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阳节的诗词名篇(汇总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20:25:28 |
  • ZTFB |
  • 9页

这个分类涵盖了一些你可能从未想过或从未听说过的话题,让你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在写总结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和结论。接下来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文的合集,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写总结的你。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二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橱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一作:人似;销通:消)。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消:一作“销”。

西风:秋风。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三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

[隋]。

江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6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

李煜。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8

[宋]。

李清照。

《行香子·天与秋光》。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9

[宋]。

刘克庄。

《贺新郎九日》。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10。

[宋]。

晏几道。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11。

[宋]。

晏几道。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12。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对青山强整乌纱》。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3。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4。

杜甫。

《九日寄岑参》。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15。

李白。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16。

李白。

《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17。

李白。

《九日龙山歌》。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8。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9。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20。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四

年代:唐作者:朱湾。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2.《重阳》。

年代:宋作者:喻良能。

一年秋节重阳浓,园林上下皆清风。

远山百里削寒玉,平湖十亩磨青铜。

亦好茂树蓊西北,露枝霜叶纷青红。

枝头寂寂少啼鸟,天外隐隐飞征鸿。

弄月基蟠绿净中,东南况有小垂虹。

潭清潦尽境更好,水落石出摹难工。

爱山堂前花作丛,疏疏杨柳瘦毛同。

红蕉碧桂互掩映,芦花蓼穟交蒙茸。

新亭爽垲瞰空阔,赁栏一目连七峰。

烟霏雾霭扫欲尽,但见突兀撑晴空。

携筇更登月山椒,嶙峋怪石高玲珑。

香炉近出陂陁侧,云黄复在南山东。

水声激激来涧曲,飕飕风响生樛松。

菊英萸实篱可采,山肴野蓛盘能供。

作诗颇类台戏马,吹帽未减山名龙。

良辰美景乐心赏,四者偶并今始逢。

明朝不问蝶愁绝,更饮黄花琥珀醲。

3.《重阳锡宴群臣》。

年代:唐作者:李忱。

款塞旋征骑,和戎委庙贤。

倾心方倚注,叶力共安边。

4.《重阳感怀》。

年代:宋作者: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5.《重阳夜旅怀》。

年代:唐作者: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6.《重阳》。

年代:元作者:王冕。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

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

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7.《重阳》。

年代:宋作者:方岳。

帽不禁吹怯酒觞,只携老砚了重阳。

黄花未抵渊明瘦,却做离骚以上香。

8.《重阳日有作》。

年代:唐作者: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五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谢新恩。

(后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六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李峤。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日得新字。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杜甫。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

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张说。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七

4、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5、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6、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7、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8、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9、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4、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6、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7、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18、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20、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1、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23、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4、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25、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6、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7、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8、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九日醉吟》

29、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30、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2、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3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34、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5、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6、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3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38、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9、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40、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1、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43、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4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八

3、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4、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5、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7、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8、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1、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1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14、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15、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6、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9、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0、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21、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3、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24、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25、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6、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8、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9、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30、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31、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4、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35、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36、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9、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2、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3、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44、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45、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48、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49、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5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51、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52、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4、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55、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6、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57、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8、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59、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60、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九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橱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一作:人似;销通:消)。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朝代:唐代。

作者:崔曙。

原文: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作者:苏洵。

原文: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作者:苏轼。

原文: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十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作者:刘昚虚。

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

同舟去未已,远送新相知。

流水意何极,满尊徒尔为。

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

作者:张谔。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作者:王勃。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作者: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作者: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作者:严维。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

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

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

作者:李咸用。

菊花山在碧江东,冷酒清吟兴莫穷。

四十三年秋里过,几多般事乱来空。

虽惊故国音书绝,犹喜新知语笑同。

竟日开门无客至,笛声迢递夕阳中。

作者:薛逢。

糕果盈前益自愁,那堪风雨滞刀州。

单床冷席他乡梦,紫樧黄花故国秋。

万里音书何寂寂,百年生计甚悠悠。

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

作者:崔国辅。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

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

欢娱无限极,书剑太平人。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十一

6、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7、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8、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9、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10、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4、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6、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7、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18、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20、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1、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3、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4、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25、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6、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7、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8、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九日醉吟》。

29、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30、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2、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3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34、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5、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6、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3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38、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9、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40、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1、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43、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4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47、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48、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49、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50、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十二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十三

在流逝中被今天的茱萸点亮。

咏着王维的重阳诗就着陶公的菊花酒,

拣拾一片落叶采撷一束野菊,

花儿浓烈地吐露着今日的香,

您们深深的皱纹里蕴藏了多少昨日的辉煌和风霜?

那朵童真的烂漫,

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的稚气吟诵,

依稀如昨……。

落英缤纷亲吻着您们脸上的芬芳,

一头秋霜在秋风中扬起别样的'畅想。

曾经年轻的背影融于遥远的而清晰的枫林……。

三百六十五里路,

今又重阳,

如果可以,我愿化作长青藤,

装饰您们的锈蚀的窗,

如果可以,我愿低落于一簇野菊,

开满您们晨练的路旁。

一定可以,一路金风玉露菊蕊萸枝,

我陪您们走向岁月深处……。

手里又多了几枝菊花香,

我永远祝福您们,

人间重晚情,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不止今天,而是永远……。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十四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2重阳日示舍弟【唐】赵嘏。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3旅中过重阳【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4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5重阳【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6重阳日酬李观【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7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8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9重阳日即事【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10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11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12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13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重阳节的诗词名篇篇十五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清·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