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通用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1:25:39 |
  • admin |
  • 14页

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教案的设计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学过程的规划和组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要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课前活动:

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操场的东墙一直到西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走到学校小操场的南墙大约是100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

教学过程:

一、多元复习、需求导入:

(一)多元复习。

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

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

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米m,厘米cm。

(二)需求导入。

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

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

(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

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

(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2)老师找到了一些用千米作单位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长城全长大约6700千米;地铁1号线全长大约30千米;珠穆朗玛峰大约高9千米;地球的最深点在斐查兹海渊,深度大约为11千米。

(3)说说测量什么长度时适合用千米作单位?

小结:特别长、特别深、特别高……。

3、猜测1千米有多长。

同学们猜一猜1千米有多长?同学们谁猜的对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三、推算联想、感悟“千米”

1、在手拉手活动中,初步感悟1千米。

(1)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吗?用手比一比。

(2)请5个同学手拉手,说说大约有多长?

(3)10个同学手拉手呢?100个同学呢?

(4)1000米有多长,需要几个同学手拉手?

(1000米很长很长……)。

2、通过教室的长度累加,再次感悟1千米。

(1)知道咱们的多媒体教室有多长吗?咱们手拉手量一量。

(2)算一算,1000米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排列在一起的长度?感觉怎么样?

3、借助学生的活动体验,进一步感悟1千米。

(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走完100米跑道,大约走了多少步?

(2)小组汇报: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是100米?

(从学校操场的东墙一直到西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走到学校小操场的南墙大约是100米。)。

(3)照这样计算,1000米要走几次?大约走多少步?

(4)走10个100米的距离和走2000步的距离大约都是1000米。

4、以周围环境为素材,深入感悟1千米。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从学校出发到哪儿的距离是大约是1000米?

(2)展示长度是1000米的路线。

出示图片:从学校门口到京深海鲜城的距离大约是1000米;

从学校门口到肖村的火车道距离大约是1000米。

5、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1)1000米也可以写做1千米。不过,1000米和1千米听起来不太容易区分,谁能想个办法通过不同的朗读,把它们区分开。

出示: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2)我们之前猜测1千米的长度对吗?

(3)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1千米=1000米1km=1000m。

小结:1000米也可以写作1千米。

(4)填空。

2千米=米3000米=()千米。

6000m=()km12km=()m。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从学校门口到宋家庄地铁站口大约2()。

(2)一支铅笔大约长18()。

(3)学校的旗杆大约高7()。

(4)中国的领土从东到西最远大约长5500()。

2、计算。

(1)一节地下管道的长度是20米,()节管道的长度是1千米。

(2)公共汽车1站大约长500米,()站之间的距离是3千米。

3、解决问题。

600米。

学校足球场。

350米700米400米。

图书馆小明家。

650米。

4、丰富知识。

(1)还有比千米更大的单位,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光年)。

(2)读一读: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的距离,它是由时间和速度计算出来的,光行走一年的时间叫“一光年”。即约九万四千六百亿千米。

五、畅谈体会、课外延伸。

1、请同学们谈一谈,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课后用步测法测量:

(1)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2)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板书。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二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三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体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鸡婆婆的生日,公鸡兄弟俩给外婆准备了两盒礼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着小盒的礼物,弟弟拎着大盒的礼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轻松,而哥哥却越走越吃力。

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猜一猜两盒礼物哪一盒重吗?

谈话:今天老师把这两盒礼物带来了,我们也来掂一掂。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两盒礼物到底有多重呢?(用秤称)。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认识秤。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秤吧?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盘秤(多媒体演示),上面的盘子叫做托盘,把要称的物体都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有10个数,一根指针,字母kg)。

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kg)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就是1千克(多媒体演示),指到几就是几千克。

多媒体出示用盘秤称西瓜、白菜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质量。

2.掂一掂。

谈话:刚才我们用秤称出了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一样重,都是1千克。1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试一试。

小组轮流掂一掂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

指名分别掂三个盒子,找出其中1千克的盒子。

3.称一称。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给外婆过生日,小白兔也想给外婆过生日,它想准备苹果、黄瓜、土豆各1千克,你能帮助小白兔称出这些物品吗?(把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土豆、黄瓜分发给各个小组)。

反馈时,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千克苹果的个数。

5

6

7

4

1千克土豆的个数。

10。

8

7

6

1千克黄瓜的个数。

3

3

3

3

启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小组称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1千克的同一种物品,由于它们大小不一样,数量也可能不一样。

4.估一估。

提问:(拿出鸡蛋)能估一估多少个这么大的鸡蛋大约重1千克吗?

