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通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09 22:48:38 |
- ZTFB |
- 12页
是时候制定一个方案来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了。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通过对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方案制定和执行的能力。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一
的重要论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突出“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守望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主旨,积极推进村史馆示范点建设,以此带动更多的乡村建设村史馆,不断拓宽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为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利保障。
从2020年起,结合实际推行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到2022年,在全市农村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当、群众欢迎、充分发挥作用的村史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进一步巩固提升。
2020年: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个行政村村史馆示范点,鼓励基础条件好或筹集社会力量支持的村自主建设。
2021年—2022年:全市省级以上文明村基本建成村史馆。
1.坚持价值引领。村史馆建设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农民群众追求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激发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2.坚持育人铸魂。村史馆建设要以史聚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运用多种形式展示村庄变迁、风土人情、文明风尚、发展巨变、家国情怀等内容,涵养文明乡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3.坚持地域特色。村史馆建设要结合地域特色,充分挖掘本地在生产生活、饮食、服饰、节庆等方面的特色资源,全面展示村庄发展的历史文脉,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农民群众留住乡愁记忆,形成“一村一品”的鲜明特色。
4.坚持典型示范。村史馆建设要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具备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新路子,认真抓好示范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逐步扩大覆盖面。鼓励乡贤能人为村史馆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1.明确功能定位。村史馆要具备收藏、展示、传承、教育等功能,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实践课堂,凝聚群众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宣传平台,达到凝聚村民、教育村民、引导村民的目的,促进农村。
2.创新建设模式。村史馆建设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力求保持村落自然历史特色,根据自身条件和展示需求确定面积,一般不应低于60平方米。一是共建共享型。充分利用村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通过场所共建、活动共享、功能互补等方式开展场馆建设。二是标杆带动型。经济基础较好或有社会力量资助的,可衔接当地土地利用规划,选择适宜的地方改建或扩建。三是综合利用型。将村里空闲房屋、闲置校舍、腾退宗教活动场所等场地,通过修缮、改造、置换等方式转化为村史馆,提高村史馆建设的经济性、实用性。
3.用好史志资料。内容真实、史志丰富是村史馆的灵魂,必须广泛收集、严格把关。要充分发挥当地史志办、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单位的作用,收集相关史志资料,协助核准有关图文资料,确保史志资料有依有据、真实可信。发动当地“五老”队伍、乡贤、驻村第一书记等为村史馆建设献计献策,搞好方案评审、物品捐献、资料整理、展品布局等工作,提高村史馆建设的科学性、群众性。
4.科学设计展陈。村史馆要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主题,结合场馆面积、布局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力求主题鲜明、版块清晰、内容丰富,以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视频展播、情景再现、愿景展望等板块内容,全面真实地反映村落历史变迁,展示乡村独特的地域文化、社会发展进步、历史先进人物和农民精神风貌等,提升村史馆建设的质量和内涵。
5.丰富活动内容。村史馆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农村群众,要发挥村史馆的功能作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道德评议会等设计的活动载体有效衔接、互为补充,从农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出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举行节日民俗、技艺传习、经典诵读等群众性主题活动,举办成人礼、集体婚礼、先进表彰等公共文化活动,引导村民珍惜荣誉、接续奋斗,激发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热情。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教育,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热爱家乡。
1.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要把村史馆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工作统筹,纳入当地乡村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定期通报建设进展,确保示范点建设按时保质完成。县区文明办要加强科学指导,做好事前方案论证、事中建设监管、事后组织检收等工作,保证村史馆示范点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2.强化经费保障。各县区要积极推进村史馆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第一批示范点建设资金由各县区结合实际,统筹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及社会资金进行建设,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省文明办按照先建后补的方式,择优选取35个村史馆给予资助。
3.加强建设管理。要本着选址科学、示范带动、项目管理、有效运行、发展持续原则,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厉行节约、公开透明、注重实效。要落实“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让村民参与到村史馆建设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级奖补资金要严格执行相关财政规定,接受审计和监督。
4.搞好开放维护。村史馆建成后要定期开放,各行政村要建立村史馆开放、日常维护等管理制度,招募志愿者、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老干部、退役军人等作为专兼职讲解员、管理员,确保村史馆正常运转。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补充更新村史馆内容,不断拓展延伸村史馆的文化内涵和载体功能,提高村史馆吸引力,逐步打造成为本地特色文化旅游名片。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二
矢车菊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虚心、爱国、乐观、顽强、俭朴的品格。
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虚心、谨慎、为人谦和。
3、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应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1、班风:完美是我们的追求,坚定是我们的品质,创新是我们的特色,超越自我是我们的目标。
2、班训: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3、班徽:
班级公约:
为更好地对班级进行宏观管理,班委制定以下班级公约,敬请各位同学自觉配合遵守。
1、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冷静平和地对待和处理一切事务,营造文明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
2、不迟到,不逃课,不早退,遇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班集体活动需事先向班主任请假。
3、按时参加值日工作,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所分派的任务。
4、加强自律,提高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力排各种因素干扰,真正做到老师不在班时与老师在班时一样严格要求。
5、遵守学校管理规定,校园内不骑车,不乱抛杂物,定点有序停放车辆。
6、以班级形象为重,时时处处将个人的言语和行为统一到集体利益之中。
7、勤奋好学,力求上进,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认真记笔记,不做任何不利于学习的事情。课后认真搞好功课的复习、预习工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
8、积极参与强身健体活动,自觉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认真上好体育课。
9、课间文明休息,不大声说笑,不追逐打闹,保持教室内外秩序井然,并提早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静候老师上课。
10、认真高效上好自修课(包括白天自修和晚自修),不缺勤,不换位,不调头,不讲话,不吃零食,不玩手机,不做休闲娱乐之事,全神贯注于学习之中。
11、保持教室、寝室卫生,不乱抛乱扔,不随地吐痰,时刻给人清洁文明的视觉享受。
12、学会健康地生活,不到校外泡网吧、打游戏、捣台球,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将移动通讯和娱乐休闲工具带入教室,不看低级粗俗、暴力及淫秽色情书籍。
13、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经查明,照价赔偿,并报政教处予以批评教育。
14、诚实应考,绝不作弊。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三
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步伐,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展示名人志士的美好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教育和引导他们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为建设全省“工业强县、农产名县、美丽家园、为主题”提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把村史馆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明确和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一切从村落的地容地貌、经济基础、文化遗迹等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不照搬、不复制,建设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村史馆示范点。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一)设置标准。各乡镇选址在发展基础好、有鲜明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村建成至少1所村史馆示范点。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行政村(社区)建设1所村史馆。
(二)选址及面积标准。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活动场所、祠堂等),也可选择历史建筑或具有特色的建筑,达到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相统一。村史馆建筑面积应在20平方米以上。
(三)基本内容。以村史、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为基本版块,建成本村特色功能展馆。
(四)展示方式。挖掘本村在生产生活、饮食、服饰、节庆、家风家规、村训村规等方面的传统文化,通过村史小册、村史碑文、图文资料、实物陈展、视频影像等形式,全方位呈现村落历史变迁,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1.图文资料。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图文并茂地展示村史、村貌、村姓、村贤、村风、村俗、村物、村艺、村训、村愿等,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发展特色、经济状况、农民生活、典型事例、获得荣誉等内容;图片展览要与文字资料相结合,包括村容村貌、历史沿革、乡贤名人、恢复高考后考取的大学生、道德模范、工农业生产、文化生活、生态环境、教育卫生等栏目,照片应突出新旧对比,充分展示农村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2.实物展陈。如村史馆面积较大的,建议增加陈列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家居陈设、食品衣物、工农产品等实物或模型,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或情景介绍,真实记录农村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
3、荣誉展示。主要陈列本村集体及优秀村民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牌奖状等,表彰规格较高的奖项要摆在突出位置,并配以情况介绍,充分展示本村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突出成绩。
(五)使用管理。村史馆建成后,由村“两委”具体负责管理,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村情况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管理,要注意选拔培养村史馆讲解员,加强日常维护,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四
根据《禄丰县贫困村(镇)史馆建设实施意见》要求,为进一步全方位呈现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党和政府强力推动、人民群众自强奋斗的脱贫历程及所产生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变化,激发脱贫攻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提升各贫困村(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金山镇脱贫攻坚工作整体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把村史馆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相结合展(镇)村史馆建设工作,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明确和强化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等,突出特色,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加快建设。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一)建馆要求。
以村(社区)为建设主体,在南雄社区及10个贫困行政村(含8个贫困提升村)各建设一所村史馆。
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要求在6月中旬建成;杨家庄社区、横山村委会、科甲村委会、大洼村委会、小铺子村委会、中屯村委会、宋家坡村委会要求在9月底前建成。
(二)选址及建筑面积要求。
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室、空闲的小学校、附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等),立足安全方便,不搞重复建设。村史馆建筑面积应控制在30平方米左右。
(三)展示方式及内容要求。
1.图文展示。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和围绕“两不愁、三保障”、“6105”标准实现情况,其中包括:村情简介、贫情分析、脱贫措施、减贫成效、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照片文字应突出新旧对比,聚焦巨大变化,充分展示贫困村贫困户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2.实物展陈。制作反映脱贫攻坚工作实物或模型,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或情景介绍,真实记录贫困村脱贫轨迹和历史变迁。
3.荣誉展示。主要陈列集体及优秀村民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牌、奖杯、锦旗等,表彰规格较高的奖项要摆在突出位置,并配以情况介绍,充分展示本村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突出成绩。
(四)使用管理。
村史馆建成后,各村(社区)要明确村史馆具体负责人,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单位情况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管理,实时地进行村史馆内容的替换和更新,同时还要注意选拔培养村史馆讲解员,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
(一)思想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金山镇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文件要求,在6月15日前先行建成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的村史馆,其余8个村(社区)及时开展图文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场馆选址及后期建设的规划,并纳入本村(社区)的重点工作行列,为后期村史馆的开工建设打牢基础。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建设村史馆的重大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把建设好村史馆作为金山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涉及村史馆建设任务的11个村(社区)结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克期完成建设任务,并力争把村史馆建设打造成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
(三)抓好组织落实。各村(社区)要积极开展建设工程前期筹备工作,摸清家底,作为示范建设的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有关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各村(社区)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让群众充分了解,激发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村史馆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形成政府推动、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
(四)强化监督考核。为充分调动建设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村史馆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镇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本年度承担村史馆建设任务村的监督考核力度,每周五由各下乡工作组将村史馆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同时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落实整改。此次工作要切实做到以考核促管理,落实建设责任,保证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贺兰,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实施健康贺兰战略,促进民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银川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1年底,贺兰县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贺兰、健康贺兰建设。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健康贺兰评价指标体系。全县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一)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规范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村(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80%以上。(牵头部门政法委)。
