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优秀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1:44:54 |
- ZTFB |
- 11页
总结是对过去的思考、行动和成果的精炼和总结,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写总结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正面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推荐以下几本书籍,对总结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一
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亲历者,回忆往事百感交集,许多相关事件恍如昨日,浮现眼前。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人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前后数十年的变迁。我们可以客观公正分析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变化,从中领悟出一些值得后辈们深思的问题,供他(她)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参考。当然,为了话题具有针对性和客观理性,我选择“高等教育”作为讨论话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点四十年来我国大学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认识。
我们学校前身的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受到__的重创(__中首都“五大学生领袖”所在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和北京地质学院),在改革开放之前三年被迫从北京迁址武汉,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目前在武汉和北京两地独立办学。改革开放前,学校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其它七所国家重点大学一起成为我国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著名“首都八大学院”(农机、林业、石油、矿业、地质、钢铁、航空和医学)。她们培养了大量国家经济建设栋梁之才,为我国基础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时我留校任教已经8年。因此,我经历的改革开放主要体现在大学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职能与状态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烙印,容我娓娓道来。
先说大学教育。在我的记忆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职能主要属于“传授知识”,这一基本特质至今没有根本性改变。我留校第二年的1971年,学校在湖北丹江校办地质队招收了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学生来源的知识基础从小学(其中有的年龄相当于我的长辈)到1966届高中毕业生(比我晚一届)。我们这些“老五届”(指__中毕业的1966至1970届),尤其是我们1970届留校任教的“新工人”(按照清华大学对1969和1970届留校教师的称谓,区别产业工人)没有经过完整的大学本科学习。由于处在__中,有的老教师还没有完全“解放”,恢复教师身份,只好让我们在课堂上“滥竽充数”给这些“工农兵学员”上课,可以想象这样的大学教学质量怎么可能得到保证。
改革开放在教育领域的显著标志是恢复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高考,众多莘莘学子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国家开始派遣大学中的学术骨干前往欧美大学访问学习,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另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逐渐回国充实大学教师队伍,使得我们的大学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大的变化,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管理。同时,我们这些“先天不足”留校任教的大学老师乘改革开放春风,勤奋刻苦学习,严格要求,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例如我在担任助教期间,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多轮跟班完整听完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从讲师、副教授到教授(包括博士生导师),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当年有一件与改革开放相关的事件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82年我们晋升讲师时,除了其它常规条件(多数条件依然属于论资排辈)学校首次要求统一考试英语,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显示了一点高等教育向“欧美国家”学习势头。由于我们原先的第一外语是俄语,英语属于“自学”,大家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然而改革开放使我较早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通过自学英语打下了一定基础。我在这次职称晋升英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教研室8位申请者中只有我及格,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改革开放使得大学学习英语蔚然成风,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广泛国际化高等教育理念使我意识到,大学本科专业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讲授书本知识,还需要传授“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和应用技能知识”,同时还要向学生传达治学理念,为他们成为一个“通才”奠定基础。至今多位学生回忆当年我的教学风格时如数家珍:留学澳洲和英国的中山大学tyt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记得我当年强调同学们要注意阅读高山教授(后来当选中科院院士)发表在国际专业刊物的代表性著作:“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地球化学组成”;美国休斯顿大学助理教授sjj博士(当年我担任他们的学术班主任和主讲“地磁学”课程)说,他至今记得一次班会,我问同学们谁上过美国两大地球物理(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网站。留学日本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wd教授说,他对我上课时“强调同学们要有思想”印象深刻。还有一位拥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万人计划三顶帽子的南方科技大学教授lq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对我科学研究的热情和风格记忆犹新,我们之间始终保持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
科学研究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最大。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高等院校主要以本科教学为主。研究生学位教育始于改革开放之初,据说我国18位首批博士学位颁发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彰显其神圣与庄严。__前,我国部分大学只有一些规模小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因为,那时大学教授基本没有科研项目支撑,研究生教育实际上“徒有虚名”。在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前学校图书馆基本上没有及时更新的图书文献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由于国家穷,不能直接订购国际原版图书和期刊,只有在西安、广州等地设置了几家国际图书和期刊文献影印机构,每份杂志只需购买少量原版,然后影印后向全国大学和科研单位发行。显然,这属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当然,那时候我国还没有加入国际经费由对方支付。此后促成我1994年首次出国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交流,并顺访德国基尔大学,全面开启了我的国际合作科研和交流历程。
改革开放后,国家成立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这是我国科学界的一大盛事。这是科学管理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成立的国家级第一个面向全国“童叟无欺,老少咸宜”的科研投资机构。为此,我及时组织申请并前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一项为青年基金项目(高山负责),另一项为我负责的面上项目,彰显了国家基金项目评审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记得我获批面上基金项目的当年全校获批的面上项目只有8项,青年基金只有5项(其中现任校长和一位副校长各一项)。此后,全面开启了我的基础科学研究之旅。
科学评价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基本特质。她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促进我国学术机构和个人“自由、公正、公平”有序竞争的有利手段。科学评价有力地遏制了我们传统的“论资排辈”,“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落后思想。摒弃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思维。在科学评价中最为显著标志是通过引入三大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会议索引-istp),开启了我国学术机构和个人的适度量化指标评价机制。记得当年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引入sci,并连续6年sci收入论文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记得__年我们学校公布的国际sci论文只有8篇,__年国际sci论文也只有16篇,而目前已经翻了几十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取适度量化指标的科学评价机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大学开始恢复教师职称晋升,但那时基本属于“论资排辈”,例如晋升副高和正高者多数为__前的讲师和副教授。我们学校在改革开放10年左右后,开始实行“破格晋升”职称举措。其中__年地质矿产部的副高破格还有一段趣闻。当年我们学校按照部里要求,只能提供15名破格候选人。在学校选拔候选人时,高山博士位居第16名,眼看就要失去这次地质矿产部的破格晋升副高机会。这时传来学校可以再补充5位候选人参与破格答辩,这给高山博士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机会,他在地质矿产部副高破格晋升答辩中“一鸣惊人”,其事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进行了报道。
改革开放给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带来勃勃生机。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只会开的更大。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历,我有几点深切体会:
1、改革开放的最大变化是“打开了国门”。我们国人从“排斥”到逐步认识和接受国际先进的思维方式。大家认识到普世价值的发展观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应当参与分享。社会公众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从“臭老九”到“香饽饽”,从“知识越多越反动”到“知识改变命运”认识的根本性转变。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尚。
2、国家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形成。我们享受到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我的家乡,广大农民在沿海企业打工挣钱,用勤劳双手创造财富。他们在家乡盖起了城里人羡慕的漂亮舒适别墅,过上了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3、高等教育的公正公平逐步得以实现。大学打破论资排辈,适度的学术指标量化评价机制使得那些凭自己努力勤奋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获得了他(她)们应得的荣誉、尊严和待遇,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让大学生享受到那些学术等身的知名教授资源,大大提高了大学的社会地位,让大学生及其家庭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
4、自由科学研究机制有力促进了基础科学研究的进展。大家逐步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是用金钱产生知识,应用技术服务社会是用知识创造金钱”的普世价值理念。现在国家自由申请科研项目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钟爱的事业中,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保证科研人员每周有5/6以上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的目标。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年,新中国迎来了她60岁生日.60年前的`旧中国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处处被人看不起,在国际上没有一点地位.60年来,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作者:管小英作者单位:刊名:数据英文刊名:data年,卷(期):2009“”(10)分类号:关键词: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是贯彻改革开放40年的主线,是吹响改革开放伟大行动的第一声号角,是今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动力之源。本文试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分析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阐述解放思想的原则上、标准以及用什么来保障解放思想,回答新一轮思想解放基本要求。
[关键词]改革开发解放思想原则与标准基本要求。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每一次思想上的解放,都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通道,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充分说明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当前续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在我们实践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和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所取得的历史的每次重大突破、每一次重大进步、每项重大成就,都发端于思想解放、得益于思想解放。当前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正在全面展开,如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崇高的历史使命投身这场解放思想的活动中来,是我们每个同志面临的重要课题。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与源泉。
