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汇总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12:47:08 |
- zdfb |
- 13页
社交能力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呢?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激发读者对总结内容的思考。推荐以下几本书籍,对总结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南岳衡山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有“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
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宫殿式古建筑群,就是有名的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地方誌有记载的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它是仿照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因此有“江南小故宫”之美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同存共荣。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的。早在明清时期,大庙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同时以八百蛟龙为最大特色,无论殿宇的梁柱、屋檐,还是柱基、神座,乃至门框、斗拱,神态各异的蛟龙,随处可见,原来这里自古就有八百蛟龙护南岳的传说。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石拱桥,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盛传“取岳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寿”,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所以这座桥,是因水而得名的。相传,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
各位请抬头看看大庙的正门叫什么门?有谁能认出第一个字来?(停顿)这位小姐说对啦,念“灵”字音,有好些人认不出此字,这也难怪,因为用这个“棂”字冠以庙门的很少见。不知诸位是否去过山东孔庙,孔庙的正门即是棂星门,其实,在中国也只有这两处“棂星门”。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棂星本是28宿之一,叫天田星。据《星经》记载: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为国所用。因此,一般的庙宇绝不可用“棂星”来命名。要用“棂星”冠以庙门,必须达到三个很苛刻的要件:第一,是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庙宇;第二,必须是人才辈出的地方;第三,须皇帝下诏书。达到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建棂星门,可见,我们南岳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凡是出入此门的人,都将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才。请各位仔细看看棂星门的对联,看有谁能将它正确念出?这位老先生念得很准:棂环卐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仪和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这是副老联新刻的联语,它高度赞扬了大庙佛道并存及建筑规模之辉煌和祖国形势之大好。在棂星门上方的汉白玉碑上,有金光闪闪的“岳庙”二字,是衡山学者康和声所书。门原是木结构的,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才换成花岗石门,门高和宽均为20米,厚1.1米,是我国现存的最高、最宽的石质牌坊大门。牌坊上的坊顶,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大家想想看这是个什么呢?对啦,是颗石印,象征南岳圣帝的玉玺,寓示着南岳庙至高无上的地位。门前这两只古朴大方、形态逼真的石狮(西边一只为雄狮戏珠,东边一只为母狮戏仔),常年蹲在这里,喜迎四海嘉宾进入这吉祥之门。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凤凰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城内的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唐代修建的黄丝桥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朝同治元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先生就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的时侯,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被传为佳话。熊先生成名以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务,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为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在这条旅游商品一条街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还有别具一格的扎染工艺品和蜡染。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朝康熙九年又经过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1956年修公路的时候,原来的楼亭和两侧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
大家沿着当年的官道,到达的这是沈从文的墓地。这里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撤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啊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对岳阳楼地理位置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三是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了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刘少奇将它引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准则,誉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句!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一楼悬挂的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到岳阳来。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风光秀丽的九疑山游览观光!欢迎您来宁远文庙这处景点游览!千年古城宁远县城西廓,有一组红墙黄瓦、金碧辉泊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你们大家现在看到的、闻名遐迩的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始建于中国北宋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距今已有1030余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文庙类建筑中(含孔庙、文宣王庙、夫子庙、先帝庙、学宫),始建年代最久远的两处孔庙之一。(另一处是山东曲阜孔庙,创始于公元前478年资料见《光明日报》1995年第二版“文庙”一文),同时,是湖南省和中南六省区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文庙。(资料见《中国文物报》1997年6月1日四版)清末民初编撰的《湖南通志》一书,称宁远文庙为“湖湘之最大”。
各位游客,文庙是纪念和祭祀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同时,又是中国古代社会里唯一官办的学校,是庙、学合一的教育场所,所以文庙又称为学宫。它是中国儒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唐代时(距今1300多年)文庙就遍布中国的州县,到了近代,文化教育再也不受封建统治的垄断,现代型,社会化的学校在中国不断增多,文庙结束了它作为学校这种教育场所的历史作用,陆续被移作它用,或者被拆除,保存不太多了。今天,它成了我们了解中国建筑,中国教育儒文化的活教材。
宁远文庙座北朝南,南北长170.8米,东西宽60.2,占地面积10282平方米,它采用前园后院式的建筑布局,为莘莘学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前园是树影婆娑、鸟语花香、莲荷相映、游鱼可数的优雅林园,后院是庄严肃穆、远离市声的读书之处。无怪乎古人用“两耳不闻窗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形容当时学子们的生活环境了。
地势平坦的地方,建筑师们为了让人们感到园林庙宇的深远,没有开中门,只在两侧开了边门,边门一称登圣坊,一称为步贤坊,外为砖砌门坊,内为角亭。进入文庙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它是文庙建筑中的专用名词。泮池象征的是官办学校。中国周朝的时候,周天子办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大学堂,称“辟雍”,文庙则用泮池来象征它。明、清时称考入官学者为“入泮”,凡是新考入文庙后必须绕泮池而行方能登堂入室进入文庙,叫“入泮”。后人亦有把泮池称为“学海”的,寓意学海无涯,苦读成材。其实文庙的泮池是古建筑师们为文庙设计的消防蓄水池,把它设计成半圆,既增加了园林的艺术美,又可超到蓄水的作用。你不能不叹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二