(二)中小学100%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中等院校依据中小学标准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100%。
(三)各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全县建成不少于8个示范心理咨询室。
(四)逐步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培养或引进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100%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6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心理咨询中心或开设心理门诊。
(五)建立规范的社会心理服务示范基地,开展规范的专业培训,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规范、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促进心理服务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行业监管覆盖率达100%。培育发展一批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人才培训和培养,建成1个规范化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
(六)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成立1支覆盖全县的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积极与自治区宁安医院、银川市精益达戒毒医院有限公司对接,纳入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平台。
(七)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精神执业(助理)医师数量,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精防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八)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
(九)鼓励和支持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心理人才服务平台,强化心理服务人才的实践技能培训,提升心理服务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全县每10万人口心理服务社会专业人员达到25人。
(十)依托现有资源,探索建立与完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体系。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按照覆盖率30%的要求,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形成医院-社区相衔接、康复机构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专业康复服务模式,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在所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中,必须开设康复科(室)。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十一)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十二)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服务活动,持续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校学生、城市居民、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85%、70%、50%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全面普及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意识,加强人文关怀和生命教育,消除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与歧视,最大限度消解社会戾气,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效防范化解管控个人极端事件风险。
(二)坚持突出重点原则。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重点在建体系、带队伍、优服务、强宣传上下功夫,不断建立健全我县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针对日益凸显的民众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四)坚持注重实效原则。从我县实际出发,坚持满足群众当前需求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和个体心理疏导相结合,满足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的多层次需求,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科学、规范、有序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由县委政法委负责,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需求。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在村(社区)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居民摸排各类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安排符合心理健康服务要求的场所,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答疑释惑、心理咨询等服务。
(二)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
(三)开展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县委政法委、卫生健康、民政、公安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基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加强人文关怀,促进社会融入,对有劳动能力者积极提供就业引导,提升其适应环境、重返社会的能力。
(四)健全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
1.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中职学校等依据中小学标准)。
2.学前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开展以学前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3.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本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现有经费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
4.各类学校要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密切与村(社区)联动,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以及沾染毒品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
(五)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文明办协调各相关部门,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依托条件较好的心理咨询站点,整合区域内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站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建设测评考核范围。
(六)健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依托本单位党团、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卫生室,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规模较小企业和单位可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公益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七)建立重点区域心理服务场所。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在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司法所、社区矫正场所、救助管理站、信访接待场所等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
(八)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政法委、民政、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要探索支持、引导、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并研究制订管理、规范、监督、评估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要加大服务技能和伦理道德的培训,提升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服务能力和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
(九)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整合现有资源,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平安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等,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要开设心理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妇幼保健院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工作中。中医医疗机构要开设中医心理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合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对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推广老年痴呆适宜防治技术。各医疗卫生机构要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的空间和内容,并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便捷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注重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优势,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十)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组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办公室、卫生健康、公安、民政、残联等单位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使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精防医生、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十一)完善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全程服务模式。率先落实民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按照“病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回社区”的原则,完善“民政残联牵头、乡镇(街道)主办、卫生健康提供技术支撑”的社区康复工作机制。建立家属学校(课堂),对患者家属开展护理教育等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心理辅导;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可通过社区康复机构向医院快速转诊。
(十二)开展精神障碍人群救助管理。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奖监护制度,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定点救治救助政策,引导严重精神障碍人群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规范治疗。通过财政补助、民政救助、残联资助、医疗救助、慈善援助、机构减免等方式,建立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救助制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实行“一站式”服务,个人自付不超过10%,超出部分实行政府兜底。
(十三)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平台。依托自治区心理咨询热线、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或其他途径,通过热线、网络、app、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扩大心理援助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利用率。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十四)开展心理健康测量筛查评估。规范制定各类心理健康量表,对操作人员规范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实践操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组织专业人员到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测量、筛查和评估,及早发现有心理障碍或潜在病症的对象,及时作出预警提示并提出干预对策。
(十五)开展心理咨询治疗干预服务。采取心理晤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个性化干预措施,选择科学性心理干预方法,对心理创伤、心理缺陷、心理障碍等严重心理问题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干预。
(十六)开展基层心理疏导化解服务。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社会心态预警预测,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在村(社区)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对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及时疏导化解。
(十七)发展心理社会服务社会专业队伍。制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
(十八)提升心理咨询专业服务队伍。开展心理咨询人员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督导,提高其专业化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和有心理问题的人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
(十九)培育心理治疗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和心理治疗师专业培训,提升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数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临床心理知识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提高综合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
(二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建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健康志愿组织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开展行业规范、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促进心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一)开展心理健康社会志愿服务。由卫健局牵头成立全县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协会,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心理教师、心理专业学生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并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技能培训,健全奖励表彰机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
(二十二)开展突发事件心理援助服务。要积极主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重点对经历重大变故、重大灾害、重大危机、重大意外等情况而产生重大心理创伤者,或原有心理轻微异常或心理异常潜质者受内外环境刺激而导致自杀倾向、自杀经历、心理崩溃、心理焦虑等严重心理障碍开展危机干预服务,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建设,突发事件心理援助服务响应及时率100%。
(二十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卫生健康、宣传、网信办、科技局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健全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科普宣传网络,运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智慧贺兰、贺兰县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试平台等)等,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在公共场所播放心理健康公益宣传片、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各村(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组织志愿者定期参加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持续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
(二十四)组织心理健康知识“五进”活动。针对普通人群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心理保健、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村(社区)“五进”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农民)讲习所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
(二十五)开设心理健康宣传广播栏目。在县广播电台开设心理健康栏目,依照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标准,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讲述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实现线上广播交流互动,搭建一个听众疏解心理困惑、释放内心压力的平台,节目内容突出季节性、时效性、可读性的基本需求。
(二十六)建立心理健康宣传微信公众号。推进“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设置健康测评、心理咨询、健康科普、心理fm、线上读书会等栏目,每年推送各类信息不少于300条。同时,根据不同服务人群拓展设立健康微信群3个,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咨询答疑、互动交流等服务,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沙龙”“健康荧光跑”等线下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场)、各责任部门必须站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对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负责的高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把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内容、实现源头治理的重大举措,按照“党委负责、政府主导、共同参与”的总体要求,切实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真抓实干,确保实效。
