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实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8:13:42 |
  • zdfb |
  • 8页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内容,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案的教学策略应该多样化和灵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案案例,希望对大家在编写教案时有所启发。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一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1课时

一、预习检查

把“预习案”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四边形教具模型

2.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四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8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

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选择。

(1)当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当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四边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

梯形:

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北师大,数学,创新,黑板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二

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

(二)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_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3.十万里有10个千。()。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2.10个十万是(),1亿里有10个()。

3.2091837是一个()位数,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45764576078007800097540000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五、教师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三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字打交道,想一想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字。(打电话、人民币的面值等)

师:都读完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样来计数的?(学生介绍)

你总结的真好!

师:谁能对古代人的`计数法做一个评价呢?(学生发言)

太棒了!

师:因为这些方法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不便,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用计数符号计数

(出示ppt)

师:这些计数符号我们就叫做数字。谁来讲一讲,都有哪些数字?(生:说三种数字)

师:和以前的计数方法比起来,感觉怎么样?(方便了很多)

师:有一个罗马人,他来到中国想买茶叶,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店铺,掌柜的问他,你想买多少斤呢?于是他把一张写着罗马数字茶叶斤数的纸条拿给中国的掌柜看,你们说中国的掌柜看到这张纸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知道买多少斤)

师:我们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示ppt)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等等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答:自然数)对吗?刚才他读的时候你发现,这里面没有发现谁的身影呢?(生:没有0)

师:请问0表示什么呢?(生: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用)

师:同意吗?那0是不是自然数?是!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在生活中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比亿以内的数还要大的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在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当中一共这么多人,这个数字怎么读呢?(生读)

师:你能这么块就把这个数字读出来了啊!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生: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一级,分三级读出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字都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生回答)

生: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我们先在亿位上播一颗珠子,表示1个亿,一起接着数,播到第10颗珠子了,该怎么办呢?(亿位上珠子都播回去,在十亿上播一颗珠子)

师:亿和十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生:10个一亿是十亿

师:再请同学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生:百亿和千亿

师:再请一为同学来读一读。

师:现在再来读这个数字就容易了对吧!再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问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9呢?这两个3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吗?咱们一起仿照这种形式开火车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像这样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师:找一找这句话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生:相邻。为什么?

师:介绍关于十进制的资料

师:生活中不光只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其他进位制的计数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介绍资料

师:学习了这些知识,咱们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了

练习题

这个数的最高数位在什么位上?这个数大吗?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五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

1、知识与能力

学会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分析、比较并概括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2.让学生观察发现前两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不变,后两组小数中的小数没有变,小数点的位置变了,它们的大小是不同的。

3.得出结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孙悟空打妖怪。

2.让学生通过情境图,观察金箍棒的变化。

(板书: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

(三)辅助学生,试探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1.引导观察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1)让学生观察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并思考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倍数关系。

(2)提醒学生“扩大了10倍”和“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之间的区别,规范学生的用词。

2.联系新旧知识,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

(1)让学生把这些数量改成用米作单位。

(板书:0.009米,0.09米,0.9米,9米)

(2)提问学生把以毫米为单位的数转化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那金箍棒的长短发生变化了吗?引导学生9毫米和0.009米的大小是一样的。

(3)通过整数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4)观察小数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5)提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小数又会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6)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7)四人小组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

(8)观察整数,由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到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四)引导学生,自探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2.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

3.小组讨论参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4.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5.交流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五)小结归纳,感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1.让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向左的规律。

2.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一个小数点的重要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

1、掌握画角的方法,能用三角板画30°、45°、60°和90°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幅三角板、钉子板和一张答题卡。

一、复习引入

教师:先估计答题卡上角(如图4?16)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学生回答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教师:再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记住这些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这些角的度数。图4?16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教学用三角板画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画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学生还提出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30°、45°、60°和90°的角?

学生:因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75 、120 、135 和150 的角?

