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模板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9:35:06 |
- ZTFB |
- 7页
对于长篇报告,还需要合理安排分节章节,便于读者查找和理解。写完报告后,要进行审校和修改,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报告样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在写报告之前,可以参考这些范文,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灵感,提升自己的报告写作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报告,取得优异的成绩。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和技术应用时期,也是各国政府在体制改革的重点。技术应用离不开合作和互动方式,合作必须建立在互相信赖的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实现,因此培养学生广交朋友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和当代社会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比较客观地了解当代农村初级中学的班级人际交往的现状,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科学的教育决策提供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状况,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提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这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本调查研究工作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在本校初二年级组六个平行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进行调查问卷,该教学班共有43位学生,其中男生21名,女生22名,平均年龄13.5周岁,被调查的对象中农村学生占全体学生总数的97.7%,学习成绩该教学班在整个年级组中名列前茅(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以初一第一学期的期终考试为参考指标),本次调查共分二十七个指标,其中二个指标各分三个支指标进行调查,基本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同伴和长辈等在活动中的交往情况,同时能主观地反映该班的每一位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真实情况,问卷着重就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进行调查。
为了比较真实地反映该班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对问卷调查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学的有关原理进行对原始数据作精加工。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作了必要的访问,对学生人际交往的统计数据运用了教育统计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原始数据作了大量的处理工作,以求得比较准确的结论。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两个指标(学生的和同伴评价)进行比较分析。
1、从表(六)可以知道:中学生被本班同学列为的朋友,次数平均为3次,其中男生为2.86次,女生为3.14次,女生优于男生;女生平均分为6.23分,男生的平均分为5.76分,平均得分为6.00分,女生得分略高于男生,这充分说明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总体评价过高。
2、中学生认为好朋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从表(四)中不难求得,首先是同学之间要信赖可靠,其次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交流,彼此间有相互了解,倾吐自己的心声,再次是在学习上互助,同学之间有问题互相帮助,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最后是性格形似、兴趣、相同,参加某一项活动后,交流的机会增加,很容易形成好朋友的原因。从同伴评价的结论中可以知晓,好朋友常常三、四个组成一个小群体,在这些好朋友中,初中二年级学生的男、女同学界线分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一位学生拥有异性好朋友,其余均是同性朋友组成的群体。
3、中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与人际关系的客观状况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人际关系的自我评价和客观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37.2%的学生两者之间的评价基本相符,但两者完全吻合的人数只占全班人数的2.3%,有62.8%的学生不能真正反映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其一学生反映自己人际关系的水平高于实际人际关系的高达95.4%,相差5位及以上的占44.2%,其二低于实际人际关系的只占2.3%,说明两者之间的评价有特m显著的差异,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期望值过高,因此反映了中学生对好朋友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盲目性。
4、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好朋友拥有最多的9人次,大于或等于5人次占全班人数的16.3%,没有拥有一位好朋友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9.3%,其中男、女学生中,女学生拥有的比例比男生高出14个百分点,男生中拥有好朋友的对象中,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比例相当,学习成绩一般的'优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女生中拥有好朋友的对象中,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是班干部中的比例占75%,女生中学习成绩优秀,学习上互相帮助,增加了互相之间的交流机会,并且在学习上主动帮助学习成绩欠佳的同学,很容易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因此人际关系就比较好,但男、女学生中拥有“孤独者”的比例相同。
1、当代的中学生独生子女率不断上升,家庭结构主要以“三代同堂”和“核心家庭”占主要形式,特别是“三代同堂”,由于年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时代,人的思想,与受教育的时间不同而充分显示出不同的观念,对新生事物的理解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则需要相互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尽努力填补代沟,鼓励小辈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特别是父母女的人际交往方面上,思想要解放一些,给子女多一些爱,多一些支持,少一些束缚,正确地引导子女与同伴进行交流,建议社会和学校重视和加强对家长这一领域的教育,此外也请家长时常关心子女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对策,帮助子女在人际交往方面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正确引导子女在人际交往上健康地发展。
2、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作为教育对象理应担当起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正常交往的能力,传授正确交往的方法和技能。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团、队、学生会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益知、健康、有趣的活动,通过活动,扩大学生交往的范围,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间的团体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涉世未深,在实际交往中会面临新的问题,建议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的分支机构“人际交往会诊室”,请富有经验的老师担任辅导员,解决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每个群体中总会出现几个“孤独者”,作为教师和班主任应当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多一些交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寻求人际交往关系不佳的学生改变现状的“处方”,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
3、作为中学生的本人而言,在人际交往能力上屡遭失败,应树立信心,改变以往处事的陋习,主动与其他同伴交流,寻求自己的“病因”,多一些信心,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作必要的“诊断”,克服个性中的消极因素,不断充实自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学校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的学生,要发挥人际关系较好的作用,帮助人际交往关系欠佳的学生,使学生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以适应新世纪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需求。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二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人民内部矛盾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社会治安形势恶化。在新形势下,由于社区治安防范的滞后,造成社区的刑事案件比重增大,发案增加,社区已成为犯罪分子主要侵害对象,若不及时改变现状,将会给国家、社会和居民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社区治安防范作为预防违法犯罪的一种事前的、积极主动的治本式举措,又由于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正面对着新的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所以社治安防范在社区建设研究和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社区是社会的组织细胞,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社区建设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社区治安的治理是整个社会治安治理的前提与基础。社区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治安防控的基地。从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社区安全保障功能已经日益凸现,因而急需引起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与关注。在社区规划和建设蓬勃发展的良好形势下,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安全保障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不仅在理论上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是社区基层行政管理与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中国社区治安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社区防范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管理;基层行政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在社区治安防范的实践中,公安机关、物业管理公司、保安服务公司、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内部单位保卫组织、社区治安志愿者等共同构成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在这张防范网络中,公安机关作为政府公共安全服务主体,应发挥专业防范的主导作用,而其他防范主体也应各尽所能,在公安机关的组织和协调下,形成防范合力,共保社区平安。社区治安建设是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社区治安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生存需求。研究社区防范工作十分必要。
(一)社区防范工作内涵。
城市社区安全保障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和谐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要通过深厚的历史底蕴、发达的经济和人们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来体现,更重要的还在于整个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这当中,首当其冲的是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人口流动频繁、网络生活发达、各种异质性文化并存的现代都市里,安全保障能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精神放松,能帮助人们减少相互猜测,增加沟通交流的效率。可以这样说,城市的文明依赖于市民素质的提高,而市民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市辖各社区单位基础安全保障的实现。城市社区安全保障通过保证生产、治安、交通、医疗、用水、食品等方面的安全有序,能使城市居民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放心舒畅的良好环境里。
(二)社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管理和功能完善的主要载体。国内外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社区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安全保障不仅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反映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随着科学发展观贯彻的逐步深入,城市管理及建设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已经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所关注,并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社区防范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防范体系建设的瓶颈。
(二)社区群众防治力量薄弱。
原来形成的发动群众自愿参加的群防群治模式,在经济改革发展的今天,逐渐弱化、萎缩,而有关单位和民警没有正确对待,仅将其归咎于“无钱难办事”,工作中存在推卸、畏难情绪,对上门征收治安联防费、做好群众工作、挖掘资源等需要下苦功、收效慢的长期性工作不主动、不坚持,导致社区“人防”力量薄弱。
(三)社区防范机制不健全。
社区警务工作在我国处于初创阶段,社区民警的配置、社区警务室的建设、社区警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对社区警务的理解上还存在着偏差,对社区警务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社会参预也不够,群众参与维护治安的积极性并未全面调动起来。社区警察多沿袭过去管片民警的工作方法,对本身角色还不太适应。
(四)社区防范针对性不足。
社区民警对维稳信息的收集、对警情信息研判的能力不强,仍存在比较普遍的按老办法办事,仅凭个人印象或个别群众的反映情况去断定社区防范重点,导致防范措施未能及时调整落实到最关键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上。
(一)健全社区防范工作法律法规。
1、健全社会治安法律法规,形成执法保障体系。
城市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依照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决定和管理社区事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特别是依法管理社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城市社区法制建设,能够使社区治安组织有法可依,依法排除他人非法干扰和破坏居民居住安全的行为,能够使产生的纷争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2、建立社区治安防范网络体系。
要在街道综合治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指导下,组织治保委员、社区保安、单位内保力量、社区物业以及社区志愿者等各种治安力量的作用,共同参与到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来。同时,强化居民自治组织在社区治安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明确作为居民代表大会执行机构的居委会是社区治安体系的主体。
公安部负责人表示,力争用三到四年的时间,要积极构建四个网络、不断完善三个机制、着力强化两项管理,在全国构建起一个以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以社会面、社区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以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特殊人群、危险物品管理为重点,人、物、时、空控制相结合,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警民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4、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社区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要使管理工作及时到位,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效果,首先是要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完善自治管理制度,比如制定社区文明公约,规范居民个人行为;制定出入凭证制度,净化社区来往人员;完善外来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控制;落实社区出租屋管理,杜绝将房屋出租给有犯罪嫌疑的人,房屋出租必须到物业站、派出所登记等等。其次是要采集广泛信息,结合人口普查、户口调查和情况询查,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将外来暂住人口纳入管理,做到不是控,不漏管。
在搞好社区的管理职能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社区的.服务职能,促进了新型人际关系的形式,改变原来的社区特有的疏远冷淡的邻里人际关系的特点,从而使社区居民感到生活环境的安全和人际关系的温暖,形成团结的一个整体,因而在必然减少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的同时,维护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连心的传统美德。
(二)提高社区治安防范的认识。
开展社区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来提高居民素质,消除产生犯罪的主观条件,提高预防犯罪的意识和积极性。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使居民了解目前治安状况及预防犯罪与本身利益的关系,树立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集体主义思想,净化社会环境,预防犯罪。其次是文化知识教育,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法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使社区居民自觉守法并懂得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打击和预防犯罪。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健全民间调解组织,发现矛盾,积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化解矛盾,平息纠纷,防止事态的恶化,预防民事纠纷转化为严重的刑事案件。
(三)构筑科学有效社区防范工作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加强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在有关社区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安排等方面从快、从简予以办理,并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考量目标之一。同时,政府为主导的社区还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社区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交流活动。以社区为主体,就是要让社区全体居民参与进来,通过监督、亲自贡献、谏言献策等多种形式,使社区经济、文化、卫生、环境等不同方面都有整体提高和改善,确保社区安全保障的有效实现。
要进一步部署和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和实施,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各地在坚持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也将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创造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事实说明,开展“严打”斗争与搞好社会治安防范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开展好“严打”斗争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和专群结合、齐抓共管,才能够真正而持久地保持社会稳定。
