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模板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7:42:09 |
  • ZTFB |
  • 8页

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提取和概括,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总结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不要只是机械地堆砌素材。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一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番后,勉强同意他一起去。

貌不惊人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和同行的19个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19个门客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紫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千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赵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就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他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国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

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二

苏联出兵内蒙时,当时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关东军(号称日本陆军的军中之花)某部奉命防守某处要塞,可能是在中国打仗多了,习惯了土八路的小米加步枪,竟然派出一个骑兵联队将近1000多号人偷袭苏军,想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当时他们偷袭的那支苏军部队是一支纯机械化部队...但是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仍让他们拿起马刀骑着战马冲向对方的坦克和装甲车....结果就是这支苏军部队后来连续吃了一个月的马肉改善伙食。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三

盟军诺曼底登陆,一个在欧洲战场几乎没有败绩德军王牌坦克营的指挥官可能被冲昏了头脑,直接带领他下属和刚刚装备的新式威力巨大的虎式坦克开上海边的沙滩和盟军的军舰展开对射,其勇气极其可嘉!但遗憾的是他们只在发射过一轮炮弹以后,盟军3万吨级战列舰上的巨炮就把这些新式坦克给直接轰回零件状态。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四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比较频繁的时期,在三国时期诞生不少经典人物,发生不少精彩有趣的小故事。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趣的三国历史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白门楼吕布殒命,这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董卓被杀后,余党李榷、郭汜、张济、樊稠等人一边抵抗吕布,一边攻破京城,杀了王允。吕布先后投奔南阳太守袁术、渤海太守袁绍,上党太守张杨、陈留太守张邈,均不长久。后来又带兵投奔刚刚得了徐州的刘备。刘备要让徐州给吕布,但义弟张飞容不得,只好叫吕布驻军在徐州附近的沛县。

吕布在沛县驻军后,曹操采纳谋士荀彧的“驱虎吞狼”计,猎用天子的名义要刘备去讨伐袁术,却让吕布乘机夺了徐州。吕布夺得徐州后,又采用谋士陈宫的意见,请讨伐袁术失败的刘备回徐州,驻军沛县。刚好与原来刘备驻徐州、吕布驻沛县来了个掉换。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接受。而且,两边守望相助,倒也和平友好。尤其是当袁术派纪灵率大军讨伐刘备时,吕布出面调解,辕门射戟,使纪灵不敢进攻刘备,解了刘备的危难,两家关系更好。吕布曾对刘备说:“我今天解了你的危难,今后得志,不可相忘!”刘备再三感谢。后来,张飞拦路抢了吕布派人从山东买回的一百五十匹马,引发了两家矛盾,吕布围攻沛县讨马,刘备等突围投靠曹操。

曹操率大军亲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两个月后,吕布在睡觉时被手下人捆绑开城门投降。曹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布及其随从。当曹操下楼时,吕布对刘备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呢?”刘备点头应允。一会儿曹操上楼,吕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辅佐曹操定天下。曹操回头问刘备说:“何如?”刘备却回答:“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气得吕布大骂刘备:“这个家伙是最无信的人!”又谴责说:“大耳儿!不记得辕门射戟时了吗?”刘备一言不发,曹操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一代名将,就此丧生。

公元220xx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诸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所以我被打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

成功。

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

时间。

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样,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很多人一直在说,诸葛亮如果想当皇帝,可以轻而易举地废除刘禅并取而代之。没必要为此推测争执得面红耳赤,看看曹操父子两代人完成代汉自立的过程,或许对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了解取代汉室之难度有所裨益。

