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古镇游记(实用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7:28:11 |
- ZTFB |
- 12页
平等和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用一颗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待过去的经历。总结不仅是对工作和学习的总结,还可以是对旅行、读书等各个方面的总结。
碛口古镇游记篇一
轻轻的拂过我红彤彤的脸颊,很舒服,很惬意。高铁不时地“呼呼”从对面经过,楼下是好几十户老宅子,路口亮着明亮的灯光,有时会有儿童嬉戏的声音。很多年前,曾随父母一起住过这样满满广东本地特色的老宅子。
那时,年仅十五周岁的我,与父母搬进了在一外出做生意的商人那租住的房子,一间两进,两层,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是宽敞了。第一楼进门左手边是洗手间,再是手摇式水井,楼梯在中间,我还曾好奇地偷偷打量别户人家的房子,发现每家的建筑样式都一样。我不由得在心底暗自唏嘘,在我们老家可没这般的豪派,一个村子能有上几口水井就是不错的了,房子也是没有排序整齐。
早晨,在小镇的一角有一个菜市场,有很多摆摊的小贩,跟随母亲的身后,经过面包店时,我不由地咽了咽口水。这个小镇都是老宅子,老人比较多,也有不少租房的外地人,百来平米的菜市场吆喝声,还价讨价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还有一个摊位,人挤人,围地水泄不通,经过时还会有不少人嚷嚷几句脏话。
也是盛夏的季节,到夜色降临,我们居住的二楼,空气都是被高温蒸煮过,微微烫人。为了避暑,我母亲让我们提上两大桶水浇在楼顶,我们再在楼顶呆上小半个小时乘凉后,回到房里睡觉时,已是凉快不少,我会在浓浓的睡意中甜甜地睡去。
晚上,偶尔会有几次,父母会带我们去附近的超市逛逛,跟随在父母身后,好奇心止不住的四处观望,每隔不远处的路口就会一盏暗黄的小路灯,有意思的是,稍稍注意,还会意外发现有小情侣在暗处约会。
很长一段时间,我才知道我一直好奇地那个挤满人的摊位是在开“马”,他们本地人最是嗜好这个,运气好的话一次就会赢上几万。由于诱惑力大,也有不少外地人也是连连参与其中,可能会输得血本无归,可能会赢上好大一笔钱,尽管赢的次数会少些。后来,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在摔得混身是伤后,特别得瑟地满街骑车溜达,更加勤快地穿梭于这座小镇中。菜市场,小卖部,小门诊,还有让我总是会有新发现的宅子,我是喜欢这座小镇的。
多少年过去,我还能感觉到那时的阳光,还有那座小镇里的炎热的空气,还有那一座座错落有致的老宅子。房子一两层高,房顶用老式的黑色瓦盖的,外墙是水泥砌的,一楼门口会有一个手摇水井,不同四合院,却又类似于四合院。
夜深了,孩子们的嘻戏声消失了,人们的闲暇碎语也没了,一切都静了,唯有老宅子路口的灯还亮着。
碛口古镇游记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西来古镇,我是今天的解说员。西来古镇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部被誉为“天然氧吧”、“成都花园”的蒲江县西北部,地跨临溪河、小河子与大小五面山,全镇森林覆盖率超过49%,距离成都市区84公里。古镇历史悠久,战国的船棺、汉代的冶铁遗址、西魏的临溪古县城、唐宋的茶马古道,至今踪迹可循。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西来古镇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十大古镇”。
西来镇俗称西来场,秦汉时期曾是西南重要的炼铁中心。三国时期,有临溪古渡,是蒲江与邛崃的必经之地。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临溪县,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临溪县降为临溪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政府将临溪镇划给蒲江县。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临溪河暴发百年不遇的洪水,上游张魁场关帝庙内的关帝神像冲到了临溪场西林寺的产田里,临溪场的人们认为关帝爷从西而来,在这里停下,说明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西林寺的住持静慈和尚捐出庙中产田,在关帝神像搁浅处新修了关帝庙。庙门向西而开,有不忘从西而来之意。