学生:用两个三角板上的两个角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角,比如30+45=75, 30+90=120, 45+90=135,60+90=150。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画30°、45°、60°和90°的角,先讨论怎样画30°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这个角的顶点上定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两条射线。

教师: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一下画的这个角是不是 30°。

学生画后进行检验。

教师:能说说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指导学生说出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应的角;二是在纸上确定一个端点并且把三角板角的顶点对着这个端点;三是要靠紧三角板的两边从端点往两边画射线。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要求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请同学们在45°、60°和90°中选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教师:怎样画75°的角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用30°和45°的角拼成75°的角后,再按前面的方法画。

教师:请同学们在75°、120°、135°和150°中选择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一画。

学生画角后,拿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二 教学用量角器画角。

学生:不能。因为三角板上找不出、也拼不出这样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先确定顶点;二是过这个顶点画一条射线;三是用量角器确定度数;四是根据确定的度数画出角的另一条射线。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画角最难的一步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作示范画角,然后请学生照老师这样画角。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的事项是:(1)量角器的中心点要与确定的端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已经画好的一条射线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作一个记号;(4)连接端点与这个记号画一条射线。

教师:也就是要关注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画出83°、139°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三、练习

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9~12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七

[复习内容]:课本第103、104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1、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含义,并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3、让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复习重难点]:。

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含义,并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难点:

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复习准备]:课件。

[复习方法]:创设情境法、练习法。

[复习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课件呈现数量关系。

1、学校花圃里兰花比菊花少10盆。

(1)已知菊花有n盆,兰花有多少盆?

(2)已知兰花有n盆,兰花有多少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x头。

奶牛:

3倍。

草牛:

20头。

让学生看图说题意,提出数学问题。

二、找等量关系。

课件呈现数量关系,要求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描述“什么量等于什么量”。

1、爷爷今年68岁,比小明的年龄大58岁。

2、小芳家今年七月份用电比六月份多50千瓦时。

3、牧场里,绵羊头数比山羊的3倍还多20.

三、解方程。

2x-6.8=3.55x+3x=16.8。

学生之间说解法。

四、列方程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

两辆车一共运水70箱,第二辆车比第一辆多运12箱。

1、找等量关系,并写出关系式。

2、设未知数,列方程。

3、学生解方程,然后互相交流。

4、展示结果。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3页的第11~15题。

教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八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字打交道,想一想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字。(打电话、人民币的面值等)

师:都读完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样来计数的?(学生介绍)

你总结的真好!

师:谁能对古代人的计数法做一个评价呢?(学生发言)

太棒了!

师:因为这些方法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不便,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用计数符号计数

(出示ppt)

师:这些计数符号我们就叫做数字。谁来讲一讲,都有哪些数字?(生:说三种数字)

师:和以前的计数方法比起来,感觉怎么样?(方便了很多)

师:有一个罗马人,他来到中国想买茶叶,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店铺,掌柜的问他,你想买多少斤呢?于是他把一张写着罗马数字茶叶斤数的纸条拿给中国的掌柜看,你们说中国的掌柜看到这张纸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知道买多少斤)

师:我们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示ppt)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等等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答:自然数)对吗?刚才他读的时候你发现,这里面没有发现谁的身影呢?(生:没有0)

师:请问0表示什么呢?(生: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用)

师:同意吗?那0是不是自然数?是!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在生活中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比亿以内的数还要大的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在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当中一共这么多人,这个数字怎么读呢?( 生读)

师:你能这么块就把这个数字读出来了啊!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生: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一级,分三级读出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字都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生回答)

生: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我们先在亿位上播一颗珠子,表示1个亿,一起接着数,播到第10颗珠子了,该怎么办呢?(亿位上珠子都播回去,在十亿上播一颗珠子)

师:亿和十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生:10个一亿是十亿 师板书 再请同学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生:百亿和千亿

师:再请一为同学来读一读。

师:现在再来读这个数字就容易了对吧!再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问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9呢?这两个3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吗?咱们一起仿照这种形式开火车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找一找这句话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生:相邻。为什么?

师:介绍关于十进制的资料

师:生活中不光只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其他进位制的计数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介绍资料

师:学习了这些知识,咱们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了

练习题

这个数的最高数位在什么位上?这个数大吗?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九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出示题目:比较大小:0.26和0.260、1.500和1.5、1.42和14.2、50.2和5.02。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2、导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0.09m=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9m=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1、第102页第1题。

填一填:

(1)成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

(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

(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页第2题。

看图选方程。学生填在书上。

说出你的理由。

3、第102页第3题。

说出“?”等于多少?

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页第4题。

5、第103页第5题、第6题。

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103页第7题。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十一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一)猜谜语

1、一头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个手指(猜一成语:三长两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语)——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语)——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8.灭火(打一数字)——一

9.舌头(打一数字)——千

10.添一笔,增百

倍;减一笔,少九成(打一数字)——十

11.双杠(打一数学符号)——等号

12.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13.不转弯的路(打一数学名词)——直线

(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14.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解:8个头,(半根绳子也是两个头)

15.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栋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解答:5根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十二

全班交流:

(1)是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比如可以每统计一个数据之后把该数据做一记号

(2)交流统计结果,检查自己做对了没有

(3)交流自己统计的时候有没有出现问题,其他同学可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

最后要提醒学生注意检查的习惯:数据提供的是20个学生的记录,那在后面的表格中,也应该要有20个“合计”,否则就是遗漏或是重复了。

看统计好的表格,说说你从这表格中读懂了哪些信息?

