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通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8:33:03 |
- ZTFB |
- 13页
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写作总结时要注意用词精准,用事实和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表达。接下来是一些保持乐观心态的秘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一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对现代性进行了反叛和超越,强调主体的解构,破除了二元思维模式,尊重差异,强调平等。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一是教育研究者应在对话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话语方式;二是充分认识和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三是教育研究中应采取多元的、开放的方法。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方法;启示。
当我们试图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理清教育研究方法问题时,不仅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和矛盾,而且对教育进行所谓的研究中也是手足无措。文章其实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难道这不是一种荒谬吗?可是同样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这种研究和分析问题也是必然的、有意义的。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在《后现代社会理论》这本书的前言中也提及了这种矛盾。“本书对后现代社会理论采取了一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从一种现代的观点来考察后现代社会理论就完全是可接受的”。
瑞泽尔从一个社会学家的视角将后现代主义区别于后现代、后现代社会理论,但他所说的后现代主义仅局限于艺术、电影、建筑等领域中的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文化产品。显然,这种界定太过于狭隘,相反,它更倾向于他在随后提到的“后现代的观念”(包含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新的文化产品以及一种新的有关社会世界的社会理论类型)。也有中国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将其分为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
把后现代主义分解开来强行纳入不同类别的做法,本身或许就是违反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但正如上文的概念界定一样,也是为了我们理清思路和用于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方便之举。况且,后现代主义自身就是一种东拼西凑的产物,因此我们只取其中一部分对教育研究方法有所影响和借鉴的特征加以引述,那也是不足为怪的。
一、后现代主义的共性特征。
1、颠倒主体,强调平等性。
在后现代主义的术语中,主体性指的是个体性和自觉性――某主体的生存境况。而在传统哲学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观点是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客体则属于从属地位。在后现代主义内部,对这种主体性的否定也存在了一些实质性的差异。极端的怀疑论者认为主体是虚构的,在极端意义上它只是一个建构,他们把主体看作是过去的陈迹,现代性的遗老,自由人道主义的杜撰,不可取的主客二分法的始作俑者。这个经过解构的主体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必须另一种不同与现代主体的形态出现,可以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不再是宇宙和万物的主宰,人没有任何权利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要关爱这个世界,与自然达成“同一性”。另一方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个体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各种属性的自足的实体,相反,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与之相关的人群中,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被理解。因此,他们提倡平等、开放的“主体间性”,人与人要形成平等交往和伙伴合作的关系,而消除曾经蕴涵其中的不平等性或是等级关系。
2、对二元思维模式的批判,强调差异性。
首先,后现代主义者在解构主体时就指出,现代性主体观念造成了主―客二分法,把主体规定为积极主动的人,而客体规定为消极被动的物。因此要破除这种主―客二分法,摧毁一方胜过另一方的权威地位,中断同主体范畴相联系的独断权利关系,并由此消除了其隐藏的层系(等级关系)。其次,西方思想的主流一直受到现象―本质的二元分裂模式支配,而这种模式导致的思维则是从多中发现一,从异中求同,从现象中探究本质。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差异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事物中所蕴涵的差异总是会不断产出新的差异,而要根绝差异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同时,要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而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和丰富的。最后,后现代主义对二元思维模式的批判还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批判,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要和旗帜鲜明的观点。现代社会长期以来对理性和科学的无限推崇,相信人的无限理性和科学的发展可以创造美好的社会,然而也正是这种理性和科学的泛滥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灾难。对理性和科学的推崇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我在随后一段中再论述。
3、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
现代社会科学受到指导研究行为的一般方法规则的引导,试图以一种训练有素的方式来达到现实对于思想的检验。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根本不存在方法,不存在他们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存在的只是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反规则和怀疑一切的严格作风。他们假定了这样的方法,它们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相反,它们进一步混淆了是非,杜撰了更加精微细致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引发无限的解答。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使用的`所谓方法就是解构和直观的阐释,同时,他们认为只要是有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可以运用感觉、亲身经历、情绪、直觉、想象力、创造力等等的因素和方式。
二、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和启示。
1、教育研究者。
从主体性上来看,现代的研究往往把研究者置于专业的地位,因此拥有专门的特权,往往以知识的占有者和权威者出现在研究对象面前,从而可以主导决定研究的方向、性质、结果,甚至可以凌驾在被研究对象之上。然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体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是处于同一地位,我们要更多的是要面对活生生的人,具有思想和情感的人,研究者应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背景有所了解,从被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平等的信任的对话,在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中实现研究事实的自然流露,从而才能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因此研究者应该促进话语的平等,力求让处于弱势地位的话语发言,在对话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话语方式。
2、教育研究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有不同的层次,既包括教育活动又包括教育观念等一切的教育现象,而且这些对象又有自己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我们在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以往的教育研究中,由于对科学主义的推崇往往就使我们使用单一的标准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而忽略的对象之间的不同和差异。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教育对象对研究的建构意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教育研究的进行。
3、教育研究方法。
尽管后现代主义者否定方法的存在,可是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还是不得不运用一些所谓的方法,不管是有意的甚或是无意的。但是,在现代主义依存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的争论,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就表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垄断。教育研究者在把一种研究方法推向极至的同时就排斥另一种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崇拜,往往更强调对教育现象采取定量的研究,用简单的方法量化教育问题。在教育研究中可以采取一切合适的方法,应该采取多元的、开放的方法,不论运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教育研究的更好进行,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瑞泽尔著,谢立中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
[2][美]波林罗斯诺著,张国清译。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3]叶谰。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二
(一)存量资产不能抵扣的影响。
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度时,对缴纳增值税的企业的存货进行稽查统计并可以抵扣。而这次营改增试点,物流企业已经购置的仓储、装卸、运输设备等存量资产都不能抵扣,造成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使老的物流企业税负提高。
(二)适用税率变化对各项业务的影响。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务适用税率由3%提高到11%,提高幅度非常大。对购进固定资产、汽油、汽车配件、修理修配支出等抵扣进项税额充分的企业,税负将会下降,抵扣不充分的企业,税负上升。换言之,运输业务的进项税额达不到8%,税负就会上升。就本企业的情况来看,试点5个月,税负增长96。8%,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不需购买运输车辆,使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二是像车辆保险费、过路过桥费的大额支出等都不在营改增范围内,三是一些跨省跨地区运输业务的运营、加油、维修,也不一定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导致很多费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除运输业务外,传统的物流服务企业还有货物装卸搬运和仓储服务等多种业务,营改增前,仓储物流服务按营业收入的5%,装卸搬运按营业收入的'3%计提缴纳营业税,营改增后,一律改为6%征税。
