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优秀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13:25:02 |
- zdfb |
- 10页
网络上的购物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一个好的总结应该能够启发他人,让他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精彩运用。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一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二
在我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收获最大的是《小故事大道理》。
读了《小故事大道理》,我从中体会到:即使是出身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我们也不要泄气,不要因为自己的穷相自认倒霉。其实,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努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本书中有个小故事叫《成功只与努力有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写了一个叫施瓦辛格的人,他出生在很贫穷的环境里,很羡慕来自美国的商人,因为他知道只有他们才能吃得起比萨和牛排。有一次,商人意外碰上了施瓦辛格,商人见他勤劳善良,便邀请施瓦辛格去美国豪宅一游,在游完豪宅后,施瓦辛格赞叹道:“您真了不起呀!”商人却说:“这没什么,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你也能够拥有我现在有的一切。”“这不可能吧!我家这么穷,还没有美国国籍。”施瓦辛格半信半疑地说。“努力与这些都无关,只要你去努力,就能做得到。”施瓦辛格听了这句话决定去美国闯荡一番。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很好的事业,家财万贯。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如果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而要勇敢地往前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现在还是小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当然,学习也需要努力。
是啊,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努力不会白费,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刻;虽然有时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成果不相等,但如果不努力,会一无所获的。
大家都去看《小故事大道理》吧!学习其中的道理,并用在实际生活中,成功之门将会为你打开。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三
在阅读《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前,因为听了老师对这本书的介绍,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本书中的36封信都是在讲龙应台和安德烈对人生的感悟或是一位母亲淤儿子之间的普通对话交流,但是,等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我记得在看这本中间二十几封信的时候,感觉他们谈论的东西离我很远却又很近,有谈国家,有谈离我们最近的生活,将每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分析,并谈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观点。
有时候在某件事情上龙应台有着她自己的看法,但她的儿子却又有着他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就算有时候内心不认同、理解,却也不能说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解。
在第二十六封信中提到两瓶牛奶的例子,大人觉得不应该浪费,小孩却认为应该以舒服、享受为主,而我觉得有时候节俭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不管是一杯牛奶还是一颗苹果,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换来的。其实在这种一瓶快过期另一瓶还是鲜奶的情况下是可以有很多解决方式的,我觉得有时候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应该懂得变通,只要愿意,总有能做到两全的办法。
后面的这几封信,内容偏向于谈人生,聊未来这一方面的内容。谈的这些话题虽然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却又非常实际,特别是安德烈对龙应台发出的一系列反问,让我突然也想问问我的妈妈,想知道她将会怎么回答。有时候我也觉得,在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做好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想明天之后甚至是更远的事情,但是又有一些事情是迟早都要去想想的,这样来来回回的去想其实还真的是挺累的,走一步看一步不是也挺好的吗,将来的事等到将来再去想好了,并且未来的事现在也没办法预测,对吧!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四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明白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日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我的思想,想着走自我的路,选择自我的品味,在搞自我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我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我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明白,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样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我做决定,并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应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先作为母亲的她们,应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我,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我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我,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貌。