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优质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3:41:52 |
  • zdfb |
  • 13页

艺术是人类灵魂的表达,我们应该重视和推广艺术教育。总结时要注意避免的一些误区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一

达娃仓决:坚守在抗疫一线上的最美“格桑花”

西藏那曲,中国目前平均海拔最高的城市。达娃仓决现在是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同事们喜欢亲切地叫她“达仓所长”。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达娃仓决雷厉风行、决事果断的风格与其日常生活中温温柔柔的样子差别很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统筹高效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疫情防控一线上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着所在岗位“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

舍小家顾大家执着坚守。

达娃仓决的孩子不到5岁,因为工作忙,平常陪伴就少。接到防控工作通知时,她顾不上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主动请缨加入到排查小组,坚守在一线,当好疫情防控的协调员、信息员和服务员。

201月28日起,达娃仓决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排查工作岗位上,疫情前期,忙到凌晨三四点回家是常有的事儿,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个小时。因早出晚归,达娃仓决每晚只能从丈夫简短的话语中了解家里的情况。

“幸运的是我的儿子很懂事,我上班期间从不会吵着要我陪,想我了也只是从他爸爸那里询问我的情况。”达娃仓决感叹,正是家人的全力支持,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带病坚持工作忘我敬业奉献。

为做好排查工作,及时掌握相关密切人员及湖北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和色尼区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的信息,达娃仓决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联系他们,戴着耳机打电话,一边拨打电话一边记录相关人员信息。最初的时候每天需要拨打300多个电话。

达娃仓决介绍说,“由于武汉封城,面对当时严峻的局面,滞留在武汉无法返回的色尼区籍人员很焦急,一开始对我们的电话连线也很抵触。”有的时候,接到电话的人对他们的工作不是很理解,第一反应就是挂掉电话,根本不想再接听。

偶尔憋屈也是有的,但还是要把工作做好。一遍遍被挂断电话,达娃仓决跟同事们只能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一边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反复、耐心地跟他们沟通,说服他们配合工作,相信政府的管控能力,坚定抗疫信心,并表明有最新消息会在第一时间和他们取得联系。

本就有中耳炎的达娃仓决因为工作繁重顾不上及时就诊,长时间的负累工作耽误了治疗,病情一拖再拖,最后导致耳膜穿孔,听力越来越差,现在左耳几乎听不见声音。

创新排查模式提高工作成效。

从2020年1月31日开始,接到新任务要求排查z265次列车上的乘客及乘客密切接触人员。达娃仓决考虑到列车上人流量较大,为避免交叉感染,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相关人员情况。

经过沟通协调后,达娃仓决和同伴运用公安数据系统,灵活创新排查方式,建立了“系统+协作+回访”排查模式,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样既节省了走村入户需花费的大量排查时间,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达娃仓决主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为各排查点解决了医用外科口罩2500个、一次性乳胶手套及薄膜手套4000双、消毒液25瓶、免洗消毒凝胶25瓶等防护物资,为938辆运输防疫物资车辆提供绿色通道。

截至2020年6月底,排查组已排查z265次列车上的乘客及乘客密切接触人员293人,排查区内外前往色尼区人员188425人、车辆70040辆,排查湖北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色尼区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197人,为尽快准确掌握色尼区疫情防控情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对于2020年获得的各项荣誉,达娃仓决说,她只是完成了一名普通民警的普通工作。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二

钱强,男,汉族,共青团员,现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010级测绘工程专业,现为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会常委、青年志愿者中心负责人,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爱心包裹温暖行动”项目山西地区高校负责人。

从2010年加入太原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中心成为志愿者以来,三年中,他始终热心于校园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从劝募爱心包裹关爱贫困儿童到走进敬老院关怀孤寡老人,从为农民工募捐衣物到帮护残障人士,从火车站春运志愿者到城乡社区挂职,在青海、在广西、在北京,也都能看见他志愿服务的身影。他曾被评为“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共青团干部”、“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太原中博会优秀志愿者”、“太原能博会优秀志愿者”、“太原铁路局春运优秀志愿者”、“中国扶贫基金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太原理工大学团委老师指导下,他在校内外用心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并亲身参与其中,走在学校志愿者工作一线,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为营造礼貌和谐、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贡献了他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0年10月,他作为志愿者参加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万柏林区普查区普查;2011年上半年,参加万柏林区社区老人“一帮一”、“社区挂职”活动;2011年3月至今,组织并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爱心包裹》劝募活动,带领学校志愿者团队累计募集10万元善款,为贫困地区小学生送去关爱,并于今年10月在北京理解中国扶贫基金会表彰;7月,参加团中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赴广西崇左市大兴县配合大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防治艾滋宣传等志愿活动;9月16日参加太原中博会志愿服务;9月26日,作为志愿者代表走上学校迎新晚会舞台,演唱《崛起》,宣扬了志愿者团结共进的志愿文化和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2012年2月,组织并参加“铁路春运志愿者”,在太原火车站志愿服务10天;2012年7月,成功申请团中央“青春三下乡”重点团队,带领11名队员赴青海柯柯镇开展以“惠农民生政策宣讲”和“农民法律援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12年9月,组织学生并参加太原能博会,作为场馆志愿者服务10天;2012年10月,参加由山西电视台举办的“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在晋祠路太原老年安康养生乐园做义工,陪伴关护敬老院老人。

利用假期和课余时光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给人的感觉是忙碌的,但他却又是快乐的。奉献爱心,温暖他人是他的工作准则,他将以实际行动,继续履行志愿者义务与职责,努力实现志愿者价值。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三

孟昆玉,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交通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

牢记为民宗旨,护佑群众出行平安路。刚参加工作时,孟昆玉的岗位在北京市宣武区(现西城区)和平门路口,一班岗3个小时,他在早晚高峰的路口中间满负荷地打手势,经常下了班一抬胳膊,还是指挥交通的动作。为方便群众出行,孟昆玉针对路口周边公交路线复杂、群众问路多的情况,专门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立在路口,方便群众查看;针对出租车乱停车情况,设计制作5000张名片大小的停靠站示意图卡片发放给出租驾驶员;他还总结出“多引快转、不断公交、制住抢行、快清事故”的疏导方法,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出行的安全便捷。通过他的努力,和平门路口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此外,执勤期间,他随身常备速效救心丸等应急药品,以便随时应对群众突发情况。