验证:1千克鸡蛋到底有多少个呢?怎么办?(称一称、数一数)。

谈话:(拿出1个鹌鹑蛋)掂一掂,比较一下1个鹌鹑蛋和1个鸡蛋哪个重。

提问:1千克鹌鹑蛋的个数和1千克鸡蛋的个数哪一个多?1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

三、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估体重。

谈话:谁愿意来称称自己的体重?(称两个学生的体重并告诉学生)。

提问:(指一个体重约在前两个学生之间的学生)你能根据前两个学生的体重,估一估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利用“轻一些”“重一些”等语言来引导学生估计,并称出第三个学生的体重进行验证)。

提问:你能根据刚才几个同学的体重,估一估自己同桌的体重吗?

请一个学生来验证同桌的估计。

要求:知道自己体重的同学,直接告诉你的同桌他估对了没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体重,课后可以用秤称一称。

2.找体重。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俩去了外婆家,那里有很多动物,他们来到一座小桥边,发现一个牌子(限重300千克),看桥的小松鼠拦住了他们:“要想过桥,你们必须去称体重!”于是他们一起去称体重了。

提问:限重300kg是什么意思?

出示:

老虎2kg。

大象70kg。

公鸡40kg。

小狗200kg。

小鹿900kg。

学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提问:你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收获吗?(完成板书:认识千克)。

谈话:我们要想真正结识“千克”这个朋友,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千克”录像片断。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四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呢?它与哪一部分知识有关呢?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分数的探究欲望。)。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方格:

师:谁能看着这幅图说出一个分数?

生:师:你能自己到讲台上用阴影部分标出这个分数吗?

……。

师: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都能用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从平均分的8份中取出两分,所以都用表示。

师:你还能在这个图中找到别的分数吗?又怎么用阴影部分来表示你找到的分数呢?

生:……。

一个同学说分数,另一个同学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五

教材是在学生认识整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简单问题出发: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怎样表示呢?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这个讨论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原本学过的数不够用了,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出分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素材,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练一练”等,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学好本节课知识对后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六

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以及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们渐渐从一个个无忧无虑的儿童成长成为懂得了压力和自律的少年,同时也在时光的洪流中收获了不少与年龄相称的反省。

初中两年来,的改变无疑是在初二的下半学期。从这时,我们渐渐接受了会考带来的紧张气氛,也慢慢承受了逐渐增大的压力。在家长的言语和老师的教诲中,我们开始明白,中考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在初三来临之际,为了赶上其他同学的步伐,我深知现在不同于以往,所以要对自己做出一些总结和反省。

【一】分析不足。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习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漏洞。

1.在课堂上,虽然老师讲的内容不可能全盘吸收,但是在回家复习这方面,我做的还不太尽人意。

2.在考试时,有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

3.老师讲完的卷子、活页之类,讲完后不能做到及时分类、整理和装订。

4.在周末完成作业后,有事不能做到自觉复习、预习。

关于各科目的一些缺陷:

一.语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是作文还是课内阅读,都完成的比较轻松。但是课外阅读的强度还不够。

2.在课外积累方面,尤其是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

二.数学。

1.缺少课外难题的训练。

2.自我总结能力尚欠提高。

三.英语。

1.语法训练欠佳。

2.需加强课外阅读能力。

四.物理。

1.接触题型不够多。

2.课堂笔记的条理性需要加强。

【二】制定措施。

针对上页提出的不足,需要提出几点改正的措施。

(一)整体措施。

1.课后回家做到条理化的复习。

2.考试时要做到专心。

3.对于老师讲完的卷子、报纸等要做到及时装订和整理。

4.周末不能度过的浑浑噩噩,要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争取多学一点课外知识。

{二}具体计划。

语文。

1.加强课外阅读。

2.闲时多翻翻字典,积累一些生僻字、词语。

3.找一个本子,专门积累课外的古诗词及文言片段。

4.拥有自己的现代文摘抄本。

5.在完成老师要求的作文基础下,每周多练一篇习作。

数学。

1.在完成书上练习题的基础下,寻找课外习题来增加掌握的题型量。

2.尽量寻找一些难度系数相对较大的题型。

3.从整理笔记入手,加强自己分析问题以及总结题型的能力。

英语。

1.在将书上内容吃透的基础上,争取多做课外阅读。

2.阅读一些总结性的初中语法书籍。

3.增大词汇量。

物理。

1.寻找课外题型。

2.增强笔记的条理性。

化学。

1.熟记化学元素周期表。

2.熟记化学概念。

3.多接触课外化学题型。

【三】奋斗目标。

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大家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更不能放松自己,而是更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指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前进。

