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精选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6:47:05 |
- zdfb |
- 8页
感悟是在面对困难、挫折和迷茫时,通过深刻思考和领悟得出的结论和信念。如何运用巧妙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使感悟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这些感悟文章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一
麦克尤恩进入中国的顺序,像是一种倒叙,20xx年由其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赎罪》大热,人们在牢记凯拉奈特莉被钉在书架上做爱,两人四肢像蜘蛛般延展镜头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伊恩麦克尤恩”这个在英格兰早已红得发紫的名字,《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梦想家彼得》、《在切瑟尔海滩上》......一部部作品溯源变成中文引入,而3月末刚刚发行的《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中文版虽是新书,但恰恰是作者写作生涯的第一本作品。
这部短篇小说集发表于1975年,当时麦克尤恩从东英吉利大学的写作硕士班毕业不久,这门硕士课程不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而是以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做评。《firstlove,lastrites》中的好多作品,正是研究生麦克尤恩同学的习作。这些用来攒学分绩点的作业不仅仅给他赚来了硕士学位,而且一炮而红赢得了平生第一个文学大奖毛姆奖,更重要的是,以这八个故事为基点,麦克尤恩开启了他以少年、青春、爱欲纠缠交织的文学生命。
与时年23岁不到的小麦同学相差不大,小说的主角都是年龄在青春期上下浮动的男性形象,在故事中,这些自身面目并不明朗的男生们,游走在成熟与幼稚的边缘,自作聪明地作出了许多蠢不可及或骇人听闻的事件。《家庭制造》里,“我”抑制不住突然意识到的情欲,哄着妹妹过家家地破了处;《化装》中失祜的男孩在姨妈的强迫下穿上女装,性向选择和男性自我意识受到严重的冲击;一个被妈妈当成婴儿养到17岁的男人,最后只有在橱子里自我禁闭才能找到安全感;始终隐藏的喷薄性欲,终于在《舞台上的柯克尔》里得到了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爆发......少年们急于挣扎出幼稚的束缚,但面对成年人的性、死亡和责任时,却被吓得束手无策。
按照乔纳森·拉邦(jonathanraban)的说法,麦氏笔下的少年们永远“对自己也有爱他人的潜能极为不安,这种爱的本能有时悄悄袭来,像蹑手蹑脚的入侵者闯入他们空荡荡的房间。他们对世界抱着永远的好奇,但这好奇却像动物园中动物的目光一样,中性而犹疑不定。他们不属于任何社会,他们的双手沾满血迹与滑腻的青苔”......这“血迹与青苔”被早期的读者所不能接受,故事引起了人们极度的不适感,提炼出个中乱伦、娈童、溺尸的因素,连同之后的《水泥花园》等作品,将其标上“震荡文学”的惊悚标签,进行种种忧心忡忡泛道德化的解读。
时光流逝三十年,今日用淡蓝色绘画封皮印出的这本书,必定不再会有七十年代那样痛苦的反响了,如果不是刻意强调,各种的“不适感”也许并没有强调中的那么明显。所谓的异端早已变成了常态,就像中国的余华和苏童,经历了20xx年的争议—接受—商业认可的阶段,前者的《兄弟》上下册火热大卖,创造了纯文学虚构作品的商业奇迹;后者的《河岸》被册封上各种奖项,默许为社会的主流读物。可事实上,余华和苏童延续的仍然是当年的书写惯性,只不过当今读者的胃口更加多元和宽厚,昔日的先锋化成了主流而已。同样,从“恐怖伊恩(ianmacabre)”的黑色称谓,演化成当今头一把交椅的“国民作家(nationalauthor)”,麦克尤恩渐渐被读者接受,迅速升温直到红得发紫,以至于当同样是表现青年人性与爱苦闷无门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可以被热烈接收到伦敦地铁里如同通票一样人手一本的地步。
八个故事的结尾,各个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麦克尤恩用平静的笔调,超然物外冰冷无感的口吻来叙述每一个故事,缓缓地做漫长的铺垫,在这种冷加温的速度下,读者不会像看欧亨利那样去赶着追结尾,而是沉溺于这种优雅、干净的文字中,由作者带领着去触及人性更深的层面。在这样避重就轻的讲述中,一切不可思议的情节都变得理所应当,以至于最终意识到,那些乱伦、溺尸等情节或许并非为让人震惊而设立,只不过作为爱欲和狂躁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不是它们先预设于故事,而是自然而然地,故事走向了它们。
所有主人公的外貌描写都完全被略去,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模糊到让人不能分辨,不能分辨是哪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也不能分辨是过去还是现在,是虚构还是真实,是他,还是我们自己。那些躁动、情欲、不安全感,是刚刚跨过青春期的小麦最熟悉的感觉,也是我们身体中尚未散尽的潮汐。另外,我始终认为麦克尤恩的作品中,有一个顽固的时间意向,甚至因此怀疑老麦是不是每天都是中午起床、傍晚干活,所以才对那无数个安静得凝固的下午时光如此熟悉,那些带有“阴沉沉向晚暑热”的午后描写,召唤着每个人身体的记忆,如同是读者自己那一个无聊周日的复刻。只是在麦克尤恩的笔下,它们变得无声又危险,戏码正在从各个角落缓缓蒸腾而起,默默翻滚,开始惊人的汇聚。
夏天就要来了,我非常建议大家在第一场雷阵雨前抢收这八个故事,而当鸣蝉开始枯燥,在某天午睡过后,你揉了揉睡眼独自走过几条“由女贞树篱和滚烫的泊车分割而成、每条街上都闻到同一股煮午饭的味道。敞开的窗户里传出同一套电台节目的声音”一样的街道时,相信我,一定会有那么通电似的一刻,身体中的少年,会突然被似曾相识的一激灵唤醒,那感觉,将是如此地熟识。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二
在这个夏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冷暖自知,北方的城市,季节早已穿上了漂亮的外衣,四季模糊,服饰根本无法分辨温差的标签,我甚至分不出春天和夏天的区别,季节的变换缓慢的像电影的慢镜头,等我们醒悟过来,炙热的空气已蒙面扑来,雨季也已到来,朝南的那扇窗户,打开了,就再也没人关闭。
一些人,一些事,总停留在我们初识的那个年代,时间拉扯着我们一路狂奔,不经意间,你已在我心里深深种下了根,当我不在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我?我不知道我们的路有多长,望着通往辽宁的铁轨,一直延伸,心总随着火车的汽笛声一起跳动。
原谅我总是摆出一副大哥的模样,总是寻找借口来排挤忧伤,让自己像一只狂转的陀螺。可是,我知道那是爱再生长,如野草般散满了我单薄的肺叶和胸腔。
我也会唱“在雨中”了,我也不不管什么滋味了,记得的只是“在那场淅沥沥,哗啦啦,纷纷扬的雨中,我们能否相拥……我们经常为永远争得面红耳赤,可我不知道,比爱还远的爱是什么,有时候承诺不实用一个简单的概率来决定的,很多事情由不得我们,身不由己,是我常常想用自己的思想来要求你。我是一个害怕孤单的人,害怕失去,总活在自己的梦中,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我却总在说一定可以天长地久,时针和分针在互相追逐,总有拥抱的那个时候,我和你也会有。
而在年少时我爱的你,总会退去少年的青涩,青色得胡须没有修剪,不再是单纯的少年,扬起脖子喝酒,却不知道自己不胜酒力喝得头昏脑涨。爱情总会有伤痕,别以为喝醉了就会过去。
除了我没有人会督促你去学习,也没人会在你受伤时拉起你的手,而有些习惯我却无法改变,每晚必须和你聊天,必须听那首歌,依然会敲击键盘,为了我们未了的故事绞尽脑汁,就像我依然会将自己的文字拿给别人分享,迫不及待,像一个小孩。