永葆忠诚本色,站好“首都中心岗”。2014年,孟昆玉调任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任中队长,驻守天安门广场。为了有更好的仪表姿态,他带着同事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国旗护卫队跟班学习,一年365天,每天两次,孟昆玉和战友们守护着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起三更、睡半夜是孟昆玉工作的真实写照。针对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区域重大国事外事活动多的情况,孟昆玉带领中队民警徒步测算各个岗位的距离,绘制“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多种日常交通疏导和活动交通保障的工作措施,科学控制车辆通行时间,各项重大活动的交通疏导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

推动改革创新,打造交通管理新名片。2020年,北京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推行首都交警铁骑警务,孟昆玉作为中心区支队主管领导,迅速组建了一支141人的铁骑队伍,他以身作则,骑巡时长和里程在支队铁骑民警中一直名列前茅。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中心区支队铁骑民警的见警率、管事率持续提升。2021年,孟昆玉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对接,推动支队指挥中心基础建设和系统应用的改造升级,全力打造新一代智慧指挥平台,遴选青年骨干民警组成支队“小教员”专班,针对警用pda及相关系统程序,常态化加强民警应用技能培训。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大法治人物”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四

看了《榜样7》,被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等几位榜样人物的事迹所感动,深受教育。作为一名发改工作者,我将以榜样为路标,把职务看成是责任担当,以“想干事”的精神追求,“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要求,在改革与发展方面立潮头,敢担当、做表率,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现玉山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发改力量。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面对成长中的种种困难,只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他的家庭条件一般,这使他懂得父母的不易,在生活中,他一直坚持勤俭节约;在学习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闲暇时,经常在外兼职希望通过这些减轻家庭的负担。

2018年暑假期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在宝鸡宏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干了两个月的工作,在车间工作学会了电焊、下料等各项技能。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第一次进入工厂等原因不太适应,他曾经一度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是在单位中遇到了一位友好的师傅,在他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师傅讲他的故事触动了他,他的师傅讲到:“他是一个来自农村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实人,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欠债买了房子,家里还有老人有病在身要住院治疗,为了家庭他就要干着这些最脏最累的活。”听了师傅的话,他就在想这大概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吧。于是从那以后他逐渐打消了放弃的想法,坚持每天八点上班,一直到晚上九点半,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可以磨练他的意志,在此期间因为每天都在与钢铁打交道,所以受的伤也比较多。有一次下料的时候因为工期比较紧,需要急用所以他就想拿出去用凉水冲一下,因为一般下料都是采用氧气切割,温度比较高,没有拿稳碰到了胳膊上,瞬间胳膊就被烫出一个水泡,让他尝到了不小的苦头。还有一次在吊运“工字钢”的时候碰到了他的小腿,正值夏季他穿的比较单薄,工装的裤子被划烂,腿上也被划了一道长达干8公分的口子。鲜血直流,裤子被染成了红鱼。两个月的工作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一道道的伤疤,这些疤痕见证了他在宝鸡宏信石油机械厂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上的成长,让他成为了一个有担当的人。

来到陕铁院之后,他通过努力竞选当上了班长,他便积极为班上同学服务,做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同学中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管理好班级各项事务,先后荣获了“先进团支部”“先进班集体”“最美图书角”等多项集体荣誉。在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事务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到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和第六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创新竞赛、朗诵比赛、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项竞赛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到公益活动之中,他将自己每个月节约出来的生活费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为他们送去自己的一份温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他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用他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黑,书写充满希望的画: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六

张西京,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他坚持军人本色,冲锋在前。在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他主动请战,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发挥从事重症医学24年经验优势,与地方医护人员密切协同,精准制订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他坚持科学精神,严把关口。火神山医院重症科室建设期间,他经常跑工地、改图纸、调方案、走流程,红黄绿区设置、icu通道布局、换隔离服的房间建设,他都守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经过48小时奋战使病房设施条件达到感控要求,保证火神山医院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心怀生命重托,分秒必争。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会诊他都参加,在往返医院的通勤车上与同事讨论救治方案,回到驻地收看关于ct影像的学术研讨视频,围绕危重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处处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必须做到惜时如金”,病房、驻地、会诊三点一线,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态。

20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七

孟昆玉,1981年10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全国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模范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

从警21年,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孟昆玉长期扎根公安交通管理第一线,执勤在长安街沿线,被称为离五星红旗最近的京城“最帅交警”。对党忠诚、不负重托,为迎接党的。

_

孟昆玉把交通安保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带领队伍拼搏奋进续写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砥砺篇章。

苦练过硬本领,树立首都交警最优标杆。

2001年,孟昆玉踏上交通执勤岗位,多年来累计纠正各类交通违法5万余起,未发生一起投诉,创立“孟昆玉式微笑执法”方式,备受群众好评。

2009年,几名大学生把孟昆玉在路口执勤执法的视频上传网络,笔直的站姿、标准的手势、暖心的服务……孟昆玉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交警”,也成为神州第一街——长安街上的最优标杆。

如今,孟昆玉已走上中心区交通支队领导岗位,干部的担当、典型的引领在他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每次安排任务,孟昆玉都是抢着上、争着干、勇当先;每次在路面时,他总是逐个岗位检查警力到位、措施落实、管控效果等情况,及时提示民警注意事项,事无巨细。

永葆初心本色,忠诚守护十里长街平安。

2014年,孟昆玉调任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中队长,直接守护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一年365天,每天两次,孟昆玉和战友守护着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当所有的目光聚集在威武的国旗护卫队时,孟昆玉和战友永远是镜头外的风景,但他很骄傲。在孟昆玉看来“将平凡的工作重复一千、一万遍,并且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平凡也会变得伟大”。

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交通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孟昆玉组织专门力量开展24小时交叉式巡检,每天安排警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建立了巡逻警力“巡更打点”工作机制。针对老城区停车空间狭小,他提出“增设施、调单行”“解刚需、求共治”的停车管理方式,使路段通行秩序得到显著改善,交通拥堵报警大幅下降。

2019年,孟昆玉回到中心区交通支队任副支队长,担起守护天安门、守护红墙、保障长安街交通畅通的职责。孟昆玉带领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制作“岗位说明书”,分时段、分点位、分任务明确交通疏导维护措施,广泛组织开展岗位疏导标兵评选、比武竞赛等争优活动,推动长安街民警交通指挥疏导水平和岗位执勤形象再上新台阶。

牢记为民宗旨,永做百姓心中“最帅交警”