康熙34年(公元16),蒲江县县令李绅文,借用佛教教义中的典故,即达摩祖师西来意及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经从西取来的典故,改名为西来场。
我们前方有一个古香古色的戏台,西来是川剧之乡,著名川剧作家徐文耀就是西来人。以前,西来场有钱、刘两姓大家,分别在关帝庙庙门和场西头两处搭灯杆、建戏台,雇戏班演出,大唱对台戏,热闹非凡。而今,只保留下了刘家戏台,每周六,戏台上都会演出川西戏曲的经典名段。现在戏台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关帝庙的旧址。
自古以来,西来又被称为草根儒乡。广场南侧的文风塔体现了西来崇教尚文的风俗。塔建于道光一十三年,高13.6米,共三层,外加宝顶,翘角飞檐,非常精巧。文风塔始建于清代道光十三年,塔高13.6米。三重翘角檐精巧玲珑,各层塔身上的浮雕人物、动物、花卉、诗歌提联,内容丰富。
第三层正面檐下有“文风塔”匾额;第二层有“奎星阁”匾额,第一层正面嵌有扇形匾额,上刻有“惜字宫”三字,两边竖刻对联“废墨收经史,遗文贮汉唐”。读书识字是教化的基础,所以乡间特别看重文字,有文字的纸不能乱扔,废弃也要郑重检点、焚化敬神。
当年修建该塔,选址在顺河而建的古镇东头,更是蕴含着“培地脉”的理念。西来地形有如顺水之船,将“文风塔”修在船头,恰似船上桅杆;有了桅杆,船就稳定,既可平安远航,又可牢固停泊,不仅能保西来一帆风顺、亦可辅佑该镇文风昌盛,文运久远。
碛口古镇游记篇三
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说它是古渡口,因它与古镇同样出名。这古镇与黄河对岸的陕西吴堡县相对望,千年长相守,成为一双互补的伴侣,成为一对互相依托的搭档,成为两个互相呼应的知音。黄河的浪涛把两地捆缚在一起,联系在一起,而它们互相沟通的桥梁便是渡船。两岸人来人往,都靠着渡船的摆渡。船,这种古老的运载工具,如今又加上了发动机。所以,船在黄河中行驶,便响起了雄壮的充满节奏感的马达声。随着马达声的由远而近,便会有一群一伙的人从陕西过来,来赶碛口的集市。
【分区2分钟】。
碛口古镇游记篇四
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参观古镇。
宁厂古镇群山环抱,在古镇之中有一座大宁盐场遗址,这个早已废弃的盐场可谓历史悠久,有关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这里产出的盐曾在明清时期被当做为皇家进贡的贡品,如今虽然已成遗迹,人们却仍然能从断壁残垣中读出属于它的辉煌。踏进古镇,你会发现,这个镇子与寻常的江南小镇不同,它并没有丝毫被人“打扮”过得痕迹,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神情严峻,容不得一点傲慢与亵渎。古朴精致的吊脚楼、年岁悠久的青石路无一不在诉说着属于这里的故事,民居从后溪河蜿蜒延伸,竟长达3。5公里,中间没有丝毫断绝,故而人们将其称作“七里半边街”。寻一个晴朗的清晨,在河边沿着河流漫步,看天边的云层一点点变薄,黎明之光在缭绕的云雾之中逐渐探出头来,将整个小镇都唤醒了,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连山水也都动了起来。
时值深秋,虽已万物凋零,但古镇仍然唱着属于自己的歌,断壁残垣、千年延长,如同退隐深山的武者,不求扬名天下,只想功成身退,了此一生。
碛口古镇游记篇五
今天是宜阳小记者首次活动,大家是去庙前古镇。
车缓缓地开动了,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出了校门。在路上,大家看见了人来人往的道路,看见了滚滚的宜水河,仿佛在欢迎大家去庙前古镇。
在车上,老师在讲述要素:“到庙前古镇时,1不要离队;2不要去水边玩;3在路上不要追跑打闹……”大家齐说:“好的,老师!”
