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优秀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9:52:22 |
  • ZTFB |
  • 7页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先梳理出要点,并进行逻辑性的组织。总结范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表现和成果。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一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是涵盖了科技、文化、教育、现代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新兴交叉领域。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结合我们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及实验规划,研究和探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内容,以期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发展状况与所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数字媒体专业创设的时间较早,相当一部分高校都把数字媒体专业当作一门独立的专业创设,经由培养专业人才,大大促进了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过,在国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体制仍是较为简单,教学模式还没发展起来,教学实践等环节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1.1缺乏应用性与实践性课程的创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异于其他专业,其对于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教学体制里,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应占据一定的比例。据数据分析,在校期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制作图像视频的能力经验不多,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而言较少,而且非常欠缺影视制作的经验。这些问题说明了高校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缺少创设应用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因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可创设的专业,很多高校建立教学实践体制的教学时数、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实践的内容就只能停留在验证型与演示型的阶段。学生不知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教学实践体制和社会需要出现脱轨的情况。

1.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缺乏科学性的教学实践体系。

缺乏科学性的教学实践体系是约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的关键。如今,我国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讲授都倾斜在讲解项目或单一问题,缺乏把技术与理论充分融合。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再由设计课程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设计陈旧,实践方法单调,束缚了学生们的发挥,没有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专业的定位。

2.1依循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向社会运送高级的职业技术人员,因此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依循“实用为本、够用为度、必须为主”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为宗旨、就业为方向,办社会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紧抓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向。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吧应用与理论相融合,创设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

2.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作用与主体地位逐渐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高职院校也按照党中央精神,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便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3突出能力为本位。

高职教学的改革可以根据国外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从而突破专科本位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所以,高职教育可按照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来创设新的实践教学与理论基础,研发新的职业能力实训模式,强化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

3课程的设置。

3.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设计内容。

在教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始终以“岗位为依据、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构筑理念,可简单概括为“321”,其主要内容是“三个阶段”,“两个主题”,“一条主线”。“三个阶段”指的是教学计划可分成基础知识、职业能力、能力拓展的训练与培养三个阶段。“两个主题”指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一条主线”是指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主线。

3.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前,高职院校应做一份详细的调查,听取相关的专家意见,积累丰厚的教学资源,逐渐形成具备告知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思想,对于其中一些具有交叉性的课程,可以转换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

按照课程的设计可分成三个阶段,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能力扩展训练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一定要开设的课程,其主要有求职创业、政治思想、体育与大学英语等课程。

“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即课程的重要环节,“专业课程”有数字短片创作、电视节目包装设计、flash动画设计、photoshop计算机辅助设计、dreamweaver网站创建与网页设计、数字摄影摄像等;“专业基础课程”有数字媒体概论、视听语言、动画基础、数字影视造型基础、计算机基础等。

“能力扩展训练课程”即深化专业技术知识,扩展业务领域,开设了移动媒体创作、广告创意和表现、美学原理等课程。

[参考文献]。

[1]韩建敏,李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03).

[2]廖琪男,廖玉,龚秋华,佟小娟,王继军.面向应用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18).

[3]从继成.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9).

[4]陈克巧,喻丽.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1).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二

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能够从各种教学方法中汲取营养,全方位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教学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还可以让课堂教学管理变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通过对城乡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后,我发现农村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状况很不理想,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农村的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他们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只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连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十分简单,标准定得非常死板。他们往往把教学目标定得过于片面化,只追求画面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我在一所偏远的小学进行实地调查中,问过很多学生一个同样的问题,我问他们:“你们一个星期能上几节美术课呀?”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上过。”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感到无比痛心,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改变。如何利用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开放性教学,同时加强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交流,需今后关注、探讨。

(一)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

现在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思想疆化,上课缺乏新意。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教学观念,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要吸收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优化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更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开放性的思维来理解开放性教学的具体要求。我觉得教学理念是决定一个教师能不能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关键因素,只有有了先进的思想,这样才能利用各种具体的开放性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例如《黑白木刻版画技法》这一课虽然是中学美术技法课之一,但是其教授过程依然要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相联系,这就要求授课的老师必须要有开放的教学观念。教师运用多媒体介绍本课的原理性知识,有动画,有图片,有视频进行辅助讲解,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在欣赏范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功能,讲到重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动作大一些,让学生知道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单向交流法,把印制过程演示一遍,同时要讲解印制要领,提醒印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认为开放的教学观念是整个课堂的灵魂,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以新的角度去看待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中小学美术课堂结构的优化。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涌现出来,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而这些教学理念的实施主要在于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很好控制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会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新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高和发展。”在开放性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非常显著。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利用多种素材和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接受新的教学观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比如在每一节美术课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教师的开放性教学观念,主动配合教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的具体要求。

