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优秀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9:27:59 |
- zdfb |
- 14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在崛起、发展和衰落的各个阶段。逻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按照因果关系和前后顺序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一
同志们:
这次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是经过市政府研究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会议对20xx年度全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对各县市区的典型工作经验进行了书面交流。这些经验都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学习借鉴。刚才,彦彬同志对20xx年全市卫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今年的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xx年,是全市各级政府全面加强卫生工作的一年,也是全市卫生系统良好的服务和保障能力得到充分展示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卫生系统紧紧围绕推进衡水社会经济超常发展、建设现代“水市湖城”这一重大战略,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卫生惠民力度不断加大。新农合参合农民312.51万人,参合率达到89.51%,共发放补偿资金3.024亿元,涉及参合农民162.13万人次。“百万贫困患者复明工程”完成1200例贫困患者复明手术,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为全市42425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696万元,“博爱燕赵行”活动使79名先天性心脏病特困儿童得到成功手术救助。二是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始终坚持关口前移、联防联控,加强疫情监测和疫苗接种,强化重症识别和医疗救治,有效遏制疫情向学校、社区和农村扩散蔓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是医疗卫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争取新增中央投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3个,总建筑面积14.342万平方米,总投资2.791亿元,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卫生监督执法、爱国卫生、农村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行风建设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也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卫生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关心支持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把握大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卫生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综合分析当前我市卫生工作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委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五宜”(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型现代“水市湖城”的战略决策,破解了影响衡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难题,启动了衡水科学超常发展的新进程。如何更好地肩负起服务发展的重任,为“水市湖城”建设保驾护航,是对今年卫生工作的新考验。二是卫生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地位逐步提高。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xx-20xx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政府财政支撑和保障卫生的能力明显增强,一些多年困扰卫生事业发展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卫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为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当前,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转,看病就医问题已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民生问题。如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传统医疗服务方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四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疫情不断增多。伴随城际间交往的广度、深度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从近些年情况看,先后发生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麻疹等重大疫情,对我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生活方式及疾病谱的转变,传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生活方式疾病、生态环境疾病和一些职业病的危害也愈来愈重,这些都为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总之,今年卫生工作可以说是困难和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卫生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加快“水市湖城”建设,切实增强加快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使全市卫生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动卫生工作健康深入开展。
(一)统筹安排,坚定不移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把医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为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指导原则,统筹安排、扎实推进。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和受益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二是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全市要有60%的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医疗机构由此减少的收入,各级财政要给予补偿,并保障补偿经费及时到位。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让群众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我市虽然不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但要未雨绸缪,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精心研究部署,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维护公益性与提高效率的具体实现形式,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线扩面,扎扎实实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扩大新农合保障面和受益面。各级政府和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加强组织推动,确保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筹集基金的25%。要对筹资困难的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给予资助和帮扶。二是加强基金使用监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新农合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简化群众就医补偿程序。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今年要全部实现出院即报,武强、阜城、枣强、安平要积极做好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工作,真正让参合农民最大程度受益。
(三)预防为主,毫不松懈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一是抓好甲流感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局部地区出现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据有关部门监测,在我国个别地方已发现少量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异株,病毒变异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甲流感防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不可有丝毫懈怠和麻痹。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控和实验室检测,科学调整防控策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二是抓好其它重大疫情的防治。每年春季,是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期,各级要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定点医院救治水平,着力降低患儿死亡率;加强艾滋病防治,积极实行高危行为干预,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进一步巩固结核病防治成果,认真落实“七率”要求,确保全年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以上,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三是抓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落实。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逐步提高接种率,构建覆盖城乡的免疫接种服务体系。四是抓好卫生应急管理。巩固和完善部门间卫生应急工作联动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依法管理、科学防控水平。五是继续深入开展“清洁城乡、保护健康”爱国卫生运动。要重点搞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工作,强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确保20xx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2%的目标。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卫生县城(镇)、卫生村的创建活动,确保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四)重心下移,全力以赴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一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是国家“4万亿”计划的最后一年,国家发改委原定于去年四季度下发的第五批20xx亿元中央投资,有可能结转到今年执行。据了解,今年中央投资卫生事业的资金规模将高于去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精心谋划,积极跑办,全力争取更多项目在我市落地开花。各项目建设单位,要紧紧抓住当前施工的大好时机,提早动手,尽快开工,加快进度,尤其是哈院扩建综合楼、市中医院新建综合楼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要争取尽快竣工、尽快投入使用、尽早发挥作用。发改、建设、财政、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把工程质量、项目进度和资金安全作为监管的重点环节,共同做好项目的监管工作。二要抓好基层卫生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千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完善城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帮扶、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到城市医院进修的管理机制,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三要完善补偿机制,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今年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良好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转变作风,深入细致开展“医疗窗口亮起来”活动。“医疗窗口亮起来”活动是“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细化和延续,是医疗卫生行业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抓手。各级医疗机构要以深入开展“医疗窗口亮起来”活动为契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围绕“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大力便民惠民、促进医患和谐,优化服务环境、塑造良好形象”等五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加强行风建设工作,让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热情、高效、优质、规范、价廉的医疗服务。
(六)深化改革,不遗余力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平稳过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春节前,市政府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对部分部门职能进行合并和调整。其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以下垂直管理改为由市政府管理,市卫生局增加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综合监督、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职能。同时将属于卫生局职能的食品卫生许可和餐饮消费环节、保健食品监管划归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市编办正在审核各部门“三定”规定草案,预计3月底完成。在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过渡时期,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确保职责平稳衔接。要切实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单位稳定,确保职能平稳过渡,保证机构改革顺利进行。二是要严防出现“食品安全监管”空白。各部门在积极推进机构职能调整的基础上,坚持调整、发展、稳定并重的原则,周密制定各项配套政策,保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减、水平不降。三是要明确各自责任。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积极探索履行职责和强化责任的途径及办法,全力保障全市人民饮食安全。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今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协调督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妥善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共同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改、财政、人事、卫生、药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权责明晰、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卫生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政策支持。新医改强调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各级政府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强化地方政府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医改的支出,保障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落实。要积极探索,采取政府投入、社会集资、个人捐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及合资合作、股份制改造等多种途径,多方面争取资金支持,为加快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队伍建设。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能力。要倡导先进的人才理念,鼓励科技创新和岗位成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各级医疗机构要以医德医风建设为主题,以提升行业文明程度为目标,全面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全力塑造医药卫生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志们,今年是“”规划的最后一年,更是我市推进“水市湖城”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定信心,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为建设“五宜”型现代“水市湖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二
同志们:
这次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是在全面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十三五”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回顾“”,部署20xx年、展望“十三五”,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开拓进取,把全省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不断引向深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全面推进“健康河北”建设。刚才,占凯同志传达了庆伟省长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批示,6家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各自经验做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xx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明显,“”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20xx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作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xx届五中全会描绘出“十三五”宏伟蓝图;这一年,河北大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开启“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新征程;这一年,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领导班子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市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卫生计生工作转入新模式、实现新发展;这一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积极进取,推动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成效明显。着力落实省部、京冀卫生以及卫生应急、疾病防控、采供血保障等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综合监督以及京冀张、京冀唐区域卫生合作协议,以推进医师跨区域多点执业等为重点,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开展了河北转诊京津前10位病种分析、京津冀人口发展研究和三级医疗机构差异分析研究,配合国家编制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全省26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燕达集团与北京三家医院、省儿童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等一批项目发挥良好示范作用,有效提升了我省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河北赴京患者同比减少8个百分点。
(二)深化医改重点领域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需求、问题、政策三个导向,狠抓巩固提升和长效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投入保障可持续的良好局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前实现全覆盖,医保、政府、医院三方共担的“631”补偿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深入推进,门急诊人次增加,药占比下降,次均费用增势趋缓。唐山、邯郸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9%,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80元,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顺利实施,91个县(市、区)实现省级新农合定点出院即报。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基本完成,率先与国家平台对接。着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双向转诊流程、常见病转诊标准等规范,邯郸、唐山、廊坊市出台实施方案,积极展开试点。
(三)生育政策调整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扎实开展。全年出生人口85.96万,出生率11.4‰,自然增长率5.58‰,实现年度控制目标。单独两孩政策平稳落地,完成5.89万对单独夫妇再生育审批,调整再婚家庭生育政策,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准备工作。启动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完善服务管理政策体系。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和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84%,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项目成效明显。推进全省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网络建设,出生缺陷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计生惠民七项工程,全面落实奖扶、特扶制度,“医养扶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注重发挥和加强计生协群团作用,计生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四)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9%,艾滋病疫情保持低流行状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0%以上,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加强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强化。新创4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96%的县(市、区)。推行职业病鉴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做到“职业体检不出县、职业病诊断不出市”。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实现县域全覆盖。启动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饮用水监测乡镇覆盖率达88%,完成农村改厕68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6%。出色完成“援非抗疫”、天津港爆炸医疗卫生救援、暑期医疗卫生保障等重大任务,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五)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推进医院评审评价,推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展诊疗合理性评价,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血液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全面深化和加强。大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积极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各设区市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77个县(市)建立人民调解机构。推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设,“三调解一保险”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推进“平安医院”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警务室348家,依法处理涉医违法案件299起,医疗机构治安环境有所好转。
(六)科研创新和人才教育取得新成果。将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治能力和推广适宜技术相结合,加大医学科技创新力度,支持重大医学科研课题137项,评选出河北医学科技奖793项,推荐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省各行业之首。确定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80项,遴选8项以远程教学方式开展基层培训。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培训师资4批1300多人次,招收3000多人进入基地培训。组织260名基地师资参加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组织640名基层全科医生参加转岗培训,稳妥做好农村订单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和毕业生安置工作,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七)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启动21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圆满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国医堂建设目标,我省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做法在全国推广。加快高层次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教育有机衔接,完成国家和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结业考核。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安国、巨鹿中药材资源监测和信息服务站建成投用。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千余场,受益群众近百万。成功召开第三届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
(八)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卓有成效。积极推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制定了9类、175项“行政权力清单”,建立了有18项部门主要职责、114项具体职责、37项公共服务事项、18个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的“责任清单”,以及17项涉及市场经营主体的行政审批后续事项“监管清单”。建立了卫生计生行政执法全程记录制度,在17个执法机构试点运行。创新监管手段,全面启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在线监控,实现饮用水在线监控11个设区市全覆盖。升级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实现在线审批查询、监督信息录入、行政处罚网上办理。成功举办第二届监督技能大赛,并在全国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重点工作取得进展和突破的同时,卫生计生政策宣传、人事管理、干部保健、国际合作、离退休干部服务、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也都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圆满完成20xx年工作任务,意味着全省卫生计生“”规划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一是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比20xx年提高1岁;20xx年我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4.1/10万,较20xx年的28.2/10万下降一半;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48‰和7.74‰,较20xx年11.02‰和13.57‰分别下降50.27%和42.96%。二是人口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全省妇女总和生育率始终保持在1.7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5%以上,年末总人口不超过7430万,实现7460万的规划控制目标。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生育水平变动符合预期。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0.49,完成国家降幅控制指标。三是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长。相比20xx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79人增长到2.2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16人增长到1.79人,每千人口床位数由3.47张增长到4.63张。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和公共卫生人员数分别达到1.22人和5.36人。四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各级政府投入100亿元,支持96所县级医院和4.5万多所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成1960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均建成一所集体产权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五是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提升。诊疗人次由20xx年的3.1亿增加到20xx年的4.2亿,住院量由730万人次增加到996万人次,年住院率由10.2%提高到13.4%。六是政府投入持续增加。20xx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总量,由20xx年的4.43%上升到5.59%,个人支出由43.12%下降到38.21%;20xx年新农合筹资政府补助由人均1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人均15元提高到40元。
五年来,我们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有序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不断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达到新的较高水平。五年来,我们以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平稳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卫生计生管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持续推进“三医联动”,创新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631”补偿模式,突破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政策,激发基层运行活力,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三个不动摇”,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稳妥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推进人口均衡发展。五年来,我们以优化服务为第一责任,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凝炼出“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河北卫生计生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患者回访中心”,全面推开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大力推行“五位一体”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卫生计生行业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时期全省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合力攻坚、奋力拼搏的结果,也凝结着以杨新建同志、赵新同志为班长的原省卫生计生委、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领导班子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委党组,向历任老领导、老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和帮助卫生计生工作的各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定推进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信心决心。
卫生计生都是重要民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成就举世瞩目。xx届五中全会更是站位社会历史发展全局,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多次就卫生计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专门就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召开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卫生计生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勉励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和扎实推进“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工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期间,刘延东副专门出席卫生计生和医改工作座谈会及国务院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关注和支持卫生计生工作。克志书记刚到河北工作,就强调提出要“抓教育、办医疗”,推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庆伟省长多次听取医改、中医药和计生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日前,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卫生计生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赵勇副书记、许宁副省长经常到基层调研卫生计生工作,多次调度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国家和省领导的肯定,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卫生计生工作,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机遇挑战,进一步坚定改革攻坚和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
首先,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卫生计生事业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因素,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到20xx年深化医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决胜五年,必须始终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
其次,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主动把卫生计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更加注重从体系设置和结构调整中提高效率,实现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要更加注重把促进全民健康与增强经济动力、社会活力结合起来,着力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健康服务业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要有效发挥医疗卫生领域智力密集、绿色低耗的优势,不断拓展创新发展空间,发掘经济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卫生计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是建设“健康河北”的必由之路。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健康河北”的安排部署。从居民健康形势看: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差距与群众方便合理就医的矛盾愈发明显;“重治轻防”的传统服务模式与健康管理新理念的矛盾逐渐显现;快速老龄化与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从人口发展态势看: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创新方式方法、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任务日益迫切。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看:工作机制创新滞后与事业发展的矛盾有待进一步化解;人民群众对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和复杂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精心谋划思路举措,锐意改革创新,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三、明确20xx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xx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深化医改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为中心,以提质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促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建设中医药强省为重点,谋篇布局“十三五”,全面推进“健康河北”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贡献。
关于今年的主要任务,即将下发的20xx年工作要点将作出全面安排。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实施好“十三五”系列规划。蓝图昭示未来,规划引领发展。近期,我们要调动综合力量,汇集各方智慧,高质量、全面完成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并统筹做好深化医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药发展等系列规划。各市、县要在实施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年内编制出台本地“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细化每千人口床位、医师、护士等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要认真谋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充实“十三五”项目库,切实把思路体现在规划中、把规划落实到项目上,为有效实施规划找准载体和抓手。要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发挥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积极推进规划实施,把规划从蓝图变成现实。
(二)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重点医改工作。一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创建活动,以国家供给侧改革意见为指导,以“三医联动”促机制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投入、管理、运行、人事、分配、评价等深层次改革;同时,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范围。二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分级诊疗,构建科学的就医秩序,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当前,要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通过基层服务签约、医保杠杆控制、服务价格引导、完善利益分配等手段,构建分工明确、上下畅通的协作机制。再确定3个设区市,选择区域内医联体或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方式开展试点。要把继续巩固和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机制,作为开展分级诊疗的有效模式深入探索和总结。同时,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新增部分,要全部用于购买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分级诊疗。三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意见,做好我省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560元,个人缴费部分为150元,增幅较大,各地一定要切实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要严格控制基金结余,适度扩大报销范围,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不低于75%,并进一步缩小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继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实现全省出院即报和异地即时结算。四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做好药品集中采购的实施工作,保障药品正常供应、配送及时。要积极探索建立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五是巩固基层综合医改成效。深入开展“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基层卫生技能竞赛活动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购买服务管理,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我省基层信息化项目即“河北健康云工程”,纳入了“云上河北‘9+n’云服务平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项目投资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实施难度高,各地、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确保项目早日落地,为卫生计生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我省于1月1日正式施行全面两孩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组织好、实施好。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全面掌握精神实质,充分肯定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功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推进生育政策、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治理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机制综合改革。一是依法实施。要抓紧修订《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确保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8.2‰的控制目标。二是深化改革。要加快整合基层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推进由出生管理控制向提供优生优育服务的职能转变,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要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落实我省改革生育服务证制度的实施意见,深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加强计划生育回访中心建设。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保障母婴健康安全。要建立出生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人口变动监测,提升全员人口数据质量,科学预测和实时监控人口变动形势。要健全完善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机制,加大扶助力度,切实解决好生活保障等问题。要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专项行动。四是注重发挥各级计生协作用。要加强县乡计生协的组织和能力建设,积极承担宣传教育、咨询指导、优生优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等工作,引导基层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四)推动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提质增效。要积极落实《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xx-20xx年)》,紧紧围绕河北医疗卫生强基固本、提升能力的协同发展目标,以建设医疗中心、打造特色专科、创建重点学科、储备骨干人才等为重点,健全协同机制;以合作交流、专科共建、合作办医为重点,谋划深化一批协同项目,搭建功能承接和吸附平台。要加快推行京津冀医师多点执业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协同联动,实现统一目录,落实挂网药品资质审核结果和评标药品中标价格互认。要以环首都14县为重点,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养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深入推进综合监督、疾病防控、应急处置等领域的京津冀合作。
(五)大力发展“大健康新医疗”产业。推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这项工作由卫生计生部门牵头负责。目前,我委已组织起草了规划,正在进行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待报省委、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精准对接,认真谋划,积极协调发改、工信、民政、食药监、农业、旅游、体育等相关部门,全力抓好规划的实施,确保项目落地,促进优势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落实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资本举办医疗、体检、影像检查等健康服务机构,特别要把重点投向特需医疗服务、以医养老、健康管理等领域,大力推行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和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延伸性服务。省委、省政府就此明确提出了考核目标和时限要求,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协调、创新、推动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六)有效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系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按照我省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实施方案要求,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方面,要完善扶贫政策。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开展签约服务,实行“两提高、两降低”倾斜政策,即提高新农合门诊报销水平,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降低病残儿童、重度残疾人以及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补偿标准提高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口支援。所有三级医院都要与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建立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确保帮扶效果。要保障贫困地区集体产权村卫生室正常运转,落实村医待遇。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燕山-太行山连片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公共卫生项目。
(七)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增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能力,提高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医疗应急救援工作。要强化“预防为主”,推进预防前移战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成立由院长担任主任的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明确责任科室或设置公共卫生科,推进防、治深度融合。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发挥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厅级联席会议制度和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行动,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保持全省疫情平稳。强化艾滋病宣传教育、检测监测和综合干预措施,遏制重点人群疫情快速上升势头,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态势。推进结核病综合防治、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增加艾滋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疾病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并通过门诊统筹,降低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做好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替代工作,启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试点。推进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人群碘营养监测,加强农民工尘肺防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启动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2%以上。加强饮用水、空气污染健康影响和病媒生物监测。认真实施国家和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溯源能力,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
(八)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深入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打造县域医疗中心。推进预约诊疗、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综合管理,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与控制指标体系。开展肿瘤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保障医疗安全。实施医学重大科技项目,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主招生“双向选择”,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医学科研技术水平。要高度关注并坚决遏制涉医违法犯罪高发态势,深刻汲取永清“医闹”事件教训,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医疗纠纷。一是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遵守临床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大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医患突出矛盾和问题,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二是健全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医疗风险分担的“三调解一保险”机制,人民调解组织要覆盖80%以上的县,调解满意率达到85%以上。同时,要积极推动医疗责任险,尽快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责险全覆盖;三是加强院内安保工作,做到监控、报警等安全设施配备到位,保安力量配备到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到位。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立警务室,加强医警联动,坚决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保障医务人员的尊严,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广大患者合法权益。
(九)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屠呦呦研究员获奖后,、刘延东副就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中医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振兴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一是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要将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目标任务融入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省情、对标先进,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政策支撑,细化项目方案。同时,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城乡居民医保定额补偿等试点,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的价格和投入机制。二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以及“治未病”、健康养生等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推进安国中药都和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积极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三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实施新一轮国家和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项目、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建立一批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四是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持续推进健康大讲堂活动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创建活动,传播好中医声音,不断扩大扁鹊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十)全面加强卫生计生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统一行政处罚裁量权尺度。贯彻落实国家6部委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整合卫生计生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责,严格执法人员资格准入管理,探索建立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扩大行政执法全程记录制度试点范围,探索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干细胞临床应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和三级医院依法执业抽查。强化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重大违法案件督查督办力度,依规公开监督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坚持依法理财,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有效防范风险。
四、以实干精神和过硬作风,狠抓各项任务部署落地生根。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卫生计生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全系统必须集中精力、激情工作、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任务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来。
(一)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机遇抓落实。卫生计生工作,既有基本国策,更是重大民生,必须时刻把讲政治、顾大局放在首位,时刻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克志书记指出,“十三五”是河北发展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各种优势和潜力最能得到有效释放的时期,是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最为紧要和关键的时期,是转型升级、提质提效、又好又快发展最为宝贵和有利的时期。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住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历史机遇,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新理念、认清新方位、瞄准新高度,紧紧围绕“推进健康河北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重大部署,提高谋大局、抓大事的意识和能力,主动把卫生计生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全局去思考和谋划,注重统筹协调联动,善于借势借脑借力,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共同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格局。目前,全省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但有的地方机构改革只是卫生、人口计生两个机构的简单合并,没有实现“四整合、四融合”,要加快内设机构的整合,进一步把机构改革红利释放出来。
(二)强化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抓落实。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多项重点工作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领导关注、群众关心、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深入调研“冷思考”,攻坚克难“热落实”。要手勤、脑勤、腿勤,深入聚焦工作谋划、政策制定、督促落实、问题整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切实解决一批根本性、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强化示范引领,改革创新抓落实。“千招会”不如“一招鲜”。推动事业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注重典型示范。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医改、打造“大健康新医疗”、创新计生服务管理改革等重大工作,积极改革创新、探索实践。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注重将基层行之有效的做法总结提炼,上升为制度性、政策性安排,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要学会跳出自身看自身、站在高处看自身,对标先进地区学习取经,真正把好做法好经验学回来、用起来。要通过外学内创,努力打造一批符合我省实际、具有河北特色的品牌工程,提升我省在全国的影响力和位次。要加强宣传工作,做好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要坚持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唱响正气歌,汇聚正能量,切实提高卫生计生工作的展示度和认可度。要深入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助力健康河北建设。