到了庙前古镇,大家先到小卖部集合休整,买点零食吃或者上卫生间。休整好后,老师说:“快集合,大家要去古镇了!”“好的,立刻来!”还没集合的同学说。
时间过的真快,已经五点多了,活动也跟着时间接近尾声,大家在车上唱着歌愉快地回到学校。
碛口古镇游记篇六
荡口古镇,是古代水乡小镇的一个缩影,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充满诗情画意。
走进古镇,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牌坊,上面赫然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荡口”。再往前走几步,一条小河穿流而过,好像一条碧绿的绸带,缠绕在古镇的腰间。小河缓缓地流着,缓得没有一丝波纹,阳光洒在河面上,顿时河面变得银光闪闪。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弯弯的石拱桥,犹如长虹卧波。
走过小桥,眼前出现一条更宽更大的河。远处,几艘小船向我们慢慢驶来,有的船上坐着几位漂亮的阿姨,她们穿着古代的衣服一边划船一边唱戏曲。她们声音清脆,曲调委婉,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静听。有的船上坐着船夫和几只鸬鹚,勤劳的鸬鹚正在为主人捕鱼呢。只见一只鸬鹚察觉水下有动静,便飞快地钻入水中,一眨眼工夫,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被鸬鹚含在口中带上了船。此情此景,真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啊!
走在干净平整的石板路上,你会穿过一条条狭长的胡同,胡同两旁都是年代久远的平房,有些房子已经变得破旧,白色墙上长出一些霉点,斑斑驳驳。房子的门都是用木头做成的,还刷上了一层红色的油漆,一阵风吹过,便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房子的窗是古老的格子窗,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接着往前走,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只见特色美食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有豆腐花、吹糖人、海棠糕……其中,我最喜欢吃海棠糕了。咬上一口,香甜松软,美味可口,让人忍不住再咬上几口。
这里除了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特色美食外,还人才辈出呢。《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讽刺幽默的`漫画家华君武,还有数学家华蘅芳,他们都出生在这里。
荡口古镇幽静古朴,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你可一定要来欣赏一下这富有水乡特色的美景啊,它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碛口古镇游记篇七
黄姚古镇,广西名镇。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县城东北部40公里(直距),北面与钟山同古镇、清塘镇接壤,东面与凤凰乡、贺州市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乡、富罗镇交界,西面与走马乡相依。黄姚有着近千年历史,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之一。由于镇上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镇内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镇内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式布局。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建筑精美,工艺高超。
目录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下辖村组特色经济地理环境。
黄姚古镇政府所在地东距贺州市60公里,西距县城60公里;桂梧高速公路途经境内22.3公里,八步经黄姚至昭平二级公路途经镇内11个行政村(街),方圆3.6平方公里,属喀斯特地貌。镇外奇峰耸立,镇内竹木森森,清溪环绕,其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岭南风格建筑,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街道全部用灰黑色石板镶嵌而成,虽历经沧桑,依然完好平整。黄姚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由于黄姚所处特殊的理位置,四面皆山,易守难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村镇处于半封闭状态,使得古老的民居、众多的文物得以保存。至今古镇还完整保存着8条石板街,全长10多公里。明清古建筑保存有300多幢,面积达1.6万平方米。景观建筑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副。
