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实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3:02:48 |
  • ZTFB |
  • 10页

4.总结是对个人或团队的工作、生活进行评估和总结的过程总结的内容应围绕主题展开,突出重点,避免琐碎和泛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食推荐,希望大家能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一

地震灾害就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就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就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 。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就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秩序和疏散学生们。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撤离,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就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二

地震,原本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词语,一个离我们遥不可及的场景。地震,一直都是大洋彼岸的新闻,只出现在我们电视的银屏上。

然而,2008年5月12日,这文字里的知识变成了残酷的生活,残酷的鲜血淋漓,残酷的悲痛欲绝。那些废墟里的课本,那些从断砖乱石下伸出的小手,那些惊恐、无奈、绝望的眼神,那些消失的生命,痛苦的面容,让我们泪流满面。然而,还有那些日夜不舍的坚持,那些生死不离的牵手,那些爱的救助,强大的能量,却剧烈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再坚如磐石的心脏此刻也化为泪和血,化为坚持和抗争。转眼间,5.12大地震已过去1年了。

回首往事,有很多的人和事,让我们无法忘怀。我们无法忘记可爱的郎铮在担架上稚嫩而严肃的敬礼,我们无法忘记杨云芬老人含泪吞金的悲怆之举;我们无法忘记在废墟下坚持了66个小时却在获救后突然离去的陈坚,我们也无法忘记废墟中唱着儿歌的任思雨,无法忘记坚持了216个小时最终得救得崔昌会女士……那些带着悲伤也充斥着坚强的故事,在我们的回眸中从未模糊过。

黑暗像全球性的毁灭笼罩了那一片天,如果能够分担,我们愿共同平分那场灾难,一起生,一起亡,也许世界会将你们遗忘,可我们并没有,我们这些同胞在远方深深为你们悼念,深深为你们祈祷,深深为你们祝福,安息吧,死去的亡魂!说不定我们会在哪天升入你们的天堂,但我们依然手足相连,相信你们没有被我们遗忘。

如今,汶川地震已经四年过去了,每次到了今天,我们全国同胞的心都会心痛,而汶川的人民更会在这时候想起失去的亲人和家园,失去的已经失去,而我们只能珍惜现在,愿死者安息,愿每一个活着的生命都能坚强的活着,共建美好家园。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三

在地震来临前做好对策预案,加固建筑物,并向群众进行宣传,使其在思想和知识上有所准备。在地震发生阶段,人们主要根据平时的防震知识和实际情况,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避震。同时要注意观察附近的情况,是否有人遇难和负伤待救。负伤待救者也应做好自救或尽快寻求救援。

在震后自救阶段,短时间内救援力量难以到达灾区,这时是最困难的时期。在此阶段自救是主要方式,人们应了解自救的注意事项,并且预防强余震。

大震后3个小时,救援力量一般可到达灾区,有组织的.救灾活动即可全面展开。但此时也应注意强余震和续发性大震的防御。防震措施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震救灾。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震前白防,是指有中、短期地震预报背景的地区,根据临震前所发现的宏观异常,采取简易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的举动。

另外,震前的物质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有高能量食品、水、急救箱等,放在震时紧急躲避处,以争取足够的等待外援时间。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器具。

5)落实防火措施,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四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了一定准备,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预警现象:预警现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颤动、建筑物的晃动、强烈而怪异的地声、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

预警时间:可以逃生的时间。从感觉到地动到房屋倒塌,有大约十几秒的时间,只要你事先有准备,就可能利用这宝贵的十几秒钟逃离险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避震空间:废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间。不要以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条,室内有家具、物品等的支撑,废墟中总会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

(1)震时是跑还是躲?