(四)加强社区治安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下,针对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现状,我们强调公安民警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这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社会实践的大量事实说明,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决定着公安民警的工作目标、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要做人民群众拥护的公安民警,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作为窗口行业的人民警察,不仅直接面对群众,而且决策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只有树立了群众观点,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安队伍的立身之本才能更扎实,才能真正受到群众的拥护。
(五)加强社区防范基础建设。
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搞好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将社区搞好。在社区加快警务室建立,建立警务室不仅维护了社区内部治安秩序,而且也加强了外部巡查,控制了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各个社会层面,从而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第二,加强社区巡逻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内部巡逻。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充分发挥物业站、家委会的作用,在社区中举办居民学校,不断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意识教育;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和群众志愿者活动等,使广大居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
加大社区安全保障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确保社区安全工作人员有可观的收入,从而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护卫工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安装和更新社区安全监测、预防设备,比如目前的远红外周边报警系统、电视摄像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和门禁对讲系统等。从而最终实现技防、物防和人防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社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社会的矛盾和犯罪率也随之向社区蔓延,其中社区犯罪就是社会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社区犯罪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稳定的重大因素。怎样防控社区犯罪,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治安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加强社区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提上了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日程;开展社区安全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三
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姓名××*。
入学时间二00四年秋季。
教学。
点**电大。
指导教师××*。
二00六年六月十日。
前言。
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农业和农产品面临严峻市场冲击,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
总结。
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律牲,坚持和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的科学、合理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乡地处**县中北部,属浅山丘陵区,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长年以来,农业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红薯、黄豆、高粱等为主,农民收入没有保障,难以提高。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些特色产业正在逐渐形成、壮大。该调查对**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教训、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乡今后的调整提出了建议,对其它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摘要。
一、**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乡地处**县中北部,属浅山丘陵区,是典型的“望天收”的山岗地,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为困扰**乡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二、**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近年来,**乡紧抓机遇,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抓住了乡域特色,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特色产业逐渐形成、壮大。
一是建成立体种养园区;
二是建成食用菌基地;
三是建成红薯生产加工基地;
四是建成养殖小区;
五是建成大枣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一)以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原因。
一是担心赔本吃亏,不敢调整;
二是不知道如何调整;
三是安于现状,不愿意调整。
(二)本次调整成功经验。
一是紧抓机遇,在大政策环境中求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经济;
三是多策并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四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协会,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是注重典型示范,发挥农业生产致富典型的辐射作用,激发生产全力。
(三)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必须解放思想;
二是必须树立经营和风险意识;
三是要从简单生产和出卖资源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四是要变农业产业化靠政府推动为主向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为主发展。
正文。
一、**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乡地处**县中北部,辖17个行政村,人口15500多人,属浅山丘陵区,多数地区为片麻岩结构,地下水资源匮乏,是典型的“望天收”的山岗地。多年来,**乡农业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红薯、黄豆、高粱等为主。风调雨顺的年头,农民还多少有个收成,遇上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收成便会大打折扣,农民收入没有保障,难以提高。以前,**乡农民和政府也曾试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往往是“贩羊猪俏,贩猪羊俏”,效果不很理想。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成了困扰**乡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二、**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2001年县委***书记到**乡蹲点调研,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难得机遇,配合石家庄市建设中国药都的决策,决定在**、**两乡建万市生态种养区,山岗坡地上栽种果树,树下种植药材和苜蓿,林间养鸡养牛羊,形成“林果、药材、畜禽卖钱--树叶、苜蓿喂牛羊--柴鸡啄食害虫--畜禽肥田”的生态链种养模式。**乡党委、政府紧紧把握市动向,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抓住了乡域特色,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日报》、《**日报》、《农民日报》和《人民--日报》都曾就**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做过正面报导。
现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较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的“老六样”农作物多已退居二线,一些特色产业正在逐渐形成、壮大。
一是建成立体种养园区。全乡以北竹为重点,辐射**、**、***、**四个村,借县委*书记蹲点调研的大好机遇,抓住基地设施建设,园区内水电路基础设施初步完善,激发农户大搞立体种养,集中连片打造立体种养园区。现已完成中药材种植5960亩,品种多达10余个,以远志、板兰根、丹参、柴胡、桔梗、黄芩为主导产品。柴鸡园区养殖达到15多万只,并辐射全乡规模和散养总量达到近30万只,涉及农户1000多户,靠立体种养,户均增收350元以上。
二是建成食用菌基地。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周转棚资金,与恒信公司联营,建成了**乡食用菌基础,以**、***、***为重点,辐射全乡15个村,建成温室大棚230多个,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涉及农户近230多家,食用菌品种以鸡腿菇、杏孢菇为主,间有少量平菇。每个标准棚每年可获利8000元至10000元,食用菌市场广阔,绿色无公害效益可观,农民积极性高涨。
三是建成红薯生产加工基地。**乡红薯生产量和品质在全县闻名,在省会也颇具市场活力,常年播种在6000亩左右,总产量达300万斤,**的红薯粉条和红薯淀粉市场供不应求。乡政府引导组织在北部8个村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和加工。红薯粉条加工作坊达到近百家,年可加工红薯350吨,粉条16万公斤,红薯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四是建成养殖小区。**乡有着传统的养猪基础,**猪市在元氏、**两县颇有名气,带动了**乡养殖业的发展,利用县扶贫办优种周转猪,建成了***、**、**、**、**6个规模养殖小区,并辐射带动了全乡养猪业快速发展,全乡50头以上养猪大户236家,全乡年猪存栏超过5万头,人均2.6头,**乡的养猪业已成为一大产业。
五是建成大枣基地。**乡原有枣园近8000亩,近年来退耕还林11000多亩,以行乐岗为中心,辐射11周围11个村,近2万亩枣园已初具规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象我们这样十年九旱、严重缺水的县,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小麦正常年份需要浇3-4水,用水量大,从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方面来看,其投入惊人;而许多药材如远志等适宜于岗坡次地,播种后只需浇一次水;苜蓿草适宜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需要一定的水,但其用水量远远低于小麦,**岗过去十里旱岗现在变成万顷绿田,生态效益非常明显。二是种药材大都省时、省力,能够腾出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农民非农化,劳动力民地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村是个只有450人的小村,近年来,药材种植发展到上千亩,占全部农田的70%以上,成了闻名远近的“药材专业村”。目前全村有4个果树嫁接队50余人常年在山东、北京、山西、河南等地务工,每人平均收入在千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农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胆识。同时,**村的做法还在当地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了**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过一番阵痛之后,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其间有受挫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当然也存在着不足。
(一)以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原因。
一是担心赔本吃亏,不敢调整。改革开放以后,**乡大部农民仅仅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停留在“吃饭种田,种田吃饭”的低层次水平,在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农民不肯去冒险,认为种“老六样”“老两茬”保险,宁可亏本挣吃喝。还有的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抱有太高的期望值,急于求成,认为农业产业结构一调就灵,一调就富,结果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同时,一部分乡镇干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调整进程。
二是不知道如何调整。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首先是农民整体性文化素质偏低。市场竞争越激烈,现代农业的科技依赖性就越强,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其对市场变化规律的把握,对能够带来高效益的新技术的掌握,适销对路产品的科学营销就不会达到理想境界,也就难以承担起农业产业结构的重任。其次是部分农民市场决策水平不高。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跟着感觉走”,靠经验经营,看大众行事,结果常常使农产品品种种植单一、质量不高,上市集中。再次是部分农民产业结构调整意识滞后,常常在根本没有把握市场总体运行态势与规律的情况下,盲目发展农产品,结果是产品越多价格越低,农产品的总体规模效益呈现递减状态。一些乡镇干部缺乏市场观念和经济知识,到底如何调整,心里没底,办法不多,甚至有些干部错误的认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民自己的事,调整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安于现状,不愿意调整。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农民有承穷受穷的思想,缺乏敢闯先、敢冒险的劲头,还有一些农民种惯了“老六样”“老两茬”,不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担心调来调云没有成效。也有一些乡镇干部鉴于以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卖难”现象,求稳怕乱,宁可让农民在收入上受些损失,也不愿因调整惹出麻烦,致使一个个机遇擦肩而过。
(二)本次调整成功的经验。
一是紧抓机遇,在大政策环境中求发展。本次调整,**乡抓住了县委***书记蹲点调研的机会,抓住了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会,抓住了***市建设中国药都的决策机会,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建万亩生态种养区的决策,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倾斜,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帮助,所以效果突出。
二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经济。本次调整,**乡首先跳出了以粮为主的单一圈子,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大农业,不仅围着市场转,而且迎着市场干。其次立足市场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认清了自己身边的土地、山场、气候和人才、资金、环境的优劣,扬长避短,真正找到了本地与市场的结合点。再次把握好了本地经济的特色,在支撑本乡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做文章,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如**村气候、土壤、水分均十分适宜药材生长,加之农民也有种植药材传统,本次调整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抓住退耕还林机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药材种植,很快西竹村由穷变富,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专业村”。
三是多策并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首先是搞好产前技术培训,把科技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每年利用科春农闲时节,以实施科教兴农工程为主要内容,以乡村家技术为主阵地,对乡村干部和农民进行相关产业适用技术培训中。其次是搞好产中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根据各产业不同生产环节技术需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再次是政策引导推动农民自觉使用科学技术。采取优先扶持使用新技术经营新产业的农户等措施,使农民尝到甜头,看到效益,从“政府要我调整”转变为“我要调整”。
四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协会,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立体种养园区5个村,村村成立了中药村协会。***、***和**三个村成立了食用菌协会。依靠畜牧**防疫技术分站,成立畜牧防疫灭病协会。11个枣园建设重点村,都成立了大枣协会分会。乡政府在协调工商税务,提供场地房舍占地,加强集贸市场管理整顿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放绿灯,在全乡上下形成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五是注重典型示范,发挥农业生产致富典型的辐射作用,激发生产全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乡培养出了一批致富典型,如**村种养大户***、***、***,***庄园大户***等,他们的致富事迹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有力推动了**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较为突出成效,但是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解放思想。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不调整就没有出路,实现基础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调整是必由之路。同时,也要认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种什么,不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有规模才有市场,有规模才有效益。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思路加快调整,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必须树立两种意识。首先要树立经营意识,用工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农业,牢固树立“效益观”。无论种地还是养殖,都要算经济账、效益账,以谋取最大利润作为调整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壮大能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树立风险意识。市场瞬息万变,任何经营都有风险,调整农业结构也不例外。调整出效益,同样也有市场风险,高风险中蕴含的是高额的回报,要敢于面对赢亏,努力规避风险。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要探索采取农业结构调整参保和建立“风险联营”机制的办法,降低农民投资调整的风险,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
三是要从简单生产和出卖资源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乡药材种植已具规模,但没有一家加工企业;红薯加工没有形成规模企业,更没有形成系列产品和品牌优势;全乡已有2万多平方米食用菌生产规模,却没有一家深加工企业,单靠与外地联合,出售原料产品;全乡每年有5万头猪出栏,却没有一家肉猪屠宰加工企业等等,这些农副产品没有产生附加值。乡政府要着力引导经济能人依靠本乡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加工业,努力实现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使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四是要变农业产业化靠政府推动为主向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为主发展。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化,必须靠市场机制来推动。乡村两级要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培养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运行,完善各类协会《章程》,引导合作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关系,树立有偿服务观念,树立协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理念。形成共存共荣,互利协作,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四
调查对象:外来农民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调查内容:调查当前流动人口学习需求情况。
一、发现的问题: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通常指为就业、生活,拟离开其户籍地30天以上的人口。一般也会把这部分人员称之为农民工,他们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是尽管农民工群体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2013年6-7月,我们就农民工学习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最新情况的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10份,接受调查的农民工的就业地分布餐饮业、建筑业为主。结合本次调查活动,对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转岗人员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以改善这一部分人群在城市中的生存能力。
