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藏族文化导游词(精选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9:12:46 |
  • zdfb |
  • 7页

社会化是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趋势,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的清晰,逻辑的严密,表达的准确。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范文的摘录和说明,希望能对您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一

游客朋友们,顺着绿意深深的通幽曲径我们来到了“雅女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对联“采樵无路花封径,沽酒有门树锁庭”。不错,这里是碧峰峡休闲度假的另一处佳地。游客们常常在此歇脚,它既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景点,也是一个餐饮娱乐的休息场所。

雅女园临水而筑,奇花异草争芳斗妍,涧水潺潺如玉带凝烟。如果说精致玲珑的院落、缓缓旋转的水车,流光溢彩的青铜壁画,构筑出一种雅致的意境,那么一幅幅文彩蜚然的对联便透出些雅致的神韵来。同是餐厅,它题上“揉得春色便为酒,剪下秋光即是诗”横批“凤幄鬓影”,就别具滋味;同是歌厅,它挂出:“身如孔雀千般秀,音似黄鹂一样清”横批“绕指”就倍增风流。就连洗手间也有对联:“来人方便,去者轻松”,横批“通泰”,不经意间流露出雅致的幽默来。

而雅女,是雅女园的灵魂。传说雅安的女子是女娲的后裔,所以丽质天成,颇有灵气,犹如璞玉,虽未雕琢而自有风情。她们落落大方,彬彬有礼,象碧峰峡中清澈的流泉,有一种无言的温情和从容的镇静。在窗明几净的园中坐下,点一杯清香提神的碧峰黄芽,看看面容姣俏的雅女们斟茶送水的优雅身影,听听她们细柔宛转的亲切声音,就如同一幅怡人的风景,不知不觉地温暖你度假的心情。

在雅女园,品茶有碧峰黄芽、碧峰甘露;饮酒有“碧鹿”、“碧血”琼浆。菜蔬多是野味,素有新鲜清香的野菜,荤有难得一尝的珍馐。尤其是闻名天下的雅鱼和雅女泡菜,均为席上不可缺少的佳肴。酒足饭饱之际,泡几盏清茶,或与三朋四友打牌对弈,或与情人知已促膝谈心,很是惬意。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二

在历史上,文成公主是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伟大女性不假,然而,她却并非是第一位进藏和亲的唐朝公主。在唐朝民族史上第一位“和亲”使者不是文成公主,这在甘肃武威凉州区青嘴喇嘛湾吐谷浑王族墓的发掘中已得到了证明,她是大唐弘化公主,或称光华公主或西平公主,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二月,李世民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民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携带大批财物护送弘化公主入嫁吐谷浑与其国王诺葛钵成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即弘化公主下嫁第二年,文成公主才入藏与藏王松赞干布成婚。在文成公主经过青海时,弘化公主到西宁专程迎接。

现在大家不妨放开视线向车窗四周看去,便可看到青海牧业区、美丽的大草原了,草原上牛羊成群,隐约还可以看到洁白的帐篷。那么我想考考大家,如果我们在这些白色的大帐房旁边看到小帐房,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代表这一家有青年女子要出嫁了,而且是有几个女儿便搭几个帐篷,青年的男子看到这些标志,便可以自由地去追求了。在过去藏族姑娘到15——17岁,择吉日举行梳发辨仪式,谓之为成年礼,梳了发辨表示已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现在的姑娘一般在出嫁前才举行成年礼。到年龄的青年男女,相识后双方有了好感或一见钟情,在适合唱山歌的地方相遇,由男青年主动唱一曲“拉伊”表示爱慕之心,试探对方是否也引起对自己的注意和好感,如果姑娘有意,则也以“拉伊”作答,表白对男表年的爱慕之情,自此以后,这一对青年男女常幽会在山间小河旁,逐步加深感情成为一对甜密的恋人。

在不能唱情歌的场合,青年男女互相产生爱慕,以眼传情,默默地沟通二人心灵,互相看得多了,便投以甜密的微笑,男青年随手拣起牛粪块投以对方,等待女方以同样的方式,回投过来表示心愿。藏语谓牛粪为“昂哇”与古藏语“要来”同音;男青年投一块干牛粪,向女方表示:“我要来与你幽会”,如果姑娘不同意,就不投任何东西,此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回投一根柴禾或一个纸团,表示回答:“你可以来或请来”,男青年便在夜晚或认为恰当的时机来到姑娘的帐篷与姑娘幽会,以这种方式沟通青年男女间的情怀,是青海藏区流行的大家都能心领神会的传递情爱的“哑语”,当你来我往,相处之中两人都觉得情投意合,都有在一定生活的愿望时,向双方父母表白心愿,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才能正式确定两人的恋爱关系。青年男女恋爱自由,双方父母不加干涉,但在结婚前,要征得父母及长辈的同意,皆大欢喜,才确定婚姻关系。遇到青年男女相爱要求结婚而父母不同意的情况时,这对恋人相商后由男方约同好友,在夜间到姑娘家,持一条哈达挂在门上,悄悄领着姑娘出走,这种习俗叫作“领婚”,第二天清晨男方再托媒人去求婚,在这种先斩后奏,即成事实的情况下,父母会表示同意,随之举行婚礼,但也有一种说法,小伙子伙同好优领姑娘出走后,生米煮成熟饭,但小伙子要为此负出一定的代价,什么代价呢?那就是为丈母娘放三年的蚝牛,那么大家现在只需要稍加留意,便会看到在草原上悠闲散步的牛羊了。

草原上的看牦牛,身驱高大,性格温顺,力气大而且能过雪山,走草地,被藏族人们誉为“高原之舟”,而且在牦牛当中,以白牦牛最为珍贵,被藏族人民看作是圣洁的象征,但是全身纯白,没有杂色的白牛是极其罕见的。在大家都熟悉的电影《红河谷》当中,宁静扮演的角色,那位头人的女儿,便骑着白牦牛,同时又成为地位与忠贞的象征。来到草原,我们看着这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家是否与腾格尔先生的那首歌《天堂》中所唱“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找到共鸣呢?确实会带给我们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有几句俗语是这么说的:“草原上的牛羊睡的是席梦思,盖的是蚕丝被,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冬虫夏草,拉得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草原上的牛头枕着软绵绵的草原,盖着蚕丝一样的云朵,吃着黄金草,可真的是养尊处优啊!有机会呢,大家不防去品尝一下草原上各色的牛羊肉,味道是不是非常鲜美。

看着草原这一系列令人沉醉的美景,我们还是见景说景,大家也许也已经注意到,在我们车行的公路两旁的沙道上,有好多的藏族群众正在磕着长头缓缓前行,他们是虔诚的朝拜者,正在沿着脚下的唐蕃古道去往拉萨,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他们对佛教的信仰之深、之诚,令人叹服,同时他们讲求“不求今生求来世”,今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来世积德,走进藏族牧民家中,几乎是家家挂佛象设佛龛,进门第一眼看到的是醒目的“唐卡”卷轴画和佛龛,在家业区的藏家,佛龛前还供有青稞、小麦、豆类等农作物,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藏族到了中老年,人手一个嘛呢经轮,走到什么地方带到什么地方,永不停息地转动,关于藏族和藏传佛教以及互相之间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深远的话题,我们现在只做一个小小的引子,更多详细的内容到明天去往塔尔寺时给大家作以详细的讲解,那样也更容易体会到这个民族与他们的信仰之间那种一脉相承的关系。

