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优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6:37:14 |
- ZTFB |
- 7页
没有总结,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无法不断进步。写总结时,要注重形成层次清晰的结构,先总后分,先主要再次要,使得总结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观点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一
从音乐的织体的差异看,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意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
音乐作品,中西文化,音乐体系。
1.1音乐本质与社会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强调悟性,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和音乐美学思想生长在中国独有的政治、经济、伦理土壤之上。作为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形态和功能都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伦理息息相关。在中国的音乐审美标准中,政治需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儒家把音乐看做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所以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音乐服务于政治、礼法等。
如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这种对音乐本质的认定,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的作用。荀子也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合人们温良礼让等。而我国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音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但同时《乐记》也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今天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1.2音乐与自然科学。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8—约公元前500年,把“数”当做音乐的本原;认为音乐的基本法则是“数”的关系;提出音乐的美与和谐只能到“数”的关系去寻找。毕达哥拉斯有着敏锐的音乐耳朵,对于铁匠打铁的声音,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但他却听出了差别。毕达哥拉斯最先是在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辨认出了四度、五度和八度三种和谐音,猜想是由于铁锤重量的不同导致了声音的不同,并通过称量不同铁锤的重量确认了其间的关系,随后,又用不同长度的弦的振动实验发现了弦长与和谐音的关系。他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事实上被拨弦的每一和谐组合可表示成整数比,按整数比增加弦的长度,能产生整个音阶。例如,从产生音符c的弦开始,c的16/15长度给出b,c的6/5长度给出a,c的4/3长度给出g,c的3/2长度给出f,c的8/5长度给出e,c的16/9长度给出d,c的2/1长度给出低音c。他天才地用数学观点研究音乐,并阐明了单弦的乐音与弦长的关系,从而为现代音乐理论奠定了基础。他关于旋律、节奏、调的演说和对音响学的论证对音乐科学地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位研究者所指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仅关心数字和音乐与宇宙的和谐一致,他们将它们认同。音乐是数字而宇宙是音乐。而且,毕达哥拉斯在他的哲学中区别开三种音乐:用后代的术语来说,器乐——通过拨过琴弦,吹响簧管等创造的平常的音乐;musicahumana(人的音乐)-一由每个人的器官,特别是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和谐(或者不和谐)的回响所创造的连续但听不见的音乐:和musicamundane(世界音乐)-一宇宙自身所创造的音乐,被人们称做天体的音乐。
中国传统的音乐,单声部居多,即使有些多声部的,也仅属于支声性(heterophony)或原始性的多声部,这与西方近几百年来高度发展了的多声部音乐大相径庭。西方音乐的最大特征是多声而非单声,但从顺序上,两方的专业音乐却可以说是以单声音乐作为出发点,单声是多声的基础,单声音乐的形式构建原则完全影响到多声音乐,多声音乐的出发点可以推演到严格的平行奥尔加农。严格平行奥尔加农在纵向结合上的“均等”特征,使其表现出单调、缺乏变化,但它的这一特征却是后来复音音乐发展的结构基础。正像圣咏中的装饰风格是通过引入非结构因素而获得变化和丰富一样,多声部音乐也是由非结构因素的插入而突破了严格平行奥尔加农的枯燥和乏味。14世纪以来,西方艺术便沿着中心结构原则发展,无论是建筑中的大厅楼梯还是绘画中的焦点,或是音乐中的终止式,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西方以主音上方三和弦的大小区划调式色彩,是大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大调性色彩,是小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小调性色彩,形成了经纬分明的调式色彩体系。从音乐的织体的差异看,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意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音乐的织体思维主要是以纵向和声为主的网状立体织体思维。复调音乐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几个旋律结合为乐曲,旋律伴有定量节奏,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代的西方音乐呈现这种特点。在西方音乐中,.主调音乐体系也有一定的比例,一般说来,它只有一个曲调具有主旋律的意义。
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音乐更注重旋律美,旋律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并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各种旋律都讲究线条,这些旋律线的神韵可以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园林、建筑等其它艺术形式比美。有的延绵起伏,有的跳动剧烈,有的明显地呈现抛物线型,有的音符密集,有的音符稀疏。旋律中大量的运用“带腔的音”(又称音腔)旋律技巧,有效却不着痕迹的手法把一个不断重复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不使人觉得沉闷乏味,或把几个不同来源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使全曲具整体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组织思维方式,是构成中国音乐及其美学的重要因素。
[1]大鹏。“中西合璧”在于补短扬长[j]国际音乐交流,2001,(04).
[2]周薇。俯而弹,仰而思—学习《西方钢琴艺术史》[j]钢琴艺术,1997,(01).
[3]张凌飞。中西合璧古今融会—析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j]钢琴艺术,2005,(04).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二
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人民长期共同创造而成这一史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中国古代音乐史,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新疆维吾尔族已经流行着一种古典歌曲的套曲,收集到修渠歌等十二套
(2)藏族作家沧洋嘉错有反封建反宗教的倾向,留下了着名的《沧洋嘉错情歌集》
(1)汤斯质、顾峻德的《太古传宗》
(2)沈远作曲的《北西厢弦索谱》
(1)乾隆时期王周士是苏州弹词的主要艺人,嘉庆有陈(遇乾)、姚、俞(秀山)
(2)陈调:苍凉粗犷,专门适用于老生、老旦等唱腔
(3)俞调和马(如飞)调为后来弹词发展有很大影响
(1)满族贵族中产生的子弟书是北方鼓词的一个支流
a乾隆时期歌词、曲谱《霓裳续谱》
b民歌小曲创作繁荣
(1)姚燮将戏剧分为杂剧和院本两类,称传奇为院本,这是比较个别的
(2)传奇剧本
a李渔:《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
b孔尚任《桃花扇》
c洪升《长生殿》
朱素臣《十五贯》
陈嘉言父女《雷峰塔》
(3)昆曲的衰落:远在道光之前,从乾隆末年,就已经开始
(1)南昆、北弋、东柳(山东柳子戏)、西梆(陕西秦腔)
(3)西皮和二黄经过湖北艺人创造,形成皮黄腔,梆子腔和皮黄腔是典型的地方戏曲
(5)同光十三绝: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谭鑫培
(1)二黄
(2)反二黄:由二黄产生,基本出于南方
(3)西皮:基本调出于北方,三调定弦不同,板路也不同
d小调戏:当地民间流行的民歌小调的声腔连接而成的,如花鼓
a为祭祀、朝会、宴飨、巡幸所设置
b中和韶乐地位最高,体现复古思想,祭祀用时最大,而其他则不包括歌和舞
c编写了诗经乐谱
e对民间音乐进行篡改:将《海青拿天鹅》篡改成海清,在于宣扬河清海宴
a广陵派:徐常遇《琴谱指法》,秦维翰《蕉庵琴谱》
b川派、山东诸城派等
c琴曲有《水仙操》《龙翔操》《鸥鹭忘机》
d琵琶艺术
(1)形成南北两派,南派有陈牧夫,北派有王锡君等
(2)中叶出现《华秋苹琵琶谱》
a康熙的《律吕正义》:坚持三分益损律,坚持同径管律,打破十二律制而成为了十四律制
b张鞠田《张鞠田琴谱》
c《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天闻阁琴谱》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三
著名音乐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
交响音乐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
管弦乐组曲:《欢喜组曲》《山林之歌》等。
弦乐合奏:《高山组曲》等。
大型声乐套曲:《抛锚大合唱》《石鼓口大合唱》《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等。
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等。