历史文化。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桂林的漓江下游,距桂林约100多公里。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明末清初时黄姚已是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的商业重镇。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岭南风格极其浓郁。古街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一条主街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宛如一大迷宫,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铺砌而成,象一条起舞的青龙。三条溪河蜿蜒穿行在古镇之中,古民居的静态于流水的动态自然的结合,共同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绝世美景,其独特的景致与江南众多水乡不尽相同,古屋,古榕,奇石和小桥流水交相辉映。著名的美籍华人画家蔡楚夫也忍不住赞叹黄姚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山水桥亭联带匾,体现了黄姚人在营造人居环境方面的杰出造诣,同时也折射了黄姚人世代崇尚诗书礼乐的良好习俗。黄姚的民俗颇多,农历大年初二游鱼龙庆丰年;三月初三抢花炮求好运;七月初七取仙水迎吉祥;七月十四放柚子灯祭河神。黄姚素有“梦境家园”之称。镇内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镇内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式布局。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建筑精美,工艺高超。抗日时期,这里被定为敌后根据地,大批爱国人士从桂林到黄姚,这些文物、故居至今仍被完好保存着,如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在黄姚的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里那些发黄的照片,无声地证明着这个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中的地位。1986年,这里被广西省人民政府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成为广西又一红色旅游胜地。
下辖村组特色经济。
黄姚古镇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将特色农业与古镇旅游业发展相结合,逐步形成“农家乐旅游、古镇景区(点)、农业观赏、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由特色生态农业经济逐步与观光休闲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促进特色农业经济增效、农民增收。全镇水田面积30170亩,是昭平县粮食和各类水果主产区,盛产优质的晒烟、烤烟、大米、青梅、杨梅、山楂、月柿、柑橘等。镇政府所在地的巩桥圩历来是昭平县北面乡镇的中心集市,也是全县最大的乡镇农贸集市,辐射周边7个乡镇近15万人口,圩镇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全镇种植烤(晒)烟5500多亩,优质水稻2100多亩,香芋1900亩,蔬菜5000多亩,大棚西瓜2500多亩,茶果2300多亩,金银花450多亩。为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通过成立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姚香烟叶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产业品牌化建设。“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被评为“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示范专业合作社”,“姚江大米”品牌还通过了国家商标局注册和国家质检总局qs认证。“姚江大米”、“黄姚豆豉”成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两大主导品牌。实现农业总产值230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983.2元,增长了13.4%;黄姚古镇共接待游客33.6万人次,游客量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1218.25万元,同比增长29.1%。