蒙泉湖。人称“湘北小洞庭”。水面5800分余亩,他虽无八百里滔滔白浪,但秀水如镜,曲波衔山,蜿蜒数十里,自成山中泽国。它虽无君山之誉,却有观国山、将军山秀峰矗立,山水一体,相映成辉。库中群岛列磐,峥嵘出水,“狮子垴”岛上云雾缭绕,青松斜倚,如展臂迎客;“金鸡垴”岛方圆300余亩,绝壁如削,碧树成荫;小岛“史家凸万鹭”栖息,时而腾空群飞,时而枝头嘻叫,其景观为蒙泉一奇,观之令人童心复盟,留恋忘返……群岛叠峰之间一道峡水,巷深径曲。游人航行其间显得格外静谧、清幽,叫你凡念顿释,心境空明。库西,群峰叠嶂之中,山重水复之间,树木参天,竹荫蔽日,竹翠林密,方圆万轩有余的镇属集体林场并无人烟。这里才是真正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观国山,楚南名山,澧水流域的道教圣地。人称“小武当”相传明万历年间,石门、慈利二县数月大旱,颗粒无收,饥民苦不堪言,县人梅鸢(万国帝之师)闻乡报,上书请减田赋,并求放粮赈饥。朝延旨谕“敕饬石慈二县按实均派,毋得苛赋病民”。乡民受惠而感皇恩浩荡,谢梅公盛德,纷纷登山望北焚香朝拜。从而观国山袭为山名。且早在明嘉靖年间,民女苟瑞在此山赤霞洞庭湖修道成仙。
苟瑞仙姑名正觉,世居国山之麓,生而有红光赤芝之瑞,海内闻名。平民百姓,五公贵胃慕名来谒者,络绎不绝。苟瑞仙应答如流,莫不切中肯綮。叩以未来,——神验。明世宗皇帝曾三遣重臣请他入京“佑邦保皇”。她在世数百年,状如少女仙逝后葬于石棺之中,容颜如生不改,其仙迹逸闻颇多。考诸史志,无不凿凿有据。山上今尚有苟瑞仙石棺,赤霞洞、飞来臼、懒游窝、仙灵泉等圣境及古道观遗奕这历历在目。近年来,善男信女,又纷纷踏至。高峰日香客达数千之众。
观国山属武陵源余脉,西北层峦叠嶂,奇峰异岫,登山远眺,十九峰、太浮山、太阳山、五雷山近在咫尺。常德市府,临澧县城,澧阳平原,丘岗溪湾尽收眼底,好不壮观,正如晚清才子乡人闫镇衍诗淮:“八百奇峰联玉柱,三千溺水绕琼溪”。
三王峪,东出蒙泉水库,西讫五雷山脚,碾转曲徊40华里,是常德、澧津、洞庭一带人们朝拜“楚南名山推”的五雷山道教圣地的必幅通道。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兵败退湘北,闻五雷山,山险势要,乃是藏龙卧虎之地。即率欲抢占五雷山为据守进退之计,不想吴三桂,捷足先登五雷。冯王兵进长峪,见五雷山以为吴三桂窃据,不敢蛮战,只得退出峡谷。边退边望而却望秀丽的仙山,依依难舍,据说望了三回,故后人称三望峪。
另说土王覃厚王也曾在此驻军。加之奉天王李自成,平西王吴三桂,故又叫三王峪。三王,从轻既是朝圣要冲,又是诗画长廊。两岩奇山异石,树木荫森。峪谷曲径徊胀,溪水潺潺。秦角(情歌)寨、女儿寨,毗邻相视,情意绵绵。顾公寨,城门寨遥相对峙,威武雄壮。金鸡寨、钟鼓寨、峭壁悬崖,松石成趣,更有那撑腰岩、观音岩、墩书岩、擦脚岩、打儿岩等圣迹鬼爷神工,趣闻逸事听之令人津津乐道。
蒙泉湖,观国山,三王峪三景连为一体,集为一片,万圆有数十平方公里。自景区内植被松、杉、竹、杂混交,春、夏、秋、冬匀有草木花花落花流水,犹如暖春四月,满山杜鹃怒放,映红半湖水,染红半边山,似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这里是武陵源风景园中又一待开发的处女地。
为开发蒙泉湖丰富的旅游资源,蒙泉镇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蒙泉湖观光旅游,投资开发,让蒙泉湖成为一方休闲度假的风景名胜。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三
欢迎各位到华东线的第一站南京参观旅游。初来乍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这座城市。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是江苏省的省会。全市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辖4县11区,人口545万。其中市区面积约881平方千米,人口270多万,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东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钟山)为主体的宁镇山脉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贵山、五台山及石头山(清凉山)等。西北面的长江奔流而过。城内外多低丘,广州出发欧美专线,河湖相连,可谓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为越城,是越王勾践灭吴以后,于公元前472年所建的。约公元前356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在石头山上筑城。传说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情势险要,怕往后有人在此称王,就在狮子山北边的江边埋下黄金,以弹压王气,称为“金陵”,从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称。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前后在南京建都,这就是“六朝古都”。后来,五代时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定都南京,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会”。
南京曾有许多名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金陵、建业、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称。至于南京的得名源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津于1368年定都南京,当时南京叫应天府。朱元漳曾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为南京,后来国都虽未迁成,但“南京”一位就沿袭下来了。
游客们:南京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向大家讲讲南京的气候。由于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中,每当夏季来临,高空遭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流不断下沉,气温逐步上升。骄阳似火,每天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值可达50”c以上,发烫的大地成了这座城市的热源。加上南京独特的地势,它处于长江沿岸的河谷当中,海拔较低,起伏的山峦,犹如天然屏障,挡住了空气的活动,禁止热量向外发散;来自海洋上的湿润东风和熏风被东郊紫金山和东南一带山体遮挡,使南京始终处于酷热的高温控制下。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热难熬,素有“火炉”之称。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绿树成荫,特别是东郊的中山陵景区,更是树木葱宪,平均每一个人占有10棵以上的树木,成为中国著名的绿色城市,北京地接报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南京夏季酷热的气候起到了调理作用。
南京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航空有禄口国际机场和大校场机场,每天有数百架次飞机在这两大机场起降。铁路有京沪线和宁铜线在此接轨,特别是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直接沟通了长江南北的铁路、公路交通,从而使“天堑变通途”。另外,沪宁高速公路、绕城公路已成为南京的主要交通动脉。由于南京地处华东地区水陆交通要冲,同时还是著名的内河港口城市,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就是从南京港启航,经过中国的南海诸岛,逾越亚、非两洲的。现在的南京港,经过不断地扩建改造,年吞吐量达3000多万吨,成为长江沿岸的第一大港。
最后再向大家扼要介绍一下南京的旅游资源。南京已构成了以城中为核心,辐射东南西北的五条旅游线。
城东旅游线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以中山陵为中心,有明孝陵、灵谷寺、美龄宫、紫金山天文台等50多个旅游景点。城南线以秦淮风光带为主,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东起东水关,西止西水关,有乌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园等古迹,此外还有中华门城堡、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风景点。城西有清凉山、石头城、莫愁湖等景观,构成山、水、城、林融合一体的景观特点。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区,距市区11千米,是南京地区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南京长江大桥也在城北。城中景区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围绕,碧波荡漾,风景十分娟秀,另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我们可以把南京这座城市特点作一概括,那就是“古、大、重、绿”四个字。“古”,是指南京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大”,旅游黄页,南京是中国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还有中国现存最大、最完全的城墙;“重”,南京在历史上、地理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绿”,南京植被良好、绿化先进,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绿色城市。因此,南京这座城市的特色又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梅红松绿市,虎踞龙盈城。
游客们:南京概况就介绍到此,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六朝古都”,去细细领略她的“秦淮风韵”吧!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四
欢迎各位来宾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这里原系民国7年(公元1920__年)芬兰牧士建的天主堂,3栋共15间木结构平房,四周有砖墙环护。1934年1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肖克、王震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于26日成立临时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内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31个县的反围剿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为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革命精神,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和区政府于91年夏发动募捐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并新建纪念馆,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
