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基地申报材料(优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08:35:54 |
  • zdfb |
  • 13页

必须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品质。在写总结时要注意避免重复和墨守成规,尽量突破创新,展现个人风采。范文中的观点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一

本学年,我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按时参加语文教研组的学习,并经常向优秀教师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文章、书籍,做好学习笔记,本学期我阅读了《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材研究》等书籍,撰写了近一万字的学习笔记,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中,荣获初中组贰等奖;在第三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荣获教师组优胜奖。

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理念培训学习,去年在三实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本学年,我去滨州观摩了市优质课评选,拓宽了视野,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并在本校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上示范课2节。

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积极撰写论文,取得了点滴成果。

1、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山东教育》;一篇发表于《滨州教育》;《重视课外阅读、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以人为本、倡导语文课外阅读》在教职工以人为本,教书育人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被评为先进德育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本学年,我被评为七星级教师;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教学教研之余,我还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一定的成绩。在第三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我荣获教师组优胜指导奖;孟维静同学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和朱晓娜同学的《爱在每一个角落》发表在20xx年2月的《教学研究》;朱晓娜同学荣获全省中小学生中国人寿杯交通安全征文二等奖。

1、坚持以《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论为依据,制定个人教研活动计划。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分析,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正确把握教学的特点,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精心备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放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学习、听课、评课、座谈等活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事们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理念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研力。本学期共听课36节,评课33节,学校教学比武成绩显著,课堂教学位于优课行列,共做1次专题讲座,上公开课4节,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开展不够深入,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脚踏实地,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二

3、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1、滕州五中学校平面图测绘

2、官桥镇周边环境调查

3、“绿色地球”宣传周---废旧电池收集

4、学校水资源浪费情况调查

5、官桥文化旅游初探(北辛遗址、薛国故城、古薛河遗址、掌大遗址、毛遂墓、孟尝君养士遗址、丰山遗址、十字河遗址)

地理学科课程实施以地理教研组牵头成立的`学生社团“绿野协会”为载体,教师指导进行。校内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组织滕州五中学校平面图测绘、 “绿色地球”宣传周---废旧电池收集、学校水资源浪费情况调查。校外活动官桥镇周边环境问题调查、官桥文化旅游初探(涉及北辛遗址、薛国故城、古薛河遗址、掌大遗址、毛遂墓、孟尝君养士遗址、丰山遗址、十字河遗址周边地理环境的收集整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自行设计过程实施课题。

1、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标准

2、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标准

3、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评价标准

通过对学生出勤的考核,学生学习纪律和参与程度的考察,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能否主动查阅资料等各方面的综合,最后给出学生的学习等级。

一、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的地理的课堂教学

1、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生对校园平面测绘有利于学生对地图比例尺和图例的理解,比纸上谈兵要好的多;学生对官桥周边环境问题的实地观察得出的环境问题要比从书本上理解的深刻。

2、 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

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学生对官桥周边环境调查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且能够结合课本知识提出有益的改进方案。

3、 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发展。

地理高考的难点,等高线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知识等都有了迁移和发展。再如学生根据对学校的测量,绘制学校的平面图,都是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4、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的联系。

例如学生对官桥周边环境调查、五中平面图的测绘,废弃物的调查,不但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数学知识、美术知识、语文知识相联系,而且使学生的测量、计算等技能得到发展,撰写论文使语文写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实践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有积极意义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部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正确态度的养成。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三

一提到勐腊县勐腊镇龙林村驻村工作队员_,村班子成员和村民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对他赞不绝口,都亲切地称他为“邱神医”。_自2017年2月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用一颗热爱扶贫帮困工作的赤诚之心、关爱病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圣洁医德、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时刻谨记“群众事无小事”,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为勐腊镇健康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_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和优秀工作者。

把责任扛在肩上

_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从未在农村工作过。他深知良好的基础工作是干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前提。为详细掌握龙林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进驻村的第一天起,_就深入各村小组摸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群众面对面交谈,积极参加各村小组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听取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民情日记,完成了2017年至2018年多次入户、遍访、回访、调研工作,增强帮扶责任单位、帮扶责任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与贫困户之情的感情,准确掌握龙林村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