改革开放是思想解放的产品,改革开放结果表明,思想解放是一种创新、具有无限活力。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区,开启了由农村家庭承包主题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破除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迷信,开启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城市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短缺经济成为过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习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消除姓“社”姓“资”的疑虑,开启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先河,到本世纪初,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消除姓“公”姓“私”的疑虑,大打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攻坚战并深化农村改革,历时40余年,经过四次飞跃的结果是引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发生重大的变化。从农村改变到城市,城市改变经济体制改革,到其它的改革;以建立经济特区为突破口,“一国两制”的构想到香港、澳门主权的成功收回等等,无不证明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与源泉,并互动着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执政党理论的创新。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了特大洪涝灾害,尤其是今年的冰灾与汶川地震等,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大。但在党的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难题,一是腐败现象不断地蔓延滋生,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绝对化,社会主义性质和党的性质遭到质疑等。原来的建设理论已严重滞后,必须创新党建理论,20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期间,就如何加强新世纪党建工作调查事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思想的提出是时期执政党理念的创新。党的执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始终站在前列的,赢得群众的拥护。
3、科学发展观造就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年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不断摆脱束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同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而不断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赢得新的发展。
二、解放思想的原则、标准及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的原则主要有实事求是原则、量力而行的原则、与时俱进原则、理论创新原则等,其中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世界是物质的,茫茫宇宙中无边无际,先在我们之外,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做到解放思想。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神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让时间来检验对错;善于从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区内外的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按客观规律办事,创造性的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中国化。邓小平同志讲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前提;理论联系实际,不要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这个连动物都不相信。有一个笑话,有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野猪,人们就做了一个能发出老虎的声音柱子,开始有效,后来一看,野猪没有发现老虎,于是野猪把那个柱子给拱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因此,解放思想必须遵循真理,解放思想必须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理论创新一定要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用系统的方法论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摸着石头过河理论应该说是刚刚改革开放时的方法论,但是现在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有新的方法与理论来指导,必须推陈出新。
2、解放思想的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和人民满意标准。
第一、实践标准。解放思想同样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实践中来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检验他成效有多大,这是第一个标准。
第二、坚持生产力标准。4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人、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腾飞在世界上被称为“经济之迷”,你用单纯生产力来说经济是不可能了,这样的生产力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一种基础,坚持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就是务必坚持解放生产力。
第三、是否解放思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增加中国的国力标准。邓小平南方的讲话在讲,在中国只要你不改革开放,你不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哪那一条路都是死路,也是判断解放思想的标准。
第四、人民满意标准。归根到底,解放思想必须以人民满意为主。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为基础,而实事求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基础,解放思想要遵循真理,要以真理为基础,那么必须实现真理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践智慧,解放思想的四大原则,理论创新,要知道人民群众新的实践,因此坚持解放思想的原则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落脚点是人民满意标准,也符合党的根本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保障解放思想正确和顺利实现的方式与方法。
第一、制度的保障。营造有利于解放思想的良好环境,用制度激励人们的解放思想,保护人们解放思想,提倡宽容的气度,宽松的环境和表达空间,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具有创造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有民主的空间。
第二、精神保障。要破除迷信,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提倡科学创新精神、独立精神,以客观为依据,用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和相对的确定等,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尊自信保持解放思想的生机与活力。多元思考与平权的争论是学术自由的问题。学术自由的空气,往往是一个权威讲话,其他的人都不讲话,这个不利于解放思想、不利于创新,因此精神保障要昂扬的精神。在实践中,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有要自信、不要死气沉沉。
第三、机制保障。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适当区分开来,学术问题跟政治问题毕竟不一样。不能用政治手段干预学术研究,不能用政治观点取代学术的结论,同时要有纠偏的机制。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四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周年了,作为改革的发源地,农村这四十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回头看一下总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但我感觉,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是从乡村开始的,而乡村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界绝无仅有的,也是前无古人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8亿农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完全改变了他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十年来的农村变化,说上几天几夜也难以表述完全,我想通过几个时间节点来观察,总的趋势是,农业、农村、农民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走上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演进道路。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不再赘述,想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时间节点。
01第一个时间节点,1984年。
仅仅是联产承包全面推行两年之后,我们国家第一次出现了“卖难”,这让中央万万没想到。因为1984年时候,我们的概念首先还是如何填饱肚子的问题,但这一年却意外出现了粮食卖不掉的问题,各地的农民在粮站外面排队,粮食交不进去。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让人看到了农业巨大的潜能。出现“卖难”之后,中央及时调整了政策,允许农民自己卖粮食。这个政策现在可能很难想象,难道卖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还要国家批准?但过去农民是不能自己卖的,因为必须统购统销。这个政策壁垒一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自己卖还是不能化解粮食过剩,于是农民又要求自己加工,中央再次批准了。今天我们经常学习贯彻的“一号文件”,其实这是跟上世纪80年代学的,当时为了推动农村改革,自1982年将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确定为农村主题的,大家于是约定俗成,让“一号文件”变成了三农政策的代名词。上世纪80年代一共连续发了5个三农的“一号文件”,迄今让人怀念,因为含金量非常高,创新性非常强,最重要的是尊重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完全是农民一手推动的。也就是1984年开始,国家似乎对农业感到有点放心了,改革全面转入城市。
02第二个时间节点,1991年。
这一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达到了1个亿,这又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也就是说,农民已经开始告别种田,过上了半工半农的生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当时把这种现象叫作“泥腿子上岸”,“离土不离乡”。关于乡镇企业的崛起,中央用了一个词叫“异军突起”,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是过去的乡镇企业转制而来的。当然,“乡镇企业”这个名词还是要界定一下,它不是指办在乡村的企业,而是指由过去的乡镇、村集体办的企业,最出名的乡镇企业是春兰,而最出名的乡镇企业现象就是“苏南现象”,费孝通先生为此专门写过文章。但让人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也是乡镇企业的巅峰时期了,此后在国企改革、外资进入、私人企业崛起等多重因素的竞争下,乡镇企业日渐式微,由此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农民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减少了,只能“离土又离乡”,大规模的民工潮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03第三个时间节点,。
这一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值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之际,因为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又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会议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对加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有重要意义。这一年,全国各地粮食丰收的消息纷纷传来,而农产品卖难现象也继续涌现,所以农业方面的总体评价是已经进入总体平衡而结构性不足的时代,总体够吃了,但是结构有问题。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开始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04第四个时间节点,。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叶到新世纪初,三农度过了一段很难煎熬的时段,可谓“病灶”集中暴发,农产品价格徘徊不前,农资价格节节攀升,粮食生产下滑,农民税负很重,基层干群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于建嵘等人披露的农民有组织反抗现象。初,湖北省一个乡镇党委的书记李昌平向时任总理朱镕基上了万言书,大声疾呼“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由此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和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核心,__同志首次提出,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开始,中央每年都要下发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核心的思路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来统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到已经连续下发14个中央一号文件。
05第五个时间节点,。
这一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3%,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多一半的人是城镇居民了,而不是农民了。此后,这个比例还在以每年一个多点的速度增加,到了底,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农村居民只剩下43%。当然,这里面如果按户籍算,则户籍城镇化率是41%,也就是说还有16个百分点的农民身份者常年在城里待着,他们还不是完全的城镇居民,甚至还可能倒回农村去。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民帝国”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彻底被扭转了,亿万农民从此在城镇化中迎来“新生”!