调查情况:1、农民工群体的文化基本状况及现状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从文化程度看,2013年初,文盲/半文盲占0.8%,小学文化程度占19.6%,初中文化程度占59.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19.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4%。与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相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83%下降到80.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12.2%上升到20.%。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在本次调查中,农民工的平均文化程度为8.7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仍高达80.0%。在对“阻碍你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的回答中,36·4%的农民工认为“文化程度太低”是最主要的障碍,这在所有选项中是最高的。2、农民工从事的行业部门有所扩大,但仍以餐饮业、建筑业为主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就业部门分布的范围极为广泛,但就业部门仍然比较集中。在430个样本中,从事餐饮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最多,分别占29.1%和56.7%,二者共占85.8%;与2004年县统计局的调查数据相比,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也逐年加大。但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起码的职业技能。在谋求某一职业时,绝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拿不出相关的技能证书,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他们只能甘居下风,去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简单劳动。3、调查发现,50.0%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文化生活很不满意,42.7%的农民工选择用睡觉来打发闲暇时间,34.0%的人选择逛街,13.1%的人喝酒聊天。此外,免费的电视、广播,花钱不多的报纸、网络,占了农民工文化生活内容的很大比例。调查显示,目前在**县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的趋势,中技中专学历占32.4%,初中毕业占28.2%,高中毕业占20.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了10.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仅为8.1%。调查显示,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对聊天、睡觉、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感兴趣,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工更喜欢读书看报、上网和运动,偶尔涉足歌舞厅。在20--29岁的受访农民工中,有78.7%会在闲暇时间上网,19岁以下年龄段的上网比例达到了87.5%。
二、农民工学习需求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广大农民工对学习需求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农民工渴望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接受调查者认为,致富的障碍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2、农民工要求接受指向性较强的实用技术培训。
3、培训地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在接受培训的地点上、方法上应灵活机动,以业余函授培训为主,脱产为辅,以实地培训为主,网络为辅。培训的时间1个月以内为宜。
4、农民工从事二、三产业的愿望增强。农民工自身及对子女的就业,选择从事农业类的仅占8.6%,选择较多的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倾向于二、三产业中的建筑、餐饮、销售、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
三、建议与启示。
针对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深入思考,认真定位,加大改革力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1、调整优化教育培训专业。根据农民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传统产业和优势,围绕建筑、餐饮、销售、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努力为本地培养人才。
2、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农民工靠的是实用技术,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又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办学机制,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3、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添实验实训设备,增强学员的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使受训的学员真正具有一技之长,直接上岗,对口就业,变劳务输出为技能输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五
“科教兴国”是国家提出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强国富民的战略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为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任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培训是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由于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对该工作存在诸多误区:成本能省则省、效益好时不需培训、效益差时无钱培训、高管人员不需培训等.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成都某企业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其中有效问卷9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8份,主管级及职工级86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1.调查时间:20xx年1月。
2、调查地点:某国有企业。
3、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职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现场职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六
××市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是形成了奶牛、鸡蛋和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奶牛业在十年间登上三个台阶,奶牛从1991年的2。2万头,到目前奶牛存栏达13万头,户均1。09头。肉牛饲养量20万头,生猪饲养量51万头,家禽饲养量1054万只。全市现已具备年提供15亿公斤粮食、8万吨肉、32万吨鲜奶、10万吨鲜蛋、7亿公斤瓜采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增加了农民和财政收入。全市农民通过养奶牛人均增收480元,通过饲养家禽人均增收190元,通过养猪人均增收140元,通过酿酒、饲料加工人均增收330元,通过农民在龙头企业和市场就业人均增收80元。20xx年畜牧业过腹转化农作物秸杆90万吨,占秸杆总量的65%,仅此一项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增收有了稳定的渠道,为市财政培植了新的财源。20xx年仅雀巢公司一家就上缴税金1。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2%,成为市财政的支柱。
三是推进了粮食转化增值。粮食的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改变了农民过去卖原粮的低效循环状态,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卖粮难。20xx年畜牧业转化粮食6亿公斤,转化增值5亿元,加工转化1亿公斤,转化增值0。5亿元,转化粮食占总产量的46。7%。
四是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市专兼职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劳动力1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农民离土创业人员1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1%。
1.把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盛产玉米、水稻、高粱和瓜菜、烤烟等作物,农业资源丰富,农蓄产品质量好。近年来,××市立足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加快畜牧业发展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了由产粮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的发展目标。他们反弹琵琶,抓市场、上加工业,带产业、促养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粮食过腹增值;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通过建设城市市场,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实现农产品流通增殖。通过梯次、多次增值,增加了农业综合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2.把做强龙头企业与做大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近几年,××市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上,扶持、扶强、扶大龙头企业。在奶牛业,1990年引进了世界50强之一的瑞士雀巢公司,从那时起,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发展,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大做强这个龙头企业。该公司已三次增资扩产改造,总投资由初建时的2。6亿元增加到了6亿元,鲜奶日加工能力由150吨增加到700吨,20xx年又启动了四期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日加工能力将达到1350吨。现在××农民每天供应雀巢公司700吨鲜奶,收入130万元。在玉米产业上,引进了××绿色食品集团公司等7家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605万吨。在小米产业上,引进××焦氏集团建设万吨小米加工企业,带动全市发展无公害谷子0。33万公顷。
3.把完善市场体系与强化流通带动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市加强对农业产品市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建成了新胜蛋禽等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城乡集贸市场和经营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新胜蛋禽批发市场已与全国13个大中城市的30多家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日销售鲜蛋600吨以上,日交易额220万元,带动全市饲养蛋鸡1000万只。鲜蛋收购覆盖××、吉林两省10多个县(市),远销到广州、上海、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市,每天销往俄罗斯鲜蛋有70吨。市场各环节吸纳从业人员2300多人,年创收2800多万元,养鸡户年收入1亿多元,经销户收入600多万元,带动相关加工和服务业增加产值1亿多元,实现利税800多万元。另外,全市流通经济组织发展到200多个,流通大户300余户,从事农产品营销的经纪人达2400余人,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牵动力量。
4.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加 强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基地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市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加强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技术装备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对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推进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目前专业户发展到5。6万户,专业村256个,专业乡(镇)9个,分别占户、村、乡(镇)总数的42%、66%和30%。涌现出了一批奶牛生产万头乡(镇)、千头村、百头大户和蛋鸡生产的百万只乡(镇)、十万只村、万只大户。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和综合配套的高产优质生产模式,奶牛生产全部推广“冻精配种、配合饲料、秸杆三化、暖舍饲养、防疫灭病”的高产模式。鸡蛋生产普遍推广“纯化良种、配合饲料、密集饲养、科学防病”的高产模式。20xx年推广先进技术60多项,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6%。
5.把创造优良环境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对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派驻专人负责协调监督对企业的各项检查、收费等问题。对收费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印制收费项目目录,给企业发放收费项目“明白卡”,取消和缓收收费项目83项,合并92项,下调44项,一年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万元。同时,出台了鼓励乡镇发展奶牛业的政策,新增奶源增加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市乡两级五五分成,乡镇每增加1吨鲜奶,可增加税收60元,调动了乡镇发展奶牛生产,扩大基地规模的积极性。发挥政府的宏观控制作用,调整龙头企业和农户间的利益关系,让利于民,雀巢公司在两年内七次提高鲜奶价格,鲜奶价格由每公斤0。78元上调到1。60元。在鲜蛋销售上,每天都由市场主管部门首先定出鲜蛋参考价,防止蛋价大起大落,保护养殖户和营销户双方利益。强化环境治理,打击偷、盗、毒害奶牛犯罪活动,严肃查处个别奶站投机倒把、克扣奶户的违法违纪行为,保护养牛户的切身利益,维护主导产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市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现实选择,带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促进联合等多种渠道和手段,陪强陪壮一批产品竞争力强,为农户提供系列服务、与农户利益关系密切、牵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把龙头舞起来,才能把农业产业化带动起来。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推进集约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集中,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把基地规模和产业做大了,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才能保持快速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利益驱动,产业链就会脱节。只有加强政府宏观控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市场化、法制化轨道,才能实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产业化链条的凝聚力。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选择好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立足发挥优势,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模式,选择主导产业。××市农业产业化形成了牛、鸡、猪三大主导产业,主要是因为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本地的资源优势、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市场的有效需求。这三个产业都属农村传统产业,农民有基本的技术和经验,而且市场容量大,技术和市场风险相对比较小。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提高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民进入市场的速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培育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搞活流通,是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的有效手段。只有采取政策扶持、效益吸引、典型引路等办法活跃市场主体,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架起小生产通向大市场的桥梁,才能使广大农民通过进入市场来实现收入的增加。
6.推进农业化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环境较差,这既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因素,也是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重要原因。只有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真正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建议国家采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加快农村电力、道路、水利、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对农业科研与推广服务、农村教育、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村抗御自然灾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七
黑龙江省双城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居黑龙江省各县(市)首位,列全国百个产粮大县(市)前10名。200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产值达到2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5%,“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收入2459元,其中通过产业化实现的人均收入占63。9%,五年间提高了31个百分点。双城市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在由农业大市向畜牧业大市、加工业大市和经济强市转变。
双城市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是形成了奶牛、鸡蛋和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奶牛业在十年间登上三个台阶,奶牛从1991年的2。2万头,到目前奶牛存栏达13万头,户均1。09头。肉牛饲养量20万头,生猪饲养量51万头,家禽饲养量1054万只。全市现已具备年提供15亿公斤粮食、8万吨肉、32万吨鲜奶、10万吨鲜蛋、7亿公斤瓜采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增加了农民和财政收入。全市农民通过养奶牛人均增收480元,通过饲养家禽人均增收190元,通过养猪人均增收140元,通过酿酒、饲料加工人均增收330元,通过农民在龙头企业和市场就业人均增收80元。2000年畜牧业过腹转化农作物秸杆90万吨,占秸杆总量的65%,仅此一项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增收有了稳定的渠道,为市财政培植了新的财源。2000年仅雀巢公司一家就上缴税金1。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2%,成为市财政的支柱。
三是推进了粮食转化增值。粮食的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改变了农民过去卖原粮的低效循环状态,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卖粮难。2000年畜牧业转化粮食6亿公斤,转化增值5亿元,加工转化1亿公斤,转化增值0。5亿元,转化粮食占总产量的46。7%。
四是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市专兼职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劳动力1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农民离土创业人员1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1%。
