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范文(优秀16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8 23:12:12    小编:ZTFB
最新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范文(优秀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23:12:12 |
  • ZTFB |
  • 7页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说明。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应对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过载和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宗教领袖对于信仰和和平的呼吁,希望人们能够和谐共处。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阐述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综观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和物质利益的刺激下,部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数教师乐业意识明确,部分教师爱教意识模糊。“乐业”一词源于《老子》中的“安其居乐其业”。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做好工作,必须热爱自己的岗位,缺少了这个基础和前提,要做好本职工作是不可能的,职业道德也无从谈起。可以说,爱教乐业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了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少数青年教师尚未完全确定职业理想,把教师工作当做暂时的解决生存的权宜之计,乐业意识有所降低。

其次,多数教师敬业精神良好,部分教师择业意识功利化。“敬业”源于《礼记》里的“敬业乐群”。敬业精神指的是教师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教师这一职业所联系的责、权、利,是否认同教师这一岗位的社会价值。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职业教育,热爱本职工作,有许多师德标兵具有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稻草去”的崇高而无私的奉献精神。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少数青年教师对待教师职业有功利化的倾向,仅仅看中了高校教师工作的稳定性,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不强,敬业意识不够,难以担当起培养新时代急需人才的重任。

第三,多数教师敬业态度端正,少数青年教师不懂“教书育人”本质。“教书育人”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它是实现职业最高效益的价值追求。一个人追求的职业价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精业态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原则。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作为一名高职教师,首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知识是教师的生命,如果一名教师没有不断拓展知识,既便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据统计:87%的教师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76.2%的教师经常阅读经典,不停地思考、深化理论水平。同时,能经常从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达到彼此的交融,在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品位,强化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正面影响学生。23.5%的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文凭;19.9%的教师正在研读硕士学位;48.2%的教师准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丰富自己的理论实践与操作动手能力。但极少部分青年教师在对待教育的本质问题上存在模糊思想,只会做“经师”,不懂做“人师”。

第二,少数教师不热爱职业教育。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文化贸易中西方错误文化价值观的大幅度输入,网络上不良思想的肆意泛滥,种种负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转型期的冲击波带给部分辨别是非和抗诱惑能力较弱的教师巨大的迷茫和困惑。“师道尊严”的伦理本位思想、蜡烛精神、孺子牛形象等传统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某些教师心态失衡,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悄悄侵袭了部分教师的道德观,师德退化现象明显。在一项调查中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让您重新选择职业,您是否选择高职院校教师这一职业”。其中选择“一定会”的22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选择“其他非职业类学校”、“学校的行政岗位”和“不会”的共计30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8%。

第三,少数教师只注重言教而忽视身教。身正方能为师。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无意之中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更应具有高尚师德,使自己人格健全,品味高雅,境界高尚,充满爱心,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成为学生“学会做人”的光辉楷模!教师的师德对教风、学风影响较大。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教师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佩。然而,也有少数教师师德和人格沉沦,工作消极,教学纪律散漫,学术上弄虚作假,沽名钓誉、计得患失,干事必讲报酬,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玷污了教师的光荣称号,使教师的身教功能大打折扣。

第四,教师不能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进而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科学研究,勇于探索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然而,高职院校中,有的教师不认真钻研,不努力掌握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的信息;不深入实践,上课时照本宣读,呆板说教;不联系实际;不善于研究其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自身规律缺少研究,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欠妥当,有的甚至是有比较严重的错误。所以有的教师教书多年,自己仍没有多大的长进,是个地道的“教书匠”。更有少数人违背学术道德,缺乏科学精神,不是潜心钻研,踏踏实实做学问,而是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另外部分学校因为校企联系点不足,学生在难以进入合适的企业实习,更重要的是老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如何也制约了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经验方面难有实际性提高,所谓的实习只是蜻蜓点水式走过场,造成学生毕业后仍不能迅速适应企业的需要。

第五,教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处理好与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的关系外,还要认真对待和处理好与其他方面的人际关系,如与教师、与学院领导、与学院各有关部门领导、办事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活动的成败。然而高职院校教师中部分教师之间缺少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工作上的相互尊重及相互配合,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为此,教师必须克服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等各种错误倾向,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新型协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取长补短。

当前高职院校师德状况不容乐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少数教师师德缺失是客观存在的。缺失的程度有大小之别,有轻重之分,但是师德缺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师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引起学院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1.提高认识,摆正位置,培养教师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

