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实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3:51:32 |
- ZTFB |
- 7页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还要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他人的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新偏旁“”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句。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通过游戏过关巩固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让学生感受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新偏旁“”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揭题导入。
1、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你们会搭什么?指名说。
2、出示课件,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你们瞧!齐读“搭积木”。
3、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指名读。
4、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读准后鼻音。
5、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108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
读一读生字,把生字宝宝圈出来。
2、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4、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业纸。
5、反馈,学生一边指着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如果对了就说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宝宝没回家。
6、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小朋友!”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7、我们的宝宝在回家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三、读课文,边读边想:平平搭了几间房子?都给谁住?
读准字音,再读句段。
读准字音。
学生找出难读的音,会读的学生教读。
学生读诗句:“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反馈,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读准轻声音节:呢、啊。
学生读诗句:“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说一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读其他的字。
指导看图。
平平,这些房子给谁住?
“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自由朗读。
男女生比赛。
自主识字。
游戏:摘苹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新偏旁“双人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4、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积木,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一、激情引趣,揭题导入。
1出示积木)你们瞧,这是什么?你搭过积木吗?你都搭过什么?
过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积木的能手。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平平跟大家认识,他可是搭积木的高手!
揭题。(出示课题:平平搭积木)谁能把课题读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上面提出的问题反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想一想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词句不懂。
边读边想:平平搭了几间房子?都给谁住?
三、读准字音,再读句段。
1、读准字音。
a、读准前后鼻音的生字:间、很、平。
学生自由拼读,对比分析字音。
学生读诗句:“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反馈,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b、读准轻声音节:呢、啊。
指名读。
c、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习了六个生字,小组长手上还有五个生字,请小组长指导小组学习。
游戏:猜字。背着某一个同学指定一个字,然后让他面对所有的字猜,“是不是*字?”只到猜对为止。
2、精读句段。
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这话是谁对谁说的?
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
b、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指名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是谁说的?
教师进行不同语气的范读。(一种是陈述的语气,另一种是疑问的、喜悦的语气)学生选择评议。
男女分角色赛读。
c、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选四名学生代表本组进行朗读比赛,赛前给每组同学留一段时间,帮助参赛选手。比赛后评议,全班练读。
3、朗读全文。
四、自主识字。
过渡:小朋友,别忘了每次我们认识新朋友后的任务——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识字袋)。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拿出识字袋和字卡,组织讨论:每个生字用什么办法识记,分别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2、全班交流。
五、写字指导。
1、让学生先观察两个字“业、平”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竖笔的位置及长、短的变化。
2、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业”的笔顺;先写中间两竖,再写两边的点、撇。注意“本”字的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以保持字体的平稳。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立体图形常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摆一摆、搭一搭、推一推等实践活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受几何体的一些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的积极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
生:我以前玩过搭积木,并且很喜欢玩积木。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朋友”和同学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生猜一个师在黑板上张贴一个)。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球)。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方体)。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搭积木”。(板书:搭积木)。
设计意图:本课先以亲切的谈话引入课题并以“猜一猜”活动复习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摆一摆。
师:现在每个桌子上都有许多漂亮的积木,下面由老师提要求,同桌合作来摆,看哪组同桌配合得最默契。先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子上,互相看一看拿得对不对。
(学生按老师要求拿出一个长方体,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师:再拿出一个圆柱放在桌子上。谁能说一说你把圆柱放在了长方体的哪一边?
生1:圆柱放在长方体的右面。
生2:圆柱放在长方体的上面。
生:准备好了。
师:在长方体的上面放一个正方体,互相看一看,放的对吗?
(学生按要求各自摆出正方体,互相检测摆放的准确性)。
师:在圆柱上面放一个球。
(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方法,若出现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并关注学生同桌合作的情况)。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在球上面放一个正方体,能行吗?试一试!
(学生实际操作)。
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此环节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秩序地玩,从玩中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推一推。
生1:我猜圆柱推得最远。
生2:我猜球推得最远。
生3:我猜圆柱和球推得一样远。
(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师:现在,谁想说一说推的感受?
