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23:22:06 |
- zdfb |
- 8页
总结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摆正心态,找到改进的方向。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和综合能力。我们可以从这些总结范文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进行自己的总结写作。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估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思想。
一、引导估计,初步感知。
2、估计圆面积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二、动手操作,共同探索。
1、引发转化,形成方案。
(1)我们如何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
(2)准备如何去推导圆的面积?
2、动手操作,共同探究。
(2)动手操作。同桌为一组,把课前准备的16份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3)比较:与刚才老师拼成的图形有何不同?
(4)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拼成的图形有何变化呢?
如果一直这样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3、引导比较,推导公式。
圆与拼成的长方形之间有何联系?
引导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个角度去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追问:课始我们的估算正确吗?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基本训练,练练应用公式,求圆的面积。
2、解决问题。
(1)出示例9,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喷水器旋转一周喷灌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喷水距离5米是指什么?
(2)学生计算。
(3)交流,突出5平方的计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1求课始出示的光盘的面积。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重点的。
地方有哪些?
引导学生回顾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知道圆周长如何求面积?总结圆面积计算的方法)。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51页2、3、4题。
拓展右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已知圆的直径如何求面积,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面积。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通过例7,用数方格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1/4圆的面积,再推出圆的面积,然后填写表格,通过观察数据,发现圆面积与它的半径的关系,整个过程费时又费力,教学时出示例7的图形,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估算圆的面积,从而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省时又省力,为本课重难点的掌握,赢得了时间。在推导出计算公式后,不急于进行例9的教学而让学生做练一练中的题目,在学生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例9,解决实际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重视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当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时,教师巧妙地引导示范、演示,一步步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关键的“化圆为方”环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促使学生的思维由量变到质变,同时操作活动中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想象把分割过程无限细化,渗透极限思想。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喷水器喷水、光盘、羊吃草问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通过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学生既体验到活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羊吃草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视而不见的生活现象的“数学思考”。同时羊吃草范围的圆,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学生想象力的参与,在练习层次上加深了一步。过早地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影评,初步学习微型影评的写法;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2.初步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在影评写作中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
影评写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影评角度的确定。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影评资料。
【教学对象】。
适用于五、六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评莫言,铺垫激趣。
师: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为中国电影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级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它是中国电影的高峰,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高峰。翻译莫言小说的美籍作家坦言,这次莫言之所以获诺贝尔文学奖,与当年这部电影走向世界舞台密不可分。
师:谁看过电影《红高梁》?
师:电影《红高粱》充分地表达了影片作者对原始生命力的赞美与崇拜。本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胆使用了红色,如红衣裳、红盖头、红轿子、红高粱及红高粱酒等。
师:据说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县将种植千万亩红高粱并有可能改为“红高粱市”。
二、聊影视,选择角度。
1.轻松自由聊影视。
师:你们看过哪些电影或者电视剧?哪一部让你记忆犹新?请用一句或是几句话简要说一说。(可从人物、细节、语言等方面来说。)。
(教师适时板书:主题、人物、情节、细节、语言、演技、音乐、场面、道具……)。
师:聊了这么多,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什么是电影吗?