从警21年,孟昆玉的岗位在变、职务在变,始终不变的是对公安事业、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从警初期,针对和平门周边公交线路复杂、群众问路多的情况,孟昆玉制作了四块公交线路指路牌立在路口,方便群众查看;针对出租车乱停车的情况,设计制作5000张名片大小的停靠站示意图卡片,发放给出租车驾驶员;自费购买了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随身携带,在帮助群众的事情上想得细之又细。

在昌平支队任职期间,面对北七家镇冠华苑社区交通管理难点,在治标上,高峰时段加派警力维护,重新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合理调整信号灯配时。在治本上,积极与相关部门合力推动道路改造。今年6月,定泗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这条原本仅9米宽的道路变为三上三下6条车道,早晚高峰的拥堵时间大幅下降。

针对昌平区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孟昆玉带领队伍不断加大货车超载超限、闯红灯、尾气不合格等查处力度,加大摩托车改装、不戴头盔等处罚力度,强化礼让行人教育管理。在隐患治理方面,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在源头监管方面,联合城管委梳理了全区备案渣土车1225辆,整治全区高风险企业48家,确保重点运输企业车辆安全出行。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八

收看《榜样7》让我深受感触,王传喜甘于奉献的精神让我倍受鼓舞,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我更要向榜样学习,抓党建促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服务群众和担当作为为使命,带领“两委”班子开展调查研究,带动干群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镇振兴。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九

小王同志是__市__区江南中街道办事处办事员。他于19__年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10年来,他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部用于志愿服务,服务对象1万多人次;他拿出自己的工资和积蓄帮忙孤寡老人、帮教边缘青少年,还以自己的手机号码设立“生命热线”,劝解和引导200多名轻生者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小王同志热心服务社会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近年来,他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百优青年志愿者”、“广东省十佳青年志愿者”、“广东省‘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小王同志是我省青年志愿者的杰出代表,是我省精神礼貌建设的重大先进典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他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昭示我们,只要把个人追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和完美未来的愿望结合在一齐,梦想就会得到升华;只要把个人的奋斗和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和实践结合起来,人生价值就会得到最高的体现;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完美。为此,省委宣传部、省礼貌办、团省委决定,在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向青年志愿者小王同志学习活动。

向小王同志学习,要学习他追求梦想、超越自己的精神境界,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传播友爱、促进和谐的职责意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通过学习“广军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一步确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学习先进,贵在行动,重在实效。各地各部门近期要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和党课教育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联系工作实际和自身思想开展学习活动。共产党员在学习活动中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尚。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组织开展“广军精神”大讨论活动,引导群众进一步认识“广军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参与精神礼貌建立实践活动。要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先进、见行动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新人。要把学习活动落实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上来,落实到推进和谐广东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各级新闻宣传单位要对各地开展学习活动的状况、取得的进展和在学习活动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进行系列宣传报道,积极推动学习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

張玉滾,男,漢族,198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

堅守初心,投身鄉村教育事業。2001年9月,師范學校畢業的張玉滾毅然回到家鄉,成為黑虎廟小學教師。從此,他往返於高丘鎮和學校之間的山路上,風裡來雨裡去,一干就是二十一年。他經常騎摩托車為學校托帶書本、教具,少則幾十斤,多則百余斤,一個來回近10個小時,先后騎壞了3輛摩托車。這麼多年來,學校老師換了一茬又一茬,隻有張玉滾一直在堅持。在張玉滾的執著堅守下,一批批學生走出大山,用知識改變了命運。鄉親們都說:“張老師就像大山深處的一輪明月,照亮了山村孩子前行的路”。

全科教學,千方百計上好每一堂課。由於當地交通不便、條件艱苦,新老師招不來、留不住,師資嚴重缺乏,張玉滾不得不把自己練成“萬金油”,各個學科他都教。數學課上,他和孩子們一起制作鐘表表盤、正方體、長方體等教具﹔語文教學中,他認真設計教學環節,運用簡潔准確的語言,啟發學生思考﹔體育課上,他把鄉土游戲融入課堂,教孩子們推鐵環、丟手絹等﹔音樂課上,他讓學生跟著錄音機學唱歌﹔上美術課時,他領著孩子們到校外寫生,畫山水、樹木和動物。張玉滾的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關愛學生,精心呵護大山的孩子們。學校服務半徑大,山區環境惡劣,留守兒童無人接送,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張玉滾經常義務接送學生。2012年6月4日晚,學前班有個孩子晚上10點多還沒到家,張玉滾知道后,立刻和妻子一起打著手電筒去找,終於發現了在石頭旁熟睡的孩子,張玉滾把他背回家,孩子的爺爺感激地說,“多虧你們了,要是出了意外,我可怎麼向他爸媽交代啊!”為了解決學生們的吃飯問題,張玉滾牽頭建起集體食堂,並動員在外打工的妻子回來給學生做飯。2006年3月,妻子在一次為學生軋面做饅頭時,中指、無名指被軋面機壓碎,造成了終身殘疾,但妻子一直毫無怨言,直到現在還為學生的一日三餐忙碌著。在妻子的支持下,張玉滾還資助了300余名兒童,讓他們能如願完成學業。

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代楷模”、“全國優秀教師”、“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一

你能相信吗?这是一个14岁孩子的每日“晨曲”,六年如一日。家里的一日三餐他要心中有谱,每日的开销他得精打细算,市场的菜价、粮油价、肉价……所有当家大人该做的该知的他都一清二楚,虽然只有14岁,可他却已经当了九年的家。

奶奶住院他喂药、喂水、喂饭。

1995年9月11日,一个小生命来到了一个普通的家庭。47岁就抱上了孙子,奶奶张子凤高兴得合不拢嘴,孩子起名马鹏飞,希望他能展翅高翔,将来能成为国之栋梁。可是,好景不长,孩子出生不久,妈妈就弃他而去了,接着,爸爸也离开了家,从此,奶奶就成了幼小的马鹏飞唯一的亲人了。在奶奶的精心呵护下,小鹏飞一天天长大。祖孙二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无忧无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鹏飞5岁的时候,身患糖尿病的奶奶得了糖尿病合并症,双目失明,颈椎病、心脏病、末梢神经坏死病也相继找上了张子凤。为了治病,一向刚强的奶奶张子凤不得不卖掉仅有的房子,和小鹏飞过上了漂泊的生活,5岁的小鹏飞从此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奶奶住院了,小鹏飞成了奶奶24小时的陪护,他不停地劝着绝望、难过的奶奶:“不要怕,今后我就是你的眼睛,帮你看东西,我就是你的拐棍,给你领路。小鹏飞一边说一边用小手轻轻地擦着奶奶眼角的泪水。在医院里,他每天给奶奶打热水,给奶奶喂药、喂水、喂饭,睡觉前给奶奶洗脚,每天给奶奶捶背。晚上不管多困,他都爬起来陪奶奶上厕所。