(四)强化“两个责任”,廉洁从政抓落实。干净干事才能干成事。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六大纪律”,持之以恒纠“四风”。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深入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健全完善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做到严以律己、以上率下,始终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要求,严禁在工程建设、药品采购、设备耗材招标上参与、干预、插手、打招呼。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深化“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河北卫生计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强力整治“吃拿卡要”和收红包、吃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整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着力营造卫生计生系统“为民、务实、清廉”的政风行风。
(五)强化责任担当,激情工作抓落实。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聚焦“八破八立”,查摆突出问题,坚持立行立改,进一步加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家都深切感受到,克志书记来河北后,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以上率下、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全省干部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细致、精致、极致”作为一种新常态,对工作要富有激情,对责任要敢于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考核,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对各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具体到事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贯通政策设计和政策落实两个“一公里”。对于工作拖后腿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严重误事的要严肃问责。要保持工作激情,持续加热升温,以热火朝天的劲头,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最后,我再重点强调一下安全稳定工作。春节日益临近,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安全稳定工作形势严峻、责任重大。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全系统特别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一是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集中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化解各类风险,做好消防、压力容器、电梯和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等工作,坚决防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抓紧抓好信访维稳工作。要针对医疗纠纷、疫苗相关病例、乡村医生待遇、计生特殊家庭等信访突出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依法做好信访工作。三是落实落细应急值守制度。要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和双人双岗值班制度,严禁脱岗空岗,确保政令畅通。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确保及时发现、规范上报和有效处置。
同志们,改革新蓝图已经描绘,发展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备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勇气,以拼搏进取的干劲作风,努力实现“十三五”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良好开局,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卫生、计生机构合并后首次召开的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贯彻落实好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做好新形势下卫生计生工作很有意义。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坚定信心,不辱使命。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也包括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和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这是我们做好计生和计生协会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计生协会要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信心,为全面深化改革,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服务。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各级计生协会要把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做到领导带头学,协会干部和会员积极学。通过自学、讲座、培训和研讨等多种形式,帮助广大计生协会干部和会员,全面、完整、正确地领会中央的精神,了解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了解人口国情以及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要坚定信心,不辱使命。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这一点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按照党的xx届三中全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的要求,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票否决”制,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确保计划生育工作长期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明确计划生育工作的前进方向,增强做好计生工作的自觉性,不辱历史赋予的使命,紧跟改革步伐,切实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当前,我省即将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各级计生协会要在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主动做好“单独两孩”政策的宣传、发动和释疑解惑工作,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并注意收集和倾听政策执行过程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推进生育政策完善各项工作的稳妥扎实有序实施。
二、凝聚力量,提升水平,不断深化生育关怀行动。
生育关怀行动的重点是关怀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这是一项造福广大育龄群众的公益事业,是我们计生协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的要求,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并打造成计生协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工作品牌。
一是坚持生育关怀工作不动摇。党的xx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育关怀行动在我省开展七年来,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一大批计划生育群众进行计生小额贴息帮扶、幸福工程、金秋助学、安居补助、关怀失独家庭、生殖健康、法律援助以及意外伤害保险等关怀关爱活动,卓有成效地帮助了他们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建设幸福家庭,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实践充分证明,生育关怀行动让广大群众更加理解和自觉拥护党的计生政策,有效地促进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更好地贯彻落实,对实现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增进育龄群众福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计生协会终始必须高高举起的一面旗帜,也是新形势下计生协会的工作方向和生命力所在。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把生育关怀行动开展下去。只要我们牢牢抓住生育关怀,就抓准了计生协会工作脉络,这也是符合机构改革转变职能、加强公共服务的精神,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生育关怀工作的领导,加大力度,继续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推进生育关怀行动向纵深发展。
二是沉下身子“访贫助困·走基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地方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也要看到发展还不平衡,仍有一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为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作出贡献的计生群众,有的生活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还比较贫困,这是我们到基层都能看到的。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有的尚一时无法顾及到,对这部分群众,计生协会更要履行好责任,重点给予关怀关注。计生协会组织扎根于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掌握这些群众的情况,我们计生协会要发挥这种优势,按照群众需要,政府一时顾及不到,协会又有能力做到的原则,办好“最后一公里”的事,帮助困难计生家庭排忧解难,把生育关怀的阳光送到千家万户,这也是为政府拾遗补缺,为民生添砖加瓦。因此,今年生育关怀工作的主题是开展“访贫助困·走基层”。访贫就是要深入到困难计生家庭中探望,在精神上对困难家庭进行慰藉、抚慰、安慰,还要问问题、问困难、问需求;助困就是要根据困难家庭的实际给予帮助,力所能及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资金、项目、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帮扶。通过“访”,了解掌握计生困难户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把工作做在“助”上,实效体现在群众的“心”上。各级计生协会要沉下身子,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对那些目前有困难特别是困难还比较大的计生“三户”,一定要采取措施关怀帮助他们。要结合计生协会实施的安居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住房有困难的计生贫困家庭修建、修缮或承租住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并不断扩大这项工作的惠及面;子女上学有困难的,要通过金秋助学、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等方式,帮助他们上得了学;生产经营有困难的,要把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幸福工程、计生小额贴息等致富项目覆盖到他们,而且要加大力度重点进行扶持,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总之,要通过“访贫助困·走基层”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建设幸福家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凝聚力量提升水平。生育关怀行动是我们的共同任务,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做好。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育关怀工作,各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这方面许多地方有很多成熟的经验,说明要齐抓共管,只有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使关怀面扩大,关怀实效提升,改革开放成果更多地让计生家庭共享。希望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为生育关怀行动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实际上,生育关怀造福计生家庭是党委政府的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做这件事,我们要按照“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要求,共同把生育关怀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三、适应形势,强基固本,加强自身建设。
当前我国全面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深化改革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种大局之下,我省的卫生、计生部门机构已经合并,计划生育工作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如何面对,就是要强基固本,加强自身建设。我省计生协会自身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全省县级以上计生协会机关“三定”工作已经完成,人员也大部分到位,基层计生协会组织网络比较健全,为更好地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参与公共服务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也要看到自身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为更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就必须从思想、组织、作风、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计生协会自身建设,真正发挥好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省计生协会前不久组织人员到各地进行县、乡、村、组计生协会“四联创”活动抽查评估,在评估中发现了一些典型,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评估起到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四联创”工作平衡发展的作用。各地要继续以“四联创”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发展组织建设成果,按照省里开展“四联创”活动的要求,逐项抓好落实,并针对这次评估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不断巩固和提升“四联创”的质量和水平。要重点推进县级计生协会“三定”后人员到位和乡镇配备专职人员,这两件事要抓紧解决。年内市县两级协会编制内的人员要全部到位,对于乡镇计生协会缺乏专职工作人员的问题,可以采取专门编制、“三支一扶”、以钱养事等多种方式给予解决,争取今年乡级计生协会基本实现有专人做事的目标。今年全省新增50名“三支一扶”人员到乡镇计生协会岗位,各有关计生协会要认真配合省里做好岗前业务培训,把这支队伍作用发挥好。同时,要加强村(居)计生协会和协会小组建设,积极推进村(居)计生群众自治,切实推动工作重心下移。
二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思想决定行动,作风体现形象,只有思想端正了,作风才能好,作风好了才能促进工作。要提高队伍思想素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思想和态度,树立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县级以上计生协会机关要进一步改进作风,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做好计生协会各项工作。
三要加强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关系工作能否落实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各级计生协会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精通计划生育和计生协会业务知识,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首先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特别要到困难多的地方去,解剖麻雀,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促进基层实际问题更好解决。其次是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加强实践,多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使计生协会的干部了解群众的心理,多讲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学会与群众沟通的技巧,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总之,只有组织建设好了,基础打牢了,思想作风正了,能力增强了,计生协会才能在新形势下有更大的作为,成为党委和政府做好计生工作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同志们,这次会议作为卫生计生部门合并后召开的第一个全省性大会,会议开得很好,展示了卫生计生事业步入融合发展新阶段的新风貌,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群团组织的计生协会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我省的计划生育工作而努力奋斗!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四
同志们:
这次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十分重要,是市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去年以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医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省创造了经验;“中医药发展”渭南模式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的肯定;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持续加强;医药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德医风持续转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健康教育全面覆盖,群众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卫生计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市政府是肯定的,也是满意的。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卫生计生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随着医改向纵深推进和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尚需持续深化。现阶段,我市公立医院的日常运行和建设发展经费仍主要依靠服务收入筹集,政府对医院的直接投入仅仅是一个补偿渠道。卫生总费用是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投入组成,其中社会投入是大头,主要是由医疗保险保障组成。新医改以来,政府对医保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筹资水平大幅提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性补偿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提升服务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把建立现代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公益性、提升运行效率,作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任务抓紧抓好。
二是构建分级诊疗秩序面临现实困难。按照省政府部署,这项工作去年起已在我市全面推行,但各县市区普遍感到具体环节不易操作、推进难度大。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必须打好“组合拳”,既要有能让群众信任的基层服务能力和优质的转诊服务,又要有政策导向和利益引导,还需要转变群众就医理念和习惯。后两者需要多部门合作及社会广泛宣传引导,而前者主要靠我们努力。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秩序,将倒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综合改革,也需要卫计、人社、财政等部门多方联动,稳步推进。
三是健康产业发展环境仍需精心培育。目前,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单一,社会办医规模偏小、层次偏低、特色不明显、服务与管理水平不高、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和机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需要通过完善健康产业配套扶持政策,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办医、医师多点执业、创新医疗服务投融资机制、加强社会办医行业监管等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四是计划生育转型发展面临新常态。当前,生育政策的调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从我市以及全省、全国“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条件并申请再生育的人数不多,各地并未出现预期的生育高峰。我们要在去年开展群众生育意愿调查的基础上,主动做好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也步入了转型发展期,出现一些新常态:在工作理念上,从重管理到重服务转型,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群众提供政策服务、技术服务、便民服务上;在工作职能上,从控制人口数量到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转型,统筹解决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工作对象上,从育龄人群向全员人口转型,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人群、面向全生命周期,实现计生工作社会化全覆盖;在工作内容上,从计生向民生转型,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向涉及人的生命全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在工作方法上,从行政强制到依法行政转型,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省《计划生育条例》为重点,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执法监督,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法制化水平。
分析新形势,适应新常态,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系统、深刻理解和把握卫生计生各项改革政策,坚持走具有渭南特色的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之路,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重大领域的改革突破上保持定力,不折腾、不观望,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增强毅力,不懈怠、不打折扣。
二、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抓好卫生计生重点工作落实。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加大改革的推进力度,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一是切实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医改是系统性工程,要始终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今年,重点要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政策生根落地,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切实抓好澄城县医药卫生综合改革试点,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出示范。在医疗保障方面,要加大医保支付方式制度改革力度,切实用好新增70元农合资金,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全省药品“三统一”系列政策,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科学制定政策,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偏远地区乡村医生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全面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加大定向全科医生招生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基层全科医生人才。
二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当前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基层服务能力较弱、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实行分级诊疗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突破口。今年我们要按照全省部署,加快建立和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着力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行县镇医疗一体化、镇村卫生管理一体化改革,综合运用对口支援、医保支付、价格杠杆等措施,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社会办医。结合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部署,进一步简政放权,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准入和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同等待遇,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的各种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加快建立运行规范、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一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紧张的关系不会改变。基于这“三个不会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三个一”领导机制,层层夯实责任,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避免因机构改革和生育政策调整而造成工作的滑坡。
二是扎实有序地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xx年是我市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重要一年,群众生育愿望会进一步释放。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以人为本、依法管理、有序实施、风险可控”的原则,加快推进服务证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把好事办好。要根据人口变动情况,做好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合理规划配置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要做好出生人口的动态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防止出现人口堆积和低生育水平的反弹。
三是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协调推进计划生育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方式方法的改革,完善宣传教育、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长效机制。进一夯实基层基础,稳定工作网络和队伍。扎实开展第四轮“母亲健康工程”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持续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幸福家庭建设,完善针对计生困难家庭的民生政策,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
(三)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巩固免疫规划、慢性病、地方病防治成果,加大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深化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扩散。
(四)加快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整合,推进卫生计生系统职能转变。
卫生和计生机构整合的目的是为了给群众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更加方便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目前,我市市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各县市区要按照市上的部署,加快推进改革力度,制定路线图、排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认真做好机构改革职责调整和“三定”工作,保留县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乡镇卫生计生办公室,合理配置资源,做到机构职责明确,队伍稳定,人员加强,经费保障。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人员思想不放松、纪律不涣散、工作不懈怠。要同步推进卫生计生技术资源深度整合,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技术优势和计划生育社会工作优势,建立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要对去年市卫生和计生部门下放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及时公开执法依据、管理权限、办理时限和程序,逐条分解,落实责任,有效衔接,确保下放的审批、服务和管理事项依法规范运转。
三、强化责任担当,以务实创新作风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去年12月,习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盼和新要求,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
一要切实转变作风,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各级各部门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改进和转变作风,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想办法、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只要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有利于加快事业发展,都要无条件服从工作大局,摈弃部门利益,不等不靠,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敢为人先,敢于创新,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基层一线的实践和先行先试,创造出一些符合实际的新办法。
二要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各级各部门及其“一把手”对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都要亲自过问、亲自组织研究、亲自督促落实。要紧紧围绕深化医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推动卫生计生服务资源融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关系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明确职责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要不断完善政府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确保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不留缺口。要高度重视基层卫生计生人才的引进留住和培养成长,用足用活省上关于为县以下招聘医学本科生的政策,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免费培训和基层医务人员脱产进修工作力度,不断筑牢卫生计生服务的“网底”。
三要强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奖惩。为政之要,贵在落实。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市政府已与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医改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我们将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定期和不定期督促检查,检查结果既作为年终奖惩的依据,同时要与县市区的项目建设、资金补助、评优树模相结合,对目标任务完成好、有突破创新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并优先在项目、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同志们,我市卫生计生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渭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五
同志们:
刚才,陈根成同志作了一个全面的。
工作报告。
黄霏同志作了纪检工作报告讲得都很好我都赞同。借此机会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20xx年工作的总体评价。
在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卫计委的工作要求,继续发扬卫计系统的优良传统,积极作为、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圆满地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幸福衢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要求,统筹谋划,稳妥推进各项改革。一是分级诊疗试点有序开展。去年4月分别在柯城、衢江、常山三个县(区)启动了分级诊疗试点。启动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合理确定首诊范围,及时调整了分级诊疗中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群众就医格局平稳有序,试点成效明显。二是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扎实推进。主动承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全市9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与6家省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同时,市级医院与县(市、区)医院也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较好地提升了我市各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三是责任医生签约制度逐步推行。积极响应国务院、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研究制订出台实施意见,创新基层卫生服务模式,规范开展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年内完成了覆盖15%以上户籍人口的工作目标。四是市区卫生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厘清了市、区公共卫生的管理职责,明确了主城区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柯城区统一负责管理建设,更好地调动了市、区两级的工作积极性。
(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一是切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针对去年春季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联防联控机制,细化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得到国家和省疾控中心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二是省疾控中心疫苗临床研究市级基地落户衢州。戊肝疫苗项目正式与市疾控中心签约,开化、江山疾控中心作为项目点也已启动戊肝疫苗的临床试验研究,填补了浙江省在疫苗安全监测评估方面的空白。
(三)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始终坚持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导向,始终坚定执行计生基本国策,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二是顺利完成卫生、计生机构的改革整合,职能调整落实到位,各项工作平稳过渡,顺利推进。三是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自政策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审批单独夫妇再生育近7000例,确保了计生工作的平稳过渡和有序衔接。四是大力开展生育服务审批“一张网”建设工作,认真总结常山县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市推广,切实提高计生工作效率,得到省卫计委的充分肯定。
(四)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积极贯彻落实、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狠抓挖掘发扬,取得了新的成效。衢江、常山建立了中医院,实现了县(市、区)中医院的全覆盖。杨继洲针灸项目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衢江区还举办了世界针灸周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杨继洲针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市区重点医疗项目有力推进。市中心医院项目主体工程于去年8月22日结顶,比计划提前32天完成。幕墙、暖通等内部装修工程进展顺利。市民盼望已久的市妇保院迁建工程也已明确项目选址、建设主体和建设方案,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前期工作,争取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赖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力监督,有赖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更有赖于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所作出的共同努力。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卫生计生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医疗资源配置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按照国家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服务人口床位数为1.2张,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员数为3.5人,而我市仅为0.32张和2.02人,低于全省平均的0.4张和2.47人。市级医院的规模远远落后周边地市,市级医院的床位数比丽水还低。全市到目前为止没有妇产科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医生奇缺,市妇保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资源结构布局不合理,综合性医院较多、有专科特色的医院很少。市区民营医疗机构布局较乱,尽管床位数占比已达到20.79%,但总体上低、小、散。必须进行医疗卫生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二是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全市105家乡镇卫生院,仅有1449张床位,执业医师(助理)和护士也只有1382名和580名;村卫生室1023个,在岗人员1151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赤脚医生”,具有执业医师(助理)资格的仅有169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业务用房、编制、经费投入都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医疗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总的来讲,我市的医疗技术无论是医疗装备水平还是医院的诊疗技术这两年发展很快,但是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尤其是在大病重病、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还有不少差距。这些都有待于认真地研究解决。
二、关于20xx年的工作重点。
20xx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希望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落实举措,努力推动全市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在重点工作上,要做到“五个聚焦”:
(一)聚焦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
今天印发给大家的会议材料里有市里的“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各个县(市、区)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在这里,我对规划编制工作再提三点要求:
一是目标要清晰。要按照与省里同步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和建设“健康衢州”的战略目标,以创建“卫生强市”为抓手,准确研判我市的有利条件和突出问题,加强与省里规划要求的衔接,科学合理地设定各项指标任务。
二是任务要明确。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和矛盾。要明确今后五年我们应该干哪些必须干且能干成的事情,任务要细化、要刚性和可操作。
三是保障要有力。各地要落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做好“兜底”这篇文章,不断加大投入,确保供给到位。同时,要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
(二)聚焦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双轮驱动、齐头并进。
一是要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我市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环境优势,要准确把握机遇,编制好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落实好相关措施,切实推进医疗卫生与养生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支持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
二是要全面推行分级诊疗。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今年将在全市推开。要认真总结三个试点县(区)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一要细化首诊范围,要实事求是地确定特殊病种、特殊专科,如精神病、儿童专科、中医推拿针灸等类似这些基层不具备条件的特殊专科门诊,把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纳入到首诊范围。二要合理确定转诊的报销比例。三要研究将城镇职工纳入分级诊疗体系。四要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市卫计委和社保局要加快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和双向转诊平台两个信息平台,把管理信息系统和医院的his系统进行对接,建设上下畅通、双向转诊的信息平台系统,真正方便群众就医。五要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大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仪器设备投入和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三是要落实“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是省委省政府作为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来抓的一项工作。市、县两级医院在与省级医院结对合作时,要重实际、重实效,在探索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可持续合作上下功夫。县医院也要下沉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其建立合作关系,进行结对帮扶,帮助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四是要理顺市区卫生管理体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认真做好迎接国务院对我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督查,加快市区九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步伐,确保顺利通过。柯城区的疾控中心建设项目也要提上议事日程,及早进行深入研究谋划。
(三)聚焦“全面两孩”,有序推进计生工作。
“全面两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认真予以贯彻落实。下个月,市里将专题召开全市计生工作会议,在这里我简要强调三点:一是要加强制度衔接,关键要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社会抚养费征收、再生育审批、利益导向制度等的衔接。二是要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三是要创新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四)聚焦国卫创建,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省政府去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县(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四个县(市)认真研究,明确目标,制定路线图、时间表,确保按省里要求如期完成创建任务。三月份市里还将迎来国家卫生城市的复审,任务艰巨,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
与此同时,要继续做好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当前正值h7n9禽流感的多发易发季节,防控形势严峻,希望各地提高警惕,严格落实各项联防联控举措,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疫情。此外,也请大家密切关注最近流行的寨卡疫情。
(五)聚焦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要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引导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将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党组织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纪律教育,严格执纪问责,加强监督制约,“零容忍”惩治腐败。
二要加强行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医院的巡查工作,严肃查处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行为,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塑造行业清风正气。
三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开展优秀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深入实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注重基层卫生院的全科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医风良好的医技工作者队伍,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衢州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2
页
1
2
3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六
同志们: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区委、区管委的一项中心工作,今天这个会议开的很及时很有必要,充分体现了区委、区管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刚才庭前同志宣读了表彰通报,大家要继续虚心学先进,努力争先进;贵诚同志做了很好的主题报告,*年工作总结很客观,当前形势研判很科学,*年部署很全面,我完全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遵照执行。
前面的同志讲的很好,很具体,我就不多讲了,但会议机会难得,下面我就如何抓好新形势下的卫生计生工作,简单讲四个方面的意见,和同志们共勉。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卫生计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家一定要紧扣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学习、理解和落实发展新理念贯穿于始终,着力推动常规动力向创新动力转变,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卫生计生服务的内涵提升上。今年,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第一年,各级各部门要充分了解、把握和领会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内涵和新任务,切实增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把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为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资金、政策支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计划生育政策有了调整,但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没有变,“一票否决”的基本原则没有变,并且在工作质量上要求还更高了。因此,计生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来不得办点松劲,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区委、区管委将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不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弄虚作假、不负责任,造成人口出生失管失控,工作严重滑坡倒退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经不起检查,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乡镇、村居和部门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区里对每个村居继续拿出1万元工作经费与计划生育工作挂钩,卫计部门和各乡镇要认真考核,做出什么成绩就拿哪个档次的工作经费,不能讲情面。今年省市对卫生计生工作考核要求比以前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要求更加严格了,上面抓的紧,我们基层就更没有任何理由松懈,因此,无论计生政策如何调整,大家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意识”不能有丝毫的减弱。各乡镇、部门单位一定要迅速将这个会议精神传达下去,认真安排部署,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争取今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要强化问题导向意识。
卫生计生行业是个服务行业,医疗卫生工作与群众健康、患者生命息息相关,是重大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历届区委、区管委都高度重视。今年霞波书记在区委经济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切实落实民生项目,优先解决民生问题。当前,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纵深推进和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虽然一些面上的问题在不断得到解决,但是卫生计生领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也在不断的凸现,老百姓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推进工作的难度也必将进一步增大。大家一定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将其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导向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思路谋划得更科学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具体一些。要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紧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完善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切实优化服务管理,坚决扼制趋利行为。特别是在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医疗卫生部门要迅速拿出具体措施来,要努力将看病费用降下来,将服务质量搞上去。
三、要强化效率意识。
卫生计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就是抓落实、促发展,要通过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重点要抓好的工作,贵诚同志都讲了,我就不重复了。我这里就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还强调一下。一是关于建立医疗联合体的问题,现在这个工作市里看的很重,是个潮流,从大的方向看是个趋势,我们在这个方面可以再走快一点。与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的合作谈判工作要积极稳妥推进,区卫计部门牵头要抓紧抓落实。同时,区人民医院异地新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也要迅速启动,不能拖不能等,卫计局牵头,人民医院作为当事主体要主动做工作,这是我们打造“区域中心、农业公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站在全局高度全力谋划实施。二是全面两孩政策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执行,要积极做好二孩生育的教育引导,特别是生殖健康服务,现在政策放开了,一些高龄妇女有生育二胎的意愿,这些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一定要及时跟上,确保优生优育。三是5名重性精神病救治任务、53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任务、300个农村改厕工作任务、250名无偿献血任务,这些都是省、市规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一定要按要求完成任务。今年无偿献血工作完成地很不错,全区322人参与无偿献血,超额完成了任务,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要再接再厉。四是灭鼠灭蟑、禁烟、“五小”专项整治这三项工作都是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全面体现城镇文明卫生程度和全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各单位一定要抓紧落实。创卫动员大会开了快一个月了,按照工作安排,应该要有所动作,近期创卫办公室要组织一次工作调研,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决不能光打雷不下雨,霞波书记对这个工作看的很重,盯的很紧,搞不出成绩,完不成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都要被“打板子”。五是抓好“5·29会员活动日”活动,这个工作请卫计部门抓紧组织,时间很紧,一定要组织出水平。
四、要强化廉政意识。
党风廉政建设是大事、要事,时刻都不能放松。卫生计生属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人民群众、社会舆论和执纪执法机关关注的重点。卫计局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持续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加大对违反“九不准”规定和在医疗服务中收“红包”、乱收费、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在医药购销、项目建设、设备购置、行政审批等方面,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真正做到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各卫生计生单位“一把手”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规定,以上率下,严于律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讲纪律守规矩,弘扬优良医德医风,坚守职业操守,真诚做人,老实干事,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卫生工作是救死扶伤的良心事业,计生工作是优生优育的国之大策,我们一定要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崇高的荣誉感,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中去,为人民群众服好务,为“区域中心、农业公园”建设添砖加瓦。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七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省、南通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总结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进一步把握大势,凝聚共识,用改革发展的强劲引擎,合力开启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新征程。
一、凝聚正能量,落实新举措,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实现健康发展。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国家、省、南通市卫生计生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综合管理,落实惠民举措,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积极部署深化医改先行先试工作,围绕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目标,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夯实医疗卫生基础、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营造良好医疗环境、巩固放大特色优势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稳步推进,把增投入、建体系与转机制、调结构紧密结合,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以药补医等深层次问题,深化医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两大医疗管理集团完成组建,正式运行。通过“一优化、双引导、双规范”,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全市组建健康管理团队252个,家庭医生制度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展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在基层医院住院的低保、五保户及农村70周岁以上老人基药免费工作全面启动。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转型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积极筹建。示范创建积极推进,6家镇中心卫生院完成两个数字化预防保健门诊改造,建成数字化预防保健门诊,5家乡镇卫生院通过省示范乡镇卫生院验收,5家村卫生室通过省示范村卫生室验收,25家村卫生室按省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完成基本改造。
