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实用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12:36:21 |
  • ZTFB |
  • 7页

报告通常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报告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生动活泼,避免使用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式。报告的写作并非易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积累经验。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一

夏天的风,带着阳光的味道,吹过心脏,掀起热浪。我还记得我们一起准备社会实践的那些日日夜夜,都很迷茫,身心疲惫,但依然坚持,期待。是我们的坚持和信念,画出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爱的起点。迎着风和初升的太阳,我们坚定地迈出了惠来修行的第一步,向着目的地出发了。

公交车上的时间充满了五颜六色的笑声、歌声和酣睡。作为传播摄影团队的成员,我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很重。保留我们练习组的美好,是我们发自内心坚守的约定。感谢我们团队成员在练习过程中用心记录美好瞬间,用心定格美好瞬间。回来后,我带着感动、感动、感激的心情看着照片。照片里的每个故事我们都知道。我们都记得,我们可以日日夜夜的告诉别人,谈论我们经历过的一切,然后心满意足的笑,开心。

坐在车里,看着窗外变幻的风景,感觉自己离一片未知而奇妙的土地越来越近了。不远处大片金色的稻田和蓝色的沙滩,让整个视野瞬间变得如此宽广,与家乡连绵起伏的景色大相径庭。

我们坐车到惠来一中的时候,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感觉新鲜又美好。

那天晚上,我在惠城一中惠城队住宿。这里的住宿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第一天下午,大部分队员铺床休息。毕竟大家长途跋涉都累了。我很高兴能与黄校长和惠来大学学生会的三位同学联系上当地的企业。

我们参观了惠来广播电视台、中国邮政惠来分社、惠来图书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功夫茶和地方三轮车。来之前就知道潮汕地区的功夫茶很有名。这次终于看到了。参观这三家企业的时候,喝了不少于10杯的茶,领导们都很热情,不停的给我们泡茶。还有当地的三轮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三轮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街上随处可见。三五个人挤一辆车其实是另一种特殊的体验。

欢笑和汗水编织着我们的梦想。

在惠城,我们交流小组的成员是侯斌、志浩、金曜和我。在这里,我们用欢笑和汗水,与惠城的超脱一起编织美好的梦。酸中带甜,苦中带咸,既承载着我们实践团队成员的爱和汗水,也支撑着当地孩子和村民的热情和爱心。被孩子爱着,被孩子围着,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场景,也是最动人的记忆。这对于焦毅的青年教师来说,应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体验。

其实在惠城,我们不用自己做饭,总是从外面叫外卖。两个头负责食物。每次快到吃饭时间,大家都坐在宿舍门外的墙上,对着两个头喊:“老板,该吃饭了!”我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已经成为陆明君兄弟的代名词。每天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大家都会对明俊哥喊:“老板,我们吃饭吧!”为了打开话题,他会对着天空大喊:“灰机(飞机)。”同学没做好,哥哥会对他说:“没饭吃!”那个场景真的很有趣。

免费教育的过程也很快乐。我们遇到了很多小学生,甚至和他们成了好朋友。事实上,在免费教育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很努力。因为当地总工会是培训机构,那里的学生知识不同,我们很难掌握免费教育知识的深度。知识太难,怕他们接受的不多,怕知识太容易,怕他们对倾听不感兴趣,怕我们不仅带给他们知识,还带给他们学习方法和我们的经验,启发他们思考,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焦毅的成员经常在深夜备课。在和星星、蝉呆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流汗,却一起欢笑,一起编织着共同的梦想。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二

我们的生命因爱而生,并在爱的关怀下成长,它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产生,发展,衰老,死亡的过程。正确认识生命个体的生长规律,有助于我们正真懂得生命的可贵,更好的思考如何使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自尊,自信的成长。

生命教育帮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我们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

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最终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奇迹。

一天,妇产科门诊来了一位孕妇,医生在查体中意外地发现孕妇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已停止搏动,靠异位起搏来维持生命,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当医生告诉孕妇这个结果时,孕妇却说她知道,知道为什么还要怀孕?你明白这有多危险吗?医生感到非常的不解,而且建议孕妇把孩子拿掉,孕妇坚决不同意,她相信自己能行,一定能行,就算有什么,也决不后悔,孩子一天比天大起来,孕妇的负担也一天比一天重,当她感到难受的时候,就对肚子里的孩子说,孩子,妈妈很爱你,你也要爱妈妈,坚强些,再坚强些。这时孕妇的心率每分钟只有三十多次了,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孕妇还是一天一天地挨到了预产期,当她经过手术顺利地娩出一健康的婴儿时,许多的专家都惊叹极了,像这种心脏,负担一个人的生命都很困难,居然负担过两个人的生命,真是奇迹!奇迹!曾经有人问在海上漂流了七天七夜的年轻人,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从巨浪惊天,鲨鱼成群的大海中得以生还时,他说是一张照片,妻子和儿子的照片一直陪伴着他,当他支撑不住放弃求生欲望的时候,便想起家中的弱妻娇子,还在等待着他,她们需要他,他便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是爱和希望创造了这么多生命的奇迹!

生存是之生命的维持和延续。自然界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健康的生理和心里是生命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此外,树立自我保护,自救知识,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正确面对挫折,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存。

生存,是人的第一法则。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必将被无情淘汰。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就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生存。

学会了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虚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能力。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学会在独自情况下生存,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生存,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通过生存教育,帮助我们学习到了生存的知识,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强化了生存的意志,把握到了生存规律,提高了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使我们认识了生存及提高了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我们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生存追求,学会了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了如何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是“人”这种存在物的存在方式,是与“他我”发生关系的媒介。人,只有充分的认识生活,尊重生活,才能够得以维持其存在,并进而实现其生命的意义。

通过生活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培养了我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我们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我们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三

就这一段时间的观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不明确学习的目的,他们非常明白中职生和普高生之间的区别,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通过这2两年时间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以后找工作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打下基础。不过其中仍有大部分人只是在混时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亟需调整。在学习态度方面,就不尽如人意了。因此,他们的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据了解得知,进入职中后很多人认为文化课可学可不学,反正学了又不一定会考,就算考差了也不会咋样,对专业技能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学起来很麻烦,语文还好,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很多人反感,觉得学来没用。其中讨厌专业课的也大有人在,这一部分人是因为讨厌自己所学的专业,从而讨厌自己的专业课。

2、上课状态差,作业大多抄袭

第一次走进中职课堂,接手三个班级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感觉非常新奇,而刚从初中进入职中的学生也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大部分学生都保持着初中的良好学习习惯,上课很认真,在老师的要求下大家都还认真做着笔记,上课时间一长新鲜感过去之后,许多人开始发现初中和职中有着很大的区别,老师不再那么严厉,对纪律要求也不是很高。于是大多数学生的惰性就增加了,新鲜感一过去,上课听讲的人也不是很多了,把头埋着的人越来越多了,到后来甚至出现了少部分睡觉、聊天、玩手机等令老师深恶痛绝的坏习惯。

中职学生的作业一般很少,和普高生比实在不在同一层次。可就是这极少极少的作业也没有几个人认真完成,有老师曾开玩笑说,批改中职学生的作业特别容易,就只有几个版本。意思就是说,一般一个班就只有那么一少部分人是认真做了作业的,其他人都是抄袭他人的劳动成果。更有甚者,直接不做,不交作业。

3、基本不复习,考试多作弊

临近考试,提前出好试卷之后,害怕学生们都考不好,于是老师就在靠时间之前给他们留出了充分的复习时间,更是为他们划出了考试的重点,就差把原题透露给他们了。可在复习阶段依然有少部分人我行我素,该玩就玩,书都不动一下,一副无所谓的心态。

