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精选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5:52:46 |
- zdfb |
- 14页
编写教案是为了将教学过程系统化、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通过学习这些教案,你可以提高你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
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但到157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主要是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才开始下降。到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88%,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也可让两个小组就此问题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反驳,教师归纳小结。
(活动)大屏幕展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讲述)人是生产者,但同时人也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而且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正如表中所列内容,我国每年的新增财富中,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总量,很多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
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沉重的负担,势必限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人口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所以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大屏幕展示投影片明确重点):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请大家读p11页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思考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会带来哪些好处。
(教师归纳小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到1988年底,近30年全国少生2.5亿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同时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我国的粗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人数也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已经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承转)我国不仅人口多、增长快,而且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区也不平衡。
(板书)三、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大屏幕展示投影片。
国家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亿)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96012.95。
俄罗斯17001.5。
美国9302.5。
让学生计算我国、俄罗斯、美国、巴西的人口平均密度并比较分析我国人口平均密度情况。
(活动)大屏幕展示投影片:我国人口密度图,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观察:
(1)此线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密度有何不同?
(3)东部和西部的人口、面积各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
(4)总结一下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有些地方可达500~600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学生讨论:
(1)人口东西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从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讨论)。
(2)能否用迁移的方法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从人口分布应与生存环境相适应角度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引发争论,教师给以鼓励并小结。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四方面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很庞大,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板书。
一、人口数量。
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三、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
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
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生: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
师: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
生: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进行展示)。
(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结论: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老师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进行展示,根据折线图得出结论。)。
结论:。
二、我国人口增长快。
课件展示:中国、叙利亚、阿曼三国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的对比图。1、我国人口增长原因:人口基数大。
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讨论: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对我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资金积累困难。
2、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增加。
3、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
4、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5、就业形势严峻,由于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结构性失业突出。
6、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
7、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压力增加,也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重。
3、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
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实行计划生育。
提高人口素质。
过渡:人口的数量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那么人口的分布会不会对经济也产生影响呢?
三、人口分布。
课件展示“中国分省区人口密度图”,引导学生根据图例看图,思考问题:
1、人口密度如何计算?
2、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3、你认为人口密度的这种分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略)。
[教学点评]。
我国的人口,是中国地理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同学们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学生比较了解和熟悉的,执教老师让学生在统计、绘图等活动中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培养学生绘制图表的能力。特别是通过课件中三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统计对比图的展示,得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这一结论,可谓水到渠成,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高。
我国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这一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三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1/5。
人口1/3。
稻谷70%。
棉花1/3。
淡水鱼60%。
轻工业产品1/2。
工农业生产总值2/3。
[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这些都是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长江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长江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长江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1998年长江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长江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长江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异常。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长江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长江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长江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长江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长江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长江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注意:要说出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四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区别。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长江、黄河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a新课引入。
(设计意图:以音乐带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b、让我们先整体认识一下长江:(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长江有整体印象)。
c、这就是多面的长江,真实的长江,接下来让我们更具体的认识她。(设计意图:语言过渡)。
d、展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阅读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的学习有方向,学习目标明确)。
(一)展示课件:(自主学习一)我国第一大河,完成以下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落实基本概况知识。
(3)学生活动,图上进行填充。(设计意图: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训练学生读填图能力)。
(课堂检测一)(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二)。
读课本第42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落实基本概况知识。
(3)探究活动。
(课堂检测二)(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f、通过学习我们应理顺如下逻辑关系:思考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设计意图:设问过渡)。
(自主学习三)治理与开发。
充分阅读课本42页—44页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完成以下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落实基本概况知识。
(3)探究活动。
g、长江毕竟是养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她给与我们的还是很多,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黄河。(设计意图:过渡、达成学习目标)。
