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模板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1:01:51 |
  • ZTFB |
  • 13页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力量。完美的总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一

有句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良药一定要苦口么?苦口的药总让人难以下咽,在好的要也只是一堆废药,良不良已不是重点。这正像规劝他人一样,要讲究方式方法,让“良药”“甜口”更利于病。

邹忌讽谏齐威王,忠言顺耳更益于国家发展。邹忌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的切身经历与齐王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作对比,十分委婉的告诉齐王他受蒙蔽之严重,广开言路的重要,于是乎齐王纳谏,齐王的过失愈来愈少,国家当然越来越兴旺,致使“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联系自己亲身经历,运用类比劝谏齐王的“药方”一定不是“苦药”,他希望齐王广开言路的“药材”,也一定是良药,药不苦口,齐王当然甘于下咽,既然是良药,一定会有好的药效,那么会有“四国皆朝于齐”的结果,亦是必然。

触龙说服赵太后也采用了“良药甜口更利于病”,触龙先对她进行问候,让赵太后保重身体,消除太后的“戒备”,然后由自己爱小子,通过太后爱燕后,引入太后更加爱长安君,再用太后对待燕后与太后对待长安君做对比,从为子女考虑长远才是真正爱子下手,委婉告诉太后既然爱长安君就要为他做长远打算,使长安君质于齐,让齐出兵救援,消除了危机。

正因为触龙说法委婉才让赵太后接受,才让国家免除了危机。如果触龙开门见山,直接让太后允许让长安君到齐作人质,那么,赵国的历史恐怕要截止了吧!

由此可见良药甜口更利病,忠言顺耳更利于行,我们要学会规劝他人的正确方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二

古代君王大多数是高傲、固执、偏见、独断的,听不进任何人半点的意见,但邹忌能“讽齐王纳谏”这可以说是历史上一则很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故事,值得后人借鉴学习。邹忌之所以能说服齐威王纳谏,关键是他应用的方法得当,事例类比得体,言辞中肯得法。由此感动了齐王,使齐王心服口服,终于采纳了邹忌的见解。所以说,方法是成功之母。

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个故事:吴国君主孙权赠送给魏国君主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大臣们都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可这并难不倒曹操的小儿子曹冲,他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将大象放在一艘船上,刻下水面到船舷的距离,然后放置石头,使水面达到之前的刻度,再称出放置石头的重量,就可以得知大象的重量了。

由此可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一种恰当的方法,方法得当了,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样是身处于三国时期的一位人物——诸葛亮。当时诸葛亮在吴国军队,他自称可以在三天内得到十万只箭矢,军队里的人都不相信。诸葛亮于是命令人砍树造小木船,割茅草扎稻草人。他挑了一个大雾迷蒙的早晨,让人将千百艘小舟推向湖中心,当时的敌人——魏军以为敌军入侵,就在城墙上弯弓放箭。雾天难以瞄准方向,射出的乱箭不是插在稻草人身上,就是钉在船上。就这样,诸葛亮把小舟收回,不废吹灰之力就从敌人那儿弄来了十万只箭。

由此可见,在战场上不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一种恰当且有利的战略方法,方法使用得当了,可谓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我大伯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哥,他从小个性倔强,但又贪玩不爱学习。大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有个锦绣前程。趁年轻时多学点知识,多读点书,长大了好为百姓、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而奉献才能。这种望子成龙的心理促使大伯心情十分急躁,他曾打、骂、逼、罚,但都没有奏效,堂哥反而背道而驰,甚至出现逃课旷课的现象。这使得大伯十分头痛烦恼。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教育方法不够好呢?是不是要让他真正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呢?在堂哥初一放暑假期间,大伯就带堂哥一同去下田干农活。

当时虽是“三伏”,高温也得下田干活。早上出工,冒着雾气,小飞虫就来叮咬;太阳将下山时,蚊虫也开始活跃起来,堂哥白嫩的手上和脸上都是一个个小红点,使他痛痒难熬。

就这样,没到一星期,堂哥就连连叫苦,但他在大伯面前不敢出声。此时,大伯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开始婉言开导说:“如果你学业上不求上进,这样繁重劳累的农活与你相伴终身了。你看人家学业有成的,发明了拖拉机,又开创了插秧机,改善了农村劳动的强度,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知识能改变命运啊!”,表哥这才认识到自己现在学习的重要性。

初二年级新学期开始,堂哥就调整好了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在接下来初中两年的奋发学习后,他最终考到了重点高中,三年的高中一扫懒散的坏习惯,表哥最后竟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由此可见教育子女也需要一种适当方法,方法得当了,能让受教育者容易接受,并付诸于行动。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到曹冲称象,再到诸葛亮草船借箭,最后又从大伯激发堂哥认真读书的故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凡事都要冷静思考,要拿出正确且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三

纳谏与止谤。

臧克家。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趣味,引人入胜。六十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已!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齐王与厉王,两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历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作负责工作的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文过饰非,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立即火冒三尺,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疮疤一样。有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对付热情,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全成为过耳东风。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伤害同志,最后,自己也难免于垮台。