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应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我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五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和感悟。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
3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仅仅用了一个晚上,我一口气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这不是一本小说,是一本书信集。龙应台,是一个出生在中国台湾偏僻渔村,留学于美国,也曾扎根在德国,如今辗转于香港台北上海,游走在于书香飘逸的校园,徘徊在文人与政客交界线上的作家。在她身上,有丰厚的生活阅历,有苦难生活留下来的纯朴印迹,有宽阔的视野和胸怀,也有四海为家的无奈。
在众多人生角色中,也许母亲是她最愿意担当却也是最需要花心思的一份天职。因为她的出色,因为她与儿子们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更因为工作使得母子曾经四年两地分隔,使得她扮演地非常辛苦。我们的作家在这两个欧洲年轻人面前,兢兢业业报着小学生的学习心态,试着通过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不断去学习怎样做一个母亲。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
散文。
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六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年纪、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有母子情感的联结……对母亲而言,儿女的长大总是意味着离开,束缚不是办法,唯有放飞才能成就儿女的自己。龙应台极力平视自己的'儿子,对儿子成长中的困惑,她告诉儿子:“要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而对儿女而言,成长并不意味着放任,安德烈这样告诫同龄人:“这世上任何事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它叫‘后果’跟‘责任’。”
你可以看到龙应台跟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那个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是怎么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你可以看到安德烈怎么扞卫自己喜欢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怎么从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你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你看到的,该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与子的辈份关系,很纯粹的交流着。
久违的龙应台,热情未减,在这本伪装成动人家书的畅销书里,拉着儿子安德烈的手,通过文字,把我们带到那个还有信仰,还有深刻人文关怀的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七
又过了一段日子,又读了一段时间,又多了一些思考,我又要开始写读后的感受了。
我觉得《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这本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和我一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羡慕他们这种真诚的没有丝豪障碍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开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们我想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听他们说说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希望什么,最后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明白各自的难处和各自的目的。
我觉得,其实用书信交流是一种非常棒的交流方式。书信中的交流没有当着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语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你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烦恼,也可以向他们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样父母可以更加深思熟虑我们的感受,然后明向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烦恼,懂得我们之间存在的代沟,他们会给我们回一封带着他们爱意的信,我们也就更能时白他们的期望,良好的沟通就此建立,这真是令人羡慕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示,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父母,让他们也认真读一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八
一位母亲,为了清除与儿子之间的隔阂,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以通信的方式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重新认识了她18岁的孩子。这就是《亲爱的安德烈》的前世今生——台湾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互通的35封家书。
