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汇总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4 02:06:16 |
- zdfb |
- 9页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具备逻辑性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具备可操作性等特点。教案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掌握好教案的编写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一
1.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1.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突出重点。
2.2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数的组成来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众多算法中择优来学,达到能熟练应用。
教学工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看图填数。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第一节加法。
一、感知“加法”的含义。
1、出示课件:动画演示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的过程。
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小丑一手拿着3个红气球,一手拿着1个蓝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
师:你能边说这幅图的意思,边用手势来表示吗?
2、在操作中感知加法。
摆一摆。
师:请你拿出3朵红花,再拿出1朵黄花,合起来是4朵小花。
师:你能把你摆的过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吗?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
二、学习“减法”算式。
1、师:把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合起来,求一共有几个气球?把3朵红花和1朵黄花合起来,求一共几朵花?都可以用加法计算。
2、师:认识“+”: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师在3和1之间板书“+”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3、读加法算式(板书读法)。
(1)3+1=4读作:3加1等于4。
[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认识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三、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巩固提高。
2、练习五1题。
3、其它一些有关本课的练习题。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含义和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体会到了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本节课学的是数学计算里最简单的,是计算数的基础,同学们课后要多做练习,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你们在课堂上表现得都很棒,老师希望你们保持这种学习状态,扎扎实实的学好知识,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板书。
第5节加法。
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3+1=4读作:3加1等于4。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三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
【知识点】。
1、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练习题】。
1+3=1+1=()3-3=()2+3=()。
4-4=()3-3=()3-1=()2-2=()。
1+1=()3+1=()2+3=()1+4=()。
1+2=()3-2=()4-3=()2-2=()。
1+1=()2-1=()3-1=()4+1=()。
2-2=()4-2=()3-3=()2+3=()。
4-3=()2+2=()3-2=()2+2=()。
4-4=()3-1=()2+2=()3-2=()。
4-4=()2+3=()3+1=()3+1=()。
1-1=()4-3=()4-1=()4+1=()。
3+1=()1+2=()4-2=()2-2=()。
3-1=()3+1=()4+1=()1+1=()。
2+2=()1-1=()3+1=()2+1=()。
4+1=()4-4=()2+1=()3+2=()。
2+2=()4+1=()1-1=()2+3=()。
1-1=()3+2=()4+1=()1-1=()。
2+3=()1-1=()1-1=()3+1=()。
方法一。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在学习中出现漏洞,这时候就需要在职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学生把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方法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体会是教师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三字经是至关重要的。念好“基”字经“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
方法三。
手脑速算是以人的不同器官模拟电脑的相应构件、原理运作,模拟电脑开发人体的运算、记数潜力。它是通过模拟电脑0、1理论分解计算为一位数的运算和记数,模拟电脑归纳法处理信息的方式(软件)来实现快速计算的。它既是一种计算方法,又是一种训练人的手脑模拟电脑快速运算、记数的方式。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四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口算题。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8—9页,然后试着算一算:6+9=7+4=6+8=。
15-9=13-9=12-9=14-9=16-9=。
教学内容:第8—10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文档为doc格式。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六
1.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2.3考点分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复习立体图形。
(复习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师:同学们还认识这些才朋友吗?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家族”里的新朋友——认识平面图形。
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学生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课件呈现主题图。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4.讲述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可多了呢!下面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的长方形。
(书、电视机、方桌子、相框、纸巾盒等等)。
5.让学生自己说出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长方形呢?
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最后请同学自由发言,举出例子。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举例讲述生活中的正方形和圆。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有正方形或圆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正方形和圆也不少呢!下面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的正方形和圆吧。
正方形的有(魔方、正方形纸巾盒,桌子的面、收纳盒、小坐凳等等)。
圆的有(纽扣、圆形石英挂钟、菜板、铜钱、盘子等等)。
3.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长方形呢?