纪念馆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东头是三堵矮墙围着的一栋木平房,三间小屋曾住过任弼时、贺龙、肖克,黑漆桌上的桐油灯作证,一代英杰曾在这里彻夜运筹。西头是可容纳200余人的省委礼堂,当时省委扩大会和省直各部门的会议均在此召开,现已辟为将军馆,166位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留下英雄足迹的新中国将帅的照片挂满墙壁。纪念馆大门左右,一字排开11间办公室,当年3大机关13个直属部门均在此办公。庭院正中是根据我国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凿制而成的一尊双人石像,小红军抱着高过头顶的步枪,依偎在横吹短笛的老红军膝头,似在入神地倾听。雕像后面是纪念馆主楼,内设三个展室,陈列着223幅大型图片和100多件革命文物,再现了根据地的光辉斗争史,反映了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高尚情操。肖克将军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第一部分湘鄂川黔边根据地的初创。
193年11月,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错误和敌人的大举进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全部丧失,红三军在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贺龙、关向应的领导下不得不转战鄂川边。
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听湖北咸丰大村召开会议,决定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此后,红三军在湘鄂川黔边转战,寻找立足点。
1934年5月,红三军西渡乌江,进入贵州。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贵州沿河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在黔东创建根据地。7月21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黔东根据地的建立,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和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第二部分湘鄂川黔边根据地的全面形成。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经过艰苦转战,进入黔东,24日,与红三军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联合行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与建立湘鄂川黔边根据地,决定发动湘西攻势。
1934年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从四川南腰出发,向湘西挺进。11月7日,攻克永顺县城,湘敌何键急令湘西军阀陈渠珍派兵堵剿,陈纠集三个旅,约一万人的兵力向永顺扑来。红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主动放弃永顺县城,退至城北90里的十万坪地区设伏。16日黄昏,尾追之敌进入伏击圈,我军奋起痛击,歼、俘敌3000余人。我军乘胜追击,24日占领大庸、桑植。12月7日,进击沅陵,17日包围常德,攻下桃源。
由于湘西攻势的胜利,促进了新区工作的发展,红二、六军团控制了永顺、大庸、桑植的大部和龙山、保靖、桃源、慈利、常德等县的一部,并占有大庸、桑植、永顺等县城,开辟了湘鄂川黔边根据地。
第三部分根据地省委的成立并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
1934年11月26日,奉中共中央电示,在大庸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任弼时为省委书记,贺龙、关向应、夏曦、王震、肖克及张子意、刘士杰(后叛变)、周玉珠为省委委员,同时成立省军区,贺龙为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委。还成立了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为主席,夏曦、朱长清为副主席。至此,以大庸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苏区省委成立之后,即着手领导开展建党建政、土地革命和扩红等项工作,同时还进行了必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第四部分反围剿的激烈战斗。
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红军的主动出击,给国民党政府造成了新的威胁,蒋介石惊恐万分,下令调集湘鄂两省的军队,集中了11个师又4个旅,共40多个团,约11万人的兵力,编成6个纵队,在地方保安团的配合下,对根据地发动围剿”。
针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我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严阵以待。1935年1月,敌军向根据地进攻,我红军主力班师大庸休整。2月上旬,红军在慈利设防正面阻击郭汝栋纵队失利,在大庸被李觉部乘机侵占。红军回师在大庸后坪鸡公垭设伏再打李觉部纵队失利,郭汝栋纵队乘机占领桑植。两个月的反围剿”作战,由于对__指示的实行运动战,选择敌人弱点,在运动中各个击破之”的作战方针理解不深,而是从正面迎击敌人,以至一再受挫,根据地不断缩小,红军处境日益困难,二、六军团领导决定向北转移。4月12日,红军从塔卧、龙家寨向北撤退。这时,鄂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旅进驻陈家河与我军遭遇,该敌贪功冒进,孤军深入,红军抓住战机,于14日予以全歼。敌师部和第一七上旅慌忙逃窜。次日红军又在桃子溪地区,将南逃之敌第五十八师师部和第一七四旅全歼,乘胜收复了桑植县城。红二、六军团因形势二转,决定放弃北撤计划,仍留原地坚持斗争。4月下旬红军主力东进,攻占江垭,红军主力又西云湖北,在咸丰忠堡歼敌第四十一师,活捉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8月3日,红军设伏于板栗园歼敌八十五师师部和两个团,击毙敌师长谢彬。8月8日在芭蕉坨一举击溃陶广纵队10个团。至此,湘鄂敌军被迫转入防御,敌军对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围剿”遂以失败告终。8月下旬,红二、六军团主动出击,先后占领石门、澧州、津市、临澧等县城,根据地和红军进一步扩大。1935年9月,湘鄂川黔根据地中心区域和游击区已扩大到东至洞庭湖西岸,西至四川酉阳,西北至湖北咸丰、恩施,南至沅陵,北至鹤峰,加上黔东和鄂川边两个游击区,人口约200万。红二、六军团发展到4个师12个团,约2万人。
第五部分胜利实现战略转移。
我红二、六军团的节节胜利,宣告了蒋介石利用湘鄂两省敌军围剿”红军的计划已经失败。蒋介石气急败坏,以更加狠毒的手段布置新的围剿”,于1935年10月8日,下令成立宜昌行辕,派陈诚任行辕参谋长,代行他的职权,以便统一指挥。宜昌行辕所辖兵力,达22个师又5个旅,130个团,20余万人,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30万之众。
当时,我红二、六军团主力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总兵力也只有两万多人。在敌我力量相当悬殊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退出根据地,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直插湘中,突破敌人的围攻线后,再转移至敌人力量较薄弱的湘黔边,争取在贵州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分别在桑植刘家坪和瑞塔铺举行了红军突围誓师大会,除留湘鄂川黔特委和红十八师坚持根据地的斗争,牵制敌人之外,主力部队于当晚开始了突围行动。经过一个多月的转战,我红二、六军团于1936年1月进入贵州。留守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湘鄂川黔特委和红十八师,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后,也突破重围,于1月9日到贵州江口与六军团主力会合。一月下旬,二、六军主力继续西征,二月初,占领了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从此,结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
第六部分先烈们的丰碑永存。
在创建、发展、捍卫根据地和突围转战斗争中,我红二、六军团指战员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与敌人浴血奋战,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红军撤离根据地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镇压。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我革命干部、群众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其英名永垂青史,风范长励后人。牺牲在湘鄂川黔边根据地的部队团级、地方县级的干部烈士就有53名,这就是他们的英名录(介绍图片)。
第七部分老区大庸在中央领导和革命前辈关怀下的巨大变化。