龙林村有5个村小组237户917人,有建档立卡户92户342人,是一个集傣族、哈尼族、瑶族、汉族为一体的村。为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助力贫困户脱贫,_协调州傣医医院开展了健康扶贫“六大行动”:健康管理服务精准行动、医疗救助保障行动、分类救治行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公共卫生服务惠民行动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92户建档立卡户和50多户困难户解决了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协调本单位挂包干部解决了2户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学学费问题和1户贫困家庭因建房资金特别困难的危房改造问题,帮助曼班东村小组解决10吨水泥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_心里时刻想着贫困户,在节日到来之际,他积极协调挂包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节日慰问,给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和单位干部职工自发为困难家庭所捐的钱款。

把群众放在心中

在工作中,_只有一个目标——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让山区群众早日奔向小康。针对92户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发展需求,通过抓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龙林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共同建立了龙林村扶贫土特产集市,带动龙林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在安居房改造建设工作中,_积极为贫困户申请物资补助做好联系、服务工作,解决建房物资。贫困户经常打电话向_咨询安居房物资申请补助事宜,不管多晚他都耐心地为贫困户讲解政策,帮助填写物资申请表并亲自送到镇上去协调建房物资。建档立卡户经常对他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工作队员,让我们住上了安居房。”

_除了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员职责、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扶贫方针政策外,作为州傣医医院的一名医师,在开展工作之余,利用自身技术专长,用中傣医临床适用技术,为辖区群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免费治疗200余人次。其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为驻村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波涛拉着_的手说:“经常能够看到你,我们活得更有信心了,你是我们脱贫的保障啊!”

正是有像_这样在基层默默奉献、在为百姓谋幸福的扶贫干部,党和国家的政策才能落实落地,群众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心理和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四

自2014年起,我区在上海市率先建立了旨在加强全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指导与管理的专门机构——虹口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指导中心。同时,我区教育局在全区建立并逐步健全了中小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与年度执行报告制度。

我区通过学年课程计划与年度执行报告制度从两个方面加强中小学校的课程建设指导与管理。一方面,通过形成学年课程计划的制订机制,规范我区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特色课程的顶层设计,增强学校课程设置的计划性、科学性,分类分层推进学校课程的优化建设;另一方面,我区通过形成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制度,规范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及校本特色课程执行的过程性管理,加强反思总结,注重课程执行的实际效果,推动学校品牌课程的建设,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能增强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计划性、目标性。它使学校课程能做到“高点起步、长远规划、品质发展”。

1.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提升了课程改革的层次:从课堂教学上升到课程实施层面。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积极鼓励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并积极、自主地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及其课程学习活动。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强化课程计划意识,并以学年为单位,通过制订高质量的学校课程计划,加强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与统整,这无疑是中小学积极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2.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是提升各教学团队课程领导力的重要途径。编制学校学年课程计划是对“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第二轮)”的有效回应,是学校以校长领衔的教学团队在提升课程领导力方面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为学校教学团队对学校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能力在编制学年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3.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是探索建设校本化课程和学校品牌的创新之举。学年课程计划的基础在于校本特色,基于校本理念而架构的学校课程体系要求充分立足本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这既包括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重构、实施,进行科学的教学实践,也包括建设立足校本的拓展型课程。

4.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应契合学校特

色校本课程建构的'主轴。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应强调并凸显学校办学以及课程建构的个性化。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面,课程计划应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而在校本特色课程的系统建构中,课程计划应契合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构的基本思路,进行对与学校办学文化、课程内容和特色相一致的校本课程主轴的深入思考与系统设计,这样,学校特色才会不断彰显。

5.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有利于中小学校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提高核心竞争力。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课程。学校每年编制课程计划,势必对上一年度(上一轮)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并对新一年度(新一轮)的课程体系、实施方法等进行科学的设计架构,更可贵的是,新一年度(新一轮)课程计划会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螺旋式的发展与提升,而推动学校课程质量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视野与境界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飞跃。

总的来说,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是与学校课程计划相对应的,它在内容要素及其指向上须对应学校课程计划的若干子项,强调的是对课程计划的严格执行和创新、务实的实践。

1.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基于校情,考量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在充分体现国家的课程建设意志与要求、上级教育行政与业务指导部门工作部署和要求的同时,应充分联系学校课程实际,基于校情,对学校内外环境、办学传统、学校特色、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弱势、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个性特点甚至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等相关因素,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学生、家长素质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来评价学校在课程计划执行过程中,有没有很好地根植校情、用好资源、发挥优势、克服短板,进而获得进步与发展。