师德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具备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其次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个阵地,从来就是一个特殊的阵地,始终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争夺战、持久战。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应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和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切实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在行动上落实这项工作,改变只抓教学科研,轻视师德师风建设的片面观念。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必须改变只围着科研、职称、收入转的工作态度,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上来,把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作为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2.转变观念,顺应潮流,制定基于法律精神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制定时,大多依据的是教师崇高人格的理想期待,这种理想道德化身的期待是无坚定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现实生活基础的。教育进入法律调节领域,是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各国教育走上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因此,应该结合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通知》等行政规章,进一步细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制定基于法律法规精神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到道德问题,而且涉及到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习惯。

3.形成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制约、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系统完备的师德评价体系,形成师德目标的导向机制,将师德建设目标和师德建设内容的具体化通过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约束规范评价教师的师德道德评价要内容实在,标准客观,可操作性强,通过全过程实施民主评价,做到手段和结果两公开在工作中,真正把师德作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将师德评价结果真正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年度考核等切身利益挂钩。让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督促作用。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优良师德风范和育人环境。

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公正团体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公正的团体活动氛围中,人们不仅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而且能促进自身的道德发展。校园人文环境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学校管理层,首先要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其次,高职院校的管理领导层要做生活中的师德典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和教育青年教师。再次,学校要广泛开展演讲、歌咏、体育竞技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团体与组织,以活动为载体,融职业道德教育于多姿多彩的休闲文化生活中。同时注重校企合作共建职业道德文化。最后,要科学管理,尽力协调好教师间利益与责任的分配,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师德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己身不正,焉能教人?教师必须首先锻炼成为师德高尚的人,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服务人、培育人,为社会培养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路[j].高校探索,2007(2).

[3]刘志强。高职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5]石振保。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二

【论文摘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的外在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会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形式渗透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两个方面来分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业,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所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书育人,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它首先承载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和良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很精辟地诠释了“师范”的含义。“师”与“范”涵盖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也闪耀着教师道德的光辉。其次,教师道德的光辉还体现在乐于奉献的精神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往往把教师的职业比作“红烛”,这句诗饱含着讴歌教师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生命价值,也只有无私的奉献,我们才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的称谓,才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给予我们的信任和爱戴。此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恪守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教师教出的学生是否合格,不仅要看文化知识,还要看思想品德。因为,学生是社会的人,他们要到社会实践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因此,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既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做“人师”就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晓之以理。常言道:读书明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各门课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意识地挖掘和整理,形成系统的教案,将其巧妙、自然地穿插在教学中。“育德”与“育智”能否结合好和出成效,关键是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安排好。要注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吸引学生,避免枯燥乏味;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动静兼备,防止呆板生硬。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把“教知识”与“教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育人的工作渗透每一个环节,使育人的内容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2)动之以情。教师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教师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真正热爱教育工作和他的学生,学生就容易受感动,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并且乐于向教师谈及自己的问题和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不能一味说教,更不能板着面孔训人,否则就会把道理讲虚,把思想搞僵,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点、缺点,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才能激起感情的共鸣,引起思想的共振,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

(3)导之以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性格、品格尚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人生转折的紧要关口,如果引导得好,哪怕是一堂课、一次谈话、一句批语,其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反之,则会把思想搞乱,更甚者会使人产生颓废情绪。所以,对于阅历较浅、思想比较单纯的学生,抢在各种错误思想、消极情绪尚未占领他们头脑之前,加强正面引导,防止出现误导,以打牢思想为基础,增强其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抵御能力,是至关紧要的。

(4)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授渔比送鱼复杂得多,授渔比送鱼有用得多,授渔比送鱼所需的精力要大得多。授渔是向学生交出一把打开知识、科学、真理大门的金钥匙。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专门知识是重要的,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更加重要。要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就必须把这些基本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不断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5)示之以范。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用人格力量培育人格。以灵魂影响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示之以范的是他的品格和品质。首先是“学品”。尊重知识,善于学习,如饥似渴,广见博闻,吸纳众长,不断丰富知识的行囊,充实智慧的宝藏,最后甚至不知老之将至。其次是“师品”。具有人梯精神,让学生从自己的肩膀上出发,向科学的高峰攀登;具有向导精神,不仅在学业上精心点传,而且在德行上细心导航。第三是“人品”。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学品、师品、人品,也就树立了崇高的师表形象,进而成为学生敬仰、效仿的楷模。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不仅要把前人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师只有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去关心、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健康更茁壮的成长。而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仅仅要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要求自己,去衡量自己,更要使其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使其成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学生做好每一件事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

[2]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晓明.评好课与师德行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三

从教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与爱戴。热爱学习,刻苦钻研,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工作作风扎实严谨,善于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领会其实质,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与政治理论素质。在工作中做到依法施教,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工作12年来,我始终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我的行动影响与感染学生。