邻居给奶奶送来了香喷喷的烧鸡。吃饭时他喂奶奶烧鸡,无论奶奶怎么叫他吃,他看着香喷喷的烧鸡,就是不肯吃一口。他舔着手上沾着的油说:“奶奶,这鸡味儿真香。奶奶你多吃些,眼睛就能看见了。”旁边的许多医护人员、患者、陪护的人都掉下了眼泪:“从没见过这么孝顺、这么懂事的小孩儿。”

为奶奶买药擦身子洗衣服。

小鹏飞7岁那年,奶奶得了肺炎,高烧不退。再加上糖尿病的加重,奶奶躺在床上觉得天旋地转。小鹏飞穿过车辆如梭的马路,一次一次地给奶奶去药房买药。到了晚上,奶奶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喘不上来气,奶奶意识有些不清了,大小便失禁。幼小的鹏飞为奶奶脱下脏衣服,一点一点地用温水擦干净奶奶的身子,又为奶奶擦上爽身粉,换上干净的'衣服,看着奶奶安静下来,小鹏飞又将奶奶换下的脏衣服用稚嫩的小手一点儿、一点儿地洗净。奶奶看着孝顺、懂事的孙子,心疼地哭了。小鹏飞一边给奶奶擦着眼泪一边故意逗奶奶说:“奶奶不是臭奶奶了,奶奶变成香奶奶了,变成香奶奶了!”小小的鹏飞成了绝望中的奶奶最开心的精神支柱。

鱼肉给奶奶吃自己用汁儿拌饭。

每月小鹏飞拿到奶奶微薄的退休金后,首先要做的是到药房买来奶奶当月的药,然后,再去交水、电、煤气等家庭必需的费用,接着去超市购买当月必需品,最后剩下不多的钱就是祖孙两人一个月的全部生活费。虽然钱很少,可在他的精打细算下,一个月一个月地勉强维持下来了。

每当奶奶过生日、过节时,小鹏飞都要挤出些钱给奶奶做点好吃的。去年他从电视里学会了一道红烧鲤鱼菜的做法,他学着给奶奶做起了这道菜。还给这道菜起了个漂亮的名字叫“马家传统红烧大鲤鱼”。吃饭时,他将大块鱼夹在小碗里,弄得碎碎的,一点一点地挑出里面的刺,喂奶奶吃。还嘱咐奶奶:“慢慢吃,小心刺,别扎着!”就这样小鹏飞一点一点地摘着刺,一点一点地喂着奶奶,直到奶奶吃完饭他才肯吃。奶奶让他吃鱼,他却只吃里面姜和葱,用鱼汁儿拌饭,把剩下的大块鱼肉留给奶奶下顿吃。平时吃饭时,他也是将菜里仅有的几块肉夹给奶奶吃。奶奶让他吃,他却说“奶奶,我吃肉的日子在后头呢?我将来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挣很多钱,让奶奶天天吃肉,吃个够!”(责任编辑:)。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二

榜样无处不在,榜样的力量无处不至。《榜样4》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生动展示了张富清、黄文秀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这里给大家介绍2019《榜样4》专题节目中的榜样事迹,方便大家学习。

张富清。

张富清,男,1924年出生,陕西省洋县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解放军,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1955年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工作,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离休干部。

战争年代,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张富清践行“党指挥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誓言,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称号,被授予“人民功臣”奖章。和平年代,深藏荣誉,克己奉公。1955年退役转业,张富清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带领大家修路,抓生产,一连几个月不着家。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来不争名争利,为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了一生。退休后,他公私分明,生活俭朴,为了给国家节省药费,做白内障手术主动选择便宜的晶体材料;大女儿常年看病花钱,从未向组织伸过手;从未要求组织为儿女们安排工作,孙子们大多在做临时工。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釆集中,他的事迹才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6月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李连成。

李连成,男,汉族,1951年8月生,河南濮阳人,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

李连成践行“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的座右铭,以先富带动后富,义无反顾地担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西辛庄村地处黄河半滩区,过去地里”只长盐碱不长庄稼”,不少人家连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没钱。李连成199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就决心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使百姓真正脱贫致富。他身先士卒,外出跑业务、办公事、尽可能当天回去,舍不得住招待所。他号召全村发展蔬菜大棚,免费提供技术,并主动把自家的3座大棚无条件让给3户贫困群众。他带领村民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始时包括他在内只有13家入股,在企业赚钱后,他耐心地做其他12个股东的工作,把价值100多万元的再生纸厂折价68万元转让给全村群众,实现了家家有股,户户分红。他还带领全村集体经济多次转型,从服装代工到汽车配件再到服务业、育业、食品加工业,始终盯准市场需求,让西辛庄村的产业发展始终走在前列。自担任村支部书记起,他没有喝过村里的一滴酒,没有乱花村里的一分钱,连自己在村企业使用的办公用品都是从家里带去的。在新村规划建设时,他不顾家人反对,拆除自家新建的小洋楼,把最好的宅基地让给群众,最偏僻的臭水坑留给自己,后来为了填平臭水坑,自己家又多花了1.7万元。在他的带领下,短短一年零八个月,全村就规划建设完毕。他搬家时。村民抬着匾送到他家,上面写着: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油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

在李连成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齐谋发展,把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谐村。如今,西辛庄村家家住小洋楼,户户烧天然气,村民用水、用电、医疗、义务教育全免费。20,村固定资产超过2亿元,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西辛庄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河南省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以李连成为原型的豫剧《村官李天成》、电视剧《当家人》、电影《卒迹》均引起强烈反响。连续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黄文秀。

黄文秀,女,壮族,广西田阳人,中共党员,1989年4月出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7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同年同月成为广西定向选调生,被分配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9月至年3月,挂任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党委副书记;2018年3月起担任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6月16日,黄文秀同志利用周末回田阳县看望病重手术不久的父亲后,因暴雨心系所驻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黄文秀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典型,是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她求学时积极上进,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基本理论,到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后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向驻村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边远山区落地生根。她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毕业时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工作,并报名到条件艰苦的边远贫困山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倾情投入、默默奉献,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她把扶贫之路作为“心中的新长征”,全身心扑在工作上,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手绘“民情地图”,往来奔波于崎岖的山路,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贫困户成立互助组,建立电商服务站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全村整体脱贫。