但,依然有什么,--依然有什么是永远也忘不掉的。
远方的兄弟,远方的爱人,以及很多素未谋面的人,感谢你们陪我走了这么长的旅途,在这个充满爱的季节里,我想我是幸福的,不管过往如何压得我摇摇欲坠,我深信有你们。
有些人注定越走越远,有些人,虽然相隔两岸看不到彼此的容颜,却始终会心手相牵,尽管有千万条路阻隔在你我中间,比海更深,比爱还远。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三
1、编辑mm给我寄了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说我应该会很喜欢,还说让我看完给写两句。我一边看的时候一边就想,为什么认为我会很喜欢啊。我又不是变态。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种东西?好吧,我现在要很正式的说,这本书我一点都不喜欢,甚至有些厌恶。
2、我看了几个书评,然后就看乐了,因为觉得大家写得都有点难受,当然了,也许是我看本书的书评仅限于我自己的朋友的,大家物以类聚。不过要说其实赞这本书真不难,因为年轻的麦克尤恩的确是相当的有天分,20几岁能把文字驾驭成这个样子真不简单。而且故事也够哥特,够暗黑变态,冷酷无情而诡异。因此反正你要想赞点它什么能写得出来的不是一点半点。
3、余华在序里感到纳闷,为什么中国读者对这么牛b的小说却可以视而不见。嗯。你得承认人家的确是很牛。不过,毕竟不是每个普通的读者都是拜牛b教的。但作家有时候会喜欢文本意义上的评判标准大于其他,文字牛b就可以惺惺相惜,完全不在乎其他。但是普通读者不是这样的,除了牛b,还是需要点别的,所以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很感情用事,一时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写东西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说讨厌就是讨厌,直接无视那些牛b轰轰的才华横溢。
4、如果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有他自己的气息的话,我讨厌麦克尤恩这个人和他的这本书。这和他的写作水平,这本书的水平无关。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想起一连跟了五季的《犯罪心理》,那里面的犯罪心理小组专门破解连环杀人案,麦克尤恩故事中的那些“我”,也许是他们骨子里散发的那种气息,常常读着读着,就让我想起那些可怕的面孔。他们很多人也都是天才,都是艺术家,他们精心策划杀人,没有同情心,拿人的生命如草芥,他们犯下的罪恶就是他们的杰作。他们高高在上,自鸣得意。
5、这本书让我想起他们,就好像在看一个连环杀人犯早期的日记一样。当然了,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杀人狂很酷,他们进监狱之后也会有无数粉丝给他们写信。同样的道理,麦克尤恩的小说也会让一些人感觉很酷。但是我真的无法忍受和这样的人呆在一起。读《蝴蝶》的时候,我一直想起的,就是《犯罪心理》里hotch说的那句话,这种人,一旦开始,就永远不会停止。你说这是不是人性?当然是。但一个人还可以选择喜欢或者讨厌另外一个人呢,何况令人讨厌的人性。
6、就短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和技巧来论,麦克尤恩的叙述可以和卡佛不相上下,但是卡佛的孤独,是内敛的,安静的,不伤人的,甚至是让人心疼的。而这本书里的孤独,那种阴郁的孤独气质,不是那种善良无害的孤独,这种孤独,是那种阴沟里的,见不得光的,脏兮兮的孤独。是咄咄逼人的,有进攻性的孤独,是那种守在你的身边,默默的注视着你,阴沉的监视着你,心中怀着仇恨,伺机就会咬你一口的孤独,让人感觉毛骨悚然。我不喜欢它不是因为它邪恶,而是因为它脏。
7、我并不迷信那些温情脉脉的东西。也很少用厌恶这个词儿来描述一本书,但是这次我真的要感情用事了,我的确厌恶这本书,厌恶他的冷酷孤傲又得意洋洋,沾沾自喜的变态。没有同情心却浑身噼里啪啦的往下掉才气给你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情感的表达,不代表人家文笔水平不好。我想我和这本书的相遇就是一种错误。如果我不读这本书,就不会忍不住在这里表达我的厌恶了。
8、当然了,这世界上有的人就喜欢脏兮兮,阴乎乎的东西,所以谁要是想体会一下什么是脏兮兮的孤独,倒是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和这本书干干净净又清新的书封比起来,这到也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很有讽刺意味。
9、我想我得和编辑mm说声对不起了,但是我一向只说实话。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四
麦克尤恩进入中国的顺序,像是一种倒叙,20xx年由其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赎罪》大热,人们在牢记凯拉奈特莉被钉在书架上做爱,两人四肢像蜘蛛般延展镜头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伊恩麦克尤恩”这个在英格兰早已红得发紫的名字,《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梦想家彼得》、《在切瑟尔海滩上》......一部部作品溯源变成中文引入,而3月末刚刚发行的《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中文版虽是新书,但恰恰是作者写作生涯的第一本作品。
这部短篇小说集发表于1975年,当时麦克尤恩从东英吉利大学的写作硕士班毕业不久,这门硕士课程不要求学生提交。
毕业论文。
而是以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做评。《firstlove,lastrites》中的好多作品正是研究生麦克尤恩同学的习作。这些用来攒学分绩点的作业不仅仅给他赚来了硕士学位而且一炮而红赢得了平生第一个文学大奖毛姆奖更重要的是以这八个故事为基点麦克尤恩开启了他以少年、青春、爱欲纠缠交织的文学生命。
与时年23岁不到的小麦同学相差不大,小说的主角都是年龄在青春期上下浮动的男性形象,在故事中,这些自身面目并不明朗的男生们,游走在成熟与幼稚的边缘,自作聪明地作出了许多蠢不可及或骇人听闻的事件。《家庭制造》里,“我”抑制不住突然意识到的情欲,哄着妹妹过家家地破了处;《化装》中失祜的男孩在姨妈的强迫下穿上女装,性向选择和男性自我意识受到严重的冲击;一个被妈妈当成婴儿养到17岁的男人,最后只有在橱子里自我禁闭才能找到安全感;始终隐藏的喷薄性欲,终于在《舞台上的柯克尔》里得到了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爆发......少年们急于挣扎出幼稚的束缚,但面对成年人的性、死亡和责任时,却被吓得束手无策。
按照乔纳森·拉邦(jonathanraban)的说法,麦氏笔下的少年们永远“对自己也有爱他人的潜能极为不安,这种爱的本能有时悄悄袭来,像蹑手蹑脚的入侵者闯入他们空荡荡的房间。他们对世界抱着永远的好奇,但这好奇却像动物园中动物的目光一样,中性而犹疑不定。他们不属于任何社会,他们的双手沾满血迹与滑腻的青苔”......这“血迹与青苔”被早期的读者所不能接受,故事引起了人们极度的不适感,提炼出个中乱伦、娈童、溺尸的因素,连同之后的《水泥花园》等作品,将其标上“震荡文学”的惊悚标签,进行种种忧心忡忡泛道德化的解读。
时光流逝三十年,今日用淡蓝色绘画封皮印出的这本书,必定不再会有七十年代那样痛苦的反响了,如果不是刻意强调,各种的“不适感”也许并没有强调中的那么明显。所谓的异端早已变成了常态,就像中国的余华和苏童,经历了20xx年的争议—接受—商业认可的阶段,前者的《兄弟》上下册火热大卖,创造了纯文学虚构作品的商业奇迹;后者的《河岸》被册封上各种奖项,默许为社会的主流读物。可事实上,余华和苏童延续的仍然是当年的书写惯性,只不过当今读者的胃口更加多元和宽厚,昔日的先锋化成了主流而已。同样,从“恐怖伊恩(ianmacabre)”的黑色称谓,演化成当今头一把交椅的“国民作家(nationalauthor)”,麦克尤恩渐渐被读者接受,迅速升温直到红得发紫,以至于当同样是表现青年人性与爱苦闷无门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可以被热烈接收到伦敦地铁里如同通票一样人手一本的地步。