卫生行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促进用药行为科学化、合理化。巩固“无红包医院”创建成果,深化“开门评医”活动,全面推行群众满意度第三方函调制。完善医德医风诚信档案建设,构建医德诚信体系,推进诚信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化。综治、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深化。人防、技防、物防基本到位,安全措施全面落实,责任意识明显加强,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平安医院创建全面深入,37家医疗单位、5家卫生单位全部达到平安医院标准。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健康大讲堂、送医下乡等“十大卫生惠民举措”赢得老百姓良好口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启东好人”评选、骨髓干细胞捐献、巾帼文明岗创建等活动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者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所有卫生计生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医疗保障水平不够高、群众就医负担依然较重、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滞后、服务均等化水平还不高、行业作风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这些制约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老问题、老矛盾正在逐步显现,为深化改革,实现卫生计生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唯有正视问题,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解决问题赢得发展的机遇和胜利,体现卫生计生工作者的胸怀和担当。
二、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全面完成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目标任务。
医疗管理集团规范运行。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要求,进一步理顺集团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切实按照五个统一管理和建立五大运行机制要求有序运行。加快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全面实行市级医院一级临床科室挂钩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医生挂钩村卫生室制度。市级医院必须每年派若干名中、高级职称医生全日制下派基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同步派员到市级医院务实进修。进一步完善集团会计核算、影像、心电、临检、病理、远程会诊等共享中心的运行机制和业务覆盖范围。加强集团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统一服务规范、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服务品牌。建立完善集团督查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业务管理,努力实现集团内部同质化。
分级诊疗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分级诊疗的重要意义,把该项工作作为医改和全年工作的重点,扎实推进,切实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思维模式。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各种途径、各种形式把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具体做法宣传到所有老百姓,力求人人知晓,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全体医务人员更要深刻理解、主动宣传、协调支持。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完善运行管理和上下协调衔接,畅通转诊渠道,方便群众就医。进一步加强登记、统计、汇总、分析,完善考核考评和督查机制,确保分级诊疗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不断完善药品采购供应机制,努力降低药占比,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提升医院自我补偿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市医管会、集团理事会、医院管理层作用,切实履行职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全面实行人员岗位管理,不断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严格绩效考核,实行分级考核,对有收支结余的单位实行二次奖励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和分配差距,进一步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
健康管理团队有效运行。实行驻点工作制。将市级医生驻镇、镇级医生驻村制度与健康团队服务有机结合,提高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康团队中的镇级执业医师每周驻村工作不少于1天,在责任区域开展巡诊、坐诊、随访管理、健康宣教、培训指导等服务。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广播、电台、报纸、网络、发放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家庭医生制度、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便民举措,提高广大居民的知晓率,形成社会广泛支持,群众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健康管理团队实行办公场所、服务流程、服务项目、公示内容、服务装备、工作日志“六统一”管理模式。在汇龙镇试点开展的基础上,确保3月底全市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和成效。
切实加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执行党政统筹协调机制,坚决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将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镇乡、各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坚持部门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卫生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强化相关部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职责。
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继续做好社会扶养费征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科学有效考核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一要在信息上实现共享。积极争取与民政部门共享婚姻信息,与公安部门共享户口申报、注销、流动人口信息,形成渠道畅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体制。二要在执法上实行联动。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严格查验生育证明,及时反馈户籍登记信息;对重大疑难案件,请市人民法院提前介入,同时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形成相关执法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综合治理违法生育工作格局。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八
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卫生计生工作会议。
讲话稿。
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今年社会口召开的第一个年度工作会议。卫生计生工作特别是医改工作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省“两会”上,卫生计生工作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讨论的重点。春节刚过,我们第一个会就讲卫生计生工作,也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桑淑娥同志全面总结了20xx年及“”卫生计生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20xx年重点任务,内容全面实在,任务具体明确,我都同意。会上,我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
责任书。
希望会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抓好卫生计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县、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省市重点任务,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省政府综合医改部署和要求,按照“3936”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四个重点,强化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16项具体办法措施,分级诊疗制度、全程管理模式、“三家”服务、基层综改等工作创出了西宁医改新特色,医改红利惠及了更多城乡人民群众。二是医疗水平得到新提升。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二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县级综合医院、中藏医院、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了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扎实有效,医院服务能力和综合收入同步提高。三是健康保障得到新提高。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50元,参保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8%,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90%以上,困难群众就医和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入下降“快车道”,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四是公共卫生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3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6%以上。五是计生工作取得新发展。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计生重点难点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积极开展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活动,持续推进“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力度,继续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更加关爱失独老人生活。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5年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担当和心血,体现了各区县、各部门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群众不断扩展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我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中心城市资源集中、功能重叠,城市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城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各类卫生机构名目繁多、数量庞大,难以监管,服务安全隐患风险高;市级公立医院缺乏长远规划,空间狭小,发展受限;全市还没有独立的妇产、儿童、职业病防治等专科医院,城区缺少二级医疗机构。二是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就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特别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三是医疗卫生与相关产业联系不紧密。去年11月,我们首次成功举办了医疗卫生健康与社会力量参与研讨会暨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理事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中我们也看出,我市医疗卫生工作与外界沟通不够,自我宣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加快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保健、疗养、康复、休闲、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四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全面二孩政策带来新挑战。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2.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卫生计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基础差、保障能力弱,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应对今后可以预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五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机构,但在预防与治疗上,协作不足、协同性不强,缺乏联通共享,难以应对日益高发的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两项指标管控压力依然很大,远没有我们了解的这么乐观。六是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薄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就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我市缺乏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知名专家、人才储备、设备配置、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级医院及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的现状仍很突出。同时,包括市卫计委机关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职工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策学习把握都需要加强,工作作风、老爷作风、衙门作风、服务意识,以及吃卡现象不程度存在。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指明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幸福西宁”,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西宁城市定位和发展理念进行反复梳理、深入研究后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我想,没有健康,难有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建设“幸福西宁”无疑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西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疾病模式向慢性病转变,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诉求的不断扩展,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鼓足干劲,提升效能,力争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12315”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一)深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当前,医改正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发展,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医改,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里,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有力有序推进。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从制约医院发展和影响医院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坚持公益性和保障高效率,加快完善医院管理、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内部运行、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卫计委要抓好制定出台全市公立医院考核考评办法,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是着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近两年探索实践来看,推行分级诊疗的关键是患者和医务人员。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医保支付、签约服务、便民惠民等措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基层首诊带来的好处,引导患者转变就医观念,支持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要加快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我想,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的目标。前期研究制定的《组建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实施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进以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病组)、床日、人头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四是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国家和省、市始终将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来抓,去年相继出台了具体办法措施,对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今年4月1日起,省上执行新的招标结果,市卫计委及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用什么、招什么、采什么”的原则,尽快对药品目录进行筛选,抓好挂网采购药品的议价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力争平均降幅在10%左右。同时,要抓好药品医用耗材配送管理工作,对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取消配送资格,从而保障基层偏远地区群众用药需求。
(二)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关于这项工作,要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一方面,要尽早出台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并与规划部门衔接;另一方面,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研究出台具体办法措施,既要解决基层守门人托底问题,又要解决监管工作到位问题。一是围绕城市功能谋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特别是加快南川、北川和多巴地区医疗机构建设,促进全市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同时,要扩大市第一、第二医院发展空间,增强市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专科医院建设。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积极谋划实施妇幼、口腔、骨科、中医等一批专科医院,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三是加快建设城区二级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这是全市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市卫计委要抓紧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效。四是科学规划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重点围绕地方病、心血管疾病及肺水肿、肺心病等困扰城乡居民的高原性疾病做好诊疗、科研、教学等保障工作,力争在研究、治疗高原疾病学科上取得新突破。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依托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综合性核心医院建立影像中心、诊疗中心、病理中心,打通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节,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对接、技术同质、结果互认、节约成本,提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医院和患者对病理学诊断技术需求。二是探索建立市属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名血透病人,做透析必须在医院挂靠床位治疗,既占用医疗资源,也给病人带来不便。市卫计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医疗惠民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研究提出全市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建设意见和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医保门诊费用核定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公平的医疗服务。三是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国医馆”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提升中医品牌,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置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要深入研究养老配套医疗纳入医保范围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着力从政策层面推进医养结合。四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国内外各类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远程诊断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影像、检验、心电和病理诊断等,提升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强化诊疗水平。五是打造医疗服务品牌。围绕“幸福西宁”,深入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市属5家公立医院“一院一品牌”创建活动,继续推行“五免十减”救助措施和26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打造特色医疗服务品牌,提高群众获得感。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切实做好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置,加快建立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都很明确,市爱卫生要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同时,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建卫”国家级复审工作,市爱卫办要尽早制定。
工作方案。
提前准备迎检资料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注意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将“建卫”复审工作与“创城”、“清洁西宁”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五)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可以预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短时期可能会出现妇幼保健资源不足、服务保障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因此,从这一点来讲,计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切实把这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好事办好。要进一步加强失独家庭的关心和帮助,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加强失独家庭帮扶的综合政策措施。要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母婴安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今年妇幼保健站和计生服务站整合工作不单是形式上的,必须是实质上的领导管理统一、资源统筹共享、人员统一调配。要广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和再生育技术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这里,强调一件事,市卫计委要加快规划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站服务功能,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
(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西宁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政府会议已研究通过,尽快下发执行。要鼓励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医生到基层医卫生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为医师松绑。今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医疗机构服务基层的考核办法,建立市县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解决“公立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问题。二是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加大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努力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开展西宁市名医评选工作,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培养师承学术继承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造名医专家团队。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要与中日友好医院、天津泰达、北京阜外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合作,注重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紧缺人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专科,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要多深入基层调研,向基层学习;要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市卫计委要统筹考虑,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争取同城同策;研究建立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在保持待遇、身份不变的情况下,让各级医疗机构干部职工通过挂职交流,全面了解卫生计生政策、工作流程等,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医疗卫生计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吃透文件精神。卫生计生工作政策性很强,特别是医改都是以政策为依据,在政策范围内运行,吃透精神很重要。从目前来看,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在把握政策上还是有差距、有不足。比如,去年我们研究制定的有些改革方案,迟迟不能下发实施,我想,根本原因还是业务工作不熟、政策掌握不清,前期我到三个县调研医改工作,也发现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对医改政策的认识比较粗浅,有的县对医改工作研究不到位,造成了工作被动和滞后。因此,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和省上全面深化医改的重大部署、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真正学深学透学明白,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策水平,做好研究工作的有心人,政策把握的明白人,执行决策的责任人。
(二)强化部门协作。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总体来讲,近年来,各区县、各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围绕医改工作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但是,有时部门之间还是存在协调不及时、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工作进展。卫生计生部门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责,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编制、人社等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健康成长。各级政府要保障对卫生计生领域经费投入,确保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市卫计委、市医改办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四)注重舆论引导。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围绕群众的关注和期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要以深化医改为主题,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的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医改。
(五)切实改进作风。中央和省委对改进作风、反腐倡廉的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王晓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要坚决纠正卫生计生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查找和改进服务态度不好、服务理念不清、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持续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守纪律、讲规矩,主动接受纪检机关监督指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乎民生,顺应民意,推进健康西宁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真抓实干,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是当前新常态下,推动我县卫生计生工作稳步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前,国家选择青海作为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四省份之一,是一件大事,省、州政府近期也对深化医改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并明确了具体任务和措施。这些对我县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要借此利好契机,持续深入推动我县综合医改工作,推进卫生计生事业稳步发展。刚才玉兰局长对我县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这些我都赞同。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卫生计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抓住新机遇,扎实推进全面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一)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抓手。继续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要构建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确保小病解决在基层。要大力推行无假日门诊、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等惠民措施,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力度,扩大基本药物覆盖面,在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加强监督与管理,切实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实现常态化。年内,全县各医疗机构的基药配送率要达到97%以上,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要降到45%以下。
(二)夯实卫生计生基础建设。加强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为更高层次开展卫生计生工作搭建平台。加快总投资135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加快职能机构整合步伐,完善机构设置,重点做好县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合并整合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步伐,夯实基层医疗基础。做好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的建设,确保与系统互联互通。
(三)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坚持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一票否决制”,稳步实施“单独两孩”和取消生育间隔政策,严格落实独生子女奖励资金政策。各乡镇要严格按照《青海省计划生育基层工作规范》,设立卫生计生办公室,配齐计生专干,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深入推进“康福家行动”和“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实施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四)完善医疗安全与服务监管。深入结合“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年”活动,切实转变医疗卫生行业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塑白衣天使形象,加大对违反医德医风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卫生计生系统风清气正、形象良好。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重点做好县级医疗机构监管,最大限度防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要进一步做好医疗信息公示工作,保障群众知情权。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强化麻疹等专项免疫工作,提高疾病防控整体水平。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免费向全县城乡居民提供包括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完善各项卫生计生预防和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工作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六)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卫生计生部门在履行好业务职责的同时,要统筹做好十三五规划、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落实好卫生计生部门“一岗双责”。发改部门要继续支持卫生计生工作,在项目上要多协调、多争取。人社、编办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要定期在公共场所、社区、村社开展卫生计生宣传服务活动,树立卫生计生良好形象。
二、提高新认识,狠抓落实确保卫生计生工作取得实效。
今年卫生计生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挑战多,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狠抓落实。
(一)坚持以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落实。我县作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任务繁重,我县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博弈期,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会很多,必须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开弓没有回头箭,医改没有完成时,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落实的关键,要坚决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投机取巧、降低标准等顽疾,要不断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好落实各项工作。
(二)坚持以踏石留印的措施抓好落实。卫生计生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工作措施软弱无力,国家和省州政府的惠民政策就得不到有效落实,群众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要系统、完整、准确的掌握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基层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设备利益不充分、管理松懈、执行力不强、服务能力水平低下等薄弱环节,一项一项抓成效。
(三)坚持以清单模式的手段抓好落实。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三个清单,就是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制定责任清单、措施清单、进度清单,明确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严格时间进度,做到单单明晰。同时加大对清单执行情况的督办督查力度,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抓改革促发展,抓管理促规范,抓争创促提高,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为全面提升我县卫生计生工作和服务水平而努力奋斗!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暨蒙中医药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议和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xx年目标任务,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刚才,张贵平局长作了卫生工作报告,利民主任作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会上宣读了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书兑现情况,签订了20xx年责任书。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卫生计生战线认真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圆满完成了为民办的实事。调整完善了13条新农合政策措施,大病报销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参合率实现了常住人口全覆盖,户籍人口提高到97.53%,为78.8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5.81亿元。启动开通了呼和浩特市新农合直报点,为解决在呼包鄂等地外出务工农民工的直报和就近参合奠定了基础。政府投资为3789名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和201名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进行了定额补助。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强化了四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近200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得到巩固提升。采取市考县聘乡用的形式,充实强化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196个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蒙中医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三是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在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提标,孕检1.3万人,完成率92%。“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使城乡8466名孕妇受益。投资898万元用于县乡计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筹资112.7万元开展了“生育关怀行动”。计划生育特殊和困难家庭在“北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试点工作中得到有效救助。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20xx年基层基础和优质服务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值此,我代表市委、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不够规范,药品配送不及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二是新农合政策范围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差距较大,农牧民实际受益程度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三是医疗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疫情难度不断加大。四是部分旗县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特别是国家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对人口形势还缺乏准确评估。五是涉及民生的社会经济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衔接不到位,计划生育家庭在养老保障、致富发展、生活照护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提出了“两个百年”、“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奋斗目标。xx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医改作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做出了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和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部署。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九届十次全委会议要求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的责任,统筹做好各方面民生工作,促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提高医疗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持生育水平总体稳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上述部署要求为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梳理出了新的思路,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卫生健康工程和人口计生惠民工程,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使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规划,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计生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推进机构改革、深化医改、加快卫生计生融合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一)深化改革,促进卫生计生职能转变。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国家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已挂牌,要求盟市和旗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在年内完成。各旗县市区要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把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在机构改革中,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制定“三定”方案。要本着“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加强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重在职能转变”的原则,做好职能定位,重点加强深化医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优化配置卫生和计生资源等方面的职责,科学谋划“三定”工作。二是简政放权,加快推进职能转变。要着力解决相关部门职责交叉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要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三是搞好衔接,做到改革发展两不误,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各项任务得到部署和落实。要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妇幼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在巩固完善已有的“计卫联手技术服务”的同时,谋划好基层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等工作。在机构改革的过渡期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体制改革,目前,改革已经进入纵深阶段,正在从打基础向提质量转变,从搭框架向建机制转变。外围的、表面的、容易协调解决的问题大多已经解决,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改革重点上取得新突破。
1、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目前,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明显落后,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刻,我们决不能再继续等待观望。要转变思维方式,消除畏难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变“推着走”为“我要走”,变零敲碎打为整体推进。一要按照自治区总体要求,从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等方面积极探索,做好全面推进改革的各项准备。察右后旗和凉城县医院已列入国家确立的自治区15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一定要制定好改革行动计划、时间表、路线图,整体推进改革。二要加快创建等级医院步伐。全面推进市中心医院创“三甲”、凉城等4所旗县级医院创“二甲”迎检验收工作,再启动4所旗县级医院创“二甲”的基础工作和自查自评工作,抽组专家加大现场指导、培训和督查力度,力争尽快完成等级医院评审验收。三要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医疗机构评价和临床路径管理,继续推进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四要加强重点专科、领先和重点学科建设,完善“统分结合”的卫生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强化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和医生多点执业试点。五要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信息惠民”工程,强化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区域共享机制。
2、努力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了人均390元,基金总量达到6.5亿元,较去年增加1亿元。我们一定要管好、用好新农合基金。各级卫生部门、合管办和医疗机构要认真、细致、真实的分析、研究、落实原有和新增的新农合服务管理报销政策,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农牧民身上,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一要认真做好今年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把参合农牧民当年医疗费用总额超过3万元的,属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部分再报销50%,切实减轻农牧民大额医药费用负担。二要将所有恶性肿瘤全部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按住院总费用的70%予以报销,切实解决因重大疾病而致贫返贫问题。三要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促使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管理,控制费用增长幅度。从近年统计数据来看,医药费用增长幅度连续几年均超出10%,并有逐年增加的势头,说明医疗机构变相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逐步加剧,经办机构存在监管漏洞,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对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四要加快推进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机构自我约束,缩小政策范围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五要逐步扩大异地结报范围。完善异地参合报销办法,在总结呼市异地参合结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异地结报范围,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参合难、报账难问题,降低农牧民报账成本。
3、巩固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制度。今年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实现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加大基本药物配送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集中付款制度,逐步推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所涉及的药物、设备和耗材网上集中采购,降低流通领域的“水分”,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用药负担。各旗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助,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严禁向医护人员或科室下达收入指标,严禁分解收费、自立名目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严禁开单提成和收受药品、材料回扣,严禁延长住院天数和过度医疗,切实降低医疗费用,让群众真正从医改中分享到“红利”。
4、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一要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市卫生园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抓好市第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完成2所县级医院、14所乡镇卫生院和8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并完善市县两级120急救指挥平台。启动市蒙中医院儿科病区建设项目。二要积极推行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卫生部门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摸清村卫生室和乡村医护人员底数,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三要抓好“十个全覆盖”等重点项目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的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医疗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要按照“社区场所建设年”有关要求,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布局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发挥好“六位一体”服务功能。
5、全面提升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一要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基层卫生机构,按照工作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发放补助经费,实行以奖代补,奖优罚劣。市卫生局要认真分析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落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迎头赶上,彻底摆脱落后局面,使今后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会后,卫生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对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再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自查。各旗县市区政府要按时足额落实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旗县卫生行门要不折不扣地将补助经费下拨到工作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挪用,切实把资金管好、用好,真正发挥资金效益。二要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如果防控不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的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等就无从谈起。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抓好布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的综合防控,做到预防为主,常抓不懈。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启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普及疾病预防知识。
6、积极推动蒙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各旗县市区政府和卫生部门要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条例》、《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在继承创新中促进蒙中医药事业发展。一要完善蒙中医药管理和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已有8个盟市设立了蒙中医药管理局,我市在年内完成市级蒙中医药管理局的机构设置。要继续实施蒙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商都、兴和、丰镇、后旗四所蒙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抓好其他旗县蒙中医院建设的规划、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二要加快蒙中医药科技创新,扶持和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品牌和科技成果。三要大力弘扬蒙中医药文化。按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不断丰富蒙中医药文化内涵,做好蒙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发挥其在弘扬草原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蒙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推进蒙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三)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月27日,对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批示指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各级政府及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按照总体稳定、城乡统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周密安排,加强服务,扎实稳妥有序地推进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把好事办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各地各部门要全面准确把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计划生育工作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抓紧抓好。
1、及早部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各旗县市区要正确把握中央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总体思路,全面准确评估人口形势和政策实施风险,按照自治区出台的法规,稳妥扎实有序启动二孩生育政策,保证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规划目标之内。要加强正面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巨大成就和新形势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为政策实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一要把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完善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每一个环节,扩大免费婚检、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的覆盖面,并逐步延伸到产前检查、产后随访、婴幼儿早教全覆盖,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要充分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建立人口监测机制,加快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实现婚姻、生育、户籍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为党政领导研究分析教育、文化、就业、民生保障等工作合理布局,提供人口出生情况的准确依据。三要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加大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工作力度。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维护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合法权益。四要推进“阳光计生”和“诚信计生”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做好再生育审批生育和服务证制度改革工作,着力解决办证难的问题。
3、积极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网络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统筹考虑流动人口的需求,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和信息管理水平,为均等化服务构建信息支撑体系。要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机制建设,加强流动人口集中区域的服务管理工作,完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和区域协作机制,提高流动人口服务质量。