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他们当道之时,得意忘形,凌驾一切。江青一句屁话,成为“圣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棒止谤,冤狱累累。人力无穷,天网恢恢,他们的滔天大罪,终于被清算。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它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主人公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着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相继问他的妻子、小妾和前来拜访他的客人:“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他的妻子、小妾和客人都不约而同地赞美他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后,没有陶醉于溢美之词,而是亲自与徐公相比,“自以为不如”还“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并悟出了妻子说他美是因偏爱于他,小妾说他美是因畏惧于他,而客人说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可见邹忌遇事不仅能冷静思考、实事求是,他随即入朝讽谏,从“与徐公比美”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提醒齐威王所受蒙蔽之严重,并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广开言路,让大臣、官吏和百姓都敢于说真话,从而使齐国在朝政上战胜别国,实现了大治。

邹忌是一个极冷静极有头脑之人,遇事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跟邹忌一比,我真是自愧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把一些人和物想象得过于美好,被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满脑子的诗情画意,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今后,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我都要有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善思多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好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文档为doc格式。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五

邹忌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畏惧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说邹忌比徐公美。实际上邹忌比徐公差得远。邹忌从这件事想到了整个国家,于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劝谏齐王广开言路。齐王爽快的同意了,并颁布了劝谏的具体措施。一年之后齐国政治修明,没用一兵一卒就使敌国畏服,纷纷来齐朝见。这就是有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也很重要。试想如果邹忌把道理摆的一清二楚,可齐王就是不听从,还会有“战胜与朝廷”的结果吗?不会。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对个人、群体乃至国家都有很大的好处。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楚汉相争”的故事。说的是力量较为弱小的刘邦最终打败了力量强大的楚王项羽。刘邦有三位人才,张良负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负责筹集粮草,保证运输畅通;韩信负责挥师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刘邦积极听取三人的正确意见,做出正确的抉择,才会建立西汉大业。而项羽虽力量强大,却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谋士范增多次献计均不采用,最终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由此可见,领导者如齐王般善于听取正确意见,有利于集体的发展、强大。若不善于听取意见,则会损失惨重,追悔莫及。

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军纣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宰相比干诚恳劝谏,纣王非但不听从,还杀了他。国家其他重臣也去劝谏,几乎都落得与比干同样的下场。于是商朝逐渐变的衰落,为周所灭。如果纣王如齐威王般善于纳谏,有错就改,还会亡国吗?可见听取正确意见的重要。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诚恳地嘱咐后主,要“广开言路”,就是希望后主如齐王般广泛纳谏,整顿国家朝政。

由此可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学会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最终才能获得成就。让我们做一个善听的人吧。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六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最喜欢听《凯叔讲历史》,对这句话可以说耳熟能详。最近学了篇文章,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近妈妈在教我《战国策》里面的文言文,里面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陷入沉思中。这个故事讲的是:邹忌照镜子,分别问他的妻子、小妾、客人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均回答:“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后来邹忌见到徐公,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并发现了问题:“妻子爱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于是邹忌将这件事告诉齐威王,并指出:“大王受蒙蔽一定更厉害了。”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勇于纳谏,没有费一兵一卒,使得齐国战胜于朝廷,成为了战国七雄!

这个故事不少人赞扬邹忌善于思考、勇于进谏且有方法,而我更欣赏齐王纳谏的心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多少成王败寇均成败在能否纳谏上。三国期间,官渡之战,袁绍不听田丰等献计,在多10倍曹军军力的情况下,大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在重要时刻均采纳诸葛亮妙计,从而鼎立三国。楚汉相争,力量弱小的刘邦积极听取萧何、张良、韩信的意见,做出正确抉择,建立西汉大业。反观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意见,四面楚歌,吴江自刎。唐朝时期,唐太宗纳魏征之谏两百多事,从而贞观天下;唐玄宗任姚崇、宋璟为相,广开言路,开创开元盛世。而后不听张九龄的意见,对狡诈的安禄山仍重用,导致“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衰败。

再看我们寻常人,海伦凯勒失明后自暴自弃,若不是听取苏利文小姐的意见,如今作家的名单里还会有海伦凯勒的名字吗?现在我们正处于青春期,都会比较的叛逆,父母的话不怎么听得进去,其实那都是前辈们积累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给自己的意见,汲取别人的智慧,海纳百川,使自己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七

邹忌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畏惧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说邹忌比徐公美。实际上邹忌比徐公差得远。邹忌从这件事想到了整个国家,于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劝谏齐王广开言路。齐王爽快的同意了,并颁布了劝谏的具体措施。一年之后齐国政治修明,没用一兵一卒就使敌国畏服,纷纷来齐朝见。这就是有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也很重要。试想如果邹忌把道理摆的一清二楚,可齐王就是不听从,还会有“战胜与朝廷”的结果吗?不会。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对个人、群体乃至国家都有很大的好处。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楚汉相争”的故事。说的是力量较为弱小的刘邦最终打败了力量强大的楚王项羽。刘邦有三位人才,张良负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负责筹集粮草,保证运输畅通;韩信负责挥师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刘邦积极听取三人的正确意见,做出正确的抉择,才会建立西汉大业。而项羽虽力量强大,却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谋士范增多次献计均不采用,最终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由此可见,领导者如齐王般善于听取正确意见,有利于集体的发展、强大。若不善于听取意见,则会损失惨重,追悔莫及。

