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工作调研报告(优秀15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3 11:56:45    小编:zdfb
医疗工作调研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医疗工作调研报告(优秀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11:56:45 |
  • zdfb |
  • 14页

通过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向他人传达关于某一主题的信息和观点。报告的准备阶段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筛选,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在写报告之前,可以先阅读这些范文,了解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方式,借鉴其优点和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拓展,使报告更具个性和价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一

为掌握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现状,查找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安排,我们组成调研组,就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认识提高,参保积极性增强。今年是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的第六年,随着农合政策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广大群众对参保的认识不断提高,参保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全县参合率达到98.54%。

(二)强化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推行门诊统筹诊次总额预付制。全年农合筹资总额为1725.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888.79万元,省级财政补助501.13万元,市级财政补助141.83万元,县级财政补助14.18万元),1~7月农合基金总支出925.99万元,基金使用率为54%,加强对基金的监测和分析,发挥了基金的积极导向作用。在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行门诊诊次总额预付制度,“超额分担,结余归己”,提高了医疗机构自主控制医疗费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不合理费用的使用,也缓解了镇村卫生机构的资金周转压力。

(三)积极探索“先住院后结账”和住院总额预付制度。在牛头店镇卫生院积极探索参保农民先住院后结账的办法,推行试点住院总额预付。有力的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缓解了试点住院医院的资金压力,基本到达“小病不出镇”的目的。

(四)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管理规范。对镇、村两级卫生机构实施动态监管,将“四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纳入日常监管,明察与暗访结合,相关考核、管理制度健全。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外伤管理、简化慢病管理等办法,促进了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从业行为。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表现为政策宣传形式不新颖、覆盖面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参合不全面;参保农民对整户参保、大病统筹、慢病、重大疾病、儿童重大疾病、外地住院报销等政策知之甚少,有的基本不知晓;部分农民对报销程序、报销比率、报销范围、转诊程序等内容还不完全了解;部分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对重大疾病等政策掌握不全;镇政府和村工作人员为完成农民合疗费收缴任务,有政策宣传“口径”不统一的现象和填写合疗证件不规范行为(参保农民姓名、年龄等与其它证件不符),加大了卫生机构和农民的工作负担。

(二)信息化建设滞后。各镇、村卫生机构都配备了电脑,但不能很好解决信息化管理问题。而农村合疗报销程序多,又需填写多种表册等,全凭人工操作,耗神费时,违背了农村合疗方便农民的本意,也不利于合疗工作的发展。县合疗办也存在对大病病历的审核时间过长的现象。

(三)药品配送率较低。推行药品“三统一”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路径。目前,“少药”是我县镇、村两级卫生机构的真实写照。据抽检,我县镇、村两级的药品配送率只有60%左右,且品种不全,配送时间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卫生机构正常工作,给广大群众造成了极大不便。比如,农民反映夏天最常用的清凉油、风油精等药品都无法保障,只有到县城买;华坪镇卫生院6月20日的购药清单显示,“本次申报38种送17种,配送率44.7%,其中4种未按报数送”。药品“三统一”办公室对镇、村两级卫生机构用药监管比较到位,但是对配送企业配送率低和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

(四)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人才短缺和技术薄弱是目前各镇卫生机构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基础设施差、医疗技术不高,农民患病后难以从镇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各镇卫生院普遍存在有编缺人现象,导致上面配送的医疗设备长期闲置,无人操作,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无法有效提高,个别镇卫生院门诊诊次不如村卫生室。此外,部分村卫生室的村医,业务素质、医疗技术不高,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后备人才匮乏。

(一)长期不懈地抓好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如何及时、准确的把政策宣传好显得尤为重要。定点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改进宣传方式方法,端正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有代表性的个案,结合当前合疗政策积极向群众宣传、解释国家的有关政策,让农村合作医疗惠及广大群众。

(二)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效率和基金监管的有效途径。创造条件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建设工作,降低工作成本,简化报销资料,提高服务效率,最大程度便捷群众就医。

(三)下功夫解决药品配送问题。一方面,县药品“三统一”办公室要积极向上反映药品配送企业配送率低的问题,加强与配送企业的沟通、联系,保障医疗机构、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强化对药品及配送企业监管,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引入配送竞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配送率低、品种不齐的问题。

(四)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面对我县医疗人才短缺、技术薄弱的现状,着力研究解决提升服务能力问题。一是加快机制建设,对人才培养、引进、保障、交流等问题要从机制上明确;二是对现有的人才加强培训,走出去跟师培训,并提出明确培训要求,考核合格方可报销费用,以此提高培训效率;三是积极培训、培养村级卫生后备人才,主动引导医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基层卫生工作。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二

量远近闻名。去年,全乡共有2600户农民种桑养蚕,有近10支贩运队伍奔赴全国各地,蚕茧总销量130多万公斤,产值近1300万元,辐射并带动了一大批本地村民增收致富。当地工商部门因势利导,引导成立了孔坊乡丝光、锦绣2家蚕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和包装,当地花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的组建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使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效益增加。如金铺镇由134户会员组成的农业生产服务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集中采用“旱育”、集中充分秧、集中抛秧,仅此一项不仅为农户节省投资24380元,合作社还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方咀乡植保机防合作社社员年向合作社每亩茶园上交80元投资基金,便可使自家茶园享受全年病虫害免费服务,根据会员实际测算,此举可为农户节省农药投资70元,节省投资超过60%以上;东冲河村农户原生产的猕猴桃因缺少统一规划和组织,生产的猕猴桃常常卖不出去,或低价抛售,现在经过协会统一组织,与农户签订了收购价格不低于3元/公斤的订单合同,较好地保护了农户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桃积极性。

三是减少投工,降低劳动强度。合作社的组建减少了人员投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如杨柳芭茅街村组建的水稻生产合作社,从水稻的播种、育秧到机插、病虫防治,包括后期收割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不下田便可在家坐收谷子,可谓省心、省时、省工,降低了劳动强度。

四是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杨柳镇兴合茶叶合作社成立后,专门请专家给该村土壤检测,并请化肥厂给该村量身配置了适合茶叶种植的配方专业肥,使该村茶叶产量增加20%;金铺镇龙潭河村农业合作社运作不到一年时间,水稻旱育抛栽技术便在全村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应用面积达235亩。陶河严坳村4组20xx年仅徐正元一户试种1亩柴胡新品种,在合作社的组织和推动下,仅一年时间全组都种植了柴胡药材,面积发展到84亩,亩创效益5300元,不仅加快了药材新品种推广,还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南河、方咀、孔坊等乡镇的植保合作社,采用“五统一分”运作模式,不仅提高了防治效率,而且还促进生物高效农药的推广和使用,加快了农业无害化生产的发展步伐。

工商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争取上面扶持资金320多万元,为6000多农民签来订单3700万元。其中参加茶叶、药材、蚕茧合作社的农民根本不愁销路。**云雾茶专业合作社的“屏峰”牌茶叶因味道香醇而广受消费者青睐,被评为“全省十大名茶”,获陆羽杯金奖;宏发中药材吸引5600户药材种植户入社,带动约1.1万亩的药材种植面积,实现产值20xx余万元。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经验不足,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认识片面。部分农民对合作社组建目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够。相当一部分合作社侧重外部经营,而忽视了对成员的生产经营服务,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合作社只是一个享受优惠、争取各级支持的“帽子”,只对外、不对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习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担心自己利益的损失,对组建的合作组织不放心,存在观望心理,缺少理性认识和凝聚力,入社会员仅占现有农户的8%。

二是合作社管理急待加强。合作组织制订了章程,建立了相关制度,成立了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但重大决策很难体现民意,主动权掌握在发起人手中,还有少数合作社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动作和管理随意性大,责权利不明,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结合得不够紧密。

三是抗风险能力不强。目前组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网络的农户不多,规模小,实力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四是发展的基础不牢。合作社的组建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提供了服务,农民减少了投入,但一方面因合作组织自身效益不高,合作组织的长久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服务涉及供销、农业、畜牧、经管、财政等众多部门,缺乏统一规范有序的扶持帮助,导致政出多头、争名夺利。

五是缺乏整体思路和长远目标。由于合作社组织尚处于初建阶段,经验不足,规划发展思路不明,大部分合作组织注重农业生产环节合作,没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

六是缺乏资金扶持。从目前运行的合作社看,不仅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外,还缺乏外部力量的扶持。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财政应适当安排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以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到位。

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

一是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农民对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的关系,同时合作经营是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合作经营不是过去的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不是倒退,家庭承包经营是基础,是前提,合作经营间出路,是方向,合作经营是为家庭经营服务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围绕“以钱养事”新机制,引导农民和技术人中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服务竞争,拓宽服务领域和就业门路,“以钱养事”新机制,要求我们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法。今年以来,我局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作为“以钱养事”的重要内容,局对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大力扶持,激励分流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组织,发挥自身技术和市场优势,参与服务竞争,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三是围绕龙头企业和板块基础建设,引导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维护自身利益。随着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做在做强和板块经济的发展都迫切需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合作组织的优势和社会化服务的优势,连接龙闲企业、基地与农户,这样,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保障,同时也改变发农民的局势地位和无序竞争,维护了农民的权益,增强了竞争力,利于产业的做大做强。

四是围绕农村乡土能人和大户的智力和现实优势。引导他们创办相关的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我县特色经济明显,通过多年的摸扒滚打和市场化运作,目前已形成一批农村乡土能人和种植业大户,他们懂技术善经营,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通过他们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增加农业收入是一条既现实也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扩大他们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积极带动板块经济的发展。

总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通过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就是希望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真正达到建一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帮群众的目的。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三

长期以来,异地就医医药费用报销流程复杂,群众异地就医需要先行垫付医疗费,往返两地报销非常麻烦,所以可以报销了,我们看看下面的新农合医疗报销吧!