1.把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双城盛产玉米、水稻、高粱和瓜菜、烤烟等作物,农业资源丰富,农蓄产品质量好。近年来,双城市立足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加快畜牧业发展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了由产粮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的发展目标。他们反弹琵琶,抓市场、上加工业,带产业、促养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粮食过腹增值;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通过建设城市市场,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实现农产品流通增殖。通过梯次、多次增值,增加了农业综合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2.把做强龙头企业与做大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近几年,双城市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上,扶持、扶强、扶大龙头企业。在奶牛业,1990年引进了世界50强之一的瑞士雀巢公司,从那时起,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发展,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大做强这个龙头企业。该公司已三次增资扩产改造,总投资由初建时的2。6亿元增加到了6亿元,鲜奶日加工能力由150吨增加到700吨,2001年又启动了四期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日加工能力将达到1350吨。现在双城农民每天供应雀巢公司700吨鲜奶,收入130万元。在玉米产业上,引进了黑龙江绿色食品集团公司等7家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605万吨。在小米产业上,引进黑龙江焦氏集团建设万吨小米加工企业,带动全市发展无公害谷子0。33万公顷。
3.把完善市场体系与强化流通带动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双城市加强对农业产品市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建成了新胜蛋禽等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城乡集贸市场和经营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新胜蛋禽批发市场已与全国13个大中城市的30多家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日销售鲜蛋600吨以上,日交易额220万元,带动全市饲养蛋鸡1000万只。鲜蛋收购覆盖黑龙江、吉林两省10多个县(市),远销到广州、上海、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市,每天销往俄罗斯鲜蛋有70吨。市场各环节吸纳从业人员2300多人,年创收2800多万元,养鸡户年收入1亿多元,经销户收入600多万元,带动相关加工和服务业增加产值1亿多元,实现利税800多万元。另外,全市流通经济组织发展到200多个,流通大户300余户,从事农产品营销的经纪人达2400余人,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牵动力量。
4.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加强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基地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双城市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加强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技术装备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对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推进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目前专业户发展到5。6万户,专业村256个,专业乡(镇)9个,分别占户、村、乡(镇)总数的42%、66%和30%。涌现出了一批奶牛生产万头乡(镇)、千头村、百头大户和蛋鸡生产的百万只乡(镇)、十万只村、万只大户。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和综合配套的高产优质生产模式,奶牛生产全部推广“冻精配种、配合饲料、秸杆三化、暖舍饲养、防疫灭病”的高产模式。鸡蛋生产普遍推广“纯化良种、配合饲料、密集饲养、科学防病”的高产模式。2000年推广先进技术60多项,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6%。
5.把创造优良环境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对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派驻专人负责协调监督对企业的各项检查、收费等问题。对收费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印制收费项目目录,给企业发放收费项目“明白卡”,取消和缓收收费项目83项,合并92项,下调44项,一年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万元。同时,出台了鼓励乡镇发展奶牛业的政策,新增奶源增加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市乡两级五五分成,乡镇每增加1吨鲜奶,可增加税收60元,调动了乡镇发展奶牛生产,扩大基地规模的积极性。发挥政府的宏观控制作用,调整龙头企业和农户间的利益关系,让利于民,雀巢公司在两年内七次提高鲜奶价格,鲜奶价格由每公斤0。78元上调到1。60元。在鲜蛋销售上,每天都由市场主管部门首先定出鲜蛋参考价,防止蛋价大起大落,保护养殖户和营销户双方利益。强化环境治理,打击偷、盗、毒害奶牛犯罪活动,严肃查处个别奶站投机倒把、克扣奶户的违法违纪行为,保护养牛户的切身利益,维护主导产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双城市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现实选择,带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促进联合等多种渠道和手段,陪强陪壮一批产品竞争力强,为农户提供系列服务、与农户利益关系密切、牵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把龙头舞起来,才能把农业产业化带动起来。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推进集约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集中,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把基地规模和产业做大了,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才能保持快速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利益驱动,产业链就会脱节。只有加强政府宏观控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市场化、法制化轨道,才能实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产业化链条的凝聚力。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选择好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立足发挥优势,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模式,选择主导产业。双城市农业产业化形成了牛、鸡、猪三大主导产业,主要是因为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本地的资源优势、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市场的有效需求。这三个产业都属农村传统产业,农民有基本的技术和经验,而且市场容量大,技术和市场风险相对比较小。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提高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民进入市场的速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培育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搞活流通,是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的有效手段。只有采取政策扶持、效益吸引、典型引路等办法活跃市场主体,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架起小生产通向大市场的桥梁,才能使广大农民通过进入市场来实现收入的增加。
6.推进农业化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环境较差,这既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因素,也是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重要原因。只有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真正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建议国家采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加快农村电力、道路、水利、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对农业科研与推广服务、农村教育、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村抗御自然灾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八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本次调查活动,对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转岗人员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
3.4亿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2、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工人、工厂雇工、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人员等。而且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起码的职业技能。在谋求某一职业时,绝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拿不出相关的技能证书。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他们只能甘居下风,去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简单劳动。
3、调查发现,56.0%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文化生活很不满意,36.7%的农民工选择用睡觉来打发闲暇时间,34.0%的人选择逛街,13.1%的人喝酒聊天。此外,免费的电视、广播,花钱不多的报纸、网络,占了农民工文化生活内容的很大比例。调查显示,目前在汕头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的趋势,中技中专学历占32.4%,初中毕业占28.2%,高中毕业占20.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了10.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仅为8.1%。调查显示,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对聊天、睡觉、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感兴趣,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工更喜欢读书看报、上网和运动,偶尔涉足歌舞厅。在20~29岁的受访农民工中,有74.7%会在闲暇时间上网,19岁以下年龄段的上网比例达到了85.5%。
调查发现广大农民工对学习需求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农民工渴望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接受调查者认为,致富的障碍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2、农民工要求接受指向性较强的实用技术培训。
3、培训地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在接受培训的地点上、方法上应灵活机动,以业余函授培训为主,脱产为辅,以实地培训为主,网络为辅。培训的'时间1个月以内为宜。
4、农民工从事二、三产业的愿望增强。农民工自身及对子女的就业,选择从事农业类的仅占8.6%,选择较多的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倾向于二、三产业中的建筑、运输、纺织、市场营销、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
针对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深入思考,认真定位,加大改革力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1、调整优化教育培训专业。根据农民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传统产业和优势,围绕建筑、运输、纺织、化妆品等方面的品牌,加强机电、数控应用技术、化工、工业工程、铸造、纺织、带有专业性的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为本地培养人才。同时适应沿江开发的形势,向外地输送人才。要进一步加强省重点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培植示范骨干专业,强化特色专业,使设置的培训专业更贴近生产实际,职业学校的培训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2、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农民工靠的是实用技术,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又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办学机制,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3、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添实验实训设备,增强学员的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使受训的学员真正具有一技之长,直接上岗,对口就业,变劳务输出为技能输出。
4、加强校企合作、校镇合作。学校如何介入,要与企业共同商定。可与企业签订择优录用毕业生的合同。建立健全各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机构,及时向社会提供各种人才信息,进一步凸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农民工中的引领作用、幅射作用。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九
针对“科教兴国”而言,它是国家提出,在一定的程度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并且担负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在一些企业当中,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就是职工的培训,企业要想能够得到更哈的发展必须要对职工培训的工作进行重视,与此同时职工的培训也必须要跟随企业的发展来循循渐进。由于是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些影响,一部分的企业在对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企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其培训的成本一直都是能省则省,企业的效益好的时候便不需要进行培训、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便没有钱进行培训以及企业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不需要进行培训的观念从而导致企业不能够跟随着社会的进步去进步。
企业当中的职工必须要接受培训来作为继续学习的手段,职工进行培训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者赢取更多的竞争优势,重视职工培训工作的企业要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并且也能够更有信心的去迎接挑战。在企业的培训过程中不仅仅要通过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提高企业的效率以及价值,但是,也能够增强职工自身的素质。培训则是管理的前提以及培训管理的一个手段。企业通过培训不仅仅能够为管理创造出一个有力的条件,并且培训本身也是一种管理,主要是通过培训来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问卷式调查。
“20xx年8月31日,我在山东省禹城市xx公司就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随机的抽取了某一部门的位主要的调查样本。调查的内容:
(1)在目前阶段,对于培训的工作并不够重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职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职工的素质培训以及技术培训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一大部分的职工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水平不断下降。
(2)在目前阶段,培训的工作并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培训的工作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方面,多数是根据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的效果也很差,并没有根据企业整体的发展合理的进行规划,同时也缺乏着专业的层次以及循环渐进的`培训。调查表的分析:
xx公司就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所占比例。
工作满意程度80%。
非常满意15%。
满意5%。
一般75%。
不满意25%。
非常不满意。
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的人才管理和技能:在企业的人才使用过程中,中层的管理人员获得比较多的支持。并且企业部门的负责人则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这些中层人员主要是肩负着不断创新以及发展企业的责任,根据统计学上的数字可知,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占据着百分之八十的职工认为中层的管理人员能够做到对职工的长处加以利用,然而,有着百分之二十的职工认为这并不是公平的。在部门中其内部的沟通基本上是顺畅的,但是,部门之间却是需要进行加强的。很多的职工都普遍的反映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上级对于工作的力度是十分的强,并且也就着工作来进行沟通,然而,后续的问题调查可知,部门之间的沟通并没有得到所预期的效果,经过一部分员工的反映,部门之间的工作在衔接的过程中并不合理,绝大多数只是职工自己进行沟通和联系,然而部门的负责人员沟通的比例也比较少。
关于职工技能的评价,大多数的职工认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能时比较满意的,并且占据着80%的比例,仅仅有着15%的职工觉得自身的技能是完备的,同时,也有着5%的职工对于自己的职能时并不满意的,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过程中进行提升。然而在对职能进行转化的过程中,这个比例还是有所下降,大约有着75%的职工认为自己的职能时能够发挥的,大约有着25%的职工则是认为自身的职能时诶有得到发挥,专业素质在向着业绩转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对于职工的潜能是有待于不断的开发。分析结果:
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是确保培训学习正常有序开展的约束机制。科学规划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大培训学习的创新力度,对有效管理培训教育学习有重要促进作用。要以现阶段企业的培训情况来让企业的培训变得更加有效,因此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培训的体系进行完善:
职工培训要有明晰的培训计划,这是培训学习具体实施的行动纲领。在进行培训教育之前,需要对相关指数进行科学评估,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首先是培训需求分析。企业生产和发展中一定会遇到一些瓶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制定针对性措施,培训学习对解决问题能够发挥多少正能量,这是需要分析的。一些工作任务需要一些技能和方法,职工在哪些方面存在短板,并通过什么样的培训学习可以弥补,这也是需要分析的。其次是培训计划制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作培训学习也是这样,要先制定详细的可行性培训计划,一,培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在制定培训计划前,要充分研究各类职工应选择哪种层次最为合理就可以细分到人,可使职工通过培训之后,企业和个人都有所收划。
职工培训过程管理是确保培训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环节。在制定好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之后,就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的管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要安排合理的培训时间,因为各部门的职能不同的职工工作时间也不尽相同就需要安排合理的时间,分批次进行培训,确保每个需要培训的职工都能够在耽误提下接受培训;二是要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在企业,选聘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对职工进行培训而且在培训完之后要进的考核,以检验职工的培训效果,对于培些不合格的职工以次接受再次培训够确证培的效果。培训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纷繁的事务工作,要对培训学习开展过程进行管理,不仅要对教师施教行为进行约束,还要对职工学习行为进行规范。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也要对职工日常习惯进行跟踪教育。像出勤情况、实训情况、考核情况等,都需要有专业的管理。
在职工教育培训学习中,对培训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这是衡量培训效果的最基本方式。对评估实施管理,主要针对职工掌握培训内容技能情况和教师施教态度方式两个方面展开。特别是对职工培训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不能单单用一次考核得出结论,要看职工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对培训教师的评价也要从指教认识、指教能力和指教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体会:
在对员工培训的过程中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企业中,其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以及知识的竞争,然而培训能够更好的培养人才以及传播知识,从而有效的实现知识贡献的一个途径。所以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在21世纪培育核心竞争力,取得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