母子俩交流范围丰富。他们在信中畅谈音乐、电影、民主、权利、德国教育制度和东西方文化。母语是德文和中文的两人,折中用英文交流。龙应台担心曲解了安德烈信中的意思,常通过电话和邮件反复确认——她是多么强烈地希望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像老朋友一样坦诚地交流观点,述说彼此的经历。分别接受东西方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两代人,在思想碰撞和观点冲突中愈加了解彼此。他们就这样通过信函走进了对方的生活和内心,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两人之间的“代沟”,在这一封封信函往来中被一点点填平,这位母亲,终于“找回”了她的儿子。
父母与孩子沟通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曾看过一部电视剧《爱情多米诺》,剧中的女孩,因母亲突然离世而变得自闭。父亲想要走进她的世界,将她从自闭中带出来,却发现女儿唯一愿意对话的,只有她的玩具。于是,他将自己变成一名玩具设计师,让他设计的玩具代替他陪伴着女儿。这些仿佛能说话有思想的玩具,每一款玩具都饱藏着父爱。
“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这是我最为触动的一句话。很多人以爱之名,做着伤害彼此的事,最后扔下一句:我这都是为你好!直到发现彼此渐行渐远才幡然悔悟,为时已晚。不管是《亲爱的安德烈》,还是《爱情多米诺》,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告诉我们爱要怎样正确表达——沟通,读后感才是万事的解决之法;沟通,才是表达爱的必经之道。沟通初始,观点第一次激烈碰撞,难免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也许会争吵和受挫,后悔跟他/她说了那些话。但是,请你下定决心。你有多爱对方,就需要付出多大的耐心,想适合的方法,将爱出色地、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读到这段,一时间泪水翻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看见世间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深沉的注视,和目送他们远去的心酸。带着些许悔恨,我第一时间想打电话给爸妈,跟他们说声对不起,祈求他们的原谅。即便他们不曾怪罪过我,因为无论我做过什么让他们心寒的事情,我始终是他们最疼爱的孩子。
你已经多久,没和父母好好聊聊了?你是不是一直厌烦他们一次次的催促婚姻大事、叮嘱冷暖。不妨主动告诉他们,你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告诉他们你会照顾好自己。一次不行,那就两次、多次。不为别的,只为你们仍爱对方。
行动吧!为了彼此!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九
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也会关注一些亲子教育的书籍,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很雷同,要么是怎样说教子女,要么是怎样提高孩子的成绩,渐渐地也就对类似的书籍有点厌倦。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龙应台先生的书,刚开始是因为撇到封面的帅小子,进而看到题目,自以为是关于爱情的,于是开始读下去,竟然发现内容是母亲和孩子长达三年的书信,这样的亲子沟通书籍,在我的阅读经验中是不曾体会过的,我也是一个母亲,好像找到了一点亲子教育的新思路,怎么去爱孩子,怎么沟通这份爱,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我也特别愿意以书中的某个片段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想所感。
有个段落叫“一切都是小小的”。某个夏天,母子在新加坡会合,母亲抱怨儿子读书不够认真,玩得太多,在假期结束之后,母亲写信告知了儿子自己的想法,安德烈的回信很及时,并对母亲的疑问作了回答,他觉得其实是个生活态度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快乐地去做一件事情呢?我们不仅可以边听音乐边做作业,边和朋友聊msn,还可以一边写信给妈妈。因为这样就不单纯是做作业了,这就成了一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还说妈妈那个年代经历的在现在来说都是大事件,看电视里老师讨论或总结逝去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大的都做过了,到了他们这一代,应该退到小小的自我,承认一切都是小小的,把自己的世界放大。
安德烈很幸福,有个通情达理的母亲,难道我们的家长就很专制独裁吗?我想也不是,在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下都是对孩子的爱。这本书中关于孩子和母亲的交流实在太多,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翻开看个究竟。孩子的童年时代就那么几年,怎么玩,怎么做作业,怎么处理一切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从点点滴滴去引导去帮助,不是命令,也不是抱怨环境就够得,童年是无法弥补的,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最原始的根基。在我看来,只有我们不回避去思考怎样给孩子爱,怎样跟他们沟通,无论对孩子还是我们自己都是件好事。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一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以前我都只是随便翻看了几下便放下了,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但最近我认真看了下去,感觉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想看,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安德烈的年龄也是十八岁,和我的年龄一样。他在书中向母亲诉说了自己的很多不满于困惑,这些都是我所感觉到的。同样是十八岁,同样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想干什么,同样不太能全面而且正确认识自己。
我来了两个多月了,然而我的方向是什么呢?我是为什么来到这里,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像很多十八岁的孩子一样很迷茫,很困惑,找不到方向......
我也和他有着同样的烦恼,每天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烦恼,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就像我买了一个发夹,但是它很不合适,于是我耿耿于怀了好几天,一直到我看到书上的故事。就在刚才我打卡时发现只有八十多块钱,而且我的卡好好像一直挂着在花钱,(虽然我不太确认是不是一直在花钱)于是我又为这个事开始烦恼,虽然我的意识一再提醒我刚刚才看过一本书,我应该从中得到应有的启发,但我还是在烦恼。其实那不过是几块钱而已,我并不需要这么烦恼。不过这会儿写着博客,我渐渐的没有了那种烦恼。真的,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为小事而恼很久,真有点不值得。因为就算是烦恼了,也不会弥补回来!