生1:球和圆柱推得远,长方体和正方体推得近。
生2:我在推的时候,圆柱和球没有用力就推得很远,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用力推还是推得很近。
师:刚才大家根据推得情况,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球推得远。
设计意图:交流推得感觉,讨论推得结果,使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种物体在同样的平面上用同样力推,球跑得最远。
(三)搭一搭。
师:通过刚才的摆积木、推积木活动,我们了解了各种立体几何都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就利用你桌上的积木,搭一搭,比一比哪个同桌搭的又高又稳,又漂亮。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搭的是什么,怎样搭成的?
生1:我和同桌搭的是房子,我们搭的时候倒了,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个人扶着,另一个人搭。
生2:我们搭的是大门,我们把圆柱竖着放,这样就能搭的很高。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并适时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进行鼓励)。
设计意图:1.通过“搭一搭”,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深化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环节采用同桌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操作中相互交流,说出所拼图案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生1:第三行从左往右数第一个像飞机。
生2:第三行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像汽车。
师:你能照着你喜欢的样子搭一搭吗?
(学生动手照搭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师参与同学们的搭积木活动中)。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搭出更漂亮、更有创意的作品。现在找伙伴一起搭积木,看谁搭出别具特色的作品。
(教师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最后交流有学生中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1.通过“欣赏图案”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2.交流、展示学生合作的作品的同时一方面让学生在获得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图理解图意。
2、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3、学习短句:“请你给我一块积木,好吗?”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什么?
二、看图学短句。
师:这两个小朋友在玩积木,看看红红搭的是什么?她搭好了吗?你知道她问冬冬什么?(放录音)。
师:红红是怎么说的?你们会说吗?(幼儿集体说几遍)。
三、听故事,理解图意。
师:红红和冬冬真是有礼貌的好宝宝,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记的。(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四、总结师:红红没有积木,她没有去抢别人的,她是问别人借的。我们小朋友以后没有玩具玩,也可以向别人借,借到东西还要说“谢谢”,会懂得谦让人,做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四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实物投影,小捧等。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五
比较数的大小。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3、结合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重点难点数位意义的理解。
目标2。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数字卡片。
1、第一题。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再交流评议。
2、第二题。
森林里有2棵大树生病了,看,森林医生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捉虫,第一只啄木鸟说:“我吃了80只。
“第二只啄木鸟说:“我吃了64只。”第三只啄木鸟说:“我吃了48只。”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谁还会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
3、第三题。
(1)。
(2)让学生读懂要求,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选择85、87都可以。)。
4、第四题。
(1)教师示范:老师拨一个数,学生写数。
(2)学生互相拨数、写数。
5、第五题。拨一拨,比一比。
(1)抽两位学生拨数,并写下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多次训练。
6、第六题。
(1)出示2、5、8三张卡片,让学生自己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2)找出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二、观察与测量。
1、钟芬芳。
观察物体。
金竹镇小钟芬芳。
课标内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重点感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年看到的形状。
难点发展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四人小组分组、每组一只瓷茶杯。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以满足不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情景导入。
1、投影出示小朋友后背照片: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猜一猜他是谁?
2、切换成侧面:再猜一猜他可能是谁?
3、切换成正面:看一看他是谁?
这张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小朋友,但看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猜一猜。
出示四位小朋友观察茶杯图及四张图片:他们分别画的是几号图?(四人小组讨论一分钟)把你的想法藏在心里。
2、观察体验。
a、画一画:把你观察到的茶杯形状画下来。
b、想一想、猜一猜:你左边、右边、对面的小朋友观察到的茶杯是怎样的?
c、安秩序换角度观察体验。
d、评一评:通过换位置,你觉得你们小组小朋友画得怎样?
e、实物投影展示作业,校对。
f、请一位小朋友起立,其他小朋友猜测他画得是几号?为什么?
g、出示3、4号相反图:你要站在哪一个位置才能看到?为什么?
3、判断猜测。
三、比眼力。
1、小气车开来了,小朋友给它拍了四张照片,猜一猜他是站在哪一个位置拍的。
2、看,可爱的熊猫走过来了,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呢?
3、大象博士也来凑热闹,看,小猴和小猫分别站在哪里观察?
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呢?
