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通用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8:31:17 |
  • ZTFB |
  • 7页

总结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培养方式,通过总结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具备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准确明了的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5.43+1.47=5-3.28=0.464.6=40.25=。

二、填空题(20分)。

1、3.2481.26的积里有()位小数。

2、非零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是(纯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是()。

3、把3.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4、81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5、当梯形的上底逐渐缩小到一点时,梯形就转化成();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转化成()。

6、比x的5倍多8的数是(6除以x的商减去8的差是()。

7、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

8、在(24-3x)6中,x等于()时,结果是0;等于()时,结果是1。

9、0.8分=()秒4.26公顷=()公顷()平方米。

10、比a的4倍少5的数是()。

11、325=()。

1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三、判断题(5分)。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是上底、下底和高。()。

3、4+a=4a()。

4、38x-4=0是方程。()。

5、x2=2x()。

四、选择题(5分)。

1、13的商是()。

a、纯循环小学b、混循环小数c、无限不循环小数。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比,()。

a、平行四边形大b、长方形大c、相等。

3、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

4、一个数除以一个带小数,所得的商一定()这个数。

a、大于b、等于c、小于。

5、3.995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a、4.0b、4.00c、3.99。

五、列竖式计算,并验算后两个(10分)。

5.7785.4=8.023.5=1.50.25=28.565.1=。

六、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5分)。

8.610.15.6(12.5-8.50.85)。

1.84[(28.02+11.98)(62.8-62.3)]。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二

一、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约6300考生,100分以上98人,94分以上498人,89分以上1418人,不及格多达800余人,约占14.8%;分为108分,均分81.1分。

二、试题分析。

本份试题仍沿袭三大板块,考查全面,试题涉及。

诗词。

默写、拼音、汉字考查、修改病句、名著阅读、新闻知识、字词释义、朗读节奏划分、翻译句子、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文体相关知识等等。同时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时代性。

但试题中有个别试题及答案值得商榷。一是“积累运用”部分的“古诗默写”题,有两句问法不确切,如《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矛盾心理的句子,既可以是答案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也可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凄凉与怨愤的句子,既可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也可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二是参考答案制定不够准确。如“积累运用”中第4小题的加新闻标题,准确的答案应该是“女飞行员将首次亮相国庆”。

三、试卷分析。

(一)积累运用:

一是古诗默写出错较多,考生理解能力不强。二是错别字较多,基础知识不扎实。错误较多的是“抑扬顿挫”。还有病句修改,三成考生找不出病句。三是语言概括能力不足,加新闻标题题,近半数以上考生抓不住关键信息,概括不全面、不准确。

(二)阅读理解。

1.文言文阅读。

出错较多的有:第6小题考生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译不够准确。第8小题中“评价作者”,对欧阳修的理解与文章主题混为一谈,不够全面。

2.说明文阅读。

出错较多的有:第9小题考生对说明文文体知识掌握问题较大,缺乏最基本的知识基础。第10小题考生阅读习惯不到位,从文中找不到关键信息。第12小题说明方法术语不够准确,作用由于概括性强,许多考生答不到点子上,抓不住中心句。同时,答题语言不够规范,答得过于简单。

3.议论文阅读。

出错较多的有:第14小题考生对作用概括不全面,只答结构上的作用,而没有答出内容上的作用。第15小题概括中心论点时,不是用完整的一句话,而是用标题,而标题是短语,概括不全面。第17小题考生对作者的思路把握不准确、论证过程概括不全面。

4.记叙文阅读。

出错较多的有:第19小题考生由于不了解侧面描写,有近三成考生找不出句子。第22小题考生要么只是结合文章主题写,没有自己观点和语言,要么撇开文章自己胡编乱造,失分严重。

(三)。

作文。

选择半命题作文“这也是爱”的考生较多多,基本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但多数考生写作情况不尽人意,视角窄,内容空,无病呻吟,主题含糊,甚至瞎命题,编瞎话,再加之书写潦草,得分差别较大。

四、教学建议。

1.抓好学生的书写习惯。小学阶段在此方面抓得很到位、很有效。老师不仅要在习字时间进行必要的巩固训练,更要在平时强调、要求,抓出成效。

忌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对于易错的词句,老师一定要加以强调,反复落实。

3.要广阅读,多积累。学生每天应不少于半小时的阅读、积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靠讲或只凭练都是不行的,在进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文本,注重对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要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试题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辅导。还要进行必要的正确与错误答案的比较、分析,找出答题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学生避免重蹈覆辙,引以为戒。要努力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阅读和解题的有力武器,切实提高语文阅读和解题的能力。