点拨一:电影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
点拨二:电影的诞生给了人一种很大的冲击,它使固定的影像活动了起来,复制了我们的生活,这也是我们喜欢电影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说,电影超越了照相和绘画的功能。
点拨三:暑假,我曾经去过一个亚洲国家。其间,有一个现象令我非常震惊――在那里不允许拍照,更不可以拿摄影机拍摄。这是多么遗憾啊,要不,具有那个国家风格的影像资料是多么珍贵。
2.比较教学显重点。
师:平时我们读了书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会尝试着写一些读后感。一般的读后感是怎样写的?我们也看了很多好电影、好电视,也有很多的感触,你有没有写观后感的冲动?其实写观后感跟读后感的整体思路是相似的。
出示写作方法:
(1)写一下电影或电视的梗概;
(2)对整个影视情节列举一两处重点阐述;
(3)概括总结。
师: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写影评,只要求大家用一句或者是几句短小精悍的话对影视作品的某个方面进行评价,也叫“微型影评”(板书)。
三、展微评,渗透写法。
出示微型影评(一):电影《功夫熊猫》,是一部高质量的表现中国元素、反映美国故事的好莱坞动画片。它帅气的动作,可爱的形象,诙谐的语言,将中西方文化和习惯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出示微型影评(二):缺水的西北荒漠,贫穷的山村,热心的老师,活泼的孩子,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所有一切都是那么典型。看过之后,你不会因他们的困苦感到绝望,相反,它用一种诗意的表达为我们展现了物质的贫乏和精神的充实,用轻快的配乐、逗人笑的场景让人看到了希望。这就是电影《上学路上》。
出示微型影评(三):对电视剧《三国演义》深有感触的就是一个“义”字。桃园结义,赵云的忠肝义胆以及诸葛亮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义”的真谛……如果没有“义”的存在,哪有三国鼎立的时代?“义”三画成一字,简简单单,寓意深刻。三国演义,“义”贯三国,失去了“义”,就失去了三国的精彩;失去了“义”,三国就没有了意义,也就不可能再演下去。生(微型影评):看电影《阿甘正传》,我一直为片头和片尾的.那片羽毛而困惑,它究竟要表现什么?一片飘到地上的羽毛就像一个降临到人世的生命,这片羽毛在广袤的天空中飞行,你无法知道它在何处落地。
生(微型影评):电视剧《亮剑》有以下特点:
1.人物有看头:李云龙――演得出神入化,没有文化的草莽英雄,但重情重义、敢打敢拼,是天才指挥员。赵刚――弃笔从戎,投身革命。楚云峰――第一次从正面人性化、个性化地表现国民党军官。
2.独特的影调:抗战前,青灰色调,充满杀气;抗战后,土黄色调,充满怀旧。
3.节奏的把握控制:前三集环环相扣,把主要人物和主要矛盾都一一呈现出来。
4.毛病或不足:有些台词太长,作为小说文字阅读是可以的。
师(小结):影片中值得评论的方面很多,比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演员的表演技巧、背景音乐,甚至其中的某一个镜头、一个场面、一个细节、一个眼神、一个道具等都可纳入我们评论的范围。微型影评就是要抓住其中一个方面,选取一个角度,阐述一个观点,以小见大,以微见著,反映影片的精髓。
四、忆影视,尝试写作。
1.师: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剧情片、战争片、喜剧片、科幻片、动作片、魔幻片、动画片等),选取一个角度,写一个短小的评论。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欣赏、评议。
五、荐电影,开放训练。
1.推荐电影进行微评练习。
师:当今电影发展娱乐化、商业化趋势较为严重,欣赏电影就像选择书籍一样,一定要注重它的艺术价值。例如,法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法国电影受到了好莱坞严重冲击,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给一些影院,使其放映艺术电影,这样就保护了很多商业之外的艺术电影。法国政府还设立了电影基金会,从商业电影盈利中抽10%-15%,投拍具有艺术价值的非营利性电影,这样的措施,使电影作为文化和艺术在法国得以很好地发展。
国产儿童电影排行榜:《自古英雄出少年》《上学路上》《城南旧事》。
外国经典电影:《博物馆惊魂》《零下八度》《别碰我的童年》。
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狐狸和孩子》《雾都孤儿》《绿野仙踪》。
师:选择其中的一部电影,写一个微型影评并张贴在板报栏内。
2.利用黑板报介绍电影知识,在读书笔记中增设影评栏目。
板书设计:
微型影评。
角度独特:主题、人物、情节、场面、细节、语言音乐、演技……。
主题鲜明。
见解新颖。
表达生动。
行文流畅。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三
圆是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教学中唯一的曲线图形。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时行教学的。教材将理解“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在活动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新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行探究“圆柱圆锥”的体积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飞跃,但是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类比、推理的数学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感受数学的价值。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所用的方法。
2、学生回答后老师让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引导观察,说说从中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3、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圆的面积)。
三、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1)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2)汇报,
(3)老师引导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1)学生操作。
(2)指名汇报。
(3)操作反思(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圆越接近长方形。)。
(4)转化思想: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那一部分?怎么用字母表示?