八个故事的结尾,各个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麦克尤恩用平静的笔调,超然物外冰冷无感的口吻来叙述每一个故事,缓缓地做漫长的铺垫,在这种冷加温的速度下,读者不会像看欧亨利那样去赶着追结尾,而是沉溺于这种优雅、干净的文字中,由作者带领着去触及人性更深的层面。在这样避重就轻的讲述中,一切不可思议的情节都变得理所应当,以至于最终意识到,那些乱伦、溺尸等情节或许并非为让人震惊而设立,只不过作为爱欲和狂躁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不是它们先预设于故事,而是自然而然地,故事走向了它们。
所有主人公的外貌描写都完全被略去,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模糊到让人不能分辨,不能分辨是哪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也不能分辨是过去还是现在,是虚构还是真实,是他,还是我们自己。那些躁动、情欲、不安全感,是刚刚跨过青春期的小麦最熟悉的感觉,也是我们身体中尚未散尽的潮汐。另外,我始终认为麦克尤恩的作品中,有一个顽固的时间意向,甚至因此怀疑老麦是不是每天都是中午起床、傍晚干活,所以才对那无数个安静得凝固的下午时光如此熟悉,那些带有“阴沉沉向晚暑热”的午后描写,召唤着每个人身体的记忆,如同是读者自己那一个无聊周日的复刻。只是在麦克尤恩的笔下,它们变得无声又危险,戏码正在从各个角落缓缓蒸腾而起,默默翻滚,开始惊人的汇聚。
夏天就要来了,我非常建议大家在第一场雷阵雨前抢收这八个故事,而当鸣蝉开始枯燥,在某天午睡过后,你揉了揉睡眼独自走过几条“由女贞树篱和滚烫的泊车分割而成、每条街上都闻到同一股煮午饭的味道。敞开的窗户里传出同一套电台节目的声音”一样的街道时,相信我,一定会有那么通电似的一刻,身体中的少年,会突然被似曾相识的一激灵唤醒,那感觉,将是如此地熟识。
麦克尤恩进入中国的顺序,像是一种倒叙,20xx年由其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赎罪》大热,人们在牢记凯拉奈特莉被钉在书架上做爱,两人四肢像蜘蛛般延展镜头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伊恩麦克尤恩”这个在英格兰早已红得发紫的名字,《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梦想家彼得》、《在切瑟尔海滩上》……一部部作品溯源变成中文引入,而3月末刚刚发行的《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中文版虽是新书,但恰恰是作者写作生涯的第一本作品。
这部短篇小说集发表于1975年,当时麦克尤恩从东英吉利大学的写作硕士班毕业不久,这门硕士课程不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而是以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做评。《firstlove,lastrites》中的好多作品,正是研究生麦克尤恩同学的习作。这些用来攒学分绩点的作业不仅仅给他赚来了硕士学位,而且一炮而红赢得了平生第一个文学大奖毛姆奖,更重要的是,以这八个故事为基点,麦克尤恩开启了他以少年、青春、爱欲纠缠交织的文学生命。
与时年23岁不到的小麦同学相差不大,小说的主角都是年龄在青春期上下浮动的男性形象,在故事中,这些自身面目并不明朗的男生们,游走在成熟与幼稚的边缘,自作聪明地作出了许多蠢不可及或骇人听闻的事件。《家庭制造》里,“我”抑制不住突然意识到的情欲,哄着妹妹过家家地破了处;《化装》中失祜的男孩在姨妈的强迫下穿上女装,性向选择和男性自我意识受到严重的冲击;一个被妈妈当成婴儿养到17岁的男人,最后只有在橱子里自我禁闭才能找到安全感;始终隐藏的喷薄性欲,终于在《舞台上的柯克尔》里得到了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爆发……少年们急于挣扎出幼稚的束缚,但面对成年人的性、死亡和责任时,却被吓得束手无策。
按照乔纳森·拉邦(jonathanraban)的说法,麦氏笔下的少年们永远“对自己也有爱他人的潜能极为不安,这种爱的本能有时悄悄袭来,像蹑手蹑脚的入侵者闯入他们空荡荡的房间。他们对世界抱着永远的好奇,但这好奇却像动物园中动物的目光一样,中性而犹疑不定。他们不属于任何社会,他们的双手沾满血迹与滑腻的青苔”……这“血迹与青苔”被早期的读者所不能接受,故事引起了人们极度的不适感,提炼出个中乱伦、娈童、溺尸的因素,连同之后的《水泥花园》等作品,将其标上“震荡文学”的惊悚标签,进行种种忧心忡忡泛道德化的解读。
时光流逝三十年,今日用淡蓝色绘画封皮印出的这本书,必定不再会有七十年代那样痛苦的反响了,如果不是刻意强调,各种的“不适感”也许并没有强调中的那么明显。所谓的异端早已变成了常态,就像中国的余华和苏童,经历了20xx年的争议—接受—商业认可的阶段,前者的《兄弟》上下册火热大卖,创造了纯文学虚构作品的商业奇迹;后者的《河岸》被册封上各种奖项,默许为社会的主流读物。可事实上,余华和苏童延续的仍然是当年的书写惯性,只不过当今读者的胃口更加多元和宽厚,昔日的先锋化成了主流而已。同样,从“恐怖伊恩(ianmacabre)”的黑色称谓,演化成当今头一把交椅的“国民作家(nationalauthor)”,麦克尤恩渐渐被读者接受,迅速升温直到红得发紫,以至于当同样是表现青年人性与爱苦闷无门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可以被热烈接收到伦敦地铁里如同通票一样人手一本的地步。
八个故事的结尾,各个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麦克尤恩用平静的笔调,超然物外冰冷无感的口吻来叙述每一个故事,缓缓地做漫长的铺垫,在这种冷加温的速度下,读者不会像看欧亨利那样去赶着追结尾,而是沉溺于这种优雅、干净的文字中,由作者带领着去触及人性更深的层面。在这样避重就轻的讲述中,一切不可思议的情节都变得理所应当,以至于最终意识到,那些乱伦、溺尸等情节或许并非为让人震惊而设立,只不过作为爱欲和狂躁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不是它们先预设于故事,而是自然而然地,故事走向了它们。
所有主人公的外貌描写都完全被略去,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模糊到让人不能分辨,不能分辨是哪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也不能分辨是过去还是现在,是虚构还是真实,是他,还是我们自己。那些躁动、情欲、不安全感,是刚刚跨过青春期的小麦最熟悉的感觉,也是我们身体中尚未散尽的潮汐。另外,我始终认为麦克尤恩的作品中,有一个顽固的时间意向,甚至因此怀疑老麦是不是每天都是中午起床、傍晚干活,所以才对那无数个安静得凝固的下午时光如此熟悉,那些带有“阴沉沉向晚暑热”的午后描写,召唤着每个人身体的记忆,如同是读者自己那一个无聊周日的复刻。只是在麦克尤恩的笔下,它们变得无声又危险,戏码正在从各个角落缓缓蒸腾而起,默默翻滚,开始惊人的汇聚。
夏天就要来了,我非常建议大家在第一场雷阵雨前抢收这八个故事,而当鸣蝉开始枯燥,在某天午睡过后,你揉了揉睡眼独自走过几条“由女贞树篱和滚烫的泊车分割而成、每条街上都闻到同一股煮午饭的味道。敞开的窗户里传出同一套电台节目的声音”一样的街道时,相信我,一定会有那么通电似的一刻,身体中的少年,会突然被似曾相识的一激灵唤醒,那感觉,将是如此地熟识。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些书是我打算用我一生时间一读再读的,目前这样的书大概有三、五十本。当我读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我决定将这本书也归为此列。当然,我必须说明的是,我想要一读再读的主要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这两篇:《家庭制造》和《蝴蝶》。