(二)强化组织实施。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贺兰、健康贺兰、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和综治考评内容。成立贺兰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卫生健康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信访、残联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健康局。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工作重难点问题。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类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纳入贺兰县党校培训。
(三)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县财政局要根据国家和银川市配套情况按1:0.5提供配套经费,2019年财政适当予以补助,从2020起年预算资金保障到位,以保证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宣传、培训、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效落实。
(四)加强政策扶持。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县民政、卫生健康、县委政法委等部门根据居民需求,确定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
(五)注重督导考评。要将试点建设纳入平安贺兰、文明城市、健康贺兰创建中,有效整合和优化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督导、考评,善于挖掘推广基层创新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发委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8〕5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解读如下:
福建山水优美、空气清新、文化多元,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随着旅游交通可进入性条件大幅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放心游福建”旅游服务承诺的有效实施、“清新福建”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福建旅游业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具备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良好内部和外部条件。2017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3.83亿人次,比增21.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9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83.10亿元,比增29.2%,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经初步测算,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7%,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为15.6%。
为突出福建生态优势,顺应全域旅游发展趋势,解决福建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16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思路。省委于伟国书记在2016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赶超工作专题会中均强调,要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政府唐登杰省长在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跨越发展。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全省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对福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提出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形成“放心游福建”的良好消费环境和全民营销的生动局面,“清新福建”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旅游业成为带动各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实现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的发展目标。福州、厦门两市要建成国际旅游城市。全省要创建15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100个休闲集镇,开发1000个乡村旅游村,形成10000个具有福建特色的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等各类旅游产品。
《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的九个方面内容,36项具体举措,可以简单概括为“九个全”。一是旅游工作机制全面创新。以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机制、创新旅游协作推进机制、创新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和强化示范引领为重点,强化统筹推动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能力,加快旅游业改革创新。二是旅游发展规划全域覆盖。从加强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完善旅游体系规划、强化旅游规划落地实施等三个方面,将全域生态旅游理念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三是旅游产品体系全域构建。从发展特色旅游城镇、打造生态旅游精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旅游新型业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打造平潭国际旅游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七个方面推动“旅游+”“+旅游”,完善全产业链和全天候“清新福建”旅游产品体系。四是旅游发展要素全域配套。从促进旅游餐饮业态、旅游住宿业态、旅游购物业态和生活休闲业态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升全省旅游要素供给,促进旅游消费水平提升。五是旅游公共服务全面提升。通过推进“厕所革命”、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规范旅游引导标识系统等五项举措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到了福建,人人都是旅行家”的目标。六是旅游品牌营销全方位推进。从构建品牌体系、整合营销渠道、开展精准营销三个方面全面打响“清新福建”品牌,推动“清新福建”品牌走向全国、享誉世界。七是旅游市场治理全省联动。从践行“放心游福建”承诺、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加快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等五个方面,营造优质旅游环境,真正做到让游客“放心游福建”。八是生态旅游资源全域保护。包括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共建清新美好家园等两方面的内容。九是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从推进旅游扶贫富民、营造主客共享氛围、创建文明旅游环境等三个方面调动全省上下参与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实现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为保障《实施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扶持、落实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撑等四个方面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对九个方面36项具体工作举措进行了责任分工,由省直相关部门(单位)会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落实,加快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发展。
为更好的实现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各项目标以及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我们制度了如下方案,从软件、硬件双重角度支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1、加强师德建设:请教研室有名望的老教师做相关报告,开展座谈讨论;
5、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给予获得学生好评的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
6、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7、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通过听课和征集学生意见评价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与措施:
见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手册。
提供实现上述规划所必须的硬件基础。
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科研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
购买超星读书卡及专业科研、教学用书籍。
提供丰富课堂教学所必备的软件、硬件设备。
各类教学光盘、教学模型等。
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必备办公用品。
做好后勤保障,稳定教师工作情绪。
提供必要的饮水、休息条件。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举办各类竞赛、组织学生临床实践。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妇女儿童中心工作,以建设服务型机关、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机关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实效,着力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塑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新形象,促进廉政文化“三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建设和谐东胜贡献力量。
根据我会具体情况及工作的特点,今年机关作风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履行职能、创新工作思路的情况;二是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三是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情况。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力争在改进作风方面要取得明显效果: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不快的情况明显改观,转变职能有新举措、新成效;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思考问题的动力明显增强,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并努力在机关中营造“五种氛围”,即:营造勤奋刻苦的学习氛围;营造敬业实干的工作氛围;营造公道正派的交往氛围;营造严于律已的廉政氛围;营造温馨和谐的征纳氛围。
(一)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召开我会关加强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传达市委、政府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动员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提出我会机关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排查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全面落实机关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部署。通过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统一思想,端正态度,使全会干部职工明确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方法步骤,形成人人投身机关作风建设、个个为妇联争光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要将学习贯穿于机关作风建设的始终,每月组织1次学习教育活动,增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自觉性。全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通读与精读、专题研讨与大会交流、在职学习与脱产培训结合起来。开展“两个务必”和“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澄清模糊观念,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具体学习内容由人办公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按月下达学习任务,学习内容作为季度测试的重点。
(三)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排查问题。通过走访妇女儿童、开展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倾听社会各界的呼声,诚恳接受群众监督,着重排查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征求并分类梳理存在问题,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明确落实整改的重点和方向。
(四)组织民主评议,完善监督机制。组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评议活动,邀请“女企业家、三八红旗手”等,对我会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面对面评议。完善由行风联络员、特邀监察员、会机关作风建设监督领导小组组成的作风建设监督网络,加大监督力度,保障作风建设效果。
(六)制定整改方案,切实解决问题。要将整改存在问题、树立良好政风贯穿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各部室要本着“排查问题要有广度,剖析思想要有深度,落实整改要有力度”的精神,坚持边学边查、边评边改、查纠并举,在查找问题、剖析根源、抓好整改上下功夫,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初期。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机关作风建设责任制。成立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强化责任意识,狠抓组织落实,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主席专门抓、作风办具体负责、各部室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为机关作风建设的扎实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保证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市妇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二要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办实事上下功夫。在机关作风建设中,要把整改的重点,放在解决广大妇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能改的立即改,对情况比较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进行专题研究,制定限期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单位和责任人,真正做到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全会上下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办一至两件群众、妇女儿童欢迎、受益的好事。
四要以加强调查研究为重点,加快创建学习型机关。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加快培养学习型干部,重视干部职工的素质提高和知识更新。围绕增强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加强培训工作。要广泛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管理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五要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会将落实各项制度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制度的监督落实。并要把多年来加强作风建设、开展行风评议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举措用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上升为机关干部的行为规范。对作风建设实施长效管理和目标管理,把作风建设情况与机关干部的考核挂起钩来,巩固和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成果。
(一)设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监督电话8888888。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目标任务的第一责任人为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落实本部室所承担的目标任务。
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考核,结合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考核软件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考核单独作为对股室所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为进一步把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切实增强党支部和群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总段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党建带工建促团建“共建互促”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强化党建对工建、团建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群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增强群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共建和谐单位”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业绩好、职工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共青团建设方面,围绕“五个好”全面开展团组织活动,确保管理所共青团组织达到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适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团组织工作制度、有保证工作开展的必要经费和活动阵地的“五个有”标准。
2、加强群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备“四种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创业创新意识)和“五种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的群团组织干部队伍,着力提高群团干部围绕中心、参与协调、维护服务、发展创新的能力。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好、能够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识大体、顾大局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职工队伍。
4、形成党工团建设长效机制。努力探索形成一项适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行业文化建设以及党工团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