自董卓及其部属李傕、郭汜之乱后,那位叫做刘协的献帝,不仅是名存实亡,而且已命悬一线,最先刘协为董卓手中的玩偶,前边的那个小皇帝刘辩已作出样子,在被废黜不久就被董卓所鸩杀,献帝还能存活多久,全在董卓一念之间。之后为李傕绑架,成为同郭汜争权夺利的筹码,担惊受怕中,汉献帝及其百官、内宫嫔妃宫女们从长安逃到河南,诚为当时民谣所说的那样:“侯非侯,王非王,千骑万乘走北邙”《献帝春秋》。中经杨奉、董承赶来救驾,最后为曹操迎接入许昌,自此才得以安身。

曹操迎接汉献帝未必是忠君勤王,更多的是,他要最大限度地实现。

人生。

价值,以膺服天命为己任,迎接汉献帝安居许昌,就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听”的特殊资格。打着皇帝这面旗帜,不仅受到封建士大夫拥戴,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招兵买马、积蓄粮草容易一些;更重要的是,讨伐不听命皇室的军阀时候(实际是不听命于曹操),未曾出兵已占尽政治优势,已将对方推到不义境地,戴上了叛逆谋反的帽子。因了他挟有政治优势,更兼之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从公元192年——220xx年的20xx年中,曹操陆续剪灭了军阀韩遂、马超、陶谦、吕布、袁术、袁绍、袁谭、袁尚、袁熙、刘琮等,平定了乌桓叛乱,使黄河流域亦即全国三分之二富庶地区得以统一,仅留下东南六郡的孙权,益州的刘璋,汉中张鲁和四处流窜的刘备四支军阀。

当时曹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汉献帝不过是一具傀儡,是图章皇帝,然而曹操并没有黄袍加身,代汉自立。这不是曹操对汉室心存耿耿忠贞,是政治形势不允许取代。所谓的政治形势不是别的,是封建士大夫和民众的皇室情结。东汉王朝虽在黄巾大起义后已名存实亡,但依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皇室情结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始终阻止着正常的改朝换代;更加之汉献帝虽年幼无知,却不是暴戾专横、作恶多端的独夫民贼,社会方方面面对他还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独当一面的异姓带兵将领,虽然都是曹操一手培植提拔或者收服笼络的可靠将领,但在长期征战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成为地方实力派人物,很难保证在东汉王朝和曹氏集团二选一时候站在哪面,所以曹操不轻举妄动,不愿因取代引起内乱,引起战争。公元220xx年12月,曹操曾说过:“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以此表明没有觊觎之心。这不是曹操真心话,权臣和皇帝之间诡谲多变的微妙关系,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危险平衡,牵动一发就可能造成宫廷地震,两者都不会君明臣忠的泰然处之,以曹操之明,他当然看到其中的风涌雷动。之所以还要这样说,不是掩耳盗铃式自欺,而是在麻痹别人,增加自身的。

安全。

系数。

公元220xx年,孙权上书称臣时,同时说天命劝曹操称帝,曹操看罢来信后骂道:“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耶!”这不仅是曹操对孙权捧杀的警惕,也是对代汉而立政治风险的评估。当时夏侯惇、陈群、桓阶等认为,曹操南征北战30多年,功勋卓着,羽翼丰满,人心归附,时机已经成熟了,应顺从天理民心,黄袍加身,代汉自立。曹操知道自己的来日已经不多,宁可将阻力估计得高些大些,不能将阻力估计得小些低些,不愿意天亮时尿在床上,那时会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上天不会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也没时间改过重来,故而委婉谢辞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有两次可以名正言顺地代汉自立的机会。第一次,公元220xx年,车骑将军、献帝妻舅董承怀揣衣带诏,纠集长水校尉种辑,将军王子服、吴子兰,议郎吴硕以及刘备等人,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杀害曹操。这标志着,曹操同汉献帝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发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而且已麻风出面,不可协调。阴谋破败后,如果加以彻底追究,汉献帝这位幕后黑手难辞其咎,乘机废除不无不可。但是曹操并没有追究到底,只是严惩了前台的董承等人,甚或,连核心成员都未仔细清查,以至于使刘备这样的大鱼得以漏网,汉献帝更安然无恙地稳坐龙椅。第二次,公元220xx年,汉献帝通过伏皇后指示父亲伏完,阴谋再一次发动宫廷政变杀害曹操。照理说,一之已甚,岂可再乎?汉献帝这次应该受到惩罚了,但依然没有!只是伏皇后父女弟兄等人伏法被杀,汉献帝依然坐在龙椅上免予追究。这不是曹操宽仁厚德,他没有这种雅量。没有废除汉献帝原因,依然是顾忌到当时的政治形势,担心抢摘了生西瓜。