1.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开放性课堂教学主张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丰富课堂内容。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仅限于美术这一类科目,它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既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要不断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常识紧密结合,我们的美术课程可以安排手工课、美食欣赏课、美术鉴赏课等。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课本知识,还能丰富生活常识,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比如在《雪花飘飘》一课中,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制作一个名叫“雪花飘飘”的玩具,用剪开的塑料瓶制作玩具的盖子,用泡沫板做这个玩具的底座,用泡沫粒做雪花,然后用一个吸管向瓶子里面吹,就会产生一种雪花飘扬的感觉。我们可以把上课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探讨关于雪花的故事或者成语,另外我们还可以把这一课的知识和物理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探讨我们在用吸管吹的时候为什么可以把雪花吹起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具有片面性,认为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开放性课堂教学认为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更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我认为正确的评价体系对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很重要,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老师错误的评价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开放的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师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当然评价结果应该具有激励性。比如在绘画《孙悟空》时,有一位同学把孙悟空的身体画成了奥特曼的身体,我当时就很奇怪,我问他为什么把孙悟空画成这个的样子?这位学生说:“我喜欢孙悟空,我也喜欢奥特曼,孙悟空能打妖怪,而奥特曼能打小怪兽,要是他们两个能够合体,肯定会更强大。”一听这话,我心中不禁暗喜,我觉着这位同学真的很厉害,他不是简单地去模仿孙悟空的模样去画画,而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去创造一个形象。这样的作品当然值得表扬,我认为学生的想像力是不可磨灭的,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这种开放性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开放性的教学设计我认为,一个好的美术教师肯定具有开放性的思想,拥有最新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必然是开放的。在实习过程中,我每次上课都坚持做到设计一到几个开放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美丽的鞋子》一课,教师可以先不讲课,而是把大概的内容给同学们讲出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也当一回老师。每组设计完之后上交给老师,老师挑出来一份比较好的教学设计,教师稍微进行完善,然后进行正常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重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思路,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信心。

4.开放的教学方法由于中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方法非常多,教师就面临着很大的难题了,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选择,或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还要根据教师的自身素养进行选择。总之,教师选择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开放性的选择,不能仅限于一种,应该取各家之特长,进行加工,不断提高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比如在《黑白油印木刻版画技法》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演示法、示范法、总结法、欣赏法等。

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城市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容易更好的实施,然而乡村的发展比较落后,基本上实施封闭式课堂教学,这就导致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差距逐渐拉大。由于乡村美术教师大量缺乏,基本上乡村教师都是身兼数职,他们只是带同学们画图,上课根本没有什么生生互动或者师生互动的环节,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远远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他们不了解前沿知识,思想具有封闭性,大部分中小学美术教师追求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寻求变化,也不会换位思考,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想问题,对课程进行改革。另外他们很少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规律探索,课堂教学水平一般,没有很强的美术技能,辅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美术活动有一定的困难,我认为教师的素质问题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因此,农村美术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努力挖掘当地的文化风俗,联系课堂教学,从而找到适合当地特色的美术教育,把本地区的素质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颁布,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彻底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随着改革日益推进与深化,中小学美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相对应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引进一批新的教学设备,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用途。同时,要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其次要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事实上美术教师的教学交流活动几乎没有,没有课的教师不会去听其他教师上课,这就导致他们处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上课也没有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鼓励教师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组织当地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一些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用开放的思想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用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最后教师要根据当地有限的美术资源开发出特色课程,充分而全面地运用各种素材,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质量。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美术教学方式也随之发展和改革。从广义上看,当今美术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从狭义上讲,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身处教学工作一线,对初中美术的赏析和教学有一定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美术赏析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经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美术教学方式也随之发展和改革。从广义上看,当今美术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从狭义上讲,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身处教学工作一线,对初中美术的赏析和教学有一定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美术赏析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启发,在初中美术教育的学习中,运用赏析式教学可以克服一些教育上的弊端。

赏析式教学强调了教师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对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肯定。赏析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理念,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视觉美做出自己的评述。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重视课堂情景的构建,让学生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同时,达到精神层次的陶冶。例如,在欣赏在世界名画这堂课上,同学们观看到了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所绘制的《蒙娜丽莎》。学生们最初只是感到惊奇,但是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下,通过对画家达芬奇的生平、社会背景的了解,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艺术作品的美学内涵,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合理设计课程,深入解析作品,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提高赏析教学的几项具体措施。

为了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师们要坚持因材施教教的具体原则,作为合格的美术老师,作为教育课堂上的演讲者很明显违背了艺术课程的初衷。作为初中美术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赏析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一)避免教学的单一性,加强教学方法的融和。

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学习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积极性逐渐减弱,课程单一会使教学变得无趣乏味。可以通过寻找与美术相关的诗词和知识,来引导学生关注艺术感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例如,在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赏析中,教学难点在于水墨丹青和实际生活的脱离。古代山水的意境优美,所含文化底蕴深厚,不同时代山水画表现形式也是不同,对于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极强的学生来说,很难达到理解和感受。教师要正视这种教学矛盾,并且想办法对教学方法之间进行创新和融合。将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和诗词之美相互融合,从文学诗词的角度对山水画进行分析,从而向学生们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书画联系。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而且大家也会对美术赏析有了新的认识。

(二)加入创新比较法,使学生感同身受。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中,如果有了精彩的课题导入,那么教学的设计能按照预先的构想顺利进行。例如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可以给学生寻找一些富有民族色彩的现代元素,比如中国歌曲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那么美术鉴赏教学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比如,可以寻找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青花瓷》《中国话》《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所描写的中国元素,然后和一些时下热门的英文歌曲作比较。歌曲比较之后,这时的课堂氛围已经比较融洽了。教师可以拿出西方的油画和中国写意山水作为下一个比较的内容,从色调、笔法、构图等多方面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同时深度发掘现在我国艺术的发展方向,运用这种创新比较的.新方法,才能使学生对美术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熟悉和掌握。学生们感同身受的时候,美术教学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这种比较赏析的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比较显著,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搜索层次不同、效果的各异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判别,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到作品的精髓。书法、篆刻、剪纸等作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新旧、中西之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合理设计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银幕形象变得更加深入人心。对于初中生来说,多媒体这种形式比较切合流行的影视和游戏,让学生们增加学习的欲望。多媒体教学法应用恰当确实会给美术赏析课堂教学以“锦上添花”之感。但是,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进行课件教学,会忽略学生的独特性,也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在这个度的衡量上要比较用心,合理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可谓是教学任务的核心。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利用想象,使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象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欣赏能力,达到美术课程走进学生内心的重要目的。

