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实用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18:02:53 |
- zdfb |
- 12页
文章涉及的题材广泛,例如科技、文化、时事等,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来拓宽知识面和增加见识。在写一篇完美的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经济理论,指出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方面,物力资本体现在物质产品上,人力资本体现为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随后,美国密西根大学的赫曼森教授在《人力资产会计》中指出人力资源作为最有效的经营资产应该纳入财务报表,首次引入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可以说,人力资本理论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研究人力资源会计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是在实务界至今没有得到运用。长期以来会计学者过分强调人力资源计量的作用,而忽视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目前尚未融入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症结在于相关基础理论供给的严重不足这个关健(杜兴强,李文,2000)。面对目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困境,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回顾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一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人力资源的英文表述为humanresource,而人力资本的英文表述为humancapital。两者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而又具有不同属性。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一词最早见之于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著的《管理实践》,其含义是指企业员工天然拥有的、并可自由支配的各种能力与技能。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人力”指人的劳力,人的力量。“资源”指物质资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徐国君教授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内、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或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脑力和体力的天然来源。张丈贤教授指出人力资源是人口经济学的一种表述。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人口作为生产者就是劳动力,也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些概念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侧重于反映人的自然属性。
(二)人力资本。
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理论界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有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它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数量与质量的结合体。也有人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的使用权让渡给企业后所形成的企业的一种资金来源。它在性质上近似于实收资本。当劳动者即人力资源的载体成为某企业的成员时,与法定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物质资本相对应,形成了有技能的、有产出价值的“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提出确立了人力资源的权益。我国学者李建民教授认为人力资本应该是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强调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方面。而根据张文贤教授的研究,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其最大的特点是“永久的会自行增大价值”(西斯蒙第)。
根据以上概念,人力资本侧重于反映人的社会属性。首先,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不能脱离劳动者而单独存在,而且以人具有劳动能力为条件。人们不能让渡其所有权,只能让渡其使用权。其次,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资本,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变性,管理者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会产生很大影响,它有可能会不断增加,亦有可能贬值,且其损耗过程是不可见的。再次,人力资本具有地域差异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比,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我国,西部的人力资本显然不如东部具有更大的优势。总之,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于其所依从的经济实体,离开一定的经济实体,人力资本的价值将荡然无存。
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威廉・佩第和亚当・斯密时代。据考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佩第于1676年把作战中军队、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类的损失进行了比较,首次运用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之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给出了“资本”的定义,并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时指出,固定资本不仅包括机器、工具、建筑物、改良的土地,而且还包括一个国家全体国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大卫・李嘉图把这一思想推到那个时代西方经济学可以达到的最高点,指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获得能力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在每个人身上固定的、已经实现了的资本。到了19世纪,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一书中也指出了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并认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认为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智力,能够使人获得发挥他们潜在能力所需要的起码的知识。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认为任何可以带来收入的财富都是资本,并专门阐述了人力资本概念。到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研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问题时发现,西方国家经济增长中除了物质资本与劳动数量的增长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通过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评价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作用,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也因此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他指出,人是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质资本已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力资本才是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贫富的关键。
在同一时期,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人力资本》一书当中。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f・丹尼森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舒尔茨的观点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时产生的大量未被人们认识的、不能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加以解释的余数,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定量分析和解释。
我国人力资本思想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武。据饶淑华、张文贤研究,《孙子兵法》第二章《作战篇》提到,“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亦即精通用兵之法的优秀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也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孙子兵法》第五章《势篇》曾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说明人力资本的重要,即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作战态势上,而不苛求自已的部下,因而能够选择合适的人才来利用,以创造有利的态势。同样,企业若能知人善任,就能使自身处于有利的地位。
人力资源会计引入我国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大多数的研究围绕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展开,有的学者提出以智力资本为中心的资本结构,认为人力资本与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同属于智力资本的范畴。智力资本强调与组织有关的人力资本的能力。张文贤教授则提出了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资本结构,认为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类。李本光(2004)就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思考,认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生产力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和人事管理学。尽管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同样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本,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资本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本所不能代替的。人力资本理论的这一观念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世界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的作用初见端倪。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已不再取决于经营规模的大小和财产物资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对人力资源进行持续、有效的投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世界经济的竞争已从物质资源的竞争转向了人力资源的竞,人力资源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明显。通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回顾以及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理论正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虽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它对理论本身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如对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的研究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要打破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困境,将其纳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反映,不仅要解决计量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解决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进而寻求理论和逻辑一致的研究框架。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二
姓名学号。
成绩指导教师单海。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aaaa摘要军事高技术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争的进程乃至影响战争的最后胜负。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特别是对于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作战样式以及军事战略指导方针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技术战争已经作为现代战争的基本样式登上了舞台,其主要特征是: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性能高;战争立体化水平高;电子对抗激烈程度高;指挥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作战保障复杂,战争消耗高以及最重要的现代战争战略思想的变化。这其中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军事高技术的发展程度。所以大力发展现代军事高技术是赢得现代战争的关键。
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主要是受国防资源、人口、科技水平、经济状况以及地理位置等几个因素制约,而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水平是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军事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技术战争作为现代战争的基本样式登上了舞台。成为制胜现代战争的关键。本文将主要探讨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军事高技术使得现代战争的进行方式和军事战略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战争天平的倾斜。
辐射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探测。
现代隐形和伪装技术对于有效的保存自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除了用新技术改进传统的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外,一些新型的性能更加优越的伪装技术和器材出现在战场上,如超级植物毯、高技术迷彩、高技术涂料、新型多功能伪装遮障、新型气溶胶发生剂、智能蒙皮等。隐形技术是指通过消除或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新兴军事技术。目前发展出的主要有雷达隐形技术、红外隐形技术、电子隐形技术、可见光隐形技术和声波隐形技术。雷达隐形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外形结构设计、使用雷达吸波和透波材料、抑制兵器自身的电磁辐射和应用多重反射技术等措施,使隐形兵器对雷达波的有效反射截面得到大幅度下降。红外隐形技术是通过降低红外辐射强度、改变红外辐射特征和实施红外干扰等手段消除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热辐射差距从而达到隐形。电子隐形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少军事目标上的无线电设备的电磁辐射等办法来降低被侦察到的概率。可见光隐形技术是通过减少控制目标发动机喷口的火焰和烟迹信号、控制目标照明、灯光控制使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度和运动反差特征,从而降低被探测的概率。声学隐形技术主要是通过降低军事设备在运动中的噪声来达到隐形,如对于潜水艇可以通过增加旋桨叶数,以减小对周围介质的扰动噪声。此外,目前还发展起了一种等离子隐形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能够精确的杀伤敌方高价值目标,加快己方赢得战争的进程。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用智能型的制导设备控制下发挥作用的武器。其特点是直接命中概率高,具有自主制导能力,作战效能好。目前主要有制导导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和制导地雷等。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使传统的海、陆、空三维战场扩展到外太空和电磁领域。战斗也不再是地面线式战场上进行,呈“流动”状态。战场范围、纵深加大。传统的作战样式发生了改变,可以实现超视距、多目标的精确打击,提高了全天候、全天时作战能力。
备,在无线电通信领域内进行的电磁斗争。目的在于截获敌方无线电通信情报、阻碍或削弱敌方无线电通信,保障己方无线电通信设备能正常工作。雷达电子战,就是交战双方为保障己方雷达有效工作,并极力破坏对方雷达正常效能的发挥而进行的雷达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的斗争。光电电子战是利用光电设备或器材,通过光波传输的作用,截获、识别敌方正在工作的光电辐射源信息,并继而采取各种手段削弱以至破坏其光电设备的效能,同时保证己方光电设备正常发挥作用。计算机电子战,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敌方计算机系统的缺陷进行攻击,或窃取其情报资料,或对其进行破坏、扰乱、欺骗,并保证己方计算机设备系统的有效工作。c4i电子战,是敌对双方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敌方的计算机指挥控制系统进行的进攻和防御的斗争形式。
而高技术在军事指挥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则能够将前面介绍的各种军事高技术应用有机融合在一起,发挥“1+12”的作用。对制胜现代战争至关重要。战争离不开指挥。一部战争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指挥手段不断改进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跨入信息社会,军队由机械化迈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指挥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把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统一系统。最常见的是c4isr系统。如果把打击力量放进去的话就是c4isrk。指挥自动化系统有战略c4isr系统和战术c4isr系统之分,但近年来发生的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使战略和战役的界限逐渐模糊了。处理情报是指对原始情报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和综合。为了加快情报处理的速度,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情报处理系统往往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
及其盟国不受核弹袭击的防御屏障,这一计划包括监视、目标搜索和跟踪、定向能武器、系统分析与作战管理以及支援计划等项目,旨在综合运用各种高技术武器,建立大纵深、多层次的反导系统。随着“高边疆”战略的确定,美国的军事战略研究正在孕育着第五次调整浪潮,以对过去整个世界战略力量对比、美军的战略理论、战略思想提出重新论证,重新评价,从而确定新战略防御思想、空间战略思想。根据高技术兵器在军队中的装备,美军在战役上还不断发展完善空地一体作战理论,重视进攻性常规战略,准备在多条战线上打赢战争。历史经验证明,先进的军事战略思想往往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已经定下了战争的胜负的基调。
高技术不仅仅影响了现代战争的进行方式而且最主要的是影响了现代军事战略思想。所以高技术的军事应用程度是现代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沈永平。军事高技术知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2]刘伟,曹雪峰。航天技术把战争带入太空[j]。现代兵种,2002,(10):55-56。[3]周晓群。信息战———未来战争新的作战形态[j]。舰船电子对抗,1998,(4):14-15。[4]牛宏伟。略论高技术战争中的军事谋略思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6):58-60。[5]陈健。网络战的威胁与对策[j]。舰船电子对抗,2001,(6):29-31。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三
摘要:众所周知,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现状堪忧的今天,需要各位英语教师们从语境理论的角度出发,帮助中学生确定语义、培养他们消除惯性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如此才能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化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境理论初中英语阅读理论与实践。