(三)对服务定价的影响。
仓储、服务、运输的定价机制比较灵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也比较多,税收政策的变化也是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之一。例如:对于一项以前营业税率适用3%的装卸业务,其收费标准为23元/吨,扣除0。69元的营业税(暂忽略其他附加税费),净收入为22。31元/吨。营改增后,以适用税率6%的增值税计算,同样22。31元的净收入,收费价格可能要提高至23。65元/吨,运输业务也是如此,原来取得100元的运输收入,扣除3元的营业税后,净收入为97元,营改增后,要想保持97元的净收入,收费价格要提高至107。67元。但就目前的情况,企业是否能提高价格,还要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业务状况等综合因素。
(四)进项税抵扣不充分的影响。
目前的营改增试点行业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但交通运输业中又没有铁路运输业务,服务业中也没有保险业,运输业务发生的过桥过路费也不能抵扣,使大量发生上述费用的物流企业取不到进项发票,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物流企业,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旅差费等已占总成本的55%以上,能够取得进项税票的成本支出本来就很有限。
(五)对税款计算和财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后,企业对外提供服务,确认业务收入并产生销项税的同时会在日常采购、接受服务时,从供应商处获得可抵扣的增值税发票,应交增值税额是按照销项税减去进项税计算得来。这不同于营业税是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应交营业税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对财务核算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按照当前会计准则,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金额是含营业税的“含税收入”,而营改增后,“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内容是不含增值税的“税后收入额”。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内容按照取得进项发票金额,也应剔除进项税部分,成为不含税费用。假设实际税负变化不大,即使净收益水平不受影响,企业的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也会由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而上升,因此,在财务处理和财务分析上,要注意与原来的不同,区分数据变化的因素影响。
(六)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影响。
增值税专用发票相比营业税普通发票而言,税务部门管理和稽查更加严格,因为其关系到企业对外提供销售和服务产生的销项税额和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的进项税额,进而直接影响增值税的缴纳金额,因此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使用和管理各环节上都非常严格。
二、财务管理措施。
(一)尽量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降低税负。
营改增后,企业的供应商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物业服务、广告设计、审计中介及固定资产采购、软件采购等可以提供增值税发票,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和服务商时应尽量选择财务核算健全、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通过增加进项税抵扣降低增值税。
(二)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税务筹划,防范税务风险。
要准确记录日常销售和采购环节的经济行为,分清各业务板块不同的适用税率,按业务发生的关联度分别不同的抵扣税率进行进项税抵扣。不能混淆记帐。尽量做到均衡纳税,做好税务筹划和资金调度,防范税务风险。
(三)主动参与业务环节,树立全员节税意识。
要降低税负,必须从源头做起,财务部门要主动参与业务合同签订,综合考虑增值税抵扣因素,在定价、结算等方面出谋划策,同时要广泛宣传增值税试点的行业和进项发票取得的知识,把该抵扣的税额抵扣下来。
(四)要妥善保管、使用增值税发票。
增值税发票与营业税发票不同,具有时效性。它不仅具有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作用,由于发票已注明扣款扣税金额,它同时具有完税凭证的作用,更是从生产到最终消费之间联系起来,保持税额的连续性,体现了增值税的价值。因此发票遗失的处理方法很复杂,同时在退票、作废、开具红字发票等方面,也要备案或到税务机关处理。因此,不仅财务部门要重视对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各业务部门和所有参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和传递的人员都要高度重视。
三、结束语。
总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避免了重复征税,减轻了税收压力,这对接受改革的行业发展都具有长远意义,更有利于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化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做为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财务管理措施,遵守纳税制度,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蔚青。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三
来访者因被同学议论外表缺陷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到睡眠、饮食和学习效率。秉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疗法和自信心/自我意识训练,改变其不合理信念,缓解她的消极情绪,帮助她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逐步悦纳自我,开始体验积极情绪。
一、基本情况。
来访者,女,17岁,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独生女,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身高不足1.6米,皮肤偏黑,略胖,眼睛小。家境良好,母亲皮肤白皙,身材高挑苗条。从小妈妈和亲友们就老说怎么长得不像她,对此耿耿于怀。
二、个人陈述。
妈妈身材高挑,从小念叨我外表的缺陷,说怎么长得不像她,很多亲戚也这么说,我听了很自卑,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一个月前搬到现在的宿舍,室友们都是瘦高个,整天谈论穿着打扮等话题。她们总说我身材不好,臀部大,腿粗短,又矮又黑,我听了很痛苦。近一个月来,不管在家还是学校,每天至少照七八次镜子,每次照很久,越看越觉得自己丑,想去整形又害怕做手术。害怕出现在众人面前,听到有人议论长相和身材,就以为在说自己。总想这些事,上课也听不进去,成绩下降,不想吃饭,也睡不踏实,常常觉得心烦、孤独,不知怎么办。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独自一人走进咨询室,情绪低落,面带愁容,神情疲惫;神志清楚,说话有条理,表达清晰流利;智力正常,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她母亲反映孩子从小内向,苛求完美,特别在意外表缺陷。最近每次回家很少和妈妈说话,问她在校情况也不说,愁眉苦脸,但上次突然问妈妈能否陪她去做整形手术。班主任反映,该学生生性敏感,不善与人交往。最近特别沉默寡言,不合群,精神萎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四、评估和诊断。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显示,焦虑2.5、抑郁2.4、人际敏感2.4、其他(睡眠、饮食等)2.6,其余因子分均小于1.5。罗森博格自信心量表得13分,属于自卑者。
(2)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来访者主客观世界统一,认知、情绪、意志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按照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该来访者身心症状有现实原因(被他人议论外表缺陷),反应强度不剧烈,内容未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持续一个月左右,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3)首先,来访者认知、情绪、意志统一,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或幻觉、妄想等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性障碍。其次,她的精神和躯体症状皆由现实引发,属于心理冲突的常形,可排除神经症。
五、咨询过程。
(1)第一次咨询:咨询师首先通过积极关注和共情,消除来访者的紧张情绪,与她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然后通过积极提问,收集临床资料,并实施心理测验。根据上述资料初步确定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制定咨询目标和方案。随后指导来访者放松训练,即从头到脚进行肌肉渐进性放松,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通过先紧张后放松了解两者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缓解她的焦虑情绪,强化自我意识和注意力。本次咨询作业包括,建议来访者母亲改变对女儿外表的评价,多赞美她的优点,并与孩子深入交流;让来访者去商场试穿三次喜欢的衣服,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评价;鼓励来访者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体验成就感、价值感等积极情绪;每天进行两次15分钟的放松练习。
(2)第二次咨询:主要目的是向来访者介绍咨询方法,并分析认知错误。咨询师首先检查来访者的作业。来访者说,很多同学夸她穿上新衣服挺好看,她也觉得自己变漂亮了,心情变靓了。妈妈向她道歉,表示自己过去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她已加入学校志愿者队伍,今后每周末会到敬老院从事志愿护理服务。咨询师向来访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通过举例分析,让来访者理解,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她对事情的不合理信念,而非室友消极的评价本身。改变这些信念,就能消除消极情绪。随后,向来访者介绍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即绝对化、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帮助来访者找出她的部分不合理信念,接着,咨询师用质疑、夸张式的提问与来访者就不合理信念展开辩论,通过辨析和来访者探讨个体受欢迎的因素,包括个性、品质、思想、兴趣、能力等,使她对消极的自我意识产生质疑,开始转变自己的非理性认知。本次家庭作业包括,让来访者回去后针对不合理信念,写下相应的合理信念,每天阅读数次,加深印象;记录每天照镜子的次数和时间,边照边对自己说:“这就是我,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尝试每天减少一次照镜子和/或每次减少3分钟,做到了就奖励自己;回忆自己成功的经历,从中体验喜悦感;主动接触交往少的同学;宿舍熄灯前给室友们讲笑话,用欢乐促进人际关系;每天进行两次15分钟的放松练习。
(3)第三次咨询:主要目的是继续识别、分析顽固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辩论;在此基础上强化合理认知,学习全面评价自己和理性应对他人的评价。咨询师首先检查来访者每日照镜子的时间是否减少,对进步给予鼓励。来访者说,室友们都喜欢听她讲笑话,宿舍气氛融洽起来,自己也挺开心。通过为老人志愿服务发现了自我价值。她向咨询师讲述了回忆成功经历过程中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咨询师鼓励她要经常进行类似回忆。然后,咨询师与来访者分析讨论她写的合理信念。来访者说知道很多想法不对,但不知如何改变。咨询师告诉她,转变是痛苦的,不会一蹴而就,要有信心,不能放弃,要继续巩固新认知。接着,帮助来访者进一步挖掘不合理信念,找到错误认知的根源,并与顽固的错误认知辩论,引导来访者形成理性认知,即人人都有评价他人的权利,应理性看待他人的评价。运用更多生活实例,让来访者彻底领悟,女性的.魅力和价值不完全取决于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在素质(个性、人品、才能、社会贡献等),来访者的成功经历就是她价值的体现,应在此基础上全面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自信的女孩才是最美的。随后,让来访者练习用“希望”代替“必须”,“可以接受”代替“无法忍受”等来巩固强化合理的认知。咨询作业包括,让来访者进一步思考个人价值/魅力的内涵,并寻找相关案例;记录下若干熟人对她的印象,练习用理性的认知方式对其中的消极评价做出反应;每天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列出自己的优点,天天阅读,并对着镜子大声讲述,赞美自己;每天两次放松练习。