青海各地的藏族,以所处地理位置和方言来区分,除玉树藏族自治州与康藏接近处,其它各地,都操安多方言,属安多藏区,青藏高原藏族的源出和发展,在藏族人民中,有许多关于岩魔女与猕猴结合而出现的传说,都说度母点化的岩魔女和观世音点化的弥猴结合繁衍后裔,成为藏族的族源。藏文史籍《西藏王臣记》、《红史》等著作中,亦有度母点化的岩魔女与观世音点化的猕猴相结合,生下六个儿女,其类父者敏锐利落有慈悲心,其类母者赤面贪恶且笨拙等记载,与《后汉书.西羌记》记载,青藏高原最早的羌人领袖无弋爰剑,在秦厉公时为秦所拘留,以为奴隶,后来从秦逃出,路遇一被割去鼻子的女的奴(史称“劓女”),遂成为夫妻,在秦人急追之下,二人逃到三河间,即今天的河湟流域,传宗接代发展羌人社会的记载同出一辙,劓女和岩魔女的形象完全一样,都是因感到自己面容丑陋而以长发覆面。关于藏族祖先源出神话中,点化岩魔女的度母,亦即昆仑神话中的西王母,而点化猕猴的观世者菩萨,则是华夏各民族心目中美丽善良、镇恶扶善,护佑天地一切生灵,赐福于人民的女神化身,昆仑神话源出于青藏高原,随着古代羌戒土著与西徙的鲜卑人吐谷军和东扩的吐蕃以及后来的蒙古人,为争夺青海草原牧场而发生的战争,造成民族大迁移,使昆仑神话在华夏乃至临近的亚洲各国广泛传播,形成盘古天王与太元玉女降生了西王母和东王公以后,在华夏大地上便有了人类,轩辕黄帝便是华夏开天辟地第一人皇,黄帝传宗接代,代代统领着华夏各族儿女这样一个系统的神话。藏族人民中流传的祖先源流的神话,各地名山大川的神话,江河湖海的神话,以及格萨尔王传奇等民间神话的故事,都与昆仑神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昆仑神话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便是传说之中藏族的起源,经过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松赞干布首次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政权,吐蕃王朝,发展到元代,在青藏高原实行政教合一的行政管理政策,保护和推动了吐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诸位团友,这便是历史上关于藏民族最早的一些记载,作为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除了前面给大家讲到的别有风格的婚礼习俗,藏族同胞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独特的烙印,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并使之渗透于整个民族的饮食、歌舞、语言、节庆、禁忌及丧葬,大家现在往我们车行的左前方的山头看,可以看到在空中飘荡的`五色彩绸一样的丝带,那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那便是藏族的经幡,上面印有经文,有蓝白绿红黄五种颜色,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绿水、红火、大地;也代表我们经常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信徒们认为经幡挂在经杆上,风每吹过一次,就把经文向上天传述一遍,也就给自己积了一份功德,在大量的经幡下面,人们往往可以看到由玛尼石刻堆砌而成的玛尼堆,所谓的玛尼石刻,便是藏族群众在转山捡到的石头上面刻上经文,这也是信仰藏传佛教的人闪为自己积功德的一种方式,中国最大的“玛尼堆”在青海玉树,称“嘉那玛尼堆”,有25亿多块玛尼石,高近2米,大约花了近300年时间,占地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我们一路走下去,还会看到撒在山顶或路口的“龙达”,包括转经,转嘛呢经轮,转寺庙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建功德的不同方式。那么刚才指给大家看的有许多经幡的地方,事实上是一片已然废弃的天的葬台,这就不免要说到藏族朋友的丧葬仪式了。

藏族的丧葬,有天的葬、水葬、火葬、塔葬和土葬等多种形式,在藏族社会,根据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和善恶,以及死亡原因而采取不同的葬法。每种丧葬形式,在不同的地区,有其不同的含义。

我们依次从水葬、火葬、塔葬、土葬和天的葬来说。

水葬,原本是生活在江河湖泊沿岸地方的人们对死亡者因地制宜实行的葬法。认为尸体在水中被鱼类吃掉,其灵魂能升到天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藏家,实行水葬的人一般是经济地位底下的鳏寡、孤独者、神经失常者、疯人、传染病患者和乞丐等人死后实行的葬俗,在果洛地区,婴儿和儿童死后一般用水葬的习俗。

火葬和塔葬,有着连带关系。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了,因此,在以后的佛教教义中规定,喇嘛高僧死后要火葬。火代表光明,火化后让灵魂随烟升到西天,认为火葬是吉祥的丧葬形式,故火葬仅限于喇嘛高僧享用。自元代萨迦法王八思巴统领卫藏政教大权,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特别是格鲁派实行政教统治后,达官贵人(大头人、千户、昂索)死后也随之享用火葬,骨灰撒向高山之巅,随风飘向天空,灵魂也随之升入“天堂”。有名望的转世活佛,焚化后将余骨收集起来,葬于灵塔之中,这就把火葬和塔葬合二为一了,这就是藏族丧葬习俗中,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最高葬法。而塔葬又有舍利塔和肉身塔两种,仅限于达的赖、班禅和各寺院的大活佛圆寂后享用。舍利塔就是人火化后,将骨头的结晶物放入精美的塔内,肉身塔则体现了藏族僧人高超的医学水平,活佛圆寂后,要将人的面部和身体进行重塑,披上袈裟,面部贴金片,然后放入特制的灵塔,永久保存,灵塔可以分为金、银、铜、木、泥五种,根据活佛地位的高低分别存放,塔的表面都会镶有金、银、绿松石、玛瑙等名贵珠宝。

土葬,既墓葬,一千年多年前,吐蕃赞普和王室成员死后都实行墓葬,现西藏穷结县的藏王陵,至尽仍保存完好。自佛教传入西藏之后,逐步传播成为青藏高原广大藏族人民的共同信仰,在丧葬习俗中也注入了佛教教义,改变了过去的葬俗形式,原来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土葬,现农业区的有些地方的藏家也实行土葬。

天的葬,是广大藏传佛教信徒普遍采用的大众化葬俗。佛教教义要求人们乐善好施,不惜生命和肉体。天的葬就是尊照佛教教义,人死后,把肉体无保留地施舍给生灵,灵魂才能得以超脱,升入极乐世界。在青海各藏区,天的葬的程序大同小异。人死尸体还未僵硬,便由僧人用毛绳捆绑成坐化姿势,早晚念经超度,让亲友凭吊祭奠,三天后根据僧人卜算择吉日出葬。各地寺院附近和居民较集中的地方,都设有天的葬场。死者送到天的葬场,由司葬僧人分别死者的性别、年龄和死因,放置在各人应有的位置上,举行葬礼。有人曾在果洛州一天的葬场目睹了天的葬的全过程:这天清晨,从德昂乡驮来一男尸,跟随来送葬的死者亲友,从牛背上解下死者,抬上葬台,僧人让来送葬的亲人回避后,解开裹尸布,面朝地背朝天,置于石板铺成的葬台,吹响法螺,煨桑诵念,也许是柏香的气息,或是法螺的号召,不多时,“神鹰”秃鹫,兀鹫从四面八方的天际飞来降落在天的葬场山顶上,这时僧人口中念念有词,与死者拉开距离,神鹰们又从山顶连蹦带跳向葬台伏冲下来,猛食狂吞起来。好一阵拉扯争食,吃完肉和内脏,剩下头颅屑头,由僧人砸碎与糌粑一起拌好揉成团,喂鹰至到全部吃光,天的葬完毕,死者亲属和送葬者都因为被神鹰神鸟吃得快,吃得干净而感到欣慰,带着一种安然的伤感离开了天的葬场。这件事不免留结我们一个疑问;神鹰真的能从千里之外听到法螺的声音,真的能从万米高空看见地面的血点吗?为什么有的尸体很快连肉带骨吃光,有的尸体三番五次的诵经吹号才肯吃,而剩下的尸骨只好砸碎和泥捏成供品,供放在嘛呢石堆之中呢?难道真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左右神鹰吗?天的葬之俗真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不过可以肯定,藏族信民的这一丧葬习俗,是不污染环境的一种丧葬方法。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三

进入札达,我们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这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札达土林。

其实,札达土林是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朗铁藏布(象泉河)流域原系上新世古湖盆,湖盆由被朗钦藏布所切穿的5个小湖盆(姜叶马、达巴、札达、香孜、曲松)组成。

各湖盆中均有厚层的上新世湖相沉积,曾在沉积层中发现上新世古长颈鹿化石。札达县附近沉积层厚达80。米,主要是灰黄色粉砂岩,质地较松散,经流水侵蚀后地形破碎。由于层理几乎完全水平,叉处于干旱气候条件下,河岸阶地亦甚明显,现在深厚的.灰黄色粉砂湖相沉积已被朗钦藏布及其支流切割,形成外貌酷似黄土地区,但比黄土地区更为壮观,规模空前的土林地区。由于不同岩石的差异侵蚀,常常形成形态奇特的岩壁和微地貌。

结构致密而坚实的砂岩和砾岩常常成为粉细砂岩和黏土岩的保护层,或平铺于岩壁的顶部,或突出于岩壁之上,与软岩层交互,组成雄伟挺拔,奇特多姿的古城堡、古城墙、塔林等形态,是古格独特的地理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这里宛若神话世界。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严整的山体有的宛若一字排开的罗汉.有的酷似鳞次栉比的城堡,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t生动富丽。

县城边的象泉河和土林绚丽异常。河边的陀林及附近废圮的佛塔在暮色之中神秘而庄严。这一带的土林中有多处早期人类洞窟遗址。还有广泛分布的岩画,有人据此认为,苯教传说中象雄古国的都城琼隆俄卡就在今阿里札达境内的琼隆地方。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四

各位旅客朋友:

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屹立在田间林园、藏房路边,随处可见的古碉以及残垣断墙的古碉遗迹,都是先民们用超人的智慧和汗水铸就的古代文明,同时也谱写了藏民族建筑文化的光辉一页。

20世纪初的一个秋天,法国人斯廉艾先生,沿大渡河溯源而上,突然,大渡河对岸梭坡大寨一座座林立的古碉映入眼帘时,就象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俯视日夜奔流的大渡河高呼:“奇迹!这是东方新大陆!”随后他不停地按照相机快门,拍摄了一幅幅古碉照片,他的古碉摄影作品在法国里昂参展,一时在法兰西引起轰动。

