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优秀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21:29:05 |
  • zdfb |
  • 11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改进提供指导。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比如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注重语法和修辞的运用。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背景,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一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xx年3月19日医院召开了20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20x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医学专用、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二

范文一:

医疗服务关乎人民群众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评价,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医疗卫生行业形象,有利于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有利于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的十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行动计划》是医疗卫生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改善医疗服务旗帜,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我们坚决支持并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并向全国医务工作者们发出倡议:

一、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爱患者,把医学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之中,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敬业态度,一丝不苟,精进审慎,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诊疗质量和技术水平,以精湛的医术服务于广大患者。

三、以廉洁行医、平等仁爱、真诚重义的高尚医德,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救死扶伤,践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捍卫医学的圣洁和尊严,维护职业的`高尚与荣誉。

各位同仁,改善医疗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永无止境,作为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要以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服务大局的精神风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出贡献!尽到一个医务人员对国家和人民的光荣责任!

范文二:

各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拔钉破难优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院党总支决定在全院开展以“优质服务树形象,创先争优展风采”为活动主题开展“优服务、树形象”活动。为此,我们向全体党员发出如下倡议:

全体党员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优服务、树形象”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擦亮服务窗口,改善医院服务,提升服务素质,全面提高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五个一”服务素质提升活动为载体(即微笑再多一点,言语再暖一点,沟通再细一点,关爱再多一点,形象再美一点),着力提升自身服务素质,做到真心关爱病人,热情主动服务,和谐医患关系,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共铸窗口诚信,展示良好形象。以构建良好的医院信用体系为目标,倡导热情、文明、高效服务,积极完善窗口部门服务规范,推行并实现承诺服务、限时服务,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让病人明白看病、放心就医。三是简化就诊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以着力解决当前医院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标,倡导团队协作,简化就诊流程,关注服务细节,实施无缝衔接,以细节服务让患者感到满意、便捷。积极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推进便民服务;加强服务窗口管理,开展“一站式”服务,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四是优化服务环境,敢于创先争优。以“医疗树形象”为目标,积极打造与优美诊疗环境相匹配的服务软环境,让门诊服务更方便,病区服务更安静,急诊服务更顺畅,医技服务更高效,保障服务更快捷。积极争当优质服务明星,为医院建设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五是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严守医疗卫生法规,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医疗收费,坚决抵制红包、回扣、提成。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在院党支部、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不断优化服务流程,鼓足干劲,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共同把“优服务、树形象”活动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温馨、便捷的医疗服务,尽最大可能让病人满意。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三

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决定自20xx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预约诊疗、规范诊疗行为、妥善化解医疗纠纷等9个方面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提出要求。我院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现对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考核评分表》,将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xx年3月20日医院召开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暨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启动会,会上韦金儒院长就未来三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20xx年3月25日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4月制定了《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至各科室,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要求。6月13日,韦金儒院长带队参加了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政策落实研讨会暨医务管理能力提高班会议。会后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并在全院中层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医院网站、微信、院报专栏、院外媒体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监督员座谈会、院长信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建立了四级督查机制,通过科室自查、主管职能部门定期抽查、院领导分工监管、不定期全院性督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医院分别于6月16日、11月24日就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对照医院制定的目标逐项自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围绕重点,持续改进。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我院已实行按专科分层挂号,每层均都有收费点,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门诊一楼大厅已设置自动挂号、缴费机。同时医院正在加快“医技综合楼”项目建设,解决医院医技用房紧张问题,方便患者进行检查。

2、保持环境整洁。成立总务后勤巡查小组,对就诊区域进行不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成立控烟监督小组对医院范围内吸烟者进行劝阻、发现烟头及时清扫。保洁公司每天打扫,确保卫生间清洁、无味,并在相应位置铺设防滑胶垫。

3、设置醒目标识。医院门急诊大楼、医技综合楼、住院病区等处均设有完善、清晰易懂的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及医疗就诊标志,方便患者查询、索引。同时,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及放射源等均按专科要求张贴了标识。

4、提供便民服务。在门诊设立“一站两岗十便民”的服务措施,即“一站式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岗”和“预约诊疗服务岗”,集中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及其他服务,如:健康教育、投诉处理、门诊预约、引导就医等。医院还为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轮椅、专用通道,必要时提供一对一的专人免费陪护服务。门诊一楼大厅设有自动挂号、缴费机,应急电话,纸、笔等便民物品。放射科设立两间放射拍片更衣间,为放射检查患者提供更衣条件。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2、推进双向转诊。我院与南宁协和医院、南宁市兴宁区五塘中心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每月定期对居民双向转诊进行统计汇总,即时为出院居民医保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将居民参保人员转回所在基层医院。我院还与邕宁区人民医院、马山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协作机制,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号源,优先安排就诊、转诊和住院。

3、实现分时预约。我院门诊制定了预约变更、暂停、取消等特殊情况应急预案。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一是执行弹性值班,能够根据就诊患者病种排序安排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二是在检验科开展快检值班,专门有一组人员负责,保证急诊检查项目及时出具结果。

2、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我院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制度》,要求做好院前、院内的衔接工作,并做好电话记录、出诊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急诊科急诊患者病情分级管理制度》,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患者,均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没有拒绝、推诿和拖延救治情况发生。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加强信息引导。目前医院意向与第三方公司商榷,签定合作协议,建设移动互联网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患者可手机了解医院就医流程、专家特色及出诊情况、医院位置导航等更多、准确的就诊信息,完成挂号、预约、费用查询、缴费、检查结果查询、办理出入院手续、出院后访视、就医满意度反馈等就医环节。

2、加强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询。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已建立了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并以此为核心建立大数据信息库,能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信息查询方面,我院配备自助查询打印机,患者可自行打印检验报告单,也可通过电话3919601、3919600、3919605进行查询。近2年我院购置了两台全自动摆药机,摆药机的引进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摆药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减少了发药差错的概率。