(5)观察汇报: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出你的理由。
(6)总结: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从小养成培养自己热爱数学,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四:实践应用。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理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转化前后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大家画出羊活动范围的示意图,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位画的是周长,另一位画的是面积。)。
思考:
要求羊活动的范围就是求此圆的周长还是面积?谁画的正确,为什么?什么是圆的面积?(先说,再看书自学。)。
生读,教师板书:圆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一)、先自学课本,小组探讨如下两个问题:(电脑出示)。
1、在推导的过程中你发现圆的什么变了?(板书:形状)。
2、在推导的过程中你发现圆的什么没变?(板书;面积)。
(二)、探讨第一问:
a:多媒体出示16等份圆。
1、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
2、学生小组操作。
3、你会把它变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吗?学生小组尝试操作。
4、多媒体演示:把等份的第一等份平均2份,移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5、学生展示操作成果。
b:多媒体出示8等份圆。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媒体演示8等份。
c:多媒体出示32等份。
1、再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把同样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象上面这样拼,得到的图形谁更接近长方形。
2、眼睛微闭想一想。
3、媒体演示32等份。
d:多媒体演示三幅图综合画面。
1、让学生仔细观察后问:哪一等份更接近长方形?
2、为什么,等份的份数越多就能拼出越接近的长方形。
f:如果要想把圆变成长方形你觉得要分成多少份?学生把眼睛闭起想一想。
学生讨论。
(三)探讨第二问:
a:1、把圆在剪拼的过程中变成长方形,圆的面积为什么没有变化?
3、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那么,圆的面积等于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拼的图思考)。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b:仔细观察多媒体演示问:
1、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什么?怎么求?用字母怎么表示?(教师板书)。
2、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什么?怎么求?用字母怎么表示?(教师板书)。
c:推导出圆的面积并且用字母表示。(教师板书)。
d:再出示前面的导入题,问:我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了吗?
三:课堂练习。
1、同座互增一个画好半径的圆,求其面积。
问:先要知道什么条件,再怎样求?
2、求一元硬币的面积。最好先量出硬币的直径还是半径?为什么?
3、实践题:每人准备一段绳子并求此绳围成最大圆的面积。学生讨论如何。
解决此问题?
4、根据下面条件,求出各圆的面积。
c=6。28米r=1分米d=20毫米。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的面积。
课堂延伸。
练习:把一个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求此圆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的微型课题目为《xxx》。(0.5分钟)。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声音洪亮充满教室,有鞠躬动作,表情愉快,目视评委)。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大家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xx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xx》一课,开启今天的探究之旅。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究新知(5分钟)。
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xx页—xx页,从中你获取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尽量有可以动手操作的小实验,要用手指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表达的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好的,那位男生你来说说,做的真好,大家鼓励一下。(拍拍手)。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归纳出四个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各两个,要对称工整,有一些特殊设计,最好画成思维导图形式)。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夯实基础(1.5分钟)。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是否掌握今天所学知识了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巩固练习,夯实基础的测试环节,请看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解释一下,不错,请坐。
那位男生同学你来说一下这道题目,很好,请坐。
由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进入今天的归纳总结,颗粒归仓环节。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颗粒归仓(1.5分钟)。
大家畅所欲言来谈一谈,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请坐;那边那位女同学你来说一下,很好,请坐。大家总结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将它们归纳总结为思维导图的形式。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1分钟)。
为了达到巩固在提升的目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将以上作业完成。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愿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点燃明天的辉煌,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5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正面:课件演示(平移情况)。
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设计意图: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
1、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
2、先观察:难在哪了?
a认识数量上增多了:(原来是几个,现在是几个?)。
师:大家数数是5个吗?(教师鼠标点)指指被谁挡住啦?