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军纣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宰相比干诚恳劝谏,纣王非但不听从,还杀了他。国家其他重臣也去劝谏,几乎都落得与比干同样的下场。于是商朝逐渐变的衰落,为周所灭。如果纣王如齐威王般善于纳谏,有错就改,还会亡国吗?可见听取正确意见的重要。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诚恳地嘱咐后主,要“广开言路”,就是希望后主如齐王般广泛纳谏,整顿国家朝政。

由此可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学会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最终才能获得成就。让我们做一个善听的人吧。

人的一生如同一只前行的船,需要开足马力勇往直前,但不时会遭遇困境停滞不前,此时我们便需要张开船帆,吸收四方意见,合理扬帆助我们扳正航向,更快更好的驶向目的地,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邹忌、齐王无一不是在合理的听取他人的意见后矫正了自己:邹忌拒“徐公不若臣美”“徐公何能及君”的过分吹捧于外,避免了骄傲自满的可能,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以汲各方精英言论完善自己,富强国家,战胜别国与朝廷。

由此看来,学会合理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在各方言论中寻出真正对自己有利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我们在自己这块料石上雕琢修改,成材成器。

中国古代成就一代伟业的君主唐太宗,正是由于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才取得成功。他朝中有一位谏臣魏征,时时向太宗提出有益的谏言,虽然多次触犯太宗的禁忌,但太宗明白损益,强压怒火,依然汲取改进,从而在历史上出现了有名的贞观之治。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感慨:“我失去了一位明镜。”可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更有助于我们的进步,因为有时我们的错误往往不能被自己发现,他人的意见能挡住我们的错误,助我们完善。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然而他的晚年却毫无亮点。原来他听不进他人的任何意见,坚持说自己的思想是无人能及的,于是迷失了航向,被后人所超越,由此看来,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是不利于我们的进步的。

由邹忌、齐王、唐太宗、爱迪生的经历可以看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提高自己。

若不是伽利略在学中思。激发思维的火花,又何来得“阻力的大小于物体的速度无关”这一理论的诞生?若不是魏格纳卧病在床偶然发现地图上的奇妙之处,并乘胜追击,思考其中原因,又哪来的今天的“大陆漂移学说”?若不是牛顿处处细心观察生活后积极思考与探究,“万有引力”定律又怎能如此快得闻名世界?他们对万物有着一种思考的“冲动”,他们思考的价值最终在外促使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内真正是一种内涵的积淀。邹忌的思考与这些名人相比外在价值似乎相对较小。而内在是等同的,无疑都将思想得到升华,思维扩展到另一个更广阔更遐远的空间。

而善于思考不只是科学学者才会有所成就。也并非是王侯将才的专利品,相信每一个人只要用心去发现,善于思考便一定会擦出思维的火花。现在每广泛使用的自动铅笔。其实是一个中学生发明的。他再一次考试中偶然将铅笔芯折断。他顿时便萌生发出一个念头:如果有铅笔芯能够持续地出来就好了。自此,他便开始不断研究不断思索。制成了第一支自动铅笔。想必这一信息一定会令大多人大跌眼镜。但同时会感悟到:思考的光芒存寄于每一个人的身上,只需要一把钥匙将久闭于内的光芒放射出来,他一等会照耀整个生命。

邹忌与齐王的善于思考决定了他们的整个人生。善于思考可以除弊端,扬优势;善于思考使人摆脱平庸与无能:善于思考使人摒弃浅薄肤浅,拥有丰富的内涵;善于思考更使我们感悟到生命的躁动与灵魂的升华。

朋友,善于思考是智慧的体现,让思考之光闪耀除我们的生命的智慧吧!

邹忌以小见大妙谏威王,威王虚心纳谏,下令劝谏有赏,自始门庭若市,后赵魏韩燕纷纷朝拜齐国,齐称雄一世。

威王的举措实为开明圣举,通过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逐渐完善自我,以至于群臣欲见无以言,四国纷纷朝于齐。这些惊人的成就足以告诉我们:“从谏如流,巧善自我。”

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上演了一场精彩战争,可是拥有十倍曹军之多的袁绍却被曹操击败,其原因是田丰、诅授向袁绍献计献策,而绍不允诺,认为他人意见如废纸,最终惨败曹军。别人的意见像细微的沙粒一样放进你的嘴里,明白人懂得像蚌一样将其转化为晶莹剔透的珍珠,而像袁绍这般人便会口吐沙子,破口大骂。

往往意见就像子弹精准的射入了你的心房,直中要害,所以意见就是对个人的清醒明亮的镜子,引人深省,发现不足并改正。

“满招损,谦受益。”自负自满不接受意见只会使己处于不利,反之,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刘备行诸葛亮之计而鼎立三国,符坚拒符融之策而失前秦国力,李世民纳魏征之谏而贞观天下,文种弃范蠡之谋而招杀身祸。