(五)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

1、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我院制定了《患者住院、转诊、转科多部门协调机制》,《病人转科制度》,《病人转院制度》、《入院制度》、《出院制度》、《知情告知谈话制度》并严格执行,医院的入、出院、转院流程规范合理。做到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能够预约安排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减少患者等候时间。转院(科)患者的交接、传递患者相关信息准确及时,能够做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2、改善住院条件。医院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后医院住院床位由原来670张增加到1140张,增加了骨科三病区、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住院部、新生儿科、干部三病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等8个业务科室,新的住院部布局合理,床位面积达标,各种生活设施齐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住院环境。同时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手术室、icu、供应室顺利投入使用,从硬件上达到了现代化医院管理要求,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使我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停车位也增加了200多个,部分缓解了就医群众停车难的问题。我院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在住院病区设立探视时间牌,并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护士告知患者或家属探视、陪护的相关规定,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4月15日,我院召开陪护人员管理启动仪式,成立“陪护人员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对陪护员进行统一管理,建立陪护员个人档案,组织陪护员护理业务培训,培训合格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将陪护管理走向规范化。医院设有营养科,建立《营养科工作制度》、《营养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营养科查房工作制度》、《营养科会诊制度》并严格执行,为住院患者提供临床营养服务。

3、开展患者随访。根据《患者出院指导与随访、复诊工作管理制度》,医院坚持开展出院患者回访工作,由主管医师或护理人员执行。医院于20xx年底设立纠风办,有专职人员负责每月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和医德医风督查工作,征求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满意度等。

(六)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xx版)”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xx〕15号)精神,我院所有病区落实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使责任护士回归病人床边,有效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病人综合满意度达到97.1%。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新修订层级护士管理制度,完善层级护士考核进阶机制,根据层级护士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在相应技术难度和专业要求的护理岗位工作,体现能级对应,并与绩效挂钩。我院参加南宁市卫计委主办,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南宁市护理学会承办的“20xx年南宁市优质护理服务知识技能竞赛”,医院参赛团队取得了优异成绩:派出的两支参赛队均获团体一等奖,6名选手中5人获个人一等奖,1人获个人二等奖。

(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1、落实患者安全措施。根据医院《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门诊使用“患者姓名+门诊就诊卡+年龄”识别有效身份,住院病区至少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腕带等。手卫生方面,我院制订了《手卫生管理制度》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落实。随着门诊综合大楼启用,医院整体布局大调整期间,全院安装感应水龙头243个,干手纸巾盒395个。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手卫生培训,全院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操作考核相结合。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新职工、实习生、进修生进行专题讲座和考核培训6-8批次,每年培训超过1200人次。预防患者跌倒方面,我院制订《患者跌倒/坠床防范管理与报告制度》,由责任护士定时巡视患者,并检查相关设施是否完好。

2、推广临床路径。我院目前开展临床路径的专科有26个,病种125个。医院加大对临床路径管理力度,实施推进临床路径工作开展六项措施。严格考核,力争年内完成临床路径指标。

3、加强合理用药。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积极推进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4、诚信诊疗收费。我院制订了《医药价格公示查询管理制度》、《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制度》并严格执行。在门诊综合楼一楼设置药品、诊疗费用价格公示电子显示牌;导医台附近设置触摸屏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在出入院办理处放置“出入院手续流程图”,告知出院病人在护士站领取住院费用清单。

(八)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

1、注重心理疏导。医院重视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定期、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麻醉科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2、保护患者隐私。我院制订了《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医护人员树立维护病人隐私的观念,通过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严格病案管理,实行化验单专人发放,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等细节措施保护患者隐私。

3、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我院“小乐园志愿者服务队”于20xx年4月5日成立,设有志愿者管理服务部(党办)。截止20xx年10月共招募志愿者2125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次,20xx年截止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9次。“小乐园志愿者服务队”在院内常态化的开展就医指引、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20xx年11月,医院党委为进一步落实“行动计划”,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成立了医院社会工作部,把志愿服务活动与医务社会工作相结合,使医院社工、志愿者服务工作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开展门、急诊志愿社工服务,有效缓解了门、急诊乘梯拥挤、就诊秩序混乱的现象,为病人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

(九)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我院制订了《医疗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程序》,设立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流程及投诉管理办公室电话,以实事求是态度通过调解、行政裁决、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工作,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0771-2612353),在门诊大厅、住院病区设置投诉举报箱,并开放多种渠道,如现场投诉、总值班电话投诉等,收集患者意见,确保投诉举报途径畅通。

三、内涵建设,突出亮点。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20xx年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品管圈(qcc)、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1、核心制度知识竞赛。我院于4月29日举办20xx年“医疗核心制度竞赛”个人赛,参赛人员共计为205名。集体赛于7月22日举行,以现场竞答的方式进行,分为共答题、抢答题、病例分析题三部分。我院对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举办“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是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增强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2、护理品管圈(qcc)活动。我院全院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品管圈qcc活动,使护理质量管理自下而上,组成了一个个改进护理质量、解决护理难题的团队,利用pdca手法积极正确的解决临床工作问题,持续改进,实现“质量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护理品管圈的运行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开展,并将品管圈活动与临床各项工作相结合。20xx年1-11月,全院共开展品管圈项目27项,目前有17个品管圈项目已进行成果发布。

3、全院疑难病例讨论。

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坚持落实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我院制定了临床科室疑难、死亡病例大讨论计划。20xx年1-10月我院按计划组织呼吸内科、肝胆腺体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等16个科室进行了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各科室能从每次的疑难病例讨论中掌握新的知识,有助于拓展医师的临床决策思维,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陪护人员管理。为维护医院品牌,保障病人权益,维护陪护人员利益,4月15日,我院召开陪护人员管理启动仪式,成立“陪护人员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对陪护员进行统一管理,建立陪护员个人档案,组织陪护员护理业务培训,培训合格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将陪护管理走向规范化。以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水平,促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也促进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护理人文关怀活动。我院从20xx年6月15日开始,长期实行护理人文关怀活动,该活动主要分为“对患者的关怀活动”和“对护理人员的关怀活动”,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成立“护士之家”“青盟沙龙”、员工座谈会、践行“五心工程”、开展疼痛护理等形式在全院推开实行。活动当中涌现诸多亮点,例如:肝胆腺体外科增设植物认养,乳腺疾病患者住院期间领养及照顾盆栽出院后可以带回家或将盆栽转送下一位患友继续培养;血液肿瘤建立安宁病房,体现对临终患者的关怀;老年一病区开创“快乐吧”,举办给老年患者唱歌等娱乐活动等;开展疼痛护理,对所有疼痛患者进行疼痛关怀,限度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