h、长江还有存在其它问题,请同学们阅读44页“长江洪涝灾害救援情景”(设计意图:过渡、完善学生对救援情景问题的整体认识,达成学习目标(三)长江的综合治理)。
i、让我们总结,学有所成,学有所想,学有所问。(设计意图:课堂总结)。
j、剩余时间同学相互间交流、提问、巩固新知识,有问题还可问老师。(设计意图:巩固新知,找出不足,课后延伸。)。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五
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视频内容为多民族舞蹈《大地春晖》),请大家看一段录。
板书: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构成与数量。
【承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生(56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回答屏幕上的问题。请生回答。出示答案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3人口超过四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4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出示图片归纳知识。
三、民族文化。
【承转】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手上的人民币,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对照一下屏幕上的各族文字,看看人民币上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学生活动:对照文字。蒙古维吾尔藏族壮族。
【承转】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让我走进民族村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播放图片。
思考:为什么有的民族喜爱-,有的喜欢赛龙舟?师:出示答案。骑马是北方草原牧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当地具有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活动能锻炼提高骑马的技能因此盛行-。南方地区气候暖湿,多河湖海湾水域,舟船是当地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因而人们喜欢赛龙舟。
四、民族分布。
请大家读课本19页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充分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板书)。
五、中国的民族政策。
【承转】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那么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是如何管理的呢?这就涉及到民族政策问题。请学生读课本,回答我的民族政策。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他们虽然人数较少,但同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56个民族,犹如56枝花盛开在祖国大地上,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断努力,奋发进取。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六
1、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三、教学流程设计。
【揭示课题,直入主题】。
【提出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地理计算能力。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指出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人口分布】。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看图思考(同桌之间互相协作)。
完成课本p31活动题(大致5分钟)。
活动第一、二题由学生直接计算。第三题引导学生先看图例明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再来看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首先找出人口密集区,人口稀疏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学生归纳总结出人口分布特点后,叫几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老师强调:中部、南部平原区,主要的平原是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2、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总结。影响一个地区人口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与城市分布、资源分布等。
分析完这个题之后呢,让学生齐读31页课文,指导学生划出重点知识点。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东北地区以前被人们叫做“北大荒”,人烟稀少,那么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何成为今日的人口稠密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呢?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造成东北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我选的是一部热播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部分,它刚好讲述的是闯关东的时代背景,这样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大家都知道东北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之一,请同学们在课本32页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上找出东北主要的少数民族所分布的位置。师生互动:老师说哪个民族让学生找哪个民族,通过看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分布最广的民族。完成师生活动之后,让学生看多媒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各个民族的分布。让学生对各民族的分布,有更深刻的印象。给出一张满族特色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找一名学生朗读《旗袍与旗装》,增加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活动:
课本33页活动题以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主,由学生小组间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回答相关问题。学生们回答完后,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前面学生所回答的情况,带领学生看多媒体课件,看两个民族的习惯和传统文化以增长课外知识。
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现在会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来分析一定的地理方面的问题,另外我们了解了不同少数民族它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分布】。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东北有哪些城市吗?你们知道这些城市是怎样分布的吗?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好,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说的都不错,但是比较杂乱,那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从地理角度来系统分析学习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学完之后你将有所收获。
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老师给出一幅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结合课文35页活动题让学生找出相关城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思考课件给出的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给出一张铁路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东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强调每条铁路干线的起止城市名称。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东北城市的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分布,特别是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文字,归纳出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出示课件加深记忆。
老师提示:结合前面学习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出示课件,加深理解。
小结:给出本节课的一个学习框架,让学生填空,目的是对本节进行梳理,加强记忆。
课堂检测:
一、猜猜我是谁。
1.在东北的三大平原中我的人口密度最小。我是__三江平原_______。
2.我是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的省区。我是____辽宁省___。
3.我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我是____满族_。
4.我连接了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我是__哈尔滨_____。
二、能力提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中南部人口较稠密的原因。
教师总结:中南部以平原为主;农耕发达;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以及重难点(理解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自我介绍,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2、以趣味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3、全面介绍地理的内容、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
地理在教学中是通过大量的幻灯图片,从学生接触到的地理知识或地理现象入手,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地理,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近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初步知道学习的方法,就是我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教学流程:
一、自我介绍。
二、视频播放。
三、图片展示获取信息。
四、趣味激发:猜猜看,这你会吗?
1、中国的面积有多大?
2、泰坦尼克沉没在哪里?
3、五岳中的南岳指哪座?
4、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5、《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
6、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是?
7、谁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8、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9、北京和东京相差几小时?
10、大气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00m,温度如何变化?
11、如何在野外判断自己的方位?
方法1:使用罗盘,即指北针;
方法2:房屋坐北朝南;
方法3:植物观察法:
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为南方,长苔藓的方向为北方;
方向4:动物观察法:蚂蚁洞口:朝南开。
蝎子洞口:朝北开。
挑战诸葛亮,你行吗?
1、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2、火烧葫芦峪与对流雨。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对流雨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地理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至于具体原因,我们学习了气候之后,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生活中的地理: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地理问题?(生活中的地理)。
(一)地理与日常生活。
教学中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展示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合作探究:我国南方、北方居民的主食有何不同?为什么?
(二)地理与生产建设。
主要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入手,重点列举了欧洲发达的国家“荷兰的风车”,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荷兰农牧业的影响。
想一想:建设服装厂、乳品加工厂该如何选址?