(四)坚决摒弃统一答案,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坚持教材的发散性运用。通过长期引导,培养学生重视内心想法,提倡创新教学和个性体验。不要把学生约束在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中。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标准答案可言,一旦在教学中形成了“统一答案”的局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美术赏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欣赏的过程中必须提倡学生评论的多方面。对于一件美术作品,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感受,即便是身处一个时代的画家,画风也不可能面面相似,应该坚决摒弃“统一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只有提倡创新的美术研究才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总结。

学生对美的感悟源自于主观思维的发散,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讲座、游戏活动、组织美术比赛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教育和引导,使美术赏析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拥有自由探究和学习的发展空间。相信只要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劳凯声.等.教育学[j].南开大学出版社。

[2]程明太.美术教育学[j].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3]唐世彪.浅谈初中生个性化美术教育[j].教学教育科研(09)。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四

以人为本,学校体现的更具体。学校离不开教师、学生。学校服务的对象有两个,首先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因此,学校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就是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师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教育是人性化的,我们心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孩子的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需他们所需,急他们所急。从学校规划到具体的内容方式,都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最优质的教育。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教育关键的人力资源。师资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一生的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制约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应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才能适应一代代的学生。

二、师资培训的现状。

8月13日—7月15日,参加黑龙江省“十五”期间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201月—2月,国家举办的二期义务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有《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课程改革理念与更新》、《化学课程标准解读》、《课堂教学观察记录与分析》、《创设教学设计》、《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微型实验》、《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合作学习创设情境能力培养训练》、《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新课程的教学策略》。3月,参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项目”培训,3月20日—3月20日,参加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拜泉县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203月15日—3月15日参加“国家行政学院远程培训部”举办的“校长培训平台”。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困难。

1、农村中小学亟待补充新教师,教师老龄化,兼退休及英年早逝的现象,又兼近未补充新教师,教师队伍可想而知,因此,亟需补充新教师,以阻滞农村学生因师资而流入城里的现象。

2、远程教育手段必将成为师资培训的一条重要渠道。

一是远程教育传播的速度快,有利于资源的整合。

二是建立中小学教师资源库,开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站,使教师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是经费投入少,减轻了国家、学校、个人的经济负担。

四是教师的时间比较紧,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充电学习,就如同这次校长培训一样,非常好。

我觉得能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这条是最重要的,还可以慢慢咀嚼,反复观摩,太好了!我从中体会和受益很深。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五

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第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别嫌弃孩子的乡土味,谈谈乡间的趣闻乐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等。

第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表率,中肯的说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第三,多一点关爱。特别是对现在农村的留守学生、特殊学生(如残疾孩子),他们渴望亲情,渴望帮助和关爱。老师的爱犹春风化雨,会让学生心里希望的小草长起来、绿起来。

第四,多些微笑。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问题的局面,课堂上就会形成思维活跃,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也会感受到乐中求学、学中有乐的滋味。在这样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人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大起来,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

师生平等、自然的对话,积极的、平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这种融洽鲜活的关系的背景下,学生乐于接受、信任、喜爱老师,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素材的选取贴近实际生活。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越感兴趣,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要做到不脱离课标,又不拘泥教材。

第一,搜集身边实际的故事,及时生成教学资源。例如我乡一位老太太赶集卖兔子,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伙骗子用计骗取了老人仅有的三百元钱。就这项真实、及时生成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讨论。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发表了看法,大家在讨论中指责那伙骗子,同情老人,还想出了一些防骗的办法;有的写了作文,有的写短诗,还有的编短剧。学生对这些学习材料很感兴趣,事后他们也成为了各种德育素材搜集者,把搜集的材料交大家交流。这就是鲜活的品德教学。

第二,与社会时事相结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理,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就5.12地震而言,这项材料所包含的'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挖掘空间。如民族团结、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坚持强面对、富有爱心等等。这个话题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时而悲伤,时而激昂,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境,所彰显出来的德育魅力是另人惊叹的。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课结合其教学是最好不过的了。

第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笔者曾经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时,就根椐季节的特点将教材教学时间作了调整。以春季作为教学内容,在开花品种最多的时候,安排了“大家动手做”的活动,全班学生一起做一棵“万花树”。学生们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春意盎然的农村大自然,。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了许多植物花卉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和动手能力。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自制课件,精选光碟,音像感染,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升华认识。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中,笔者增加了“家庭因我而美丽”的教学内容。教学前就带着摄像机到了几个学生家里,经允许拍摄许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帮助做饭、割草、喂猪、喂鸡养兔……并且采访了学生及家长,把这些音像处理制成片段,然后在多媒体上放映,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教学效果很好。

第五,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还是在有关“地震”的讨论后,学生办了“了解地震知识、地震中如何自救”的板报,以地震为主题作文、作画,学生明白了很多道理,用行动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三、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合作探讨,培养集体精神。活动前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启发引导,使活动能有序开展。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有的适合表演活动,有的适合讲故事,有的适合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中,笔者增加了“行行出状元”的教学内容,采用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使学生明白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对社会在做贡献,就是有用之才。

一般说来,低年级适宜于看看、说说、做做等活动。低年级学生具有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动手操作、小竞赛等。中高年级适宜于搜集、采访、交流、评一评、写一写等活动。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

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结合农村的特点,走出照本宣科、死气沉沉、僵硬的时代,走进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多彩的生活。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六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美术教学方式也随之发展和改革。从广义上看,当今美术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从狭义上讲,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身处教学工作一线,对初中美术的赏析和教学有一定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美术赏析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经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美术教学方式也随之发展和改革。从广义上看,当今美术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从狭义上讲,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身处教学工作一线,对初中美术的赏析和教学有一定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美术赏析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启发,在初中美术教育的学习中,运用赏析式教学可以克服一些教育上的弊端。