四、积极宣传,扩大影响。

1、南宁晚报,20xx年1月30日15版《胆管肿瘤堵肝门,多科合作巧“拆雷”》,报道我院成功实施南宁市首个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模式为患者诊疗。

2、南宁日报,20xx年5月4日4版《激扬青春,担当尽责,创新发展领航向》,报道我院胃肠外科、肝胆腺体外科先进事迹。

3、南宁日报,20xx年5月7日10版《市第一人民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方便市民就医》,报道我院召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研究部署会。

4、南宁晚报,20xx年7月2日16版《一医院主题活动向党献礼》,报道我院积极开展“为困难党员送温暖”、“为社区居民送健康”、“院村结对促党建”等系列主题活动。

5、南宁日报,20xx年7月2日10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报道我院积极开展“为困难党员送温暖”、“为社区居民送健康”、“院村结对促党建”等系列主题活动。

6、南宁新闻综合频道《“面具娃娃”命途坎坷,热心人士助他重展笑颜》,报道我院整形外科全力救治“面具娃娃”。

7、南宁新闻综合频道《电话求助,市区开辟救护“绿色通道”》,报道我院紧急救治断指患者。

8、南宁新闻综合频道《廉洁行医,从拒收红包开始》,报道我院拒收红包、廉政文化长廊。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领感受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诊环境、医院标示、服务态度、服务流程、隐私保护、信息透明、急诊服务、纠纷投诉等领域,“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对群众就医感受烈的9个方面提出了31项要求,对照《行动计划》,我们有许多地方有欠缺,做的不足,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将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持续改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四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市卫计[x]?号)精神,我院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现将我院x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总结如下: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x年3月19日医院召开了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xx医院。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五

近年来,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和“三必二推一评议”等活动,推行便民措施,努力改善医疗服务和群众就医体验,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群众对改善医疗服务的新期待,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根据《xx卫生局转发xx市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20xx]xx号)的文件精神,我院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责任。

一是成立以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相关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开展的统一部署,同时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根据上级部门的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内容以及工作要求,拟定活动开展的方法和步骤,使活动的开展能够有序进行。三是建立逐级责任追究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院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科室实行目标管理,明确目标和责任。

(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利用下班的时间,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知晓率,培训完成后进行了考试。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制度、转诊制度等。

3、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建立了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机制。

4、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进行考核。

5、针对临床用血,我们重新进行了培训,力求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

6、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7、医院领导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会议,积极整改落实各级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三)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1、门诊大厅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制订一站式便民服务措施:导诊、咨询、接待投诉一体化;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处方,随时接受患者的健康咨询;为患者免费测量血压、体温;免费提供开水、一次性纸杯、担架、轮椅、推车等等服务。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的推出,为患者提供了方便、温馨的服务。

2、采取增加服务窗口,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简化环节,并且对门诊抽血室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布局更加合理,方便患者就医。统一制作了科室标识,使其规范、清楚、醒目。

3、医院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做到有导诊服务,有咨询台、有便民门诊,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等。

4、采取流程改造等方式缩短各种等候和各项检查预约、报告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了预约挂号和诊间预约服务,方便广大患者就医。

5、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

(四)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

1、医护人员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对全院职工进行礼仪培训,随时检查服务用语使用,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3、临床科室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要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4、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号码,有专门机构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5、通过出院患者电话回访,问卷调查,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定期收集病人及社会等方面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提高。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六

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决定自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预约诊疗、规范诊疗行为、妥善化解医疗纠纷等9个方面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提出要求。我院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现对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考核评分表》,将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3月20日医院召开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暨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启动会,会上韦金儒院长就未来三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年3月25日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4月制定了《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至各科室,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要求。6月13日,韦金儒院长带队参加了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政策落实研讨会暨医务管理能力提高班会议。会后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并在全院中层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医院网站、微信、院报专栏、院外媒体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监督员座谈会、院长信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建立了四级督查机制,通过科室自查、主管职能部门定期抽查、院领导分工监管、不定期全院性督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医院分别于6月16日、11月24日就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对照医院制定的目标逐项自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围绕重点,持续改进。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我院已实行按专科分层挂号,每层均都有收费点,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门诊一楼大厅已设置自动挂号、缴费机。同时医院正在加快“医技综合楼”项目建设,解决医院医技用房紧张问题,方便患者进行检查。

2、保持环境整洁。成立总务后勤巡查小组,对就诊区域进行不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成立控烟监督小组对医院范围内吸烟者进行劝阻、发现烟头及时清扫。保洁公司每天打扫,确保卫生间清洁、无味,并在相应位置铺设防滑胶垫。

3、设置醒目标识。医院门急诊大楼、医技综合楼、住院病区等处均设有完善、清晰易懂的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及医疗就诊标志,方便患者查询、索引。同时,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及放射源等均按专科要求张贴了标识。

4、提供便民服务。在门诊设立“一站两岗十便民”的服务措施,即“一站式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岗”和“预约诊疗服务岗”,集中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及其他服务,如:健康教育、投诉处理、门诊预约、引导就医等。医院还为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轮椅、专用通道,必要时提供一对一的专人免费陪护服务。门诊一楼大厅设有自动挂号、缴费机,应急电话,纸、笔等便民物品。放射科设立两间放射拍片更衣间,为放射检查患者提供更衣条件。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2、推进双向转诊。我院与南宁协和医院、南宁市兴宁区五塘中心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每月定期对居民双向转诊进行统计汇总,即时为出院居民医保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将居民参保人员转回所在基层医院。我院还与邕宁区人民医院、马山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协作机制,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号源,优先安排就诊、转诊和住院。

3、实现分时预约。我院门诊制定了预约变更、暂停、取消等特殊情况应急预案。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一是执行弹性值班,能够根据就诊患者病种排序安排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二是在检验科开展快检值班,专门有一组人员负责,保证急诊检查项目及时出具结果。

