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通用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7:55:19 |
  • ZTFB |
  • 9页

总结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并改进的有效途径。总结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不同类型的作文,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一

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其整合目标,应是在龙舟文化的主题形象指导下进行资源的联合开发,做到主题突出、彰显特色。

艺术体育旅游产品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处于不同时代,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但能优势互补、互为依托,服从于龙舟文化、龙舟精神这个主题的旅游资源进行多元整合,以减少竞争加强合作,提升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促进汨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二、整合原则。

(一)突出独特性原则。

“特色”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一个地区旅游开发发展的生命线。

龙舟竞渡在我国江南水乡是比较普遍的,汨罗的龙舟文化旅游资源要在群芳中脱颖而出的话,还得在“特色”二字上下功夫。

要突出汨罗龙舟文化资源的“源”与“原”的特色,强调其千年之“源”与“原”汁“原”味,把龙舟文化打造成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而,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在开发中,突出汨罗地方特色,树立精品意识,多层次、多角度、多色彩地生动形象地展示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内涵。

(二)突出主题形象原则。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档次的提高,主题旅游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无主题旅游。

那种把彼此毫无联系的几个景点强行纠结在一起,让游客在互不相干的景区之间来回奔波的旅游项目,已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摒弃。

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旅游开发更要注意突出文化主题。

主题是一个旅游区的生命,没有主题的旅游区,游客看了之后就不会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同样要突出“龙舟文化”的这一主题形象,那么区域内旅游资源就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整合,以打造龙舟文化旅游形象品牌。

推进旅游资源整合进程,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和线路,同时还要充分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在海内外市场上树立龙舟文化独具魅力的旅游形象。

(三)强调文化内涵。

文化是当今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开发注重的是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在旅游资源规划整合的过程中要做好“文化”文章。

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渊源、历史变迁、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民情、遗迹遗址、节庆活动、文物特产、名人轶事等资料是龙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首要工作。

因而,设计活动项目既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避免迎合部分游客心理而落入低级俗套,又要使人们易于乐于接受并参与体验。

(四)以市场为导向。

开发文化旅游关键是要引导不同文化群体从不同角度欣赏旅游文化,绝不是鼓励“孤芳自赏”,而要善于吸引人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得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综合效益。

规划时要充分调查市场需求,选择目标市场,开发出受市场欢迎、适销对路的龙舟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是越来越受到旅游者欢迎的一种旅游形式,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汨罗文化旅游资源这一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形式,必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民族或地域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珍贵,一旦破坏,便不可能再恢复。

因而,要注意保存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汨罗龙舟文化旅游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因子,是“楚文化”的活化石。

汨罗旅游管理部门成立时间较晚,管理理念落后,一度忽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缮。

今后要改变被动的政府保护,通过主动的经营性保护,改善经费拮据等问题,达到以发展促保护;改变以往静态的维持保护,通过形式多样的动态的风情繁衍,以活化促传承。

旅游管理部门应大力提高管理水平,把握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度,既不能无所作为,使一些无形文化旅游资源面临快速枯萎的现状,也不能过度地商业开发,否则使文化变味,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

要在全面保护龙舟文化区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的前提下,精心整合,开发和保护并重,实现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杨罗生.竞渡本招屈考―兼论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其文化意义[j].云梦学刊,2006,27(6):48~52.

[2]刘石林.汨罗江畔屈子祠[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二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3、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4、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5、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7、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8、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9、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10、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1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1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

14、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6、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17、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18、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1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20、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22、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4、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5、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6、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7、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8、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9、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0、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33、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34、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5、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37、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8、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9、积极吸收各国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1、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42、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4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44、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45、坚持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根本,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46、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47、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49、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三

旅游现象在今天已是深入人心并为普通大众触手可及的东西,因此,我们实有必要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旅游现象的规律性运动有切实的把握。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在历史上可能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然而把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还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并且这种研究一直主要地还是限于对旅游世界进行的某种直观的描述。

旅游的本质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从作为内核的审美与愉悦的规定,到它所展示的一般属性,直到其外部可见的特征,甚至由这些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旅游行为特点,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因此,我们只能在一个高度整合的框架下才能认识旅游的全貌。旅游的本质与特征也会为旅游行为的倾向性的表现规范出一个适宜的阈值。旅游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由旅游的目的决定的,当然这种目的最终会反映到整个旅游过程中,这同时也使我们得以通过旅游的外部特征反观其本质的规定。旅游的特征是使旅游与其他具有相同目的的行为相区别的根本标准,它们使旅游成其为旅游。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是由旅游的特征决定的,或者说,旅游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孕育旅游行为特征的温床。