国家卫计委公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流程与信息交换操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流程和信息交换工作进行了规范。新农合参保者,如确定在省内医疗机构无法治疗,可开具“转诊单”跨省医疗,费用可联网报销。

哪些医疗机构接受转诊:需与省级卫计部门签定点协议。

《规范》明确,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定点医疗机构指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遴选并报送新农合跨省就医结报联网医疗机构和试点统筹地区信息的通知》遴选出的具备联网条件,并与省级(或统筹地区)卫生计生部门签订定点协议,承担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工作的医疗机构。这些定点医疗机构需具备联网条件,并与省级(或统筹地区)卫生计生部门签订定点协议。

非协议定点转诊医疗机构,不承担跨省转诊职能和联网结报工作。参合地经办机构可在就医地选择若干定点医疗机构作为转入医院,由参合患者在其中自主选择。

什么情况下可转诊省外:省内确定无法治疗的疑难病症。

《规范》指出,参合患者在省内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或确诊后无治疗条件的疑难病症,才能按规定办理跨省转诊手续。在外务工、探亲、异地急诊等患者,原则上也应通过各种途径,做到基层首诊,规范跨省就医转诊秩序。应自入院次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参合地新农合管理经办部门报告,办理转诊备案手续。凡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原因无法正常办理转诊备案手续的患者,可在出院结算前,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统筹地区经办机构申请补办转诊。

长期外出务工并建立稳定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投靠子女的老年人和其他异地长期居住的人员,可依据《居住证暂行条例》在居住地办理居住证,参加务工地或居住地基本医疗保险。

跨省就医报销如何办:需填“转诊单”报至国家平台。

《规范》规定,参合患者应持居民健康卡(或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通过多种形式在参合地办理转诊手续。统筹地区经办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填写“转诊单”相关内容,通过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及时将转诊信息上报至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未按规定向参合地新农合管理经办部门报告备案和执行转诊的患者所发生的跨省就医医疗费用不予直接结报。

转诊期限是否有限制:有效期三个月逾期不予报销。

《规范》提出,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单有效期为3个月。超出有效期未及时办理延期的,逾期发生的费用不纳入新农合直接结报范围。对于相同疾病多次治疗的转诊患者,可向统筹地区申请,由经办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再次激活前一次转诊证明,即可完成转诊手续。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向统筹地区经办机构申请激活;统筹地区经办人员通过本级新农合信息系统或登录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进行激活操作。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四

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科研活动的基础和真实记载,是提高医疗科研质量、促进医疗科研进步,为医院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保证。同时,医疗科技档案是医院综合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医疗科技档案的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医院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科技档案在整个医院档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在医院科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医院档案工作已打破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各门类档案分开管理的模式,向着适合于医院整体宏观管理、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从原来行政档案管理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主要以科技成果档案、科技课题档案管理综合的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提高了课题的中标率,促进了医院科技成果的获得及转化,为医院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医院医疗科技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统一。医院要做好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关键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互相协作,克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落后思想和传统观念,使各级领导、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真正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保证和促进医院科技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医院科技档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科技档案真实地记录、储存着各项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书、科技成果签定证书、计划任务书,技术总结报告、合同书、课题项目评审意见书、评审报告、实验记录、经费使用、性能检测报告以及标准等有关学术活动的全部过程,因此,成为科研成果鉴定和申报乃至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档案人员要针对医学研究和科研人员的需要,设置不同专题,筛选、编辑医务人员的科研成果、医学论文及资料,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和医疗业务发展动向,为医务人员科研活动提供指导性服务。近年来,各级医院特别是各大中型医院在"科研兴医,科教兴院"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科技档案,将科研计划管理与科研计划档案管理相结合,严把科技档案的质量关,使之在科研成果的鉴定申报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医务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想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就必须拥有大量充分可靠的科研资料。因此,医院要切实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把静态的档案变成动态的信息,活化科研资料,为医务人员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服好务。

(二)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理念要创新。档案工作的创新是指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工作运行机制、档案管理与利用活动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因此,医院科技档案工作的理念要创新,观念要改变,要较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和实施以来,科技档案工作正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向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医疗科技档案工作也要坚持与时俱进,走改革与创新之路,要把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观念真正落实到医疗科技档案实际工作中,做好平时科技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作到常做常新。同时要把医疗科技档案工作当作一门学问,研究它、认识它、探讨它,以寻找其科学规律,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重点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利用服务多少转变为医院前沿科学发展需要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拓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域,以求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获得实际效益和最高利用价值,探索一条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方法要与时俱进。医院档案工作的许多传统做法和管理方法在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传统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医院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由于过去观念和管理方法的落后,必须对档案工作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进。就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而言,人们对其医疗科技成果档案的价值和认识还不到位,管理体制和管理队伍还有待健全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疗科技成果档案仍然是目前医疗科技档案工作中需要加强和特别要重视的环节。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逐年攀升,对科技档案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科技档案也越来越表现其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针对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对业务部门的科技活动情况不熟悉的状况,医院的综合档案管理部门应以医疗科研管理部门为核心,互相协助,互相配合,分级管理,制定适合于医疗科技档案统一管理的范围和标准,尤其是医院的科技档案工作方法要更新,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和医疗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克服医院原有档案室科技档案材料不足、业务不熟的缺陷。通过实践,探索在信息时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开创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一)医疗科技档案收集不齐全的原因之一是多数医疗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技成果的论文发表与获奖,轻视科技档案资料的平时积累工作,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二)医疗科技人员缺乏档案意识,与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不一定要归档,归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三)医疗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医院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在科技档案归档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医疗科技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四)医疗科技档案还存在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档案室设备简陋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医疗科技档案材料,已完成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材料没有随时归档,即使是代表医院科技实力的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和部分获奖成果材料也因科研人员的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归档或缺失;有些科技项目结题后,没有提供完整的项目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技术材料。由于以上原因,医疗科技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少;复印件多,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制约了医疗科技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理顺医疗科技档案归档程序。科技档案是科技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技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技档案的4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了规范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循国务院发布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要求”归档。由于一项科技课题完成的时间长(有的项目往往需要几年),涉及的范围广,参加的人员多(集体完成),档案内容复杂,造成了科技档案材料形成的周期长,积累材料需跨年度进行,加之课题的进展,其形成的档案材料就会发生变化,档案材料也就难以产生连续性,易造成割裂现象。另外,申报科技成果奖有时受到科技申报制度的制约,必须由科技管理部门出具有关证明方能申报,但也有许多已结题而不报奖和暂缓报奖的成果项目就不受制度条款的约束,从而也有可能造成大量科技档案材料零散在外。为此,必须把科技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技工作与科技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医疗科技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最终使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达到提高科技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医疗科技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可根据《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和完善科技档案积累和科技归档的各科规章制度,理顺医院档案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档案形成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共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联合体。

(二)加强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医院的科技能力和对医院医药卫生事业的突出影响力,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时间较长,往往有一些阶段性成果,每一阶段中肯定有技术进步和新的成果,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学校的历史见证,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因此对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应从立项起立卷归档,然后将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分年度补充到科技档案中去,以免遗漏,这对项目研究人员和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都有重大意义。

(三)提高医疗科研人员的科技档案归档意识。科研人员是科技档案形成的主体,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将会使医疗科技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将会使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专、兼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人的素质是关系到工作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医院提高科技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培养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服务管理、团结奉献的高尚意志和工作作风。

(五)加快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档案工作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切实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目前,医院综合档案室最紧要的是加强和开发利用好自己的软件系统,在确保科技机密和档案安全的情况下,实行网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上提供必要的电子档案,建立健全医疗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之,要通过多渠道,采取各种方法加大科技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医院广大医疗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做好医疗科技档案的平时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医疗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让医疗科技档案为医疗科技工作再出成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五