(认识到有被遮挡的,课件显示)。
(看到的立方块透明,感受被遮挡的立方块与其他立方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b、数量增多,为什么就难了?(教师演示)。
(数量上的增多,会引起(带来)形状上的更多变化,就难了)。
(设计意图:通过“难“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3、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借助摆来帮助我们),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画一画。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时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过实物的摆来观察可以降低难度,帮助解决问题这一手段、方法)。
4、汇报: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怎么画的,把它摆在黑板上。
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形状。
师:a我们可以调整观察的角度,使你正对着要观察的面。
b还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转动这个物体,让要观察的面对着你。
左面:学生先说,师:结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师: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看来摆也很重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想的“,即观察方法上的指导,整个过程由抽象――――直观经验―――抽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活动一在学生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再想一想中完成。)。
用手势告诉我,你们都摆了几种?
6、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都做对的举手)。
7、师:老师也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画出来吗?自己动手画,汇报: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没有通过摆,直接画出来的,没摆怎么就能画出来?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摆帮助画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摆加强印象,才能最终不用摆靠想象就能画出来。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出示学生画的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汇报:(指名到前面边摆边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他是从正面先摆的,有没有摆的方法和他不一样的。也就是先从哪个面入手摆出基本图形都可以,)。
(设计意图:在独立完成、订正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想一想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出示第2组,师:再来摆一个,试试,行不。
师:还有和他摆的过程不一样的吗?比比,哪个简单?
(先摆数量多的,需要调整的就少,比较简单)。
这个呢,数量相同的,自己试试。
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别的途径知道的吗?(你真了不起)。
先摆上面看见的,也就是底层肯定不动,只是在上面进行调整)。
(数量上相同的,先摆上面看见的)。
(设计意图:优化摆的方法,比较怎么摆简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师:给2个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自己尝试,汇报。
3、出示例题;判断。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样的?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看来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发现新问题,结束全课。新课开始是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数学课堂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阵地。另外设计中,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七
圆的面积(教材16、17、18、页)。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一、自主复习。
写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回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自主预习。
任意画一个圆,用彩笔涂出它的面积。
我知道:圆所占平面的()叫做圆的面积。
(三)估一估。
请你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
先独立思考后观察分析书16页的估算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可以记录下来。
三、小组交流自主预习部分。
四、自主探索圆面积公式。
1、思考: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得到启发呢?能不能也将圆通过剪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提示:可以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想一想)。
2、动手操作: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沿半径剪开拉直,再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
第一步:把圆平均分成8份,拼一拼,拼成了一个近似的()。
第二步:把圆平均分成16份,拼一拼,拼成了一个近似的()。
第三步:把圆平均分成32份,拼一拼,拼成了一个近似的()。
如果分的分数越(),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比较剪拼前后的图形,发现()变了,()没变。
3、我来推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高相当于圆的()。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表示为:()。
4、公式的推导: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1、还可以怎样拼接成长方形动手试一试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表示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面积=用字母表示圆面积公式:
五、小组交流。
六、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七、学习检测。
1、填空。
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利用公式s=()来计算。
2、解决书16页上面喷水池转一周浇灌草坪面积?
3、计算,求圆的面积:(1)r=2cm(2)d=10cm。
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6.2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八、交流展示。
九、回顾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疑惑?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八
教材首先通过圆形草坪的实际情景提出圆面积的概念,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其次教材直接提出问题:能不能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由于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有很大难度,但是教材给出了提示,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教材安排了例题,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已知直径,先求出半径,再求出面积。
学情分析:
1.充分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含义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含义,并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2.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可以先让学生把教材后面所附的圆形做成学具,在教师指导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决定等分成多少份,自由的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最后把拼成的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目标。
1、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及学具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聊一聊《曹冲称象》的故事。
(设计意图:放松学生的紧张心情,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心理准备;另一方面,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怎么不直接称大象的重量?”这一关键问题,抓住学生回答中的“用石头代替大象”“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等”等要点,把学生经验中的“转化”思想激活,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出示一个圆)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设计题图:采用开门见山的的引入方式,这样设计简洁明快,结构紧凑,能保证把过程性目标落实到位。)。
二、第一次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请你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呢?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那怎么求圆的面积呢?