60多年过去了,昔日苏区省府大庸,自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旧貌换新颜,尤其是开发旅游,张家界奇山异水大放光彩,使这里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领导频频莅临视察,革命前辈纷纷故地重游,表达了对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无限深情和建设事业的密切关注。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光临浯溪。今天大家要参观的浯溪风景名胜区位于祁阳湘江大桥南端,面积虽不大,只有0.16平方公里,没有南岳那么巍峨,也不如桂林山水那么富丽,却小巧玲珑,宛如一位小家碧玉式的乡村姑娘。历代名人对她评价也很高,清代王士祯就说过:“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如今浯溪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诗文石刻505块,是我国的摩崖石刻群。我们知道我国的碑林西安碑林全是一块块列在室内的活碑,而这里全是露天的摩崖石刻,可谓“天然去雕饰”了。又因其重析历史、文学艺术价值,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2月通过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浯溪到底怎么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马上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了。
[宝篆文光]。
浯溪的历史跟碑林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块篆刻石碑是清代光绪年间的抚湘使者吴大澂所撰写的《峿台铭有序》,可作为碑林的前言。他首先介绍了浯溪山水的特点,历史沿革及重要的历史价值。后面的铭文写得更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结论说得多好呀,到如今都不能不说有它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这在当时对作为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作者来说,有这般思想境界实属难能可贵。后面接着说:“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
次山私之,谁曰不宜?”次山是指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他把这里当私有,谁说不适宜?而作者前面又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这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得从浯溪的历史渊源说起。浯溪,原本无名小溪,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元结出任道州刺史,舟过祁阳,见这里怪石林立,悬崖峭壁,景色异常优美,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后又弃官不做,来这里隐居,并自创“浯、峿、痦”三字,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亭曰“痦亭”(现为?亭),合称“三吾”,祁阳县城原名“三吾镇”也因此而得名。我们知道“吾”在古代是代名词,“吾者我也”,表面看来,元结这人太自私了,把这里的溪、亭、台都说成是他私有的,其实不然。一是因为他“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只是为了表示他对这里的至爱和情有独钟;二是古人说得好:“人皆得而吾之”,即人人都可说吾,谁说吾就代表谁,当年元结说“吾”是他的,今天我们说“吾”不就是我们的吗?况且浯溪这里是因为元结请大书法家,颜体字的创始人颜真卿把他所作的《大唐中兴颂》大字正书,刻在浯溪的崖壁后,历代名人才慕名纷至沓来,留题刻石,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浯溪碑林。可说正因为当年元结的“私”,才留下了今天这个“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现在就请大家按照“三吾”的顺序先去看看浯溪吧。
[浯溪漱玉]。
这条小溪就是我们的浯溪了,可别小看了它,当年元结正是因为爱其“凝流绿可染,积翠浮堪撷”,才来这里隐居,后人又有诗云:“一湾流水玉飞声”,好一个“玉飞声”啊!你看这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见底,淙淙不绝,穿过石涧,浪花飞溅,阳光一照,洒下万点鳞片,就象玉石的碎片一样,这溪声、溪色、溪光多令人陶醉呀,这一胜景就叫“浯溪漱玉”,难怪明代永州太守曹来旬要如此赞美浯溪了“水抱青山路,源通沧海渠,龙宫开玉闸,泄出碎琼琚。”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也说“闻道浯溪水亦香”了。
[香桥渡香]。
溪上的古石桥叫“渡香桥”。这是因为古人说“两崖细蕊浓花,游人裙履俱染余香矣!”游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袜在这桥上渡来渡去,故名“渡香桥”。宋代诗人臧辛伯的诗:“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充分表露了对元结的怀念之情,也证明了它建桥的年代起码是宋代以前了。
[溪口垂钓双龙戏珠]。
溪口有一方一圆两块巨石,方形平台石为元结经常垂钓的“钓台石”,这有他本人的《矣欠乃曲》为证:“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巅堪自逸,谁人相伴作渔翁”。圆形巨石恰在浯溪与湘江汇合处,每当洪汛季节,溪水冲入湘江,碰着圆石后很自然地分成两股水,两股水就象两条龙一样围着圆石头转,这圆石就是一颗龙珠了,故名“双龙戏珠”,确实是很难得一见的奇观。
[痦亭六厌]。
这就是“三吾”当中的“痦亭”了,这一胜景叫“痦亭六厌”,缘于元结《廎铭》中“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寒日,方暑厌者清风”。把他一年四季在亭上耳、目的不同感受全写出来了。这“远山、清川、水声、松吹、寒日、清风”不正是“六厌”吗?实则“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即“六爱”的意思。他还说“瀛洲言无,由此可信。”把这里说得比海上的仙岛还要美了。的确,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有其丰富的文化。
[钟鼎古篆]。
亭下面这两块中间断开的篆刻石碑是浯溪古老的两块碑。是公元767年元结请当时的两位著名书法家季康、袁滋分别用“玉箸”、“钟鼎”两种古篆体书写的《浯溪铭》、《?廎铭》。钟鼎篆又叫金文,是我们国家仅次于甲骨文的古老文字,袁滋又是当朝宰相,这块碑的历史地位便非同一般了。宋代黄庭坚曾评价说:“滋,唐相也,他处未尝见篆文,此独有之,可贵也。”现在这两块石碑都被列为国家一级石刻,视为国宝,它的整体形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请大家仔细瞧瞧,它像不像只大石龟?,我们不得不为元结的巧安排拍案叫绝了,它的寓意正是希望碑刻能同石龟一样“龟寿延年”,万古长存。也的确如此,它经历了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是这么精神。
(沿河有“福”、“禄”、“寿”、“禧”碑及“圣寿万年”碑等景点)。
[摩崖三绝]。
台崖壁上这块9平方米多的巨大石碑就是我们浯溪著名的“文、字、石”皆奇的“摩崖三绝”碑,即元结撰文、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碑,共21行332字,字大直径15公分,直行,自左至右书写。如果从年代之古、碑面之大、字数之多、文章之奇、书艺之妙及现状保存之完好等方面综合比较的话,它堪称我国现存“三绝碑”之冠,名传海内外,说它“文绝”,元结是以“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作为借鉴,明颂肃宗中兴,实讥玄宗中衰,即“以史为鉴,明颂实讥”,历代都可借鉴。“字绝”是说它乃颜体真迹,又是颜真卿63岁高龄时所作,称得上是颜体老年成熟期的作品,也是他的生平得意佳作。
的确,在这里颜真卿运用了篆肃的笔法写楷书,起笔用隶法即藏锋,行笔用篆法即中锋。因此,这流动而又刚健的运笔,秀丽而又圆润的点画,落落大方而又平整坚实的结构,形成了一种质朴雄强的气势,有如一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显示出作者“立朝正色,刚而有礼”的风度,真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而又感慨万千。”难怪清代叶观国要作如是评价了:“鲁公遗墨此,评者自审非谬欺。”日本一位朋友也给我们来信说:“浯溪风景是的,特别是看了颜真卿的碑,就是到了死,也不会忘记。”后说“石绝”,这里可用元结在颂文末尾几句话来概括:“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的确,浯溪的石崖成层成块,又高又大,磨平刻碑是再好不过的了。这块碑的历史地位可用碑前原有的一幅古楹联来评价:“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如今,“三绝”碑旁还保留下来了宋代黄庭坚、清代何绍基的真迹墨宝,另有米芾、秦少游、李清照、杨万里、范成大、解缙、董其昌、袁枚等历代名人的题刻,更有意思的是元结还在这里留下了一面神奇的石镜。下面请您去听听石镜的传说。
[镜石含晖]。
说起镜子,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作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作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块石镜非常乌黑而光滑,抹上水后能照人影。相传当作它还能照唐宫景,也就说能把唐宫内“孽臣奸骄,为昏为妖”的丑态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显现出来,皇帝得知后,把石镜要到了皇宫,却也奇怪,“抬进皇宫,顿失其景,返还浯溪,光彩如故!”这原因有两个,一是浯溪石镜一定要抹浯溪水,另外元结当年安放石镜的本意即要它作一面“史镜”,与旁边的《大唐中兴颂》相互借鉴、对照,给后人特别是历代的统治者以启发。
明代大才子解缙一句诗就道出了石镜的深刻含义:“照见千秋事去来”。后人又说石镜不但能照人面,还能照人心,即能“照胆”,历代文人骚客都如此,清代大才子袁枚《镜石》诗:“五十年前临汝郎,白头再照心悲伤。恰有一言向镜诉,照侬肝胆还如故。”就足以为证。因为石镜这么神奇,古代老百姓又称之为“照妖镜”,有了“照妖镜”,就一定有“镇妖符”,大家抬头一看便知。
[夬符镇妖]。
这个直径达2.7米的符号读音为“guai”,本意是《周易》中第四十三封的卦符,因其可以以正压邪,故名“镇妖符”,又叫“柳押符”,相传是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的一天,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在此泊舟过夜,遇妖怪作孽,他道法高超,急以朱笔在妖怪手掌上一笔划成此符,顿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妖怪不见了。天亮后,就见“夬”显现在浯溪的石崖上,至今笔划中间还有暗红色,人们都说这是当年妖怪的血迹,而实际上却是矿物质氧化后的暗红色。但古代老百姓不懂这些,编了这么个神奇的故事后,说这里从此妖魔绝迹,游人览胜都能平安无事。“夬”符又成了“平安符”,它一定能保佑大家一生平安!