××社区位于本市××区北三环路沿线,社区居委会委员全部由选举产生。作为北部城区重要的综合居住区域,××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了社区管理的发展。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今年8月我对××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参观,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
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
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
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4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28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8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4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4000―5000元。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96156网站延伸到了各个社区居委会,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统一配发了,但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4000―6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3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20xx年《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中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进行了统一规定,我区据此确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建立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
但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900―11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区委办局在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二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三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五是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具体为:设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奖金三项。基础工资每月700元,岗位工资按高限确定,划分三个标准:主任800元/月,副主任700元/月,委员600元/月。调整后主任1200元/月,副主任1100元/月,委员1000元/月。每月奖金100元/人,年底奖金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建立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
三、调查体会与建议。
1、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社区街道办事处关系。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县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辖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
二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2、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一
乡镇政府在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皇粮国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
农业税费改革从2000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力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贫乏。乡镇政府除了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人民法庭、司法所、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文化服务中心、村建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林业站、卫生院、中心小校、邮电所、兽防站、交管办等;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村建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派出所、兽防站等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一)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政府职能错位、庞杂。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发展经济。
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
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
2、权力与责任不等,行政运作方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对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
二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让腐败更加恶化。
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
三是财政体制不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
4、党政、政事不分。
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
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5、政绩考核不完善,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未成形。
对于乡镇干部在内的公务员选拔任用办法不科学、不完善,考核公务员的政绩还没有找到一种把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合理区分的办法,因此往往会出现把集体的政绩说成是个人的政绩,把别人的政绩说成是自己的政绩的现象。这种考核办法的不完善,还会加剧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而且会促使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提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大会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推荐,这本是扩大民主,落实干部、群众选择权、参与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部分乡镇干部对此却异常敏感。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在社区治安防范的实践中,公安机关、物业管理公司、保安服务公司、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内部单位保卫组织、社区治安志愿者等共同构成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在这张防范网络中,公安机关作为政府公共安全服务主体,应发挥专业防范的主动作用,而其他防范主体也应各尽所能,在公安机关的组织和协调下,形成防范合力,共保社区平安。社区治安建设是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社区治安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生存需求。研究社区防范工作十分必要。
(一)社区防范工作内涵。
城市社区安全保障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和谐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要通过深厚的历史底蕴、发达的经济和人们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来体现,更重要的还在于整个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这当中,首当其冲的是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人口流动频繁、网络生活发达、各种异质性文化并存在现代都市里,安全保障能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精神放松,能帮助人们减少相互猜测,增加沟通交流的效率。可以这样说,城市的文明依赖于市民素质的提高,而市民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市辖各社区单位基础安全保障的实现。城市社区安全保障通过保证生产、治安、交通、医疗、用水、食品等方面的安全有序,能使城市居民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放心舒畅的良好环境里。
(二)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管理和功能完善的主要载体。国内外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社区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安全保障不仅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反映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随着科学发展观贯彻的逐步深入,城市管理及建设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已经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所关注,并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社区防范法制建设严惩滞后。
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和谐社区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而社区法制化建设的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还滞后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落后于法治安全的发展,社区的各种关系难以理解,影响了社区法制建设和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有效性。居民委员会与居委会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城市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制约社区法制建设和社区犯罪防范体系建设的瓶颈。
(二)社会群众防治力量薄弱。
畏难情绪,对上门征收治安联防费、做好群众工作、挖掘资源等需要下苦功、收效慢的长期性工作不主动、不坚持,导致社区“人防”力量薄弱。
(三)社区防范机制不健全。
社区警务工作在我国处于初创阶段,社区民警的配置、社区警务室的建设、社区警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对社区警务的理解上还存在着偏差,对社区警务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社会参预也不够,群众参与维护治安的积极性并未全面调动起来。社区警察多沿袭过去管片民警的工作方法,对本身角色还不太适应。
(四)社区防范针对性不足。
社区民警对维稳信息的收集、对警情信息研判的能力不强,仍存在比较普遍的按老办法办事,仅凭个人印象或个别群众的反映情况去断定社区防范重点,导致防范措施未能及时调整落实到最关系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上。
(一)健全社区防范工作法律法规。
1、健全社会治安法律法规,形成执法保障体系。
城市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依照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决定和管理社区事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特别是依法管理社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城市社区法制建设,能够使社区治安组织有法可依,依法排除他人非法干扰和破坏居民居住安全的行为,能够使产生的纷争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2、建立社区治安防范网络体系。
要在街道综合治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指导下,组织治保委员、社区保安、单位内保力量、社区物业以及社区志愿者等各种治安力量的作用,共同参与到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来。同时,强化居民自治组织在社区治安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明确作为居民代表大会执行机构的居委会是社区治安体系的主体。
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调解纠纷、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帮教等各项工作,指导和帮助社区单位及家庭增强防范意识,健全防范措施,提高防范能力。强化社区治安防范功能,对社会治安管理来说,具有基础性的功能,是一项必须要抓好的工作。
3、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公安部负责人表示,力争用三到四年的时间,要积极构建四个网络、不断完善三个机制、着力强化两项管理,在全国构建起一个以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以社会面、社区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以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特殊人群、危险物品管理为重点、人、物、时、空制相结合,点线面结合,警民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4、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社区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要使管理工作及时到位,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效果,首先是要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完善自治管理制度,比如制定社区文明公约,规范居民个人行为:制定出入凭证制度,净化社区来往人员;完善外来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控制;落实社区出租屋管理,杜绝将房屋出租给犯罪嫌疑的人,房屋出租必须到物业部、派出所登记等等。其次是要采集广泛信息,结合人口普查、户口调查和情况询查,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将外来暂住人口纳入管理,做到不是控,不漏管。
在搞好社区的管理职能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社区的服务职能,促进了新型人际关系的形式,改变原来的社区特有的疏远冷淡的邻里人际关系的特点,从而使社区居民感到生活环境的安全和人际关系的温暖,形成团结的一个整体,因而在必然减少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的同时,维护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边心的传统美德。
(二)提高社区治安防范的认识。
开展社区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来提高居民素质,消除产生犯罪的主观条件,提高预约犯罪的意识和积极性。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使居民了解目前治安状况及预防犯罪与本身利益的关系,树立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集体主义思想,净化社会环境,预防犯罪。其次是文化知识教育,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法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使社区居民自觉守法并懂得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打击和预防犯罪。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健全民间调解组织,发现矛盾,积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化解矛盾,平息纠纷,防止事态的恶化,预防民事纠纷转化为严重的刑事案件。
(三)构筑科学有效社区防范工作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加强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感和使用感,使其在有关社区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安排等方面从快、从简予以办理,并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考量目标之一。同时,政府为主导的社区还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社区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交流活动。以社区为主体,就是要让社区全体居民参与进来,通过监督、亲自贡献、谏言献策等多种形式,使社区经济、文化、卫生、环境等不同方面都有整体提高和改善,确保社区安全保险的有效实现。
要进一步部署和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重要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和实施,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各地在坚持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也将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创造了大量有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事实说明,开展“严打”斗争与搞好社会治安防范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开展好“严打”斗争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和专群结合、齐抓共管,才能够真正而持久地保持社会稳定。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三
姓名:蔡家丽学号:0953004401102。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显,为充分了解当地农村养老的现状,寻求改善农村养老的办法,结合我的毕业作业实际,开展当地农村养老现状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当地农村养老的基本现状。
我所调查的南涧县拥翠乡温泉村委会,总人口有2755人,老年人有664人,占总人口的24%左右。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的推进,留守形老人日益增多,养老形式严峻。另外,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家庭养老功能在日益弱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试点、探索之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正式提上日程。该地区紧紧围绕有关的精神,结合地区实际,将如何更好的解决老年人问题提上日程,在所辖范围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努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1、当前该地区养老的基本方式。
-56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
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
三、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形势。
(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小康。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从制度上解除农民发展生产力的后顾之忧。
(3)建立村社助餐点和老人日托所。
政府要出资在老年人集中的村社设立老年人助餐点和日托所试点,并对助餐点和日托所的的性质、任务、要求、运行机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关规定,培训工作人员和招募志愿者,建立后招标按市场化来运作,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助餐点和日托所日常运作予以相应支持,并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满足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的老年群体一日三餐的需求以及生活照料的需求。
(4)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要落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及外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规划建设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对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逐步改变目前较高收入人群大量占用公办养老机构资源的现象,在合适的时机,为中低收入老年人群发放养老服务专项补贴,使中低收入老年人能够住得起养老机构。
(5)大力扶持,多形式发展社区家政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家政服务业,吸引家政服务的相关企业加盟,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完善送时服务机制和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家政服务。
-910。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四
(2)实习地点:**地区教育局。
(3)实习性质:毕业实习。