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我们可以试一试。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和准备的工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在学生迷茫时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让学生把“圆”这个看似特殊的图形(用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用直线段围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迁移。)。
怎样让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接近一些?
把圆这个新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求出面积。
(设计意图:“你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了吗?”这一关键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达到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三、第二次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思想”
我发现一个问题,不管是折成的三角形,还是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很像,怎么才能更像呢,这就是下面要研究的问题。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为什么要折这么多份?
把圆剪成更多份,能让拼成的图形更接近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地看到“自己想象的过程”,充分地体验“极限思想”。)。
四、第三次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设计意图:在第二次探究中,学生主要是借助学具进行动手操作,明晰求圆的面积的方法。操作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但数学思维的特点是要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
第三次探究结果的交流,教师有意识地先让学生交流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求出圆的面积公式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方法。)。
五、解决问题。
1、现在你能求出黑板上这个圆形纸片的面积了吧?需要什么条件?这个圆的半径是10厘米,面积是多少呢?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教师组织交流。)。
2、知道圆的半径可以求出圆的面积,那么,知道直径和周长能不能求出圆的面积呢?教师出示直径为6分米的圆和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学生思考后说出求面积的方法,即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根据直径或周长求出圆的半径。
(设计意图:因为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去经历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充分体验“转化”和“极限思想”,而有关求圆的面积的变式练习,以及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都安排在下一节课中。因此,这节课只设计了几个基本练习,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圆的面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小结。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九
“圆的面积”说课设计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说课内容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红颜色的圆,请同学看这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这个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第二个环节:新授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
1.准备题请同学们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
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让学生进行操作,再通过演示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6等份的圆,利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观察一下,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与屏幕上8等份的比较一下,哪个更接近于长方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屏幕上演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第三层次推导公式让学生再注意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由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相当圆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归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略)回顾学习过程:将圆平均分成8份,进行拼图,目的是教给学生由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圆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并没有变。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平均分成16份拼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此时,经过学生的空间想象,他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图像,这时在计算机上再显示将圆等分32份后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像,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他们的思维结果是正确的:将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但面积始终是不变的。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近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3.小结。
让学生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阶段性练习。
a.看标有半径的圆,求面积。
b.已知半径求面积。(练习时交待运算顺序。)。
(二)学习例1要求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对于巩固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一层次的练习是以文字题的形式给出直径求圆的面积。第二层次的练习给出半径和直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三层次的练习是在两个圆(一个标有圆心,一个没标圆心)中量出所需条件求圆的面积。然后,对全课进行总结,质疑问难。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书中题)本节课可采用由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动画,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解说、提问,使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充分显示了电化教学的优势,较之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十
本节课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的特征和掌握了园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三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探究活动,通过折一折和剪拼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次探究活动,围绕着“怎样使折出的图形更像三角形”、“使剪拼后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这些问题开展操作、想象活动,充分体验了“极限思想”。
第三次探究活动,学生借助数字、字母、符号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圆形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第一次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第二次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思想”
3、第三次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4、解决问题。
5、小结。
三、知识应用(出示一个圆)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已经掌握圆的哪些知识?
师:关于圆你还想探讨什么?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师:谁能摸一摸这个圆片的面积。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圆”作为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熟悉的由直线段围成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差别比较大,因此当老师提出“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感到很茫然。此时,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作为教师,如何施展自己的“点金”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讲“方法”,而是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入手,引导学生从头脑里检索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这样设计,既在学生迷茫时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让学生把“圆”这个看似特殊的图形(用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用直线段围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了迁移。
师:好,同学们停一停。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有想法了。我看你们小组的想法就很好,谁代表小组上来说一说?大家认真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师:噢,你想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三角形来求它的面积。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这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师:你想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是不是?