二、旅游的本质规定。

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旅游具有审美属性。

叶朗在1988年1月20日的《中国旅游报》上曾撰文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虽语焉不详,但谈吐率直,令人警醒。而在沈祖祥看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复合体”,“旅游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个内容”。冯乃康先生则更加明确地认为:“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因此,“旅游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生活是通过美感享受而获得的。因此,旅游又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王柯平也认为:“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而俞孔坚则指出,“观光旅游是景观信息的探索和景观知觉过程,是一种景观审美活动”。

从旅游发生和运行过程上看,由于审美和自娱是旅游的内核,因此,旅游就表现为一种个人行为,并且是在个人的意愿、志趣支配下受个人支付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影响而发生的行为,不管是以散客或组团的形式旅游,均是如此。这种目的性行为,是旅游主体在审美意识的支配下与客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并以审美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旅游的主客体各自都不是旅游,但构成旅游发生的条件。另外,在旅游审美过程中可以看到它与艺术审美的区别,在于二者在不同的水平上,并产生不同的社会意义。旅游审美终止于自我水平,其审美认识不以任何形式外化于他人,而艺术审美创作则以成果形式外化于他人。

三、旅游的基本属性。

(一)旅游的消费属性。

旅游消耗着旅游者以往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如仅限于个人的流连山水,陶醉于大自然(而非人化)的美的恩赐,他也是在消磨本可以用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时间。所以,旅游无疑是消费行为,不是生产行为。

然而,旅游消费有大不同于日常消费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重视精神内容、追求审美体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日常生活消费的畸变,而这些均决定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以及旅游所具有的外部特征。

(二)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所具有的休闲属性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旅游的目的表现为借助各种可以娱情悦性的活动达到审美体验,在旅游的全过程中,总是自然天赋的随意性和畅神自娱的目的性占居着主导地位,表现出与一切休闲行为的一致的品性。

2、旅游是发生于自由时间的行为。是一种休闲方式,但与其他休闲方式相比,旅游在使用自由时间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要求用于旅游的自由时间的相对完整性。

(三)旅游的社会属性。

旅游的社会属性的存在不仅因为审美意识作为旅游的前提条件而社会性地存在,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旅游需求还表现为受时代的强烈社会影响所具有的特征。例如,“中国古代的旅游就好像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折光镜,在这面镜子里,或隐或显地反映出时代文化的影子,或强或弱地袒露着中国文化的灵魂。先秦的朦胧,魏晋的颓废,隋唐的高昂,明清的恬静”,以至于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追逐3s和今天普遍倡导的生态旅游,无不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在旅游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四)旅游的特征。

旅游的两个突出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

(1)旅游的异地性特征是指旅游活动的发生要以行为主体的空间移动为前提。

(2)旅游的暂时性特征是指旅游仅是发生在旅游者人生时间波谱中某一时段上的行为。

旅游者按计划出游,也要按计划返回。

历(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林。汉代徐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便说:“历,过也,传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英国。ib.泰勒)。

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也是相对的。例如,要绝对复原“丝绸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时,我们应尽可能的在现阶段考虑周全。当然,我们不应反对历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种颠覆是要有根据的。所以,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的,应考虑旅游、历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结合。这样才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旅游文化主体从心理上需要真实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学术探讨,不应将民间调查上升到学术依据。旅游客体应反映客观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实、准确、最新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尊重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赋于客观真实历史意义上的旅游文化,才能发展本地、本区域、本民族的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1990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提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那些鲜明地反映着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以及各种复合旅游特点的娱乐形式等。一言以蔽之,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旅游文化具有移动传播性、时代性、民族性、阶层性的特征。旅游文化蕴含真实的历史文化。二者关系:

我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游览过程中,对旅游客体的感悟和对撞以及与旅游媒介的交流和服务,是相互影响,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社会关系总和。它更多浸透了旅游客体的客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主体的主观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媒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文化。

随着旅游主体的旅游活动,不断改变着旅游客体的状态;同时,旅游客体的存在,又在潜移默化中,凭借自身的特质,影响着旅游者的心境、心情,给予他们享受生活的力量。就如,松竹梅兰的坚强、高洁总能鼓舞世人一样。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也能给予我们力量。所以,对于我来说,旅游是一个美妙的过程,放松心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我静心,收心,修身养性。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四

中文摘要。

近年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方式之一,而众多学者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却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故文化旅游可以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有学者这样定义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在全国掀起一股文化旅游浪潮的环境下,本文就中国各地的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旅游。

中国。

民俗。

旅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级消费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旅游活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世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可见我国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旅游需求已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从单纯的追求游山玩水或游览文物古迹,向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转变:旅游者已从少数上层人士向普通老百姓转变。总的来说,旅游消费正向审美和文化方向过渡,人们对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经结合在了一起。文化旅游是满足新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者更喜欢在旅游目的地参加刺激、有趣的活动,以亲身体验异地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在文化旅游的纵多分类中,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欢迎和追捧的旅游项目。民俗,即民间的风俗,自古有民俗文化是指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和传承性的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欢迎,在当今旅游业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从目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运用归纳综述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民俗,即民间的风俗,自古有之。民俗文化是指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和传承性的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其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民俗风情)。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一、民俗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就其内容结构来说,大致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块。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划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大块。

