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模板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01:18:03 |
  • zdfb |
  • 11页

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避免盲目行动。一个完美的计划首先需要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行动规划,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计划心得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一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初一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课余时间。

办公室或班级。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二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所任教的一(2)至一(6)五个班的基础都差不多。上学期平均分都在四十多分左右,优良率、及格率均有待提高。考试分数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普通话教学已经逐渐适应了,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学不适应用普通话来回答问题。

1.教材特点。

初一历史第二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内容是从隋朝的统一写到清朝的统一,各个朝代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详细的积分制度。从课堂上答题、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几个方面来实行积分奖惩。首先,课堂上的提问分为“复习提问”和“新课提问”,在“复习提问”这个环节采取答错扣分,自愿回答多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而在“新课提问”这一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踊跃回答问题,答错不扣分,对于回答有创新意识的多加分等。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提问有难有易,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要求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其次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的积分主要是为了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扣分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对于上课违纪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扣分,对于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每个月公布一次积分,使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

本学期争取平均分达到及格水平,优良率和及格率能有所提高。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二册总共有22课,从隋朝的统一讲到清朝的统一,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线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为重点。本学期共二十周,第十七周进行广州市初一历史年度统考,除去考试周,共大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

第一单元(1~8课)。

共10个课时。

第六周至第八周。

第二单元(9~12课)。

共6个课时。

第九周。

期中复习。

共2个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第三单元(13~17课)。

共4个课时。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

第四单元(18~22课)。

共6个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

期末复习及统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三

本学期,我教七1、6两个班,七(1)班有学生x人,七(6)班有学生x人,大部分学生因为从小学刚刚步入中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还未掌握,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本学期要多加学法指导、习惯养成,因材施教。

二、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三、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发展。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四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任教的一(2)至一(6)五个班的基础都差不多。上学期平均分都在四十多分左右,优良率、及格率均有待提高。考试分数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普通话教学已经逐渐适应了,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学不适应用普通话来回答问题。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初一历史第二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内容是从隋朝的统一写到清朝的统一,各个朝代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详细的积分制度。从课堂上答题、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几个方面来实行积分奖惩。首先,课堂上的提问分为“复习提问”和“新课提问”,在“复习提问”这个环节采取答错扣分,自愿回答多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而在“新课提问”这一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踊跃回答问题,答错不扣分,对于回答有创新意识的多加分等。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提问有难有易,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要求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其次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的积分主要是为了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扣分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对于上课违纪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扣分,对于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每个月公布一次积分,使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

本学期争取平均分达到及格水平,优良率和及格率能有所提高。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二册总共有22课,从隋朝的统一讲到清朝的统一,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线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为重点。本学期共二十周,第十七周进行广州市初一历史年度统考,除去考试周,共大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

第一单元(1~8课)。

共10个课时。

第六周至第八周。

第二单元(9~12课)。

共6个课时。

第九周。

期中复习。

共2个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第三单元(13~17课)。

共4个课时。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

第四单元(18~22课)。

共6个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

期末复习及统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五

今学期,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rdquo;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教育和能力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基础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强化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今年初一学生情况极为复杂,学生差异性大,学生层次多样化,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历史兴趣。其次由于部分学生年龄小,基础不一样,理解、记忆能力相对较差,对历史课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包括5、6班,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特别注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课的重要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学习奠基。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了在中国古代史的大部分内容,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一定的失误,在整个初中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学习和全面认识中国的国情,显得更为重要。

成绩目标:

提高a等率,消灭c等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所讲述的重要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能力达成目标: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历史人物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学习他们的报国热情和优良品德;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加大教科研力度,今学期,历史教学要抓住新课改这个龙头,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以rdquo;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电教手段的利用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进行课题研究,以《三四五环高效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为课题,推动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1、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

4、借鉴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在指导学生们制历史工具的同时,穿插环保教育,对比古今工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要把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8、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对优秀生培养,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9、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努力做到整体优化。

10、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六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七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八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四.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九

一、计划宗旨:

今学期,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rdquo;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教育和能力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基础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强化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今年初一学生情况极为复杂,学生差异性大,学生层次多样化,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历史兴趣。其次由于部分学生年龄小,基础不一样,理解、记忆能力相对较差,对历史课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包括5、6班,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特别注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课的重要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学习奠基。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了在中国古代史的大部分内容,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一定的失误,在整个初中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学习和全面认识中国的国情,显得更为重要。

四、具体目标。

(一)常规教学目标:

成绩目标:

提高a等率,消灭c等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所讲述的重要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能力达成目标: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历史人物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学习他们的报国热情和优良品德;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二)教科研目标:

加大教科研力度,今学期,历史教学要抓住新课改这个龙头,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以rdquo;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电教手段的利用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进行课题研究,以《三四五环高效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为课题,推动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五、保障措施:

1、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

4、借鉴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在指导学生们制历史工具的同时,穿插环保教育,对比古今工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要把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8、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对优秀生培养,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9、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努力做到整体优化。

10、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课余时间。

办公室或班级。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

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一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课余时间。

办公室或班级。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

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周次。

时间。

内容。

8。15-8。21。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8。22-8。28。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8。29—9。4。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9。5—9。11。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9。12—9。18。

9。19—9。25。

单元复习检测。

9。26—10。2。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10。3—10。9。

复习第一单元。

10。10—10。16。

复习第二单元。

10。17—10。23。

综合复习。

10。24—10。30。

期中考试。

10。31—11。6。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11。7—11。13。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1。14—11。20。

11。21—11。27。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1。28—12。4。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12。12—12。18。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12。19—12。25。

第四单元检测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12。26—1。1。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1。2—1。8。

综合复习。

1。9—1。15。

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二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课余时间

办公室或班级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周次

时间

内容

8.15-8.21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8.22-8.28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8.29-9.4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9.5-9.11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9.12-9.18

9.19-9.25

单元复习检测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10.3-10.9

复习第一单元

复习第二单元

综合复习

期中考试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11.7-11.13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检测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12.26-1.1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1.2-1.8

综合复习

1.9-1.15

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三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马林惠。

20xx年9月8日。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四

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任教的一(1)至一(5)五个班共271人,平均每班54人,总体水平查不多。因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只是上课听听而已,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任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了最新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详细的积分制度。从课堂上答题、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几个方面来实行积分奖惩。首先,课堂上的提问分为“复习提问”和“新课提问”,在“复习提问”这个环节采取答错扣分,自愿回答多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而在“新课提问”这一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踊跃回答问题,答错不扣分,对于回答有创新意识的多加分等。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提问有难有易,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要求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其次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的'积分主要是为了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扣分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对于上课违纪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扣分,对于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每个月公布一次积分,使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另外,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在指导学生们制历史工具的同时,穿插环保教育,对比古今工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学期争取平均分达到及格水平,优良率和及格率能达到学校要求。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从我国的远古居民讲到魏晋南北朝。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线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为重点。本学期共二十周,第十八周进行广州市初一历史年度统考,除去考试周,共大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

1~6课。

共6个课时。

第六周至第八周。

7~11课。

共5个课时。

第九周。

期中复习。

共2个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第三单元(12~17课)。

共6个课时。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

第四单元(18~22课)。

共5个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

期末复习及统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五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4、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推出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努力在课堂上构筑基本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层层深入,使本科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落实推进滨州市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跟各位老师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师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转变观念,

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案例,在历史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课改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积极参加区、校教案的征集、教育教学论文的征稿、课题的研究,力求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为创造人民满意学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改革备课,减负增效“磨好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将备课大而化之、实而共享。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创设氛围,掀起高潮,力争随堂课好课率达50%以上。

3、提高素质,提供舞台“练内功”。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初一学生打好基础,健全成长。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

4、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5、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经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7、引资料、学经验。同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统一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8、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1-4周第一单元。

5-8周第二单元。

9,10单元复习。

21,22周复习。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篇十七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xxx

20xx年9月8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