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最后请同学自由发言,举出例子。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举例讲述生活中的三角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有三角形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三角形也很多!下面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中的三角形吧。
三角形的有(警示牌、自行车架、三角形蛋糕等等)。
5.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二)p3“做一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三)p5“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四)p5“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回到家里去找一找,看看家里哪些物品有这样的图形。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的奥妙和乐趣是无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好它。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大家再积极再活跃一点,我们要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板书。
第1节认识平面图形。
1.复习立体图形。
2.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3.巩固练习。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确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样,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1.健康操比赛。(出示主画面)。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高兴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健康操。(通过游戏,复习左与右)。
2.师举手表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展开探究。
(一)确定参照中心,判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司机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你对交通规则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2.师:小巧过马路,先看哪一边?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旁边的同学。
4.比较,发现不同点。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马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1.摆一摆。(课件摆学习用品)。
(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老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师: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福娃图)。
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
(介绍福娃的相关知识。)。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别是谁吗?
3.看一看(课件出示)。
师:看,谁来了?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南却说在他的左边,这是为什么?”
师:小朋友经过小组讨论、动手摆摆数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个三位数。
四、共同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八
1.知识技能:通过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2.数学思考:在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对比、归纳、概括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在各种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听清要求,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审题的习惯。
4.情感态度:通过创设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在交流、讨论、汇报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教学难点】: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复习铺垫。
1.故事引入,猜动物的脚印。
师:冬天来了,大森林里下雪了,小狗、小鸡、小鸭子、小马高高兴兴地来到雪地上玩耍,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鸭子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这时,几个老朋友也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说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3.介绍三棱柱和四棱柱。
师:还有两位新朋友也来了,它们是三棱柱和四棱柱,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4.师:它们手拉着手,也在雪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他们可能画出什么图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
二、自主操作体验特征。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平面”。
1.明确活动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篮子里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摸一摸它的面,感受一下这些面是怎么样的。
2.学生在小组里开展摸一摸的活动。
3.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摸的是哪个立体图形,它的面摸起来是怎样的?
当学生说到圆柱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而侧面是弯曲的。
4.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二)描一描,体验“面从体生”。
1.引导学生思考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呢?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难的,可是在小组里一起讨论一下办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
老师要肯定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
2.明确画图要求。
师:我们就用描一描的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活动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立体图形,描下几个不同形状的平面。第二个要求:描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上描下来的。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3.学生开展描一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4.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描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同学描出的图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听,最会学习。
师:能说说你这个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哪个面描下来的吗?
让学生指着立体图形的面,说画法:我描出的是长方体上这个长长的面。我描的是正方体上这个方方的面。我描出的是圆柱上这个圆圆的面…………。
5.揭示“平面图形”的意义。
师:这么多的图形,全都是从立体图形的平面上描下来的,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图形)。
(三)分一分,体验特征。
1.明确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形状分一分类吗?(能)在活动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请小组长把袋子里的平面图形卡片倒在小白板上,四人小组一起想一想,哪些图形是同一类的,就把它放在一起。第二个要求:分完后,说一说每一类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为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图形若干个)。
2.小组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师巡视指导,请一生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分好了吗?请小组长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小组长上前展示小组的分类情况。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吗?
4.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名称。
(1)认识长方形。
师:你们为什么把这三个大小一样的平面图形分成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手指着长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都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其中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说明: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边的概念,在这里,要跟学生介绍边的意义。)。
师小结特征:说的多好啊!只要有这些特点的平面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正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也是有四尖尖的个角,四条直直的边,并且每一条边一样长。
师小结特征:同学们真会观察,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每一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正方形。)。
(3)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点呢?(手指着平行四边形这类图形)。
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手比画一下这两条边是怎样斜的吗?