我国大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现象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们行动往往无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则应力争跑出室外到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谓就近避震,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2)身体应采取什么姿势?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尽量蜷曲身体,使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

(3)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沙发垫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侵入。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吸入。

4.大震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许多建筑物受到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太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些较强余震,尽管其震级小于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五

在各种无法预料的灾难面前,生命是柔弱的,我们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安全从自身做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防震减灾为题手抄报文字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科学避震。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了一定准备,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震时是跑还是躲?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现象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们行动往往无法自主;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住在平房,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则应力争跑出室外到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谓就近避震,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应寻找“救命三角”,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应选择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随,对农作物和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

应急措施:

(1)如观察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伴有较多的柴草树木,听到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声,可确定上游已形成山洪泥石流。

(2)不要留恋财物,迅速撤离危险区。

(3)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4)不要躲避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下方。

(5)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应该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或者水库溃坝等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

应急措施:

(1)留意天气预报,提高警惕,在洪水到来前撤离。

(2)若来不及撤离,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地暂避。

(3)如暂避地已不安全,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箱子、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在水上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或能漂浮的东西。

(4)逃生时要向行洪道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离,防止触电。

(5)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

(6)洪水过后往往伴随疫情发生,应注意做好防疫工作。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六

人人都要有防震减灾意识,要注意身边每一个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的细微之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防震减灾手抄报模板内容简单,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一、地震前单位应做好哪些准备?

地震前对单位来说,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地震应急措施,并普查房屋的抗震性能,拆除危房和危险建筑,维修加固抗震性能差的房屋,检查加固重要部门和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及设施,建立一个详尽的疏散计划。

二、家庭如何做好室内防震准备?

对家庭来说,应事先确定好地震时在家中躲避的地方、撤离路线、外出避震地点和联络方法。住在高层楼房的人要熟悉安全通道、安全门以及楼梯状况,随时做好脱险准备。地震时千万不能乘坐电梯。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要重在下、轻在上。在高的家具上方不要堆放笨重物品。

2、将灯具、挂钟等悬挂物取下或系牢,防止掉下伤人。

3、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

4、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5、组织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演练活动。

6、为能渡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准备一定数量的食物和日用品,并准备好随身携带的防震应急包,配齐应急物品(如药物、食品、饮料、电筒、口罩等),把它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便地震发生时能够随身携带。

7、家庭每个成员的衣袋里最好装上一个小小的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单位、电话、血型、联系人等各项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三、地震时在户外如何紧急避险?

地震发生时如果正在户外,应马上离开狭窄的街巷、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变压器、高大烟囱等危险地带,并用身边的物品或手护住头部,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待地震过后朝比较开阔的地方转移到安全地带和疏散区去,以防震坏但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在余震时倒塌伤人或高空坠物伤人。

正在野外的人,要迅速离开河边、水坝或桥梁,防止地震时河岸坍塌、堤坝跨塌要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等,如遇山崩、滑坡,要迅速向滚石两侧躲避,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不能到桥下、隧道里避震,以免塌方造成伤亡。

正在行驶的火车、汽车要紧急减速停车防止倾倒,坐在车上的乘客应抓牢扶手或坐椅,以免摔倒或碰伤,并注意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御姿势。如果车正在桥上,应尽快离开。

四、学校如何防震避震?

大量震例表明,地震中学校最容易遭受灾难。要做好学校的防震准备,首先搞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开办地震知识讲座、组织师生观看有关防震的影视和录象,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第二,在老师带领下进行防震练习,例如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险”、震后撤离教室的练习、自救互救练习等。

地震时教师要保持镇静,指挥学生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正在上课的学生,应双手抱头迅速躲在课桌下、讲台旁边;在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暂避。在操场的学生,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绝不可让学生到处乱跑或蜂拥挤向楼梯,切忌跳楼,以免造成非震伤亡。震后应在教师指挥下有秩序地撤离。

五、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在大型商场、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而到处乱跑、乱挤、拥向出口,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躲藏。应尽量避开商品陈列橱柜、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和易碎品的货架,躲在近处的柱子、大件商品旁边或桌椅下面,然后曲身蹲下,用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好头部。待地震过后有秩序地沿安全通道撤离。