4.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利用学生中的范文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让学生通过。

日记。

随笔等写作练习,在多看多练多比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们关键要在重视指导讲评(批改)坚持上下功夫。

5.加强考生答题技巧的训练。平时训练试题不在多,而在有效。关键要加强考生答题技巧的训练,规范答题。

一、试题评价:。

本次考试紧扣课标,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试题难易度适中,能切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测试,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次测试共120分,120分钟,其中知识基础分占19分,文言文阅读15分,现代文阅读38分,写作占50分。总体上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阅读能力比较差,写作水平不够高,书写出乱,测试的优秀率达30%左右,及格率达80%左右。不太令人满意。

二、考试情况分析。

试卷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部分,涉及汉字拼音、字形、病句的修改、古诗文默写、名著几个方面。进入九年级以来,太多的教学时间用在了古诗文的学习掌握,对于生字词的积累未用太多时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教学中的失误;在语法病句修改方面平时讲解到位,但训练极少,致使学生未能真正,丢分较多;从古诗文的默写来看,直接添上下句的能不丢分,但稍有些转弯、需动脑筋的就无从下手;对于名著自以为都给学生讲到了,但从答题失分看,学生当时的听课效率实在不高,只有60%的学生得满分,还应注意以后的教学做到精讲、重点突出。

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分值13分,考查的是课内篇目--《唐雎不辱使命》。学生对它应不陌生:字词解释、解释句子、内容理解,拓展链接。题型没有变化,学生失分应该不会很多,但从评卷结果来看,仍有失分情况。给我触动最深的古文翻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饵。"居然连许多好学生都丢分,学生根本没有形成记忆,说明讲课效果不理想。作为教师,对这部分的教学更应细化了,一定要学生确实掌握,力争拿满分。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中,议论文得分率不高,由于平时训练较少,还未能使学生掌握答题技巧,不会运用说明文语言来回答问题,如第12、13题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及回答"主要"一词的效果不会采用说明文来说,也未能紧密结合那句话来分析。

议论文《敬业乐业》,学生在回答文章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时,未能明确什么是论题,什么是论点,因为一个词的错误使用丢分。16题补写过渡性句子时做不到承上启下,17题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知什么样的论据符合要求,做不到事实典型确凿,选取。

名人名言。

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

(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

(4)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

(5)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四、教学建议、措施:。

1.认真钻研,处理好教材与资料的关系。要认真研究《中考指要》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重视学法、考法研究。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资料。

2.立足课堂,边讲边练。复习时学生作业较多,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精讲多练,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变换形式,不断提升。加强复习方法的研究,注意一轮复习与二轮复习的区别,即使复习同一内容也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不断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二。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这是教研员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xx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那一刻,我们笑了”“那一刻,我们沉默了”“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三

一、化简。

24/72=39/65=45/100=。

48/112=18/75=78/91=。

二、竖式计算。

309×75720×34。

680×40396×27。

4.31-2.870.95+6.36。

8.52-6.74.02-1.59。

三、简便计算。

36×12575×99+75。

101×76248×101-248。

58×99123×18-123×3+85×123。

四、基础题。

五、提高题。

2、张鹏期末考试中,数学、外语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语文的平均成绩是96分,语文、外语的平均成绩是98分,请分别计算出他的各科成绩。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四

一、填一填。

1、1米=()厘米。

1米40厘米=()厘米。

一条裤子长1()。

铅笔长约16()。

2、37与24的和是(),差是()。

3、7+7+7+7的和是(),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4、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相差()。

5、一个角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

6、8的5倍是(),列出算式是(),计算用的口诀是()。

7、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

8、线段有()个端点,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9、括号里能填几:()×850。

二、选一选。

1、9+9+9+5改成成乘法算式是()。

a、9×3+5。

b、9+3×5。

c、9+5×3。

2、54厘米-19厘米()22米。

a、

b、

c、=。

3、小明手里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如果左手拿着数学,那么右手()。

a、拿着数学书。

b、拿着语文书。

c、没有拿着书。

4、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三只青蛙()条腿。

a、3。

b、6。

c、12。

三、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9=8×8=28+4=2×2=7×4=。

2、用竖式计算。

3、在()里填上、或=。

6×3()3+3+375()55+27×6+7()7×7。

4×9()9×47×9()169×9()9+9。

四、应用题。

2、果园里有苹果树6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桔子树比苹果多17棵。

(1)梨树有多少棵?

