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承劳动精神(优秀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4:13:39 |
  • ZTFB |
  • 11页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总结时,可以用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更直观的展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传承劳动精神篇一

“红军!”当你身为一个中国人而念出这两个字时,你的心中一定满怀激情。他们是红军!硬是用区区两条腿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路程;他们是红军!不怕牺牲只为造福人民;他们是红军!用热血和青春谱写出中国史上举世无双的奇迹。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让我如此近距离地触摸到红军不畏艰辛作战的长征精神。“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等震撼人心的画面和故事,把我们带入到那段峥嵘岁月中。其中“飞夺泸定桥”令我印象最深刻。

桥下水流湍急,没有木板,攀着铁索,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硬是“飞”过了泸定桥,红军凭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毅力,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气贯山河的诗篇。

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开学第一课》中做了个游戏还原当时的情景,让孩子们在充满弹性的吊带上前进,下面是厚厚的海绵垫,前面的几块铺得还挺容易的,但到后面几块时,就变得很困难了。每走一步,吊带就剧烈地晃动,甚至有个小孩还踏空了,直接摔到了垫子上,如果换作在当时,下面可是万丈深渊。

仅仅一个游戏,要走过就很困难了。可以想象,当年那场战役是何等惨烈,红军战士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闯过了天堑,谱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赞歌。

长征途中,红军经常有了上顿没下顿,一天只能吃一颗黄豆,有时,甚至连黄豆都没有了,就只好吃野菜草根,有的人还活生生被饿死了。他们在长征时,穿的鞋是稻草编的鞋,有的人还没鞋穿,脚就被磨出血来了。但是,所有的苦难在他们心中化作了一个信念:成立新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长征精神。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有了革命前辈昨天的艰辛,才有了中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相比之下,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被娇生惯养,做一点家务就叫苦叫累,常常遇到一点困难就轻言放弃,这是身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做的吗?我们要不忘初心,传承红军的长征精神。遇到困难自己主动解决,自觉参与劳动,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芒!

没有红军昨天的牺牲、拼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征精神是什么?是坚定信念,是百折不挠,是坚韧不拔中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换来的。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传承劳动精神篇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昌吉市第一中学八年级1班的娜非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好生活,劳动创造》。

曾经说过:“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由此可见,劳动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究竟有多么的重大;劳动对于我们人类走向文明的艰险历程究竟有多么的重要。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德、智、体、美、劳”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发展的五个方面,而其中的“劳“必不可少,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古今往来,多少名胜古迹,多少丰功伟绩是“劳”创造出的,看那宛蜓巍峨的万里长城,140年仍屹立不倒的赵州桥,李冰父手创造的都江堰,那么这些举世闻名的美景。美物究竟来自于哪里呢?毫无疑问,这些古老的建筑文化遗产无不都是体力劳动者用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若卓绝换来的历史文明的结晶。由此可见,体力劳动者的意义重大。他们为后世留下了平安幸福,打下了交通业的夯实基础,这此历史结晶总是在用各种事物向我们表达着:劳动促进文明发展,劳动能为我们创造出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每个洒满阳光的清晨,街道上无不看见最美的身影一一环境清洁工;在每个路口,无不看见在寒风中傲立的警察叔叔在警务站值着班;在每一所医院中,无不看见白衣天使们挥洒下的汗水,平凡孕育着伟大,劳动创造着奇迹。“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生不生”,热爱劳动是做人、立身、安家、兴邦的根本,正是因为劳动,我们才能生产和积累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才能支撑起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发展与成长。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现在我们在课上所学习的真理,是劳动后证实出来的;我们能坐在教空读书,是劳动后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美好生活是劳动发展起来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名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所以让我们青年从现在开始将自己投身于劳动事业,无论事大事小,都要为美好的生活而焕发出自己的热情,献出自己最伟大的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传承劳动精神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工匠精神与群众个人发展”。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群众的气质,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特别艰难,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看过一则报道,说的是:截止2016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此刻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异于常人的成就,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取得这种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而确保了一个群众的正常运转。试想,若没有这种精神,一个群众将会怎样作为你所在的群众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认识到“今天我以我所在的群众为荣,明天群众以我为荣”,“我是这个群众中的一员,我就应对我的群众负责”。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应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用心的应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在生活当中,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捷径了,承担职责,把自己当下的做好,捷径可能就来了。所以请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做一个热爱群众的成员。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传承劳动精神篇四