【主要目标】。

1.年级排名要求:前20名。

2.直升兰化三中。

【次要目标】。

1.尽量提高课外积累量。

2.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七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上)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节《周长的认识》。新课标里提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本课时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分别为:

1、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能指出具体图形的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红领巾、直尺。

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测绳、卷尺、彩笔、直尺等。

二、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赵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探索研究,引入概念。

重视创设情景。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赵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问题情境,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赵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了澡盆、地图、树叶等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给了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让学生量一量头围、腰围,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具体操作后,教师揭示了周长的概念,学生对周长有初步认识之后,出示学生课前准备的叶子标本、纸剪的各种具体图形,让学生动手描一描、画一画这些图形的周长,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类化,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

3、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赵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达标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测量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学生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因势利导,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本节课赵老师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讨论要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怎么办?讨论有两种情况:1、用绳子套在图形上量,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2、量出各条边,再把各条边相加。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但是具体要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图形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如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学生在自身的探索讨论下很容易的就求出了这些图形的周长。

在学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新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化,而现实生活中正正规规给出长宽求周长的例子少之又少,为了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唯一,不总结公式。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把图形套在方格中,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形,并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数出不规则和规则图形的周长。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图形的周长和图形大小无关,只和组成图形的边长有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2、新课标里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回家求出饭桌和地板砖的周长,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如:让学生摸一摸树叶、红领巾的周长时,不要一会是边线,一会是长方形;在给周长定义时也说成是图形一周的总和叫周长,而完整的应该是图形一周的长度的总和叫做周长。

(二)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如在测量头围、腰围时可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进行测量。测量时不应该在衣服的表面来测,这样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

(三)课上讨论的时间少了点。应该把讨论和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行,不要把讨论当成一种形式架空了。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八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认识。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一)成功之处:

我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努力体现一个宗旨——“活动与探究”。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以及猜测等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1、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去感受1克的重量,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感受1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教师及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探索的学习气氛,开展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从而在头脑中建立1克的概念。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数学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2、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学生带来的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

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一定要学好它。产生学习需求。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而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学生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辩论,当学生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学生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包办代替。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

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九

讲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里秋游呢。看,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

1.(课件出示两个学生,草地上摆着两杯水和四个苹果)师:怎样把这些食物分给两名同学。

生:每人一杯水。

生:每人两个苹果。

师小结:真好。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

2.(出示1个蛋糕)。

师:可是,一个蛋糕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

生:能。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呢?生:每个同学分得一半。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分呀?

生:用刀从中间分开。

师:(多媒体展示将苹果切开的过程)同学们看看,是这样分吗?生:是。

师:用手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这一份是吗?(是)这一份呢?(也是)。看来呀,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师:可是,蛋糕的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把蛋糕分成了几份?

生:2份。

师:它的一半,也就是其中的'一份,我们也可以说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课件展示二分之一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和意义)。

师:同学们,这一份是蛋糕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生:也是二分之一。

师:这样看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

生:二分之一。

小结:在分数二分之一中,中间的这条线,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二分之一的意义)。

2、折出二分之一。

出示课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二分之一的涂上颜色。

3、展示。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同学们,他分的时候是随便分的吗?

生:不是。

师:那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真棒,哪些同学是这样折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他是这样对折的,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吗?

生:是。

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涂色正好是其中的一份。

课件出示。

师:这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如果把蛋糕重新分,应该怎样分?生:应该把蛋糕平均分成三份。

师:那每个小朋友得到的是多少?