(4)第四次咨询:目的是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强调要点,巩固咨询效果。来访者表示,“赞美自我”练习让她精神更加振奋。咨询师请来访者举例谈谈她对个人价值的理解,来巩固合理认知。来访者表示,现在对个人价值有了新认识,更喜欢自己了,情绪也明显好转。咨询师肯定她的积极改变,叮嘱她焦虑时要积极采用放松技巧,将咨询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理性积极地面对各类问题。
六、咨询效果评估。
一个月后回访,来访者焦虑等消极情绪基本消失,能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情绪更加积极,有了笑容和自信。自述睡眠、饮食已正常,能安心学习了,不再频繁照镜子,和同学在一起比较愉悦自在,在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朋友。心理测验结果显示,自信心量表得分24,进步明显;scl-90焦虑1.7,抑郁1.6,人际敏感1.7,其他1.5,基本恢复正常。
七、结束语。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主张,本例在纠正来访者不合理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她全面评价自我,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自我意识,发展积极人际关系,塑造积极人格,并通过积极导向的自信心评估,激发来访者积极成长的动力。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四
诞生于世纪之交的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的研究取向,倡导从积极的视野、以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心理现象,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主张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人的积极体验,形成良好人格;关注人的潜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积极心理学一经产生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汇集成了一场气势如虹的心理学运动,广泛影响了心理学众多领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应主动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寻求理论水平的提升与实效性的突破,实现功能与取向、内容与目标、途径与方法的全方位变革。
一、取向调整:从“消极预防”转向“积极培养”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所依赖的心理学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均来自传统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以帮助人排除心理问题、战胜心理疾病为己任,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人类积极品质与善良美德的研究与培养。心理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种不平衡,“临床心理学只关注心理疾病;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偏见、种族主义和侵犯行为等;认知心理学关注影响人做出正确结论的偏见和误差。,传统主流心理学总是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摆脱各种消极情感的策略、手段、能力、勇气等。
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主流心理学借鉴过来的技术与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心理问题的疏导与消解、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自我防御机制等。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成长中的弱点、缺陷当作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侧重分析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治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掌握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这种工作重心的偏移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怎样避免负面情绪,而不清楚如何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以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陷入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
积极心理学认为指导人解决心理问题固然重要,帮助人养成积极品质则更具价值。一方面,具有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明显的心理症状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正常的、健康的,他们面临的任务主要是发展与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需要,而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另一方面,预防可以分为积极预防与消极预防,消极预防是被动的,直接针对具体问题,而积极预防则是间接地通过培养人的优秀品质与美德,进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积极心理学认为,治疗并非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而是首先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主潜力,通过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潜力实现问题的消解与积极力量的升华。积极干预主张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积极力量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获得的,而是在干预中个体自主建构的,是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掘与培养、积极力量的保持与提升。
当前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主动借鉴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体现为1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研究取向的调整同时体现在人性观、价值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系列观念的变化与革新。价值观上,从重视少数学生的消极问题转向关注多数学生的积极品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尤其是积极品质的全面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诉求;教育观上,从以心理问题的解决为己任到关注个人潜力的挖掘与善良美德的培养,与其消极地应对心理问题不如积极地促进人性的成长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人性观上,从关注人性的弱点与缺陷到关注人性的善端、潜能与美德,积极品质养成的过程就是消极品质退场的过程;学生观上,从对学生被动性、消极性的诠释转向对学生能动性、建构性、积极性的欣赏,学生就像花草一样,只要有了适宜的环境与条件,自然就会追求茁壮成长。
二、目标提升:从“适应”转向“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认真解读就会发现,上述目标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没有心理问题不等于心理健康,免于心理疾病只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低标准。
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心理问题的症状、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诊断被当作是首要任务,诊断的重心是学生的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从负性情绪的角度,如果一个人被评价为少焦虑或无焦虑、少恐惧或无恐惧时,这个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事实上,免予心理疾病,只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至于这个人是否积极地热爱生活、是否充分地发挥了潜能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人们早已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预防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不过传统心理学理论关注、研究较多的是如何预防疾病、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涌现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一系列方法和技术。虽然人们意识到了还存在着发展性目标,而且也意识到了发展性目标面对的人群更广泛,但是苦于理论研究的匮乏以及措施与途径的迷茫,发展性目标主要停留在认识层面。
积极心理学超越了适应性目标,旗帜鲜明地将心理健康定义为积极认知的培养、积极体验的回味与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在不断追求幸福、快乐等人生意义的道路上,人类可以通过挖掘与培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实现人格的完善,促进个人生活的充实与完美。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机能,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和潜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发展其积极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有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积极的思维方式。
三、内容转换:从“关注消极心理”转向“研究积极品质”
传统主流心理学将关注的重点锁定在心理问题的消解,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而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关注则相对贫乏。有人曾在网上对1887年至间有关心理学文章的内容摘要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关于生气(anger)的文章有8072篇,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文章有70856篇;而在同一时期关于局兴(joy)的文早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文早有2958篇,关于生活;两意(lifesatisfaction)的文早近5701篇,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比约为14:1。心理健康教育沿袭了主流心理学的这一传统,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焦虑、狂躁、妄想、幻觉、忧郁等消极心理特征,较少关注健康、勇气、乐观、希望、快乐、信仰、毅力等积极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借鉴了积极心理学的目标设置,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积极情感的体验(包括生活、学习、自我和人际)、积极人格的塑造(包括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和运用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了认知、体验、人格、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全方位关注人的发展。有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总结为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内容。