她对群众满怀深情、真诚质朴,虚心向老村支书请教群众工作方法,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发挥自身法学专业优势,积极为村民化解矛盾,赢得了群众普遍信任。她性格坚毅、自强自立、克己奉公,尽管父母长期患病,家境困难,却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尊敬孝顺父母,热心帮助他人,用人格力量感染和温暖身边每一个人。黄文秀同志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唐真亚。

唐真亚,男,汉族,1964年5月生,6月入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邮政分公司老子山支局支局长兼投递员。

20多年来,唐真亚每天风雨无阻,划船进湖区投递邮件,水陆行程30多万公里,投递报刊和信件135万多份,无一差错。他忠实履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经常冒着狂风暴雨为群众送去信件,对待地址不详或易址的信件,他总会釆用多种方式来找到收件人。他积极为水乡群众排忧解难,帮助孤儿解决上学和生活难题,免费为孤寡老人订阅报刊,经常帮助不识字的渔民读信和写回信,为渔民捎带生活用品和捕鱼材料。他主动为渔民排忧解难,自费订阅了1300多册科学养殖资料赠送给新滩村,建起了“渔家书屋”,并邀请渔业技术人员定期向养殖户传授技术、解决难题,还主动承担为镇里发放政策法律等宣传资料的任务,积极参与调解渔民之间的纠纷。唐真亚工作的洪泽湖“水上邮路”被媒体称为“感动中国”的七大特色邮路之一。

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隋耀达。

隋耀达,男,1975年10月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中共党员。先后在武警吉林省总队、海南省总队服役,20转业到海南省妇联工作,现任海南省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保亭县加茂镇党委副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加茂镇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扎根农村、甘于奉献。他带病主动报名下乡扶贫,几年来一家人聚少离多。为了安心投入扶贫工作,20他动员爱人辞掉工作,举家从省会城市海口搬到乡下,全家人不仅“落户”共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编外”村民,还将家中的冰箱、洗衣机、3部空调、2台电视等物品全部捐赠给了村里的羊场。妻子为村羊场工人义务做饭,父亲在村羊场义务干活。

帮困解难、踏实肯干。驻村工作5年多来,他协调省妇联干部与共村55户贫困户结亲戚,实施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自掏腰包带领贫困户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扶贫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经验做法。为改善共村学校教学条件,他协调县里投入300万元经费重建共村小学教学楼。他积极参与春蕾行动,联合爱心人士捐资3.6万元在南茂中学设立春蕾女童班,资助20名贫困家庭女孩读完初中。他关爱弱势群体,每年春节都带领全家在敬老院里过,为老人做年夜饭、买新衣服。中秋节,自费购买550盒月饼慰问乡亲。20春节,联合爱心人士、企业运送价值10万元的物资慰问村民。他积极向派出单位争取支持,为共村贫困户购买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还联合中国人寿海南分公司为所有贫困户捐赠了扶贫健康保险。为改变共村“昔日土坯房、村道草茫茫、饮水不保障、田地少打粮”的情况,他向保亭县相关部门申请330多万元经费,完成了共村6条村道的互联互通项目、4个村小组安全饮水项目、60亩水涝田的排涝整治项目。他带领全村党员和贫困户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用个人房产证作为抵押担保,为贫困户申请贷款37万元。到年合作社实现年产值20万元,年终分红6万元。

见义勇为、正义感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面对起火后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车辆,他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冲进现场,疏散群众、解救伤者,还开车运送伤者到医院,并垫付医药费。在一次返村途中,路遇歹徒持刀抢劫,他挺身而出,勇敢地与歹徒搏斗。在一次回家路上,碰到突发火灾,他奋不顾身进入火场,抢出滚烫的煤气罐。

荣获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后荣获海南省“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保亭县“优秀第一书记”“最美脱贫攻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李萌。

李萌,女,汉族,1989年8月生,北京人,11月入党,12月参加工作,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

李萌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之后选择了参军,在部队历练两年后,20回到北京,被民政部门分配到了环卫系统工作,成为了东城区环卫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中的一员。环卫十所正是著名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生前工作的单位,是“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精神的发源地,这支由13名女性成员组建起来的女子抽粪班,主要负责东城区南部的160余座公厕以及胡同里居民厕所粪便的抽运工作,平均每个人在工作日需完成4趟清运任务。开始时,家人反对她做这份工作,但是她不但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而且还暗下决心,不光要干还要干好,靠自己的努力告诉身边人,工作真的就只是分工不同,只要认真坚持,就可以实现价值。为了克服气味难关,她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前坚决不吃饭,来抑制心理反应,总是饿着肚子从事抽粪这项重体力劳动;为了掌握抽粪技术,她每天下班之后都会总结一天的工作经验,然后画图分析技术要领,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她就适应了工作环境掌握了工作技能,将工作做的井井有条。

李萌和“三八”女子抽粪班的队员们总是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余,主动帮助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有时帮助居民义务疏通下水道,有时清理无人认领的渣土;“7·21”暴雨时,她们来到大街上,帮忙排干路面积水,还一直站在井盖处提示行人车辆注意安全;一到下雪天,她们就冲上街头除雪除冰。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尽自己所能给百姓提供一点方便。李萌说:“作为新一代的环卫人,我们要牢记前辈走过的路,同时肩负着继承劳模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时传祥精神的重任。”9年来,李萌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定执着,无怨无悔地为环卫事业奉献着青春年华。

党的十九大代表,20被评为“北京榜样”十大人物,201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承担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以及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并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合作。嫦娥四号任务耗时近四年完成,有上万人参与其中,团队中无论是老科研专家,还是年轻工作人员,都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科技报国。多年来,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我们要激励更多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三

汪勇:你们守护“大家”,我来守护“你们”

“80后”汪勇曾是武汉的一名“快递小哥”。年,在武汉疫情最严重期间,他组织志愿者队伍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解决医护人员吃饭、出行等问题。因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被公司破格提升三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为分公司经理。他的志愿行为得到上级嘉奖、社会赞赏,入选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国家邮政局授予其“最美快递员”特别奖,组织部门还批准其“火线入党”,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害怕,但更想做点事情。

“我也怕出事,毕竟每个人的身后都有家庭。家里父母妻女,万一出了事,房贷怎么搞,车贷怎么搞。”但转念又想,自己身体好,免疫力还可以,比其他人更有“资本”出去。经历了思想斗争,汪勇决定出车。出发前,他就做好了“把脑袋提了起来”的决定。