青春精神,是黑暗中那一盏明灯,是戈壁上盛开的花朵,是净化灵魂的良药。

青春精神,是青年时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中品格、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执着于不同的青春精神,造就不同的智慧人生。

青春精神是青年时赢政那“扫六合”的伟大抱负,他的精神指导着他为他的理想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还不够强大的他在他理想之路上不断的遇到挫折,但因为有了精神的支撑,他才一路披荆斩棘,在乱世之中一扫六合,走出一条万人仰望的王者之路。因为有了青春精神,在遇到挫折、走入低谷时,我们便不会放弃,在第100次跌倒时便不会失去101次爬起的勇气。

青春精神是年轻时李世明那一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叹,是他定要带领大唐走向巅峰的那一声怒号。为了他的理想,他勤政爱民、亲贤人、远小人、面对魏征的直言进谏,他心平气和的听取。他因为有了精神的支撑,在众多诱惑面前不动心、不动摇,坚持理想,最终将大唐领上巅峰,谱写了一曲雄壮、唯美的贞观长歌!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超越那时全盛的唐朝留给外国朋友的映像。那难道不是他李世民成功证明吗?只有有了青年精神的指导,我们才能在这花花世界中保留一颗纯净的心,在面对众多诱惑时,理智的走开,才不会食下那颗毒苹果,坚持理想,挂起风帆,远航!

青春精神是越王勾践“三千越甲丁吞吴”的传奇。越王卧薪尝胆十几年,生活在艰苦,也从未放弃的他的执着。他的精神是他在吴国受辱时的支撑,是他在归国后面对父老乡亲、一片狼藉的山河的慰藉,他的精神引导着他在困难中顽强前进,最终创造这个军事上的神话。青春精神,是我们在逆境中的支撑,依靠着他我们不放弃,将在柳暗后看到花红。

我们的青年精神是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今天我为我的祖国骄傲、明天祖国将为我而自豪”执着于这个信念,我们在面对电脑、电视的诱惑时,便不会停留;在遇到挫折时,才不会放弃;在跌倒时,才有再一次爬起的勇气!

现在我们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下,还有什么借口不好好学习呢?每当升旗仪式,我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时,我便会想起刘胡兰江姐、以及许多的革命者,谢谢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向她们致敬,向所谓伟大的革命先辈致敬,像五四青年节致敬。

传承劳动精神篇五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工作是最幸福的!当然是劳动节啦!所以,今天,我们一家三口要打扫卫生,让我们的家干净得一尘不染。

好的。大扫除开始了!我妈来扫地,我和我爸擦窗户,然后我妈拖地,拖完地再来帮我和我爸。等所有窗户都擦干净,地面干了,我和爸爸就开始给地板打蜡,对地板很好,起到了保护作用。妈妈打扫桌子、椅子、橱柜等等。等我们打蜡完了,我妈就擦完了。我摸了摸头,全是汗。我看着爸爸妈妈,他们汗流浃背。我想,爸爸妈妈也累了。不然我下楼买三个冰淇淋。他们平时打扫的多辛苦啊!我让爸爸妈妈休息了一会儿,拿着我一元五角的零花钱,下楼买了三个小布丁,上来的时候给爸爸一个,给妈妈一个,给自己一个。休息过后,我和爸爸帮助妈妈打扫家具.真是累人的一天!真是忙碌的一天!