**地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地方性教育政策和规章制度,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路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负责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地方高教、成人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对全地区学校工作状况及办学水平进行督导评估;完成上级单位交办的工作任务等等。机构设为四室三处两科,其中我所在的行政办公室的职能是:负责综合协调办理机关重要政务;负责办理局务会、局长办公会和综合性会议有关事项;负责文秘、督办、新闻宣传、信息、档案、保密、信访等工作;负责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指导教育、法规的实施;负责教育系统执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等。
地区教育局现有内设机构18个,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宣传教育科、计划财务科、基础教育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纪检监察室、教育团工委;行署教育督导室、地区双语办、地区招考办、师训部、教研室、内学办、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勒俭办、学生资助中心、机关服务中心。
在教育局我的工作岗位是行政办公室文员,主要工作是每天从电脑里提取新的文件并打印,然后送到相应的办公室,其次是整理档案、编辑排版、文字录入、后勤打扫等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很琐碎,但我都认真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交给我的所有任务,同时也保证了办公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的一个重要手段。
毕业实习是一门专业实践课,是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毕业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意义,同时也可以使我们了解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差别。毕业实习更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实习,我们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
由于是第一次实习,但我还是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并与办公室的秘书愉快相处。在**地区教育局主任把我分工到了打字室,但在完成打字室的相应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负责行政办公室的其他事宜,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通过看与学逐步学会了打印机、速印机的操作与使用。尽管先前让别人给自己打印过文件,但真正操作大型的打印机这还是第一次,但在秘书耐心的指导下我不仅学会了单纯的打印复印而且学会了类似文件缩放及墨色转换和其他更深层次的打印复印操作等等。
在一般况下,办公室新写的文件需要我们一遍一遍的校对之后,才能下发或上传。在整理教育局全年出勤情况的时候,更是需要我们的耐心,我们得把12个月的出勤统计,按人名一一对照,看是否全勤,还是有谁迟到,请假,而12个表格中,有的人名位置变动特别大,使我们不得不从头至尾再找一遍。统计结果总是要在白纸上整理四五遍然后才编写到规定的表格当中,毕竟这关系到个人利益问题,马虎不得。
无论做那件事情,我都会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有时工作量大而且工作复杂,但我还是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虽然累一点,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听到领导赞扬的话语,我还是会感觉很有成就感,毕竟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转眼间,在**地区教育局的实习结束了,短暂的实习生活除了工作经验和知识上的丰硕外,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熟悉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品味和领悟工作技巧,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以后尽快适应、融入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少了一些茫然。我这次实习目的也具有针对性。除了熟练的掌握了打印机的操作,我更多的是在实践当中补足自己不具有的素质,比如,与人交际、接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的使用,如何与领导进行沟通交流等等。当然除了收获,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遇到紧急情况,我还是不能临危不乱的去处理;对于五笔打字和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我还没有熟练掌握等等。
实习结束了,我们也该静下心来好好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尽量弥补不足,将实践当中所学到的技能反过来联系课堂知识,使之得到巩固。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学到更多知识,在下一轮真飞走向社会当中收获更多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单位我和秘书在同一个办公室,秘书在教育局工作刚刚半年,别看她工作时间短,她的工作能力非常高,认同局长和主任的信任与青睐。在短短的时间当中,我从她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有初为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作为一个真正的秘书人员应有的专业技能。在这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秘书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对于严谨的工作态度,秘书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最佳榜样。教育局早上7:30上班,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打扫卫生,而每次我到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的里面却没人,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后来我才知道,那时秘书早就到了,是在打扫局长办公室。于是我尽量更早一点去帮秘书分担一下工作,要知道她每天打扫的除了自己办公室还有局长办公室,两个主任办公室,而做这些都是她自愿的。做完打扫工作,就开始坐在电脑前查文。查文要分上下午两次,分别从政府网和教育局邮箱里查找最新文件,下载并打印,然后送到相应办公室,这似乎都成了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在打字室,当然会有很多需要打印复印的文件,面对每天都很多的打印复印支领纸张的人,秘书都会微笑着让他们一一进行登记签字,这样既保障了单位资源,又能方便单位查账,使工作开展得更顺利。不仅如此,身为行政办公室的秘书,秘书总能严格遵守单位的保密规定,对于打印的红头文件,她总是及时存档,把打印有误的或多打印的文件全都销毁,以免外泄。这些都让我对她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意,从她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初来者的工作热情,更让我学会了作为一名秘书人员所应有的工作态度。
(二)秘书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
我发现很多工作人员在每到下班的时间就已经走了,而办公室的秘书却不是这样,我总是看她即使下班了她也要在办公室呆一会,对这一点我很不明白,而她却笑着说,再等等,看别人还有什么需要她做的。记得区纪委来暗访的那次,在我们通知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都在上网聊天或玩游戏,有的甚至在自己的办公室插上门睡大觉。在我们办公室,我从没看到过秘书玩游戏,即使上网那也是在查文件,有时工作量比较小,做完工作后,如果实在无事可做那秘书也会翻看公文,在提高技能的同时“打发”时间。相比之下,秘书的工作真的踏实、认真。难怪她会得到局长和主任的青睐。也许,这样的干劲正是我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必需的。
(三)秘书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底。
在实习的过程当中,最让我惭愧的是,我用“搜狗”进行文字录入,而秘书用的是五笔输入法,而且每分钟能打将近一百六十多个字。五笔输入法,我们从刚进入大二就开始学习,可直到现在我连最基本的字根都没有记住,更不用说打几个完整字了。在想秘书请教如何熟练使用五笔输入法时,她说,她平时无论是上网聊天还是玩游戏,只要有机会她就会用五笔打字,但前提是把字根背过。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阵脸红,平时总是找理由什么“自己没电脑,上机课又少”“自己不上网也不玩游戏”等等,那分明是给自己不学习找的借口。
作为一名秘书人员不仅要熟练操作电脑,还要有过硬的写作基础。为了补充课堂所没有的知识,在单位,在要有新下来的公文,我们都会仔细看一遍,体会实际应用的公文的语气及写作方法。
(一)责任心。
秘书之所以将每一件事都办的非常出色这主要源于她的责任心,无论是局长、主任交给她的任务,还是其他科室的人要她做的事,她都会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有时即使加班加点也要完成。秘书说,只要有责任心,再累再苦的工作她干起来都会觉得很开心,而且领导也会对你倍加信任。
(二)耐心。
在打字室,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需要打印复印,有些成册的文件更能考察一个人的耐力,因为在复印时,不但要把文件摆放对位置,还要注意双面复印的效果,看是否有倒页,有时碰上全是表格的文件更让人头疼,由于文件的特殊性不能进行缩印,而办公室的两台打印机都比较旧,不能双页扫描,我们只得一页一页的正反复印,更有甚者,几百份文件都需要装订,无论碰到哪种情况,秘书总会耐心地去完成。
(三)热心。
无论有多少人来找秘书帮忙,她都会笑脸相迎,始终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来接待他们。当接到陌生来电话的时候,她也会微笑着解答他们问题。这让我在待人接物方面向她学到了很多知识。
此次的毕业实习能让我到社会上接触学校书本知识外的东西,也让我增长了见识开拓眼界。感谢我所在部门的所有同事,是你们的帮助让我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掌握工作技能,感谢我们生产小组组长、技术员,你们帮助我解决处理相关问题,包容我的错误,让我不断进步。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实习指导老师艾尔肯老师,在实习期间指导我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我感谢在我有困难时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五
日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今年3-4月份到开展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以涵盖全县重点中、小学,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为调查点,按各自的问卷调查对象机械抽样500名中小学生(其中小学生100名、初中生200名、高中生200名;男生287名、女生213名)进行当场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498份,内容涉及学生理想与追求、法律意识、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方面。(调查表附后)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未成年人的优点明显,但缺点也非常突出。优点是思维活跃,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有创新精神,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缺点是依赖感强,缺乏责任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奉献精神不强,个人主义严重,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弱等等。
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占77.1%;对信仰有正确认识的占58.9%;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正确认识的占54.5%;对诚实守信、人际交往、社会公德能正确对待的占63.6%;法制观念比较强的占72.35%。此次问卷调查同时暴露出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状况。统计数据反映:你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享受物质”占7.2%;“精神追求”的还有1.8%: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金钱最重要”的占2.55%,“权力最重要”的占0.80%;崇拜的对象是“明星”的达11%,“专家教授”的仅占3.90%,“英雄模范”的占5.20%;每月零花钱在“100元左右”的占8.9%,“200元以内”的占4.6%,“200元以上”的占3.2%;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了2小时的占6.8%,不到2小时的占2.6%,从不上网的占0.6%等等。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将面临着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尽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好的,但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的目的更加务实。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问题,而调查显示,将近半数的同学把“享受物质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而在回答“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很小一部分人选择“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当今学生更现代,更人性,也更加务实。
日益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早早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压力,贫富差距的加大,更使得他们懂得金钱的重要性。如问题三,80%的学生都同意“没有钱,就谈不上享受生活,就无法实现精神追求”。当然我们不能把它做为个人主义来批判,应该帮助他们更好的处理个人与金钱的关系。
但近年来,各中学之间的竞争以及升学率的压力下,学生的分数渐渐成了老师最重要的追求。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教育气氛下,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产生困惑,这种困惑更体现在初中学生身上。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过分看中“分数”,更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热爱学习却鄙视劳动。
在被问及今后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更倾向多元化。希望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最多,排在第三位的是知识分子,而想当老板的并不多,只占2..6%。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苛求是越来越高,对收入稳定、丰厚的职业也更青睐。但选择农民和技术工人不到1%,事实上,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任何职业,更加需要一批高素质劳动者。所以,教师在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
3、信息网络化的利与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游戏不仅被电子化,而且被网络化。网络和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能制约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弱,猎奇心强,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受到不良影响也最为严重。当然通过网络,中学生也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8%以上的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玩游戏或聊天。
在调查中我们更了解到多数中学生认为自己对网络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的缺乏抵制力,更有7%的学生期待着发生网恋。
应当承认,多媒体及网络的使用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存在的,中学生也无法抵御新生活、新色彩、新潮流的诱惑。“学校课堂教育一个钟头,不顶电视和网络一个镜头”,“五加二等于零”,反映了这一现状。由于多种影响,中学生群体中成为一种共性:饮食跟着广告走,穿戴跟着名牌走,娱乐追着名星走,应酬跟着大人走。尤其是不健康的色情内容已给中学生群体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
那么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呢?
1、要强化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最主要的渠道,学校在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树立起科学育人的观念,以培育“四有”人才为根本目的,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注重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注意预防德育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现象的出现,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政治高度来切实抓好。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根据未成年人的特殊心理、生理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改进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实现由灌输思想道德知识向发展思想道德能力转变,减少行政动员,体现主体性、社会化、生活化的教育观念,把真实的道德生活展现在未成年人面前,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要循循善诱,使思想道德教育入心、入脑。
2、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性地位。
要大力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让未成年人在体验中受到教育。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劳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了解民生。要化解安全教育和开展德育活动的矛盾,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近自然,感受祖国富饶的自然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自豪感,丰富他们的知识。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深化雏鹰争章活动,教育小学生们在家当好家庭小帮手,在校当好好同学,小伙伴,在社会当好文明小标兵,在公共场所当好环保小卫士,独处时当好自律小主人。要继续开展“手拉手”行动,倡导互助友爱精神。要深入开展志愿者行动,激发小学生的奉献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老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要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豪感,把职业道德作为政治学习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使老师信任、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拓展思维,积极探索思想道德教育新方式、新途径,不断创新载体,用新的理论、新的载体,指导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实践,调动起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要重视发展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5、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教育。
目前,未成年人基本上为独生子女,与人平等沟通交流的机会少,孤独、自闭、忧郁等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信息多面性,正好满足了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他们长时间沉溺网络,因网络滋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日益突出。因此,学校应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或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引导学生在校园内正确上网,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时期不仅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这次调研活动,只是针对中、小学,调研结果难免有些偏颇,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所借鉴。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创新实践,真正使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调查表。
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问卷。
基本信息:
性别:a男;b女;学历:a小学;
b初中;c高中。
(1)、你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
a享受物质生活b一种精神追求;c不知道;d其它。
(2)、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a为了能找个好工作;
b包销祖国、服务大众c为了父母。
(3)、“没有钱,就谈不上享受生活,就无法实现精神追求”,你同意吗?
a同意;
b不同意。
(4)、“没有理想,就谈不上享受生活,有了钱也没意义”,你同意吗?
a同意;
b不同意。
(5)、你怎么看同学间的物质(如手机等)攀比现象?