送完第一位金银潭医院的护士回家后,群里的用车需求还在不停出现,汪勇又按下了接送键。大年初一的这一天,他接送了30多人。因为近距离接触医护人员,汪勇也就不能回家了。那天起,他就住进了公司仓库,继续免费接送金银潭的医护人员。

随着用车需求的增多,汪勇发现凭一己之力无法满足金银潭所有医护的出行需求,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他把招募接送医护人员志愿者的信息发送到群里,很快组建起了一个二三十人的志愿者队伍。但由于用车需求实在太大,没多久就跑坏了3台车。他还积极联系共享单车公司、共享电动车公司以及网约车公司,在医院附近投放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帮助解决了医院周边居住的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

在逐步解决交通问题后,汪勇把更多精力用在了帮助医护人员解决生活需求上。

渐渐地,汪勇成了医护人员的“大管家”。大家需要什么,他就四处收集购买。医护人员只需要在群里通过接龙喊一声,很快就有专人采购,帮他们搞定。“你们守护病人,我来守护你们。”汪勇说。

那个时候,汪勇的朋友圈每天发的都是和支援前线有关的事情,对接物资,感谢队友,找二手手机,租车……当医护人员对“勇哥”说着感谢时,他说:“其实我们是被他们每天感动着,在口罩紧缺,满屋子消毒的情况下,他们将本来应戴4个小时就换的口罩用上6小时,只为戴两次能够‘抠’出来一个给我。”有的医护人员发了增强免疫力的药,自己吃一半,给汪勇留一半。还有的医护人员愿意将自己做肺部ct的免费额度捐献给汪勇。

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逐渐撤离后,汪勇将金银潭医院和当时支援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的照片及手写的回忆录,集结成册制成了一本《金银潭日记》,给大家留作纪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都是一起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朋友。

疫情结束后,汪勇继续聚合公益人士和公益资源,同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范围。“能帮助别人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汪勇说。

很多媒体报道了汪勇的事迹,不少人称他为正能量“网红”,但是汪勇觉得,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自己只是恰巧被放在了聚光灯下。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四

“人民的好书记,人民不会忘记你”“愿天堂没有洪水”“学姐,一路走好!请放心,会有许许多多的百色学子回到家乡,接过建设美丽壮乡的接力棒,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近日,广大群众纷纷把真切的哀思寄托给那个远去的“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我们要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

当代大学生的典范,反哺报答养育之恩。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成为那个“要回来的人”。这样的选择,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可谓“不可理喻”。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一旦走了出来,跳出了“龙门”,就一头扎进繁华的大都市,换下了身上的“粗衣”,洗去了身上的“乡土”,同时也丢掉了淳朴的本性和农民的本色,甚是可惜。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吸引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也必将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先进共产党员的代表,心中牢记人民之托。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就要从内心把群众当亲人,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能和村们唠家常,她学会了方言;为了尽快掌握第一手资料,她经常一连几个星期都驻村里,白天群众出去干农活,她就用晚上时间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日复一日地“缠”着村民们,大家才慢慢接受了她。中央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就是要把我们基层党员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要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要立足本位,找准兴农村、富农民、强农业的发力点。不务虚声,不贪虚功,勤勤恳恳干事业,兢兢业业当公仆。

一线扶贫干部的楷模,携手走上脱贫之路。驻村一年,辗转2.5万公里,让418名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2.71%,扶贫是她“心中的长征”。如期脱贫进入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过去6年时间,全国累计减贫8239万人,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采取超常之策、下非常之功。当下正是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精准发力,追求“无我”境界的关键时候。需要我们全党同志齐心协力,以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拿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五

武大靖,男,汉族,199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体育局冰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

十年磨一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开始练习滑冰,立志为国争光。当时,他居住的城市还没有室内冰场,上冰只能到寒风凛冽的户外,每天早上4点,他都要去户外冰场训练两个小时,然后再去上学。北方的冬天,上冰10分钟脚就冻麻了,但他仍然咬着牙继续训练。“20多岁的年龄,却有着50多岁的脚。”武大靖的双脚曾一度在网络上走红,因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他的整个脚部严重变形,脚上处处都是被冰刀损伤的痕迹。2010年末,武大靖被破格招进国家队,但那时他的身份却是女队陪练,是国家队的第十二人,排在最后一位。当时除了教练之外没有人看好他,都觉得他不是滑冰或者当运动员这块料,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祖国荣誉而战,不断向前冲锋。从2012年开始,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主力队员连续在国外参加比赛,在不用当陪练的日子里,武大靖留守北京和助理教练一起打磨自己的技术,他在队内的成绩排名逐步提高,并开始出现在国际赛场。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武大靖就已崭露头角,之后他训练得更加刻苦,他将目光瞄准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到2017赛季,经过三年艰苦训练,武大靖已经成为国际滑冰界公认的冲刺之王。2018年平昌冬奥会时,开赛已有10天,中国代表团以零金牌的不利局面进入到最后一项的争夺,留给中国队唯一夺冠的机会就是武大靖的500米比赛。千万人的目光落在了武大靖身上,最后他顶住了压力,以39.584秒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永葆党员初心,奋力担当作为。2020年1月19日下午,武大靖在北京首钢园区短道速滑馆完成入党宣誓仪式。作为新党员代表,他在发言时庄严宣誓:“党员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担当。”作为北京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领军人物,武大靖在男子500米、男子1000米、男子5000米接力、混合团体接力等比赛项目中多线作战。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帮队友卡住位置,示意他先走,这一细节让无数观众动容。尽管未能如愿获得个人项目金牌,但武大靖却说:“我是一名中国运动员,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祖国荣誉高于一切,只要中国赢了,无论是谁站上领奖台,我们都会为他高兴,都会觉得自豪。”

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军,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六

时代楷模张玉滚作为河南省69名拟出席党的。

_

党代表之一,不仅是河南的荣誉,更是镇平的骄傲。为广泛宣传党代表的感人事迹,9月20——21日,镇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随河南卫视摄制组一行赶赴张玉滚的工作所在地——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用镜头记录下了张玉滚紧张忙碌的一天。

早上六点,黑虎庙小学操场已排起了整齐的长队,张玉滚同孩子们一起跑操,一起锻炼,只见张玉滚佩戴口哨,英姿飒爽,宽大的操场,口哨声此起彼伏,脚步声铿锵有力,孩子们自信豪迈,充满活力。

