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大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1:10:36 |
  • ZTFB |
  • 11页

总结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生活中的思绪,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写总结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经典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一

2、3不管采用什么途径都要引导大学生在生动的对比鉴别中提高认识。如,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新旧社会两重天和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事实;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事实;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通过阶级对比,使大学生懂得虽然我国目前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腐朽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阶级斗争依然存在;通过对比教育激发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增强实现四化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阶级斗争的观点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3、1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大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联系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

3、2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时,还要考虑大学生情感的特点,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指导他们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青少年的认识特点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壮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家乡建设新貌、热烈的劳动场面、欢快的节日盛况、奥运赛场的胜利都能使他们产生爱国之情。因此,我们要组织大学生参观祖国建设新貌、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进行今昔对比;也可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激发他们从爱家乡、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扩大、深化、升华为深刻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3、3其次,要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具有辩证哲理的晓理,激发爱国之情。晓理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做到中肯而切合实际,深刻而不失含蓄。另外,我们要注意组织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党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特别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4、1报效祖国是知祖国、爱祖国的发展,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的具体要求。热爱祖国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报国之志、报国之才和报国之行。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去育志、育才、导行。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二

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直接参与认知过程,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并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在英语听力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尤其是在听力训练中更少积极参与,听力水平当然很难提高;有的同学对英语听力不重视,认为考试中主要考读写知识,听力比重较小,也缺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法、写作等知识就可以考高分,这种对听力不重视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听力水平的培养学生英语听力方法谈提高。也有的同学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听力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常常紧张不安,焦急害怕,担心被老师提问,被同学笑话,这种学习情绪使他们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很难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因此,我们应在听力训练中,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注重语音知识的教学。

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

三、突破语义障碍,增强语义能力。

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预测、记忆、综合、归纳、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通篇语言的内在含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悟义能力是一种听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听力的水平。悟义能力的核心是预测能力——根据上下文想象、猜测、推断文字及其内在含义的基本功。例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的范围;从第一段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其后面情节发展的大致脉络。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

四、有效利用听力测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听力测试通常采用以下三类不同方法:新生入学的摸底测试、随堂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

1.新生入学的摸底测试。各科教师一般都会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摸底测试,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的类型、学习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设计或选择相宜的教学方法,以便因材施教。

2.随堂测试。教师在教完一个或相关的几个单元之后,在课堂上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一个小型测验。这种测试一般是为了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用时很少,形式灵活,题目也不是很难。主要是为了总结归纳一下教学要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以便达到教学目标。

3.期中期末测试。学期中间和学期末,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测试。这样的测试范围比较广,分量也重。期中期末测试应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各种听力技能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不能“只见树林不见森林”。也就是说,设计试题应该依据对教科书中出现的语言事实和各种规则所进行的综合分析,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认识它们。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习惯。

第一,告诫学生听前必须快速浏览练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

第二,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个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

第三,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并抓住主要成分。

六、做好听后纠正工作。

无论训练材料的内容简单还是复杂,练习题是易还是难,都要做好练好的纠错工作,尤其是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要格外重视,可让学生在重听几遍之后再分析致误原因,切实予以纠正。

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长时间的科学训练,掌握一定的听力技能、技巧。训练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慢而快的循序渐进原则。听力训练的内容一般应按照从音素——单词——短语——意群——升降调——句子——短文的顺序进行。听力训练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听音模仿朗读、听音后复述和边听边写等。但无论是多么好的方式、方法,多么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练习才会有效果。总之,听力水平的提高需要师生克服听力教学中的各种困难,不断改革创新,尽力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多听、多读、多运用,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

英语听力不好的原因。

1、些同学音标基础不是很好,导致单词发音不准确。

试想如果我们错把单词a读成b,那么听到正确的a单词的发音时,我们是不可能反应出来别人所说的是a的。

2、良的学习习惯造成发音不准确。

有很多同学音标基础很好,但是由于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发音不准确,进而导致听力障碍。例如,有些同学养成了发音跟着感觉走的习惯,看见生词很少查音标。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不是所有的单词都符合规律。如果这个单词的发音符合规律,那么万事大吉,如果不符合规律,就会造成发音不准,进而导致听力障碍。