本人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我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我的不足。《校本教研》、《初中数学教与学》、《教学与管理》等理论书籍成为我业余时间的“朋友”。我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与新的教育理念,博采众家之长,用来不断充实自我,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各学科的示范课、教学论坛,都为我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另外,各级领导也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学习机会,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自我的实践活动。用心利用省市县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我的业务水平。自我除了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本科学业外,还不断学习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在把握准教材中心,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写出详细教案。讲课以教学法为指针,用心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坚持“抓中等生、促优秀生、带学困生”的个人原则,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都能有所学,学有所得。作业全批全改,单元考试认真对待,期中期末、中考成绩常名列全校前茅。教书之余与教书同时,精心育人,我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很多名学生都有了光辉的前程。自我也多次荣获中考数学学科优胜奖。在去年的升级考试中我教的两个班级数学成绩又取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提高教的技巧上,为我进行了许多尝试,如在讲授数学课后,开展数学活动课;设置许多课外活动课,调节学生心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多极兴趣,很快养成学生思维基本素质。在教学资料上不照本宣科,而是灵活应用资料与练习的功能分段教学。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用多媒体教学,投影片、卡片、课件、模型教具经常使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潜力在教学中经常体现,而且还自制教具进行教学。

用心借鉴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在深入学习与领会的基础上用心进行课堂模式的改革,在最近一年来,我带领数学组对数学导学模式进行探索。使全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

在过去的几年里,自我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用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在最近一年里我主持开展数学组的教科研工作。为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确立了以“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导学”为研究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我校数学组的研究带给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的实施步骤以及相关的课题规划。在实验过程中,踊跃参加课题实验研讨活动,并用心上好课题研讨课、示范课。透过一阶段的实施探索,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有了用心的变化,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明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正在改变,学生的成绩有必须的进步。

精诚培育桃李,今后我会依然无怨无悔地用青春热血洒蓓蕾、育新苗、默默无语地做人梯、苦耕耘。用那坚实的足迹,敬业的精神去铸就师魂,谱写出一名人民教师永不休止的奋斗诗篇!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四

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建设适应素质教育的高质量老师队伍的客观要求。我作为大王庙小学的老师,郑重承诺: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xx县老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等各级各类关于老师职业道德、教育行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老师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老师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现承诺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

2、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认真遵守《老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老师职责。

3、认真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老师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以法治教,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4、身正为范,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不弄虚作假,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5、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信任、亲近、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以言行侮辱学生,无对学生罚站、罚作业、驱赶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不做,活动不搞。

6、智德并重,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尊重学生,甘于奉献。

7、严以律己,无迟到、早退、旷工,工作时间不办私事,不搞娱乐活动,不饮酒,不携带手机进教室,团结同志,谦虚谨慎,能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家庭与工作及其他方面的关系,服从组织分配和领导。

8、作风正派,不参加迷信活动,不着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不佩带首饰,仪表举止得体、大方,尊重家长,在公众和学生中树立人民老师的良好形象。

9、关心学校,处处维护学校集体荣誉,事事为学校着想,爱护公物,关心学校一草一木。

10、热爱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学生的身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师德的建设是一项必要而重要的工作,我愿扎实地走好每一步,无愧于“人民老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xxx。

20xx年xx月xx日。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五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日俱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形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现象,我们组构了整改调查机构,有针对性开展了各项活动,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认真的进行了自查自纠,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广泛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广大教师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大力宣传了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关爱学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并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动,在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学校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适时组织教师开展一些政治活动,如职师德报告会,模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并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主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力倡导教师献身教育、与日俱进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此同时,还认真、全面、积极地召开各类会议及教师、学生、家长会议,征求他们对学校、教师、领导的意见和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提高自身素质。

三、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

学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明确了师德师风考核与评议的具体内容和办法,每学年对在岗教师进行一次师德师风全面考核评议,并将考核成绩记入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奖惩制度,对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师德师风败坏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对情节严重的,社会影响大的行为,学校决不手软,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规范从教行为,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学校根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对教师的从教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全体教师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一要做到“三热爱”: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二要做到“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三要做到“六不准”:不准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和吃请,不得要求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不准侮辱体罚学生,不准私自向学生推销商品,不乱编、乱印、乱发学生资料,不准抹牌赌博,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坐着上课。

五、建立完善监督机构,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杜绝控制教育走向误区,切实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以校长王展雄为组长,邵焕样为副组长的监督管理机构和目标责任制,完善了各项依法管理制度,提高了依法治校的管理水平。学校从未发生过重大责任事故,也从来没有出现严重违法违纪的教师。学校管理目标明确,常规工作开展有序,确保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