2、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我院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制度》,要求做好院前、院内的衔接工作,并做好电话记录、出诊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急诊科急诊患者病情分级管理制度》,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患者,均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没有拒绝、推诿和拖延救治情况发生。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加强信息引导。目前医院意向与第三方公司商榷,签定合作协议,建设移动互联网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患者可手机了解医院就医流程、专家特色及出诊情况、医院位置导航等更多、准确的就诊信息,完成挂号、预约、费用查询、缴费、检查结果查询、办理出入院手续、出院后访视、就医满意度反馈等就医环节。

近2年我院购置了两台全自动摆药机,摆药机的引进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摆药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减少了发药差错的概率。

(五)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

1、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我院制定了《患者住院、转诊、转科多部门协调机制》,《病人转科制度》,《病人转院制度》、《入院制度》、《出院制度》、《知情告知谈话制度》并严格执行,医院的入、出院、转院流程规范合理。做到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能够预约安排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减少患者等候时间。转院(科)患者的交接、传递患者相关信息准确及时,能够做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2、改善住院条件。医院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后医院住院床位由原来670张增加到1140张,增加了骨科三病区、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住院部、新生儿科、干部三病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等8个业务科室,新的.住院部布局合理,床位面积达标,各种生活设施齐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住院环境。同时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手术室、icu、供应室顺利投入使用,从硬件上达到了现代化医院管理要求,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使我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停车位也增加了200多个,部分缓解了就医群众停车难的问题。我院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在住院病区设立探视时间牌,并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护士告知患者或家属探视、陪护的相关规定,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4月15日,我院召开陪护人员管理启动仪式,成立“陪护人员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对陪护员进行统一管理,建立陪护员个人档案,组织陪护员护理业务培训,培训合格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将陪护管理走向规范化。医院设有营养科,建立《营养科工作制度》、《营养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营养科查房工作制度》、《营养科会诊制度》并严格执行,为住院患者提供临床营养服务。

3、开展患者随访。根据《患者出院指导与随访、复诊工作管理制度》,医院坚持开展出院患者回访工作,由主管医师或护理人员执行。医院于底设立纠风办,有专职人员负责每月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和医德医风督查工作,征求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满意度等。

(六)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版)”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6〕15号)精神,我院所有病区落实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使责任护士回归病人床边,有效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病人综合满意度达到97.1%。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新修订层级护士管理制度,完善层级护士考核进阶机制,根据层级护士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在相应技术难度和专业要求的护理岗位工作,体现能级对应,并与绩效挂钩。我院参加南宁市卫计委主办,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南宁市护理学会承办的“2016年南宁市优质护理服务知识技能竞赛”,医院参赛团队取得了优异成绩:派出的两支参赛队均获团体一等奖,6名选手中5人获个人一等奖,1人获个人二等奖。

(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1、落实患者安全措施。根据医院《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门诊使用“患者姓名+门诊就诊卡+年龄”识别有效身份,住院病区至少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腕带等。手卫生方面,我院制订了《手卫生管理制度》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落实。随着门诊综合大楼启用,医院整体布局大调整期间,全院安装感应水龙头243个,干手纸巾盒395个。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手卫生培训,全院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操作考核相结合。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新职工、实习生、进修生进行专题讲座和考核培训6-8批次,每年培训超过1200人次。预防患者跌倒方面,我院制订《患者跌倒/坠床防范管理与报告制度》,由责任护士定时巡视患者,并检查相关设施是否完好。

2、推广临床路径。我院目前开展临床路径的专科有26个,病种125个。医院加大对临床路径管理力度,实施推进临床路径工作开展六项措施。严格考核,力争年内完成临床路径指标。

3、加强合理用药。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积极推进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4、诚信诊疗收费。我院制订了《医药价格公示查询管理制度》、《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制度》并严格执行。在门诊综合楼一楼设置药品、诊疗费用价格公示电子显示牌;导医台附近设置触摸屏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在出入院办理处放置“出入院手续流程图”,告知出院病人在护士站领取住院费用清单。

(八)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

1、注重心理疏导。医院重视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定期、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麻醉科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2、保护患者隐私。我院制订了《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医护人员树立维护病人隐私的观念,通过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严格病案管理,实行化验单专人发放,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等细节措施保护患者隐私。

3、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我院“小乐园志愿者服务队”于4月5日成立,设有志愿者管理服务部(党办)。截止2016年10月共招募志愿者2125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次,2016年截止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9次。“小乐园志愿者服务队”在院内常态化的开展就医指引、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2016年11月,医院党委为进一步落实“行动计划”,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成立了医院社会工作部,把志愿服务活动与医务社会工作相结合,使医院社工、志愿者服务工作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开展门、急诊志愿社工服务,有效缓解了门、急诊乘梯拥挤、就诊秩序混乱的现象,为病人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

(九)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我院制订了《医疗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程序》,设立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流程及投诉管理办公室电话,以实事求是态度通过调解、行政裁决、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工作,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0771-2612353),在门诊大厅、住院病区设置投诉举报箱,并开放多种渠道,如现场投诉、总值班电话18978933857投诉等,收集患者意见,确保投诉举报途径畅通。

三、内涵建设,突出亮点。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2016年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品管圈(qcc)、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1、核心制度知识竞赛。我院于4月29日举办2016年“医疗核心制度竞赛”个人赛,参赛人员共计为205名。集体赛于7月22日举行,以现场竞答的方式进行,分为共答题、抢答题、病例分析题三部分。我院对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举办“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是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增强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2、护理品管圈(qcc)活动。我院全院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品管圈qcc活动,使护理质量管理自下而上,组成了一个个改进护理质量、解决护理难题的团队,利用pdca手法积极正确的解决临床工作问题,持续改进,实现“质量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护理品管圈的运行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开展,并将品管圈活动与临床各项工作相结合。2016年1-11月,全院共开展品管圈项目27项,目前有17个品管圈项目已进行成果发布。