3、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音的同化等不了解。

单词在句子中由于受到其它单词的影响,发音会发生变化。如果不了解这种变化,我们也会感到听力困难。常见的变化形式有:连读:前面的单词以辅音结尾,后面的单词以元音开头,在讲话时通常会发生连读。如:anapple,读成anapple。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三

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授学生听说读写,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教会他们在听说读写中学。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而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要刺激他们的感官:视觉、听觉、感觉、知觉,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鉴于以上因素,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接受新的改革和创新。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创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

1、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受结构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具备能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往往造成“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和“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文化教育的状况,应该明确外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而应把与所教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纳入教学中,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有效地进行交际。

2、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树立学习的信心,努力制造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这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能和别人一样开口流利地讲英语。因此,我采用让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表演教材中的.情景对话,在课堂上重复老师讲过的例句等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给每个同学都提供当众开口的机会。在纠正不标准发音的同时,对每一名第一次开口在课堂上讲英语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并且告诉大家经过努力,人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经过如此的激励和练习,我认为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都能积极配合,对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也有所增强。

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课文和词汇的讲解,而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说,尤其是说方面花费的时间却很少,甚至没有。因此,我们的许多学生在使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时,有时是听不懂别人说什么,有时是不知如何开口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很难说我们的教学作到了贯彻“以应用为目的”的方针。为了克服这一弱点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应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讲解结束后以一个话题为线索,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在课堂上反复练习,掌握就这一话题进行交流时所常用的表达,教学安排要始终建立在“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之上。遵从“口语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的信条,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英语口语课堂氛围,对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给予重新定位:英语口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及“课堂教学的鼓动者”。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来进行语言技能的强化训练,教师的角色转化为训练、检查和辅导。

2、定期进行写作练习,加强实用应用文写作的训练。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偏差,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题目,思考很久也无从下笔。有一大部分同学则写的文章漏洞百出,有的文章甚至找不出一两句完全正确的句子。有一些一目了然的错误,却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就是一些同学会词对词地以汉语的句子结构去套用英语,而不考虑英语句子结构的特点。我认为犯这样的错误和动笔少有直接的关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首先加强短文写作的训练,并针对每次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时态的选择,词性的区分及使用,句子的结构等通病在课堂上及时讲解,避免大家再犯同样的错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的情况下,再开始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在写应用文时,首先我们应针对应用文的格式和书写要求进行讲解,然后再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把这些基本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如果把我所拥有的一切都从我身边拿走而只有一件剩余的话,我会选择留下我讲话的能力,因为凭借讲话的能力我可以很快重新获得所失去的其他的一切。”由此可以看出,讲话对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我的做法是在课前做3~5分钟的freetalk。这样既可以锻炼每个同学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我先选择了部分基础较好一些的同学,让他们在每次课前利用几分钟讲解一至两个应试中经常出现的而且大部分同学不太熟悉用法的词汇,这种方法很快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同学们都踊跃地尝试做这项工作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口才。他们的讲授方法也是别出心裁,有的是通过谚语来引出所讲授的词,有的会列出同词根的一系列词,并配上通俗易懂的例句,这些讲授方法不但使老师受益非浅,而且也使得同学们对这些单词的记忆更深刻。

三、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英语。

1、运用多种手段,多渠道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利用幻灯、图片、录像带、多媒体、小故事等,为学生输入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风俗、交际礼节、传统节日等文化小知识,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社的原版教材,如我们熟知的《今日英国》(britishtoday),《英国背景》(backgroundtobritain),《美国背景》(backgroundtotheu、s、a、),《当代文化读物》(readinginthecontemporaryculture),《走遍美国》(familyalbumu、s、a、)等,真实生动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把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拓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则是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做英语游戏,进行英语讲演,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沙龙,与国外学校联谊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消化理解、吸收课堂上所学内容,增加学英语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四

隨着高等院校的开放和其社会功能的愈加复杂,保证大学生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日渐重要的课题。而大学生的各类违法活动也是层出不穷,需要社会、高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好。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教育责任关系重大,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大学生活的开始,往往是学生第一次相对独立地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其交往人群、社交规律、交往空间与中学阶段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新鲜感的同时,所面临的情况也更加复杂。纵观现行的高校教育体系,安全常识相关课程相当匮乏,师生重视程度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在现在社会化环境复杂、大学生群体基数大、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各类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强化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广泛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出生环境大多伴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政策,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被悉心呵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涉世未深,缺乏独立应对危险的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加强安全教育。

