原汁原味;苏菜选料严谨,爱好和注重制汤,保持原汁,追求鲜香酥嫩,重刀工、火候;粤菜技法、配料多样,追求鲜嫩爽滑浓;川菜重调味,以“麻、辣、酸、香”为主味,由此可知,菜系是各区域历史饮食文化的沉淀,赋予了传统饮食文化的多彩和丰富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发展中精华不断被人们所传承和丰富,作为新一代华夏子孙,我们应当积极去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并将其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尝试不断探索创新以丰富其内涵。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五

文章通过解读幼儿教育基本要求和《指南》精神,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异化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幼儿教育异化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教育异化现象的建议。

一、幼儿教育及《指南》解读。

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综观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从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直到9月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将“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良好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

20颁布的《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特点和规律,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保教,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给出了合理期望,提出四个方面的教育原则: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关注阶段性特征,理解和尊重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基本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其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二、幼儿教育异化现象。

在实际幼儿教育中,相当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却未真正贯彻落实《指南》,一些违背幼儿心理、生理规律的教育行为大量存在,学前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常被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内容异化。幼儿的思维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理解能力,学前教学内容应具有明显的启蒙性质。但是,许多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却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文化知识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譬如,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拼读、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等等。这些以知识学习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显然违背了《指南》所说的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和阶梯式教育目标,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异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形式异化。《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期的主要生活内容应该是“游戏”,“学习”应该是伴随幼儿游戏过程自然发生的副产品。然而,近年来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追求学习效率,逐渐演变为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在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教学形式异化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极易使幼儿对入园和上学产生厌烦情绪。

(三)教育评价异化。当前,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评估体系尚未形成。一些幼儿园评价幼儿教育成效的标准单一,始终围绕幼儿知识接受的难度与数量,通过“字卡、字义、单词、拼音、笔顺、笔划”等评价指标来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幼儿教育是否成功,评价标准应看是否顾及幼儿的个性差异,是否适应幼儿的阶梯型心理特点,应具开放性,而不宜以一刀切的标准来衡量。否则,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三、教育异化原因分析。

教育异化之所以会较大面积出现,是社会、家庭、幼儿园交互影响的结果,是社会观念、教学体制、经济因素交替作用的反映。

(一)家长的功利心理。中国实施计划生育,独子化情况非常普遍,导致父母把全部的爱都汇集于幼儿一身;或者说,幼儿寄托了太多的期待和希望,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观更是使家长热切期待子女成龙成凤。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转变,但是为人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睿智和有个美好的前景,因此,“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广大父母信奉的名言。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家长们不甘落后,打着促进儿童发展的旗号,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或不顾孩子的兴趣参加各种“兴趣班”。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严重扭曲了儿童天性,是幼儿教育异化的重要助推力。

(二)经济因素。很多幼儿园办园违背幼儿教育宗旨,将盈利作为首要目的,通过各种特长教育、特色教育来迎合家长功利心理,以实现办学利益最大化。一些教育机构利用家长的急功近利心理,巧立名目,大肆宣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兴办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艺术幼儿园”等特色园和“珠心算”、“阅读识字”等兴趣班,不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对幼儿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完全与《指南》精神相悖。

(三)应试因素。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但是,一些小学尤其是一些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举行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以成绩决定取舍和分班,这就使家长下决心选择“传道授业”的幼儿园或者要求幼儿园着重以讲授知识为主。在这种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低龄化甚至延伸到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异化的主要动力。

(四)教师因素。由于学前教育机构日渐庞大,办学主体日渐复杂,对幼儿教师的招聘、管理、在职培训等不如单一的公办体系严谨,导致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在民办园里,一些专业训练不足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解肤浅,仅通过学校的简单学习和培训就直接开始从教,在缺少相应的教学实践锻炼的情况下,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导致教学异化。

四、教育异化治理建议。

幼儿教育异化是社会意识的综合性反映,异化治理也应该多管齐下、标本兼顾。

(一)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引导。一方面,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好坏。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异化弊端。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幼儿教育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所影响。要积极组织和充分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科学知识,淡化“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心态,改变家长揠苗助长、违背幼儿身心规律的错误教育行为。