东汉王朝的江山,在董卓和李傕、郭汜之乱后,葬送得一干二净,点滴未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0xx年,南征北战得来的整个北方,都是曹操打下的,同东汉王朝的江山社稷没有瓜葛,汉献帝不过是曹操委托的保管员而已;套一句现代经济术语,整个北方的疆域,是戴着公有制红帽子的私人企业,曹操才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曹操以家族子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等人为为核心执掌军队,异姓军事将领臧霸、张绣、张辽、徐晃、张合、乐进、李典、于禁等,都是曹操通过多年考验信得过的铁杆哥儿们,已经成为清一色的曹氏党徒。朝廷官员。相府官员等,也是曹操通过不断筛选,不断清洗,不断培养提拔的亲信。东汉皇室早被边沿化为一具空壳,并逐步从封建士大夫和民众的头脑中淡出。即令如此,曹操不敢贸然的黄袍加身,说明由臣位荡向君位的秋千摆动,是一个极其复杂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联想一下诸葛亮。西蜀的益州地盘,是刘备打下来的,同诸葛亮没有多大关系;西蜀的文臣武将,是刘备多年培养提拔或收降,同诸葛亮没有渊源;诸葛亮执政时候,军权还在涿郡籍和益州籍将领手中,诸葛亮身边不仅没有掌军者,甚或,荆州籍帮派体系尚未形成;更加之诸葛亮同益州民众没有建立起信赖关系,凭什么取代刘禅自称皇帝!形式决定,诸葛亮取代刘禅的,只能是一个漫长过程。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五

在一个双方胶着的港口,德军布雷舰每逢星期一三五便来布雷,而英军扫雷舰每逢星期二四六便去扫雷,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只到有一天英军指挥官因为别的事而没顾的上例行的扫雷作业,第二天前来布雷的德军扫雷舰被自己前天布的水雷炸沉了在英军救起落水的德军军官时对方十分气愤的质问英军军官:“你们做为扫雷部队怎么能这样不负责!这在我们的军队里面是绝对不允许的!”而绅士的英国人对此也一直很过意不去,因此对于这些被救的德军一直给予很好的待遇,直到战争结束把他们送回国。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六

从前有一群人住在一所房子里,这群人,他们勇敢、勤劳、聪明,在当家人的带领下,遵循着当家人所制定的家规,辛勤的工作着。于是他们逐渐的把房子的规模扩大了,房子里的装修越来越豪华,大家都觉得生活美满,邻居们也羡慕着这所房子里的人,纷纷与房子的当家人交朋友,又让自己的人到这所房子住,去学习这所房子里的人的美德。

住在这所上千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当家人换了一代又一代。突然有一位,他命令把所有的门窗都关上,于是空气就不流通了,房子里的人渐渐变得昏昏欲睡,做着“老子是天下第一”的美梦。这时有人从外面强冲进来并且抢掠着屋子里的东西,屋里的人却还傻呆呆的问人家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一方面,这群入侵者肆意的抢夺屋子里值钱的东西,破坏着不能带走的东西,劳役着、伤害着屋里居住的人;另一方面,被强迫打开了的门窗使屋外的新鲜空气得以进入房子,于是屋子里的一部分敏感的人渐渐苏醒了。

看着被糟蹋的家园,这部分人决心要拯救房子。第一人提出只需要对房子进行内部装修,这个人就是康有为。结果当然摇晃着的房子并没能得以加固;第二人认为房子要推倒重建,这个人是孙中山。但结果也是失败的,因为重建的房子并没有根基;第三人认为房子不但要推倒重建,而且需要把老房子的地基彻底铲除,并且新建的房子要把地基打得牢牢固固。结果这个人带领着屋子里一大部分希望保卫家园的人成功的把房子盖好了——这个就是中国共产党!