[吕仙寿屏]。
这个高1.5米,宽0.7米的奇特的字到底是什么字呢?相传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所书写的“寿”之屏,所以这个景点叫做“吕仙寿屏”,它奇特的地方还因为其中包含了“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永世公候”、“福禄寿”十八个字及太极八卦图形等,寓意很多,也非常吉祥,可说是浯溪送给大家美好的祝福了。大家不防在此留影纪念,把浯溪的祝福带回家去。
[石韵金音]。
这块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只要用鹅卵石轻轻地敲,任何部位都能发出金属般悦耳的不同响声,故名“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常在此自吟《清廉美曲》而引来百鸟鸣琴,松声和韵,浪声拍板,连韩湘子都来吹笛子为他伴奏。这是因为元结的歌词太美了,其大意是元结针对一位所谓“识时务”的人劝他做人做官“曲圆奸媚”的道理时,提出了自己为人处世“忠直方正”的思想。好个元结,因为坚持“忠直方正”而流芳千古了。这种思想流传到现在,也是我们浯溪人文精神的精华。这对我们不论是做人或是为官,都是一种启示与鼓舞。
[窳尊夜月]。
台是浯溪的点,虽说海拔不高,只有104.5米,但刘禹锡《陋室铭》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代名人不正是浯溪的“仙”吗?当年元结说在这里“登临长望,无远不尽,谁厌朝市,羁牵局促。借君此台,壹纵心目。”的确,在这里登高远眺,睛天可观日出,睛夜可赏皓月,举杯可以对饮,临风更可放歌,确实是舒畅胸怀的好地方。这里还流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称为“窳尊夜月”。相传当年元结凿出的这窳尊装酒,每逢月夜即邀颜真卿等好友围坐窳尊饮酒、吟诗、赏月、可惜酒不够喝,每次都不欢而散。
后来山神得知,与湘江女神商量,引湘江水入窳尊化为琼浆。从此,窳尊“无底不愁空”。祁山酒妖知道后,前来盗宝,又有吕洞宾举剑劈妖。如今台上还留下当年妖怪的脚印、手脚印、臂部印迹、睾丸印及吕仙剑划的痕迹,都非常清晰逼真,千百年来,能留下如此美丽动人的传说,主要是因为元结“忠直方正”,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这借鉴到当今社会,只要人人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朋友们,今天的浯溪之行即将结束了,希望小巧玲珑的浯溪能在您心目中留下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更希望我们能“窳尊注酒约重来”。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六
欢迎大家到国家4a级旅游景点——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来做客,我叫小周,我将陪同大家一起走进土家风情园,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感知土家族的文化。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竣工于1999年,由张家界市土生土长的土家人杨刚年兴建,耗资人民币7500万元,占地面积60余亩,是国内展示土家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代表之作。园内主要建筑有土司城堡、摆手堂、九重天阁、土王宫、土王宴会厅、土家山寨等,是一个浓缩了中国土家族农耕文化、兵战文化、土司历史、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饮食起居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景点。园内收藏了各种木雕花窗308个、木雕花板432块、雕花门318块、石雕柱础999个、红砂石栏杆5000余米,其中九重天世袭堂共用木柱1008根、木枋10088匹,同时收藏民族民间书籍及各种著作500余部(册),收藏其他文物逾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安德鲁·迈克尔先生参观土家风情园后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是中国土家族的大博物馆。”
进入园内之后,我们朝左边看去,会发现一个由五根大木柱构成的亭子,这便是“祗柱亭”。“祗”又叫“社”,是土家人最崇拜的土地神。祗柱亭的五根大柱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保佑土家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且,每根柱子上还有—个人物雕像,特别清晰,他们是土家族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祖先:巴廪君、彭公爵主、向大官人、田好汉、覃垕王。
请大家抬起头来,一座石牌坊矗立眼前,上书“东南第一功”五个大字。这座石牌坊目前是江南最大的石牌坊,记载着土家族一段辉煌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泛滥,于是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征兵抗击倭寇。茅岗土司覃尧之接到军令以后发愁了,因为军队开拔的这一天刚好是过年的前一天。但为了保家卫国、驱除倭寇,覃尧之号召土家族的父老乡亲提前一天过年,做甑子饭,吃砣子肉,喝大碗酒,为出征的土家男儿壮行。后来,土家族就将过年提前一天赶着过的风俗沿袭了下来,这就是土家族“过赶年”的来历。这些英勇的土家男儿到了东南沿海以后,通过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将倭寇全部歼灭,立下了赫赫战功。嘉靖皇帝龙心大悦,亲自授予“东南第一功”的荣誉给这些土家族兄弟。
我们脚下的这块空坪就是土家族的露天摆手场,是土家人祭祀先祖跳摆手舞的地方。2002年9月22日,这里举行过一场大型的千人茅古斯表演,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茅古斯舞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被喻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男人身穿稻草衣服,女人身穿树叶和树皮制成的服饰,用舞蹈来表现土家先祖生产、生活、婚姻嫁娶的情景。
这是土家族的祭祀柱,也叫图腾柱,直径1.2米,高12米。石柱上有“汇集武陵精粹,传承土寨风情”十二个大字,是用鲁班文写的。大家看石柱的顶部,那是一只老虎的塑像,相传土家族先祖巴廪君死后变成了白虎,于是老虎就成了土家族的崇拜物。
这既象庙宇又象戏台一样的建筑,就是土家族的摆手堂。早在远古时期,土家族就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大型的民族舞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先祖跳的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跳摆手舞还要唱摆手歌,主要表现祖先的起源、迁徙、繁衍、战争、生产、生活等创世业绩,所以摆手舞被称为土家族古典文化中最伟大的民族史诗。
这是按照土家祠堂式样修建的土王宫,后面连着的两栋封火墙是土王行宫,再后面一栋吊脚楼则是土王后花园。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始于元代,由于高度自治,被视为土司小朝廷。土司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与土民有等级之别,连居住的房屋也有等级之别。土关衙署,可以绮柱雕梁,砌砖盖瓦;土民只能叉木架屋,编竹为墙;社巴头目虽允许竖梁柱装板壁,但不能盖瓦,违者治罪。故民间有“只许买马,不许盖瓦”的俗话。这座土王宫,现在是拥有100多间豪华客房的三星级标准的宾馆,阁下如有雅兴,不妨在此下榻,感受一下多情好客的土家人的星级服务。
这蔸槐树看起来不够高大,可是纵纹密布,有一大把年纪了,有千年槐树之称,是土家风情园的镇园之宝。
“不上九重天,枉到风情园。”九重天世袭堂是土家风情园的精华和灵魂所在。该建筑由土家民间艺人李宏进设计,依80度陡坡而建,高48米,共9重12层,整个楼房全部用木栓连接,没有一颗铁钉,堪称土家族建筑史上的奇迹。2002年9月22日,九重天吊脚楼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为目前中国最大、最高、最完美的木质结构吊脚楼。2001年4月6日,朱镕基总理视察土家风情园时,对九重天赞不绝口:“一批民间匠人能造出这样辉煌的吊脚楼,而且还解决了力学的问题,真是不简单。”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学家何重义先生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完全可以和苏州的园林相媲美。特别是九重天世袭堂,犹如玉宇琼阁,令人神往!”古人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寨。古人又把九重叫做天,说天有九重,最上一重是上帝和君主居住的地方,所以我们叫它“九重天”。
里是农耕民间工艺作坊区,所展示的是土家人部分日常生活用具及装饰物品手工制作的工艺流程。土家人的挑花、打花、蜡染、木雕、石雕、竹雕、木艺、铁艺以及涉及生产、生活的种.种民间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请看这些篾织小饭篓,是土家人上山劳动带午饭用的,它的特点是透风卫生、不入蚊虫,夏天盛饭或其他食品,三五天不馊臭,真正称得上是环保餐具了。
这里的土家妇女在纺纱织锦、打花带。土家锦,又称土锦,而土锦中,又以西兰卡普最为出名,西兰卡普的俗名叫“土花铺盖”。从北宋年间起,土锦一直是土王酋长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请到这里看看土家人的草编工艺和雕刻工艺。土家族雕刻工艺美术门类众多,主要有石雕、木雕、竹雕等,尤以木雕、石雕最为出名,木雕中又以浮雕见长,产品多为窗雕、门雕、桌雕、床雕、房屋柱枋塞角雕等等,可以说是无处不雕。主要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历史传说、戏文故事等,原材料有柏杨、紫檀、香椿、樟树、香楠等。