2.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坚持行动实践,更要体现反思意识。撰写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时,要对一个学年来的学校课程建设情况作出全面的回顾总结,通过报告来追溯学校的课程建设实践历程,反映学校领导、全体师生为学校课程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同时,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还要能反映学校课程团队对课程建设工作的反思、评价及深入思考,为学校制订下一学年的课程计划提供参考。此外,讨论、修订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过程还应成为学校上下共同努力,谋求实现学校更大发展、更高目标追求、更优发展愿景的过程。

3.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应当将目光锁定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体验上,锁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上。如果忽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与实践中的感受、表现等要素,这样的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是不完整的,也是有致命缺陷的。

4.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重视课程有效执行的综合保障建设。撰写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时,要防止就课程论课程,因此,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重视分析一个学年来,学校在各方面为课程建设所付出的努力,包括为加强课程执行而提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资源保障等,从而使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成为助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5.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重视课程有效执行的科学评价机制。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应当关注学校为课程建设而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与评价体系所作出的努力,并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价。如果缺少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执行的科学评价,这样的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是缺乏说服力的,是低层次的,即便学校建立了正常的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制度,对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进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1.统一中小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与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文本规范。其一,我区课程管理与指导中心明确,学校课程计划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从课程层面进行的整体规划,是国家课程方案的校本化体现,是学校文化和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具体体现。而在文本规范上,制订学校课程计划,主要是对学校课程的近期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其二,我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指导中心明确,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不同于一般性的学校工作专项总结报告,其基本格式应全区统一,具体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课程实施概况、基础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等。

2.严格中小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与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报送程序。在我区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基于学年的课程计划制订和课程执行报告撰写被作为区域内缜密的课程报告制度中首尾呼应的两个关键节点。从2015年起,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指导与管理中心在报送程序方面已逐步形成规范:每一学年开学前(一般在暑假期间),由各校校长室牵头,负责组织力量,制订本学校课程建设计划——即学校学年课程计划;而在每一学期结束前,同样由校长室牵头,负责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报送。

3.强化实践与管理,实现学校课程规范创新与升级。学年课程计划与年度执行报告制度的建立健全,不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区强化实践与管理,严格课程计划与执行报告报送程序等工作规范。其一,结合对区域内中小学校的教学调研,把对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情况纳入到区教研室、区基础教育课程指导与管理中心所开展的教学调研内容之中。教学调研及其评价的导向作用,较好地引导了区域内中小学校有效制订规划,提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质量。其二,各学校普遍加强了学年内学校特色、品牌课程的建设力度。我区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办学资源,并从学校的传统优势及学校文化积淀出发,努力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使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长远规划等有机结合。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五

浦市中心完小低语组现有语文教师13名,大专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9人。令人可喜的是,该组有着很强的年龄结构优势——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更有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青年教师。因此,教学工作中,大家善于合作,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

近两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每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每期的教育教研工作。

作为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教研组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因此,近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以教研组为中心,注重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多渠道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学初,语文教研组要求语文教师继续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了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中的骨干教师引领作用。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加入到学校课题研究中,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了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

4、重视了多层次、多级别的校本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外出或在校内听课或参加培训或自主学习。在多次的培训中,我校语文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与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1、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其中黄书香老师低年级识字教学课,教研组内同事相互听课、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重视集体备课工作,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教师,相互探讨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目的等,以发挥备课组的群体优势,集思广益,以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工作中,成效显著。