3、全院疑难病例讨论。

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坚持落实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我院制定了临床科室疑难、死亡病例大讨论计划。2016年1-10月我院按计划组织呼吸内科、肝胆腺体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等16个科室进行了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各科室能从每次的疑难病例讨论中掌握新的知识,有助于拓展医师的临床决策思维,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陪护人员管理。为维护医院品牌,保障病人权益,维护陪护人员利益,4月15日,我院召开陪护人员管理启动仪式,成立“陪护人员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对陪护员进行统一管理,建立陪护员个人档案,组织陪护员护理业务培训,培训合格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将陪护管理走向规范化。以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水平,促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也促进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护理人文关怀活动。我院从2016年6月15日开始,长期实行护理人文关怀活动,该活动主要分为“对患者的关怀活动”和“对护理人员的关怀活动”,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成立“护士之家”“青盟沙龙”、员工座谈会、践行“五心工程”、开展疼痛护理等形式在全院推开实行。活动当中涌现诸多亮点,例如:肝胆腺体外科增设植物认养,乳腺疾病患者住院期间领养及照顾盆栽出院后可以带回家或将盆栽转送下一位患友继续培养;血液肿瘤建立安宁病房,体现对临终患者的关怀;老年一病区开创“快乐吧”,举办给老年患者唱歌等娱乐活动等;开展疼痛护理,对所有疼痛患者进行疼痛关怀,最大限度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

四、积极宣传,扩大影响。

1、南宁晚报,2016年1月30日15版《胆管肿瘤堵肝门,多科合作巧“拆雷”》,报道我院成功实施南宁市首个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模式为患者诊疗。

2、南宁日报,2016年5月4日4版《激扬青春,担当尽责,创新发展领航向》,报道我院胃肠外科、肝胆腺体外科先进事迹。

3、南宁日报,2016年5月7日10版《市第一人民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方便市民就医》,报道我院召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研究部署会。

4、南宁晚报,2016年7月2日16版《一医院主题活动向党献礼》,报道我院积极开展“为困难党员送温暖”、“为社区居民送健康”、“院村结对促党建”等系列主题活动。

5、南宁日报,2016年7月2日10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报道我院积极开展“为困难党员送温暖”、“为社区居民送健康”、“院村结对促党建”等系列主题活动。

6、南宁新闻综合频道《“面具娃娃”命途坎坷,热心人士助他重展笑颜》,报道我院整形外科全力救治“面具娃娃”。

7、南宁新闻综合频道《电话求助,市区开辟救护“绿色通道”》,报道我院紧急救治断指患者。

8、南宁新闻综合频道《廉洁行医,从拒收红包开始》,报道我院拒收红包、廉政文化长廊。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领感受最强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诊环境、医院标示、服务态度、服务流程、隐私保护、信息透明、急诊服务、纠纷投诉等领域,“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对群众就医感受最强烈的9个方面提出了31项要求,对照《行动计划》,我们有许多地方有欠缺,做的不足,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将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持续改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

更多。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七

医疗服务关乎人民群众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评价,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医疗卫生行业形象,有利于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有利于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的十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行动计划》是医疗卫生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改善医疗服务旗帜,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我们坚决支持并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并向全国医务工作者们发出倡议:

一、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爱患者,把医学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之中,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敬业态度,一丝不苟,精进审慎,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诊疗质量和技术水平,以精湛的医术服务于广大患者。

三、以廉洁行医、平等仁爱、真诚重义的高尚医德,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救死扶伤,践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捍卫医学的圣洁和尊严,维护职业的高尚与荣誉。

各位同仁,改善医疗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永无止境,作为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要以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服务大局的精神风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出贡献!尽到一个医务人员对国家和人民的光荣责任!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八

改善医疗服务是民生导向,是医改要求,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近年来,上海始终将改善医疗服务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推进医改的重要举措和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扎实推进,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新医改启动伊始,市医改办就组织我市相关部门认真分析人民来信来访所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梳理了14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建立医联预约服务平台,覆盖38家三级医院,年预约达1千多万人次;建立家庭医生双向转诊预约平台,患者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直接预约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门诊,目前已在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二是推行“门诊一站式”付费模式。覆盖38家三级公立医院,并在27家医院间实现门诊患者自助储值缴费的跨院跨行通存通用,患者排队次数平均减少2.8次,候诊时间平均缩短60分钟。三是推行自助服务系统。开展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充值、自助收费、自助信息查询等服务,全市已有80%的二级甲等医疗机构、98%的三级医疗机构开展了门诊自助服务。四是推行专病整合门诊。通过院内多专科协作解决患者在各专科间往返奔波的问题,目前已有24家市级医院开设117个整合门诊,参与科室229个,年服务患者3.8万人次。五是推行日间手术。以流程再造为重点,完善和创新日间手术集中式管理模式,对门诊接诊、病情评估、入院手术、出院随访等环节进行无缝衔接,目前已有28家市级医院开展,手术量达8.22万例。

二、以人文关怀为重点,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一是开展文明服务主题活动。自起开展“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文明服务主题活动。,推出“温馨环境、温馨服务、温馨检查、温馨提醒”等十条细节举措;,继续凝炼出“人文环境、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十条注重人文关怀、软件建设和细节服务的举措。各项细节举措落实率达到90%以上,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二是推进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积极探索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改善医疗服务,实现了“五个第一”:成立了第一家医疗机构内的医务社会工作部;建立了第一个省级医务社工学术组织;制定了第一份推动医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府文件;编印了第一本《医院志愿者岗前实务培训手册》;编印了第一本《医院志愿者手语培训手册》。目前,全市有152家单位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有医务志愿者5万余名,已为近800万人次患者提供导医、交流、探视、心理舒缓等服务。

一是推进信息共享机制。自起建设“医联工程”,目前已建成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四大系统,联网38家三级医院、跨8个行政区,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就诊卡,实时调阅患者在联网医院就诊的既往病史、门诊记录、用药记录、影像资料,减少重复检验检查。二是推进新媒体的使用。各家医院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提供各项服务,如建立医院的微官网,开通微信“专家预约”、“在线挂号”、“三维导诊”、“候诊队列”、“报告查询”等特色功能,方便患者就医。