到了考试阶段,更是令人大跌眼镜,作弊现象之普遍,作弊手段之丰富,作弊技巧或粗劣或高超,明目张胆。

千古佳话“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还耳熟能详,讲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择邻而居。说明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它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培养一个人的德性,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与前途。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此堪忧,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意识。好的社会环境必然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差的社会环境就会起反作用。自中职生学生身份确定的那一刻起,社会便开始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就如文章开头所说,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素质低下、不学无术、学习状况堪忧。社会对中考、高考之类的关注尤为密切,每到中考高考阶段,这些准毕业生俨然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得到了社会莫大的重视和关注,可是相反的,中职生何时得到过这种重视,恐怕是当中职生的负面新闻顶上头条之后,社会才会把它的目光稍稍转移,进而讨论一番,鄙视一番。然后议论纷纷说:这现在的中职生怎么都这样啊!在这种不公正的看法下,他们就会产生自卑的心里,总会感觉比同龄普高生低了一头,越自卑,越不被重视,就越想引起社会的重视,可是却起到了反作用。如此这般,恶性循环,使得人们认为中职生越来越差。正是社会对中职生的冷漠和蔑视,才造就了如今中职生素质较低,不好管教的现状,严重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与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导子女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而且在形成人格特征、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所以,家庭影响着孩子做人、做事和学习各个方面的习惯养成,具有难以磨灭的铭刻性。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一般学习较差,在学习方面与父母矛盾较大,有些家长的心里认为:进入职中,基本上在学习这一块就可以放弃了。更由于职业技术学院大多为住校生,他们离家较远。家长就更是松懈了对孩子学习的教育,离开了家长的教育,学生缺少约束,自我约束力又差,自然会养成诸多不良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就会一日不如一日,越来越差。

3、学校环境的影响

有一个怪现象一直存在着,虽然屡经整顿但是成效不大,那就是学校周围必多网吧,尤其是在职业院校和大学周围。我们不难想象,他们进网吧都是去干嘛,反正不会是学习。大家都知道学生的钱好赚,于是有很多不良商贩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十六七岁孩子们的身上。十六七岁本就是自我约束力较差的时候,当然经不起引诱,加上有的学校疏于管束,学生们都把心思放到其他东西上面去了,学习状况能好到哪里去。

在学校,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影响最大的主要是老师,但现存中职院校里面不乏一些学历低,治学不严的老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中职学生不好教,不好管,于是便得过且过,放任自流。最后导致学风、班风、校风,风风不正。这就更是加深了老师们的不满,更加认为中职生不好管,不好教,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如果在一开始就能严正班风,促成优良学风,对学生的不良作风进行调整,就不会有后面的结果。

学习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处在相同的班级里为何有的同学学习好,有的同学学习却差得没个底呢?这是因为学习还要受到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学生厌学心理的影响

有部分学生正是在厌学心理的影响下才选择中职学校的,他们讨厌学习,厌恶学习,一上课、一看书就头疼。于是他们早就想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可是父母又逼着读书,拗不过父母,再加上自己年龄小,没有一技之长。没办法的情况下,发现就读中职学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如果没有好的外部环境和强力外力作用使其内心发生改变,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很难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2、学生自身其他因素的影响

依赖心理:在小学到初中的课堂上,大部分情况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虽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这种主体地位体现得并不十分明显。部分学生一直是在被动、灌输的情况下学习,对老师的依赖性极大,进入职中后,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必使学生难以接受,在自我约束力占据主要地位后,长期养成的依赖性无法发挥作用,使之不知所措。

叛逆心理: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十六七岁正是青少年叛逆心理最强的一段时间。他们总觉得父母老师不理解他们,把他们当成是小孩子看待,往往喜欢和父母老师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在课堂上,老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好好学习,可他们偏偏觉得老师不是在念经就是在说废话。对待老师布臵的作业也就跟着随便应付。

学习习惯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将来升学或就业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在重视终身教育的现代社会里,为提高文化水平每天挤出一定时间来学习十分重要。可就是因为有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即使到了中专这个新的阶段想重振旗鼓也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无计可施。

鉴于中职生学习方面的种种恶习,笔者在担任达州市铁路中学《职业生涯规划》任课老师时,以授课学生为对象,就改善中职学生学习状况做了初步探索。

1、改善外部环境

如前文所说,环境对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会给个人发展带来莫大的好处。所以,改善中职生学生学习状况应由改善外部环境做起。

2、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这一块是薄弱甚至是缺失的,部分家长因学生不好管,想放弃才把他们送到了中职学校,并且有的人也对职业教育有着偏见。但是教育只靠学校一定不行,必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作用。首先,利用家长会的形式,通过大量中职学生成才的案例,消除家长的偏见。介绍一些家长渴望知道的孩子们所学的课程结构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领域的职业岗位,使其了解所学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告诉他们,同时也就是告诉学生,中职学生也能成才。其次,和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工作,分享一些成功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最后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反馈和纠错,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状况的目的。

3、学校环境的改善

严肃校风、整顿班风、营造学风是必须的。从严治校,严厉打击学校的歪风邪气。上课时间封校,让学生远离网吧等是非之地;作息时间安排值周老师查寝。打击校内早恋,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班主任主抓班风,为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环境支持,科任老师主抓学风,从严治学。制度紧跟:奖、助学金和学习成绩挂钩,教师考核和学生工作紧密相连,明确按照校纪校规办事,奖罚分明。

1、心理层面

多鼓励学生,反复强调中职生也能成才,高等院校学生不一定就比中职学生强,高等院校学生和中职院校学生各有优缺点,相互补充,为社会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并没有职业的贵贱,从而打消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学生孝心以及对他人尊重礼仪,以感恩之心教化学生,使其明白父母生养之恩、老师教育之恩,并将这感恩之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动机,职业院校中不乏学习动机不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浑天过日的学生,充分发挥理想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臵,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转化为实际行动。

2、学习习惯层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授学生知识不如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属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之后才能找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素质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合理安排学习实践、学习缺乏。

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差等几个方面。那么我们可以对症下药,首先,指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并且按照自己锁定的学习目标去一步一步完成;其次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到有条不紊;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接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质疑精神。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四

调查方式: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

1、调查对象:

抽取实验中学七、八、九年级36个班。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发放试卷后,学生自主做答。用统计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1080份,有效回收1073份,回收率99%。

3、资料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分析和统计。

1、统计表。

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统计表。

学校:实验中学填表人:焦翠利20xx年9月16日。

2、调查结果集分析。

针对调查取得的数字分析,包括如下内容: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80份,有效问卷1073份,所调查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形成率为90%。调查群体共回答健康知识知晓率题目10730题,答对9979题。调查群体共回答健康知识形成率题目10730题,答对9657题。在学生健康知识方面:流行性感冒的途径传播、饭后不益=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的原因、接种卡介苗能预防什么疾病的健康知识薄弱。在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的调查发现:每人每天食盐的控制量、刷牙的正确方法及次数、在街上买了水果后,你会怎么吃这些问题中出错的较多。导致这些健康知识、行为薄弱的原因,这些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年龄偏小,对生活常识不留心。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来自家庭、及母亲的教育,所以不全面。

结论。

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被调查者年级、年龄的关系是: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就越高。

2、被调查群体所代表的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以达标。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五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20xx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六

我校劳动教育型实践活动将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参与劳动、体验过程、享受成果”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劳动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三、活动设想。

1、时间:综合实践课。

2、主要参与对象:xx学生。

3、筹备:

劳动工具:锄头、铁锹、水斗等。

种子:各种应季蔬菜种子、瓜类种子、向日葵种子等。

其他:薄膜、化肥、农家肥等。

来源:一部分学校购买,一部分向学生征集。

4、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顾问:xx。

四、实施程序。

1、清理劳动场地,改良土壤。

2、垅土。

3、种下青菜苗,放土,施肥,浇水。

4、浇水,施肥。

5、捉虫。

6、收获。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七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深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矿山机械、煤化工、玻纤等支柱产业集群和造纸、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机械加工、机电技术、化工技术等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我市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工业企业用工难,高层次“技工荒”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建设,着力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校企对接,实现校企双赢,从而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自20xx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0多万人,全市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随着农村培训学校和职业培训的发展,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近1万名,近5万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转移到城市就业。

家长和学生的要求。为此我们就以上问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调研工作。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统计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75%;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1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占学生数的5%。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不足5%;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40%;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55%。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70%;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303%。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85%;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15%。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也达到95%以上。中职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2386.1元,月收入在20xx元以内的占30%,月薪在20xx至3000元的毕业生约60%。毕业生就业对口就业率不高,不到30%。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目前均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中职毕业生对首次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就业稳定性不高。

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20xx年8月6日我国政府给予中职院校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三年制的补两年;从20xx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我市市自20xx年起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

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首先学校努力转变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第三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

三是中职生自身的素质高,在就业方面,中专生有优势,动手能力强,工作要求不高,扎实肯干。“双证书”制度使得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再加上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

四是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大,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新阶段,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

五是家长观念更加务实,一些学生选择中职是抱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读中职学一技之长做有基础的实用型人才。

就业是每个人认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有的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他们倔强、孤僻的性格和为人处事能力的欠缺。对就业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就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难。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目前的中职生对就业是怎样看的呢?

