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模板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9:50:09 |
  • ZTFB |
  • 12页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文字的流畅和条理性。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一

20xx年9月底,浙江省教育厅组建专家团赴青海省德令哈市、格尔木市支教,永康市实验学校倪静川老师执教的v最后一分钟》,尝试寻找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契合点,既凸显了课文的诗歌文体特征,又不失略读课的略读味,实现了由文本解读式课堂转向语言学习型课堂、由内容分析式课堂转向学习策略指导式课堂的成功转型,对当下“关注文体,关注生本,凸显语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韵律。

2、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材料读懂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自主发现,初步感知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语言形式。

[教学流程]。

课前预热:哼唱《七子之歌10听一听旋律,读一读歌词。

一、由歌及诗,揭示课题。

师:许多优美的歌,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七子之歌》的歌词就是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写的组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就与这七子中的一子有关。(齐读课题: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诗歌,整体概览。

1.自主朗读诗歌。

师:让我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交流初步感受。

师:读完诗歌之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请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学生板书]。

三,读准词语,发现规律。

1.读准第一组词语,比较多音字的读音。

脊梁悄然落地旗杆。

2、读顺第二组词语,寻找带韵脚的诗句。

风雨归程叩问嘴唇伤痕灵魂沸腾钟声。

师:这些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的词语,放在诗行的末尾,成为韵脚,就形成了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把它们送回诗中,请大家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这些带韵脚的诗句,看看读起来是不是特别地有韵味。

3、读懂第三组词语,提炼相互矛盾的问题。

欢腾一寂静痛苦一欢乐午夜一清晨。

师:到诗中找出这3组词语所在的诗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

四、借助材料,自读自悟。

1、学习方法复习。

师:有了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想办法解决。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或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的?(根据学生发言罗列反复诵读、查找资料、同学讨论等常用方法)。

2.阅读策略指导。

师:由于条件限制,我们课堂上不能自由地查找相关资料。老师事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资料。(学生阅读资料)请选择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佳阅读方式是什么?a.从头到尾认真朗读一遍;b.快速浏览,获取有效信息。

师:请同学们借助刚才的几种学习办法,围绕黑板上的问题,反复研读,争取有新的收获。(学生借助材料,自主研读诗歌)。

五、聚焦画面,局部精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个问题,你已经有了新的收获?一起交流一下。

预设交流点之一:感受“痛苦与欢乐”

(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三节)。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才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1.读出痛苦。

(1)圈点历史事件,感受百年屈辱。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回忆了哪些痛苦的历史,请你圈一圈。(生交流)。

师:关于这段历史,老师收集了一段资料,请看――(课件显示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租界内中国人种种屈辱待遇的图片及影音资料)。

师: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情怎么样?(预设:辛酸、屈辱、难过、沉重、愤怒、悲哀、心痛等)。

(2)反刍诗歌语言,读出百感交集。

师:诗人用哪些诗句表达了这种痛苦与屈辱?请画下来,读一读。(生交流)。

2,读出欢乐。

师:此刻,伴随着发黄的条约悄然落地,百年的屈辱、百年的痛苦终于画上了句号。你的心情又如何?(预设:高兴、激动、兴奋、扬眉吐气等)。

预设交流点之二:体会“欢腾与寂静”。

(学生自由交流,大屏幕显示第二节)。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x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1.读出画面。

师: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举国欢庆,万众欢腾,诗人就像一个摄影师,捕捉到了许多特写镜头,从诗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欢腾的画面?又看到了哪些寂静的画面?(生交流)。

师引读:所以在诗人的眼里,最后一分钟,是――。

2.凝咸诗句。

师:同学们,在这最后一分钟里,摄影师们还抓拍到了很多很多的精彩画面,一起欣赏一下。(播放香港回归时精彩瞬间的经典图片)。

师:在你的.眼里,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呢?是绽放的礼花?是欢庆的锣鼓?你能学着用诗的语言写一句吗?拿起笔,请写在第二小节后面。(生交流)。

预设交流点之三:解读“午夜与清晨”

(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四小节)。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在“不懂”到“懂”之间,凸显“生本课堂”的增量。

2.立足于学习方法的引领,凸显略读课文教学。在教学时,借助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在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语文能力的训练场、习得所,努力凸显略读味。从大局看,本课的设计既是一种学习程序的组织,也是一种方法的引领。从局部看,本课有众多的方法指导,教师不断地通过教师导语,给予学生一种学习方法、阅读方法上的引领:“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的?”“请选择,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佳阅读方式是什么?”……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