我的感觉是,虽然工作累了,但是心情很愉快。我们一定要体谅爸爸妈妈,不要让他们太辛苦,平时多做家务,为家庭做点贡献。

传承劳动精神篇六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能致富吗?这些略显宏大的命题,近来却屡屡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讨论。在网上,有位经济学家曾抛出一条“毁三观”的结论:劳动致不了富,迅速遭到众多网友从事实到逻辑、从学理到情理的全方位反驳。事实证明,靠双手实现梦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既是人之为人的朴素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我们时代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因为历来重视勤劳致富、信奉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的变革甚至被外媒称为“勤劳革命”。回溯历史,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劳动者手不停歇、抓铁有痕地实干,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中国。不可否认,社会上一度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但时至今日,当蓝领工种薪酬普遍提升,一些企业的大工匠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劳动价值在回归。这些都构成了十九大报告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坚实基础。

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重庆朝天门的“棒棒军”谢幕了,纯粹作体力要求的工作越来越少,呼唤创造力的行业在急剧扩张。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激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细化的分工,既在拓宽劳动者内涵,也在敦促劳动精度的提升。同样加工一个零件,精度99%是工匠,精度99.99%就成了令人仰视的大国工匠。劳动不仅没有过时,其市场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

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因为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不看学历看能力,新时代这杆秤,比任何时候都掂得出一个人的真正分量。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勤劳勇敢者最需要的是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30多年前,正是城乡间闸门的打开,让束缚在土地上的手脚一下子伸展开,让中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当户籍改革继续推进,市场机会持续增加,更多人有机会跻身成才成功的大门。但这条大路仍需要进一步拓宽。从金融浇灌“三农”到孵化创业项目,从强化职业培训到提供职业规划辅导,从增进劳动权益保障到消除就业歧视,当每一个最初的梦想被善待,勤勉劳动自然会成为一种信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制度运行的视角看,确保采花的蜂吃到最甜的蜜,甚至比鼓励“蚕吐丝、蜂酿蜜”更为重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被劳动者共享。当所有勤劳守法者都能致富,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水到渠成,劳动的价值不言自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

劳动的收获。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阳光明媚,一只只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了,我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慢慢地走下床,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裤子,走向爸爸妈妈的房间。

到了房间,我叫醒了爸爸妈妈,他们一看见我便哈哈大笑,我看了看身上的穿着,也跟着他们笑了起来。原来,我把衣服上的第一颗扣子扣到了第三个空位,裤子穿反了,袜子也穿了一只红色的,一只白色的。

我换好衣服裤子,看见爸爸妈妈在大扫除,他们拿着一个大“火箭”在扫地,我问“妈妈,你们用”火箭“怎么扫地呀?”爸爸拍拍我的小脑瓜,说:“廖婧琳啊,廖婧琳,你是眼睛花了,还是没睡醒呀?”“今天你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看医生啊?”妈妈接着说:“才不要呢,”我边说边对他们笑,“快扫地吧!”我也拿着扫把,和爸爸妈妈一起扫地。

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以“闪电”般的速度,从我面前跑过,我急忙一边跑一边说:“妈呀,这里有鬼呀!”说完,就一溜烟,跑了。爸爸妈妈以为有什么东西,便跑过来,一看,什么都没有,便想往回走,刚走了一步,就被我拦住了,我说:“一定是老鼠。”然后,我对他们说了个计划。他们听了,直点头,他们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抓到了正在偷东西的小偷——“老鼠”。

擦窗户了,抹布在窗户上擦来擦去,可突然,擦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一看,才知道是个干的口香糖,我拿来一把“小刀”,把口香糖一点一点地刮掉了。妈妈看见了,摸了摸我的头,说:“我女儿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家务,家务,每个人的任务。家务虽然很累,但我却很开心。

传承劳动精神篇七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从小就幻想当一名警察的我,终于要“实现”愿望了,哼着耳熟能详的儿歌,参加20xx年晋江市少年警校第五届警务夏令营。当了三天“小警察”,我深深感受到警察叔叔身上的三个特质。

“特别能吃苦”

报了到,警务夏令营活动便正式开始了,“魔鬼训练”也紧跟着向我们“猛扑”过来。有一次,我们训练了很久,个个都汗流浃背,气喘如牛,我更是手臂酸痛,全身上下骨头似乎都要散架了。我真想好好休息一下,就像一株干渴的小苗,渴望能下一场“及时雨”。可是,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一看到教官们的飒爽英姿,就立刻站好军姿,心里默默念道:“我一定要能吃苦!”渐渐地,劳累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男子汉”。

“特别能战斗”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第二天,我们首先听取一个有关反恐的讲座。特警叔叔组织我们看了一个反恐演练视频:全副武装、神情严肃的反恐特警们,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就制服了所有的“恐怖分子”。他们训练有素、身手灵敏,脚步飞快,真不愧是“特别能战斗”的晋江警察啊!