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藏学家任乃强先生前来丹巴考察古碉后,在他的史学名著《四川上古史新探》中这样描述梭坡古碉:“在一山弯的斜坡上,依山临江,外人不易至。隔江望去,有数十高碉参天,恰似上海浦东工厂烟囱林,为一大奇观。”走进古碉,抬头望去,在蓝天白云下,高耸的古碉凌空挺拔,低头环顾,绿茵田野间的藏房与巍峨的古碉相映成趣。可能大家会问,梭坡究竟有多少高碉?据新统计,梭坡全乡有高碉116座,其中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有82座。可以这样说,梭坡是我国西部藏羌地区高碉分布密集的乡村。

丹巴县称为“千碉之国”。那些古碉,座座拔地擎天,高的有10余层楼房,矮的也有10多米高。丹巴古碉形式多样,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二角碉、十三角碉,尤以四角碉为。从功能分类看,大致可分为家碉和寨碉两类。家碉以户为单位,依房而建;寨碉以村或部落为单位,一般建于道路要塞、山梁高处。寨碉又根据其作用可分为烽火碉、要隘碉、界碉、风水碉和战碉等。

丹巴古碉端正笔直,棱角如刀峰,墙面十分平整,墙体用石块砌成,厚实而坚固。这些古碉,虽然历尽数百年的沧桑岁月,有的已经开始倾斜,有的已经成了飞鸟的栖息之处,但无论发生残酷的战争,还是长年累月风雨浸蚀,座座高碉依然凌空屹立,丝毫磨不了它那顶天立地的雄浑大气。

现在我们来到了梭坡乡莫洛村,这里是高碉分布的核心区。站在莫洛村藏房顶上是观察古碉群的位置,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八角碉和两座四角碉。紧挨着四角碉的民居的主人,就是邓平模先生在《去丹巴,看古碉,藏寨和美人》中所提到的格留翁都,虽然他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对古碉有很深的情结,曾即兴抒发“残年向谁哀,历尽风霜雪,挺直如天柱,谁晓古碉情”的诗句,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从格留翁都家的房顶可以直接进入四角碉内,游客可以解读古碉的内部构造。近年来,凡来梭坡的旅游爱好者,都会亲临古碉内部,乘兴一睹为快。

放眼望去,大渡河对岸的蒲角顶山寨的处,有一座隐约可见的古碉,便是享有“嘉绒碉王”之称的十三角碉。相传在嘉绒藏区,历史上仅修筑过三座十三角高碉,在丹巴县境内有两座。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蒲角顶山寨的那一座,可以说这是十三角高碉的绝品。近几年,法国芙瑞塔女士先后四次来丹巴考察高碉建筑;专程两次在蒲角顶考察十三角碉,并将碉墙中的筋木碎屑带到美国化验,证明该碉的建筑历史下限为580—630年,大约元末明初所建。

大渡河沿河两岸地形复杂,相对高差悬殊,山脉逶迤,奇峰耸立,怪石磋峨,山河相间,河谷纵横,河床陡狭,激流惊涛拍岸,势不可挡,堪称天堑。大家请看,河对面的悬崖峭壁上,还残留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断断续续的古栈道。此外,不远处还有几处“逢壁”和“一线天”。

大渡河峡谷惊险雄奇的壮观,遥远的长江三峡亦频频回貌,为之惊叹!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五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藏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存在,作为藏族文化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舞蹈文化同样也是十分独特的存在。藏族舞蹈多姿多彩,独居魅力,藏族舞蹈就是以它独特的艺术性和宗教性,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藏族地区独特的宗教文化和信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藏族的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是相依相存的,宗教文化不断影响藏族舞蹈,藏族舞蹈充分反映、表达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在藏族舞蹈的表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藏族舞蹈包含了很多丰富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随着近些年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在研究藏族舞蹈和宗教文化。以下通过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的分析,来促进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的共同发展。

传统的舞蹈艺术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产生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舞蹈这种文化已经印刻在人们心中并且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丰富人类生活以及从古至今的精神文化。藏族舞蹈是形态鲜明的民族舞蹈,是在藏族五千年发展史上发展下来的,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藏族舞蹈是传统的五大舞蹈之一,承载着藏族人民的文化以及信仰,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小型社会缩影。在中华民族的所有舞蹈分类中,本身少数民族的文化就是相对特殊的,在这种情况下,藏族文化的底蕴以及表现形式都是令人惊艳的,并且藏族相对来说对于宗教是信奉的,宗教文化对于藏族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影响较大的,因此藏族舞蹈发展至今,宗教文化对其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二、宗教信仰影响舞蹈。

在封建社会,人类对于大自然有许多的敬畏之情。自然界许多奇幻的景象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恩赐同时也有惩罚,因此人类认为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抵抗的,并且认为这种自然的力量是可以支配生活、支配人的意识想法,对于大自然,古时的人们是怀揣着敬畏之情,认为是神创造了这个世界并且可以预知操控着整个世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在人的意识依赖下被创造。佛教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对过去的忏悔以及对未来的希冀,在藏族的生活以及文化传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藏族的信仰当中,佛教不仅仅是唯一的信仰,只是大多数人都信仰佛教,宗教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藏族舞蹈的传承以及发展。

在舞蹈的表现上,藏族人民对于舞蹈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在藏族的舞蹈中,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向左方向进行旋转然后再向右方向旋转,方向的变动是以顺时针的方向进行变化,这些顺时针不仅仅体现在舞蹈方面,在生活当中,顺时针无时无刻不在藏族人民当中体现,例如寺庙的右旋以及生活中有关旋转的东西都是依靠右旋,其实这些表现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在佛教的有关文化当中,佛教是推崇方向的顺时针变动,因此藏族人民出于对佛教的崇拜心理,在生活等方面也都是在右旋的基础上,在藏族舞蹈方面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对于佛教的尊重以及推崇正是表现了藏族人民对于佛教的信仰,想要依靠佛教来表现对于生活的向往。在历史的发展中,藏族舞蹈与宗教信仰结合,所要表现的是人民对于生活幸福的向往,宗教信仰正是给人以期待。

三、推崇宗教思想影响舞蹈。

对于宗教的信奉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藏族人民,藏族舞蹈更是如此。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有一部分寄托在舞蹈的表现形式上,因此舞蹈的表现形式上很大一部分是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藏族舞蹈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表现的,一种被称为“民间舞蹈”,另外一种被称为“藏族舞蹈”。虽然分为两类,但是宗教思想在这两种舞蹈中都有所体现。

民间舞蹈顾名思义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舞蹈,这种舞蹈的起源是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流传至今,在这种舞蹈方面,表现的是历史的源远流长,是从古至今的人们思想境界的变化。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当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在舞蹈的表现形式上也是各有各的特点,藏族舞蹈是特点尤为鲜明的一种舞蹈。“卓”“谐”“热巴”等舞蹈都是属于藏族的民间舞蹈,却因为地理位置等的差异,所表现形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这几种舞蹈当中有的舞蹈注重的是动态的效果,热情奔放,有的舞蹈注重的是柔情的效果,在轻柔静态的音乐中体现舞蹈的静美。有的舞蹈是简约大方,但是有的舞蹈注重的是跳舞的艺术节奏感,因此动作也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在“民间舞蹈”的“卓”舞蹈当中,宗教意识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在“卓”当中,动作豪迈,大多数舞蹈者不拘小节,是藏族人民用来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即兴表演的形式是“卓”的表现特色。在藏族人民中,大家都是以自己表演的出众引以为豪的,并不拘泥于畏畏缩缩的表演,这些出众的思想是在宗教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对于藏族人民是一种激励式的一种存在,它激励着藏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

众所周知舞蹈产生于祭祀等活动中的仪式,在祭祀等活动中,舞蹈的加入让原本的活动会显得更加神灵化以及具有仪式感。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舞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在古时的西藏,祭祀巫术等活动都是运用舞蹈,渐渐地发展出了一种新的藏族舞蹈—羌姆。羌姆是藏族舞蹈中的一种重要的舞蹈,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羌姆是表现驱鬼降魔的一种宗教化的舞蹈。每次到了庙会或者法会的时候,羌姆这种表演形式的舞蹈都会表演一两天,这种形式的舞蹈是受到教徒喜爱和推崇的。在羌姆当中的舞蹈表演形式以及服装道具的模板都是按照佛教里面的形象所打造的,羌姆的表演氛围相较于其他的舞蹈来说是比较严肃的,甚至会让人觉得恐惧。由此可以发现的是,宗教意识对于舞蹈的表现是有很大影响的。