1、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的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的单位。

2、多数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强化专业技能,逐渐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已感到知识,学历等方面的不足,并有继续学习的愿望,部分已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电大,自考及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进行深造。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八

我很幸运,被分配到了本学期我实训时所使用的课室。站在实训室窗口,我深沉地望向曾在其上辛苦奋斗两星期的桌子,眼里尽是昔日学习的.景象。我伸出右手,缓慢的将窗户打开,时间从里头蹿了出来,在我的指缝间轻巧跳跃,在我的视野里一晃而过,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头从打开的窗子里探进去,大门依然紧锁,我们仍然没有钥匙。

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经过分工,我们三个人各司其职,将硕大的实训室划分为三个小部分。我能看见灰尘,细密的灰尘覆盖在桌子上;我还能看见乳白色的水纹,水纹在显示器上、在键盘上。水壶被我轻轻地拧开,水泼洒在桌子上,我抽出纸巾,让它的边角轻轻触碰到水,这样既不会让水马上被吸干,也不会让纸巾过分湿润。纸巾掠过桌面,在灰尘中划出一道道光亮的痕迹,显示器与键盘的水纹在湿润的纸巾下销声匿迹,我注视着键盘,手渐渐停下。“一个月前,我们在这实训,该不会也这么脏吧?”我说着,脸上的表情开始凝滞。

打扫教室,让我奉献出了我自己的价值,也让我陷入了思考。打扫完教室之后,我的额头上出现了一层晶莹的汗珠,在广东燥热的冬季里,这没什么奇怪。谁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冬季一年比一年热,亦或是来得一年比一年晚呢?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改变永远不会一蹴而就。环境变好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要经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漫长过程。中午吃饭前,我在校门口的煌上煌买卤味时,让店员不用放塑料手套,在打包饺子时,我让老板不用给我一次性筷子。虽然他们会投来不解与诧异的眼神,但我的内心却绿意盎然。这绿,是环保的绿。

打扫卫生,虽然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它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一个人的环保观,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儿,我们的生活环境、局部小气候、生态环境才有迎来质变的可能。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九

本次调查主要从年级、性别、学科、是否是独生子女等方面对我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生活、生存及生活的认知状况状况及他们迫切的需求,分析归纳他们在“三生教育”有关方面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而为在大学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也为我校更好地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些现实依据。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和分析大学生“三生教育”的状况和特点,我们以红河学院为例,对红河学院在校生展开有关“三生教育”状况问题的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为自编问卷,为了使问卷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文献、书籍,咨询指导老师等途径获得与当代大学生相关的“三生教育”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员进行了较深入讨论,设计并拟定了调查问卷的初稿,然后我们再将其重新发放给10名在校大学生,仔细向他们说明本次调查的设计方案、结构与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并真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我们通过对某些问题进行了修改、删除了问卷中存在的不合理项目、增添了合理的内容,经过我们的系统整理形成正式的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年级、性别、学科、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等方面;第二部分为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大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知状况,实践情况,他们对“三生教育”内涵的理解,对开展“三生教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的程度、成效等方面设置了34个问题,包含33个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我们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问卷361份,有效问卷345份,作废问卷16份,有效回收率为86。25%,其中男生共计179份,女生共计166份;大一学生占6份,大二学生占262份,大三学生占67份,大四学生占11份;理工科学生为195份,文科学生为150份;城镇学生79份,农村学生266份;独生子女计有34份,非独生子女计有311份;父母亲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占58份,父母的文化中高程度的学生占287份。我们首先以人工方式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然后再用spss软件技术进行分析处理,试图对它所呈现出的一些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本课题的调查问卷及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大学生“三生教育”的状况及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一)生命部分。

1、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状况分析。

一个人只有对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才会有意识的去爱护生命,珍惜生命,才有可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据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在看待自杀行为中,90%以上的人都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自杀行为是对生命的轻视,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值得反思,不可原谅,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是情有可原的。20%的大学生有过轻生的念头。影响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看法的因素很多,其中自己的性格,父母、家庭的影响,社会现象的刺激尤为重要,学校的教育和帮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见,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很多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的存在发展及其规律缺乏清晰的认识,然而这正是我们教育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2、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分析。

当代大学生普遍都有压力,而且压力的来源、类型、大小程度也各不相同,或来源于学习生活,或来源于父母过高的期望,或来源于家庭经济的问题,或来源于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或来源于个人理想和目标等方面。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压力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一新生主要表现人际交往、适应环境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压力,由于他们刚从紧张的初高中学习生活中走出来,在大学“轻松”的环境中不知所措;大二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方面的压力,对待奖学金,对待考各种各样的证书,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对考研有所关注;大三学生已经提前关注就业,学习压力仍然是一重要压力,考证书已经有了正对性和选择性,考研和考证都比较紧张;大四学生面对的主要是就业和择业的压力。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层出不穷,面对错综复杂的压力,大多数大学生都拥有一种比较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在紧张状况下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够认真地完成学业,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然而在缓解压力方面,35%的大学生感到压力而不知道如何缓解,往往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解决方法和手段,例如:上网聊天、玩游戏,吸烟喝酒,,或暴饮暴食,睡觉,自暴自弃,甚至采取打架、斗殴等过激行为,不知道或忽视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极少有人寻求他人的帮助,咨询相关工作人员的确(更是)是少之又少。

关爱生命就要关注生命健康,健康的身体能够使生命变得更加精彩,生活更加美好。生理与心理的不健康会导致情绪的低落,进而导致抑郁甚至会引起轻生。保持健康状态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一直都是维护、提高健康,促进心理完善,健全人类精神不可代替的手段。然而,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关注程度严重不够,大部分大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都低于专家建议的一天一小时的锻炼标准。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并不是不知道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以及体育锻炼对个体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他们对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也没有外在要求、没有动力,或是没有持久锻炼的恒心和毅力。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年级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中高年级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越来越淡薄,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逐步减少,形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增加,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普遍感到时间紧凑,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除此之外,还存在性别差异,凸出体现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强度等明显少于男生,尤其是高年级女生,由于体育课程学分已经修够,缺乏主动锻炼意识,安排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急剧减少,更多的女生几乎不锻炼。

(二)生存部分。

人作为一切社会的综合而存在。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环境中立足,生存是第一法则,离开生存谈生活犹如缘木求鱼;避开生存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切实际,因此,生存成为关乎个人、集体、群体乃至人类发展的命题。研究“三生教育”避免不了对生存状况的调查。

我们对大学生生存状况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自身(个人)素质,大学生们普遍感到紧张,他们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自主创业,买股票,做促销等。在月末父母未汇生活费来的时候,一半以上的人会向他人借钱或自己挣钱解决,75%以上的大学生常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设法去达成,在对大学四年的计划上,大学生们各不相同,如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毕业后考公务员,刻苦学习走考研之路,正常地按要求完成学业等,大多数都比较积极。同时,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将近50%的大学生不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只是大概地看到就业压力大,因此在被问到“你希望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选择的?”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同学的答案都是先就业后择业或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很少有人是经过考虑和挑选才最终确定的。大学生中有58%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不太确定,不了解或没有考虑;80%以上的大学生迫切希望和有打算为将来的就业在各个方面主动学习和训练,因此,他们在参加大学生各种学生社团、考各类资格证书、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表现比较积极。

