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精选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4:58:00 |
- ZTFB |
- 11页
透过总结的镜头,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问题。如何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使生活更加丰富有意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时间管理的APP和工具,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时间。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一
曾经我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距离我很遥远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我“太年轻”了。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而我从中感触最深的是它给我们引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方法理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能使我们将问题看的更加深刻、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其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革命性,三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的不朽丰碑,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了解了关于马克思一些东西,我似乎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总是可以找到马哲的一些投影。比如说近几年来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出现了诸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的情况,严重超出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房价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就算勉强有了,大部分人也注定要做大半辈子的房奴,这不禁使我们这些身在校园里面的大学生感觉到现实的苦恼与未来的迷茫。
利润,掩盖了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物价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物价虚高的价格,商人们则从中渔利,而那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的人也利用了市场的炒作性进一步哄抬了物价。购房团就是一个例子。可能有人会说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但目前市场中的情况是工资永远没有物价涨得快。而有些不法商贩更是逾越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为了利润那些商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会做。虽然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稳定物价,但很多地方的物价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在降价中出现的众多矛盾,商人追求利益与民众渴求物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某些官员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等等。
另外,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要求我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学习讲求的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旺盛的求知欲同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总之,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学习纷繁复杂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客体方面的限定和制约,掌握好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精髓,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二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____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随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立场,批判的继承前人的学说,在揭示宗教与人的意识关系时,开始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____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社会生活、艺术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对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包含着宗教、政治、哲学、经济四大层面,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仅渗透于上层建筑领域,更触及到经济基础领域。批判的态度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以此面对理论学说,更要以此应对现实社会。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三
摘要: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主题的,由人、实践、社会、历史四个基本范畴相互联系构成的关系之网,它是作为“一整块钢铁”的哲学理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马克思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核心概念;方法。
哲学是一门的反思的学问,哲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反思,既要有理论内容的反思,又要有思维方式的反思。
一、从理论内容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张关系之网。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这个“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历史的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个个人,是全人类。马克思要研究的不仅仅是人这个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存在,人现实的存在,具体的存在,历史的存在。这样,“人”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马克思研究人不是抽象的泛泛的去谈全人类,也不是去研究个别的张三或者李四,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马克思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的工人为切入点,研究工人的生存状况,发现工人要生存,首先就要劳动,他说“劳动是每个人的本分”。对于什么是劳动,马克思说道:“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也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活动,他把这种活动称为实践活动。这样就引申出“实践”这个概念——马克思的重要核心概念范畴之一。实践活动是马克思用来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规定。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目的性活动,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改造世界的目的性活动。
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变成了一种不自由不自觉的活动,成为工人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去做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不但没有让工人感到幸福反而感到痛苦,成为了奴役人压迫人的活动。马克思称这种现象为“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从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成为了仅仅维持人自身生存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描述,马克思发现了异化劳动,接下来,马克思开始探讨如何使人扬弃异化,恢复实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性,为此他提出了作为目标和手段的共产主义。讲共产主义是人向社会的复归,就引出了马克思哲学的又一个核心概念范畴——社会。社会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通过实践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彰显着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那么社会也就成为人的一种本质存在方式。接着,马克思由社会的概念引出了另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历史,历史是人的发展史,是人的本质的发展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史,更是社会的发展史。至此,马克思由他的哲学的核心和主题——人——引申出了他全部哲学的三个重要核心概念,即实践、社会和历史,并说明了人与实践、社会、历史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是统一的。人、实践、社会、历史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核心范畴,他的全部哲学理论都是在这个范畴的基础上展开的,发现这个范畴以及这四个概念相互间的密切联系,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说,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中心,以实践社会历史为基本范畴的一张关系之网。