(二)强化政府督导。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当前幼儿教育异化与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管理不到位还是有关联的。学前教育事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督导”职能的落实。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教育督导。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班额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要求幼儿阶段不是知识的灌输阶段,学前教育应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回归到游戏教学,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智力、需要等为基础来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杜绝幼儿教育异化现象。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使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逐年提高。要严格审查幼儿教师的教学资格,对幼儿教师的资格认定、聘用、评级、教学方法等做出客观评价;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要加强对民办园的督导,引导民办园在办学宗旨、形式、内容等与《指南》逐步接轨。

(三)加强舆论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媒体单位的沟通合作,通过舆论监督纠正幼儿学前教育异化现象,防止幼儿教学扭曲儿童天性。广州得风气之先,有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的晚报等三大报业集团,媒体受众广泛,影响力巨大;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也非常丰富,居全国前列。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发动媒体对幼儿教育进行监督,可通过设立报料热线、记者明察暗访、旁听家长会等形式对学前教育进行监督,重点曝光高价园、特色班、超阶段训练等现象,引导《指南》精神在广州幼儿园教育得到全面贯彻,保障儿童在快乐中成长。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六

人的生活经验、文化习俗、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都会对其色彩联想和色彩象征产生影响。中国古代初民凭借个体的自身体验与直觉想象,将世界归纳为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称之为“五行”。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将五行同五色、五音、五方、五帝、五律等天地万物相对应联系,成为解释和规范世界的系统体系。“五行”分别对应“五色”白、青、黑、红、黄。“五色”色彩观被当时的统治者使用,用来表示某种“礼制”、“天命”的观念,这种色彩观沿袭至今,仍然经常性地出现在生活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色彩观认为,红色象征着吉祥、热烈与团圆。在汉代以前的庙会宗教礼仪中,皇帝会亲自杀牛取血,用鲜血(红色)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平安。因此,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凡是与喜庆有关的事情都离不开鲜艳的红色。除此之外,红色并不经常性地大面积出现。在古代中国,黄色是皇族的专用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的衣饰、寝宫和庭院都充斥高贵的黄,平民是无权使用的。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服饰的尚色制度成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唐太宗贞观年间规定:皇帝穿黄色的龙袍,百官中,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以后各朝代均大体沿袭此法。青,这种在古代尚色制度上地位偏低的颜色,却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较为普遍和平民化。

此外,在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黑色与白色代表着色彩世界的两级,即阴极和阳极。中国道家太极图案就是以黑与白的循环交替来表现宇宙万物变化。黑与白所表现出的神秘感和力量感,仿佛能够超越任何一种色彩。中国人在儒、道、佛诸派思想的影响下,对黑白在礼仪中的运用十分谨慎和考究,然而在书画艺术中黑白的应用比较普遍,中国的书画主要以黑白为主,通过对墨色的控制及大量的留白,营造出丰富神秘的自然变化,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

二、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特有的民族精神与内涵。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方位地吸收着新的养分,在新的观念与技术的滋养下逐渐丰富与完善。中国的现代包装,在广泛吸收西方经验和现代元素的基础上,设计师们就如何发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着各种尝试,从中国古代“纹样”到中国各时期绘画风格,从汉字书法到诸多民间色彩图像等,都在设计中大放异彩。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设计中进行碰撞与融合,是现代包装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那些在国际上屡获肯定的中国设计大师们,在传统文化运用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香港著名的设计师靳埭强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意识的体现。在他的设计中,以现代设计理念融合传统文化,集众家之所长逐步形成自己设计风格,构图大气巧妙、色彩雅致清新、画面充满禅意玄机。中国水墨画中的意境描绘、墨色晕染在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表现得堪称完美。1986年,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识别标志,在众多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标准图形的颜色是传统的中国红,造型为“中”字变形与中国圆形方孔古钱币相结合,整个标志的形象与色彩表现出庄重、浑厚、吉庆的视觉效果。其vi设计中的手提袋设计,是红色、黄色、青色、紫色的图形结合,大气且沉稳,不仅暗示中国银行的资本雄厚,且体现出中国银行旨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理念。