位卑可以令其尊,学少可以奋其盛,而虚心接受意见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易失而不易得。这恒古不变的常理为何不去接受掌握呢?三个臭皮匠各抒己见也能令事物臻于完美,因此我们应该心怀一颗敞亮的心,耳听他人真诚的意见,巧善自我的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真诚建议,我们应该予以肯定,通过意见正视自身的不足和毛病,从而完善自我,将他人给予我们的石头巧妙接取并铺设自己的人生路,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完美,直抵成功。

讽谏,古意指委婉地规劝。在我们刚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就是用了由家事谈及到国事这一明确又不失委婉的方法来规劝齐威王,让他广开言路。这样既照顾了齐威王的面子又提出了建议,最终得到了一个双方皆欢、两全其美的结局。这种做法真可谓是巧妙之致。而这就告诉我们:对别人提意见时不要太直接,用委婉的方法、适合的方式才是最佳。

早在战国时代,除了邹忌外,还有一位十分善于提建议的名人,他就是晏子。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天很冷。而景公与晏子聊天时却说天气一点都不寒冷,真是奇怪。晏子就笑着说:“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知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景公听了这番话,便下令发衣分粮,给饥寒交迫的人民,因此晏子的讽谏之道也扬名四海。从晏子的说辞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晏子分寸把握得十分巧妙,他将贤主与景公比较,不露骨也不绕弯地将他的意见以及希望景公做的事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这与邹忌的讽谏之道异曲同工。

我国古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逆耳忠言的提出也要因人而异。古罗马的卡利古拉是一个著名的暴君,犹太人希提希望他可以改变政策,于是在国家大会上公然指出国王的暴行,字字句句都十分直白,却十分有道理,但希提忽略了国王是位暴君而直言以致被施以绞刑。这便告诉我们,好的意见,如果不能因人而异地用适当的方法委婉提出,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招来祸端。

其实讽谏之道不仅在古代十分重要,在现代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问。罗素曾经说过:“出发点好的话语,要看你怎样引出。”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是对父母、老师还是同学朋友提意见,我们都应该学会讽谏的艺术,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目的,也可以使别人对你的好感度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学习邹忌,学习讽谏之道,使我们的好建议少一点毛刺,多一点温柔。少一点乌云,多一点阳光。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当邹忌提出合理建议后,王曰:“善”乃下令。最终居然“虽欲言,无可进者”及“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最终达到“战胜于朝廷”。为什么齐威王不用军事力量就使敌国畏服?因为他纳了邹忌合理的“谏”,所以要善于听取合理的建议。

齐威王的不足很多,以至于刚开始“门庭若市”,但他纳了邹忌的谏,又听取了臣民的建议,最后终于使内政修明,战胜于朝廷。齐威王纳谏,唐太宗也同样,唐太宗任姚崇为宰相,虚心听取意见,改善自己的不足,最终达到贞观盛世。两个统治者为什么不像商纣王葬身火海,或是楚怀王客死他乡呢?因为他们善于纳谏,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懂得完善自己不是一意孤行,自高自大,所以说善于听取别人合理建议是多重要。

波兰。

谚语。

说过:“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正是如此,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下蜀国基业,因为刘备为听合理建议而不管自己身份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珍贵建议,正是《隆中对》中的荆州、益州的重要,孙权可结为外盟而不可图也等,但为什么其子刘禅却很惨呢?不管诸葛亮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他都全然不顾,一意孤行,使蜀国不复存在,这就是不善听取意见的结果。可见善于听取合理的建议多么重要。

塞纳克说过:“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的人同样错误。”因此,我们不能逢言便听,失去主见,这样反倒会失败的更惨。所以只有像齐威王听取邹忌合理建议一样,才能达到“虽欲言无可进者”的最高境界。

可见,善于听取合理化建议多么重要,我们要善于纳谏。

有句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良药一定要苦口么?苦口的药总让人难以下咽,在好的要也只是一堆废药,良不良已不是重点。这正像规劝他人一样,要讲究方式方法,让“良药”“甜口”更利于病。

邹忌讽谏齐威王,忠言顺耳更益于国家发展。邹忌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的切身经历与齐王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作对比,十分委婉的告诉齐王他受蒙蔽之严重,广开言路的重要,于是乎齐王纳谏,齐王的过失愈来愈少,国家当然越来越兴旺,致使“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联系自己亲身经历,运用类比劝谏齐王的“药方”一定不是“苦药”,他希望齐王广开言路的“药材”,也一定是良药,药不苦口,齐王当然甘于下咽,既然是良药,一定会有好的药效,那么会有“四国皆朝于齐”的结果,亦是必然。

触龙说服赵太后也采用了“良药甜口更利于病”,触龙先对她进行问候,让赵太后保重身体,消除太后的“戒备”,然后由自己爱小子,通过太后爱燕后,引入太后更加爱长安君,再用太后对待燕后与太后对待长安君做对比,从为子女考虑长远才是真正爱子下手,委婉告诉太后既然爱长安君就要为他做长远打算,使长安君质于齐,让齐出兵救援,消除了危机。

正因为触龙说法委婉才让赵太后接受,才让国家免除了危机。如果触龙开门见山,直接让太后允许让长安君到齐作人质,那么,赵国的历史恐怕要截止了吧!