在影剧院、体育馆内遇到地震,千万不要蜂拥向门外跑,否则会因互相踩踏而造成严重伤亡。应迅速躲在座椅旁,待地震过后有秩序地沿安全出口撤离。

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

桌子床下找空隙。

靠在墙角曲身体。

抓住机会逃出去。

远离所有建筑物。

余震蹲在开阔地。

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

鼻口捂住湿毛巾。

身上起火地上滚。

不乘电梯往下奔。

阳台滑下捆绳索。

盲目跳楼会伤身。

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

土房顶上待不成。

睡床桌子扎木筏。

大树能拴救命绳。

准备食物手电筒。

穿暖衣服度险情。

台风。

台风来,听预报。

加固堤坝通水道。

煤气电路检修好。

临时建筑整牢靠。

船进港口深抛锚。

减少出行看信号。

泥石流。

下暴雨,泥石流。

危险处地是下游。

逃离别顺沟底走。

横向快爬上山头。

野外宿营不选沟。

进山一定看气候。

雷击。

阴雨天,生雷电。

避雨别在树下站。

铁塔线杆要离远。

打雷家中也防患。

关好门窗切电源。

避免雷火屋里窜。

暴雪。

暴雪天,人慢跑。

背着风向别停脚。

身体冻僵无知觉。

千万不能用火烤。

冰雪搓洗血循环。

慢慢温暖才见好。

龙卷风。

龙卷风,强风暴。

一旦袭来进地窖。

室内躲避离门窗。

电源水源全关掉。

室外趴在低洼地。

汽车里面不可靠。

逃生原则1:“蹲下、掩护、抓牢”

无数次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这些举动会加大被坠落物体砸死、砸伤的几率。

因此,国际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则“蹲下、掩护、抓牢”,至少时至今日仍然是有效的。

逃生原则2:最佳路线“停—跑—停”

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你越远。

当房子晃动的时候,你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思考,不晃的时候往下一个地点转移,在下一波震动来袭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处。

总之,逃离的最佳路线便是“停—跑—停”,直至从屋内转移到屋外,从不安全的地带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逃生原则3:次生灾害要避开。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七

地球——多么美好的一个星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将近500万年的幸福家园。然而,在这生机盎然的地球上,我们人类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美好和安全,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时时给人类带来着危险,已经严重威胁到自然界的所有生命。

最近,世界上多个国家频繁发生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如果人类不是因为过度使用木材而大量砍伐森林资源,造成自然生态失去水体平衡,那么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现象就不会频繁地发生,甚至可以避免。比如地震,在每一次地震灾难中,无数间房屋灰飞烟灭,甚至夺走了人类宝贵的生命。记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多么惊人、多么恐怖的数据。一瞬间,噩耗施虐在中华大地上,多少亲人失去美好幸福的家庭,高楼大厦等财产损失惨重。

尽管有些自然灾害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掌握防震减灾的知识,尽量减少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比如地震发生前会有一定的前兆——狗汪汪乱叫、蚂蚁成群结队搬家、马挣脱僵绳、蜻蜓成团飞行等现象。如果真是发生上述现象,我们就要注意观察,根据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及时辨识是否发生地震,趁早采取防护措施。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正在学校上课,我们一定要保持沉着,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先躲到课桌底下5-6秒,再有顺序地一个一个逃离教室,及时跑到空旷的操场上。在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拥挤和慌张,一定要弯下腰快速行走,同时手要抱着自己的头,以免有小石块等碎物落下砸伤头部。

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们应该怎么样减少损失?首先我们要提前做好抗震救灾知识的普及工作,在灾害来临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地面对现实,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其次,我们不能随意乱砍乱伐森林资源,这样只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最后,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方法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建造起抗震能力更大、更加坚固的房屋,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平安。

地震应急包是在预防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后,提供用于维持生命的食物、饮水、药品及简单的生活和求救必须品的应急包。一般内含:急救干粮、水、超薄保温雨衣、冬季保暖衣物、塑料袋、防灾兜帽、优质手套、多功能应急手电、应急求救哨 、少量现金、证件、常用药品及钳子、改锥等自救必需品。平时准备好,每天入睡前将应急包放在床头,以便随时疏散。

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5、要预防破伤风和传染性疾病,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前, 不要到阳台上去。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震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承重墙墙根、墙角。

2、不能盲目外逃。“避免房屋未倒,但外逃造成意外伤亡的.严重后果”。

被埋压废墟里时,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掏出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有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时应用其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用砖块、木棍和可以挪动的物品等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