4、全面落实惠民计生政策。一要把国家、自治区和我市现行的各项计生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执行好奖励扶助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全面推开“北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把幸福家庭创建工作融入新农村、新牧区、新家庭建设中,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为城乡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发展和各项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三要完善配套政策,做好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各地各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出发,从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经济扶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社会关怀等多个方面,推动建立完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计生特困家庭的发展能力,增强凝聚力和幸福感。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为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领导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和责任到位。
(一)形成工作合力。卫生计生工作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旗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卫生计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卫生计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卫生计生部门要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政策建议和工作措施,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各司其职,主动参与,做好政策衔接、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督导考核。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三)加大经费投入。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对卫生计生经费的投入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卫生计生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强经费监督检查和使用管理,确保卫生计生经费专款专用和足额如期到位,做到资金管理制度化,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强化队伍建设。要采取公开招聘、对口帮扶、派出进修、名医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尽快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梯次合理、竞争力强的人才队伍。要在补充高学历、高素质“新鲜血液”的同时,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努力提高现有卫生计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为推进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贯彻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内蒙古视察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要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号召,认真落实好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抓业务工作与抓群教活动两不误的要求,切实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转变作风,坚决反对“四风”,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多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谋利益,牢固树立廉洁、勤政、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卫生计生工作肩负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卫生计生系统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以逢山开路的闯劲儿、甩开膀子的干劲儿、抓铁有痕的韧劲儿,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提高全市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水平,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一
同志们:
刚才,增勇同志全面总结回顾了。
2009。
2010。
年全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做了很好的安排部署,讲得很具体、很全面,我都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近年来,我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与新牧区建设标准相比,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医疗设备缺乏,卫生人才不足,基层工作基础环节薄弱,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卫生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制约了我县城乡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充分认识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关系着广大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全县城乡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全局;充分认识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中的重要作用和在统筹我县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从根源上查找问题,追本溯源,探究结症,创新思路,以加快牧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为重点,以改善基层卫生工作软硬件设施为支撑,以强化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为手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务实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全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办事日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加强和改进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要体现,抓好落实,突出实效,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督查考评,健全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时间进度、工作要求和具体责任,把各项工作任务再细化、再量化,确保卫生和计生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大局出发,从细微处入手,实现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卫生和计生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要着力改善牧区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水平,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越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环境,以满足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以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医疗设施,加强医院管理和卫生队伍人才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全面建立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完善新农合制度。
牧民参合率巩固在。
100%。
把人均。
25。
元公共卫生服务券用在实处。同时,组织实施好。
15。
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全县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卫生改厕和水质监测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要全面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乡、村及社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同质、同价,全面实现药品管理体系城乡一体化。
卫生部门要根据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新要求,着力营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更新宣传教育内容,努力营造上下重视、各方支持、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努力提高工作水平,着重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重点工作,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继续落实牧区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为保证计划生育事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要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先进村活动,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同志们,今年全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下达。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增强做好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信心,为圆满完成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各项任务,全面推动我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二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会报告“”期间及20xx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情况,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任务。袁国萍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全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扎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期间及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成绩。
“”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委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卫生计生事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五年来,我区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末的76.8岁提高到80.5岁,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无孕产妇死亡。五年来,深化医改力度不断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农合人均筹资从“”末的160元提高到4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从“”末的15元提高到40元、免费项目从9类22项增加到12类45项;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物零差价销售等综合改革。五年来,计生服务管理不断强化,单独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全区出生政策符合率年均99.94%,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五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完成重要基建工程12项,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五年来,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智慧医疗、幸福家庭建设、计生行政服务等卫生计生品牌工作在全国、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五年来,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先后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卫生应急示范市”、“妇幼工作先进市”、“卫生信息化工作先进创建市”、“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市”、首批“幸福家庭建设项目市”;原卫生局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原人口计生委被表彰为省“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人口计生窗口服务示范单位”、“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先进集体”,共获得国家、省17项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终期评估及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评审验收。
回望20xx年,我区的卫生计生工作做到了八个“更加”,惠民便民利民成果进一步显现。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加深入。群众受益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基本药物5400万元,二级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达到30%。新农合累计补偿307.84万人次,补偿金额2.25亿元。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2.56%;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率82%。农村住院分娩补助2545、免费补服叶酸3287人,分别完成省定任务数的115%和126%。宫颈癌筛查25150人、乳腺癌筛查26722人,发现宫颈癌23例、宫颈癌前期病变52例,乳腺高度可疑癌和需要密切随访的172例。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人民医院与省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链接,开通手机爱心诊室,实现网络预约挂号和微信就诊咨询。10月份,人民医院在四个“丰医技术联盟”的基础上,与区域内外9个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机构建成大丰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依托人民医院、中医院涉及影像、心电、心内科、内分泌科和骨科等科室的远程会诊中心,正常开展区-镇-村远程会诊。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89.86%的患者留在区域内就诊。以健康“三个一”工程实施为突破口,推动基层首诊。一是以功能整合为举措、营造用卡环境为重点,加快居民健康卡的发放。二是以运用为目标,建立居民健康“活档”,将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诊疗、健康管理等信息实时存入档案,促进健康档案的运用。三是以人才培训为重点,加快家庭医生培养步伐,人民医院建成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累计有212名医生取得全科医生证书,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3.1人。以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健康管理为突破口,推动慢性病分级诊疗。作为全国高血压糖尿病全程健康管理6个项目单位之一和全省6家糖尿病区域一体化管理试点地区,全区所有卫生院、村卫生室骨干人员全部接受糖尿病“三位一体”管理理念、基本技能培训;糖尿病筛查质量、管理流程得到省专家的充分肯定;统筹运用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政策,向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倾斜。国家项目试点方案评审得到专家组一致首肯,位列项目成员单位第一名。基层卫生工作成效显著。三龙中心卫生院。小海中心卫生院获得全国首批“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获此殊荣的单位为盐城最多。南阳镇卫生院建成“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单位;万盈镇卫生院骨伤科被省卫生计生委列为首批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重点建设单位。
(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强化区级机构建设。人民医院高新区医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区妇保所投资500万元建成妇幼保健服务大楼2330平方米。全面启动标准化建设。20xx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其中,草庙镇卫生院病房楼已竣工,白驹中心卫生院异地新建病房综合楼正在装修,三龙、万盈、方强、大中等卫生院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镇级医疗卫生机构新购置了1400万元的医疗设备。完成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工程。共新建127个、改扩建47个村卫生室,占村卫生室总数的80%,提前两年完成盐城市村卫生室达标建设任务,为70个村卫生室新配备210万元的适宜设备。
(三)公共卫生保障更加有力。疾病防控得到加强。传染病防控保持平稳态势,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08.49/10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75.13/10万,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通过省“”规划专项验收。11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在98%以上。港区防保所数字化接种门诊投入使用。卫生监督水平显著提升。公共场所累计监督4490户次,经常性监督覆盖率100%;发放(年审)许可证523份、健康培训合格证15693本;行政处罚立案查处共66件,罚没款73400元,1起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各有1份案卷获盐城市二等奖。获得20xx年盐城市卫生计生监督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邹小燕代表盐城市参加省卫生计生监督技能竞赛活动获二等奖,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卫生计生监督竞赛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三等奖。妇幼保健质效指标全面完成。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艾滋病筛查率、梅毒筛查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妇女病普查率均为100%,婚检率为90.51%,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0‰,婴幼儿死亡率3.98‰,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9.1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94%。精神卫生管理扎实推进。检测重性精神病2792人,检测率3.83%;在册规范管理2627人,规范管理率97.58%;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1472人次。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实现零的突破,万盈镇已通过验收;草庙镇建成省级卫生镇;19个村建成省级卫生村。农村水质监测覆盖率100%,水质监测合格率89.2%,水质监测数据与自来水公司在线共享、同步监控。基本完成8000座改厕任务。血地防工作稳步开展。认真组织实施省级灭螺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年度查灭螺、查治病工做任务。强化碘盐市场监督管理,碘盐批质量合格率、人群碘盐覆盖率达到规定要求。
(四)医(药)政管理更加高效。强化医疗质量服务管理。以落实核心制度、基本规范、“三基”训练为重点,规范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现各有5个a类病房。严格血液质量安全管理,采集无偿献血6725人次,219.61万毫升;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100%,二级医院成份输血率100%,红细胞使用率99.9%。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大丰中医院增名盐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开展第五届“中医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系列活动。人民医院开展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工作;新丰镇卫生院实现年中药饮片销售百万的目标,顺利通过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验收;大中、草堰、草庙、小海、刘庄、大桥、方强卫生院卫生院被确定为省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南阳镇卫生院被确定为省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100%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急救医疗服务规范有序高效。制定出台《盐城市大丰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实施办法(20xx版)》,急救中心配备救护车12辆,所有救护车辆都按标准要求配置救护设备,并安装车载gps。
(五)计生基础管理更加扎实。推进“双评”工作。以区为龙头、镇为重点、村(居)为基础,三级联动,扎实开展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终期评估及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评审工作,并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严格依法行政。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行为,逐镇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案卷检查,规范执法程序和文书格式,做到征收主体、标准、程序、票据以及资金管理合规统一。推行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深化“一站式”、“菜单式”、“代理式”和“网上”等行政便民服务。深化宣传教育。建立“鹿乡幸福驿站”微信公众平台。结合第26个“世界人口日”、“生育关怀活动月”,组织开展广场宣传活动12场次,开展优生优育优教专题讲座15期,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结对帮扶300多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对1329名新婚和符合照顾再生育条件对象,全部落实四级全员全程包保服务责任制,强化免费孕检工作,严密防范孕情消失。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联合公安、妇联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六)计生民生服务更加惠民。强化政策服务。稳妥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为458对单独夫妇提供了再生育服务。积极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准备工作,在大丰电视台《卯酉时空》栏目全面解读政策的背景、意义和实施步骤;开展全区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目标人群调查摸底,经初步调查,有生育意愿的为4575人,占7.03%。强化生育服务。精心组织开展“春风送暖”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活动,共检查孕环情12万多人次,生殖健康检查11.9万多人次,检查出患各种妇科疾病2万多人次。加强对符合单独两孩政策补偿性生育高龄产妇的优生服务指导,预防高危妊娠,免费孕检2896对。强化惠民服务。实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覆盖,及时退出、新增奖特扶对象,全年兑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27509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1464人、计生手术并发症人员特别扶助1292人,兑现企业持证退休职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2689人,兑现奖励扶助资金4130.424万元。
(七)卫生计生品牌特色更加彰显。签约服务品牌进一步叫响。个性化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年初被评为全国十大卫生改革创新举措;6月25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专刊予以报道,年内有51批次全国各省市卫生部门同行、专家、媒体记者来我区考察学习采访。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有机衔接,签约服务的成效进一步显现。智慧医疗品牌进一步叫响。与上市公司运盛(上海)医疗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互联网+大健康”项目。有20多批次省内外考察团来大丰学习卫生信息化做法,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做法。卫生应急品牌进一步叫响。新收录各类应急。
工作方案。
2篇;开展霍乱疫情、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等专题防控培训3次,实战演练2次;开展症状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周评估45周次。8月份,我区在全省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工作现场会交流有关做法;代表盐城接受省卫生应急中期评估,受到充分肯定。“幸福家庭”建设品牌进一步叫响。建成盐城市级幸福家庭示范镇2个、示范村(居)27个。以“关爱贫困母亲、促进家庭幸福”为主题,组织开展计生协会成立35周年活动,评选表彰一批“自强母亲”。扎实推进大中镇恒北村“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国家级项目试点工作,开展主题特色活动20余次,获得国家项目组高度评价,并在国家和省有关会议上作工作交流。《大丰人家,幸福如画》新闻作品年初被评为“江苏卫生计生好新闻一等奖”。
(八)卫生计生内涵建设更加丰富。卫生计生有机融合。9月22日,区卫生计生委组建后,卫生计生全面深度融合,服务资源初步有效整合,团结、融合、创新、发展的机构改革目标得以实现。加强卫生队伍建设。采取提前面试签约和招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招录本科以上应往届毕业生85人;结合区“616”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柔性引进2名医学领军人才。11月份,面对人才工作新形势,千方百计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盐城市率先采用校园考试招聘新形式,保证了招聘数量和质量。重视科研教育和科技创新。召开全区卫生系统首次科技表彰大会,对20xx年、20xx年获得科教研重大成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人民医院“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异质性研究”等4个科研项目荣获盐城市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打造健康廉政文化。继续开设“每月一课卫生计生讲坛”(共计55期)。成功举办第二届廉政书画摄影展、第二届卫生计生系统职工体育运动会、首届卫生计生系统元旦文艺汇演和学准则、学条例知识竞赛和辩论赛。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举办“大丰最美卫生计生工作者”评选活动。强化党风廉政教育。推荐廉政读物10余本,印发《廉政教育读本》2期和《卫生系统典型案件警示录》500多本。多次组织机关全体和下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到区廉政谈话中心、盐城尚德昭廉教育馆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开展区纪委专项巡查反馈意见集中整改月活动。
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信访、安全、维稳、“三服务”、进村入户、拆迁、扶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这些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卫生计生委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卫生计生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还须进一步提高;二是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计生服务管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企盼;三是医德医风建设任务艰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打造健康大丰的攻坚之年,也是全面两孩政策落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健康大丰建设为统领,以建立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医改和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为抓手,高起点谋划、精心编制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规划,着力在公立医院改革、计生服务管理、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医疗服务质量、中医药发展、综合监督、行业形象等八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做大做强医疗联合体。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要种好医联体这块试验田,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细做实,探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区级医院要根据转诊预约情况预留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和住院病床,对基层预约转诊的病人免挂号手续,优先安排专家诊疗、优先安排检查检验、优先安排住院等,实现各层次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中医院要在年内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医联体。探索建立现代医院制度。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要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院长负责制;要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编制管理和人事薪酬制度,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发公立医院内生活力;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全力做好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基层综合医改。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化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和服务利用,开展管理模式创新。新丰镇卫生院、大桥中心卫生院要建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刘庄镇、草庙镇卫生院力争建成省示范卫生院。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通过省级示范评估。遴选出30家村卫生室进入省示范村卫生室创建储备库。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务实做好基层签约服务,续约率达90%以上,新增村签约率不低于15%;老年人居家养老签约服务要达到行政村全覆盖。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签约对象基层首诊率、逐级转诊率、健康指标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医药费用增长率等指标进行监测,为中长期评价提供依据。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报销政策向基层就诊患者倾斜,对于未经基层转诊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非急危重患者,下调报销比例,引导群众选择基层就诊,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继续开展新农合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促进合理诊疗、合理用药。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大力支持同仁医院异地新建和权健肿瘤医院建设。
(二)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为契机,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上取得新突破。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做好政策衔接,加强宣传倡导,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生育。加强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情况的分析评估和监测预警,科学评估人口形势,确保全面两孩政策平稳落地。全面推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坚持以创促建、以创提优,进一步健全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奖励扶助的惠民机制、均衡发展的促进机制。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探索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分类分层管理服务,提高服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活动,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主动融入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及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落实率。流入已婚育龄群众免费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率达到95%以上。
(三)以幸福家庭建设为载体,在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上取得新突破。推进幸福家庭建设。深入推进人口素质提升、家庭健康促进、家庭发展扶助、和谐家园推进和家庭文化建设五大行动,继续推进大中镇恒北村“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工作。维护计划生育家庭权益。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按省要求不断提高奖扶、特扶标准,加强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兑现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推进“生育关怀”行动,以失独家庭保险全覆盖、关爱育龄妇女健康保险全面推广为重点,切实提高计生家庭抗风险能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完善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强化孕期服务和孕情监测,实施“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深入开展“两非”专项行动,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不断完善出生缺陷三级干预体系,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孕前优生质控、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孕前优生风险评估、咨询指导能力,不断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四)以提高质效为核心,在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上取得新突破。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抓好重点传染病防制。借鉴结核病“三位一体”管理经验,转变艾滋病治管模式,将治疗移交到定点医疗机构。二是推行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模式,认真实施国家糖尿病高血压全程健康管理模式、省糖尿病区域一体化管理项目。三是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检测指标由40项提高到50项,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四是强化卫生应急综合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将提高到50元,要自加压力,广泛公示,提高项目的覆盖率、受益率,切实提高公卫项目质量,迎接国家级项目评估。继续实施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四个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效能。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现有资源,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爱婴医院监管方式,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规范内部管理,全面落实促进母乳喂养、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等规定。以母婴保健技术许可换证为重点,优化基层资源,坚持持证执业。构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制。一是整合和优化卫生计生监督资源,健全卫生计生综合监督网络,强化监督队伍能力建设。二是推动综合监督协管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协调联络、监测报告、信息互通、联合执法和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三是继续推进执法规范化管理,加强控烟卫生监督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执法;继续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学校卫生及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置、感染控制等卫生监督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健康大丰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探索健康大丰建设模式。策应大市区,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迎复审工作。继续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积极培育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示范点和健康场所示范点,做好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完善区、镇两级控烟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拓展无烟环境建设范围。继续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南阳镇争创国家卫生镇,小海、刘庄、白驹、草堰4个镇争创省卫生镇,年内再创建30个省卫生村、11个盐城市卫生村。规范操作、规范实施,在9月底前完成5000座农村改厕任务。巩固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成果。抓好以查灭螺、查治病、晚血救助和灭螺重点工程为主的血地防工作,深入宣传普及血防知识。完善相关资料,力争20xx年达到省血地防消除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持续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活动,巩固消除疟疾达标成果。
(五)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在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施医疗安全全程管理,依托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开展专业管理培训和质量考核,重点对医疗、护理、院感、质控等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病历、处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进行明查暗访,促进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继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心肺复苏操作比赛,尤其是要聘请区外专家对急救网络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比赛评价,进一步提升我区医务人员院前、院内急救能力。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区人民医院、中医院要进一步提高预约就诊率,要全面开展日间手术,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专业及病种,并全面达到相关要求。开展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赛,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向基层延伸,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进一步强化抗菌药物管理。开展以抗菌药物的配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为重点的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和评价,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保障用药安全。
(六)以迎接国家复审为机遇,在中医药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加强中医药服务设施的建设。按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复评实施方案要求,按时序进度抓紧准备,按照标准要求全部落实到位,力争以最好的成绩通过复评验收。搬迁、改造的白驹中心卫生院等单位要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列入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方强卫生院等7个列入中医馆建设项目的单位,要早设计、早开工、早启用,确保上半年投入运行,通过省级考核。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院要发挥区域中医诊疗中心的作用,深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对基层的指导。抓住国家扶持和发展中医的机遇,利用好省、市的扶持项目,大力引进和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选送5名以上村医参加盐城市级中医药专项务实进修,90%的村卫生室正常运用中医药服务并达到总诊疗人次30%以上。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组织第六届“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和第四届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创作及发放,推动中医药进镇村、进社区、进家庭。
(七)以实事工程建设为抓手,在卫生计生基础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健康“三个一”工程。用活健康档案,年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90%;保证健康档案动态更新,提高电子档案的运用价值。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一方面要用足存量,稳定现有队伍,确保全科医生不流失,引导33名订单定向培养的大专生在基层从事全科医生服务;另一方面要吸引增量,对愿意到村卫生室工作的退休执业医师、社会自由执业临床医师,实行同岗同待遇。应用居民健康卡。年内要制发居民健康卡20万张。对符合条件的对象预储虚拟币,用于健康体检,凭卡接受免费检查;对主动接受全程健康管理对象,给予奖励积分用于兑换体检项目。推进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按时序进度完成白驹、大中、方强、三龙、万盈等镇卫生院跨年度实施项目;全面启动草堰、小海、西团等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工程,年内主体封顶;完成70个村卫生室设备提档升级。积极实施区二院精神病综合服务大楼项目,年内主体封顶。继续推进人民医院高新区医院建设,年内完成工程量的90%,同时做好以人才储备为重点的启用准备工作。加大卫生计生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结合区“616”三年人才行动计划及其优惠政策,柔性引进不少于两名医学领军人才;利用校园公开招聘和招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不少于100名医学毕业生;实施全市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育工程。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加强与上海、南京等地三级医院的联系和协作,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强化学科团队建设,各新建不少于2个特色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和创新团队。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村医务实进修年内争取实现全覆盖。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积极开展预约诊疗、疾病管理、线上支付、移动医护、移动随访等业务应用,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水平。二是做好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和应用工作。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要将信息系统数据接入并及时交换到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并做好与盐城市级平台、省平台的对接和数据上传。三是继续推进区域检验检查(影像、心电)和远程会诊系统的应用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医院、中医院影像、心电远程会诊中心功能,开发远程查房系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四是加快“互联网+健康医疗”项目的实施。与运盛医疗公司合作,结合签约服务特色,开发信息化程序,方便数据采集以及医患沟通。五是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加强人口基础信息核查,不断提高人口信息质量。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整合人口信息资源,健全完善集卫生计生、公安、民政、人社、教育、统计等部门人口信息于一体的信息采集平台。
(八)以卫生计生精神为引领,在行业形象塑造上取得新突破。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学习贯彻落实新《准则》、《条例》,不断强化系统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肃“一案双查”和“失职问责追究”;坚持问题导向,牢牢盯住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要节点,进一步组织开展好系统内党风廉政建设巡查、督查工作。弘扬和谐卫生计生文化。积极倡导“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的卫生计生工作理念,大力弘扬“团结、融合、创新、争先”的卫生计生精神,打造积极向上的卫生计生文化品牌,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卫生计生新闻宣传,深入挖掘报道卫生计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传递卫生计生系统正能量,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的舆论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和谐医院和文明单位创建,力争实现区级文明单位全覆盖,盐城市级文明单位不少于5个,省级文明单位1-2个,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加大卫生计生宣传工作,弘扬卫生计生职业精神。统筹推进安全信访稳定工作。要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工作放在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失职追责,确保卫生计生大局稳定。
同志们,新的一年,我区卫生计生事业已经站在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机遇,承载着新的使命,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下,同心同德,凝神聚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全区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大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户改”和“单独两孩”实施后,一些“计生诚信户”尤其是失独家庭潜在的不良情绪被激发,维稳压力大,我区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推出奖励扶助办法,不断加大扶助力度,对统筹城乡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进行有益探索,打破了由户籍性质决定奖扶政策的限制,同时加大了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扶助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受到了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为加快建设“美丽广元、小康利州、幸福家园”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党政主导,深入调查研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持续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一是坚持党政主导。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成立以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级1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计生工作,亲自研究解决计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对人口计生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推进计生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建立计生牵头、部门配合、乡镇(街道)负责的联动机制。深入到每户失独伤残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养老及住房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台账,在征求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及时出台《广元市利州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管理办法》。在推动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按照“城乡统筹、公共服务、面向家庭、拓展职能、转型提质”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城乡统一的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广元市利州区城镇居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管理办法》。三是加大财政保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两个优先”要求,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全区人口计生民生政策落实兑现,较好地发挥了公共财政的社会效益,让更多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针对“户改”中计生奖扶扩面和提高失独伤残家庭补助标准,20xx年我区财政新增投入800万元。
二、强化城乡统筹,推进机制创新。
始终把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机制作为全区人口计生民生建设的重要措施。为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政策,大胆探索与实践,采取新措施、新办法,较好地解决人口计生工作的新问题。一是落实奖扶提标扩面。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在现有享受标准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对年满60周岁且家庭特别困难的每年给予20xx元困难补助,对当年新增独生子女死亡的特困家庭一次性给予6000元慰问金。对失独家庭夫妇发生重大疾病的一次性给予不高于2万元的特殊救助,对伤残家庭夫妇发生重大疾病的一次性给予不高于1万元的特殊救助。有再生育意愿且经济困难,经治疗已生育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符合申请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夫妇,在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实施手术且成功生育的,凭发票和婴儿出生医学证明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二是落实奖扶城乡统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中,建立城乡统一的计划生育政策。实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免费技术服务城乡统一;生育政策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实行6年过渡期政策。农村居民迁入城镇居住,从户口迁入城镇时起6年内继续执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农村人口生育政策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6年后执行城镇人口生育政策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城镇居民迁入农村居住,仍执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城镇人口生育政策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符合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户或双女户,按照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960元每年进行发放,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已在20xx年实现了城乡统一。三是落实奖扶目标责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生奖扶政策落实兑现工作,建立奖扶政策落实责任机制,将计生奖扶政策落实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街道),区级关部门及群团组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计生特困家庭开展个性化帮扶,逐步建立了“失独”家庭养老、精神抚慰双帮扶的长效机制,省卫生计生委给予“利州区大胆探索、认真落实奖扶政策,积极应对失独家庭集访、有效化解群众怒气,同时不断加大扶助力度,成效明显,值得各地学习借鉴”的高度评价。
三、强化政策宣传,规范审核流程。
为确保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公开、公平、公正,对象确认无误,我们采取了以下保障措施。一是强化宣传,确保政策家喻户晓。我区始终把计生政策宣传工作贯穿于计生工作全过程,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区、乡、村三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宣传单、网络媒体、大型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奖励扶助的重大意义、政策条件、申报程序和具体要求,为申报登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5·29”、“7·11”等节日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并在利州电视台开辟专题报道;利用村政务公开栏公开享受条件、办理程序、资金发放的标准、方式和时间,通过广泛宣传,使奖励扶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奖励扶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把握政策,确保审核程序规范。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是该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在全区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摸底和对象资格确认工作中,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做到严格把握政策、严格执行程序,保证享受奖励扶助的对象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准确率达到100%。20xx年,确认奖励扶助对象2100个,办理流程严格按照国家奖扶标准执行。对44户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特困家庭实行村级起报,乡镇审核,区人口计生局上门复核的程序予以确认,严格把关,确保不错报、不漏报,并开展送关怀活动。
四、强化政策执行,确保惠及于民。
在人口计生工作转型的关键时刻,我区转变工作思路,由过去老百姓被动接受政策转变为政府主动服务,让他们优先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一是强化对口帮扶。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狠抓计划生育各项民生工作的落实,特别是我区两个《办法》实施后,做到392户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每户皆有一名计生干部帮扶,老百姓非常满意,业内高度评价。二是强化部门职责。人口计生领导小组20个成员单位,分片联系,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落实政策。住建部门把15户失独、伤残家庭纳入公租房范围;民政部门把160户计生困难家庭纳入城乡低保,对35名失独老人纳入养老机构予以集中供养;残联部门为20名计生残疾人员优先适配基本辅助器具,且为10名计生残疾家庭发放护理补贴;人社部门投入10万元为计生困难家庭代其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卫生计生部门为计生困难家庭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就医优惠卡,享受就医优先和绿色通道政策,各部门共投入资金达200余万元。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各乡镇(街道)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纳入我区“三千干部包万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中,确保帮扶资金落实到位。四是强化督查督办。区委区政府督查督办室不定期地对计划生育民生工程进行督查督办,对工作不实、帮扶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督查通报,并限期整改。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每一个独生子女家庭都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温暖,使身边的群众和全社会都认识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给计生家庭带来的好处,增强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动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普惠优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好的措施、更实的作风,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提高出生人口口素质,努力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四
卫生计生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高度重视.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区委、区管委的一项中心工作,今天这个会议开的很及时很有必要,充分体现了区委、区管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刚才庭前同志宣读了表彰通报,大家要继续虚心学先进,努力争先进;贵诚同志做了很好的主题报告,*年。
工作总结。
很客观,当前形势研判很科学,*年部署很全面,我完全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遵照执行。