阅读不仅是初中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探索优化阅读教学工作质量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并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提升他们的阅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尤为重要。而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语境理论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其实通过英语语句的内涵与含义、情境等重要因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内在含义及言外之意,这是促使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首先,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词义理解能力。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清楚知道词语和语法知识,在学习英语学科上的重要性,但是无论他们掌握了多少词汇量,依旧无法避免文章中出现生僻字词的现象。而遇到生僻字词时,很多学生都会停下阅读,开始绞尽脑汁地想这些陌生词汇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便导致阅读时间的大量浪费。然而,若是学生从语境理论的角度去思考,则便会知道文章通常都会利用上下文段来解释这些重点词汇,所以只要他们通过语境来合理推敲词汇含义,则必定可以完成高效阅读的学习目标,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词义理解能力。其次,语境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惯性思维模式。由于受到中文母语思维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难免会陷入“母语式英语”的惯性思维陷阱中,特别是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惯有思维来曲解文章词义与中心思想,采用中文思维模式去答题,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必定会有所下降。对此,教师要从语境理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养成联系文章上下文来理解文章句意语境的思维习惯,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去掌握文章语义语境,例如从创作背景、作者背景、当地风俗背景等方面出发,促使学生进一步消除不同语言间跨地域不良惯性思维的影响[1]。
1.阅读教学前介绍文章背景信息。
文章背景信息是创设良好语境的前提条件,亦是引导学生从语境角度去阅读文章的必经途径。对此,需要教师在讲解课本文章前,多花费一两分钟的时间来向学生讲解文章的背景信息,介绍西方文化与文章创作的背景知识,如此便可以令初中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文章写作风格与创作背景知识,以便他们可以根据这些背景信息来理解句意、明确中心思想,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采用英语思维及西方语言习惯来展开对文章的阅读分析。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成为语境的“创设者”,让他们在课前便收集好文章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如此他们才能通过语境理论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在《theseasonandtheweather》这一篇文章中,教师要提前鼓励学生收集好喜欢国家的经济文化背景资料,并与其他小伙伴讨论这些国家常见的季节性文化活动。随后,在正式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文化展示”的主题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文化活动信息,如有学生分享:“christmasisinwinter,itisasgrandandlivelyasthespringfestivalinchina.”还有学生说:“ymbolofgrowth.”如此一来,在这次主题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提前了解文章背景信息,不仅有利于之后的英语阅读情境学习,还能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2]。
2.结合现实生活确保语境的真实性。
生活化教学,是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这是为了确保初中生可以将从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实践学习能力。对此,在语境理论下的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资源来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将自身情感投射到阅读学习过程中,最终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语境的实效性。而选取的生活资源,教师要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社区、社会以及学校等资源着手,如此便可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阅读语境的真实性,促使他们明确英语阅读学习并非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而是真真正正从他们的学习需求与现实需求出发,如此便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实用主义理念,进一步端正他们的英语学习态度、消除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例如,在《ourlocalarea》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创设相应的英语语言阅读环境,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详细的学校地图,并鼓励学生用英语词汇来标注地图上的各个建筑物,如教学楼——teachingbuilding、操场——playground、食堂——diningroom等。其次,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采用“therebe”句型、或“in”“nextto”等方位介词,来表述学校各个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如此一来,在生活资源创设的语境下,学生都十分积极地開始了阅读学习探索之旅,进一步锻炼了自身的读写结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境理论支持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词义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消除惯性思维,以及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因此,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注重采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及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学习语境和情境,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促进他们阅读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四
[摘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国防经济六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其实质是一个持续的渐进性的制度变迁过程。文章探讨了影响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形势、军事战略方针及国家经济体制等。
[关键词]国防经济制度变迁影响主要因素。
任何制度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迁。国防经济制度的变迁,本质上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但同时也必然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些因素的联系和影响,构成了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影响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国家安全形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态势及其走向。国家安全形势是动态发展的,其决定因素在于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一个国家对自己所面临的安全形势的判断和把握,直接影响着国家关于战争与和平可能性的评判与选择,从而在制度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安全形势对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国防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比重和规模,但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会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当国家面临现实的战争威胁、安全形势趋于紧张时,为保证整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国民经济中的很大一部分会迅速转入国防领域,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就会迅速扩张,国防工业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就会急剧扩大;当国家安全形势趋于缓和、战争危险解除时,原来紧急转入战争轨道的那部分国民经济就会逐步复员,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也就随之改变。国防经济的这种伸缩性就要求国家在不同的安全形势下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第二,国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动员制度的变化。在相对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制度主要是致力于提高国家的国防潜力,同时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而当国家安全形势恶化、战争危险来临时,国民经济动员就会迅速转入应战体制,国民经济动员制度作用的内容、方式和强度等,都以服务战争和赢得战争为根本指针。
第三,国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军队后勤保障制度的变化。不同的国家安全形势,会对军队后勤保障提出不同的制度需求。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战争一触即发时,就要求军队后勤保障以直接服务战争、最终赢得战争为中心,在战备物资采购、储备、投送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以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并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当战争结束或战争危险解除后,军队后勤保障制度服务于战争的功能并不会随之褪去,但此时就要求军队后勤保障制度更多地关注后勤保障效益的提高、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以及改善军人福利待遇等方面。
军事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力量和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种艺术”,是对战争中一些带有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筹划和经略,赢得战争是其唯一使命。它是敌对(现实的或潜在的)双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体现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调整,对国防经济制度的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调整决定着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一个国家如果奉行扩张性的军事战略方针,就必然会安排相应的制度刺激其国防经济超常发展,以满足其扩张战争的需要,其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也就超出了本国防御的实际需要。建国以来,我国的军事战略方针虽然几经调整,但“积极防御”的总体性质始终没变,这就有利于我们在国防经济制度安排上保持适度的国防经济规模,既能保证国家安全的需要,又不妨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从而有力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会对国防工业生产、武器装备的采购及其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军队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新的制度要求。不同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国防经济在武器装备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国民经济动员的方式和强度以及后勤保障的能力和方式等方面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国防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子系统,既从属于国家的国防制度,又从属于国家的经济制度。因此,当国家经济体制转型时,国防经济制度也会随之变迁。
第一,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国防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经济在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产权制度)上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了多种实现形式,这就必然引起国防经济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产权制度、投资制度变迁。
第二,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国防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经济资源由国家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统一配置,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采用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对国防科技工业制度、装备采购制度、国民经济动员制度和军队后勤保障制度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三,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军队后勤保障方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自成体系,军队后勤社会功能齐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建立起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必然促进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改革,引起军队后勤保障制度变迁。
当然,影响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还有很多,但上述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在一定阶段,当这些主要因素相对稳定时,国防经济制度也较为稳定;当主要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国防经济重大就会随之发生质的变迁。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五
摘要:新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养“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军思想政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塑造中国特色现代化军队的重大战略,将对我军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战略影响。
关键词: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入伍新兵。
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应长期秉承的根本准则和始终遵循的精神路标。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队在其军事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适应统治阶级、政党要求的根本价值观念。入伍新兵作为军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思想层次各不相同。在当今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激荡碰撞中,紧密结合新兵的思想特征,有的放矢施教,纠偏扶正引导,努力为其打牢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基,这对于促进部队的正常管理、凝聚军心、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针对新兵信赖党的领导但理性思考不够的特点,着力坚定“忠诚于党”的信念。
据调查显示:信赖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是广大青年和入伍新兵的思想主流,但部分新兵对“党的绝对领导”理性认识不足,对人民军队的性质理解不深。因此,应该通过一系列警营文化活动、读书活动、放映有政治教育意义的经典电影如《建国大业》、《长征》等,让新兵了解掌握我军发展壮大靠什么、战无不胜靠什么、保持人民军队本色靠什么,从而深刻理解党建军、党育军、军姓党的史实和道理。平时通过开展一些演讲比赛和辩论会,让新兵理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原则,政治纪律要求。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优秀士兵的光辉事迹让新兵从这些成功经历中感悟到:军队的发展要靠党的领导,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育。经常性地邀请军队的老首长、老前辈与新兵开展座谈交流,以扬传统、话军史、颂党恩,激发新战士信党爱党跟党走,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内在动力。
二、针对新兵责任意识增强但奉献精神不足的特点,着力锻造“热爱人民”的品质。
近年来,武警边消警部队在执行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进一步彰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性质宗旨,特别是“90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士兵,体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受当今社会上价值多元因素影响,不少新兵存在“当兵就是谋出路”“付出就有回报”的功利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上大课、看影碟、知识问答等适合青年一代心理特征的活动,开展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教育,帮助新战士理解“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道理。可以结合各个边消警部队执行抗冰救灾、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开展大讨论,引导新兵继续发扬坚决完成任务的战斗精神,强化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奉献意识。通过讲述一些近期涌现出来的消防英雄的感人事迹,让新兵深刻感悟到,救灾官兵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品质,进一步理解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端正“为人民当兵,为人民打仗”的服役态度。
三、针对新兵爱国情怀深厚但入伍动机多样的特点,着力强化“报效祖国”的追求。
广大新兵对扛枪打仗、保家卫国的基本道理持认同态度,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但不排除很多新兵怀揣“农门”、学技术、考军校等个人“小算盘”。针对这些特点,应对其进行政治授课,教育新兵正确对待“大家”与“小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用“报效国家,献身国防”的大理想带动个人小理想。通过一系列爱国教育活动,增强新兵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战士明白“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进一步激发爱国奉献的高尚情怀。大力宣传和树立先进典范,引导新兵以典型为榜样,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摒弃个人主义,用刻苦训练、努力工作的行动实现“小理想”,推动“大理想”。
四、针对新兵渴望进步成才但吃苦精神不强的特点,着力扎牢“献身使命”的根基。
针对新兵想成才,想进步愿望强烈,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环境怕艰苦、训练怕吃苦、工作怕辛苦”等问题,充分发挥军事训练的教育功能,磨练新兵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激励他们自觉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开展一些小讲评、小活动、小竞赛、小观摩、小评比等活动,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培养新兵争优创先的作风,采用部队教育引导、联系家长协助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的方式,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扎实打牢“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思想根基,让新兵树立从自身做起、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五、针对新兵竞争意识强烈但是非界限模糊的特点,着力浓厚“崇尚荣誉”的氛围。
新兵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因知识、阅历相对较浅,受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是非界限模糊,纪律观念淡薄,市侩之气较浓。针对这些实际,应当通过一系列措施如教唱“军人道德组歌”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歌曲,开展板报评比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占领新兵思想阵地,帮助新兵掌握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评判标准。开展各类竞技体育比赛和小典型评比活动,让新兵在竞争中为荣誉而战,在向典型学习中激励自我,理解“荣誉重于生命”的内涵,组织开展“如何认识荣誉,如何创造荣誉,如何对待荣誉”的辩论会或演讲征文活动,引导新兵克服不良习气,养成良好的军人品德修养。
总之,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对于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军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注重从兵之初抓起,使之渗入入伍新兵的内心世界,成为我军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1]张明仓。军事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232.
[2]崔庆荣。军人价值观教育相关概念研究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2)。
[3]陈映桥,李德才。人民军队向前进[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297.