牛车小学。

二00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六

(一)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表现为职业倦怠。普遍认为,职业倦怠属于心理综合症的表现之一,通常表现在那些就职于要求连续性紧张并且与他人进行互动的职业中。倦怠情况的产生是从事该类型工作的个体,在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反应。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强度较大,工作过程相对单一,加之授课对象知识层次结构较低,教学模式受限性较大,获得物质报酬不高等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从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高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容易让人产生得过且过,虚晃度日的情绪,使得一部分教师只满足于简单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很多前沿性的行业知识、信息的关注度削弱,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完善,进而大大影响了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情,同时也阻碍了我国整体职业教育事业的推进。

(二)高职院校的教师中显现的一个更为严重的倾向,就是关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提升问题。目前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不乏资历深厚的教师,他们有着相对较为丰富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当今专业知识更新较快,而他们获得知识的时间相对较为久远,从而使得教师跟不上步伐,导致这部分教师出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落后的现象。而高职院校的广大新晋教师,虽然掌握了最新知识结构,但是缺乏实际动手的能力,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陷入“说一套,做一套”的怪圈。由此可见,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定期接受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才能更好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去教授给学生们最新鲜的知识。面对当下90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再加之缺乏时效性、毫无新鲜度可言的教学知识,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新时代思维接轨能力。只有授课教师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节奏,同时又紧密结合行业职业特色,才能够培养出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的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水平代表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发展水平。

(一)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指一个教师所具备的的的专业素养,它与能力无关,代表的是一个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态度和修为。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学科的知识内容;

2、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般教学方法和教学知识;

3、课程知识,即要掌握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的材料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学科课程知识与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

5、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及特性,为下一步更好的给学生进行授课奠定好基础。

(三)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指导下,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仔细掌握一个教师从事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而更好的形成从事学科教学这个工作的技能,即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一般来说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能。

4、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关于教学研究方面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对于行业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的了解、分析,以及对于行业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对于高职教育建设的思考和创新等。

三、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鉴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出现的不良现象,基于行业的要求,教师参与职业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当代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学会接受新事物,必须要创新和发展。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如果他停止不前,就必定会被他人超越,就必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教师这个职业也是一样,知识的更新替换变化之快,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受新事物,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途径主要有:

(一)充分鼓励高校教师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广泛参与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当今各种发达的教育手段不断的被运用于高职教育中,例如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等。这些先进实用的学习途径,便捷高效,使得教师们在办公室里就可以进行职业教育,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通过网络的途径来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是最佳的参与途径。

(二)高职院校内定期进行的`教师集体培训,对于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在高职院校内部定期进行的教师集体培训,所有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在知识问题上进行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每个教师的理解不同,收获也不同,所有教师都能交流分享自己的培训心得,这样的效果也很显著。如果是单个教师独自进行职业教育,他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有限,有些地方甚至会不明了,不能彻底领悟所培训的职业教育,这样,培训的目的就没有充分达到,如果是有很多教师在一起交流,教师们可以就同一件新事物进行探讨,所有的结论汇集在一起,这个新事物就会被分析的很透彻。

(三)鼓励高职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培训辅导、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实践参与手段,可以给广大高职教师提供更加贴近专业的实践机会。高职教师普遍具有较为全面完善的专业理论背景,知识体系结构较为完整,但是由于平时工作性质的制约,缺乏将个人理论、经验付诸实践的机会和途径。广泛的参与相关行业培训,既不会使得教师脱离其自身角色定位,又必然使得高职教师在培训时,针对授课对象的变化主动转变知识讲授方法,从而能够更多的联系行业实际。合理安排高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对教师个人和行业企业部门都是大有裨益的。高职教师到企业中,能够带来最新最为全面的行业动向信息,从而更加坚实了行业企业今后科学稳健发展的理论基石;同时,行业企业提供的各个挂职岗位都与企业生产管理息息相关,把高职教师放到此类岗位上,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为直观形象的专业训练,更加合理的将自身已经具备的抽象性知识建构与具体化的专业实践相结合,对于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乃至各个新型高职院校学术专业建设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通过关注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动态研究和政策方针来帮助教师参与其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及时将国家与之行业相关的政策方针以及各类有效信息进行积极的消化吸收。同时,高度关注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中的一切优秀、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以此来完善自身的教育方式。这些信息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让教师在第一时间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此同时,这些新信息中也包含了大量详细生动的解释和例证,几方面的结合作用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丰富高职教师的内在素养。