由此可见良药甜口更利病,忠言顺耳更利于行,我们要学会规劝他人的正确方法。

战国时有名的齐国谋士邹忌,因发觉身边的人由于骗自己,惧怕自己,有事求于自己而。

不对他讲实话,联想到自己的君主齐王所受的蒙蔽也一定不小,于是他积极进谏,齐王听了他的规劝而广开言路,百姓群臣纷纷进谏上书,一年之后,即便人们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周围列国“皆朝于齐”,齐国因此“战胜于朝廷”。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像齐威王这样的一国之君都差点因为身边人的奉承而忽略纳谏,我们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错了并不要紧,“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那么从哪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改之呢?很简单,别人的批评中自有答案,所以,让批评住进心房,是很有必要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要是批评,就一定会令听者感到不自在,但不能因此而拒绝批评,因为它利于“病”,利于“行”。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在批评中我们才能找寻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只有接受了批评,才可以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既然如此,就让批评住进心房,让自己也可以像齐王一样,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战胜于自己的“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八

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忽然就想到了与人提建议之难,给人提意见之难;听到别人合理化建议之难,听到别人意见之难。

邹忌为了给齐王提意见,为了使齐王接受自己的建议,可以说是费尽心机,挖空心思,处心积虑,他最终发现了一条既能让齐王接受自己的建议,又不致触犯齐王的好方法,就是用讽喻的方法,用自己的家事说国事,最终让齐王接受了自己的建议。

邹忌是齐王的相,处于同一阶层,或者用通俗的话说,是同一绳子上的蚂蚱,是上了同一条贼船上的两个人,船翻了,谁也跑不了。面对战国时代各国诸侯虎视眈眈的形势,他了解齐国所存在的问题,他深知自己的重要地位,也深知自己的处境:必须富国强兵,自己才能坐稳相位,永享富贵;否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跟齐王提意见,无疑于老虎头上蹭痒,有极大的风险。邹忌是非常聪明的。比干剖心,伍子胥自尽,屈原被逐,终投汨罗江而死,和氏献玉而被刖足,韩非子作《说难》。这些人用心不可谓不忠,但却结局悲惨。尽管所处的时代可能不同,但相似的事情,当时的社会不可能没有,他不会不知道,也不可能想不到。所以他必须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最终他成功了。齐国国富兵强,战胜敌人于朝廷。他成功了,齐国国富民强,他坐稳了相位;齐王也成功了,齐国国富民强,“战胜于朝廷”。

但另一个国君就没有这么幸运,他就是宋昭公,据他自己说:“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卫之人无不曰:‘吾君丽者’。”终至于丧国弃家,到了边境才明白过来,但为时已晚。他身边没有邹忌,邹忌是一个明白人,他懂得自己和国家的关系。

如果邹忌是一个与齐国与齐王毫不相干的人,他会这么做吗?

由此,许多人不愿给别人提意见;由此,许多人听不到别人的意见。

我们的汉字中“龙”与“聋”同音,是不是就是告诫统治者要注意一些问题呢?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多少“龙”变“聋”最终变成虫或者变成红烧鲤鱼的事情呢?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人能力特别强,能够独当一面,处理很多事情,这一点不可否认。

但是,一个人的见识必竟有限,他虽然能够正确处理很多事情,然而却不可能在处理所有事情的时候都面面俱到,都考虑得非常周全,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所以即使能力特别强的人仍然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全面认识,全面分析,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于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意见,就成为我们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我们的政府领导尤其需要像齐王那样做,因为,个人不接受正确的意见,害的仅仅是一个人,而一个政府领导如果不接受正确的意见,受害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了。

不是吗?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九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它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主人公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着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相继问他的妻子、小妾和前来拜访他的客人:“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他的妻子、小妾和客人都不约而同地赞美他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后,没有陶醉于溢美之词,而是亲自与徐公相比,“自以为不如”还“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并悟出了妻子说他美是因偏爱于他,小妾说他美是因畏惧于他,而客人说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可见邹忌遇事不仅能冷静思考、实事求是,他随即入朝讽谏,从“与徐公比美”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提醒齐威王所受蒙蔽之严重,并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广开言路,让大臣、官吏和百姓都敢于说真话,从而使齐国在朝政上战胜别国,实现了大治。

邹忌是一个极冷静极有头脑之人,遇事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跟邹忌一比,我真是自愧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把一些人和物想象得过于美好,被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满脑子的诗情画意,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今后,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我都要有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善思多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好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十