七点钟是孩子们的早读时间。大山里空气清新,孩子们一改在教室里早读的习惯,把读书活动搬到校园内,张玉滚不时的行走在孩子们之间,一边辅导学生,一边跟学生们一起朗诵课文。校园内书声琅琅,生机无限。

上午第三节,张玉滚需要上五年级的道德法治课,这节课讲述的是主题是“学会沟通与交流”。张玉滚在讲堂上耐心讲,关键之处,他不时走下讲台,与孩子们一同交流,现场探讨,整个课堂既生动活波又不失严肃。下午第二节课是科学课。张老师别出心裁,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把科学课堂搬到山沟里进行实地教学。秋天到了,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张玉滚把现场教孩子们认识板栗的生长习性和果实的食用功能作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只见孩子们欢呼雀跃,争相恐后的去捡拾打落在地上的板栗果实,挤着张玉滚问这问那,看此情景,张玉滚满脸欢欣。

晚上,大山里特别寂静,教室里的灯火通明。为了不打扰孩子们的自习时间,张玉滚从教学楼一楼到二楼,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逐个教室进行检查,遇到不懂提问的孩子,张玉滚不厌其烦的一一辅导,现场画面温馨而感动。

晚上九点,住校的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可张玉滚的办公室内灯光闪烁,他一边在忙于给学生们批改当天的作业,一边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张玉滚说,晚上备课已经是他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从来不拖延到第二天。

备完课后,张玉滚总是不忘打着手电筒,把住校孩子们的宿舍认真检查一遍。哪个孩子的被子没有掖好,哪个孩子有不好的睡觉习惯,哪个孩子有晚上吃零食的坏习性,他都要一一纠正。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七

榜样5中的榜样人物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为我们传递了同一种信念,那就是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为新时代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榜样5》人物事迹简介,方便大家学习。

杜云,女,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她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社区防控一线。疫情暴发之初,她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宣传组、党员先锋组,张贴宣传通告近4000份,为社区居民筹集口罩多个,指导居民做好居家隔离。她发动社区党员、门栋长、网格员对3846户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电话核查每户情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她组织巡查队、环境卫生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社区公共区域开展消杀作业,确保社区环境安全。她心怀群众冷暖,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她发挥自己昔日“全科医生”专业优势,发动社区有医护工作经历和医学知识背景的居民,组建“居民问诊”微信群,为居民提供专业解答,缓解居民恐慌情绪,提供体温计、药品代购和送货上门服务。她建立“居民买菜群”,让社区干部变身“代购员”、“快递员”,对单独带小孩的老年居民开展上门非接触式慰问,让居民居家更安心。社区居民们都说:“社区有杜书记‘当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被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汪勇,男,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

他是义务送医护人员下班的“生命的摆渡人”。疫情期间,武汉封城,公共交通运营暂停,他挺身而出,一个人一辆车,自大年三十起每天义务接送武汉金银潭医院深夜下班的医护人员。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司机都纷纷加入,逐渐形成一支拥有30多辆车的志愿团队,解决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通勤问题。他是周到服务医护人员的志愿服务“组局者”。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多方联系餐馆供餐,落实1.5万份餐食,快速搭建起供餐应急配送网,解决金银潭医院7800多名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他担当“物质站站长”,为援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采购羽绒服等生活物品,为他们送去温暖。他是援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知心人”。他收集在金银潭医院抗疫的医护人员日记300余份,组编《金银潭日记》,为援鄂医护人员在鄂回忆镌刻上美好烙印。

因疫情期间表现突出,被中共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工委批准“火线”入党。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国家邮政局授予“最美快递员”特别奖,209月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张宏,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她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疫情来临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带领护士们不眠不休,在48小时内完成隔离病房改造。她所在的病区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她始终坚守岗位。曾连续15天没有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为抢救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她带领科室护士连续忙了整整7个小时。进入隔离病房第十天,接到儿子突发高烧、症状极似新冠肺炎的消息,她彻夜难眠,但第二天擦干眼泪,她依旧奋战在一线。她对待患者如家人。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她帮他们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在床边一口一口地喂他们吃饭,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她每天都会到患者床边,给他们做心理疏导,舒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下班前她总要在病房里和患者聊天,鼓励他们保持康复的信心。

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达娃仓决,女,藏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一级警长。

她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生以后,她主动请缨加入排查小组,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排查工作岗位上,疫情前期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个小时,没有请过一天假。自1月28日至6月底,共排查188425人,70040车次,劝返148人,发现发烧发热人员16人,盘查可疑人员11993人,为938辆运输物资车辆提供绿色通道。她带病坚持工作,忘我敬业奉献。她平均每天要接打电话300余次,查证、记录相关人员信息,长期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高负荷工作,造成耳道感染化脓,因为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顾不上治疗,导致耳膜穿孔,听力越来越差,现在左耳几乎听不到声音。

曾荣获优秀公安干警“个人嘉奖”、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期间安保工作“个人嘉奖”,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张西京,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他坚持军人本色,冲锋在前。在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他主动请战,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发挥从事重症医学24年经验优势,与地方医护人员密切协同,精准制订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他坚持科学精神,严把关口。火神山医院重症科室建设期间,他经常跑工地、改图纸、调方案、走流程,红黄绿区设置、icu通道布局、换隔离服的房间建设,他都守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经过48小时奋战使病房设施条件达到感控要求,保证火神山医院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心怀生命重托,分秒必争。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会诊他都参加,在往返医院的通勤车上与同事讨论救治方案,回到驻地收看关于ct影像的学术研讨视频,围绕危重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处处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必须做到惜时如金”,病房、驻地、会诊三点一线,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态。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榜样5人物事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党组织。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紧张时刻,为了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约4万名建设者日夜鏖战,靠钢铁意志和顽强决心,靠大灾大难面前攻坚克难的勇气,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创造了10天左右时间建成两座传染病医院、新增2600个床位的“中国速度”,充分展现了团结拼搏的“中国力量”。看到这种成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

在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牵头单位,中国建筑尽锐出战,举全集团之力,第一时间调集12家单位参战。中建三局担当主力,从各地集结4万多名管理、施工人员,3500多台套机械设备投入战场。“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计方组建应急团队,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武汉建工组织2000多名工人火速赶来,汉阳市政调动1100余名工人,上百台机械陆续进场;国家电网数百职工运送大批变压器、电缆,施工送电……工地上,14个临时党支部、14支党员突击队、2688名党员带头奋战,处处高扬的党旗给了建设者最大的鼓舞。