年、职工开展政治理论教育、专题讲座,通过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增强团员青年和广大职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群团组织要主动、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团员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为党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
(二)加强组织建设,确保群团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强化群体组织的组织职能。所支部将按照有利于加强对群团组织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群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群团组织活力和团员青年成长的原则,不断巩固和健全群团组织的组织职能,强化群团组织的主力军、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通过给群团组织交任务、压担子、搭平台,特别是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团员青年在单位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中的模范作用,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出贡献。二是强化群团组织的教育职能。要充分发挥收费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职工技能提升载体,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强化职工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及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三是强化群团组织的服务职能。紧紧围绕工会组织“维权”和“依靠”两个中心,发挥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切实关心关注职工生活,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团支部要紧紧围绕单位工作中心,以组建“青年突击队”,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为核心,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团员意识,凝聚青年力量,激发工作热情,促进岗位建功,充分发挥青年团员在单位通行费征收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为单位和谐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加强群团组织队伍建设,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性职工”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引导职工勤奋学习,深入实践,切实为单位发展做出贡献;二是加强群团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目标,把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作为考察工会干部和团干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群团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青年职工的成长成才提供便利条件,建立健全青年人才推荐使用体系,推动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四)深化创先争优,推动“共建互促”活动取得实效。一是以在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中创先争优拓展到在团员青年以及全体职工中创先争优,形成党群共建、齐争共创的良好格局,坚持将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工、团组织中同部署、同推进、同讲评、同表彰,做到争创目标一致、活动载体衔接、推进节奏协调。及时总结在党员队伍中开展承诺、践诺、评诺的有效做法,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到群团组织中,切实提高群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收费窗口文明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创先争优。紧密结合总段及管理所“十二五”时期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创先争优活动,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动通行费征收管理水平、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单位整体形象的源动力。要通过“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模范职工之家”等创建载体,深入开展“三亮”(亮身份、亮岗位、亮形象)、“三比”(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三争创”(争创满意窗口、争创服务品牌、争创服务标兵)活动,引导党员职工和广大青年团员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争当“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岗位标兵”、“青年能手”,进一步推动单位的和谐发展。
(五)注重作用发挥,激发群团组织活力。坚持将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作为党群工作的切入点,以行政工作的难点作为党群工作的重点,以单位的支撑点作为党群工作的着力点,着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廉政建设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从而促进群团组织增强活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单位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带领全所职工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对工团组织的领导,确保工会、共青团按照各自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工会要协助支部,积极开展好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部委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建设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各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文明武汉、健康武汉、平安武汉的总体战略布局,着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平台、机制、队伍、能力、重心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建设,到2021年底,初步建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主体心理疏导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人群心理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市民文明素养跃上新台阶,重点(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干预,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呈明显下降趋势。
(二)具体指标。
1.全面建设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普遍设立社区(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心理咨询室),2020年底之前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50%以上,2021年底之前达到80%以上。城市、农村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50%以上。
2.市属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教师,2020年底之前配备率达到70%以上,2021年底之前达到90%以上。
3.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者以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单位职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2020年底之前配备率达到50%以上,2021年底之前达到80%以上。
4.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实现100%全覆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2020年底之前开设率达到20%以上,2021年底之前达到40%以上。
5.依托武汉市委党校(武汉行政学院)、武汉社区干部学院建设武汉市党政干部、社区(村)干部心智拓展实训室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6.起引领作用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和社会化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发展培养5000名掌握基本心理咨询技能的社会工作者(师)队伍。
(一)健全线上线下社会心理服务平台。
1.组建四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立市、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心理咨询室)的四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村)社会工作服务站、综治中心、职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作用,为职工、老人、妇女、青年、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
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面向师生开展心理筛查、辅导与咨询,为遭受欺凌、校园暴力的学生提供心理创伤干预。市属高校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配备专职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支持在汉高校联合相关医疗机构建立校内精神(心理)科门诊。中小学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和合格学校,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机构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区人民政府)。
3.建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平台。公安等重点行业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危机干预等服务,每年至少为职工及其服务对象举办1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根据需求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其他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者购买服务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武汉社区干部学院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培训内容。(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信访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市残联,市委党校〈武汉行政学院〉,各区人民政府)。
4.规范发展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平台。通过网站、app、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招募一批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充实我市心理援助公益热线工作力量,常态化开展7×24小时服务,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系统性培训。建设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服务站)相互对接的远程心理会诊机制,试点推动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基层心理咨询室加入远程会诊体系。(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各区人民政府)。
(二)建立社会心理服务长效机制。
1.建立社会心态监测预警机制。按照智慧城市顶层规划,依托武汉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大数据信息库,增加心理体检、心理课程、在线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模块,实现心理预警功能。定期组织有关医疗机构、心理服务行业协会、各部门服务热线等对市民心态开展分析研判;发挥市、区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作用,定期对特殊人群重点人员开展风险评估。(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团市委,各区人民政府)。
2.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建市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伍,建立卫生健康等重点行业部门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每年至少开展2次培训和演练,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后心理应激障碍。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戒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和问题青少年等特殊人群中的高风险对象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团市委)。
3.建立心理服务行业监管机制。成立市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有序规范行业从业行为、人员管理、收费标准、信息保护、督导考评、检查申诉等具体内容,促进行业组织规范发展,提升行业组织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
1.培养职业化队伍。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增加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从业人员数量,建立专业化督导机制。继续实施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等,提升精神科医师数量和服务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置医务社工部,通过招聘或者购买服务等形式,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人民政府)。
2.发展专业化队伍。委托在汉高校为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订制化培养一批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壮大专业化队伍。组建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专家组,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质量控制。鼓励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高端人才,并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在职称、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建立完善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体现公立医疗机构心理治疗师的技术劳务价值。(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培育社会化队伍。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心理医院)、心理行业协会等,分级分类对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培训,遴选培训考核合格人员进入市级人才信息库。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加大志愿者培训力度,健全奖励激励机制,规范管理志愿队伍。(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
(四)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
1.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加强综合性医疗机构与精神卫生专科的合作,构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心理联络会诊机制。妇幼保健机构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等工作中,加强对孕产妇、哺乳期妇女抑郁症知识的普及和筛查。加强非精神科临床医师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发展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特殊场所心理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精神卫生机构的合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科普宣传,对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等。切实做好特殊场所被监管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各区人民政府)。
3.增强广大市民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平台建设,在地铁等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广泛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和最大受益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健康理念。(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区人民政府)。
(五)加强重点(特殊)人群心理援助服务。
1.构建重点人群心理援助体系。建立市、区、街道(乡镇)上下联动的三级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市级成立心理援助技术指导专班,各区设置区级心理援助服务专员,街道(乡镇)设置心理援助服务心理专干,统筹指导同级卫生健康、民政、教育等部门开展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构建心理需求人群筛查发现、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闭环式心理援助的服务机制。(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2.开展重点人群日常评估及干预。对新冠肺炎病亡者家属、康复患者及其家庭、医疗卫生机构一线医务人员等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逐一形成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档案;引导有需要的重点人群,通过心理援助平台获取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自助式专业服务。对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个体,及时转介至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援助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3.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在街道(乡镇)一级成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加大病情不稳定患者的个案管理力度,建立社区康复机构与精神卫生机构快速转介工作机制,确保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率达到50%以上。(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各区人民政府)。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7月底之前)。制订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区、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适时召开启动会议,积极推动开展培训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8月—2021年9月)。各区、各相关部门采取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三)评估验收阶段(2021年10月—2021年12月)。对照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及时提交验收申请,做好相关现场和资料准备工作,接受国家、省级评估验收。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立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负责统筹协调、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研究制订具体工作措施,统筹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二)落实经费保障。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投入力度,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的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