来到土家山寨,大家会想:土家人为什么会修建这种吊脚楼建筑呢?这是由于土家人多居住在深山峡谷,田无巴掌大,地无一尺平,加上山中多毒蛇猛兽,所以,只能随地就势把房子建在悬崖陡坡上或临溪靠水。从形式上分,有双手推车、钥匙头、曲尺形、一字排、单檐吊、双檐吊,甚至重檐叠起,形成层次复杂的天宫帝阁一样。大家进园就看到的那座九重天世袭堂,就是吊脚楼的经典之作。
土家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饮食文化。比如土家人爱吃酸辣,“一日不吃酸和辣,走路脚软眼也花,心里就象猫爪抓”。土家人多食五谷杂粮,做粑粑是家庭主妇的绝活儿。如冬吃打糍粑,春吃篙子粑,夏吃麦子粑,秋吃苦荞粑。还有竹叶粑、桐叶粑、荷叶粑、发粑粑、粽子粑、葛粑、蕨粑等等,一听名字就叫人流口水,要知其中个味,不妨亲自尝一尝。
这是油榨坊,由牛碾、炒锅、蒸锅、木榨组成,是土家人专门榨菜油、茶油、桐油用的。这个牛碾又叫旱碾,大山界上缺水人家的吊脚楼下,大多是这种碾子。油榨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原料在炒锅内炒个八成熟,用牛碾碾成粉末,再用甄子蒸熟,然后用铁圈加稻草将粉末踩成枯饼,安置在油榨里,经过高强度挤压把油榨出来。
土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您想对土家族作进一步了解的话,请您晚上到土家风情园圣火堂来,届时将有大型的少数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着您,会为您难忘的张家界之旅增添一道光彩。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七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学府——石鼓书院参观游览。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数百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
在石鼓书院前是宽阔的石鼓书院广场,它于2003年10月竣工开放,占地3.18公顷,总投资2380万元,是衡阳中心城区又一个标志性的广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本2.4米长,1.8米宽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14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其中一段。后人曾将此记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此碑解放后,被人在湘江中发现,转至岳屏公园衡阳市船山图书馆(今市书画院)右侧的护碑亭内,1967年“_”期间毁于造反派之手,现衡阳市图书馆有该碑拓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别号紫阳,世称考亭先生。
石书的对面是一棵“国宝级”的古银杏树,专家估计它已有450岁的高龄了。你看它是非常的粗壮,要4个人才能把它合围起来,当时园林工人为了栽种这棵树仅黄泥就运了10多车,挖的树坑直径达到了8米多。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壮观。
整个广场的建设是以显山、露水、见秀为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并以挖掘石鼓文化内涵为主题,以古、幽、曲、静、绿为基调。广场的主题雕塑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诠释了一山、二水、七贤。一山,是指石鼓书院所座落的石鼓山。该山海拔69米,面积约0.83公顷。蒸水环其左,湘水挹其右,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石鼓得名,说法不一: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二水,是指环绕石鼓山的蒸水和湘江。七贤,则是指为石鼓书院做出过贡献的七位贤人志士,它们是韩愈、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勉斋。一会儿,我们在大观楼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平简介。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到碑墙游览。
石鼓书院碑墙所在的位置,是石鼓书院广场的休闲区,其上是观景区,其下为嬉水区。原来的石鼓山上有着许多历代的碑刻,内容主要是记载了历次重修石鼓书院以及石鼓书院内其他建筑的情景。因石鼓山傍近驿道,地处要冲,山上建筑群屡遭战火破坏,也多次被重建修复,很可惜的是现在都已经没有了。2006年6月重修石鼓书院时,翻刻了部分碑记,并按宋、元、明、清的顺序依次镶嵌于此。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细细地品味一下。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约1200年的历史,比岳麓书院的历史还要悠久。当时士人李宽在石鼓山结庐读书,刺史吕温尝访之,题名为“寻真观”,此为石鼓书院的雏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北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皇帝钦赐“石鼓书院”匾额后,与当时的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湖湘学子和文化精英在这里汇集一堂、尊师崇文、蔚然成风。清光绪年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后又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市立师范学校。原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1944年6月27日,石鼓山古建筑在日军的炮火下荡然无存。1965年,在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的建议下,衡阳市人民政府将石鼓山辟为公园,修建了旱桥、合江亭、长廊。
2006年5月,中共衡阳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举社会之力重修石鼓书院,以传承千年文脉,弘扬石鼓精神。迄今为止,石鼓书院已历经了11次大修葺。
门前仿古石桥,雕栏玉砌,在这儿天然的美、雕饰的美得到了最奇妙的融合。
我们眼前的禹碑亭是一座仿清亭式建筑,四角重檐攒尖顶。禹碑亭内的这块青石大碑,就是禹王碑了,大家看这碑上的文字像什么?是不是很像蜷身的蝌蚪,有点像甲骨文又有些像符篆,其实它是一种奇特的古篆文,学者们大多认为这是商周或商周以前的文字。碑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个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是一块功德碑。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2007年7月上旬,在南岳衡山云峰村发现了一块重约十余吨的巨石,经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是失踪了千年的禹王碑母本,它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
禹王碑又称神禹碑,为什么要在它前面加一“神”字呢?
一是说大禹是杰出的古代帝王和农民领袖,后人十分敬仰,以至把他神化,变成崇拜的偶像;二是有感于碑文的怪异,难以辨认,其字体诡异离奇为世所罕见;再者就是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衡阳,因洪水久治不愈,心里非常烦躁,于是登山散心,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正独自下棋,大禹走上去,与他对弈,结果却是盘盘皆输。老头指着棋盘对大禹说:“你只知道堵,所以越堵越败啊”大禹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有了堵水不如疏通治水的说法。
文档为doc格式。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八
朋友们,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生态旅游的一些知识。
关于“生态”这个词,还是18美国博物学家厄恩斯特.海克尔创造的。意思是指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托马斯说:“生态学”一词,这是一个有关家的深奥而神秘的概念。整个地球都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家园。这就是“生态的家园”。
关于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我想向大家讲几个数据,相信会引起各位的注意:世界雨林正以每年1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由于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地球上2100多万公顷农田已被荒漠化;土壤每年消失量高达200亿吨;每天超过70个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预计未来25年内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生物物种有被灭绝的危险。
回归大自然,到大森林里去,享受大自然的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人们休闲的新时尚。
根据世界保护联盟生态旅游专家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而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就是保护完好的大森林。今天,大家将要去的地方叫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是中国长江南部地区规模,保存为完整的原始森林。