主人公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着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相继问他的妻子、小妾和前来拜访他的客人:“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他的妻子、小妾和客人都不约而同地赞美他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后,没有陶醉于溢美之词,而是亲自与徐公相比,“自以为不如”还“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并悟出了妻子说他美是因偏爱于他,小妾说他美是因畏惧于他,而客人说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可见邹忌遇事不仅能冷静思考、实事求是,他随即入朝讽谏,从“与徐公比美”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提醒齐威王所受蒙蔽之严重,并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广开言路,让大臣、官吏和百姓都敢于说真话,从而使齐国在朝政上战胜别国,实现了大治。

邹忌是一个极冷静极有头脑之人,遇事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跟邹忌一比,我真是自愧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把一些人和物想象得过于美好,被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满脑子的诗情画意,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今后,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我都要有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善思多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好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十一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最喜欢听《凯叔讲历史》,对这句话可以说耳熟能详。最近学了篇文章,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近妈妈在教我《战国策》里面的文言文,里面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陷入沉思中。这个故事讲的是:邹忌照镜子,分别问他的妻子、小妾、客人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均回答:“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后来邹忌见到徐公,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并发现了问题:“妻子爱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于是邹忌将这件事告诉齐威王,并指出:“大王受蒙蔽一定更厉害了。”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勇于纳谏,没有费一兵一卒,使得齐国战胜于朝廷,成为了战国七雄!

这个故事不少人赞扬邹忌善于思考、勇于进谏且有方法,而我更欣赏齐王纳谏的心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多少成王败寇均成败在能否纳谏上。三国期间,官渡之战,袁绍不听田丰等献计,在多10倍曹军军力的情况下,大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在重要时刻均采纳诸葛亮妙计,从而鼎立三国。楚汉相争,力量弱小的刘邦积极听取萧何、张良、韩信的意见,做出正确抉择,建立西汉大业。反观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意见,四面楚歌,吴江自刎。唐朝时期,唐太宗纳魏征之谏两百多事,从而贞观天下;唐玄宗任姚崇、宋璟为相,广开言路,开创开元盛世。而后不听张九龄的意见,对狡诈的安禄山仍重用,导致“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衰败。

再看我们寻常人,海伦凯勒失明后自暴自弃,若不是听取苏利文小姐的意见,如今作家的名单里还会有海伦凯勒的名字吗?现在我们正处于青春期,都会比较的叛逆,父母的话不怎么听得进去,其实那都是前辈们积累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给自己的意见,汲取别人的智慧,海纳百川,使自己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十二

谁不爱听别人对自己赞赏的话?有些话语是出自说话者对你真实地欣赏,也有些纯粹只是好听的话罢了,却也能使你飘飘然,忘了自己是谁。

翻开《战国策》,打开历史的长河,我的心落在了一篇名叫《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古文里去了。古文的大意是这样的:

邹忌身高八尺以上(184公分),容貌俊秀。一次他穿戴整齐,在照镜子。他问他的妻妾和朋友:“是我美还是城北的徐公美?”他们都说是邹忌比徐公美,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住在城北。过了几日,徐公拜访邹忌,邹忌仔细端详徐公,自觉不如。等徐公走后,他再照镜子,觉得相差甚远。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为什么妻妾、朋友偏说徐公不及他美?思考良久,邹忌终于恍然大悟:“妻子说我美,是因为他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她害怕我,朋友说我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第二天,邹忌向齐王请见,告诉齐王昨日发生的事情,并劝谏齐王要分清是非,不要被赞扬的好话所蒙蔽双眼。

看完这篇古文,我沉思良久,突然发觉生活中,我看到了,得到了多少这样“赞扬”的话。回想起来,才知道大多数都是哄我开心罢了。

有一次闲来无事,仿照古文写了一篇,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就发到了网上。大部分网友都说写得好,甚至还有一个网友说写的比古人写的还好。这句话使我差点没有飘上天花板。竟就认为我是骆宾王第二。可当我将我的“大作”和古文在一起对比时,我低下了头。我的文章怎能和古人的文章相提并论呢?这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啊!我这才明白。网友们看我是个小孩子,哄哄我就是了。

有一次,爸爸的上司请客,我也跟着去了。一桌子人,爸爸的上司像一颗明珠般夺目,包括他的孙女。客人的目光没有不在爸爸上司和他孙女的身上的。有的客人说他的孙女漂亮、可爱,即使她不怎么漂亮、可爱。有人说他的孙女声音甜美,即使她的声音不怎么甜美。

所以,当别人赞美你时,你需要一双能辨别是非的眼睛,使你能认清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十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规劝齐王;类比巧妙,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随后广开言路,使齐国大治。

读罢全文,邹忌足智多谋、善于辞令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现代社会里,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邹忌讽谏齐王的经过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先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这世上有谁不愿意听漂亮话的?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贤臣良相因直言进谏而惨遭杀身之祸!比干剖腹掏心,伍子胥赐剑自刎,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受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邹忌之所以能够讽谏成功与齐威王的善于纳谏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话说齐威王即位之初,贪图享乐,沉湎于酒色,左右大臣和地方官吏纷纷不择手段谋取私利,以致百官荒废,国人不治。后来他幡然醒悟,虚心纳谏,励精图治,终于使国家逐渐强盛起来。试想,若是当初齐威王凶残暴厉,听不进任何意见的话,说不定邹忌话还没说完就身首异处了。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也一定要先了解说话对象的性格特点,选择最佳的说话方式,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就会“对牛弹琴”。更有甚者,还可能产生新的矛盾。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一定要抓住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譬如对于心思粗犷、大大咧咧的学生,我们在批评时就可以直接一些,而对于比较胆小、脆弱、敏感的学生,我们则要尽可能委婉些,防止过度刺激对方。