现在的高校以开放为主,校园与社会重叠度较高,校园的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在此大环境下,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和社会的治安系统,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能力,维护校园安全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祖国的希望。确保大学生人身安全是保证我国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代大学生群体,身处和平年代,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而又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反而是一些反动分子重点攻击的对象。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一)通过案例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涉世未深,把书本和电视中的世界当作现实世界是大学生的通病之一。为了解决大学生的这种心理,案例的收集应分两个方面:一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安全事件,把常见的问题进行通识教育,如传销、诈骗、防火、校园贷等问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是多收集学生身边的例子,重点放在同城、同校乃至同院系的安全事件上,让学生意识到安全事故就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离自己仅有一步之遥。通过这样远近结合的举例,让学生加强戒备心理。

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也是一个求知欲较强的群体,仅仅有案例是不足以把他们的安全心理提高到最高水平的,他们往往自信自己不会被骗或陷入其他困境。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加强知识性、专业性。

(三)进一步强化体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中考后的体育教育以辅助课程为主,已经没有了应试的压力,也就没有了教学的压力。而相对的,来自高考的升学压力又加重了文化课负担,教学上自然会弱化体育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教学应补足中学体育课程的偏差,加强体育教育,把考核作为强制性标准之一来进行,增强学生体质,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四)强化家长的安全意识。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一定要与高中这类管理相对严格的教育做好衔接工作,让学生的自由度有序放开,避免因突然失去管理带来各种意外情况。这个过程就需要高校和家长进行沟通,建立起高效的沟通网络,让家长通过一定的时间把学生“交”到辅导员手里,而非直接“放出去”,对于这个过程,家长要有所了解和掌控。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在提升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建立起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如果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且未得到妥善解决,则会对大学生造成严重影响,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正能量。一定要让高校人才的产出率得到保障,为我国进一步建设现代化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五

素质教育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振兴民族的关键,作为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呼唤素质教育,而二者的结合,是顺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4]蒲慧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新一代(下半月),2011.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六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前儿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而个体兴趣和需求差异又很大,这就要求幼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可见,学前教育对一个人的三观形成有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好的学前教育能培养幼儿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终身受益。

一、从主观方面来引导。

1.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要允许孩子有反复。幼儿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小班幼儿应该培养他们自理能力,卫生教育和有礼貌等;中班要重点培养幼儿的礼貌交往。到了大班,要逐渐培养孩子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由于幼儿认知水平低,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还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因此要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潜移默化地的引导。同时还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小朋友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多表扬并不代表不批评不惩罚,也需要适当的惩罚教育。最后是发挥幼儿的榜样教育及成人的言传身教作用,由于爱子们喜欢模仿,年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老师是非观观的评价能使儿童学会了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有利于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如:幼儿自我整理小课桌能力不好,老师就要增加整理课桌项目,每周五下午通过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周评价一次,对于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并奖励,从而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幼儿接触并感受艺术的美感,让孩子在学习美术中进行艺术上的`熏陶。首先是要做到精心设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使孩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让孩子在高品位的游戏中感受到美的存在,游戏尽量多样化,只有好的游戏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去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激发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二、从客观方面去完善。

1.智力开发。

智力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以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如:通过美妙的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给儿童带来无比的喜悦,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图形上涂上颜色,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也可以培养还在们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

2.科学引导。

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需要教师和家庭的正确引导,父母长辈们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就造成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心理。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塑性,正确的引导能够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快乐中学习”是幼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幼儿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处于发展期,其能力的发展需成人正确的指导与启发。首先要解放头脑,解放头脑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传统的幼儿教育是将所有知识细细嚼碎后再喂给他们,如此“不劳而获”的学习套餐,导致孩子的智力得不到提升。正确的幼儿教育应该培养幼儿多动脑的习惯。其次是解放孩子们的手,让孩子们亲自摸一摸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最后是解放眼睛,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的大自然是幼儿学科学的最好课堂和材料,其丰富多彩的景象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最生动的材料。

3.情感沟通。

幼儿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逐渐增多,老师的眼神和动作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第一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信任老师,才能对他们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第二是是让孩子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爱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一名幼儿教师既要扮演的老师的角色,也要扮演好好老师妈妈的角色。尤其是刚开学的时候,很多小朋友不间断性的苦闹,这个关键时刻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4.搭建平台。