考点·聂耳。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四
摘要:
西方音乐史是人类重要文化现象,在学习西方音乐史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变化,熟知历史音乐学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从更深层上把握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西方音乐史进程中的诸多艺术问题。深入音乐的内部去分析西方音乐本体形态嬗变的历史,从而提出自己独特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
西方音乐史是人类重要文化现象,学习西方音乐史属于对历史音乐学的研究。音乐史学是对音乐历史进行研究考察与反思,是融入历史音乐学之中的一种具有专门视界与独立论域的学问。作为一个学科历史音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范围应该是,从中世纪至当代的西方音乐艺术各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对音乐史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人们对于音乐传统变化着的态度,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学者们对音乐史学的观念。对西方音乐史学的探究过程,也是在西方音乐文化传统的语境中审视,与再思索音乐史学观念及演变过程。探索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西方音乐艺术历程的内容和特征,启发对西方音乐历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当代走向进行反思,进一步从学科角度思考音乐史学与历史音乐学的紧密关联。如果说历史音乐学研究是从历史的视角,对西方艺术音乐发展的各个时代进行专题探究,那么音乐史学的研究则是对音乐历史演变中的规律、特性,以及各个时代中与音乐史进程相关的各种学术性思考进行审视。
我认为在学习西方音乐史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变化,研究人类过去发生的各种音乐现象,对历史音乐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历史与现状作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以及二十世音乐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从更深层上把握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审思历史音乐学学科的传统与当代学术走向,了解有关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关学术研究。
西方音乐史学习最终目的是,关注音乐家以及他所处时代的音乐观念和思想。同时,通过研读西方音乐史学领域的重要文献,梳理音乐史写作及相关着述的历史进程,审视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脉络。从史学理论的视野及对音乐史学在音乐历史研究过程中,所展示的历史学本体意义和具有思辨性质的方法论进行再思考,更深刻地理解西方音乐的学术传统和文化意义。
对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习,不仅要熟知历史音乐学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西方音乐史进程中的诸多艺术问题。既要对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家主体的分析,又要注重宏观的历史把握,还应该了解音乐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走向。尤其要重视西方音乐历史专题性学术探究,通过专题性探究理念下,感悟、思考,来把握西方音乐历史的学术发展脉络,逐步形成自己对有关研究问题的学术见解。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主要内容应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如西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演变史,西方音乐理论及各种音乐体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主要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2、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对西方音乐发展产生的影响,从音乐这一独特视角反映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人文精神的`特征。
3、音乐的表现手法与音乐审美方法,如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音乐的构成要素及各种理论、流派等。
中国对西方音乐的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21世纪艺术多元化的发展,音乐与现代艺术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之间的交叉、互补、相互融合与渗透日益密切。因此,当代西方音乐史学界已经把研究触角延伸到更多的方法中去,这是目前音乐届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总之,对西方音乐史的探索之路,既是一条脚踏实地的实证主义道路,又是一条多维的思辨开放之路。要下功夫研读已有西方音乐历史学术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真正吃透领会前辈和当代学者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表述,才能理解所研究问题的思路、语境和学术蕴涵。
同时,要把音乐本体分析作为考察音乐历史的立足点,通过对古典大师音乐作品的具体声音结构和技法层面分析与探究,深入音乐的内部去分析西方音乐本体形态嬗变的历史,从而提出自己独特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中的体现。它的理论模型来自杜威的实用主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和多重智力学说的统整。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语文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确立了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尽管在思想意识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面对全新的课程,新型的学习形式,空间广阔的学习内容,不少老师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茫然,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首先要注意到它所具有的以下特点:
一、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提倡跨领域学习;主张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跨领域学习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融听说读写活动于一体。
二、实践性。《语文课标》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业生语文实践能力,”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语文实践论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
三、个体主动性、整体互动性。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在跨领域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思想碰撞。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出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误区。
(一)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缺少必要的指导。
每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虽说有了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我们在组织时,活动的主题一般容易确定。(例如,人教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的一套教材中,每册都有六次的综合性活动的主题编排)。问题是,有了主题后,学生的综合性活动需要老师的指导。我们知道,中学生尤其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并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材料,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此时老师只做一个旁观者,单纯地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育学生探索精神,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流于一种形式。活动的主题要有了,但在操作上教师更要适当引导。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尽管教材提供了四种活动方案,但是,有些课题偏大,有些受限于条件,都显得操作性不强。此时,教师如能将某些课题细化,如专门研究“莲”与佛教的关系,或者对教材的某些方案做必要的变通调整,那么,整体实施的效果就要理想得多。否则易造成大而空的架势,课上热热闹闹,下课稀里糊涂。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对学生“主导地位”的理解。不能一味地强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而淡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二)忽视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倡学生人人参与,让不同的个体能在综合性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但是综合性活动由于它本身活动的特性,是一个灵活、开放的活动。许多同学在缺少老师的督促下,常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或者干脆直接越过活动的准备探究阶段,难以保证开展活动的质量。我们在综合性活动中一般应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事先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兴趣、合作、责任心等)然后让每小组尽量由不同个性和不同层次的同学组成,以便在展开活动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同时,每一小组,明确分工,确立责任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