1、看图:

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读懂题目

回答问题一:这一周的用水量,哪天,哪天最低?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算完后问:有没有哪天正好是这个平均数“9吨”的?

从条形统计图上看一看,它在整体中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不高不低)

从这份条形统计图中,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

2、画图:

出示第3题。先请学生说说各类食品具体所指,按要求分类整理,制成统计图。

完成统计表后继续完成条形统计图,注意不要遗漏了制作时间和直条上的数据。

比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说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好处?

(统计表能清楚地反映各类数据

条形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各类的具体数据,还能清楚地看出各类之间的多少关系,更加的直观。)

出示第4题。判断3个游戏规则:

1、正方体的三个面写“1”,三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让学生说说是否公平?为什么?

(1和2都有3次出现的机会,是公平的。)

2、正方体的四个面写“1”,两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1有4次出现的机会,2只有2次,是不公平的。)

3、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1~6,朝上的数小于3甲赢,否则乙赢

理解“否则”:小于3的只有1和2,否则就是指剩下的3、4、5、6,有4个,所以是不公平的。

小结:像这样的游戏要判断是否公平,主要看什么?

(决定输赢的次数是否相等)

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的时候,适当板书:

正正、正反;反反、反正有2次出现是一样的,2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是公平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十三

当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购物小票作为购买凭证,可以用于退换货。如果你无法提供购物小票,就难以退换,非常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初级用法2】:精细记账的凭据。

相信很多精于理财的女人们,平时都有记账的习惯。但每个人记账的习惯,都会略有不同!

有些人是随手记(实时记账),而有些人是凭记忆汇总账,还有些人是依据“信用卡对账单”来记账。

其中,随手记(实时记账)较为麻烦;凭记忆记账,则容易出现偏差;信用卡对账单,则只有消费金额和消费地点,但对所购之物没有明确标示。以上三种记账方法,都存有潜在的bug!

所以,请暂且保留好购物小票,无论是超市消费的,还是商场购物的。在完成记账精细说明后,再妥善处理这堆购物小票。

【中高级用法】:只买折扣商品。

姑娘们肯定都有过小编接下来描述的类似经历吧?!

刚刚买完某件奢侈品大牌家的衣服,几天后再去逛商场时,你会愤怒地发现那件衣服“居!然!打!折!了!!”(而且折扣幅度很大!)。

而自己刚买的那件,早已剪了标签…穿过2次…洗过1回。想退换,那真心是没办法啦!瞬间整个人哪儿都不好啦!心里各种觉得那叫一个亏!

所以,请暂时保留好你的购物小票!

此时无需再愤怒啦!你只需让营业员包好那件已打折的、跟自己之前购买的那件一模一样的衣服,然后用折扣价,把它买下来!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你是不是脑子进水啦?!

不,重点现在才开始!——然后,退了它!(退货时,使用购买之前那件——非折扣衣服的购物小票!!)这样你就能得到非折扣的退款啦!

如果文字描述你没看明白的话,请看图示说明(如下图所示)。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十四

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7页。

本节课以xx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读、写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万级、亿级等更打的数,了解了数位顺序表为本节课学习大数的读、写奠定基础。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2、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3、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教具:课件

学具:自制数位顺序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每隔5年就会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来了解我们国家现阶段的人口数量。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的总人口大约是多少?你知道我们河南的`人口数量吗?这节课我们就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学习《人口普查》(板书课题)。

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境调动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1、读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北京、安徽、香港人口数都很大,那么如何读这些大数呢?同学们可以借助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先独立思索,然后跟你的小组成员们交流交流!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总结读法:先分数级,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无论是哪个数级都按照各级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再每级的后面添上“亿”或“万”,个级可以省略计数单位“一(个)”

2、写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广东、台湾、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刚才大家探索读数方法的精神头可是值得表扬,那你能写出广东、台湾、澳门的人口数吗?借助刚才的读法和数位顺序表自己独立探索吧!

找生在黑板上扮演出三个城市的人口数。

总结写法: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大数有几个数级,每级是多少个、多少万或多少亿,然后一级一级或一个一个地写。注意,千万位和万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要用0来占位。

3、讨论巩固如何读数、写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读数时,可以从低位起分出四位一级,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写数时,要高位起分出数级,一级一级地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