一遍看完之后,又忍不住看了又懒……。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二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触,只是我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段属于父辈的岁月。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无法领会到那个时期的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知足,我们也不想自己依赖着谁来过一辈子,来自外界现实的压力也是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附上书评:《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愿借鉴书中之事,可以引领我们每一位父母,或以后将为人父母的,在处理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时有所启发。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三
十几岁的时候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四
《亲爱的安德烈》,是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三年通信的一部通信集,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
欢迎阅读。
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书名字叫做《亲爱的安德烈》,是一部通信集。这本书是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和她身在德国的儿子安德烈三年坚持通信的成果。
龙应台,想必大家都有耳闻。她在中国台湾有着博士学历,而她的文字,有着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理性。比如《野火集》,比如亲情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
十八岁,对于有些孩子和父母来说,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龙应台在这本书的开头写道:“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状况,但是又有多少父母愿意同龙应台一样尝试着去认识长大了的孩子呢?她在书中坚定地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出乎意料地是安德烈同意了,于是三年的坚持就有了这样一本由36封家信构成的书。
写信的过程是辛苦的,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儿,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定居到德国去了,而龙应台则留在了她的故土中国台湾。安德烈最擅长的是德文,龙应台最擅长的是中文。所以他们各退一步,用英文来写信。书的序中写着:“我们有很多的讨论和辩论。我常批评他文风草率,“不够具体”,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两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不过还好,安德烈虽然总是不耐烦母亲的催促,但是每次到了截稿日期还是会认真地写完信。
如果你认真去读这36封家信,你可以从中看见鲜活的母子二人。安德烈正如母亲所说,有着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的男孩。字里行间常常能看见他幽默的一面,比如当读者来信问他为何能坚持三年时,他四两拨千斤地回复到:“老兄,应该要赚稿费。”他还有些小嘴硬,比如,在最后的最后,为书写序言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而且,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虽然我绝对不动声色。”除此之外,他也有他认真的一面,他很认真地告诉母亲,说他希望“写信本身就是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偶尔来一句总结“毕竟人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也能看出他玩世不恭的态度下隐藏着的成熟的思考和理智。也难怪读者来信说,刚开始一直认为安德烈是个虚构的人,看了几封信后,他开始相信安德烈这个人是真实的存在的。
龙应台呢,除去作为一个尽职的作家不厌其烦的催稿以外,她还扮演了一个尽职的母亲的角色。大到安德烈的学习、恋爱、将来的工作方向、对于国家、艺术的看法,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顾及到了。在信的末尾常常会有一句“哦,孩子,答应我,踢完球满头大汗时,不要直接吹风”或者“啤酒即使单薄,也不要多喝”,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再怎么浓重的母爱,都可以浓缩成一句句叮咛,透过网络和文字,传到安德烈的心里。相信他感受到了,相信翻开这本书的人也都感受到了。
龙应台母子间不同的观点和相互的讨论,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安德烈的十八岁,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生活多姿多彩犹如热带鱼,足球、朋友、下午茶。而龙应台的十八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台湾小渔村里,没有高速、没有下水道、没有音乐厅、美术馆,有的只是黑衣白裙、齐耳直发。时代的差异,自然造成了思想的差异,也不可避免的在书中有了争论。母子俩讨论民主、讨论政治、讨论该不该反抗一名“权威教授”,从香港没有咖啡馆引申出忙碌于工作的香港人到底有无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讨论龙应台的古典乐,讨论安德烈的嘻哈乐,讨论恋爱观。有锋芒的剑才是好剑,有思想碰撞的书才是好书。一味的炫耀母子情深卿卿我我的书毫无看点,一味只懂得理论死气沉沉的书也不吸引人,无比庆幸这本书结合了这两方面,像火锅中的鸳鸯锅,一半麻辣使人清醒,一半清甜使人温暖。