06第六个时间节点,。
于是,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原来浑然一体的“三农”,走上了逐渐分化的道路。农业、农村、农民,按照过去的理解是浑然一体的,农民是种地的,住在农村,但是今天一切都不大一样了。
01首先,农民正在由社会身份向职业身份演化。
过去讲的农民,多是社会身份,也有对应的概念,如农村户口、种地的、没文化、小农意识、保守等等。但现在来看,农民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农民已经不一定再务农了,目前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职工80%以上都是农民工,农民成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阶级主力军。留在农村的人,也不一定在种地,主要表现为兼业化,真正种地的劳动力已经很少了。因为今天机械化发展很厉害了,农民于是有了大量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不用再守在地头。而且,农民进城与城里人下乡相对出现,还有700万农民进城再返乡创业。目前出现的“新农人”群体已经上百万,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农村人,却从事了农业,这让“农民”这一身份进一步职业化了。
02其次,农业呈现出现代与传统交织的转型特征,大农场与小农户并存,高科技与传统农业同在。
一方面在东北、新疆,出现了现代化大农场,规模上万亩,飞机作业,超大机械耕作,其场景恍若美国。而另一方面,在贫困的山区,还是零散种着地,甚至还有刀耕火种的场景。但在大部分农业区,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成为事实上的主要务农者,农民已经基本告别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离开土地;另外也有一些农民成为职业化的农业经营者,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280万个,其中农民合作社179万家。农产品的供给也呈现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特征,价格加速与国际市场一体波动,原有的政策性价格体系加快与市场机制并轨,农业补贴方式被迫转型。
03第三,农村正在面临命运的重大转型,消亡、合并、转型每天都在上演。
有报告说,每天我们国家消失100个左右的自然村,在一些贫困山区出现了10人以下村的辛酸衰败场景。还有的农村则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生,有的成为了城中村,有的被征用成工业用地,有的移民搬迁到其他地方。还有的在新一轮撤乡并村过程中与其他的村合并,有的变成了农村新型社区的一部分。
所以,整个三农在今天已经不是传统的田园牧歌印象。我最近看一个人写的回乡记录后很感慨,他说现在要找乡愁,连乡愁的角都抓不住了,为什么?因为农村都没有了炊烟,农民现在做饭都用上了电磁炉或者煤气灶。有的村甚至没有了鸡鸣,因为新农村不许在家里养鸡。上世纪80年代的“倒蛋部队”是从农村收鸡蛋往城里卖,今天正好反过来,一些地方是把城郊养鸡场的鸡蛋倒卖回农村,这是农村深刻变革中出现的新现象。
三农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担心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比较严重。
01农业面临“四面埋伏”的风险。
首先是价格的“天花板”在下压,我们国家的农产品价格大多数已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为什么国家从20开始实施玉米价格政策的调整?因为不好补了。我们的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20%以上,按政策价格收进来以后就入到国家的仓库卖不了,而企业用的玉米是从美洲进过来的,到岸价比我们国家的收购价还低,农产品竞争力面临压力。第二个是成本的“地板”不断抬升,工资涨了,农资涨了,农产品价格不涨,所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种地越来越不划算,一些偏远地区存在大量的土地弃耕荒芜现象。第三个是补贴政策的“黄灯”亮起。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对农业的直接补贴上线是8.5%,到现在已经逼近这个上线。而美国人的测算,说我们现在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达到了25%,要把中国告到世贸组织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农业补贴政策就面临调整和转型。第四个是资源和环境的“红灯”亮起,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数据,农村现在成了最主要的被污染地,农业面源污染也成为重要污染源,特别是化肥、农药、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耕地受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地方的田园牧歌场景已经被污染得不像样了;宝贵的矿物质资源被粗暴开采,低效使用。可以说,农村的环境受不了,农业的资源在哭泣,农业部推出的“化肥零增长行动”就是这样背景下的针对性举措。
02农产品的安全经受考验。
一方面优质不能优价,真正种出来的好产品卖不了;另一方面,农产品大量进口,特别是洋奶粉市场比例持续扩大,跨境电商最火的商品就包括农产品及食品。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城里人对农村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不信任,有钱人宁可吃远跨重洋的非新鲜国外农产品,也不吃国产的。但客观上,农业的生产体系也确实存在投入品滥用、检测体系不全的问题,更有一些农产品有机、绿色的标签随便贴,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某种程度上讲,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建立城乡之间的互信,比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还难,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03农民还在城乡之间徘徊。
现在有句流行的话: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今天我们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虽然给了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农民要留在城里,成本依然是高昴的,特别是在大城市,农民根本就没有办法留下。而且,在社保、教育、医疗方面还没有完全平等,农民人在城市却依然享受着农村待遇。这种不完全的城镇化在“农二代”身上表现出来更加激烈的矛盾心理,他们很小就随父母进城,或者干脆就生在城里,却背着农民的身份,自己当自己是城里人,却不被城市认可,而他们的故乡连面目都已经模糊,于是身处夹缝之中,成为城镇化的隐患。
04农村正在艰难的转变之中。
很高兴卖了地成为城市一部分的城中村乱象丛生,已经成为很多城市难以根治的“牛皮癣”。一般农村加速“空心化”,“三留守”群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生活艰难,心理压抑,特别是留守儿童没有享受到好的教育和成长陪伴,经常能看到有关他们自杀、受侵害、行为不端等不好的消息。而全民似乎也进入了乡愁的别样惆怅年代,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恰恰在一些地方正在消失。现在最恶俗的是把原来的农村原生态破坏了,重新搞一批假的乡村田园场景,这是很悲催的事情,这种对农村的功利性利用和破坏,导致农村原来的一些乡土文化气息荡然无存,某种程度上是断了农村文化的根。
然而,历史总在进步之中,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都是三农在巨大的时代变迁中表现出来的真实面目,是伴随发展而来的时代产物。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农村、农民的未来一定也会不断进步,让现有的问题逐步得到化解,让未来更加美好,对此我们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也有理由信心满怀。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五
今年二十岁的我算不上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但是却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人说四十而立,在经历了大风大浪以后,相信我们眼中的祖**亲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健康.
我喜欢用母亲这个词来称呼祖国,在英文里用motherland来称呼祖国,作为80后的这一代热血青年,并没有原离所谓的民族情感,反而却深深沁入。从前几年的she的“中国人”事件到火炬传递的愤怒,从轰轰烈烈的抵制家乐福到排着队去给地震灾区献血,我们穿的是fashion的牛仔裤,摆出的是卡哇伊的表情,顶着的是不同颜色的头发,但是心却是中闪亮滴!恰有一首“俗不可耐”的“革命歌曲”表明了我们的心迹——《我的中国心》。
小时候总是听爸爸说当时还在上小学的他得知毛主席去世了,哭得昏天暗地,在学校的桌子上直打滚,觉得天都塌了……是啊,对于他们那一代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人来说,革命情感是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今的我走在天安门广场依然会在那幅画像前肃立,无论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代,我相信毛主席看到今天蓬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肯定会非常欣慰。
听爸爸说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缘故,爷爷的收入渐渐多了起来,家里的地窖里经常会储存一些梨子,苹果甚至还有虾仁之类的东西,那时候的他经常会趁爷爷奶奶不注意的时候偷了地窖的钥匙去吃吃。过年的时候为了能多卖些小鞭,和大爷到处搜集废铜烂铁卖了钱去换小鞭,用换来的小鞭把邻居家孩子的新衣服炸一个洞……后来家里的收入渐渐多了起来,每年过年大家都会有新衣服穿了,还有丰富的小鞭。
后来结婚生子的爸爸就有了我,接下来的生活就由我来诉说吧。
在88年的那个冬天,不是第一场雪的一个早上,一声惊天的啼哭从保健院的产房里传来……一个伟大的我诞生了!因为守旧的思想,爸爸还曾经怪过那个干冷干冷的早上,出生的全是女孩子,没有赶上“好时段”,甚至在我小的时候(几岁的时候)还遭受了“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毒害,那时候看小孩子的保姆还很少(市场经济相对不发达),我这个以后早晚得如“泼出去的水”的女孩子家家得不到老人们的疼爱,经常孤零零的呆在托儿所里,哭得惊天动地死去活来,大嗓门就是从那时候锻炼出来的。
小龙人,大大,唐僧面具,脆皮雪糕,泡泡胶,娃娃乐,跳房子,红旗大块……那里有我童年的影子,第一次学着骑自行车摔得前仰后翻,第一次坐在教室里上课坐的笔直,第一次考试得了双百,第一次偷着溜出去不上课,第一次不听妈妈的话,第一次照大头贴,第一次唱忘情水,第一次去网吧,第一次说夹着英文的话,第一次跳街舞,第一次包宿,第一次用直板夹,第一次拿起了刀叉,第一次知道台湾有个周杰伦,第一次染完头发不敢回家,第一次为未来发愁,第一次考试兜里放了小条,第一次拉起他(她)的手,第一次上大学晚上还偷偷的想家……不知道我的第一次们是不是也是你的第一次。
父母总是说不能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我只想说,这是时代的步伐。
四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良多,虽然没有坎坷的个人经历,没有耀人的工作成绩,自己的经历也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但是这四十年仿佛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实实在在惠及更改变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六
十年前,我们相遇,你是草原上那一朵不起眼的野花;十年后,我们再次邂逅,你该变了我对你的看法,你是草原上一抹亮丽的色彩,即使花瓣凋零但花香犹在。
——题记。
在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十年,整整十年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心里有些感慨,在飞速发展的、十年很多东西早已改变,而这里却依然与我记忆中的草原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绿草丛生,拂过的一阵风让人不禁感叹生命静好,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宛如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耳边只有清风。在这绿色中间镶嵌着的溪流,水面上泛起的丝丝涟漪仿佛是这自由的衬托。眼前又浮现出了十年前的那个小女孩,依然模糊的记得:
那时的我刚下汽车,坐在宽阔的草地上休息欣赏着迷人的山水,一群羊像白云一般飘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小姑娘拿着羊鞭偏着脑袋,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我的网兜,孱弱的身子穿着小红褂,乌黑的发辫,眼睛像一潭春水,挎着一只盛满蘑菇的篮子,居然跟着我走了很长的路。她垂下睫毛不自在的用脚踢着底下的小草。终于还是说出自己的心声——用蘑菇交换握手旁的几本书。却忘了是怎么的与她交换了,却对她那双清澈的眼睛印象深刻,她接过书就往我网兜里倒蘑菇,我不要,她急了,把蘑菇倒在地上转身跑了。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有些不舍,毕竟是自己攒钱第一次买的书,只是那时那个女孩的眼睛太真切了。要是还能遇见就好了!也许吧!