碛口古镇游记篇八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省,简称晋,位处华北,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省会太原,古时又称“并州”。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能源基地,山西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省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xx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山西省介于东经110°15′-114°33′,北纬34°34′-40°43′之间,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总人口3000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9个县(市、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府东街。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出煤闻名天下.号称"乌金之乡",也叫“煤炭之乡”。
山西表里山河,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2—28℃之间。
碛口古镇游记篇九
让我们游览就从西市街的古码头开始吧。在碛口镇兴盛时期,每年仅从内蒙古河套的磴口出发来碛口的船便有四千艘,再加上五原、包头、托克托、府谷的木船和皮筏子,每天都有几十艘船和筏子从上游下来,这里总停泊着上百艘,并列五、六排,绵延好几里。我们现在看到的码头,在那时候,每天有几百个苦力忙忙碌碌,把水上运来的各种货物卸到驳船,泊到岸上,再跳过踏板,尔后把货物扛到镇上的货栈里去,杭育杭育的号子声响成一片,在山和水之间回荡,当地管这些人叫“脑包子的”(脑,方言,意为将包子扛在肩上与脑袋一样平)。从上游下来的货物主要是粮食、麻油、盐、碱、药材和皮毛,叫做“六大行业”。通过陆路运到晋中、河北、山东、河南、京津,回程时,又把东路来的货物,布匹、绸缎、茶叶和“洋板货”(即洋货)运过黄河到陕、甘、宁、蒙。
【后街1分钟】。
西市街镇上的人又叫它“后街”,多的是粮油货栈,西市街的大货栈都是大四合院,上下两层,有的是前后两进,临街还有店面。我们现在看到的荣光店和四十眼窑院,后部都层层爬上山坡去了。在大货栈之间有小山巷,共十三条,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是百川巷,垂直排列的小巷既为各商号大院提供了交通方便,又有利于泄洪,可以想象当初碛口商人的智慧。由于都是做大买卖的,所以当时碛口街上的“害灾”(方言,指公益性事业所需的花费)一般都在后街起(收),比如唱戏或修桥、修庙等等。在西市街,我重点向大家介绍荣光店、天聚永、四十眼窑院、十义镖局、广生源等。
【荣光店1分钟】。
荣光店是当时著名的大型粮油货栈,荣光店的创始人王佩珩的父亲,道光年间人,初到碛口买地的时候,位于黄河边上的房基是一片乱山石坡,原主要价五百两银子,王父嫌贵没买,几天之后,他又要买时,要价涨到八百两,他仍然犹犹豫豫没有买,恰巧他在包头做买卖的的长子佩珩回来,看了这块基地,立即买下来,这时已经出价一千二百两,后来荣光店因为靠近黄河码头且经营有道,生意十分兴隆,到咸丰年间时,王家资产有白银30万两,水地上千亩。荣光店的望河楼是当时货栈老板品茶休闲与监工的地方,伙计们在他的监视下是丝毫不敢偷懒的。
碛口古镇游记篇十
我们的车到达中山古镇的时候,已近黄昏,暮色苍茫。
由于刚下过雨的缘故,天空中没有出现梦幻般的晚霞,苍穹中只零星地透露出一些光亮,使人看不透彻。街道上稀稀疏疏的灯光是照亮我们前方的指南针。我带着准备的遮阳帽和墨镜下了车,朋友笑话我是一个异类,我打开包里随身携带的小镜子凝视着自己:短袖露肩t恤,休闲超短裤头上戴着花边的草帽,一副大大的墨镜几乎遮住了我的半边脸,显得滑稽却有点可爱。
我点点头笑了,十分满意自己的装扮,不理会朋友的嘲笑,径自向前走着。毕竟已是黄昏,黑暗已渐渐逼近大地,我的视线有些模糊,不得不摘下了墨镜。通往小镇的是一条街边的幽静小道,小道呈大约四十五度角向下倾斜着,向下望去隐隐有些头晕,路上是一块块青色的石板,上面隐约有些新鲜翠绿的青苔,也许是刚刚生长出来的,用手触碰,手指间一片柔软,仿佛心也跟着柔软了许多。
沿着小道行走到尽头,出现了一条左右相通的长廊,三岔路口的地方有一个标志牌,上面印着四个红色的大字:中山古镇。在天空昏暗的存托下,原本鲜艳的红色显得有些暗,不知是不是天渐黑的缘故,我左右向前眺望,婉转曲折的黑暗伸向看不见尽头的前方,让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晚风习习,激起了我一身的鸡皮疙瘩,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颤。
“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朋友问我。她似乎也有些害怕,说话时微微颤抖。
我仰头望着已几乎被黑暗吞噬的天空,左顾右盼良久,终于咬牙指向左边的方向。
沿着幽深的长廊慢慢地向前走着,我心中的好奇呼之欲出,我似乎看到了前方有些微弱的光亮,随着我们步子的加快,光亮愈加强烈,最后我们欢呼地向前奔跑,仿佛在沙漠看到了充满希望的绿洲。
突然,我们的眼前一亮,前方一片万家灯火的景象。许多商贩在街边摆着小摊,上面呈列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玩意,大多是些手制工艺品,很是精致漂亮。我兴奋地走到摊位上,看着琳琅面目的商品,爱不释手,最后挑选了几个有意义的小玩意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小心地包好放到手提包里。
继续向前走着,我惊奇地听到了杜涛滚滚的声音,沿着声音向旁边靠过去,赫然看到一股浪涛向下奔流,我激动地询问路人,原来这下面有一条河,连续几天下雨的缘故,所以河水涨潮了,波涛声惊心动魄,犹如千军万马之势。我顿时心潮澎湃,毫不犹豫地向河流奔去,不理会朋友身后的谩骂声。