靳埭强在另一款传统食品老婆饼的包装设计中,采用的是大面积的黄色与部分紫色的结合,外包装的黄色表现了食品的传统特色,寓意老婆饼历史悠久与口味纯正,耐人回味。内包装边缘部分的紫色与老婆饼本身的金黄色,与外包装遥相呼应,更透露出老婆饼本身的酥软香甜与美味可口,勾起消费者购买品尝的强烈欲望。传统色彩与传统食品在现代环境下的包装结合,显示出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书籍装帧大师吕敬人的作品《中国记忆》,在“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获奖。从开始的《黑与白》,到《书艺问道》,再到获奖的《中国记忆》,一系列作品反映出吕敬人整体的审美追求与艺术品位。《中国记忆》的内容是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的一个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精品汇集展,意在回顾并传播中国50的传统文化。书中传达的主题精神与吕敬人的设计风格不谋而合,《中国记忆》依旧延续典型的“吕氏风格”,其设计体现了强烈的“中国风”。外包装函套中的黑色纹饰在暗红色与亚麻色图案衬托下,显得古朴典雅。封面中大面积的白与小面积的水墨晕染,彰显着独特的民族特征,书名以中国红的书法突显出来,浓缩出禅意十足的中国意象。

以现代的设计手段对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加以提炼和运用的包装设计还有很多,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与酒文化中应用尤其普遍。比如在茶叶产品的外包装中,为追求茶文化的悠久绵长,运用传统色彩给人以充分的玄想空间,以显示茶品的清香与淡雅;在白酒产品的外包装中,运用传统色彩表现白酒的纯正与甘洌,体现其口感醇厚与回味悠长。包装的品味是其品质、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的总和。事实证明,设计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国际性,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包装设计只有构建在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具有实用意义与推广价值。

三、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审美意义。

现代包装所传达的文化观念,反映出不同的审美特征,能够从不同的产品设计中窥视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与审美理想。比如日本的设计,总是小巧精致且具有人性化,注重简素的色;德国的.设计以科学严谨、一丝不苟而著称,用色理性沉稳等,这些都和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民族文化有关。中国的传统包装设计风格,大多追求对称、均衡及空灵深远的意境表现,用色喜好红、黄、黑、白等,虽然这些设计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但在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既不能停留在传统设计的框架内,也不能不顾一切地推倒重来,文化艺术的发展进步,都应当在历史的延续中融入时代的特性。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前提下,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现代包装。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借鉴来发展民族固有的文化,提倡“文化的民族主义”是当务之急。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在审美活动中的反映。对传统的理解有2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上的,即过去使用的图案、色彩等显性方式,直接拿过来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当中;二是精神层面上的,是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民族审美习惯的隐性反映。在传统文化这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中,随时会有新的养分被有选择的汲取进来,伴随着时间的沉淀形成新的传统形式,但是主流意识并不会发生改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欲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这种魄力,中国的设计欲领先于世界,也需要这种精神。比如,为体现现代包装简洁明快的设计理念,大胆突破传统色彩使用的禁锢,将黑色与白色直接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又如在现代生活中对红色的大面积使用,扩展了传统红色的使用范围,将鲜艳的红色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装设计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接触商品时,首先是通过包装对商品进行最基本的判断,包装的风格、色彩、品质等都可以成为影响人们判断的因素。包装设计通过占有市场进而影响市场,在国家大力推动振兴民族文化的今天,包装设计能够通过其强大的市场占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立场。中国设计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细致地研究,结合国际潮流和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创造出既符合本民族审美理想,又具有世界性思维新型中国包装式样,使人们在选购商品的同时,透过包装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四、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和”。“和”的内在精神就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讲求“和”并不是要求相同或一致,而是承认并接受差异与矛盾。矛盾冲突运用“和”的思维,通过互相对话、协商,在互相理解认同的基础上来化解。而对立斗争的处理方式只会使矛盾更加尖锐。尽管“和”文化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之上,但这种思想强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共存和发展,与现代协商民主制度基本内涵有一定的契合性。由此可见,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文化为协商民主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

2.2民本思想为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民本思想是传统中国对于权力来源的基本取向,指重视民众地位和作用的政治思想。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认为民众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对国家的兴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必须本着为民众着想的目的,才能赢得民众的支持,从而维持自己的统治,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并成为历代王朝的基本政治原则。民本政治主张政治必须协商、争论和辩论,强调君主要善于接纳人民的建议和批评。这无疑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形成和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思想文化。