被阻隔在深部废墟里时,应想方设法寻找和开辟通道,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设法逃离险境。不能脱险时,设法避开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并节约使用,延长生存时间,耐心等待救援;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服捂住口鼻。

自救注意事项:

(1)被压埋和阻隔后,要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要有自救的勇气和毅力。

(2)保持神志清醒。不要睡着,如果身边还有其他被困者,可以互相说话鼓励。

(3)注意保持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信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不要急躁、哭喊、唱歌和盲目行动。

1、根据房屋居住情况判断,根据家庭、邻里人员提供信息,采取看、喊、听等方法寻找被压埋者。

2、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压埋阻挡物;不要轻易触动倒塌物或站在倒塌物上,避免造成新的伤害。

3、挖掘接近人体时,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应首先找到被压埋者的头部,并采取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等措施,并依次按胸、腹、腿的顺序将被压埋者挖出来。

4、对不能自行出来的伤员,不得强拉硬拖,先查明伤情,采取包扎措施后,再进行搬动。

5、对营救出的伤员可以给点水,但不能多喝;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伤员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

6、根据伤员的伤情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怀疑伤员有脊柱骨折的,搬动要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要用硬板担架搬运,严禁人架方式,以避免加重骨折或损伤脊髓,造成终身瘫痪。

7、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水和食品,寻求帮助再进行营救。 特别强调的是,救人时要注意安全,不仅注意被救人的安全,而且注意自身安全,要防止余震造成的新的伤亡。

1、因时因地制宜。因时间地点不同,正确选择避险方法。

2、要有思想准备。熟悉周边环境,观察新环境,留心寻找并确定一旦地震的避险方法,做到有思想准备。

3、行动果断。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不容犹豫。

4、听从指挥。镇静避险,避免拥挤、踩踏伤亡事件发生。

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3、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4、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

5、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6、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7、防震宣传进万家家家幸福安康平安相伴你我他

8、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9、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

10、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11、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12、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13、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

14、和谐中华,共同的家园;防震减灾,共同的心愿。

15、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16、防震减灾,平安常在。

17、普及防震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18、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19、生命无价,平安是福。

20、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21、参与防震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22、树立防震减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23、家事国事天下事,防震减灾是大事。

24、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预防人人有责。

25、防震减灾须抓好,社会安定最重要。

26、爱护地球,减少灾害,保护环境,共享和谐。

27、防震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保平安。

28、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29、防震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30、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科学预防,减少灾难。

31、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32、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33、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34、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35、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36、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37、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38、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9、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40、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41、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42、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4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44、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45、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46、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47、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48、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9、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50、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我们居住的地球,神秘而美丽,深邃的天空,浩瀚的海洋,神奇的陆地……在这充满昂然生机的自然界,而我们人类,却对地球产生大规模的伤害。我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和美好,存在着种种危机和灾难,甚至威胁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一切皆有可能。

人类对森林滥砍滥伐,过度使用能源,捕杀珍稀动物等,致使地球妈妈现在已伤痕累累。发生了许多灾害夺去了人类宝贵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人祸有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车祸等,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等。过度使用能源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问题,例如全球暖化,但聪明的人类已经想出许多有效的办法,创造了许多取之不竭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自然界能源。太阳能光电池能收集光能,并转化成电能储存许多光电池,供夜晚和天气不好时使用。

有些灾祸我们是能逃避的,动物们就能提前预知地震。发生在1923年日本东京大地震前夕,人们看到成群结队的老鼠从洞穴中窜出,汇集成一只老鼠大军。其实除了老鼠,其他许多生活在地面上和地下的动物都具有这种预知地震的超能力。如果你发现你家的牲畜突然脾气暴躁,就要仔细观察,确定无疑,然后报告地震局。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形成的室内三角形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特别是在楼房中空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空间小不易倒塌,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形成的三角空间的地方都适合遇难时躲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被褥等软物保护好头,千万不要盲目使用电梯造成意外的伤害。