八大公山距桑植县城85公里,海拔自346米至米,由斗蓬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区组成,总面积4.49万公顷。1982年确立为全省首批23处自然保护区之一;1986年经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批20个国家保护区之一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就是凭这些“身价”和“头衔”,可想而知八大公山在森林和野生动植物领域的地位,是多少显赫和重要了。
(芭茅溪)从这里往右去保护区,往左去芭茅溪。芭茅溪因盛产芭茅而得名,又因贺龙等十三条好汉当年在这里刀劈盐局而闻名。那是19农历腊月二十八,青年贺龙响应蔡锷护国讨袁的号召,与12位穷苦兄弟首先拿搜刮民脂民膏的芭茅溪盐局开刀,一举端掉盐局后,回洪家关竖起了起义大旗。因为贺龙使用的武器是两把菜刀,从此“两把菜刀闹革命”成了贺龙元帅早期革命的代名词。而“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出处就在芭茅溪,从这里往左走2公里就是劈盐局旧址。现在我们前行的方向是: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所在地天平山。
(植物资源)保护区拥有目前亚热带地区保存完整的、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孑遗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有植物216科,2876种,包括51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及其特有种,以珙桐组成的单优群落式混交林极具研究价值。有单科种6个,单种或少种属60余个,湖南新分布种80余个,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珙桐、光叶珙桐、水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银杏巴山香榧树、钏萼木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连香树、水青树、鹅掌楸、杜仲等19种。你们看:这就是红榧树,这是檫树,这是滇楸。
这三种树都是千年不朽的稀有树种,古时候属“贡木”,专供朝廷使用,民间谁滥砍伐就要杀头的。明代正德年间,永顺土司、茅冈土司、桑植土司等向皇宫进贡的“大木”中,除了大楠木,还有红榧、檫树、滇楸,彭氏土司、覃氏土司、向氏土司因为献贡木有功,被朝廷升官、赐爵。民谚称:千梓百樟万年杉,抵不上红榧一枝桠。
(树群降雨之谜)八大公山的谜多着呐!有“物种基因库”之称的保护区内,胸径50公分、树龄8以上的古树就有40多万株,堪称中华之。这里是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降雨量十分丰富,一天之内,一时晴一时雨,小气候特征十分显著。当然到了干旱季节,也有十天半月没下雨的情形。这里,有的树种群落就自行降雨。有游客途径一片林子时,树叶子吧吧掉雨下来,把衣衫都淋湿了。而林子上空阳光普照,万里无云。科学的解释是:干旱季节,树冠以下与空中温差大,上热下凉,当地面蒸汽上升时,一旦遇上小范围的抬风,即漩涡风,把小蒸汽集中到一处,就会出现这种树群下雨现象。
(动物资源)由于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好,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条件十分优越。保护区内已查证的脊椎动物有14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5目28科86种。如金钱豹、云豹、猕猴、毛冠鹿、苏门羚、小鹿、白冠长尾雉、大鲵、红腹角雉等。1991年联合国野生动物基金会专家从粪便、足迹上判断,认定保护区山中有华南虎。该区昆虫资源也很丰富,现已采集到昆虫22目、77科、4175种,其中发现新种34个。这里的黑熊数在只以上,据称是国内数量多的群落。
别看黑熊模样笨笨的,却是爬树能手,到了秋天,一次一次爬到树上往下摔,当地人叫“黑熊扳膘”,当身上的膘肥摔得不疼了,就说明有足够的体力准备越冬了。黑熊嘴馋,喜欢偷吃蜂蜜,任蜂子怎么刺也不在乎。一回,山脚芭茅溪一村民对准一只正在偷吃蜂蜜的黑熊扳动枪机,却没打中。
吃了一惊的黑熊箭一般窜过来,抓住那人啪啪就是两记耳光,然后气呼呼往地上一摔,那人就不晓得阴阳了。黑熊往那人的身子嗅来嗅去,见毫无动静,猜是死了,才恨恨地离去。走了没几步,又折身回来,提防他是装死。嗅了一阵见还是没有动静,又顺手将他往悬崖外一丢,才迈着方步离去。也是那人命不该绝,悬崖上一丛灌木将他挂住了。等他痛醒过来,大呼救命,寨里人听到了,才用绳索把他拉了上去。治好伤后,身上留下了多处疤痕。不过,诸位请放心,黑熊一般不会主动向人进攻,在森林里即使碰上一群黑熊,只要人不犯它,它就不会犯人的。
(神狗之谜)保护区内有一种叫作神狗的动物,大小模样跟狗差不多,善于组织集团性进攻,其袭击的主要目标是野猪野牛。常常先将被攻击对象的眼珠拔出,从肛门里掏出肠子来,再将其置于死地。一村民一回发现对面坡上树叶子在翻动,扛起猎枪跑去一看,一群神狗正在围攻一条野牛,刚刚将野牛的两只眼球拔出。村民将神狗轰走后,用手指扣住野牛的鼻子,一直将暴怒中疼痛难当的野牛牵回家,才用斧头打死。事情怪就怪在神狗们甚都不怕,却从不伤人,而且连山里人喂养的家畜家禽也不伤害,于是山里人充满感情地把它们唤作神狗。只是神狗为什么不伤人畜,谜底到现在还没能解开。
(了望塔)这里的海拔是1600多米。了望塔的木材全部都是梓木。木塔是供森林防火人员监视了望用的。我们视野所及的林海,只占整个保护区的十五分之一。三大林区由西向东100公里长,40公里宽,越往深处走,越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森林,云雾散开,林涛澎湃,站在这里,你才会真正感受以林海这个词的辽阔和壮美!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森林又是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加剧、物种减少等,无不与森林的减少密切相关。
(长寿之谜)正因为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气候好,所以长寿的人特别多。据有人粗略统计,百岁以上的老人有十余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一大批。四门岩林区的陈同,百岁那年换了口新牙。去世时111岁,去世前每餐能喝四两高度包谷烧,能吃七两肥肉。湖北鹤峰一退休教师叫李远林,常年在保护区内养蜂。
几年前,其母患病住进县医院,因治疗无效,医生嘱他接回家去,做好料理后事的准备。李远林试着把年逾八旬的老母亲接上天平山,结果病一天好了,如今咬得动包谷籽、嚼得动锅巴。李远林把功劳归结于他的蜂蜜,说这里的野生花粉质量要高出神农架几倍,老母亲常年服用,益寿延年?挨着管理处的小庄坪,现有23户123人,自1967年搬来山上居住至今,30年间,除了淹死的,摔死的,没有一例是病死的。可见这里是货真价实的长寿之乡!
居住在八大公山的人为什么能长寿?科学发现覆盖率在50%以上的森林,负氧离子高于一般地方的4倍以上,而负氧离子能调节人体血清素的浓度,改善神经功能,提高免疫力,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森林中的各种树木和花草,能分泌出一种芳香的气态物质,这类物质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被人吸入后,对怡神、健身、消炎、利尿、加速呼吸等大有益处。因而,科学把大森林称作使人延年益寿的“特种医生”。那么,八大公山就是一座天然养生疗养院了。
朋友们,八大公山绵延八百里,浩瀚博大,神秘莫测,就好比一部大书,我们还只翻开一二页,欢迎诸位今后多来这里作“长寿之旅”!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这里寻找和破译大自然的种.种密码!
湖南省旅游概况导游词篇九
(白羊古刹)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景点叫普光禅寺。请大家抬头看,这座大门上方的匾额为何写着“白羊古刹”呢?相传500多年前,这一带森林繁茂,古木参天,小地名叫白羊山。早在宋代,道家便在此建高贞观,但规模很小,不成气候。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一天,驻永定卫指挥使雍简在这山坡上看见一群白羊,便骑马追赶,不料白羊一下钻入土中,他感到十分奇怪,便命人挖掘,竟挖出了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他把这件事奏明当时的永乐皇帝,皇帝大悦,敕命就地取材建寺,并赐名普光禅寺。后来,一些官宦豪绅借此风水宝地,纷纷仿效,先后在这一带建起了嵩梁书院、城隍庙和文庙等古建筑,统称为白羊古刹。“刹”是梵文音译,指佛塔、佛寺。普光禅寺属于白羊古刹建筑群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光禅寺古建筑群在1959年被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光禅寺)普光禅寺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据考证,该寺比北京故宫早建7年,比武当山金顶早建3年。普光禅寺属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原管辖本境80余座佛寺200余僧侣,常住僧侣达50多人。1919-1943年,曾先后六次在这里举行龙华大会,湘、鄂、川、黔数省近千名教徒在这里摩顶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誉。全寺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传统斗拱和藻井结构,设计精巧、宏伟壮观,由大门山、二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武庙、牌坊等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具有宋、元、明、清各朝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同时,集结构学、力学、文学、美学、风水术、建筑学之大成,融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于一体,是古代劳动人民超凡智慧的结晶,在建筑和宗教方面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大山门)这大山门上有四个烫金大字“普光禅寺”,据说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左右两边耳门分别题着“慈云普护”、“觉路光明”,按佛教的理解是佛法无边,庇护众生;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一旦觉悟便前途光明。寺门为什么又叫山门呢?历代名寺古刹,大都藏于深山之中,“天下名山僧占多”,进了山就等于进了寺,所以寺门又叫山门。这大山门里面站立着两个守门神,称为哼、哈二将,闭口者为哼,张口者为哈。