2.3德治传统是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现方式。

德治是传统中国治国方略的基本取向。其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统治者及国家的所有官吏,必须将道德身体力行,做一个有德之人,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广大民众。二是十分重视道德感、羞耻心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且认为人们只有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从内心中构筑起抵御一切诱惑的坚固防线。三是强调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充分运用道德教育和道德激励的方法,充分发挥道德在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德治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只有法治与德治的协调配合才能使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2.4权威崇拜对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权威崇拜是传统中国对于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其他个体关系的基本取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权威崇拜文化。权威崇拜包括:一是崇拜权威。在中国传统社会,君权神授、君权至上观念深入人心。人们不仅崇拜皇权,而且崇拜一切权力。二是依赖权威。与权威崇拜相联系的是依附心理。权威崇拜的特性对中国的政治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权力崇拜心理和人身依附意识。这种权威崇拜也是形成我国臣民依附型政治文化模式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民众依赖权威、崇拜权威,总是期盼权威为他们谋福利,这样会使民众普遍缺乏参与政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

3协商民主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3.1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模式。

协商民主能有序地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协商民主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将更广泛的主体,包括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群体充分吸纳到协商民主机制中来,广泛地协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本文一开始论述了我国的政治文化类型主要是臣民依附型,公民更多是服从权威,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较低。通过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从而推动我国政治文化模式由臣民依附型向参与型转变。

3.2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保持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色优势。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源远流长,虽然有一些糟粕之处,但其值得传承和继续发扬的内容更多,如上文中所述的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和”文化、德治、民本思想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有诸多的契合性,有助于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当下,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巨大,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恰好可以继续弘扬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以减少外国文化对我国政治文化的渗透,保持我国政治文化的优势。

3.3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我国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的培养。

协商民主的关键在于协商主体能广泛、平等、自由地参与公共事务。因此,在发展协商民主的过程中要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及政治参与能力,保证公民的正当利益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得到顺利表达。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逐步扩展,导致公共事务的繁杂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就需要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公民能懂得通过合法、理性、有序的途径去表达自己的关切、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在政治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包容和妥协,鼓励公民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参与国家事务和各种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治理。

3.4协商民主制度契合了我国当下平等性、包容性政治价值倾向。

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民主即意味着人人享有平等权利,只有保证每个社会公民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和保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能顺利发展。在当下社会成员现实需求与利益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人民更希望从国家与社会的民主发展中享有更加平等的民主权益,而且期待过程平等,希望有更多平等的机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另外,协商民主从其实现路径和表现形态来说就是包容性民主。通过广泛性、多层面、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围绕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及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协商,最大限度地兼容各方面的利益、包容各方面的诉求、吸纳各方面的建议,无疑可以形成被社会各方面均可接受与采纳的公共政策与公共措施,共同推进民主政治和社会和谐。

总结: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内化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会在更深层面上制约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是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正如上文所述,一方面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诸多特点都与协商民主有契合性,并且为协商民主制度的建构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又会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动力条件,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更广泛、更包容的公民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系统中,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良性互动发展,有助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良序稳定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八

由于在每项体育运动中,运动员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茶水时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叶品种,在茶香之中,品味一杯茶水,可以让饮茶与体育运动完美融合,既有利于宣传我国的茶文化,又可以让我国的茶文化更好地被继承和弘扬。有些体育教学已经将茶文化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人们在运动的同时,喝上一杯茶水,可以有利于运动员的发挥。运动员在休闲之余了解冲茶、品茶、鉴别茶水的方法,可以丰富业余生活,让心灵得到寄托。茶水喝得越多,身体机能提高的越明显。长时间饮茶的人拥有特殊的气质和心境,因此,茶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有精神的升华。

3.1音乐、茶文化和体育运动的结合。

音乐有多种演奏风格和演奏形式,人们在喝茶的同时,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可以让饮茶环境变得更加优雅惬意。音乐能够带给人一种全新的精神享受与情感体验,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领悟和追求,不同的音乐内容,可以帮助人们对生活更加憧憬和向往。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播放激扬高亢的音乐,可以让运动员调动全身的运动细胞,有利于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音乐可以让人有效的转移注意力,运动员通过听取不同的音乐,可以分散由于长时间运动而造成的身体疲劳。随着西方国度不同音乐演奏形式的引入,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等多种音乐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演奏风格相融合,让运动员可以对音乐和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音乐注重对人体精神的滋补,因此在背景音乐的选取上,要能够更好的展现茶文化的真谛,才能让音乐运动员的要求相一致。运动员需要对不同的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进行音乐的选取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理性。由于现代音乐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因此运动员不可以盲目或在懵懂的状态下进行音乐的选取,这样既无法保证体会音乐的强大魅力,也失去了了解茶文化的意义。体育运动音乐的选取,需要保证音乐的内容和演奏风格符合运动员的运动形式,让音乐与人的思想良好的融合,才能促使运动员更好的感受音乐在体育运动中所具有的价值。