(2)桔子树有多少棵?

五、附加题。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五

1.d.2.b.3.a.4.a.5.c.6.d.7.d.8.b.9.c10.a.11.d.

12.d.13.c.14.d.15.d.16.c.17.b.18.b.19.a.20.c.

二、请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3分)。

21.(8分)。

表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道理(2分)。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分);从效率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分);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2分)。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2.(8分)。

(1)这以倡议是号召在经济发展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走这一道路的途径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分)。

(2)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动的方法一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分),二是对个人而言,要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2分)。

23.(8分)。

这位年轻人的行为是不对的(2分)。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继承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是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自己的行为,破坏了社会风气的行为,是需要批评和谴责的行为,也是必须改正的行为。(6分)(注:分析过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但需要回答三点以上)。

24.(9分)。

(1)小康水平就是指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分)。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分)。

三、请你分析说明(共13分)。

25.(13分)。

(1)这三种观点都不正确,都是片面的(1分)。我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2分)。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2分)。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分)。

(3)青少年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也利于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履行公民的义务。(2分)。

青少年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有利于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利于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利于更好的融入和投身社会。(2分)。

注:学生回答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四、请你探究与实践(共14分)。

26.(14分)。

(1)合理选择,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已经实现的可能性。(4分)。

(2)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存在的,这是正常的(1分)。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分)。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1分);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1分)。所以我们要给自己适度加压,不可压力过大(1分)。

如果压力过大,我们要想方设法缓解这种压力,缓解的方法有:明确学习的意义(1分),培养学习的兴趣(1分)。

(3)克服考虑考试焦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1分),其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待(1分),最后还要增强自身的实力(1分)。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六

本周的感觉真的很累。由于元旦放假,一连上了七天的课,备课、上课、赶课,太紧张了。也不知道学生学得怎样,无奈,九年级的语文课确实太紧了,还有两周就期末考试了,而新课还有那么多没有上,如何是好?于是不断地备课,尽量自己把课备得充分,让学生用的时间少一些,尽管如此,学生却感觉不到,依然没有紧张感,照样不去预习,课照样上不动。真的是急不得,气不得,还得耐着性子去慢慢来,否则,也没有什么效果。

本周的累还表现在迎接县教学督导上,准备材料,打扫卫生,由此,晚睡早起,于是感冒了,没法,任务还在等着去做,所以只好带病工作了。忍着头疼,发着高烧,坚持工作。

看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起床比较早,学习比较自觉,大部分学生知道学习了,作为班主任,尽管自己累了些,我也感到了欣慰。实实在在的'说,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真的是用心良苦,早起看着学生学习,直到晚上学生睡觉,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就是对自己的孩子,又如何呢?却是基本上不管不问,真的枉为人父!哎,为了什么?也许是自己的职责吧。

希望学生在期末考出好的成绩,但愿学生能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吧。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七

五年级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运用(共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5分)

1.擞羞涩瞪姹嫣

2.咀嚼寂寞

二、用“雅”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不能重复。(每题1分,共3分)

1.雅观2.幽雅3.优雅

三、在下面的空白处按要求或情境填写合适的内容。(每空1分,7分)

1.一言不发2.红楼梦王熙凤(“凤辣子”)3.程门立雪

4.拜见就,于是

5.忠言逆耳利于行

四、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5分)

1.生死之交2.巧用天时3.说变就变4.无(吴)用5.小菜一碟

五、先将《清平乐村居》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10分)

1.溪上青青草锄豆西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b

3.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4.无赖顽皮、淘气

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6.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宁静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仔细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按要求填空。(10分)

1.收信人收信人寄信人2.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天连碧水水连天4.入木三分5.君子以自强不息

6.烽火戏诸侯7.《三国演义》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让我们漫步在课文乐园里,呼吸别样的新鲜空气。(每空1分,共10分)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史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体识大局(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这篇,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积累运用”部分:

1、字、词

本次测试对单纯字词的考核,是考学生记忆词语的,难度不大,因为平时复习较透,学生记得牢固,都能够准确地写出来。

2、句子

其中包括了对句子的抄写、关联词语的选择以及平时句子积累的运用。翻看学生的试卷,发现他们答题的时候,都能做到卷面整洁、美观,字迹端正,这点非常让人欣慰。在选择关联词的时候,学生也基本上回答比较好。在“把句子补充完整”一题中,所考核的是学生对于平时句子积累的运用,比如歇后语、名句等。这样,就加强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丰厚了语文知识积累,把语文学习和知识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只是在让学生用幽默、富有情趣或发人深省的语言来改写“请勿浪费粮食”一题时,一部分学生回答得并不理想。

3、段、篇

考核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对于文章名篇名段的掌握情况,以及与文章有关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判断题回答得不错,个别回答错误的,是因为马虎,没看清句子的意思。填空题,展示的是对名篇名段的积累以及本册人物形象的体会。学生的回答也是比较不错的。

二、“阅读理解”部分:

包含了2个课内选段和1个课外选段。《晏子使楚》选段侧重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体会,学生写得不错,但是在填写标点符号的时候,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歇后语的填写中“搬起石头——”小部分学生写不出来,应该是平时的积累不够。对比片段《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彩色的.非洲》,问题:我发现这两个片段都写出了?我还发现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第一个问题还好些,第二个问题就显得有些难度,学生的回答也逊色多了。课外阅读《藏羚羊的跪拜》,呼唤的是人性和关爱。对于句子“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的理解,回答应该是多元化的,精彩纷呈的,但是学生的回答没有期待中的精彩。

三、“习作表达”部分:

这是一个话题作文,如果不认真审题,容易偏题甚至跑题。有几个学生的习作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而出现了偏题或跑题。初一看题目:以“朋友”为话题,有的学生就匆匆握笔,信心满满地开始写了。然而,关键的要求“写一写你们之间的友情”,有个别学生却视而不见,真是纠结。其他同学基本上符合要求,但词句不够优美,这和平时缺乏好词好句的积累以及和平时看作文书欠少都有关。

分析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针对本次测试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做如下方面的改进:

1、新课程背景下依旧要加强语文知识基础的训练。每单元的重点生字和读读写写的词的巩固和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基础任务,句、段、篇等基础阅读、写作兴趣的培养和遣词造句等基本作文能力的培养,它们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前提,应该扎实打好这个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课外学生要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与扩展练习。

3、抓好中下学生的学习辅导和提升工作,积极做好后进生的学习引领,重视发掘其闪光点,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减小落后面,缩小层次间的差距。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学习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并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八

(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时间过的真快!升入中学已一学期了,新课程与你一起成长,相信你又掌握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变得更加聪明了,更加懂得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场,仔细思考,认真作答,相信成功将属于你――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精心选一选,一锤定音(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将正确选项填入下面的答题卡中)。

1、据统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0067000000000元,仍比上年增长9.0%。30067000000000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九

半学期的紧张学习生活已经落下了帷幕,我们也迎来了期中考试,但无论考得是好还是不好,都要对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做出一个总结。

语文总体来讲考得很差,很不理想。主要是这几个原因:

第一就是平时上课光顾着记笔记了,并没有完全参入到课堂里,所以学起来不仅吃力、还没有什么效果。今后上课多举手回答问题,顺着老师问题的思路走,笔记可以下课补记,只要这一课听明白了,也就掌握了。

第二就是巩固练习不够,平时学完之后,做完练习,这一课就算过去了。之后并没有进行温习什么的。只是快考试的时候再看一看。上面许多的重点也都忘记了。以后多温习温习,学完后把重点、主题思想再看一遍。深刻的记在脑中。

第三就是复习时没有抓住重点。每次考试时复习都是大致的'看一看主题思想,并没有把某些句子、词语之类的理解赏析透彻。连每课的作者简介也一定要记住。这次考试就是作者没写出来。再考试复习时一定要抓住讲学稿上的重点进行复习,再对照着点击的错题温习一遍,效果就会好得多。

课没有积极参与课堂,对于每一个问题没有仔细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跃,掌握的知识不具体、不全面,不会举一反三,思考问题所需时间很长,导致作文时间不充裕。做的练习很少,做题的经验较少。