四、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一个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个就是时代的需求,这就迫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一)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内的考核机制。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体制,高职院校属于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但是从当今高职院校的教师考核机制来看,大多数院校仍然停留在按职称、授课情况、学生反馈等综合情况来对其教师进行考评,从而使得教师对于工作出现“倦怠”,积极性不高。结合这种现状,建议相关高职院校将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情况更多的纳入考评机制中,并且加重其在教师考核过程中所占的更大比例及影响,让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建设的教师,不再把这种活动作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仅仅将这一过程当成一种职业“镀金”的行为。

(二)努力尝试建立可行性的校外奖励、激励机制。正如上文所分析的,让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培训、挂职活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如何给参与的教师以相应的奖励,从而更好地激励他们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情。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拥有较为宽松的参与形式。如果能够在相关行业、挂职企业中认真制定一些适当的奖励机制,如合理地将挂职工时与授课课时进行折算;挂职期间参与企业各类评比、竞赛成绩与院校内部评比、评奖活动的相互认定;适当提高挂职教师在企业服务期间的津贴标准;对于教师在企业期间发明专利产品、科研成果进行相应奖励等等。这些校外奖励激励机制的设立,能够更好地促进提升教师参与度,对于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将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的趋势所向。当今时代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教师行业也是一样,要不断的去进行职业教育才能跟得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步伐。当前的形式下,高职院校教师广泛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七

3.教师微笑的妙用。

6.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8.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什么更高。

9.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论师生沟通的技巧)。

11.对教书育人的思考。

12.教师的身教是学生成长的阳光(论教师身教的作用)。

13.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14.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15.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16、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18、“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八

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下面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谈一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在眼下这个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越来越有点让人寒心了。每当看到新闻某某老师亵渎学生是在是太让人们干到寒心。家长有心送孩子去上学却不想羊入虎口。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教育关乎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当前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有所下降,教师自身责任心显得不足。因此,提高学校师德师风十分必要。

教师作为广大学生的启蒙者和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才的引导者,就必须具备好的职业技术道德和搞得素质。在中国这种教育制度里,教师不仅代表学校的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祖国的素质形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职业道德规范认识。要做到爱国守法。热爱祖国,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别,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进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革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以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会激励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己的品德素养。师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美好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以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进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讨”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论述,运用论述,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讨和革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生奋斗。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师德的养成,除了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决定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育引导。要通过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师德师风教育与业务活动相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等不同方式,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自己在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中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自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

教师都理应是社会公德的楷模,然而良好师德师风的保持和提高,光靠教师的自觉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制定一定的规范,从制度约束方面来保证提高师德师风措施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师德师风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行为指南,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师德师风规范,对教师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同时,还应出台一套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中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表彰激励先进模范。

所以我们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职业道德氛围人是在环境中存活的,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形成与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营造有利于高职生职业道德形成的校园环境,必须推进以良好师德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仅要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继续努力,扩大受益幅度,努力减少与其它职业的差距;而且要为学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心,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九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为大家分享了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本文通过检索分析近年来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相关论文,研究总结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与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有关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现状等问题,对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研究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并且针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永恒而新鲜的话题,常谈常新。中国古代的孔子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指引教师道德言行的行为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教师职业道德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先辈的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的元素进行整合与创新。基于此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并且针对建设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守的基本社会规范之一。不同的社会规范反应着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也规定着个体之间不同类型的交往行为,因此其各自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不可相互取代与混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规范本身制定的科学性与使用的适宜性,间接影响着教师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以及师德教育的内容。目前,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各省市的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发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与教师教育活动领域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这些非道德规范区分开来,导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不甚清晰。首先,表现在教师的经济利益与学生的教育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当优先考虑学生的教育利益;其次,政治和道德的范畴和作用方式以及体现的社会关系各不相同,因此不应当从政治的视角要求道德使道德政治化;再次,法律其实界定了人类行为的最低道德底线:在这个行为底线以上的属于人们一般认为的道德问题,在这个底线以下的,就触及到了法律(属于法律范畴,但其实是更严重的道德问题)。所以说不应当将“依法从教”等法律规范写入教师职业道德当中,这样不但磨灭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底线道德上的区别,而且不利于法律规范本身的落实,也会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带来混乱;最后,技术和语言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们不直接具有道德涵义,只是技术和语言的使用关乎道德价值。所以,技术和语言的道德涵义来自于其与社会价值的吻合程度,来自于其与学习类型和内容的适切性,来自于教学情境需要的满足和教师自身特点的表现。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可以直接包含教师活动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规范,但可以在道德与教师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活动的联系中考虑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这些活动的限定。