我急急的来到河边,站在巨大的石滩上,俯视着波涛汹涌的河流向前奋力地奔涌着,伴随着高亢的激昂声,仿佛宣泄着自己的满腔悲愤,如此的放浪不羁、振奋人心,让人望而生畏!我缓步移至石板桥的正中央,旁边没有任何护栏,站在上面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我油然升起一个可怕的想法,张开双臂,使自己的身体投入这波涛暗涌之中,乘着它奔向无边无际的尽头。于是,我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拥抱着无尽的黑暗,却终究没有跳下去,我到底是软弱的。比起这胸怀大志,风起云涌的河流,我是如此的懦弱。在它面前,我显得那么的渺小。它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向自己的梦想前行,而我,却无奈地选择了逃避。我本站在它之上,却仿佛感觉到,它正居高临下地看着我,嘴角勾起一抹嘲笑,嘲笑我的懦弱胆小,嘲笑世人的庸俗,我的心不可抑制地颤抖着。
重新回到小镇的街道,我们找到了一个客栈作为今晚的栖息地。
客栈很小,我们的房间在楼上第三层,踩在木质楼道上,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这大自然所奏的.美妙交响曲让我异常兴奋,它是那么的动听,那么的悦耳,那么的纯洁,洗去了一身的繁华,独留空灵。生活在喧嚣的都市中,听到的只有萎靡的声响,那声音太过吵闹、刺耳,扰乱了我的思绪,迷失了我的心智,使我看不清前方的路,看不清儿时的梦想,甚至看不清自己!我仿佛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孩子,周围林木葱郁,勃勃生气,却找不着回家的路,茂密的丛林让我与外界天涯永隔。
夜色如水,天空一片漆黑,没有一点亮光,我仰望苍穹,目不转睛的盯着那片黑。渐渐的,我的眼神开始迷茫了,那片阴暗的黑仿佛把我深深地吸了进去,我的胸口闷闷的,呼吸也变得缭乱,那样盛气凌人的黑,使我有些喘不过气,让我有种随时会窒息的感觉。这样的黑,未免太可怕。
半夜,天空下起了磅礴大雨,我穿着睡裙起身向楼下奔去,客栈还没有关门,我站在街道旁,伸出手接着雨水,冰凉的雨水打在我的手上,却温暖了我的心。我的嘴角大大的咧开,笑声不住地溢出,心情变得愉悦起来。慢慢地,我走到了街道中央,任雨水肆意抚摸着我冰冷的脸庞,拍打着我纤细的双臂,亲吻着我细腻的双足。我在大雨中,与之共舞,虽已被冷的瑟瑟发抖,却依然乐此不疲。此时的我被雨水包围着,忽然有种与全世界“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错觉。
清晨,雨过的小镇显得格外清新自然,犹如待字闺中的小姑娘般,青涩而美丽。推开窗户,扑面而来的气息中混有泥土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时代把握不住时代自己的烦恼,——。
轻率的不满,就不叫它这时代牢骚——。
客栈的阿姨告诉我,这里有个孔雀林,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我和朋友便兴奋地举步前行,靠近孔雀林的山路有些坑坑洼洼,由于下了一夜的雨,地上积了不少的水,我们举步维艰地向前行走着,孔雀的叫声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那么清澈。
渐渐走进了,我看见有许多栏栅,那里就是这些孔雀的停留地。不经意间,我看到一只十分漂亮的大孔雀,它站在栏栅旁,背对着我们,很高大,一身雪白的羽毛,头上戴着羽冠。它好像一位身穿雪白婚纱的新娘,却在婚礼当天被新婚丈夫抛弃,美丽、孤独而忧伤。时间的缘故,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孔雀林。当我们离开的时候,那只漂亮的孔雀突然望着我们发出一声凄惨的鸣叫声,我想,它不是在呼唤丈夫的归来,而是呼唤着属于自己的自由,一片自己所创造的精彩。
天空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窸窸窣窣的小雨,仿佛老天爷也在为孔雀的悲惨遭遇而流泪,我的心中一阵悲凉。
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好启程离开古镇。在转身的那一瞬间,我想到了汹涌澎湃的河流,孤独凄凉的孔雀,心中百感交集。
我愿为一条河流,汹涌地奔向不知名的远方。
碛口古镇游记篇十一
星期六,我和妹妹还有元宝哥哥去了安昌古镇游玩。
我们的车开了大半个小时到了安昌古镇,我看到这里古色古香的房子、弄堂,各式各样的石桥架在弯弯的小河上,河道里穿梭着一条条的乌篷船,十分古朴迷人。
妈妈告诉我,安昌古镇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这里的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习俗,到处可以看见老绍兴的乡土风情,是号称“绍兴师爷博物馆”的人文景点。
我在妈妈的指点下看到了一年一度的“腊月风情节”,这里的腊肠是最出名的美食,一条条一串串挂在河边、窗前和桥头,看起来诱人极了。我还看到这里处处挂着绍兴传统的酱鸭、鱼干、腊肉,作坊里的人在娴熟地扯白糖、裹粽子、做年糕,这些我都是第一次看见,新奇极了!我和元宝哥哥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买了刚刚出炉的“扯白糖”,放到嘴里甜甜的很好吃!
妈妈带着我和妹妹,还有元宝哥哥坐了乌篷船,我和妹妹是第一次坐这种绍兴最传统最地道的小船,摇啊摇,摇啊摇,好玩极了。最后我们逛累了,大家一起围坐着品尝了正宗的安昌腊肠、鱼干,还有酱鸭,味道好极了。
这一天我过的很开心!