再者,便是课外书的阅读,阅读量过少,导致写作文没有素材,词汇的积累也很少,语言没有逻辑性,文章显得十分杂乱,苍白无力。对历史与人文的理解也很少,对许多文章包括诗词都不能理解,导致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失分不少,阅读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后,则是我最大的弱点:粗心。总是“大意失荆州”,做题马马虎虎,没有审清题意便盲目做题,不知是语文,所有的科目都是这样,做完试卷后没有仔细检查,导致犯了许多不该错的失误,正确率较低。以后做题一定要仔细,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不去在意,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应该来讲这次的卷子并没有太多的难题,只是做题目时太马虎,太虚心,而且基本上都是半错,也就是问题没有回答完整,总是差那一点,所以以后回答问题要完整,看题要仔细。

通过了对本次语文考试的总结,我了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了,自己的水平还差得很远,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例文二】。

期末考试已结束。真担心自己万一没考好怎么办。回想上次期中考试数学第一次考了一百分,那时真高兴啊。但愿这回也是“一根筷子两罐蜂蜜”。

考试前,我首先要把握好我的情绪,要轻松点,别太紧张。另外每天知识的积累要活学活用,考试才不会很糟糕。特别是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时间不够用。

(1)回答其他题目用了过多的时间,写作文时时间紧张了,这时使用轮廓作文法,把文章大致雏形写出来。有好的起始段,中间写大略意思,最后加点题结束句,使前后照应。这样可以取得一线生机。

(2)作文没写完,时间则不多了,这时别发挥了,迅速过渡到结尾,简短结束,前后照应,作文还会夺得几分。

2、作文跑题了。

写了一大部分,却发现跑了十万八千里,而时间又不许做大手术,要立刻亡羊补牢,改写简短的开头,紧扣题旨,在删去个别跑题材料。结尾最好能画龙点睛。

3、字数没达到要求。

(1)用排比式抒情句。

(2)活学活用知识,使用诗句或歌词。

(3)复述所给材料,拔高主题。

4、考试还要保持卷面整洁,否则会扣分的。

但愿我满足了考试的要求。在此祝愿所有学生考出好成绩。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十

李腾。

本次期末试题分四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解答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总计40分,考查的基本上都属于基础性知识。第二部分填空题,总计33分,没有出现挑战性题目。第三部分实验与探究,总计22分。27题为基础知识,28题和29题比较有难度。第四部分计算题为基础知识。统观全题,考测全面,难度适中,有层次、有梯度,能够检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

2.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3.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5.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二、对策与办法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此次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5.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条件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应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十一

27÷9=32÷4=5÷5=3÷1=2×8-9=。

1.20÷5=4读作20除5等于4。()。

2.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3.6个4和4个6都可以用乘法算式4×6表示。()。

4.2×5和5×2都读作5乘2。()。

1.8+8+8+8=()写成乘法算式是(),表示有()个。

()相加是(),也可以说成是()的()倍是()。

2.27角=()元()角1米45厘米=()厘米。

3.一个星期有()天.4个星期有()天。

4.从21,8,2,7,4,3中选一些数,组成两道乘法算式。

()×()=()()×()=()。

5.找规律,填一填。81,72,63,(),()。

6.补充口诀。()八十一六七()。

7.4个人有()只手,一共有()根手指。

8.一只青蛙有4条腿,9只青蛙有()条腿。

9.有16个苹果,4个一盘,可以装()盘。

10.有56个同学,平均分成8排,每排有()个同学。

1、笔算下面各题。(15分)。

2、列式计算。(9分)。

(1)、3个6连加是多少?(2)、60比53多多少?

(3)、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多少?

3、看图列式计算。(9分)。

(1)、月份(2)、

1、

2、

()×()○()=()(辆)。

3、

运动鞋比台灯便宜多少钱?

38元51元。

4、

(1)买2个乒乓球拍要多少钱?

(2)买4羽毛球拍和一个篮球要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

列式:

1.住20人够吗。

2.、摆一摆。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两位数,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十二

现对此次统考总结如下: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个别学生存在着做题不认真、生字词语掌握不牢固现象,对于课内阅读阅读理解部分,则存在着做题不严谨,画线不完整,做题马虎等问题;而课外阅读,则是对文章理解不够透彻,思考不深入,从而导致失分现象严重;口语交际则是表达不够完善,不够完整,或是审题不认真,做题马虎;作文部分个别学生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写,导致跑题,失分现象严重。以后要多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1、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生字写规范。

(1)作业书写工整(2)课前预习(3)错题及时订正(4)做题认真的习惯。

2、学过知识要多练。

3、写话、习作方面不但要会说,还要会写。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认真备课、备学生、备家长。根据学科特点和班级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和有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在开家长会时,给家长提前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练习要求,让家长对课本有所了解,能够在家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及有侧重的辅导,减少家长的教育压力。