听完讲座,紧接着我们现学现用,开始了体验当一名小小特警,击捕“恐怖分子”。我和几个小伙伴被选为“特警”,大家分工合作,有人紧抱“恐怖分子”的手和脚,有人协助抢夺“砍刀”,还有人负责放倒“敌人”。我们这些特别能战斗的“反恐小组”,智擒了“恐怖分子”,亲身“品尝”了一次当特警的滋味。

“特别能奉献”

最后一天的“终极决战”吹响了号角,每组学员都要表演会操并接受评级。天不作美,关键时刻我们组一个队员却闹起肚子了,他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滚了下来。眼看我们组的方阵就要缺一个角,命中注定与冠军无缘了。不料他却坚强地说:“没关系,我能行!”接着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毅然带病“上阵”。最终,我们夺得了冠军,大家都十分感激这位“特别能奉献”的小英雄!

三天的“少年警校”夏令营很快结束了,这激情四射的三天,传承了晋江警察的背包精神,丰富充实了我们的暑假生活!

传承劳动精神篇八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我对劳动的思考,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致富,实干兴国》。

劳动是个体财富幸福之源泉,深植于我们心中。“昼出耘田夜绩麻”,热爱劳动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古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五谷丰登,盆满钵盈;如今火神山医院十天建成,救死扶伤,力挽狂澜。劳动原本在同学们看来只有耗费体力的事项,但其实还可以是我们的学习,我们的脑力劳动也苦涩艰辛,可是同学们依旧愿意为高考独占鳌头的甜蜜硕果赴汤蹈火,就足以说明我们每个人内心劳动致富,砥砺前行创美好未来的火炬从来没有熄灭,成为个人家庭不断披荆斩棘的无限动力。

劳动是祖国进步兴邦之源泉,诠释着伟大精神。“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微言大义啊!古代粮食缺乏也只能指望百姓勤劳耕作;如今屹立世界一方的中国仍处在粮食需要进口,芯片不能自给的尴尬处境,我们这一代朝气蓬勃后起之秀就被赋予了时代重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劳动!国家长远的目标只有通过我们的劳动实干才能落地开花。其实劳动所蕴含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国家不断的发展的重要基石。

反观当下,部分同学给“劳动”贴上了“疲累无用”“可以弃置”的标签,他们甚至拒绝学校布置的值日工作。这些看法行为,我们应第一时间弃掷!劳动贯穿于我们生活中,有助于个人发展,家庭美满,国家强盛。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作为看法,究其根源是他们对劳动的片面误解,懒惰心思作崇。偏见者不能远视,狭隘者不能长存。无论是体力脑力劳动,都要拿出“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只有这样不断劳动,祖国才能乘风破浪。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呢?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劳动不是艰苦无用的,我们应完成自己该做的劳动;其次,主动提出劳动,在家里分担父母的重担,用青少年强健体魄作年岁渐长父母的体力后盾;最重要的是,热爱劳动,可以做志愿者工作,为社会贡献爱心,牢记自己劳动的意义与肩上的重任,转化为“觉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