基层党组织是党群干群关系、中央联系地方、政令上传下达的重要纽带,基层党建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近期,*街道办事处党建办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多方了解街道各社区基础党建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街道位于*市中心城区,辖*个社区,总人口*万人,共有基层党支部*个,党员*名,其中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流动党员*名。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坚持科学筹划,大抓党建、大抓基层,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每个党支部和每名党员覆盖,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主要做法。

通过调研,辖区各支部能够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做法:

(一)突出基础工作抓实抓牢。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引导党员群众政治学习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双推双评三全程”,持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三是严肃组织生活。认真落实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组织生活会规定,教育引导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四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五是加强监督与管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有关要求。通过开展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等,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制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并纳入年度考核。

(二)突出重点工作抓好抓严。一是加强党建责任落实。街道党工委领导干部履行党建“一岗双责”,结合党组织述职评议,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台账,将全年党建工作细化,确保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督导考核。街道每月召开党建工作例会部署党建重点工作,每季度开展“逐社区观摩,整街道推进”活动,通过现场观摩评比,推进社区党建工作逐步提升,召开年度党建述评,不断增强抓党建主体责任意识。三是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深挖资源,通过租赁、借用等方式,努力解决社区办公服务场所难题,为服务居民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开展自查摸底,查摆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扎实开展“夺旗争星”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浓厚氛围。五是加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党建指导员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的指导,对符合组_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建尽建,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

(三)突出品牌工作创特创新。一是深入开展共驻共建。主动与共建单位沟通交流,每季度组织开展党建联席会议,并在年初签订切实可行的共驻共建协议。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发挥自身专长为主,实现党员兜底管理服务,彰显基层党建工作亮点。二是打造基层党建品牌。根据各社区自身实际,以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项目建设工作,努力实现“一社区一特色”品牌创建。三是提升党建特色服务。总结推广“三大暖情”和“爱心商户联盟”项目的经验做法,推动优质项目的复制升级。继续加大宣传,不断提高党建特色服务项目知晓率,扎实推进“*红服”特色服务项目,带动更多的共建单位、爱心人士和企业商户参与其中,持续扩大党建项目的影响力。四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街道社区党建新亮点,有重点有选择地培育一批示范社区、典型项目、先进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

(三)基层党组织工作力量不足。党员干部参与基层治理能力不强,仍用传统模式做基层党建工作,工作方式方法粗放,精细化程度不够。党务工作者队伍因待遇低、任务重、发展有限等原因,队伍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后备干部缺乏,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延续性,制约基层党组织在城市基层管理中的作用发挥。

四、下步打算。

(二)筑牢街道党工委组织作风建设。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街道重要工作请示报告、分级负责等有关制度和程序性规定,狠抓日常工作、学习、会议、集体活动等考勤登记和请假单制度的落实;统筹辖区力量,推进“三大攻坚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有机更新等重点任务的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建立责任清单,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制度,强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严格执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要求分管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各项工作要亲自主持、全程跟踪、反馈效果、记录进展,对于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客观、全面、务实总结,形成街道自身特色。

(三)提升街道党工委战斗力、凝聚力。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集中学习、座谈研讨、体会交流、参观见学,强化对社区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社区书记围绕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研讨,共同破解工作难题,提升理解把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对党章党规、党的基本理论、党建工作业务的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干部理解政策、开展工作的能力,促进街道社区交流互动。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六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本人20xx年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一、履职工作特色及亮点。

(一)抓责任促落实,全面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一是靠实主体责任。加强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坚决维护”,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建立责任清单,全面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定期报告、检查通报、述职评议、工委委员包挂支部等制度,形成了工委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推进责任落实。深入基层督查调研4次,约谈基层党组织书记2轮6人(次),切实做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发力、互促共进。三是狠抓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促主体责任落实,坚持以市、县督查反馈问题和自查问题为导向,列出清单,靠实责任,挂牌销号,扎实整改,整改率达到了98%,党员干部行为进一步规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抓疫情促防控,切实夯实防控体系建设。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上级精神要求,认真研析、谋划、实践疫情防控工作举措,经多次商讨、调研、论证后制定了《xx县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从人员、技术、物资三方面强化保障,着重从院感防控、卡点布控、隔离管控以及小区管理、核酸检测、应急处置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相关规定,注重加强制度执行,确保疫情防控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先后派出100名医护人员组成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团、党员志愿团、党员攻坚班等,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大排查”工作,重点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深入到各行业场所,实地指导排查疫情管控隐患。对于排查发现的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整改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坚决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确保排查问题发现到位、整改到位。由区xx牵头,联合xx局、xx局、xx局、xx局等单位联合开展行业领域疫情防控“大会战”。

(三)抓教育提素质,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始终把加强党员队伍教育作为提升党建水平的突破口。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五学五做”,即以“读、写、听、谈、赛”五种方式,通过“改、亮、比、评、献”五个方面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相继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各支部书记上一次专题党课,开展一次党建工作专项督查,开展一次双语演讲比赛,到联系村、结对户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开展一次导医、义诊志愿服务,开展一次岗位大练兵评优表彰活动。创新学习方法,开设“四个课堂”,即红色课堂、健康课堂、法治课堂、医疗小组课堂,以qq推送、微信转发、定期党课、知识测试等形式,丰富学习形式,强化学习效果,使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年组织工委中心组学习12次,邀请县党校教师集中宣讲3次;开展支部书记上讲台讲党课4场次,卫计系统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196次,发放学习资料196份,党员覆盖率100%;党课讲学12次,开展专题讨论18次,撰写心得体会180余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450人次。开展喜迎建党10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

(四)抓组织促规范,切实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工作。把党建标准化工作列入工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重点任务,以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管理推动党建标准化工作。一是加强基础建设。由工委牵头成立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标准化建设方案和推进表,指导xx局机关党支部、xx党支部、xx党支部开展党建标准化工作,培树了xx机关党支部、xx党支部被县委列为“巩固提升”党组织,xx党支部被列为“提档升级”的党组织。完成了3个党支部按期换届选举工作,规范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二是指导规范运行。建立完善组织生活纪实制度,将各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纳入党建工作重要考核指标,实行台账式管理,做到事前有详细计划可循、事中有规范记录可看、事后有档案资料可查。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专干2次,以观摩学习、互学互鉴、督查指导、考核评比等途径,指导各支部按照党建标准化要求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确保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的不断提升。三是丰富活动形式。以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免费诊疗服务活动、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党员固定日活动,党内组织生活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五)抓载体增活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一是创新服务平台。动员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领导带头,党员引领,干部职工跟进,普通职工参与的“卫生应急”、“健康宣教”、“环境整治”、“巾帼建功”、“安全保卫”五个小分队,在各项活动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活力、鼓舞了干劲。二是典型引领发展。以“践行两学一做,建设健康阿克塞,办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为主题,开展了“铁人健康先锋号”和“铁人健康先锋岗”创建活动,并实行动态化管理。在全系统形成了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党员干部带头履职尽责的良好氛围。三是服务群众健康。立足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强化党员“双岗双争”,创新开展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内容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争当“健康卫士”,深入开展了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宣传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等服务,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问题:一是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有差距。对下属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情况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支部组织纪律松散,制度不完善,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督导缺位。二是党建工作创新与业务工作结合上有差距。党建促业务的切入点找的还不准,对基层党建工作具体研究、谋划还不够。没有很好的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兼顾、有机结合,推进措施不力。三是党建工作创新上有差距。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新情况研究还不够深入,习惯于凭经验,老套路,缺少破解之道和创新举措。

原因分析:一是个别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主责主业意识不强,不会抓党建工作,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格,操作不够规范。二是部分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够。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对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还不够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刚性约束不强,教育形式和内容还比较单一。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下一步我将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推动发展,创新载体激发活力,办好群众满意卫生”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卫计系统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抓好党建主体责任落实。把“三定”(定方向、定清单、定标杆)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关键,坚持每月开展党建专题调研,每季度听取党建工作专题汇报,半年组织一次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有效形成“工委集体抓、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党务干部专心抓”的良好格局。

二是抓实党建业务融合。紧扣卫生计生职能实际,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岗”作用,带头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贫困家庭开展党员医生签约式服务,创建一批“健康医院、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抓细党员教育管理。牢牢抓住思想教育这一“生命线”,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持续抓好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党风政风转变,强化“六个问责”纲性约束,扎实开展党员评议和党性锻炼,采取思想发动、集中宣讲、办班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调动党员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是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把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立足个基层党组织实际,紧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进准、细致编制各单位发展规划,确保各项工作干有方向。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七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我委在区人大常委会xxxx副主任的带领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赴永嘉考察,实地走访台一医、宁溪中心卫生院等单位,并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区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充分征求了各参会人员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20xx年6月开始,我区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启动实施了分级诊疗工作。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秩序为目标,将群众首诊需求合理引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建设工程,注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制订方案、出台政策、规范流程、狠抓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区累计转诊患者3724人,其中由基层转诊到区级医院就诊的1784人,转到区外市内医院就诊的430人,转到省级或省外医院就诊的1429人。由区级医院转诊到基层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1人。