四、以患者权益为基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是大力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体系。制定市政府规章《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在17个区县设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了140名人民调解员,组建了922位覆盖医学、法学、心理等专业的咨询专家库。共受理纠纷3408件,调解成功2830件,人民调解已成为化解医患纠纷的主渠道。二是积极探索实施住院患者第三方告知制度。通过引入非当事医患的第三方人员进行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医疗收费、医疗维权等相关制度、规范的告知,完善医患信息沟通平台。目前已完成第三方告知468例,患者对相关制度的理解程度达到90%以上。三是建立卫生医保联合工作机制。自始,会同市医保部门成立卫生医保联合投诉办公室,开通卫生医保联合投诉电话,重点受理和解决限定门诊药费药量、不予配售医保药品、限定住院天数(假出院)、ct或mri分解收费等4大投诉热点问题。至今已接听来电1万多个,解决了群众反映的1331个具体问题。

五、以监管评价为抓手,促进各项措施落实。

一是纳入医院评审评价指标体系。将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公立医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投入、院长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二是纳入文明单位考核范畴。将人文细节服务、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的实施情况作为本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指标。三是纳入各项专项检查范畴。与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质控检查等各项专项检查相结合,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各项服务举措。

各位领导和同仁,上海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少差距。国家卫生计生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我们推进这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积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确保将改善医疗服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九

为贯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院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集中利用三天下午的时间,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工作,知晓率达到了100%。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制度、转诊制度等。

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进行考核。

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5、加强科室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实现急诊会诊迅速到位,急诊科(室)、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6、针对临床用血,我们重新进行了培训,力求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

7、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8、医院领导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会议,积极整改落实各级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二、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1、我院采取增加服务窗口,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简化环节,并且对门诊布局进行了调整,使就诊布局更加合理,方便患者就医。

2、统一制作了科室标识,使其规范、清楚、醒目。

3、医院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做到有导诊服务,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有轮椅等。

4、采取流程改造等方式缩短各种等候和各项检查、报告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了预约挂号和诊间预约服务,方便广大患者就医。

5、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

三、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

1、医护人员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对全院职工进行礼仪培训,随时检查服务用语使用,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3、临床科室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要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4、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号码,有专门机构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5、通过出院患者电话回访,问卷调查,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定期收集病人及社会等方面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提高。

四、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

1、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格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禁止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2、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完善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

3、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减少医疗收费投诉。

五、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2、我院以多种形式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和制度教育,让医务人员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新风尚,并与执业医师考核、护士执业证书再次注册相结合。

3、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4、我院对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报告及其他特殊检查等实行零提成,不向科室或个人下达创收指标。

5、做好正确的舆论宣传,不发布虚假医疗广告误导患者,欺骗群众。

在“改善医疗服务”活动中,我院把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改善医疗服务”活动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医疗安全,改进和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今后继续加强医疗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奠定了基础。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十

我院领导对此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的专项行动非常重视,充分认识到此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是我院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服务专项”工作是省厅、市局强调的战略性工作,决不是所谓“搞形式”,要迅速把专项工作推向我院并不断深化,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院迅速成立了以院长蒋明伟同志为组长的“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提出了“提高认识、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并积极听取院属各职能科室就专项工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制定了由院领导分工负责,科室、人员层层负责的逐级责任制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了相关人员培训。

“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活动”中,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诊疗责任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首诊首问负责制;建立新型的住院病人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制,制定诊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住院制。二是改进服务流程。门诊大厅和各门诊候诊区增设导医和分诊护士,在各楼层增设挂号收费窗口,实现了分楼层挂号缴费,同时全面开展电话、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减少了门诊拥挤现象;在病人挂号、就诊、交费、检查、取药、住院等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简化程序,减少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实现门诊“一站式”服务;实行分科、分层、分散候诊,加强力量维护好门诊、急诊秩序,减少病人围观,提高诊疗质量;推行“一医一患一诊室”、“一护一患一诊室”的诊疗模式,开设简易门诊,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工作制,对病人提供各环节服务;常规检查取消预约,随到随做。三是开展延伸服务,各科开展电话咨询服务,减少病人往返医院的次数;专门成立病人随访办公室,对出院病人实行电话随访,并将反馈意见记录在案;通过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开设医患交流平台,实行医务公开,解答公众咨询;建立城乡、社区医疗机构联系点制度,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定期组织高职称专家到黄河社区医院开设专科、专病门诊,开办常见病、慢性病防治讲座并现场免费行医,极大的方便了社区患者。四是医护人员加强了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病人门、急诊到出入院始终贯穿人性化服务和心理支持服务,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同意权。五是专门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护士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注重落实整体护理,经常性的对护理病历进行评比,合理简化病历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每天下病区对危重病人的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检查;制定护理差错和安全管理报告制度,鼓励护士主动报告差错和问题,并及时召开护士长例会予以批评和纠正。

六是提高了急诊服务的高效性,建立了畅通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我院对急诊科进行不断改善,形成独立的.急诊区,急诊区由急诊内、外科、急诊icu、抢救室、观察室、急诊药房、急诊检验等组成,设有120急救呼叫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急诊科人员相对固定、医生均是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急诊科坚决落实不推诿病人,不拖延时间的原则,对危急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并实行首诊负责制。七是尽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使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13天,术前平均住院日不超3天。八是改善服务态度,向病人提供微笑服务,做到挂牌上岗、礼仪端庄、态度和蔼;虚心听取病人意见,作出合理解释和指导;努力促进医患沟通和交流,提高服务标准,擦亮医疗服务窗口。九是严格控制治疗费用,落实检验检查结果同城互认制度,医务公开制度;严格实施“三合理”规范;完善单病种限价管理制度,确保病人医疗费用增幅低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十是建立信息反馈和服务持续改进机制,继续完善行风监督员沟通会制度,坚持不懈的做好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建立医德医风监督员队伍,门诊设立“病人就诊意见箱”、投诉电话、定期召开的病员座谈会,利用医院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并逐一梳理后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使全院医疗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医院及科室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服务质量标准及评价、监督、奖惩体系。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我院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制得到较好的改善,但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院内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病人交通工具的停放需求,经常出现交通拥挤、堵塞现象,给来院就诊的病人带来不便。二是门诊电梯数量不足而延长了病人的就诊时间。三是全院的水龙头、厕所、热水供应装置等公共设施还需进一步改造,以达到感染质量控的制安全标准。四是医务人员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的增强,要坚决杜绝个别医务人员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急躁情绪。三是网上医患交流平台的建设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还不完善,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回答公众咨询。四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五是一些医疗文书内涵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个别病程记录中,三级查房流于形式,对病人重点辅助检查结果无记述无分析,没有体现对患者的告知和沟通。