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应力求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护物品,讲究卫生等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应使幼儿间建立起互相赞赏鼓励的融洽关系,并允许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活动,并注重培养同伴间建立间友好的伙伴关系。也可以构建跨班级幼儿及校内小学生间互动式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新的信息刺激带给他们的乐趣。如:课间玩耍时,已经读小学的大孩子能够将他们在活动中的经验介绍给小弟弟、小妹妹,从中,小朋友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总之,幼儿学前教育是提高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水平的主要渠道,教师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从而全面完善幼儿的心智,为幼儿的未来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刘晶波.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年发展状况分析[j].教育研究,2011(08).

[3]王凤娟.引导发现式教育模式对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

[4]柴占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0(7).

文档为doc格式。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论文格式”、“年终总结”、“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要真正做好提问分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例如,教学“数位表上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问:第一层:(1)在数位顺序表上,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第三位呢?(2)在个位上放上1个小圆片表示几?在百位上放上2个小圆片表示几?(3)523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4)你能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这个数吗?第二层:(1)还是523,小胖想在数位表上加上一个小圆片可以怎样放?(2)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几?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放在十位上呢?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放在百位上呢?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层:(1)还是523,移动一个小圆片,可以得到哪些数?(2)有没有规律,一个也不漏?(3)观察所得到的6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分层提问,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掌握更多新知。

(四)练习分层次。

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

3.综合性练习。把第一题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总之,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水平和深度上更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长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育学院学报,.

[2]范杰章。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几点体会[]。时代教育,.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八

尽管这似乎是老生常谈,而且几乎所有公司的管理高层似乎都支持员工培训,但支持和重视还远远不够。例如,在消费领域,员工培训的总预算不到广告费用的1/10.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把广告费用的10%转到员工培训上来,不仅会改善产品推广的最终效果,而且会提高公司的总体利润,以及增强公司长期的持续发展。

要搞清培训对象,并对其分类。因为培训最忌讳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设计好的课程很难满足具备不同水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培训部门要把自己的队伍建设。

成为专家型队伍。

部门在今后几年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把握培训对象的需求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一步。

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都鼓励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员工个人发展所提供的培训课程,无疑会受到员工从内心深处的欢迎,培训效果的提高从主观上来讲就没有问题。这一部分的培训关键是要看培训的形式。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员工,互动式培训会较高,而对于教育程度低的员工,课堂式会更合适一些。

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培训计划。

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如iso9000培训、项目管理培训、销售培训、技术培训等等。每个培训都有具体的要求,这种要求决定了培训的方式方法。

涵盖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员工,如生产、采购、财务、研发、市场与销售等部门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管理人员、车间里的基层工人等等。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是很重要的。一刀切式的培训不会收到预期效果。对高级经理强调培训也同样重要。培训往往是为提升低层员工而设。如果高级经理不称职,那么整个培训预算将会付诸东流。

企业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

虽然针对短期利益的培训,对公司目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成功很重要,但致力于企业长期利益的培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旨在长期利益的培训包括更深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专业知识。

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

这不仅意味着对培训人员要有的放矢;在外企,课程设计还要注重东西方文化,因为两种文化背景的受训人员接受知识的背景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东方人喜欢集体性的问答,而西方人则喜欢与老师独立交流的互动式学习。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为员工所接受,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要紧密联系实践,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避免单向的灌输。

培训的师资要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热情。

专业知识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培训内容。而工作热情对教师同样重要,它意味着是否该教师热爱这份工作。这将是一种态度。爱立信(ericsson)对待教师的考核即有两方面,即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培训导师的选择一个是公司的高级经理,一个是外聘。使用公司的高级经理作为培训导师,好处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缺点是高级经理可能缺乏培训技巧的培训,不能进行生动的讲解,如果先安排高级经理参加培训培训者课程效果会好些;对于外聘的培训导师,一个是费用较高,另一个是目前很多培训机构和培训导师鱼龙混杂,另外还要关注培训机构和导师的专长范围,因此必须把握好评估关,可以向他们的客户进行咨询也可以进行试听。