四、方法变革:从“感知为主”转向“体验为主”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从“知”入手,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模式是先提出心理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心理学对心理问题做出的描述性概念,然后举例提出克服问题的有效方法,再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反思、体验,经过冲突或斗争,进而提高认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有效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重视知识掌握的倾向甚至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与评估中,表现为重视心理学知识的考核。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虽然也重视情感体验,但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积极心理学将积极人格的形成作为基本的追求,而积极体验则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本途径。所谓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它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以情绪体验为例,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可以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不同的情绪能使人建构起不同的心理资源。消极情绪能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应激资源,主要应对威胁到自我的各种危险,使个体迅速采取特定的行为,从而避免使自己受到伤害,这是个体最低要求的自我保护。与消极情绪的应激保护不同,积极情绪则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这些资源趋向于从长远的角度、用间接的方式给个体带来各种利益,如能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些思想和行为迁移到其它方面。研究显示,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健康的归因方式、良性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应激和心理防御系统、神经中枢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人格,从而实现对人类健康的呵护。
积极环境营造积极体验,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人格。以体验、参与、合作、活动、内省为主要手段,以咨询、干预为辅助手段,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主渠道,构成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传授”和“培育”的关系。心理学知识可以通过传授教给学生,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是无法通过传授完成的,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创设、提供适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与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其二,“感知”和“体验“的关系。如果说其它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感知来完成,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通过“体验“来实现。积极体验与积极认知相互影响,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本途径。其三,“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无论是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积极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动的体验、参与、合作、活动,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与良好美德的形成不可能在被动的训练、教育中实现。其四,“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个体在孤立或独处的情境中就可以有所获。然而,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集体的活动,在活动中对比、讨论、感悟、体验、反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五、工具优化:从“测量消极”转向“评估积极”
评估和测量是心理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学总是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测量,《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只提供了有关问题的评估和测量标准而没有提供任何有关积极的评估和测量标准,这给心理学的评估和测量本身带有了某种消极的特性。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评估与测量总是告诉我们已在消极的道路上走了多远,我们已经具有哪些消极品质。任何一个人,即使他有再多的问题,但一定有积极的东西,如果心理学在对他进行评估与测量时没有看到他的积极方面,那么,这种评估与测量的结果就肯定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精确的。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测量、评估使用最多的量表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他还有zung焦虑量表(sas)、生活事件调查量表等。严格说,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反映的是心理负面、病态的倾向,用这些量表来刻画心理健康状况显然是不合适的,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展与应用正面指标,提供评估、诊断的有效工具,从积极角度刻画与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和测量变得更准确,也变得更有现实意义。从评价目标上,与以往强调病理学的评估与干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关注个体积极独特的个性,注重评估个体和群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等,评估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关注和挖掘个体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的发挥积极的品质。n作为正面评价指标之—的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已经形成以结构化问卷测量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的多样化测量体系,为全面、准确、深入揭示幸福的本质,评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提供着坚实的技术基础。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五
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大陆地区企业实体在管理会计工作的实务开展环境中,面对着崭新且复杂的实践环境,本文针对信息经济视野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并对企业提升管理会计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伴随着计算机设备实践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范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当代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信息资源在当代国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客观过程中,正在展现出逐步充分的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的特征,信息化社会事业发展到现今阶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阻挡。在大数据时代的现实性时代发展环境背景之下,信息产业经济理念使得我国当代社会中的企业实体在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换格局中逐步呈现出了在实践层次的便捷性以及快速性,本文基于信息经济理念的指导性角度,对管理会计工作的相关实践问题展开简要的研究论述行为,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一、信息经济理念视阈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化。
伴随当代世界体系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当代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的深化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全新形式的技术形态,接连涌入到当代国民的日常化生产生活实践行为的发展路径之中,在这样的宏观历史发展背景之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经济对我国当代各类企业实体的.日常化生产和实践行为产生了极其深切的影响,并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基本方面:
第一,企业的生产要素;。
第二,企业的生产工具;。
第三,企业的生产方式;。
第四;企业的组织结构。
根据学者许金叶对网络管理会计工作实务的概念界定,网络管理会计是以电子商务技术系统为建设基础的,是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实务工作提供充分的集成化决策信息的信息资源处理系统,这套系统在信息经济理念指导背景之下的企业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准备难以替代的实践作用,根据这里给出的关于信息经济理念背景之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践环节应当有针对性地展开一定程度的调整,为适应现实发展环境的有关要求,做出充分的准备:
第一,企业管理工作在实践目标层次的变化,在信息经济理念的指导之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核心开展目标应当设置于为企业的日常化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实践行为提供充分的决策信息支持,为企业主体的实际市场价值的有效增值创造充分的支持条件。
第二,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务开展主体,已经现实性地转化为开展业务基本信息资源对象的收集、分类,处理并进一步分析与报告的工作行为的决策人员,已经执行人员。
第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践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实务过程中的经济业务管理决策行为,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企业主体中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实务层次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支持性力量。