寒风凛冽的知音湖畔和黄家湖畔,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轮班作业、24小时施工。按正常流程,工期节点按天算,在火神山雷神山,一切节点都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极限的工期要求,现场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一齐守在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工地上,到处是车,到处是人。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每个工人、每台装备,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个个零部件,紧密扣在一起,驱动着这台巨型机器,迅速搭建起抗击疫情的“安全岛屿”。火神山医院安装项目部总工程师金晖,白天到现场协调生产,晚上在设计院沟通优化方案,连续奋战10天。退役军人党员周光京大年初一刚到老家,接到返岗通知后和3位共同应召的“战友”,当天下午2点出发“逆行”奔袭1200公里,如约抵达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建筑工人钟巍巍带着父亲、哥哥来到工地,每天连续施工20多个小时,吃饭蹲在工地上,困了就靠在机器上打个盹。像这样舍命拼搏、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还有很多很多。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集体”。

榜样5人物事迹: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带领1844名医务人员(其中党员852名、预备党员159名)支援武汉抗疫,先后转战11家重症救治医院、4家方舱医院和有关疾控机构,累计经管患者2964人,其中重症、危重症858人,治愈出院1993人,圆满完成了援武汉抗疫任务。

全力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浙江医学技术优势,将省内资源辐射放大到武汉战场,组织开展mdt和远程会诊、多学科远程讨论,引入5g超声机器人设备,方舱医院实现患者“零死亡”。注重医疗质量管理,牵头建立医疗、护理、感染管理组织架构,保证医疗救治规范化与同质化。同时,将浙江省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理念应用于医疗支援,实施人文关怀六项举措,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全程精准有序管理,确保援汉抗疫高效运转。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出台统筹管理、医疗救治、院感管理等10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预案和流程,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了医疗队管理效能。强化队伍统筹管理,以实地探访、每日电话、钉钉工作群和钉钉视频会议等形式,与各医疗队保持顺畅的沟通交流。同时,加强与武汉各级抗疫指挥部、受援医院以及其他省份医疗队的沟通衔接,做到问题、困难第一时间协商解决,形成协同高效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全面加强党建引领,持续增强队伍战斗力。针对援武汉抗疫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广泛开展谈心暖心活动,开辟“深夜食堂”24小时为医务人员提供家乡餐食,在节日组织集体活动活跃队伍氛围,同时加强各方协调,多措并举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为医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凝聚和激发医疗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开展“擎起党旗、亮出身份”活动,援助武汉期间,共有549名医疗队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58名医疗队员火线入党。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所属9个集体和33名个人分别受到国家部委和省级表彰。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八

他在刚步入大学时,懵懵懂懂,对这个崭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同时也使他在这个阶段成就了一个全新的自己。2020年10月开学,他竞选班级军训负责人,通过军训的日常事务管理,间接的锻炼了他,军训结束后他竞选上班级团支部书记。他的甘于奉献之路也就开启了。

在他大一学期,积极加入了社团,并在班级管理、学习、社团事务上处理得当。在此期间他积极带领班级同学参加志愿活动,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敬老院、十字路口、公园、火车站等等地方,为城市贡献出一份力,他组织班级同学开展课余娱乐兴趣活动5次,让班级同学得到全面的发展。他带领班级也获得了7项班级荣誉。他在校期间积极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完成各项任务,并积极参加校外比赛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得优异的成绩。

他在校期间也积极学习政治理论,他也成为了75期入党积极分子,在2021年12月被入选为中共预备党员。他认真参加党课培训,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他平时在为班级服务中,经常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班级的事情,他始终将为同学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他经常服务同学,快乐自己。

而他的实践经历也是很多,在2021元旦疫情再次袭来,这次出现的疫情是他的家乡河北南宫市,2021年的寒假他的家乡有疫情不能够回家,学校老师以及他的家长考虑到在外居住可能会发生危险,经过和学校老师讨论后,他申请留校过年,他在申请留校过年的过程中,各位学校领导都是在为他“开绿灯”。在同学们进入丰富的寒假生活时,他的假期也非常的丰富,他在学校里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疫情防控、学校治安、后期保障中。他每天早上会配合学校后勤处老师对校园卫生进行清洁打扫,他在门卫室结合安保人员对每天进入学校的人员进行测温、健康码的查看。他每天晚上会和保安一同对学校巡逻,以防学校发生安保问题。在留校期间他表现积极,得到了老师以及安保的肯定。到学校寒假开学时,他配合辅导员老师在学校门口值班,接待入学的同学收集学生疫情防控的资料和测温登记。他在校期间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他的实践经历在2021年2月被“陕西日报”、“人民新闻”进行了报道。

当代青少年榜样人物事迹简介篇十九

路生梅,女,汉族,194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退休医生。

响应号召,扎根陕北绽芳华。1968年,24岁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陕西佳县,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她立下了朴素的誓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她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各种医学知识,白天坐诊、出诊,夜晚在油灯下看书、记笔记,成为她生活的常态。在这期间,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从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从全科医生到儿科主任,再到医院副院长,50多年里,路生梅历经各种考验,除非是培训和回家探亲,她几乎没有离开过佳县,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

初心不改,一心为民甘奉献。在路生梅眼里,病人就是亲人,她以医者仁心守护着百姓健康,尽量开便宜管用的药方,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一个“百日咳”的婴儿病情危重,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地吸痰,反复进行人工呼吸40多次,孩子终于得救了。一个肠穿孔病人,经她连续救治8个小时后转危为安,劳累过度的路生梅却昏睡了一天一夜。“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要走进农户找病人”,她的足迹遍布佳县大地。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她到离县城十几公里的村庄出诊,走了近两个小时,摔了40多跤。当一身泥泞的她出现在病人家里时,患者全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她致力于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创办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推进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佳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作出突出贡献。

退而不休,为党工作无期限。路生梅经常说:“我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只要病人一拉线,就会回到他们身边。”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拒绝了北京亲人让她回京安度晚年的建议,也拒绝了各大医院的坐诊聘请,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佳县,继续为当地群众诊疗治病,退休22年来,路生梅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此外,她还组建老年志愿者团队,带领身边人一起做公益。“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这就是路生梅的坚守。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

_

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并向所在党支部递交驰援抗疫一线的“请战书”;2021年,又把3万元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如今,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医生”、“最美巾帼奋斗者”等称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