[4]张铁健。着眼全面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构建和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6)。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六
幼儿园英语/德语:幼儿园,原名卡纳幼儿园,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它过去被称为蒙古族托儿所和幼儿园。根据《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是为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提供照料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适龄儿童一般为3至6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了深入了解全国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状况、酒店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对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从而科学制定我院20xx年应用英语专业(酒店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我应邀参加了8月x日—5日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校园举行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会议暨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筹备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单位有:上海旅游高等专科校园、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9家高校。
会议首先通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工作要求,其次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讨;之后讨论修改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然后研讨并确定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及相关工作;最后研讨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筹备会并讨论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现场展示活动方案。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校园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其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现代酒店管理运营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熟悉酒店各部门业务工作,具有必须的现代酒店管理潜力和中级服务的技能水平,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一门外语(如英语),个性是饭店英语,能够胜任酒店服务、经营管理、旅游咨询和接待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模式。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构建四段式交互成长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四段式是指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即透过入学第一学期的职业认知阶段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酒店职业;第二学期的技能训练阶段掌握从事酒店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第三学期的管理训练阶段掌握酒店相关部门运行管理的程序与方法;第四学期的职业发展阶段使学生能够够具备把握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额潜力,所谓交互成长是指上述四个阶段四个学期透过借助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实践实训互动贯穿始终,实现人才的交互成长,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做中学的应有之意。最后一学年透过企业实习及毕业就业检验然才培养效果。
3、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以旅游酒店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以酒店服务于中基层管理岗位潜力培养为主线,以该行业职业标准为根据,在企业直接参与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开放性和职业性,并与世界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2)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潜力分解。
酒店的岗位职业级别比较明显,基本上设有7级管理岗位(按照由低到高排列):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饭店基层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和部门经理属于饭店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饭店高层管理人员。
(3)基于职业潜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专业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以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饭店职业潜力分析为基础,根据饭店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构成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潜力本位课程体系。
2)酒店认知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学生初步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及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而设定。开设入学专业教育、旅游与酒店业概论、职业礼仪实训、短期酒店实地考察等课程。
酒店服务技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使学生掌握本专业主要服务技能而设定。开设酒店前厅服务于opera综合实训、酒店客房服务技能综合实训、酒店餐饮服务技能综合实训、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艺、酒店专业保洁技能综合实训等课程。
贯穿校内或校外生产性实训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而设定,主要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在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合作企业的场地进行。透过参与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服务过程和到校外合作企业进行的业余时间打工活动到达上述目标。
酒店部门运行和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使学生掌握酒店各主要经营部门运行管理流程与方法而设定。开设酒店市场营销实战演练、酒店前厅运行管理实务、酒店客房运行管理实务、酒店餐饮运行管理实务、酒店财务管理实务等课程。
酒店管理发展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使学生拓宽专业视角,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训练职业岗位管理潜力而设定。开设酒店经营管理潜力训练、酒店基层督导管理技巧、国际酒店集团化管理模式研究、酒店规划与设计等课程。
酒店顶岗实习模块。
在长期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用心发展校企教育合作,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带给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机会,到达提高职业技能与素质和就业率的人才培养目标。
4、专业特色与社会评价。
酒店管理专业于19xx年开设,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20xx年被确立为上海市高等旅游示范专业,20xx年被确立为全国高等旅游示范专业。经过多年的办学,本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结合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构成了必须特色,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打下了基础,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
透过此次培训,我了解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
协作组工作要求,以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案例分析并参观了上海五星级酒店对酒店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透过本次培训,我深入了解了全国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酒店数量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对酒店服务质量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世博会召开期间,超多游客到中国旅游观光。透过世博海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将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宣传中国,继续到中国旅游和做生意。我院开设的应用英语专业(酒店管理)方向紧扣市场脉搏,将英语运用、酒店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将酒店管理专业与应用英语专业结合起来的高校并不多,因此我院的应用英语专业(酒店管理方向)无众多经验可循的新兴专业,我们务必走出校门,要到省内外相关旅游院校和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取经。这些高校主要有:上海旅游高等专科校园、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校园。为了办好我院的应用英语专业(酒店管理方向),务必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制定计划,多方联系常州酒店,把学生送到酒店进行真是场所的训练,同时应用英语专业的教师要经常下酒店学习。在切实加强学生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酒店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不断推进专业建设。
这天是大学期间第xx次参加这种研讨会了,以前都没有做过什么总结,此刻总结一下,也算是作为对大学时代的一个小结吧!
第一次是去年9月份st在重庆洲际大酒店举办的研讨会,那是我第一次去豪华的五星级大酒店。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半导体行业是金饭碗”这句话的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比较幸运,那次得了一套st官方三合一开发板,那位经理还说我问的问题很好,当时还是挺高兴的。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ni在金源大饭店举办的研讨会,以前学过一点labview的知识但是很肤浅,两次研讨会下来也没有什么大的提高,但是见识到了一些很先进的设计作品,也算是初步了解了这种开发产品的方法。
第四次是nxp半导体在重庆大学主教211的研讨会,当时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套开发板,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五次是合众达在重庆大酒店的研讨会,看到了ti将arm和dsp进行了集成的结果,也看到了soc的潜力。
第六次就是这天泛华测控和ni在世纪金源大饭店的关于汽车电子测试技术的研讨会,望见了一些真正的产品,尤其是那套汽车仪表盘检测系统,主要是因为和我的毕业设计题目相关。
很快就要离开我的大学了,但愿以后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大学期间,有两个团队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我们的“59分乐队”另一个则是我们的电子设计大赛组合。乐队让我明白了音乐并不是我的梦想,电赛让我明白了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当然,很多的人,我会一向记得。只期望大家在以后的岁月里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评价系统中,终结性评价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在这种评价教学的模式下,预设一个目标并且以此为导向,对学习的结果非常的重视,往往不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别,所以老师和幼儿都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而过程性评价教学,教学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终结性评价截然不同的是,过程性评价是以教师和幼儿为主体的,努力探究孩子的兴趣所在,开发他们的潜力和探索能力,更加注重孩子的过程中得到的发展和价值,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也要求幼儿园的保驾护航。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教师;评价探索。
幼儿园的课程评价,是结合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形成的问题,制定出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对幼儿园客观地、科学地进行评价的一个过程。近些年来,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深入,课程评价对于整个课程系统的作用也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由于课程评价本身就具有对自身的诊断、调节和导向的作用,所以这一评价方法对幼儿园的各个工作环节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幼儿园课程的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学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等。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慢慢的,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从单一走向国家、地方和幼儿园三级课程模式,课程评价也由封闭单一逐渐变得多元化,这是一个彻底的改变。下面我就课程评价的概念和促进课程评价的方法进行阐述。
课程评价(curriculumevaluation),顾名思义就是指对课程进行价值的评价。它既是一个课程的终点,又是一个新课程的起点,并且会伴随着课程的全过程。它能够对课程进行反馈并且及时的调节,也能对课程起到鼓励、反思、导向和研究功能。在确定课程评价的价值时,也会反映出各方面的价值取向,其中由斯克里文首先提出的比较典型的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的是课程在实施和开展过程中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作用就是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和修订课程的未来发展。而总结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的过程来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的特点就是更加全面具体。这两种评价体系对于现代幼儿园的教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课程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教师在课程的开发设计和课程开展过程,并且都会列入评价的范围内,强调评价者和他所评价的情境之间的交通。总结性评价是在幼儿课程开展之后,对教育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得出结论,判断幼儿最终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有些研究者提出,评价是对一个幼儿或者一群幼儿的综合性反映,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从而进一步的对课程进行改进,制定出更适应孩子学习的课程方案,所以说,总结性课程评价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达成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一)重视自我评价法。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以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到次要位置时,独立性、创新性、自主性、社会性就会得到促进。”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幼儿,他们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两个评价主体的作用,那么对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会有着显著的提高。自我评价与其他评价不同的是,它能够建立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检测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从而能够增加自评者的自信,逐渐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教师在自我评价中也可以写一些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在下一步的教学中避免这些不足,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评价改革运动的产物,它是一种主要用于搜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作品的一种评价方法,用来展现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果。档案袋中搜集了幼儿在一个时期内的所有学习作品和成果,这其中有老师认为很好的作品,也有幼儿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档案袋中还收集着老师对幼儿的观察日记,记录着老师看到的幼儿的一些重要行为和活动,以便于学生和家长进行总结,制定出更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方法。档案袋也是老师、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的主要方法,档案袋中记录的是幼儿真实的行为和状况,以便于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更加真实的了解,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孩字的发展成长状况,进而对孩子的课程的进一步制定提供参考。
(三)外貌模式在课程评价中的运用。
外貌模式鼓励教学法就是考察教育过程的全貌,一些人们认为想要对教学进行一个系统的评价,必须要结合全貌。外貌模式要求评价者要对三个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前提因素、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外貌模式注重的是对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所以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会对课程的全貌有个整体的把握,有利于老师在课程制定过程中,把握课程的全面性,从而促进老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幼儿会课程的掌握程度。外貌评价模式更加全面的罗列出了课程中的各种场景,并且利于评价模式中的丰富资源,更加全面的对教学进行客观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就是指在真实情况下观察孩子实际完成任务的能力,来评价孩子的实践和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结合情景和评价为一体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能够还原孩子在实践中的真实活动情况,所以这种评价模式也就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就是在真实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评价,而不是抽离现实对孩子进行抽象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加接近幼儿的真实水平。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就是指在评价过程中不仅仅注重对孩子知识和智力水平的评价,也要关注孩子的能力、情感、态度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这种评价模式中,应该以一个严格的评级系统来评价孩子的学习表现,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课程评价运用于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主要在于学习和借鉴,也在意对事物的不断探索。由于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发展是事物的一大趋势,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评价会在更多人才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幼儿园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课程评价的作用,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剑青.基于教师专业自觉的课程评价实践研究——以“我做我评价”体系助推幼儿園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参考,2018(02):100-105、112.
[7]张莉,袁爱玲.农村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观念现状及其改善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5(02):8-14.
在忙碌和快乐中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真是有喜也有忧。我由衷地感到幼儿教师工作真是实实在在、默默无闻、不求索取的工作!这使我更深地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责任的重大,使我更对这份工作加深了热爱。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的的日子里,有悲也有喜,有累也有汗,但更多的是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与幸福是孩子们给我的,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正因为有爱而满心欢喜,也正因为有爱让我与孩子的心交融在一起,让我对班中的每个孩子也有了更深地了解。虽然有时也会因孩子的调皮而埋怨、烦躁,也会因他们的不听话而失态、发脾气。虽因工作的忙碌而感到很累,但对孩子的爱让我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比如我会想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孩子引路,像妈妈一样爱护他们、教育和保护他们。这种强烈的爱不断激励着我去真心拥抱每一个孩子。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在爱的校园里。我始终想着他们都是还未加修饰的好玉、等着我去雕饰,他们虽表面不光滑但内心纯洁无邪。我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加以百般的责任感去教育他们。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责怪,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爱护。我想只要我用自己的心认真地去爱,那么孩子们将是最最最棒的。
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幼儿园的各项制度,与同事和睦相处,不懂的就问,做到不早退、不旷工。还积极参加园内外的各项活动,服从领导安排,努力用幼儿教师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因小班孩子年龄小,刚入园时,很多孩子都哭闹不止,生活自理能力也较差,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我们的精心教育下,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例如原来大部分孩子经常穿错鞋,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这一学期以来,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幼儿学会了自我照顾:例如会正确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养成垃圾扔进垃圾桶的习惯等等、懂得与小朋友之间友好相处、懂得与老师及长辈打招呼等等。
在教研活动中,我认真投入,认真学习。并认真学会很多的东西,如: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规范、正确的操作演示,教具的设计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等等。通过自我反思与实践,我觉得自己只要坚持认真学、认真做,并阅读一些自己订的幼儿读物,去图书馆翻阅一些有关幼教资料,上网查一些有关幼儿教学的资料等等,我一定会把幼儿工作越做越好的。
作为新世纪、新时期的教师,我认为还要继续学习增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思想的切实转变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持久和深入。尊重幼儿,关注每个孩子的教育发展,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我都要时刻记心中。去捕捉幼儿有价值的热点,我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探讨研究。
在家长工作方面,我还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进行谈话。这样既让让家长及时了解了孩子在园的表现,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儿现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生活中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班里的每一位幼儿,留意他们穿_服等情况,细心照顾幼儿,并注重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以减少孩子们对家长的思念,并让孩子们能够身心愉悦、健康、快乐的成长。正因为实实在在的付出,不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还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虽然这学期既忙也很累,但收获确很多。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乐趣,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在享受收获的同时也将这学期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尽力想办法解决,争取把日后的工作越做越好,使孩子们更喜爱幼儿园,把幼儿园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更爱和老师小朋友们在一起,培养活泼开朗的下一代!