傍晚休息好了后,我再次来到了草原上,心情舒畅了很多,草原上的落日与家乡的不同却也很美,没有山和树木的遮蔽,竟会觉得有“长河落日圆”的感觉。远处的羊群正缓缓的移动,我向羊群走去,目光落在了羊群旁的女孩的身上,她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书,连我已经站在她的身后都不知道,我很佩服她这么认真的学习。
“你的学习一定很不错吧。”他转过身来合上书,她用那清澈的眸子注视着我,又看了看我的手腕上的那条手链,惊讶的看着我。我无意的看到了书的封面,是那样似曾相熟。
“你还记得我吗?”我很疑惑,我并不认识这里的人,可当对上那双眼睛是,我十分震惊,“你是十年前的那个小女孩?”她点了点头。“你的手链让我认出了你。十年前你就戴着它,我记得。”
暮色深了之后,我们再次分别,我注视着她赶着羊群向家的方向走去,我仍旧会记住她坚定的眼神看向远方的那刻。
“我们还会再相见的,但希望不是十年,十年太长太遥远了!”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七
奶奶说,他们都是文盲,幼年时,人们连吃饱穿暖都是问题,没精力考虑上学,农村都是文盲,民办教师有的也只上四五年学,没觉得有什么差别,无处挣钱,爷爷当工人每天只挣两毛钱。出门基本靠走,主食洋芋糊汤,穿衣主要靠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各种出差上交款主要靠借贷,穷好,一穷二白,成分好,住着茅檐低小的土屋,守着几亩薄田,在高寒地区年复一年过着贫穷闭塞的生活。眼界见识限制了他们的想象,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艰辛与不幸,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只能出苦力劳动,饱经风霜的脸上总是写满沧桑。
爸爸说,80年代普及小学六年义务教育,他是第二界六年级毕业生,能幸运地上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他同时代的人,很多因家里穷没上学。上学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饿。上初中要走六七十里路。由于干农活苦,弄柴手常被荆棘划得到处都是伤,年幼手没劲,薅不动包谷草,不想干活,才觉得还是上学轻松,学习特别有劲头。社会发展慢,整个商洛楼房最高只有11层,商南车站是当时商南最高建筑,商场就只有百货大楼。商南只有一条街,到处都是砖房瓦屋。交通不便利,从丹凤到商南都得大半天。刚工作那会,一天只挣9块钱。那几年国家的苛捐杂税特别重,既有上缴款农业税,还有三提留五统筹,再加上教育附加费,当时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每年还有各种劳役要服,公路水利拉电,样样都得老百姓集资出义务。当时的人们勤劳不致富,无处挣钱,即使到灵宝潼关背金矿,也挣不了什么钱,有的人还莫名其妙就失去了生命。
20xx年前后,人们才慢慢解决温饱,家家有了摩托车、彩色电视机,生活有了大改变。20xx年前后,人们都在城镇有了自己的商品房,人人手中有手机,陆续小轿车进入普通家庭。义务教育全免费,种地护林国家发补助,人们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商南发展日新月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街道越来越宽,越来越整洁,商业街繁华,商品琳琅满目。生活天天像过年。
从老辈人口中,我感受到了改革开发,普通老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祖国越来越强大,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无忧的童年生活。做为新时代的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记忆力最佳时期和大脑发育高峰期,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武装好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努力为祖国更强大添砖加瓦。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八
20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十九大描绘了这样的宏伟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说,未来32年,在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标志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取得伟大成绩。
实际上,这三大历史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此时此刻,祖国完全统一便处于突出位置。用什么方式实现中国统一?当然是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我们用一国两制这种方式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也要用这种方式,台湾的具体情况和香港、澳门不同,但只要创造条件,积累各方面共识、找到统一的根基,一国两制就可以应用于台湾的回归。
台湾问题的形成是历史造成的。1949年至1979年,两岸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以军事对峙为主,共产党和国民党互相敌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的适时发表,党和国家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建国家的层面审视台湾问题和探寻解决台湾问题的全新方法。自此,两岸开启了对话、交流、共享发展机遇的行程,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由国共两党推动,两岸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两岸关系处于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由于国共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改革时弊、开放市场,坚持传承宏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坚持国家现代化建设等,国共两党的对立和敌意大为消除,合作共处,两岸一家亲成为共识,中国甚幸、两岸甚幸。国共两党的这种关系,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那是在孙中山引领的国共合作北伐时期以及国共合作抗战时期,回溯往事昭明,中国人民要成就一番事业,国共合作就能成功,国共分裂就会损失。现在,两岸关系中,国共两党由以前的对抗转变为合作,与共产党对抗的因素成为民进党,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挟洋处重,搞__分裂活动,煽动两岩同胞敌意和对立,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台湾和平稳定,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盱衡当代,国民党在台湾再也不是当年起绝对支配作用的政治力量,这时候,中国共产党有义务整合两岸统派力量,主动作为,创造条件,提升国民党形象和实力,建立国共两党政治互信,在消除国共两党政治分歧上做好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以求巩固“九二共识”的理论和实践,抑制分裂势力,使分裂势力悬崖勒马。为此,今后一个时期,要做好三件事务。
第一,把两蒋的灵柩问题解决了。
蒋介石去世43年,蒋经国去世30年,如今灵柩还暂厝在台湾慈湖,两蒋在大陆和台湾都是很有影响的名卿巨公,其灵柩得不到妥善处理,不能不说是两岸关系中令人尴尬的事件,两岸人民关注此事,世界各国注目此事,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历史心结没有解开,政治分歧没有彻底化解,__势力利用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不利方面和台湾所处的特殊环境趁机投机取巧,兴风作浪,阻碍一国两制在台湾实施,这对两岸大局是不利的。大陆方面不能因为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划定了红线,就对台湾局势采取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的态度,随物应机、不主故常,而是应当有所作为,正本清源,黜昏启圣,端正国家原则和价值观,以安定两岸人心。为此,要动员协商国民党及蒋氏家族,把两蒋安葬在台湾,规格以中华民国国家元首的名誉是适当的,同时在两蒋的故乡浙江奉化,采取衣冠冢的形式进行安葬,规格比照中国历史名人安排,这样做比较合情合理,公私兼顾,既满足两蒋的个人心愿,又彰显两蒋对中国及台湾所做出的贡献。两蒋对中国和台湾的贡献是众人皆知的,那就是在抗日战争救亡国存中,坚持抗战到底,正面战场发挥主导作用,向世界昭示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抗战胜利后,光复和建设台湾,传承宏扬中华优秀文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__分裂活动。
第二,以国家的名义,做一个《关于1949年以来两岸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台湾问题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演变所造成,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果。清王朝没有抓住西学东渐的机会,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政治腐败,抱残守缺,不思变革,国弱民困,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中日甲午战争被迫割让台湾,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那真是不堪回首的一页,在此背景下,中国要进步,国家要富强,社会要民主,民族精神要振兴成为时代潮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革命终于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中华共和,建立中华民国,但国家面貌并未改变。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华民国成为军阀混战的国度。此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革命。中国革命风云际会,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实现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所向披靡,各路军阀纷纷臣服于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形式上基本统一。其间,孙中山逝世,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其后继者们,对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的理解出现偏差,加上国际势力的推波助澜,国共两党失去政治互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又遭一大损失。
中国社会思想混乱,政府组织不严密,各派势力拥兵自重的状况,助长日本称霸东亚的野心,继“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后,日本又发动“七七事变”,大举侵略中国,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接踵而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加入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为主的同盟国反抗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为主的轴心国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正义力量的协助下,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革命进入以救亡图存为主的阶段。在存亡绝续的严峻时刻,中华民族意识在国共两党中得到极大地唤醒,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同国际正义力量一道,赢得反法西斯的胜利,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洗刷了半个世纪的民族耻辱,中华民族精神大为高扬,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跃升世界五大强国之列,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和平建设有望实现。然而,历史进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国共合作又一次破裂,又陷入主义之争的怪圈中,三年内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大陆践行共产主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秩序,中华民国则移植台湾,实行三民主义,形成事实上大陆、台湾隔海分治的局面,造成迄今的台湾问题。“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这里便涉及到蒋介石、蒋经国对中国和台湾地区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的积极肯定。因之,有必要以国家的名义,做一个《关于1949年以来两岸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梳理两蒋的功过,表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于两岸问题的核心价值及核心利益,陟罚臧否,澄清历史是非,以实现政党和解,稳定两岸时局,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特别是“__”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出了正确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如今所取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都与《决议》划时代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完全肯定,通过《1949年以来两岸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必能在两岸起到架海金梁、定海神针的作用。