再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将把“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长期的专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

(一)、要将进一步改善医院的环境,包括停车场的规划、休闲区的美化、门诊科室布局,病房生活设施完善等。努力为病人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医疗环境。

(二)、要对全院的水龙头、厕所、热水供应装置等基础设施进行合理改造,尽力避免手动操作,以满足感染质量控制的安全需求。

(四)、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提高各病区对病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把每次检查结果随院例会下发公布,对发现的问题追究到人,按院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

(五)、要更好的推进黄河社区医院便民行医的窗口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要做好社区慢病防治工作,建立完善健康档案,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六)、要点建立医患网上交流平台,开通专家咨询热线,更好的方便患者就诊。

我院将把培养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断开展服务意识专题教育和评比服务标兵活动,努力提高全院的服务标准。要规范服务体系,规范职工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把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作为工作重点。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职业道德,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形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十一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市卫计[20xx]号)精神,我院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现将我院20xx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总结如下: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xx年3月19日医院召开了20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20x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十二

近年来,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和“三必二推一评议”等活动,推行便民措施,努力改善医疗服务和群众就医体验,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群众对改善医疗服务的新期待,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根据《xx卫生局转发xx市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20xx]xx号)的文件精神,我院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责任

一是成立以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相关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开展的统一部署,同时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根据上级部门的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内容以及工作要求,拟定活动开展的方法和步骤,使活动的开展能够有序进行。三是建立逐级责任追究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院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科室实行目标管理,明确目标和责任。

(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利用下班的时间,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知晓率,培训完成后进行了考试。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制度、转诊制度等。

3、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建立了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机制。

4、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进行考核。

5、针对临床用血,我们重新进行了培训,力求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

6、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7、医院领导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会议,积极整改落实各级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三)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1、门诊大厅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制订一站式便民服务措施:导诊、咨询、接待投诉一体化;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处方,随时接受患者的健康咨询;为患者免费测量血压、体温;免费提供开水、一次性纸杯、担架、轮椅、推车等等服务。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的`推出,为患者提供了方便、温馨的服务。

2、采取增加服务窗口,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简化环节,并且对门诊抽血室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布局更加合理,方便患者就医。 统一制作了科室标识,使其规范、清楚、醒目。

3、医院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做到有导诊服务,有咨询台、有便民门诊,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等。

4、采取流程改造等方式缩短各种等候和各项检查预约、报告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了预约挂号和诊间预约服务,方便广大患者就医。

5、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

(四)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

1、医护人员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对全院职工进行礼仪培训,随时检查服务用语使用,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3、临床科室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要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4、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号码,有专门机构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5、通过出院患者电话回访,问卷调查,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定期收集病人及社会等方面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提高。

(五)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

1、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格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禁止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十三

各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拔钉破难优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院党总支决定在全院开展以“优质服务树形象,创先争优展风采”为活动主题开展“优服务、树形象”活动。为此,我们向全体党员发出如下倡议:

全体党员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优服务、树形象”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擦亮服务窗口,改善医院服务,提升服务素质,全面提高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五个一”服务素质提升活动为载体(即微笑再多一点,言语再暖一点,沟通再细一点,关爱再多一点,形象再美一点),着力提升自身服务素质,做到真心关爱病人,热情主动服务,和谐医患关系,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共铸窗口诚信,展示良好形象。以构建良好的医院信用体系为目标,倡导热情、文明、高效服务,积极完善窗口部门服务规范,推行并实现承诺服务、限时服务,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让病人明白看病、放心就医。三是简化就诊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以着力解决当前医院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标,倡导团队协作,简化就诊流程,关注服务细节,实施无缝衔接,以细节服务让患者感到满意、便捷。积极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推进便民服务;加强服务窗口管理,开展“一站式”服务,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四是优化服务环境,敢于创先争优。以“医疗树形象”为目标,积极打造与优美诊疗环境相匹配的服务软环境,让门诊服务更方便,病区服务更安静,急诊服务更顺畅,医技服务更高效,保障服务更快捷。积极争当优质服务明星,为医院建设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五是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严守医疗卫生法规,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医疗收费,坚决抵制红包、回扣、提成。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在院党支部、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不断优化服务流程,鼓足干劲,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共同把“优服务、树形象”活动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温馨、便捷的医疗服务,尽最大可能让病人满意。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十四

根据我院《xx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自20xx年6月1日,全院进入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现就20xx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我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1、扩大预约比例。我院通过电话预约、现场提前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预约诊疗率及复诊预约率均为100%。

2、实现分时预约。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

二、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一是合理安排值班,能够根据就诊患者就诊病种排序(内科)安排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二是在检验科专门开展针对急诊检查项目及时出具结果的检验小组。

2、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我院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制度》,要求做好院前、院内的衔接工作,并做好电话记录、出诊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患者,均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住。

3、将院外术前检查、术后康复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三、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今年,我院组织医疗核心制度专项检查,病历质量,处方质量、医疗临床应用技术、医院感染检查各10次,通过开展医疗核心制度考试、“三基”培训及考核、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处方点评等活动,使手术前诊断符合率、处方合格率、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治疗好转率、出院病人临床路径比例、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ct及mri大型设备检查准确率大大提高,急诊平均留观时间、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现患率稳步降低,并早已开展检验结果同级医院互认平台。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不断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精神,我院所有病区落实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使责任护士回归病人床边,有效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病人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新修订层级护士管理制度,完善层级护士考核进阶机制,根据层级护士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在相应技术难度和专业要求的护理岗位工作,体现能级对应,并与绩效挂钩,使医院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药事服务。