a我不会与人进行此类攀比;b很无奈,明知不好但没办法;c很正。
常,没什么不对的;
(6)、你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a非常满意;b一般满意;c有点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7)今后理想的职业是:
a知识分子;b机关人员;c老板;d科技工作者。
e农民f技术工人。
(8)、你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你会用法律手段解决吗?
a会;
b不会。
(9)、你的崇拜对象是:
a明星;
b专家教授;
c英雄模范;
(10)、你每月的零花钱在左右:
a100元左右;b200元以内;c200元以上。
(11)、你每天上网时间多长?
a少于一个小时;b1-2个小时;c多于2个小时;d:从不上网。
(12)、你一般在哪里上网?
a家里;b网吧;c学校;d其他。
(13)、你上网是为了:
a聊聊天;b发邮件;c看新闻;d玩游戏;e查学习资料;
(14)、你相信网恋吗?
a相信,觉得有发生的可能性;b相信,但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c不。
相信。
(15)、你认为自己对网络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的抵制力:
a很强;b比较强;c比较弱;d很弱。
(16)、你认为由社会或者家长监督下学生使用电脑:
a有必要;b无所谓;c不必要。
(17)、你认为中学生谈恋爱:
a正常现象;b比较正常;c不大正常;d不应该。
(18)、同学向你请教一道你懂的问题,你经常怎么做?(客观现状)。
a、详细讲解思路。
b、简单说明结果。
c、爱理不理。
d、说不会做。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六
204年5月18日,宣州区执法人员在对位于梅西路西林二村b栋17号的宣城市华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注册资本金异常变动,随做了现场检查笔录,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出租营业执照的行为,经请示批准立案调查,办案人员于5月20日,对公司法定代表人进行了询问调查,提取了相关证据,制作了谈话笔录,现调查终结,汇报如下:
宣城市华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了日期:20xx年3月3日,住所:宣城市区西林二村b栋17号,法定代表人:杨大松,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342500000042618(1-1),经营范围:室内外装饰工程设计、施工;门窗制作、安装;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水电安装;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以下限分公司经营;家具生产、销售。注册资本金:六十万元整。
20xx年3月3日,杨大松与吴成兰共同出资60万元,分别占出资额的75%、25%,注册成了宣城市华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室内外装饰工程设计、施工;门窗制作、安装;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水电安装;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以下限分公司经营;家具生产、销售的经营活动。公司成了后,当月的7日,杨大松又将公司承包给程红福经营,并将公司的资金60万全部交由程红福操作,由杨大松本人掌管账目,并约定从经营的利润中提取8%-10%归公司所有,程红福负责公司的运转费用。由于经营不善,二人所协议之事,于7月底最终不欢而散,以上事实,杨大松本人均予以确认。
证据一:现场检查记录一份(证明检查中发现的情况);证据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当事人的身份证明);证据三:谈话笔录一份(证明违法事实及经过);证据四:承包协议一份(证明违法事实的存在);证据五:当事人给承包人的资金转账单复印件一份(证明承包经营的存在)。
当事人自公司成了后,未按公司法的规定正常经营,反而以承包的方式将公司营业执照出租给程红福经营,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64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规定,属于擅自出租营业执照的行为。
当事人没有对以上事实提出异议,因为不懂,并且该行为已经终止,请求从轻处罚,鉴于上述情况,依据《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第十三条,建议对当事人从轻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77条“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的规定,并建议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处罚如下:
罚款人民币10000元整;。
办案机构:鳌峰工商所。
办案人员:马平安王世荣。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七
农村医疗保障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和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两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主要形式。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几起几落,时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已走向衰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可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直为政府、农民和研究者所关注。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进行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的对象:
我们对xx镇x个村的xx多位农民调查。
2、调查的时间:
2008年7月-8月。
3、调查的范围:
包括普通农民、村干部、乡村医生。访谈对象大部分在40岁以上,40岁至60岁的人占了一半左右。
4、调查的方式。
根据访谈录音,整理成45份访谈记录。
二、情况分析。
1、建立农村医疗保障所依存的乡村社区土壤。
中国农村社区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它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收入来源、人际交往、寻医问药等方面,有区别于城市的典型特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医疗保障是建立在这种乡土特色基础之上的。
土地仍然是农民家庭对国家完粮纳税和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最基本保障,而农民家庭的其它一切开销越来越依靠现金收入,这就要依靠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来实现。但是这几年种植经济作物受市场的影响很大,价格也在不断下跌。同时由于种植业生产周期较长,靠结构调整也比较难以增加收入。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改变,农村中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近年来有所增加,并且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有个村庄的心脑血管病人的发病年龄都集中在四、五十岁左右,虽然农民认为可能和农村中的环境污染、人们不再吃粗粮以及体力劳动减轻有关。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这可能和竞争环境带来的生存压力增大有关。
当前农民家庭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家庭积蓄解决医疗费用支出的急1。
需;通过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济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向亲朋好友的借钱缓解医疗费用负担。这种行为方式就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向亲戚、朋友扩散的互助互济的人际网络。
乡村医生是来自农民的乡土医生,长期的农村常见病的医疗实践造就了他们,许多60年代、70年代培养的乡村医生在农民中行医时间长,在村里有一定威信,对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和治疗农村常见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经济改革以来,村卫生室的承包经营使乡村医生越来越把提供医疗服务作为谋生手段,而同时在乡土社会里,农民又很难把乡村医生的服务这种无形的产品当作需要购买的劳动产品,而只把药品作为必须为之付费的商品。
乡村医生也常常感到“乡里乡亲的,怎么可能像城市医院一样收挂号费、治疗费、出诊费?”因此不论乡村医生还是个体医生,都提供“免四费”(免挂号费、诊断费、注射费、出诊费等)的服务,同时,传统医学中的简便治疗方法由于不能赚钱已多不被乡村医生采用,卖药、处方药品、静脉输液则被广泛应用。但是乡村医生对于本村的贫困家庭,往往出于医生悬壶济世的职业传统和乡土社会中的乡谊和同情心给予医疗费用的减免。
在就医机构的选择上,农民选择大医院是在得大病或疑难病时为求得较好的治疗;寻求私人诊所一般是在大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费用较高的情况下,为找到较便宜的服务和寻求特殊治疗效果时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所谓“有病乱投医”。
通常在常见病的治疗上,农民是以自己的经历和他人的经历对县、乡、村各种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进行判断,各种治疗信息的获得又是以农民之间的人际传播。由于政府卫生部门没有向农民发布医疗保健信息,乡村医生也没有对农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医疗保健常识的服务,使农民缺乏获得医疗保健信息的正规渠道,只能以非正规的渠道获得零散和不确切的信息。
2、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社区的公共资财。
我了解到对于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除部分贫困户外,多数农产家庭具有一定的筹资能力。但是这仅仅是农产家庭经济上的可能性,这一制度能否建立,还存在着某些社会制约因素。
在访谈中农民谈的最多的是“合作医疗没有集体经济不能搞”;“现在都个人顾个人,合作医疗没人组织不能搞”;“医疗保险要讲信用,实施要长久”。
我们认为,合作医疗是社区和农户共同筹资的医疗保障,是一种社区的公共产品。在集体经济时期,生产大队提留的公益金为合作医疗基金提供了大部分资金,农民个人只在年终分红时由生产队代扣少部分资金作为个人交纳的合作医疗费,这使每个社区成员通过集体提留的预先扣除,得以享受社区的医疗保障。然而,这种社区医疗保障的有无及保障水平的高低,要视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定。
从一些农民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即使在70年代时,各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的兴衰及持续时间也不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大队,合作医疗持续的时间也长,有的一直坚持到实行生产责任制为止。集体经济缺乏实力的大队,合作医疗持续的时间则短,有的甚至不到一年就解体了。这说明并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合作医疗解体。
那么,为什么在访谈中农民把合作医疗的解体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终结使合作医疗失去了预先扣缴合作医疗费的筹资手段。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闻喜县和我国多数中、西部农村地区一样,村庄的公共积累逐渐减少,缺乏经济实力,村提留只能维持村干部的工资,村庄的任何公共事业就只能依靠农民一家一户的集资予以解决。对于村庄电路改造一类的公共事业,由于是每家农户都明确受益的事情,即使是平均分摊公共电路改造的费用,挨家挨户集资的难度还小一点;而医疗服务消费则是一种不确定的行为,当合作医疗筹资无法通过集体经济组织预先扣除时,其挨家挨户筹资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因此,这种“空壳”的集体经济由于没有社区的“公共资财”,而缺乏合作的经济基础,就像有的农民说的,“合作医疗没有集体资金,和谁合作!”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在村里常可以听到的“现在集体没有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合作医疗没法搞”的说辞。
3、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社区的组织资源。
改革前的传统体制时期,集体经济组织不仅有组织生产的经济职能,也有组织村庄社会事业的行政职能。70年代,正是通过公社体制使合作医疗制度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迅速推行,广泛实施。改革以来,伴随公社体制的终结,合作医疗制度大面积解体。但是在合作医疗的落潮中,人们相继看到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苏南模式坚持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发展乡镇工业,促进村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使合作医疗向合作医疗保险过渡。苏南模式使我们一度看到在传统的集体制没有彻底解体的情况下,村庄社区的医疗保障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村庄经过了改革初期的分散经营后,在“既承认合作者个人的财产权利,又强调法人成员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在村域内再组织起来,这种再组织的社区合作体系——“超级村庄”,推动了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村庄社区的公共事业的发展。
干部”的说法。这就造成了依托社区组织的合作医疗在缺乏社区组织资源的条件下难以为继。虽然1982年的宪法就确立了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1998年又正式颁布了试行10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但是,村组织的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访谈中,农民几乎都一再提到“现在是个人顾个人,没有人组织,搞不了合作医疗”,当说这些话时,我们在农民的脸上看到的是无奈。
4、信誉是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当地农民一般都对医疗保险缺乏了解,有些人对人寿保险、平安保险以及农业生产上的保险等其他商业保险还有所了解,但对社会医疗保险都一无所知。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农民都对医疗保险的信誉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是独立的经营实体,农村改革以来,产权明晰的结果,使风险和利益对称,这既调动了农产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独自承担着市场的风险。因此对一个新事物,他们完全是以一个独立的生产经营者的眼光来观察的。
对于保险组织和保险制度来说,在农民那里,信誉就是关键。他们要确信其对医疗保险的投保确实能够得到分担风险的回报才会投保。就像有的农民说的那样,“现在基本是一部分贫困户确实交不起钱:一部分富裕户个人付得起医疗费,但不一定投保,多数农户能付得起30元以内的保费,但是不是投保,还要看可信不可信”。访谈中,农民表现了对乡、村干部的极大不信任,对保险公司商业信誉的不满意和对政府政策多变的担心。医疗保险能否实行?医疗保险由谁来办?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农民是从现实农村社会发生了的和正在发生着的各种事情中寻找答案的。以往合作医疗的失败,合作医疗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以往农村社会事务中的种种失误和反复折腾,甚至生产经营中的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都使农民变得怀疑、谨慎,不愿意轻易失去自己的血汗钱。
与此相关联,农民提出了如果实行医疗保险,就要长久实施,管理要透明等制度建设的要求。他们担心如果医疗保险放在县里管理,则可能是可望不可及,他们难以获得医疗保险的支付,甚至担心如果经办的人携款跑了,他们都不知道。如果医疗保险放在乡、村管理,他们又担心管理有漏洞,保险金被挪用等腐败现象的发生。然而作为制度建设,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在地域广大,人口分散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就必然要付出较高的管理成本。
由于合作医疗是以社区和农产共同筹资为基础的一种社区医疗保障,因此如果没有社区公共资财的经济基础,没有村级组织在村民自治基础上的重新整合,仅依靠政府政策和卫生部门工作的推动,合作医疗就无法持续实施和发展。农民的社会医疗保险是以政府保险机构信誉和农产投保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医疗保障形式,则政府和保险机构的信誉是能否实施农民医疗保险的关键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不完善的地方。
其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必须考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
其二,虽然合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但社区的公共资财的确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其三,在农产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其四,医疗保险组织的信誉是实施农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建议:
主要针对疾病模式、家庭保障、医疗服务、就医行为作出具体的政策,希望获得医疗保障。
1、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服务模式改革。
2、增加农村卫生投入,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