诚然,劳动耗时耗力成效也不显著,但是只有我们步步踏实有力,稳步前进,那硕大甜满的果实总有一天抚慰疲劳,收获满满。

劳动的甜美果实正向我们招手,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携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传承劳动精神篇九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能致富吗?这些略显宏大的命题,近来却屡屡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讨论。在网上,有位经济学家曾抛出一条“毁三观”的结论:劳动致不了富,迅速遭到众多网友从事实到逻辑、从学理到情理的全方位反驳。事实证明,靠双手实现梦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既是人之为人的朴素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我们时代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因为历来重视勤劳致富、信奉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的变革甚至被外媒称为“勤劳革命”。回溯历史,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劳动者手不停歇、抓铁有痕地实干,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中国。不可否认,社会上一度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但时至今日,当蓝领工种薪酬普遍提升,一些企业的大工匠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劳动价值在回归。这些都构成了十九大报告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坚实基础。

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重庆朝天门的“棒棒军”谢幕了,纯粹作体力要求的工作越来越少,呼唤创造力的行业在急剧扩张。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激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细化的分工,既在拓宽劳动者内涵,也在敦促劳动精度的提升。同样加工一个零件,精度99%是工匠,精度99.99%就成了令人仰视的大国工匠。劳动不仅没有过时,其市场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

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因为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不看学历看能力,新时代这杆秤,比任何时候都掂得出一个人的真正分量。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勤劳勇敢者最需要的是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30多年前,正是城乡间闸门的打开,让束缚在土地上的手脚一下子伸展开,让中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当户籍改革继续推进,市场机会持续增加,更多人有机会跻身成才成功的大门。但这条大路仍需要进一步拓宽。从金融浇灌“三农”到孵化创业项目,从强化职业培训到提供职业规划辅导,从增进劳动权益保障到消除就业歧视,当每一个最初的梦想被善待,勤勉劳动自然会成为一种信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制度运行的视角看,确保采花的蜂吃到最甜的蜜,甚至比鼓励“蚕吐丝、蜂酿蜜”更为重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被劳动者共享。当所有勤劳守法者都能致富,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水到渠成,劳动的价值不言自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

劳动的收获。

劳动就是《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劳动就是《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劳动就是《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一个人只有融入自然,亲历社会,才能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厌倦官场恶浊的陶渊明在悠悠南山下辛勤地劳作,他体验到的是一种亲自劳动的自在,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吟咏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由此可见,劳动便是一种自由的快乐。

劳动创造生活。烈日凌空,烧灼着大地。在这的烈日之下,一群壮汉在南冈,汗流浃背地收割。在那个年代,官场恶浊、是非颠倒,人民惟有努力耕作才可以生存。劳动在此时便创造了他们的生活。

劳动在我们生活中,同样也创造了价值。以笔书为犁,以书为耕地,以我的毅力在知识这广袤的荒地上开垦,寻找知识,寻找精神的食粮,挖出书中的“黄金屋”,种出书中的“千钟粟”。每天背着沉重的“耕具”来往于知识的田陌。

这是脑力的劳动,这绝不逊于体力劳动,一样地是要历经恶劣的环境。“荒地中的大石头”怎么办?以笔为锤,破开大石,化作碎石离了;“荒地”怎么办?不要紧,乘着书的帆舟“乘风破浪”;“荒地中的泥泽”呢?凭借着老师给我的双翼就飞出了泥泽,飞上了蓝天,飞过了迷惘。

脑力的劳动仍有不可驱去的魅力,你会为解出一道难题而喜出望外;会为写出诗篇而欢欣鼓舞;会为写出一篇好文章而欣喜若狂,劳动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

我愿为你犁下的耕牛去开拓那无垠的荒地,获取我一生的价值。

传承劳动精神篇十

5月19日晚上,我和妈妈到开封博物馆参观。第一次夜游博物馆,我分外好奇和兴奋,一放学就急急忙忙和妈妈一起到博物馆了。

直到现在,这个镜头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要向奥运健儿学习,学习他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传承劳动精神篇十一

在里约奥运会的女排比赛中,中国女排是一个新组织的队伍,刚开始的时候,中国队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小组赛2胜3负,顶着巨大的压力,中国队以3:2的成绩战胜巴西队,挺进了四强。随后,又以3:1的成绩战胜荷兰队,轻松进入决赛。面对最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塞尔维亚队,中国姑娘无所畏惧,以3:1的成绩笑到了最后,取得了胜利,获得了宝贵的奥运金牌,真是太不容易了,中国女排的队员都很年轻,平均年龄才24岁!