二、从思维方式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整块钢铁”
人们研究马克思哲学,通常是从某一个部分入手,有的是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还有的研究马克思的社会思想,也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等等,这样的研究会让人误以为,马克思哲学是可以分成这样那样的若干部分。而事实上,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是不能被分成若干部分的,正像上面所论述的那样,它是从人出发,到实践、社会、历史的一个关系的网,在这个关系的网上,每两个概念之间都有若干跟线连着,代表着多种不同的联系,而在这四个主要的概念范畴之下还能分出很多更细小的分支,这些分支间也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构成了一张完整的网,缺少了哪一根都会变得残缺。或者说马克思哲学像一件针织的毛衣,少了任何一根毛线都最终把整件毛衣破坏掉。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去研究学习马克思哲学呢?这就需要首先有一个整体意识,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然后找到它的主题和线索即人,由人出发引申出实践、社会、历史,再由这几个概念引申出世界、国家、劳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再由这些概念向外扩大到每个部分的相关理论,只有建立了这个整体的体系,才能全面的了解马克思哲学。
其次,在建立了整体意识之后,就要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文本,用原著的内容来充实我们建立的框架。读原著首先要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史基础上,弄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尤其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其次,在纵向上注重各部著作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横向上注重每部著作中各个哲学概念范畴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按照这种读书的方法,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还原到各个时期的著作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史如何阐述每一个概念的,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双向度的掌握。在内容上找到马克思赋予每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和以往哲学家所赋予其的内涵有何种区别和联系,在方法上找到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具体应体现,进而全面理解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最后,在读书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找到多少固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发现多少问题。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的出发点,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哲学系研究生学习的首要目标。哲学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些列实验推理论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不是说哲学学习者就不解决问题,而是对于哲学学习者来说,发现问题的能力远远重要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就是问题。所以我们读马克思的著作时要不断的思考,刻意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四
高校校园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地与集散地,其文化活动开展的情况不仅直接关系着国家整体文化战略的实施情况,而且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是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宏观上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在微观上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一、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应是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造就高度文明的人,就是“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这正是马克思对文化的社会目的和意义的阐释。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创造出的无限可能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并且促使人摆脱了自然局限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将马克思主义的“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包含两方面:
1、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阶段性。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从人的依赖阶段到人的独立性阶段,再到自由个性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因此,高校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引导。
2、处理好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自由发展”是指人的人格、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发展;所追求的“全面发展”,不光是人的能力、个性和知识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社会素质、精神素质等的共同提高。高校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既要充分考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又要考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应追求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学者历来重视形式的重要意义。形式不仅仅是把事物的内容各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者外部表现方式,其本身就包含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就应充分考虑到文化活动形式对于不同文化活动的意义,权衡得失,并且在形式的选择上要坚持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统一,这将有助于拓展文化活动的意义。目前高校每年的校园社团文化节就很好的阐释了多样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创新意识。
三、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应做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融合。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经典问题。一般来说,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既有抵触的一面,又有相互借鉴的一面。“把本民族文化片面地视为唯一优秀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成果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和做法,这是与文化的发展相反动的。”因此,随着高校的日益开放,办学越来越国际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也应与时俱进,在内容的选择上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融合。既要坚持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利用传统文化类社团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传播活动,赢得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中华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活动奠定基础;又应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活动的精髓,特别是与留学生社团保持交往,参与他们的文化活动,共同创作兼容并蓄的文化节目。
四、校园文化活动应以科学和理性为主要途径。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五