学生比画并说明:这两条边都是向同一个方向斜的。
师小结特征:你真会对比啊!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向同一个方向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4)认识三角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三角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都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边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5)认识圆形。
师:最后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征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形。(板书:圆形)。
5.深化“面从体生”的思想。
利用课件,师进行引导:在长方体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在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圆柱上能找到圆形,三棱柱的上面能找到三角形,三棱柱的侧面还能找到长方形,四棱柱的前面是平行四边形,上面则是长方形。
小结:同一个物体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图形,我们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是什么图形。
(四)找一找,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2.学生在小组里找一找、说一说。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达。如:书本的上面是长方形……。
4.欣赏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
三、分层作业、拓展提高。
1.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图形。
师:学生可真会辨别啊!一下子就猜中了白云下面的图形。要是老师都把他们混在一起,你还能辨认出来吗?(课件出示第二个练习)。
2.填一填。(书第5页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5页,自己独立完成第2题,做完后请在小组里交流做法。
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3.数一数(书第5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个别学生点着图案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层次的3个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区别、辨认出它们。
四、创意图案、延伸创造。(书第3页第2题)。
1.师:用立体图形上的不同图形,能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欣赏。(课件出示图案)。
2.师:请同学们用立体图形上不同图形,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学生自主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在小组里交流画法。
4.展示同学的作品。
五、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说说长方形是怎样的吗?正方形呢……。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音乐《春天音乐会》(出示歌词,会唱的同学可跟着唱)。
2、板书课题:1春笋(认读,正音)谁能说说春笋的样子?二、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配乐)。2、齐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好自然段序号。3、认读词语:唤醒冲破掀翻冒出来迎着笑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议,正音。2、春雷是怎样唤醒春笋的?(看春笋生长的有关录象)3、谁来做春雷爷爷叫醒小春笋?(指名表演,一起表演)4、(播放有雷声的音乐)师指图说:春天来了,小春笋在春雷爷爷的呼唤中醒来了。想想,春雷还会唤醒谁?(出示填空)一声春雷,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5、师指图引读第二句,引导学生表演。(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样子)。
6、师: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呀!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接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它们多顽强呀!读着读着,老师忍不住夸起春笋来了。(师有感情背诵第一段并以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7、师: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好大的一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请你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和你的朋友说一说。(走下位子练习说话)指名说。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自己读读,指名读。2、通过看图体会春笋的可爱,指导朗读第一句。3、自读第二句,指导朗读。“迎着”该是怎样的?师指图: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了小胸脯,笑得多甜呀,多神气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4、春笋是怎样长的呢?指名读最后两句。5、师:春笋从嫩嫩的笋芽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根根竹子。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吗?(指名上台说)。
6、春笋长大后变成了什么?(竹子)老师也希望你们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才,像竹子一样位人们做贡献。
五、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并组词。2、自学笔顺。3、说说书写注意点,教师有选择地范写。4、在田字格内描红。5、写练习《三段法》。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十
买气球》是《组织比赛》之后的一节课,不同的是它是横向统计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所以学生学起来难度会相对减少。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会有重复或遗漏的现象,为了学生收集数据的过程能顺利进行,要向学生渗透有序思考及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
(二)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有效地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实用性。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取个别辅导、启发、引导、讲解等方法来调控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方法灵活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四种颜色的气球,不同颜色的磁铁,记录表,横向统计图。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十一
教学内容:
在街上(一年级第二学期p.15)。
设计意图: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左与右,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设计时,力求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由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正确建构“左与右”的概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与右及身边周围的左与右的基础上,来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这里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亚。在完成题2、3后,穿插一个游戏“面对面”,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完成题4作铺垫。在课的最后,我还是以一个“跟我做”的游戏来结束本课,既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将本课推向又一个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空间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
(教师示范)。
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边有窗,我的右边有门。
2.出示第1题图片,说说图意:观察图片说说,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大街上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是啊,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安全最重要。
板书: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在图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题2后核对。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图上的位置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做一做这道题吗?生独立完成题3后校对。
(面对面)。
(两个面对面的物体,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
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游戏:谁能来指一指老师的左眼?同桌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听口令,指出对方的左与右。
5.出示第4题:我们再回到图上看看,小亚站在哪里?(小巧的对面)和我们小朋友呢?(也是面对面的)。
你能说说:小亚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生完成第4题后和核对。
二、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街上”,认识了左与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个情况。
沪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十二
师:五颜六色的气球既经济又实惠,我们就去买一些气球来布置教室。(板书:买气球)。
师:售货员阿姨说只剩下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气球,陈老师不知道要买哪种颜色的气球多一些,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来调查一下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请你在纸上写下你最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种颜色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水教案中班(优质11篇)
- 争论七年级作文200字(大全15篇)
- 2023年感恩节促销活动方案(大全8篇)
- 准备过年四年级作文(通用13篇)
-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实用8篇)
-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带反思(大全9篇)
- 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模板17篇)
- 学校师德师风自评总结(精选19篇)
- 工程管理毕业自我鉴定200字(优秀20篇)
- 最新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500字(模板17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