第三,完善提升北京作为首都的形象。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党和国家首脑办公所在地,具有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和三千多年建城史,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其形象建设要紧跟时代,体现时代的变化和进步,反映时代要求,贴近人民的心灵,成为人们观察体验中国的窗口,这当然是对北京人文环境的要求。人们一到北京,第一观感自然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周围这些地方,这里是中国的中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在那里,天安门广场在那里,中南海在那里,这里的人文观感只有毛泽东气氛,毛泽东肖像挂在天安门上,毛泽东纪念堂占据天安门广场,显然人文形象单调,与时代的要求是不协调。中国已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久的将来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祖国统一,因此,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人邓小平肖像挂在天安门广场上,把孜孜追求中国现代化先驱者孙中山肖像也挂在天安门广场上。邓小平、孙中山的肖像具体就挂在人民大会堂楼顶上,这样北京的人文精神就满足了全体中国人民的需要,大陆台湾都照顾到。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理念在人民心中的和谐,这样的规划布置,中国统一就有了心理基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得到推进,一国两制在台湾也得到推进。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会得到很好的现代中国表达。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九
记得我懂事的那一天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我最早学会的歌曲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我在慢慢地成长,祖国也在一天一天的繁荣富强。
祖国在逐渐变繁荣富强的时候,我的家乡也在悄悄地变化。例如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小山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而在以前这个小山村是个比较落后的小山村,每家每户住的都是茅草房,还有我们村以前的路是又破又烂,一到下雨天那条路还非常的湿滑,这给我上学带来了非常的不便,也给乡亲们出行带来了阻碍。于是,这些事被当地政府知道了,政府就把那条路改成了水泥路,还帮我们村重新修建了房屋。大家看到自己村的路被修建成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小洋房;大家都兴高采烈同时也非常感谢人民政府。
不知不觉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使我爱国的信念更加强烈了。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习了很多的文章和诗歌。其中有一篇诗歌深深地打动了我。它就是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里面反应了红军战士不畏艰辛英勇杀敌的精神。我还学过一篇课文叫《隐姓埋名三十年》,讲的是一个叫王承书的人,她为祖国研制原子弹最终成功了,但是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就算是这样她还是心甘情愿地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
像这样爱国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我记得我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广场上有一个小男孩他手里拿着一张中国地图,同样在他的面前有一群小男孩在踢足球,他们踢着踢着,球突然掉进泥坑里弄脏了,于是他们就和小男孩借地图擦足球。小男孩说:不行。踢球的男孩问为什么,小男孩说:因为爷爷说过这是中国的地图!读到这里我的心里免不了惊讶,只是一个小孩子,多么爱国的话竟出自他的嘴里。
所以我感觉,爱国无需一直挂在嘴边,要牢记心中。爱国不在乎年龄的大小。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十
我是一个山区农民的儿子,出生于1947年,家境贫寒,年少时就经历了不少人生的窘迫、屈辱和艰辛。1966年高中毕业恰逢__废止高考,中断了上大学的玫瑰梦,亲眼目睹了__初期的痴迷、疯狂和暴虐,1968年被分配到一个县属小企业当了月工资18元的学徒工。1971年,因涉嫌与一桩经济案件有牵连,我被送入县里的“一打三反”学习班接受审查。冤情洗涮后,大出意料地被调到县工业交通局,走上了专职理论教育的工作岗位。1973年,又被调至县革委宣办即县委宣传部,继续从事理论教育工作。在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前,我辅导学习过《费尔巴哈论》、《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论》等经典著作,宣讲过“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抓纲治国”等中央文件,是“红太阳”毛泽东的崇拜者,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信奉者,充当了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孔子名高实秕糠”、“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等“最高指示”的“喇叭筒”。当时,我以为这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就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就是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应尽责任。
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此后的的“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大潮,像滾天而过的隆隆春雷,震醒了愚昧、盲从、混沌中的我,使我受到了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和洗礼。自此以后,我尽量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方法论看待并分析所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作为座右铭,发独立思考之语,为实事求是之文,让自己的脑袋真正长在自己的脖子上即使有可能冒犯天威、遭遇某种风险和不测也在所不惜。
1979年夏天,在宣讲邓小平年初刚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时,我联想到__中“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基层”导致的惨痛灾难,觉得列宁所阐述和强调的无产阶级专政并不适合我国国情(马克思虽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但他和恩格斯均没有对其作具体阐述,只说过“共和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好形式”,而且他们晚年已经修正和放弃了早年提出和坚持的许多思想观点),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内容并不妥当,还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比较合适些。于是,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把这个看法写成一篇《我国需要无产阶级专政吗?》寄给了党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当时,知道这件事的领导和朋友都为我捏一把汗,怕我引火烧身,惹出什么麻烦和灾祸。但我不仅平安无事,还被《红旗》聘为“第一读者”,编辑部每期都把新出的杂志寄给我以征求意见。到1980年底,或许是偶然的巧合吧,邓小平把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也改成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使我受到很大鼓舞,独立思考探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勇气和劲头更足了。从1979年后半年到1982年,我写的《左倾路线与对苏政策》、《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止党政领导干部职业化倾向》,分别得到中央相关部门和权威人士的认可与鼓励(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被坚持至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_年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谈,标志着已实行三十来年的左的对苏政策的纠正,标志着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有一篇《官僚主义与委任制》在省报发表后被《新华文摘》创刊号全文,有两篇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了,其中一篇《共产主义信念与理论修养》还被置于理论版的头条。这些文章引起省里有关部门注意,省委党校党委1981年7月决定调我来校任教,经办理相关手续后,我于1983年到职。21世纪伊始,我还应邀兼任了十来年某高校的硕士生导师。
我国有数千年的皇权至上、极权专制历史,浩如烟海、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传统文化没有孕育出“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理念。历代王朝之所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深陷恶性循环不能自拔,没有民主的思想理论和制度安排是最根本的原因。毛泽东1940年代初曾说,中国最缺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按照这个看法,1949年以后中国已经有了“独立”,最缺的就是实质性的“民主”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伊始也振聋发聩地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上发展民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与“经济上实行改革”并列的“两项最重要新政策”之一。1949年以后历次__特别是__的沉痛教训,更从反面证明了政治上发展民主的极端重要性。基于这些思想认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一直坚持把民主建设、发展民主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旋律”,一以贯之,愈久弥坚。
在主要承担的行政学、政治学和科社类课程教学中,我很注重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贯彻和渗透到各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之中,既力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世界和中国历史、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讲清楚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更立足于我国当前客观的现实状况,通过逻辑判断、案例分析、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等方法,着力阐述地方和基层政权建设中发展民主的内容、方式及途径,尽量使学员和学生对民主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理解,对政权建设、政府管理及基层群众自治和党政关系、党群关系中发展民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基本方向、基本要求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把握。受邀在校外一些地方和单位作时事政治专题讲座时,我大体上也是这样做的。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的需求就是科研的方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的科研基本上是围绕着民主建设和发展进行的。主要成果,一是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论文数百篇,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人民日报1981.9.21)、《从制度上保障干部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人民日报1984.2.27)、《政府职能转变与民主化进程》(理论探索1986.10期)、《论不同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特质》(山西大学学报19874期)、《还权于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1989.2期)、《“两次飞跃”都是在主要防“左”的过程中实现的》(人民出版社学习杂志1993.12期)、《充分认识领袖的权威和作用》(人民日报.5.15)、《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光明日报.10.1)、《没有民主就没有共产党》(炎黄春秋.3期)、《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及其实现》(炎黄春秋2007.7期)、《什么是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党的领导?》(理论探索.4期)等。二是出版著作十多部,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干部制度改革与民主》(群众出版社1986)、《民主建设论》(人民出版社1993)、《民主探求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三是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级课题二十来项,有代表性的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地方和基层的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四是20至今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爱思想、共识等网站发表文章上百篇,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看共产党执政》、《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苏共以党治国亡党亡国的历史警示》、《改革地方党委对人大的领导方式》、《强化地方人大行使选举权的法律保障》、《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探索》、《民主集中制不等于民主加集中》、《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人民民主的根本和基础》、《向往民主中国》(电子书)、《党和法均为手段,人民当家做主才是目的》、《共产党领导反思札记》等。