(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地建设停留在理论道德的说教层面而没有重视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去培养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实际上,只有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才能够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更深层次地领悟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具有积极地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和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然后通过教师地主动建构进而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而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教师职业道德才是理性的、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长久的以及具有发展性的。正如品德的形成过程一样,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主地、主动地建构才能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品德,而不是仅仅通过施教者的道德说教去形成。同时,由于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教师职业道德需求与水平,例如在教师入职前、入职以后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因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不能采取一刀切、大一统的方式。

(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代表了更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格、品行等优秀品质会影响学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人格、品行等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地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借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地建构;也需要学校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外部环境,使教师体验到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多元、激励、认同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将更有助于提高教师重建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求“和”为贵、以邻为善、仁义礼智信等等,具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在教育领域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突出的表现在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身上。孔子作为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表现在师德方面,主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切关怀、体贴备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等。这些师德标准不仅体现了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同时也反应出了一名教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当今的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师典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学校要创设协调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使教师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同时教师也要自觉的将自己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都经历过一个从忽视教师职业道德到例行一般性的德行要求再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19世纪末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还仅仅是一种自发、零星的渗透,还没有被提升到一个自觉专门的领域,也没有成为教师职业自觉发展的需要。到19世纪末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开始出现,直到192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制定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这一规范的实行,将教师职业道德同从往笼统的教师教育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尽管这一规范仍然存有种种不足,并且与专业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但在当时却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紧接着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教师专业化的浪潮。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职业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而1972年英国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更是将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职业专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教师教育开始从职业向专业迈进。美国的国家教育协会于1975年正式颁布《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其中对有关师德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专业化思潮的影响已经有所渗透,使得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在指导思想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将教师专业自主、专业伦理等教师专业特质纳入其中。与职业道德相比教师专业伦理更凸显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从行为规范层面的职业化道德要求,上升为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专业人员的一种伦理考虑。

二、研究结论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和实践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无论是从研究的视角还是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当中基本上停留在教师职业道德这一层面。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末开始已经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等形式将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到了教师专业伦理这一层次。教师专业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在本质上都是指从事教师职业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所应达到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但是两个概念之间还是有差异的,两个概念背后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职业道德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约束层面的职业道德规范,而教师专业伦理体现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关注教师作为特殊专业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专业精神等内在的伦理品质。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做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制度设计时应当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俗话说:“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应当学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先进做法,注重从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进行设计。

(二)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专业性、科学性、人文性和前瞻性。我国各地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是制定的规范缺乏层次感和实用性。例如有的规范将教师不准进娱乐场所,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讲普通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一些内容写进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渗透一定的教育理念,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教师行为约束这一层面,应当上升到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教师也是人,教师也具有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需求和欲望,所以应当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只有教师生活愉快、心情舒畅了,教师才会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当中,教育教学质量在无形当中才能够得到质的提升。所以在规范制定的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科学性。比如在上面提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普通话,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我觉得这些规范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考量。难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普通话吗?有些地方学生、教师的普通话不是很好,刻意的要求说普通话不是强人所难吗?何况有些时候说家乡话、方言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透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认同感。课堂上也没必要都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只有在相应的教学情境当中采用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所以规范制定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把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事项来做。只有教师的待遇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才会随之提升,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良好形象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全社会才能形成一股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具有尊严感和自尊感,才能激发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才能使得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操守,自觉地践行和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

(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追求。自觉的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到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当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和有用之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职责。

参考文献:。

[2]包金玲.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6).。

[3]冯婉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教师教育研究,,(1).。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十

道德应该源自于每个人内心中的那份自愿遵守的规则,它不具有强制性。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具备“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来培养学生完整健康的人格。概括起来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教师所要遵循和坚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十一

为了进一步树立教师良好形象,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规范师德行为,我现向学校、社会郑重承诺: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不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

(2)不参与赌博、酗酒等违反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不健康不文明活动。不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不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不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

(3)不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4)做到先备课再上课,勤批改学生作业;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5)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停课、缺课;上课时间不接听私人电话或做与课堂教学无关之事;不索要收受家长、学生财物。