赏析式教学强调了教师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对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肯定。赏析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理念,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视觉美做出自己的评述。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重视课堂情景的构建,让学生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同时,达到精神层次的陶冶。例如,在欣赏在世界名画这堂课上,同学们观看到了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所绘制的《蒙娜丽莎》。学生们最初只是感到惊奇,但是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下,通过对画家达芬奇的生平、社会背景的了解,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艺术作品的美学内涵,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合理设计课程,深入解析作品,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提高赏析教学的几项具体措施。

为了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师们要坚持因材施教教的具体原则,作为合格的美术老师,作为教育课堂上的演讲者很明显违背了艺术课程的初衷。作为初中美术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赏析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一)避免教学的单一性,加强教学方法的融和。

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学习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积极性逐渐减弱,课程单一会使教学变得无趣乏味。可以通过寻找与美术相关的诗词和知识,来引导学生关注艺术感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例如,在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赏析中,教学难点在于水墨丹青和实际生活的脱离。古代山水的意境优美,所含文化底蕴深厚,不同时代山水画表现形式也是不同,对于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极强的学生来说,很难达到理解和感受。教师要正视这种教学矛盾,并且想办法对教学方法之间进行创新和融合。将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和诗词之美相互融合,从文学诗词的角度对山水画进行分析,从而向学生们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书画联系。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而且大家也会对美术赏析有了新的认识。

(二)加入创新比较法,使学生感同身受。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中,如果有了精彩的课题导入,那么教学的设计能按照预先的构想顺利进行。例如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可以给学生寻找一些富有民族色彩的现代元素,比如中国歌曲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那么美术鉴赏教学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比如,可以寻找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青花瓷》《中国话》《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所描写的中国元素,然后和一些时下热门的英文歌曲作比较。歌曲比较之后,这时的课堂氛围已经比较融洽了。教师可以拿出西方的油画和中国写意山水作为下一个比较的内容,从色调、笔法、构图等多方面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同时深度发掘现在我国艺术的发展方向,运用这种创新比较的.新方法,才能使学生对美术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熟悉和掌握。学生们感同身受的时候,美术教学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这种比较赏析的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比较显著,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搜索层次不同、效果的各异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判别,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到作品的精髓。书法、篆刻、剪纸等作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新旧、中西之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合理设计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银幕形象变得更加深入人心。对于初中生来说,多媒体这种形式比较切合流行的影视和游戏,让学生们增加学习的欲望。多媒体教学法应用恰当确实会给美术赏析课堂教学以“锦上添花”之感。但是,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进行课件教学,会忽略学生的独特性,也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在这个度的衡量上要比较用心,合理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可谓是教学任务的核心。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利用想象,使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象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欣赏能力,达到美术课程走进学生内心的重要目的。

(四)坚决摒弃统一答案,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坚持教材的发散性运用。通过长期引导,培养学生重视内心想法,提倡创新教学和个性体验。不要把学生约束在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中。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标准答案可言,一旦在教学中形成了“统一答案”的局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美术赏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欣赏的过程中必须提倡学生评论的多方面。对于一件美术作品,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感受,即便是身处一个时代的画家,画风也不可能面面相似,应该坚决摒弃“统一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只有提倡创新的美术研究才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总结。

学生对美的感悟源自于主观思维的发散,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讲座、游戏活动、组织美术比赛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教育和引导,使美术赏析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拥有自由探究和学习的发展空间。相信只要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劳凯声.等.教育学[j].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程明太.美术教育学[j].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唐世彪.浅谈初中生个性化美术教育[j].教学教育科研2011(09)。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七

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大家分享了中小学的教学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树立鲜明的文体意识,分析、明确阅读教学中的基础性目标、核心目标、深层目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成效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文体意识和阅读教学三大目标,给出合理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分析和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必须在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引导下进行。笔者将从基础性目标、核心目标和深层目标三个部分来展开探讨。

(一)分析明确基础性目标。阅读教学的基础性目标在每篇文章中表现均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阅读课要朗读或默读课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初中阶段,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实际,思考是适合朗读还是默读。如果适合诵读,要在备课期间思考朗读时应注意的事项,还要研究不同文体的朗读方法,注重给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其朗读水平。通过朗读,一篇文章的魅力才能展示出来。二是通过文章的学习,找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词。要培养学生词语理解及课文阅读具体内容的能力,在课文中对字词进行讲解,让词语成为学生理解、记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支架。例如,在讲解《晋祠》中“悠久”这个词语时,除了讲解基本意思“长久、久远”,还应找出文章中部分体现“悠久”这个词的地方。如,文章在介绍圣母殿时“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再如文章中写到“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这两处都鲜明地体现了晋祠历史文物的悠久。这种讲解方式能让学生将对“悠久”这个词的理解与文中具体内容相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悠久”这个词语,也有助于更好地记住文章内容。