让公司的全体员工确实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也非常关键。

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员工进一步提高自我、甚至应用从培训中所获得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切忌所有学员都有证书,如果是这样,也就丧失了激励的作用。每次培训保持一定比例的不及格者,这样学员才会努力并认真地参与进来。对于不及格者,可参加下次的培训,并拿到证书。证书不一定要权威机构的,公司内部的也可以,但你要尽量将这个证书变得权威些,变得有吸引力些。

改善员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更为重要。提高这些软技能,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来说更为关键,因为它是对硬技能培训有效性的保障,同时也更具挑战性,因为软技能要求员工改变他们的态度。为此,你要精心设计一系列行动方案,以保证能有效改变他们的态度。这一过程西方称之为“变革管理”。为了有效管理这种变化,公司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绩效评估方法和激励计划,其中要能够反映出先进技能的重要性。“人们往往并不按照正确的或必须的去做,而是按照要考核或奖励的去做。”对于出于组织需求的培训课程,要分析可能引起培训效果降低的原因。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课程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所以,向学员表明培训及课程对他们的重要性及对他们职业发展的帮助会提高效果。大部分跨国公司都有职位说明书,在职位说明书中都会列明该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所以,出于组织需要的培训就要结合职位说明书来进行。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论文如何写篇九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如何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做,想,创新,创新能力培养。

一、先谈做。

高中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就需要学生们多练习,多动手才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做(即练习)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经历的,最基础的一个阶段。做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要他们学会动脑的做。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充分挖掘他们的自学能力,这不仅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教学进度与整体教学设计的需要。如:在教授信息发布这一节时,需要介绍microsoft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虽然网页制作在初中阶段有所涉及,但只是介绍了一个皮毛,而且很多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只是一个摆设,同时又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学生们几乎已经忘记,回头复习frontpage的知识是理所当然的。如何来复习呢?如果把frontpage的所有功能及一些简单的操作都和同学们复习一遍,这至少需要两节课时间。这不仅与高中教学进度不相符,也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相违背。如何运用有限的课时量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性的将一些常用功能介绍给学生,其它一些功能自己去探研。现在的机房都已经具备了上网功能,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网络就是一个良师益友,搜索引擎就是一个百事通,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资源。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的难题,同时还复习了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研学习的能力。

二、再谈想。

学而不思则罔,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就必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反思,去总结,去想。想这个环节在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反思,去探索呢?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集操作、探索、娱乐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多重神秘性,它是集多个学科知识为一体的复合学科。电脑本身对中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物体。中学生天生具有那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愿望。这些原因促使我们的学生不断的去探索新知识。怎样利用学生的这种激情,将这些潜在的激情挖掘成为信息技术学习的动力呢?要做到这点,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后,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但对计算机的具体工作过程还是充满了好奇感。

我曾经对一个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能自己动手打开计算机让他们看一看。这种学习的热情是不应该被{杀的。于是在具体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章之前,我特意留利用学校的废旧机房给学生上了两节系统安装课。这两节课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一下电脑内部的组成,并且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安装了一次系统。系统安装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系统安装前后电脑的变化。这两次课以后,同学经常会问的“系统是怎样安装的,是不是像安装qq软件一样”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因为有了这两节课的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第二章搜索引擎的使用时,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原来我们使用的我的电脑,ie浏览器等软件都是在系统安装时自动安装的。这些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安装了这些软件,我们才能有效的管理自己计算机里的资源,才能上网浏览网页。

这两节课的安排,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一个好奇心,满足了他们自我价值实现后的自豪感(有些系统安装的快的同学,主动的下来指导其他同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以后学习中,同学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新知识,他们更多的懂得了去理解,去反思,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温床。

三、最后谈创新。

所谓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体格的强健靠的是运动,思维能力的培养靠的是多思考。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多方面来作手,而这些解决方法都是思考中得来的,不断的思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动画的简单制作一节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完了移动动画的制作,同学们在老师的激发下,已经非常想自己动手来实现移动动画的效果,这时不妨提出:要是实现形状变化的动画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立即紧锁眉头,动脑思考起来。学生们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一定会有所发现,创新思维在这样的碰撞中应运而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科技素质就是学生创新的器,因此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们所必备的,而扎实的基本功是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的。这又回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结构上来,主要以学生的练习为主。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富强民主的关键,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做,想,创新的关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思考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也只有获得了创新能力,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富强、民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m]。中小学信息技术杂志社。

[2]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航空工业出版社。

[3]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