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工作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制订出台城乡卫生一体化、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并从经费支持、医保政策、药品配备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工作开展。从强化硬件保障入手,先后启动了宁溪卫生院、南城、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基建工程,并成立了台一医院桥住院分部、宁溪住院分部,区中医院北洋住院分部,定期选派专家到分部坐诊。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共有3家中心卫生院通过省级甲等卫生院评审,6家卫生院通过省级乙等卫生院评审,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区级医院与上海长征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开展合作办医,上级专家来黄门诊、手术和技术指导,区级医院专家下基层门诊和技术帮扶渐成常态。

注重政策引导,重点发挥社保政策的利益导向作用,城乡医保报销实行差别化支付,对不同级医疗机构执行不同的报销比例和起付标准(20xx年为乡镇级80%、区级70%,区外市内45%—55%、市外40%),参保患者经分级诊疗平台转诊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且住院起付线只剔除一次,更好地引导患者首诊到基层。注重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改革的激励导向作用,从单位收支结余数中提取40%用于发放超额绩效工资。同时对在西部工作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补助,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金,21年以上的每月补助可达500元。注重配套机制建设,推广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转变基层医疗卫生的理念和模式,目前,全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签约覆盖率达10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5.4%。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配送机制,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政策,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齐全。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全区1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受到了群众的青睐,中医馆的建设对于引导开展分级诊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确保分级诊疗工作规范有序,各医疗单位均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设置转诊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按照双向转诊工作规范制定实施方案,制作工作手册,建立合理的转诊工作流程,加强分级诊疗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和检查考核,确保转诊渠道畅通。建立了以台一医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信息化网络为载体的区病理诊断、临床检验、心电会诊、医疗器械消毒供应、放射诊疗等五个区域诊断中心,加强预约诊疗、上下转诊、检查结果查询和费用结算等集约化服务,由此引导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将病情重、疾病急、危险性大的病患转诊到区级医院诊治,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就诊的新格局。分级诊疗工作实施一年多来,已初见成效,据卫计部门统计,20xx年,全区门急诊总人次为417.6万,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占全区门急诊总人次的54.14%,首次超过区级医疗机构的门急诊人次。区级医院的住院人数增速明显放缓,以台一医为例,20xx—20xx年,出院人次增长率为6.8%,20xx—20xx年,增长率下降为2%。基层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明显增长,以院桥中心卫生院为例,20xx年住院人数为为1713人,20xx年住院人次为2327人,住院人次年均增长率47%。

调研中发现,影响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多数群众没有获知该项制度的实施,分级诊疗的宣传方式不够多、力度不够大,广大群众对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了解不深,对具体操作流程、医保政策等内容知晓率不高。医护人员对该项政策的知晓率较高,但仅限于自身了解,缺少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宣传。另外,一些群众的就医行为很大程度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就医惯性”影响,就医看病无原则地追求大医院、追求著名医学专家。

分级诊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最主要是要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但当前,我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群众的信任度还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常规设备不足、仪器过于简陋,无法开展疾病诊治所需的常规检查,是导致群众没有选择首诊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区19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缺口达20xx万左右。二是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缺口达304人。同时由于农村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差,工作后部分基层医疗卫技人没就想方设法调到城区单位工作,因此培养好了就调走了,服务质量难以“取信于民”。三是全科医生紧缺,按我国每万民居民配置2—3名全科医生的标准,我区全科医生缺口达130余人,已成为分级诊疗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

一是转诊单流失较严重。因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尚在建设之中,转诊单采取纸质形式,个别医生填写转诊单内容不完整、字迹潦草,部分患者因重视度不够,转诊单流失还较严重。二是区域内的“双向转诊”平台已初步建立,但下转依然较少,从数据显示,由基层转诊到区级医院就诊的1784人,而由区级医院转诊到基层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仅81人,由此挫伤了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的积极性。三是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转诊平台尚未建立,造成区外市内的转诊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致使分级诊疗的部分政策无法实施。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八

我县于xx年在金塘乡梨树村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xx年全面铺开,四年来,县委政府始终将新农合作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新农合呈现平稳健康运行的良好态势。xx年参合人数达47.85万人,参合率由xx年的75.86%上升至95.52%,新农合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一)筹资渠道

1、国家财政补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的意见》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政策。xx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分别由原来的每年20元/人提高到40/人。xx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分别配套资金1913.90万元。新农合与以往的合作医疗筹资方式相比,首次提出了政府资助直接将钱投给“需方”——参合农民,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

2、个人缴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其个人缴费标准由xx年的10元/人提高至20元/人。xx年,全县个人缴费达956.95万元。

3、政府救助缴费。xx年以来,县委政府将贫困人口弱势群体新农合个人缴费救助作为承诺办理的实事之一。对办理农村独生子女证、两女结扎贫困户、五保户、特困户、军属、优扶对象、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由县政府实行救助缴费。xx年,全县共救助缴费68746人,救助金额达137.5万元,有效解决了弱势群体筹资难的问题。

(二)筹资方式

1、定点收缴。在做好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由农民主动交至村委会或合管机构,逐级存入新农合资金专户。

2、上门收缴。在政府组织下,由乡镇、村组干部、医务人员组成筹资工作小组,上门收取参合农民的资金。这是目前主要的筹资方式。

3、滚动式预缴费。在全县农村信用社储蓄点开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窗口,参合对象(以户为单位)凭户口册,在办理存贷业务时,将参合农户次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筹资缴费预存入新农合基金收入户,实行滚动式预缴费。

(一)有限的资金筹集总额与参合群众强烈的医疗需求愿望并存

从我县目前的筹资渠道来看,以国家补助和个人缴费为主,集体扶持基本属于空白,筹集到的资金总额有限。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村居民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不强,新农合筹资的有限性,相应决定了减免补偿范围和比例的局限性,决定了新农合只能为参合群众提供有限的疾病种类服务和有限的医疗费用偿付,导致了新农合较低的支付收益率,使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一定程度折扣,从而影响农民的参合率和筹资水平提高,制约了新农合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导致新农合筹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宣传工作深度不够。新农合是一件“新生事物”,农民对其理解认知存在一定的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全面吃透相关政策规定,由于在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导致部分群众对新农合期望值过高,与就医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着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二是较多贫困人口与外出务工人群,增大了筹资压力。一方面困难户、特困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过多,政府虽对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得不到解决,自己掏钱参保存在难度。二是随着劳务输出群体壮大,主要表现在户口在本地的外迁户、全家外出打工户、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在家户过多,在年底工作组集中收缴时,一时难以联系上其当家做主的家庭主要成员,在规定的参合时间内,资金无法筹集到位,为新农合筹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医疗需求实现率不高。受地方财政收入影响,我县对卫生事业建设投入不足,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房屋老化、设备短缺,病床等医疗设施紧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0.6张,远远低于全国2.4张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0.6人)。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小、设施简陋,对广大农民群众就近医疗服务的功能发挥不足,不能适应当前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是合作医疗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医疗机构对推行新农合制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医务人员为参合群众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行为还不够规范,违规减免、超范围补偿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参合群众的积极性。

(三)个人筹资仍是新农合资金筹集的困难环节

在个人筹资方式上,大多数乡镇采取上门收取的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符合消费心理,同时以便于新农合制度的宣传,但是筹资成本较高,并且在资金逐级上缴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发生新农合资金被截留、挪用的违纪行为。滚动式预缴费和定点缴费虽然简便易行、节约成本,但需要参合群众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农合资金筹集过份强调“自愿参与”,会产生两个“负面选择”:容易得病的人群积极参合,身体健康的人群不太愿意参合。从而导致两个“负面反应”:一方面新农合不能具有较高的参合率,减弱共担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新农合参合主体是高危人群,将会产生医疗费用入不敷出,影响正常运转。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种具有保险特性的医疗制度,它客观上要求扩大覆盖面,拓宽资金统筹范围,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新农合筹资制度既要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又要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我县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完善,应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丰富宣传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立足我县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是提升参合率的关键。一是对常年在家的农户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电视、标语、宣传小手册等;二是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消除农民对新农合的疑虑,正确引导农民群众的参合意识。三是对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户进行现代通讯工具采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消除外出务工农民的疑虑,使其真正认识到建立新农合制度的意义和好处,不断增强群众自愿参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拓宽融资渠道,多方全力筹资