前面的同志讲的很好,很具体,我就不多讲了,但会议机会难得,下面我就如何抓好新形势下的卫生计生工作,简单讲四个方面的意见,和同志们共勉。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卫生计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家一定要紧扣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学习、理解和落实发展新理念贯穿于始终,着力推动常规动力向创新动力转变,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卫生计生服务的内涵提升上。今年,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第一年,各级各部门要充分了解、把握和领会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内涵和新任务,切实增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把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为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资金、政策支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计划生育政策有了调整,但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没有变,“一票否决”的基本原则没有变,并且在工作质量上要求还更高了。因此,计生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来不得办点松劲,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区委、区管委将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不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弄虚作假、不负责任,造成人口出生失管失控,工作严重滑坡倒退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经不起检查,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乡镇、村居和部门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区里对每个村居继续拿出1万元工作经费与计划生育工作挂钩,卫计部门和各乡镇要认真考核,做出什么成绩就拿哪个档次的工作经费,不能讲情面。今年省市对卫生计生工作考核要求比以前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要求更加严格了,上面抓的紧,我们基层就更没有任何理由松懈,因此,无论计生政策如何调整,大家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意识”不能有丝毫的减弱。各乡镇、部门单位一定要迅速将这个会议精神传达下去,认真安排部署,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争取今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要强化问题导向意识。
卫生计生行业是个服务行业,医疗卫生工作与群众健康、患者生命息息相关,是重大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历届区委、区管委都高度重视。今年霞波书记在区委经济。
工作报告。
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切实落实民生项目,优先解决民生问题。当前,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纵深推进和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虽然一些面上的问题在不断得到解决,但是卫生计生领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也在不断的凸现,老百姓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推进工作的难度也必将进一步增大。大家一定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将其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导向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思路谋划得更科学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具体一些。要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紧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完善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切实优化服务管理,坚决扼制趋利行为。特别是在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医疗卫生部门要迅速拿出具体措施来,要努力将看病费用降下来,将服务质量搞上去。
三、要强化效率意识。
卫生计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就是抓落实、促发展,要通过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重点要抓好的工作,贵诚同志都讲了,我就不重复了。我这里就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还强调一下。一是关于建立医疗联合体的问题,现在这个工作市里看的很重,是个潮流,从大的方向看是个趋势,我们在这个方面可以再走快一点。与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的合作谈判工作要积极稳妥推进,区卫计部门牵头要抓紧抓落实。同时,区人民医院异地新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也要迅速启动,不能拖不能等,卫计局牵头,人民医院作为当事主体要主动做工作,这是我们打造“区域中心、农业公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站在全局高度全力谋划实施。二是全面两孩政策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执行,要积极做好二孩生育的教育引导,特别是生殖健康服务,现在政策放开了,一些高龄妇女有生育二胎的意愿,这些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一定要及时跟上,确保优生优育。三是5名重性精神病救治任务、53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任务、300个农村改厕工作任务、250名无偿献血任务,这些都是省、市规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一定要按要求完成任务。今年无偿献血工作完成地很不错,全区322人参与无偿献血,超额完成了任务,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要再接再厉。四是灭鼠灭蟑、禁烟、“五小”专项整治这三项工作都是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全面体现城镇文明卫生程度和全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各单位一定要抓紧落实。创卫动员大会开了快一个月了,按照工作安排,应该要有所动作,近期创卫办公室要组织一次工作调研,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决不能光打雷不下雨,霞波书记对这个工作看的很重,盯的很紧,搞不出成绩,完不成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都要被“打板子”。五是抓好“5·29会员活动日”活动,这个工作请卫计部门抓紧组织,时间很紧,一定要组织出水平。
四、要强化廉政意识。
党风廉政建设是大事、要事,时刻都不能放松。卫生计生属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人民群众、社会舆论和执纪执法机关关注的重点。卫计局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持续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加大对违反“九不准”规定和在医疗服务中收“红包”、乱收费、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在医药购销、项目建设、设备购置、行政审批等方面,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真正做到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各卫生计生单位“一把手”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规定,以上率下,严于律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讲纪律守规矩,弘扬优良医德医风,坚守职业操守,真诚做人,老实干事,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卫生工作是救死扶伤的良心事业,计生工作是优生优育的国之大策,我们一定要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崇高的荣誉感,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中去,为人民群众服好务,为“区域中心、农业公园”建设添砖加瓦。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是当前新常态下,推动我县卫生计生工作稳步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前,国家选择青海作为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四省份之一,是一件大事,省、州政府近期也对深化医改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并明确了具体任务和措施。这些对我县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要借此利好契机,持续深入推动我县综合医改工作,推进卫生计生事业稳步发展。刚才玉兰局长对我县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这些我都赞同。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卫生计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抓住新机遇,扎实推进全面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一)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抓手。继续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要构建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确保小病解决在基层。要大力推行无假日门诊、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等惠民措施,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力度,扩大基本药物覆盖面,在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加强监督与管理,切实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实现常态化。年内,全县各医疗机构的基药配送率要达到97%以上,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要降到45%以下。
(二)夯实卫生计生基础建设。加强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为更高层次开展卫生计生工作搭建平台。加快总投资135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加快职能机构整合步伐,完善机构设置,重点做好县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合并整合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步伐,夯实基层医疗基础。做好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的建设,确保与系统互联互通。
(三)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坚持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一票否决制”,稳步实施“单独两孩”和取消生育间隔政策,严格落实独生子女奖励资金政策。各乡镇要严格按照《青海省计划生育基层工作规范》,设立卫生计生办公室,配齐计生专干,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深入推进“康福家行动”和“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实施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四)完善医疗安全与服务监管。深入结合“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年”活动,切实转变医疗卫生行业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塑白衣天使形象,加大对违反医德医风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卫生计生系统风清气正、形象良好。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重点做好县级医疗机构监管,最大限度防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要进一步做好医疗信息公示工作,保障群众知情权。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强化麻疹等专项免疫工作,提高疾病防控整体水平。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免费向全县城乡居民提供包括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完善各项卫生计生预防和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工作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六)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卫生计生部门在履行好业务职责的同时,要统筹做好十三五规划、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落实好卫生计生部门“一岗双责”。发改部门要继续支持卫生计生工作,在项目上要多协调、多争取。人社、编办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要定期在公共场所、社区、村社开展卫生计生宣传服务活动,树立卫生计生良好形象。
二、提高新认识,狠抓落实确保卫生计生工作取得实效。
今年卫生计生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挑战多,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狠抓落实。
(一)坚持以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落实。我县作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任务繁重,我县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博弈期,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会很多,必须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开弓没有回头箭,医改没有完成时,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落实的关键,要坚决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投机取巧、降低标准等顽疾,要不断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好落实各项工作。
(二)坚持以踏石留印的措施抓好落实。卫生计生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工作措施软弱无力,国家和省州政府的惠民政策就得不到有效落实,群众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要系统、完整、准确的掌握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基层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设备利益不充分、管理松懈、执行力不强、服务能力水平低下等薄弱环节,一项一项抓成效。
(三)坚持以清单模式的手段抓好落实。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三个清单,就是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制定责任清单、措施清单、进度清单,明确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严格时间进度,做到单单明晰。同时加大对清单执行情况的督办督查力度,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抓改革促发展,抓管理促规范,抓争创促提高,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为全面提升我县卫生计生工作和服务水平而努力奋斗!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五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人口控制工作的成果离不开卫生计生工作团队的支撑,卫生计生工作在我国工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今年社会口召开的第一个年度工作会议。卫生计生工作特别是医改工作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省“两会”上,卫生计生工作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讨论的重点。春节刚过,我们第一个会就讲卫生计生工作,也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桑淑娥同志全面总结了20xx年及“”卫生计生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20xx年重点任务,内容全面实在,任务具体明确,我都同意。会上,我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
责任书。
希望会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抓好卫生计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县、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省市重点任务,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省政府综合医改部署和要求,按照“3936”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四个重点,强化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16项具体办法措施,分级诊疗制度、全程管理模式、“三家”服务、基层综改等工作创出了西宁医改新特色,医改红利惠及了更多城乡人民群众。二是医疗水平得到新提升。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二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县级综合医院、中藏医院、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了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扎实有效,医院服务能力和综合收入同步提高。三是健康保障得到新提高。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50元,参保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8%,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90%以上,困难群众就医和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入下降“快车道”,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四是公共卫生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3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6%以上。五是计生工作取得新发展。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计生重点难点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积极开展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活动,持续推进“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力度,继续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更加关爱失独老人生活。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0xx年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担当和心血,体现了各区县、各部门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群众不断扩展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我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中心城市资源集中、功能重叠,城市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城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各类卫生机构名目繁多、数量庞大,难以监管,服务安全隐患风险高;市级公立医院缺乏长远规划,空间狭小,发展受限;全市还没有独立的妇产、儿童、职业病防治等专科医院,城区缺少二级医疗机构。二是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就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特别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三是医疗卫生与相关产业联系不紧密。去年11月,我们首次成功举办了医疗卫生健康与社会力量参与研讨会暨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理事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中我们也看出,我市医疗卫生工作与外界沟通不够,自我宣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加快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保健、疗养、康复、休闲、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四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全面二孩政策带来新挑战。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2.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卫生计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基础差、保障能力弱,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应对今后可以预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五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机构,但在预防与治疗上,协作不足、协同性不强,缺乏联通共享,难以应对日益高发的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两项指标管控压力依然很大,远没有我们了解的这么乐观。六是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薄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就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我市缺乏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知名专家、人才储备、设备配置、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级医院及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的现状仍很突出。同时,包括市卫计委机关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职工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策学习把握都需要加强,工作作风、老爷作风、衙门作风、服务意识,以及吃卡现象不程度存在。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指明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幸福西宁”,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西宁城市定位和发展理念进行反复梳理、深入研究后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我想,没有健康,难有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建设“幸福西宁”无疑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西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疾病模式向慢性病转变,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诉求的不断扩展,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鼓足干劲,提升效能,力争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12315”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一)深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当前,医改正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发展,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医改,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里,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有力有序推进。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从制约医院发展和影响医院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坚持公益性和保障高效率,加快完善医院管理、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内部运行、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卫计委要抓好制定出台全市公立医院考核考评办法,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是着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近两年探索实践来看,推行分级诊疗的关键是患者和医务人员。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医保支付、签约服务、便民惠民等措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基层首诊带来的好处,引导患者转变就医观念,支持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要加快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我想,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的目标。前期研究制定的《组建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实施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进以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病组)、床日、人头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四是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国家和省、市始终将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来抓,去年相继出台了具体办法措施,对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今年4月1日起,省上执行新的招标结果,市卫计委及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用什么、招什么、采什么”的原则,尽快对药品目录进行筛选,抓好挂网采购药品的议价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力争平均降幅在10%左右。同时,要抓好药品医用耗材配送管理工作,对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取消配送资格,从而保障基层偏远地区群众用药需求。
(二)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关于这项工作,要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一方面,要尽早出台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并与规划部门衔接;另一方面,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研究出台具体办法措施,既要解决基层守门人托底问题,又要解决监管工作到位问题。一是围绕城市功能谋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特别是加快南川、北川和多巴地区医疗机构建设,促进全市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同时,要扩大市第一、第二医院发展空间,增强市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专科医院建设。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积极谋划实施妇幼、口腔、骨科、中医等一批专科医院,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三是加快建设城区二级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这是全市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市卫计委要抓紧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效。四是科学规划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重点围绕地方病、心血管疾病及肺水肿、肺心病等困扰城乡居民的高原性疾病做好诊疗、科研、教学等保障工作,力争在研究、治疗高原疾病学科上取得新突破。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依托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综合性核心医院建立影像中心、诊疗中心、病理中心,打通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节,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对接、技术同质、结果互认、节约成本,提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医院和患者对病理学诊断技术需求。二是探索建立市属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名血透病人,做透析必须在医院挂靠床位治疗,既占用医疗资源,也给病人带来不便。市卫计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医疗惠民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研究提出全市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建设意见和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医保门诊费用核定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公平的医疗服务。三是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国医馆”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提升中医品牌,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置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要深入研究养老配套医疗纳入医保范围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着力从政策层面推进医养结合。四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国内外各类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远程诊断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影像、检验、心电和病理诊断等,提升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强化诊疗水平。五是打造医疗服务品牌。围绕“幸福西宁”,深入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市属5家公立医院“一院一品牌”创建活动,继续推行“五免十减”救助措施和26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打造特色医疗服务品牌,提高群众获得感。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切实做好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置,加快建立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都很明确,市爱卫生要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同时,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建卫”国家级复审工作,市爱卫办要尽早制定。
工作方案。
提前准备迎检资料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注意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将“建卫”复审工作与“创城”、“清洁西宁”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五)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可以预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短时期可能会出现妇幼保健资源不足、服务保障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因此,从这一点来讲,计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切实把这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好事办好。要进一步加强失独家庭的关心和帮助,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加强失独家庭帮扶的综合政策措施。要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母婴安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今年妇幼保健站和计生服务站整合工作不单是形式上的,必须是实质上的领导管理统一、资源统筹共享、人员统一调配。要广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和再生育技术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这里,强调一件事,市卫计委要加快规划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站服务功能,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
(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西宁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政府会议已研究通过,尽快下发执行。要鼓励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医生到基层医卫生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为医师松绑。今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医疗机构服务基层的考核办法,建立市县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解决“公立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问题。二是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加大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努力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开展西宁市名医评选工作,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培养师承学术继承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造名医专家团队。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要与中日友好医院、天津泰达、北京阜外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合作,注重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紧缺人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专科,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要多深入基层调研,向基层学习;要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市卫计委要统筹考虑,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争取同城同策;研究建立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在保持待遇、身份不变的情况下,让各级医疗机构干部职工通过挂职交流,全面了解卫生计生政策、工作流程等,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医疗卫生计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吃透文件精神。卫生计生工作政策性很强,特别是医改都是以政策为依据,在政策范围内运行,吃透精神很重要。从目前来看,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在把握政策上还是有差距、有不足。比如,去年我们研究制定的有些改革方案,迟迟不能下发实施,我想,根本原因还是业务工作不熟、政策掌握不清,前期我到三个县调研医改工作,也发现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对医改政策的认识比较粗浅,有的县对医改工作研究不到位,造成了工作被动和滞后。因此,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和省上全面深化医改的重大部署、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真正学深学透学明白,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策水平,做好研究工作的有心人,政策把握的明白人,执行决策的责任人。
(二)强化部门协作。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总体来讲,近年来,各区县、各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围绕医改工作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但是,有时部门之间还是存在协调不及时、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工作进展。卫生计生部门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责,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编制、人社等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健康成长。各级政府要保障对卫生计生领域经费投入,确保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市卫计委、市医改办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四)注重舆论引导。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围绕群众的关注和期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要以深化医改为主题,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的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医改。
(五)切实改进作风。中央和省委对改进作风、反腐倡廉的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王晓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要坚决纠正卫生计生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查找和改进服务态度不好、服务理念不清、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持续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守纪律、讲规矩,主动接受纪检机关监督指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乎民生,顺应民意,推进健康西宁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真抓实干,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六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国家、省、苏州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和“”成效,科学研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形势,部署落实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卫生计生干部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开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局面,着力打造“健康昆山”,全力为居民健康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20xx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以机构重组为新的起点,以“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为抓手,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安全保障、体制改革和治理能力的提档升级,较好完成了年初和“”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和“”江苏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评估,先后荣获20xx~20xx年度苏州市文明单位、全市“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xx年度昆山市绩效管理“优胜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全省年度工作督查和“”工作评估中受到省考评组的高度肯定。
1.重点改革高效推进。机构改革平稳过渡。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部署,及时研究制定了市卫计委“三定”方案,并于去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原卫生局和人口计生委机关科室和人员的整合,新机构运行半年多来,较好实现了有机融合,形成1+12的工作格局。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启动。针对区镇层面卫生计生机构数量众多、职能交错、管理体制不一等现状,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合优化全市基层卫生计生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做到卫生计生工作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提供服务、统一监督执法的改革方案,得到了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和市编办的充分认可,《关于深化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已通过市编委办审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审议印发了《昆山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实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立适应各类办医主体共同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引入国际医院管理理念、实行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创新任务。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第二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一步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2.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统筹做好顶层设计。与复旦大学合作,加快研究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1+10+x的规划体系(即1个事业发展规划、10个条线专项规划和x个基层单位发展规划),用于引领“十三五”期间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各领域工作开展。目前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完成修改论证,各专业条线规划和基层机构发展规划也在有序推进。机构建设快速推进。市一院医辅楼、市老年医院投入使用,东、西部医疗中心顺利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三院病房大楼、市康复医院二期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家。创等升级持续深化。组织开展二级医院“回头看”活动,市老年医院、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列入二级医院建设单位。市三院、花桥人民医院、千灯人民医院相继通过二级医院复评。巴城人民医院、淀山湖人民医院中医科通过省示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验收。千灯炎武等3个社区站成为省示范机构。
3.公卫服务更加均等。疾病防控有力有序。进一步强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全市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态势。建成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28个,规范应急处置精神疾病患者150人次。高质量完成4项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基公项目提质增效。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311工程”,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了妇儿保门诊,建成全科医生工作室264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拓展到12类45项,在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继续名列前茅。同时,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健康氛围更加浓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城市卫生环境面貌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联合市文明办举办城市环境“随手拍”活动,委托第三方对市区54家重点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进行环境卫生及控烟工作暗访测评,新增无烟单位26家。以“健康e站”为载体,着力打造健康教育升级版,居民健康素养指数提高到23.2%。
4.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招才引智促发展。引进各类卫生人才316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60名,遴选105名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修,完成各类专题培训21期,728人接受了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67人通过省高级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的保有量继续领跑全省同类城市,联合浙江大学和市委组织部,开设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干部管理培训班。科研创新攀新高。新增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苏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新增国家级横向合作课题研究优异奖1项;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个;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3个;昆山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昆山市“双杯奖”20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突破50篇,再创历史新高。对外合作增活力。市中医院与苏大附一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二院与上海十院合作更趋紧密,市三院与上海市一院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并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班。市四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千灯医院与上海仁济医院合作管理常态化。市六院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全市先后承办(举办)各类学术活动51次,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苏州市级21项,昆山市级26项。
5.惠民工程成效凸显。智慧卫生工程快速推进。依托昆山市卫计委门户网站,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目前已有近2万人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平台注册,门诊预约人数超30万人次。加快推进“银医一卡通”项目建设,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实现自助挂号缴费和“先诊疗、后付费”。区域影像心电和医学专家远程会诊中心建成投运。中医药普及工程进展良好。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镇医院已建成标准化中医综合服务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并涌现出市四院上海名中医馆等一批中医特色专区。8.2事故医疗康复工程有序推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研究制定8.2事故伤员后续医疗康复专门工作方案,指定市一院和市康复医院为定点医院,抽调全市精干力量,完善8.2伤员后续医疗例会制度,全力做好8.2事故伤员的后续治疗康复工作。目前已有77名伤员转回我市治疗(其中市一院4名,市康复医院73名),病情基本稳定。
6.计生发展提质增效。计生管理更加高效。梳理新时期市、镇、村三级计生工作职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人口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夯实计划生育管理基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发展能力、生活希望和幸福指数。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完成再生育审批3220件。依法落实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累计发放各类奖励金5082.14万元,被评为江苏省幸福家庭建设项目县。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保持查处“两非”案件的高压态势。计划生育行政指导工作被苏州市列为20xx-20xx年度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在20xx年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测评中,计划生育执法满意度蝉联第一。健康服务更趋规范。组织开展妇幼健康专题培训16期,在苏州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全市11家助产医院全部通过爱婴医院复审。完成34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评审和8家托幼机构萌芽保健室量化分级评审。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婚检率达97.92%,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4.98‰。在全省率先提出“以需求为向导的药具发放服务模式”,被国家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授予“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先进集体”。流动人口服务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四季风”活动,积极做好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融合。先后为流动人口免费发放计划生育宣传资料80.10万份,为15.56万名外来育龄妇女开展了免费rti检查,为2.91万名流动育龄妇女进行了孕环情检测,向5276名自觉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流动育龄群众发放了奖励金,为1.01万名政策内生育的流动人口孕妇购买了优生优育疾病保险。
7.管理转型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依法管理。调整完善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及工作组织,并指定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研究建立了行政权力清单、法定责任清单、专项资金(产)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等四个清单,每月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基本做到了人员明确、职责明确、权利明确、责任明确、路径明确,努力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创新人事绩效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行公立医院人员备案制管理,顺利完成首批备案制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同时,为切实发挥好绩效管理的“指挥棒”作用,联合上海交大,修订完善了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强化动态监测,注重结果应用,着力构建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约束机制。内涵管理持续深化。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共有117个专业335个病种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累计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先后开展现场调研、质量督查等质控活动2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医疗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社会对行业满意度首次超过了90%。
回首“”,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五年,也是发展成效最为突出的五年,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病有良医”。五年来,卫生计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提升。新建和规划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总量达65万平方米,投资总量约58亿元。至20xx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同20xx年相比,下同)增长了25.7%;开放床位增长了34.19%;卫技人员增长了57.77%,乙类大型设备增长了93.33%。基本构建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专科医院为特色,社会办医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和门类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五年来,卫生计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创成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2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先后引进各类卫技人员2491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337名,新增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21个,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5个,市一院成为江苏大学首个临床医学院,并建成全系统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站。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与至少1家以上国内外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每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50项左右。至20xx年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数量、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科研创新成果连续多年领跑苏州各区(市)。五年来,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提升。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有力有序,全市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态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长势头有效遏制,成功创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控制在低位水平。母婴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圆满完成中国进口商品交易会等重大活动保障300余次。全力以赴做好“8.2”事故伤员转运、救治和康复工作,创造了国内国际烧伤治疗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家、省卫计委的高度肯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现国家卫生镇和苏州市健康镇的全覆盖,建立首个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县级基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五年来,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力度显著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和日常使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内容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被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授予“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医疗服务费用稳中有降,探索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技术水平和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倒逼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增效。全面升级预约挂号平台和自助挂号缴费系统,“银医一卡通”项目获全市效能建设创新奖。完成区域影像心电平台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已陆续接入平台,实现了远程诊疗。在苏州市率先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深入开展市级专家坐诊社区、健康班车等便民惠民活动,深得居民好评。五年来,计划生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计生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建立,市镇村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以及市镇两级计生协会组织更加健全,计生事业经费逐年增加。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做到简易程序快速办、一般程序提速办。依法落实各项奖扶政策,兑现率100%。率先建成信息系统与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的操作平台。全面做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入实施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开通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网上预约服务和免费避孕药具网上预约配送服务。流动人口均等服务扎实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体制。“爱之长廊”人口文化园获评苏州“十佳”人口文化园和首批省人口文化示范基地。计生协会充满活力,积极探索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以及购买社会服务的养老帮扶工作新路。被省人口计生委授予人口计生窗口服务示范单位和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五年来,卫生计生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行政服务流程持续优化,行政服务项目100%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率达95%以上。依托医学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医疗质控组织,全面排查医疗安全生产隐患。加快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诚信体系建设,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医疗服务市场得到不断净化。率先建立独立编制的市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大队,实现了市镇行政执法队伍联动执法,率先建立公安、计生两支队伍合二为一的管理机制、市镇联动执法机制和公共服务“预约到家”机制。探索推行财务人员轮岗,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察审计,着力规范财务管理和财经制度执行。开展“网友看卫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卫生活动,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开通“昆山卫生”官方微博,在人民网上的粉丝数位列全国医疗卫生单位第10位。深入开展第三方行风暗访和评价,居民对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持续攀升至90.9%。