中国女排历时12年重新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在“铁榔头”郎平教练的带领下,中国女排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主要的还是女排姑娘团结拼搏的精神和拼尽全力的决心,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学习上,虽然我们也会遇到难题,但只要你下定决心去思考,总会找到突破口,最终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奥运女排精神使我受益匪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传承劳动精神篇十二

说起工匠精神,我先想到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的工匠手艺和传统文化。古时的中国,曾是一个立于众国之首的泱泱大国。繁华富饶,更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没有小国家敢来侵犯。甚至有许多国家派使者前来拜访,学习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

繁华过后是苍凉,这些古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逝。但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无论还有多少人记得8这些中国文化的精髓,总有那么一群人,坚定不移的守护着我们中国的瑰宝,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传承这种精神,这种品质。

具体来说说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吧。分为六个步骤——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来说说掐丝这一步吧。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的粘成图画。他_们能自由的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图样工作,他们虽然不是美术家,但是在这一方面他们并不逊色。制作的工人都知道刻画的时候用繁笔,为接下来的点蓝烧蓝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使景泰蓝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当然这也需要花费他们好大的功夫才能完成。他们心里明白,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如此。他们一生坚守这个职业,一生执着,一生热爱。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如此。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内涵。

作为一名中职生的我,我的职责是好好读书,将来争做国家栋梁之才。同时我们也要发扬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渗入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当中。向每一位工匠师那样不忘初心,大胆创新执着坚守。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工匠们所拥有的这些精神,同时这种精神也是传承中国之美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传承工匠精神,争做行者达人吧。

传承劳动精神篇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从袁隆平蹲田培育“东方魔稻”的场景,到高凤林焊接火箭“心脏”的瞬间,从改革开放大潮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急先锋”,到新时代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弄潮儿”,无数任劳任怨、拼命苦干的“老黄牛”,激励着成千上万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奉献光和热。

踏上新征程,永远不变的,是精神底色;与时俱进的,是劳动素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竞争与高端产业角逐空前激烈,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归根结底要以强大的人才队伍做支撑,以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做保障。今日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困难多、挑战大,迫切呼唤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练就高超本领,鲁起袖子加油干。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奋进冲锋号,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广大劳动者正当其时。

展现新作为,以冲天干劲激发埋头苦干的奋进精神。任何时候,苦干实干都不过时,是事业成功的“捷径”。翻开劳动模范的故事,脚踏实地的奋斗贯穿始终。比如从零基础开始干铆工、一路铆成了传奇高铁工匠的李学忠,再如迄今攀爬总高度超过200多座珠峰的老电工周红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行当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来自长期摸索的笨功夫。“樱桃好吃树难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走好的,我们需要的是一股子永不松懈的干劲儿。

不负新期待,以执着钻劲焕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如果说其他劳动要素还可能引进,唯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无法引进。尽管当下我们能开展火箭、卫星等超级工程,但特种钢铁还依赖进口,消费者买个马桶盖都要出国抢购。拥有一大批耐得住寂寞刻苦钻研、在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心血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和全社会一同行动起来,在社会氛围和机制保障上多下功夫,在职业教育上多想办法,“大国工匠”一定会越来越多。

建立新功勋,以争先闯劲迸发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创新追逐的时代,“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近来,“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激发广大劳动者立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是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结合的“传动轮”,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未来中国绝不会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劳动,如夏日中的一杯凉水;劳动,如冬天里的一缕阳光;劳动,如绿地里的一朵红花;劳动,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间。

暮然回首往事,一股暖流用在心头。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每到端午节我们就要吃抄手。记得那天,奶奶早早的从市场上买好了面皮,剁好了猪肉馅。准备向我们展现她那非凡的厨艺,让我们一睹她那成功时的风采。

想着那令人回味无穷的抄手,我也想试试,我问奶奶:“我能帮你吗?”奶奶爽快的答应道;“当然可以,但你别给我捣乱。”我点了点头。我小心翼翼拿着一张薄薄的面皮,用筷子擀了一点馅,用筷子沾了一点水擦在面皮的边缘上再用手把面皮黏上,最后再把一捏,一个可爱的小抄手就成了,我也照样包了一个。