3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每次检查,低语组全体成员都能超前备好课,教案规范齐全,既备了教材,教法,又备了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每课后面都有教学反思。每位教师都能够做到勤反思,常总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业布置适量,难度适中,学生书写工整规范,批改及时认真,有鼓励性评语。教师能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有辅导记录。能够做好段考和期考试卷质量分析,全组教师分析材料齐全,针对性性强,科学有效。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这学期,我校语文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实施研究工作。全体老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主课题选定子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个个都有自己的实验操作。以此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随机的监测、统计等资料的积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向科研要质量,积极撰写教科论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浇开幸福花。两年来,我们取得了可喜的硕果:本组教师撰写了很多高质量的论文,并多次在州级和县级获奖或发表。2011年3月王中玉老师、罗正珍老师等在全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推进校本研修,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评为“学习型教师。”2011年秋季,黄书香老师在湘西自治州举办的说课比赛中喜获一等奖。2012年二月,王中玉老师、王玉娥老师等辅导学生参加“湖南省第七届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取得了优秀成绩,被评为省优秀辅导老师。同时,组内的好几位年青教师被授予“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2012年7月20日,王中玉老师参加泸溪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表现出色,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刘华兰老师获得“县专业发展标兵”的光荣称号。被评为优秀教师的有罗正珍、刘华兰等老师。王玉娥、莫美莲和杨小红老师在本期学校举行的教师基本功素养大赛中分别获得了钢笔字第一名、粉笔字第一名、朗诵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王玉娥、莫美莲老师期初还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本组教师所任班主任班级先后都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各组员辅导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也获得可喜的成绩:有写字竞赛获奖的、有组词竞赛获奖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齐心协力,共同进步。”这是我们每一位组员心中共同的歌。虽然有比赛,有竞争,然而我们却能做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和谐、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的确,这种研讨氛围和钻研精神真让人感动!如今,全组老师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在教学风格上坚持“教无定法,百花齐放”的方针,齐心协力共同搞好教学工作。我们坚信在我们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们完全有实力创设出自己的教育品牌。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六

心基础课程之一,既注重理论研习又强化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国家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课程组秉持探索与创新,锐意推行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优越的资源环境,致力于《民法学》系列课程的建设,以期建设成为国内高校民法课程的品牌。

自清华大学1995年复建法律学系/法学院以来,法学院确立了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民商法学科的学科建设思路,先后引进了崔建远教授、马俊驹教授、韩世远教授等一批国内一流的.民法学家和卓越学者为本科生开设民法课程,着力建设民法学课程。

建设伊始,民法课程分设民法1和民法2,由崔建远教授和马俊驹教授主讲。通过先后引进韩世远教授、申卫星教授、程啸副教授、王洪亮副教授、耿林副教授,民法学课程实行改革,逐渐过渡到包括民法总论、合同法、债法、物权法、外国民法、侵权行为法、民法研讨与案例分析、侵权行为法案例分析在内的民法学系列课程。民法学系列课程构筑了关于民法学的知识体系,融和了民法学基础原理、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

《民法学》课程拥有一支一流的专职教学师资队伍,教师年富力强,学贯中西,教学能力突出,学术研究造诣深厚。课程组成员均具备海外研修经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国际视野。崔建远教授特别重视兼职队伍建设,邀请法学界名师江平教授、梁慧星教授、王家福教授授课,并聘请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成、宋鱼水、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剑钊、袁恩泽等讲授实践课程。形成了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民法学系列课程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和初现规模的课程模式,为民法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清华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清华大学有国内最优秀的学生,并招收一定比例的留学生,学校本科教育的定位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七

xxx市国家税务局团支部现有共青团员9人,35岁以下青年19人。近年来,在团市委和市国税局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x市国家税务局团支部坚持以邓xx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以“服务税收、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为宗旨,坚持党建带团建,发扬“团结、活泼、创新、进取”的精神,用心投身国税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升团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

(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用先进的思想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我局团支部充分利用团日活动、主题团会、和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团员青年政治学习、自觉理解党的教育,深入开展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把政治理论学习深入人心,融于团员青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思想修养,激励青年立足岗位,勇挑重担,为国税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坚持开展爱国主义、群众主义和公民素质教育,唱响爱党、爱国的主旋律。为进一步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增强青年历史使命感和职责感,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局团支部组织了“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西海镇“参观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xx城纪念馆”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团员党的观念和团的意识,坚定了团员青年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以加强青年素质教育,树立国税青年的良好形象为目的,强化了对团员青年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了对《公务员法》、《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规范的学习,促使青年牢固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意识。

二、围绕中心工作,发挥青年的生力军、突击队作用。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局团支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团的工作,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在青年和党之间起到了桥梁与纽带作用,引导并激发了团员青年工作热情,在局机关业务工作和两个礼貌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

(一)带动团员青年用心投身税收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团员青年在不同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努力拼搏,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带动了全局的青年同志,在税收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在团支部的教育和引导下,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展现了青年团员的风采,得到了广大同志的一致好评。