四、宗教文化影响舞蹈。

在古时社会,舞蹈是在对于神明请求时所表演的,用舞蹈的形式来祈福。请求神明对于未来生活的照顾,请求神明可以保佑五谷丰收,保证人民生活幸福,并且也是为了可以供奉神明,由此才产生了最古老的舞蹈。藏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公元八世纪时佛教就在藏族当中被传承至今,因此传统的宗教文化对于藏族舞蹈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虽然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藏族人民的宗教意识略微淡薄了一些,但是宗教文化意识对于藏族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舞蹈是藏族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种,在舞蹈当中加入宗教文化使得藏族舞蹈在舞蹈行列中变得独特。在文化的发展当中,不仅仅是宗教文化影响着舞蹈,舞蹈也间接地影响着宗教文化,同时舞蹈也让藏族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舞蹈表演者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宗教文化,使得宗教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人民也乐于相信宗教可以带给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

五、现代藏族舞蹈的宗教文化发展。

随着時代的发展,现代藏族舞蹈并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发展行列,信息的全球化使得舞蹈的发展也面向全球化,在全球化的发展当中,藏族舞蹈不应该仅仅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结合其他文化元素的发展,在原有的宗教文化当中加入更加新颖的元素,但是不能丢弃原有的宗教文化。藏族文化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的,舞蹈只是反映文化的一个小小的方面,随着国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藏族文化方面受到很大的关注,藏族舞蹈更是在关注的首要行列。古老藏族舞蹈融入了新的元素产生新的现代舞蹈。在现代舞蹈的创作过程当中,藏族舞蹈的造型方面并没有摒弃原有的造型,还是传承着最古老的藏族文化,将古老文化与新文化相结合所创建的藏族舞蹈将会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六、结束语。

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意义重大,藏族舞蹈所具有、所表达的文化信仰,都是藏族民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舞蹈也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活安康幸福的向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藏族舞蹈在现如今的创作过程中也融入了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这样的藏族舞蹈,不仅贴近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两种文化的碰撞产生了现在独特的藏族舞蹈。

参考文献:

[1]石胜.论藏族宗教舞蹈艺术[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六

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布达拉宫!我是导游林xxx,非常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我将带领你们游览布达拉宫,希望我能帮助大家!在游览之前,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些注意事项:不要掉队,不要破坏遗产,不要乱丢纸张。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是“世界遗产”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王朝灭之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布达拉宫不仅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民间故事也很多。几年前,有位陌生的老人在街头告诉一位男人,你前世没有修足情道,落不了俗,你的根必将落入西藏布达拉宫,再次修行才能得到真爱。他不相信,他终于遇见了他的她,却真的果如那位老人说的`,他上心了,她却不在意,他努力了,她还是不上心。他信了,去了西藏。她后悔了,追着他去西藏,他却已落发遁佛。她便在布达拉宫匍匐做祷告,一步一跪膝,三步一叩头,叩得满头满脸是鲜血,跟盛开的玫瑰花一样灿烂。他终被感动,跟随她回了尘世间。

关于布达拉宫不仅有民间故事,诗句也很多。例如:

白宫红殿湛蓝天,

盖世高原气万千。

竺法渐传三界远,

盛音近绕佛堂前。

它的意思是:布达拉宫,在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上。“布达拉”是观音胜地普陀罗的梵语音译,即佛教圣地之意。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相传是松赞干布专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殿堂房舍近万间,有宫殿、佛殿、灵塔、经堂、僧舍、平台、庭院等。红宫居中,白宫横列东西两翼,殿宇嵯娥,富丽辉煌,上耸蓝天,气势磅礴,令人神往。布达拉宫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布达拉宫我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尽情游览游览吧!如果哪些问题不会可以找我!祝大家玩得开心!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七

各位朋友:

首先欢迎大家光临亚洲大恐龙博物馆。我是解说员xxx,非常荣幸今天能为大家讲解。愿我的讲解服务能让您满意。

瞧,这座赭黄色的庞大建筑物好别致,好气派!它的外观酷似天然砂岩堆垒而成的岩窟,这就是举世瞩目的大山铺恐龙公墓、蜚声中外的自贡恐龙博物馆。现在大家已置身于精心摹拟的恐龙生活时代的自然景观:在一片由绿茵的草坪、粗壮的铁树、繁茂的银杏、高大的松柏类等裸子植物的衬托下,两条植食性的恐龙缓缓向我们走来,听,它们一声声的长鸣,仿佛是对各位的光临表示亲切的问候!这里充满了恐龙时代强烈的古野气氛。

1979年,在这里发现了举世罕见的中侏罗世(1.6亿年前)恐龙动物群埋藏遗址。该遗址以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数量多、种类丰富、保存完好、埋藏集中等突出特点而成为“世界奇观”。有人曾风趣地说过“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我们说,大山铺恐龙化石点是“窝中之窝”。

大山铺恐龙动物群埋藏遗址是全市160多处恐龙化石点中负盛名的。特别是这些恐龙标本,弥补了目前世界各地中保罗世恐龙化石稀少的缺陷,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中间阶段化石材料的空白,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埋藏遗址已被联合国收入《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预选名录》。

下面,请大家随我到展览大厅,去听一听那尘封已久的遥远故事,去领略一番大山铺恐龙动物群的风采。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石砌屏风上的“恐龙群窟,世界奇观”八个苍劲有力大字。这是原国务委员张爱萍1982年视察此地时题写的。这八个大字是对大山铺丰富的恐龙化百资源的形象概括。

恐龙是谜一样的动物。跨入知识厅,那远古生命的信息便扑面而来,这里可追溯世界恐龙化石的发现历史。从生命的摇篮海洋开始,生生不息的生命世界,一幕一幕在您的眼前掠过;重温生命演化的历程,困惑恐龙的绝灭、思索人类的未来,它给人类留下了教训,带来了启示。这里有组合有序的化石标本,图文并茂的生动简介,相互补充,纯粹是一个恐龙知识的大课堂。

“标本陈列厅”把我们带到远古时代惊心动魄的一幕。哇!我们来到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恐龙群中。突然,时间和空间好像在这里发生了倒转,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亿六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看,迎面走来的是三条悠闲漫步的蜀龙,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它们是三口之家。

瞧,前面的恐龙爸爸在昂首取食,恐龙妈妈口渴了,在低头饮水,小恐龙睁大双眼,正紧跟在后,深怕走丢了。蜀龙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的主要成员,是由原始向进步逐渐过渡的蜥脚类恐龙,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价值。大家看,蜀龙的尾端所具有的防御性武器“尾锤”。尾锤蜥脚类恐龙是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蜥脚类恐龙毫无防御能力的错误认识。大家可能会问:这三条蜀龙怎么姓李呢?原来是恐龙专家为了纪念修建都江堰水利专家李冰,而用了李氏为这种恐龙取名。

咦,这具背上长着许多骨板的奇特恐龙叫什么龙?剑龙。对,它就是著名的身披剑板的太白华阳龙。太白华阳龙的名字是诗仙——李太白与四川的古称——华阳组合而成。这具太白华阳龙骨架太珍贵了。它是目前世界上己发现的生存年代早、保存完整的剑龙标本。这一发现为剑龙起源于东亚的理论提供了实物依据。它可是我馆的镇馆之宝呢。

看着眼前一具具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我们的思绪好像来到亿万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太白华阳龙缓慢地走在丛林中,一边走,一边寻找着柔软的叶子吃,终于吃饱了,正准备就地躺下休息。

突然,随着旁边一声恐龙的巨吼,一个血腥场面在我们眼前呈现,一条名叫建设气龙的食肉恐龙正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匕首状的牙齿,挥动着带利爪的前肢,扑向毫无准备的太白华阳龙。太白华阳龙从梦中惊醒,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它也毫不示弱,它在发出惊叫声的同时,竖起它那17对剑板和尾巴上两对锋利的尾刺,使出全身力量,勇敢地进行自卫反击。一场殊死搏斗开始了……这时,树林里又响起了急促的跑步声,噢,旁边一条1.4米长的多齿盐都龙显然也受到了威胁,它则利用腿长善跑的优势,瞪着惊慌的双眼,逃之夭夭。

这场群龙搏斗的结果怎样?还是请大家按各自心愿去编撰吧!顺着空中传来翼龙的吱叫声,请大家抬头往上看,那就是恐龙的近亲,正在展翅滑翔的长头狭鼻翼龙,它正扇动着由身体侧面皮膜形成的双翼,为捕食而盘旋在水面上空。

这时,突然湖面水花四溅,恐龙的远亲蛇颈龙正捕咬着一米长的鳞齿鱼……在湖岩另一边,扁头中国短头鲵正在不停的进食,它是幸运生存到后的原始迷齿两栖类动物;岸上的乌龟们正爬来爬去……在这约700平方米的展厅里,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恐龙世界,而且他们都是变成了化石的真实存在动物原体,并不是人工仿造的东西,这就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无比珍贵和独特的魅力。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恐龙及伴生动物1.6亿年前的生活场景,而今天所看到的化百标本是从哪儿发掘出来的?它们在地下也是这般威风凛凛吗?请大家到化石埋藏厅吧。