生:每个小朋友得到三分之一。

师:真棒。谁能把刚才的分法连起来再说一遍。

生:把蛋糕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课件展示)。

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蛋糕的三分之一的。

(三)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你能用纸,折出你想要的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折好后,教师拿出展示,分别问学生,这是几分之一,你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说出其他分数的意义。

小结:同学们,刚才的蛋糕、长方形、正方形,我们都可以把这些物体看做是一个整体,把他平均分成的两分、三分等等,我们可以概括成“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说是它的几分之一。

1、读出或写出下列分数。(此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用投影展示学生成果)。

2、判断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能用阴影部分表示吗?能的用分数表示出来,不能的画叉。

3、判断题。(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有不同意见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4、说出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6、思考题。看图,说说在图中所占的面积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十

1、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4、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出发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结合跑道,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观看动态视频,感受1千米的产生。

第二幅情景图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我把这项活动安排在了课前。在我校操场的北端有100米的跑道,我以做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沿百米跑道走一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步数。

课堂上,我组织大家交流:

如果沿着百米跑道,走一个来回是多远?怎么走能走出一千米呢?

如果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大约用了2分钟,1千米呢?

通过推算1千米要用的时间和步数,理解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事实上,我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利用圆形跑道,怎样走出1千米的路程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说明1千米有多长;结合课前的实践活动,推算出步行1千米要用的时间,是对“1千米”的感知,从而加深了对“千米”的理解。

三、从校外旅游出发体会千米。

有两名同学想去校外寻找“1千米”的路程,他们来了一次校外旅游。

他们从海港一小出发,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这就是他们的路线图,这是他们记录下来的数据:1千米、700米、1500米、2千米。

首先请同学们将各数按一定顺序排序,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在考查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路线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哪两个地方的距离是1千米?我们发现从学校到信达的距离是1千米,通过计算还能得知从信达到医院的距离也是1千米。

这张路线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距离,这比一圈一圈的跑道更加直观,更加接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能加深对“1千米”的理解。

四、学以致用。

我设计的练习如下:课件出示。

这些都以答题卡的形式发给大家,完成这些练习之后教师进行订正。我认为一节数学课必须留给孩子安静的时间,让知识静静地融化、静静地沉淀。

最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一道实践题:和爸爸妈妈来一次小小的旅游,寻找“1千米”的路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明白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本事。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教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民勤到武威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民勤到武威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二)、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步。

方案四:绕学校200米的操场要走五圈。

方案五: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三)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3、想象: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

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

(一)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二)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千米=9000米)。

2、(电脑出示)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3、(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4、(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四、全课总结: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

第73、74页“千米的认识”,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

一根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千米”

既然“米”小了就必须要用一个新的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

(1)平时我们也把千米说成公里。大家打开书,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问: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几个100合起来是1000呢?

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书: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就是()(板书:=1千米)。

(2)感知1千米路程。

我们同学1分钟大约可以走100米,你们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几分钟呢?

3。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教学例1。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

出示:4千米=()米。

教师指导学生想思考过程。

提问:1千米=()米,4千米就是()个1000米,也就是()米。

(2)教学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这道题是把小的长度单位变成大的,又因该怎样想呢?

根据书上的提示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书上。(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填在书上,指名回答,并说出思考过程。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理清题意。

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这条路要划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么?

把这道题目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回答)。

3、做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先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集体评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时还学会了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五、作业布置。

课作:

练习十六第3、4题。

家作:

1、练一练第1题。

2、练习十六第2题。

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概念,并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通过让学生计算每个同学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是几吨?通过推算,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吨与千克的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推理过程相同。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题,而由学生自己试做。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一些题目,以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学情分析。

“吨”是一个比较重的单位,教学中不能像对待千克那样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这就给1吨的观念的建立带来了困难。然而学生对于“吨”也不是完全空白的。首先学生已经建立了1千克的观念,为“吨”的教学准备了数学基础。其次,他们对于生活常见的物品的重量也有一定的体验,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经验基础。第三,“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学生对此不会毫无印象,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生活基础。所以,本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常见物品的重量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由浅入深地建立1吨的观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教师的体重。

学生自由估计。

提问:你为什么而不用“克”作单位呢?

2、引入“吨”。

(1)感受几个大型动物的体重。(幻灯片)。

学生读,想象其重量,同时感受这些重量用“千克”做单位比较麻烦。

(2)出示几个大宗物品,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幻灯片)。

让学生感受物品都很重。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体验25千克大米的重量。

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教师指出: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象:如果让你搬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指出:1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很重的。

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

提问:全班学生的体重有没有1吨?

学生猜测,然后师生共同计算。

指出:同学们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出示图片,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幻灯片)。

提问:80袋水泥重多少吨?

(2)出示下面的图片,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的重量才够1吨。(幻灯片)。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

学生写完后,班级内交流。

2、送给学生的话:(幻灯片:配乐呈现)。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