随手翻开一页,都是满满的感悟。龙应台的文字很有思想,安德烈的文字充满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味道。我挑选了这样一段给大家欣赏。题目叫做《我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混蛋》。这里面安德烈和龙应台讨论到了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安德烈写到:“我发现:是,我知道中国大陆的妇女在极不人道的工作环境里,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会因而不买耐克的运动鞋。我知道麦当劳为了生产牛肉大面积破坏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们的老板口袋里塞满了钱,但我不会因而不去吃麦当劳。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于营养不良,但我不会因而勉强自己把每一餐饭的每一个盘子舔干净。换句话说,我发现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我是一个日子过得太好的年轻人,狠狠打我几个耳光也不为过,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见自己的生存状态,而且至少,我并不以我的生存状态为荣。”这段话并不是什么传递正能量的话,相反地,还有些消极的因素在里面。可是。
作文。
刚刚写过“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一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现代人最缺少的坦诚和踏实呢?做了,知错了,不逃避不退缩,不掩饰不做作,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虽然无奈,却毫不忸怩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挫败和无能为力、自己的安于现状。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有人领着公款旅游吃喝、有人顶着气功大师的名号招摇撞骗、有人夸下海口却临阵脱逃。在这个社会风气浮夸的时代中,总是叫嚣着、喧哗着公平、正义的人,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其实和安德烈所说的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争论、激辩,面红耳赤鸡飞狗跳,却没有人能冷静地站出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就是这世界不公平不正义的帮凶。以身作则,倘若这个道理他们都不懂得的话,那些所谓的客观的、冷静的、伟大的言论,都像一个个华丽的泡沫,一戳就破,风吹过,了无痕迹。相比于他们,安德烈的坦然,安德烈的自我剖析,比十万字慷慨激昂的论文还来得震撼人心。至少,他让我苦苦去思索过,我们挂在口头的公平和正义,到底应该怎样去追求。
最后,我想念两段书中感动我的话。第一段是龙应台与安德烈谈到恋爱观。她说,“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也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第二段话,是龙应台关于父母的解读。她说,“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房子吧。”
我想,和在座的各位一样,不管父母是不是住惯了的旧房子。我们只希望,父母是永远那栋不会老去的房子。
谢谢大家。
谁拥有的更多?小渔村的贫乏带给了龙应台一些方面的残缺,但也给予了她一种悲悯同情的能力。二十世纪的社会给予安德烈知识和享受,却让人体会不到这一代“定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样的差距引发了我无尽的思考。而关于国家的问题,我对德国的历史了解的不是很多,我不能理解他们对“爱国”的逃避,我认为爱国是一种意识,不管你是否表达出来,它都将沉积在心里,难道不是吗?而那素朴的民族主义,如果因历史的操弄而被灌输得过多,则会失去了那内心的深远与宁静。
在今天的内容中总是看到这两个词:“年轻”、“清狂”。年轻就是清狂吗?也许不是。现在无忧无虑的一代。又有多大的事能去反叛呢?我们也不是如此放荡不羁吧!我们只是爱玩,爱自由,爱放松自己。但一个“玩”字,不同时代与背景的青年对于它的诠释也大不相同。一九六八年的欧洲青年向权威挑战,向上一代人丢石头,龙应台的那一代人那时还在是爱党爱国教育,玩群体游戏唱“团结就是力量”。但是龙应台说的也对呢,“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年少的我们经历的只是“平原”,但今后布满“荆棘”的道路,还是需要自己去开创。所以放下也许存在的“懒惰”,你的“勤奋”会带来不再迷茫的未来。
读了这三封信,我的良心似乎都受到了谴责。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穷苦的人民,我们这代90后却安逸地生活着,我们现在享受的一切都是那些人换来的,而我们却从来没有给予他们任何回报!安德烈在十九岁时想到的这个问题,突然间让我有了犯罪感,也使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嘴脸。也许任何人都想去抗争,但是在信仰和现实之间,这条路是很难找出来的。龙应台说安德烈还没到寻找具体着力的点的时刻,但那个时刻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我们现在能做的也许只是在灾难来临时捐出一份力,在享受面前做出一份推辞,可这绵薄之力也总能改变一点点,做自己能做的,这也很重要。哦,这消极与积极的道德!
这次安德烈谈到了他目前的两个烦恼:讨厌的英语教师和感情问题。如果是我遇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我也会和安德烈有同样的做法,可看到龙女士抛出的一个个问题时,我想到了后果。在这种事情中,需要的是智慧,苏格拉底的态度显然更理性。再说感情问题,我很少在书上看到一个十九岁的男孩敢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看来外国人真的不一样)。失恋是一件痛苦的事,在安德烈口中却成了如洒泼牛奶之类的小事,其实内心很难过的吧?在遇到喜欢的人时,一定要拿出你的勇气,坦白自己的感情!“让木屋里有和平,让豪宅里起战争”,这句话很好呢,明显就是批评那些中产阶级主义,也许这会成为我的。
座右铭。
哦!
这封信突出了一个主题:左派和右派的概念。初看题目头—“向左走,向右走”,我还真没想到这样的内容。但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选边站”,这只是一个名义,许多不曾经过权力测试而自我信心满满、道德姿态高昂的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这些革命家、改革家、理想主义家一但掌权,国家会变出什么面目?中国台湾就是个例子,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堕落的英雄、虚假的民主斗士、轻易让权力腐蚀、人格破产改革者和革命家了。最后说说安德烈的举动吧!他的正义感和对那个安妮的批评令我信服。但是希望他能看清理想主义的本质—它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是容易腐蚀的。好好把握这一切吧!