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第一篇令我着迷的短篇是《家庭制造》,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兄妹乱伦的故事。说到乱伦,我想起了我个人最喜欢的两部电影,一部是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唐人街》,另一部则是李志毅执导的《不夜城》。《唐人街》我看了三遍,而《不夜城》我看了至少十遍以上,这两部电影的故事内核都与乱伦有关。总的来说,我发现大多数艺术工作者在探讨乱伦这一主题的时候,其姿态都是非常凝重的。而在《家庭制造》中,伊恩•麦克尤恩关于乱伦的叙述,却有着一种游戏感,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种很新奇同时也是很大胆的叙述方式。而这也让我想起了学者汪安民总结的罗兰•巴特对于阅读的一个观点,即文本中隐藏的不是“意义”,而是“快感”,阅读不是一种“精神交流”,而是身体和身体之间的色情游戏;当“阅读解除了知识的暴政后,狂喜就接踵而至”。我喜欢罗兰•巴特的这个观点,在我看来,这才是阅读的真相。另外我发现我打算用一生时间一读再读的那些书,都是那种能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获得强烈快感的书。
比较反讽的是,我想这本收入像《家庭制造》这样惊世骇俗的短篇小说的书之所以能在中国顺利出版,可能是因为《家庭制造》最后一页的那个注脚——在那个注脚里有这样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结尾处的疑似乱伦事件实为作者一种玩笑般的奇想”,而另一个观点却是这篇小说“有着异常迫切的道德企图,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
而我个人更愿意这样去解读这篇小说:对于那些陈腐的道德或意义的颠覆,能衍生出全新的、更人性化的道德和意义。
再说一说这本书里我最偏爱的另一篇短篇小说《蝴蝶》,这本小说探讨了严重自闭者的内心世界、恋童癖以及谋杀者的犯罪心理。当然,准确地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恋童者,他之所以选择了将女童作为自己的伤害对象,只是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边缘人,他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正常交往,所以他也就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去勾引一个14岁以上的女孩儿,然后在她身上排解他的性欲。
我必须坦白,我非常理解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的这种心理,因为在我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无法通过一个异性的身体来排解我身体内异常强烈的性欲。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有机会跟女孩儿上床的基本上都是那种情商非常高、胆子特别大的男孩儿,这些男孩儿从来都不缺乏打架和泡妞的勇气。这些男孩儿之所以敢打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得有多强壮(事实上我发现在我读的中学里,最能混的混子从来都不是膀大腰圆的那种人,而通常都是看上去很瘦、但特会运用其情商领导马仔的那种人),而只是因为他们胆子大、情商高,使得他们身边有很多马仔,进而在打架时总是能以人数取胜。说到这儿我想起老罗曾说小孩子打架就是拼发育,我觉得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反正我记得我小时候,那时打架拼得其实是胆子和情商。
我上中学的时候,朋友倒是有不少,但基本上都不是那种很喜欢打架的男孩儿——这只是比较好听的一个说法,准确地说,应该是不敢打架。也就是说,我那时胆子很小,我不敢打架。我那时倒是敢去追我喜欢的女生,但基本上都失败了,现在分析我那时失败的原因,我想主要就是因为我长得既不帅也不高,而且还不敢打架,虽然那时我敢去追我喜欢的女孩儿,但我追女生的技巧非常单一,而且缺乏与对方深入交往的勇气,例如有时我已经把我喜欢的女孩儿约到电影院一起看电影了,可是我竟然都不敢去牵她的手,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依旧很鄙视处于青春期的我自己,因为那时的我实在太胆小了。
虽然我那时经常也会构思跟有关的性幻想,但还好我那时可以看到一些毛片儿,看完毛片儿后我就可以跟我那对儿这一生都会对我不离不弃的性伴侣玩“两只蝴蝶”——正如你所知的那样,我的这对儿性伴侣一个姓左,另一个姓右。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没有成为一个犯。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位日本作家的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把那些会袭击路过女性的男人当作是雷电,那避雷针应该就是av了吧。
好像有点扯远了,说回到《蝴蝶》,我喜欢这篇小说同样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阅读的快感,那是一种阴郁的、黑暗的快感,这快感根源于我身体里最邪恶的那一面。但我知道,我必须努力去了解我自己的那一面,因为正如福柯所说的那样:“人需要自己最邪恶的一面,以便实现自己最善良的一面。”
除了《家庭制造》和《蝴蝶》,这部短篇小说中的其他六篇也各有特色,但限于篇幅,我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
最后再说几句看似可能有些不相干的题外话。我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即主题黑暗的艺术作品能净化人的内心,而色情艺术作品则能柔化人的内心,但是在今日中国的主流语境之中,这两类作品几乎从来都是被敌视的。我在想,这可能是因为某些人很害怕我们成为那种人格健全的人——因为人格健全的人如果变得越来越多,那他们的某些把戏就玩不转了。
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人对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进行道德批判。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就是,进行道德批判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无数中国人最擅长做的就是这件事,但世界上最能内斗的恰恰也是中国人,道德体系最混乱的也是中国人。碰到问题多想想,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好人”是不是伪善的,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坏人”之所以变“坏”是因为哪些社会原因导致的,这么想着想着,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容了。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残忍、最无人性的事往往都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而那些其言行经常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人却通常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的人,另外这些人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