第四,企业管理会计在工作实务在实际的业务内容构成体系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客观变化,企业对物质资源信息调度实践行为的管理工作逐步提升了关切力度,其实际的物质性以及资金性资源对象的调度以及使用效率正在现实性体展现出逐步提升的客观趋势。
二、信息经济发展理念指引之下,实现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效能水平的有效策略。
不难理解,管理会计实践工作,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实践背景之下,我国当代企业主体日常化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切实提升我国现代企业实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实务管理水平,缩减企业的经营成本水平,提升企业的实际经营工作效益水准,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在信息经济时代形态的发展背景之下,全世界空间场域中的电子化信息资源都已经显现出了强烈的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的特征,在这样的历史发展实践背景之下,想要实现我国当代企业实体的管理会计实务工作开展效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应当切实做好如下几个基本实践方面的改良实践行为:
(一)切实提升企业中管理会计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
随着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系的应用深度和广度状态的日渐扩充,技术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企业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面对着较为深切的客观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态的普及化应用趋向,使得当代国人实际生存的环境逐步向着智能化的客观趋向进行的深刻的现实变革,在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当代企业实体中的管理会计实务人员,应当切实提升对计算机设备的操作以及应用水平,并扎实具备终生开展稳定有效的学习实践行为的客观能力,有关人员应当切实关注自身专业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现实提升。逐步使自己提升面对全新时代背景试下环境性挑战因素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建设作出应有的客观贡献。
(二)切实建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体系。
实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的建设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发展任务,只有完成良好而科学的相关领域工作实施体系的建设目标,才能切实保障我国现有企业管理会计实务工作的稳定有序发展,要在管理会计事业的发展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经济时代背景的优质支持条件,为有关工作设计效能的充分发挥创造充分的支持性条件。企业主体应当依照自身实际面对的生产经营工作运作状况,切实关注对电子商务及管理会计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门宣传和教育实践行为,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会计工作实践体系的良好建设实践工作目标。
(三)切实提升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水平。
在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企业的管理会计实务想要在现实的数据丛林中,找到切实有用的信息对象,并展开相应的分析以及整合实践工作,势必要执行较为庞杂的任务量,并且还要现实性地面对信息资源对象的开放性,以及共享性实践特质,这些现实存在的客观运作因素,使得我国企业实体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有效信息的挖掘和整合实践工作过程中,现实性地面对着逐渐提升的客观要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相关企业实体的工作人员想要实现管理会计工作实践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须切实做好如下几个时间方面的客观改良行为:
第一,做好信息技术工作系统的整合、改造或新建实践,扎实推动管理会计工作效能的有效发挥。
第二,鼓励我国境内现存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性单位建立共享化的财务信息服务中心。
三、结语。
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客观性实务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当代时期的各类企业实体都现实性地面对着,在管理会计实务中的一系列全新实践状况,本文围绕相关领域的实践问题展开了简要的论述,预期为有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六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环境管理中要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1.1城乡之间的关系协调。
城乡生态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垂直生态链。在三大产业中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而城市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是链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化的污染转移到农村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消除农村污染,向城市输送更多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1.2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协调。
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是呈水平状态。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要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生态工程带动新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要更加重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比较薄弱,我们要控制对农田、引用水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上游的污染而造成对下游的影响,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七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也让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经济目标。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出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环境管理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走新型的城市工业化的路线,实现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3.2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目前,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帮助。另外,应将建设生态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内容。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在建设物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环境管理能够很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了解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制度内涵和技术内涵。
作者:郑江宁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八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里面包含着诸多的文化艺术,傩舞音乐文化艺术正如这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傩舞音乐文化表现了古代人对神秘力量的一种征服,株潭镇的傩舞音乐文化有着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巧妙的把艺术的特点和文化底蕴结合在一起。这不仅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同时为我国民俗艺术的发展又增加了更多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民俗视野;株潭镇傩舞音乐;变迁。
随着现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重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们对傩舞音乐文化这种音乐艺术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在民俗学的独特视野下,结合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背景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传承和演变进行了讨论,从而为民俗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进一步宣传和促进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变迁。
(一)乐器的变迁。
在傩舞音乐的发展中,其伴奏的乐器大都是从民间而来,只要能发出声响的乐器它都可以拿来使用。在我国音乐文化的变迁中,如从先秦的土鼓到唐朝的锣鼓等,这样乐器的变化和传承也带来了傩舞音乐文化结构的传承和变化,并且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傩舞的伴奏乐器越来越丰富。比如在各地的傩舞音乐中,有的里面包含有笛子和唢呐,有的则含有丝弦乐器和海螺等。人民在对傩舞音乐文化和伴奏乐器有效融合的同时,不仅很好的保持了傩舞音乐那种古朴粗狂的表现形象,而且增加了傩舞音乐更多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演变中,随着乐器的丰富,其音乐伴奏更加的完善,并且很好的控制了傩舞音乐的表演节奏,为傩舞的表演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隋唐时期,因为跟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傩舞伴奏乐器种类增多。尤其是鼓类乐器,@是由于歌舞音乐的发展所导致的。傩舞的打击乐器有铜钹、节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桴鼓、齐鼓、担鼓、羯鼓、风首箜篌、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等三十多种;傩舞的弦乐器有独弦琴、三弦、鼓、匏琴、轧筝、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种;傩舞的吹管乐器有幢箫、义嘴笛、叉手笛、拍板、太平管、桃皮荜篥等二十多种。这段时期在傩舞伴奏乐器上有着重要变化是出现奚琴和拉弦乐器轧筝,开辟了傩舞乐器演奏的一个新时代。而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中主要的伴奏乐器也由笛、方响变成了鼓、腰锣和大鼓等。班鼓主要是有木头或者竹子制成的,它的长度一般是三十厘米,高度一般是六十厘米。其声音的特点是清脆干净,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腰锣的材质是铜,其直径一般是五十厘米,厚度一般是二、三厘米。它的声音特点是浑厚低沉,尾音有力,并且会随着演奏者敲击的力度和位置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声响效果。大鼓的使用频率最频发,它的直径一般是五十厘米,厚度一般在三十厘米左右,在演奏的时候需要用到鼓锤,它声音的特点是比较低沉,但是其中却充满力量,其伴奏的声线会跟着傩舞表演的情节和气氛而发生改变。