(6)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事。

(7)不弄虚作假信谣、传谣并网上发帖、跟帖,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8)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心尽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9)严格遵守上级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在贯彻执行上级和学校决策部署上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

xxx。

20xx年xx月xx日。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十二

【论文摘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的外在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会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形式渗透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两个方面来分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业,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所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书育人,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它首先承载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和良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很精辟地诠释了“师范”的含义。“师”与“范”涵盖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也闪耀着教师道德的光辉。其次,教师道德的光辉还体现在乐于奉献的精神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往往把教师的职业比作“红烛”,这句诗饱含着讴歌教师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生命价值,也只有无私的奉献,我们才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的称谓,才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给予我们的信任和爱戴。此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恪守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教师教出的学生是否合格,不仅要看文化知识,还要看思想品德。因为,学生是社会的人,他们要到社会实践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因此,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既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做“人师”就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晓之以理。常言道:读书明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各门课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意识地挖掘和整理,形成系统的教案,将其巧妙、自然地穿插在教学中。“育德”与“育智”能否结合好和出成效,关键是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安排好。要注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吸引学生,避免枯燥乏味;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动静兼备,防止呆板生硬。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把“教知识”与“教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育人的工作渗透每一个环节,使育人的内容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2)动之以情。教师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教师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真正热爱教育工作和他的学生,学生就容易受感动,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并且乐于向教师谈及自己的问题和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不能一味说教,更不能板着面孔训人,否则就会把道理讲虚,把思想搞僵,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点、缺点,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才能激起感情的共鸣,引起思想的共振,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

(3)导之以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性格、品格尚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人生转折的紧要关口,如果引导得好,哪怕是一堂课、一次谈话、一句批语,其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反之,则会把思想搞乱,更甚者会使人产生颓废情绪。所以,对于阅历较浅、思想比较单纯的学生,抢在各种错误思想、消极情绪尚未占领他们头脑之前,加强正面引导,防止出现误导,以打牢思想为基础,增强其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抵御能力,是至关紧要的。

(4)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授渔比送鱼复杂得多,授渔比送鱼有用得多,授渔比送鱼所需的精力要大得多。授渔是向学生交出一把打开知识、科学、真理大门的金钥匙。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专门知识是重要的,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更加重要。要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就必须把这些基本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不断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5)示之以范。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用人格力量培育人格。以灵魂影响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示之以范的是他的品格和品质。首先是“学品”。尊重知识,善于学习,如饥似渴,广见博闻,吸纳众长,不断丰富知识的行囊,充实智慧的宝藏,最后甚至不知老之将至。其次是“师品”。具有人梯精神,让学生从自己的肩膀上出发,向科学的高峰攀登;具有向导精神,不仅在学业上精心点传,而且在德行上细心导航。第三是“人品”。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学品、师品、人品,也就树立了崇高的师表形象,进而成为学生敬仰、效仿的楷模。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不仅要把前人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师只有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去关心、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健康更茁壮的成长。而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仅仅要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要求自己,去衡量自己,更要使其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使其成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学生做好每一件事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

[2]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晓明.评好课与师德行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十三

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各行各业中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下面,我就《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该书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九个方面探计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培育等工作的开展。对于指导每一位高校教师甚至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第一章主要从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内涵、地位;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道”与“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它是作用一名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为教之理”,即我们所说的“为师之道”。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只有有了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效果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要求我们每一教师自觉遵守教育伦理关系,通过努力为自己建构这样的和谐。

“道,所行道也。”本意指道路,但其间又包含了政治意义上的道以及人生意义上的道,可引申为做人的规矩、原则等;而“德者,得也”,可以看得出,只有施行道德者,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教师,也只有有了职业道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从业教师的行业规范,就必将要求我们从把握职业理论关系出发,切实领悟应当遵守哪些行为和道德并使之转化为良好的德性与品行。

第二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是职业分工发展的产物,而随着教师的出现,作为调节和规范其行为的职业道德也随之出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必将也使得它的职业劳动有区别于其他的物征:目的的又重性、对象的特殊性、手段的示范性、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效果的滞后性。这些职业劳动,也必将使教师职业道德有道德人格高尚、道德目的明确、道德行为示范、道德功能多样以及影响深远广泛等特点。

作为高校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重要的是,它也是提高全民族道道素养的手段。它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要求论述了高校教师职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这就要求职业道德必将成为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而且也是教师是否能维持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教师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尊得和爱护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人师表和严以律己的风范以及关心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职业也属于我们的事业,事业也属于我们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即要对自己职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做好自己本质的工作。

第四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基本原则、指导作用三方面来阐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职业具有独特性,也致使高校工作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繁重性、学术研究的自由性、高校教师的示范性和教育效果的较长周期性。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也使得其职业特点有平等对待学生,正确理解权利平等的公平;诚信以及坚持社会集体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

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用职业道德来坚定政治立场,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以及热爱学生,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五章讲述上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指出了高校教师要有知识传授和良好品德塑造的能力,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而且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教无类,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行正度大,心虚气静;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严格遵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以获得学生的敬重。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书水平的重要尺度。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养殖成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不怕艰苦,奋勇前进;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客观事实,平等对待学术活动,以及尊重他人学术成困,相互学习,促进交流。