1、平时强化基础知识,严抓学习习惯。对于语文教学中的书写,要求较严。一二年级(上学期)均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析字形,分享记忆窍门,口头组词,增加词汇积累。并且相应的在作业练习中鼓励搜集并记忆四字词语,增加积累,在课堂上讲给同学听。书写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干净整洁、美观大方,配合学校积极筹备写字比赛,平时也会把班级里作业一贯写的认真整洁的作业于后黑板展览,鼓励其他学生学习。

2、写作练习循序渐进,教师参与,提高写作兴趣。每天作业一句话,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词写一句话,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加强遣词造句能力,为三年级的作文打下基础。从二年级起,每周写一篇短文。认真批改,并附上自己看法,积极与学生沟通并分享心得,引起共鸣。利用周会时间,把挑出来的文章或片段,较好的加以朗读,声情并茂,力求感染学生,让其产生模仿兴趣,进而认真对待每周一文。

3、阅读练习从日常抓起。从一年级起,便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故事连续剧”,集中听讲注意力,锻炼其分析能力,并在无形中提高学生能够的阅读兴趣和资助识字能力。一些孩子往往处于对未完的故事的好奇,主动去购买书籍阅读,无形中阅读得到逐步提高。

4、学科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语文课中一些文章是歌曲,便采用与音乐课结合,唱一唱,丰富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互动。而在古诗和部分课文的学习中,则多采用简笔画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学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或是美术课上完成手工后,把过程写进每周一文中,充分利用每次体验。

5、学困生的单独辅导。班里有个学生,家长忙于生意,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导致学习状态越来越差,到后来就不写作业了。当了解了这样的情况,便让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到我办公室,把他当天学的内容巩固一下,并在校完成家庭作业再回家。他的成绩也在逐渐提高。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十三

紧张而又忙碌的试卷批阅工作结束了,结合试卷特点及学生的得分情况我简单地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情况总结一下:

一、整体情况。

试卷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试卷总体感觉不难,但是从学生角度反应出试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要求学生能够排除干扰因素,并且注意知识细节。

二、学生的得分情况。

本次学生110人参考,平均分61.05,优秀率是9.09%及格率是41.82%,学困率22.73%基础知识题;试卷要求所有的考点都不是孤立地考语法知识,而是将他们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学生必须看懂题干的全部内容以后,经过思考方能选出正确答案,整体并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分析的不到位,总是缺少一个因素,不能准确无误的找出习题的突破口,从而获得正确答案。如第26小题:学生错误较多,不能讲leave和forget的用法分辨清楚。第28题学生被动语态掌握的不好,经常出现错误,一些中下层学生失分多集中在语法方面。交际英语题;完型填空;大部分学生比平常测试的成绩要好,一些上层学生得分较高,其中原因一是短文所描述的内容是谈的较多的保护动物的,学生对这方面了解较多。阅读理解;短文ab和c内容较为简单,所选的答题大体都能一目了然,选词填空;题目不是太难,语篇内容也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得分还可以。书面表达;大作文学生写的不是很顺利,得分情况不是很乐观,好学生11-12分,一般学生9-10分,甚至有很多学生一点也没写,学生很多以汉语的思路来写作,句子搭配不当,成分混乱,以至不能正确表达意思,从中反映了学生句子结构还不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弱,语法错误多的缺点。

三、对今后的教学启示。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优秀率偏低,尖子生还没有发挥水平;低分较多,两极分化的距离还没有缩少。通过整体的分析,反映了学生在复习中,基本上能领会课堂的要点要求,一些知识点在堂上反复出现的,掌握得较牢固,但是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与课后的练习有关,说明了部分学生对课后的练习作业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而且,解题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重课后作业的检查,及时的批阅分析,让学生第一时间找出错误的原因,同时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备冲刺中考。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十四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20xx年秋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万州区教科所统一命制,考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文基础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本试卷共分四个版块,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

二、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基础知识较差,特别是拼音可以说是学生的一大弱点。

2、综合性学习得分也不高。学生概括不完整且写“颁奖词”写得平淡无味,语言贫乏。

3、古诗文积累也完成得不是很好,学生没有认真去背。

(二)文言文阅读。

大多数同学得分较高。

(三)现代文阅读。

第13——17题是选自课内鲁迅先生的《故乡》,虽然讲过可学生记忆不是很深刻所以失分较多,第18——24题选自课外,前面几道词语句子分析一般能答到点子上,也有不少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对题意理解往往不到位,体会比较肤浅,答不出题目的关键,因而导致学生得分不高。