(二)使支部建设与礼貌建立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将两个礼貌建设引向深入,2009年,我局进一步开展了建立“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单位”、“五好党支部”、“全省礼貌单位”、“巾帼礼貌岗”等一系列建立活动。团支部在工作中注重抓与建立活动的结合点,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优势,带领青年用心投入建立活动,作了超多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我局“全省礼貌单位”、“青年礼貌号”、“巾帼礼貌岗”顺利透过验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这一系建立活动,不仅仅锻炼了团员青年的组织潜力、工作潜力,培养了团队精神,也树立了团支部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团支部的建设。

三、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作为一个基层团组织,务必抓好基础工作,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为促进团支部工作规范化,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局支部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团员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深化团员教育,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支部重点组织团员加强了对新《团章》的学习,并开展了关于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共青团的光荣使命,如何加强和改善团的建设,团员的义务和权利等方面的讨论,透过系列学习和讨论,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团员团的意识,4名党员还自愿向团支部交纳了团费;二是着力提高团干部素质,实施团干部强身计划,用心组织团干部参加州局团委组织的团课学习和培训,要求团干部做到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工作,竭诚服务青年;三是以建设学习型团支部为契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税收业务学习,促使团员青年全面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四是在团员中建立争优创优的机制,透过优秀团员的评比,激励团员相互赶超,不断进步。透过以上措施,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全局构成了你追我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团支部组织建设。我局团支部成立以后,根据人员变动状况,按照团章的要求改选了5名团干部,建立了团员档案,做好团员登记、团费收缴、团费管理、文件资料收集和管理等日常工作,为团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团支部制度建设。我局支部按照团章和市团委的要求,制定了团支部学习制度、团费收缴和管理制等制度,经支部会议讨论透过后,已分期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团支部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团支部从政治上关心青年,严格标准,认真做好向党组织推优工作,把向党组织输送优秀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注重关心青年疾苦,把青年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青年需求用心向党支部汇报沟通,尽力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2009年我局团支部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爱心捐助活动、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全省国税系统开展庆祝建国65周年税收业务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迎新春职工运动会、税企联欢会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仅极大地丰富了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青年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进一步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

近年来,我局团青年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如团支部的活力还有待增强,活动的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如何能调动更多青年同志的用心性等等。2015年我局团支部将团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局税收工作,以建立“五四红旗团支部”为目标,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立足点,不断创新、大胆工作,引导青年坚持学习,踏实工作,力争团支部的建设取得更好成绩,为建设富裕礼貌和谐的德令哈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研基地申报材料篇八

郴州市六中为市教育局直属初级中学,现有62个教学班,学生3700人,教职工235人,其中高级教师87人。多年来,学校坚持“现代化,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我市基础教育领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xx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湘名校”、“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示范学校”、“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湖南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郴州市中小学两项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郴州市校本研训示范校”、“郴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学校”、“郴州市十佳文明学校”等。

根据《关于开展郴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学校评选的通知》(郴教科字[20xx]10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教育科研的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科研更好地为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现结合我校实际,特申报“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学校”。有关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学校一直以“科研兴校”为打造湘南品牌学校的强大引擎,积极依托科研推进学校发展。成立了以郭洪波校长为组长,李淑琼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领导、年级组和学科备课组组长为成员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郭洪波校长、罗柳莉书记、李淑琼校长、吕贞校长、教研室主任等都是现有科研课题主持人。学校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充足,在委派教师外出培训考察、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和教研成果奖励等方面,都竭尽所能,不余遗力。(近两年学校派出参加各类国培、省培的教师已逾185人次,还有校本研训的网络培训是几乎人人参与。这三年,学校花在教师培训上的经费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

学校先后拟定了《郴州市六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郴州市六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郴州市六中校本研训工作方案》等,为校本研训规划出宏伟蓝图和实施措施,使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实效。学校加强对学科教研的指导管理。利用教职工大会、暑假校本培训等时机,学校领导经常向教职工宣讲课改形势和课改理念,请进上级专家进行科研培训。学校还将校级领导分派至各个学科组,负责对学科研训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学校教研工作管理有序、实施得力。近二年内学校先后申报成为“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示范学校”、“郴州市十佳文明学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市校本研训示范校”等。

学校确立了“立足整体,均衡提升;立足常规,追求实效;立足长远,保障未来”的教师培养总思路,构建出“专家引路,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三维培训空间,以“引进来,走出去,重实践,重总结”为主要培训方式,建立了“互帮互学,师徒结对”的教师培训框架和多样式、多渠道的培训平台,走出了一条强师魂、提师能、扶新手、育名师的特色之路。