3.2茶水对体育运动者的功效。

茶水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能够有效的清理肠道,促进肠道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在运动之后能够及时的补充远动员体内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达到有效增长有益菌,消灭有害菌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实验表明,茶叶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能够有效地降低脂肪含量,达到减肥的目的。茶水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人体工作和运动产生的疲劳,经常饮用茶,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由此可见,茶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通过饮用不同品种的茶水,可以起到抗血脂、抗血压等众多益处。长期吸烟、饮酒的人喝上一杯茶水,可以带走由于吸烟、饮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红茶具有很好的利尿功效,运动员经过长时间的运动,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饮用红茶可以促进身体水循环系统正常运作,也可以保证有效排除运动所产生的毒素,促使运动员拥有良好的体魄。许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大量的压力,通过运动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压力的产生,在运动之余喝上一杯茉莉茶,可以提神醒脑、舒缓紧张,茉莉茶还有一定的降火排毒功效,能够良好地调节体内的火气。但是切记,长时间或者剧烈运动以后不应该立即喝浓茶,因为运动之后心脏的负担会加重,茶水中含有少量的咖啡碱,在喝浓茶以后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促使人身体的整体机能下降,因此喝茶的最佳时间是在运动完休息一会儿以后,这样既能保证对身体能量进行补充,也能让茶水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

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整合,能够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需求,也是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以及茶文化发展进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九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互动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构建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治制度的变迁发展又会形塑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文化形态,使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能互相适应,平衡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系统的良序稳定发展。文章主要以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互动模式为逻辑起点来探析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首先厘清政治文化及协商民主制度的概念以及协商民主制度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点,然后重点论述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使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能成为协商民主制度在我国良性发展的有益土壤。

1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

1.1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一词最早由阿尔蒙德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1956年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哲学》一文,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

对于政治文化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理解各有不同,通过对不同内涵界定的理解分析之后,可以将政治文化概括为:政治文化是一种以一国或地区的各阶层、社会组织及个人为政治活动主体,以特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及历史文化传统为影响因素,以一定的政治心理倾向、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其政治心理倾向主要指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所表现出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动机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活动。政治价值观念主要指政治活动主体对政治体系及行为的选择、判断标准,包括政治信念、政治态度、政治道德等内容。政治思想意识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由一系列政治主张、政治理想和政治目的构成。

关于政治文化的类型,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公民文化——5个国家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一书中将其分为村落地域型、臣民依附型和积极参与型三种典型类型。村落地域型政治文化的特征是人们的公民权意识普遍缺乏,既无意愿也无能力进行政治参与。臣民依附型政治文化的典型特征是人们的政治参与比较消极,易于服从权威。积极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公民对政治有密切的关注并有广泛的参与意愿和认知。

1.2协商民主制度。

协商民主强调在多元社会现实的背景下,普通公民广泛参与,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实质是为广大公民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治理提供广阔渠道和制度平台。近几年,协商民主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项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形式的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商民主的基本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一是协商主体的平等性。参与协商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但都平等地享有获取所需信息以及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权利。二是协商内容的广泛性。协商主体可以就广泛的社会问题进行协商讨论。三是协商程序的合法性。协商的过程不仅要公开透明,保证民众能充分参与讨论,且必须要有合法合理的协商程序。四是协商目标的共赢性。协商最终是使不同参与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说服、妥协等达成共识,从而使政策法律顺利实施,以实现善治。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类型主要是臣民依附型和村落地域型。这种政治文化类型下,民众往往服从权威的支配,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甚至没有政治参与的能力。这无疑对于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推动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变,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更好的政治文化环境。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介绍了一项基于传统课堂策略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英语成绩,对于目前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论文关键词:传统课堂;策略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实验。