(三)强化督导评估。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平安武汉、健康武汉、文明城市建设的考评内容,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并细化分解到各区、各相关部门。建立工作信息报送机制和工作评估机制,市领导小组对各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联合调研评估,及时了解各区、各相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推进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陈邂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李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陈红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卫生健康委党委第一书记。
罗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严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李辉市信访局副局长。
陈辉市委党校秘书长。
夏春胤市教育局副局长。
夏俊市公安局副局长。
彭莉莉市民政局副局长。
李诗高市普法办主任。
袁运强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冬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贺敏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郑云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喻思源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张新兴市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
李宗华市政务服务与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盖松梅市总工会副主席。
隋鹏团市委副书记。
杜小彩市妇联副主席。
黄丽琴市残联副理事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郑云兼任。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学校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鄂教综治〔2019〕1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阵地防、环境防、机制防)建设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六
步伐,加快金山镇脱贫攻坚工作整体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把村史馆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相结合展(镇)村史馆建设工作,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明确和强化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等,突出特色,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加快建设。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一)建馆要求。
以村(社区)为建设主体,在南雄社区及10个贫困行政村(含8个贫困提升村)各建设一所村史馆。
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要求在6月中旬建成;杨家庄社区、横山村委会、科甲村委会、大洼村委会、小铺子村委会、中屯村委会、宋家坡村委会要求在9月底前建成。
(二)选址及建筑面积要求。
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室、空闲的小学校、附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等),立足安全方便,不搞重复建设。村史馆建筑面积应控制在30平方米左右。
(三)展示方式及内容要求。
1.图文展示。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和围绕“两不愁、三保障”、“6105”标准实现情况,其中包括:村情简介、贫情分析、脱贫措施、减贫成效、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照片文字应突出新旧对比,聚焦巨大变化,充分展示贫困村贫困户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2.实物展陈。制作反映脱贫攻坚工作实物或模型,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或情景介绍,真实记录贫困村脱贫轨迹和历史变迁。
3.荣誉展示。主要陈列集体及优秀村民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牌、奖杯、锦旗等,表彰规格较高的奖项要摆在突出位置,并配以情况介绍,充分展示本村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突出成绩。
(四)使用管理。
村史馆建成后,各村(社区)要明确村史馆具体负责人,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单位情况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管理,实时地进行村史馆内容的替换和更新,同时还要注意选拔培养村史馆讲解员,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
(一)思想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金山镇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文件要求,在6月15日前先行建成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的村史馆,其余8个村(社区)及时开展图文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场馆选址及后期建设的规划,并纳入本村(社区)的重点工作行列,为后期村史馆的开工建设打牢基础。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建设村史馆的重大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把建设好村史馆作为金山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涉及村史馆建设任务的11个村(社区)结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克期完成建设任务,并力争把村史馆建设打造成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
(三)抓好组织落实。各村(社区)要积极开展建设工程前期筹备工作,摸清家底,作为示范建设的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有关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各村(社区)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让群众充分了解,激发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村史馆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形成政府推动、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
(四)强化监督考核。为充分调动建设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村史馆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镇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本年度承担村史馆建设任务村的监督考核力度,每周五由各下乡工作组将村史馆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同时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落实整改。此次工作要切实做到以考核促管理,落实建设责任,保证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七
按照上级党委统一部署,根据元宝山区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元党发(202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大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思想。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目标任务。
6、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维护好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史学习教育贯穿2021年全年,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面向全体党员。从动员大会开始到“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从庆祝大会到总结大会,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开展专题学习。
1、我村党组织于“七一”前围绕党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组织1期读书班。“七-”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组织1期读书班,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
2、通过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网上课堂等形式,全面学习党史。
3、我村党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列出学习任务清单。采取“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制定工作计划、列出学习任务清单通过个人自学、研讨交流、党史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结对共建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年内至少安排2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4、“七一”前后,邀请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村党员讲授1次专题党课。党总支书记为所在党组织党员讲授1次专题党课。
5、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指定学习资料。同时,统筹用好《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重要参考资料。
(二)加强政治引领。
1、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学习。
2、邀请镇宣讲团成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组建草原学习轻骑兵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宣讲。
3、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基层宣讲、观看红色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文化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
4、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宣传宣讲作用。依托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群、村社通平台等,做好党课的传播。
(三)组织专题培。
1、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举办的党史教育专题培训。
2、坚持就地就近就便原则,利用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实物参观、鲜活讲解、互动体验等开展现场教学。利用清明节、“七一”、“八一”、抗战胜利日、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3、发挥线上学习培训优势,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网上学习。
(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1、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三问”活动。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群、村社通等平台,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了解等方式,多方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状分析透,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举措。
2、领导干部要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面对面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
3、开展“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广泛参与“我是志愿者,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广大党员要广泛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守望相助、友爱互助的浓厚氛围。
4、“七一”前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开展摸排,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抗战前和抗战时期入党的老党员要普遍走访慰问。对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因公去世家属等开展走访慰问,把党的温暖送到党员、群众心坎上。
(五)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织生活,一起学习讨论、一起交流心得起接受思想教育,确。
保取得扎实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在党总支领导下开展,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总支书记任组长,宣传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一)压实工作责任。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要召开动员会议,对学习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和具体安排。在抓好本级学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各支部学习教育的指导。
(二)加强督促指导。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全程督促指导各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要认真做好活动进展及工作亮点的总结报送工作,及时反映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的动态情况和特色亮点。
(三)注重实际效果。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载体丰富成效明显。坚持统筹兼顾,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合理摆布时间和精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四)把握正确导向。以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潮,坚决抵制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和各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宣传党员、干部身边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成效,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八
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涵养文明乡风方面的功能,规范和提升我市农村地区村史馆建设水平,按照全省统一安排,自今年起在全市开展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具体推进方案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突出“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守望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主旨,积极推进村史馆示范点建设,以此带动更多的乡村建设村史馆,不断拓宽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为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利保障。
从2020年起,结合实际推行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到2022年,在全市农村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当、群众欢迎、充分发挥作用的村史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进一步巩固提升。
2020年: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个行政村村史馆示范点,鼓励基础条件好或筹集社会力量支持的村自主建设。
2021年—2022年:全市省级以上文明村基本建成村史馆。
1.坚持价值引领。村史馆建设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农民群众追求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激发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2.坚持育人铸魂。村史馆建设要以史聚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运用多种形式展示村庄变迁、风土人情、文明风尚、发展巨变、家国情怀等内容,涵养文明乡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3.坚持地域特色。村史馆建设要结合地域特色,充分挖掘本地在生产生活、饮食、服饰、节庆等方面的特色资源,全面展示村庄发展的历史文脉,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农民群众留住乡愁记忆,形成“一村一品”的鲜明特色。
4.坚持典型示范。村史馆建设要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具备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新路子,认真抓好示范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逐步扩大覆盖面。鼓励乡贤能人为村史馆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1.明确功能定位。村史馆要具备收藏、展示、传承、教育等功能,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实践课堂,凝聚群众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宣传平台,达到凝聚村民、教育村民、引导村民的目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创新建设模式。村史馆建设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力求保持村落自然历史特色,根据自身条件和展示需求确定面积,一般不应低于60平方米。一是共建共享型。充分利用村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通过场所共建、活动共享、功能互补等方式开展场馆建设。二是标杆带动型。经济基础较好或有社会力量资助的,可衔接当地土地利用规划,选择适宜的地方改建或扩建。三是综合利用型。将村里空闲房屋、闲置校舍、腾退宗教活动场所等场地,通过修缮、改造、置换等方式转化为村史馆,提高村史馆建设的经济性、实用性。
3.用好史志资料。内容真实、史志丰富是村史馆的灵魂,必须广泛收集、严格把关。要充分发挥当地史志办、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单位的作用,收集相关史志资料,协助核准有关图文资料,确保史志资料有依有据、真实可信。发动当地“五老”队伍、乡贤、驻村第一书记等为村史馆建设献计献策,搞好方案评审、物品捐献、资料整理、展品布局等工作,提高村史馆建设的科学性、群众性。
4.科学设计展陈。村史馆要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主题,结合场馆面积、布局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力求主题鲜明、版块清晰、内容丰富,以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视频展播、情景再现、愿景展望等板块内容,全面真实地反映村落历史变迁,展示乡村独特的地域文化、社会发展进步、历史先进人物和农民精神风貌等,提升村史馆建设的质量和内涵。