(三)生活部分。

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充分认识生活,尊重生活,才能够得以维持其存在,进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此,我们主要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不太凸出,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做餐饮服务员、为企业或公司做促销、做家教等途径基本能够解决日常生活开支,中高年级的部分大学生则可以凭借奖学金、助学金解决自己的学费问题。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却不是这样天遂人意的,譬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遇到突如其来的疾病或灾难的时候,由于无力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或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一些列心理和生理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访谈到这样一位大三的女生,她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民家庭,经济来源少,父亲是小学文化,母亲则根本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她是长女,加上兄弟姐妹六个,家庭负担很重。她也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来到大学之后,该生努力学习,勤俭节约,在学校做过勤工俭学,在校外作过促销、餐饮服务员、家教等职业,还拿过国家励志奖学金,抵消所欠学费和住宿费。大三学年学校开设的课程增加,课余打工的时间不得不减少,于是她只能基本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甚至有时还要靠向其他同学借钱度日。然而不幸得是她发现自己经常出现偏头痛、头晕、等症状,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于是她开始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想去医院看病,又有许多顾虑:一方面,头部检查治疗的费用较高,自己没有钱;另一方面,担心万一病情像自己所预料的那么严重的话恐怕自己接受不了,所以一直都不敢去医院看病。然而祸不单行,当她打电话准备将埋藏很久的情况告诉家人,希望父母寄点钱给她的时候,还未来得及说自己在这边的情况,便得知母亲旧病复发,病得不轻,且本已经出嫁的大妹子因婆家万般刁难,被人逐出家门回家,两家正为此事闹翻了天,一系列的烦恼和忧愁包裹了她,使她无法静下心来去听课学习,也无心做其他的事情,她在这里没钱给自己治病,对家庭方面又无力为家人分担压力和困难,她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哭泣,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自暴自弃,郁郁寡欢的生活,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诸如此类的事在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中较普遍,由此可以看出,生活问题解决不好,可能引发生存、生命问题,大学生的生活应当受到关注,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我校“三生教育”的开展状况分析。

在我校,“三生教育”是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而开设,到目前我校选修过该门课程的主要是07、08级学生,因此,我们的调查对象的重点放在这两个年级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学生是通过修读该门课程获得“三生教育”相关知识,通过上网、看书了解的占24%,听别人说过的人有31%,其余的人不了解什么是“三生教育”(表14)。对“三生教育”课程感兴趣、不感兴趣和一般的分别占34%、15%和51%(表15),有45%的大学生喜欢演讲、辩论、看电影的“三生教育”的授课方式,主张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该门课的占21%(表16)。由此可以得出:虽然“三生教育”极具吸引力,但是眼下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仍然存在,“三生教育”开展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学生对“三生教育”的关注程度还不够,“三生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广泛的渗透于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之中,此外,相关的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得不到保障也是一重要问题,对此,学校应当加强重视。

三、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三生教育”状况问题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在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认知及存在的问题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他们的共性表现为大学生的“三生观”均受社会现象、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大;大学生在尊重生命价值,培养生存能力,提高生存技巧,改善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生活经验等方面表现较为积极,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相似;但是,在对压力来源及处理压力的方式上、对生命健康的关注程度,生存实践方式等方面出现年级差异与性别差异;大学生对生存知识、生存技能的迫切需要与就业信息不充分、职业兴趣不明确、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环境的缺乏构成一对矛盾体;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风貌上有特定性。因此,开展大学生“三生教育”必须在普遍开展的同时注意这些差异,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要区别对待,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因人因事而异,做到有的放矢。大学生“三生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力度还得加强。

四、认识与建议。

高效(校)开展“三生教育”是大势所趋。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三生教育”的全面有效开展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对“三生教育”系统性的研究不够充分,师资力量薄弱,开展“三生教育”的动力不足,开展的方式方法的局限性,学生对“三生教育”的认识不充分等,所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高校“三生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效(校)“三生教育”在开展应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活学习过程充分了解。在生命教育中,除了进行必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以外,针对大学生临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了解、及时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然而这些问题总是在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生活风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及珍爱生活、热爱集体的精神。高校“三生教育”要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使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说明仅将“三生教育”作为一门通史(识)选修课程而开设,以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注重课堂的讲解而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体验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技能的地方,它更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熏陶氛围的场所,因此,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对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大学生人格素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三生教育”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实践锻炼。这主要是针对于大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弱等现象而提出的。加强大学生“三生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培养师资力量,加大对大学生“三生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从而丰富大学生“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另外,高校应增加教学实践基地,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锻炼自身的平台,在教育设施,教学设备方面该增加的应增加,该改善的得改善,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应更趋于合理化,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应实现多元化,体现全面性。通过理论教育是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有个初步的认识,但只有通过实践教育才能使学生自己对生命、生存和生活更深的领悟、认同和内化。

(三)高效开展“三生教育”既要具有普遍性,又要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高校,“三生教育”不论是以有形的方式或者是无形的方式都在开展,不管是明确开设此门课程,还是在学校管理方面、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管理当中都会涉及到,如:校园消防救灾演练活动、禁毒宣传、防艾宣传、交通安全教育等方面,以上均是“三生教育”中普遍性的教育,看得见的教育。对于高校“三生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应该针对性的解决,如:针对大学生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不够,高校不仅应加强相关体育知识的教育指导,改善体育设施,更重要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广泛的体育兴趣爱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现对大学生体质的关怀和生命的关爱。针对大学生生存知识的欠缺,生存技能的缺乏,信息了解不充分,迫切需要锻炼而又不知如何下手,高校应加强创业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划教育,同时积极寻求与工厂、企业合作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对口的实践基地。针对贫困生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应特别对待,贫困生大多是心理压力严重、缺乏自信心的群体,对于他们不只是给予经济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上抚慰,引导他们在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积极乐观,锻炼坚强的意志,可以看出真正妨碍他们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对待困难的态度。对于独生子女,可以从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使之摆脱依赖心理,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还应注意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之学会与人分享分享及与人交往。

针对大学生生活习惯不良、生活风貌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监督机制与评价机制的作用,采取外部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在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及赏罚机制,规范约束大学生言行举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之,只有把对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普遍关注与特殊指导相结合才能切实抓好大学生“三生教育”。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

幼儿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互相联系和配合。尽管许多幼儿园都意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研究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哑柏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涉及100名家长和20名教师。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从教师和家长层面看,他们的家园合作观念和他们的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100%的教师和95%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家园配合,99%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9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88%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7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但只有58%的教师愿意家长随时到班上观摩活动,只有23%的家长经常向园长或教师提各种建议或意见。尽管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在幼儿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只有39%的家长认为自己每天都有机会与教师交谈,只有6%的教师能在一学期内对全班幼儿进行家访。

一系列数据真实地呈现了家园合作的现状,由此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教师、家长们的观念和行为之间为何存在差异?家园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通过两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哑柏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有着以下特点。

一、由于地域限制,家长多为爷爷奶奶。

由于幼儿园地处哑柏镇裕盛村内,幼儿多为附近村内幼儿。家中父母多外出打工,幼儿多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幼儿。

二、园内教师与幼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地位不平等。

尽管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认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双方对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家长把“参与”仅仅看作是自己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教师则认为“家长参与”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教师做好工作。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教育的事主要由老师负责,我们家长就是打打杂,老师叫咱干啥咱就干啥,这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有的家长则表示平时没有时间参与,无可奈何。有教师承认,“在观念上我们能接受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但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有的教师觉得家长一到幼儿园、一进班级,就像个监督员,让他们觉得很不自在。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单向的。在家园联系栏,不少教师只是把从书报杂志上摘抄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张贴上去,把需要家长帮助幼儿准备的材料以及一周的教学计划告知家长。家长会也几乎是固定的“报告会”模式,由园长、教师宣讲,家长只是被动地接收,发言的机会很少。家长开放目的活动与形式也都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家长只需到时参加就行……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拔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三、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缺乏积极的互动。

教师和家长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标,互相理解和认同对方的观念与行为,才能产生积极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92%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在访谈中,教师也谈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儿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家长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部分家长重知识学习,轻习惯培养,不切实际地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课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弃原则,迎合家长。很显然,这两种选择都是消极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面对观念上的差异,把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总之,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着意识淡薄,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的实践经验少,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尤其是不善于与家长沟通,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方法等问题。但是幼儿园年轻教师多也有很大优势,他们反应快、适应能力强,各种观念转变快,具有上进心和创新精神,其发展空间大,随着不断地学习和生成长,家园共育会成为现实。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一

为进一步保障儿童权利,贯彻“儿童优先”原则,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株洲市妇联成立调研小组,开展以“快乐学习七彩生活”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生快乐成长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和座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我市7-14岁的在校学生,年级分布在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85份。

一、影响孩子身心快乐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孩子身心快乐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其次是自我认知和理想信念。