摘要:幼儿的学习、生活等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生动而有趣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它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更多的知识,对于认知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说,利用游戏教学也是较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游戏贯穿于日常教学和幼儿一日活动中,吸引幼儿注意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等,激发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游戏,并进一步阐明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教学游戏化的同时,幼儿教育也得到了全国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但是,一些幼儿园还是存在重知识、轻游戏的现象。
(一)教师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低下的问题。
当前,一些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严重,部分教师游戲精神相对缺失,游戏能力不足,还有一些教师游戏观比较片面,游戏实战水平低,教师对课程游戏化定位不准,游戏创新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因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完善专业化教学技能。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幼儿带出教室,到室外组织活动。我园在开展园本化课程时,常常会利用本地稻草来创设名为“稻草之家”的活动区。在不同活动区内,我组织幼儿利用常见的稻草来进行不同的游戏教育。
(二)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亟待更新的问题。
我们的环境——游戏环境不够开放。游戏功能有待开发,很多都是以成人的视角去设计的,缺少幼儿的主动参与,环境艺术、美观、整洁,但教育功能不显著,室内外游戏环境设计有待优化,功能有待开发。
我们的游戏——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对于游戏化教学机制与课程游戏化应对策略探索还远远不够,游戏缺乏生成性,游戏的预设多于生成,集体多于自主,组织形式大多以集体为主,游戏内容缺乏创新。
我们的幼儿——幼儿在游戏中缺乏自主性、创造性,习惯了教师的高控,在一日活动中“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和游戏内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的教师——课程意识不强,课程游戏化理念缺乏,“生活即教育,活动即课程”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部分教师在个人成长经历中,缺乏游戏环境熏陶,自身观念较陈旧,部分教师对游戏特征及其操作规律、指导策略相对封闭,不敢放手,游戏活动中不去关注幼儿的需求,在行为上比较高控,对游戏的观察和有效指导,目前还是“纸上谈兵”。
1.幼儿园配发了《指南》书籍,人手一本可以随时翻阅。并且我们每周制订了业务学习计划,有集中学习指南的时间和自学时间,并有专用的记录本。教师结合自己的观察经历与教育经验,对于每一条目标都试着举出案例。要求我们每班级教师从今年3月份开始一直坚持观察班级组织游戏活动和记录,在制订的时间内教研组之间组织互相学习分享,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
2.专家引领。安定区幼儿园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情智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开题会期间,邀请领导和专家共计300人参加了会议。开题报告陈述结束,指导专家分别就课题的研究进行了论证指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前期所做的各项工作、幼儿园对本项研究工作予以的重视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会专家和领导一致认为此课题研究条件充足,切入点精准,且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是真正能够引领全区以及全市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为宗旨的研究课题。
3.外出参观学习。园内派骨干教师到各地参加相关培训,然后对全园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使教师掌握与课程游戏化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对游戏化课程的规划设计能力。园长参加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承办的“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教师项目省级培训师团队研修”,期间认真聆听了《早期教育》杂志社编辑薛菁华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专题,感悟颇深,也开阔了视野。
4.游戏化环境的改造。户外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创设了大的户外建构区域。制作了不同形状的大型积木,将原本的特质砖块进行打磨,增添了小推车等运输工具。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许多户外玩具,建造了小水沟,改造了玩水的设施设备,实施户外种植项目。
我们还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路上,对如何使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能动性,使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更深入,我园会不断地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并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韩丽梅.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7(7).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是以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将教育自然地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笔者对课程教学游戏化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几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有效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游戏课程。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内容更生动有趣,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主动探究,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将课程游戏化,在游戏与生活实践中累积相关的经验,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在保证幼儿快乐生活的同时进行积极的适宜的教育引导,在自主、主动、愉悦的环境中得到发展。下面谈谈对幼儿园游戏化的一些看法:
(一)课程游戏组织方面。
幼儿游戏从认知发展角度可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从社会性角度分为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还可分为规则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幼儿的发展水平具有年龄特点,教师组织游戏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游戏始终由教师主导,教师设计游戏的主题、材料、场地、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缺少自己探索、自主建构的经验,难以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另一种是放任式,任凭幼儿自己进行游戏,教师成为游戏的旁观者。这样的游戏幼儿无法真正从中获得发展。
(二)课程游戏化实施方面。
课程游戏化缺乏理念落地,对于多数教师来说只是一个概念,但并不明确其具体内涵,更没有在深层次上把握课程游戏化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实施教育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中,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
(一)主题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有机地整合。
将现有的主题课程与游戏活动有机整合,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如在中班“小蜗牛爬呀爬”主题活动中,我们带孩子来到种植园地,一起去找蜗牛,让幼儿在找的过程中通过看、触摸更直观地认识蜗牛,积累直接经验。我们还组织幼儿设想各种游戏,于是,各种游戏活动生成了:科学游戏――蜗牛的秘密;艺术游戏——漂亮的蜗牛;数学游戏——数数蜗牛有几只;表演游戏――我是小蜗牛……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不断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及时调整、更换活动材料,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主题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在了一起。
(二)关注幼儿兴趣,生成新课程。
在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或物,以及偶然性、突发性的行为表现。例如:有次午餐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晒太阳,每位孩子都带上了自己的宝贝桶。由于饭后不适合运动便没组织孩子们玩游戏,孩子们玩了一会儿魔尺后便失去了兴趣,这时有孩子开始拿着寶贝桶的盖子在地上滚动,有的还在比谁滚的远,有的俩俩配合在滚动接力......玩的方式多种多样。当我看到后一想,这不就是我们“有趣的滚动”吗?于是,在之后的活动中,我请孩子们收集可以滚动的物体比一比谁滚得远,在收集、比赛形式的游戏中,让幼儿了解滚动与形状的关系、与力量的关系,为大班“有趣的滚动”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三)教学、游戏互相融合,互为服务。
课程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也有它自身独特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的实施途径。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相互作用,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经验,促进自身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以间接指导为主,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教学与游戏一体化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取之于生活而用之于生活,并在游戏和教学一体化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
如在教师组织活动后问孩子:“你们今天做了什么?”,若孩子回答:“我们做了游戏”,那便是教学游戏化落实到位了,也是课程游戏化重要的一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教育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
课程游戏化需要在分析幼儿园课程开展的现状、问题存在原因的基础之上,努力寻求对策。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游戏是快乐地学习,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体现“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更好地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把游戏还给孩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开启新的游戏化课程之旅。
参考文献: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s].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甘肃省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美育国防教育专项任务项目《甘肃省高职院校军事慕课建设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军事理论》是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国防,激发积极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热情。目前,高校《军事理论》课主要是依托授课教师进行课堂讲授,多年的教学实践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紧缺、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慕课化教学在军事理论课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因此,如何将传统军事理论授课和信息时代慕课教学有效衔接起来,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1,2]。
《军事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重要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国家、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军事理论》授课过程也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健全。
传统的《军事理论》教学是教师运用教材进行大课堂讲授。现在的学生都接近2000后,自主性很强,对教育的信息化要求很高,这种传统的大课堂授课方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其次,《军事理论》教材种类繁多、水平良莠不齐,教材编排形式单一、内容创新性不够[3]。
2.教学师资队伍数量不够、专业性不强。
教学师资队伍作为《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实施者,在课程实践活动效果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4]表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授课教师队伍不稳定,授课教师由学工部、保卫处、思政处老师及辅导员等兼任,流动性大,学历层次不高且专业性不强。
慕课作为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颖且开放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教育教学当中,军事理论慕课教学研究也不少,其中杨凯在《慕课视域下军事理论课教学研究》中从搭建全国教学资源平台、创新线下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慕课军事理论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慕课平台的教学内容是我國一流的教育资源,学生们在教室就可以聆听我国一流大学的教育者的授课,授课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授课内容全面且贴合当下国际、国内军事情况,让西部地区的学生依托慕课平台共享中东部地区优质资源,拓宽视野;慕课教学方式灵活且多功能性,将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典型化、图像与文字相结合、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兴趣,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
慕课的教育教学优势填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但是,慕课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其属于网上的开放型教学,存在着授课过程中师生缺乏交流、教学设备要求较高、教学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2016年,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共享校外优质资源,实现信息时代慕课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校依托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智慧树”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引进最先进、最优质、最全面的教学资源,以小班授课、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为重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及考核方式为:集中学习(30%),见面课(5%)和习题(5%),期末考试(60%),两年来,有5000余名学生完成了《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
《军事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解决了授课教师资源紧缺、专业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主动学习了解我国及世界国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军事理论》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中要不断加强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两者之间的研究,结合当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探索出传统军事理论教育教学与信息时代慕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方式,切实提升国防教育的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2]时慧.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慕课教学研究[d].东南大学,2017.