奶奶在一旁嘀咕着:“你包的饺子挺好看的。”我本想不包了,但是就凭奶奶的这句话,我不管包的多难看,也要坚持下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可不能让奶奶看扁我。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嘛!”我以我包一个,奶奶包五个的速度成功超越了奶奶的造型。

我一鼓作气,包了十几个,一个比一个好看,不过就是速度太慢。抄手要下锅了,把一个个抄手放入锅中,立刻发出一阵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馋涎欲滴,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尝尝这美味了,真是度日如年啊!到了晚上我自豪的说:“看的是我包的。”我又自卑的说:“最难看的一是我包的。”

从这件事情我知道了,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尽管我是满头大汗的品尝抄手但感觉也是幸福的。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能致富吗?这些略显宏大的命题,近来却屡屡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讨论。在网上,有位经济学家曾抛出一条“毁三观”的结论:劳动致不了富,迅速遭到众多网友从事实到逻辑、从学理到情理的全方位反驳。事实证明,靠双手实现梦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既是人之为人的朴素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我们时代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因为历来重视勤劳致富、信奉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的变革甚至被外媒称为“勤劳革命”。回溯历史,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劳动者手不停歇、抓铁有痕地实干,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中国。不可否认,社会上一度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但时至今日,当蓝领工种薪酬普遍提升,一些企业的大工匠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劳动价值在回归。这些都构成了十九大报告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坚实基础。

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重庆朝天门的“棒棒军”谢幕了,纯粹作体力要求的工作越来越少,呼唤创造力的行业在急剧扩张。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激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细化的分工,既在拓宽劳动者内涵,也在敦促劳动精度的提升。同样加工一个零件,精度99%是工匠,精度99.99%就成了令人仰视的大国工匠。劳动不仅没有过时,其市场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

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因为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不看学历看能力,新时代这杆秤,比任何时候都掂得出一个人的真正分量。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勤劳勇敢者最需要的是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30多年前,正是城乡间闸门的打开,让束缚在土地上的手脚一下子伸展开,让中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当户籍改革继续推进,市场机会持续增加,更多人有机会跻身成才成功的大门。但这条大路仍需要进一步拓宽。从金融浇灌“三农”到孵化创业项目,从强化职业培训到提供职业规划辅导,从增进劳动权益保障到消除就业歧视,当每一个最初的梦想被善待,勤勉劳动自然会成为一种信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制度运行的视角看,确保采花的蜂吃到最甜的蜜,甚至比鼓励“蚕吐丝、蜂酿蜜”更为重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被劳动者共享。当所有勤劳守法者都能致富,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水到渠成,劳动的价值不言自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

劳动的收获。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阳光明媚,一只只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了,我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慢慢地走下床,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裤子,走向爸爸妈妈的房间。

到了房间,我叫醒了爸爸妈妈,他们一看见我便哈哈大笑,我看了看身上的穿着,也跟着他们笑了起来。原来,我把衣服上的第一颗扣子扣到了第三个空位,裤子穿反了,袜子也穿了一只红色的,一只白色的。

我换好衣服裤子,看见爸爸妈妈在大扫除,他们拿着一个大“火箭”在扫地,我问“妈妈,你们用”火箭“怎么扫地呀?”爸爸拍拍我的小脑瓜,说:“廖婧琳啊,廖婧琳,你是眼睛花了,还是没睡醒呀?”“今天你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看医生啊?”妈妈接着说:“才不要呢,”我边说边对他们笑,“快扫地吧!”我也拿着扫把,和爸爸妈妈一起扫地。

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以“闪电”般的速度,从我面前跑过,我急忙一边跑一边说:“妈呀,这里有鬼呀!”说完,就一溜烟,跑了。爸爸妈妈以为有什么东西,便跑过来,一看,什么都没有,便想往回走,刚走了一步,就被我拦住了,我说:“一定是老鼠。”然后,我对他们说了个计划。他们听了,直点头,他们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抓到了正在偷东西的小偷——“老鼠”。