(二山门)在二山门里供奉着四大天王,是佛祖释迦弁尼的外将,又称四大金刚。手持琵琶者是东方持国天王,持剑者是南方增长天王,手缠蛟龙者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持宝伞者为北方多闻天王。四员护法神将,威风凛凛,恪尽职守。请大家仔细瞧瞧,值得称奇的是四大天王的法宝,琵琶无弦,宝剑无鞘,蛟龙无鳞,宝伞无骨,是什么原因呢?按照佛经解释,琵琶上弦会地动山摇,宝剑入鞘会盗贼四起,蛟龙有鳞会兴风作浪,宝伞上骨会天昏地暗。反之,则可安享太平盛世。又有一种说法是宝剑有锋、琵琶有调、伞能遮雨、龙蛇有鳞,隐喻“风调雨调”,国泰民安。
女士们、先生们,有了哼哈二将门,四在天王把关,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信步在这佛门净地,去感受渐离尘世的超脱了。
(大雄宝殿)正殿大门上有楣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巨匾。“大雄”是佛祖的德号和尊称。殿前檐柱上雕有两条金色盘龙,张牙舞爪,叱咤风云。据《永定乡土志》载,清雍正年间,寺内一僧人被派往对面的天门山执事,两地路途较远,且崎岖难走,可他很快办完事回来了,众僧都觉得奇怪,问其原因,他说是骑这条龙往返的。传说信不信由你,这两条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却是不假。大家再仔细看这门扇上刻着许多人物故事,是佛教里的一些典故,如唐僧取经、鉴真东渡、顺治皇帝出家、李自成爱将野佛到天门山修行、怀素写蕉等。还有门上的浮雕把释迦弁尼从出生到成佛的全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是其它寺院能比拟的。大雄宝殿供奉着三尊金佛像,叫三世佛。正中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弁尼,又称佛祖;东侧药师佛,西侧阿弥陀佛。
在大雄宝殿东西墙壁原有两块水磨石碑,磨制精细,光滑如镜,每当明月当宝,石碑反射月光照影,大殿一片银辉,故有“月点灯”之说。又因设计诡奇,常有清风拂地,一年四季大殿地面吹得干干净净,“风扫地”由此得名。“月点灯”与“风扫地”是普光禅寺引人入胜的奇景之一,它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光学、建筑学的深刻领悟和科学应用。可惜“月点灯”因石碑丢失而不复存在。大雄宝殿是普光禅寺的核心建筑,单檐歇山顶,通宽26.5米,进12米,高9米,全殿5间共365平方米。不知大家是否已经注意到大殿内外为何这般宽敞明亮,这多亏头上的六架梁和斗拱。斗拱是我国建筑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它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既易于采光,又有装饰功能。在大雄宝殿背面有三个菩萨,中间有观音菩萨男身像,在过亭两侧有水、火二池。无论大旱干渴,水池四时不涸;火池虽大雨滂沱,池中滴水无存,与水池相得益彰,成为普光禅寺又一奇观。
(罗汉殿)大家看,殿两侧十八罗汉有的满脸慈祥,有的呲牙裂嘴,有的张口大笑,有的双目怒视,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罗汉是古印度语,指已灭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养者,永远不再轮回,并弘扬佛法,他是佛教修行的一种低于菩萨的果位,佛、菩萨、罗汉三者之间的果位虽有区别,但同是修成正果的众生。
罗汉殿的建筑有其独到之处,它保存的一斗三升贰斗拱为明代原始风格的斗拱,特点是“曲柱弯梁屋不斜”。传说这是白羊入土化身的地方,建正殿的木材取自这里,而时隔43年之后建此罗汉殿的时候,白羊山已无粗大直木,工匠们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以歪就斜,殿堂的立柱、横梁等43个主要构件全用歪材。在工艺上斗拱全由木铆衔接,不用一颗铁钉,而且牢固非常,天衣无缝,实为建筑中一大奇观。罗汉殿的上层是“圆音楼”,正北面塑有韦驮菩萨像,手持金刚杵,气势威仪。圆音楼曾经是存放经书的地方,并供有佛像。楼中藻井与罗汉殿相通,信徒在殿内焚香烧纸的烟气袅袅上升,飘散楼上,既防虫蛀又防潮气。保护经书真是别出心裁。圆音楼实为罗汉殿向北凸出的一座抱厦,纯木结构,其造型精美,结构复杂,与罗汉殿构成两层重檐歇山顶,正视一顶,斜看则出现三层飞檐。上层瓦面水汇流二层山尖,在交接处各设计一个开口木龙头,龙口置吊珠。雨水排注时,吊珠前后自然弹动,如同真龙戏水,既调节了注水流连,起一定缓冲作用,又避免山尖受到冲洗,其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备,堪称一绝。《湖南省建筑志》曾把这里的歪材、斗拱、梁柱、驼峰、工艺等作为古代建筑成就的范例进行了介绍;著名古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称赞普光禅寺是中国古代流的建筑。
(观音殿)观音殿是普光寺内佛教建筑中轴线上后的一幢建筑。殿内供奉着女身观音。她端坐莲台,左胁侍是善才童子,右胁侍是龙女菩萨,据说观音慈悲为怀,随缘而化,可变男变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化身。
(龙眼井)这口井叫“龙眼井”,它与东200米处原城隍庙里的另一口井,并称龙的两只眼睛。据说两井相通,一井打水,另一井里水波荡漾。
朋友们,刚才游览了普光寺里的佛教建筑,顶礼膜拜了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相信您一定得到了一份超脱和升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相邻的道教场所。道教是我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认为“道”是“万物之母”,是无所不在的力量,“神异之的,实而有性”,可以“因修而得”,人若得道,可长生不老,成仙归正果。自金元以为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请大家随我上玉皇阁一同参拜玉皇大帝吧。
(玉皇阁)玉皇阁建于明朝晚期,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重修。三层重檐歇山顶,高14.6米。下层供奉的是五岳神和道德祖师,上层是玉皇大帝及金童玉女。你看那玉帝老儿,正襟危坐,一副道貌岸然、我独尊的模样。过去曾有文人登楼远眺,面对脚下的古城和天门山的雄姿,即兴吟诵出“万千户尽收眼底,十六峰宛并肩头”的佳句,不知您此刻的感觉如何。
(高贞观)高贞观是普光禅寺早的建筑,建于宋末元初,它的特点是单檐歇山顶,全用大斗拱托梁,枋下垫特大雕花角背,殿内有两根象征方土方术的全栓;殿后两根檐柱与柱础之间承垫了一块厚约3公分的饼状木质,它可以散发上升的潮气,降低木桩直接受潮的系数,沿袭了唐宋建筑的特征,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高贞观很早以前就没有道士,香火由和尚代管,这是因为道教中分全真道和正一道两个主要派别。全真道以观为家,不能结婚,常炼丹习武,而正一道平时在家,常操民间祈祷、禳解、葬仪之事,可以婚配,不必长住道观,高贞观属正一道。所以道者不必出家,只逢神圣节日,集中到观礼拜一次,平日里佛门弟子不忍道观殿堂冷落,便“一视同神”拜敬香火,久而久之,佛门僧众相沿成习。普光禅寺是江南名刹,香火十分旺盛,佛道相安无事,和睦共处,成了一大特色。
(武庙)武庙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又叫关庙,它主要由寝殿、正殿、前殿、佛殿、前门构成。正殿端坐着被称为“武圣”的关公,两边站立的是关平和周仓,威武肃穆。四周封火高墙,形成四合院格局。前门内有戏台,正殿前四合院两侧是钟楼和鼓楼,按八角攒尖设计,巧妙地附角于墙。乍看像完整的楼,其实只有半边,这种破中见整,虚实结合突出正殿的设计造型,与普光寺内的钟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殿外空坪是过去习武、看戏、祭祀的场所。空地两边的偏殿陈列着永定区的部分出土文物和民间收藏的古代家具以及木雕花板。
(石牌坊)这里有两座牌坊,分别为嘉庆道光年间建造。牌坊上刻着“朱买臣负薪读书”、“李密牛角挂书”、“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奋读”等我国古代圣贤勤奋攻读的故事,时隔80多年后宣统元年修文昌祠,这个道教建筑又巧妙地将牌坊空隙作大门,牌坊空门填石后作前墙,于是整个普光寺形成了集寺、观、祠、坊、阁为一体和格局,这在国内实不多见。1990年,毛泽东主席的秘书李锐参观普光寺后即兴题写了一幅对联:“寺、观、阁、祠、坊一体,儒、释、道、文、武合流”。十几个字对普光寺的个性特点作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瘦西湖万花园导游词 瘦西湖四桥烟雨导游词(十八篇)
- 最新转正小组意见评语(汇总16篇)
- 2023年转正组长意见(汇总12篇)
- 2023年对于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优秀18篇)
- 对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简短(大全20篇)
- 最新大学学期期末个人总结50字(优质17篇)
- 2023年自来水厂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14篇)
- 2023年设计顾问服务计划书(优质9篇)
- 2023年委托经营合同协议(模板9篇)
- 矿山运输合同(汇总16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