(一)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旅游产品的主体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最早,并且一直作为中国旅游产品的主体。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属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默默无闻。它好像是一位深居闺中而期待出嫁的少女,有待人们认识其娇容与品性。

(二)中国的民俗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一是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商业、贸易的经济文化,乃至婚丧礼仪、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和游艺竞技的文体文化,都有其特独的民俗。二是地域覆盖面宽,地方色彩浓。中国地域广袤,气候复杂,其民俗事象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三是民族特点鲜明,民俗事象异彩纷呈。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众多的民族便为中国民俗资源的异彩纷呈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发中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提供了前提。

(三)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开发的原料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揽游客观光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民俗资源都可开发为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民俗资源中那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吸引旅游者的民俗因素和事象。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在旅游目的地参与多种有趣活动,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所以观赏乡土风光,考察风土人情的各类特色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受到了日益增多的旅游者青睐。国际旅游业出现了以探寻异域风俗为主的态势。

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许多旅游企业和旅游投资商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尝试,特别是开发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等等。但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主要问题有以下3点。

(一)民俗被淡化以无锡的吴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它是一个以挖掘吴地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吴地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文化,然而,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

(二)民俗文化被同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其民俗文化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然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异地、异国文化介入,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冲淡和同化,如湘西在未开发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然而,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各种流行的长短裙,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取而代之,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逐渐消逝。

(三)民俗特色文化被庸俗化民俗特色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桂林有些地方,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制“捐献”,结果游客大呼上当,于是对它敬而远之。还有些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糙,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用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只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开发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中国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突出的特点。抓住民俗特色旅游的优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国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搞得比较好的例子来看,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民俗旅游的实质是追求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挖掘文化内涵,注意突出特色,创奇出新,突出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等要素的特色,显示其独特性,以特色取胜。二是把民俗文化旅游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所谓软件建设,是指文化活动的组织安排、文化节目的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所谓硬件建设,是指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这样既可以较快地形成新的吸引物,又可以较快地积累硬件建设所需的资金。硬件的建设要根据旅游地总体规划量力而行,要根据民俗文化的要求为旅游者提供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必需的设施。切忌只注意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只注意建设饭店而忽视管理饭店,以免失去平衡,妨碍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应根植地方文化,移植与嫁接外来文化中国许多表演艺术都根植于地方文化,以吴文化公园为例,它是一座独具吴地文化特色的园地,在“吴地住宿馆”里展示的是古朴的堰里农舍和家庭手工作坊。在那里,可以看到酿酒、打豆腐、纺织所用的各种设施,并且有当地人亲自为游客做示范,给外来游客一种新鲜的感觉。吴文化设计力求使公园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使游客进入公园后,接触到古老而又新奇的民情风俗,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在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移植外来文化,如深圳世界之窗的艺术表演就移植了世界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四是把民俗活动与商贸结合起来现代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乃至经、贸、商相结合、相配套的系统。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营活动,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里,许多旅游者常常把观赏民俗活动与从事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一箭双雕。中华民族众多,民俗各异。如西藏的雪顿节、云南泼水节、四川的火把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等,都各具民族特色,这些对异国他乡的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许多地区正是以民俗活动为吸引物,积极开展经贸洽谈与商品展销会,从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凉山举办火把期间每天设3000多个商业摊点,日销售额比平时增加7倍。所以,必须把民俗活动与经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花,贸易结果”。五是“雅”与“俗”相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表演要注重雅俗结合,雅可以产生差异感、新鲜感与吸引力,俗可以产生市场规模。从经营角度说两者缺一不可。不雅就没有比较优势,没有吸引力,不俗则市场规模太小,经济上不可行。雅与俗的结合有两种途径,雅的节目搭台,俗的节目唱戏。即开辟一些高雅的演艺产品来吸引游客,产生轰动效应。另一种途径雅之俗化,即把那些高雅的表演性艺术产品部分化成群众能够参与的艺术产品。如位于太湖之滨的宜兴,素有“陶都”之美称,宜兴的制陶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在以前,我们看不到这种高雅艺术的制造过程,但是聪明的宜兴人将这种制陶流程俗化,在陶都宜兴丁蜀镇,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各种陶瓷艺术品,而且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制陶的过程。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参与性强的民俗化的节庆艺术表演节目很多,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射箭、赛马和摔跤),维吾儿组民间舞蹈“赛乃姆”,纳西族的“巴乐跳”,黎族的跳竹竿等等,都很适合在旅游地展开。最后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要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曾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越好。当然,一定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旧,这是游客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而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新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遍及全球的大众文化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多、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大众化的民俗文化旅游正从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中国,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全社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必能使中国的旅游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雷。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沈祖祥。中国与旅游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4)。[5]唐嘉耀,辛建荣。民俗的传承、创新及旅游开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4)。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五