2、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说服力。

邹忌拜见齐王时并没有马上谈到齐国的国事,指出齐王受到的蒙蔽有多严重,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齐国的美男子徐公比美,自己的妻子、小妾、客人都认为自己比徐公美)谈起,貌似漫不经心,实则用心良苦,让齐王明白由于种.种原因,人往往不会说真话的道理,继而谈到治理国家上来,齐王周围也有偏爱您、畏惧您,有求于您的人,这样类推,齐王您受到的蒙蔽一定很严重了!这样就让齐王心悦诚服,并决定广开言路。

现身说法在很多情况下都十分有用。譬如《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为了说服吕蒙从师学习,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最终促使吕蒙认真学习,也就有了后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成语。

3、将大道理寓于日常小事中。

一般人对身边的日常小事总会容易关注,容易理解。邹忌正是认清了这点,于是把治理国家的策略(大事)从家常小事谈起,这样就将深奥化为通俗,为咄咄逼人的锐气披上了一件温情而美丽的衣衫。这种说理的方式给忠言包裹了顺耳的糖衣,更易于被听者所接受。譬如一个女生的坐姿很不文雅,但她自己还没意识到,只是觉得翘起腿很舒服。这样,你如果跟她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必须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话,她一定很难理解,因为这些都与她太遥远了。但如果你对她说,上课时老师若为了图舒服,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手捧一杯茶的话,学生会怎样想。相信这个学生听到这里一定会有所感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对。为什么?因为这些都与他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呀!

4、要点到即止。

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都会腻,更何况是批评话呢!邹忌深知齐威王是个纳谏从善的明君,只要把“王之弊甚矣”的道理给他点破,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自己心里自会有一把尺子,无需赘言。可不是,齐威王听到邹忌的建议后,立马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个等级进行奖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最终使齐国出现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繁盛景象。在我们周围,也常常有这么一种人,说得唾沫横飞,但听者却是呵欠连天,谈话的效果一点没达到。话不在多,点透即可。否则,一味地长篇大论,把别人当小孩子一般看待,只会让人心生反感。

总之,一句话可以让萍水相逢的人从此成为朋友,也可以让形影不离的好友从此分道扬镳。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沟通的技巧,催生更多的友谊之花。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十四

邹忌以小见大妙谏威王,威王虚心纳谏,下令劝谏有赏,自始门庭若市,后赵魏韩燕纷纷朝拜齐国,齐称雄一世。

威王的举措实为开明圣举,通过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逐渐完善自我,以至于群臣欲见无以言,四国纷纷朝于齐。这些惊人的成就足以告诉我们:“从谏如流,巧善自我。”

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上演了一场精彩战争,可是拥有十倍曹军之多的袁绍却被曹操击败,其原因是田丰、诅授向袁绍献计献策,而绍不允诺,认为他人意见如废纸,最终惨败曹军。别人的意见像细微的沙粒一样放进你的嘴里,明白人懂得像蚌一样将其转化为晶莹剔透的珍珠,而像袁绍这般人便会口吐沙子,破口大骂。

往往意见就像子弹精准的射入了你的心房,直中要害,所以意见就是对个人的清醒明亮的镜子,引人深省,发现不足并改正。

“满招损,谦受益。”自负自满不接受意见只会使己处于不利,反之,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刘备行诸葛亮之计而鼎立三国,符坚拒符融之策而失前秦国力,李世民纳魏征之谏而贞观天下,文种弃范蠡之谋而招杀身祸。

位卑可以令其尊,学少可以奋其盛,而虚心接受意见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易失而不易得。这恒古不变的常理为何不去接受掌握呢?三个臭皮匠各抒己见也能令事物臻于完美,因此我们应该心怀一颗敞亮的心,耳听他人真诚的意见,巧善自我的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真诚建议,我们应该予以肯定,通过意见正视自身的不足和一毛一病,从而完善自我,将他人给予我们的石头巧妙接取并铺设自己的人生路,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完美,直抵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十五

读好文章,好饮醇酒,其2113味无穷,5261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4102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1653情趣,引人入胜,六十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而下,犹令人感奋不已!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的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齐王与厉王,那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

历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作负责工作的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文过饰非,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立即火冒三丈,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疮疤一样。有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对付热情,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全成为过耳东风。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伤害同志,最后,自己也难免于垮台。

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_的所作所为。他们当道之时,得意忘形,凌驾一切。江青一句屁话,成为“圣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棒止谤,冤狱累累。人力无穷,天网恢恢,他们的滔天大罪,终于被清算。