家庭对孩子的直接作用最大。被调查学生中,76.5%的孩子认为全家人相处很好,很喜欢自己的家,只有2.3%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当问到你是否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或者玩时,45%的学生给出了很喜欢的答案,41.3%的认为一般,也只有13.6%的学生说不喜欢。在面对一道假设提问:要是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该多好时,只有6.1%的学生说是的。可见,我市中小学生对家庭的认同感、依恋感还是比较高的。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师生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影响很重要。74.9%的学生表示得到老师的表扬会很开心,12.2%的学生表示因为跟老师发生过争执或矛盾,在学校会很难受,通过调查,市妇联可以看出孩子们其实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同时,他们也很在意自己的考试分数,61.3%的学生感觉每次考试都会非常紧张,怕考砸,52.1%的学生认为考试得高分会让他们感觉很开心,只有7%的学生表示对分数高低无所谓,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小学生因为处在心理敏感期,对外界及自我评价还是以直观体验为主,他们更多的是在他人赞美的语言、欣赏的眼光中找到自我价值感。

同伴关系是孩子身心快乐的重要影响因素。有92%的学生表示拥有3个以上的好朋友,80%的学生认为和朋友们在一起最开心,56.9%的学生认为她们的朋友非常棒,在问到你最想把心中的秘密告诉谁时,45%的学生表示最愿意和好朋友说。在本次调查数据中,特别值得欣喜的是市妇联的孩子其实并不像很多父母担心的`那样沉迷网络,在问到你是否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时,有68.9%的学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联系以上数据市妇联可以看出,当孩子身边有足够多的亲密朋友时,他们更愿意和现实中的朋友相处,共享快乐。家长和老师应该多鼓励和支持孩子与好的同伴交往,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你是谁不重要,你周围的人是谁才重要。同伴之间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可小视的,孩子们如何找到心性相投、兴趣相投并且能互相促进成长的伙伴,这需要家长予以引导和把握。

二、孩子的心理困惑。

在本次调查中,市妇联认为有一组数据是值得社会共同关注的。

一是对学习的认识。被调查学生中,竟然有19.2%的孩子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在与部分厌学孩子座谈时,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他们其实也想学,但不愿意被逼着学,他们希望自我发展,不接受家长的拔苗助长,他们讨厌父母自己打牌、上网,却安排他们独自学习,他们讨厌父母要求他们这样那样,自己却安于平庸、享乐生活。

二是对学校的认知。被调查学生中,21%的孩子每天到学校的心情是郁闷和不愉快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将孩子寄宿学校,在调查中市妇联发现,37.7%学生不愿意寄宿,32.3%的对寄宿无所谓,只有30%的选择愿意。

三是情绪的宣泄。当孩子们心中有秘密时,36.6%的学生选择了放在心里,谁也不说,7.98%的学生希望在网络游戏中去寻求释放,15.9%的孩子因为没有任何一项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不知道如何安排闲暇时间,更多的时候是选择看电视。

针对现在未成年人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困惑越来越多的状况,株洲市妇联将在六一前夕成立湖南省首家“株洲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中心将开展以儿童发展性心理咨询为主,障碍性咨询为辅的心理辅导工作,服务涉及未成年人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等多个类别。旨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解决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无理想、无动力、无兴趣等心理问题。

三、快乐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

此次调查问卷中虽然市妇联发现了一些阻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但也得到了一个让人倍感意外的答案,那就是虽然孩子中49.7%的学生每天只有1-2小时自主安排的时间,28.6%的学生甚至只有半个小时;虽然他们中间45.9%的孩子要在繁重的学习之后还参加2个或2个以上的课外辅导班,但是却有71.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快乐的孩子,79.4%的孩子表示有机会和能力帮助到他人,非常愿意去做并感觉很开心,63.3%的孩子长大后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二

学生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我们调查中职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状况,是为寻求有效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中职体育真正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服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xx以大连市轻工业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500名在校学生及有代表性的15所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老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9%。教师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一)中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地点、次数及满意度调查分析在调查中,学生每次运动的时间在20分钟以下的占总人数的24%,在20~40分钟的占总人数的37%,在40~60分钟的占总人数的22%,1小时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7%。调查学生主要运动场所时,选择在学校的占总人数的57%;在公园、广场的占28%,在其他场所的占15%。在每周练习次数调查中,仅在体育课堂活动的占48%,课后能练习1~2次的占29%,3~5次的占14%,5次以上的占9%。在对自己参与休闲运动满意度的调查中,表达非常满意的占17%,满意的占27%,一般的占47%,不满意的占9%。

综上调查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参加运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学校体育课堂上。从他们的每次运动时间来看,发现学生课余时间锻炼存在明显不足,近一半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运动状态满意度不够。那么,如何改善和合理利用学校有效的体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優质的运动场所,如何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休闲体育锻炼,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生最想参与的休闲体育运动的调查分析。

调查中我们列出16个休闲单项:选羽毛球比例高一点,占35%;选足球和篮球比例差不太多,分别占23%和28%;选台球比例占19%;选游泳和乒乓球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了11%和10%。选其余项目的比例都在10%以下。在其他项目中,比例占到2%。

调查结果分析:在选项中排序在前5位的项目依次是:男生:篮球、足球、羽毛球、台球、乒乓球;女生: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登山、郊游。男生更多的选择对抗性强、活动量大的项目,女生则选一些肢体碰撞不多的项目。这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需求上的差异。另外,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个性化需求增加,除我们罗列的项目外,学生还选择了击剑、壁球和打靶等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化体育需求。

(三)影响中职生参加休闲运动的因素调查分析。

在调查中,学生参加休闲运动受学校场地设备因素影响的'占受测人数的32%;受锻炼时间影响的占29%;受个人身体原因影响的占30%;受季节天气影响的占29%;受项目娱乐性与否影响的占24%;受经济因素影响的占18%;受是否有专业指导影响的占15%;受学业、家庭、伙伴陪伴等影响的分别在5%~6%。

在制约休闲运动开展的因素调查中,15所学校中,选择因为场地、器材及天气原因的有14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93%;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原因的有11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73%;因为学校支持度不够的有9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60%;因为学生比较懒惰原因的有5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33%。

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休闲运动客观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场地设备的不足、季节天气的影响、体育项目本身缺乏娱乐性、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及学校支持力度等。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投入必要人力、物力及财力,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

(二)构建休闲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我们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开设第二课堂、单项体育社团、组织多样教学赛等有效途径,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加强休闲体育的学习和建设。

(三)教材内容的选择灵活多样。

调查显示,学生体育需求多样化。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灵活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教材,切实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喜爱,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

休闲体育的多样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才能适应发展需要。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三

语文教育作为基础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作为作为语文基础的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其中不因忽视的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相应的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但是不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其中心始终围绕一点即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做到小学生语文学习从“他主”到“自主”的变革。

一、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社会的需求。

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原子化”社会已经初步在中国建立起来,并且可以预料的是,这种趋势呈快速发展的状态,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未来所面临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高度原子化的社会,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教育中自然应该重视相应的自主学习教育。同时,由于信息大爆炸,人们所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强,但是信息的质量以及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有用程度却出现了明显分化,特别是所谓的“文字垃圾”的出现更是倒逼人们拥有更强大的文字质量识别能力,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尤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人一生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人的下意识养成有关键性的塑造作用,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体系化教学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更是可以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简而言之,就越是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为之后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

对于个人未来发展来说,由于现在的小学生未来可能处于一个大变动的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自己的可变因素还很多,但是又一点可以确定,在未来的人才需求中,对于自主型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增加。因此现在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会得到更好的生活。语文在中国社会交流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这一阶段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为人一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尤其是在现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大潮下,不进行自主自愿的学习就会面临个人无法融入社会的窘境。同时,通过小学生语文想自学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帮助他们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迅速融入其中,实现与其他“社会原子”的重新组合,通过这样的重新组合实现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显现,以及个人价值的存在。

二、在小学阶段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式。

上文中我们通过对未来与现实社会的分析以及现在小学生们为未来个人发展的讨论认为必须进行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提升,相应的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这三方面来进行相应的探讨。

1、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兴趣是小学生的重要动力,由于他们对于未来并没有什么直观的理性认识,在加上小学生心理拥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在进行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关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主要的引发者在于教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定向文本阅读以及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点,同是进行相应的兴趣点分类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小组的分化,在集体精神动员中,实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序培养。