(三)重课堂“效果”轻课前准备。
很多时候,教师对综合性活动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课堂,而对活动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轰轰烈烈地去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这些资料一剪一贴(如墙报展出)就算了事。有些干脆从网上下载,剪贴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动成绩。汇报起来洋洋洒洒,殊不知这些都是“舶来品”。有些综合活动需走出课堂、学校,大家却嫌携带物资、联络的麻烦,索性在家闭门造车,只求能应付表面的检查,实质上忽略了活动过程的意义。
综合性活动主旨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学习的活力。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开始选题时,就应体现学生自主的特点。但教师的引导、验证也必不可少,选题的内容既要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应是可行的,有益的。(比如我们可以提出“语文与音乐”、“语文与足球”的话题等),当然有些话题,开始设想很好,但由于是具体的操作计划,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难免遇到困难,知识不足,合作不畅,活动只有开头三分钟的热度也是可能的,也可能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当出现困难时,教师要主动找小组同学商量并调整学习计划,关注并尽可能地参加具体的实践,既要让“能”者多干,也要发挥其他人的力量,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干,有事能干,在整个过程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学习提高的机会。
二、树立大语文观念,找准学科契合点,大胆尝试,探索综合性学习更广泛的实践方式。
尽管现行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六次左右的主题性综合学习活动,但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几次,而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找准契合点,动态、适时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今年10月份,巴基斯坦地区发生大地震,当地几百万居民生存面临严峻考验。但是,国际社会包括我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自己的爱心突破国界,飞往异国他乡。这就为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加之又是活生生的时政新闻,学生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强。此外,还要拓宽学科视野,找到学科间的契合点。比如,语文与历史的契合点就有成语故事、详实科学的有关史料、社会文化积淀等;等语文和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契合点就有人文、方言、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物理数学等学科的一些说明性内容以及逻辑推理则是语文学科说明文教学,特别是语言的归纳概括、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新信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学科的道德提升自我完善,又有共同之处。由此可见,找到合适的“契合点”是学科间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它也直接影响着我们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另外,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等特点。与此相适应,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也应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尝试多种开展活动的途径。
针对具体的主题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常见的方式有:
组织辩论会。如“网络利用利弊谈”这一主题可以以此种方式为主;
探究成果展览。围绕某个主题,学生搜集材料,利用各学科知识,选定角度,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合作下解决问题,形成研究成果,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更多其他方式,如情景表演、游戏、赏析等。
三、真正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反馈与评价。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其实重点还只是也只能评价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对于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少之又少。因此,不少教师对于如何评价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产生了困惑,如何做到公正客观有效的评价学生是摆在广大教师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评价,应当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教师教学的改善;遵循尊重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过程、关注情感态度和表现等基本原则;着眼优点,看进步;关注活动过程中确定目标及实施过程中新奇独特的思路方法以及相关的意识等重点,努力构建良好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有效评价机制。我们认为,应该参考新课程标准,本着以下原则制定评价指标:(1)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2)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3)评价主题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小组中其他的学生以及学生自己,兼顾到评价的全面性。(4)评价时注重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体的进步。(5)评价中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诸方面,为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改变观念,不断探索,真正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有的功能。
唐守红。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六
西方政治哲学界主要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思考正义的方法论原则,一是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原则,另一个是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原则。与普遍主义正义观在当代西方学界的主流地位不同,语境主义正义观往往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通过考察语境主义正义观这种经常被忽视但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分析它相较于普遍主义正义观的独特之处与内在逻辑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借助沃尔泽(walzer)的语境主义正义观来说明它在当代正义理论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普遍主义;语境主义;正义;方法论;沃尔泽。
一、导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问世,政治哲学再次进入理论家的视野,出现了研究社会或分配正义的理论热潮,在相关领域涌现出了大批著名理论家:罗尔斯()、德沃金(n)、诺齐克()、森()、沃尔泽()、巴里()、柯亨()、米勒()等。正义这个古老问题再次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但理论界关于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正义并没有达成共识,关于何种正义理论是正当的仍存在重大分歧。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对正义进行理论化的关键是什么,我们发展正义理论就是要对这样一种直观信念进行解释和规范,即在不同情境下怎样做才是正义的。不同个体或群体对这种直观信念的认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确定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如果我们的理论努力只是不断地提出更多的理论形式,而不能对正义理论的合理适用提供一致性的解释和规范,那只会让已身处竞争性信念的人们更加无所适从。
认真反思理论界出现的这种困境,思考正义的方法论原则的重大差异应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思考正义的方法论原则。一是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原则,另一个则是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原则。普遍主义是当代西方理论界思考正义的主导原则,而语境主义往往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化地位。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语境主义正义观这种经常被忽视但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分析它相较于普遍主义的独特之处与内在逻辑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借助沃尔泽的正义观来说明它在当代正义理论中的实际运用。