随着人们对教育规律和对学习者研究的深入.教学观念也在逐步的改变.原先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逐渐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法所代替,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也随之成为了近来外语界的共识与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探讨学生基于传统课堂策略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这对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局域网、校园网、互联网用于教学,提供个性化教学环境。其应用于英语的改革教学效果已为国外许多文献证明(appel&mullen.;wible,kuo.etal。)。在国内,黄晓燕(2001).张华(.),杨敏(2002),詹英(2002)薛淑琴(2003)等对网络教学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贾国栋.刘丽燕对基于局域网的大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来,很多大学在教育部倡导进行的“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契机下,正开展各种基于网络教学的各方面研究。周群()、李川(2005)、贾卫国(2005)、李新民()和李建华(2006)等人就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网络教学模式、网络平台构建和评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实证研究少,而就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进行基于传统课堂策略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更少。

二、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研究对象是经测试选取的两个自然班,共60名湘南学院刚入学的医学临床专业一年级学生,每班学生30人,其中一班为实验班,另外一班为对照班,两班学生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学生都在中学经过了6年以上的英语学习,年龄在l7一l9岁之间。研究问题是应用传统课堂策略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自主学习水平。

(二)基于传统课堂策略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的实施。

实验班和对照班每周4节课,为期一年,每班180个学时。对照组每周4节课。均在传统课堂上运作.即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讲授听、说、读、写、译的知识,对对照组学生的学习采用终结性评估。实验组任课教师每周2节课综合教程课重在“读和译”,老师除了讲解课文的难点、重点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综合教程的教学中突出“自主”与“参与”两个原则。每周另外2节课,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同学进行听、说操练,当学生在多媒体语音实验室自主学习时,教师轮流值班进行辅导,对实验组学生的学习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在形成性评估中主要是建立学生档案.在学习档案中放入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表、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的大学阶段学习计划、学期计划和周计划.每周学习内容、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效果、每周的计划完成情况、学习心得、英语学习的突出成绩。不足之处,教师随时抽查学习档案并进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提高学生自主能力。为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填写每周计划监控表(如表1)。

(三)数据收集。

数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量表测试的成绩,该量表由作者参考庞维国(2003)、文秋芳()、horwitz(1987)、()’malley和chamot(1990)、nunarl(1995)及()xford(1990)编制而成。它由84个题目组成。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动机、学习内容、环境、自我评估、学习过程、计划与结果。量表采用利克特五分制.1=一点也不像我;2=基本不像我;3一有点像我;4基本像我;5=很像我。量表的可靠性分析表明该量表可靠性系数为0.8886大于可靠性系数0.85,表明该量表可靠性强。二是学生英语水平测试成绩。我们在训练结束采用了6月进行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进行了测试。采用已考过的四级测试卷主要是因为其信度和效度可靠,同时也是为了测试的公准性。

三、实验研究结果。

经过对回收的6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了解到,经过培训,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对自己的独立学习有帮助,“帮助很大”占了56%,100%能学会应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90%学会了有计划的学习,85%能选择自己适合的学习内容,85%学会了评价自己学习。82%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学生自己认为应该对学习负责占了96%,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加强。同时笔者就培训前后英语自主学习水平及学习成绩进行了比较,差异显著。

表2是研究对象培训前后对自主学习水平比较,表3是研究对象培训前后学习成绩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自主学习水平的前测平均分分别为179.6333和182.5333.标准差分别为21.46068和20.50478,两班之间的自主学习水平差异不明显,对照班比实验班稍微好些。在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自主学习水平平均分为210.3667和183.7000,标准差分别为l1.09567和23.45161,差异明显。实验班从前测的179.6338上升到后测的210.3667,提高明显,而对照班从前测的182.5333上升到后测的183.7000,提高不明显。独立样本t测试显示。试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的自主学习水平差异显著(p=0.0000.05)。

统计表明实验班的平均分为74.5678,标准差为8.75468;对照班的平均分62.4333,标准差为10.23576。实验班的最低分为55.00,而对照班的最低分为43.00;实验班的最高分为92.00,对照班的最高分为83.00。采用了spss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测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后的成绩差异明显(p=0.0000.05)。

四、对结果的讨论。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基于传统课堂策略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水平和英语成绩。其原因如下:

(一)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该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它大大拓宽了教材内容,使英语语言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化,使教学更生动、有趣,为整个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传统策略教学和网络教学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只要在能连接到网络的地方。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在任何时间自由灵活地浏览到不同的相关主题,从而达到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信息承载手段的局限,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而该模式彻底改变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扩大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三)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精力及灵活性较计算机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只能把教学步骤严格地划分为精读、泛读、口语及听力教学,其中阅读占了很大比例,这样学生就无暇训练其他的相关技能。但基于传统策略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它在学习系统中综合了多种技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绽合运用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在该模式的教学中,应用“学习档案”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在该模式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意义重大。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展情况,有的放矢,学有目标,同时学生能很好的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进而又能有效的计划自己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十一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效果如何,能否建立起相关的长效机制尚无定论。在此阶段,需要认清传统文化教育的追求,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价值取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对由商业领域而蔓延至高校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以及受其影响而普遍存在于众高校之中的重理轻文、唯技术论、唯就业率是瞻等思想倾向的反思与修正,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受到学界与教育界重视,相关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教育除上述功能外,还被视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制定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可视作政府层面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高校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思想正确是行动正确的前提,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层面明确其价值取向,解决“为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一)志在远功,不求速效。

何为传统文化,笼统地来讲,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为它下一个内涵与外延较清晰的定义,可参考赵洪恩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究其本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为追求目标,以修身立德为根本要务。《左传》有“三不朽”之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为首。《论语》中亦记载孔子“德在文先”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除教授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功用在于对其进行精神和道德上的熏陶,而要使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发生改变非通过长期、持久的教育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显现是逐渐的、延时的而非立竿见影的。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不能“一刀切”地套用应用型课程的评价体系来评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不当怀抱功利主义心态要求它具有即教即好,通过几次课程就能点化“顽石”为“金玉”的效果。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广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砥砺品德的自觉性为目标,追求的是“春风化雨”之远功。

(二)“古为今用”而非“一味崇古”

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在部分高校尚未受到教育者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被视为常规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属“可有可无”性质,原因之一即在于这部分人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置于相对立的位置上,认为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文化是一味崇古之举,是历史倒退行为。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传统文化非为封建时代遗。

留下来的文化化石,是“死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风云变迁,直至今日仍保有充沛的活力,这是因为它有一常葆生机的要诀,即在保持本质要素不变的同时不断与所处时代的精神相融合,吸收各时期新生文化的精华,自我修正,自我扬弃。若以水喻之,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山涧为溪水,入河渠为河水,入江湖为湖水,归大海则化为海水,其性不变,但其形能万化。仅以“孝”为例,由古至今,“孝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且深入人心,为众推崇。元人所著《二十四孝》书中有一则“郭巨埋儿”的故事,在古人看来此乃至纯至孝之举,当加以弘扬,但今年安徽省六安市将其制作为公益广告悬挂街头却在市民中引发争议,许多市民认为此举不合时宜。究其原因,并非因为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孝道”在本质上是错误的或过时的,已为今人摒弃。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孝文化”仍为政府和民众所提倡,孝心孝行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赞誉,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常有人因善尽孝而入选即是明证。六安市民反感的其实是故事中“杀儿奉母”这一藐视他人生命权利的有悖时代精神的行孝方式。因此可以说,“孝”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古今,但不同时期,人们对“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行孝的方式不尽相同,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

其次,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尤其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西风东渐,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一元文化环境也随之转变为多种文化思潮并存的多元化文化环境。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将定未定之际,面对多元文化冲击,譬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见这也好,见那也奇,如不能及时确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则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沦为在思想上不辨是非、无所适从之一代。因此,在当代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为对抗西方现代文化,有了传统文化作为“主心骨”,大学生能更为理性地看待现代文化,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再次,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自主性并对他们的文化鉴赏力抱有信心。教育者当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的文化,帮助他们形成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观[1],允许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主进行文化选择。既不必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较其他文化的优势――要相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具有吸引、感染青少年的魅力,同时还应允许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因素予以批判,批判性地继承、创新。