擦窗户了,抹布在窗户上擦来擦去,可突然,擦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一看,才知道是个干的口香糖,我拿来一把“小刀”,把口香糖一点一点地刮掉了。妈妈看见了,摸了摸我的头,说:“我女儿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家务,家务,每个人的任务。家务虽然很累,但我却很开心。

用劳动书写我们的新时代。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段风云激荡的历程,刻印下小岗村村民包产到户的红手印,记录着“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定格了亿万农民工坐着绿皮火车进城打工的身影,熔铸着科技工作者不断向未知领域挺进的探索。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莫不凝聚着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蕴涵着劳动者的牺牲奉献。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变化源于劳动者,的成就属于劳动者,最美的梦想系于劳动者。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共同书写下伟大事业的崭新篇章,共同收获了中华民族的无上荣光。

……。

让我们用劳动书写新时代,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对家庭而言,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没有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个人来说,劳动不仅筑牢了成功的坚实底座,也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找到人生出彩的舞台,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让我们用劳动书写新时代,在创新中赢得美好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词典里,从来没有“容易”一词。改革步入深水区,如何祛除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如何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信息化革命大潮涌起,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当此之时,更需倡导创新型劳动、创造性劳动,鼓励劳动者学习前沿技术、掌握高超技能,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中国智造”、中国创新注入信心和活力。

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是激发劳动创造力的必由之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涵养劳动情怀和劳动品格,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才能让一切活力竞相迸发、一切源泉充分涌流,凝聚起亿万人民劳动创造的磅礴力量。

传承劳动精神篇十四

协调不了继承与创新,就会成为两种人:一种在学习前人中僵化,一种在自我独创中迷失。若想铸就真正的艺术,便要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协调融洽起来。

没有创新,继承就失去了动力。正如没有浪花,大海就失去了生命力,一切的激流勇进,劈波斩浪都会在浪静风平里茫然失措。在创新中,新型盾构机昂然服务于喧闹的都市之下,试想若只是顺其自然生长,水稻只能抗倒伏而低产或是易摧折而高产。是创新,让杂交稻以绝对的优势解决了十亿人口的粮食问题。这只是创新的一个阶段,我们看得到的阶段。而人类农耕文明从刀耕火种,从牛耕,从自然取种,从自西域引进新品种到今日机械化作业,人工优化作物品种。这期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的创新!

没有继承,创新就失去了依据。正如没有土地,草木就失去了根基,一切的枝繁叶茂,春华秋实便无从谈起。在继承中,曾经的过往成为创新的灵魂,成为创新的灵感,让城市既能焕发别样光彩,又浸润着历史的沉香。古老文化的积淀永远是最摄人心魄的灵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赞的是姑苏的清新风华绝代;一曲红楼之梦,/辈的心,吟的是祥和社会下的无尽黑暗……这些韵味都深藏在曾经亘古的历史记忆中,跳跃在无数文人骚客的诗情画意里。文化只有传承了历史的韵味,才可能永远留给世人创新的借鉴与萌芽。

就如开头提到的那两种人,学习前人使他博采众长,总结经验使他理智,但一个不慎,就会变得古板、僵化;自我独创,使他意识到个体的存在,独立人格使他清醒,但一不注意,就会迷失于自我崇拜之中,无法自拔。其实,真正的艺术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舍;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

在历史的变迁与沿革中,继承是一种启蒙,而创新是一种开拓。继承告知人们前人走过的路,引导我们不犯没意义的错,不吃没必要的亏。创新帮助人们找到前行的方向,发现更舒适的生活,更理想的世界。而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积淀于传承,突破于创新。继承是重要的,创新也是重要的。是继承打开了创新的大门,照亮了黑夜,带我们飞向那蔚蓝的天,潜入那深蓝的海……继承与创新就像那一颗树。继承是树的根,创新是树的叶,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达到了根深蒂固,才能有后来的枝繁叶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