以汉语借词为出发点,运用文化语言学中语言接触与文化接触相关理论,从历时的角度搜集并分析五个重要历史时期(西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近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借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从汉语借词浅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语言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记录者、传播者和里程碑,但在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

所谓“借词”,也就是“外来词”,即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

在汉语中,一般说来,外来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借用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间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

借词可以表现为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

[3]本文即以汉语借词为例,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分析汉语借词产生的原因,在汉语借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观察语言与文化的互动。

二、汉语借词出现的原因:

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萨丕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

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

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

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

很难指出一种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尤其是在原始人中间。

邻居的人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某种语言上的交互影响。

”[4]贺群在《社会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接触就是指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引起的语言间的影响和接纳。

”[5]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

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

只要社会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

汉语借词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产物,在汉语中引起的语言变化与文化变迁往往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

三、从汉语借词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推动。

从汉语借词的来源,我们把汉语借词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不同时期文化交流对汉语的影响。

(一)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出现了沟通汉与西域的“丝绸之路”,它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由于中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之后,汉朝与匈奴及西域各国联系日益加强,贸易日益频繁,汉语中出现了不少来自匈奴及西域的借词。

例如:来自匈奴语的词语:胡人、胡服、胡椒、胡琴、胡萝卜;单于(善于)、阏氏(烟支)等等。

来自西域的各物:骆驼、葡萄、苜蓿、石榴、琵琶等等。

(二)隋唐时期。

早在西汉末年,佛教的《浮屠经》传入我国,之后不断有佛经传入。

唐代中期,佛教经过南北朝的繁荣和初唐时期的低落,又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随着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提高,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引入并创造了许多新的词语。

例如:音译词(根据梵文从语音上音译过来的词):佛(bud-dha),菩萨(bodhisattva),罗汉(arhat),三昧(samadhi),劫(kalpa)等等。

利用汉语原有词语(赋予新的含义):境界、智慧、觉悟等等。

成语(衍生自佛教经典):一尘不染、井中捞月、一丝不挂、顽石点头、三生有幸、心花怒放等等。

在佛经翻译中吸收外来词创造的多种造词方式(音译、半音译半意译),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而大量通俗化佛教成语的产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7]。

(三)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蒙古族就已经与汉族发生过接触,乃至元朝建立,汉语与蒙语有了更为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汉语此时出现向蒙语借词的高峰。

例如:蒙语来源:站、喳、歹、衚衕、褡裢、蘑菇。

[8]清军入关以后,建立了清王朝,汉语中满语借词逐渐多了起来,比如:满语来源:岳伯、乌他、塔拉乌叉、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嘎拉哈、萨琪玛、搡、瘆等等。

[9]汉语中的蒙语、满语借词在数量上无法与佛教借词相比,对于汉语来说,蒙语、满语都是小民族的语言,不可能像佛教那样深入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广大汉族人民接受,但是随着民族往来日益密切,这些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借的词,也逐渐融入汉语,丰富了汉语词汇。

(四)近代中国。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生发展是被动的,是在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的情况下,由外力催化促成的,是在文化主体面临着生存危机的巨大压力下,被迫进行选择的结果。

它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引起了变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互相会通融合,形成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这一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翻译活动、“五四运动”的开展,涌现了大批外来词。

例如:英语: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罗曼蒂克(浪漫)、梵婀玲(小提琴)、加非(咖啡)等等。

俄语: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等。

法语:蒙太奇等。

德语:纳粹等。

日语借形词:士官、干部、警察、文明、肯定、经济、绝对、抽象、概况等等。

中国文化在这一接触碰撞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汉语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五)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与进步、中外交流越来越密切,汉语借词呈大规模增长趋势,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例如:日常生活领域:牛仔裤、迷你裙、t恤、麦当劳、可口可乐、“bb机”、的士、迪斯科、ktv、卡拉ok、4d影院等等。

科研领域:信息爆炸、信息技术、信息高速公路、人工智能、e-mail、办公自动化、gre考试(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指美国的一种研究生资格考试)、x光、ph值等等。

经济管理领域:合资企业、产业政策、企业集团、资产评估、生态农业、市场疲软、风险投资、风险报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普惠制、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wto、gdp等等。

尽管大都是通过音译、半音译半意译或意译的方式借用到汉语中来的,但“中西文并举”(“gre考试”)和直接使用原词缩略形式(ktv、cd、vcd)的借词方式已经悄然出现。

总而言之,通过借词发展的五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借词使用程度的增加,有些词语人们已经认不出它们是借词;有些借词使用频率较高,已进入汉语基本词汇行列。

