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官活动教案(精选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02:19:25 |
  • ZTFB |
  • 7页

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案的编写同样需要考虑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文,可以了解到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和思考的细节。

感官活动教案篇一

1、教育幼儿要与人友好相处。

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重点指导操作区和美术区的幼儿活动。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喜欢区域。

活动吗?为什么?

2、教师为幼儿介绍班级中区域的划分和活动规则。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选区进区。

(1)操作区:

指导幼儿用“神秘箱”开展活动,将幼儿搜集的各种物品,放在操作箱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联系感官的灵敏。

(2)美术区。

指导幼儿利用圆形器物、卡纸、橡皮筋等,进行想象和创作,制作“眼睛变魔术”的玩具。

5、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活动。

6、师生共同收玩具。

7、结束。

感官活动教案篇二

1、教育幼儿要与人友好相处。

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重点指导操作区和美术区的幼儿活动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喜欢区域

活动吗?为什么?

2、教师为幼儿介绍班级中区域的划分和活动规则。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选区进区

4、教师指导活动区

(1)操作区:

指导幼儿用“神秘箱”开展活动,将幼儿搜集的各种物品,放在操作箱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联系感官的灵敏。

(2)美术区

指导幼儿利用圆形器物、卡纸、橡皮筋等,进行想象和创作,制作“眼睛变魔术”的玩具。

6、师生共同收玩具

7、结束

感官活动教案篇三

授课地点:多功能厅授课人:安潭静设计意图: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是电视上还是大街上还是家里都可以看到这一年所代表的动物肖像,大家在互相拜年的时候也不忘记带上吉祥物说几句吉祥话,所以对于幼儿来说这些动物他们都不会陌生。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有一个属相,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十二生肖的,另外十二生肖究竟是由那十二个小动物组成的,自己为什么是这个属相,幼儿一点都不了解。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必要从小了解中国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十二生肖,我特别设计了这节课,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我们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

活动目标1、了解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及排列顺序。

2、了解十二生肖是一年一种属相,一个轮回的规律。

3、通过多种娱乐活动,引发幼儿对十二生肖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难点12年一个轮回的规律。

活动准备1、视频《十二生肖的来历》。

2、歌曲《十二生肖歌》、《十二生肖体操曲》。

3、十二生肖故事课件、十二生肖头饰、十二生肖图片、数字宝宝。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中所包含的动物。

1、观看课件,引出生肖概念谈话引入:今天,老师邀请来了一个小动物乐队,它们演奏的.歌曲可好听了,你们想听吗?小动物乐队里都有哪些动物?你们数一数乐队里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放课件,欣赏十二生肖歌曲。)2、总结概括生肖的概念小结:我们看到的这十二种动物,每一种动物代表一个生肖,这十二个动物就叫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属相,你是属啥的?哦,有好多小朋友是属狗的,在场的老师中也有属狗的,我们班的李老师也是属狗的,可是你们的年龄却相差好多,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生肖的奥秘,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探索生肖的奥秘。

二、了解生肖排列的由来,并初步熟悉排列顺序1、老师放课件讲故事,幼儿欣赏,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小朋友们知道十二生肖中哪一个动物在前,哪一个动物在后吗?现在我们来看看十二生肖的故事,就知道啦。

3、总结十二生肖的循环规律小结:原来呀,十二生肖是转着圈排队的,猪年过完了又会从头开始新的一轮,同一年出生的人属相相同,这个规律叫做循环规律,十二生肖转完一轮就是一个循环。一个循环需要十二年。十二年完了以后呢,又从老鼠开始排起。(结合实例解释循环规律)五、师幼互动(巩固循环规律)六、结束活动1、全体幼儿随音乐表演十二生肖歌。幼儿模仿十二种动物的任何一种动作走出教室结束。

感官活动教案篇四

2、发展幼儿触觉、嗅觉、视觉的发展。

3、运用感官知觉做游戏,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

教师自制神秘箱,并将常见物品,放在箱子中。

(一)、导入

游戏“指指点点”,激发幼儿兴趣。

(二)展开

1、展示教师自制的神秘箱,并介绍使用方法:

教师将某一物品放进神秘箱,让幼儿运用感官去探索,猜测箱内藏的是什么东西,仅能运用一种感官。

2、教师请一名幼儿单独参与游戏,幼儿运用某种感官探索箱内物品后,若仍没有猜出,可再利用不同感官继续探索。猜中后换另一名幼儿玩。

3请三名幼儿共同游戏,每名幼儿选择只能用一种感官,猜出箱内的物品,看谁的速度最快。

4、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不同感官猜测物品的感受:哪种感官最灵敏,你喜欢用哪一种感官?哪一种物品摸起来很粗,哪种物品闻不出味道。

(三)、结束

讲评幼儿表现,结束。

感官活动教案篇五

1.知识目标:

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灯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2.过程与方法:

在做品茶和观察蜡烛活动中,能够发现并交流事物的更多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生活,实事求是的习惯。

重难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在品茶和观察蜡烛的活动中能够说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打火机,一大杯水。

学生分组材料:分别装有少量绿茶,红茶,菊花茶的纸杯三个,蜡烛一支,吸管三根。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感觉器官。

学生回答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皮肤感觉软硬冷热等等。

2.授课:

(1)观察蜡烛。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感觉器官,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老师的手中有一个蜡烛,每个小组拿到后用我们刚刚说出的观察方法好好观察蜡烛,并打开实验册第五页把你们观察到的写在实验册上,最后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老师提示观察蜡烛不能用嘴巴尝的方式。各小组领取一个蜡烛开始观察,观察结束后学生回答蜡烛的颜色,形状,闻上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摸上去滑滑的,软软的,油油的。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看到了蜡烛中间这白色的灯芯,那么这白色的灯芯是做什么的呢?(学生回答点火)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把蜡烛点燃,观察点然后的蜡烛,告诉老师你们有没有什么新发现?也不要忘了把你们观察到的记在实验册上。

老师把每一小组的蜡烛点燃,提醒蜡烛点燃后不能直接去触摸但可以将慢慢靠近来感受温度。师:现在好多小朋友都有了许多新发现,但是点燃的蜡烛温度很高,那我们把它吹灭后再来闻一闻它的气味。

老师倒数321,学生把蜡烛吹灭,闻了闻蜡烛的气味,实验结束。学生回答蜡烛会融化,白色灯芯会变黑,有烧焦的气味等等。

(2)品“茶”活动。

老师将饮料发给各小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学生回答,可以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分辨出可乐雪碧芬达。

师:刚刚好多小朋友都正确说出了三种饮料雪碧可乐以及芬达,那么现在老师就增加实验的难度,小组长把眼睛蒙上,其他小朋友给他喝一杯饮料,看看哪个小组长可以猜对。

各小组长用眼罩蒙住眼睛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开始实验,实验结束,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第一次用鼻子和舌头可以猜出来,第二次只用舌头不容易猜出来。

学生回答应该把用好多感觉器官一起观察。(3)挑西瓜。

学生回答看颜色,看花纹,拍西瓜听声音,闻一闻等等。

师: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么以后去买西瓜的时候,每个小朋友一定可以帮父母挑一个非常好吃的西瓜的。

板书。

眼睛。

鼻子。

闻耳朵。

听嘴巴。

皮肤。

感官活动教案篇六

1、用各种感官感觉事物,喜欢科学探究。

2、了解感知器官的重要性。

3、能用语言清楚描述各种感觉,发展表达能力。

音乐、糖果、香水、毛绒玩具等。

一、游戏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小手拍一拍》的游戏,边念儿歌边用手指相应的五官。

二、活动过程。

——请幼儿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眼睛。请幼儿说一说,闭上眼睛和睁开眼睛有什么不一样?(闭上眼睛看不见,睁开眼睛才能看见)

——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没有眼睛就变成了瞎子,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拿出一块糖果,提问幼儿,要想知道这块糖果是什么味道的需要用我们什么器官?(嘴巴)请其中一个幼儿尝一尝这块糖,并告诉大家味道。

——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没有嘴巴,世间的美味就无法品尝。

——教师播放音乐,提问幼儿,我们用什么听美妙的音乐?(引导幼儿说耳朵)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并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一说教师模仿的是什么动物。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没有耳朵就会变成聋子,什么也听不见。

——教师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喷洒一点香水,带领幼儿闻一闻,说一说闻到什么味道,找一找香水味道来自哪个角落。

——鼻子是用来闻味道的,没有鼻子就没有了嗅觉,什么都闻不到了。

——准备一些物体如冰块、毛绒玩具等,让幼儿用手摸,感受触觉。并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摸到的物体。

小结: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没有眼睛什么都会看不见;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需要耳朵来分辨;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各种美食都要经过嘴巴才能被身体吸收;鼻子是用来闻味道的,没有鼻子也不行。皮肤也可以让我们触摸到各种事物,也是身体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

三、找茬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说一句器官作用的话,幼儿纠错。例如:

——师:我能用眼睛吃苹果。

——幼:错错,我能用眼睛看苹果。或者我能用嘴巴吃苹果。

教师总结:眼睛、鼻子、舌头、耳朵、皮肤都有各自的用处,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

糖可以用其他的食物替换。

让幼儿到幼儿园周围进行感官调查,记录用各种感官感受到的事物,进一步了解感觉器官的用途。

益智区:教师准备一个大箱子,把各种各样幼儿熟悉的物体放入箱子,请幼儿来摸,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摸到的物体。