而伊恩•麦克尤恩的这本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某种意义上,正是一本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的书。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五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有着一个非常萌的书名,配合上一个非常小清新的封面,第一时间就让我联想到一些校园青春偶像文学神马的,矮油好羞涩。我同事在推介时给我打了预防针,说这本书其实很阴暗很重口味,于是我就更矮油,更tm羞涩了,掩面跑开。
在这本书里,青春其实还是青春,只不过都是些或蒙昧或傲慢或无助或猥琐的青春,青春得有点糟烂就是了。这是本由八个短篇构成的小说集,很容易就让我想到了塞林格爷爷的《九故事》——后者在数量上比前者还多一篇,不过《九故事》中故事与故事间、人物与人物间过于晦涩的暗线关联,配合上平淡乏味的故事和大爷对琐碎细节描述的痴迷,很快就把我有限的智商烧到了100以下。相比之下,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真还算是比较好懂的了。
下面来简单讲讲我读完这几个故事的感受,有大量剧透,不喜者请自行跳楼。
《立体几何》。
或许是受中学数学老师的影响,我其实一直把数学视作一种神秘的存在去崇拜去敬仰的,虽然我数学成绩一直很一般,但你知道我那不过是有心无力罢了。这篇《立体几何》就用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数学作为一门哲学和艺术的精致与残酷。男主人公的曾祖父当年拍卖得来的那根泡在福尔马林里的x具应该是某种隐喻,象征主人公两口子并不河蟹的x生活,因为主人公和他曾祖父一样,是个宅男,整天潜心于研修而冷淡了lp。曾祖父好歹还有个(纯心理暧昧的)基友,我们的男主角却只有个烦人的整天沉浸在自己噩梦中的lp。于是当有一天他lp把这个泡着x具的瓶子当着他面砸碎时,这就成了一条导火索,撕掉了两人间羸弱关系的最后一层含情脉脉的面纱,于是男主角对他lp实行了充满魔幻色彩和哲学美感的精致而残忍的谋杀。
《家庭制造》。
到底是制造家庭还是家庭制造,这是个问题。但当制造家庭这事由家庭成员制造时,它就基本上算是场乱伦。哪个男生在青春期没有点荷尔蒙分泌过剩?[美国派]系列早已经把男孩青春期哭爹喊娘要破x这事翻来覆去地说到我耳朵都起了茧子。不过这一篇里男主人公的破x之旅却怎么看怎么滑稽荒诞,透露出一种无力感。他和他妹妹的第一次既没有偷吃禁果的那种兴奋刺激,也没有完成成人礼的那种成就感自豪感,甚至没有本能上的那种快感——反而由于他妹妹反过来在这场荒诞游戏中成为主导而导致他潜意识中认定的男女社会关系和角色分工发生了对调,于是男主人公生理上的x起之后却是一场彻底的心理层面上的x萎,听起来的确让人感觉挺沮丧的。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眼中的三个女性,两个女人一个女孩。代表这两个女人的关键词是母性,母性的关怀与爱。母性关怀本来是件挺好的事,但因为两人都想要向这个小女孩展现母性,于是就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系,明争暗斗,羡慕嫉妒恨。故事的结尾很突然很意外,让我想到了[非常突然]的尾声。不同的是,后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一种命运无常的不确定性,而这个故事的结局则传达出一种必然的宿命感——暗涌到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被暗涌吞没,或许在男孩眼中,死亡是解决这几个烦人的女人的最好方法。而两者相同的地方则在于都传达出一种消极阴暗的情绪。书的后序中有人提到故事结尾暗示出的弑母情结,我倒真没想到这层,可能是因为我心理太阳光了。
《舞台上的柯克尔》。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篇够直白露骨了。本篇是全书中篇幅最短的一篇,用太多的文字去评述它好像多少也有点矫情。总之它的荒诞现实主义格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索多玛120天]。要一群人在舞台上表演x交却又不能x潮和x起,这原本就是一种最大的矛盾和荒诞讽刺,它同时也混淆了本能与艺术间的界限。于是在故事的结尾,艺术毫无悬念地向人的动物本能屈服——如果这艺术真能算是艺术的话。
《蝴蝶》。
一个典型的怪蜀黍和小萝莉的故事。和《洛丽塔》相比,不同的是男主人公不够绅士有魅力,甚至年龄上都够不上蜀黍级别;而小女孩也没有洛丽塔的叛逆和魅惑,纯粹只是男主角yy的捧哏。故事是第一人称主视角阐述,在叙述上用了蒙太奇式的闪回,但闪回得太长于是又从插叙变成了倒叙。总之它表达出青春期某种阴暗的心理,是自我向本我屈服的一段心路历程。
《与橱中人的对话》。
衣橱在这个故事中无疑是一种表征,就像故事中有一段反复提到的锅炉一样。它是一层帮助男主人公逃避现实的保护壳——不一定舒服但其实很有安全感。这层保护壳最早是母亲在青少年时期对他近乎病态的溺爱(这段情节很荒诞很夸张很有戏剧成分),从第一视角的追忆口吻中,看得出他其实很憎恨这段经历与感觉。有一天主人公突然失去了这层庇护,于是他突然就获得了他想要的自由。但后来他发现他想要的自由其实不过是他人即地狱。于是他从几次被困锅炉的受虐体验中反而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依赖,这也是后来他沉溺于在衣橱中完成各种隐秘私事的潜意识驱动。而一旦他从这层保护壳中出来(衣橱也好锅炉也好),他所能做的就是破坏和对这个世界施行报复。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六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些书是我打算用我一生时间一读再读的,目前这样的书大概有三、五十本。当我读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我决定将这本书也归为此列。当然,我必须说明的是,我想要一读再读的主要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这两篇:《家庭制造》和《蝴蝶》。
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第一篇令我着迷的短篇是《家庭制造》,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兄妹乱伦的故事。说到乱伦,我想起了我个人最喜欢的两部电影,一部是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唐人街》,另一部则是志毅执导的《不夜城》。《唐人街》我看了三遍,而《不夜城》我看了至少十遍以上,这两部电影的故事内核都与乱伦有关。总的来说,我发现大多数艺术工作者在探讨乱伦这一主题的时候,其姿态都是非常凝重的。而在《家庭制造》中,伊恩?麦克尤恩关于乱伦的叙述,却有着一种游戏感,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种很新奇同时也是很大胆的叙述方式。而这也让我想起了学者汪安民总结的罗兰?巴特对于阅读的一个观点,即文本中隐藏的不是“意义”,而是“快感”,阅读不是一种“精神交流”,而是身体和身体之间的色情游戏;当“阅读解除了知识的暴政后,狂喜就接踵而至”。我喜欢罗兰?巴特的这个观点,在我看来,这才是阅读的真相。另外我发现我打算用一生时间一读再读的那些书,都是那种能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获得强烈快感的书。
比较反讽的是,我想这本收入像《家庭制造》这样惊世骇俗的短篇小说的书之所以能在中国顺利出版,可能是因为《家庭制造》最后一页的那个注脚——在那个注脚里有这样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结尾处的疑似乱伦事件实为作者一种玩笑般的奇想”,而另一个观点却是这篇小说“有着异常迫切的道德企图,具有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的严肃意义”。
而我个人更愿意这样去解读这篇小说:对于那些陈腐的道德或意义的颠覆,能衍生出全新的、更人性化的道德和意义。