(四)作文。

从考试情况看: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好的文章观点鲜明,言辞流畅、精彩、严谨,旁征博引读书必定很多,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还有的学生作文,尽管联想、想象丰富多采,可就是缺乏真情实感,多有虚构、编写和引用成分难见中学生原汁原味的生活状貌和感受,结果削弱了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同时也有不少学生似乎在考前死背一些范文,作文中雷同的、模仿的层出不穷。这种作文得分也较低。同时,卷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因而一定要加强练字。因为,一笔好字不但对学生作文的得分而且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品德也有很大益处。

三、

1、转变观念,指导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语文知识。

老师们普遍认为语文知识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仍是十分必要的,中是要把握好一个“度”,不是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严密一知识体系,关键是要找准知识教学的突破口,找准课堂知识教学与中考知识考查的结合点,注重源于学生的语文知识资源,注重生活中语文知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学生对语言现象和敏锐的洞察力、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2、加强学习指导,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就要着眼于学生的以、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底子。语文学习习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行为习惯:如认真书写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诵读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这皯行为习惯贵在坚持,坚持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思维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推敲感悟语言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重在引导培育,培育学生思维习惯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良好思维品毛质的过程。只有养成了这两种习惯才能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的学习,语文教学才会达到“不待教师教,学生自能学”的境界。

3、遵循阅读的规律,避免纯技术性的操练。

4、立足学生的真情体验,搞好当前作文教学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呈现出新的作文取向——“生活作文”、“个性作文”,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十五

一、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

全卷共分四部分,24小题,共100分.其中选择题8小题,占24分;填空题9小题,占20分;实验探究题6小题,占31分;综合题3小题,占25分。

2、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2)重视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实验结论概括能力的考查;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的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从成绩来看优秀率和平均分偏低,由此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我们知道处于优秀线和及格线之间的学生提升最有潜力;处于及格线以下的学生是下阶段教学的关键和难点。各位物理老师在摸清学生分布状况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力求在教学中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重点和方向。例如:(1)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不过关,识别电路能力较差,应在实验题方面增加练习。

(2)运用物理语言叙述实验结论的能力较差。

(3)阅读能力欠缺,抓不住题目的重点,曲解了题目的意思。

1、选择题错误较多的题是:3、5、6。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比如电功率的理解;电路的设计;电功率的计算应用;欧姆定律应用的考查。

2、填空题错误较多的题是:11、12、13、15。出现的错误主要原因是:16题第一个空题正确率太低,充分说明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14题,学生没有按照简答题的答法来回答本问题,尤其是没有控制变量。

3、实验探究题20题特别是(3)、(4)出现的错误较多,21题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还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设计,同时更领略不到出题者的意图。21题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选择上,以及实际功率的求解,学生的计算性错误。

4、综合体共4小题,部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步骤不合理,公式、单位不正确,一联系到实际就不知所措。但一半同学做的就较好。

三、补救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测量与读数、等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这些问题,不是学生智力所不能及的,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

2、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辨别不同事物的异同,养成观察和发现问题的习惯;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所以多数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被动接受多,学生积极思维活动少。长此以来,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缺乏积极思维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差。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逐步改变那种能听懂,不会自己分析问题的状况。

4、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率。实验是物理的基础,实验课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课教学的组织和指导,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通过实验课的动手动脑学习,提高实验技能和学习素养,达到实验目的。

总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只要变化,就出现问题。实验题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知道意思,但答题时,准确性差,书本知识只要联系实际生活的实例,就出现了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使出现的题目多变、多做实验、多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成绩有一个新的飞跃。

2017.07.16。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十六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五()四十()十六。

七()五十六一六()()二十四。

2、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读作:

()乘()等于(),口诀()。

3、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一块黑板大约长4()。小丽的身高约112()。

4、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5+9-7+217+7+7。

5、在里填上“”“”或“=”。(3分)。

35+6422×6124米400米。

6、1米-30厘米=()厘米。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分)。

×6=42×5=4040+=48。

8、右图中有()条线段,有()个角,

其中有()个直角。

9、在里填上“+”“-”或“×”。(3分)。

42=6408=3267=42。

10、他们看到的是什么?请连一连。(3分)。

1、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2、画一个直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