实地调查是科研的必要条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难免要在文章中说空话、套话乃至假话。只要有机会,我就尽量向干部群众了解改革、发展特别是地方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情况。比如,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我被抽调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主持的本省“政治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起草小组工作了半年多,与同事一起在全省多个市、县、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就各层次党政关系的实际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搜集掌握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为研究民主建设中的地方和基层党政关系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现实依据。
反躬自省之后,内心稍感宽慰,觉得自己对改革开放大业还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的。虽然这点努力像精卫填海一样微不足道、劳而无效,虽然我国民主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迷惘朦胧、令人忧虑,近些年来甚至冒出了愈益甚嚣尘上的否定改革开放、为__翻案的历史逆流,研究和宣传民主竟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让人畏惧的敏感区域,但我四十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直至现在仍然“一根筋”地为发展民主笔耕不辍、竭力呼喊,没有辜负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自己的启蒙,没有辜负当今世界民主潮流浩浩荡荡的时代大趋势,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十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是贯彻改革开放40年的主线,是吹响改革开放伟大行动的第一声号角,是今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动力之源。本文试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分析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阐述解放思想的原则上、标准以及用什么来保障解放思想,回答新一轮思想解放基本要求。
[关键词]改革开发解放思想原则与标准基本要求。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每一次思想上的解放,都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通道,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充分说明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当前续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在我们实践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和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所取得的历史的每次重大突破、每一次重大进步、每项重大成就,都发端于思想解放、得益于思想解放。当前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正在全面展开,如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崇高的历史使命投身这场解放思想的活动中来,是我们每个同志面临的重要课题。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与源泉。
改革开放是思想解放的产品,改革开放结果表明,思想解放是一种创新、具有无限活力。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区,开启了由农村家庭承包主题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破除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迷信,开启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城市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短缺经济成为过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习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消除姓“社”姓“资”的疑虑,开启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先河,到本世纪初,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消除姓“公”姓“私”的疑虑,大打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攻坚战并深化农村改革,历时40余年,经过四次飞跃的结果是引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发生重大的变化。从农村改变到城市,城市改变经济体制改革,到其它的改革;以建立经济特区为突破口,“一国两制”的构想到香港、澳门主权的成功收回等等,无不证明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与源泉,并互动着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执政党理论的创新。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了特大洪涝灾害,尤其是今年的冰灾与汶川地震等,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大。但在党的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难题,一是腐败现象不断地蔓延滋生,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绝对化,社会主义性质和党的性质遭到质疑等。原来的建设理论已严重滞后,必须创新党建理论,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期间,就如何加强新世纪党建工作调查事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思想的提出是时期执政党理念的创新。党的执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始终站在前列的,赢得群众的拥护。
3、科学发展观造就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年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不断摆脱束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同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而不断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赢得新的发展。
二、解放思想的原则、标准及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的原则主要有实事求是原则、量力而行的原则、与时俱进原则、理论创新原则等,其中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世界是物质的,茫茫宇宙中无边无际,先在我们之外,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做到解放思想。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神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让时间来检验对错;善于从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区内外的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按客观规律办事,创造性的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中国化。邓小平同志讲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前提;理论联系实际,不要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这个连动物都不相信。有一个笑话,有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野猪,人们就做了一个能发出老虎的声音柱子,开始有效,后来一看,野猪没有发现老虎,于是野猪把那个柱子给拱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因此,解放思想必须遵循真理,解放思想必须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理论创新一定要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用系统的方法论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摸着石头过河理论应该说是刚刚改革开放时的方法论,但是现在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有新的方法与理论来指导,必须推陈出新。
2、解放思想的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和人民满意标准。
第一、实践标准。解放思想同样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实践中来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检验他成效有多大,这是第一个标准。
第二、坚持生产力标准。4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人、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腾飞在世界上被称为“经济之迷”,你用单纯生产力来说经济是不可能了,这样的生产力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一种基础,坚持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就是务必坚持解放生产力。
第三、是否解放思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增加中国的国力标准。邓小平南方的讲话在讲,在中国只要你不改革开放,你不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哪那一条路都是死路,也是判断解放思想的标准。
第四、人民满意标准。归根到底,解放思想必须以人民满意为主。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为基础,而实事求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基础,解放思想要遵循真理,要以真理为基础,那么必须实现真理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践智慧,解放思想的四大原则,理论创新,要知道人民群众新的实践,因此坚持解放思想的原则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落脚点是人民满意标准,也符合党的根本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保障解放思想正确和顺利实现的方式与方法。
第一、制度的保障。营造有利于解放思想的良好环境,用制度激励人们的解放思想,保护人们解放思想,提倡宽容的气度,宽松的环境和表达空间,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具有创造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有民主的空间。
第二、精神保障。要破除迷信,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提倡科学创新精神、独立精神,以客观为依据,用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和相对的确定等,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尊自信保持解放思想的生机与活力。多元思考与平权的争论是学术自由的问题。学术自由的空气,往往是一个权威讲话,其他的人都不讲话,这个不利于解放思想、不利于创新,因此精神保障要昂扬的精神。在实践中,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有要自信、不要死气沉沉。
第三、机制保障。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适当区分开来,学术问题跟政治问题毕竟不一样。不能用政治手段干预学术研究,不能用政治观点取代学术的结论,同时要有纠偏的机制。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特区到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的是翻天覆地切切实实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的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改革开放40年来,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以前劳作耕田全都是用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现在国家又给农民减免了农业费,延续了26的“皇粮”——农业税,被彻底取消。现在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父老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