2、学习方法的教授。学习方法是学生们进行学习的重要指导,在小学生阶段对于学习方法的教授尤其重要,通过学习方法的培养才可以使学习兴趣的提升变成一个可以实现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学习方法。

首先,要进行课前预习,特别是进行书面化的.课前预习,,并且在进行预习过程中还要安排初期的预习课,做到精品教学与典范教学,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预习阅读题目,提升学生初步的阅读思考能力以及相应的阅读辨别程度,以此为基础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未来学习的期待,并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进行摸底考察,作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教学与培训。

在进行预习时,也应该提出初步的预习提纲,通过提纲来对小学生的自由散漫的学习状态进行管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学子指导以及学习兴趣的完善,例如《黄山奇石》这一课的提纲设置: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闻名中外形状奇特陡峭笑呵呵尽管。

极大限度的明了自然文化遗产介绍中的相应的文化因素,同时也根据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关注与基础的特点而设置,并且在这样的提纲设置中也可以为学生之后的思考埋下伏笔,通过具体的典型化与普遍的具体化相互结合,为学生之后的自主阅读进行引导与示范。

第二,进行课堂上,注重学生们的小组学习。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大范围指导在随机状态下完成学生分组,并将教学任务公之于众,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讨论,得出他们自己的答案,其次进行课文的精读即有个人进行相应的具体思考,深化理解课文同时对文章产生出的自我了解,明确课文的组织形式与文本特点。最后进行阅读总结,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自我理解基础上的阅读总结,明了自己的阅读收获。

第三,进行阅读后总结以相应的阅读习惯养成,实现读思结合,并且由于小学生处于一种心里不很成熟的状态,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要学生做到不动笔不读书,养成读思结合的好习惯。

3、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作为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自学能力养成的过程中,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不可忽视。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要进行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课后阅读与思考习惯,其次是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通过笔记进行相应的学习过程的复述与表达,同时通过此也可以增强自身主动学习习惯,对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最后,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因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一个低端状态,所以进行工具书的使用也是进行学习与自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以及小学生未来个人需求的探讨,指出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很必要分,同时通过对现实情况下教学过程的研究,提出了通过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方法的教授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潜力与社会发展潜力。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四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目前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xx在全县学校范围内有针对的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以全县x所中小学校为对象,其中,普通高中x所,职业高中x所,完全中学x所,初中及九年制学校x所,小学x所。主要通过发放统计表和书面调研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落实、教师配备、教材选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

1.课程开课情况。经统计,全县x所中小学,都能将劳动课纳入课表,落实每周不少于x课时、全学段劳动专题教育不少于x课时的课程设置要求,开课率达到100%。在实际开课当中,有的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有的学校安排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等。各校都能将学生劳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2.基地建立情况。x所中小学,已建有劳动教育基地17个,占比53%;在建基地2个,占比6%;筹建基地4个,占比13%;还有12所学校无基地。

3.师资培训情况。x所中小学,有劳动教育专职教师x人,兼职教师多由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担任,教师培训多以教师自学为主。

4.经费投入情况。x所中小学共投入年度经费约x万元,专项经费约x万元,经费都来自办公经费。

5.选用教材情况。x所学校中有x所学校有劳动教育教材,但教材版本不一,各种各样。其中以x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指南》和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技术》两个版本居多,也有少数学校编印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二、存在问题。

从统计的基本情况来看,当前我县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课时设置方面。虽然各校都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有关文件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劳动教育课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课表,或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被其它文化课挤占,或简单将其等同于打扫卫生,难以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功能。

二是师资力量方面。从统计数据看,全县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有限的专职教师也是从学校紧张的师资资源中艰难挤挪出的,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有劳技专长的兼职教师。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专门的劳动教育培训,多是以工促学,工学结合,自学致用。

三是教材选用方面。整体上,各校缺教材,缺少统编教材,甚至无教材。教材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载体,学校的劳动教育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变得随意,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四是经费投入方面。各校的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普遍吃紧,个别学校零投入。一方面是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劳动教育基地,无法开展劳动实践,没必要投入;一方面是办公经费的确有限,无法挤出更多经费。

五是劳动实践方面。除了职教学校专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顶岗实习外,普通中小学校的劳动实践形式多以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学生在学校租种田地锄草、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居多,学生难以学得劳动技术。

三、意见和建议。

劳动教育缺失,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机会减少,造成当前中小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鄙视劳动,也不珍惜劳动成果。为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形式,重在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和谐统一关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此,要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特色发展,推进立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三要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促进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四要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及方式方法。要坚持思想引领,不仅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要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互相配合,保持一致。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互相配合,思想认识上必须保持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的主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对于一个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时通过学校教育途径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家庭教育则能实现。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五

我校以校园环境为实践场所,在学生中展开了劳动周活动,为学生带给了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仅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更懂得了在群众中如何相互配合,加强了同学们的群众感,还使同学们得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提升。

偏偏在这个多雨又缠绵得秋九月,在悲凉的小雨中迎来了渴望已久的劳动周。和同学们散落在花园里,拣各处的垃圾,有说有笑,让我仿佛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嘻嘻哈哈。原先,是自然,让我们与心的距离贴的更近,让我们返璞归真,融到自然之中,重拾那份纯真。

一个礼拜以后,看到因为我们的劳动而更显整洁的校园,心里的高兴不是能以言表的,就仿佛一个艺术家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一样。因为,我们都亲自参与其中,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为校园的清洁而自豪,因为我们劳动了,也从劳动中收获了开心,得到了成长,更学会了对人生的思考。

本周我班进行了为期5天的劳动,校园里的保卫工作以及学院的各个角落的工作都交由我班同学负责,每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而且劳动兴趣浓厚,表现用心,不仅仅能够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帮忙其他同学完成,构成了一个团结的群众。在同学们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任务。同时也让我们对校园卫生有了更深的感触!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卫生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透过这次劳动,让学生们体会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同时也体验到了保洁人员劳动的艰辛,更深一步体会了“苦尽甘来”的涵义。经过这一周的劳动,我们明白了,此刻我们的安心的学习是由其他同学辛勤工作作为保证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这种幸福的时光,好好学习。

校园礼貌离我们只有几步之遥!在劳动周期间,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不爱护校园卫生那些种种陋习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对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深恶痛绝。并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学校的美丽,劳动周是我们就应做的贡献。度过难忘的一周后,我们的收获也是同样的难忘!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完美东西的源泉。学校每年安排学生在学生进行劳动,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自身潜力与素质。经过这次实践,我们学到的不仅仅仅是劳动方法,更是为人处事之道,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们累着并快乐着,经历过越多,理解的就越多,就长大一点。

透过劳动实践周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增强我班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让我们懂得了就应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并把这种观念和思想带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构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作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劳动周已经结束了,短短几日的劳动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是远远没法比的,我们不能就此停住脚步,我们会把劳动当成一项长期的、必需的、自发性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更就应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真正做一个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人!

在这忙碌而充实的七天里,我们学会了很多,劳动不仅仅创造了美,也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它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务必持之以恒,从自己做起。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亦如此。任何一个良好习惯、行为的构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劳动中我们增近了对彼此间的认识,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水滴石穿。让我们把朝气,活力,热情洒满校园,感动着你,也感动着我。

在这个过程中,在同学的努力下我们把经济学院xx级的名字留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我们能够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当然,这是离不开各个同学的用心支持的,所以,最后要谢谢大家!谢谢各班用心参与的同学们,相信大家会怀念这个“劳动周”的,因为至少我们一齐劳动过,我劳动,我快乐!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六

目前,全国在校中职生有20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各条战线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为全面把握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自20xx年联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

整个调研共有21个地级市的69所中职学校和省直属的23所中职学校参与,回收学生调查问卷8200份、教师调查问卷2460份,同时获得各市教育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报告123份.调研组还集体到8个地级市的20多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调研组部分成员利用暑假到18个地级市为德育课教师培训班授课的机会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地级市教育局、中职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以及中层管理人员、学生的座谈会46场,有800多人次参加.