学校建立了“在质深教师中打造品牌,在中青年教师中造就骨干,在青年教师中推出样板”的分层培养机制。选拨富有教学经验和实干精神的学科骨干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建立了学科研训的骨干教师队伍。每年借助“名师讲坛”、“骨干示范课”、到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推介名师,打造品牌,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借助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说课评课活动,培养能手,确立骨干,扩大中坚力量;借助“岗前培训”、“师徒结对”等活动,训练新手,培养后续人才;通过“听课会诊”、“以强扶弱”的方式,帮扶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这些分层培养的方式方法,使学校师资既有阶梯式的发展目标,又有整体性的提升效果,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清晰,打造出了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接近40%,硕士研究生8人,学校领导班子连续十三年被评为“市教育系统优秀领导班子”,学校党总支历年均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名优教师,近三年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教师已有20人之多,20xx年十二名教师被确立为市级骨干教师。

学校建立并完善了《郴州市六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郴州市六中校本研训工作方案》、《郴州市六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校本教研制度》、《教师帮扶培养制度》、《集体备课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校本研训规章制度。学校还设立了一系列研训奖励制度,每学期评选表彰“优秀教研组”、“执行教学常规十佳教师”、“优秀教案”、“优秀班主任”、“课改积极分子”等。学校将教师的工作业绩直接与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教师个人教学比武、论文、培训、公开课、下乡送教、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等都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设有教学副校长,直接领导教学教研工作,教研室队伍健全,结构合理,配有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研员等,各司其责,又分工合作;教研室管理职责明确,教研工作精细而务实。学校每年的教研工作丰富多彩而严谨有序。每期召开诸如质量监测成绩分析、学科组长培训、学科年度考核、新课改培训等若干次全校性教育科研工作大会。学校先后多次组织备课组长、学科教师,远赴香港、洋思、许市、长沙、株洲等省内外名校,开展教学观摩等研训活动,并及时组织考察成员座谈交流、上汇报示范课,汇编各类考察报告集,以收集考察学习之收获。学校不定期组织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教师比武课、“新课改新课堂”展示课以及各种学科研训展示活动等。学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到20xx年12月止,包括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在内的所有学科都已获得过省市级教学比武一等奖荣誉,其中数学组、物理组、历史组、信息组还获得国家级比武一等奖。

除以上常规研训活动之外,学校今年起集中开展“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学科课例研讨展示活动,以打造研训特色,落实研训实效。“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学科课例研讨展示活动具体实施方法为:

1.以学科组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学科教研展示活动,抽签决定展示时间。一年内所有学科组完成至少一次的展示活动。

2.研训内容和形式由各学科组自行决定,每次展示活动不少于六人参加(不包括旁听者),参与者在活动中围绕同一主题承担不同性质的任务,分工协调,共同完成。

3.各学科展示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展示的活动富有研讨性、实效性,同时在活动形式和操作技术上有可借鉴价值。

4.各学科展示结束后须将所有教案、课件、教学反思、评课稿、活动总结等资料,以电子稿方式发送至教研室邮箱存档。

5.每次展示活动向全校开放,其他学科老师到场观摩。

至目前为止,学校已有语文组的“借景抒情诗鉴赏”课例研讨、物理组“物理概念课教学研讨”、地理组的“地理位置专题教学研讨”进行了展示,获得了极大的反响。这些活动都围绕某一教学主题,采用“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的形式,进行比较式教学探讨。每个展示活动一般历时二个小时,除当场展示两到三节微型课外,还有上课者的说课反思、三个评课员的评课,教研组长还需将整个活动的前期研磨过程完整介绍给前来观摩的.现场观众。因此,每个学科的课例展示活动其实是一个融备课、研课、上课、说课、评课一体化的完整研训过程,前前后后的准备时间不少于二个月,期间历经全组成员的多次反复研磨。教师们一致认为,这种研训展示活动具有鲜明的研究性、合作性和时效性,它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研究,是植根于教学特点和教学需要的务实化研训,是扎扎实实对教师研训能力的促进。

其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大家都有一种累并收获着的感觉——收获了在合作中成长的快乐。