二、认真研判,深刻把握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顺利实现了“”的圆满收官,也为“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昆山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加。总体来看,仍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来看,大健康理念日益形成共识。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把保障国民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总体长远发展战略,强化政策联动,通过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构建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政府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居民个性化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康领域,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作用,构筑多层次的居民健康保障网络,用多元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急救体系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健康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依托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居民健康动态管理和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健康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部分国家将发展健康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予以鼓励和扶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大多数发达国家健康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10%以上,美国接近20%,我国占5%左右)。
从国内来看,健康被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江苏调研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明确了卫生计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总体定位。xx届五中全会聚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鼓励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力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和两孩政策实施等重点改革任务,力度之大,频次之高,覆盖面之广,可以说前所未有。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促进中医药发展,这些有力举措无不彰显党和国家对维护和改善居民健康的责任和决心,力求最大限度的释放改革红利,切实满足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到20xx年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顶层设计都为我们谋划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从我市来看,“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确保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建设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积极推进产业、城市、动力、开放、社会、发展和政府转型,把卫生计生在内的社会民生事业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同时,随着我市多年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国际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对卫生计生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趋多元的要求,这些都为卫生计生事业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行业来看,卫生计生科技迅猛发展,为解决健康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新设备、新药品。这就需要我们紧盯世界卫生科技发展前沿,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把先进、成熟的卫生科技成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时应用到健康服务中去,造福于广大城乡居民。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医疗行业已跨入“互联网+”的频道,对健康服务及其管理的内涵外延、方式方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有力推进。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制约事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一是全市卫生资源总量还相对不足,存量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尚未有效建立;三是管理理念和方式还相对滞后,谋划新常态下改革发展、依法化解问题矛盾的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四是人口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使卫生计生实际需求难以准确掌握,计生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对妇女儿童、老年、康复、护理等专科医疗服务和接续性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新的命题;五是推进人口均衡发展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亟待强化;六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联动效应还不强,改革的红利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下大力气逐步予以化解。
三、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家、省、苏州市关于20xx年以及“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着眼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体系优化,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居民感受,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持续提升现代卫生计生体系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主要目标为:千人医生数达2.6人,千人床位数达4.2张,医护比和床护比更趋合理,床位使用率达85%左右,药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急诊人次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83.5岁左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稳定在5/10万和4‰以下,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10/10万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指数达23.5%。总和生育率提升到1.5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下,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在优结构、增活力、防风险、补短板、促转型、惠民生、抓统筹上下功夫、求突破、谋实效。
1.聚焦结构优化,在完善卫计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上发力。
规划引领优结构。要按照开门搞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加快修改完善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力争2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提交市政府审议。同时,要加快10个业务条线规划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的修改论证,力争6月底前全部完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医疗机构设置专项规划与妇幼健康服务专项规划已被市发改委立项,而且这两个规划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在编制这两个专项规划时,一定要按照行政决策要求,深入开展需求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并做好与发改、规划等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设定的目标合理,切实可行。
增加资源优结构。一方面,加快推进“三大中心”、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康复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动张浦、花桥、淀山湖等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深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工程,年内中心城区要新增2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成立社会办医促进中心,进一步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等级评审、科研创新等方面同等政策。加快引入眼科、口腔、中医药等专科医疗机构,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办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尽快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转型发展优结构。深入推进创等升级,市一院要通过三级医院复审,市三院力争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建设单位,锦溪人民医院(市老年医院)要通过二级医院评审,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力争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市四院、市六院、千灯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复审,整合市三院康乐分院与巴城人民医院资源,完成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工作。结合居民需求,切实加强康复、老年、长期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市康复医院为龙头,综合性医院临床康复为枢纽,社区康复为基础的康复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构建以市老年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老年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老年病诊疗体系。将淀山湖人民医院和周庄人民医院转型以老年护理为特色的接续性医疗机构,全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聚焦深化改革,在增强事业发展活力(持续发展)上发力。
加快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市卫计委成立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政策法规、资产核算、组织人事、督导评估、综合保障五个工作组,负责具体推进实施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尽快将区镇现有从事卫生计生工作的机构按照管理、服务两大类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重新调整设置基层卫生计生管理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基层单位职能,彻底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在管理层面,组建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作为区镇政府内设机构,实行以区镇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在服务层面,每个区镇设置1家公立医院和1家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以条线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6月份要完成组建,8月份完成评估,10月份正式对外运行,改革期间要确保工作延续,无缝衔接。
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决策、管理和监督三权分离的要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公立医院联合理事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负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财务资产监管、绩效考核管理和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管理等事项。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则将主要精力回归到医疗业务的发展上来,推进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在决策和监督过程中,全程引入专家论证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立“以事定费、专项补助、购买服务”的新机制,并加快向财政全面“托底”保运行的目标推进。强化绩效管理,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辅导,进一步细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病种管理和动态监测评估,不断提高公立医院运行质量效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修订院长(书记)目标任务书,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突出社会和职工满意度,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推行病种绩效分析,倒逼医院提升技术水平。
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考虑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功能片区分布和居民实际需求,研究制定适应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综合利用医保、价格、信息化等手段,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机构就诊。深入推行家庭医生制度、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建立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的契约服务关系,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依从度,提高社区首诊率。推进二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二、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同时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帮扶和指导社区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医疗服务质量,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秩序。
3.聚焦工作转型,在强化计生服务管理(均衡发展)上发力。
依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再进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改进再婚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
强化计生基层基础管理。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宣传倡导、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幸福家庭及第五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承担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提升计生技术服务水平。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高龄孕产妇、再生育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人群免费提供取环、复通等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科学规划、统筹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药具服务可及性,减少非意愿妊娠。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和服务,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常住人口配置服务资源,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巩固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的全国“一盘棋”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息核查和共享,做好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生育登记服务。广泛开展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等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关怀关爱流动人口,促进社会融合。
构建家庭发展支撑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关怀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妥善解决他们在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完善并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以及其他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性别平等、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
4.聚焦预防为主,在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和谐发展)上发力。
突出健康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群众树立“自己为健康负责”的理念。全力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市)试点项目建设,努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完善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社会化参与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增强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活力。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和载体,选准病种、人群和场所三个切入点,开展“四个一万”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提升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突出疾病防控。继续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暴发流行。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加强预防接种基础环节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确保接种安全。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病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市级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三位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综合干预和患者自我管理,不断巩固和扩大省慢性病防治综合示范区成效。积极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管理组织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创新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模式,年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4‰。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作,强化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规范医疗应急处置。
突出妇幼健康。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和母婴安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医院妇产科和儿科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和儿童保健门诊,着力完善以市妇幼保健所为龙头、医院产儿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门诊为网底、市妇女儿童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快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等人才培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婚前、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保健服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利用基因生物等技术,提高出生缺陷防治能力。组织实施妇幼重大项目,加大对影响妇幼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的综合干预。
突出应急保障。以巩固省卫生应急示范市建设为抓手,以法规预案体系、指挥协调机制、应急信息系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卫生应急体系,完善突出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部门协作机制,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继续做好8.2事故伤员医疗康复工作。进一步健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icu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市急救中心(站)和医院急诊科建设,加大急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急救医疗服务技术能力水平。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完善采供血应急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临床供血能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临床用血需求和健康安全。
5.聚焦依法高效,在提升精细管理水平(科学发展)上发力。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年)》,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规范,强化卫生计生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夯实依法行政的基础。研究制定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的实施方案,明确权责事项的操作流程图,努力将每项权力和责任落实到科室或人员。根据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要求,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内容,持续提高审批效率。围绕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计生突出问题,通过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大力开展治理整顿,依法查处各类案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
深入实施绩效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紧密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坚持“公开、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尽快修订完善各卫生计生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重点突出改革性、创新性和执行力,要根据各单位承担职能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多做多错”的局面。要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平时动态监测与年终考核评估相结合,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和专家组力量,加大日常抽查力度,切实提升绩效考核的客观性。要进一步强化结果应用,坚持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和领导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切实考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以科学的指标引领发展、以高效的考核评价实绩、以鲜明的奖惩激励干部的目的。
持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干部任中离任审计、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以及重大决策事项推进等方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积极培育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医学会、计生协会和专业学会力量,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强化制度监管,全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同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立医院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独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物资和后勤管理。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领域和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6.聚焦人才科技,在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创新发展)上发力。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成立市卫生计生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出台《昆山高层次医学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和《昆山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卫生计生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领军型医学人才(团队)、紧缺专业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满足事业发展需求。实施“1255”计划,即确定10个首席全科医生特岗、引进20名在岗全科医生,招聘50名社区卫生备案制工作人员,推出50个岗位购买服务,加快推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积极培育优势学专科。突出问题导向,从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常见疾病入手,不断加大人员、设备和财力等投入力度,深入推进重点学专科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苏州和我市四个层面横跨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重点学专科集群,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实力。市一院、市中医院各新增1个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二级医院新增2-3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学专科和2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2个苏州市特色专科。
大力鼓励科研创新。充分发挥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围绕威胁我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主要疾病,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力争尽快取得一批有实效、有影响、有自主品牌的科研成果。以提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依托城市三级医院尤其是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二类以下医疗技术和三级以下常规手术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适宜医疗卫生技术,不断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坚持不懈推进开放办医,深入开展与国内外三甲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力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基地,市一院、市中医院力争在附属医院建设取得新突破,二级以上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力争在教学基地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积极抢占医学技术的制高点。探索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努力在院士工作站和知名专家工作室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7.聚焦惠民利民,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共享发展)上发力。
实施民生需求响应工程。准确把脉群众呼声,将群众最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作为我们为民服务的突破点,重点围绕怎样通过三级预防减少慢病和肿瘤的发生,怎样利用精准医疗的手段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怎样利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检测水、空气、食品的安全等方面下功夫、谋实效,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实施基公服务满意工程。深入实施三到位、三优良、一满意、一突出的“3311工程”,通过示范建设,树立典型,以典型引路,发挥服务示范、管理示范与发展示范作用,推动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深化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价研究,科学评估基公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着力解决目前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打破三级预防各个环节壁垒,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谋划新思路。
实施医疗服务改善工程。导入jci医院评审标准理念,积极推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对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充分利用生物科技、医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成果,积极探索开展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全面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0项措施,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工程。组建卫生计生信息中心,整合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信息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动态更新,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探索在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卫生、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开发一批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互联网金融交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8.聚焦作风效能,在提高统筹发展能力(统筹发展)上发力。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在巩固拓展“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三看三比”活动,即“看问题整改情况、比担当作为,看承诺践诺情况、比整体形象,看制度执行情况、比服务效能”,努力让卫计服务成为昆山的品牌,让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成为卫计系统的特质。要强化制度执行,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紧盯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和激励惩戒力度,营造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一步完善专项巡查工作机制,毫不放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进一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机制,努力把违纪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初起之时,加快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严惩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树立卫计行业新形象。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明确。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落实安全生产台帐资料报送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切实做到底数清、责任明、预案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志们,今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充足的拼搏干劲和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做出积极贡献。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国家、省、苏州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和“”成效,科学研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形势,部署落实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卫生计生干部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开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局面,着力打造“健康昆山”,全力为居民健康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20xx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以机构重组为新的起点,以“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为抓手,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安全保障、体制改革和治理能力的提档升级,较好完成了年初和“”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和“”江苏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评估,先后荣获20xx~20xx年度苏州市文明单位、全市“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xx年度昆山市绩效管理“优胜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全省年度工作督查和“”工作评估中受到省考评组的高度肯定。
1.重点改革高效推进。机构改革平稳过渡。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部署,及时研究制定了市卫计委“三定”方案,并于去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原卫生局和人口计生委机关科室和人员的整合,新机构运行半年多来,较好实现了有机融合,形成1+12的工作格局。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启动。针对区镇层面卫生计生机构数量众多、职能交错、管理体制不一等现状,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合优化全市基层卫生计生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做到卫生计生工作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提供服务、统一监督执法的改革方案,得到了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和市编办的充分认可,《关于深化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已通过市编委办审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审议印发了《昆山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实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立适应各类办医主体共同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引入国际医院管理理念、实行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创新任务。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第二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一步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2.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统筹做好顶层设计。与复旦大学合作,加快研究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1+10+x的规划体系(即1个事业发展规划、10个条线专项规划和x个基层单位发展规划),用于引领“十三五”期间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各领域工作开展。目前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完成修改论证,各专业条线规划和基层机构发展规划也在有序推进。机构建设快速推进。市一院医辅楼、市老年医院投入使用,东、西部医疗中心顺利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三院病房大楼、市康复医院二期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家。创等升级持续深化。组织开展二级医院“回头看”活动,市老年医院、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列入二级医院建设单位。市三院、花桥人民医院、千灯人民医院相继通过二级医院复评。巴城人民医院、淀山湖人民医院中医科通过省示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验收。千灯炎武等3个社区站成为省示范机构。
3.公卫服务更加均等。疾病防控有力有序。进一步强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全市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态势。建成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28个,规范应急处置精神疾病患者150人次。高质量完成4项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基公项目提质增效。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311工程”,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了妇儿保门诊,建成全科医生工作室264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拓展到12类45项,在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继续名列前茅。同时,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健康氛围更加浓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城市卫生环境面貌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联合市文明办举办城市环境“随手拍”活动,委托第三方对市区54家重点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进行环境卫生及控烟工作暗访测评,新增无烟单位26家。以“健康e站”为载体,着力打造健康教育升级版,居民健康素养指数提高到23.2%。
4.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招才引智促发展。引进各类卫生人才316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60名,遴选105名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修,完成各类专题培训21期,728人接受了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67人通过省高级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的保有量继续领跑全省同类城市,联合浙江大学和市委组织部,开设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干部管理培训班。科研创新攀新高。新增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苏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新增国家级横向合作课题研究优异奖1项;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个;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3个;昆山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昆山市“双杯奖”20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突破50篇,再创历史新高。对外合作增活力。市中医院与苏大附一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二院与上海十院合作更趋紧密,市三院与上海市一院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并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班。市四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千灯医院与上海仁济医院合作管理常态化。市六院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全市先后承办(举办)各类学术活动51次,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苏州市级21项,昆山市级26项。
5.惠民工程成效凸显。智慧卫生工程快速推进。依托昆山市卫计委门户网站,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目前已有近2万人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平台注册,门诊预约人数超30万人次。加快推进“银医一卡通”项目建设,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实现自助挂号缴费和“先诊疗、后付费”。区域影像心电和医学专家远程会诊中心建成投运。中医药普及工程进展良好。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镇医院已建成标准化中医综合服务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并涌现出市四院上海名中医馆等一批中医特色专区。8.2事故医疗康复工程有序推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研究制定8.2事故伤员后续医疗康复专门。
工作方案。
指定市一院和市康复医院为定点医院抽调全市精干力量完善8.2伤员后续医疗例会制度全力做好8.2事故伤员的后续治疗康复工作。目前已有77名伤员转回我市治疗(其中市一院4名市康复医院73名)病情基本稳定。
6.计生发展提质增效。计生管理更加高效。梳理新时期市、镇、村三级计生工作职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人口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夯实计划生育管理基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发展能力、生活希望和幸福指数。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完成再生育审批3220件。依法落实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累计发放各类奖励金5082.14万元,被评为江苏省幸福家庭建设项目县。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保持查处“两非”案件的高压态势。计划生育行政指导工作被苏州市列为20xx-20xx年度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在20xx年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测评中,计划生育执法满意度蝉联第一。健康服务更趋规范。组织开展妇幼健康专题培训16期,在苏州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全市11家助产医院全部通过爱婴医院复审。完成34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评审和8家托幼机构萌芽保健室量化分级评审。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婚检率达97.92%,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4.98‰。在全省率先提出“以需求为向导的药具发放服务模式”,被国家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授予“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先进集体”。流动人口服务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四季风”活动,积极做好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融合。先后为流动人口免费发放计划生育宣传资料80.10万份,为15.56万名外来育龄妇女开展了免费rti检查,为2.91万名流动育龄妇女进行了孕环情检测,向5276名自觉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流动育龄群众发放了奖励金,为1.01万名政策内生育的流动人口孕妇购买了优生优育疾病保险。
7.管理转型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依法管理。调整完善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及工作组织,并指定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研究建立了行政权力清单、法定责任清单、专项资金(产)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等四个清单,每月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基本做到了人员明确、职责明确、权利明确、责任明确、路径明确,努力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创新人事绩效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行公立医院人员备案制管理,顺利完成首批备案制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同时,为切实发挥好绩效管理的“指挥棒”作用,联合上海交大,修订完善了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强化动态监测,注重结果应用,着力构建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约束机制。内涵管理持续深化。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共有117个专业335个病种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累计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先后开展现场调研、质量督查等质控活动2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医疗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社会对行业满意度首次超过了90%。
回首“”,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五年,也是发展成效最为突出的五年,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病有良医”。五年来,卫生计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提升。新建和规划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总量达65万平方米,投资总量约58亿元。至20xx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同20xx年相比,下同)增长了25.7%;开放床位增长了34.19%;卫技人员增长了57.77%,乙类大型设备增长了93.33%。基本构建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专科医院为特色,社会办医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和门类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五年来,卫生计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创成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2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先后引进各类卫技人员2491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337名,新增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21个,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5个,市一院成为江苏大学首个临床医学院,并建成全系统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站。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与至少1家以上国内外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每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50项左右。至20xx年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数量、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科研创新成果连续多年领跑苏州各区(市)。五年来,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提升。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有力有序,全市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态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长势头有效遏制,成功创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控制在低位水平。母婴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圆满完成中国进口商品交易会等重大活动保障300余次。全力以赴做好“8.2”事故伤员转运、救治和康复工作,创造了国内国际烧伤治疗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家、省卫计委的高度肯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现国家卫生镇和苏州市健康镇的全覆盖,建立首个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县级基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五年来,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力度显著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和日常使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内容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被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授予“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医疗服务费用稳中有降,探索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技术水平和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倒逼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增效。全面升级预约挂号平台和自助挂号缴费系统,“银医一卡通”项目获全市效能建设创新奖。完成区域影像心电平台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已陆续接入平台,实现了远程诊疗。在苏州市率先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深入开展市级专家坐诊社区、健康班车等便民惠民活动,深得居民好评。五年来,计划生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计生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建立,市镇村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以及市镇两级计生协会组织更加健全,计生事业经费逐年增加。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做到简易程序快速办、一般程序提速办。依法落实各项奖扶政策,兑现率100%。率先建成信息系统与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的操作平台。全面做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入实施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开通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网上预约服务和免费避孕药具网上预约配送服务。流动人口均等服务扎实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体制。“爱之长廊”人口文化园获评苏州“十佳”人口文化园和首批省人口文化示范基地。计生协会充满活力,积极探索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以及购买社会服务的养老帮扶工作新路。被省人口计生委授予人口计生窗口服务示范单位和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五年来,卫生计生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行政服务流程持续优化,行政服务项目100%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率达95%以上。依托医学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医疗质控组织,全面排查医疗安全生产隐患。加快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诚信体系建设,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医疗服务市场得到不断净化。率先建立独立编制的市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大队,实现了市镇行政执法队伍联动执法,率先建立公安、计生两支队伍合二为一的管理机制、市镇联动执法机制和公共服务“预约到家”机制。探索推行财务人员轮岗,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察审计,着力规范财务管理和财经制度执行。开展“网友看卫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卫生活动,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开通“昆山卫生”官方微博,在人民网上的粉丝数位列全国医疗卫生单位第10位。深入开展第三方行风暗访和评价,居民对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持续攀升至90.9%。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顺利实现了“”的圆满收官,也为“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昆山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加。总体来看,仍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来看,大健康理念日益形成共识。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把保障国民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总体长远发展战略,强化政策联动,通过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构建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政府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居民个性化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康领域,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作用,构筑多层次的居民健康保障网络,用多元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急救体系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健康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依托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居民健康动态管理和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健康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部分国家将发展健康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予以鼓励和扶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大多数发达国家健康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10%以上,美国接近20%,我国占5%左右)。
从国内来看,健康被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江苏调研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明确了卫生计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总体定位。xx届五中全会聚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鼓励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力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和两孩政策实施等重点改革任务,力度之大,频次之高,覆盖面之广,可以说前所未有。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促进中医药发展,这些有力举措无不彰显党和国家对维护和改善居民健康的责任和决心,力求最大限度的释放改革红利,切实满足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到20xx年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顶层设计都为我们谋划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从我市来看,“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确保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建设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积极推进产业、城市、动力、开放、社会、发展和政府转型,把卫生计生在内的社会民生事业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同时,随着我市多年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国际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对卫生计生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趋多元的要求,这些都为卫生计生事业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行业来看,卫生计生科技迅猛发展,为解决健康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新设备、新药品。这就需要我们紧盯世界卫生科技发展前沿,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把先进、成熟的卫生科技成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时应用到健康服务中去,造福于广大城乡居民。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医疗行业已跨入“互联网+”的频道,对健康服务及其管理的内涵外延、方式方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有力推进。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制约事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一是全市卫生资源总量还相对不足,存量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尚未有效建立;三是管理理念和方式还相对滞后,谋划新常态下改革发展、依法化解问题矛盾的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四是人口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使卫生计生实际需求难以准确掌握,计生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对妇女儿童、老年、康复、护理等专科医疗服务和接续性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新的命题;五是推进人口均衡发展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亟待强化;六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联动效应还不强,改革的红利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下大力气逐步予以化解。