2.蒋介石的检讨。

多年前,蒋介石败走台湾。凭军队人数、武器装备、经济实力……他哪方面不超过中国共产党?可是,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者。

几年以后,他有点醒悟了,认识到,是腐败导致了他的失败。他说:任何政党都没有我们今天这样颓唐和腐败,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

一九四七年的三月五日,胡宗南攻入延安,蒋介石发布的嘉奖电称:“宗南老弟:将士用命,一举而攻克延安,功在党国,雪我十余年来积愤,殊堪奖赏……”

五月,蒋致电全部美式装备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称:“抓住解放军主力,实为难得之良机,务必奏奇功于一役。”

可惜,几天之后,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张灵甫亦死。六月,蒋介石在军队内部就此总结说:

“部分高级将领专横跋扈,任人唯亲,已和军阀差不多”,

“因之,大家都养成自保自足的恶习,只看到自身带领的一部的利益,对于友军的危难,整个战争的成败,几乎是漠不相关……我们的军队纪律如此废弛,精神如此低落,要与之作战,绝无幸免于失败的道理。”

不仅如此,“军官普遍贪污,虚报兵员和偷吃空饷”,“现在各级军官对上级的命令,大多阳奉阴违,甚至根本没有执行,以致命令功用,完全丧失。”

“发生在前线的最大骗局,就是那些军官还没有和共军接触,就说敌人第几纵队到了我的正面,第几纵队到了我的侧面,好像形势十分紧张。可到实地调查,不过是少数敌人,甚至在他们正面根本没有这个番号。”

讲话结束之前,蒋又鼓舞下属说:“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匪军不如我们……一切军需补给,如粮秣弹药等,我们也比匪军丰富十倍。”因此,“共产党绝对不可能打败我们”。

七月,蒋又在党内会议上表示:“余参加革命几十年,从未对革命前途产生如此的失望和悲戚。这原因不是经济的危机,不是政治的绝境,也不是共产党一天一天的壮大。原因只是国民党和三青团的败坏!”

“我们党和团,没有基层组织,没有新生的细胞,党员和团员在群众间发生不了作用,整个党的生存,差不多完全寄托在有形的武力上,这是我们真正的危机,也是我唯一的忧愁。”

两个月后,蒋宣布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蒋还说:“虽然共匪的组织训练和宣传技巧都比我们高强,”然而“我们的主义、思想和(政治)路线,却绝对比他们正确,而且合于民族的需要。所以,只要我们能研究他们的一切,明了他们的一切,我们就可以有把握来消灭他们。”

不过,面对中共由守转攻,蒋介石亦意识到党国事业已到“存亡危机之秋”。

至一九四八年,战场形势更加严峻,是年一月七日,蒋在日记中描述了自己的悲凉心态:“阅地图所示,共匪扩张之色别,令人惊怖,若对匪作战专重对付其军队主力,而不注重占领面积之原则,亦将陷于不可挽救之地步。”

蒋在这年一月的内部高级将领会议上,以“斗争进入生死关头”为宗旨,严厉训斥了他的军事将领和政府官吏,训斥是“为了指出国民党人的弊病和虚弱之因,以使我们转败为胜”。

蒋怒斥道:“你们今天做军长、师长的人,如果真正凭自己的学识能力,在外国做一个团长的资格,都不够!正因为我们中国一切落后,人才贫乏,所以你们竟能以微薄的才能,担负如此重大的责任!”