二、思考正义的两种方法论原则:普遍主义与语境主义。
作为思考正义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论原则:普遍主义与语境主义,前者关于正义的认识信念在于主张可以确定适用于所有情境的基本正义原则,这种基本正义原则与所要分配的资源类型或社会制度类型无涉。它并不否认一些正义原则的适用可能取决于不同的情境,但这些原则最终所依据的基本正义原则是不变的。由此,正义理论的目标就应是对基本正义原则进行展现和解释,基本正义原则本身是与具体情境独立开来的,它意欲告诉我们普遍的正义是什么,而不仅仅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正义是什么。
与之相对,语境主义正义观则主张正义原则是具体情境化的而不是超越情境恒定不变的。也就是,它会首先提出这样一般形式的问题:谁在何种情境下在向谁分配何种善?只有首先明确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考察所适用的正义原则。而且,情境与原则是始终依存的,特定情境下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的,并不是某种恒定的基本原则的派生物。在这个意义上,语境主义正义观所要寻求的理论是一种运用系统化的方式将情境与原则相互勾连的理论,它并不是要列举出所有情境下的正义原则从而构成一种综合性的正义理论,而是寻求与特定情境相勾连的特定正义原则。由此可见,语境主义正义观主张为了理解正义,需要在正义原则与其适用的情境之间建立某种系统化的关联,不顾具体情境而试图发现或创造一种根本性的适用原则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根据一定的典型情境确定一些适用的核心原则。
普遍主义与语境主义方法论之间的比较区分应该注意避免两种错误的理解:
首先,它们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一元论与多元论之间的区分。关于正义的一元论的理解认为正义可以以一种唯一原则的形式确立,而多元论的理解则认为正义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独立的原则。当然,语境主义的形式一定是多元论形式,而普遍主义的形式既可能是一元论形式,也可能不是一元论形式的。普遍主义的一元论形式主张唯的正义原则可以普遍适用,而非一元论形式的普遍主义也可能主张正义包括多种独立原则,它们以一种词典式的顺序加以适用,或者彼此可以交替适用。普遍主义的立场关键在于主张同样的原则适用于所有情形,它主张正义从形式上来讲有可能是多元论的,但本质上一定不是语境主义的。总之而言,普遍主义与语境主义方法论之间的区别并不同于一元论与多元论之间的区分。
其次,普遍主义与语境主义正义观之间的区分也不同于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的分别。语境主义正义观有时会被指责为保守主义或相对主义,但从根本上讲,正义的语境主义理解认为确定情境下的正义原则在本质上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它们可以在不同社会的诸多情境下不断重申。而语境主义正义观也并不是主观主义的,正义原则与社会情境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正义原则就是社会成员主观意愿的产物,恰恰相反,语境主义的正义原则可以对人们关于正义的某些错误信念进行批判。
语境主义正义观主张正是分配情境本身才使得某种正义原则得以适用。这些原则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某个基本原则的具体运用或派生物。语境主义正义观的关键就在于需要明确“分配情境”这个概念。不同的语境主义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沃尔泽有一个很著名的方式,即通过所要分配的社会善(socialgoods)的社会意义来区分不同的分配情境。按照沃尔泽的主张,我们通过诉诸所要分配的特定社会善的内在的“共享理解”(sharedunderstandings)来确定分配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配原则。例如,政治权力领域的分配原则与医疗卫生领域的分配原则是不同的,同样也不同于教育机会领域的分配原则等。米勒(miller)则主张通过诉诸人们所身处的社会关系的类型来定义分配情境。他认为,人们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发生关联(通过家庭、各种社团、工作单位、体育比赛甚至是完全的陌生人等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类型,在不同分配情境下社会善的公正分配应该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的类型[1](pch2)。不同的语境主义者达致正义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方法论原则是一致的,即在确定分配正义原则时不是自动援引一些既存的固定原则,而是要首先以某种方式阐释分配情境,再根据所阐释的分配情境决定采用何种正义原则。也就是说,语境主义正义观认为在分配情境与正义原则之间存在着某种契合关系,不能直接通过独立援引普遍适用的根本原则来实现分配正义。这就需要对分配情境与正义原则都要进行明确地阐释。例如,沃尔泽认为稀缺的教育机会应按照才能而不是需要的原则进行分配,那他就要对“教育机会”和“才能”分别进行阐释,说明稀缺的教育机会包括什么,以及在这种分配情境下什么样的能力和品质可以看到是有才能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语境主义正义观必须依赖人们之间关于不同分配情境与不同正义原则之间的关联性所达成的某种共识。也就是说语境主义的正义理论需要达致某种反思的均衡,如果这种反思均衡不能成立,语境主义的正义理论也将不能成立。语境主义正义观不能做的`就是不能诉诸一些非情境化的基本原则去解释情境化的特定正义原则的适用,否则很容易陷入普遍主义的境地。境主义正义观也很容易被错误地理解为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约定主义主张正义原则就是传统,它是特定社会环境的派生物,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正义就是意味着如此,没有进行太多解释的必要。相较而言,语境主义则主张相关的分配情境可以跨越不同时空条件不断地进行重申,无论某种特定的分配情境何时出现,都可以确定它所适用的相关正义原则。在这种意义上而言,语境主义确定正义原则的有效性本身又具有客观普遍的特征,它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在满足分配情境a的条件下,根据正义原则b分配相关的社会善就总是正当的。例如,沃尔泽认为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将外邦人排除在公民资格之外的做法就是非正义的,因为就他本人所持的语境主义观点而言,公民资格作为一种社会善,应该平等地分配给永久居住在城邦中的所有人[2](p.66)。如果从约定主义的观点来看,雅典人的这种做法就是正义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大致理解语境主义与约定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按照约定主义的观点,正义仅是描述特定社会的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已被选择来决定分配的实践。这就使得一个社会中正义被理解的方式与正义实际上是什么之间没有了批判的距离。反过来,这也意味着正义不再是一个批判性的概念,除非该社会的分配方式违背了它公然承认的原则。不难看出,约定主义具有明显的保守主义与相对主义倾向。
一种被认可的正义理论应该符合罗尔斯提出的反思均衡理念(theideaofreflectiveequilibrium)[3],这种理念意味着正义理论应与人们通常做出的关于制度或实践的正义判断具有充分紧密的关联,应与人们谈论和主张什么是正义时所涉及的原则有紧密的关联。无论是普遍主义的一元论形式还是多元论形式似乎都不能缓和人们实际做出的关于社会正义的判断的多样性,不能以合理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分歧。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理论的多样化恰恰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信念的多样化,每一种理论都吸收和扩展了人们日常生活信念的某一部分。以普遍主义形式呈现的正义理论实际上是对一些有限类型的情境进行不合理的一般化处理的结果,没有认识到特定情境中的正义原则可能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相比之下,语境主义正义观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将人们关于正义的多样性判断放在其适合的情境中进行理解和整合,然后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情境与原则关联起来形成一种复合原则的正义理论。与普遍主义相比,语境主义正义观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不同社会的分配实践。
三、沃尔泽的正义理论:语境主义正义观的一种表达。
普遍主义作为思考正义问题的主导方法论原则历来受到西方众多理论家的运用,罗尔斯就是其中之一,但他的正义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沃尔泽就是其中著名的批判者之一,其批判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罗尔斯思考正义问题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根本质疑,并运用了语境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来构建自己独特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从假定的“原初状态”推导出正义原则。假定人们从“无知之幕”之后来进行选择,人们对于他们自己的角色、利益等均一无所知。同样,在备受讨论的阿克曼(an)的《自由国家的社会正义》一书中,阿克曼则从在一个想象的即将在新世界着陆的宇宙飞船中的对话协商来推导社会正义原则。一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玛娜”(manna),必须根据在这种对话协商中达成的原则进行分配,这种对话由一位掌握完美“正义技术”(technologyofjustice)的全能指挥官来保持其中立性。在《正义诸领域》这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中,沃尔泽则提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正义理论。沃尔泽认为罗尔斯和阿克曼的这种正义推导方式,是典型的始于哲学的传统方式,也就是“走出洞穴,远离城市,爬上高山,从一个客观普遍的立足点出发进行社会设计(而不顾人们的现实生活)”。相比之下,沃尔泽认为他的方法是语境主义的而非普遍主义的。“我是站在洞穴里、城市中、地面上”[2](pxiv)。他的正义理论所涉及的对象不是普遍化的类人,而是像他一样生活在同样社会类型中的公民。他的目标首先是明确表达出人们所共享的意义,然后再具体说明隐含在那些共享意义之中的分配原则。