(二)分析明确核心目标。在分析一篇文章的核心目标前要弄清楚文类。阅读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这也是通过阅读所达到的最终目标。以《晋祠》为例,其核心目标应该是通过对该文的阅读、学习,培养阅读此类文章的能力。《晋祠》一般是被归类为实用类文章(即说明文)。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将其视为文学作品中的散文来讲解。如果将《晋祠》作为实用类文章来分析,那么阅读的最主要目标应该是把握文中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具有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在讲解《晋祠》这篇文章时,需要抓住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据此得出文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晋祠最重要的特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对最重要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1)悠久的历史文物。哪些地方对这一重要信息进行展开?——三绝(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2)优美的自然风景。哪些地方对这一重要信息进行展开?——三美(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3)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是怎么融为一体的?——这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信息。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筛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即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内容(三美、三绝)。《晋祠》一文主要采用总分结构的说明,通过抓住“总”来抓住最主要的信息。例如,在写“三美”(总)时,将总落实,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将“山美”“树美”“水美”展开,山:巍巍的、长长的;树:古老苍劲、造型奇特;水:多、清、静、柔。再例如在写“三绝”的具体对象(总)时,又分别呈现出了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的说明特征(分)。每个部分后面都进行了铺开描写。教师可以通过对《晋祠》中总分结构的分析讲解,教会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培养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作者梁衡在“我写《晋祠》——谈山水文章怎样发现美、表现美”这篇文章中陈述“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合着那些金鱼、青苔”“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这种慢节奏的用词效果,是取法于30年代的散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梁衡的《晋祠》不是实用文真正的写法,而应该看作文学作品中的散文。与实用文相比,散文中多凝结着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用语言描绘与现实拉开距离的审美客体,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审美,那么,该如何教学生鉴赏散文的美?更多的是要从文学性、艺术性角度思考,努力从中找到一些教给学生鉴赏优美散文的方法。如将《晋祠》视为散文来分析可以从选材、语言、表现手法、感情表达等角度去看文学性和艺术性,鉴赏散文的美。从语言角度看,《晋祠》这篇文章的语言美特别值得学习,所以我们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去鉴赏文章的美。例如:

(1)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

(2)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细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3)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

(4)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1)(2)语言对仗工整、精练优美。

(3)“绕”“随”这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晋祠的灵动美。(4)“拉”“铺”“挂”“织”“穿”“绕”这几个字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清波碧水的柔美。

(三)分析明确深层目标。阅读课的深层目标是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即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这直接关系到写作。例如,在学习《晋祠》时可以分析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总分。“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这是第一个总。随后写三美、三绝是对第一个总的分,属于第二层次的分。而后又分别对三美、三绝进行展开,属于第三层次的分。如果《晋祠》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那么就主要教第三层次的总分。如果教学对象是初中生,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教第二层次的总分。抓住总分就能欣赏文中美,训练学生利用总分结构写作文。例如,在学完《晋祠》这篇文章后,可布置学生运用总分结构描写当地特色景点。也可以分析文中的语言美,教学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抓住语言方面的特点写作文。需要强调的是,写作文不仅仅是写,而是通过写,让学生调动和整合知识,表达和阐明他们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文体意识。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1]。余映潮曾经说:“文无体不立,学生如果不了解文体的知识,就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抓手”。不同文体在阅读教学的要求、方法、核心、重难点等方面是不同的。例如,教授实用文时,其核心是教会学生筛选文中有价值的信息,提升阅读认知能力,并运用于指导生活实践,然后再获新知。而教授文学类阅读课时,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语言艺术的能力。比较注重生本对话、情感体验和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中小学常出现实用文和文学作品纠缠不清的现象,即实用文教学文学化,文学作品教学实用化。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和判断能力,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书籍或查看一些名家的课例,在教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多反思、多总结、多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文体感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写而有体、文脉贯通的要求[2]。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感和文体意识。可对比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文章,通过对比突出其不同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文体感和文体意识,提高其文体辨别能力的效果。

(二)落实基础性目标。阅读教学要注重基础性目标的落实,即重视读课文和字词的学习。对于阅读方式,教师要依文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若选择朗读,可采取形式多样的对比朗读法、发挥想象的借助图像朗读法、身临其境的分角色朗读法;若选择默读,要引导学生养成默读时眼到、心到、手到的好习惯,默读时不仅要把握好阅读速度,还要进行深层的思考。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一定要重视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于文中的字词,要随文而教、随文而学,将其放入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领悟,而不是脱离文本的死记硬背。结合课文内容,在语境中学习字词,更容易深刻理解、掌握和运用。

(三)落实核心目标。阅读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如学习实用类文章,阅读最主要目标应该是把握文中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方法,从而具有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与实用文教学目标不同,文学类文章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习审美,可以从选材的角度、语言的角度、感情表达和表现手法等角度去观其文学性和艺术性,鉴赏文章的美。阅读教学要注重核心目标的落实,努力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兴趣是人主动发展的先导,是能引发主动阅读的内驱力[3]。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为了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注重课堂内容讲解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教学环节和问题的设置以及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美的体验和精神享受。引导学生在欢乐的阅读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默读、朗读、浏览等阅读方法[4]。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以主体地位参入其中,与教师平等对话,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与文本进行心灵沟通,挖掘、感悟其情感。尤其是文学类阅读,要让学生进入审美享受、情感熏陶的状态,真正提升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四)落实深层目标。阅读课的深层目标是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即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得到提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深层目标的落实,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方式是多样的。阅读中,可以采用i+1理论来设置问题。如果设置为i+0类,问题太容易起不到思维训练的效果;如果设置为i+2类,问题过难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i+1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略微思考就能得出答案。设置此类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抓住结构欣赏文章美,训练学生利用总分或并列等结构进行思维训练写作。还可以通过分析文中的语言美,教学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抓住语言方面的特点进行思维训练写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和写是吸收和吐纳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也特别重视读写结合,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两者的有机融合,课堂上不仅要读,还要写。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优美的片段进行仿写或变换文体的复述,也可以给几个意象,让学生利用文中的结构或修辞手法写一篇小短文或赏析。阅读课要注重读写有机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思,努力推动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熟悉文本,让其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即整体感知,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把自己的初读感受呈现出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倾向于把重点放在分析和品味作者感受(思想情感)上,忽视了读者的存在和心理感受,这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缺失。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贯穿始终[5]。让学生先谈其阅读感受,把学生向知识、能力、情感体验上引,而不是一开始就由教师分析课文或让学生看他人写的赏析课文的文章,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重视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要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在课堂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基于初读感受的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和朗读方式的优秀表现,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评价和鼓励。