借词还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创新与发展,填补了汉语中反映外国文化的词汇空白,增强了修辞效果,提高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四、从汉语借词看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萨丕尔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语言也时时刻刻忠实地折射着文化内涵。

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3]格里木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语言也是我们的历史”,而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与人类社会的文化也密切相关,“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

[3]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交流会带来语言的借用,借词的引进也会引起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可以说借词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活化石。

(一)汉语借词是外来文化的载体。

借词是从外来文化和现象中借用的词语,它反映了异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景观文化,透过汉语借词,我们能够领略异域的各种文化。

1.反映日常生活的借词,体现了异域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例如:“劳力士、伏特加、星巴克、迪斯科、桑拿浴”等。

2.反映宗教信仰的借词,渲染了异域神奇诡秘的精神文化。

例如:“菩萨、阿弥陀佛、来世、转生、耶稣、诺亚”等。

3.反映科学技术的借词,宣扬了异域高速发展的科技文化。

例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模式识别、数据处理”等。

4.反映自然风光及建筑物的借词,展示了异域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

例如:“蓝色多瑙河、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等。

汉语借词记载的外来文化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造都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二)汉语借词体现了求简、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要求我们不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效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语言来说,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信息,以达到快速沟通与交流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汉语借词中出现的以下几种形式,充分反映了在语言表达交流过程中的求简、求新、求异原则。

1.音译词。

例如:粉丝(fans),这是一个正在流行的音译英语借词,它是“fans”的戏谑音译,意思是崇拜或崇拜者。

show音译为“秀”,又组成新词“作秀、脱口秀、宝宝秀、服装秀”等。

这也是汉语活用的一个表现。

2.字母缩略词。

例如:cd、cpu、gdp、vcd等等。

3.音译兼意译词。

例如:因特网(internet),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广为人知。

“因特”对应于“inter-”,“网”对应于“net”。

“保龄球”(bowling),bowling是国外的一个运动项目,因为“保龄”对应于“bowling”,词尾加上“球”,表明是一项球类运动。

五、结语。

汉语借词是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产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汉语中出现大量的借词,丰富了汉语词汇。

同时,汉语借词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

通过借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风情;由于传统汉语文化的影响,汉语在借用和吸收别的语言时,又融进自己的文化特色,使借词符合汉语的构词习惯、表达习惯,能够促进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六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和如何用文化推动旅游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有关滨海旅游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滨海旅游消费文化研究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研究两大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重要性,探究旅游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何用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内滨海旅游文化;滨海旅游消费文化;滨海旅游经营文化文化,旅游业,利益相关者。

引言: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七

民俗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心理及风俗等文化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们通过长期体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为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开辟新途径。民俗体育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我国体育文化,也促进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和推广。

民俗体育本来就属于体育的范畴,因此,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俗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提高,加强人际交往,陶冶情操,是民间健身的重要活动形式。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八

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的标志,而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的兴起,不仅是民俗体育文化的觉醒,也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体现,更是弘扬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需要。湖北省在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遵循旅游业开发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合理利用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建立本地域特色经济和优化产业,充分利用新闻媒介,以及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洽谈会和博览会等加以宣传促销,扩大影响,对推进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湖北省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阳标.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新西部,(6):18.

[2]周宝珠.民俗文化的历史再现-读《湖北民俗志》[j].出版科学,(3):78.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九

湖湘文化是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其心忧天下的思想精髓、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经世致用的价值标尺、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等,影响与激励一代又一代三湘民众。湖湘文化正是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李谷一、宋祖英、张也、谭盾等。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历程,学生们在这个阶段接受新的知识与新的文化。因此,什么样的教育品格、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必将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活动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两者的结合,是教育的使命,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提升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精神品格。

湖湘文化的“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具有鲜明化、个性化的观念标签,它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存在的反映。其中所包裹的丰富思想价值与深邃精神内容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学习的。作为接受音乐教育的湖南高校学生们,绝大部分来自于湖湘本土,生于此,长于此,受教于此。对于他们而言,感受湖湘文化、体验湖湘文化、了解湖湘文化、探寻湖湘文化、品读湖湘文化,是身为湖湘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补给和文化馈赠。因此,湖湘文化需要以教育这个桥梁,在客观上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在音乐教育中研究、传播、弘扬湖湘文化,不仅能拓展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其精神层面、价值取向、知识构建等方面受益良多,培养更加亲切的教育情感。

(二)丰富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内涵。

湖湘文化中的艺术,就像一座珍藏了奇珍异宝的宝藏。有的显露在外,登入艺术的殿堂,有的却隐匿民间,等待我们去采挖。湖湘的传统剧目如花鼓戏、目莲戏、巴陵剧等,湖湘的传统曲艺如长沙弹词、祁阳小调、常德丝弦等,湖湘的传统舞蹈如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衡南七巧龙舞等,湖湘的传统民歌如桑植民歌、湘西苗族民歌、土家族打溜子等。这一切表明,湖湘文化的艺术宝库值得我们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发掘研究、弘扬传播,让湖湘文化的艺术焕发出光彩夺目、璀璨亮丽的光芒。