1.构建针对性、典型性战例教学法。
所谓的战例教学指的就是利用真实的战斗例子,研究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的理论,实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的战例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战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部分,指导学生在特殊的战斗环境中能够进入到情景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析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其中包含有哪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加科学的认识军事现象,真正让学生了解军事知识,对军事知识的教学产生兴趣。
2.构建互动式、典型性案例教学法。
在研究军事理论课程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选择时下最新鲜的军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和主动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助益,有效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整个军事课能够在今后的改革创新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达到一个新高度。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军事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会讲述五大模块的内容,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理论和实际,使军事理论的课堂能够有新时代的气息,军事理论的描述也能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3.构建个性化、多样化专题教学法。
在教授学生军事理论的时候,老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新鲜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改变传统的知识体系,突破思维定式,使教学能够更加的个性化,教学的内容也能更加的多样化。相关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可以参考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學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老师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为学生解答疑问,在解答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国防知识和军事理论等。
4.构建问题型、讨论型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授军事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军事知识,同时还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情谊,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增加彼此沟通的机会。在军事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军事知识的乐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探索知识的奥秘。
5.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在大部分高校中,军事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工作,充分的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含义,由于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渐渐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能够较为具体的展现出军事理论知识,把外表看似简单的东西具象化,把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出来。
6.建设集授课、自学、交流于一体的军事理论课程网站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军事理论的教学是比较抽象化的,正因为这一点,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会夹杂较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老师们应该去寻找更加适合教学的方法,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加科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一系列展示,晦涩难懂的军事理论就变得生动明快起来,枯燥的军事理论知识也变得有趣容易理解。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军事知识与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增强军事理论知识的感染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7.结语。
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很多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利用战例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专题教学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教学方法的优势,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了使军事理论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可以搭建一个集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媒体互动教学、兵器陈列室辅助教学的多元教学平台,真正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让国防教育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常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军事教程教学的特点,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军事理论教学的效果,为中国的新青年们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国家部队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仁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
[2]时慧.慕课背景下国防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
这一学期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来的工作,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要甘于默默无闻,甘当辛勤的“园丁”,这样才能浇灌出鲜艳的“花朵”。
半年的团体生活,让孩子们学会了许多,也提高了很多。看着渐渐成长的孩子们,回忆他们的一笑一颦,我由衷的感到一种自豪感,欣慰之余,也正好整理了思绪,总结了半年来的经验教训,与大家一齐分享,取长补短,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展现“园丁”的本色。
俗话说的好“三岁看老”,幼儿教育直接关系到每个孩子今后的成长,而一名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首先其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时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研究不周、毛毛糙糙等问题,但每当别人提出意见、提议时,我都会进行反省,虚心理解,并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我。
孩子们做作业时我会提醒他们用正确的姿势写字,进餐时我会提醒他们安静进餐,不掉饭粒,午睡时帮忙他们盖好被子并交会个别幼儿系鞋带;在半日活动中我努力配合主班和生活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并在半日活动中较好的完成了教学、游戏、保育、安全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并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信任,实现了家园共育。本学期我还努力配合吴教师排练六.一儿童节汇演的节目,我班孩子排练的团体操得到了班内家长的一致好评。而我们教师为了迎接孩子们的节日也牺牲了一个月的中午休息时间排出大型舞蹈《明天会更好》,看着孩子们兴奋、欢乐的表情,我忘记了排练时的辛苦和疲累。
引用普希金一句话来表达我工作时的感受:“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此刻我深刻的体会到我的精神粮食就是我的孩子们,他们的笑容、他们的欢乐。”
空余时间,我还经常在网上浏览幼教方面的网站,以了解最新的幼教前沿资讯及教学理念。我深切的感受到学习对自我的帮忙确实很大,也很重视一切学习的机会,因为我明白仅有不断接触新思想、新事物,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创新。
在手、足、口蔓延增巨的情景下,我园很好的预防了。手、足、口病在孩子间的蔓延。每一天早上学时,我按照幼稚园的要求,严格执行晨检制度,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在课堂上,我也多次强调要孩子们养成常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并详细讲解了正确洗手的五个步骤,我班宣传栏上也多次温馨提示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深得家长们的信任。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教研活动中,我认真学习,我感到人人都是我的师长,我不懂的东西还很多,要学的东西还很多。经过这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我觉得仅有坚持认真学、认真做,我才会更上一层楼。
经过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其他同事的帮忙下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在教学活动的语言组织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鞭策自我多学,多想、多思、多试,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而不断努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幼儿园的一名“新丁”,我觉得楼王中心幼儿园深得家长们的喜爱,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刻,我已经融入了楼王幼儿园,我和幼稚园的各位同事就像姐妹一样,团结在幼儿园的这个大家庭里,期望为幼儿园的发展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始终坚持的教育主题,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爱国主义的教育,能促进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和爱国责任感的进一步增强,对强化人才综合素质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而言,学生容易受到思想的侵蚀,因此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全面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为人才的未来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学;爱国教育;爱国情感。
爱国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引入的合作办学方既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要面临国外多元文化思想对大学生群体的冲击和影响。按照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以军事理论教学为载体,对爱国情感教育进行强化,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对高校大学生培养工作而言,爱国情感的激发和爱国责任感的形成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和培养,只有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长时间坚持教育学生和培养学生,才能全面系统地突出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爱国情感在不断的发展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引作用,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时,爱国情感的激发能促使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对全面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有积极影响。因此新时期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高校大学生培养工作中渗透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制订渗透爱国情感教育的措施,力求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支持。此外,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而言,受到国外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大学生群体的个人主义思想、利己主义思想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弱化,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爱国主义情感弱化的情况,甚至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心理,不仅严重限制大学生综合学习效能的提高,也会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制约。因此为了改善中外合作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情况,在学校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视,明确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发挥出军事理论教学的价值,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有效培养,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进而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结合军事理论教学情况,对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增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cai的设计和应用。
当前,在组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信息化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影响,教研人员已经积极探索了cai课件的设计和应用,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加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指导,增强教学组织效果。从整体上加以解读,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对cai的设计和应用能够促进教学系统的构建,且由于课件自身兼容性和实用性相对较强,能够在教学环节实现合理应用,因此可以辅助军事理论教学中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爱国情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理想化的条件。在具体对cai课件进行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具有感染力的图片内容,适当引入新时代背景下与军事理论和爱国情感相关的信息,进而在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感召和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切实突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综合效果。
例如,在针对军事高技术方面“精确制导技术”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军事理论教师在对cai课件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官方公布的技术成果视频以及我国国庆阅兵的视频内容等,辅助学生加深对这方面技术内容的学习和了解,并在国庆阅兵场面的作用下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国军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激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说服力,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良好培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探索这方面的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如此,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爱国情感教育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增强,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投入。
教师爱国情感投入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自然流露真实的情感,教育学生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师组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关教育情感的投入,为学生良好爱国情感的形成和培育做出正确的指引。具体分析,军事理论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发现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发挥榜样作用,对学生的爱国情感加以培养。
1.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融入崇高使命感。军事理论课的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也要促进学生心灵的塑造,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和中国梦的践行者。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历史使命,并将使命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开拓崇高的理想境界,以真实的情感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如在针对我国周边国际安全环境现状方面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情况复杂,战争危机依然存在”进行解析,就要适当融入崇高的使命感,让学生认识到复杂国际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群体在建设国家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要历史使命,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为教师、学生在建设国家方面所能够做出的贡献等,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充分激发,切实提高教学组织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军事理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保持爱国热情。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为了形成对学生的有效情感感染,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就要在讲解相关知识和内容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爱国热情,实现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正确引领,为学生群体学习军事理论内容、强化自身爱国情感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如在讲解日本军事情况基础上,教师要融入适当的爱国情感教育,并指导学生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客观看待中日历史遗留问题,进而对中日军事情况进行深入探索,在有效渗透教学情感的基础上实现对爱国情感的激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三)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强化,不能将教学内容停留在理论学习方面,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教育教学组织活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爱国情感加以激发,使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明显增强,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相关内容作为依托,设计相应的爱国情感教育课外活动,如成立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小组、世界先进武器探寻小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历史研究小组以及中国现行战略方针学习小组等,在成立专业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参观学习,对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加深对军事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组织开展报告会,让学生对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报告,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形成更加明确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学生的课外活动学习效果也会逐步增强,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军事理论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措施,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新时代背景下,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校特色,要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角度對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挖掘,革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特色,辅助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实现优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宏.基于军事理论课程的高校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研究[j].山西青年,2018(13):56.
[6]文彦波.军事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819.
20xx年x月x日,山东省20xx年高考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作为高三的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我很荣幸能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议,会议由山师附中刘世国老师主持,刘老师是一位多年研究高考的一线优秀教师,他把多年来高考复习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大家,让大家一齐分享。研讨会还结合本阶段模块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探讨更加有效的复习策略,对高考冲刺阶段复习提出切实可行的推荐,会议使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可谓收获颇丰。现汇报学习状况如下:
此次会议资料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课标和20xx年高考大纲的分析解读。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七
摘要:开设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文章在分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三位一体”体系下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的课程定位、教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三位一体”
据国防部统计,2009年全国征集新兵60万,有近13万来自全国各级各类高校,比例超过20%,预计今后大学生将成为我国兵员征集的主体。高校军事理论课具有专业化军事教育课的性质,高校应该明确课程定位,通过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为学生打下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基础,为学生今后在军营建功立业服务。
作为201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切实贯彻全国学生军训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学校具体实际,采取政策引导、制度规范、基础夯实,重点突出、检查促改、稳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初步构建基于“三位一体”体系下军事理论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平台,为全面推进国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1986年开始,我院每年都坚持按上级要求对入学新生进行为期两至三周(含入学教育时间)的军事训练。从2007年开始,在严格执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普通高校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特点,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逐步构建了军事必修课为主干、以军事类公共选修课和国防教育系列讲座为拓展、以国防体育活动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