军官对属下士兵的不闻不问,蒋也深恶痛绝,“一些基础训练项目,像瞄准、射击、侦察、联络等,军官们都不放在心上”,所以“士兵战斗技术落后,不能作战。”“部队里不仅做不到同吃、同穿、同住”,而且“将领们还要侵吞军饷”。

蒋感叹说:“共军干部对于这些点,倒可以说是完全做到了。他们官兵之间,只有职务上的区别,而没有生活上的悬殊。”相反,国民党军队的待遇,“能够让士兵不叛变,不逃跑已算很好了。”

同年二月,蒋又对党务工作表示了愤慨:“我们革命的工作,不但苟且因循,且毫无进展。”他说,由于党的错误,“一般社会人士抨击本党,往往不遗余力。甚至把本党同志看做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蒋还表达了对共产党的欣赏:“共产党不仅认认真真地研究和讨论问题,而且踏踏实实地完成任务”,“他们不容有一丝含糊笼统的观念,决不允许哗众取宠,半途而废。”相比之下,“我们一般干部不用脑筋,既不精细,又不确实……所以要陷于失败。”

蒋随后又痛心指出:“老实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我们今天这样颓唐和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

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二日,国民党“戡乱军事检讨会”在国防部举行,大会第一天,蒋介石即指出:

我们在军事力量上,本来大过共匪数十倍,制空权、制海权,亦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论形势,较过去在江西围剿时,还要有利。但由于在抗战胜利接收时,许多高级军官大发接收财,奢侈荒淫,沉溺于酒色之中,弄得将骄兵逸,纪律败坏,军无斗志。可以说,我们的失败,就是败于胜利之后的大接收!

蒋还警告说:“现在,共匪势力日益强大,匪势日益猖獗,大家如果再不觉悟、再不努力,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再在这里开会都成问题。万一共产党控制了中国,则吾辈将死无葬身之地!”

一九四九年,蒋说:“我们的贪污腐败,真是无奇不有,简直难以想象!”

至四月,随着中共在三大战役中全胜,蒋再次反省:“军事和政府部门,对过去的失败都负有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是因为党的瘫痪,党员、党的组织机构和党的领导方式问题重重。因此,党成了行尸走肉,政府和军队也就丧魂失魄,结果是军队崩败,社会**。”

这支军队已经失掉了“灵魂”,没有战斗力和纪律,并由那般无能、狭隘的军官来指挥,“这样的军队,不能不走向失败”。

一六年,在败退台湾、痛定思痛、实行土改后,蒋又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写道:“毋庸讳言,众多的因素把我们推向了失败……”这包括,在“四年的剿共战争中,我们未能将民生主义的原则,付诸实施。”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七

1、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贿赂,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2、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3、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4、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5、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6、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八

在历史上,有很多很有趣的历史故事,看起来真的很搞笑。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搞笑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

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的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最好赶快走吧,皇帝现在都已经长大了,怎么会惦记着你小时候喂奶的恩情呢?”皇帝感到很悲伤,就不再提杀乳母的事了。

公车令奉禄微薄,又始终没有见到皇帝,东方朔很是不满。为了让汉武帝尽快召见自己,他故意吓唬给皇帝养马的几个侏儒:“皇帝说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对国家毫无益处,因此打算杀掉你们。你们还不赶快去向皇帝求情!”侏儒们大为惶恐,哭着向汉武帝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即召来东方朔责问。东方朔终于有了一个直接面对皇帝的机会。他风趣地说:“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株儒身高3尺,我高9尺,所挣傣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白米。”东方朔诙谐风趣的语言,逗得汉武帝捧腹大笑,遂任命他侍诏金马门,不久又擢为侍郎,侍从左右。