这就是化石埋藏厅。它是我们建馆的依据,陈列的精华。化石埋藏厅规模宏大,展示的化石埋藏现场达1400平方米。我们凭栏俯视化石坑,可见大量化石交错横陈,重叠堆积,镶嵌在灰绿色的砂岩中,其场面蔚为壮观。经勘察,这里的化石富集区面积达70,000平方米,是举世罕见的中保罗世恐龙动物群化石宝库。目前仅在发掘2,8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获得200多个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个体的上万块化石。现在己经鉴定出20多个珍贵属种。

我们已经看到:现场的化石即便是分散的骨骼,也有不少骨块是关连在一起的。大家看,3号就是一具身体骨骼保存非常完整的蜀龙。目前我们发现的完整恐龙骨架达30具以上。看着这些恐龙冰凉的尸骸形成的化石,真令人心灵震撼!它们躺在这儿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遥远时代凄惨的故事:

原来在一亿六千万年前,这些恐龙就生活在这片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的湖滨平原上,它们成群结队在这得天独厚的乐园繁衍生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龙”有旦夕祸福。一场意外的“砷中毒”,使大批恐龙及伴生动物暴死,皮肤、肌肉、内脏等软组织腐烂掉了,骨骼埋藏于风平浪静的湖滨砂质浅滩之中,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砂子固结成砂岩,骨骼石化成化石,保留至今,成为大自然的奇观。

这是一种关于恐龙死亡原因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放射性污染”。究竟是怎么回事?朋友们,您们一定会有自己的猜想吧。那个时代究竟是怎样终结的?当时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多恐龙集中死在这里?这是一个正常死亡事件,还是一个异常死亡事件?这一系列问题常常萦绕在我们现代人的脑海里。

这正如我们站在中央大厅逗号形栏杆所蕴含的意义一样:我们人类对探索恐龙的奥秘还没有结束,对恐龙的认识,现在只能作逗号,不能划句号。总之,世界性恐龙的绝灭之谜是生物进化史上的奥秘之一。罪魁祸首是谁?肯定是当时极度恶化的全球性环境污染。人们对于恐龙绝灭之谜的兴趣与日俱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目前正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而令人欣慰的是,地球人已开始觉醒,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呼吁全人类共同努力,爱护好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各位朋友,现在您看到的是亚洲地区完整、漂亮的肉食性恐龙——和平永川龙。当我们发掘时,它在地下昂首翅尾,呈侧卧姿势,上下牙齿紧闭着,后肢似乎在用力向后蹬,这又向我们喻含着怎样的故事!一天,肉食龙正在追捕猎物,突然不小心后肢一下陷入泥潭,随后拼命挣扎,可是却越陷越深……现在的情形表明,它死前曾经有过一段痛苦的挣扎。经研究人员精心设计,重新显示出肉食性恐龙的雄姿。您看它张牙舞爪,跨步向前,我们仰望着它,仿佛听到了它那震撼人心的脚步声。

各位朋友,在我们的参观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大家再一次亲身感受一下远古生命的气息。这里摆放着恐龙真实的骨骼,由观众们自由看,随意摸,据说,摸了龙骨可能会给您们带来好运。

自贡恐龙博物馆从1987年至今开放以来,深受中外游人的喜爱。《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林式单位》,《优质服务示范单位》等殊荣接踵而至。现已规划,她的未来将是一个寓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的恐龙王国公园。

各位朋友,我的导游服务到此结束了。永远开放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恭候大家能再次光临。谢谢!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八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党岭景区,从丹巴县城出发,溯革扎河而上,大约80公里。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公路两岸茂密的森林?这一带就是党岭风景区了,党岭,景色绮丽,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和“人间仙境”。而且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被称之为“天然植物园”。

现在我们进入了红松林风景区。满山遍野的红松林,俯视一片绿,横看一片红。笔直而光滑的树身如红漆涂抹般鲜艳,远远望去象无垠的红色海洋,山风吹来,树顶绿冠与树身红衣相映成趣,构成斑斓的自然画卷。

党岭河穿过葱茏的密林,沿着蜿蜒的山谷向东奔流。河谷两侧山势巍峨,均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之间。山顶皑皑冰雪,山腰茫茫林海,山麓湍湍流水,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难怪当地藏民对“党岭”一词的解释是“神仙选择的地方”;海内外的游客更是赞叹:“党岭一游,不虚此行”。

红军长征时期,在丹巴境内翻越的大雪山就是党岭山,此山终年积雪,又称万年雪峰。当年,多少英勇的红军战士因雪崩而长眠于党岭雪山。大自然如此神奇,党岭山高耸的雪峰形如红军战士的头像,因此,当地的人们称之为“红军像”。

党岭风光集雪山、草甸、群海、丛林、温泉为一体,使游人感到身临“人间仙境”。党岭景区有十多处高山海子(湖泊),站在群海对岸的山梁上,即可一眼观四海,四个海子象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连绵起伏的雪峰下,其中两个的海子为“葫芦海”和“卓雍措”。

葫芦海在森林线以下,四周被冷杉、高山柏、杜鹃等葱林环绕,葫芦海面时尔静得似一坛美酒,时尔微风拂面,扬起层层漪涟,远观外形,酷似天崖芳草间静置的酒葫芦。葫芦颈处有一对奇石,形似海龟昂头对饮湖水。卓雍措形同弯月,以纯净的翠绿色为基调,俯视卓雍措,波光鳞鳞,与蓝天雪山交相辉映。遥望美丽的党岭雪山,淡淡的云雾罩在皑皑雪峰上缥缥渺渺,亦真亦幻,这情景就象头蒙轻纱,含羞似露的仙女飘然而至,令人神往而不忍归去。

党岭景区,高原湖泊平滑如镜,蓝天白云、莽莽森林,巍巍雪峰倒映湖水中,显得格外清晰明亮。其实,高山湖泊就是万河之源。在高原上,一个海子就是一条河流的源头,从涓涓细水开始,到淙淙溪流,以至江河滔滔……,由此,我们通过静观高原湖泊,感悟万物变化发展的哲理。

党岭温泉众多,星罗棋布,什么喷泉、间隙泉、药泉……应有尽有。

草坪中央的温泉就叫草坪温泉,温泉呈黄色;到了近处就感觉到有一股暖融融的小气流,大大小小的泉眼咕咕冒着热气泡,蒸气似炊烟袅袅升腾。当地人已将此温泉神化了,一说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又说它是“国王”温泉,因过去土司常在此沐浴而得名。从草坪温泉上行,便是“巴玛温泉”,泉水呈白色,相传“巴玛温泉”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主治多种妇科病。再向前行,便是火药泉,人未近温泉,远远地飘来阵阵火药味儿,当地人称其是金刚菩萨的化身,泉水呈绿色。

温泉是天然的药用水,不仅能为人们洗洁身体,解除疲劳,还能治疗各种疾病。尤其对胃病、肾病、皮肤病、关节炎、四肢麻木等有很好的疗效。

“飞机坪”,绿毯似的草原,宛如宽阔平坦地机场。整个草原环包成片的原始森林,草原尽头横卧起伏的丘陵。草原中央,零星撒落白色、黑色的帐篷,仿佛海面上游弋的小船……。人行其间,情趣盎然,就像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中。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九

属唐代早期大型吐蕃墓葬群,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吐蕃墓葬。分布在长约7千米的热水、扎玛日、沙尔塘、斜歪4个自然村。1982―198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发掘与清理,大部分已被盗掘,1986年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均有封堆,分梯形和圆形两种;以夯土或堆以砾石后再复盖夯土,

夯层间铺有沙柳枝条,夯土下方均筑平面为等腰梯形的石墙,边缘砌有土坯或泥球,并在其外侧涂以红色石粉;墓室为砌石,由墓道、中室、左右侧室和后室组成;封土堆前有规模巨大的祭祀坑、木车、木牍、玻璃器皿和金银器具。丝织品上有佛像、飞马及各种不重复图案130余种;部分文物及图案具有较浓郁的中亚风格特点。

大小墓葬共计200余座,其中一座,座落在一座自然山丘之上。墓冢背靠热水大山,面临察汗乌苏何,高出地面约30多米,远望犹如城阙一般雄伟壮观。墓葬墓高11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墓堆下还有3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围墙,高1米、宽3米。墓冢从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穿木,计有9层之多,一律为粗细一般的柏木。这种封土堆构筑形式和风格,为我国以往考古发掘中所仅见。墓南有陪葬坑和陪葬遗迹。

经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皮靴,金饰品、木碗、木碟、木鸟兽、陶罐、古藏文木牍、彩桧木片等。尤其出土了一批绚丽多彩的'丝绸织品,其丝绸质料良好,图案清晰,色彩鲜明,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丝绸品种有绵、绫、绢、刺绣等。图案中有珍禽异兽、花草树木、车马人物狩猎、西域人图像、织绵袜等为我国首次发现。