(二)唱腔的变迁。
傩舞的演唱方法是来自于东汉,在当时是宫廷音乐的一种,它不仅包含有音乐的唱词,而且也有说词,这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其唱腔特点为锣、鼓跟一些打击乐器。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组织人员一般有十人左右,有着非常严格的班规。傩舞出现的场合一般是傩仪仪式过程中常的高潮部分和节目开始阶段出现,全国各个地方的傩舞节目内容丰富,一般都带有祭祀和娱乐的几重功效,在民间傩舞音乐文化的表演集中体现在祭祀活动的中,祭祀主要分成八小坛和四大坛,同时结合傩舞的音乐又设计了二十四戏。后来到唐朝与山歌、小调、戏曲等民间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傩舞音乐文化的唱腔形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现在株潭镇的傩舞音乐中,其唱腔的特点主要取决于配乐的方式,在实际的表演中,纯唱腔的歌曲相对较少,大多数都需要有伴奏结合进行表演。而且在傩舞表演者,非常注重开口傩的唱腔结构,因为歌词的内容大都是以叙事为主、所以在表演形式上是有唱词也有说话。它的唱词是有高有低,错落有致,婉转动听。而说话口语式的表达方式则使整个唱腔结构的旋律似有若无,给人一种跌宕起伏、意境深远的感觉。并且唱词和曲调很好的结合,不仅是增加了其表现形式和感染力,同时也是对音乐语言表达的一种升华。比如《鲍三娘与花关索》的唱词就有这样突出的特点。傩舞音乐的唱腔有这很特别的地方,它的音域比较窄,而旋律有一种即兴发挥的特点,其音乐的旋律大都是下行线条居多,这样也更体现了唱词的原始感和沧桑感,同时因为这样的唱腔结构很符合当地人民的审美,所以能得到广泛的传承和传播。
二、民俗文化对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影响。
(一)民俗在傩舞音乐文化的体现。
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许多的节目都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来的,其中主要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体现了人们祈求自己的生活可以吉祥安康等,所以株潭镇的傩舞表演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比如《拜年》这一傩舞表演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目。因为就节目名字便可以看出,这其中包含了人们对新年的向往,以及在新年来临的时候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期盼,这样符合民意,顺应民景的节目肯定受大家的欢迎。而傩舞中的《绿品》这个节目则是借助歌词来表达一种希望丰收的情感,全给人们带来财富,保证丰收季节可以顺顺利利的进行。在《土地》傩舞表演中,表演者通过表演土地公的形象来表现出人们对土地的尊重之情,而且这也不仅仅代表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而且也表现了人民祈求明年可以风调雨顺,工作顺利,走上致富小康的道路。在最开始的傩舞表演中,主要是以人为蓝本来构建故事情节,从而促进表演者和观众的互动。比如在《小鬼钻圈》的节目中,演员扮演两只小鬼在人群中互相追逐大闹,不时的还会拉扯周围群众的衣服,在这期间还可以邀请一些观众也参加到表演中来,这样不仅仅是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效果,而且也很好的让观众们了解了节目的内容。
(二)民俗文化对乐器的影响。
在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和变迁中,傩舞音乐的伴奏乐器在其表演的时候非常的常见,而且这些乐器有着非常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想前文提到过的腰锣和班鼓等,因为这些乐器的使用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的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其最后的成型的表演方法很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有傩舞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可以很快的将新的东西融入到其乐器的节拍和旋律中,而且当地的傩舞艺人也可以很快的学习和掌握傩舞发展的新形式,在其进行表演的时候,观众们也常常可以跟着一起唱上两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与其乐器的民俗性,使得傩舞音乐艺术在发展中有着坚实的人民基础。
(三)民俗文化对傩舞音乐唱腔的影响。
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非常具有地方的`特色。在傩舞音乐表演的时候,艺人们通过运用简单易懂的演唱方法来表达出人民最朴素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让观众们产生共鸣,而且也很容易把观众带到表演的情节中,让观众有最好的观赏体验。而且在傩舞表演中的说唱阶段,通过利用地方的方言进行表演,这更能拉近傩舞艺术和观众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亲切感,同时还突出了其地方的特色。傩舞在传播和发展中,都能形成自己地域独特且鲜明的表演框架。比如在《土地》这个傩舞节目中,它的唱词大都是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而且其唱腔也相对的简单,整个表演通俗易懂,确实很好的把民俗和音乐文化融合到了一起,确保了人民在欣赏艺术的时候,也懂得了其中的内容和艺术其实都是源自于生活。
三、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
傩舞音乐和纯音乐也影响到了现在的音乐,这更加充分的体现了其社会价值和功能性。这既反映出了文化上的不同,同时也提升了现代音乐的创作水准。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和传统的音乐文化相比,株潭镇傩舞音乐带有更加民族和民俗的特色,以及和社会融合的价值,这对于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提升。而且在傩舞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当中,传统的音乐艺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音乐的发展涉及到了祭祀和艺术的结合,从而促进了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很好的传承。在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体系中,其包含着许多丰富的社会价值,人们利用傩舞音乐这样的方法和神明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为自己的将来的生活做出美好的祝愿。在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中,不但实现了民俗民风的传播,也体现传统劳动人民朴素的生产愿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株潭镇傩舞音乐艺术文化在时间的变迁中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对这样的传统傩舞音乐文化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人们不但看是研究它的艺术性和历史性、同时也注重思考了这种艺术存在的方式,从而挖掘出它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然后构架起更加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从民俗学视野下来对其分析,是为了让株潭镇傩舞音乐更好的发展,同时深化这门艺术的传承和演变。
[参考文献]。
[2]王龙生.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
[3]孔令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舞蹈保护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九
未来取向(futureorientation)是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偏好未来的方向,同时也是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1]。近几年来,未来取向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使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了解未来取向研究概况,意识到未来取向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能更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文章首先简述未来取向的作用和影响因素,然后阐述如何在未来取向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探讨相关的保障问题。
一、未来取向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1.未来取向的作用未来取向对个体的发展起保护性作用:
使个体更倾向于采用健康的行为方式来维护身体健康,远离不良环境,避免或减少参与不良行为;预防抑郁和自杀;未来取向也能预测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高未来取向者有更多的学习投入和更好的学业成绩。因此,了解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目前对未来取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年龄和性别。对年龄段为10~30岁样本的研究发现,16岁以上的个体比年少的个体有更强的未来取向,且其未来取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继续发展。性别方面,男性的未来取向一般更关注工作领域,而女性往往更关注婚姻家庭领域。
(2)人格。低自我认同感、高拖延个性的人,未来取向程度往往较低。
(3)情绪。死亡焦虑与未来取向呈负相关;孤独的青少年的未来取向得分相对较低。
(4)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青少年学生的未来教育取向,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未来有更强烈、更坚定的教育渴求。
(5)同伴因素。同伴关系会影响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积极方面,同伴在其中可起榜样、辅助、建议的作用;消极方面,不良的同伴关系往往会导致物质滥用、反社会行为、逃学和低学业成就等问题,从而使青少年未来取向程度降低。
(6)家庭因素。消极的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对未来更悲观,更少有职业规划。与值得信赖的、关心人的、有能力的成年人的交往,父母的积极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积极未来取向的发展。某些环境(如充满暴力的、贫穷的环境)可能会限制青少年对未来的思考能力,从而抑制“对未来的希望”的发展,导致失望感的产生。有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如与孩子讨论资金问题)和取向(责任感、未来取向)会影响孩子经济行为的未来取向。
(7)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如个体生活环境下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和其他规范及期待,会影响个体未来憧憬的内容;个体的未来取向往往也反映了个体所处文化对其的定位和塑造。此外,社区因素、邻居因素、父母工作环境、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地位)、所遭遇的生活事件、“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等也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