(三)推动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理论创新。

传承与创新是湖湘文化的思想特征,也是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以“育人”为导向,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前行。一方面,湖湘文化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湖湘文化包含的思想精神与文化内容是高校音乐教育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湖湘文化通过音乐教育的平台,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发挥其当代价值,激发与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理论创新。以此打破传统、旧套的格局,以立足本土、本地域文化学习为出发点,建构合理、科学的理论新格局。

二、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湖湘文化在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力度远远不够。因此,有效地运用和学习湖湘文化中的民间、民俗音乐内容,体现湖湘文化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格,展现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我们在开展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我们打造文化强省,凸显本土、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立足点。通过把湖湘文化中音乐知识的学习纳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模块中,我们才能建构更加完善、全面的教育机制。

(二)学生对湖湘文化融入的接受能力不够。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思想内容、知识容量让一代又一代湖南人受益。在关于湖湘文化知识了解和学习的调查活动中,55%的音乐教育方向学生对湖湘文化一知半解,36%的学生有一定的基本认识,不足8%的学生读过相关书籍,有一定的理论见解。这些数据反映出学生对于湖湘文化的了解意识非常缺乏。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湖湘文化还是相对陌生的,湖湘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缺乏,甚至缺失,是导致学生们不了解、不理解湖湘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三)湖湘文化与音乐教育存在错位结合点。

高校是不同文化知识的交汇殿堂。湖湘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形态,它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也可以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科的全面建设。长期以来,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流,所有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布局都是以此为依据。因此,本土音乐文化的缺失、对地域音乐文化的冷漠,形成了湖湘文化与音乐教育的错位结合点。

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湖湘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运用。

长期以来,湖南高校音乐教学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其教学体系与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西学”为主,全盘的西化教学,一直让本土、本民族的音乐教育教学处于一个薄弱与尴尬的境地。本土音乐“夹缝生存”的不尴不尬,成为高校音乐教学的“瓶颈”。笔者认为,应该改变“文化价值的一元论”思想,结合省情,推动“湖湘文化”进课堂,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音乐教学新模式,通过系统化的构建与梳理,充分展示湖湘文化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提升音乐系学生的艺术品格与理论修养,使更多湖湘学子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二)完善湖湘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活动。

目前,湖南各大高校校园都成立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活动展示的一个平台,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以湖湘文化为依托,成立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艺术社团,开展丰富的艺术社团实践活动,是湖湘文化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延续。以吉首大学为例,该学校音乐学院成立的女生合唱团,以演唱湘西民歌为主,曲目包括《桑木扁担软溜溜》《马桑树儿搭台灯》《土家族民歌联唱》等。这些极具本土风味的民间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了解、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的热情,而且成为一个展示的窗口,为推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起到了媒介的作用。

(三)拓展湖湘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外延空间。

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实地采风活动,是了解湖湘文化、学习湖湘文化的外延空间。如岳阳洞庭渔歌文化、浏阳山歌、宁乡锣鼓文化等,都是湖湘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田野的实践考察、进行采风、录音、录像等活动,把这些活动作为音乐教学的第二课堂,对于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在高校举办湖湘文化的文化讲座。

定期举办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讲座,通过精心策划、合理安排、统筹协调,在选题上要贴合音乐教育方向学生的具体需求,以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去感受、体会湖湘文化的特质与魅力。如吉首大学请来苗族第一、二、三代鼓王对学生进行现场技艺传授与指导,土家族民间艺人田隆信先生为师生们表演打击乐,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启发很多。另外,湖南理工学院组织的“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主题以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文化办学特色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针中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湖湘文化是湖南境内千百年积累与流传下来的特殊文化形态,其思想精髓必将对湖南的教育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嫁接、融入到湖南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是高校音乐教育事业朝向更加健康、全面发展的合理设计。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十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在基础理论、民俗个案、民俗应用和发展对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就,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时空观慢慢为现代时空观所代替,不可逆转的改变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传统的民俗体育游戏却难登大雅之堂,再加上民俗体育竞技性偏弱,难以纳入正规的比赛,造成其难以推广,而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民俗体育大部分都属于行为民俗,随着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使得乡村民俗体育正面临传承衰落的堪忧境况,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将使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人为民俗体育商品化,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十一

随着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旅游与文化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的综述研究,分析了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现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存在对旅游文化产业开始重视但是实际投入较低,缺乏对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缺乏一个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旅游文化产业的人才稀缺,对旅游文化的保护不足。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系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整合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加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抓住新的《旅游法》实施的机遇,严格法律制度,制度产业政策来更好的发展我国旅游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文化产业必将发展成为旅游产业的核心。先阶段,我国很多旅游景点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简单的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人,很多游客的旅游也只是简单的观光旅游,随着游客的需求不断提升,这种旅游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提升旅游产业的层次,必然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文化应该作为旅游的核心来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提升旅游产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必然之路。