3.立足于诗歌文体特征,紧扣情感线进行言语实践。本课教学中,紧扣诗歌的情感线,教师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入诗融情,将抽象的意象具象化,通过想象,将静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同时,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及诗歌的表达特点,开展了诵读、仿写等切实可行的言语实践,在读中发现诗歌的言语秘妙,在读中品味诗歌的浓浓情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解决了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之间的矛盾,使“文体”“课型”得到了较为和谐的统一,值得学习和借鉴。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二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

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想一想: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2、扫清字词障碍。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

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反馈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点拔一: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点拔二:通过第二小节中“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看着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上升时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评议,男女对读,齐读。

四、小结。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7月1日。对,就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就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就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就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就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四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最后一分钟课文教学设计,我们来看看。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有这样一首歌“1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在这一天里,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今天我们要学的《最后一分钟》就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标出诗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诗歌读的情况。

三、品读诗歌。

1、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沸腾?作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并且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读出你内心的感动。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交流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领土,它怎样被割让去了呢?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虎门、旧条约)小组交流资料,理解那一些历史,说说自己的感受。

2、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想一想: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指名读第1小节。

(3)“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齐读第一小节。

3、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提示)。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镜头上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给我们捕捉了一些特写镜头,镜头上都有什么呢?(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4)指名读第二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激动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男生读第二小节。

4、联想:师生交流,怎样理解作者的联想?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出这一段屈辱历史和人们今天的'激动与鼓舞?(先深沉缓慢,后强烈高昂)生读、评议、师指导,女生读第三小节。

5、久别的、思念已久的亲人终于回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让我们伸开双臂,去欢呼着迎接我们的亲人吧!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五、读中升华。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课时。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诗歌朗诵,讨论交流。

四、精读课文,梳理内容。

五、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2.教师板书课题。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4.默读课文,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成员讨论研究。

1.学生读诗后,同学间评价,教师做出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2.交流:通过朗读诗歌,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仍不明白。

3.文中多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分别在哪些地方?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读第1节诗歌,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的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用你的朗读表达这种情感。

激动无比的。

2.读第2、3节,思考: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领土、主权的回归。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中要透出自豪、激动、喜悦的语气。

急切、盼望。

4.教师播放课件中的诗歌朗读,同学们随着课件一起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的领土更加完整了,中国人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学习诗歌,运用已有的方法掌握生字新词以及诗歌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合作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通过资料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自豪。

激动。

八、课后反思:

“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的教学以“读”贯穿整堂课: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接着品读诗歌,引导学生读悟结合,研读课文,感悟那些过去充沛的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最后以诗激情,以读促说,直抒胸臆,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懂诗歌,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的7月1日,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的时候,13亿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这节课我们学习24课《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板书课题)。

2、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

生:196月30日23时59分-----年7月1日0时0分。

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

生: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

师: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应该怎样读课题?(激动地)齐读。

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

3、过渡:诵读诗歌与作者心灵相约,查阅资料读懂诗句深刻含义,感受诗歌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二、初读感知。

2、交流讨论:

(全诗有4个小节,分别是等待回归、升旗仪式、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

三、品读感悟。

(一)等待回归。

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最后一分钟的到来,一分钟,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伤的孩子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此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就让我们走进第一小节。(板书:等待)。

教师提醒学生读书要留有痕迹,一边读一边想,动笔划一划,可以抓住一些词语来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2、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人们的心情?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点拨,出示课件句子.

——你从“心跳”中体会到了什么?

——“叩问”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祖**亲,你会怎样询问呢?

——从“越来越近”、“最后一分钟”体会到什么?

板书:急切、期盼。

3、朗读训练。

师:再过一分钟,香港就要回来了,谁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是啊,一百年的企盼,一个多世纪的等待,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怎能不急切?(请男同学读)。

一百年的企盼,一个多世纪的等待,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怎能不激动?(请女同学读。)。

教师激情引读——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

(二)升旗仪式。

1、引入:听,最后一分钟走到了尽头,零点的钟声敲响了!升旗仪式开始了。(板书:升旗)。

2、请同学们反复朗读第二小节,并说说你读着读着,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旗帜冉冉升起——那是什么旗?