三、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家、省、苏州市关于20xx年以及“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着眼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体系优化,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居民感受,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持续提升现代卫生计生体系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主要目标为:千人医生数达2.6人,千人床位数达4.2张,医护比和床护比更趋合理,床位使用率达85%左右,药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急诊人次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83.5岁左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稳定在5/10万和4‰以下,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10/10万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指数达23.5%。总和生育率提升到1.5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下,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在优结构、增活力、防风险、补短板、促转型、惠民生、抓统筹上下功夫、求突破、谋实效。
1.聚焦结构优化,在完善卫计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上发力。
规划引领优结构。要按照开门搞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加快修改完善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力争2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提交市政府审议。同时,要加快10个业务条线规划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的修改论证,力争6月底前全部完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医疗机构设置专项规划与妇幼健康服务专项规划已被市发改委立项,而且这两个规划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在编制这两个专项规划时,一定要按照行政决策要求,深入开展需求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并做好与发改、规划等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设定的目标合理,切实可行。
增加资源优结构。一方面,加快推进“三大中心”、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康复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动张浦、花桥、淀山湖等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深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工程,年内中心城区要新增2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成立社会办医促进中心,进一步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等级评审、科研创新等方面同等政策。加快引入眼科、口腔、中医药等专科医疗机构,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办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尽快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转型发展优结构。深入推进创等升级,市一院要通过三级医院复审,市三院力争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建设单位,锦溪人民医院(市老年医院)要通过二级医院评审,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力争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市四院、市六院、千灯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复审,整合市三院康乐分院与巴城人民医院资源,完成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工作。结合居民需求,切实加强康复、老年、长期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市康复医院为龙头,综合性医院临床康复为枢纽,社区康复为基础的康复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构建以市老年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老年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老年病诊疗体系。将淀山湖人民医院和周庄人民医院转型以老年护理为特色的接续性医疗机构,全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聚焦深化改革,在增强事业发展活力(持续发展)上发力。
加快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市卫计委成立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政策法规、资产核算、组织人事、督导评估、综合保障五个工作组,负责具体推进实施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尽快将区镇现有从事卫生计生工作的机构按照管理、服务两大类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重新调整设置基层卫生计生管理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基层单位职能,彻底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在管理层面,组建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作为区镇政府内设机构,实行以区镇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在服务层面,每个区镇设置1家公立医院和1家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以条线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6月份要完成组建,8月份完成评估,10月份正式对外运行,改革期间要确保工作延续,无缝衔接。
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决策、管理和监督三权分离的要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公立医院联合理事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负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财务资产监管、绩效考核管理和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管理等事项。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则将主要精力回归到医疗业务的发展上来,推进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在决策和监督过程中,全程引入专家论证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立“以事定费、专项补助、购买服务”的新机制,并加快向财政全面“托底”保运行的目标推进。强化绩效管理,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辅导,进一步细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病种管理和动态监测评估,不断提高公立医院运行质量效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修订院长(书记)目标任务书,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突出社会和职工满意度,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推行病种绩效分析,倒逼医院提升技术水平。
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考虑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功能片区分布和居民实际需求,研究制定适应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综合利用医保、价格、信息化等手段,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机构就诊。深入推行家庭医生制度、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建立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的契约服务关系,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依从度,提高社区首诊率。推进二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二、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同时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帮扶和指导社区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医疗服务质量,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秩序。
3.聚焦工作转型,在强化计生服务管理(均衡发展)上发力。
依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再进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改进再婚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
强化计生基层基础管理。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宣传倡导、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幸福家庭及第五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承担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提升计生技术服务水平。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高龄孕产妇、再生育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人群免费提供取环、复通等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科学规划、统筹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药具服务可及性,减少非意愿妊娠。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和服务,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常住人口配置服务资源,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巩固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的全国“一盘棋”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息核查和共享,做好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生育登记服务。广泛开展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等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关怀关爱流动人口,促进社会融合。
构建家庭发展支撑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关怀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妥善解决他们在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完善并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以及其他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性别平等、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
4.聚焦预防为主,在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和谐发展)上发力。
突出健康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群众树立“自己为健康负责”的理念。全力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市)试点项目建设,努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完善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社会化参与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增强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活力。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和载体,选准病种、人群和场所三个切入点,开展“四个一万”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提升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突出疾病防控。继续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暴发流行。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加强预防接种基础环节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确保接种安全。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病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市级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三位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综合干预和患者自我管理,不断巩固和扩大省慢性病防治综合示范区成效。积极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管理组织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创新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模式,年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4‰。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作,强化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规范医疗应急处置。
突出妇幼健康。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和母婴安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医院妇产科和儿科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和儿童保健门诊,着力完善以市妇幼保健所为龙头、医院产儿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门诊为网底、市妇女儿童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快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等人才培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婚前、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保健服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利用基因生物等技术,提高出生缺陷防治能力。组织实施妇幼重大项目,加大对影响妇幼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的综合干预。
突出应急保障。以巩固省卫生应急示范市建设为抓手,以法规预案体系、指挥协调机制、应急信息系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卫生应急体系,完善突出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部门协作机制,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继续做好8.2事故伤员医疗康复工作。进一步健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icu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市急救中心(站)和医院急诊科建设,加大急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急救医疗服务技术能力水平。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完善采供血应急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临床供血能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临床用血需求和健康安全。
5.聚焦依法高效,在提升精细管理水平(科学发展)上发力。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年)》,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规范,强化卫生计生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夯实依法行政的基础。研究制定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的实施方案,明确权责事项的操作流程图,努力将每项权力和责任落实到科室或人员。根据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要求,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内容,持续提高审批效率。围绕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计生突出问题,通过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大力开展治理整顿,依法查处各类案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
深入实施绩效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紧密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坚持“公开、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尽快修订完善各卫生计生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重点突出改革性、创新性和执行力,要根据各单位承担职能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多做多错”的局面。要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平时动态监测与年终考核评估相结合,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和专家组力量,加大日常抽查力度,切实提升绩效考核的客观性。要进一步强化结果应用,坚持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和领导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切实考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以科学的指标引领发展、以高效的考核评价实绩、以鲜明的奖惩激励干部的目的。
持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干部任中离任审计、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以及重大决策事项推进等方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积极培育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医学会、计生协会和专业学会力量,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强化制度监管,全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同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立医院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独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物资和后勤管理。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领域和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6.聚焦人才科技,在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创新发展)上发力。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成立市卫生计生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出台《昆山高层次医学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和《昆山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卫生计生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领军型医学人才(团队)、紧缺专业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满足事业发展需求。实施“1255”计划,即确定10个首席全科医生特岗、引进20名在岗全科医生,招聘50名社区卫生备案制工作人员,推出50个岗位购买服务,加快推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积极培育优势学专科。突出问题导向,从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常见疾病入手,不断加大人员、设备和财力等投入力度,深入推进重点学专科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苏州和我市四个层面横跨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重点学专科集群,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实力。市一院、市中医院各新增1个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二级医院新增2-3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学专科和2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2个苏州市特色专科。
大力鼓励科研创新。充分发挥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围绕威胁我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主要疾病,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力争尽快取得一批有实效、有影响、有自主品牌的科研成果。以提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依托城市三级医院尤其是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二类以下医疗技术和三级以下常规手术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适宜医疗卫生技术,不断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坚持不懈推进开放办医,深入开展与国内外三甲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力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基地,市一院、市中医院力争在附属医院建设取得新突破,二级以上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力争在教学基地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积极抢占医学技术的制高点。探索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努力在院士工作站和知名专家工作室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7.聚焦惠民利民,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共享发展)上发力。
实施民生需求响应工程。准确把脉群众呼声,将群众最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作为我们为民服务的突破点,重点围绕怎样通过三级预防减少慢病和肿瘤的发生,怎样利用精准医疗的手段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怎样利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检测水、空气、食品的安全等方面下功夫、谋实效,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实施基公服务满意工程。深入实施三到位、三优良、一满意、一突出的“3311工程”,通过示范建设,树立典型,以典型引路,发挥服务示范、管理示范与发展示范作用,推动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深化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价研究,科学评估基公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着力解决目前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打破三级预防各个环节壁垒,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谋划新思路。
实施医疗服务改善工程。导入jci医院评审标准理念,积极推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对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充分利用生物科技、医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成果,积极探索开展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全面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0项措施,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工程。组建卫生计生信息中心,整合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信息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动态更新,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探索在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卫生、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开发一批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互联网金融交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8.聚焦作风效能,在提高统筹发展能力(统筹发展)上发力。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在巩固拓展“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三看三比”活动,即“看问题整改情况、比担当作为,看承诺践诺情况、比整体形象,看制度执行情况、比服务效能”,努力让卫计服务成为昆山的品牌,让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成为卫计系统的特质。要强化制度执行,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紧盯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和激励惩戒力度,营造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一步完善专项巡查工作机制,毫不放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进一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机制,努力把违纪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初起之时,加快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严惩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树立卫计行业新形象。
应急预案。
及处置流程,落实安全生产台帐资料报送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切实做到底数清、责任明、预案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志们,今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充足的拼搏干劲和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做出积极贡献。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八
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重大的民生工程。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卫生计生工作会议领导。
讲话稿。
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十分重要,是市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去年以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医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省创造了经验;“中医药发展”渭南模式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的肯定;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持续加强;医药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德医风持续转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健康教育全面覆盖,群众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卫生计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市政府是肯定的,也是满意的。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卫生计生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随着医改向纵深推进和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尚需持续深化。现阶段,我市公立医院的日常运行和建设发展经费仍主要依靠服务收入筹集,政府对医院的直接投入仅仅是一个补偿渠道。卫生总费用是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投入组成,其中社会投入是大头,主要是由医疗保险保障组成。新医改以来,政府对医保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筹资水平大幅提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性补偿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提升服务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把建立现代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公益性、提升运行效率,作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任务抓紧抓好。
二是构建分级诊疗秩序面临现实困难。按照省政府部署,这项工作去年起已在我市全面推行,但各县市区普遍感到具体环节不易操作、推进难度大。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必须打好“组合拳”,既要有能让群众信任的基层服务能力和优质的转诊服务,又要有政策导向和利益引导,还需要转变群众就医理念和习惯。后两者需要多部门合作及社会广泛宣传引导,而前者主要靠我们努力。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秩序,将倒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综合改革,也需要卫计、人社、财政等部门多方联动,稳步推进。
三是健康产业发展环境仍需精心培育。目前,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单一,社会办医规模偏小、层次偏低、特色不明显、服务与管理水平不高、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和机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需要通过完善健康产业配套扶持政策,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办医、医师多点执业、创新医疗服务投融资机制、加强社会办医行业监管等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四是计划生育转型发展面临新常态。当前,生育政策的调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从我市以及全省、全国“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条件并申请再生育的人数不多,各地并未出现预期的生育高峰。我们要在去年开展群众生育意愿调查的基础上,主动做好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也步入了转型发展期,出现一些新常态:在工作理念上,从重管理到重服务转型,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群众提供政策服务、技术服务、便民服务上;在工作职能上,从控制人口数量到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转型,统筹解决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工作对象上,从育龄人群向全员人口转型,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人群、面向全生命周期,实现计生工作社会化全覆盖;在工作内容上,从计生向民生转型,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向涉及人的生命全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在工作方法上,从行政强制到依法行政转型,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省《计划生育条例》为重点,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执法监督,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法制化水平。
分析新形势,适应新常态,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系统、深刻理解和把握卫生计生各项改革政策,坚持走具有渭南特色的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之路,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重大领域的改革突破上保持定力,不折腾、不观望,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增强毅力,不懈怠、不打折扣。
二、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抓好卫生计生重点工作落实。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加大改革的推进力度,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一是切实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医改是系统性工程,要始终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今年,重点要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政策生根落地,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切实抓好澄城县医药卫生综合改革试点,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出示范。在医疗保障方面,要加大医保支付方式制度改革力度,切实用好新增70元农合资金,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全省药品“三统一”系列政策,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科学制定政策,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偏远地区乡村医生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全面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加大定向全科医生招生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基层全科医生人才。
二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当前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基层服务能力较弱、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实行分级诊疗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突破口。今年我们要按照全省部署,加快建立和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着力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行县镇医疗一体化、镇村卫生管理一体化改革,综合运用对口支援、医保支付、价格杠杆等措施,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社会办医。结合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部署,进一步简政放权,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准入和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同等待遇,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的各种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加快建立运行规范、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一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紧张的关系不会改变。基于这“三个不会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三个一”领导机制,层层夯实责任,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避免因机构改革和生育政策调整而造成工作的滑坡。
二是扎实有序地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xx年是我市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重要一年,群众生育愿望会进一步释放。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以人为本、依法管理、有序实施、风险可控”的原则,加快推进服务证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把好事办好。要根据人口变动情况,做好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合理规划配置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要做好出生人口的动态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防止出现人口堆积和低生育水平的反弹。
三是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协调推进计划生育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方式方法的改革,完善宣传教育、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长效机制。进一夯实基层基础,稳定工作网络和队伍。扎实开展第四轮“母亲健康工程”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持续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幸福家庭建设,完善针对计生困难家庭的民生政策,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
(三)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巩固免疫规划、慢性病、地方病防治成果,加大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深化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扩散。
(四)加快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整合,推进卫生计生系统职能转变。
卫生和计生机构整合的目的是为了给群众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更加方便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目前,我市市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各县市区要按照市上的部署,加快推进改革力度,制定路线图、排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认真做好机构改革职责调整和“三定”工作,保留县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乡镇卫生计生办公室,合理配置资源,做到机构职责明确,队伍稳定,人员加强,经费保障。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人员思想不放松、纪律不涣散、工作不懈怠。要同步推进卫生计生技术资源深度整合,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技术优势和计划生育社会工作优势,建立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要对去年市卫生和计生部门下放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及时公开执法依据、管理权限、办理时限和程序,逐条分解,落实责任,有效衔接,确保下放的审批、服务和管理事项依法规范运转。
三、强化责任担当,以务实创新作风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去年12月,习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盼和新要求,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
一要切实转变作风,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各级各部门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改进和转变作风,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想办法、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只要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有利于加快事业发展,都要无条件服从工作大局,摈弃部门利益,不等不靠,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敢为人先,敢于创新,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基层一线的实践和先行先试,创造出一些符合实际的新办法。
二要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各级各部门及其“一把手”对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都要亲自过问、亲自组织研究、亲自督促落实。要紧紧围绕深化医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推动卫生计生服务资源融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关系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明确职责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要不断完善政府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确保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不留缺口。要高度重视基层卫生计生人才的引进留住和培养成长,用足用活省上关于为县以下招聘医学本科生的政策,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免费培训和基层医务人员脱产进修工作力度,不断筑牢卫生计生服务的“网底”。
三要强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奖惩。为政之要,贵在落实。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市政府已与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医改和计划生育目标。
责任书。
我们将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定期和不定期督促检查检查结果既作为年终奖惩的依据同时要与县市区的项目建设、资金补助、评优树模相结合对目标任务完成好、有突破创新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并优先在项目、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同志们,我市卫生计生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渭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
刚才,陈强主任对去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要求具体,我完全同意,请各县、各卫生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围绕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重点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
20xx年,全州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低生育、谋幸福、相均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动卫生计生工作,强化举措,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了许多工作亮点。一是医改成果惠及民生。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职工医保参保率达99.4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新农合参合率连续9年巩固在100%;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比改革前的20xx年提高了371.7元,增长325%。全面实施大病医疗保险,为2165人次报销大病保险基金1234.9万元。基本药物价格下降幅度达42%以上,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建立健全了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全面取消了以药补医机制。全州医务人员总量增加了47.18%。90%的住院患者享受到“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人才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惠民便民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卫生工作稳步提升。扎实推进重大疾病干预策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率、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老年人服务管理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个州县级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达标,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三是计生工作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奖励优惠资金达599万元,惠及25500户计划生育家庭。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明确城镇独生子女医疗保险缴费办法、补助对象、补助程序及相关部门职责。经费保障得到加强,人均事业费实际达53.48元,同比增长12.13%。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超额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政府向全州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是:基层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结构优化问题需切实重视;州级公立医院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度大;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建立的新机制尚需进一步巩固与完善等。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今年各项工作。
20xx年,我们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重点疾病防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一)全力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实施细则》,巩固和提高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理性就医的新格局。加快完善门诊统筹政策,落实提高医疗机构门诊支付比例相关政策。同时,卫生等相关部门要配合人社部门做好提高医保人均筹资标准等工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优化大病医疗保险措施。认真执行《海北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试行)》,使“三无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健全大病医疗费用的结算、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制度,完善模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三是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物招标采购配送工作。继续完善药品招采办法和流程,提高招采效率,确保今年药物配送率达到97%。各县要按照州上出台的支持边远地区药物配送的相关政策,做好对边远地区药物的财政补助和配送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一步健全更加科学地绩效奖励机制。加强中藏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提升改革成果。五是全力抓好医改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医政、药政、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五个层面的网络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各信息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和城乡居民医保服务“一卡通”。进一步扩大远程诊疗系统覆盖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二)全力抓好卫生计生工作。一是州县卫计委加大医疗骨干、公共卫生、基层全科医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卫生计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二是继续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改进医疗质量,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规范化管理,完善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是重点抓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政策落实工作。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疾病防控工作,以乡为单位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鼠疫综合防控措施,力争不发生人间鼠疫。深入推广妇幼卫生适宜技术,抓好农牧区妇女“两癌”筛查、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服叶酸、儿童营养改善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四是州县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上下功夫。五是切实加强医疗卫生秩序整顿工作,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加大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领域传染病防治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水平。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及时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六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持续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可及率。继续深入推进“康福家千家万户工程”,提升家庭健康幸福指数和发展能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推进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各县政府要把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党政一把手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讲实效,抓到位。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州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协调服务,加强对卫生系统的工作指导,强化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全力实施,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卫生计生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保证医改各项经费和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要按照中央关于人口计生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要逐年加大人口计生投入力度,并确保专款专用。四要重视宣传引导。要紧紧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卫生计生宣传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广泛深入宣传政策,解答和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五要抓紧整合资源。去年9月底,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州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已整合,组建了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县正在实施。要抓紧进行资源整合,明确“三定方案”及工作职责,同时抓紧做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整合,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六要狠抓工作落实。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明确,因此州县卫生计生部门要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职责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务必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同时要强化行政问责,按月通报、阶段考核、全年评估。州县督查部门和州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密切跟踪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狠抓执行力。
当前,我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中突出行业特点,在彰显特色、统筹兼顾上下功夫、见成效,以活动促工作。
同志们,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重大的民生工程,让我们团结一心,抓住时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深入推进我州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同志们:
刚才,陈根成同志作了一个全面的。
工作报告。
黄霏同志作了纪检工作报告讲得都很好我都赞同。借此机会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20xx年工作的总体评价。
在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卫计委的工作要求,继续发扬卫计系统的优良传统,积极作为、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圆满地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幸福衢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要求,统筹谋划,稳妥推进各项改革。一是分级诊疗试点有序开展。去年4月分别在柯城、衢江、常山三个县(区)启动了分级诊疗试点。启动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合理确定首诊范围,及时调整了分级诊疗中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群众就医格局平稳有序,试点成效明显。二是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扎实推进。主动承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全市9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与6家省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同时,市级医院与县(市、区)医院也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较好地提升了我市各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三是责任医生签约制度逐步推行。积极响应国务院、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研究制订出台实施意见,创新基层卫生服务模式,规范开展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年内完成了覆盖15%以上户籍人口的工作目标。四是市区卫生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厘清了市、区公共卫生的管理职责,明确了主城区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柯城区统一负责管理建设,更好地调动了市、区两级的工作积极性。
(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一是切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针对去年春季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联防联控机制,细化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得到国家和省疾控中心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二是省疾控中心疫苗临床研究市级基地落户衢州。戊肝疫苗项目正式与市疾控中心签约,开化、江山疾控中心作为项目点也已启动戊肝疫苗的临床试验研究,填补了浙江省在疫苗安全监测评估方面的空白。