5.丰富活动内容。村史馆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农村群众,要发挥村史馆的功能作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道德评议会等设计的活动载体有效衔接、互为补充,从农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出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举行节日民俗、技艺传习、经典诵读等群众性主题活动,举办成人礼、集体婚礼、先进表彰等公共文化活动,引导村民珍惜荣誉、接续奋斗,激发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热情。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教育,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热爱家乡。
1.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要把村史馆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工作统筹,纳入当地乡村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定期通报建设进展,确保示范点建设按时保质完成。县区文明办要加强科学指导,做好事前方案论证、事中建设监管、事后组织检收等工作,保证村史馆示范点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2.强化经费保障。各县区要积极推进村史馆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第一批示范点建设资金由各县区结合实际,统筹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及社会资金进行建设,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省文明办按照先建后补的方式,择优选取35个村史馆给予资助。
3.加强建设管理。要本着选址科学、示范带动、项目管理、有效运行、发展持续原则,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厉行节约、公开透明、注重实效。要落实“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让村民参与到村史馆建设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级奖补资金要严格执行相关财政规定,接受审计和监督。
4.搞好开放维护。村史馆建成后要定期开放,各行政村要建立村史馆开放、日常维护等管理制度,招募志愿者、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老干部、退役军人等作为专兼职讲解员、管理员,确保村史馆正常运转。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补充更新村史馆内容,不断拓展延伸村史馆的文化内涵和载体功能,提高村史馆吸引力,逐步打造成为本地特色文化旅游名片。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九
三板桥乡位于莲花县的最南端,是毛泽东引兵井冈的路经地。东与永新县文竹镇、高溪乡相邻,西南与湖南省秩堂乡、高陇镇交界,西北临本县神泉乡,属两省三县交界地。“319”国道自东向西穿过乡境北部。全乡总面积30.84公里,辖8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村,2237户,10853人。全境地势西南略高,东北较低,为一峰峦狭长达10余公里之曲尺丘陵地,中为小盆地。地下资源主要有赤铁矿和富锶矿泉水。清水村是集镇所在地,清水塘位于清水村中心地段,是村两委所在地,清水中学、中心小学、卫生院、幼儿园、文化站等均在中心村范围内,人口较为集中,是新农村中心村申报建设点。为扎实有序推进我乡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根据《20xx年度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和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扣中央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按照“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和“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以规划为先导,围绕办好“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居优美村庄”等六件实事,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积极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力争改水、改厕、改路率均达到100%,确保村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工作重点。
中心村以清水村委会所在地清水塘为中心,向浯塘、车沽塘、茶坪辐射,一次规划,两年建成。工作中突出“六项重点”:村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环境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建设,使中心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辐射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明显增强。
(一)做好村庄规划。按照尊重农民意愿、保留乡村风貌、体现地域特点、融入现代生活的要求,与规划单位研究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基本布局是依托现有院落布局和建筑风貌,规划建设楹联文化广场,并以此为中心,周边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和休闲场所。完善集镇发展规划,以满足村庄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需要,把清水塘建成农民永久居住点和农村新社区。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和“三网”(电力、广电、电信三网)建设。村庄房屋安全实用、布局错落有致,无破烂旧房,并实现人畜分区;村内水塘、水沟合理硬化;供电设施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标准,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有序,广电、电信通村到户。
1、改水。采用引用山泉水与取用地下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农户饮水清洁、卫生、安全,改水率达到100%。
2、改厕。拆除全部旧式厕所,建设“三格式”水冲厕或建设与沼气相结合的卫生厕,确保农户用上清洁方便的卫生厕,改厕率达到100%。
3、改路。全面完成村内主道和入户路面硬化,确保农户走上平坦便捷的水泥路。道路硬化要尽可能就地取材,节约成本,体现特色,入户路以村民投资投劳与政府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力争路面硬化率达到100%。
4、改房。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引导农户拆旧建新,对村内破损的旧危房予以拆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名胜古迹要注意保护,坚决杜绝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现象。
5、改栏。对猪、牛栏进行拆迁改造,做到人畜分离,需重建的要按照规划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并与发展沼气相结合,实现畜禽栏舍与人居住房分离。
(三)抓好公共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摇钱树工程”。生活垃圾以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乡管理的处理模式,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在农户中的处理率达80%以上。完善好村规民约和卫生保洁制度,村内干净整洁,保洁制度完备,资金有保障;村内河道、沟渠、塘坝清淤畅通,雨污分流;村庄主次干道、公共场所、水系及农户庭院四周有序绿化。
(四)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坚持因地制宜、功能整合原则,完善“10+4”基本公共服务设施。“10”是指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农家书屋(图书室)、文化广播室、文体活动场所、便民超市(农资店、农贸市场)、金融服务网点、通信电力缴费网点、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及科技、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4”包括公交站、垃圾收集(处理)点、污水处理点和公厕。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科技信息及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便民服务功能,扎实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发展村域实体经济。制订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以柚子产业基地为平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集镇为依托,发展商贸、餐饮等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以网格化社会管理为平台,深入推进干部大访活动,大力宣传法制、政策,及时了解民情社情,把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把村委会、文化站、刘氏家祠、楹联广场有效整合,使法制、文化、家训有机融合,进一步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和村庄公共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健全党支部、党小组议事制度和村民议事制度,村务管理更为民主。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继续推进殡葬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和谐。
三、资金筹措。
继续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通过直接统筹、衔接统筹及乡村自筹等渠道筹集资金。
(一)财政专项资金。省、市、县财政按5:2:3比例为每个村点30元进行拔付,每年共计90万元。
(二)集成资金。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以工代赈、一事一议、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造林绿化、土地治理、农村危房改造、改厕、“一村一品”等涉农项目资金。
(三)帮扶资金。积极向帮扶单位汇报联系,争取帮扶单位人、财、物的支持。
(四)乡村自筹资金。今年,乡财政统筹1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发动群众积极投资投劳,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当地社会社会知名人士和企业家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自筹资金不低于30万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领导挂村、干部包村点的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实行包抓包建。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调研督查,协调解决问题。村两委要有效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指挥员、宣讲员、协调员、督查员作用。村民理事会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一级管一级,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精心组织实施,有序开展工作。在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方面,要充分利用省、市、县出台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技术、服务、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持农民专业户和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民文化科技知识的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真正实现以产业富民、以产业强村的目标。在村庄清洁方面,要严格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操作标准,做到厨余垃圾沤肥、可利用垃圾回收、废旧电池封存、建筑垃圾铺路填坑、其它垃圾焚烧的无害化处理。在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相关部门指导、村级两委牵头、农民理事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3、多方筹措资金,严格资金管理。村委要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与县发改委、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水务、林业、交通、卫生等涉农部门联系,争取这些部门的项目衔接资金。同时,要发挥“三情”(乡情、亲情、友情)优势,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创业成功人士,涌跃捐资捐物,支持、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尤其要充分发动群众,鼓励农民积极主动投资投劳建设美好家园。在资金管理上,认真执行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报账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乡财政所要认真审核报账内容,做到报账内容与方案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相符,并规范总账、明细账、分户账和凭证管理制度,做到账证一致,合法有效。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指导村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内要建设哪些项目、采取什么方式建、如何筹资投劳等具体事项,并根据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资金安排计划,落实资金来源渠道。在制定规划和组织实施中要着重抓好村内道路绿化工作。
4、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任务完成。切实开展点面结合、形式多样、内容具体的督查工作,对工作进度,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分阶段、分重点督查。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十
从1921到2021回望过往眺望前方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涵养文明乡风方面的功能,规范和提升我市农村地区村史馆建设水平,按照全省统一安排,自今年起在全市开展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具体推进方案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突出“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守望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主旨,积极推进村史馆示范点建设,以此带动更多的乡村建设村史馆,不断拓宽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为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利保障。
从2020年起,结合实际推行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到2022年,在全市农村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当、群众欢迎、充分发挥作用的村史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进一步巩固提升。
2020年: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个行政村村史馆示范点,鼓励基础条件好或筹集社会力量支持的村自主建设。
2021年—2022年:全市省级以上文明村基本建成村史馆。
1.坚持价值引领。村史馆建设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农民群众追求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激发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2.坚持育人铸魂。村史馆建设要以史聚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运用多种形式展示村庄变迁、风土人情、文明风尚、发展巨变、家国情怀等内容,涵养文明乡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3.坚持地域特色。村史馆建设要结合地域特色,充分挖掘本地在生产生活、饮食、服饰、节庆等方面的特色资源,全面展示村庄发展的历史文脉,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农民群众留住乡愁记忆,形成“一村一品”的鲜明特色。
4.坚持典型示范。村史馆建设要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具备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新路子,认真抓好示范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逐步扩大覆盖面。鼓励乡贤能人为村史馆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1.明确功能定位。村史馆要具备收藏、展示、传承、教育等功能,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实践课堂,凝聚群众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宣传平台,达到凝聚村民、教育村民、引导村民的目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创新建设模式。村史馆建设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力求保持村落自然历史特色,根据自身条件和展示需求确定面积,一般不应低于60平方米。一是共建共享型。充分利用村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通过场所共建、活动共享、功能互补等方式开展场馆建设。二是标杆带动型。经济基础较好或有社会力量资助的,可衔接当地土地利用规划,选择适宜的地方改建或扩建。三是综合利用型。将村里空闲房屋、闲置校舍、腾退宗教活动场所等场地,通过修缮、改造、置换等方式转化为村史馆,提高村史馆建设的经济性、实用性。
3.用好史志资料。内容真实、史志丰富是村史馆的灵魂,必须广泛收集、严格把关。要充分发挥当地史志办、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单位的作用,收集相关史志资料,协助核准有关图文资料,确保史志资料有依有据、真实可信。发动当地“五老”队伍、乡贤、驻村第一书记等为村史馆建设献计献策,搞好方案评审、物品捐献、资料整理、展品布局等工作,提高村史馆建设的科学性、群众性。
4.科学设计展陈。村史馆要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主题,结合场馆面积、布局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力求主题鲜明、版块清晰、内容丰富,以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视频展播、情景再现、愿景展望等板块内容,全面真实地反映村落历史变迁,展示乡村独特的地域文化、社会发展进步、历史先进人物和农民精神风貌等,提升村史馆建设的质量和内涵。
5.丰富活动内容。村史馆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农村群众,要发挥村史馆的功能作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道德评议会等设计的活动载体有效衔接、互为补充,从农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出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举行节日民俗、技艺传习、经典诵读等群众性主题活动,举办成人礼、集体婚礼、先进表彰等公共文化活动,引导村民珍惜荣誉、接续奋斗,激发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热情。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教育,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热爱家乡。
1.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要把村史馆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工作统筹,纳入当地乡村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定期通报建设进展,确保示范点建设按时保质完成。县区文明办要加强科学指导,做好事前方案论证、事中建设监管、事后组织检收等工作,保证村史馆示范点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2.强化经费保障。各县区要积极推进村史馆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第一批示范点建设资金由各县区结合实际,统筹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及社会资金进行建设,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省文明办按照先建后补的方式,择优选取35个村史馆给予资助。