碛口古镇游记篇十二
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说它是古渡口,因它与古镇同样出名。这古镇与黄河对岸的陕西吴堡县相对望,千年长相守,成为一双互补的伴侣,成为一对互相依托的搭档,成为两个互相呼应的知音。黄河的浪涛把两地捆缚在一起,联系在一起,而它们互相沟通的桥梁便是渡船。两岸人来人往,都靠着渡船的摆渡。船,这种古老的运载工具,如今又加上了发动机。所以,船在黄河中行驶,便响起了雄壮的充满节奏感的马达声。随着马达声的由远而近,便会有一群一伙的人从陕西过来,来赶碛口的集市。
这碛口确是有些古韵的。古老的民居,成为当地第一景观。这里的明代、清代民居,构筑成一条条街道,这些街道又矗立在黄河边。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街巷里,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砖瓦构筑成了房舍,飘逸着一种古韵。房屋已斑驳失修,虽不致残破,但却风骨奇峻。有些当年曾是店铺的高墙大院,展示着这历史上商埠的痕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充分让人们感受着这里历史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
碛口古镇游记篇十三
读罢一本厚厚的《江南小镇》,立起身,回想余秋雨那精彩的笔墨,一边望着窗外,窗外正下着蒙蒙细雨。
眼前不免浮现出典型的江南小镇的图景来:烟雨笼罩着精致的小桥,桥下水流潺潺;油纸伞下远远的身影,滴水的屋檐下一行深浅不一的小坑,空气中弥漫着悠远而宁静的文化气息。
我的老家在徽州,黄山脚下一个古老的小镇,以徽商闻名于世。古色古香的徽州,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白墙黑瓦青石板,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古镇的质朴与纯正。
江南小镇有着它特有的安详与宁静,这断不是在喧哗吵闹中所能找到的。游人的脚步总是无意中打乱了它,要欣赏与品味真正的徽州,只有在游人稀少之时。
让我们先用耳朵来感受这古老的徽州,去仔细听。最大的动静当然是流水敲击两岸的声音,叮叮咚咚奏出一首永不停息的舞曲。水是江南小镇的特色,没有水,就失去了它的精髓。徽州小镇水网纵横,水串起了徽州的精气神。水声背后,你也许还会听到织布机发出的有节奏的沙沙声,院中劈柴的啪啪声,而最有趣也最吸引人的声响莫过于那“当当”的弹棉花声,棉匠熟练地给这一单调的工作增添了音乐的魅力。棉絮在空中飞舞,仿佛正在跟随那明快的节奏翩翩起舞。
再让我们睁开眼睛,用我们最具欣赏力的器官来领略徽州的风情。走在青石板铺成的不足5米宽的小道上,两边是高高的石灰墙,脚下发出的咯噔声不停地被反射,被折射,让人禁不住想用双脚创作音乐。古建筑的风韵让人过目不忘,早年徽商斥巨资建成的那座小楼,室室相通,厅厅相对,雕窗画栋,让人不由赞叹先人创造的建筑典范。
雨中的徽州古镇更是别有风味,镇上又是另一幅诗情画意,雨的滋润让古镇平添了几分生气。雨点温柔地落在百年的老屋上,轻轻地拍打着青瓦,白色的墙被雨打湿后,一块是灰,一块是白,中间和谐地过渡,每一面墙似乎都成了幅大写意风格的泼墨山水画。雨水顺着一块块瓦向下流,落在青石板上早已形成的小洞中,击起的水花四下溅开,如果将画面定格,溅起的水花就像一顶晶莹、剔透、镶满钻石的水晶皇冠。溅起的水珠落在周围已湿透的石板上,击起更小的水花。
我喜欢生活在小镇上,享受古镇的每分每秒,古镇总给入一种感觉'一种只有小镇居民才有的感觉,静谧而幽远!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长白山旅游导游词(优质19篇)
- 2023年介绍太原晋祠的导游词(优秀15篇)
- 最新怀玉公园导游词(通用19篇)
- 最新吉林雾凇写景作文(大全10篇)
- 2023年吉林曲艺导游词(通用19篇)
- 最新聊城古城导游词(精选18篇)
- 2023年啬园导游词 2023年新疆导游词(四篇)
- 重庆导游词500字(优质12篇)
- 2023年沈阳昭陵导游词600字(精选8篇)
- 2023年苏州西山导游词概况(大全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