医院现有专职药师人数14人,每月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每名医师进行处方点评:有合理用药指导,严格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同时医院还开展了抗菌药物培训考核和处方、病例质量点评工作,使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稳步走上新台阶。

六、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我院制订了《医疗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流程及投诉电话,以实事求是态度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工作,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xxxx),在门诊大厅、住院病区设置投诉举报箱,并开放多种渠道,如现场投诉、总值班电话xxxx投诉等,收集患者意见,确保投诉举报途径畅通。

七、存在的`问题。

1、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目前无自助查询服务。

2、门诊缴费渠道单一,门诊一站式服务尚待完善。

3、与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却未实现远程会诊和信息共享功能。

4、未开展日间手术。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1、尽快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添置自助查询、挂号、缴费设备,为患者提高优质的服务。

2、加强与医联体医院的沟通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3、立即召开相关科室会议,讨论研究日间手术的病种及流程,严格控制平均住院日。

对照《20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信息表》(医疗机构),我们有许多地方有欠缺,做的不足,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将按照计划要求持续改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

xxxxx医院。

20xx年xx月x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十五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市卫计[20xx]号)精神,我院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现将我院20xx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总结如下: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xx年3月19日医院召开了20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20x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篇十六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我院领导对此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的专项行动非常重视,充分认识到此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是我院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服务专项”工作是省厅、市局强调的战略性工作,决不是所谓“搞形式”,要迅速把专项工作推向我院并不断深化,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院迅速成立了以院长蒋明伟同志为组长的“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提出了“提高认识、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并积极听取院属各职能科室就专项工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制定了由院领导分工负责,科室、人员层层负责的逐级责任制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了相关人员培训。

二、落实制度,合理改善。

“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活动”中,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诊疗责任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首诊首问负责制;建立新型的住院病人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制,制定诊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住院制。二是改进服务流程。门诊大厅和各门诊候诊区增设导医和分诊护士,在各楼层增设挂号收费窗口,实现了分楼层挂号缴费,同时全面开展电话、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减少了门诊拥挤现象;在病人挂号、就诊、交费、检查、取药、住院等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简化程序,减少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实现门诊“一站式”服务;实行分科、分层、分散候诊,加强力量维护好门诊、急诊秩序,减少病人围观,提高诊疗质量;推行“一医一患一诊室”、“一护一患一诊室”的诊疗模式,开设简易门诊,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工作制,对病人提供各环节服务;常规检查取消预约,随到随做。三是开展延伸服务,各科开展电话咨询服务,减少病人往返医院的次数;专门成立病人随访办公室,对出院病人实行电话随访,并将反馈意见记录在案;通过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开设医患交流平台,实行医务公开,解答公众咨询;建立城乡、社区医疗机构联系点制度,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定期组织高职称专家到黄河社区医院开设专科、专病门诊,开办常见病、慢性病防治讲座并现场免费行医,极大的方便了社区患者。四是医护人员加强了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病人门、急诊到出入院始终贯穿人性化服务和心理支持服务,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同意权。五是专门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护士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注重落实整体护理,经常性的对护理病历进行评比,合理简化病历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每天下病区对危重病人的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检查;制定护理差错和安全管理报告制度,鼓励护士主动报告差错和问题,并及时召开护士长例会予以批评和纠正。

六是提高了急诊服务的高效性,建立了畅通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我院对急诊科进行不断改善,形成独立的急诊区,急诊区由急诊内、外科、急诊icu、抢救室、观察室、急诊药房、急诊检验等组成,设有120急救呼叫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急诊科人员相对固定、医生均是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急诊科坚决落实不推诿病人,不拖延时间的原则,对危急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并实行首诊负责制。七是尽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使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13天,术前平均住院日不超3天。八是改善服务态度,向病人提供微笑服务,做到挂牌上岗、礼仪端庄、态度和蔼;虚心听取病人意见,作出合理解释和指导;努力促进医患沟通和交流,提高服务标准,擦亮医疗服务窗口。九是严格控制治疗费用,落实检验检查结果同城互认制度,医务公开制度;严格实施“三合理”规范;完善单病种限价管理制度,确保病人医疗费用增幅低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十是建立信息反馈和服务持续改进机制,继续完善行风监督员沟通会制度,坚持不懈的做好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建立医德医风监督员队伍,门诊设立“病人就诊意见箱”、投诉电话、定期召开的病员座谈会,利用医院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并逐一梳理后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使全院医疗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医院及科室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服务质量标准及评价、监督、奖惩体系。

三、寻找不足,继续整改。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我院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制得到较好的改善,但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院内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病人交通工具的停放需求,经常出现交通拥挤、堵塞现象,给来院就诊的病人带来不便。二是门诊电梯数量不足而延长了病人的就诊时间。三是全院的水龙头、厕所、热水供应装置等公共设施还需进一步改造,以达到感染质量控的制安全标准。四是医务人员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的增强,要坚决杜绝个别医务人员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急躁情绪。三是网上医患交流平台的建设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还不完善,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回答公众咨询。四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五是一些医疗文书内涵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个别病程记录中,三级查房流于形式,对病人重点辅助检查结果无记述无分析,没有体现对患者的告知和沟通。

再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将把“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长期的专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

(一)、要将进一步改善医院的环境,包括停车场的规划、休闲区的美化、门诊科室布局,病房生活设施完善等。努力为病人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医疗环境。

(二)、要对全院的水龙头、厕所、热水供应装置等基础设施进行合理改造,尽力避免手动操作,以满足感染质量控制的安全需求。

(四)、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提高各病区对病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把每次检查结果随院例会下发公布,对发现的问题追究到人,按院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

(五)、要更好的推进黄河社区医院便民行医的窗口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要做好社区慢病防治工作,建立完善健康档案,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六)、要点建立医患网上交流平台,开通专家咨询热线,更好的方便患者就诊。

我院将把培养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断开展服务意识专题教育和评比服务标兵活动,努力提高全院的服务标准。要规范服务体系,规范职工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把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作为工作重点。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职业道德,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