“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学科课例研训展示活动,是我校为进一步推进教研教学改革,促进教研校本化和教研管理优质化而创设的研训新模式。这一活动的开展,充实了研训内容,丰富了研训活动形式,扩大了研训交流平台,落实了研训实效,促进了教研组的组织协调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学科研究能力和成员专业素质。这是我校探究学科组建设新途径,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积极尝试。

学校建有网络专页,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各项信息资料。学校每半月出一期《校情周报》,报道学校新闻和教育教学亮点。学校十分重视研训材料的收集整理,档案资料齐备。编辑有教育教研经验汇报文稿、教师获奖论文集、教学比武教案集、课例研讨展示活动资料集、学科评优申报材料集、学期研训简讯集、学科计划活动集、学科研训记录本、集体备课记录本、学科考核成绩统计、教师外出考察汇报稿集、年度研训工作记录,等等。这些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仅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所走过的历程,而且为以后的教育科研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学校各教研组都承担过课题研究,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组参与的“十一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都获得过省级阶段性成果奖。语文组的省级课题《古诗文特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养成》、德育组的省级课题《初中生网瘾问题的对策研究》已进入最后的结题准备工作。语文组该课题已于2012年获得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德育课题中期验收获一等奖,语文组新立项的《读课文,学写作》课题研究也已进入“十二五规划”市级研究项目之列。12年11月,我校成功申报为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以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已经启动,百余名教师成为此项活动的先行先试者。

学校办公条件、教学设备、功能室装备等硬件资源建设均领先于全市同类学校。学校与湘南学院、市电大建立了长期研训合作,为湘南学院实习基地,不定期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提供观摩课。学校现为“湖南省教师培训基地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校”,语文、英语、物理、生物、地理、历史都已成为“教师培训基地校”培训学科,一批学科骨干已登上了市级骨干培训班讲台授课。

学校教研成果丰厚,仅近三年内,学校已有30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奖,教师教研成果(论文、课例、课件、试卷分析等)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202篇(每年度皆整理编印成学校教研成果集)。语文、物理教研组被评为省优秀教研组,英语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新课改实验先进单位”,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12年我校获评“市校本研训示范校”。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也初见成果,语文组的“古诗文精读”读本在市首届校本教材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学校于2012年被为“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

学校中考7a人数和一、二中公费保送人数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市领先位置,20xx年中考再创辉煌:7a比例41.3%,单科a的比例均超过60%,数学、物理、政治达70%。2012年、20xx年学校连续获得“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奖”。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内外交流,在推介自我的同时也广收博取,给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桂阳、永兴、北湖等县区兄弟学校共计30批次的观摩交流活动。我校与汝城岭秀中学的“手拉手”活动自1996年起,至今十九年从未间断,累计送课68节。2011年又与新疆托克逊县中学结成帮扶对子。近几年,还先后选派胡任华等近十名教师到市十五中开展教学帮扶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英语组以英语基地校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各项培训、示范、交流活动,三年内全体英语教师参与培训90余人次,承担接待香港专家来校考察观摩,上交流研讨课20余节,在与香港专家近三年的频繁交流中,不仅使我校英语教师队伍迅速成长,也为全市英语基地校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主动承接省市组织的各类专家报告会和学科竞赛,近三年来,学校承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即有: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报告会、全市有效教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全市农村中学校长培训班、全市初中新课标培训活动、全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艺等学科教学比武等十四项活动,多个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及湘南学院学员也经常来校观摩。先后迎接了魏书生、刘金玉、郑桂华、马智君、廖小平、杨永光等名师专家的莅临指导。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长了才干,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1年9月,在郴州市初中有效教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上,学校作《扬帆奋进创特色,凝心聚力铸品牌——郴州市六中实施有效教学工作汇报》典型发言。

2012年12月,在郴州市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学校作《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坚定不移地走深化课改之路》典型发言。

20xx年9月,在郴州市庆祝第29个教师节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学校作《立足均衡,整体提升,大面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典型发言。

2011年6月《湖南教育》刊发“教育有梦”——青年校长系列访谈之四《校园应该成为师生的“快乐老家”——访郴州市六中校长郭洪波》。20xx年《湖南科教新报》、《郴州日报》先后发表《追求卓越,铸就品牌名校》、《名校是这样炼成的》等专题报道,宣传推介了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做法和经验。20xx年9月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授予“湖湘名校”称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