在目前的地震预报,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掌握简单逃生自救的方法,在遇到地震、火灾等灾难时都能处变不惊。同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妈妈,减少这样的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我们生存的地球妈妈更美!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八

1、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就地避险,千万不能在慌乱中跳楼。

2、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3、震后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4、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都要及时抢救。

5、救人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7、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8、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9、公共场所避震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

10、户外避震要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九

4、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保障监测预报顺利进行

5、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震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6、积极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安全

7、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8、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综合水平

9、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法制意识

10、采取行动降低你周围的灾难风险

11、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12、掌握地震科学知识,远离地震谣言

13、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

14、减灾知识带入校园,家庭和社会更安全

15、抗震宣传深入千家万户,平安伴你我他

16、普及防震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17、大家都要注意防震减灾,幸福的社会成千上万

18、家庭事务,国家事务和世界事务,防震减灾是大事

19、防震减灾任重道远,全民携手保平安

20、希望一千天不要地震,一天不要疏忽防灾

21、防震减灾要贯彻预防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2、防震减灾实践,和谐幸福可见于心

23、心中有地震计划,做好保平安的准备

24、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5、同心同德,共同预防地震,减少灾害,利国利民

26、防震减灾携手并进,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27、自然灾害无情,防震减灾要先行

28、财富积累艰辛,不当地震无事

29、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治保障能力

30、防灾连接你我他

31、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32、少一分天灾人祸,多万家平安幸福

33、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

34、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35、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36、防灾减灾须从青少年抓起

37、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8、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9、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40、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41、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42、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43、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4、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45、防灾减灾,和谐平安

46、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47、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48、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49、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50、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十

美丽家园需要爱护,防灾减灾自身做起,多一份防范,多一分安全,家园安全需要你我他共同维护!小编与读者分享防震减灾的手抄报,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原本是个美丽的家园,就只有一瞬间的时间,使这里变为了废墟,震撼了全国的人民,这事给四川人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所以设5月12日这一天为“防震减灾日”。

这一天的大课间,我们学校举行了“防震减灾”的演习,警报声一响,同学们一个个双手抱头躲在课座下,接着大家快速的从教室的两扇门出去。大家各个表情严肃,仿佛正经历着一场灾难。我们全校师生都集中于操场,听着校长在司令台上讲话,听了那些话,我受益匪浅: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有学会自救,才能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

当地震发生我们应当保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恐慌。要有秩序的离开,撤离到安全的地点,在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乘坐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你也可以躲到如卫生间、厨房的一些墙角处。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而且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三角”。

每年都有这样的`演习,每次的演习也都让我们对地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我们知道怎样自救,怎样扞卫我们自己的生命。

防震减灾自从四川地区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人心惶惶,不过大家没有束手待毙,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支援这就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怎样防震减灾。如果地震来了,要怎样躲避?还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

首先,如果地震来了,我们要怎样躲避?我有5种可能:1、如果在教室里,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在课桌底下,注意保护头部。2、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3、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等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员撤离现场。4、如果在商场发生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体。5、如果在公共汽车里发生地震,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次,就是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如果地震来之前,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蜜蜂会惊飞;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会到处窜跑;老鼠们会急急忙忙地搬家。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让我们记住这些防震减灾的知识,并且好好练习,让灾难远离我们,让我们这个世界永远平安、幸福!

1、防灾演练进社区,减灾措施入家门。

——作者:沈旭飞

2、和谐平安防灾为首,魅力周浦减灾先行。

——作者:张金平

3、事故出自麻痹大意,平安来自时刻警惕。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作者:陈庆华

4、遇惊不慌,处惊不乱。

——作者:俞伟

5、吹响避灾自救集结号,共筑美丽和谐周浦梦。

——作者:黄丽红

6、齐心协力共防灾,为已为家为他人!

——作者:平安里

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文字如何写篇十一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有先兆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警告。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微观前兆现象。

       标语
【1】《防震减灾小知识手抄报内容》之标语(1~50条)
【2】《防震减灾小知识手抄报内容》之标语(51~100条)
【3】《防震减灾小知识手抄报内容》之标语(101~150条)
【4】《防震减灾小知识手抄报内容》之标语(151~200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