师:刚才同学们有了两种思路,可以把圆折一折,想转化成三角形,还可以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不论哪种方法,都是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
师:同学们刚才也发现了,不管是折出的图形,还是剪拼出的图形,都不是很像三角形,怎样让它更接近这些图形呢?是不是得进一步研究。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师:各个小组都研究出结果了,谁想先来展示一下?请你们小组先说。
师:为什么要折这么多份?
师:你继续折给大家看看。(学生折起来很费劲)看来同学们再继续折纸有困难了,老师在电脑上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同学们刚才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形状(课件演示“正十六边形”),这一份看起来像是三角形了。现在我们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并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状。)。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成功地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求三角形的面积,你们的方法真好。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一个小组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发言)请你们小组派个代表展示你们的成果。
师:能让拼成的图形更接近平行四边形吗?
师:哪个小组分的份数更多?
(教师让另一组展示自己平均分成16份后拼成的图形。)。
师:和前两次拼成的图形比,又有什么变化?
师:如果要让拼成的图形比它还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我们让电脑来帮忙。大家看,老师在电脑上把这圆平均分了32份,看拼成新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呢?(课件演示。)。
师:把这圆平均分了64份,看拼成新的图形呢?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材首先提出了圆的面积概念,接着让学生尝试运用以前曾多次采用过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再一次让学生熟悉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策略。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会求圆的周长,在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已经学会了用割、补、移等方式,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提供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课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应用网络工具获取知识,进行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接触并更能理解极限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网络化学习,激发学生应用网络环境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感知圆的面积:(课件出示一大一小的圆)。
师: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板书:由半径决定)。
(选择两个面积不同的圆)。
师:大家看,这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吗?说明:圆的面积有大有小。
师:那谁能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想办法表示圆的面积和比较两个圆面积的大小,以及区分圆的周长和面积等途径,让学生充分感知圆面积的含义,为概括圆面积的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合作探索,交流操作经验。
1、初步感悟:
(1)课件出示:书103例7图。
师:图中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么?
原来我们数方格的时候,不满一格算半格,这里有两格特别接近满格,(课件闪烁)我们数的时候安满格计算。
通过数圆的面积,得到整圆的面积,然后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填表、计算,汇报。
小结: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我们得到了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想知道圆的面积到底是多少,看来还需要知道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小组合作操作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找出求圆面积的方法。
3、师: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以平行四边形为例,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利用电脑课件的演示,达到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起学生从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并明确思想方向,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板书: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由直线图形过度到曲线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中开始新的学习。为学生开展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引导学生寻找用半径求圆面积的方法,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你们想拼成什么图形,打算怎么剪拼,然后动手操作。
[注:在要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取经验,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空间,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收获和体验。
师:请大家把各自的拼图展示给大家(鼓励不同的拼法),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拼成的是什么图形,是用什么方法剪拼的。(学生可能出现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长方形、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等方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圆剪拼成各种图形,鼓励不同拼法,引导发挥联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沿半径剪拼的方法是较为科学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了自行探究,创造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不仅会知法,而且会选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利用课件演示,呈现经验总结。
[注: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收获也有不同,以往只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学生会在操作中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有的完成不了实验,有的误差很大等等,没有充分的说服力,不能帮助学生对圆的面积进行充分理解。直接影响了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几何知识的形成,感知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完整的,所以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后,又为学生提供了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观察这一个实验的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建构。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二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从学习关于平面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学习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后面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可以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具,结合多媒体课件,在观察、操作中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有关,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于刚刚学习了圆的周长,学生容易把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混淆,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和面积,正确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
2.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片、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困难补助申请书学生(汇总17篇)
- 最新初三作文题目(优秀16篇)
- 最新初三作文600字作文(通用18篇)
- 2023年普法总结报告(精选12篇)
- 最新游植物园作文400字(通用11篇)
- 2023年游植物园作文450字(实用10篇)
- 最新国庆节日记300字(汇总20篇)
- 最新小学班级家委会工作计划(精选14篇)
- 最新我与亚运的故事主题征文(优质12篇)
- 2023年国家安全(精选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