经有关方面专家研究认定,墓主人是唐代早期吐蕃贵族。当时还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这一吐蕃墓葬群的发掘,对研究吐蕃文明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以及藏族族源的探讨均有重要价值,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被文化部列为我国1983年六大重要发现之一。近几年的考古发掘又有新的成果,成为****年全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十

藏传因明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代表了藏传佛教的特色,也代表了藏族特有的文化景观。古印度佛教自传入西藏,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仍然具有鲜活的色彩和强大的生命力。这集中体现在藏传因明生动活泼的辩经活动中,而其最常用的论辩方式就是应成论式。直到现在,以应成论式为主的辩经活动仍然盛行于藏区寺院之中,他代表着藏族独一无二的逻辑文化。本文从藏传因明的起源与发展谈起,逐步引入藏传因明的应成论式,探讨其类型、结构和特点。

一、藏传因明的起源与发展。

(一)藏传佛教与藏传因明。

藏传因明起源于古印度。古印度人十分重视学习因明,把因明作为“五明”之一。其中,因是指推理的根据或原因;明是指知识或学问。因明通常被认为代表了古印度的逻辑学。因而,藏传因明也代表了藏区特有的一种逻辑学。

古印度因明历史悠久。相传,因明出现于上古时代的《奥义书》。但直到公元2世纪左右,因明才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当时婆罗门教内部六个学派之一的正理派重视研究因明,其创始人足目撰写了古印度最早的逻辑学专著—《正理经》。然而,印度本土佛教日渐式微,“当佛教逻辑在印度绝迹之后,西藏本土僧侣们的因明著述发展起来,从而逐步继续了印度的传统。”u藏传因明“忠实地保存了黄金时代的印度文明及印度哲学最杰出的成果”。

藏传因明在佛教传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佛教传藏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弘期与后弘期。划分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线是朗达玛灭佛事件。前弘期从松赞干布开始到赤祖德赞为止;后弘期自朗达玛灭佛事件之后,佛教又开始在藏地复兴。

据史料记载,唐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时,带来了一些佛经等物品,随从中还有一些僧侣。但总的来说,当时的佛教对藏区社会影响微弱。到松赞干布的第四代孙赤德祖赞时,佛教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并立足于西藏。随后,赤德祖赞之子赤松德赞在公元八世纪请印度中观派佛学大师寂护到藏地弘法。不久,寂护与藏人法光译出了陈那的《因轮》,这是藏传因明的第一本译著。在公元779年,寂护建成了桑耶寺,并请来了印度12名僧侣,开始在藏地剃度藏人出家。到了赤德松赞时期,统治者大兴佛寺,并组织翻译大量佛教经典。其子赤祖德赞更是把佛教推上了发展的顶峰。

然而,佛教与藏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矛盾日益恶化。这是朗达玛灭佛的重要原因。为了躲避迫害,大量佛教徒纷纷逃至藏地周围的地区并在那里继续传播佛教。后来,藏地统治者恢复了对佛教支持的态度,藏地佛教又开始兴旺发达,这就是所谓的“后弘期”。

(二)藏传因明的两个时期。

由于藏人未把入藏不久的古印度佛教进行本土化,所以早期的藏传因明带有古印度因明的特征。这一时期被称为“古量论”时期,也被称为旧因明时期。翻译印度佛教经典是藏人此时最主要的学术目的。

到了公元11世纪,佛教后弘期初,法称七论译全。俄·洛丹喜饶在桑朴寺给僧众讲解因明,并革新了因明论式,以辩经的方式规范学风,以辩难、讨论的模式强化僧众的逻辑思维训练,形成了藏传因明的独特风格。这标志着新因明时期的到来。在这一时期,藏人的自著逐渐增多,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量学,又被称为“新量论”时期。因明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佛理辩论中,形成最具特色的寺院论辩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藏传因明的发展。

二、藏传因明应成论式的流变。

在藏传因明的推理论式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应成论式。应成论式,藏文作thrhgyuz,是梵文的意译。它是佛家逻辑的一个术语,意思是,用论辩对方所承认的根据或理由,能够肯定正确的推导、诱导出或者证明对方所不承认的宗。

应成论式是大乘佛教中观应成派专用于反驳他人主张、维护自身义理的一种特殊推论格式。由于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都认为自己属于大乘中观应成派,并接受了用应成论式来排斥异己学派,因此,应成论式传入藏区后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从发展时期上来说,应成论式可以划分为早期和成熟期。

(一)早期的应成论式。

应成论式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它肇始于龙树。其后学,主要是佛护、月称一派把应成论式发扬光大。他们使用这种只破不立的论证方式去驳斥他人的论点,即利用对方所肯定的理由来否定对方的主张。这是应成论式的特点之一。

由于应成论式在反驳过程中能取得良好效果,被诸多佛教逻辑大家广泛介绍和采用,如陈那、法称等。但他们最终没有把应成论式定为正式论式,很可能是考虑到应成论式的破斥力量极易导致彻底怀疑主义的出现,从而影响佛家理论的传播。所以,古印度只产生了应成论式的萌芽。直至佛教入藏,应成论式才得到长足发展。

(二)成熟期的应成论式。

应成论式正式成为佛教逻辑论式,应该在恰巴·曲桑之后、萨班之前这段时间内。萨班所著《正理藏论·为他比量品》对应成论式下了定义。但有人从史料中推测,《量论摄义》是应成论式确立下来的“最早论著”。

萨班对应成论式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两点:第一,他对前人关于应成论式的分类进行评述;第二,他提出了自己关于应成论式的分类,并给真似应成论下了定义。萨班在列举了前人对应成论式的分类后,指出其中的混乱,并提出了自己对应成论式的划分:“自续之中亦同故,存在因无、遍违故,不容误难决定故;应成分四不应理。不成若分二真成,似应成式则成无,因此,遍成是错乱,故应成非十四种。”田他把应成论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真应成论式,一类是似应成论式。萨班给真应成论式下了定义:“通过说许立不许”田,就是以种所许因来成立敌所不许宗;他给似应成论式下的定义为:“说许却不立不许。”田也就是利用敌因却不能引生敌所不许宗者。在这两大分类下,萨班又把真应成论式分为二十种,似应成论式分为四种,分类极其细致精准。

继萨班之后的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罗桑扎巴,对应成论式也有深入研究。宗喀巴在萨班基础上,把真应成论式分为“射理由”和“不射理由”。其中,“射理由”是指“出过破”,即直接驳斥对方的理由;“不射理由”是指“立量破”,即正面立一个与敌论对立的命题以达到破斥的目的。

宗喀巴之后的藏传因明中影响较大的是普觉·强巴的《因明学启蒙》。此著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小理路;第二部分是叙述中理路;第三部分是叙述大理路。第三部分专门研究了应成论式的内容。在普觉·强巴看来,三支论式、五支论式虽然是藏传因明的经典论式,但在论辩的实践过程中,应成论式的作用更大。

三、藏传因明应成论式的特点。

在藏传因明中,应成论式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是藏传因明区别于汉传因明的主要特点之一。应成论式的特点表现在其形式方面,比如口头化与对净化的特点。常见的应成论式主要是典型论式、口头论式与对净论式。这些形式与西方逻辑学三段论有所不同,下文会进一步分析。

(一)应成论式的典型论式。

应成论式中的“应成”意为“傲必将变成过失(必”,“应成论式”亦即“委婉出过论式”或“顺他显过论式”或“顺成反破论式”,属于“能破”的一种论式。应成论式不同于佛教逻辑中的五支论式、十支论式、三支论式与二支论式,其典型论式为:。

佛教逻辑中的五支论式包含有“宗”、“因”、“喻”、“合”、“结”,三支论式包含有“宗”、“因”、“喻”。从应成论式的典型论式可见,整个论式没有使用喻支。这有利于论式间的不间断连接,适合于口头对辩。

(二)应成论式的口头论辩形式。

口头论辩应成论式是古代印度各教派、学派、学者间进行辩论时的常用论式。藏传佛教传承了这种辩净之风。在藏传佛教里,评价一位高僧一生在教理方面的作为时,一般会从“讲、辩、撰”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在最精美的藏传佛教绘画中,提婆大师的形象就是在口头辩论中准备拍掌问难的姿势,栩栩如生。而“在汉传佛教中,因明只是论辩的工具,属于小道”日。因此,汉传佛教对论辩的重视程度远不如藏传佛教。于是,以口头形式的论辩也就成了藏传佛教的一个特点,并且这种口头辩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使用应成论式进行口头论辩,其形式多种多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论辩均可。黄明信的《藏传佛教的立宗与口头辩》列举了几种口头论辩形式,对这种口头辩论场景进行了精彩的描述。比如,学僧坐在地上围成一圈,自由组成一对一的若干对。问者站立,答者坐着。其余的人可以自由参加问者一方,形成多人问、一人答或一人问、多人答的`不同组合。在相邻的两个年级间举行的年级对辩结束后,两个年级聚在一起,讽刺对方失误,然后扬起帽子高呼“保护神胜利了!”