(六)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水平的考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水平,如果学生通过预习对作者和正音都非常熟悉,教师就无需再过多介绍和讲解,可以直接进行下一层次教学,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这样,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和突破重难点。除此之外,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知识水平和经验水平的分析和考察,还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经验调动,将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助推器,更好地把握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八

[摘要]从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现阶段新媒体艺术教育在湖南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学情况,探究新媒体艺术在湖南农村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及其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引起教育界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新媒体教学的研究及关注。

近年来,湖南省农村人均收入增幅加快,经济条件改善较大,新媒体的普及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也得到了重视,教师开始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现代媒体艺术也逐渐融入了农村中小学课堂。这证明了现代媒体的普及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起着推动作用。目前,湖南农村只有极少一部分学校普及了新媒体艺术教学,但其程度非常低。根据近十几年来湖南省宁乡县玉潭镇(原城关镇)园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情况调研,在20世纪末,园艺小学的师资基本上以主科语文和数学老师为主,部分老师兼任全校的音乐、劳动、体育、美术等课程。例如,数学老师兼任了美术、体育和劳动技术等课程,然后其他老师都各有兼任,师资在农村以及乡镇相当紧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在有了年轻且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美术教师。园艺学校的课室有所拓展,但是未曾有一间完善的多媒体艺术教室。显然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并不迅速,在现代媒体艺术的冲击下,美术课程还是以传统美术教学为主,很少有新媒体艺术课程的介入。时代发展迅速,这所已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乡镇小学的美术教育还是比较落后。美术课基本是依据教材以实践绘画为主,而美术教材的内容并未及时更新,所以园艺小学美术教学的滞后性是必然存在的。

金砺小学是一所城镇民办小学,学费高昂,但师资和环境都比较优越。在调查中发现,金砺小学的美术课程中开设有flash等基础动画和电脑绘画的教学。flash动画和电脑绘画课程属于大学的艺术专业课程,却被搬到小学的美术课堂上,但是课程的内容都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能接受并吸收的知识范畴。金砺小学的美术教育相比园艺小学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由于金砺小学的办学性质,需要充分突显其办学特色来提高生源数量,所以学校的教学时刻关注着社会发展动向,特色教学是区别于公办学校另辟蹊径的办学方式。其班级人数控制在30~40人,而公办学校的班级人数基本都在50人以上,这优化了教学资源的分配,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学习,更方便新媒体艺术教学的实践和教师的管理。美术教材虽然相同,但金砺小学的教师更关注美术实践课的开发和教学。要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就需要及时地创造学习条件,新媒体艺术已经渗透到了大众生活,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符合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媒体教学条件和设施。

二、城乡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

数字时代发展迅速,新潮艺术的传播依然存在差异,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严重滞后于城市。湖南城乡美术教材的差异不大,但是教学设施相差甚远。现代媒体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美术教学,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前卫的艺术元素,让学生体验新潮的视觉艺术,可见现阶段美术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已经有所降低。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无法实现新媒体艺术教育,所以美术教材就尤为重要,其内容也需融入新时代的艺术元素,由此看来,新媒体艺术应该逐渐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在教学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必须将新媒体艺术的教学内容融入美术教材中,逐渐向农村普及新媒体艺术教学,使城乡新媒体艺术教育统一发展。基础美术教学遵循着课程标准的安排,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美术鉴赏能力或是培养下一代画家、艺术家。传统艺术需要传承,但更需要的是创新型、实用型、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人才。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数字化艺术,传统的美术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承载现在的美术知识以及与美术相关的技术技能,所以新媒体艺术教育需要载入中小学美术课堂。

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农村中小学生的知识面远不及城市的学生,这是由于农村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太过单一,仅以课本知识为主。

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的学生能利用网络媒体、电子设备自主地学习,城市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要高于农村的学生。最后,通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城市学校能运用新媒体艺术的视听传播特点,让知识和信息以动态的表现形式不断传输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迅速掌握最新的知识。在信息时代,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知识传播、审美熏陶最高效的方式。在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普及下,农村美术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熟练运用媒体教学设备和器材,将美术课从讲授过渡到实践、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对艺术更敏感,对美感追求更渴望,这是发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

新媒体艺术教育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引进新媒体艺术的教学将会给农村中小学教育带来勃勃生机。目前,农村中小学对现代媒体艺术教育还不是很了解,甚至高校也没有完全普及新媒体艺术教育,导致新媒体艺术人才非常稀缺,这需要广泛普及新媒体艺术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农村经济现状制约了艺术教育发展,可优先提高师资水平以普及新媒体艺术的知识,提供新媒体艺术教材并及时更新美术课程标准等。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省农村中小学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会得到普及和完善。

参考文献:

王轩.新媒体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九

近几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逐步进行,部分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变革。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日益增强,教学手段越加多样化,广大中小学生受益明显,极大增强了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发展得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电教示范校建设,信息化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三大现代教育技术工程的实施,使部分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配套达标,为这些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不完全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财力,部分达标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1、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是制约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尽管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思想认识逐渐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求知欲强烈,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无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个别装备达标校甚至无财力保持现代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可能沦为现代教育技术展品。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挫伤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信心。电教教材代收费和学生上机费政策开通,部分解决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经费不足矛盾,也仅是权宜之策,不能解决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投入短缺的根本问题。电教教材代收费、学生上机费等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如果缺少强力执行规则,有可能造成经费不合理使用。