四、游戏:摆积木。
出示三个正方体,猜一猜,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在桌上,你能看到几个面?(猜一猜,摆一摆)。
五、小结。
小朋友,课上到这儿清大家自己评价评价,觉得这堂课你学得怎样?都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2、叶丽红(无)。
3、黄素娥(无)。
4、杨秋林。
课题估一估量一量。
遂昌县实验小学杨秋林。
三、加与减(一)。
1、毕文军。
课题:《小兔请客》第一课时。
高坪小学毕文军。
2、郑勇民。
采松果。
设计:郑勇民。
教学内容。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六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七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实物投影,小捧等.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成双配对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八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九
1.细心算一算。
2.列式计算。
3.比大小。
4.看图列式。
5.小蜂房中有14只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答案:
1.17121217;218163。
2.12+3=15。
3.==。
4.17-3=145.14+4=18。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式。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55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三、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flash动画,下载地址,教育部,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出四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双立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从小关心他人,并能学着做一做。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词语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学会运用数量词:一间。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平平关爱的美好心灵。
3.能读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出示积木)瞧,这是什么?
1)你们搭过积木吗?你都搭过什么呢?(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我会搭……会搭……还会搭……)。
2)过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积木的高手。
2.出示课件:
看,有一个叫平平的小朋友,也是个搭积木的高手。看图,说说平平搭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1)学习生字“平”,读准后鼻音,轻声。指多名学生读,给平组词。
2)看老师写平,(师写第一个“平”字,并说出笔画名称)同学们会写了吗?
3)出示“间”:指名读,记住生字。
4)学习数量词:一间、一座:
**再看图:出示楼房,一()小楼。
**完成作业本题3:读一读,圈一圈。
**交流,并订正,齐读。
4.齐读句子,质疑:读了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平平吗?
5.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齐读,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平平去搭积木,看看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圈一圈,拼一拼,记一记。
2.学习生字:这、些、都、住。
1)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2)指名读。识记:住、这。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
1.赶快读一读课文的1、2、3段话,想想这些房子给谁住了。交流,结合感悟:
出示:“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课文里是谁问平平的啊?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并交流:
1)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
2)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
为什么要给奶奶住呢?(看得出,奶奶很爱平平,平平也爱奶奶)。
3)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这又是为什么呢?(爸爸妈妈多恩爱啊!)。
4)指导朗读:
***指名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一起问一问(亲切、和蔼)。
***谁来当平平,告诉奶奶:
2.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男女生对读。
3.拓展说话:假如是你,用积木搭了房子,你想给谁住?
四、复习生字:
1.卡片读生字。
红的黄的积木,方的平的积木。搭间房子,住进去。
搭座高楼,连着天。搭些飞机天上飞。搭辆汽车开起来。
你搭我搭,大家都来搭积木。
3.游戏,兔子登山。
五、指导写字:
1.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呢?来,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
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出示平。
3.范写,说说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书写,并展评。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范例图中物体的空间关系。
2.能用实物展现范例中的物体的空间关系。
3.幼儿能根据需要选取积木,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积木造型照片一套8张。
2.几何积木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各两个。
3.底卡3《补图画1》,图形补块6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角色出示麦麦和派派:“麦麦是搭积木能手,每天都能搭出一种新花样。(出示积木照片)派派想学麦麦搭积木,就把麦麦搭的积木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你能看出麦麦搭的是什么吗?”幼儿欣赏。
2.看照片搭积木取任意照片,提问:“用了几块积木?分别是那些积木?”出示积木,根据照片找出积木,搭积木。
二、幼儿分组操作。
1.分组操作请幼儿回到自己所在组开始搭积木。
2.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各组,观察幼儿是否理解操作规则。
3.提示常规教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给其他小朋友检查一下,检查完后要把所有积木放回筐子里,如果少了赶紧找一找,材料都收好了就可以和相应组小朋友交换操作。
三、交流评价。
1.展示交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搭好了么?把搭好的积木留在桌子上,请大家相互参观一下。
2.评价教师:“今天我看到小朋友用积木把每个图上的建筑都搭了一遍,你们真棒。”
3.整理教师:“派派要和大家再见了,我们也一起把材料收起来吧。幼儿有序收学具,活动结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别人的道理。
3、理解词语,积累书面语言。
4、获得初步的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别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积累书面语言。
课前准备:写有相关练习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我会读”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2、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四个生字写在卡片上,再把这对应平的音节写在另外卡片上,分别发给八个学生。))。
二、学习第二—五自然段。
(出示图)师:正当平平玩得高兴时谁来了?
(1)奶奶来了,她和平平都说了些什么呢?