沃尔泽坚持认为社会所分配的社会善,首先应该是社会性的,因为这些社会善是通过社会过程来进行构思、创造与分配的。他相信,在当代西方社会,善的社会意义是多元化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是平等的。相对于封建或种族社会而言,西方社会中社会意义之所以是多元化的,原因就在于社会善是存在区分性的(differentiated)。这也意味着社会善是独特的,一种社会善的占有并不必然意味着同时也拥有其他的社会善。社会善的独特性与区分性意味着每一种社会善各自独立地构成了“一个分配领域,每个分配领域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分配标准和安排”。他认为,在存在区分性的社会中,正义领域主要有:资格、安全与福利、金钱与商品、职务、艰苦工作、闲暇、教育、亲属关系与爱、神恩、认同与政治权力。
沃尔泽还主张正义理论应该符合多元化的共享意义,存在区分性的社会善也应该是彼此平等的。正义的社会将是一个“复合平等”(complexequality)的社会而非“简单平等”(simpleequality)的社会。这两种平等形式的区分关键在于他所提出的“垄断”与“统治”的概念,当某些人过多地控制某种社会善时就可能出现“垄断”,如果这种垄断同时也导致了这些人对其他社会善的控制就出现了“统治”。他认为分配正义的基本问题是“统治”而非“垄断”。在他看来,大多数的平等理论都错误的专注于“垄断”而忽视了“统治”。对垄断的社会善进行平均分配会带来简单平等,但这种简单平等只能通过政治国家的强制干预才能得以维持,而这种干预总是存在政治权力被滥用的危险。沃尔泽认为,我们应该致力于追求复合平等,这种平等观念允许存在分配领域内的不平等,但要根除分配领域间的任意交叉与践踏。复合平等可以通过这样的分配原则来进行表示:“拥有社会善y的人不应该仅仅因为其拥有y的缘故而不顾社会善x的社会意义而拥有x。”[2](p.24)。
沃尔泽运用了大量的人类学和历史学上的实例以及相当细致化的论证,来说明社会善的意义和他所归纳的各个分配领域的分配原则。尽管他所设计的分配原则以及这些原则的具体内涵还存在颇多争议,但他这种语境主义正义观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不同社会中的“共享理解”深具启发意义。例如,他主张所有的社会都是福利国家,都在或试图在为其成员提供基本的需要。尽管基本需要在不同的社会中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安全与福利领域的分配原则都是:“每一个政治共同体都应该按照对基本需要的共同理解来满足成员的需要;应该按照对应于需要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必须承认并支持对平等的成员资格的理解。”[2](p.66)。
此外,在《厚与薄:基于国内外的道德论证》一书中,沃尔泽通过提出存在两种道德语言进一步扩展了他的语境主义方法论主张,一种是“稀薄”(thin)的道德语言,另一种则是“厚重”(thick)的道德语言,后者根源于地方化的条件与情境,它会追问:我的归属是什么,谁与我拥有相似的历史、语言与文化?相比之下,“稀薄”的道德语言则是普遍化的,它可以适用于所有人,但实际上又不适用于任何特定的人。从沃尔泽的观点来看,没有任何一种道德哲学或道德实践是系统规制的,不存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指导我们怎样做和做什么的规则。道德是实用主义的,我们只有在事实之后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才能知道我们是否选择了正确的道德结构去表达一种特定的道德需要。沃尔泽这种方式的极大优势在于它承认道德是一种人们的选择。与涂尔干(durkheim)相同,沃尔泽也主张人类拥有一种二元角色。因为我们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主观需要,并能够从一个客观的立场来对我们的需要进行认知和评价。虽然沃尔泽没有进行详细地阐述,但一个公正的社会一定是一个给予个体最大自由来发展自己内在道德愿望的社会。社会的多元主义一定要有自我的多元主义相伴随。“我的多面向的自我需要一个厚重的有区分的社会,在其中我可以表现我多样性的能力与才华,构成关于我是谁的多样性认识”[4](p.85)。
境主义正义观自身的困境,正是沃尔泽的这种语境主义方法论,即主张正义原则必须是文化特殊性的这一观念,决定了其对于任何体现普遍主义方法论的正义理论的批判。特别是他的正义理论是以善为导向的而不是以人为导向的,他从没有援引任何支持他反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那些有关人的观念,而是专注于特定的社会善对于参与其分配的人的意义,并把它们与某种人的观念以及什么是他们的利益或福祉所在这一点更为直接地联系起来。但这也使得《正义诸领域》一书受到很多争议,有些人将此书视为极端的相对主义,由于强调立基于“共享理解”的正义原则,沃尔泽似乎放弃了对适用于所有社会的普遍分配原则的追求。在沃尔泽的正义理论中,自然权利或人权的位置是相当有限的,这一点他本人也承认。但是如果正义原则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时空,那我们将如何能够衡量不同社会的分配实践呢?又有什么正当理由认为特定情境下就适用某种特定的正义原则呢?又为什么所有这些特定情境化的原则一定都是正义的原则,脱离特定情境我们就一定不能对正义原则进行考察吗?这些问题都是沃尔泽的正义理论需要面对的困难,同时也暴露了语境主义作为一种思考正义问题的方法论原则自身可能存在的困境。
首先,在正义原则适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语境主义正义观并不能提供实践上的指导。语境主义正义观主张正是分配情境本身才使得某种正义原则得以适用。而且,这些原则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某个根本原则的具体运用或派生物,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词典式的价值优先性排序。这样一来,语境主义正义观就无力解决这些原则在适用时所可能面临的冲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分配情境本身就有可能是不明确的。比如,沃尔泽所主张的分配正义理论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不同社会善的社会意义决定正义分配的原则。这通常就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即社会善本身就没有这样的决定意义或者至少是它们的意义本身就不明确或存在争议。
要想有效规避这种困境,语境主义正义观就必须有效地说明如何处理分配情境所可能出现的这种不确定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详细地阐释那些适用正义原则清晰无疑义的分配情境,通过详细阐释这些正义原则是如何系统性地运用于那些分配情境的,就可以给那些不是很确定的分配情境中的正义原则适用提供指导,即通过指出分配情境之间的强相关性:在a1情境中一致同意适用b原则进行分配,那么在与a很相似的a1情境中也一定是应该适用b原则。但总有一些冲突是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语境主义正义观主张正义理论的核心任务就是对这种困境进行阐释:为什么在某种分配实践中人们关于正义分配出现如此深刻的分歧。通过这种阐释就有可能得出合理的情境化的分配方案。
在这一点上可能必须诉诸更广泛的反思均衡来进一步解决这种困境。正义并不是政治道德的全部,正义原则相互矛盾的时候,其他的价值可能会提供某种有效的解释。例如,在沃尔泽的正义理论中,平等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正义诸领域之间出现冲突时(这等于说某种社会善的社会意义是相冲突的),我们就可以以总体的社会平等(复合平等)作为一项参照标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做法并不是要将正义归入某种其他的政治价值之下,只是在出现正义本身不能解决的困境时,诉诸其他的价值来寻求一种合理的解决。
其次,语境主义正义观所面临的另一种困境在于它很有可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相对主义,也就是由于正义分配原则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所适用的分配情境,无论这种分配情境是通过社会善的社会意义来确定或是通过社会关系的类型来确定,语境主义都使分配正义原则相对化了。按照语境主义正义观的理解,一旦社会采纳一定形式的分配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就必然(通过语境主义的推理)选择了一定的正义原则。这也就暗示了正义从来不是社会实践的永恒的调节器,相反,它只是表明了在既存的一定的社会形式下怎样做是正当的,这明显是一种相对主义的姿态。
为有效地规避相对主义,语境主义正义观就必须说明相关于正义的社会形式是受到诸多方式制约的,社会不能任意塑造这些形式。限于本文篇幅,笔者在此不再详细展开。但可以肯定的是,语境主义正义观并非一种简单的相对主义,相反,它的核心主张是具有客观主义特征的。它更接近一种多元论的立场,即承认分配情境与正义原则的多样性,但并不认为这种多样性之间是完全不可通约的。语境主义正义观并不否认确定情境下的正义原则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它反对的是超越情境的普遍主义意义上的正义原则的客观性。语境主义正义观认为,正义的客观性和合理性都是植根于实践之中的。
四、结语。
在普遍主义正义观遭到越来越多的非议、面临无法摆脱的困境之时,思考正义的语境主义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不同理论家的研究进路大相径庭,语境的含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为形成一种新的正义分析视角――语境主义的正义观,提供了丰富的解释资源。
以上我们分别从一般理论与理论例证的角度分别讨论了语境主义正义观的基本问题。语境主义正义观的基本观点在于:第一,正义原则的发现和辩护具有其特定的情境,这种情境包括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群体价值观和利益关系等。第二,正义是随着我们创造性参与而正在生成的东西,不是固定的、普遍的,更不是在任何时间、一切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ongoing――在途中。第三,语境主义正义观丝毫不意味着“封闭性”。它向一切参与开放,向一切实践开放。地方性情境永远是动态的、开放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就不难理解“正义原则都是地方性的,正义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观点。它是实践互动的结果。
尽管语境主义正义观仍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相对主义的困境和再语境化的问题,但是,反观今日包括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在内的各个学科,无论是在理论的定位、知识的构造还是方法的使用上,语境主义方法论的思想都已经深刻地渗入到了这些学科的方方面面之中。可以说,“所有的经验和知识都是相对于各种语境的,无论物理的、历史的、文化的和语言的,都是随着语境而变化的”[5](),这正是语境主义方法论思维的要旨所在。
参考文献:
[1]plesofsocialjustice[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1.