从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来看,与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术成果有126,102条结果,可以看到,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成果已经非常丰富。最早开始把旅游与文化结合的研究出现在80年代,如何重意(1984)谈到了人文因素在风景名胜建设中的作用,俞慈韵(1986)分析了旅游文化。早期的研究,已经对旅游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和旅游建设中文化因素的运用。进入21世纪,对旅游文化产业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高潮期,每年的学术成果自2001年开始超过了1000篇,特别是最近几年,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研究论文超过了10000篇,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现在研究成果开始集中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具体的运用,有了大量的案例研究成果。不过,从研究成果的质量来看,以定性研究为主,还缺乏高质量的定量研究的成果。

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成长,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而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全球旅游经济增加值以年均4.1%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5.9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将突破7万亿美元;全球文化产业以年均6.7%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接近1.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万亿美元。旅游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有增长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成熟的文化消费场和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占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旅游产业看,2008年世界主要旅游发达国家,如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10%,有的国家高达20%;从文化产业看,世界主要文化产业强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也都在1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达到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刚刚超过了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只有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旅游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存在,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具有真正现代旅游意义的旅游才发展起来,自从1978年以后,国家尤其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从最初的旅游事业转变成经济产业,自1992年以来我国不断推出以中国文化为主旋律的旅游主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强劲,迅速成为新兴产业。2008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3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400亿元;文化产业持续增长,总产值突破20000亿元,增加值大约7600亿元。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不仅世界经济走向衰退,而且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影响。其中,全球国际入境旅游大幅度下滑,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增长率与上年相比也出现下降,2008年全球国际旅游入境人数9.24亿人次,增长率仅达到1.8%,增幅比上年的6.9%下降了5.1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达到58,900亿美元,增长率为3.0%,增幅比上年的4.5%下降了1.5个百分点。我国入境旅游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1.30亿人次,下降约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300万人次,下降约3%;旅游外汇收入400亿美元,下降约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增长率将低于3%;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低于5.6%。全球文化产业也受到打击,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增幅出现下降,我国文化产业由于还是有限开放的产业,与国际场关联度不高,因此总体发展态势平稳,基本保持了以往3年的增长速度。

从以上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到,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一定影响,但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文化产业也有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都提出来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但现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还是有很多问题:

(一)对旅游文化产业开始重视,但是实际投入较低。

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都开始说旅游文化产业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是旅游文化产业,什么是旅游文化产业的内涵和核心,如何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家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现在的学术研究来看,旅游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都还是比较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和模式,从学术研究一直到政府和企业,都需要一个清晰明确的旅游文化产业的标准和基本理解,这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基本前提。

(三)缺乏一个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

虽然我国的法律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严重不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建设。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一个严格的保护,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入开发和研究,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现在我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还缺乏一个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

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离不开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特别是高端的人才,旅游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求人才必须具有综合素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懂文化,又懂旅游,这样的综合化人才还非常稀缺。另外,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然要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去与旅游有机结合,这样的高端研究型人才也很少。

随着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国家和国民都开始越来越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也越来越规范,但是对于文化的保护还很不足。在旅游文化产业,很多项目都比较急功近利,寻求短期利益,缺乏对很多优秀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保护。

(一)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

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正确引导,让整个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资金的投入,不能把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持只停留在表面。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系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

要鼓励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在法律上对旅游文化产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企业愿意对旅游文化产业长远投资,鼓励和引导旅游文化产业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法制化。

任何一种旅游文化的形态,其整合力越强,其特色越加显明,其文化个性越加突出。有了自己的个性,有了自己新的美学价值,旅游文化特色才能产生轰动效应,才可能转化为更好的经济效益。旅游文化特色的发展对旅游市场占有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旅游市场化又带来了旅游文化整合的机遇,促进旅游文化特色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原则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无疑要求人们在开发旅游资源之时,预先就要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旅游文化特色观念,然后在旅游市场的建设中进行旅游文化的整合。

(四)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旅游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求人才必须具有综合素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懂文化,又懂旅游,这样的综合化人才还非常稀缺。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鼓励业界人才的进步,鼓励人才的综合化培养,并加强给人才的待遇,靠高报酬来吸引人才的发展。

(五)抓住新的《旅游法》实施的机遇,严格法律制度,制度产业政策。

今年10月1日,随着新的《旅游法》的实施,我国的旅游产业格局将产生巨大的变化。我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制定产业政策,建立监管机制,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安全,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向其他旅游文化发展迅速的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旅游文化机构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旅游与文化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的综述研究,分析了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现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存在对旅游文化产业开始重视但是实际投入较低,缺乏对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缺乏一个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旅游文化产业的人才稀缺,对旅游文化的保护不足。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系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整合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加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抓住新的《旅游法》实施的机遇,严格法律制度,制度产业政策来更好的发展我国旅游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16(2)。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3]李云。丽江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4]吴光玲。关于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5]李云。滇西北民居客栈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十二