1.充分发挥课程建设政策导向作用,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学生军训和军事理论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增强国防意识、强化个人纪律观念的有效形式。我院历年来都将军事理论课教学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军事理论教学为2个学分,做到统筹安排,统一管理,统一考试,统一检查评估,制定《学生军事技能训练考核标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为保证军训计划落实,做到早计划、早准备。为解决聘请军事教官难的问题,从1990年开始,我院就与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正式建立共建关系,双方互帮互访、互相支持,每年在进行军事训练时,部队不管工作和训练任务多么繁重,都给予我院军训工作大力支持,选派军政素质好的官兵来院担任军事教官,从而保证了军事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本科学生军事教官来自海军陆战队第一旅,专科学生军事教官来自武警茂名市支队。同时,为了完成好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我院还先后选派5名军事理论课教学骨干到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军事理论课培训班学习;同时,我院武装部每年在课前都召开军事理论课教师布置会,要求以二级院(系)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这些教师从事军事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讲课生动,在授课时能够做到授课与举例相结合,气氛非常活跃,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
2.坚持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八
摘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产生缘起于古希腊时期的广场政治,后来逐渐由一体走向分離。当代许多学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重点着眼于对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梳理,以及该理论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殊不知,理论之争往往不仅仅在于两个理论之间的单纯对立关系,而是由其背后多个理论相互支撑的理论群进行博弈的结果。双方此消彼长,更能顺势者方能占据上风。自由主义自古至今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与自由主义的发展及其他相关理论并驾齐驱的。
关键词:国家;社会;自由主义;法团主义。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政治哲学从规范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国家和社会在政治生活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扮演的问题;政治科学则从经验分析出发,对国家和社会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进行了不断的探讨。笔者认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论争与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的论争息息相关,如何认识并把握其内在规律对提高当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成果颇多,观点多与学者自身研究背景相关。王建生在《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1]中从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分别来论述每个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前工业化时期,国家与社会由“一元论”转向“二元论”;工业化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复杂,“对立性”与“同一性”并存;到了后工业化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成了多元化理论体系。庞金友在《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2]中提出了国家路线和社会路线是研究近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两条路径,这两条路线的极端形式分别是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主张的消极国家观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具有温和性的国家社会关系。罗兴佐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3]中探讨和区分了中国在1949年前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李世书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发展趋势》[4]中对国家和社会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然后通过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的比较,得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在由同一走向分离的结论。连朝毅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当代调适及其发展辩证法》[5]中提出治理理论致力于探索和开拓一种调适当代“国家——社会”关系的新样式,但治理理论下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共治并不意味着国家权能式微。黄冬娅更偏向抗争政治的研究,她在《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中主张将抗争政治研究中的国家区分为“稳定的政治结构”“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变化的政治背景”这三个概念层次,进而讨论这三个概念层次上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借鉴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进行了仔细的爬梳,也提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起源。
在古希腊时期,由于城邦功能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国家与社会的划界尚不明确。古希腊的城邦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城市,它是一个政治实体,以神庙为中心,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独立的城堡和周围的村社组成。彼时,国家与社会功能尚未剥离,对于生活在城邦中的公民而言,城邦兼具着国家和社会两种属性。一方面,公民依赖于城邦提供的稳定和安全的环境来维持生存;另一方面,城邦是公民阶层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公民在此参与公共活动。在城邦中,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于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顾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6]316。因此,在古希腊,义务优先、道德至上是公民身份最显著的特征。理想的好公民必须把公共事务放在第一位,将公共利益置于私利之上,并通过承担公共职位、参与公共事务来体现自身价值。
(二)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古希腊将参与公共事务看作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种情况在古罗马时期大有改观,古罗马将参与公共政治生活视为公民的权利,这种转变归因于古罗马时期更加注重法律的传统。随着古罗马不断扩张而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们在帝国内部事务的处理上也更具复杂性。第一,公民身份的划定问题。由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帝国的公民身份由平民扩展到被征服的外邦人群体,最后演化成了具有一种普适性的身份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罗马的文化更具包容性。第二,民主的实施情况。随着新征服外邦人口的不断注入,公民阶层不断扩大,继续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已达不到古希腊时期的民主成效,于是在古罗马时期由间接民主制度取而代之,公民不再像古希腊时期那样注重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转而把活动视角由公共领域转入私人领域,去争取各种权利,并最终在法律层面上得以保障,这是古罗马时期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的源头。由于国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与社会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分化,并在启蒙运动时期完成彻底分离。
(一)国家社会关系与自由主义的演进历程。
尽管自由的概念早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就已存在,但是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却是近代以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自由主义的历史演进中,不同的思想家们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自由主义的这种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newliberalism)、保守自由主义或者称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自从自由主义诞生之后,它的命运就同国家社会关系的研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古典自由主义中的社会本位思想。
古典自由主义提倡的“消极自由”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适应资产阶级新的政治要求,于是新自由主义(newliberalism)应运而生。新自由主义是英国哲学家t.h.格林、霍布豪斯、凯恩斯等人对古典自由主义所做的修正和改造。t.h.格林对自由主义做出新的解释,他认为自由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或能力,人们依靠这种力量去做值得做的事或享有值得享有的东西。自由不仅仅是个人不受国家与社会的压制和奴役,更重要的是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新时期英国人应当实现的、最理想的自由。他主张国家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增强国家权力,扩大国家干预范围,压制可能侵害个人自由的行为,才能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和自由的增长。因此,国家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t.h.格林的政治思想被凯恩斯所借鉴。凯恩斯对以往美国放任自由的政策提出质疑,并且建议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途径去解决失业和危机问题,并进而提出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国家在这一阶段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
3.新古典自由主义与国家角色的衰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自由主义提倡的国家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思路解决了自由市场的失序局面,从而缓解了自由资本主义引发的经济危机。但后期“福利国家”政策的推进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福利国家中的平等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惰性问题,这使得人们对新自由主义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种情况下,新古典自由主义应势而起,开始诊断这些复杂问题。新古典自由主义的诞生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思想家们对国家大规模掌控经济的“极权主义”的焦虑,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福利国家引发的各种新的社会问题的担心。新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哈耶克、诺齐克等人。其中,哈耶克提出“在安排我们的事务时,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这个基本原则能够做千变万化的应用”[7]。
(二)多元主義与法团主义之争。
除了与自由主义的发展并行不悖之外,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背后还有一对相互竞争的理论——多元主义和法团主义。多元主义为社会主导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认为社会在与国家的互动中占据着更加主动的地位。在多元主义者看来,政治的基本场所是社会而非国家,社会由自愿者利益集团组成,这些利益集团自身不图谋组织或取代政府,但它的积极行动对政府构成压力[8]3。法团主义则代表了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国家立场。持法团主义观点的人认为,国家始终处于一个至高的地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元主义假设存在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它甚至无法自行解决社会分殊权利的众多冲突。因此,法团主义建构的前提,是利益团体的分化,它是对利益团体政治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整合方案[8]175。
从表面上看,法团主义似乎是为了完成多元主义假设下的“第三重目标”即“使利益集团能够有效地影响国家政策之方向”而生,因此有人说“法团主义是多元主义的变体”。但是多元主义和法团主义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多元主义是社会独立于国家地位的主动性行为,而法团主义则强调社会是在国家的整合和控制下被动参与的一部分,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家必须占据主导地位。
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美国学者迈克尔·伯恩哈德根据国家与社会力量强弱的对比提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一是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二是强国家——弱社会模式;三是弱国家——强社会模式;四是弱国家——弱社会模式。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一般只是拿强国家——弱社会或者弱国家——强社会这两种理论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进行两者之间的对立研究,这种研究带有一种明显的零和博弈的视角,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力量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仔细斟酌,这种思考是带有缺陷的,它把国家与社会置于相互冲突的位置加以讨论。
但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零和博弈,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种潜在的互动关系,如马宝成提出的“互强型的国际与社会关系”[9],可见二者既可以相互促进,也能相互制约。国家与社会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反之,国家与社会关系处理不当反而会危及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因此,有必要认识和把握国家社会关系背后的理论并加以合理利用,方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达到国家实现高效治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生.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j].天津社会科学,2006(6).
[3]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4).
[4]李世书.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发展趋势[j].学术论坛,2005(12).
[5]连朝毅.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当代调适及其发展辩证法——基于马克思政治哲学范式的“治理”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6(2).
[6][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闫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7][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马宝成.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6).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九
今天下午开始上军事理论课。说实在的,我一直是个军事迷。我热爱那一身神圣的绿军装。每当看到军人英姿颯爽的从身边走过时,我总用一种崇敬的眼光望去,而且总要回头看好几次,直到那身影的消逝。我喜欢军营的生活,虽然没有亲身经歷过,但军训生活却成了我难忘的回忆。
因為以前也曾想学习军事知识,却不知从何开始,而且也没有连贯性,系统化。这样子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一直期待著这堂课能给我最基础,最基本的军事理论。然后有个整体概念,整体把握,把所学知识组成一张有序之网。现在想想如果这堂课是一名中年军官授课,上课时理著平头,穿著军装,那上起课来一定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吸引力。对於女生来说就像看到了帅哥一样,两眼直盯著他看;对於男生来讲也许能动员他们毕业后从戎。当然,想归想,现实却不是如此。教师也是一名中年教师,穿着蓝色t血,身高约为1.73m,发型是传统的长发。看到他的第一眼,有点大失所望。
不过我还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听他的课。讲着,讲着,突然发现他变可爱了!!因为发现他跟我有许多共同之处。
初步了解他之后,更坚定了认真听他讲课的决心。听了他的课后,强烈地激活了我那颗隐藏于内心想当兵,爱兵的心。内心的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静。然而却多了些惆怅之情。因为某些原因,这辈子是不可能当兵了。虽然有过毕业后当兵的想法,但是现实中某些残酷的现实,让我无奈地抛下了这个想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十
[摘要]中国xxx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自我军诞生之日起始终置于中国xxx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从军队与阶级、国家的关系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三个观点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科学性,对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这一根本原则与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科学性。
回顾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最根本在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建军治军根本原则。正值建党__周年之际,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下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科学性,对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这一根本原则与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唯一正确的理论基础。虽然马恩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由于社会历史和无产阶级自身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无产阶级领导武装力量还没有成为他们直接面临的问题,但是在论述阶级、国家和暴力革命学说时,揭示了军队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从阶级、政党、国际和军队相互关系的原理,论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科学性。
一、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必须接受本阶级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军队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总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必然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及其政党,超阶级的军队是没有的。军队是为进行战争而建立起来的武装组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解决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而军队则是以战争形式完成阶级政治任务的特殊组织,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无产阶级政党从不掩饰建立军队和领导军队的政治目的。列宁指出:“军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当保持中立”因此,世界上的军队,没有一个不是从属于某一个阶级,并由这个阶级来领导的。建立与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为领导无产阶级及其各种组织进行革命斗争,应该也必须领导军队、政府和民众团体等一切组织。只有掌握了军队,无产阶级才能掌握国家,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取得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我军是由中国xxx缔造的,是无产阶级新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完全是为解放人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它必须无条件接受中国xxx的绝对领导,成为真正的党领导的军队。
二、军队是国家xxx的重要成分,必须由统治阶级的政党来领导。
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实质在于它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谁要想取得并巩固统治地位,就必须掌握国家这个统治工具。军队与xxx、法院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机构一样是国家xxx的重要成分,是“国家为了进攻或防御而维持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不仅仅有国家属性,还具有从属于执政者的政治属性。执政者离不开军队的支撑,同时军队的国家机器只能作用的发挥,只有在执政者的领导下才能实现。xxx指出:“军队是国家xxx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xxx,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国家xxx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工具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是中国xxx缔造和领导的军队,而不是超阶级、超党派的军队,它必须接受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xxx的领导。
三、无产阶级政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和领导无产阶级的军队。
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首要条件是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革命政党。而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任务,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无产阶级要夺取资产阶级xxx,建立无产阶级xxx,必须用革命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军队,“用武装的人民代替它”。无产阶级不领导军队,既不能夺取xxx,也不可能建立xxx和巩固xxx。马克思、xxx在总结1848-1849年欧洲革命中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时,就对党独立领导无产阶级军队有了原则性的指示:工人党必须尽量有组织地、尽量一致地和尽量独立地行动起来,必须建立起独立和武装的工人组织。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都证明这样一条真理:无产阶级政党没有对军队的领导权,就没有对国家、阶级、群众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在夺取xxx以前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夺取xxx后同样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任何国家都有两种职能,即管理职能和专政职能。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国家的这两种职能将始终存在。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仍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西方敌对势力还不断对我国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专政职能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人民专政的坚强柱石,作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的建军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正确认识军队问题、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的领导提供了根本指导,为马克思主义建军学说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也是我们观察研究当代世界政党国家军队相互关系问题的重要思想武器。xxx同志指出:“总结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说,党和人民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在国际风云剧烈变换中始终站稳脚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英雄军队。”新世纪新阶段,要确保我党完成“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军必须始终不渝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始终成为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建军治军思想,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队。
参考文献:
[1]袁忠信.《军队党的建设基本问题》[m].西安政治学院训练部,2006。
[2]杨玉玲.《马克思主义建党治军思想的重大发展》[j].政工导刊,2011(3)。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十一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今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重要性的论述,以及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军事理论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