近年来,与传统文化教育一同受到重视的还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国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在概念和内容上多有相近之处,因此在有关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它们常被混为一谈,甚至相互代替。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显然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必须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由多种心理品质组成的一种综合结构,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政治修养、文明礼仪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整体表现。[2]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从内容上来说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知识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者,根据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的观点,“国学”乃是专指中国固有的学术,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涵盖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和道德等诸多层面[3],其内涵较之国学要丰富得多。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要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具合理性,效果评估更具科学性,最终在高校普遍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以为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而自孔子设馆授徒以来,传统社会的文化学习内容就大致被固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分别对应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和计算六方面的知识与技艺的学习。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偏重于对文史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学知识的介绍,甚至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欣赏》之类的文学选修课程,这种做法无形当中窄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过于单薄。此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其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文学类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有鉴于此,高校应着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四点原则:一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兴趣及要求,按需设课,这是体系构建的前提;二是打破院校、系部及专业藩篱,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开设课程;三是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传统文化各领域,除古典文学外,哲学、艺术、体育、民间技艺等方面的优秀文化――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都应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如可开设有关传统技艺、民俗、书法、武术等的课程,这是提升课程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最后,体系中的课程既要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同时又要主次分明,既有讲求专业深度和知识完整性的必修课,也有以激发兴趣为主的选修课,这样可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二)“三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其一,内外结合。由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技艺又或是固化的物质形态――如某些人文景观。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一途,而是应当结合课程特点,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旨归采取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在讲授传统戏曲课程时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带领学生到剧院观赏相关剧目的实地演出,若缺少后一种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降低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其二,动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除口授、板书等教学手段外还应辅以多媒体教学,将观赏性强的内容制作成图片或音视频,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授课内容开展诸如舞蹈表演、道德话题辩论等课堂活动,让静的知识“动”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三,点面结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只依靠开设几门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必须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其他各门课程的讲授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和活动环节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争取做到“无孔不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

就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说,当前,在高校从事此类教育的主要是文史哲等专业的教师,由于他们属于特定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其教学内容可能涉及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但其教学的出发点是讲授专业知识,因此仅依靠现有的这部分师资力量是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要想在高校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求学校尽快建立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选拔出一批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同时又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长期的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同时要意识到,一名优秀教师的培养非赖朝夕之功,高校在培养自己的专业教师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将那些在某些传统文化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表演艺术家都吸收进入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各依所长面向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正如《纲要》中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濡染当代大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砥砺他们的德性,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于创新中继承,永葆传统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2]彭定。品格育成与人生历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50。

[3]杜悦。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梦溪所长访谈录[n]。中国教育报,20xx—05—23(7)。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篇十二

摘要: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学热”带动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因此,从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目前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历来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而传统文化中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就是启蒙教育的基本素材。近年来在“国学热”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发展中,如何实现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则成了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的“国学热”虽然带动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但是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当前年轻父母多是“80后”,这些家长在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是西方教育理念,他们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忽视,对于所谓的西方科学的教育方法趋之若鹜,并愿意为孩子渗透西方教育,因而阻碍了传统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一些过于严苛的教育理念甚至鼓励体罚孩子,提倡“愚孝”,这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也脱离了现代教育理念;一些青年幼教在实践中,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难以做到以身作则,无法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做好全面的教学渗透,让孩子在形式化教学中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相对单一,许多幼儿园所谓的传统文化渗透就是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而忽视了其他文化形式的教育价值。从上述问题中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够让二者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不应该是简单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渗透式、体验式的教育。因此,在二者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体现教育效果,就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教育内容是教育实践的载体,其决定着教育培养的方向,我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虽然优秀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作品占大多数,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男尊女卑”“愚忠愚孝”等糟粕,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有选择性地予以剔除,从而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2)坚持“渗透”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也发挥着各自的价值,因此,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3)坚持行为规范与价值理念相统一的原则。通常意义上讲,行为规范与价值理念是统一的,但是幼儿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其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理解难以深入,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该着重采用行为规范,并辅助价值理念的引导,让孩子逐渐形成“言行合一”的品质。

要想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制定实践措施:首先,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好教学融合。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主导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在教育渗透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还能够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示范引導,进而强化教育效果。其次,注重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游戏中,如利用成语接龙帮助孩子积累成语;利用童谣讲述历史故事等,以激发孩子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诵读经典,在文学渗透中体会传统文化魅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启蒙读物应该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课程资源,让孩子在每日晨读的时候诵读经典,并在反复诵读中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并融化到行为中来,如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孩子对社会关系、行为规范有一个初步认识。最后,尊重孩子本性,在民间文化活动中体会民俗。在教学融合中,教师应该以孩子为出发点,坚持孩子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孩子引入到文化教育活动中来,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组织班级活动,让孩子在参与中体会民俗的魅力。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而幼儿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启蒙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并积极创新学前教育内容,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并济,用更加包容的精神让孩子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从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3]陕艳娜.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j].新西部(理论版),(3):108,1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