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简短 有关教育教学文章(2篇)

  • 上传日期:2023-01-02 01:14:35 |
  • ZTFB |
  • 14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简短一

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以单纯传授知识、概念为主,目标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和幼儿都觉得比较枯燥。新课程将数学学习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但由于教师长期习惯于以知识为主线开展教学,因而,对于如何与主题融合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感到比较困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学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对此现状家长也有反映。

一、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从学科的特点看,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在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所以向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既是其生活的需要,又是其认识事物的要求。既然数学教育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就提出了幼儿数学教育要创设生活化情景的要求。

从幼儿的学习心理看,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数学教育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需要,必将激发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个与真实的生活情景相关联的数学学习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是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轴心,以动态的、发展的方式组合课程.使课程内容由“书本世界”向现实世界回归。这就提出了幼儿数学教育创设生活化情景的要求。

二、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处处隐含着数学教育的内容。教师要突破以知识为主线的设计方式,强调以幼儿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中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遇到各种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情景组织集体教学活动,还要在游戏中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和探索,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幼儿在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使数学教育的开展得到家长的配合、支持与理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生活化情景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新教材中的主题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师可以将各年龄段幼儿数学发展的要求与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数学情景,寓数学教育于幼儿的活动之中。

如小班在开展“苹果和橘子”的主题活动时,通过“分水果”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针对中班年龄阶段发展幼儿数数能力、认识数字和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等要求,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时,通过“我的家人”“我家的门牌号”“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让幼儿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家里人的鞋子号码、身高、体重是多少,为家人选择物品,认识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运用数物对应、点数对应、声音与数字对应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并理解数字的意义。又如大班在三八妇女节向妈妈献爱心的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为妈妈采购”“妈妈最喜欢的东西”等活动。既让幼儿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又将统计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再如在“我在马路边”和“在农场”等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各种车辆、动物的基础上开展分类和数数等活动。

总之,在主题背景下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能使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主动地体验、尝试,并积累感性经验。

2.在区角活动的游戏情景中,提供材料开展数学活动

新课程强调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的游戏情景应配合主题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可展开探索的操作材料,且材料的提供要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充分地感知和体验。如开展小班主题活动“娃娃家”时,可以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材料,创设“娃娃家”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分发碗、勺,整理物品等活动,理解“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数概念,发展幼儿分类和比较等数学能力。在提供物品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样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样多的物品,逐渐提高要求。在分类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可以从给动物分食――提供具有暗示性的分类活动开始,逐步增加分类维度,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二)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感知、体验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因此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需要教师巧妙抓住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感知羊c体验。例如幼儿园盥洗室排队等候的脚印标记、活动区域人员控钮的标记、摆放玩具的标记、值日生分发碗筷等,都是小班幼儿学习一一对应、比较等数学内容的机会:。我是第几组”“我排第几个”等,既有数学中关于“序”的内容,又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玩具材料、桌椅、门窗的形状等:在生活中比较璧墨的大小、幼儿手脚的大小、个子的膏矮等:在生活中整理玩具、图书,餐后分类放置碗筷等;在生活中知道何时游戏、何时午餐、何时午睡、何时离园等。

总之,教师要运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教育因素,让幼儿毫到教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三)善于利用一日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元素

对幼儿而言,数学就是处理生活中切身相关的问题,而非记忆由抽象符号构成的“天书”,数学不是不可理解的高深学问。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要努力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创设情景,让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在区角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排序方法,让幼儿在活动时根据活动时间的长短,有条理地安排每个人活动的先后顺序:利用看电影的机会,教师可让幼儿运用单双数的知识找座位:利用公园活动,教师可让幼儿数一数亭子有几根柱子,圆形花坛的四周有几盏灯,练习和运用封闭数数的技能:利用户外锻炼的机会,教师可让幼儿对拍球及跳绳进行计数,测量谁的小飞机飞得远;利用散步机会,教师可让幼儿寻找路上的数字,如公交站牌、商店营业时间、红绿灯倒计时器、车牌号码等,让幼儿理解数字所表示的不同的意义。

(四)在家庭中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请家长配合,让幼儿运用分类知识整理自己的衣柜、玩具橱,或到超市购物,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计算购物的数量和价钱、学做记录等。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教师的义务,在家庭里也可以创设条件,利用环境让幼儿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幼儿感受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积累数学经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总之,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利用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开展活动,使幼儿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张校芳 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

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简短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

教学用具:

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

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1、自由讨论,教师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观看图片,演示课件,视频。

3、教师补充讲解正确的避险,逃生,自救方法。

4、通过观看汶川,玉树地震后全国支援帮助灾区的图片视频,教育幼儿从小有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5.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叠祝愿星,祝福灾区小朋友,把祝愿星投在爱心小背篓里。

六、活动结束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书包在正确的演练一次,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