二、如何在未来取向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恰当开展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最基本的.理想;职业理想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期盼;道德理想是对完善人格的设想和追求;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预见、向往和追求。理想作为奋斗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引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故应恰当开展理想教育。鼓励学生要有理想,在树立、追求理想过程中,既要有志存高远的胸怀,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理想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结合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避免过于抽象的、空洞的理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中通过多感官信息输入渠道接受理想教育,从而在深刻体验中更有效地树立起积极的理想信念。此外,理想教育可灵活、充分借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2.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了解并引导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大学生未来取向如何,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职业规划状况,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需要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为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保持较高的未来取向水平,建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涯始终,而不能仅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或仅在毕业生面临职业选择时进行。同时笔者认为,大一阶段是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时期,让大学生在大一时就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规划,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生涯规划,如该重点学习哪方面内容,该选修什么课,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等。此外,可通过个体心理咨询途径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通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交流,观察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心理测验(如职业倾向测验)等途径了解其未来取向,引导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未来取向。对于低未来取向的学生,教师应多与其交流,并加以引导,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适时调整未来的目标,但经过深思熟虑确定未来目标以后,最好不要轻易改变,摇摆不定的状态往往会使学生内心充满矛盾,难以安心学习。要充分发挥未来取向的积极作用,需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乐观地看待未来;重视学生务实精神的培育,使学生能脚踏实地把握现在。
3.增强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预防或干预大学生的拖延个性具有积极自我认同的大学生不仅有积极的未来取向,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支持和帮助。增强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感除了需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环境(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外,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尊重、关爱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如感恩)、自信、移情能力和交往能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鼓励学生尝试应对挑战,使其在尝试中不断认识自我。大学生积极自我认同感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此外,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学生寻找恰当的榜样供学习借鉴与自我激励;适当表扬和奖励学生;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为人处世之道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等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由于高拖延个性的人往往有较低的未来取向水平,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可以拖延个性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拖延个性的预防或干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及时考虑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问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预防或干预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给予大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使其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培育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适当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4.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从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可知,影响个体未来取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外因往往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除了尽量减少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外,还可从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着手,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性,减少其依赖性、脆弱性和受暗示性,使其能真正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大学生自立人格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开设自立人格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5.重视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意义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有研究显示,“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取向程度及其未来取向质量,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如生存知识、危机应对方法、逃生的本领等;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如“人”的生命价值,自己活着的意义何在;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接纳他人,欣赏他人,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可多样化,如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讲座;举办生命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看守所、医院、殡仪馆等及相关知识展览;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生命教育。
6.注意同伴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学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意识,建议学生多和积极向上、职业规划较明确的人交往,减少或不要和社会上那些“不良”青年交往,从而使自己能着眼未来,积极向上;建议学生营造积极的寝室氛围和班级氛围,为自身心理成长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构建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得到重视并持之以恒。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般由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等构成。朋辈心理辅导员由于身处学生中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更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对同伴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尤其是实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含恋爱关系)、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方面,不同年级的培训内容应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可适当安排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跟随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实践学习,以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能力。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邀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能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助于其学以致用、提升素质。
7.重视社会、文化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取向等会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受挫伤,对未来可能悲观、迷茫。女性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往往也使女生自我控制感缺失,降低其未来取向。因此,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文化因素对学生未来取向的无形影响,充分发挥积极文化的作用,减少消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着力预防消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家庭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因此,应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学校辅导员可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其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父母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树立起积极的榜样,父母对于未来是悲观失望还是积极向上,往往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的态度是忧虑还是乐观;父母不能包办孩子的未来,应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婚恋选择等。
8.重视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史的学生,应鼓励其树立梦想,积极期待未来,努力把握现在;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遇到困惑时,学会求助他人。对于有行为问题(如欺负行为、网瘾、酗酒等)的学生,应引导其多思考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灵活运用内观疗法,让其就内观疗法的三大主题———“他人为我做的;我给他人的回报;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进行反复思考并记下所思所想,使其产生积极的内疚感,实现积极的改变。对于特困生,要让其克服自卑、自弃、自我封闭心理,树立起奋发图强的决心。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对未来高枕无忧的乐观偏差,打消其“啃老”想法,挖掘其潜能,培养其自强自立。对于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可通过提高其未来取向水平激发其学习动机。