3.加强建设管理。要本着选址科学、示范带动、项目管理、有效运行、发展持续原则,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厉行节约、公开透明、注重实效。要落实“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让村民参与到村史馆建设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级奖补资金要严格执行相关财政规定,接受审计和监督。
4.搞好开放维护。村史馆建成后要定期开放,各行政村要建立村史馆开放、日常维护等管理制度,招募志愿者、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老干部、退役军人等作为专兼职讲解员、管理员,确保村史馆正常运转。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补充更新村史馆内容,不断拓展延伸村史馆的文化内涵和载体功能,提高村史馆吸引力,逐步打造成为本地特色文化旅游名片。
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步伐,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展示名人志士的美好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教育和引导他们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为建设全省“工业强县、农产名县、美丽家园为主题”提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要把村史馆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
明确和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一切从村落的地容地貌、经济基础、文化遗迹等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不照搬、不复制,建设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村史馆示范点。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一)设置标准。
各乡镇选址在发展基础好、有鲜明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村建成至少1所村史馆示范点。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行政村(社区)建设1所村史馆。
(二)选址及面积标准。
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活动场所、祠堂等),也可选择历史建筑或具有特色的建筑,达到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相统一。村史馆建筑面积应在20平方米以上。
(三)基本内容。
以村史、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为基本版块,建成本村特色功能展馆。
(四)展示方式。
挖掘本村在生产生活、饮食、服饰、节庆、家风家规、村训村规等方面的传统文化,()通过村史小册、村史碑文、图文资料、实物陈展、视频影像等形式,全方位呈现村落历史变迁,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1.图文资料。
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图文并茂地展示村史、村貌、村姓、村贤、村风、村俗、村物、村艺、村训、村愿等。照片应突出新旧对比,充分展示农村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发展特色、经济状况、农民生活、典型事例、获得荣誉等内容;图片展览要与文字资料相结合,包括村容村貌、历史沿革、乡贤名人、恢复高考后考取的大学生、道德模范、工农业生产、文化生活、生态环境、教育卫生等栏目。
2.实物展陈。
如村史馆面积较大的,建议增加陈列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家居陈设、食品衣物、工农产品等实物或模型,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或情景介绍,真实记录农村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
3.荣誉展示。
主要陈列本村集体及优秀村民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牌奖状等,表彰规格较高的奖项要摆在突出位置,并配以情况介绍,充分展示本村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突出成绩。
(五)使用管理。
村史馆建成后,由村“两委”具体负责管理,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村情况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管理,要注意选拔培养村史馆讲解员,加强日常维护,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
根据《禄丰县贫困村(镇)史馆建设实施意见》要求,为进一步全方位呈现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党和政府强力推动、人民群众自强奋斗的脱贫历程及所产生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变化,激发脱贫攻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提升各贫困村(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金山镇脱贫攻坚工作整体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把村史馆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相结合展(镇)村史馆建设工作,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明确和强化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等,突出特色,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加快建设。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一)建馆要求。
以村(社区)为建设主体,在南雄社区及10个贫困行政村(含8个贫困提升村)各建设一所村史馆。
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要求在6月中旬建成;杨家庄社区、横山村委会、科甲村委会、大洼村委会、小铺子村委会、中屯村委会、宋家坡村委会要求在9月底前建成。
(二)选址及建筑面积要求。
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室、空闲的小学校、附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等),立足安全方便,不搞重复建设。村史馆建筑面积应控制在30平方米左右。
(三)展示方式及内容要求。
1.图文展示。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和围绕“两不愁、三保障”、“6105”标准实现情况,其中包括:村情简介、贫情分析、脱贫措施、减贫成效、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照片文字应突出新旧对比,聚焦巨大变化,充分展示贫困村贫困户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2.实物展陈。制作反映脱贫攻坚工作实物或模型,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或情景介绍,真实记录贫困村脱贫轨迹和历史变迁。
3.荣誉展示。主要陈列集体及优秀村民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牌、奖杯、锦旗等,表彰规格较高的奖项要摆在突出位置,并配以情况介绍,充分展示本村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突出成绩。
(四)使用管理。
村史馆建成后,各村(社区)要明确村史馆具体负责人,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单位情况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管理,实时地进行村史馆内容的替换和更新,同时还要注意选拔培养村史馆讲解员,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
(一)思想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金山镇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文件要求,在6月15日前先行建成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的村史馆,其余8个村(社区)及时开展图文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场馆选址及后期建设的规划,并纳入本村(社区)的重点工作行列,为后期村史馆的开工建设打牢基础。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建设村史馆的重大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把建设好村史馆作为金山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涉及村史馆建设任务的11个村(社区)结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克期完成建设任务,并力争把村史馆建设打造成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
(三)抓好组织落实。各村(社区)要积极开展建设工程前期筹备工作,摸清家底,作为示范建设的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有关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各村(社区)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让群众充分了解,激发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村史馆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形成政府推动、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
(四)强化监督考核。为充分调动建设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村史馆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镇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本年度承担村史馆建设任务村的监督考核力度,每周五由各下乡工作组将村史馆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同时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落实整改。此次工作要切实做到以考核促管理,落实建设责任,保证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
按照上级党委统一部署,根据元宝山区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元党发(202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大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思想。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目标任务。
6、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维护好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史学习教育贯穿2021年全年,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面向全体党员。从动员大会开始到“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从庆祝大会到总结大会,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开展专题学习。
1、我村党组织于“七一”前围绕党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组织1期读书班。“七-”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组织1期读书班,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
2、通过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网上课堂等形式,全面学习党史。
3、我村党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列出学习任务清单。采取“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制定工作计划、列出学习任务清单通过个人自学、研讨交流、党史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结对共建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年内至少安排2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4、“七一”前后,邀请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村党员讲授1次专题党课。党总支书记为所在党组织党员讲授1次专题党课。
5、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指定学习资料。同时,统筹用好《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重要参考资料。
(二)加强政治引领。
1、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学习。
2、邀请镇宣讲团成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组建草原学习轻骑兵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宣讲。
3、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基层宣讲、观看红色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文化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
4、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宣传宣讲作用。依托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群、村社通平台等,做好党课的传播。
(三)组织专题培。
1、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举办的党史教育专题培训。
2、坚持就地就近就便原则,利用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实物参观、鲜活讲解、互动体验等开展现场教学。利用清明节、“七一”、“八一”、抗战胜利日、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3、发挥线上学习培训优势,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网上学习。
(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1、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三问”活动。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群、村社通等平台,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了解等方式,多方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状分析透,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举措。
2、领导干部要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面对面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
3、开展“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广泛参与“我是志愿者,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广大党员要广泛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守望相助、友爱互助的浓厚氛围。
4、“七一”前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开展摸排,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抗战前和抗战时期入党的老党员要普遍走访慰问。对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因公去世家属等开展走访慰问,把党的温暖送到党员、群众心坎上。
(五)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织生活,一起学习讨论、一起交流心得起接受思想教育,确。
保取得扎实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在党总支领导下开展,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总支书记任组长,宣传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一)压实工作责任。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要召开动员会议,对学习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和具体安排。在抓好本级学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各支部学习教育的指导。
(二)加强督促指导。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全程督促指导各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要认真做好活动进展及工作亮点的总结报送工作,及时反映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的动态情况和特色亮点。
(三)注重实际效果。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载体丰富成效明显。坚持统筹兼顾,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合理摆布时间和精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四)把握正确导向。以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潮,坚决抵制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和各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宣传党员、干部身边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成效,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步伐,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展示名人志士的美好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教育和引导他们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为建设全省“工业强县、农产名县、美丽家园、为主题”提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把村史馆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明确和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一切从村落的地容地貌、经济基础、文化遗迹等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不照搬、不复制,建设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村史馆示范点。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一)设置标准。各乡镇选址在发展基础好、有鲜明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村建成至少1所村史馆示范点。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行政村(社区)建设1所村史馆。
(二)选址及面积标准。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活动场所、祠堂等),也可选择历史建筑或具有特色的建筑,达到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相统一。村史馆建筑面积应在20平方米以上。
(三)基本内容。以村史、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为基本版块,建成本村特色功能展馆。