[3]reflectiveequilibriumandtheoryacceptanceinethics[j].journalofphilosophy,1979,(76).
[4]andthin:moralargumentathomeandabroad[m].chicago:universityofnotredamepress,1994.
[5]schlagel,richardtualrealism[m].newyork:paragonhousepublishers,1986.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七
西方音乐史主要是以西方历史和文化背景作为基础,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流派、特点等进行介绍,从而进一步对西方音乐发展研究中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质等具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西方音乐史一直都是各大艺术院校、音乐院校及普通综合类高校音乐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现在大多高校的西方音乐史课程包括其他一些音乐类基础理论课程都存在着授课方式单一、授课效率低下的情况。
(一)课时受限,难以精细授课。
高校课程时间大都比较固定,课时也都比较少,但是西方音乐史的内容又比较复杂,很难在短短十几周的课程中进行精准授课,所以这门课大多是以公共课教学的形式来进行,导致在授课时难免有很多内容没有办法很清楚地跟学生讲授,对不是太重要的内容往往一笔带过。
(二)授课形式太过单一化、枯燥无聊。
由于部分教师经验不足或者对课程内容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在授课时不够生动,也没有办法进行拓展延伸,授课往往是照本宣科地读课件,学生跟教师之间得不到良好的沟通。或者部分教师已经养成了自己的授课习惯,很难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对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变革,课堂往往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内容死板,难以记忆。
西方音乐史涉及大量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而且大多是时间、人名等难以连贯记忆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时对于这些也很难做到让学生充分理解或者通过别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印象,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很难记忆,因而产生对这门课程的抵触心理。
(一)注重理解性教学。
学生对课程内容难以理解,造成记忆困难,从而排斥课堂,是西方音乐史这一科目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对西方音乐史这门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单一的授课方式转变为理解性教学,使学生从死记硬背变成理解性记忆[1]。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使课本也跟着生动起来,这样学生自然会对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同时将期末考试的形式从单纯按照书本知识点进行考查的方式改为将课程中的理解内容也加入其中,提高课堂理解的比重,使学生更加重视课堂听讲。
(二)丰富授课形式。
西方音乐史这门课不同于别的课程,它具有很多音乐特有的难以用语言进行具体描述的地方,因而必须使学生亲耳欣赏对应音乐内容,从而对该音乐产生真正的理解和记忆。而采用视频放映、音乐欣赏等形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通常情况下,进行欣赏的确是一种好的调节方式,但当这种方式用的次数太多时,学生就难免会产生厌倦。所以适当地在课堂中让学生去进行对应类型音乐的视唱,可以极大程度地加深学生对于对应音乐类型的理解[2]。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放映欣赏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再经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内涵。
(三)结合专业特点调整授课方向。
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和未来就业方向等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要根据课时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和设计。大学课程的课时都是进行了严格规划的,根据课时的长短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决定了课堂质量和整个课程的张弛度[3]。例如文化艺术管理的学生也需要进行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但这些学生音乐基础要薄弱得多,所以对于这类学生进行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时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和标准。又比如录音专业和演唱专业的学生,同样是音乐类学生但是未来的就业方向完全不同,所以也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授课,才能够真正的满足学生需要。
三、结语。
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可使学生在进行中式音乐学习之余了解到西方的音乐发展历史和相关流派的主要音乐特点及特殊音乐技巧,采用古今结合、中西合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同时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的西方音乐史教学方式却过于枯燥、单一,过于注重课本和课件,缺少知识拓展延伸,理论学习过多,不重视学生的理解教育。因此必须对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增强理解性教学;使用音乐鉴赏、视唱分析等方法,丰富课堂形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音乐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应当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和未来就业方向的差别等进行区别教学,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西方音乐史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八
秦晋谷,阴山下,今宵月色映流水。月色入梦,水却未眠。在黄河静静的奔流中,何人吟唱着千年一韵的出塞曲,何人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是在凭吊塞上游荡的亡灵。或是中原花发的慈母。
段段忧愁,孰不知,长安的宫殿为苦难所铸就,洛阳的城墙以血肉而砌成。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如风沙中的边塞,有多少个隘口就有多少个秋,多少块残砖就是多少次离愁。风沙起时,愁绪便起;风沙落时,愁绪却无处停息,卷起黄河也洗不净。
然而,风沙到此总要放低音调,胡马至此必定勒紧缰绳。山崖背面传来黄河的怒吼,这怒吼,陶醉了中国人,又惊醒了中国人。这里的激流永远不知疲倦——壶口掀烟雨,十里撼天地。
中国人在苦难中挣扎,伤心满怀时,正是壶口气势如洪的瀑布,把中国人从无尽的悲伤中解脱出来。目睹滚滚黄水从高崖间策马飞奔而至,夹风带雨,凌厉锐进,义无返顾。如土山飞崩,黄海倾倒,卷起水雾腾空;如万马奔腾,洪钟闷雷,崖间吞云吐雾。雾气蒸腾处,彩虹飞架其上,浩浩乎,飘飘乎,在淡黄的雾气中,似为浩荡激流请出,又似被磅礴厉声喝退,与山石间时现时隐。
站杂飞腾着水汽的岩石上,心中的愁苦忧伤为水流一扫而去。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战争与苦难始终无法阻止一个民族打开心襟,倾听豪迈的声音。
在壶口间冲刷一次,天上来的黄河水便灌醉了李白与王之涣。自此,中国人得意势必须尽欢。金樽绝不空对月。让创伤一层乘结痂,一层是一种蜕变,一层是一种挣扎。跳动的壶口一张一弛,一舒一闭,豪情便通达整个中国,于是即有了名山大川,赤子烈女的豪情万丈,热情好客的中国人从此诗意般的栖息在这个世界上。
至于民族危亡的时刻,又正是坚韧不屈的壶口,把中国人从诗意里引回到国耻家仇的悲愤中。
当日本人扣关而入,枪弹炮弹和着北国的大雪一齐纷飞。中国人再也没有长城的保护了。黄河也冻成了块,整个北国江山随即陷入沉寂。然而天神般的力量自秦谷北来,寂静壶口开始有流水渗漏,接着似涌泉。数日之后,水流冲破壶口,撕开一块冰面,掀翻一块岩石,撞击在崖壁上,浪滚涡翻,泡抹簇拥,壶口激流,奋勇向前。千里黄河,有幸从此开始解冻。
壶口破冰的轰响惊醒了光未然,冼星海。唱彻南北的大合唱犹如花丛中的大炮,激励着诗意豪情中虚度的中国人奋勇向前。哪怕肚子里只有草根树皮,哪怕身间只有单衣草履,四万万中国人以壶口破冰之势爱烈火中冒着炮火前进,心中滚腾着壶口瀑布,不累于俗物,高蹈于上苍。
中国人不只是在苦难中抚摩伤痛,更勇于在豪情中享受生活;不只是在碌碌中虚度人生,更善于在奋进中创造未来。
正如壶口飞奔的洪流。我们自强不息,卷起水雾凌厉锐进,诗意地栖息在这个世上,而且自由地往来于天地之间。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九
所谓的探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活动,那么,探究性学习就是建立在探究这种活动之上并以此为重要特征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不能在教师那里得到已经归纳的结论,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一步一步地对问题进行自主的发现与探究,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而对于教师来说,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正确且有思考性的问题为引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知识探究氛围,运用正确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收集与整理,对语文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因此,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是教师的事情,也不仅是学生的事情,而是师生进行良好互动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1.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高。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而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自动获取与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另外,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大规模地进行语文技能的使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教学成效提高的作用。
2.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是顺应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发展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体制,对考试、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因此,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作为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并以此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与确立。所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是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实践。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重视语文学科特点,在阅读中探究。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从不同中的文本中对语文知识进行获得学习,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阅读中的文本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在阅读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使语文的学科特点更加明确。学生在阅读文本当中可以了解到母语的丰富多彩,让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中得到满足,与文本进行深入的交流。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与交流,就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阅读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开发具有自身个性的阅读方法,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的阅读模式,就阅读方法与成果与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在阅读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于母语知识的深入了解。