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方合力。有敢直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王善听的耳朵,也是白费唇舌,枉运心机。《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词严的态度,反之,却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出之,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这种构思,这样笔法,与《触龙说赵太后》如出一辙,而同样奏效。这么写,生动亲切,娓娓动听,饶有情趣。这篇文章,用了大半篇幅用了譬喻的描绘,三个人物的情态和心理,真实透切,入情入理,令人信服。譬喻止于“皆以美于徐公”,接下去,“今齐地方千里”来个陡转,入了正题。由于妻妾、朋友的“私臣”,联系全国上下“莫不私王”,譬喻与正题扣得极紧。谏议的结果是“战胜于朝廷”。

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最后的结果呢,也可以想知准是改进了工作,提高了效率,像不干净的身子洗了个清水澡,受到广大群众的鼓励与表扬,对四化的进展也起来了推动作用。

如若不信,盍试为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300篇十六

《邹2113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5261,是古典4102散文中的名篇。

《战国策》是一部介乎1653子、史之间的古书。它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等等,同时也记载一些历史事实。其中历史记载部分有些是民间传说,并不完全是信史。在不少纵横家的游说之辞中还保存了一大批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之类,属于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从文学角度看,它们的艺术性是很突出的;但作为历史看,其中某些故事的真实性就颇值得研究。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田因齐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明确的,即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至于齐威王的政绩,齐国大治的情况,以及“战胜于朝廷”的具体经过,虽属文中应有之义,却并非作者命意的焦点所在,故仅仅一表而过。

这一主题思想,显然是《战国策》的作者总结了封建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在政权的得失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从文章的思想性看,值得肯定的地方正在于此。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用以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法。过去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我不大同意。我以为,毋宁说它近于浪漫主义还更为确切些。因为文章本身固然对齐威王君臣不无美化之处,但也反映了作者对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寄以希望,这才用齐威王和邹忌作为纳谏和敢言的典型人物,并把他们理想化了。这就是文章之所以用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的思想基础。

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可以用过去评论家的套语予以概括,即前一半是“虚处实写”,后一半是“实处虚写”。齐威王从不理朝政到励精图治,终于奠定了七雄之一的齐国在东方的强大地位,是史实。他的接纳忠言和改恶从善,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邹忌对齐威王敢于直言进谏,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但邹忌本身,是否对他作为一个美男子果真如此沾沾自喜,而最后又如此之虚怀若谷,从妻、妾、客的重重谄媚阿谀的包围圈里钻了出来,并且敢于现身说法去规劝齐威王,则值得研究考虑。我以为,邹忌的窥镜自视,与城北徐公比美,以及妻、妾、客等向他献媚,这种.种细节都是虚构的,不是《战国策》的作者就是邹忌本人编造出来的。它的性质与《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故事基本一样,是寓言。所不同者,那些寓言是以童话或民间故事为题材;而邹忌则是以自己为主人公,对齐威王现身说法,使人读了更觉亲切有感染力,如此而已。

如果按照正规的文章结构,这篇作品一开头应该这样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尝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但如果真如此写,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照目前的这种写法,是作者故弄狡狯,把虚构的情节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俨然煞有介事。然后在叙述以后骤接“于是入朝见威王”那一段,把正面意思交代清楚,既活泼生动又水到渠成,这就是所谓的“虚处实写”。这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而非历史的忠实记录。如果我们了解《战国策》的性质,知道它并非全部历史实录而羼有不少虚构成分,就比较容易体会出这篇文章的构思,也能接受我的这个设想了。

文章的后一半写齐威王的纳谏经过,应该实有其事,或者至少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的。但作者却把它过分夸大了。因为齐威王的为人即使再差劲,一开始也不能全无是处,以致意见堆成山,使提出批评的人“门庭若市”。而在一周年以后,即使他改恶迁善,也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圣贤的地步,使人们“虽欲言,无可进者”。可见这不过是作者用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的手法,肯定纳谏改过的好处无穷,让封建统治者意识到这样做的优越性和有效后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理想化了的君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至于齐威王的政绩,作者并不想从正面详加描述;只要把一个统治者从谏如流的态度和方式淋漓尽致地写出,这就已经达到了塑造理想人物描写理想事件的目的,即使写得让人有点不相信也无妨。这就是所谓的“实处虚写”。这样,文章前后两段做到了虚实相生,前面似实而实虚,后面似虚而有实,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很别致,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又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再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是也。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熟视之,自以为不如”是第一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第二层,然后到“暮寝而思之”是第三层,找出了矛盾的焦点。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最后使邻近的诸侯国都来入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当然,作者这样的写法不见得全部都是有意的,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总之,文章的结构层次很重要,没有层次不行,层次太多也不行。一般地说,总要注意到结构层次的对称美,排比作用和递进(即一层比一层深入)作用。本篇在这方面确有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此外,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循,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本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文章的技巧,就是靠这种地方的斟酌推敲。倘能对此加以变化运用,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再重复一次:如果有人认为邹忌真是自以为美而一天到晚总照镜子,从而悟出了大道理,那的确是太天真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