(四)展示方式。挖掘本村在生产生活、饮食、服饰、节庆、家风家规、村训村规等方面的传统文化,通过村史小册、村史碑文、图文资料、实物陈展、视频影像等形式,全方位呈现村落历史变迁,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1.图文资料。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图文并茂地展示村史、村貌、村姓、村贤、村风、村俗、村物、村艺、村训、村愿等,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发展特色、经济状况、农民生活、典型事例、获得荣誉等内容;图片展览要与文字资料相结合,包括村容村貌、历史沿革、乡贤名人、恢复高考后考取的大学生、道德模范、工农业生产、文化生活、生态环境、教育卫生等栏目,照片应突出新旧对比,充分展示农村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2.实物展陈。如村史馆面积较大的,建议增加陈列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家居陈设、食品衣物、工农产品等实物或模型,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或情景介绍,真实记录农村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
3、荣誉展示。主要陈列本村集体及优秀村民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牌奖状等,表彰规格较高的奖项要摆在突出位置,并配以情况介绍,充分展示本村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突出成绩。
(五)使用管理。村史馆建成后,由村“两委”具体负责管理,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村情况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管理,要注意选拔培养村史馆讲解员,加强日常维护,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
根据《禄丰县贫困村(镇)史馆建设实施意见》要求,为进一步全方位呈现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党和政府强力推动、人民群众自强奋斗的脱贫历程及所产生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变化,激发脱贫攻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提升各贫困村(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金山镇脱贫攻坚工作整体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把村史馆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相结合展(镇)村史馆建设工作,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史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明确主体。明确和强化村级组织在村史馆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建立村史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等,突出特色,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加快建设。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一)建馆要求。
以村(社区)为建设主体,在南雄社区及10个贫困行政村(含8个贫困提升村)各建设一所村史馆。
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要求在6月中旬建成;杨家庄社区、横山村委会、科甲村委会、大洼村委会、小铺子村委会、中屯村委会、宋家坡村委会要求在9月底前建成。
(二)选址及建筑面积要求。
村史馆选址要立足安全便利,充分利用本村现有各类公共房屋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室、空闲的小学校、附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等),立足安全方便,不搞重复建设。村史馆建筑面积应控制在30平方米左右。
(三)展示方式及内容要求。
1.图文展示。馆内陈列的资料应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文字介绍要阐述本村概况和围绕“两不愁、三保障”、“6105”标准实现情况,其中包括:村情简介、贫情分析、脱贫措施、减贫成效、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照片文字应突出新旧对比,聚焦巨大变化,充分展示贫困村贫困户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2.实物展陈。制作反映脱贫攻坚工作实物或模型,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或情景介绍,真实记录贫困村脱贫轨迹和历史变迁。
3.荣誉展示。主要陈列集体及优秀村民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牌、奖杯、锦旗等,表彰规格较高的奖项要摆在突出位置,并配以情况介绍,充分展示本村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突出成绩。
(四)使用管理。
村史馆建成后,各村(社区)要明确村史馆具体负责人,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单位情况的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管理,实时地进行村史馆内容的替换和更新,同时还要注意选拔培养村史馆讲解员,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
(一)思想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金山镇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文件要求,在6月15日前先行建成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的村史馆,其余8个村(社区)及时开展图文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场馆选址及后期建设的规划,并纳入本村(社区)的重点工作行列,为后期村史馆的开工建设打牢基础。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建设村史馆的重大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把建设好村史馆作为金山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涉及村史馆建设任务的11个村(社区)结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克期完成建设任务,并力争把村史馆建设打造成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
(三)抓好组织落实。各村(社区)要积极开展建设工程前期筹备工作,摸清家底,作为示范建设的南雄社区、官洼社区、河口村委会、小街村委会4个村(社区)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有关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各村(社区)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让群众充分了解,激发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村史馆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形成政府推动、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
(四)强化监督考核。为充分调动建设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村史馆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镇村史馆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本年度承担村史馆建设任务村的监督考核力度,每周五由各下乡工作组将村史馆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同时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落实整改。此次工作要切实做到以考核促管理,落实建设责任,保证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
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篇十一
为加促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和建设中心村,有效引导农村人口集聚,优化农村要素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心村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建设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培育产业集群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支撑,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为保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建设,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资源和人口集中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加快建设,用3年时间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鲜明、集聚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村。从今年起,全县抓10个中心村建设试点,到20xx年全县28个中心村达到《中心村建设标准》。
三、基本原则。
(一)城乡统筹原则。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只手”的作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集中各方面资源,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向农村倾斜。
(二)突出主体原则。建设中心村,农民是受益主体,也是行动主体。要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尊重农民意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和依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在参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多听农民的意见,不搞一刀切、包办代替和强迫命令,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让农民满意。
(三)因地制宜原则。因中心村建设的地域分布、时间跨度、所处阶段各有差异,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施“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地指导工作开展。条件好的村,可以先行先试,没条件的不能勉强,不搞“一刀切”,不求“一呼隆”,更不能盲目攀比。要鼓励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
(四)要素集中原则。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实现“四个集中”,即耕地逐步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逐步向工业区集中,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农房建设逐步向中心村集中,在一些区位优势突出、资源基础好、观念较为超前的乡村,率先发展成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和农村工业、商贸、服务中心。
四、规划布局。
结合我县交通区位、地域特征、民族风俗和产业分布等情况,将全县84个行政村划分为28个中心村。其中:
(一)杏山镇中心村(4个)。
1.城关(杏山)中心村:辐射城关村、杏山村、兴坪村、河山村。
2.良田中心村:辐射良田村、谷羊村。
3.隆昌中心村:辐射隆昌村、中坝村、六堡村、仙坝村。
4.小堡中心村:辐射小堡村、靛冲村、青山村。
(二)宣威镇中心村(4个)。
1.光明中心村:辐射光明村、翁保村、咸宁村、城中村、平定村。
2.笔架中心村:辐射笔架村、腊白村、比富村、甲树村、中寨村、琅琊村。
3.基东中心村:辐射基东村、瓮袍村、岩莺村。
4.富江中心村:辐射富江村、卡乌村、龙江村。
(三)谷硐镇中心村(5个)。
1.谷硐中心村:辐射谷硐村、大冲村、兰山村。
2.乐埠中心村:辐射乐埠村、干塘村、翁牛村。
3.摆沙中心村:辐射摆沙村、黄泥村。
4.景阳中心村:辐射景阳村、大坪村。
5.河边中心村:辐射河边村、茶山村、茅草村。
(四)贤昌镇中心村(3个)。
1.高枧中心村:辐射高枧村、营山村。
2.贤昌中心村:辐射贤昌村、甲耳村。
3.新场中心村:辐射新场村、盐山村。
(五)坝芒乡中心村(2个)。
1.坝河中心村:辐射坝河村、水城村、栗木村、开田村。
2.乐坪中心村:辐射乐坪村、猫头村、瓮址村。
(六)龙山镇中心村(3个)。
1.龙山中心村:辐射龙山村、大塘村、复兴村。
2.河坝中心村:辐射河坝村、干桥村。
3.共和中心村:辐射共和村、孟江村。
(七)下司镇中心村(4个)。
1.清江中心村:辐射清江村、和平村、沙飘村、淑里村。
2.马场中心村:辐射马场村、花桥村、瓮港村。
3.新民中心村:辐射村新华村、新民村。
4.铜鼓中心村:辐射铜鼓村、白午村、摆仰村、同兴村、和平村。
(八)碧波镇中心村(3个)。
1.柿花中心村:辐射柿花村、五寨村、碧波村。
2.白秧坪中心村:辐射白秧坪村、朝阳村。
3.又诗中心村:辐射又诗村、大堡村、王义村。
五、建设计划。
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分批实施、聚集效应的思路,将全县28个中心村分3年3批次建设。
20xx年,重点建设10个中心村。包括:城关(杏山)中心村、光明中心村、乐坪中心村、乐埠中心村、谷硐中心村、景阳中心村、高枧中心村、清江中心村、龙山中心村、坝河中心村。
20xx年,重点建设10个中心村。包括:隆昌中心村、良田中心村、马场中心村、铜鼓中心村、新民中心村、摆沙中心村、笔架中心村、白秧坪中心村、河坝中心村、贤昌中心村。
20xx年,重点建设8个中心村。包括:柿花中心村、小堡中心村、基东中心村、富江中心村、河边中心村、新场中心村、共和中心村、又诗中心村。
(一)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延伸,重点解决农民群众最急需的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房屋改造、农网改造、通讯网络、环境整治等问题。统筹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县新农办,配合单位:县小康办、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麻江供电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
(二)农民致富工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培养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精品水果(蓝莓)、药材、茶叶、红蒜、优质米、蔬菜、烤烟、竹荪、土鸡、大鲵、竹鼠、梅花鹿、野猪、野兔、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产业规模,力争使每个村寨都有1-2个主导产业。(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果品办、县扶贫办、县林业局、县烟草局、县烟办、县科技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人才培育工程。大力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创建点80%以上的农民掌握1至2门科学适用技术。(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扶贫办)。
(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村“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把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少数民族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牵头单位: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远教办、县体育局)。
(五)绿化美化工程。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要求,开展村寨绿化美化建设,引导群众在村寨内道路两旁、公共闲散地和村庄周围进行植树造林;在房前屋后修建花坛,栽种绿化苗木;在临近村寨的河道、溪流、山塘、水库、荒山进行植树造林,确保中心村绿化率达到60%以上。(牵头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环境整治工程。引导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组织群众对房前屋后、寨内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和保洁,制止污水乱泼、柴草乱堆、粪便乱排、垃圾乱丢、广告乱贴、墙壁乱画等现象;对村寨道路和公共场所进行卫生保洁;对圈舍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拆除废旧窝棚、圈舍,规范附属建筑物的搭建;对村寨低压线路乱牵乱拉进行规范安装,确保村寨卫生洁清、整体美观、自然协调。(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投资概算。
(一)小康路。投入10677万元,实施通村油(水泥)路、通组公路、通组公路硬化、通寨道路硬化、危桥改造、招呼站等项目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公路、村寨路面硬化”目标。
(二)小康水。投入8049.93万元,实施水利项目建设218处。
(三)小康房。投入各级政府补助资金16018.2万元,完成20225户小康房建设任务。
(四)小康电。投入1116.38万元实施电网建设,新建10kv线路共计21.32公里,新增和增容配变2台,容量300kva,新建和改造低压线路2.97公里。
(五)小康讯。投入2560万元,实施通信和邮政建设项目。
(六)小康寨。投入14000万元,按照“五化一富”要求,实施84个行政村,1116个自然寨小康寨建设。
八、工作步骤。
(一)20xx年1月30日前,完成中心村规划布局和调查摸底;
(二)20xx年2月20日前,完成10个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拟写和审定;
(三)20xx年2月30日前,完成中心村农业产业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宣传动员工作。
(四)20xx年5月30日前,完成示点村村寨绿化、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五)20xx年6月30日前,完成村寨制度建设、环境整治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六)20xx年3月—11月底,全面开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工程建设;
(七)20xx年12月30日前,对20xx年各项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和考核考评。
(八)20xx年1月—20xx年12月,对10个中心村进行各项建设。
(九)20xx年1月—20xx年12月,对8个中心村进行各项建设。
九、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中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各部门相应成立中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中心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中心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及时调度、研究、统筹解决中心村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部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建立督导机制,成立专门督导组对各乡镇和各部门的中心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工作督导检查。
(二)强化协作配合。强化部门协作。县中心村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大局,根据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主动参与;强化干群协作。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干部职工与群众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促进广大干部职工与群众的协作,共同创建全面小康社会。
(三)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质量和效益;加强金融支持保障,完善县级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建设。
(四)强化宣传引导。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电子宣传牌、宣传车等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加强舆论引导;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好宣教工作,增强各级干部群众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开展以县为单位全面小康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代号(通用9篇)
- 2023年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汇总12篇)
-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个人发言(通用9篇)
- 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方案(实用8篇)
- 最新落实一把手监督情况报告文章(通用16篇)
- 2023年小学疫情报告制度(汇总8篇)
- 2023年政府舆情监测工作方案 政府网络舆情案例分析2023(四篇)
- 2023年去极端化活动实施方案(优秀13篇)
- 单位去极端化工作方案(通用8篇)
- 2023年两违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模板11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