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也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门课,更是高校的“窗户”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当今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以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多种斗争方式为主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军事理论教育。
(一)国家有关文件的制定是开设军事理论课的依据。
我xxx事理论课的开设要追溯到1984年颁布的《兵役法》,该法有明确相关规定的条例,一直到2006年修订的教育部、总参部、总政治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开设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文件。比如,1984年《兵役法》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于是全国许多大学开展了学生军训,此时主要是集中搞军事技能训练。
2001年,我国颁发了【2001】48号文件,文件规定了从2002年开始,全国要将学生军训纳入普通高校本、专科生的必修课,并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列为考查科目。2002年6月19日,教育部、总参部、总政治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该《大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明确规定了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2006年修订版的《大纲》强调指出: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其教学时数为36学时,除完成规定的学时外,还应积极开设相关选修课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讲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由此可见,国家出台系列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为全国各高校开设军事理论的教学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使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及大纲时有法可依。
(二)当今大学生亟需加强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教育。
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把国防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说明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则这个国家将不能长久安全地发展下去。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没有经受过战争的洗礼,导致他们国防观念淡薄,忧患意识缺失,对国际形势漠不关心,甚至有个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xxx家机密等。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当今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包括民族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以及爱军尚武意识。
通过民族忧患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树立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居安思危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通过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认清当今国际局势总体处于和平时期,但是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等诸多威胁仍然存在,从而促进他们形成国家安全意识;通过爱军尚武意识的培养,不仅要继承xxx同志“枪杆子里出xxx”的优良传统,更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强国兴邦和爱军习武的国民意识。每所学校都把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知国防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学校不够重视,随意减少授课学时,授课地点安排在军训期间或周末或晚上,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一)重视不够,对军事理论课教学投入不足。
《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第十一条: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校)应当把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第十二条: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机构与人民武装部共同负责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的计划安排和具体组织实施。明确指出了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应该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由军事教学机构(军事理论教研室)和人民武装部共同组织实施。很多高校对军事理论课教学重视程度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军事理论的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即没有单独建立军事教研室(部),并与武装部(单设)合署办公,大部分高校是由设立的武装部与学工部(或保卫处)合署办公,在这种模式下作为二级机构的军事教研室的职权和地位非但没有得以加强,军事教研室和武装部的职能和地位反而被弱化了,甚至有个别高校将军事理论教研室归并到其他公共课程教研室,导致军事理论教学的保障设施与经费的投入不足,不利于形成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以非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居多,严重影响了军事理论教学任务的质量。
(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很少是从军事院校毕业的,大多数是从学校相近专业调剂过来的大学教师或学生辅导员。因此,他们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背景都有很大差距。在教学时,有些教师脱离国内外军事现状,只会照本宣科,很少会去更新知识,教学内容陈旧。此外,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的不一样,导致他们教学和科研能力截然不同,甚至会出现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追根溯源,这是由于缺乏一只专业化、职业化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而不是由“杂牌军”担当大任。
(三)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
军事理论课的授课时间被减少,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时间――36学时,不能完成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缺少系统而全面持续性的军事理论教育教学。普遍存在上大课、上统课的现象,课时不够,很多高校就会分专题或章节授课,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每个教师只关注于讲课的专题或章节,而缺乏对整个学科内容的掌握,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内容极不规范。加上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手段单一,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少与学生互动,缺乏吸引力,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丰富,知识涉及面较广,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求我们在《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上,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在围绕国防教育这条主线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学校整体师资力量,直击当前热点和敏感话题,把握学生动态,力求把当今国际形势和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反思和共鸣。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大胆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方法、导问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法等,使用这些方法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透,确保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此外,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可采取寓教于乐式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活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辟一条国防教育实践路线。校园里可以组织一些国防教育类的活动,比如以革命题材为主的演讲比赛、观看爱国战争电影、举办国防教育讲座以及针对当前国内外热点话题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红色圣地,通过这些载体中的国防教育元素使他们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二)加大引进高素质军事理论人才,调动现有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建设一直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军事理论教师队伍,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军事理论人才,并充分调动现有军事理论教师的积极性。
在引进人才的时候,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候选人最好是博士研究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军事人员,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丰富的军事方面教学经验者最佳。
对现有的军事教师,学校要实行奖励机制。一方面,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军事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和生活待遇情况,每年选派一部分教师出去参加专题培训或研讨会,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待遇留人、关爱留人的方式解决军事教师的生活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对不称职的军事理论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惩罚,甚至撤换。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高校军事理论课的考核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的考核主要是由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组成,分值的比例可以设为4:6。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成绩依据上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情况确定,课外成绩可体现在学生组织或参加国防教育、社会调查等活动方面,建议课内和课外的平时成绩比例设为7:3。期末试卷的考核以闭卷方式考试,题目及题量恰当,题型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可以建立相应的题库。
实践部分的考核主要是学生的军事训练,这部分成绩可以根据军训时的出勤情况和军训情况来给分值,具体分值可以由军训教官和辅导员来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这样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军事训练情况。
合理的考核体系既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后检测,也是为以后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数,因此,建立清晰合理的军事理论考核体系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至关重要。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十二
摘要:在普通开展国防生选拔培养,成为现阶段为部队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当前普通高校国防生的教育开展来看,除了要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重点提高国防生的素质之外,还要结合部队建设和国防形势,认真做好国防生的政治教育,使高校国防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满足部队实际需要。我们不但要认识到高校国防生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要结合高校国防生教育特点,科学制定具体措施,重点做好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工作,使国防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生;政治教育。
中国分类号:g621。
一、前言。
国防生作为普通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在其教育过程和培养过程中,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国防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做到正确理解军队的政策,并能够以军人的要求严于律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普通高校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要对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高校当前的教育形势,努力提高政治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满足国防生的教育需要。
二、国防生政治教育应从军训开始。
国防生进入到高校以后,首先需要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如队列、内务以及军事体能等。结合普通高校实际情况,要做好国防生的政治教育工作,应从军训阶段开始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做好思想动员,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大多数国防生虽然在中学阶段都曾接受过不同方式、内容的军训,但对于按照后备军官标准进行的高强度军训,心理上的准备还是不够充足,而且经过紧张的入学考试、填报志愿和录取报到,国防生往往还沉浸在金榜题名的兴奋喜悦或是陶醉在入校伊始的轻松氛围之中,对自身发展方面一些具体、实际的问题关注较多,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了解较少。因此普通高校应在国防生入学军训期间从思想动员入手,对国防生开展国防政治教育,认识国防和军事的重要性,明确自身使命、职责,坚定从军报国的信念。
2、通过军事训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军训既是提高国防生军事、身体素质重要途径,也是对国防生开展国防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国防生入学军训时间短、任务重,在军事训练的同时,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军训期间得到全面有效的推进,使高校国防生能够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在军事技能和思想政治素养方面都实现全面的提高,达到提高国防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3、明确国防生的特殊地位,重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中,国防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设置和就业形势上都存在明显区别,某种程度上国防生甚至享受一定的待遇。普通高校要想做好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明确国防生的特殊地位,让每一国防生都能够认清自身特点,并对未来的职责有清晰的理解,做到根据职责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达到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三、国防生政治教育应结合专业教育合理开展。
国防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普通大学生和国防生的双重属性。作为普通大学生,他们有自己专业学习的任务,要完成学校规定的专业学习计划,达到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学习要求;作为国防生,他们需要具备军人基本的军事、政治素养,养成严明的纪律。因此国防生政治教育要结合专业知识学习开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高校教育要求,科学设置政治教育课程比例。
政治教育课是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政治教育课程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科学设置政治教育课程比例,合理安排政治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开课时间等,从高校国防生政治教育实际出发,优化政治课程教学流程,提高政治课程教学质量。
2、结合课堂教育实际,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在国防生的大学教育中,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其课堂教学质量是决定国防生教育质量重要因素。国防生政治教育应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将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考虑,积极吸取过去的教学经验,在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方面下功夫,促进高校国防生的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
3、把握国防生政治教育原则,创新政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鉴于政治教育对国防生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中,要区别国防生与其他专业学生政治教育的侧重点,把握国防生政治教育原则,在政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全面创新,努力提高国防生政治教育效果。
四、国防生政治教育应融合于日常生活中有效开展。
国防生是后备军官,毕业后将进入部队工作,需要提前熟悉、适应部队严谨的工作生活秩序,这就需要在国防生日常生活中着重做好政治教育工作,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国防生政治教育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从当前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来看,要想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就要重视日常生活方面的政治教育,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贯彻政治教育理念,正确运用政治教育手段,才能保证国防生政治教育在整体效果上得到全面提升。
2、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应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
国防生在高校中除了正常的专业学习之外,日常生活占据的时间相当多。为了做到有效利用日常生活时间,使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能够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调剂和教育内容,我们应结合高校国防生政治教育实际,将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使政治教育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进而达到提高国防生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3、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应注重分析学生的日常生活特点。
为了保证高校国防生的政治教育能够取得积极效果,使国防生的政治教育满足针对性要求,我们要在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注重分析国防生的日常生活特点,使国防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政治教育,保证开展的政治教育取得积极效果。
五、结论。
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内容,关系到国防生整体素质的水平。因此要精心组织国防生政治教育,在军训阶段、专业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科学开展政治教育,确保政治教育在水平、质量上不断提高,满足高校国防生政治教育需要。
参考文献:
[1]周世焘;我国国防生培养工作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蒋磊;国防生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能力培养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吴育红;国防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十三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军队的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构成战争基本要素的人,武器装备及人与武器的组合方式,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高技术战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较量与对抗。作为战争主体的人,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把其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战场上,谁就可以获得战场上的主动与优势。
一、正确认识高技术条件下人与武器的关系。
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是确立正确的高技术战争认识观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早就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的是人不是物”这一科学论证,正确揭示了人和武器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现代条件下,武器装备的发展不仅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削弱人的决定作用,相反却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突出了,这是因为,人永远是战争的主体,这也是我们建立正确的技术战争认识军事人才的关键。
(一)高素质的人是高技术战争中决定性因素的关键要素。在高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高素质的人与低素质的人不是简单的能力差,而是战斗力的质量差,而以不同的二者形成的人的群体,军队,部队或战斗团体,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因为高技术战争所涉及的技术与科学知识十分广阔,人的体力与体能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幅度下降,而人的智能作用居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在科学技术还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人与武器的结合是件很容易的事,稍加训练就会提高技能,可以形成和提高战斗力。武器装备也要靠人去掌握和使用。同样的武器,在不同人的手中将发挥不同的效能。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郎各自得到了苏联和美国的一些新式武器装备,但由于双方军队的素质不高,结果是用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落后的战争。智能化的武器需要智能化的士兵来掌握。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全胜与伊拉克的惨败,二者在科技素质上的悬殊差别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霍克导弹现象足以证明这一点。霍无导弹是美国雷锡恩公司1954年研制,6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一种全天侯中低空的地对空导弹。经过近些年的高技术改造,在90年代初仍是比较先进的高技术兵器,它是美陆军、海军、陆战队标准的野战防空的中程防空导弹,可以用来拦截飞机,巡航导弹和地对空导弹。海湾战争前夕,美军卖给科威特140枚导弹及发射控制系统,当科威特陷落后,这140枚霍无导弹自然成为伊军的战利品,但由于霍克导弹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方式,操作与发射过程十分复杂,由于伊军缺乏技术人才,尽管在90年8月份占缴获到手,但一直到1991年1月17日战争爆发,还没有掌握操纵,控制与发射的本领。尽管战场十分需要防空兵器,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只能让其在库中睡大觉,造成了巨大的浪费。霍克导弹现象则进一步说明高素质的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反,低素质的人尽管再多,但它的作用很小,有时甚至是没有作用。有的同志说战争就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其实不然,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第二个问题:
(二)人的数量优势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优势,战斗力不仅来自人质量,也来自人的结合体-武器的质量。
在武器装备水平较低的时代,兵力兵器的数量是军力大小强弱的主要标志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质量上的劣势,成为制约战争胜负决定性因素。“多兵之旅必胜”几乎成为战争制胜的名言,而现代高技术的今天,是用数量无法弥补的。海湾战争中,占尽兵优势的伊军,由于军力,经济和政治组织力方面的质量差,不仅一次象样的抵抗都没有,简直成为战场上的聋子,瞎子和靶子,只是被动挨打,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因此人的决定性因素-不在数量优势。高素质的人与武器结合,才能生长和提高战斗力。
(三)人心向背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更为突出。
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湾战争更为深刻的说明这一点。