2、硬件采购与软件征订的资金投入与产品质量,性能比率有待进一步降低。学校硬件装备主要通过政府采购和教育主管部门专项配备两种途径。由于学校直接到市场选购商品机会少,装备的硬件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且整个过程较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硬件的性价比。个别设备到校后短时间内出现故障、维修困难、适用性差。学校软件征订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软件内容,质量了解。征订的软件适用性不理想,精品少,价格高。

3、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普通缺少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教师。尽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已有较高的认识,但他们的教育观念、理论、方法没有质的变革,因为他们缺少有组织的系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许多青年教师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从近三年的“三优”评比活动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有所提高,但还是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软件、硬件、理论发展步伐。与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教师教学软件设计和应用能力一般。课件设计与制作,优质课、公开课往往形式重于内容。

4、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力量薄弱。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教师少。教师间仅有一般技术性交流与讨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活动开展得不够系统和活跃。

5、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库建设任务艰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尚需时日。

现代教育技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发展与普及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针对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本着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采取科学求实的策略来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提高。

1、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为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提供专项资金保障,建立现代化教育技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加强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项资金使用检查力度。积极吸纳社会力量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注入资金。现阶段还继续在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开通电教教材代收费或学生上机费等收费政策,在义务教育投入能保障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需要的情况下,逐步取消相关专项收费政策。

2、教育主管部门或上级电教部门制定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各项工程建设标准。严格检查评估。学校根据各项目达标要求,自主装备软、硬件,这样,学校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最有效地使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最大地提高硬件设备的性价比,突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个性化和设备功能的多样化。电教主管部门为学校软件征订提供指导性意见,但不主导学校软件征订工作。教师或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建议,使学校软件征订有更明确的目的,有效提高教学软件的使用价值。

3、建立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一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只是物质基础,教师才是教学效益的创造者。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工作按三类培训模式进行。

一类培训为市教育局对各县教育部门、学校主要领导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培训。让教育的管理者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系统的、感性的认识。为他们的教育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类培训目标就是要增强教育管理者、决策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水平和基本技能。

二类培训主要是县教育局(电教馆)对中小学电教教师、骨干教师,有一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基础的教师进行理论和专门技术的培训。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二类培训是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点、着力点。电教教师、骨干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反映一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他们是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者和指导者。

三类培训就是学校利用已有装备和本校电教教师,其他现代教育技术素质高的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校本培训。现阶段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与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应用以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初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三类培训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途径。可以形式多样、内容灵活选择、时间安排恰当,培训费用最低、对日常教学影响最小。

4、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力度。电教馆要加强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指导作用。目前,电教馆自身教研力量不强也影响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电教馆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人员不多。具有教研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少。只有走电教馆与教研室联合教研的路子才能更有效带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工作开展,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

5、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尽快实现教师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征订,下载、自制等手段来逐步建设软件资源库。电教馆应鼓励和帮助学校建立校园网,并与县教育网链接。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育局域网或城域网。对无上网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条件较好的学校或电教馆交流,租借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资金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者。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载体,以教师的智慧为源泉,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努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创造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00四年五月八日。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十

(1)传统实践教学方法与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不适应。数字媒体专业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点,知识覆盖面广,在实践环节中涉及的知识门类比较多。传统的针对一门课程理论知识设置实践环节的做法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影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客观上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观上压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2)实践课程中的设计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锻炼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现有的课程设计环节得不到足够重视,课程设计大多在学校进行,流于形式,没有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以致最终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用人企业的需求。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构建原则。

应用型人才有别于学术型、研究型及技能型人才,要求将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到具体项目的实践中,重点在于“应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直接面向具体行业的岗位人才需求,与相关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并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高校定位和当前客观情况,同时要结合社会行业需求。根据本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构建原则主要有相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以学生为本原则。相符性原则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专业特色和定位,在满足学科动态发展要求的前提下,构建能够体现学生层次特点和突出专业优势的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二者要紧密结合,统筹考虑,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专业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创新性原则要求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根据相关行业需求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增设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学生的不同层次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2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构建数字媒体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我们在上述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创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层次内容,从基本实践能力到专业实践能力再到综合实践能力,循序渐进,紧密联系,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1)基本实践能力。基本实践能力训练强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备初步的动手能力,通过基本课程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环节完成。基本课程实验承担的任务是“了解”和“理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以训练操作能力为主;综合设计实验承担的任务是“综合”和“应用”,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是后续实践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设计如图3所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项目实践、课程设计和创新型实验3个环节完成。项目实践由教师挑选适合学生能力的小型项目并将其划分成多个模块,交给学生分组实施,每组负责一个或多个模块,最后将各模块组合完成项目设计。这是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严格和全面的基本能力和技术训练。课程设计是对某一门课程进行的专项研究活动,这一环节由教师指定相关课题,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队并承担课题的不同部分,各自完成设计、报告和答辩3个环节。课程设计模拟真实的工作状态,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型实验是专业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属于开放式实验,通常可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申报。该环节承担的任务是“研究”,指学生在熟悉并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参与或自主设计研究探索的实验。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拓宽学习知识面,真正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3)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通过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3个环节完成。专业实训在企业实训基地完成,是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是对真实工作岗位和职责的模拟;针对企业的具体专业能力需求,搭建起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以锻炼学生在真实项目需求环境下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该阶段由企业指派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毕业实习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实现课本知识与行业专业实践的对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毕业设计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检验实践能力水平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的课题由教师在毕业实习课题的基础上给出,不仅要体现对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还要体现出专业的学科特色,帮助用人企业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3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上述实践教学体系是以人才培养与行业实际需求为主线,解决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能力不足与行业、企业对人才专业素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师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使教学各环节紧密联系,循序渐进,令教学体系具有明确目标并呈现出既统一又有层次、阶梯式培养实践能力的特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