国家政策好了,农村人的日子活络起来了,文化教育也跟着前进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科技日益更新了,农村人致富的门路也越来越多了,路越走越宽了,全民奔小康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改革开放40年发生的变化世人瞩目,对中国农民来说,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很多人是一场梦一样,发生这么大、这么深刻的变化。举几个简单的数据来说明,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包括农民的温饱和整个国家过去都是实行配给制,要粮票、油票、豆腐票,现在都没有了,不用拿票了,说明农产品供给极大丰富。从供给方面,比如说粮食,粮食在1978年改革之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在6000亿斤多一点,到了去年粮食总产量是10040亿斤,40年内粮食增产60%以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做到这一条,解决了温饱问题。
而且从开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地政府共同努力,已经在全国普遍建立了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概去年年底全国农村3400万农民纳入低保,从这一点上来讲解决了农民,同时也是整个国家的温饱问题。因此后来在城里头,工业、商业其他方面的改革开放,相当重要的基础就是提供了足够的食品,使得市场极大地丰富起来了。
但是总体来讲,城乡之间,就是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本来讲是先进的城市经济和落后的农村经济,这是技术方面的,但是这两种结果带来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和城里相比,农民的收入相对于城里来说,每个人的收入仅仅相当于城里人的1/3左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40年的改革开放给农业、农村带来很大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也使得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发展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是由于过去农村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多,40年的改革还仅仅是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从当前的城乡发展差距来看,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更快发展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之后,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就是要求把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去。现在中国有34000多个乡镇,64万多个村。从目前来看,每个乡镇都通水泥路是不成问题的。另外,就是85%以上的行政村都有了公交班车,农民出行比较方便,这都是最近几年实现的。以后,国家加大投入,大概一共投入2千多亿,帮助农村改造电网。所以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有了电,一部分特别边远的,大电网拉过去经济效益不好。国家想办法在当地开发小水利,给他们进行太阳能、风能的发电等等,来解决照明问题。考试大网站整理所以,我想再往前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逐渐向城市靠近,当然差距还会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住房。农村居民很少在经济生活的指标上能超过城里人的,但是住房是超过城里人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没有农村大。当然农民自己的房子是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大一点是有道理的。很重要的一条,过去是茅草房,现在逐步改造成砖房,再进一步是改造成水泥,有的改造成两三层小楼房。在一些发达地区,大概农民的房屋改造有三四次,后来经济又富裕了,看到人家有更好的,又去学人家,拆了重盖。
还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讲的最多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农民的合作医疗,这些方面最近几年有非常大的变化。到20,全国农村县以下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九年制的一共有1。48亿,从去年开始已经完全免交学杂费,读书不用交钱。从去年9月份秋季开学开始,对将近1。5孩子,政府提供免费的教科书,这其中还有700-800万由于家庭比较远,需要寄宿,对这些孩子政府还给他们提供一些补助,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从医疗来说,目前有7亿多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水平虽然不高,去年以前的水平每个农民自己出10块钱,中央政府贴20块钱,地方政府再贴20块钱,就是50块钱,但少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从开始,中央决定提高这个水平,大家都发一份,农民出20元,地方政府出40元,中央政府也出40元,就是一百块钱。另外刚才讲农村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属于社保网,对农民来说公共服务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最近这几年中国宏观经济态势比较好,经济增长比较快,居民收入增长也比较快,和这个是直接有关的。所以讲城市经济或者讲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是紧密相连了,农村经济发展得好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就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发展好,又使得国家有更多财力解决农村的基础建设,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再一次证明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非常具有针对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10月24日,随着一声巨响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初入军营的我十分荣幸地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性时刻,欣喜之间突然电话铃响起,是父亲的电话,然而接通之后,话筒里却传来另一个久违的声音,稍事迟疑之后,我不禁脱口而出:“幺爷爷。”“你们真了不起,你是我们家的骄傲!”颤抖的声音中渗透出他那与生俱来的刚劲。
幺爷爷,父亲的姨爹,一个标准的蒙古汉子。六十年前在那场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年仅十六岁的他骑着自己心爱的战马随着南下的队伍从蒙古草原一直打到了川西高原。父亲告诉我,他是一名优秀的骑兵,曾经在大凉山区追歼胡宗南残匪的战斗中,单枪匹马一人抓获了五个俘虏。后来在进军西藏的途中由于受伤而不得不告别心爱的战马,然而天性好强的他又一次驯服当时部队并不多见的“洋马儿”,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兵。
父亲告诉我幺爷爷是他儿时的偶像,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下父亲走进了军营。四十年前在交通闭塞的川西高原当一名长途货车驾驶员无疑是最受人青睐工作,然而父亲却毅然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来到遥远的省城成都当上一名炮兵。二十多年前在那场南国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作为炮兵班长的父亲曾指挥一门迫击炮单发命中敌军指挥所而立下战功。
听爷爷和父亲的故事是我儿时最愉悦的记忆,从小便想往部队,于是在后来高考中我填报了国防科大,五年之后,我来到了爷爷当年曾经战斗过地方,并成为了一名航天兵,成为了家族行列中第三代军人。
正当我沉醉于对往日回忆之时,猛然发现电话那端已经换作父亲的声音,父亲告诉我他和幺爷爷下周要来西昌。
一周之后,在山沟里的一个小火车站上,我见到了两个走过硝烟和战火的老军人,此时他们都已经离开部队,而我则刚刚踏入军营。
站在卫星发射场,望着发射塔架,年龄之差跨越了半个世纪的三代军人回想着过去,也展望着未来。我和父亲都看着幺爷爷,他始终沉默不语,微睁的眼睛一直都盯着塔架。好半天才谈谈地说了一句:“六十年了,一切都变了”。父亲接着对我说:“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我们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幺爷爷和父亲的话让我的思绪再一次活跃起来。
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代军人的三个不同梦想便是最有力的见证。六十年前爷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骑兵,四十年前父亲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炮兵,而今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航天兵。
在爷爷的时代,一人一匹马,横刀立马驰骋疆场,在父亲的时代,八人一门炮,隔山打牛威震一方,在我的时代,万人一杆枪,角逐太空决胜千里。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骑兵、炮兵、航天兵,三代军人的三段不同经历在我军发展强盛的历史长河中标定了三个不同的坐标。
作为新时期的中国军人,我清醒地知道现代战争的面貌已是今非昔比,如今的战争中射程需要用千里作为单位,精度需要用毫米来衡量,战争时间需要用分秒来计算,战场信息要以比特来计量。世界在发展,中国在腾飞,如今中国军队已经不再是小米加步枪,也不是飞机加大炮的军队。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爷爷的战马已经找不到任其驰骋的战场;告别了平面战争时代,爸爸的火炮也没有了“战争之神”的无限风光,而接来下在海陆空天电全维一体的立体战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时间自己心中不觉有点飘飘然,这时看看身旁的爷爷和父亲,立刻收起了那点点狂意。一时人皆无语。
忽然山林间一阵阵沙沙响声打破了这沉寂气氛。这是一个风吹叶落的日子,在深秋的山谷里,秋风离去,落叶纷飞。此情此景让我想起这里一位老兵告诉我的故事:当树上叶子落完时老兵就该退伍了;而当树梢上长出冒出嫩芽、长出新叶时新兵就该下连了。年年如此,这是山沟沟里自然规律与军营故事竟然如此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年复一年,在同一棵大树上,一批又一批树叶春生而秋落、随风去又随风来,一片树叶和大树的故事只能从春天演绎到秋天,接下来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上演。每年大树上的树叶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批跟着一批,一棒接着一棒,永不停息。树叶从大树身上吸取养料,而又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为大树提供生长所需的“砖”和“瓦”。大树孕育了树叶的生命,而树叶则用自己短暂的青春和生命支起了参天大树经久不衰的辉煌。
看着那些随风而去的黄叶,此时此刻我并不因为叶落而感到凄凉和沧桑,他们离去是那么飘洒,那么坦然,因为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已经为这棵大树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因为他们无牵无挂,他们已经看到新叶在树干中孕育待发。他们相信只要有一批又一批树叶在大树就不会倒,只要有大树在他们就一定后继有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又护花。”落叶归根后,新叶上枝头。
这时我忽然发现自己仿佛就是那孕育待发的新叶。我转过头来指着那漫天飞舞的落叶正欲开口之时,爷爷和爸爸似乎已经明白我的意思,看着他们脸上的微笑,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久前,父亲打电话告诉我,幺爷爷去世了,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他走地很安详,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就如同那归根的落叶一样平静。父亲还告诉我幺爷爷上次来西昌时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嫦娥发射是他第一次收看卫星发射的实况转播,他当时很激动,就想在百年之前来看看我这个新兵,看看发射塔架。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没有了遗憾。
此时,我眼角早已挂满了泪花,抬头望见窗外大树的枝头上早已是春意盎然,嫩芽充满了生机,大树屹然挺立。
挂下电话,沉思良久,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变化的军队,不变的情怀。中国军队的面貌日新月异,然而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正在一代代中国军人心中薪火相传。
四十年一个轮回,六十年再回首,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中国军人的不懈努力,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军队已经不再是当年战火中萌发的那棵幼苗而已经成长为一棵根深蒂固无人能撼的参天大树,而幺爷爷、父亲和我、还有我们的后来人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树叶,每一片树叶都向他的前任一样无私无畏,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也许大树不会记住每一片树叶,因为它们太多太相似;但是每一片树叶都不会忘记曾经生长的那棵大树,因为血脉相连,无以割舍。树叶春生秋落,大树挺拔参天,这就是中国军人和中国军队的故事。
爷爷的感叹:六十年后中国军队变了,我的感触:六十年后中国军队没有变,将来也不会变。
中国十年巨变如何写篇十二