张贴幼儿的感官调查表,让幼儿利用自由时间进行观察、分享。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玩摸、闻猜物的游戏,锻炼幼儿的触觉和嗅觉。

提示幼儿有些东西不能随便乱触碰,例如电插座等,学会自我保护。

感官活动教案篇七

游戏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幼儿的体质。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走过平衡木、渡过攀岩墙,发展幼儿平衡、攀爬、协调等基本动作。

游戏准备:

攀岩墙一面、平衡木一条、荡木一条、跳绳两根、大皮球若干。

游戏玩法:

1、小班:“过小桥”。从起点开始自己独立走过平衡木,到达终点后连续拍球20下,即可获得奖品。

2、中班:“过荡桥”。从起点开始自己独立走过“荡桥”,到达终点后连续跳绳10下,即可获得奖品。

3、大班:“过攀岩”。从起点开始自己独立走过“攀岩”,到达终点后连续跳绳20下,即可获得奖品。

游戏规则:

1、幼儿必须按规定数量完成游戏。

2、一切活动都要幼儿自己独立完成,家长可以提醒,不可以帮助。

感官活动教案篇八

1、认识人体的各种感官,并了解眼、耳、鼻、舌、手的用途。

2、能尝试利用人的感官进行感知,对感知到的信息细心体会。

各种质地不同的球、酱油、醋、香油、盐、糖、三种不同音乐的乐器。

1、激情导入,通过图片让幼儿找自己的各种感官,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五位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呢?(出示图片),看,这就是老师今天请来的好朋友,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猜猜它们能干什么?请你试着在自己的身上找到它们。

2、尝试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感知,体会感知到的信息。

(1)出示三个不同的球,请小朋友用你眼睛看一看,这三个球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

(2)出示三种乐器,让幼儿听每一种乐器的声音,然后闭上眼睛再听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4)出示糖、盐,请幼儿想一想怎么区分它们?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呢?

(5)展示各种质地不同的球,请幼儿用小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有的球光滑,有的球粗糙等)

3、通过小结,让幼儿感受到感官的重要性。

人体感官对我们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有的小朋友却不知道怎样保护它们,以致让它们受到伤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小朋友一定要牢记,保护好自己的感官。

感官活动教案篇九

1、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运用视觉观察物品特征。

常见物品,如:卫生纸、玩具、毛衣等。

(一)导入

你喜欢什么东西?

(二)展开

1、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的特征。

2、教师出示一件教师中常见的物品,请幼儿仔细观察该物品有什么特征,如:颜色、形状、体积大小、给人们的感觉、用途等。

3教师将该物品收起来,请幼儿自由谈论刚才所见物品的特征,教师将幼儿发表的内容记在黑板上。

4、教师在将这件物品拿出展示,请幼儿比较:刚才谈到的特征与物品实际的特征是否吻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可将物品增至二或三个,观察时间依幼儿观察力的提高而减少,然后重复以上步骤。

(三)结束

讲评幼儿表现,将观察用的物品,置于活动区域,结束。

感官活动教案篇十

过程、方法能通过综合运用感官,发现各个感官不同的作用。

能综合运用感官,全方位地认识事物。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眼、耳、鼻、舌、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并了解眼睛比其它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多。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体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的意义。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真实体验。教学准备教师用具各种投影片,苹果、桔子、西瓜各两只。学生用具铅笔、每人带苹果和桔子各一只。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装在布袋中的苹果和桔子让学生猜是什么。

不用眼睛,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你刚才运用了哪些感官?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哪些感官吗?

板书课题。2-3分钟。

2.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更多。

蒙住眼睛感知物体,再睁开眼睛观察物体,看看有哪些是刚才没法知道的。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学生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见表)。

观察物品名称观察物品的特征用到的感官大小形状颜色气味味道声音花纹……。

比较得出眼睛接收的信息多。8-10分钟。

3.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

猜测人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看物体。

体验活动一:看教室里的景物,闭上左眼时有什么体验;闭上右眼时有什么体验。

体验活动二:在自己面前不远处竖直放一支铅笔,交替闭上左、右眼,会有什么体验?

体验活动三:睁开双眼,将两支笔的笔尖相对推进,最后将笔尖对在一起;闭上任何一只眼后重复刚才对笔尖的动作。

4.体验综合运用感官的重要性。

比较仅用一个感官和用所有的感觉器官观察苹果,有什么不同?