1、个人缴费。建立新农合制度,关键是建立持久、稳定的农民自愿筹资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参合好处从而主动缴费;另一方面应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调动参合群众积极性,提升参合率。

2、国家投入。新医改方案提出,原由中央、省级政府配套的新农合补助资金将进一步增加,这对实现新农合资金总额增加、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迎来大好良机。

3、社会融资。人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倡导“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今天,企业、商家、公司等经营实体对农民群众健康的投入也是践行“反哺行动”的体现。据我县实际,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企业扶持。发动诸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烟草公司、白鹤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相关的扶持政策,针对生产并交售一定规模数量农产品的农民,由企业奖励缴纳该户的次年个人筹资。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卫生事业进步。

(2)商家赞助。可发动超市、药店等商家通过消费积分有礼或购买充值卡等活动。对年度达到一定消费积分或一次性购买一定金额充值卡的农民,由商家赞助缴纳新农合个人缴费。

(3)公司带动。倡导我县境内的电信、移动、联通等重点通信公司,采取预存话费有礼活动。对预存一定金额的通信使用户,由相应公司帮助缴纳新农合个人费用。

4、政府救助缴费。实践证明,政府对弱势群体实行救助缴费是践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我县由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人口的参合问题依然是困扰参合率上升的重要问题。要逐步建立大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与新农合医疗基金结合机制,将新农合制度的医疗救助同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进行并轨统一实施。将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个人出资部分纳入到由医疗救助基金中解决,在实施门诊费用补偿机制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医疗救助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参合难问题,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三)创新筹资机制,积极引导参合

一是建立常年筹资机制。改集中突击收缴方式为常年经常性定点收缴,为贫困家庭、外出务工家庭、手头上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家庭创造宽裕的参合时间。

二是实施代扣代缴机制。参合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时,由医疗机构在其补偿资金中代扣代缴该户个人次年参合费用,这样可充分利用参合群众受益后的喜悦心理,减少抵触情绪,扩大宣传面。

三是实施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原有的直接筹资方式,为户口在本地的外出务工家庭以及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交纳方式。

四是推行转移支付缴费制度。一味尊重群众意愿,也不利于新农合发展。农民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群体,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性,难以确保筹资机制的稳定。新农合运行几年来,在大多数农民对新农合接受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方式,讨论推行新农合转移支付缴费制度,结合中央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将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的部分,转化为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医疗补贴,成为相应群众的参合资金,从而降低筹资成本。

(四)强化运作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运行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参合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新农合工作氛围。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化管理机制,加速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把数据录入与公安户籍管理系统和定点医疗机构收费系统接口,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身份识别尤其是相片对照、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审查,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加以防范,避免套取新农合补助资金的违纪事件的发生;认真实行药品统一竞价采购,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虚高与不正常增长,严格杜绝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诱导治疗的行为,努力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健全服务网络,提高工作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为广大农民提供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切实解决农民就地就医难,使其充分享受到新农合制度带来的优越性。一是加强乡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改善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二是加强乡村卫生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三是教育引导各定点医疗机构端正思想,正确处理好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努力改善办医条件,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整体服务功能;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搞好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危难重病不出县”,让农民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卫生服务,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九

近几年来,在盟委的领导下,xx地区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xxx现有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57个。有党员107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5名。

(二)今年以来党建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按照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主题活动的要求,以落实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链双推”、国有企业“五个一”、“三创一落实”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上,xx地区党委从中心组学习入手,健全了学习培训、理论研究、缺席补课等制度,坚持每月安排两个集中学习日,安排专人备课,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表率。在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上,出台了《xxx干部教育培训办法》、《xxx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各项制度,并实行“一人一档”,引入考学、评学制度。同时,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参与招商引资,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多角度提高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近两年以来,xx地区先后组织60余人次,分别赴江苏华西、霍林郭勒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选派2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沈阳、温州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招商。培训中,注重发挥党校为主体,组织、宣传、党校、就业、涉农涉牧部门多方参与的培训资源。年内,投入资金建成了藏书万册、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图书阅览室和占地200平米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邀请区内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5期,培训党员干部540人次;组织巡回宣讲15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力度,改进了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年初,在xx地区范围内,首次采取不定向全员民主推荐形式提名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并通过公开选拔形式选拔科级领导和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到了多渠道选贤任能。同时,通过实施县处级领导、直属科局、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基层制度,强化领导干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能力,通过落实日常跟踪考核,建立实绩登记簿制度等,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整体转变。

二是以机制载体创新为目标,全面加强城镇社区党建工作。继续推行处级领导联系社区机关责任制和党建工作分析通报问责制,加大对城镇党建的帮扶指导力度。年内,将社区的办公经费由原来每年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将社区人员工资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并适当提高了社区人员在计生、就业保障服务方面的补助。为社区全部配备了电视、电脑、vcd等设备,通过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党员挂牌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社区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同时,在2004年已实现每个社区200平米活动阵地的基础上,今年又为努日音化社区新建总面积750平方米的三层街面楼房。为具备条件的社区全部开通了远程教育,并利用网络举办远程培训7次,培训党员干部400余人次。机关党建工作主要以“三创一落实”活动为抓手,按照年初有目标、年终有结果的要求,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xx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调查摸底工作,并采取“挂、靠、联、派、建”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年内,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7个经济实体选派了13名党建指导员,并明确9名处级领导为联络员,负责指导、协调党务工作。对在xx地区周边的企业,如大青山肉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与经济局成立联合支部形式进行管理。对党员数量较多的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初进行了摸底排查后,出台了组建党委工作方案。拟通过选举方式在该企业组建一级党委。预计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可组建党组织。

三是以推动“两转双赢”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牧区党建工作。结合镇、嘎查村班子换届工作,有计划地配强配齐了基层领导班子。在镇一级领导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配备35岁以下年龄干部2名。在嘎查村班子换届中,注重将“三向”培养对象选入班子,嘎查村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0岁,较上届下降1岁,“两委”班子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3名,占班子总数的72%。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配备率达到100%。注重基层阵地的改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今年投入10万元启动了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通过财政预算10万元用于远程教育的前期投入。同时,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待遇,将嘎查村干部工资由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办公经费由每年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实行按季度拨付。每年还安排基层干部不少于两次的外出考察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今年4月,组织部分嘎查村干部赴通辽、吉林等地就日光温室、暖棚建设等进行了学习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与相关地区签订了5.8万只鹅雏的购买合同,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成功引进西门塔尔牛196头。至目前,嘎查村农牧民共投资266万元,引进西门塔尔牛458头、大鹅64000只,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走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步伐。注重强化农牧区党建的典型引导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xx地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管理。今年以来,xx地区围绕服务大项目、黄牛改良、乌羊提纯复壮、生态移民等内容,选树典型示范户46户,捆绑投入扶持资金480万余元,并通过观摩互访、座谈交流及印发宣传册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典型的带动下,目前,xx地区已有540名农牧民成功实现了转移或转产。

(三)党建工作问责制履行情况。

深入落实旗县市(区)党委有关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实行xx地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场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嘎查村、分场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三级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完善了xx地区、场镇两级基层党委主要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将责任目标细化、量化、逐级分解到相关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了处级领导、直属科局联系嘎查村、分场制度。目前,xx地区9名党政领导、32个直属科局及1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在9个嘎查村和16个牧业支部都建立了帮扶联系点。同时,健全和完善了领导小组例会、问责汇报、分析调研以及联席会议等制度。至目前,xx地区党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2次党委会、3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基层党建汇报会议,专题听取了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嘎查村活动阵地利用、基层领导班子教育培训管理、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汇报。并就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和经费等问题,形成了专题纪要,对近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党委定期问责,组织部经常督查和场镇党委日常督促的逐级督查责任制,每年由xx地区党委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督查不少于4次。结合实绩考核和基层组织建设半年汇报,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点评。各基层党委结合推进重点工作,对所属嘎查村、分场进行日常督促。通过逐级督查,掌握实情,寻找差距,督促推进,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当前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年龄老化,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的本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党建与经济工作不能很好地融合促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

三是国营农牧场党建一直列入城镇党建工作范畴,按照城镇党建模式管理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上级对口资金来源极少。四是随着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农牧民居住高度分散,如何提高活动阵地利用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对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按照盟委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党建责任制的落实,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为目标,强化党建机制载体创新,全面推动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xx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有效推进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在抓任务落实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年初责任状,严格落实目标、分析、问责、通报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人员、经费、场地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嘎查领导班子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交流等多种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政治、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尤其要注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富能力。同时,采取公开选聘方式,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聘用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基层活动阵地的投入和使用力度。年内,力争高标准完成努日音化社区和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配备配齐各项设施,解决“有场地办事”的问题。对国营农牧场党组织,在切实抓好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多方争取筹措资金,着力解决活动阵地缺乏和阵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逐步理顺所属关系,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在机关党建方面,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落实四个长效性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党建意识,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十