(三)地理与风土人情。
展示大量的地理图片,从服饰、体育活动等入手观看不同地区的风俗活动。在授课时,我以“阿拉伯服饰”为重点,分析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对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非常感兴趣,老师引导学生学好地理能更好的做到“入乡随俗”。
五、“怎样学习地理”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提出必要的学习要求:
1、课前:准备好《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
2、课堂上:
(1)会听,根据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听讲,听重点、难点。
(2)会看,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途径,养成“一手书一手图”的习惯。
(3)会记:对重点知识做好标记,同时也要做好笔记。
3、课下:及时复习所学知识,认真完成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八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亚洲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完成p5活动4、5题。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九
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和《中国人口的增长》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同学们或许只是从平时这些小事中深感我国人口之多,但具体深入的情形并不是很清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教师指导读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根据人口增长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2000年有12.66亿,2010年达到13.40亿。
(2)增长速度过快。由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学生讨论: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1982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曲线明显变缓,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算一算,想一想。
让学生从“国家”到“自身”真切地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坚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多一个弟、妹,会使家里人均收入下降,影响自己的成长质量。
4.用一系列漫画(或做成课件)分析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影响:
(1)第一幅画:原始自然环境,其中有森林、草场、河流、小鸟等各种动物,有一个人在一小块田地里劳作。
(2)第二幅画:若干年后,人口数量增加,环境不变,如果人们要生存,他会怎么做?(完全自然条件下,没有现代科技)(砍树、开荒)。
(3)第三幅画:如果人口继续增加,人们如何生存?生活水平如何提高?
此四幅漫画说明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经济产生的影响。回到第二幅漫画,提问:如果人们不通过开荒增加耕地,能不能采取其他方式来养活自己?(依靠提高单产来解决)。
教师: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5.举例说负面。
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补充更多的实例。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人口东多西少。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来总结。
2.(师问)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生答)东部的江苏省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沿海,基础设施好,城镇和产业密集,经济发展较快,因此人口密度大。而青海位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所以人口稀少。
3.(讨论、交流)针对课本p14“活动2”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小结:人口的分布有其必然的自然、经济原因,人口的流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合理的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搬迁。政府应加强管理并正确引导,使人口有序流动。
四、课外作业。
1.【人口调查汇报】请各活动小组的代表介绍你们所作的村组的人口资源调查,提供以下数据: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2.【分析】说说家乡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人口密度大,有的村组每平方千米超过千人。)。
3.【举例】这种人口状况给家乡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回答:人多,耕地少,农民增收难;农村闲散人员多,麻将泛滥,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村镇进入入学高峰期,教师缺编,教学设施落后,大班教学,影响教学质量……)。
4.【想一想】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同学认为根本的解决措施是什么?(学生回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于国于乡于己都有利。)。
5.【宣传活动】近期进行一次“介绍计划生育好处,唤起民众的人口忧患意识”的宣传。(说明: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黑板报等,要以浅显的道理,身边的鲜活事例,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宣讲。)。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十
style="color:#125b86">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三、京杭运河。
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重点: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叫外流区、内流区?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
(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那么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学习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
(提问)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哪个气候区?那里的气候有何特点?
(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学生对照图讨论。
(展示并总结)在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上画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并出示乌鲁木齐的气温降水图,得出结论:我国内流河主要流经非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少雨。
(提问)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高山上冰雪融水。教师可补充:部分来自山地降水。)。
(提问)根据内流河河水的来源,分析内流河的水量在一年中有什么变化?(春季随气温逐渐增高,冰雪融化,河水增多;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河水最丰富;秋季冰雪融水减少,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最少,甚至断流。
(讲述)正是由于内流河流经非季风区,这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所以内流河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而且河水被大量蒸发.流量迅速减少。因此内流河的流程短,很多河流中途消失。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识认季节河的符号,并且在内流区中找出弱水和塔里木河两条季节河。
(学习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在内流区中找出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景观图片两幅。塔里木河位于我国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汇集而成,全长2179千米,仅次于原苏联的伏尔加河(3530千米)、锡尔——纳伦河(2991千米)、阿姆——喷赤——瓦赫什河(2991千米)和乌拉尔河(2428千米),为世界第5大内陆河。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它的汛期短,在7~9月水量;10月以后水量大减;由于上游源于高大山地,干流沿山麓地带分布,下游多季节河。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的灌溉图片两幅。塔里木河是塔里木盆地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展示并讲述)展示塔里木河各水文站不同年代径流量表格。从表格上我们看出了什么呢?(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由于上中游沿岸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大增,再加上近年来塔里木河中游沿岸大量盲目引水开荒,又大量的浪费了水资源。
(展示并讲述)展示胡杨树的两幅图片。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的说法。而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几十万亩胡杨林枯萎死亡。除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沼泽、芦苇和红柳等消失。沙漠蔓延趋势逐年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及下游5万多人的生存,那里的耕地面积由60年代的5万公顷,减缩到现在的1.4万公顷。由此可见,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学习南方大河——珠江)。