参加抽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现在为一年级学生的占44%、二年级学生的占49%、三年级学生的占7%;独生子女占17%,来自农村的占45%,来自县城的占19%,来自地市级城市的占9%,来自广州、深圳的占27%;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34%,3000元至6000元的占30%,6000元至1万元的占19%,1万元以上的占17%;生活费主要来源靠父母的占79.5%、来自亲友支持的占4%、来自学校和国家资助的占2%、靠自己打工的占3%、靠借贷的占0.5%、11%靠其他来源;原本想升入普通高中的占49%、想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占51%.

通过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向上,但又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热情关爱、真切关心,需要中职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促进广大中职学生顺利就业、努力创业、成就事业.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

调查表明,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奋斗着、贡献着.调查发现,广大在校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表现出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给人以自信、阳光、可爱的美好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追求进步,热爱国家,拥护改革开放政策.调查显示,71.4%的学生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历史的选择;91%的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90.2%的学生赞同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注重学习.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德育工作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占67%),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有70%的学生认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观点;78%的学生认同“遵守社会规范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的观点.这些说明学生比较注重道德素养和道德习惯的养成.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法律素养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71%的学生对“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观点表示反对;80%的学生对“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的观点持反对意见;76%的学生对“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观点持反对意见;74%的学生对“我觉得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观点表示反对.

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77%的学生认同“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80%的`学生认同“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的观点.广大中职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为社会服务中锻炼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坚持常年双休日在社区提供维修家电等服务,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广东粤剧学校为一名患重病的学生举行“爱心捐款”活动,短短两天收到3万多元.汶川地震后,很多中职学生踊跃捐款.

努力学习、钻研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查发现,他们学习起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非常用功,不少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在实验室、操作室度过,渴望早日掌握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他们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各种实践活动都很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创造的灵感,技术作品不仅在全省、全国科技大赛中获奖,而且有的申请了专利.仅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有500多人次获得专利证书.

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适应能力较强.他们不怕吃苦,做事认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受到学校教师的赞扬,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如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进入工作状态迅速、吃苦耐劳、尊重师傅、团结工友,被称为“标准的小工友”,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很多学生毕业后顺利留在企业工作.

多才多艺,富有个性,市场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进校后,教师的关爱让他们感动,教师的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潜力得到挖掘.他们的多才多艺得以展露,得到认可,品尝到成功.如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组建的学生百人艺术团,多年来坚持送文化下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东莞卫生学校的学生们积极参加科技夏令营活动,了解高新技术力量,努力做合格现代人.

一些中职学生存在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问题。

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有些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前途渺茫.有些学生理想观念过于现实,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经济利益.有的学生对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有的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文体活动没有兴趣,在班集体中做“边缘人”.这些学生大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网络游戏上.调查显示,只有58%的学生能够根据将来社会的需要来选择自已的职业,有39%的学生认为以后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轻松和稳定,有35%的学生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对自已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的占51%.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

前期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会学习.进入中职阶段后,他们对全新的课程学起来更感费力,尤其是文化基础课,如数学、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以致影响到他们对新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的学生来校读书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或是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厌恶课堂,厌恶学习,上课睡觉、精神不集中、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近年来有的学校每学期有10%左右人次的学生补考或重修课程.调查显示,有21%的学生表示学习缺乏针对性,带有盲目性;有26%的学生认为一定要老师不断督促才能学好;有21%的学生不喜欢或比较不喜欢所学专业,说明入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带有盲目性,或者根本不是自己选择的专业.还有18%的学生选择了“只要条件允许,能逃的课我都逃”,说明一些学生对学习静不下心、钻不进去.

思想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低,自我约束力不强.调查显示,只有51%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到最后胜利,有34%的学生表示不能坚持到底,与占35%的学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占37%的学生做到“经常犹豫”相佐证,反映出一些学生害怕吃苦、遇事犹豫、意志不坚定、缺少青春的朝气和勇气.81%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赢得更多尊重,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有53%以上的学生“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反映出部分学生内心顾虑重重,心理防线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加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不太了解行业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不强.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认同“有时用说谎来逃避惩罚”的观点,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学习任务等方面不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和表现.有12%的学生认为破坏公共财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同时,对今后从事行业的道德规范,只有44%的学生有所了解、35%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21%的学生对此不了解,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学生还有双重道德标准,要求他人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却一切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对集体和公共事物漠不关心.一些学生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缺乏感恩意识,认为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息息相关.

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感较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家长、同伴关系比较融洽,所占比例较高.但是有30%以上的学生“在学校感到孤独”、10%以上的学生没有“很谈得来的朋友”、10%以上的学生当同学有困难时不愿意尽力帮助.这说明在中职学生中有一部分比较孤独,有个别学生非常孤独,没有知心朋友,也不愿意结交朋友,自己封闭自己.有18%以上的学生“不喜欢我的班级,更不可能为它付出”,13%以上的学生对教师不太尊重.这说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还存在着不扎实、不深入等情况.调查显示,有13%以上的学生与父母沟通不好,关系不很融洽;29%的学生“不会主动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充分显示出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更大关注.

个别学生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较多.调查显示,考虑到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的因素,仍有超过12%的学生认为“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超过17%的学生认为“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有超过18%的学生“不能处理好我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超过10%的学生“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有超过27%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关违纪处分规定的大概内容”.

加强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的发展构想。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喜悦与忧虑同伴、机遇与挑战同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要破解中职德育的难题需要构建一个“大德育”的建设框架,需要营造“大德育”的环境,需要构建富有实效的长效机制和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发展构想.

一是明确一个育人目标.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不用.这是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因此,中职德育工作要坚持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第一要义,坚持这个第一要义就要强调以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目标.

二是把握两个育人基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办学要求的育人基点.这两个育人基点的把握情况是检验中职德育工作实效高低重要,也是反映中职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同度、知名度的主要因素.

三是树立三个育人观念.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要强化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践育人观、和谐法治观,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带动中职德育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影响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中职生的不公正、不客观,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包括多元化人才观、差异性评价观、发展性教育观、人性化服务观等在内的正确中职学生观.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并围绕学生的特点去开展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体育活动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谐教育等,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要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让学生在民主法治、和谐幸福的环境中文明有序地学习和生活、成长和发展.

四是落实四个育人环节.要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和全面素质的四全育人环节,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营造大德育工作氛围,实现大德育工作效果.学校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育人职责,同时家庭亲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育人责任,社会各界成员都有育人的职责.“全程育人”要求在中职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中都要加强德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要求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对中职生实施德育.“全面素质育人”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按照“扬长补短”的原则和“德技双高”的要求,促进中职生的潜能得到不断开发,创造力得到不断激发,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是统筹五个育人关系.要将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教学工作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向教学工作渗透,将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双向渗透的良性循环机制和态势.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序,通过多种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养成教育等方面有明显的收获.要将德育工作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特色鲜明、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张扬个性、增强才干.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实训实习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等工作,使学生在浓厚企业文化的熏陶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领悟企业精神内涵、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要将德育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与学校、家庭、社会相关组织和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让广大中职生在学习中无后顾之忧.

六是加强六个育人建设.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使德育队伍能力更强;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使教书育人水平更高;加强管理服务建设,使教育引导效果更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文化育人影响更深;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使实践育人作用更大;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使德育工作进展更顺,以促进中职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七

近年来,我市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争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高。目前,汉中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1余人,全市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约为1:4,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计毕业3340人,就业3265人,就业率达98%。

(一)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毕业学生数3340人就业学生数3265人就业率98%;直接就业人数1772人直接就业率54%;对口就业学生数2807人对口就业率为86%。在就业学生中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学生人数为132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40%;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149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44%。

(二)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3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7%;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182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567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7.4%。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04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468人,占就业学生数的45%。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3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21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7%;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21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8%。

(三)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划分的19个专业类别标准,我市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业:

从专业分类看,对口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交通运输类,对口就业率高达92%;其次是加工制造类,对口就业率为91%;信息技术类对口就业率最低。从毕业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信息技术类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毕业生数最少的是文化艺术类专业。从就业学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文化艺术类专业。

1、签订就业合同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学生中,有1620人签订1—3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91%;有557人签订1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31%;有461人签订1-2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26%;有602人签订3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34%。签订3年及以内期限就业合同的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2、毕业生就业起薪情况。

就业学生中28人起薪1001—1500元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1.5%;有176人起薪介于1501元和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0%;有256人起薪介于元和3000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4%;有1312人起薪高于3000元,占直接就业学生74%。数据表明,起薪高于3000元以上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3、毕业生享有劳动保险情况。