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基层治理相关要求,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新途径,加强基层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加强。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街镇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投资xxxx余万元,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xx个,日间照料中心x个,智慧社区xx个;完成部分社区“四社联动”示范点和信息化平台指挥中心;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xx个,幸福苑xx个。对城区“三无”小区,采取物业服务企业进驻、小区居民自治和小区党支部兜底三种模式进行管理,实现了事有人管、物业服务能改善、长期服务有保障的目标,清除了基层治理的盲点。

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在村级组织中实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强化了村级组织党的领导。建立“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等制度,落实了区级各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运行规范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理清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组干部的职责职权,形成了权责清晰、程序规范、执行到位、监督从严的运行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异地搬迁社区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落实了异地搬迁社区内弱势群体的服务管理等。基层治理民主彰显。印发《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工作的通知》等,明确了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总体要求、内容范围、形式程序等,建立专题协商议事、重大事项工作监督等制度,基层群众民主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以社区、驻社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四方民主协商文明城市创建机制初步形成,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基层治理手段不断创新。基层法治不断健全。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和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活动,“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服务、参与纠纷化解等常态化开展,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群众有事找“法”的意识不断提升,依法治区成效明显。基层德治能力有所提升。近年来,全区上下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开展了家风家训进万家,“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以评弘德活动,在社会上树立了一大批正能量的先进典型,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引导作用。科技在基层治理中得到普遍应用。建成归属明确,拥有各级管理人员xxxx余名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配合智慧社区建设,初步实现了“人、地、事、组织”等基层治理全要素信息常态化管理,做到了对辖区基本情况底子清、情况明、反应快,有效提升了公共管理水平。建成公安大数据平台等,对xx城区所有街道、广场等人群聚集场所实现了xxx度无死角监控,有效提成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等,为基层治理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保障不充分。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现有设施设备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部分村(社区)办公住房紧张,设备短缺,村级运行经费困难等现象依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塬区各镇、村,在渭北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组织体系不健全。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作用有待持续加强,基层村(居)委会等群众组织有行政化趋势。社会组织、群团组织体系不健全,公益服务类、群众权益维护类社团组织较少。据统计,目前全区有各类社会组织xxx家,大部分为兴趣爱好类自发组织,每万人拥有登记、备案社会组织x.x个,其中社区社会组织仅有xx家,其资源利用能力、自我管控能力、服务能力等参差不齐,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基层治理责权不对等。基层街镇自身没有法律法规正式授予的执法权,导致他们在履行监管、督办等工作职责时没有底气。如在安全生产、环保执法等工作过程中就面临没有执法证、执法权与处罚权,监管执法,只能通过个人私下关系劝导整改,工作开展难度大,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中心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持续加强。我区地处xx中心城市,各类城市问题突出。由于缺少统一的协调机构和牵头部门,各部门、单位在基础建设和管理各自为政。如城市道路建设、天然气、自来水、通讯网络铺设等过程中,朝建夕改,既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群众意见较大。城市物业管理,流动人口、弱势群体管理等公共事业缺少统一的服务平台,群众在反映供暖、供水等问题时渠道不多,由此造成的上访及群体事件,也给基层治理带来困难。

三、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以党建为引领,实现基层治理有魂。一是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强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二是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立村(社区)人才库,加强村(居)委会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队伍培训力度,增强基层治理的人才储备。建立健全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制度,注重把思想素质高的产业大户、致富能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吸收进村(居)两委班子,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富能力。三是实施党建整合资源力量下沉工作,继续深入推进“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统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等下沉服务社区,增强工作活力;推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职权下沉基层,改善基层有“责”无“权”的现状;加大对渭北相关村级组织的扶持力度,尽快解决办公用房及设施设备短缺等问题。

以自治为基础,实现基层治理有力。一是保障群众基本权利。加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力度、扩展公开范围,使知情明政得到普及,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和发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二是建立健全自治体系。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预防和化解矛盾机制,有效防范矛盾风险,加强矛盾源头排查调处。三是深入开展自治服务。更多的依靠和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推动“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做,村(居)民能做的交给村(居)民做”,可能实现社区村(居)民权益和意愿的化。

以法制为保障,实现基层治理有序。一是以宣传“七五普法”“民法典”等为契机,持续开展法律知识“六进六送”活动,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小广场等设施,发挥村(居)民主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二是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将律师参与重大决策、重大事项法律风险评估和防控纳入基层治理考核。三是加大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的惩处力度,用生动的事例警示、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法制观念。

以德治为调节,实现基层治理有根。一是坚持依规立德。完善、推广乡规民约、城乡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和社区居民行为准则,强化规范约束,发挥“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以文养德。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倡导全社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倡导良好的家风、家训,推动德治教育从基础抓起。三是坚持以评弘德。大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以群众参与、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实乡风文明载体,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带动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

以科技为支撑,实现基层治理有方。一是建立公安、民政等大数据平台及对接机制,把辖区内的人、房、事、物、组织等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实施动态治理和服务,做到基础信息网上录入、办事服务网上管理、工作过程网上监督、责任目标网上考核。二是大力推广已建成的智慧社区建设经验,逐步在全区覆盖,实现“见房知人、见人知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行动快。三是探索创建网格员代办工作,充分发挥四级网格员的作用,为辖区村(居)民代办医疗救助、新生儿户口登记、有线网络缴费等服务,使网格员成为村(居)民家门口的“流动办事窗口”,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整合各类资源,加强中心城市建管。一是继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切实从公共厕所改造、环卫设施建设、背街小巷整治等工作抓起,推动城市秩序管理与整治再上新台阶。通过制作宣传短片、公益广告、有奖参与等形式,充分发挥各类官媒、自媒体的宣传作用,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二是建议市区两级政府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确定牵头部门,对涉及城市建管的通讯网络、水电气暖铺设等协调建设计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施工。三是建立向群众征集城市建设管理意见建议的平台,群众可通过此平台,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对“十四五”规划等大事的意见建议,也可以反映物业管理、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等,定期由相关部门梳理汇总后,交各职能部门办理,规定挂号清零的时间节点,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效率。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十一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和规范发展,使农户、土地、产品、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市场、调整结构、管理生产及参与市场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镇农民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稳步提高运行质量,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已成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辣椒生产专业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协会、用水户协会,生猪养殖协会正在筹备中,联系农户5000余户。**镇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上连龙头企业,下带千家万户,内强服务,外拓市场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镇在全面总结近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做法、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时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专门培训班,学习有关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1、成立烟农合作组。

烤烟是全镇主要经济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烤烟生产管理模式,以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契机,以农户原有耕地所占比例为主要依据,破除田埂限制,以村小组为单位成立烟农合作组,重新分配土地登记造册,留村委会备案。烟农股份合作组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组内烟农以土地入股,每户按土地面积投入相应生产物资、资金和劳务工时,合作组按照“共担风险、共同投入、共同经营、按股分配、财务公开”的原则,以合作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生产和经营。合作组经济利益分配以“土地入股、资金专管、按股分配”的形式进行利益分配。合作组积极探索建立“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条形码”信息载体为基础,以金融单位为技术依托,建立“烟农信用卡”,在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专业化服务、烟叶收购等环节实行“一卡制”管理,形成集信息查询与管理、电子结算、合作组成员利益分配、职业化烟农建设与管理、专业化服务、质量追踪功能于一体的“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成立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

**镇坚持“组建一个生产合作社,壮大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足法辣椒经过传统种植、品种改良、商标注册、推广种植等一个长期的探索发展过程,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11月由当地58户农户组建了**镇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总投资10万余元,从而把足法辣椒生产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在20的“昆交会”上,足法辣椒因纯正的品种、鲜艳的色泽、丰富的营养和绿色生态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大客商的青睐,产品畅销贵州、昆明、红河、罗平等省市县。

3、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

**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业,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走“支部+协会”的发展路子,组建黑山羊养殖协会,通过小区示范,规模养殖,大户带动,政策引导,广大农户养殖黑山羊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形成了黑山羊养殖、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

4、成立用水协会。

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的迫切要求,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镇通过成立水利协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协会会员全面负责辖区内范围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对生活用水实行有尝供水,并为用水户提供与水利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三、主要成效。