(三)应成论式的对译形式。

在论辩的主体上,参与应成论式的人员一般为立者、敌者和证者三类,其中每一类又可以分为真、似两种,于是一共有六种情况,分别是真立者、似立者、真敌者、似敌者、真证者与似证者。证者又分为三种—裁判证者、随言证者与惩罚证者。设立证者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论辩双方的公正与公平。

应成论式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分别是有法、所明与因。有法是因和法所依起处,故争净所依、净依、依、所立有法、欲知有法、所别、前陈。法就是所要证明的“有法”的属性,又叫所明、所立法、差别、能别、后陈。“因”就是与“有法”结合成为论证的理由或根据,又叫能立因、因之后陈。

应成论式的对净,有问有答。一般来说,应成论式的回答只有三种情形:承许、因不成,不周遍。回答者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来回答。承许,即论辩对方承认所立宗体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形下,破者必须论证原来所立宗体是不正确的。如果对方在论辩进行了一段之后,否定了他自己原来所作回答,返回头来承认自己原本否定的是正确的,这在应成论式中叫“根本许”。论辩双方必须默契使用“承许、因不成,不周遍”来进行答复。如果破方认为有必要明确问题,可以说“请述答案”。这要求立宗者要完整地把答案述说一遍。

(四)应成论式与三段论的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应成论式中的否定命题被当作肯定命题的负式来处理。通过对比二者,发现西方逻辑学的三段论并不能很好地比附于应成论式。因为藏传因明对特称判断小项作为“有法有过”来处理,并且也不承认“a是a”的思维基本规律。由此可见,藏传因明中的应成论式是藏传因明与西方逻辑学相区别的根据之一。

当然,应成论式符合逻辑学的推理与论证方法。以经典案例“白法螺颜色之辩”来说,守方主张:“凡是颜色都是红色”。应成论式以攻方提问、守方回答的方式来展开。攻方通过构造两个互为矛盾的判断,即“白法螺的颜色应是红色,因为是颜色故”与“白法螺的颜色应不是红色,因为是颜色故”,并迫使守方承认“白法螺的颜色应不是红色”。守方不得不以“不遍”来回答“白法螺的颜色应是红色”,从而反驳了自己的主张。

总之,应成论式具有口头化、对净化的特点,形式多种多样,但使用者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在实际的辩经活动中,参与者利用应成论式可以有效地训练自己的论辩能力,为进一步研习佛教经典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总结。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孕育出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逻辑文化从更深层次上彰显了他们的丰富内涵。藏传因明作为民族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逻辑学”。本文通过分析其历史渊源,对藏传因明特有的应承论式所具备的口头化、对净化等特征进一步探讨,发现应承论式体现了藏传因明的特征,散发出藏族逻辑文化独特的魅力。这一特征区别于汉传佛教和其他国家的佛教因明理论,并影响到了蒙古族的逻辑文化。

到目前为止,以应成论式为主的辩经仍然是藏传因明最具活力的部分。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记者曾江与张春海曾在桑普寺亲身体验了辩经的乐趣,“……藏族同胞独创的辩经又赋予其一种艺术美感,成为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日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就如同宝贵的民族“文化与语言的多样性”一样,需要我们好好珍惜、保护。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十一

益吉神山位于类乌齐县甲桑卡学阿行政村与青海省囊谦县吉曲乡交界处,距类乌齐县城120公里左右,海拔为5700米,根据宗教的有关史料记载,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练传教,在此山中埋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教义,并在山岩上留下了佛教脚印和身影。为此,长期以来被群众供奉为神山,进行转山朝拜。

益吉神山呈高山风景,山脚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山腰是草地,山顶由岩石组成,山势陡峭,气势宏伟。在夏季降雨量大的时候,形成从山顶飞泻而下的高达约七八十米的瀑布,景色十分壮观,且经常可从瀑布中发现柏树籽之类的植物种籽,更增添了益吉神山的神秘色彩。在接近山顶处有一眼山泉,经群众饮用证明对胃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益吉神山在昌都、康区乃至整个西藏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大量的群众来此山朝拜。

长毛岭养鹿场位于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境内的澜沧江上游长毛岭河流域,总面积约为637平方公里的长毛岭自然保护区内。距类乌齐县城52公里,海拔3960米,是西藏自治区确定的马鹿自然保护区,也是西藏唯一的马鹿自然驯养场地。它始建于1975年,后逐年扩大规模,现养鹿场面积为3、6平方公里,共饲养马鹿近两百头,还有少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

马鹿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形较大。雄鹿体重200——250公斤,雌鹿体重150公斤左右,上体呈黄色至深褐色,臀部及腿后部具有较大的白斑,雄鹿有角,主要栖息于海拔较高地区的森林上缘的灌丛草原地带,分布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之间。冬季由高处往下迁至避风的山谷及向阳的小坡地,夏季则常在高山的林域一带活动。

春牧季节,喜在森林的边缘、空旷的林间空地摄食和栖息。马鹿的食物种类广,各种草类、灌木及林木的细枝嫩叶均可食,但各种枯草是马鹿冬季的主要食物。目前,我国境内共有马鹿3700只左右,其数量出现了减少的趋势,有必要对其加强保护。

长毛岭养鹿场建在宽阔的高山草地上,草场面积为8平方公里。这里山势开阔,水草丰美,植被丰富,十分适宜鹿科动物繁衍生殖。因此,马鹿、黄羊、獐等野生动物时常出现在这片广阔的草场上悠闲自在地寻食、嬉戏,整个山谷呈现一片蓬勃生机的景象。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十二

在西藏高原的茶文化中,还有奶茶。奶茶有两种,一种是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或者不放);另有一种在拉萨等城镇最为盛行,因为要加糖,所以人们称之为甜茶。这种茶必须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说甜茶传入西藏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拉萨人最早品尝甜茶应该是在穿梭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伊斯兰商人那里。之后,这种饮品很快得到了拉萨贵族们的喜欢,有的上层家庭甚至专门从尼泊尔、印度请来厨师,这些厨师在制作西式菜肴的过程中,也有制作甜茶的功夫。

于是,甜茶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拉萨上层家庭,成了必需品和待客饮品。到上个世纪20年代,拉萨街上出现了甜茶馆。有资格进入甜茶馆的只是那些贵族、商人和有钱人。做甜茶,女人比男人更熟练些,几乎每个拉萨妇女都会做甜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甜茶馆一直是女人的禁地,如果谁家的女人去了甜茶馆不但会很快传遍全城而且会在顷刻之间留下轻浮女人的污名,连累家人。虽然10年后各式茶园遍布拉萨各处,但甜茶馆依旧生意兴隆。如今转经的老人会进去喝上几杯,远来朝圣的男男女女会在那儿休息一下或就着甜茶吃上一些从家乡带来的干馍或别的食品,还有那些同样要去茶园的人们,对他们来说甜茶馆依旧是原来的甜茶馆,甜茶馆依旧是新闻发布中心。

在农牧区,一般藏族的早点喜欢吃“强木都”。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细奶渣)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藏族一天到晚离不开茶,一般早上更要喝茶。如果在农牧区,你可见到几乎每个藏族家庭都有火钵,上面经常煨着一壶清茶。有条件的家庭早茶必须是酥油茶,到中午以后就喝清茶了。藏族民间对喝茶也十分讲究,喝茶时不能作响,而要轻啜慢饮,喝茶发出声响被当成缺少修养的表现。

在西藏民间,藏族把敬茶作为远别的一种重要礼仪,祝愿亲朋好友一路平安。村口、车站、机场,常常可以见到送行的人们背着盛满酥油茶或甜茶的暖水瓶,为亲友送行;小孩生下来的第二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也要带上酥油茶为之祝贺;到医院里去探望病人,带上一瓶浓浓的酥油茶或甜茶,病人会感到莫大的安慰。

在西藏,不管是在农区、牧区,还是在城镇,无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住的友人,一踏进主人家门,首先端出的是香喷喷的酥油茶,主人双手捧上,恭敬地请你喝一杯,接着再寒喧议事。请喝茶是藏族人民好客的表示。

在西藏高原形成的以酥油茶、甜茶为主体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把茶的内涵发展到了极致,共同构成中华茶文化的大观。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十三

藏区主要出产青稞、小麦、豌豆、大麦、玉米和酥油等产品,农区以糌粑为主食。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藏族的饮食文化礼仪。

藏族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常食用的乳制品有酸奶和奶渣。主饮品以酥油茶为主,辅之以清茶、奶茶。节日时饮青稞酒,几乎不饮白酒,啤酒在城镇较为流行。一般日饮5次茶,即早茶、上午茶、中午茶、晚茶、睡前茶。夏季或农牧忙的时节,也会吃4顿饭。喝早茶时抓点糌粑,加上些细奶渣;中午抓糌粑,外加酸奶、肉丁汤或手抓肉;晚上大多食各种粥。