汉武帝好大喜功,也喜欢臣下歌功颂德。一次,武帝问东方朔:“先生以为联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东方朔回答说:“圣上功德,超过三皇五帝,要不众多贤人怎么都辅佐您呢,譬如周公旦、邵公奭都来做丞相,孔丘来做御史大夫,姜子牙来做大将军……”东方朔一口气将古代32个治世能臣都说成了汉武帝的大臣。他语带讽刺,但又装出一幅滑稽相,使汉武帝欲恨不能,破泣为笑,笑恨之余又确实感到自己不如圣王。

2

页,当前第。

1

1

2

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如何写篇九

沙丘之变一般是指战国时期,赵国的太子章和赵惠文王争夺权力的事件,而另一件有名的关于秦始皇的沙丘事件被称作“沙丘之谋”。

赵武灵王是沙丘之变的导火索,而真正发起沙丘之变的却是赵武灵王的长子太子章。古往今来,权力都是个充满了诱惑力的东西,有的人有权力得到它,有的人没有权力创造条件也要得到它。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王,是个精明强大的王,是个重感情的王。他先是立了韩王后的儿子章为太子,韩王后死后,他遇到了美丽的吴娃,在吴娃临死前答应封吴娃之子何为太子。可是他这样做了之后又觉得对不起太子章,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更何况自己退位以后发现十分留念权力的滋味儿呢!因为这些想法,赵武灵王就开始在继承人的身上做文章,既希望两个儿子都得到权力,自己也能得到一些军事上的权力。

不过,不管赵武灵王想让多少人分走赵国的王权,他的初心都是为了赵国变得更好。就拿他放不下的赵国军权来说,他在军事方面建树颇多,经验丰富,更是有“胡服骑射”的壮举。赵国军队如今的强大,离不开赵武灵王的政策。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军事这个版块继续发扬光大,增强赵国的实力。

他找到小儿子,跟赵王何说了自己想要为太子章讨要几块封地,但是赵王何拒绝了赵武灵王。原本自信满满的赵武灵王感受到了赵王何的强大,他将小儿子当做一个强大的对手。太子章等人怎么约也约不到赵王何,只好请赵武灵王出手。他们计划对赵王何进行“逼宫”。赵武灵王说自己想要去沙丘选一块上好的墓地,赵王何只能答应。于是,父子三人就一起去选墓址去了。

到了沙丘以后,太子章的谋臣田不礼建议太子章杀了赵王何,控制赵武灵王,回到朝中就以赡养赵武灵王为理由,接管朝政。太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牌请赵王何来主父宫议事,肥义很谨慎,没有让赵王何去,而是说自己先去试一试水。若是自己没有回来,就说明太子章谋反了,就要马上联系公子成和李兑勤王。

肥义到了主父宫,没见到召见赵王何的主父,只看见了太子章和田不礼,他被两人杀害了。太子章决定再去请一次赵王何,如果他还不来,就发起兵变。赵王何见肥义没有回来,反而来了一个使者,逼问之下得知了肥义被杀的消息。赵王何怒杀了使者,调动自己的军队,包围了主父宫。赵王何和太子章的人马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大战。后来公子成和李兑也赶到沙丘,并加入了战斗。太子章不敌,退到主父宫里面,主父赵武灵王就在里面。他将长子放了进来,不让任何人靠近。外面的李兑等人不敢进去,但是又想到赵王何最后也一定会冲进去杀了太子章的,于是一伙人冲进去制住了赵武灵王,强行杀了太子章。他们不敢担负杀主父的罪名,只好守住主父宫,不让主父出来。

主父宫里面本就没有存粮,唯一的几个水果,吃光了就什么吃的都没有了。赵武灵王就这样被关押在主父宫,三个月后就被活活饿死了。李兑他们在赵武灵王死后才敢进去,并告知了赵王何这个消息。赵王何十分伤心,但是为了赵国的稳定,他只能这么做。赵王何哭着让人厚葬了父亲。

在这场沙丘之变中,赵武灵王是整件事的导火索,也是他包庇了太子章,所以,最后只能被赵王何逼死。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