(一)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家庭是经营农业的基本单位。由于规模较小,发展滞后,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产生了社会化分工,外部成本内部化。农户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均可通过合作组织与厂商、批发商直接交易,而销售也可通过合作社统一进行,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十二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农产品市场激烈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时而生,根据《农业专业合作社罚》“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xx年以来**县工商局为构建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产业大户、经济能人、科技带头人以及村组干部组建茶叶、蚕桑、药材、养殖、植保、机防机耕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了“百社带万家”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初步凸现了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与潜能,推动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到xx年2月底,在**工商局及各乡镇工商分局(所)干部职工的引导下,全县已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19个,其中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7个、农业技术合作社5个、药材生产合作社2个、养殖合作社2个、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2个、生态农庄合作社1个。半年实现产值营业额5000多万元,社员人均增收800多元。正在筹建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5个、农业技术合作社有5个、药材专业合作社有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3个。目前,合作组织涉及10个乡镇59个会员村2563名会员,网络农户近8600户,覆盖茶叶、药材、水稻等主要作物面积4。3万亩。出资金额达297万元,每个合作社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章程,并且都成立了理事、监事会和成员大会,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基本完善。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方式。

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自愿结社”。相当一部分农户由于家庭主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造成劳动力短缺,特别在生产大忙季节尤为突出,经机耕和植保机防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能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合作组织便应运而生;二是能人拉动。部分农村“土专家”、致富能人和科技示范户,由于其农业科技素质较好,在茶叶、药材等产业生产、经营上有丰富的经验,已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农户自发组织加入协会,交纳股金,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联合体;三是村干带动。为发展产业,提高村整体农产品生产能务,在村领导的倡议下,农户联合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生产和经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因需而生”。一些村组为了争取国家项目开发、山区扶贫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

三、农民合作社的主要成效。

**县工商局跳出工商干工商,围绕新农村建设创新发展思路,自去年下半年来探索了“百社带万家”活动,让“百社带万家”工程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通过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帮扶“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鼓励农民通过联合与合作的方式,创办专业合作社。他们要求各个工商分局所要根据辖区实际确定3―5家各具特色经济组织从来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增收。他们确定要在3年内帮助成立100个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让这100个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做到帮扶一个、发家一片、致富一方。

一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种植业产业的发展,特别在茶叶、蚕桑、药材、等主导产业建设上,农户因单家独户生产,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因而生产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合作社建成后,农民能根据市场需求规模组织生产,规模经营,有的还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市场风险明显降低,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杨柳镇“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在短时间内就完善了登记程序和条件,取得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成为全省首家依法登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如今,随着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茶叶产、供、销逐步实现一体化,整体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杨柳镇河南畈村9位农民在工商部门的发动下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后,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吸引了全村300多户农民加入,带动了全村的整体致富。该村群众全部入社,所有的田地全部种茶。去年该社农民茶叶收入达6000元,大大超过了种粮村的人平收入。

陶河乡组建的宏业药材合作社网络全乡重点药材专业户,通过合作社有组织的规模生产和销售,药农年创效益2290万元,比合作组织建设前增加15。2%,同时药材规模不断发展,每年以3000亩的递增速度扩大药材种植面积;东冲河村组建的生态农庄合作社,以会员入股的形式发展猕猴桃生产,其面积已达120余亩。通过协会在生产环节上全程技术指导,规模生产,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其产品供不应求,为仅促进了本村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还带动了黄家垸、东夹铺等村猕猴桃基地的发展。

**县孔坊乡是鄂东北重要的蚕桑基地,该地群众种桑技术好、积极性高,蚕茧产量远近闻名。去年,全乡共有2600户农民种桑养蚕,有近10支贩运队伍奔赴全国各地,蚕茧总销量130多万公斤,产值近1300万元,辐射并带动了一大批本地村民增收致富。当地工商部门因势利导,引导成立了孔坊乡丝光、锦绣2家蚕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和包装,当地花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合作社的组建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使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效益增加。如金铺镇由134户会员组成的农业生产服务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集中采用“旱育”、集中充分秧、集中抛秧,仅此一项不仅为农户节省投资24380元,合作社还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方咀乡植保机防合作社社员年向合作社每亩茶园上交80元投资基金,便可使自家茶园享受全年病虫害免费服务,根据会员实际测算,此举可为农户节省农药投资70元,节省投资超过60%以上;东冲河村农户原生产的猕猴桃因缺少统一规划和组织,生产的猕猴桃常常卖不出去,或低价抛售,现在经过协会统一组织,与农户签订了收购价格不低于3元/公斤的订单合同,较好地保护了农户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桃积极性。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十三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农产品市场激烈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时而生,根据《农业专业合作社罚》“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20xx年以来**县工商局为构建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产业大户、经济能人、科技带头人以及村组干部组建茶叶、蚕桑、药材、养殖、植保、机防机耕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了“百社带万家”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初步凸现了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与潜能,推动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到20xx年2月底,在**工商局及各乡镇工商分局(所)干部职工的引导下,全县已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19个,其中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7个、农业技术合作社5个、药材生产合作社2个、养殖合作社2个、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2个、生态农庄合作社1个。半年实现产值营业额5000多万元,社员人均增收800多元。正在筹建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5个、农业技术合作社有5个、药材专业合作社有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3个。目前,合作组织涉及10个乡镇59个会员村2563名会员,网络农户近8600户,覆盖茶叶、药材、水稻等主要作物面积4。3万亩。出资金额达297万元,每个合作社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章程,并且都成立了理事、监事会和成员大会,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基本完善。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方式。

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自愿结社”。相当一部分农户由于家庭主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造成劳动力短缺,特别在生产大忙季节尤为突出,经机耕和植保机防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能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合作组织便应运而生;二是能人拉动。部分农村“土专家”、致富能人和科技示范户,由于其农业科技素质较好,在茶叶、药材等产业生产、经营上有丰富的经验,已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农户自发组织加入协会,交纳股金,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联合体;三是村干带动。为发展产业,提高村整体农产品生产能务,在村领导的倡议下,农户联合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生产和经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因需而生”。一些村组为了争取国家项目开发、山区扶贫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

三、农民合作社的主要成效。

**县工商局跳出工商干工商,围绕新农村建设创新发展思路,自去年下半年来探索了“百社带万家”活动,让“百社带万家”工程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通过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帮扶“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鼓励农民通过联合与合作的方式,创办专业合作社。他们要求各个工商分局所要根据辖区实际确定3―5家各具特色经济组织从来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增收。他们确定要在3年内帮助成立100个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让这100个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做到帮扶一个、发家一片、致富一方。

一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种植业产业的发展,特别在茶叶、蚕桑、药材、等主导产业建设上,农户因单家独户生产,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因而生产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合作社建成后,农民能根据市场需求规模组织生产,规模经营,有的还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市场风险明显降低,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杨柳镇“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在短时间内就完善了登记程序和条件,取得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成为全省首家依法登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如今,随着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茶叶产、供、销逐步实现一体化,整体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杨柳镇河南畈村9位农民在工商部门的发动下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后,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吸引了全村300多户农民加入,带动了全村的整体致富。该村群众全部入社,所有的田地全部种茶。去年该社农民茶叶收入达6000元,大大超过了种粮村的人平收入。

陶河乡组建的宏业药材合作社网络全乡重点药材专业户,通过合作社有组织的规模生产和销售,药农年创效益2290万元,比合作组织建设前增加15。2%,同时药材规模不断发展,每年以3000亩的递增速度扩大药材种植面积;东冲河村组建的生态农庄合作社,以会员入股的形式发展猕猴桃生产,其面积已达120余亩。通过协会在生产环节上全程技术指导,规模生产,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其产品供不应求,为仅促进了本村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还带动了黄家垸、东夹铺等村猕猴桃基地的发展。

**县孔坊乡是鄂东北重要的蚕桑基地,该地群众种桑技术好、积极性高,蚕茧产。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十四

为加强领导,深入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了解居民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三问三解”活动,xx路办事处聚财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xxx为领导的调研工作组。xx月xx日上午,该调研工作组深入到聚财社区居民群众当中,进行了走访调研工作。走访通过入户调查、询问交谈,收集意见等方式,充分了解我辖区居民的相关居住状况,查找相关问题。现结合我社区一年来的各项实际工作,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走访概况及重点。

走访所见群众基本生活状况良好,对社区管理工作评价较为满意。主要分析重点几户走访对象,情况如下:

xxx:孤寡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行动不便。

xxx:辖区居民,xx学院退休教师。

xxx:低保户,环卫工人,因身体残疾导致家庭贫困。

xxx:老党员,患有脑梗塞。

xxx:地毯厂下岗职工。

二、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走访群众所见现实情况及以上重点对象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居民群众对新时期各项社会保障优惠政策了解不够深入,遇到问题不能够根据各项程序享受政策优惠。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很多居民生病后不能够顺利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医药费用报销。此处充分表现出居民对政策优惠的相关程序以及办理手续了解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看病治病的负担,优惠政策反而成了落不到实处的空架子。原因为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还不到位,没有落到实处,宣传面点散零星,不够全面;二是对办理程序手续过程讲解不够清楚。