藏族人非常好客,客人的时候,或节日、宗教活动、结婚、赛马,在牧区甚至春天听到第一声鸟呜、第一次春雷等场合,人们都会尽可能丰盛的家宴一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饮食已是极为丰富。

糌粑曾是藏族的主食,形似内地的炒面,原料以青棵为主。做法是选好青稞或豌豆、燕麦后淘净,晾干,炒熟,磨成面粉,磨好后称为糌粑面,磨得越细越好。吃糌粑时,根据各自爱好,还可以放些奶渣或白糖,然后加酥油茶或清茶,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直接用手往口里送。也有用青稞酒调糌粑的,做出的“粑”甘甜醇香,别有风味。

藏族同胞以肉食为主,农牧区的蔬菜、水果很少,所缺的维生素多由茶叶来补充。酥油茶其味道浓厚,可以压住酥油、牛奶的膻味。酥油茶的主要原料是酥油、牛奶和盐。将这些原料放入酥油桶,再将茶水煮至呈红色后倒入,搅动使其充分交融后,一桶喷香的酥油茶就制成了。酥油茶必须倒入一把大壶,并放在微火上保温。酥油茶营养丰富,喝习惯了就会觉得醇香美味。按藏家规矩,饮用酥油茶需用细瓷小碗,主人给你倒上的酥油茶走时最好喝尽,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你不想再喝了,只须将茶碗用手掌盖住就行了。

众所周知,牛羊肉是草原牧民擅长烹饪的食物,其中手抓羊肉色、香、味、形具全。手抓羊肉一般选用膘肥肉嫩的大羯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开锅后立即捞出。火候以开锅肉为宜,肉赤膘白,肥而不膻,吃起来又鲜又嫩,十分可口。餐具只用藏刀,将羊肉割下后手抓食用,所以称为手抓羊肉。食用时十分有趣,羊尾和胸叉是献给最珍贵的客人;未来女婿第一次登门,未来的岳父、岳母一定要敬一段羊脖子,颈椎骨节相连的羊脖子很难将肉吃尽,但藏族青年不会被难倒,能吃得好象骨头上从来没长肉似的,只有这样才被认为是有本领的好女婿,所以在草原上流传着“羊脖子考女婿”的习俗。

酸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将牛奶煮沸,倒入木桶,加少量的旧酸奶以发酵,制成的酸奶像嫩豆腐一样。色泽光亮,表面覆盖有一层金黄色的油脂奶皮,并有一种芳香的气味。质地细腻,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开胃、抑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还可以拌着米饭吃。

血肠是藏族食谱中的上等食物,贵客临门,能以血肠待之,那是主人的荣耀。血肠是由切碎的肉丁、板油、调料和猪血拌匀后灌进肠衣。吃时放在开水锅里一涮两滚,不等肠衣内的血完全凝固就捞出,捏住两端边吃边吮,味道极其鲜美,但视觉上有点恐怖。

用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把整块的牛羊肉挂起来风干制成的风干肉,可直接生吃。其它还有奶酪、奶渣、奶皮、豆腐、土豆、腊肉、藏醋等。人参果和黄蘑菇则是吃得最多的野生植物。

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男女老少都会唱,从头至尾酒歌是不会重复的。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十四

藏族文化作为西藏的文化代表,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和美丽的传说。作为一个文化的爱好者,笔者深入了解了藏族文化,从中体验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分享自己的藏族文化心得体会。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多种文化和传统。5000多年前,藏区就有了人类聚居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长河中,封建制度和宗教信仰与藏族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丰富的诗歌、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流传于藏族各族人民之间,成为滋养他们精神生活的源泉。

第三段:藏族文化的信仰和宗教。

藏族人民对宗教有着深刻的信仰,信仰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塑造了藏族文化的许多特点,例如藏式佛教建筑、壁画、唐卡等都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藏族传统信仰中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和巫术等,这些宗教文化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在艺术表现上丰富多彩,更在民间文化传统中深植民心。

藏族文化在艺术方面一直以来都有着灿烂的创新发展。比如,藏族音乐、藏剧、唐卡、木雕、铜雕、青铜器、丝绸织物、陶瓷、藏式建筑等等,在国际上拥有广泛的名声和影响力。其中,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唐卡无论是造型、线条、颜色,都融合了佛教艺术和藏族文化,不仅表现了佛法教义和精神内涵,也体现了藏族艺术文化特有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

第五段:结论。

藏族文化以多样性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也让我们对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互相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各种文化的差异,守护好自己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十五

藏族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常食用的乳制品有酸奶和奶渣。主饮品以酥油茶为主,辅之以清茶、奶茶。节日时饮青稞酒,几乎不饮白酒,啤酒在城镇较为流行。一般日饮5次茶,即早茶、上午茶、中午茶、晚茶、睡前茶。夏季或农牧忙的时节,也会吃4顿饭。喝早茶时抓点糌粑,加上些细奶渣;中午抓糌粑,外加酸奶、肉丁汤或手抓肉;晚上大多食各种粥。

藏族人非常好客,客人的时候,或节日、宗教活动、结婚、赛马,在牧区甚至春天听到第一声鸟呜、第一次春雷等场合,人们都会尽可能丰盛的家宴一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饮食已是极为丰富。

糌粑曾是藏族的主食,形似内地的.炒面,原料以青棵为主。做法是选好青稞或豌豆、燕麦后淘净,晾干,炒熟,磨成面粉,磨好后称为糌粑面,磨得越细越好。吃糌粑时,根据各自爱好,还可以放些奶渣或白糖,然后加酥油茶或清茶,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直接用手往口里送。也有用青稞酒调糌粑的,做出的“粑”甘甜醇香,别有风味。

藏族同胞以肉食为主,农牧区的蔬菜、水果很少,所缺的维生素多由茶叶来补充。酥油茶其味道浓厚,可以压住酥油、牛奶的膻味。酥油茶的主要原料是酥油、牛奶和盐。将这些原料放入酥油桶,再将茶水煮至呈红色后倒入,搅动使其充分交融后,一桶喷香的酥油茶就制成了。酥油茶必须倒入一把大壶,并放在微火上保温。酥油茶营养丰富,喝习惯了就会觉得醇香美味。按藏家规矩,饮用酥油茶需用细瓷小碗,主人给你倒上的酥油茶走时最好喝尽,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你不想再喝了,只须将茶碗用手掌盖住就行了。

藏族文化导游词篇十六

卡玛多塔林位于类乌齐县,座落在茶马古道北线(317)右侧,距县城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这一带很久以前就叫巴夏,“巴”是古代藏族姓氏的一种,“夏”即“东部”,是一个家族逐渐演化成为地名,巴夏即是。1987年,撤区并乡时巴夏改名为卡玛多乡。

巴夏小寺原先本教改为佛教,因此当地至今流传着本教18代和佛教19代的历史传说。在藏历第10绕迥时期,六世红帽系噶玛巴——格旺曲吉旺久的亲教第子学识渊博的成就者,嘎玛恰美亲临巴夏曲亚玛,在加持该地时,眼前显现无量寿佛的坛城,就视其为无量寿佛的圣地。以后,逐渐兴修佛塔、寺庙。

解放前,这里有130多座形态各异的大、小佛塔,“wenge”中荡然无存,现已修复66座佛塔和一座小拉康。这群佛塔,因处在古道(黑昌线)上而格外引人瞩目,与塔林相匹配的是那里庞大的玛尼石堆(周长200多米,高约5米),它依旧横卧在拉康右侧的千年柏树丛中。这些在岁月的长河中日积月累形成的石刻经文雕像,虽然历史沧桑,现在仍然清晰可辩。如今,现代艺人们还在不停地刻着,永无休止地增加着的新的玛尼。

布桑布是11世纪一位藏族巨商,在藏区无人不晓,相传是财神多闻天王的化身,他还给丁青来查木玛尼堆和囊谦吉甲玛玛尼堆,各供放了一个六字真言玛尼。据说,这三处的玛尼堆里上康区的最早,它大大提高了玛尼堆的地位和权威。据说,该玛尼石堆和青海吉甲玛玛尼石堆(最初在文成公主入藏途经囊谦县吉曲卫合莲花湖旁石刻六字真言形成的)形成的年代相同。据此可推断为1300多年的历史。

你若向塔林周围眺望,就会发现树林或草丛中有天然的文字形状。后山——尢青拉山上有藏文“訇”字母,是由若干柏树组合呈现的。在处雄郎那山岗上有若干柏树组成的“”字状,东北方白帮嘎达草场中间的地形形状如藏文“嘎”字等。还有像沃日山岩的十八地狱图,观音菩萨指尖滴乳状的山岩和泉水及本尊马头明王的居点红岩山等等,像这样的景观以及相关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在葱郁翠柏中还有一座别致的小经堂,主供莲花大师像,左右各竖有几筒高大的转经筒。

卡玛多塔林有着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古木参天,苍松翠柏的自然景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