三、未来取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1.高校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支持,着力提高学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学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和经费支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有效开展。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课时和场地;为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之一,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度还不够,寻求心理咨询的意愿较低。要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有必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借助心理咨询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的未来取向。而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需要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咨询常识,需要心理咨询师提升自身职业胜任力,需要为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创设条件,如优化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置(含场地设置和设备、人员配备)等。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幽默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不仅能使教师自身保持乐观,促进自身人际关系和情绪健康,减少职业倦怠,也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温馨愉悦的心理咨询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能为大学生幽默感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途径有:多看幽默影视;博览群书;丰富阅历;和幽默的人交往;多发现和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素材;了解并尝试运用幽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在行为示范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至少应在两方面起榜样作用:一是积极心态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育自己的积极心态,举手投足间体现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二是人生规划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明晰的人生规划,以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辅导。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明显成效,需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需重视日常生活中与大学生的灵活沟通,对大学生加以积极引导。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辅导员来开展,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既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和有机互动,也要注意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校园活动等创设条件,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将会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创设多样情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4.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在校园网中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包括刊登心理文章、介绍或在线播放心理影视、设置留言版块进行互动),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大学生将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期计划和心理、面询安排,从而有针对性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途径开展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网络(如电子邮箱)定期内部发行电子心理刊物等。网络不仅能有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能为师生沟通提供平台,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渠道,也能为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供有效途径。总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5.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师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这些师资力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方向背景的其他院系教师及辅导员。某种程度上,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多优势,如可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遇到工作困惑(如难处理的心理咨询个案)时也可和心理学系教师进行交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是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之一。
6.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化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如何,与大学生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品质及其所处环境有关。未来取向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如自立、自信、乐观、感恩、希望感、心理韧性),为大学生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途径等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色彩。
7.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制度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为了有序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工作内容、工作计划等实行制度化要求。例如,心理档案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对每一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相对稳定、计划性强的安排,包括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周、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以及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信息员、心理社团骨干等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应给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突显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现校本性。为激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每学年可对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候选人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等)进行表彰。
8.加强大学生未来取向领域研究加强大学生未来取向领域的研究,是开展未来取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从目前来看,我国对大学生未来取向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大学生未来取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能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未来取向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能为低未来取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预防或减少低未来取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精神分析心理学论文2篇十
环境管理的主流化的概念是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让社会大众都能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议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可,并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公益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2.2环境管理的.生态化。
只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的生态化的因素,并将生态化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使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要在环境管理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给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平台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让环境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3绿色政绩制度化。
绿色政绩制度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绿色政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要求,也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精选积极分子党支部考察意见范文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意见简短(大全11篇)
- 精选体育委员的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通用8篇)
- 如何写销售合同标准格式范文通用(优质17篇)
- 青春最好的样子(大全12篇)
- 2023年介绍重庆的导游词重庆旅游导游词汇总(精选20篇)
- 最新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用13篇)
- 名人写人的散文范文(模板11篇)
- 庆祝六一活动方案大班(通用15篇)
- 2023年农村修路申请报告模板(实用8篇)
- 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小论文范文汇总 社会热点问题议论文(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