再说一说这本书里我最偏爱的另一篇短篇小说《蝴蝶》,这本小说探讨了严重自闭者的内心世界、恋童癖以及谋杀者的犯罪心理。当然,准确地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恋童者,他之所以选择了将女童作为自己的伤害对象,只是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边缘人,他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正常交往,所以他也就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去勾引一个14岁以上的女孩儿,然后在她身上排解他的性欲。
我必须坦白,我非常理解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的这种心理,因为在我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无法通过一个异性的身体来排解我身体内异常强烈的性欲。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有机会跟女孩儿上床的基本上都是那种情商非常高、胆子特别大的男孩儿,这些男孩儿从来都不缺乏打架和泡妞的勇气。这些男孩儿之所以敢打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得有多强壮(事实上我发现在我读的中学里,最能混的混子从来都不是膀大腰圆的那种人,而通常都是看上去很瘦、但特会运用其情商领导马仔的那种人),而只是因为他们胆子大、情商高,使得他们身边有很多马仔,进而在打架时总是能以人数取胜。说到这儿我想起老罗曾说小孩子打架就是拼发育,我觉得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反正我记得我小时候,那时打架拼得其实是胆子和情商。
我上中学的时候,朋友倒是有不少,但基本上都不是那种很喜欢打架的男孩儿——这只是比较好听的一个说法,准确地说,应该是不敢打架。也就是说,我那时胆子很小,我不敢打架。我那时倒是敢去追我喜欢的女生,但基本上都失败了,现在分析我那时失败的原因,我想主要就是因为我长得既不帅也不高,而且还不敢打架,虽然那时我敢去追我喜欢的女孩儿,但我追女生的技巧非常单一,而且缺乏与对方深入交往的勇气,例如有时我已经把我喜欢的女孩儿约到电影院一起看电影了,可是我竟然都不敢去牵她的手,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依旧很鄙视处于青春期的我自己,因为那时的我实在太胆小了。
虽然我那时经常也会构思跟有关的性幻想,但还好我那时可以看到一些毛片儿,看完毛片儿后我就可以跟我那对儿这一生都会对我不离不弃的性伴侣玩“两只蝴蝶”——正如你所知的那样,我的这对儿性伴侣一个姓左,另一个姓右。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没有成为一个犯。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位日本作家的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把那些会袭击路过女性的男人当作是雷电,那避雷针应该就是av了吧。
好像有点扯远了,说回到《蝴蝶》,我喜欢这篇小说同样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阅读的快感,那是一种阴郁的、黑暗的快感,这快感根源于我身体里最邪恶的那一面。但我知道,我必须努力去了解我自己的那一面,因为正如福柯所说的那样:“人需要自己最邪恶的一面,以便实现自己最善良的一面。”
除了《家庭制造》和《蝴蝶》,这部短篇小说中的其他六篇也各有特色,但限于篇幅,我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
最后再说几句看似可能有些不相干的题外话。我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即主题黑暗的艺术作品能净化人的内心,而色情艺术作品则能柔化人的内心,但是在今日中国的主流语境之中,这两类作品几乎从来都是被敌视的。我在想,这可能是因为某些人很害怕我们成为那种人格健全的人——因为人格健全的人如果变得越来越多,那他们的某些把戏就玩不转了。
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人对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进行道德批判。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就是,进行道德批判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无数中国人最擅长做的就是这件事,但世界上最能内斗的恰恰也是中国人,道德体系最混乱的也是中国人。碰到问题多想想,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好人”是不是伪善的,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坏人”之所以变“坏”是因为哪些社会原因导致的,这么想着想着,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容了。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残忍、最无人性的事往往都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做出来的;而那些其言行经常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人却通常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的人,另外这些人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
而伊恩?麦克尤恩的这本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某种意义上,正是一本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之定义的书。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七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有着一个非常萌的书名,配合上一个非常小清新的封面,第一时间就让我联想到一些校园青春偶像文学神马的,矮油好羞涩。我同事在推介时给我打了预防针,说这本书其实很阴暗很重口味,于是我就更矮油,更tm羞涩了,掩面跑开。
在这本书里,青春其实还是青春,只不过都是些或蒙昧或傲慢或无助或猥琐的青春,青春得有点糟烂就是了。这是本由八个短篇构成的小说集,很容易就让我想到了塞林格爷爷的《九故事》——后者在数量上比前者还多一篇,不过《九故事》中故事与故事间、人物与人物间过于晦涩的暗线关联,配合上平淡乏味的故事和大爷对琐碎细节描述的痴迷,很快就把我有限的智商烧到了100以下。相比之下,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真还算是比较好懂的了。
下面来简单讲讲我读完这几个故事的感受,有大量剧透,不喜者请自行跳楼。
《立体几何》。
或许是受中学数学老师的影响,我其实一直把数学视作一种神秘的存在去崇拜去敬仰的,虽然我数学成绩一直很一般,但你知道我那不过是有心无力罢了。这篇《立体几何》就用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数学作为一门哲学和艺术的精致与残酷。男主人公的曾祖父当年拍卖得来的那根泡在福尔马林里的x具应该是某种隐喻,象征主人公两口子并不河蟹的x生活,因为主人公和他曾祖父一样,是个宅男,整天潜心于研修而冷淡了lp。曾祖父好歹还有个(纯心理暧昧的)基友,我们的男主角却只有个烦人的整天沉浸在自己噩梦中的lp。于是当有一天他lp把这个泡着x具的瓶子当着他面砸碎时,这就成了一条导火索,撕掉了两人间羸弱关系的最后一层含情脉脉的面纱,于是男主角对他lp实行了充满魔幻色彩和哲学美感的精致而残忍的谋杀。
《家庭制造》。