__年,我来到云南交通战线,60多年的经历,使我切身感受到,是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使贫穷落后的中国真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从一个饱受屈辱的弱国,变成了无人敢小视的世界强国。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光辉和屈辱。
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曾经是长时期雄踞环球的世界强国,早在__年以前的汉代,就与欧亚大国波斯(今伊朗)等国和睦相处,商贸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唐朝盛世以其繁荣富强和对外开放,成为公认的世界大国。直到6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朝廷实行睦邻友好,广开商贸的政策,先后七次派遣“三保太监”郑和为统帅,率领28000多名官兵、水手、工匠等,由200多艘舰船组成的浩大船队,从长江口经南海、太平洋、印度洋,远达非洲索马里等地,遍访了30多个国家,比欧洲许多航海家早到非洲上百年。这一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从未侵占和屠杀过任何国家及原住人民,而是传播友谊,互赠礼品,通商贸易。至今在马六甲、瓜哇等所经之地还保留当地纪念郑和的寺庙、亭、井等建筑。
然而,清朝以后,统治者实行对内强权镇压,对外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国贫民穷,招致强敌侵略不断。从1840年开始,英国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法国紧随其后入侵中国;19以后,八国联军以武力瓜分中国;__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从此开始了长达的__,独霸世界的罪恶战争。在世界列强长达百年以上对中国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中,昔日繁荣富强的泱泱大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腾飞之路。
__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然而,受极“左”路线的影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潮,造成__接连不断。尤为严重的是“__”十年,在“__”的破坏下,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走到了危险的边沿。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挽救了党和国家,特别是在1978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拨乱反正,端正革命的航向,使全党全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康庄大道,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加快了我国前进的步伐。
改革开放至今,转瞬已有40年。回首往事,我所参加的云南每一项公路、水路重大工程,无不都是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交通干部职工和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所取得的。__年,中央决定利用国家库存粮、棉、布,实行“以工代赈”政策,帮助贫困地区修建公路水路,时任省长普朝柱亲自主持召开全省公路建设大会,做了感人的“猪坐滑竿”的动员报告。经过各族人民三年多的苦战,新修、改建农村公路24200多公里。
__年,中央决定引进世界银行的优惠贷款,加快我国公路建设速度,我厅立即行动,按照世行的规定和要求,在省部的领导下,迅速选定建设项目,设置贷款机构,快速测量设计,及时上报资料,取得了贷款资格。然后,按照世行规定,对扬武至红龙场干线公路项目实行全国招标和工程监理制度。省公路局路桥三公司中标后,与省公路局签订工程建设承包协定,组织施工指挥部,学习世行的技术规范和制度要求。经过两年半施工,扬红公路__年6月竣工,经过厅验收组正式验收,评定质量良好。由于施工单位违反标书技术规程,偷工减料,公路局缺乏检查监督,致使扬红公路通车后才十多天,即出现沥青路面严重损毁的问题,引起新闻媒体及有关部门的关注。经厅组织联合调查并向省政府、交通部汇报后,决定让施工单位限期修复,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了必要的处理。这次改革取得的收获是很大的,这是我省在公路建设中第一次实行招标和监理制度,还学到了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以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打下了基础。
改革思澜公路建设体制。思茅至澜沧公路(以下简称思澜公路)全长173公里,是昆明通往澜沧、西盟、孟连等边境县的捷径,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防和经济干线,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完成测量设计,据专业施工单位测算,每公里造价至少60万元。当时全省一年征收养路费仅1亿元左右,还不够修这条路。普朝柱省长决定要改革靠专业单位一家修路的体制,他找省计委、交通厅和思茅地区的领导商议,提出“省地结合、专群结合、地方承建、省给补助”的办法,以思澜公路建设做实验。按每公里省给补助15万元考虑,大家表示赞成。__年初,思澜公路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施工才半年多,地区领导带着总工等人来到交通厅,反映这条路工程艰巨,物价上涨,很多包工队都不干了。当时的厅长要我立即向省政府办公厅汇报。普省长亲自开会听取施工情况汇报后说:“你们专员签了字,要发动群众一起修路,你们却招包工队,回去叫地委、行署认真开会,按承包协议的要求去干。”地区于是召开动员大会,重新组织开工。又过了半年多,王专员和指挥长亲自上门,找杨厅长和我,说这条路石方太多,桥涵挡墙工程又大,省的补贴太少,思茅是个穷地方,能挤的钱都挤完了,不敢再找省长,只有要求交通厅帮助了。厅长叫我再去省政府办公厅反映,办公厅回复说,省长要你厅立即派工作组到工地全面调查,弄清情况回来汇报。我同工程、计统处和设计院负责同志赶赴思茅,地区王专员和指挥部全体领导和我们一起,从思茅沿工地步行至澜沧,边走边看边议,在澜沧县招待所研究了3天。地区领导要我们明确表态能否增加补助费,我只好答复回去向省政府汇报,工作组意见在原定省补助2300万元的基础上再补800万元。地区领导一致表示同意并感谢,表示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回昆后我通宵难眠,自己擅自表态增加补助,搞不好轻则处分重则撤职查办。在向省政府领导的汇报会上我心情凝重,如实汇报了思澜公路调研情况和增加省补资金的建议。普省长要大家发表意见,省计委主任首先表态,认为工作组深入工地调查,实事求是反映情况,计委同意增加补助。省建委、财政厅等领导都表示赞成,最后普省长说:“这次改革试点是有成效的,公路建设投资比专业队伍起码少了一半,地区贡献很大,有困难应该增加一点补助。省计委拿400万,交通厅请交通部也增补400万。”__年底,思澜公路如期竣工,我们代表省政府参加验收,庆功会上地区给我们披红戴花,地区王书记和我在万人大会上,为通车典礼剪彩,__专门题写了“思澜公路”碑文,人民日报为思澜公路建设模式的改革发表了短评。
开始修建高等级公路。实行改革开放几年后,全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发展,客货运输量快速增长,流通与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有些厂矿出现了“以运定产”的情况;有的地区出现客运一票难求的现象。我省铁路里程短,水运不发达,90%以上的客货运输依靠公路,问题更为突出。__年5月,交通部召开全国重点公路建设会,部领导讲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瓶颈”,我国的现有公路仅有99万公里左右,不及印度的一半,而且普遍存在数量少,标准低、质量差的问题。会议要求各省要在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建设的同时,要认真抓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有条件的要考虑修建高速公路。会后,我们汇报了部会议的要求,向省政府建议,以修建碧鸡关至安宁一级公路,昆明至石林二级公路为突破口,使我省公路建设上一个新台阶。__年6月,省政府成立重点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朱副省长任组长,省计委健副主任、交通厅杨厅长任副组长,在交通厅设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任命我为指挥长,开启了建设云南高等级公路的新征程。__年底,昆明碧鸡关到安宁,昆明至石林一、二级公路先后竣工通车;__年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昆嵩高速竣工通车,从此我省全面跨进了建设高等级公路的新时代。
开辟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__年以后,党中央做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深入探索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把云南由原来处于对外开放的末梢,转变为改革开放前沿的路子。经过多次研究,提出了“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战略决策,为了集思广益、科学决策,遵照省政府指示省经研中心和交通厅__月共同举办有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参加的研讨会,讨论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的可行性,经过两天时间近百人的讨论,一致认为这一方案可行。同年底,和省长率代表团访问老挝政府,共同签署了中老联合考察和开发上湄公河国际航道的协议。从此,开展了长达十多年的联合考察、两国谈判、四国会议、高层会谈等工作,经历了许多艰难复杂的谈判协商。其中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是云南船队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引起的。__年10月,省政府收到老挝政府的邀请函,正式邀请云南参加年底在万象举办的老挝国际博览会,根据省政府指示,我厅抽调四艘轮船组成船队,运送参展的35吨机械和物资,并由省、地有关部门单位共__人(老挝2人)组成考察团,再次考察湄公河。船队从景洪出发,行程12天,行程1100多公里,安全到达老挝首都万象。中国船队的到来,顿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有的国家驻老大使馆的官员当即老挝政府提出:“中国违反中老联合考察开发上湄公河航道的协议,擅自把船队开到老挝首都,要求追查是谁批准的。”由此引起了老挝政府内部矛盾。我感到这个问题十分严重,立即到我国驻老使馆同黄大使商议对策。最后确定由云南考察团举办宴会,邀请老方的交通部、外交部、经贸部、万象市及华侨总会的主要官员共20多人到会,黄大使出席宴会作陪。由我在致辞中把有关问题和情况做个说明,我在发言中首先汇报了两次联合考察都取得成功,对老方的真诚合作与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然后,我说明了云南省政府收到老挝政府邀请参加万象国际博览会的文件后十分重视,立即精选参展物资,支持老挝办好博览会。我们船队是根据老挝政府邀请来万象的,目的一是运送参展物资,二是再次联合考察湄公河,希望早日开通澜湄国际黄金水道,促进中老及各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随后,老挝交通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两国交通人员要继续开展合作,努力排除各种干扰,早日完成开通湄公河国际航道的历史使命。通过这次宴会,消除了老方的顾虑和矛盾,让少数国家企图挑起内斗,干扰开发国际航道的打算落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砥砺前行,开拓奋进。
“十二五”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遵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组织交通战线党员和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紧紧抓住“一跨越、三定位、五着力”的战略任务,主动融入服务“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厅党组先后组织制定了深入治理“四风”的11条措施,《云南交通运输行业价值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全面建设“四个交通”的实施意见,“智慧交通”建设纲要等措施和办法。近五年来,全厅开展高速公路三年攻坚大会战,先后建成了昆武,武易,大丽等24条总长1375公里的高速公路。全长1032公里的南北大通道全线贯通,仅年就新建改建了农村公路16000多公里,为云南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到20底,全省已建公路总里程超过24.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突破5022公里。全省已有77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所有的建制村都通了硬化公路,我省的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__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十三五”高速公路建设目标,全省将开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82个,总里程7186公里,预计到,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实现16个州市125个县区高速公路能通则通的目标,建成21条出省通道,5条出境通道。水运建设方面,__年省政府已经批准了省航务局制定的《云南省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_-2030)》,主要任务是打通“两出省,三出境”水上通道,融入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同时依托“长江经济带”,以水富港为枢纽,北上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经富宁港进入珠江主航道,直通港澳连接南方海上丝路;东进长江流域,与长江经济带衔接;西出南亚、东南亚,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从而使我省的水上运输线形成“干支相连、水陆相接、通江达海、四通八达”的现代化水上交通运输网,为促进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公益慈善活动方案如何写(汇总19篇)
- 最新高考时评类范文(实用14篇)
- 艺术鉴赏方面的论文 艺术鉴赏方面的论文题目(九篇)
- 寂静的夜晚散文随笔如何写 寂静的夜晚散文随笔如何写好(4篇)
- 2023年社会主义改革论文(模板9篇)
- 软件项目计划书总结范文集锦 软件项目计划书如何写(八篇)
- 校园共青团团委工作计划通用(优秀16篇)
- 2023年销售工作计划方案简短(优质17篇)
- 2023年大学生求职报告的范文(汇总8篇)
- 先生的英文读音怎么写 先生的英文读音怎么写的(七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