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精选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9:41:13 |
  • zdfb |
  • 10页

写总结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在总结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完备和准确,还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提高总结的质量。阅读范文时,不仅要关注内容的结构和格式,还要注意其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一

【天然河流的分类及区别】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域。

天然河

去 向

水源补给

水量

流程

汛期

其它

内流河

未流入海洋

高山冰雪融水

高温期

季节河

外流河

流入海洋

天然降水

雨季

北方有冰期

【人工河——京杭运河】

人工河流

开凿

时间

长 度

经过的

省区

沟通的

河流

作 用

京杭

运河

隋炀帝世界

最早

1800千米

世界最长

京、津;冀鲁、苏、浙

海、黄、

淮、长江、

钱塘江

过去和现在沟通南

北交通;将来是南水

北调工程的输水管道

【长江、黄河的概况】


源地

入海

源头

形状

流程

长江

唐古拉山

东海

沱沱河

“vw”形

6300千米

黄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约古宗列曲

“几”字形

5400千米


流量

流域面积

主要支流

长江

1万亿立方米

180万平方千米

雅、岷、嘉、汉;乌、沅、湘、赣

黄河

600亿立方米

75万平方千米

湟、洮、渭、汾


各游分界

流经的省区

流经的地形区

长江

宜昌(鄂)、湖口(赣)

青、藏、川、滇、渝;

鄂、湘、赣、皖、苏、沪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河口(内蒙古)、孟津(豫)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开发与利用

危害与治理

电站:二滩、龚嘴、葛洲坝等

危害:洪涝灾害;荆江“地上河”;川江滩多流急;

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长江水能】

长江水能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集中分布在源头到宜宾的上游河段。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二滩、葛洲坝、三峡等水电站。但是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长江水能利用率只占可开发利用的8.6%。

【长江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货运量占全国的60%,居全国内河运输第一位,是我国东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湖泊的分类】

内流湖(咸水湖):位于内流区域(属青藏高原湖区)。不与海洋相通,蒸发量大,含盐量高。如,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外流湖(淡水湖):位于外流区域(属东部平原湖区),与江河相连,通向海洋,不含盐度。如,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二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

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

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

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

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

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

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

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

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

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

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

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

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像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三

专题二地球和地球仪(第二章第一节)。

1、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专指赤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横着),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即0°纬线)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north;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south。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竖着);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west;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east。

口诀一:南纬s北纬n,西经w东经e。

口诀二: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p19图2-11)。

4、南北半球分界:赤道;东西半球分界:160°e,20°w;。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四

专题五地形(第二章第三节)。

1、区分:海拔高度指该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地间的海拔高度之差。

2、五种陆地地形:地表起伏较小的3种——平原(海拔一般不高于200米)、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地表起伏较大的2种:山地(海拔高500米)、丘陵(海拔较低)。

5、世界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p32图2—45)。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五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十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 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增长

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以上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铁煤石油的分布

下面是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通过上面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关于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内容。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通过上面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上面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好好学习的吧。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土地资源

关于土地资源的知识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讲解的内容。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六

专题六海陆变迁(第二章第四节)。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活跃,拉伸可能形成海洋(如红海),碰撞挤压则可能形成山脉或造成火山地震,所以火山地震带、山脉带的分布带与板块边界相近(参考p35图2-48与p36图2-54)。

两大山脉带/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亚欧大陆南部山脉带。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七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区别:

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季旱季);河流北向南流,水力丰富。

马来群岛:形崎岖、多山岭火山地震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河流短小湍急。

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4、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港口的重要航道。

5、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海外华人的聚居地: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3)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广东、福建。

1、新大陆:

(1)美洲大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2)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3)美国、加拿大通行英语,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

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项目北美洲南美洲

五带中的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大部分在热带

最长的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第四长)亚马孙河(第一大第二长)

主要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面积的国家:加拿大巴西

主要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以混血人种为主

国家类型: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3、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区别:

运河名称联系大洲(位置)沟通海洋

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

苏伊士运河:亚洲与非洲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

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5、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

6、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7、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八

1、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陆地主要集中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大陆。

2、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按面积排列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的岛屿。亚、欧、非和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北、南美主要在西半球,合称美洲。

3、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亚欧大陆,苏伊士运河是亚洲、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绝大部分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4、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四大洋按面积排列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7、全球大致分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8、世界上高大的山脉主要在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九

1、人们把( 交通运输 )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 )运输、( 铁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管道 )运输。

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 铁路运输 )运输。

4、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 )干线和( 东西 )干线两大组。

5、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三条(京包---包兰线 )、( 陇海----兰新线 )、(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

6、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五条( 京沪线) 、( 京九线 )、(京广线 )、(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7、青藏线东起(西宁),西至( 拉萨 )。

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3、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4、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现代化。

5、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6、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7、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8、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10、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1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1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1、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4、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5、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6、我国的四大工业区(京津唐)、(沪宁杭)、(辽中南)、(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7、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00年的(7倍)多。

8、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9、我国的硅谷是(中关村)。

10、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

在中学地理教学和复习中,有大量得地理知识、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

需要识记的份量很大,而歌诀法和谐音法是比较常见的记忆方法之一。

它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记忆方便,是名副其实的“地理快餐”。

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可用歌诀或谐音记忆的知识现总结如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歌诀法:

1. 七大洲面积大小次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 南亚国家:

南亚八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锡尼不,临海孟印巴;相邻有五国,锡尼不印巴。

3. 南亚气候:

南亚地区大部分,热带季风分两季;旱季10月到5月,6到9月是雨季; 各地降水相差大,乞拉朋齐一万一;塔尔沙漠在西北,气候干燥降水稀; 季风强弱与迟早,农业生产有意义。

4. 南亚地形:

北部高山邻我国,中部平原有两河;南部抬升是高原,取经到此多艰难。

5. 我国邻国:

越老缅、印不丹,锡尼巴斯阿富汗;塔吉吉尔哈萨克,俄罗蒙斯东朝鲜。

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6.世界主要商品谷物生产国:乌美加俄澳阿,我饿了就去拉。

7.我国地势:

地图看三级,三色最清晰;深褐第一级,世界大屋脊;

越过昆祁横,来到三高盆;大太巫雪峰,颜色黄变葱;

西高水东流,电灌航一流。

8. 我国主要山脉:

东北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西南有三撇,大太巫山和雪峰,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五夷在当中; 弧形山脉气势宏,喜马拉雅似卧龙,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八第一峰。

9.长江流经省区:沪苏皖赣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头。

10.黄河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过后入豫鲁。

11.我国主要煤矿:徐州开封大阳鸡,怀北鹤岗平阜西。

(徐州、开滦、峰峰、大同、阳泉、鸡西、淮北、鹤岗、平顶山、阜新、西山)

12.我国主要油田: 大中华胜利了(大庆、中原、华北、胜利、辽河)

13.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大余钨、个旧锡,锡矿山区却产锑;

铜矿集中在德兴,铜仁无铜偏产汞;

招远金,平果铝,白云鄂博多稀土;

水口铅锌共同生,金昌镍矿更著名。

14.我国主要铁矿:

安徽铁矿马鞍山,河北迁安和武安;

湖北大冶琼石碌,辽宁本溪与鞍山;

白云鄂博内蒙古,攀枝花矿在四川。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

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

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

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 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腾冲——漠河)。

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

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

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共有56个民族。

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被称为少数民族。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仅占8%,统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清溪中心学校复习资料——初中地理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一

专题三地球的运动(第四章第三节)。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3、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南北半球的季节和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气节日期北半球季节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

春分3月21日北半球春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北半球夏季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9月23日北半球秋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北半球冬季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4、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地球绕着地轴自己转)。

5、公转的意义:(地球绕着太阳转)。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内极昼;冬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圈极夜;南北半球情况相反)。

c、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66.5°—90°);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南北纬23.5°之间);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23.5°—66.5°)。(五带划分参考p70图4—22)。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二

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其他地区无直射。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

(1)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少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2)热带:在南北纬23.5°之间,,有直射阳光,终年炎热,昼夜长短变化小.

温带:在南北纬23.5°与南北纬66.5°之间,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寒带:在南北纬66.5°到90°之间,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三

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2.5%。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水资源是有限的。

各国水资源比较。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a)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年份变化大。

b)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1、利用水资源中的突出问题:

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a)节约用水。

b)防止污染,保护水源。

c)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方案。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四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本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国,统一货币叫欧元。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题p58,读欧盟成员国之间密切联系图8.14,读欧盟国家分布图8.15)

2、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区。

3、发达的畜牧业: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大西洋东岸,北冰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多汁牧草,草场广布,本区的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荷兰、丹麦是著名的乳畜大国。

4、读图8.23 p64,找出主要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岛屿(大不列颠岛)、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及海峡(黑海、土耳其海峡、琴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5、本区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内陆及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阿尔卑斯山脉为高原山地气候。(图8.22 p63)

6、欧洲西部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读图8.24 p65,知道本区有哪些旅游资源。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以上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通过上面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上面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好好学习的吧。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五

巴西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巴西旅游必到景点之一。广场周围环绕众议会,参议会,国家大法院,总统府,外交部,国家民族独立纪念馆,劳动者纪念碑等众多建筑。每两周一次的升降国旗仪式也常常吸引众多游客。

总结:在此国家元首经常举行一些重大活动,教皇佩德罗二世访问巴西时曾在这里宣讲。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六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地球形状大小。

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5.1亿平方千。

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长约四万。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纬度判定。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北n南s。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转中心,

地球地轴。公转中心,就是太阳。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

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

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

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

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昼夜一样长。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七

1.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一国两制”理论日趋成熟与完善,成为中英两国的指导思想;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回归。

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认识省级区域。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枢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

3、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香港),西侧的是(澳门)。

4、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和(旅游)中心。

5、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有限。“上天”-建筑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6、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它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9、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其中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10、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的省区,这里是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素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美称。这里有中国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1、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北有(阿尔泰山脉),中有(天山山脉),南有(昆仑)山脉,雄伟的天山南北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12、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13、新疆(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人们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发展了特色鲜明(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14、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1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塔里木盆地周围城市、乡村使用天然气等洁净能源,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图篇十八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4、其他地区无直射。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

(1)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少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2)热带:在南北纬23.5°之间,,有直射阳光,终年炎热,昼夜长短变化小.

温带:在南北纬23.5°与南北纬66.5°之间,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寒带:在南北纬66.5°到90°之间,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