(3)谁来读读奶奶的话?(颜色区分)。
奶奶年龄大了,要怎么读?奶奶真亲切!她对着平平笑眯眯的,多喜欢平平呀!
(4)奶奶问得这么好,平平可一定要好好回答,才对得起奶奶。你们能读好平平的话吗?
师说奶奶的话——学生练读平平的话。
读整句话。
读了这几句话,你们觉得平平怎么样?——有礼貌、尊敬长辈、爱亲人。
这样的平平你们想当吗?——再一起来当一当吧!师生对话。
(5)师生继续对话——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这句话,谁能读得更好?中间的词先读好——没有房子的人(开火车)。
读句子。
读得真好,我觉得平平不仅爱自己家里的人,还爱——(指名答)。
(6)多让人喜爱的平平啊,想好好地演一演吗?懂事的平平在哪儿?拿好书——(师生对话)。
平平太有趣、太让人喜爱了,老师也想当。我们能换一换吗?(再次指导读好奶奶的句子)。
还想读吗?——拿好书,一个人同时读两种角色。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平平还要搭吗?——出示句子。
齐读,指名读。
你想他还会让谁住?
那真的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读得多一点。谁再来读?
师:谁能把平平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景表演?指导同桌表演。
再邀请表演。
四、齐读全文,谈话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你想对平平说些什么?
五、说话练习,扩展延伸。
1、朗读。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绿很绿的树。
2、填空。
很大很大的()很红很红的()。
很()很()的路很()很()的()。
3、读下面的句子。
很美很美的花很长很长的火车。
很绿很绿的小草很小很小的珍珠教学反馈: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平平搭积木教案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是重点;
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是难点。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三、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板书设计:
搭积木1。
3+2=513+2=15。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是重点;
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是难点。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三、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板书设计: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六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2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在之前学生已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再加上上一课时刚刚对11—20各数的认识,学生已建立了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也建立了11—20各数的表象,同时借助计数器表示数初步建立了数位的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也为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扫除了障碍。切实理解本节所学内容将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学具教具准备:
小木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我们一(1)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有一些小木棒,(投影仪出示一捆和3根小木棒)谁能很快说出它有多少根吗?(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给大家说说吗?你也摆个13。
师: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对照摆的小木棒说说13中的1和3分别指的是什么?
师:下面跟着老师做再摆2根,(出示2根)现在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说一说)你能用一个算式把它记录下来吗?(学生同桌交流,记录,并指名板演)。
在计数器上先拨13,再拨2,进一步体会13+2的方法及算理。
二、自主摆小棒:
师:请用最快的速度摆出16,然后拿走2根,看看还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请把刚才摆的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教师指名一人摆,一人写算式)。
让学生指着算式把计算的方法再说一下。教师帮助并板书:16-2=14。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三、1、摆一摆或拨一拨完成70页的“试一试”。
2、出示70页下面的图:你们玩过碰碰车吗,先看第一副图中四辆车身上的数字是多少?他们相互碰撞,谁和谁相碰作加法。第二副图相碰做减法。(先指名举例,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练一练:
1、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下面的算式,而后指名展示交流,可以启发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
2、以竞赛的方式完成,同桌相互检查,改正。
3、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填写,教师指导。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七
-p78(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理解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淘气和笑笑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有可能是:
(1)笑笑左边一摞搭了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笑笑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淘气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八块,拿走了右边两块,右边剩下8-2=6,现在共有10+6=16。
(2)笑笑本来一共搭了13块积木,再放2块,算式为13+2=15,。
淘气本来一共搭了18块积木,拿走2块,算式为18-2=16。
(3)数数的方法。
借助书上的毛毛虫帮学生理解数数的方法。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减”。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练习第5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完成练习其它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对个别进行辅导。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搭积木。
13+2=?3+2=5所以13+2=15。
18-2=?8-2=6所以18-2=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中考作文预测及评析(优质12篇)
- 2023年广东中考作文预测及答案(通用15篇)
- 矿山医疗救护协议规定 煤矿救护协议规定(3篇)
- 2023年财务软件合同(精选13篇)
- 最新it行业人员辞职申请书(通用8篇)
- 2023年软件安装许可协议(汇总14篇)
- 最新医疗耗材质量保证协议(通用15篇)
- 财务软件合同 财务软件合同模板(十一篇)
- 经典优美段落摘抄(优秀17篇)
- 2023年牛年祝福语贺词(精选10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