旗杆——旗杆象征着什么?从“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你感受到了什么?

泪水——那是什么泪?

(2)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

——你来轻轻呼唤,谁再来轻轻呼唤?让我们一起来呼唤。

3、香港回归,举国欢庆,人们无比激动无比自豪,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来,准备一下。(激动、自豪)。

(听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我也想读。)。

(三)回顾历史。

1、过渡: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紫荆花旗的伴随下冉冉升起,此刻我们眼睛湿润了,泪光中作者的联想到了什么?请自由朗读第3小节。

2、“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怎样理解?交流:

“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3、引读:这段历史是沧桑的一百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年,我们地心不仅有愤慨,还有酸楚,激动、自豪,喜悦,带着你的体会读此段;(指名读)。

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作者想到了虎门销烟,南京不平等条约,这些中国人百年的痛楚,百年的伤痕,在最后一分钟里得以雪洗,又怎能不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齐读此段。

(四)、展望未来。

1、过渡:最后一分钟的跨越,香港揭开历史的新篇章。(出示第四节)。

2、师范读,多么优美的诗句啊!你也向老师一样深情地诵读,体会诗句深层的含义。

4、回顾了屈辱的历史,面对崭新的香港,让我们捧起书本,把我们对香港的美好祝福读出来。(教师板书:未来——美好祝福)这是作者的祝福,也是我们的祝福,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祝福,愿香港越走越好。

四、拓展升华:

1、香港的回归历经坎坷,中华儿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腾的热血与深深的爱国深情融入到了诗句的字里行间中.如果你能亲眼目睹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作为课后小练笔。

2、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等待——升旗——回忆——展望。

急切祝愿。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怨言的优美。”结合课外资料和课前的扩大阅读,引导学生收集图文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回归的历程,今日繁荣的香港,落实“大阅读”理念。自主研读,探究感悟,反复诵读,想象体悟,引导学生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相关美好未来的祝福。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激情揭题:

2、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

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应该怎样读课题?(激动地)齐读。

二、初读感悟。

1、出示阅读要求: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诗句就多读几遍。

(2)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叩问”“脊梁”、“骨髓”“铸进”“悄然落地”等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

(3)边读边思考:永载史册的时刻将要到来了,中国人民的心情怎样?(板书:激动、欢喜、高兴、兴奋……)。

三、结合资料,理解诗句。

第一节诗。

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到来,此时人们将是怎样的心情?从诗中那里体会到的?“叩问”什么意思?作者在叩问什么?(学生抓住具体词语,如“风雨归程、越来越、叩问”等词语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急切、盼望之情。)。

2、过渡:一百年的企盼,一个多世纪的等待,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还有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怀抱,我们已经听到她越走越近的脚步,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情感是怎样的?(激动地急切的)那就起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这小节。(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4、过渡“这一分钟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作者把它描绘成真实的场景,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相伴下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眼前又浮现出了什么画面?请大家轻轻读读第二小节,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5、默读圈画,质疑。

交流:作者把这最后一分钟幻化成了哪些具体的影像?

(五星红旗和香港的区旗冉冉升起、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微微颤抖的嘴唇、一遍又一遍的呼唤,可以想象人们的心情除了激动更多的还是——自豪!是啊,香港历经150多年的漂泊,终于回到祖国的环抱了,中国人成了香港真正的主人,怎能不令人激动与自豪!)。

感情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第3小节,回顾历史。

1、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

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香港曾是烙在我们中华民族身上无法忘怀的痛苦和屈辱。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资料:(出示)。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6月30日期满。

2、从这段资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通过资料了解香港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的那一段屈辱历史,为学生理解第3小节作铺垫。)。

3、如今,看着缓缓上升的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听着耳边传来的国歌声和人们轻轻的呼喊声,回首过去的岁月,怎么不令人浮想联翩,作者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3小节。

4、据生答师随机点拨:

(点拔一)生: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出示诗句: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和心头之恨。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他带领中国人民在虎门销毁了英国人的鸦片,这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如今香港回归,这百年的屈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可以扬眉吐气,怎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指导有感情朗读。

点拨(二)生:感受到香港回归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多么让人激动。

出示诗句: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怎样理解?交流:

“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5、过渡:虎门硝烟的残梦已醒,一百多年的耻辱终于得雪,回忆往昔固然痛苦,再看今朝怎不欢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痛苦和欢乐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齐读)。