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4、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最大限度降低药价,更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
总之,9亿农民的“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一个及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事实来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与困惑,相信这项为农民服务的政策必将深入民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八
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皇粮国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
农业税费改革从20xx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于20xx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力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贫乏。乡镇政府除了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人民法庭、司法所、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文化服务中心、村建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林业站、卫生院、中心小校、邮电所、兽防站、交管办等;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村建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派出所、兽防站等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一)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政府职能错位、庞杂。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发展经济。
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
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
2.权力与责任不等,行政运作方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对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
二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让腐败更加恶化。
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
三是财政体制不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
4.党政、政事不分。
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5.政绩考核不完善,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未成形。
对于乡镇干部在内的公务员选拔任用办法不科学、不完善,考核公务员的政绩还没有找到一种把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合理区分的办法,因此往往会出现把集体的政绩说成是个人的政绩,把别人的政绩说成是自己的政绩的现象。这种考核办法的不完善,还会加剧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而且会促使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提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大会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推荐,这本是扩大民主,落实干部、群众选择权、参与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部分乡镇干部对此却异常敏感。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工作职能重心、职能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乡镇干部的观念意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乡镇干部对乡镇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新时期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缺乏明确地认识。仍然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的事,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规划。
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限制乡镇的职能体制。
乡镇原有一些主要职能站所比如工商、税务、国土、电力等先后实行了垂直管理。原则上乡镇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由于站所的人才物全部收归县级职能部门,所以乡镇对于这些站所只能协商,不能控制和指挥。这样,乡镇在履行某些职责的时候就很困难,另外行政执法权又只能授予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在推动工作的方法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经济因素限制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发挥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一)完善乡镇致府的机构安置。
在新时期,乡镇面临的问题并非源自乡镇本身,而是来自于整个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乡镇不过是整个中国体制矛盾中最尖锐、最集中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镇的弱化和取消都意味着矛盾向核心地带的靠拢。乡镇的困难决不是乡镇制度本身的困难,而是整个中国体制改革困难的集中体现。因此,乡镇改革不是取消乡镇,而是要合理定位乡镇的职能,改革乡镇的体制。
(二)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加强职能。
在乡镇改革中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办的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财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造成了大量的乡镇“负累”,有的甚至变成了乡镇财政的包袱。
一是各乡镇自身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交叉。乡镇政府依然承担着三夏生产、三秋生产等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众多职能。二是防止把转变政府职能简单化,停留在提口号或做表面文章上,而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现代化建设,包括政府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政府治理架构现代化和政府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三)加大力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按照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据职能需要严格规范乡镇机构和岗位、人员设置,结合乡镇规模和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作要求,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控制乡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各级人事部门在确定编制时,不仅要根据县、乡规模大小,也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养多少人”的指导思想,对经济发展滞后,财政供给能力差的县、乡,可在省定编制的基础上,从低、从紧核定编制额,从源头上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深化教育改革,乡镇中小学要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杜绝超编现象。属于提供非公共产品和非公共服务的单位,可以取得经营性或服务性收入的单位财政要停止供给。
(四)探索乡镇未来深化改革的目标。
就长期目标而言,乡镇自治、实现乡镇建制的地方化和公利化,应当是乡镇改革的方向。但就近期目标而言,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有效地领导和管理乡镇辖区内各项事务的有活力、有权威管理组织。乡镇政府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公益事业上来,要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与事权范围,打造法治、诚信、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农村行政管理调查报告篇十九
调查目的: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当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是一项十分迫切,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使政治体治改革能健康发展,所以进行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时间:3月5日—4月15日。
调查对象:林业局相关部门。
调查地点:清涧县林业局。
调查方法:访谈、会议座谈等。
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当前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创新政府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显得十分紧迫。为此,本人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查、个别走访、翻阅资料、会议座谈等方法,在清涧范围内对创新政府行政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及本人建议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政府目前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历史方面的,还有政治方面的,总的来看,目前政府行政管理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1、行政职能部门职能转变不够。
调查时发现许多职能部门职能仍未转变,找不准位子、定不准调子、突出表现为一是纵向管理力度强,横向服务弱。在农口部门调查的项目中可以看出,管理格式化,项目审批繁琐,管理方式机械,管理制度不严,服务态度冷、硬,服务措施不力;二是职能错位,许多主管部门把行政管理职能和技术指导服务混为一谈。例如三农建设项目和一些开发项目都由行政主管部门自己立项,自己实施,架空技术部门,形成实施单位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而技术单位人才闲置无事,有些单位为完成项目,只好采用借调的方法来弥补技术上的缺失。这样一方面失去了项目应有的监督,另一方面削弱了项目的科技含量;三是定位不准,形成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重复管理,重复投资。如清涧红枣基地建设本属林业部门管理,但由于红枣生产目前效益较好,且建设容易,见效快,许多部门为适应自己需求,不顾管理范围和自身能力可否,抢抓管理,结果造成管理混乱,项目审批重复,投资分散,政出多门,各行其事;四是机构设置重复,职能重迭。如县委设有组织部,政府设有人事局,县委设有宣传部,政府设有文化局,县委设有农工部,政府设有农业局。再如林业局下设红枣技术推广站,却又成立了红枣服务公司等等现象,其结果是一方面人浮于事,业务相互扯皮,投资相互竟争,另一方面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表面看都在抓红枣基地建设,实质上是抓而不紧,甚至无人抓。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形成不作为或乱作为;五是技术力量十分薄弱,服务三农建设能力十分脆弱。如林业局下设红枣技术推广站现有职工33人,其中技术人员仅有7人,占总职工人数的21%。在7人中高级工程师2人,已离岗。工程师2人,助工3人,年龄均在45岁以上,知识老化,很难胜任。
2、政府部门依法不力,执法不严。
通过对公安、工商、纪检等部分行政执法单位调查,政府部门在行使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不力,有法不依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法不严,违法不纠。如许多执法人员对国家颁布的禁令视而不顾,闻而不行。表现最为普遍的是国家对公安执法人员的禁酒令颁布多时,却在许多地方有令不禁,形同一纸空文。公安人员酒后驾车,酒后执法现象较为普遍。再如国家三申五令强调减免学生费用,但许多学校却变着法收费,真可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政府部门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金钱化。一些公职人员,权力部门执纪执法“吃、拿、卡、要、诈、罚”现象时有发生。有一居民反映,在自己原来的窑上加盖二层,以解决子女住房,保护旧窑洞。仅办申批手续就等待近一个月,请吃一千多元。仅盖一公章,来回奔波往返三次。“吃、拿、卡、要”也成办事的潜规则,“诈、罚”现象也时有发生;三是执法机械化,缺少法律服务意识和人性化执法。笔者亲眼目睹一老太婆在自家院内种少量黄瓜,自食有余,拿到菜市场想卖点钱,不到四斤黄瓜,执法人员非要收取2元管理费(每斤黄瓜0.6元)不行。老太婆一怒之下,将黄瓜倒入垃圾坑内。另有一农民手提一筐苹果,边走边叫卖,还未出卖,却被一执法人员遇见,要罚10元钱,双方在争执中,执法人员折断价值18元的一杆称。如此缺少人性化的执法无凝是对“草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对“草根”群体生存的威胁。
3、权力过于集中。
我们党曾经提倡过一元化领导,但目前许多部门却把它变成一人化领导。权力高度集中,大小权独揽已成为许多部门的顽症。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一是许多副职和干事办事缺乏主观能动性,造成办事相互推诿、扯皮,办事效率差。有些急事、特事,经三请示,两汇报却耽误了期限;二是职业道德差,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三是职责不清,权责脱节、责利脱节,使得有些人有利则办,无利推诿,唯利是图,有些人掌握着个别领导的把柄,所以我行我素,领导也不敢问责。
4、权力寻租现象不但没有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商业贿赂已成为许多部门或人事管理的潜规则。政风行风腐败,毒化社会风气。更有甚者是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公物私化,公车接送子女上学是普遍现象。特权思想严重。车可以逆行,车可以随处停放。领导开饭馆,公安人员开麻将馆,公安执法人员办企业比比皆是。更有与不法分子同流合污者,有些公职人员确实达到祸国殃民的程度。
总之,上属种种表现,政府中的腐败现象的存在是其主要原因。有些人害怕政治体制改革后会影响手中权力和既得利益,从而积极阻挠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进程。
二、创新政府行政管理迟缓的主要原因。
综合调查结果,分析创新政府行政管理迟缓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1、对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内涵理解不深,从而对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认识不足。调查结果表明,许多人对创新政府行政管理只有肤浅的认识。对于它的重要意义,深远影响,以及迫切性认识不足,对于它的'创新方法,创新模式以及创新思路理解甚少。为求平稳,宁愿保持现状,不愿创新管理。有些人的有些思想已成为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障碍。
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由于是改革创新,所以就没有现成的典型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照做,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具体措施保障。更有人持有观望、等待的态度,怕做错事,走错路,怕担风险,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政治素质不高,行业之风不正。
由于受封建主义特权思想的影响,一些人一朝权力在握,就千方百计谋私,放松学习,不注意思想改造,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带入行政管理领域中视权力为金钱交换的筹码,最终丢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害怕创新政府行政管理后削弱或分散手中权力。
4、监督约束不力。
公共权力的滥用是影响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又一原因。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有的制度不科学,有的法律法规有漏洞,改革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暂时的偏差,许多约束机制松懈,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所以在改革创新上缺乏力度,深度和广度,干部之间没有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和互相推动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材(优质12篇)
- 行政管理专科社会实践报告题目 电大行政专科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
- 最新简单调查报告400字(汇总14篇)
- 培训学校行政岗位职责(通用10篇)
- 2023年企业背景调查报告(精选20篇)
- 2023年消防文员述职报告(实用14篇)
- 2023年高中社会实践报告表居委会 高中学校社会实践报告(4篇)
- 2023年先进个人怎么填写先进事迹(优质20篇)
- 最新医学毕业生简历模版(汇总19篇)
- 会计类求职自荐信(优秀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