(三)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始终坚持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导向,始终坚定执行计生基本国策,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二是顺利完成卫生、计生机构的改革整合,职能调整落实到位,各项工作平稳过渡,顺利推进。三是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自政策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审批单独夫妇再生育近7000例,确保了计生工作的平稳过渡和有序衔接。四是大力开展生育服务审批“一张网”建设工作,认真总结常山县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市推广,切实提高计生工作效率,得到省卫计委的充分肯定。
(四)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积极贯彻落实、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狠抓挖掘发扬,取得了新的成效。衢江、常山建立了中医院,实现了县(市、区)中医院的全覆盖。杨继洲针灸项目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衢江区还举办了世界针灸周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杨继洲针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市区重点医疗项目有力推进。市中心医院项目主体工程于去年8月22日结顶,比计划提前32天完成。幕墙、暖通等内部装修工程进展顺利。市民盼望已久的市妇保院迁建工程也已明确项目选址、建设主体和建设方案,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前期工作,争取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赖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力监督,有赖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更有赖于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所作出的共同努力。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卫生计生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医疗资源配置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按照国家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服务人口床位数为1.2张,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员数为3.5人,而我市仅为0.32张和2.02人,低于全省平均的0.4张和2.47人。市级医院的规模远远落后周边地市,市级医院的床位数比丽水还低。全市到目前为止没有妇产科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医生奇缺,市妇保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资源结构布局不合理,综合性医院较多、有专科特色的医院很少。市区民营医疗机构布局较乱,尽管床位数占比已达到20.79%,但总体上低、小、散。必须进行医疗卫生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二是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全市105家乡镇卫生院,仅有1449张床位,执业医师(助理)和护士也只有1382名和580名;村卫生室1023个,在岗人员1151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赤脚医生”,具有执业医师(助理)资格的仅有169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业务用房、编制、经费投入都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医疗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总的来讲,我市的医疗技术无论是医疗装备水平还是医院的诊疗技术这两年发展很快,但是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尤其是在大病重病、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还有不少差距。这些都有待于认真地研究解决。
二、关于20xx年的工作重点。
20xx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希望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落实举措,努力推动全市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在重点工作上,要做到“五个聚焦”:
(一)聚焦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
今天印发给大家的会议材料里有市里的“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各个县(市、区)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在这里,我对规划编制工作再提三点要求:
一是目标要清晰。要按照与省里同步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和建设“健康衢州”的战略目标,以创建“卫生强市”为抓手,准确研判我市的有利条件和突出问题,加强与省里规划要求的衔接,科学合理地设定各项指标任务。
二是任务要明确。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和矛盾。要明确今后五年我们应该干哪些必须干且能干成的事情,任务要细化、要刚性和可操作。
三是保障要有力。各地要落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做好“兜底”这篇文章,不断加大投入,确保供给到位。同时,要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
(二)聚焦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双轮驱动、齐头并进。
一是要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我市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环境优势,要准确把握机遇,编制好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落实好相关措施,切实推进医疗卫生与养生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支持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
二是要全面推行分级诊疗。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今年将在全市推开。要认真总结三个试点县(区)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一要细化首诊范围,要实事求是地确定特殊病种、特殊专科,如精神病、儿童专科、中医推拿针灸等类似这些基层不具备条件的特殊专科门诊,把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纳入到首诊范围。二要合理确定转诊的报销比例。三要研究将城镇职工纳入分级诊疗体系。四要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市卫计委和社保局要加快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和双向转诊平台两个信息平台,把管理信息系统和医院的his系统进行对接,建设上下畅通、双向转诊的信息平台系统,真正方便群众就医。五要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大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仪器设备投入和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三是要落实“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是省委省政府作为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来抓的一项工作。市、县两级医院在与省级医院结对合作时,要重实际、重实效,在探索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可持续合作上下功夫。县医院也要下沉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其建立合作关系,进行结对帮扶,帮助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四是要理顺市区卫生管理体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认真做好迎接国务院对我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督查,加快市区九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步伐,确保顺利通过。柯城区的疾控中心建设项目也要提上议事日程,及早进行深入研究谋划。
(三)聚焦“全面两孩”,有序推进计生工作。
“全面两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认真予以贯彻落实。下个月,市里将专题召开全市计生工作会议,在这里我简要强调三点:一是要加强制度衔接,关键要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社会抚养费征收、再生育审批、利益导向制度等的衔接。二是要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三是要创新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四)聚焦国卫创建,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省政府去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县(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四个县(市)认真研究,明确目标,制定路线图、时间表,确保按省里要求如期完成创建任务。三月份市里还将迎来国家卫生城市的复审,任务艰巨,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
与此同时,要继续做好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当前正值h7n9禽流感的多发易发季节,防控形势严峻,希望各地提高警惕,严格落实各项联防联控举措,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疫情。此外,也请大家密切关注最近流行的寨卡疫情。
(五)聚焦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要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引导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将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党组织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纪律教育,严格执纪问责,加强监督制约,“零容忍”惩治腐败。
二要加强行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医院的巡查工作,严肃查处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行为,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塑造行业清风正气。
三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开展优秀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深入实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注重基层卫生院的全科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医风良好的医技工作者队伍,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衢州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十九
同志们:
这个会议是省卫生计生委组建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工作会议。猪年春节刚过,我们就召开这样的会议,是三个因素促成的。一是要指导机构改革。省级改革已经平稳到位,市县机构改革在即,我们省级虽然不能干预,但可以指导,推介省级改革的成功做法。二是要推进重点工作。机构改革可能难以迅速到位,但重点工作却不可以须臾缺位。我们必须及早部署新年的工作,切实做到改革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三是要表达感谢之情。省里改革数月,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照常运行,主要是在座各位局长、主任以及不在座的基层工作者顶住压力、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们必须有一个正式的方式向大家以及通过大家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的同志们表示感谢,不然会留下长久的遗憾。会后,在座的局长、主任们有的可能被留下后主持改革,有的可能被重用后指导改革,有的可能被轮岗后支持改革,我们特别希望能当面祝愿大家登上更新更好的平台。因此,我们没有按常规出牌,召开了这个通常看来应该迟一点开的会议。同时,我要告诉大家,省委、省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是很重视的。此前,省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全省医改工作,省政府对深化医改作了全面部署,李友志副省长对推进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亲力亲为,还为这次会议作出了重要指示,这些都是我们开好会议和搞好工作的重要指南,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到位。
刚才,张健同志总结回顾了20xx年度卫生计生工作,对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义昌同志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他们讲得很全面、很到位。张健主任的工作报告事先在委内广泛征求了意见,也经过了领导班子成员的认真修改;义昌副主任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意见,我也和他认真讨论修改过。他们两位讲的内容,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业务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前不久省卫生计生委年度工作务虚会上,我对今后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发展思路谈了初步想法。我认为,今后的卫生计生工作主要是打好三大战役,一是医改攻坚战,二是健康保卫战,三是计生阵地战。下面,我在张健和义昌讲话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一下三大战役中的四个重点问题。
一、关于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的问题。
就我的切身经历和体会,机构改革必须抓住四个关键点位:
一是抓住“牛鼻子”。定好“三定”方案是改革的总抓手、“牛鼻子”,各市州卫生计生部门要把这件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在职能职责方面,必须与我委职能对口衔接,除市县两级确实没有的职能外,不得留下空档。在机构设置方面,要主动地、反复地、技巧地向编制部门沟通,力争该调的调、该保的保、该加的加。在人员编制方面,既要按规定申报领导职数和行政编制,又要坚持反映卫生与计生部门合并后的人员情况,争取理解与支持。在做好“大三定”方案之后,还要做好委内的“小三定”,就是把“大三定”的内设机构职责进一步细化,尽可能不留下空档,不出现交叉。
二是用好“定心丸”。“三定”方案确定以后,“定心丸”如何派送给每个干部?这是要讲究方法的。我委在干部安排调整之前,就确定了“大稳定、小调整,不竞争上岗,不重新洗牌”的总体思路,制定四条基本原则,还用一把尺子衡量干部确定了七条操作规则。各市州卫生计生部门如果需要借鉴我委的做法,可向我委人事处索要相关操作文件。总之,改革中人的安排是第一位的,只要对两支队伍的人员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绝大多数人是会满意的。
三是架设“高压线”。我们公开宣布了四条刚性纪律:第一是政治纪律,不允许封官许愿,不允许划线代言,不允许阳奉阴违;第二是组织纪律,研究干部安排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第三是廉政纪律,领导班子成员不得受请(请吃、请玩)、不得收礼(礼品、礼金),谁请谁送就投谁的反对票;第四是保密纪律,所有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案,在没有组织实施前,都必须保密。
四是讲明“贴心话”。机构合并中的人事安排想达到每个人都非常满意是做不到的,必须通过过细的思想工作来疏通情绪,化解矛盾。各位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要舍得在这个点位上花时间和精力。带共性的“三个服从”大道理是要讲的,要讲下级服从上级,讲眼前服从长远,讲个人服从组织。当然,带个性的“小道理”也是要讲的,为什么要定这样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则,为什么岗位安排不能如你所愿,为什么要换位思考,大小道理要一齐讲,大家还是有素质、讲道理的,总体效果一定会是好的。
二、关于全面深化综合医改的问题。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新一轮改革的重心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五年时间过去了,基本医疗保障的“保”和基层医疗体系的“强”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医药卫生新机制的“建”成效似乎不如“保”和“强”。刘延东副去年11月在湘考察医改工作时强调,今后要在建机制上下大力。我的感觉是,医改的关键机制不建起来,完全有可能“保”而复失,“强”而复弱。目前,我对医改的局势判断是,整体进入深水区,局部还是浑水区,个别点位甚至还是沸水区。不管医改处在什么区,我的态度是再难,也要迎难而上,顺势而为,重点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做到顶层设计的规定动作落地不落后,基层创新的自选动作开花又结果,把过去改革的星星之火集合起来燎燃,在重点机制建设上有起步、有突破,力争进入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行列。
一是构建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机制。我省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今年要实现全覆盖,这是没有价钱可谈的硬任务,必须完成好。我现在思考的问题,不是3月底能不能到位,而是到位后能不能持续。“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是不正常的,破除“以药补医”之后的正常机制要持续运行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要着眼长远,逐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公立医院公办的问题。公立医院是政府建立起来的,但后来却逐渐公办的不多,有的甚至基本没有公办了。破除“以药补医”后,我们要全力争取政府切实承担起公办责任,落实六项基本投入。第二,合理调整价格的问题。破除“以药补医”之后,医疗费用肯定会有明显下降,但不可能一成不变。省里要着手建立统一的、合理的定价调价机制,一县一价、一院一价的局面不能长期持续下去,确保医疗服务收费在合理区间变化。第三,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是现代公司管理结构,行政化基础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乌托邦”式的。去行政化之前,各地要把立足点放在法定代表人授权上,让院长享有相对充分的管理权力,为真正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打基础。第四,调动医生积极性的问题。过去“以药补医”的机制,既补了医院,也补了医生。“药罐子”打破后,如何调动医生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至少有四条路是必须走的。第一条是转变发展思路,公立医院的发展要由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也就是压增量,优存量,挖内潜,提人均,创特色。第二条是合理调控价格,医生职业是高投入、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他们的投入和产出比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这个维持的杠杆主要就是医疗服务价格,大家一定要指导医院和协调相关部门用好这根杠杆,合法、合情、合理地基准定价和及时调价,逐步提高医护人员报酬在医院收益中的比重。第三条是组织多点执业,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既可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也可增加医生合法收入,但也是利弊并存的。组织有序,可能利大于弊;组织无序,可能弊大于利。此事肯定要搞,但不用太急,把规则定好再动。不然地话,人先“乱飞”出去了,再“归巢”就难了。第四条是加强医德建设,我们带医疗队伍必须带出德技双馨、以德为先的队伍,绝不能带大家往“钱眼”里钻。白求恩精神和兰丁格尔精神是医院医生的灵魂,不能在我们手上被利益勾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20xx年12月制定《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必须全面落实,不能走过场,更不能“九不停”。
二是构建分级诊疗的有效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单靠差异化报销比例的病人分流效果并不显著,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并没有改变,不少好医生像“机器人”一样地看病。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单病种管理为主线,明确就诊范围及诊疗目录,制定分级诊疗网络图,按分级功能考核医院;二要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专科建设和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把基层做强,为实现基层首诊创造条件;三要发挥价格和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四要建立以利益共享为纽带的医疗联合体,突出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促进人才向下流动,畅通双向转诊。五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既包括实体形式的,如应约诊疗;也包括虚拟形式的,如远程诊断治疗。
三是构建医疗保险的统一运行机制。我们目前应重点在机制上做文章,着力办四件事:一要办好新农合,把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政府和个人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380元和9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二要统一医保机制,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资金筹集、保障水平、支付结算和监督管理,着力协调力争尽早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参保登记、统一缴费标准、统一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结算办法。三要全面推进大病医疗保险,由医保基金出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医疗负担仍较大的城乡居民,合规部分的医疗费用给予不低于50%的补偿,扩大医保基金的保障效用。四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
四是构建基本药物的保障运行机制。目前,我省的药品政府采购是招采分离的,无量定价,这是不符合市场竞争规则的。今后,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7号),依托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招采合一,更加科学、透明、有效地把虚高药价压下来,把基本药物制度的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四原则落实好,把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管理各环节抓到位。在此之前,有些医院实行的“量价挂勾”方法,是对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有益补充,可以推广。同时,要逐步建立现代药品物流体系,提高药品供应的集中度,减少药品流通成本。还要加强内部管理,严禁向医护人员或科室下达收入指标,严禁分解收费、自立名目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严禁开单提成和收受药品、材料回扣,严禁延长住院天数和过度医疗,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五是构建信息资源的共享运行机制。今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xx〕5号)中明确规定,“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我省深化医改、促进融合、科学管理、服务民众都必须依靠信息化建设成果,卫生计生信息“两网络合一、多数据共享”已迫在眉睫。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联网,要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以快用、实用、好用、经用、省用为原则,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采取集中式、虚拟化的方式搭建分层级的信息平台,迅速把卫生和计生的信息系统联起来,把独立运行的业务信息系统联起来,把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医务系统联起来,尽快实现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35211和“两网合一”的构想,给全面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事业装上“风火轮”。
六是构建社会办医的有序运行机制。一要放宽准入条件。按照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规定,列出社会资本禁入领域的“负面清单”,除此之外的均向社会资本开放。二要落实扶持政策。积极落实社会资本办医在土地、税收、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在医保定点、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的政策。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民营医院在财政扶持、人才流动等方面的政策举措,鼓励民营医院做大做强。三要做好对接服务。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严控审批时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扶持政策、审批程序和服务热线等信息,让有意愿办医的能人知情。
三、关于长期坚持基本国策的问题。
去年12月,省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全省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分别就计划生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科学把握全省人口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把计划生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三不变、四到位”,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促进富民强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办好实事,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我们要死死守住三条底线:
一是制度底线:“三个不变”不能改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不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不变,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底线,不能有丝毫动摇。改进计划生育工作可能有千变万变,制度底线千万不能变。三者任变其一,都将发生颠覆性错误。因此,“三个不变”不仅要在我们这支队伍中入脑入心,更要在党政领导中入脑入心,始终绷紧这三根弦,坚决守住这三根底线。
二是任务底线:三项任务不能失误。要继续控制人口数量,符合政策生育率不能低于80%;要继续提高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发生率不能回升;要继续改善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比必须下降。
三是工作底线:“四个到位”不能缺位。中央要求机构改革以后,计划生育工作要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和落实到位。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以下五点:
该管的要管到位。既要管百姓,也要管干部。管百姓,重点是把基础管理抓到位,也就是要抓好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和抓好宣传教育、避孕节育、孕情监测三大基础管理工作。当然在完善生育政策方面,普遍实行两孩政策之前,与单独两孩政策相匹配,能顺民意的尽量顺,不宜再从紧。管干部,重点是把“一票否决制”抓到位。要以落实“一票否决”为核心,对计划生育考核评估方案进行全面的适应性变革,推动考评工作由目标管理逐步转向绩效管理,由全面考核逐步转向重点考核,由直接考核逐步转向间接考核,由越级考核逐步转向分级考核,建立考核评估工作新常态。
该奖的要奖到位。要完善并落实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制度。
该扶的要扶到位。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制度、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要落实好,并逐步加大扶助力度。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新模式,构建“扶持、优惠、保障、奖励、资助、关怀”政策体系。要在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机构转变职能过程中,逐步把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委托计划生育协会去做。
该惩的要惩到位。征收社会抚养费是重要的行政执法,必须依法征收,不能被社会舆论所左右。
该改的要改到位。计划生育管理坚持“三不变”,不是什么都不变,一些管理方法是要改变的,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生育证制度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改革、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计划生育考核评估改革,等等,要一件一件的改到位。
四、关于确保政令畅通无阻的问题。
今年是全省卫生计生新管理体制运行的元年,两支队伍整合在一起,一切行动听指挥是确保新体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政令是否畅通,这是检验体制是否理顺的唯一标准。具体讲,政令畅通要通过增强队伍的“四种力”来实现:
一是精于观大局,增强趋势辨别力。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全面共识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和大政方略,我们的卫生计生工作必须站在高处,看在远处,谋在深处,落到实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大方向、大政策、大形势,我们一定要看清楚,琢磨透,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要顺势而为,切不可只关心业务不关心政治,也不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更不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特别向大家强调的是,医改是大政策,是一盘棋,在重大改革举措上,必须与国家政策走向和实施进程相合而不能相悖,如医疗资源的整体规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令行禁止的“以药补医”,分级诊疗的就医秩序、基本药物的全面推行,等等,国家医改顶层设计方案十分清晰,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的负责同志不能听而不闻,也不能犹豫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更不能我行我素,禁而不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管理改革的重大问题上,上级的发令枪没响,下级不能抢跑;发令枪响了,不能不跑,也不能乱跑,要有序跑、齐步跑,重在收获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重在构建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
二是勤于抓落实,增强决策执行力。我们要把看准了决策了的事情一抓到底,不做表面文章。三月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全面实施,年内计划生育考核评估必须严格到位,“”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完成,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网络建设、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控应急、重性精神病患者救治体系、爱国卫生运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重要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要细化、量化、定位化,将一些工作考核指标和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加强督查督办和考核问责,确保执行到位,不放空炮。
三是善于带队伍,增强团队凝聚力。新工作队伍靠什么集聚人才、凝聚人心?关键是“关键少数”,也就是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何带出爱拼敢赢的“狮子型”团队,而不是带成自吹自擂的“孔雀型”、回避矛盾的“鸵鸟型”、软弱无力的“病猫型”队伍,逐步养成知必言、言必行、行必果的团队行为风格。没有战斗力的队伍是谈不上凝聚力的。我的体会是带队伍要“三道五互”,即待人要厚道,办事要公道,言行要守道,要互赏(互相欣赏而不是互相贬损),要互信(互相信任而是不互相猜疑),要互容(互相宽容而不是互相计较),要互助(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掣肘),要互补(互相补台而不是互相拆台)。其中,最大的守道就是要依法行政,卫生计生系统的领导同志特别是“狮子头”,要按照的要求,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带头遵守法纪、捍卫法治,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同时,也要依法接受监督,包括党内的、人大的、民主的、行政的、司法的、审计的、社会的、舆论的监督。省卫生计生委将全力支持省政协监督小组的工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并在监督组的支持下改进和推进工作。
四要敢于抓作风,增强系统免疫力。要按照中纪委xx届五中全会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继续坚持纠风正纪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整治“四风”各项规定,坚决纠正违反行业作风建设“九不准”规定的行为。要强化责任追究,加大惩治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增强组织和个人的免疫力上,提高辩腐能力、拒腐毅力和治腐魄力。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议程圆满结束。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会议期间,我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采取并开和套开的形式,计划生育基层指导会议在上午并开,卫生计生宣传工作会议在下午套开,控制了会议规模,压缩了会议日程,既节约了行政成本,方便了市州同志,又突出了会议实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反对“四风”、勤俭办会、厉行节约的精神。今年工作的发展思路已经清晰,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推动工作落实。最后,我就本次会议的贯彻落实再讲三点。一要汇报好。各市州的局长、主任回去后要尽快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党委政府把卫生计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借力发力,顺势而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二要传达好。各市州、各单位要通过召开党委(组)会议、局务(委务)会议、县市区局长(主任)会议、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友志副省长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本次会议的主要精神,稳定军心,凝聚人心。各市州、各单位要把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的有关情况,及时向我委办公室报告反馈。三要落实好。各市州、各单位要对照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逐项认真研究,制定有效措施,确保20xx年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人口环境!
在卫生计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内容篇二十
同志们:
这个会议是省卫生计生委组建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工作会议。猪年春节刚过,我们就召开这样的会议,是三个因素促成的。一是要指导机构改革。省级改革已经平稳到位,市县机构改革在即,我们省级虽然不能干预,但可以指导,推介省级改革的成功做法。二是要推进重点工作。机构改革可能难以迅速到位,但重点工作却不可以须臾缺位。我们必须及早部署新年的工作,切实做到改革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三是要表达感谢之情。省里改革数月,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照常运行,主要是在座各位局长、主任以及不在座的基层工作者顶住压力、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们必须有一个正式的方式向大家以及通过大家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的同志们表示感谢,不然会留下长久的遗憾。会后,在座的局长、主任们有的可能被留下后主持改革,有的可能被重用后指导改革,有的可能被轮岗后支持改革,我们特别希望能当面祝愿大家登上更新更好的平台。因此,我们没有按常规出牌,召开了这个通常看来应该迟一点开的会议。同时,我要告诉大家,省委、省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是很重视的。此前,省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全省医改工作,省政府对深化医改作了全面部署,李友志副省长对推进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亲力亲为,还为这次会议作出了重要指示,这些都是我们开好会议和搞好工作的重要指南,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到位。
刚才,张健同志总结回顾了20xx年度卫生计生工作,对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义昌同志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他们讲得很全面、很到位。张健主任的。
工作报告。
事先在委内广泛征求了意见,也经过了领导班子成员的认真修改;义昌副主任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意见,我也和他认真讨论修改过。他们两位讲的内容,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业务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前不久省卫生计生委年度工作务虚会上,我对今后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发展思路谈了初步想法。我认为,今后的卫生计生工作主要是打好三大战役,一是医改攻坚战,二是健康保卫战,三是计生阵地战。下面,我在张健和义昌讲话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一下三大战役中的四个重点问题。
一、关于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的问题。
就我的切身经历和体会,机构改革必须抓住四个关键点位:
一是抓住“牛鼻子”。定好“三定”方案是改革的总抓手、“牛鼻子”,各市州卫生计生部门要把这件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在职能职责方面,必须与我委职能对口衔接,除市县两级确实没有的职能外,不得留下空档。在机构设置方面,要主动地、反复地、技巧地向编制部门沟通,力争该调的调、该保的保、该加的加。在人员编制方面,既要按规定申报领导职数和行政编制,又要坚持反映卫生与计生部门合并后的人员情况,争取理解与支持。在做好“大三定”方案之后,还要做好委内的“小三定”,就是把“大三定”的内设机构职责进一步细化,尽可能不留下空档,不出现交叉。
二是用好“定心丸”。“三定”方案确定以后,“定心丸”如何派送给每个干部?这是要讲究方法的。我委在干部安排调整之前,就确定了“大稳定、小调整,不竞争上岗,不重新洗牌”的总体思路,制定四条基本原则,还用一把尺子衡量干部确定了七条操作规则。各市州卫生计生部门如果需要借鉴我委的做法,可向我委人事处索要相关操。
作文。
件。总之,改革中人的安排是第一位的,只要对两支队伍的人员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绝大多数人是会满意的。
三是架设“高压线”。我们公开宣布了四条刚性纪律:第一是政治纪律,不允许封官许愿,不允许划线代言,不允许阳奉阴违;第二是组织纪律,研究干部安排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第三是廉政纪律,领导班子成员不得受请(请吃、请玩)、不得收礼(礼品、礼金),谁请谁送就投谁的反对票;第四是保密纪律,所有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案,在没有组织实施前,都必须保密。
四是讲明“贴心话”。机构合并中的人事安排想达到每个人都非常满意是做不到的,必须通过过细的思想工作来疏通情绪,化解矛盾。各位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要舍得在这个点位上花时间和精力。带共性的“三个服从”大道理是要讲的,要讲下级服从上级,讲眼前服从长远,讲个人服从组织。当然,带个性的“小道理”也是要讲的,为什么要定这样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则,为什么岗位安排不能如你所愿,为什么要换位思考,大小道理要一齐讲,大家还是有素质、讲道理的,总体效果一定会是好的。
二、关于全面深化综合医改的问题。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新一轮改革的重心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五年时间过去了,基本医疗保障的“保”和基层医疗体系的“强”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医药卫生新机制的“建”成效似乎不如“保”和“强”。刘延东副去年11月在湘考察医改工作时强调,今后要在建机制上下大力。我的感觉是,医改的关键机制不建起来,完全有可能“保”而复失,“强”而复弱。目前,我对医改的局势判断是,整体进入深水区,局部还是浑水区,个别点位甚至还是沸水区。不管医改处在什么区,我的态度是再难,也要迎难而上,顺势而为,重点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做到顶层设计的规定动作落地不落后,基层创新的自选动作开花又结果,把过去改革的星星之火集合起来燎燃,在重点机制建设上有起步、有突破,力争进入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行列。
一是构建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机制。我省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今年要实现全覆盖,这是没有价钱可谈的硬任务,必须完成好。我现在思考的问题,不是3月底能不能到位,而是到位后能不能持续。“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是不正常的,破除“以药补医”之后的正常机制要持续运行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要着眼长远,逐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公立医院公办的问题。公立医院是政府建立起来的,但后来却逐渐公办的不多,有的甚至基本没有公办了。破除“以药补医”后,我们要全力争取政府切实承担起公办责任,落实六项基本投入。第二,合理调整价格的问题。破除“以药补医”之后,医疗费用肯定会有明显下降,但不可能一成不变。省里要着手建立统一的、合理的定价调价机制,一县一价、一院一价的局面不能长期持续下去,确保医疗服务收费在合理区间变化。第三,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是现代公司管理结构,行政化基础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乌托邦”式的。去行政化之前,各地要把立足点放在法定代表人授权上,让院长享有相对充分的管理权力,为真正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打基础。第四,调动医生积极性的问题。过去“以药补医”的机制,既补了医院,也补了医生。“药罐子”打破后,如何调动医生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至少有四条路是必须走的。第一条是转变发展思路,公立医院的发展要由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也就是压增量,优存量,挖内潜,提人均,创特色。第二条是合理调控价格,医生职业是高投入、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他们的投入和产出比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这个维持的杠杆主要就是医疗服务价格,大家一定要指导医院和协调相关部门用好这根杠杆,合法、合情、合理地基准定价和及时调价,逐步提高医护人员报酬在医院收益中的比重。第三条是组织多点执业,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既可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也可增加医生合法收入,但也是利弊并存的。组织有序,可能利大于弊;组织无序,可能弊大于利。此事肯定要搞,但不用太急,把规则定好再动。不然地话,人先“乱飞”出去了,再“归巢”就难了。第四条是加强医德建设,我们带医疗队伍必须带出德技双馨、以德为先的队伍,绝不能带大家往“钱眼”里钻。白求恩精神和兰丁格尔精神是医院医生的灵魂,不能在我们手上被利益勾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20xx年12月制定《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必须全面落实,不能走过场,更不能“九不停”。
二是构建分级诊疗的有效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单靠差异化报销比例的病人分流效果并不显著,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并没有改变,不少好医生像“机器人”一样地看病。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单病种管理为主线,明确就诊范围及诊疗目录,制定分级诊疗网络图,按分级功能考核医院;二要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专科建设和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把基层做强,为实现基层首诊创造条件;三要发挥价格和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四要建立以利益共享为纽带的医疗联合体,突出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促进人才向下流动,畅通双向转诊。五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既包括实体形式的,如应约诊疗;也包括虚拟形式的,如远程诊断治疗。
三是构建医疗保险的统一运行机制。我们目前应重点在机制上做文章,着力办四件事:一要办好新农合,把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政府和个人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380元和9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二要统一医保机制,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资金筹集、保障水平、支付结算和监督管理,着力协调力争尽早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参保登记、统一缴费标准、统一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结算办法。三要全面推进大病医疗保险,由医保基金出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医疗负担仍较大的城乡居民,合规部分的医疗费用给予不低于50%的补偿,扩大医保基金的保障效用。四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
四是构建基本药物的保障运行机制。目前,我省的药品政府采购是招采分离的,无量定价,这是不符合市场竞争规则的。今后,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7号),依托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招采合一,更加科学、透明、有效地把虚高药价压下来,把基本药物制度的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四原则落实好,把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管理各环节抓到位。在此之前,有些医院实行的“量价挂勾”方法,是对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有益补充,可以推广。同时,要逐步建立现代药品物流体系,提高药品供应的集中度,减少药品流通成本。还要加强内部管理,严禁向医护人员或科室下达收入指标,严禁分解收费、自立名目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严禁开单提成和收受药品、材料回扣,严禁延长住院天数和过度医疗,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五是构建信息资源的共享运行机制。今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xx〕5号)中明确规定,“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我省深化医改、促进融合、科学管理、服务民众都必须依靠信息化建设成果,卫生计生信息“两网络合一、多数据共享”已迫在眉睫。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联网,要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以快用、实用、好用、经用、省用为原则,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采取集中式、虚拟化的方式搭建分层级的信息平台,迅速把卫生和计生的信息系统联起来,把独立运行的业务信息系统联起来,把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医务系统联起来,尽快实现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35211和“两网合一”的构想,给全面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事业装上“风火轮”。
六是构建社会办医的有序运行机制。一要放宽准入条件。按照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规定,列出社会资本禁入领域的“负面清单”,除此之外的均向社会资本开放。二要落实扶持政策。积极落实社会资本办医在土地、税收、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在医保定点、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的政策。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民营医院在财政扶持、人才流动等方面的政策举措,鼓励民营医院做大做强。三要做好对接服务。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严控审批时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扶持政策、审批程序和服务热线等信息,让有意愿办医的能人知情。
三、关于长期坚持基本国策的问题。
去年12月,省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全省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分别就计划生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科学把握全省人口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把计划生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三不变、四到位”,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促进富民强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办好实事,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我们要死死守住三条底线:
一是制度底线:“三个不变”不能改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不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不变,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底线,不能有丝毫动摇。改进计划生育工作可能有千变万变,制度底线千万不能变。三者任变其一,都将发生颠覆性错误。因此,“三个不变”不仅要在我们这支队伍中入脑入心,更要在党政领导中入脑入心,始终绷紧这三根弦,坚决守住这三根底线。
二是任务底线:三项任务不能失误。要继续控制人口数量,符合政策生育率不能低于80%;要继续提高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发生率不能回升;要继续改善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比必须下降。
三是工作底线:“四个到位”不能缺位。中央要求机构改革以后,计划生育工作要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和落实到位。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以下五点:
该管的要管到位。既要管百姓,也要管干部。管百姓,重点是把基础管理抓到位,也就是要抓好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和抓好宣传教育、避孕节育、孕情监测三大基础管理工作。当然在完善生育政策方面,普遍实行两孩政策之前,与单独两孩政策相匹配,能顺民意的尽量顺,不宜再从紧。管干部,重点是把“一票否决制”抓到位。要以落实“一票否决”为核心,对计划生育考核评估方案进行全面的适应性变革,推动考评工作由目标管理逐步转向绩效管理,由全面考核逐步转向重点考核,由直接考核逐步转向间接考核,由越级考核逐步转向分级考核,建立考核评估工作新常态。
该奖的要奖到位。要完善并落实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制度。
该扶的要扶到位。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制度、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要落实好,并逐步加大扶助力度。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新模式,构建“扶持、优惠、保障、奖励、资助、关怀”政策体系。要在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机构转变职能过程中,逐步把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委托计划生育协会去做。
该惩的要惩到位。征收社会抚养费是重要的行政执法,必须依法征收,不能被社会舆论所左右。
该改的要改到位。计划生育管理坚持“三不变”,不是什么都不变,一些管理方法是要改变的,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生育证制度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改革、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计划生育考核评估改革,等等,要一件一件的改到位。
四、关于确保政令畅通无阻的问题。
今年是全省卫生计生新管理体制运行的元年,两支队伍整合在一起,一切行动听指挥是确保新体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政令是否畅通,这是检验体制是否理顺的唯一标准。具体讲,政令畅通要通过增强队伍的“四种力”来实现:
一是精于观大局,增强趋势辨别力。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全面共识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和大政方略,我们的卫生计生工作必须站在高处,看在远处,谋在深处,落到实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大方向、大政策、大形势,我们一定要看清楚,琢磨透,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要顺势而为,切不可只关心业务不关心政治,也不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更不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特别向大家强调的是,医改是大政策,是一盘棋,在重大改革举措上,必须与国家政策走向和实施进程相合而不能相悖,如医疗资源的整体规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令行禁止的“以药补医”,分级诊疗的就医秩序、基本药物的全面推行,等等,国家医改顶层设计方案十分清晰,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的负责同志不能听而不闻,也不能犹豫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更不能我行我素,禁而不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管理改革的重大问题上,上级的发令枪没响,下级不能抢跑;发令枪响了,不能不跑,也不能乱跑,要有序跑、齐步跑,重在收获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重在构建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
二是勤于抓落实,增强决策执行力。我们要把看准了决策了的事情一抓到底,不做表面文章。三月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全面实施,年内计划生育考核评估必须严格到位,“”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完成,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网络建设、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控应急、重性精神病患者救治体系、爱国卫生运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重要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要细化、量化、定位化,将一些工作考核指标和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加强督查督办和考核问责,确保执行到位,不放空炮。
三是善于带队伍,增强团队凝聚力。新工作队伍靠什么集聚人才、凝聚人心?关键是“关键少数”,也就是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何带出爱拼敢赢的“狮子型”团队,而不是带成自吹自擂的“孔雀型”、回避矛盾的“鸵鸟型”、软弱无力的“病猫型”队伍,逐步养成知必言、言必行、行必果的团队行为风格。没有战斗力的队伍是谈不上凝聚力的。我的体会是带队伍要“三道五互”,即待人要厚道,办事要公道,言行要守道,要互赏(互相欣赏而不是互相贬损),要互信(互相信任而是不互相猜疑),要互容(互相宽容而不是互相计较),要互助(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掣肘),要互补(互相补台而不是互相拆台)。其中,最大的守道就是要依法行政,卫生计生系统的领导同志特别是“狮子头”,要按照的要求,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带头遵守法纪、捍卫法治,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同时,也要依法接受监督,包括党内的、人大的、民主的、行政的、司法的、审计的、社会的、舆论的监督。省卫生计生委将全力支持省政协监督小组的工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并在监督组的支持下改进和推进工作。
四要敢于抓作风,增强系统免疫力。要按照中纪委xx届五中全会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继续坚持纠风正纪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整治“四风”各项规定,坚决纠正违反行业作风建设“九不准”规定的行为。要强化责任追究,加大惩治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增强组织和个人的免疫力上,提高辩腐能力、拒腐毅力和治腐魄力。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议程圆满结束。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会议期间,我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采取并开和套开的形式,计划生育基层指导会议在上午并开,卫生计生宣传工作会议在下午套开,控制了会议规模,压缩了会议日程,既节约了行政成本,方便了市州同志,又突出了会议实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反对“四风”、勤俭办会、厉行节约的精神。今年工作的发展思路已经清晰,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推动工作落实。最后,我就本次会议的贯彻落实再讲三点。一要汇报好。各市州的局长、主任回去后要尽快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党委政府把卫生计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借力发力,顺势而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二要传达好。各市州、各单位要通过召开党委(组)会议、局务(委务)会议、县市区局长(主任)会议、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友志副省长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本次会议的主要精神,稳定军心,凝聚人心。各市州、各单位要把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的有关情况,及时向我委办公室报告反馈。三要落实好。各市州、各单位要对照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逐项认真研究,制定有效措施,确保20xx年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人口环境!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精选18篇)
- 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实用15篇)
- 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优质11篇)
- 中学班主任会议校长讲话(精选12篇)
-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汇总12篇)
- 最新医学年会发言稿(汇总11篇)
- 2023年医学会议发言稿(大全9篇)
- 2023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讲话内容(优质8篇)
- 最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精选10篇)
- 动物防疫春季工作会议讲话(通用11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