今天都在谈论音乐呢!我也喜欢音乐,特别是那种旋律和谐、流畅优美而静谧的古典音乐,听的时候,心都飘荡起来,随着音乐摆动。不知道安德烈的“美感”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好的东西最后总会被人们认同,安德烈说德国突然冒出来许多极为深刻的创作者,就是如此。令我惊奇的是龙应台的发现:舒伯特的歌—derlingdenbaum居然翻译错了!不是“菩提树”,而是“椴树”!这首让人们流唱百年的歌曲到头来竟是一个错误?椴树是德国人温馨甜美的家园、和平静谧的生活、温暖的爱情和亲情,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个陌生的词汇,而菩提树却充满意义和远思,翻译者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吧!
混血儿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他们拥有两国的背景与文化,也能精通多国语言,但一直不知道有一些烦缠绕着他们—如果你问:“你从哪里来?”估计他们就会沉默不语了。国际是个麻烦的东西。但是不管国家变不变,泥土和记忆都不会变,还有那一个心中的小镇。
香格拉底,多么美的名字啊。可根据龙应台说的场景来看,那就是大煞风景了。在我心中,它应该是个类似于青藏高原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可当它被圈在那小小的栅栏时,就失去了那份纯美的意义。上海的城隍庙就是这样,那静谧神圣的寺庙居然被几个保安挡在了里面。不管是什么,只要扯上了钱,就会有一股铜臭味。但这一切也是因为贫富差距,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一种“问题意识”,例如:不买没有道德承担的品牌,不买动物的毛皮……这一点一滴都能改变这世界,哪怕只有一点点。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每个人都要献出自己的一点点,每个人都要努力完善这个世界!
香港是这三封信的主要话题。香港是个美丽的城市,也是个忙碌的城市,也许它缺少一种安德烈口中的“生活艺术”,但这也是一种美—热闹是中国人的“习惯”,比起德国那只有音乐的小酒吧,我们会更喜欢吵吵闹闹、大家一起大声谈笑的场面。
果然两代人的品味还是不一样,例如安德烈和他父亲选择的两个酒吧,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境;而龙应台与安德烈的衣橱里,也是截然不同的摆设。什么是品味?它就是细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独立个体的呈现。每一件,都正好是贫穷所吝啬给你的也是威权政治所剥夺于你的。所以,“面粉麻布袋”的那一代—龙应台的品味,很难有空间。如果给我选择两瓶保质期不同的牛奶,我也会选日期将近的那瓶,不是品味的问题,而是因为我已经被灌输了太多不要浪费的思想理念。可当我看到那位青岛朋友的故事后,心中突然理出了思绪:对呀!我这样做不是一直都在追寻那个坏的了吗。也可以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是今天我最大的收获。
工作,是目前青年的一大难题,好的工作就似乎意味着你的成就。但是我觉得在现代生活的框架里,给你意义、给你时间、给你快乐的那份工作才是一真正好的、适合你的工作,好好选择属于你的那份工作吧。
安德烈,一个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的大学生,争取交换留学却“落榜”了?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跑得不够快就会被淘汰。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会很伤心,对此表示同情。
因为龙女士的过失,安德烈在十岁那年就品尝到了做一个“loser”的味道,不好受?但我觉得很好,这种“失败启蒙”也许能让你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失败者。龙女士小时候的经历不就是例子吗?“失败启蒙”给她的教训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战、去质疑“成功者”的定义。人总要经历失败,早点接触到更能让你平静地面对以后的波澜,所以请不要惧怕“失败”的来临。
安德烈抽烟,这不是件好事,老听人家说抽烟有害健康,这是真的,希望安德烈能改掉这个坏毛病。而谈到香港政府禁烟的事,我的感触也很深。确实啊,吸烟应该是个人的权利,我相信也有很多“烟迷”不情愿,那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评判呢?德国那些报纸的反应,我觉得才是正常人应该会有的举动。香港没有民主,但是有自由,媒体的独立跟批判精神,还是被容许的吧?香港政府是很强大,正如安德烈所说的—“香港政府简直是个所向无敌的铁金刚”。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民主的那方面的问题。香港的人民啊,我不是说一定要反对政策,而是希望你们也可以学会利用自己的权利。
老,在我眼中是件很可怕的事,看到龙应台的文字,读到她母亲的言行举止,我就更加害怕哪一天我也会变成一个健忘的小老太婆了。龙女士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我满以为这样的她应该会谈一些老使她更加有智慧之类的话,可在她的信中,谈的都是生命败坏的过程,这很朴实,也很真实。时间流逝得飞快,“老”便随之而来,也许我—一个孩子不该说这些,但它总要降临的,这就是生命的过程。
老,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如果你身边与你同龄的人十分幼稚,而你却显得成熟,你就会觉得自己像个百岁老人,对吧?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已经进入“老年期”了呢?也许你就会和安德烈一样,心中产生对未来的疑惑与不安了。老就是这样,等你老了,你再去自己进行细细体会吧。
两代之间的文化差异,个人主义的追求,演变成了安德烈和菲力普与龙应台的斗智斗勇,形成了母子之间的隔膜。我觉得龙应台已经是一个超乎寻常的中国母亲了,虽然这兄弟俩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亚洲母亲最普遍的思想就是好像认为你是她生出来的,所以你的一切都由她来掌管了,“亚洲价值”和“欧洲价值”真的很不一样。但即使是这样,安德烈、菲力普,一个母亲诚挚的爱,你们还是不应该拒绝,换作任何一个母亲,应该都会伤心吧?而菲力普发现的现象,我在仔细观察后,发现确实是那样—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等我长大了,我可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五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述,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仅动人,并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明白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教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可是,中国的家长和教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教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资料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必须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欢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我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终,还是“自我”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我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我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欢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异常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我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必须的竞争本事,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欢乐,今日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六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两个人之间的36封家书。