(二)突发意外导致家庭困难拮据的相关原因情形增加。成员中有残疾的、年老体弱的,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困难拮据的原因之一。现下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保险的购臵也成了居民们关注问题的重中之重。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于养老保险的购臵也是一知半解,到底如何办理、需要何种手续、办理后会享受到什么待遇也是一片茫然。xxxx年是xx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改造的重要的一年。xx区是学院社区双创旱厕改水厕的示范点。这项工作开展至今马上一年了,从刚开展的开展困难到后来的顺利开展,再到后来的一系列后续工作都得到东区居民及租住户的大力支持。但是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xxxx年冬天,因为天冷,水流量小,再加上一些居民家的水厕电热丝使用不当烧坏了,部分居民对此比较不满意。高专东区普遍为租住户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者较差,流动人口较多,据居民们反映,自从装上了监控盗抢现象相对来说比往年少了很多。但是环境卫生比较差,自从去年旱厕改水厕以来,小巷里到处是大小便。都是现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居民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三、今后工作中的重点解决问题。

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

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

3、如何更好的.向居民宣传介绍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的办理情况;

4、旱厕改水厕工作的后续该如何保障,更好的做到令居民满意。

5、创建“平安xx”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

四、政策落实情况。

从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到始终开展的扶贫帮困走访慰问制度等,都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解决了部分困难家庭的住房、孤寡老人患病就医、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购买等实际生活困难。仍需我们继续做出巨大努力。

为此提出如何做好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和多数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借助医疗保障制度的力量,争取民政部门的支持,给予居民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

2、日常生活中对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帮助。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帮扶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来。

3、不定时开展宣传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办理的活动,让广大居民随时了解政府的新政策。并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4、加强平安xx工作的开展,对辖区内的综治维稳情况随时了解,积极征询居民意见,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医疗工作调研报告篇十五

响应上级组织号召,我校自6月份开展“下基层、访民情、听民意、解难题、促和谐、保发展”活动动以来,根据市县各级组织的意见,由校长廖善星、书记郭惠勇等5人组成调研小组,在组长的率领下,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就拟定的相关内容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走访了割畲村、慈悲村、朱地村等五个自然村。本次调研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我们主要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走访各类典型对象、到田间地头并进村入户与农民交谈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村情村况。

一、走访挂点帮扶对象概况。

割畲村距离宁化县城区60多公里,与所在的安远乡政府所在地相距15公里,与江西广昌县塘坊乡毗邻的偏远山村。是自然保护区——牙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共6个自然村,400余住户,1600名村民;耕地面积2500亩;山林面积27000亩,其中14000亩划归“牙梳山”国家自然生态保护林。xxxx年人均年纯收入约4500元。收入主要是种植烤烟、冰蓝芋、莲子和水稻,自然保护区补助款,300余人在外打工工资。村财年收入不足20000元,收入主要是自然生态林的一小部分补助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穷山村。村级两委组织今年完成换届工作,机构健全,共有30党员,党员老龄化突出,支委人员年龄结构较合理,两委主要干部对摆脱目前较为落后的经济现状和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充满信心。

二、调研基本情况。

1、走访主要对象。这一次下基层调研,我们走访慰问了三类对象,一是困难老共产党员;二是慰问特困户;三是慰问孤寡五保人员。在朱地村,我们走访了1974年入伍,1978年入党的老党员谢启州同志,他早年丧偶,又患有较严重的支气管炎,与独子谢世雄相伴生存,35岁的儿子常年在外务工,由于家庭贫困至今没有娶上媳妇。但谢启州同志始终不忘党的教诲,保持着党员军人的气质,能大力支持村两委工作,并能力所能及地做些村里修桥补路的善事,在调解村民矛盾方面有较高威信。在朱地村我们还走访了87岁高龄左眼失明的五保人员谢太荣;体弱多病生活困难的王立兄村民。在割畲村我们走访了特困户谢学桂一家,家里共五口人,但只有其妻黄水秀是正常人,谢学桂本人有腿疾干不了重活,儿子和媳妇均为聋哑人,的9岁孙子又患有癫痫病,至今没有上学。还有因公致残且被丈夫遗弃的的张连香、还有因中风导致下肢糜烂性溃疡常年无法行走的王启良。同时还走访了一些发展经济的带头人等。每到一处,工作组都能与村干部和群众深入交谈,或与群众一起参加劳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对困难户嘘寒问暖,亲切询问他们生活、身体情况,了解其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以及子女教育就业情况等,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并给每户送上300元慰问金,鼓励他们要有生活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在党的帮扶下走出生活困境,创造新生活。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党的政策是拥护的,对“大走访”活动是肯定和支持的。

2、村级财务运行紧张。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割畲村的村财比较紧张,缺少村级企业的支撑,从以往来看,整个村财年收入有时还不足20000元,今年换届以来各种欠费达3000多元。

3、两委班子有一定战斗力。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个村村干部的配置比较合理,班子运作情况正常,村干部之间能团结协作,工作积极主动,工作热情较高,能较好的完成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能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制订富民帮扶工程计划,经常上门开展活动,通过帮助了解市场信息、提供致富信息、介绍就业门路,与农民接对交朋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来帮助困难户脱贫致富、示范户发展壮大,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出了较强的活力。但也有个别村干部有时对集体决策理解不够,在工作中出现分力情况,造成工作较被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割畲村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村里超过一半的山林被划为自然生态保护林,农民失去了靠山吃山的大部分根基,政府补助款较少,每亩每年补助11.6元,其中35%还要用于保护区的管理费用,到村到户钱不多,村里、村民得到实惠有限,对政府的意见也比较大。

二是拆点并校后,造成100多小学生上学困难。全村小学生甚至是学前学员都要到5公里远的营上学校上学。路程较远,没有校车。学生早去晚归靠租用私人运营的面包车。

三是村部借用原来的小学校舍办公,建构不配套,功能不齐全,且年久失修,条件简陋,不利于工作开展,急需筹措资金对村部进行一次整修。

四是用水困难。大部分自然村没有修自来水,个别村子修了自来水,因资金问题基本上是半拉子工程,没法用或不好用。

五是有4个自然村没有闭路电视,大部分村庄手机通信信号不强。

六是村里因难户较多,其中残疾人家庭和五保户等特困户就有5户。村财收入低,增收潜力不足。

七是年青党员基本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老党员大多卧病在床或基本失去劳动力,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带领乡亲致富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八是基础设施需要加强。村里还有约1.5公里的泥巴路没有硬化;人口密集居住区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现急需装置约30个垃圾箱和添置一辆垃圾转运车等。

九是机关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有群众向我们反映,现在政府机关干部下基层次数比较少,和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机会更少,无形中拉远了与群众的距离,不利于干群关系。

十是农户负担尤其是隐性负担加重,降低了农户实际收入。比如说撤点并校后无形中加重了农民负担;高昂的非义务教育开支;人情交往、封建迷信和其他民俗文化活动支出负担重等。

十一是村务公开要进一步做实做好。

村务公开,农民最想了解什么?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有侧重点的向群众进行了了解,调研结果显示:被访的群众都赞成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农户对村务公开的普遍看法是:通过公开村务,增强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有效地防范了部分村干部假公济私等腐败行为的产生,同时使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得到增强。从调研可以发现,村务公开中农民关心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财务公开的相关内容。因此,做好财务公开工作,保证公开内容的全面与真实,才能真正给村民一个明白。

十二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处于空白,需要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挖掘生态资源,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四、几点思考。

通过调研,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做好帮扶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要进一步做好“身到心到”的调查走访工作。要抓住关键,全面掌握基本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了解割畲村存在的矛盾和突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帮助群众克服自然生态保护林给自己带来的暂时困难,理解生态保护的宜居环境的长远利益。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政策。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协助解决拆点并校带来的孩子上学难的暂时困难。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和充分利用职校的优势,引导挂钩村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接受技能培训,逐步让家长和孩子形成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事业的理念。特别是困难家庭,学校可给予全免费接受特色专业、强势专业和企业订单专业学习教育的优惠政策。让群众确确实实享受到帮扶益处。同时有重点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五是要对困难群众实行结对帮扶。动员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等形式,一个支部联系一个困难家庭,引导一个或几个干部、党员、老师联系一个困难学生或残疾、五保户农民进行实实在在帮扶活动,解决一些具体困难。

六是学校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挂钩村所在地的实际困难,为割畲村的公益事业给予适当的物质和资金帮助,力所能及办些实事。学校争取能办到的及时办理,不能办到的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加强对割畲村的扶持力度。

七是要帮助村两委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示范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