2.重视语文学习氛围,创造探究环境。
学习氛围对于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探究性学习氛围的建设。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语文学习的内容相当丰富,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会有许多值得探讨与交流的问题。教师要从中选择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学习当中。比如说在进行《药》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血馒头”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中有什么寓意呢?学生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必然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与了解,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其次,在进行语文的探究式学习之时,要加强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互动。首先,从师生间的互动来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就一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去。另外,从生生之间的互动来讲,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提高自我,完成探究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当代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与必要性以及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重视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十
从我国现有的条件看,要研究西方音乐史还没有足够的资源,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西方音乐史在我国其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本文就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文化心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从我国目前条件上看,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还是很有局限的,比如,在我国的图书馆里对于国外的一些藏书、原着的文稿、外国的音乐原作作品并不多,而能够出国学习的研究者并不多,这就给研究西方音乐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国的研究者从外语水平上看,普遍较低,给阅读原文带来困难,这就使原版引进或译着并不多,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使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受到限制,大失信心,所以,虽然最初选择了从事外国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但最后还是没能坚持初衷,他们经常对本学科的情境担忧,而关键问题却是文化心态。
中华民族不仅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史,同时具有文化向心力和博大的胸怀,对于外来的文化具有着包容的精神,对外国文明也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如今是信息时代,复杂纷繁的文化观扰乱了人们的心,但对于西方的理论,依然有很高的关注度,只是出发点不同。
人类不断经历着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可是各种文化领域依然有坚固的堡垒。在所谓的“艺术阴谋”下一边堤防着一边去进行学习研究,这种既复杂又矛盾的心态,想把研究工作做好,一定是困难重重。所以,我们要敞开心态,开放包容,去学习和研究西方音乐史。人类所追求的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的满足感,只有当物质和精神都达到了满足,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满足,这是西方和我们所达成的共识。换而言之,只有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终才能够使人类升华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种音乐艺术,它是人类共通的精神食粮。人类的进步和音乐的创作是脱离不开的,也是人类优势生命体构成的一部分。
西方音乐史对音乐进行了记录并进行了分析,它重塑了人类的精神和思想,是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探究,从而反应出人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我们一定要向国外虚心地学习,可是,也不该过分地强调意识形态,我们应该从中国自己的文化角度出发,放眼去看外国的文化,吸取精华,放弃糟粕,为我所用,用他国之长处补我们之短处,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我们自己的西方音乐史学术思辨成果,为我国的学术做出贡献,使我国的精神文化领域不断拓宽。
有人认为,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处在一个两难之地,在西方音乐史和评论研究之间,既要有理论思维,又要有艺术感悟,而这两者间无疑存在着矛盾,从而会直接影响到西方音乐史的研究。然而,换个角度看,其实我国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是有着很多优势的。中国文化对于“总括”这种具体的概念比较重视,而对于“推概”这种抽象的东西却不是很重视。而西方音乐史是属于人文学科类,它非常适合于“总括”,却不适合于“推概”。中国人很擅长的是,直接通过事物的内在、体察心灵与事物之间的共鸣。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于诗意,这的确对逻辑思维产生了影响,但是,中国人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却不缺乏,只是在研究问题时,不经常运用逻辑思维方式,因此,这对于研究西方音乐史并能构成影响。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把理论思维能够和艺术感悟很好地进行结合,那对于研究西方音乐史来讲,应该能有一番大作为。
近几年,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人士有上升的趋势,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了成果,但是,和中国的其他艺术相比,显得有些缓慢,在进行研究中,遇到的常见困难:一,资料来源存在问题。要想从国外取得第一手材料,必然会造成物力、财力、精力上的大量耗费,所取得的材料还要进行真伪的甄别,这就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二,语言方面存在问题。即便取得了第一手材料,而且也很可靠,但是,怎样才能使翻译得比较准确,这就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聘请专业人员,不仅要懂外语,还要动西方音乐史,而这方面的人才又非常的欠缺。三,文化意识形态上存在问题。这一点是很难克服的,因为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上会有很大的误区。四,我国人们对于西方社会的科学和人文知识缺乏。想要很好地研究西方音乐史,就要正确地掌握西方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且对其要深入正确地理解,因为,西方音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其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影响都很深,所以,不得不对西方音乐史材料的翻译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甚至显得有些苛刻。
如今,中国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科学价值,这就难免会存在着学科和文化上的差异。
怎样使文化心态达到理解和平衡,这是研究西方音乐史的基础条件,所以,我们要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接受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的文化艺术的差异性,找到两者的平衡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西方音乐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未来面临更多的是机遇,因为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还具有更大的潜力和价值、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我国与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我国音乐学者想要发展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史无疑是很好的借鉴,所以,西方音乐史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班丽霞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文化缺失[j]人民音乐。2009,09。
[2]于润洋西。方音乐史学科在中国的未来之路[j]音乐研究。2013,03。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十一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象主要在农村。如何针对农村实际,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逐渐探索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武隆是某省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六个试点区县之一,教育活动启动前,县委组织力量对农村党员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农村党员呈现出数量多、流动性大、居住分散、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年龄普遍偏大等特点,对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存在“五难”的问题。
(一)党员管理难。长期以来,农村党员外出务工较多,流动性较大,党员管理困难。且居住较为分散,特别是一些生活在边远地方的党员,到村活动中心学习或开会,需要步行三、四个小时,并且多数年纪较大,行动不方便,从客观上造成了组织党员学习难的问题。根据调研情况看,基层党支部组织开会党员一般只能到位==%左右。
(二)党员教育难。一是由于居住分散、外出务工多等原因党员定期学习得不到保证;二是受市场经济影响,少数党员以金钱为中心,党组织观念较为淡薄,党员先进性意识较差,主观上不愿参加学习;三是少数党员年龄大、文化低、农活忙、家庭负担大,客观上没法学习;四是个别村级党组织学习活动开展少,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支部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党员致富难。一是广大农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很多地方还未脱贫,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较弱,有的虽有致富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党员先进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较薄弱,主要依靠传统的自然经济,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三是农村外出务工的多,在家务农的党员本身年龄偏大,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致富能力较差,基本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党员作用发挥难。目前,农村党员除村三职干部外,其他无职党员缺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特别是一些思想素质较高、热心群众工作的党员,主观上想为群众办点事,但苦于无职无权,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五)党员发展难。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新党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部分群众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党的观念淡薄,存在入不入党无所谓的思想;二是农村部分年富力强、有文化的人都外出务工,忙于生计,思想上没有向党组织靠拢的想法,不愿入党;三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发展新党员的工作不重视,特别是对一些有入党动机的年轻人引导、教育的力度不够。