直接就业学生中享有三险的人数为19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11%;享有五险的人数为161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9%;享有三险一金的人数为182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10%;享有五险一金的人数为107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60%。数据表明享有五险的学生占比最多。

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928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53.6%。

通过对就业学生3265人的调查了解,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为1788人,占调查人数的54.8%,无法评估1461人,不满意为27人。

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不够稳定等方面,具体列举如下:

1、专业对口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和动手操作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届毕业生中,信息技术类和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基本不对口,即使对口,在工资待遇及福利方面也较为低下,有的也只是临时工。

2、本地就业学生工资待遇低,只有极少数学生迫于家庭或其他原因选择本地就业。大多数学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我市所选择的企业一般集中在长三角一带)就业。

3、工作稳定性较差。一些就业学生尚未满试用期就换了单位,很大一部分就业学生在初次就业企业工作时间不足一年,有的就业学生甚至一年内换了几个就业单位,频繁跳槽。很多毕业生做的工作与农民工做的工作并无二异,技术含量低,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

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来自社会环境、政策措施、学校培养和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因素。

1、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目前社会上鄙视职业教育、重视高学历文凭、轻视技术劳动的现象仍比较严重。企业普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之中职学生就业年龄相对较小,吃苦耐劳精神差,导致学生就业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学校在培养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欠缺指导。学生毕业了不知道自己该干啥,把挣钱多少做为谋求职业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学校的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学校教育教学中技能教育质量不高。为了给每个学生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作为班主任、职业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职业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活动,稳定其就业的选择。

另一方面学生适应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刚刚离校,大多思想都比较单纯,对如何应对复杂、突变的事物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加之学生知识面窄、技能不过硬、心理承受能力差、竞争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全新的工作、生活,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及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生存适应的能力教育有所不足。

3、家庭或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自身看不起职业教育或所从事的技术工作。选择职校本为无奈之举,中职学生入学时对专业和职业并不会有较多的考虑,他们的专业有许多是由老师或家长代为包办的,造成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也不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以至于即使在职业班学习了,学生自身也没有强烈地意识要学好一技之长,反而相当挑剔,怕苦怕累,实践环节中不愿主动去动手操作学习。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八

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还有某些特点,例如:职业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职业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学生绝大多数尚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上、身体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完成学业后面临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所有的这些特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没有普通高中学生们的升学压力,但他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面临着社会的挑战与考验。特殊的学习、特定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会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矛盾,给职教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

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1、问卷法。

2、访谈法。

20××年3月7日至20××年5月12日,共计67天。

阳信县职业中专。

对阳信县职业中专的全体学生(190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问卷800份(问卷附后)。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心态:

1、既有升学的愿望,又有升学、求职两落空的担心。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始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取考生以来,许多一度对高考失去信心的学生,又萌生出升学的念头。有40%的学生选择职业中专的目的希望继续升学,但又担心自己成绩差考不上大学;少数学生自信经过本人努力升学有望,却又顾虑家穷无力负担日后的读书费用;一部分学生同时还担心因准备升学而失去较好的求职机会,因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57.6%的学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毕业后找工作信心不足,认为自身素质差,社会轻视职业学校毕业生,难以战胜他人的竞争。毕业班的学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负担尤其严重,他们希望社会和学校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老师多进行求职指导,以便出校门后尽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奋精神。

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努力工作,在某一行业出类拔萃,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虽然他们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机会,但同样渴望成才,期望将来能够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他们却怕吃苦,怕困难,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52%的学生对未来工作要求过高,如环境舒适、报酬高、自在等,有点不切实际;有部分学生甚至存在非现实的奢望和幻想,梦想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便可“住洋楼、坐名车”。

3、自我意识充分发展与社会适应性差相矛盾。

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能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渴望早日独立,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建设,然而,面对着即将进入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世界,他们却常觉茫然和无所适从,独立处理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比较低。有一部分学生为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安;许多学生渴望异性的友情,却又不知道如何沟通和交流,女生尤甚。正如某位女同学所说:“我最怕离别和适应新环境,每想到要离开好友和同学,走到另一个新地方,我就忧伤烦闷。”他们渴望老师家长多传授一些为人处世的知识和技巧,教会他们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帮助他们适应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建立挑战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4、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与学生本人实际水平有差距,从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扰。

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竞争失败而进入职校就读的。由于原有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差,在职业学校学习中,他们面对专业化的理论和技能更觉有心无力、困难重重,从而感到前途渺茫。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进入职业学校读书有自卑感,有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而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嘲讽轻视更是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加重了自卑感。此外,也有些学生自言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纯属屈从于家长意见,读书索然无味,厌学甚至常常逃学。所有的职业学校学生均呼吁老师多些爱心,家长多一点跟自己的沟通和交流。

5、思想活跃,但明辨是非能力较差。

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压力小,课程也较轻松,课外活动时间相对普通高中生宽俗,自由活动的空间相对较宽阔,故而接收的社会信息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获得的知识更加纷繁复杂,思想更加活跃,但由于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对社会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致优劣兼收,容易受到错误观念思潮的影响,甚至思想混乱,导致行为出轨。例如,在艺术品位上,60%的职业学校学生倾向于欣赏港台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爱看港台言情小说,男生则沉迷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11%的职业学校学生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现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议有关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谆谆善诱,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1、爱字当头,鼓励为主,激发学生自信自强的心态。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被自卑困扰,就会逐步丧失自信心和进取心,而动摇成才信念,阻碍其人生奋斗;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学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从而悲观失望,甚至走上逃学、弃学、绝望轻生之路。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满怀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轻易挖苦、讽刺和批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之不足,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承认差别,分层次、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挥特长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为的,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和克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力量,自强不息。另一方面,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在学习中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侧重专业的技术性和使用性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发展学科才能。

2、强化竞争意识,开展就业指导。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充满竞争。职业学校学生要在社会中站住脚,就必须学会在竞争中生存。学校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要强化他们的竞争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勇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同时,教会学生竞争的方法,学会战胜他人,学会排除竞争中的困难,敢于承担竞争的压力,树立敢为天下先、勇夺桂冠的决心,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竞争心理基础。具体可在班级工作中,组织一些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劳动竞赛、球类竞赛、棋类竞赛或模拟市场竞争等对学生进行训练。此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求职指导。学校和教师要热情主动地做好学生的参谋,寻找和提供多种职业信息,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支持和便利。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意愿和职业能力倾向,扬长避短,有目的地择业,特别是多传授一些求职技巧方面的知识。例如,进入工作单位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警惕上当受骗;学习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实习时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荐艺术等等,使学生形成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3、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防微杜渐。

由于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较差,近年来职校学生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应随时注意他们的行为变化,及时防微杜渐,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建立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护网络。首先,学校要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德育活动和法制教育落到实处,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网络,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客观地对待子女的学习和思想问题,联手形成育人合力,减少学生违纪违法的诱因,做到防患于未然。还有,学校要密切联手街道、派出所、公检法、共青团、教育等社会部门,积极创设社会全方位的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问、出门有人管、人人齐关心的一条龙教育防范网络。

4、重视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普通中学生更为频繁,人际关系不和谐,易受挫、焦虑、自卑、环境适应性不良、攻击性行为、青春期性意识的困惑等表现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和妨碍其学业和生活,要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职业学校应科学地组织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与得“心病”的学生磋商,交换意见,以提高其现有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烦恼。要教会他们有关的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中职学生教育调查报告篇十九

“三生教育”的学习与探讨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学会感恩、勤奋等多方面能力,让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一、“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二、在社会实践中开展三生教育;三、活动的影响提升着学生的生命质量。

“三生教育”是现在教育界很关注的,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知道是关于生存、生活、生命的教育,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资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生活观、生命观,引领学生健康幸福的成才。

而三生教育不是孤立的一种教育,而是融合在各种教育中,各种教育细节里,引导学生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建立和谐圆融的关系。正因为此,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引导和发展,所有的形式和活动都应该为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内容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探究》的引领下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在成长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心灵中下幸福的种子。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对盛会焦点问题的关注度,有责任意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学会感恩、勤奋等多方面能力,让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

“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的“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的课题已经被立项,我们希望在大德育的背景下,统筹学校、家庭和睡会资源,在自主生态的德育目标的指引下,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