第七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的基本特点,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高校教师道德评价及其影响说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测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公众性、示范性、限制性及渗透性。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职业道德选择中要注意动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自己。

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把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而放弃了长远利益,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职业的长期发展和个体的完善。

第八章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从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形成和发展,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冲突来表现。

我们选择了教师,就必须实现这种人格的超越,解决教师定位与人格的冲突,加强自我人格的道德修养,在从业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德之自修塑造自我的高尚人格,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身教来实现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最后一章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分别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三方面阐述。教师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坚定的主导性、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针对性、以及高度的自律性;做到“慎独”,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微杜渐,“积善成德”;虚心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加强道德修养意识;勇于实践,不断磨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及积极进取,严肃认真的道德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等学校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十四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我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那里的“榜样”与“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此刻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我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这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向干下去的。

但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我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能够选取爱自我的亲人与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与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与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一样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用心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与职责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职责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样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必须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应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取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应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齐,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这天,网络时代与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这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能够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潜力、独立思考的潜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潜力与创造的本领。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取,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十五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或者绕开它,而是需要正视它们,并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

1、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繁荣使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但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不断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聚集与迁移,造成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增多。在这种环境下,催生了我国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也随之出现了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如何解决两个群体的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

2、对社会群体、个人权益的保护与尊重意识在不断增强过去我们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群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个人权益越来越被重视、推崇,社会、家长与学生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和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

3、教师专业受到社会质疑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质疑,社会普遍认同的专业是医生与律师,而教师是专业的职业吗?许多人心中存有疑惑。似乎每个人都做过学生,都了解教师的职业内容与角色,因此使得教师的专业不再神秘,如同谁都可以当教师,而且一部分教师没有比较完整的知识与理论,也加深了社会对教师专业的质疑。

在新形势下,社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师德标兵,如马克、王颖等等,但每一个师德标兵背后都是一个感人的育人故事与非同寻常的辛苦付出。每一个师德模范,都是乐于奉献,时刻准备把自己的私人时间与知识投入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中,这样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成千上万普通教师的我们是否都能做到,是否都应该做到呢?我们究竟应该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呢?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明确义务道德与超义务道德的含义。“道德义务”是指道德上带有强制性的应尽的责任或要求。超道德的行为指的是超出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而不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比如,一位路人没有给乞丐零钱,他的行为道德上是可允许的,通常只要没有违背行为道德往往都是可允许的,我们一般不会对道德上可允许的行为加以谴责。明确了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能更好地使我们践行教师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的义务道德。

三、作为教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道德地行动。

1、明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义务道德如对工作高度负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等,都是我们教师的义务道德。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未必就能成为一个道德家,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专业实践中按照某种既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去行动。

2、关注教师的行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母诗灏的事件告诉我们,我们不能通过教师的动机或者教师的行动结果来判断教师的行动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只能通过教师的行为来决定教师行为的规范与否。当一个教师的行为出了问题,你的目标、出发点、行动的结果都不能成为你行动合理规范的理由,因为教师的动机、出发点是不可见的,行动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能要求教师自身的行为符合规范。如同俗语说的一个好人,一个高尚的人,不一定都做好事,动机和境界保障不了行为不出错。

3、培养教师在自身专业工作中的道德敏感与判断力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的职业就是与人打交道,我们不能保障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一个比较合理规范的处理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敏感度与判断力,努力处理好日常工作中的事务。师德之所以重要,不只是为了“教书育人”为了学生,而且也是为了教师专业本身,为了教师自身利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和培育国家未来人才的大难题。面对家庭的希望,我们不能退缩;面对国家的要求,我们不能放弃;面对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不能停滞与徘徊。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师德素养,立志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贾霞,陈定军.浅谈新时期如何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3).

[2]胡建军.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与能力分析[j].教育管理与艺术,(1).

[3]覃克利.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j].高教论坛,1995(4).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论文篇十六

1、热爱教育事业,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敬业爱岗;不违法违纪,违反社会公德。

2、尊重学生人格,为每一个学生服务;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以任何形式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

3、尊重家长,密切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不责怪、刺激、伤害家长。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培养;不单纯以学生成绩评价学生。

5、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不利用工作职务谋取私利。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订购学习资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搞有偿家教。

6、团结协作,创新进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按课标要求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做有损集体荣誉或不利团结的事。

7、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愉快接受学校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

8、衣着端庄大方,言行文明健康;不做有损学校和教师形象的事。

以上承诺,保证自觉遵守,如有违犯,愿意按有关规定接受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和处罚。

xxx。

20xx年xx月x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