(2)从战争力量的形成上,由于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在全世界空前孤立,几乎全世界都反对伊拉克,伊拉克真正成了孤家寡人。而多国部队似乎具有了战争的“正义性”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再不像美军侵略越南,奇袭利比亚那样遭到世界及国内的反对与遣责,原因不正是伊拉克的人心向背问题吗?就连生活中也是这样,如一个需要积极向上的整体,某名同志不顾制度及要求,自行行事,犯了于集体“摸黑”的错误,必然招来全体的反对。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思想切不可有丝毫的动摇。
二、人的因素在现代高技术出现的几种新的特点(1)人的因素将更多地通过“物化”形式表现出来。
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和更高层次上得到充分发挥。如人借助“外脑”和其他先进的技术装备,成倍地提高大脑的功能;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把人的“智力”开发推向一个新领域;“机器人”参战也由幻想变为现实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人的因素的作用,将更多“物化”形式表现出来。
(2)人的因素在“寂静战场的的对抗中更加突出”
以往的战争,众人们习惯考虑双方打起来之后如何战胜对方。而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则要求把和平时期各个领域的广泛较量,即在“寂静战场”上的较量,视为“热战场”较量砂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作为战胜对方的新手段。当今世界,威慑理论的广泛研究和运用。凭借高精尖技术兵器,力图给对方构成一种威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素质,观念及军事理论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3)人的因素将更多地在间接对抗中发挥作用。
新的技术兵器大量运用于战场几乎是强制性地改变着传统作战方法。打赢现代化战争不仅要靠直接操纵者,而且要靠保障者和组织者。人的因素将更多地表现为斗智斗谋。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方式和作战方法的改变,作战理论的更新,归根到底是人创造活动的结果。
就连技术发展的美国1986年《作战纲要》指出:“战争是由人而不是由机器去进行并取胜的。一如既往,人的因素将在未来的战役战斗中起决定作用”。
三、现代军事人才产生的途径。
1、在严格训练中成才。军事人才要经过系统严格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军事知识的教育,更要经过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实践的锻炼。战争条件靠战争实践学习战争,在和平时期则要靠训练,靠苦练,邓小平指出:“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提高军队的;军事素质和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2、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肩负着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任务。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需要更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军事技术,努力探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战法。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十四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始终坚持的教育主题,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爱国主义的教育,能促进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和爱国责任感的进一步增强,对强化人才综合素质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而言,学生容易受到思想的侵蚀,因此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全面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为人才的未来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学;爱国教育;爱国情感。
爱国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引入的合作办学方既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要面临国外多元文化思想对大学生群体的冲击和影响。按照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以军事理论教学为载体,对爱国情感教育进行强化,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对高校大学生培养工作而言,爱国情感的激发和爱国责任感的形成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和培养,只有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长时间坚持教育学生和培养学生,才能全面系统地突出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爱国情感在不断的发展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引作用,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时,爱国情感的激发能促使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对全面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有积极影响。因此新时期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高校大学生培养工作中渗透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制订渗透爱国情感教育的措施,力求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支持。此外,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而言,受到国外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大学生群体的个人主义思想、利己主义思想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弱化,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爱国主义情感弱化的情况,甚至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心理,不仅严重限制大学生综合学习效能的提高,也会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制约。因此为了改善中外合作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情况,在学校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视,明确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发挥出军事理论教学的价值,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有效培养,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进而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结合军事理论教学情况,对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增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cai的设计和应用。
当前,在组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信息化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影响,教研人员已经积极探索了cai课件的设计和应用,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加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指导,增强教学组织效果。从整体上加以解读,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对cai的设计和应用能够促进教学系统的构建,且由于课件自身兼容性和实用性相对较强,能够在教学环节实现合理应用,因此可以辅助军事理论教学中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爱国情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理想化的条件。在具体对cai课件进行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具有感染力的图片内容,适当引入新时代背景下与军事理论和爱国情感相关的信息,进而在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感召和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切实突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综合效果。
例如,在针对军事高技术方面“精确制导技术”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军事理论教师在对cai课件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官方公布的技术成果视频以及我国国庆阅兵的视频内容等,辅助学生加深对这方面技术内容的学习和了解,并在国庆阅兵场面的作用下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xxx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激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说服力,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良好培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探索这方面的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如此,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爱国情感教育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增强,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投入。
教师爱国情感投入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自然流露真实的情感,教育学生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师组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关教育情感的投入,为学生良好爱国情感的形成和培育做出正确的指引。具体分析,军事理论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发现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发挥榜样作用,对学生的爱国情感加以培养。
1.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融入崇高使命感。军事理论课的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也要促进学生心灵的塑造,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和中国梦的践行者。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历史使命,并将使命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开拓崇高的理想境界,以真实的情感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如在针对我国周边国际安全环境现状方面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情况复杂,战争危机依然存在”进行解析,就要适当融入崇高的使命感,让学生认识到复杂国际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群体在建设国家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要历史使命,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为教师、学生在建设国家方面所能够做出的贡献等,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充分激发,切实提高教学组织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军事理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保持爱国热情。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为了形成对学生的有效情感感染,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就要在讲解相关知识和内容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爱国热情,实现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正确引领,为学生群体学习军事理论内容、强化自身爱国情感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如在讲解日本军事情况基础上,教师要融入适当的爱国情感教育,并指导学生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客观看待中日历史遗留问题,进而对中日军事情况进行深入探索,在有效渗透教学情感的基础上实现对爱国情感的激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三)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强化,不能将教学内容停留在理论学习方面,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教育教学组织活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爱国情感加以激发,使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明显增强,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相关内容作为依托,设计相应的爱国情感教育课外活动,如成立xxx军事思想研究小组、世界先进武器探寻小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历史研究小组以及中国现行战略方针学习小组等,在成立专业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参观学习,对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加深对军事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组织开展报告会,让学生对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报告,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形成更加明确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学生的课外活动学习效果也会逐步增强,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军事理论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措施,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新时代背景下,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校特色,要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角度對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挖掘,革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特色,辅助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实现优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宏.基于军事理论课程的高校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研究[j].山西青年,2018(13):56.
[6]文彦波.军事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819.
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篇十五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大学生不仅担负着国家经济建设重任,更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重文轻武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以增强其国家忧患意识,提高其军事素质。
关键词:高校国防忧患意识国防体育。
在国家少生优生等政策影响下,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从小呵护下,相当大的部分成为温室花朵,白面书生;有些智商发达,而身体素质却奇差,柔弱不堪。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社会责任承担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担负着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虽以和平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美伊战争、黎以战争等地区冲突和小规模的战争便是明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养成学生尚武崇军的良好意志品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刻不容缓的急切任务。
首先,应该增强学生忧患意识,提高国防观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罗马帝国由兴盛走向衰亡,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帝国兴盛时人们的尚武传统所培养的自信精神在和平环境下逐渐褪去,国家疏于武备,人们也以服兵役为耻。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唐太宗时,中国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尔后由于国内承平日久,各项军事制度日益废弛。到唐玄宗时,外患无穷,内乱横生。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宋朝皇帝只知“绿肥红瘦”,轻视武功,终于亡国;清朝“国困、民穷、兵弱”,带来的是腐败和衰亡。所以,国力强盛、武力强大者国防盛;凡全民重视国防,社会崇尚武功者国防强;凡兵民相合,全民皆兵者国防兴;反之则弱。纵观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中华民族有着不畏xxx、为国捐躯的传统美德。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文弱积习,增强了人们的尚武崇军观念。尚武崇军的观念和不畏xxx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团结和强大。全国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同反动统治和外来侵略者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获得独立,并逐步走上强盛之路。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许多人意志消沉,“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国防观念淡薄。随着和平时间的延长,人们的国防观念日趋淡化。在经济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随之有所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占有一定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的尚武崇军思想逐渐淡化,影响国防教育的开展。这一系列的观念难免影响到学校与学生。学校中受升学率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长期“重文轻武”;学生本“不识愁滋味”,对学国家大事更显得天真无邪,国防观念、崇军拥军的观念相当淡薄,许多学生不了解国情,不从事体育锻炼,整天埋头于书本,久而久之,都“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戢戢如驯羊”。xxx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曾指出,“应当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xxx同志也曾指出,“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并特强调“不能搞一阵风”,不能形势紧张就搞,形势缓和就不搞。他还强调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不能光靠一两个部门,“必须由党、政军各机关,工青、妇各群众团体,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式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的大系统”。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日关系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点;霸权主义、恐怖活动有增无减;xxx势力负隅顽抗,挟洋自重,拒绝和平统一,不断增强xxx攻势,大肆扩充军备,甚至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主张,妄图以武拒统。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背景下,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能不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而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国防教育,才能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有效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发扬人民战争的传统。尤其在我们经济、技术、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重视爱国尚武精神的培养,将这种精神注入民众意识并变成自觉行动,增强全体公民的斗争意志,就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活力,进而弥补战争物质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这一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要提倡和宣扬具有时代特色的献身思想,把培养爱国尚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这种精神的储备。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既是现在的受教育者,又是未来知识与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双重使命。在当前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强化他们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国防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建设强大国防的目的。
其次,应该加强国防体育建设。国防体育是指寓国防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通过国防教育与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达到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国防建设的双重目的。广泛开展大学生的国防体育活动,加强国防体育训练,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保卫祖国、巩固国防,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通过体育运动为军事斗争服务。xxx认为,在学生当中开展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体力和智力发展,这些学生入伍之后,“士兵的质量就会提高两倍”,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建设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日常举行的许多体育比赛项目,如射击、游泳、跑跳、投掷、骑马、跨栏、拳击、击剑等都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有些则是直接从军事活动演化而来的。组织与国防有关的各种体育活动,举办各种军事体育竞赛,使学生达到国家和军队规定的各类人员的体育标准,以增强其身体素质,磨练国防意志,这是国防体育的根本任务。国防体育不受职业、年龄、性别的限制,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是国防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国防体育被正式列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1952年成立了国防体育协会,1956年经xxx常务会决定,建立了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国防体育活动遂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奥运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但在全民健身、对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尤其是国防体育上做得非常不够,因此,我们应在加强全民体育活动的同时,着重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广泛开展射击、武装越野、定向越野、武装泅渡、军事野营、跳伞、通信、航模、舢板、负重登山等活动,使国防体育成为一项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又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活动。
保卫边疆,捍卫祖国,维护社会稳定,已不是军人独有的责任。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每个公民都应尽其责任。身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因此,应把国防教育、国防体育推广到各级高校,把学生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将革命英雄主义推广到全社会,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爱国、崇勇、尚武、拥军的良好风尚,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4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8页。
:《国防教育应纳入思想教育总体系》,《解放军报》1988年10月25日。
4.任连奎主编:《国防教育教程》,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5.《马克思xxx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7页。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军事理论课论文字(实用10篇)
- 2023年冬至祝福语简短10字(优秀15篇)
- 冬至文案简短(优质19篇)
- 古城文化历史宣传方案设计(九篇)
- 最新冬至送给最爱的人的祝福(精选8篇)
- 点灯者读后感教师版(大全9篇)
- 读海底两万里征文(精选17篇)
- 元旦文艺汇演主持稿四人(实用15篇)
- 2023年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总结(优秀11篇)
- 生产车间年度工作计划(模板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