(过渡)我们已经从整体上了解了我国大江大河的分布、分类及特征。在众多的大河中,长江、黄河跨地区范围广。我们将在以后两节中详细了解。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南方的大河珠江。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景观图。珠江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
(展示并讲解)展示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汇合而成。
(提问)珠江的位置有何特点?结合地形、气候,想一想,珠江主要水文特征是什么?(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季长,所以珠江的风期最长,水量丰沛,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七倍。珠江流经地势二、三级阶梯,加之水量丰沛,因此水能丰富。)。
(提问)目前建立了哪些水电站?(答案略)。
(提问)珠江不仅水能丰富,而且航运价值也很高,为什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回答很可能会多种多样,但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如南方水量丰沛,利于航运;经济发达,需求航运沟通海洋,海河联运,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地处对外的前沿等等都应该鼓励赞扬。)。
(学习京杭运河)。
(过渡)前面介绍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的人工河流。其中有一条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人工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展示)京杭运河景观图片。从图中使学生了解运河河道的宽阔、航运的繁忙、沿岸经济的发达。
(展示)京杭运河图。边演示边讲解京杭运河的起始点、长度、流经的省市、沟通的水系等内容。
(讲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就在公元前485年起开凿邗沟,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奠定了大运河的初基。这段运河的开凿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历史了。到了隋朝,隋文帝建都长安(今西安),由于供给京师的粮食主要靠黄河运输,而黄河上又有三门峡阻隔,运粮十分不便,京师的粮食供应有很大的困难。一遇荒年,京师军民就没有饭吃。公元594年,由于连续几年的荒年,隋文帝不得不带领京师军民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当时已迁都洛阳,为了从外地调运粮食到京师,并到扬州看“琼花”,就征集几百万民工,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从长安到扬州沿渠修筑御道、离宫。同时还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连接卫河,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达北京。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又拓宽浚深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直达余杭(今杭州),两岸宽达十余丈,能通“龙舟”。至此,南北大运河全部开凿完成,成为我国历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展示并讲解)展示京杭运河地图(多彩地图)。京杭运河历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但因流经地区地势高低悬殊,黄河泛滥等原因,河道易被淤塞。199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运河的运输地位下降,多段河道废弃。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运河南端还延长了7千米,使运河船只可以进入钱塘江。目前,运河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学习内流湖和外流湖)。
(过渡)以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各类河流的特点,最后学习我国的湖泊。
(展示)中国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图,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内流湖,什么是外流湖。
(讲述)天然湖泊遍及中国各地,其名称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湖”、“池”、“漾”、“海”、“错”等之称。湖泊也有内流湖区与外流湖区之分,其分界线与内外流河的分界线大致相同。外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小的淡水湖为主;内流湖区以含盐量较大的咸水湖为主,但青藏高原上有一些淡水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十一
三、海洋和岛屿。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海洋和岛屿。
〔活动〕读课本图1-4。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东亚――蒙古、朝鲜。
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
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
西亚――阿富汗。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北亚――俄罗斯。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教学后记】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十二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2.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我国工业发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教学过程。
【导入】工业。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苏州的经济发展是在全国名列前茅的,那么苏州的经济到底有多强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数据(投影展示)。
转:通过同学们新闻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苏州的经济位列全国第五,单论工业更是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第二,可以看出我们苏州的经济确实很强,其中,工业的贡献很大,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
【讲授】工业及其重要性。
1.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什么是工业?
(2)工业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我国的工业分布情况如何?
2.教学引入:以汽车生产为例,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学生教师共同总结什么是工业。
请同学再举一个工业生产过程的例子。
3.小组讨论:请同学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结合图片,举例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
教师讲述:目前,我国的工业概况,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过程中。
中国的工业发展迅速,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展示图片:正在研制生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视频展示相关新闻视频,让同学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贴近生活,学生思路易于打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小试身手:。
教师展示《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均工业总产值图》,学生分组探究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思考问题:(1)人均工业总产值最少和最多的省区分别是哪几个?
(2)比较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讲授】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引入: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高科技产品我们用的很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通讯产品等)。
猜一猜:展示几组高新技术的图片,分别请同学猜一猜是哪一类高新技术。
设计意图:通过竞猜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读图分析。
(教师)我国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请同学观察图4.25“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回答:。
1.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
2.找出我国高新技术中心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大中城市。
设计意图:乡土地理是学习地理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因素,灵活运用到自己家乡的高新区发展,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活动】梳理归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减少环境污染倡议书50字(通用10篇)
- 2023年保护环境低碳出行倡议书(通用8篇)
- 2023年烟草工作报告心得体会(优秀14篇)
- 2023年4s店服务经理工作心得体会(精选11篇)
- 看到儿女幸福的感言(十七篇)
- 初中政治教案(汇总10篇)
- 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心得体会(优质9篇)
- 升学宴精彩主持词简短(大全12篇)
- 2023年初中生物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及总结(模板16篇)
- 医保局个人工作总结简短(优质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