综合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一个真实的苹果,看看谁发现的属性多?5-8分钟。

5.拓展知识。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人的感官常常感到不够用,为了突破感官的局限,从古到今,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

(课件出示现代先进的仪器)介绍天文望远镜、听诊器、耳机等先进的仪器。你还知道人们发明了哪些器材来帮助我们去观察。

6.体会保护五官的重要性。

讨论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感官活动教案篇十一

教育目的:

1.认识物体的大小关系。

2.通过视觉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了解递增递减的关系。

3.发展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操作方法:

1.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教师展示工作:粉红塔进行排序,进行错误控制,粉红塔伴随记忆练习。

3.三段式教学:认识最大的、最小的.。

4.请幼儿尝试操作。

5.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粉红塔排序。

错误控制: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拿取粉红塔的过程、粉红塔搭高排序的过程。

注意事项:每次只拿一块,拿时从最小的拿,放时从最大的放。

活动名称:感官——粉红塔3。

教育目的:

1.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做事的顺序性。

操作方法:

1.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教师展示操作过程:粉红塔水平排列,按大小进行排序。

3.请幼儿尝试操作,对粉红塔进行造型。

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粉红塔的多种造型。

错误控制:教师、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粉红塔的造型过程,幼儿拼搭造型后的成就感。

注意事项:注意孩子的顺序性。

感官活动教案篇十二

主题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人体感觉的探索精神及学习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能力及用不同语言表达感官经验的能力。

教育活动:

1、健康活动:身体触觉爱护眼睛。

2、语言活动:故事《颜色真奇妙》小线索大侦探。

3、社会活动:神秘箱假如我看不见。

4、科学活动:嗅觉瓶眼睛变魔术复习8以内数的形成。

5、艺术活动:歌曲《猫戴帽》制作香香袋。

环境创设:

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区角,各种五官表情卡片、娃娃脸谱(无五官)、彩色透明卡、眼镜架。

家长工作:

1、和幼儿一起搜集日常生活中颜色鲜明、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供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探索。

2、外出时注意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感官了解周围环境。

活动设计。

集体活动。

(一)活动内容:社会《神秘箱》。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发展幼儿触觉、嗅觉、视觉的发展。

3、运用感官知觉做游戏,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神秘箱,并将常见物品,放在箱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指指点点”,激发幼儿兴趣。

(二)展开。

1、展示教师自制的神秘箱,并介绍使用方法:教师将某一物品放进神秘箱,让幼儿运用感官去探索,猜测箱内藏的是什么东西,仅能运用一种感官。

2、教师请一名幼儿单独参与游戏,幼儿运用某种感官探索箱内物品后,若仍没有猜出,可再利用不同感官继续探索。猜中后换另一名幼儿玩。

3请三名幼儿共同游戏,每名幼儿选择只能用一种感官,猜出箱内的物品,看谁的速度最快。

4、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不同感官猜测物品的.感受:哪种感官最灵敏,你喜欢用哪一种感官?哪一种物品摸起来很粗,哪种物品闻不出味道。

(三)、结束讲评幼儿表现,结束。

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与人友好相处。

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重点指导操作区和美术区的幼儿活动。

活动准备:

开放音乐之家、超市、构筑区、图书区、操作区。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小朋友喜欢区域活动吗?为什么?

2、教师为幼儿介绍班级中区域的划分和活动规则。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选区进区。

4、教师指导活动区。

(1)操作区:指导幼儿用“神秘箱”开展活动,将幼儿搜集的各种物品,放在操作箱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联系感官的灵敏。

(2)美术区指导幼儿利用圆形器物、卡纸、橡皮筋等,进行想象和创作,制作“眼睛变魔术”的玩具。

6、师生共同收玩具。

7、结束集体活动。

(二)活动内容:语言《小线索大侦探》。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运用视觉观察物品特征。

活动准备:

常见物品,如:卫生纸、玩具、毛衣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喜欢什么东西?

(二)展开。

1、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的特征。

2、教师出示一件教师中常见的物品,请幼儿仔细观察该物品有什么特征,如:颜色、形状、体积大小、给人们的感觉、用途等。

3、教师将该物品收起来,请幼儿自由谈论刚才所见物品的特征,教师将幼儿发表的内容记在黑板上。

4、教师在将这件物品拿出展示,请幼儿比较:刚才谈到的特征与物品实际的特征是否吻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可将物品增至二或三个,观察时间依幼儿观察力的提高而减少,然后重复以上步骤。

(三)结束讲评幼儿表现,将观察用的物品,置于活动区域,结束。

区域活动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与人友好相处。

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重点指导操作区和美术区的幼儿活动。

活动准备:

开放音乐之家、超市、构筑区、图书区、操作区。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小朋友喜欢区域活动吗?为什么?

2、教师为幼儿介绍班级中区域的划分和活动规则。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选区进区。

4、教师指导活动区。

(1)操作区:指导幼儿用各种瓶子、有气味的物品,继续制作香香瓶。

(2)美术区指导幼儿利用圆形器物、卡纸、橡皮筋等,进行想象和创作,制作“眼睛变魔术”的玩具。

6、师生共同收玩具。

7、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