3、试述旅游经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内在动力。

4、试述现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论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6、论旅游经济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7、论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8、试论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9、试述旅游需求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10、试论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调节。

11、试论旅游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12、试论旅游市场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3、试论如何测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4、试述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15、试析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

16、试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17、试论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8、试论我国旅游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9、试述目前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十三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十四

宿迁作为项羽故里,境内不仅风光秀美,生态良好,而且项羽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历史上这些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近年来,市委和政府逐渐认识到项羽文化的价值,并着手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开发项羽文化,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项羽文化主题活动,如举办西楚文化节、扩建项里景区、成立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举办项羽文化国际研讨会、开通“项羽文化网”、创办《项羽文化》期刊、设立项羽文化研究“金鼎奖”、出版论文集《项羽研究》、重塑地标性建筑霸王举鼎雕像(进行中)、拍摄纪录片《西楚霸王》与《美人虞姬》、投放城市旅游宣传片(于央视)、建设项羽文化主题公园(在建)及项王影视城(规划)等。但是,与国内其他名人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如浙江绍兴相比,宿迁项羽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还处于初级阶段。总结宿迁目前项羽文化资源开发的情况,具体可概括为三点:

综合宿迁的实际情况,项羽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沿着以下几条路径逐步展开:

(一)以影视传播为媒,揽五湖四海之游客。自古以来,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成为文人文学创作题材的来源,其作品深受民众喜爱,而其中关于项羽的影视作品尢以其形象生动、易传播的特点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据此宿迁可组织开发项羽影视旅游。由政府牵头,以宿迁秀美的自然风景与厚重的历史人文环境为背景,组织拍摄或邀请名导名角拍摄以项羽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以此丰富项羽文化内涵,招揽四海游客。开展项羽影视旅游,在带动宿迁影视基地建设、特色服装设计与生产、新闻出版等的同时,亦可提升项羽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二)以文化创意为纲,烹西楚文化之盛宴。近年来,创意文化产业在国内发展迅速,实践表明其与旅游产业的成功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宿迁可通过与相关部门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文化创意为纲领,开发创意旅游产品,烹制西楚文化的饕餮盛宴。如可修建项羽文化儿童主题乐园,围绕项羽志存高远、敢于担当、胸怀坦荡、勇武盖世、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及与项羽相关的成语典故,诸如取而代之、破釜沉舟、妒贤嫉能、妇人之仁、悲歌慷慨等设置相应游玩产品,寓教于乐,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以动漫演绎为轴,展西楚霸王之雄风。可围绕项羽传说与典故设计、制作动漫产品及衍生品,并融入时代元素,借助于此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项羽文化,形成项羽文化动漫游。如《中国成语大会》热播,引发人们对中国成语文化的关注,宿迁可借势创作《中华成语故事之项羽专辑》动漫作品。据统计与项羽相关的成语故事共计76个,如有表现其英雄气概的力能扛鼎、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先发制人等,制作系列动漫作品既丰富了项羽文化内涵、传承了项羽精神,又宣传了美丽宿迁。

(四)以会议展览为机,秀跨越千年之西楚。除继续做好项羽国际研讨会外,应积极探索新的会议形式,并努力承办具有影响力的与项羽相关的国内外会议。例如:史载项羽足迹遍布宿迁、苏州、徐州、平乡、西安、荥阳、灵璧、和县等地,可据此策划项羽文化国际旅游节,邀请各地相关展商参展,携手弘扬传统文化,展跨越千年之西楚。同时,做好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及接待工作,提升区域影响力,擦亮项羽文化品牌这块宿迁城市营销的金字招牌。

(五)以演艺演出为形,筑盖世英雄之品牌。接力全国各地实景演艺演出的热潮,依托洪泽湖、骆马湖与京杭大运河秀美的自然风光,以演艺演出为形式,引入现代科技,创作大型反映项羽成长的实景演艺剧目,开展项羽文化实景演艺旅游,共筑项羽文化品牌。此举亦可带动宿迁餐饮、酒店、交通、影视制作、旅游特色纪念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推动宿迁经济文化的建设。

云南旅游文化特色论文篇十五

(一)集中化开发。

(一)坚持可持续性的开发原则。

目前,民俗特色旅游文化逐渐进入了广大旅游爱好者的视野。那么,为了给广大的旅游爱好者提供最具特色的民俗特色旅游项目,就需要我国的旅游事业坚持可持续性的开发原则、以民俗特色文化主题为核心、有效的利用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加强民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广大的旅游爱好者提供优质的民俗特色旅游文化项目,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