我和妈妈一起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读完后,我们还互相交流了感想,让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读了这本书,我第一次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也开始站在我的立场上认识了我的世界。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这句话是龙应台写给她儿子的,我跑去厨房问正在做饭的妈妈:“如果我以后没有你们所期望的那么优秀,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长大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过着平庸的生活,你们会不会对我很失望,很讨厌我?”
妈妈听了我的话之后很惊讶,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对我说:“孩子,你是我们的女儿,无论以后你选择了哪条路,我们都会支持你。你不用与别人比,而是应该与自己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争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会无怨无悔了,我们就会很开心,失望可能会有一些,但你永远都会是父母的宝贝父母的骄傲啊!”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读到这里,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妈妈的内心。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经常与妈妈谈心,但经常不欢而散,总是聊两句就吵了起来,因为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把话题转向了学习或中考,我听多了就很不耐烦,就与妈妈争辩,妈妈的脾气也很急躁,所以我干脆就不聊了,然后谁也不理谁。其实我也能理解妈妈,因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现在的社会风气决定的,爸爸曾给我说过:“其实不是我们想逼你,而是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学习,而别人在学,你就会在这场竞争中被别人淘汰,被这个社会抛弃,将来你就不会有好的工作,爸爸妈妈陪不了你一辈子,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你,我们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长,不需要依赖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乐的生活下去。”同样的,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类似的一段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和妈妈心平气和的进行了一次心灵沟通,我发现妈妈的观点,几乎和龙应台的观点如出一辙,通过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信,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妈妈也向我道了歉,检讨了自己,因为她通过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回信,第一次进入了我的世界,原谅了我的叛逆。
我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温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正是这本心灵鸡汤般的家书,让我和妈妈又一次认识了彼此!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十七
最近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离开德国4年后重新与儿子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这本书讲的是龙应台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通过书信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谢谢你给了我这个“份”——不是出书,而是,和你有了连结的“份”。
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比如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她的十八岁是一九六九。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十八岁的他生长于德国,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这样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
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
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她的儿子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存在着代沟。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想成长生在中国,我知道这是我们一般的中国父母不能做到的。希望所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父亲节读《背影》的感受(通用13篇)
- 2023年从《背影》中读到父爱(优质17篇)
- 最新情商必读读后感(汇总12篇)
- 最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品读感悟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主要内容(五篇)
- 最新青春之歌读后感100字(模板9篇)
- 最新青春之歌读后感200字(优秀15篇)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大全15篇)
-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报告(实用17篇)
- 2023年大学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800字(实用13篇)
- 最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16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