到底是制造家庭还是家庭制造,这是个问题。但当制造家庭这事由家庭成员制造时,它就基本上算是场乱伦。哪个男生在青春期没有点荷尔蒙分泌过剩?[美国派]系列早已经把男孩青春期哭爹喊娘要破x这事翻来覆去地说到我耳朵都起了茧子。不过这一篇里男主人公的破x之旅却怎么看怎么滑稽荒诞,透露出一种无力感。他和他妹妹的第一次既没有偷吃禁果的那种兴奋刺激,也没有完成成人礼的那种成就感自豪感,甚至没有本能上的那种快感——反而由于他妹妹反过来在这场荒诞游戏中成为主导而导致他潜意识中认定的男女社会关系和角色分工发生了对调,于是男主人公生理上的x起之后却是一场彻底的心理层面上的x萎,听起来的确让人感觉挺沮丧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眼中的三个女性,两个女人一个女孩。代表这两个女人的关键词是母性,母性的关怀与爱。母性关怀本来是件挺好的事,但因为两人都想要向这个小女孩展现母性,于是就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系,明争暗斗,羡慕嫉妒恨。故事的结尾很突然很意外,让我想到了[非常突然]的尾声。不同的是,后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一种命运无常的不确定性,而这个故事的结局则传达出一种必然的宿命感——暗涌到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被暗涌吞没,或许在男孩眼中,死亡是解决这几个烦人的女人的最好方法。而两者相同的地方则在于都传达出一种消极阴暗的情绪。书的后序中有人提到故事结尾暗示出的弑母情结,我倒真没想到这层,可能是因为我心理太阳光了。
《舞台上的柯克尔》。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篇够直白露骨了。本篇是全书中篇幅最短的一篇,用太多的文字去评述它好像多少也有点矫情。总之它的荒诞现实主义格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索多玛120天]。要一群人在舞台上表演x交却又不能x潮和x起,这原本就是一种最大的矛盾和荒诞讽刺,它同时也混淆了本能与艺术间的界限。于是在故事的结尾,艺术毫无悬念地向人的动物本能屈服——如果这艺术真能算是艺术的话。
《蝴蝶》。
一个典型的怪蜀黍和小萝莉的故事。和《洛丽塔》相比,不同的是男主人公不够绅士有魅力,甚至年龄上都够不上蜀黍级别;而小女孩也没有洛丽塔的叛逆和魅惑,纯粹只是男主角yy的捧哏。故事是第一人称主视角阐述,在叙述上用了蒙太奇式的闪回,但闪回得太长于是又从插叙变成了倒叙。总之它表达出青春期某种阴暗的心理,是自我向本我屈服的一段心路历程。
《与橱中人的对话》。
衣橱在这个故事中无疑是一种表征,就像故事中有一段反复提到的锅炉一样。它是一层帮助男主人公逃避现实的保护壳——不一定舒服但其实很有安全感。这层保护壳最早是母亲在青少年时期对他近乎病态的溺爱(这段情节很荒诞很夸张很有戏剧成分),从第一视角的追忆口吻中,看得出他其实很憎恨这段经历与感觉。有一天主人公突然失去了这层庇护,于是他突然就获得了他想要的自由。但后来他发现他想要的自由其实不过是他人即地狱。于是他从几次被困锅炉的受虐体验中反而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依赖,这也是后来他沉溺于在衣橱中完成各种隐秘私事的潜意识驱动。而一旦他从这层保护壳中出来(衣橱也好锅炉也好),他所能做的就是破坏和对这个世界施行报复。
本书的同名作品。也是比较晦涩难懂的一篇。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生活居住的环境一直非常肮脏窒闷潮湿混乱,这或许是两人对爱情的一种茫然到有些心烦的感觉的象征,爱情在心生龃龉间陷于随时都可能走到终点的危机。而最后的仪式大概就是指他们捕杀老鼠的那段过程。死去的母老鼠正在分娩,小老鼠还没来得及出来就胎死腹中。我的理解是杀死分娩中的母鼠,代表两人心中割断了爱情与繁衍之间的牵系,于是最初被压抑的爱情被解放到了一种更轻松更纯粹的状态,少了许多疑心和顾虑。而正是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拯救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于是这场捕鼠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成人仪式。
《化装》。
象征意味很明显的一个故事。每次化装后都是一个新的身份,但每个面具后面其实还是同一个人。故事里男主人公的姨妈在现实中是个失败的戏剧演员,而在舞台上的失败促使她通过不断地给自己和男主人公易装来把整个人生伪装成一个更大的舞台。故事里姨妈表现出某种强烈的占有欲和主导意识,直到男主人公有朝一日从恐惧和顺从中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他易装成女生照镜子时,或许象征着精神层面上和他暗恋的那个同桌女生的媾和,当然这纯粹是我的yy罢了),于是他开始对姨妈对他的控制表现出抵触和违抗。而故事结尾处的那场假面舞会则是他姨妈对他实行的一次最大的报复,给他上了一堂深刻的哲理课: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假面舞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是谁以及真正想要什么。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八
1、最初,小家伙很认生,逐渐地,它就和我熟了,最后我们成了好朋友了。
2、我和小红刚认识,最初很陌生,逐渐开始了解对方,最后我们完全熟悉了。
3、最初,小明学习没有上进心,但在周围同学的影响和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小明逐渐爱上学习了,在最后期末考试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4、最初,我们在春天种下一棵苹果树,逐渐的苹果树在长大,最后看着满树的红苹果,我们笑了。
5、最初的梦想逐渐暗淡,最后终于化为现实忙碌生活中几不可见的一角蛛丝。
6、最初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逐渐经过雕刻家的雕琢,最后它终于成了一块璞玉。
7、小明最初讨厌学英语,自从参加英语广角后,他逐渐喜欢上了英语,最后,他的英语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9、最初小明不理解小花的做法,后来通过一些事情,他逐渐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
10、栀子花开时,最初花苞尖先裂开个口子,然后花瓣逐渐展开,最后整个花苞完全绽开。
11、他最初是拿人笔、本,逐渐发展到偷钱,甚至持刀抢劫,最后终于被抓进监牢。
12、早上看日出,东方的天最初是灰蒙蒙的,逐渐变得微亮的,最后变得红彤彤的,太阳出来了。
13、我的篮球技术最初不好,但经过一定练习,技术逐渐提高,最后我非常擅长打篮球。
14、下雨了,最初只是星星点点的`雨滴,逐渐连成蒙蒙的雨丝,最后变作了瓢泼大雨。
15、最初,毛毛细雨飘荡下来,然后逐渐变大,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最后雨点连成了线,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
16、最初我对画画很感兴趣,逐渐兴趣减弱,偶尔画画,最后彻底不提笔绘画了。
17、在海上观看日出,太阳最初只露出一点点光亮,逐渐地太阳越来越大,最后就整个儿跳出了海面。
18、从最初的热情到逐渐冷淡下来,最后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19、他最初嘴硬地很,什么也不说,逐渐有点受不了了,最后终于招供了。
20、最初天空飘起零星小雨,继而便是倾盆大雨,逐渐的雨又小了,最后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和日丽!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九