二、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新农村,就必须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效果。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农村党员理论学习存在“读不懂”、“记不住”、“跟不上”的问题。以武隆县为例,==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党员总数的==%,为了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武隆县创新学习形式,坚持因地因人制宜,分层施教。一是编写一本教材。在组织党员普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针对农村实际,编印了浅显易懂的《先进性教育读本》,把理论知识变成农村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语言;二是组织一支队伍。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文艺宣传队、电影放映队等到各乡镇和村社巡回演出,放映红色电影,寓教于乐,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学习兴趣;三是建立一个制度。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不便于集中学习的问题,武隆县各村党支部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则建立了“党员中心户”制度,由各中心户党员组织召集本中心组的党员学习讨论,做到有牌子、花名册、学习计划、学习制度、考勤记录等“八有”,使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学习培训落到了实处,增强了学习效果;四是寄去一份资料。教育活动中,各村党组织通过组织找、党员找、电话找、亲朋好友找、网络平台找等方式,找到流动党员====名。采取寄去一封信、一本学习资料、一个笔记本、一张联系卡等方式,使全县==.=%的流动党员参加了学习教育活动;五是落实一个措施。针对农村党员文化层次低、文盲半文盲较多的情况,武隆县各村党支部落实一个帮扶措施,文化层次较高的党员与文盲半文盲党员结成“一帮一”对子,帮助辅导学习、讲解答疑,力争不让一个党员掉队。
(二)创新活动载体,构建和谐农村。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武隆县扎扎实实开展了做“致富领头雁,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以“一三五十”活动深化其内涵。县级涉农部门及各乡镇积极组建科技服务队、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队、先进事迹报告队、医疗服务队、政策法律宣讲队、理论学习辅导队、助农服务队等七支带民致富队伍,进村入户,广泛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送温暖”等活动。同时,还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争做“六种人”的竞赛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富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三)探索长效机制,巩固教育成果。
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并不仅仅只在先进性教育期间,而是要在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武隆县建立了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库,对流动党员的去向、联系方式等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并出台了《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制度管理;二是建立农村党员日常学习教育机制。第三批教育活动中,武隆县针对农村实际创新建立了党员中心户,解决了农村党员因居住分散、不便于组织集中学习的难题。作为一条成功的经验,县委制定出台了《农村党员中心户制度》,加强农村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力争把党员中心户建成党员学习中心、联系群众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文明示范中心;三是建立农村党员自我教育管理机制。针对农村无职党员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武隆县建立了设岗定责制度。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爱好等,设置政策宣传岗、生产示范岗、矛盾化解岗等岗位,为更多的农村党员搭建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从而激发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四是建立农村党员激励保障机制。教育活动中,县委通过设立优秀党员和优秀专项奖励基金、农村贫困党员专项救助基金等,建立起对农村党员的关爱制度,使农村党员切身感受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国近代音乐史论文篇十二
自20世纪代,国内开始对西方音乐史进行学习,并逐渐发展成为了高校的基础性课程。它主要讲述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全方位地展现出西方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截止到现在,它已发展有90余年的教学历史了。随着西方音乐的快速发展,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我国只有紧随时代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上要有侧重点。比如表演专业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器乐的发展史;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的名作赏析;对于作曲专业、演唱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谱曲、演唱及名作赏析。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可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教材的选择。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是我国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初期阶段,教材相对匮乏,各大院校均将张洪岛撰写的《欧洲音乐史》作为教材。在教学中,这本教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本教材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随之,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专业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书籍,其中冯志平撰写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当前,这本书籍以教学知识和实际运用作为撰写理念,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的专业教材,以提高我国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和内容。
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学习知识面的扩大,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二是引领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准确地掌握每个时期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优秀音乐家以及经典曲目等知识,增强自身对西方名作的赏析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主要包括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史、音乐理论的'发展史、音乐家的艺术生涯、音乐作品的更新换代以及音乐体裁的发展史等诸多方面。
(2)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对其影响。
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出发,探究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展现出西方的人文精神。
通过教授西方音乐史,传递出音乐的各种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的基础知识、音乐流派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的各种理论等内容。
根据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教学要求来进行,多教授一些西方音乐的创作背景、西方音乐的特征点以及西方经典名作的鉴赏等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体会到西方音乐作品中的精华,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懂得因材施教,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1)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相对应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术语对学生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学生音乐知识接受的程度,可省略或增加教学内容,而不是降低学术含量,便于学生加以理解和掌握;将学术性内容和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经典名作的赏析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借助多媒体教学。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不断普及,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可借助多媒体,将板书内容、音乐图案、音乐作品五线谱等内容表现出来,增加课堂的有趣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比如教师在讲授某个音乐知识面时,可直接连接上最先进、最权威的学术网站,找出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启发教育。
在音乐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音乐发展史作为主要内容,从中展现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文化以及人物。中外文化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通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中外相通的地方,采取启发教育的方式,对音乐类的学生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西方音乐的现象和国内音乐的现象相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点,便于加深学生对西方音乐的理解力,从而准确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所在,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
五、结语。
音乐教学应以一种客观、合理、完整的教学方式,使音乐类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且接受和理解音乐,积累相关的音乐经验,为以后的事业做好前提铺垫。因此,我国对西方音乐史进行教学,并不是为了培育出能熟练掌握音乐史知识的学习机器,而是为了培育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精髓和全世界的文化精髓的人才,从而扩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悟(汇总18篇)
- 最新公司周年庆贺词(优质10篇)
- 最新求职介绍信(模板11篇)
- 文明城市的演讲稿分钟(模板17篇)
- 2023年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稿范文汇总(优秀15篇)
- 2023年党校党性锻炼心得体会(通用12篇)
- 2023年三年级学生综合评语(汇总17篇)
- 2023年学雷锋思想汇报(汇总18篇)
- 2023年大学生实习简历(优质20篇)
- 2023年学雷锋思想汇报(实用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