4结语。

鉴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笔者结合现有的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新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法。对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还将继续,笔者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实践环节具体的保障措施。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十一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国家课改实验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以一年级《分蛋糕》一课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实践效果。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钻研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三方面构思和优选途径,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启发学生,只有设计的情境具有勉力,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就会乐学、好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一、创设导入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开端和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课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设计让学生欣赏歌曲《生日歌》,学生说出歌曲名字后教师问: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唱最合适?学生答:过生日时唱这支歌。然后我适时地提议开个“生日宴会”,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问:“生b宴会”最常吃的是什么食品?学生很快答出:生日蛋糕。这时我及时小结:对,我们在开生日宴会之前就要把蛋糕准备好,并板书“蛋糕”。

二、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

上好一堂课有必要借助媒体来辅助教学,选择媒体创设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准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实物投影等展示,如亲临其境,增加直观印象,丰富视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蛋糕外形特点,用视觉形象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中,我在电脑中设置点燃的蜡烛,让学生做吹蜡烛的动作,教师操作演示。这一燃一灭的蜡烛,学生积极的参与,把学生带入过生日时的场景,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用一种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自觉地运用音乐,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和运用音乐的。1.在本课中我以歌曲《生日歌》为主,先让学生欣赏而后又弹琴让学生唱,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2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播放乐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制作。3.在展示评价作品的环节中,我弹奏乐曲《铃儿响丁当》,让学生拿着星娃娃,在音乐停止前把星娃娃送给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学生手里,这样师生既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又能调控好这一环节的时间,避免了低年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超过。4.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放录音《幸福拍手歌》,学生跟教师随音乐做律动,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休息。

四、创设愉悦环境,自主探究学习。

美术教学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像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教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蛋糕,学生们立刻露出了惊奇的赞美的神情。在学生猪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后让学生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表现?从而自然地把学生带进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分蛋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边跟老师拍手念儿歌(圆圆的蛋糕真香甜,切开它,分几份,大家一起来分享,快快乐乐到永远),边看老师演示拼摆蛋糕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想:除蛋糕之外,还有什么食品可以分并一起分享?学生答出有西瓜、菠萝……接着我找一名学生帮我把剪好的水果贴在蛋糕的周围。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师演示过程中,以达到乐中学习的效果。最后让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的作品,让他们分析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再一次把学生带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调动学习欲望。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潜力很好,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说话。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设想:如果我是这块蛋糕,我怎样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喜欢。学生们跃跃欲试,没有了拘谨,有的介绍说:“我是一块又香又甜的奶油蛋糕,你看我多漂亮,人们一闻到我,就馋得直流口水,如果你吃上我一口会变得更快乐。”还有的说:“我是酸甜可口的果冻蛋糕,你们吃到我会变得更聪明。”学生们在说的过程中乐起来,同时又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最后在小结前我又设置了一个话题:除了我们班同学外,你还想和谁一起分享这块蛋糕,并对他说些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这样做使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

通过对《分蛋糕》一课所进行的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实验,我认为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看、做、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要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2.在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置身于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会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习效率特别高。

3.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各环节要联系紧密,必须为中心课题服务。教师的仪态要自然,落落大方,还要善于运用美的语言。

4.教师的范画要进行精心设计。制作一幅美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十二

1.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2.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2.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难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十三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儿童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应该是贴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儿童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3.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来个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在课堂外听到的歌曲,并讨论哪些旋律动听优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在教学时,适当地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的课外歌曲,如低年级的《西游记》《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级的《童年》《歌声与微笑》《爱的奉献》等。这些乐曲小学生较熟悉,也比较喜欢。合理地选材,使欣赏教学适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由愉悦式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慢慢达到评价式聆听。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我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的空间。最后,我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2.游戏形式。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听赏《跳绳》中,我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听赏《捉迷藏》前,先让孩子们完整听一遍,然后,请几位学生上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并配上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3.故事形式。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编了一个动物们过新年的故事,并结合图片和音乐边听边讲,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4.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例: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再如:在欣赏《钟表店里》,让孩子们用不同乐器:三角铁、小铃、沙球分别敲击节奏来表现大钟、小钟、秒表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

5.小组讨论形式。

这种方法适合中、高年级。如,《瑶族舞曲》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音乐主题,再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后,将学生分组,并将需要讨论的问题板书。提问:全曲可分为几段?各乐段速度、拍子、情绪、旋律、节奏、力度、主奏乐器、表现内容各是什么?让学生在《瑶族舞曲》的音乐中轻声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再对音乐问题、乐曲风格等进行解答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课这种方式进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

三、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赛马》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较难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旋律重复出现速度有何变化?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总之,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十四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我国中小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地区不平衡性,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教育上的差异。在经济交发达的地区,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信息技术教学也得到了普及;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学仍未被纳人中小学教学的课程体系中。

从整体上而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

2、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以及其成绩的提升,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得到推广的中小学中,对其教学的认识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片面性,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既要使学生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其实质,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足,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3、教学设备的配置上存在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

就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基教学设施的配备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对于硬件的配置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等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从而也就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4、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师资力量的配备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教师兼任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这就使的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知识讲解以及操作上指导不到位等现象。在教师资源的不断引进中,教师专业素养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不优化学科体系建设,使得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并且要注重教学的完善等,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真正地被推广,实现其教学目标。

1、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技术教学奠定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推广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的配备以及软件和系统的更新换代等出发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该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注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授课的需求,为学生的实践联系提供充分的资源和保证,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序开展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2、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推动教学的完善。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数学等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对学生素质提升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地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明确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完善,保证其各项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能够更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教学对于中小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基础设施的配置、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方式的完善等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并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保证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兆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进构想[j].中小学电教:下,20一0(6).

[2]张宏,阳晓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