本书的同名作品。也是比较晦涩难懂的一篇。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生活居住的环境一直非常肮脏窒闷潮湿混乱,这或许是两人对爱情的一种茫然到有些心烦的感觉的象征,爱情在心生龃龉间陷于随时都可能走到终点的危机。而最后的仪式大概就是指他们捕杀老鼠的那段过程。死去的母老鼠正在分娩,小老鼠还没来得及出来就胎死腹中。我的理解是杀死分娩中的母鼠,代表两人心中割断了爱情与繁衍之间的牵系,于是最初被压抑的爱情被解放到了一种更轻松更纯粹的状态,少了许多疑心和顾虑。而正是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拯救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于是这场捕鼠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成人仪式。
《化装》。
象征意味很明显的一个故事。每次化装后都是一个新的身份,但每个面具后面其实还是同一个人。故事里男主人公的姨妈在现实中是个失败的戏剧演员,而在舞台上的失败促使她通过不断地给自己和男主人公易装来把整个人生伪装成一个更大的舞台。故事里姨妈表现出某种强烈的占有欲和主导意识,直到男主人公有朝一日从恐惧和顺从中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他易装成女生照镜子时,或许象征着精神层面上和他暗恋的那个同桌女生的媾和,当然这纯粹是我的yy罢了),于是他开始对姨妈对他的控制表现出抵触和违抗。而故事结尾处的那场假面舞会则是他姨妈对他实行的一次最大的报复,给他上了一堂深刻的哲理课: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假面舞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是谁以及真正想要什么。
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心得感悟篇十
麦克尤恩进入中国的顺序,像是一种倒叙,由其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赎罪》大热,人们在牢记凯拉奈特莉被钉在书架上做爱,两人四肢像蜘蛛般延展镜头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伊恩麦克尤恩”这个在英格兰早已红得发紫的名字,《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梦想家彼得》、《在切瑟尔海滩上》......一部部作品溯源变成中文引入,而3月末刚刚发行的《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中文版虽是新书,但恰恰是作者写作生涯的第一本作品。
这部短篇小说集发表于1975年,当时麦克尤恩从东英吉利大学的写作硕士班毕业不久,这门硕士课程不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而是以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做评。《firstlove,lastrites》中的好多作品,正是研究生麦克尤恩同学的习作。这些用来攒学分绩点的作业不仅仅给他赚来了硕士学位,而且一炮而红赢得了平生第一个文学大奖毛姆奖,更重要的是,以这八个故事为基点,麦克尤恩开启了他以少年、青春、爱欲纠缠交织的文学生命。
与时年23岁不到的小麦同学相差不大,小说的主角都是年龄在青春期上下浮动的男性形象,在故事中,这些自身面目并不明朗的男生们,游走在成熟与幼稚的边缘,自作聪明地作出了许多蠢不可及或骇人听闻的事件。《家庭制造》里,“我”抑制不住突然意识到的情欲,哄着妹妹过家家地破了处;《化装》中失祜的男孩在姨妈的强迫下穿上女装,性向选择和男性自我意识受到严重的冲击;一个被妈妈当成婴儿养到17岁的男人,最后只有在橱子里自我禁闭才能找到安全感;始终隐藏的喷薄性欲,终于在《舞台上的柯克尔》里得到了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爆发......少年们急于挣扎出幼稚的束缚,但面对成年人的性、死亡和责任时,却被吓得束手无策。
按照乔纳森·拉邦(jonathanraban)的说法,麦氏笔下的少年们永远“对自己也有爱他人的潜能极为不安,这种爱的本能有时悄悄袭来,像蹑手蹑脚的入侵者闯入他们空荡荡的房间。他们对世界抱着永远的好奇,但这好奇却像动物园中动物的目光一样,中性而犹疑不定。他们不属于任何社会,他们的双手沾满血迹与滑腻的青苔”......这“血迹与青苔”被早期的读者所不能接受,故事引起了人们极度的不适感,提炼出个中乱伦、娈童、溺尸的因素,连同之后的《水泥花园》等作品,将其标上“震荡文学”的惊悚标签,进行种.种忧心忡忡泛道德化的解读。
时光流逝三十年,今日用淡蓝色绘画封皮印出的这本书,必定不再会有七十年代那样痛苦的反响了,如果不是刻意强调,各种的“不适感”也许并没有强调中的那么明显。所谓的异端早已变成了常态,就像中国的余华和苏童,经历了的争议—接受—商业认可的阶段,前者的《兄弟》上下册火热大卖,创造了纯文学虚构作品的商业奇迹;后者的《河岸》被册封上各种奖项,默许为社会的主流读物。可事实上,余华和苏童延续的仍然是当年的书写惯性,只不过当今读者的胃口更加多元和宽厚,昔日的先锋化成了主流而已。同样,从“恐怖伊恩(ianmacabre)”的黑色称谓,演化成当今头一把交椅的“国民作家(nationalauthor)”,麦克尤恩渐渐被读者接受,迅速升温直到红得发紫,以至于当同样是表现青年人性与爱苦闷无门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可以被热烈接收到伦敦地铁里如同通票一样人手一本的地步。
八个故事的结尾,各个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麦克尤恩用平静的笔调,超然物外冰冷无感的口吻来叙述每一个故事,缓缓地做漫长的铺垫,在这种冷加温的速度下,读者不会像看欧亨利那样去赶着追结尾,而是沉溺于这种优雅、干净的文字中,由作者带领着去触及人性更深的层面。在这样避重就轻的讲述中,一切不可思议的情节都变得理所应当,以至于最终意识到,那些乱伦、溺尸等情节或许并非为让人震惊而设立,只不过作为爱欲和狂躁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不是它们先预设于故事,而是自然而然地,故事走向了它们。
所有主人公的外貌描写都完全被略去,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模糊到让人不能分辨,不能分辨是哪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也不能分辨是过去还是现在,是虚构还是真实,是他,还是我们自己。那些躁动、情欲、不安全感,是刚刚跨过青春期的小麦最熟悉的感觉,也是我们身体中尚未散尽的潮汐。另外,我始终认为麦克尤恩的作品中,有一个顽固的时间意向,甚至因此怀疑老麦是不是每天都是中午起床、傍晚干活,所以才对那无数个安静得凝固的下午时光如此熟悉,那些带有“阴沉沉向晚暑热”的午后描写,召唤着每个人身体的记忆,如同是读者自己那一个无聊周日的复刻。只是在麦克尤恩的笔下,它们变得无声又危险,戏码正在从各个角落缓缓蒸腾而起,默默翻滚,开始惊人的汇聚。
夏天就要来了,我非常建议大家在第一场雷阵雨前抢收这八个故事,而当鸣蝉开始枯燥,在某天午睡过后,你揉了揉睡眼独自走过几条“由女贞树篱和滚烫的泊车分割而成、每条街上都闻到同一股煮午饭的味道。敞开的窗户里传出同一套电台节目的声音”一样的街道时,相信我,一定会有那么通电似的一刻,身体中的少年,会突然被似曾相识的一激灵唤醒,那感觉,将是如此地熟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孙子兵法读书心得体会200字(实用20篇)
- 最新家乡变化心得体会1500字(实用20篇)
- 军训个人总结与体会400字(精选16篇)
- 最新学生拓展训练心得体会400字(模板19篇)
- 拓展训练培训心得(通用18篇)
- 最新元宵节团团圆圆的祝福语(优质18篇)
- 2023年装修赠送协议(汇总20篇)
- 新版装修合同(优秀15篇)
- 中外合资经营租赁企业合同(精选19篇)
- 2023年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精选15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