三、品读第4小节,展望未来。

2、据生答随机点拨:

“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说明香港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香港的标志。说明香港将和自己的同胞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3、香港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回归祖国怀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齐读诗歌。

(四)配乐齐读,再次体会情感。

1、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2、配乐齐读诗歌。

3、师小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九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最后一分钟课文教学设计,我们来看看。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十

这篇阅读课文是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作者把他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让学生领悟“三分诗,七分读”的读书之法:

一、自读阅读链接,理解课文题目。

首先,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读阅读链接,自己理解“最后一分钟”是指哪一分钟?然后指名回答,最后一分钟是指196月30日23点59分—年7月1日0时0分,这一分钟。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指名生答:这是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此时此刻,中国人的有着什么样的特殊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二、了解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弄清本课的意图。

三、自学课文,尽量完成目标。

学生自读,标画,尽量完成目标,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我采用播放相关的课件,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体会情感。透过这些诗句,读出那激动、自豪的感情和热切欢迎之情。

(2)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进一步体会情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

(4)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不同的朗读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最后,两课时虽然把课文学完了,但课堂作业还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势必要压缩每节课的时间。减少一些无病呻吟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教学更高效更好些。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十一

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

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

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

2、指名读第一小节。

3、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4、齐读第一小节。

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学生接说:激动、自豪)。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最后三行一起读。

4、分角色朗读。

5、教师范读。

6、有感情地齐读。

1、师: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

2、课件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

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一找。

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1)指名读一读。

(2)理解“使大海沸腾”(学生自由说;借助图片理解)。

(3)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百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

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在这最后一分钟,所有中国人的喜悦都化作了泪水,这怎能不使大海沸腾呢?--。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指导朗读。

4、师:同学们,让我们去迎接第一朵紫荆,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香港吧!)。

四、配乐齐读,再次体会情感。

1、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2、配乐齐读诗歌。

五、播放视频,情感升华。

师:刚才的学习,我们从语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播放录像,教师配画外音。)。

六、课堂练笔、小结。

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

2、集体交流。

3、师小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最后一分钟》一课,我颇费了一番心思。

课前我先谈到我们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了汉字,我爱你,汉字。大家在课余还练起了汉字,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爱汉字。现在我们就来练习八个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指导学生书写,展示学生写得好的作品。之后,话头一转我们这一单元就是围绕这八个字来学的。回顾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在《狼牙山五壮士》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儿女的斗争史;在《难忘的一课》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胜利后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的,今天,在祖国六十华诞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振兴了,今天是振兴时,在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了,离开百年了,回来了,多少中国人为之激动啊!多少中国人为之兴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最后一分钟》来感受香港回归前一分钟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

请一至二位同学读题,师评价我从你读题中知道了一种等待,一种期待,一种激动,一种喜悦。那就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诗吧!学生齐读诗后,师也激动地朗读,孩子们你们再读一读吧,会有一种体验的。

你们有什么体验呢?说一说吧,最后一分钟是什么呢?学生读出第二节,引导感情朗读师总结说出最后一分钟是一种心跳啊!最后一分钟来的容易吗?我们来叩问历史,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节,稍作历史知识的介绍,丰富诗歌的含量,学生知道历史后再读第三节。香港的回归多么振奋人心啊,多么展示祖国的伟大啊,时间近了,最后一分钟一过去香港就回来了,回到祖国的怀抱了。齐读第四节。最后一分钟过去了,香港就回归了,观看香港回归的精彩的庄严的录像片段,这时学生心儿激动了,似乎在跳跃。让学生再读第四节,那所有的感情都融化在诗句的朗读中。师述孩子们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香港的明天更美好,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齐读诗歌《最后一分钟》.

激动于孩子们的激动,振奋于孩子们的振奋,振兴于孩子们的振兴。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十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

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

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

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自豪)。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最后三行一起读。

4、分角色朗读。

5、教师范读。

6、有感情地齐读。

1、师: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

2、课件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

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一找。

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1)指名读一读。

(2)理解“使大海沸腾”(学生自由说;借助图片理解)。

(3)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百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

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在这最后一分钟,所有中国人的喜悦都化作了泪水,这怎能不使大海沸腾呢?--。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去迎接第一朵紫荆,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香港吧!)。

1、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2、配乐齐读诗歌。

师:刚才的学习,我们从语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播放录像,教师配画外音。)。

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

2、集体交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