摘要:国内外哲学界先后产生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19世纪后期,主要流行“以恩解马”的解读模式,即主要通过19世纪后期恩格斯的一些通俗性、论战性著作,如《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20世纪前期,主要流行“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主要是以20世纪20~50年代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来理解马克思哲学。20世纪后期,“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曾流行一时。所谓“以西解马”,就是主要按照西方哲学模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这三种解读模式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对于探求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和精神实质而言,都还远远不够。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关头,社会历史发展加之人类社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都显示出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的局限性,同时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解读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历史上解读马克思的几种不同模式进行分析,并探究新的解读模式,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解读模式。
所谓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即指由恩格斯阐释,经过列宁、斯大林等人具体论述的一整套哲学思想体系,简而言之,即为“以苏解马”模式。“以苏解马”集中化的成果便是斯大林编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在这种模式中,辩证唯物主义往往被简化为自然主义存在论,历史唯物主义则简单化地被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推广。这种解读模式试图能回答所有的哲学问题,但是缺乏知识论路向,忽视了对人生存发展的研究。
首先,苏解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是抽象的物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关于物质比较完整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斯大林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特征时认为,世界本质为物质,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斯大林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一种与历史过程无关的自然观,并把这种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其次,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自身的矛盾,他强调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斯大林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有四大特征,一是辩证法各个对象或者现象之间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和制约着;二是辩证法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创新发展的;三是,物质的变化是从量变转向质变;最后,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界对象和现象的内在的矛盾。
“以苏解马”主要是对自然进行解析的辩证法,忽视了人的作用,而马克思的辩证法基础在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自然的辩证运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否则,无所谓自然界本身的辩证运动。“以苏解马”模式中的解释远没有超出旧的唯物主义范畴,他们仍停留在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水平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依旧是一种知识论科学。虽然这种解读模式曾一度适应那个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却很难适应今天新时代、新体制的需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解读模式主要是针对苏联模式而言,即通过针对“以苏解马”模式的缺陷重新理解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将其限定在人类历史领域中。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葛兰西等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确证人的主体性,用总体性、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和时间哲学等规定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根基是人道主义,片面强调经济运动观点是错误的。在葛兰西看来,实践哲学是绝对的人道主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他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由物质基础所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它首先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
20世纪后期,针对“以苏解马”所存在的局限,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哈贝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他们按照西方的哲学模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解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更新了“以苏解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该模式仍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此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并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质。
20世纪60年代,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认为,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抽象的人性等非科学规定,从而使马克思丧失了强有力的战斗性,他提倡要用真正科学的形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苏解马”和“以西解马”两种思想体现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逻辑冲突,但是两者均未能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要求我们从人的客观事实去理解现实的存在,阿尔都塞只是把社会历史过程和规律当成一种非人的课题和无主体物质过程来理解,卢卡奇虽然发展了能动方面在社会历史的作用,但是却被极端地理解。
“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
通过对以上几种解读模式的解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三种主导的解读模式存在着历史局限,对于探求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和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必须实现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根本创新,采用“以马解马”的全新解读模式。
何谓“以马解马”解读模式呢?“以马”是途径,后边“解马”是目的,即“解读马克思哲学”;这里需要着重对这个提法的前一半(“以马”)的具体含义作出科学规定,也就是具体揭示,通过什么途径,来达到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具体而言,“以马解马”首先必须要从马克思的文字出发,即从马克思的著作出发,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原马克思著作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在独特的语境下去把握马克思每一个重要的论述,从中去总结马克思关于哲学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任何一种表述都不能脱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不能单纯的断章取义,仅通过支言片语去下结论,这样的做法本身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其次,需要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来龙去脉,要想对马克思哲学有很好的把握,还需要站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制高点,对于马克思哲学体系了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去判断马克思各个时期和各个文本中所蕴含思想的走向及内涵所在。否则,完全陷入对马克思著作的研究中,只会导致所得出的结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后,要确认理论起点。马克思哲学是一个博大的体系,里面有着丰富的逻辑关系,因此,要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得十分恰当和到位,必须结合整个体系,参照内在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哲学。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必须要突破传统的马克思解读模式,实现创新,上文提出的“以马解马”,笔者认为是触及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是基于时代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创新。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转型期,转型期间各种层面的矛盾和问题都会爆发,此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哲学建构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客观世界,因此,必须要懂得尊重客观世界规律。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若抛弃客观世界规律,站在世界之外去审视、解释世界,进而试图去把控世界,带来的恶果将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质而言,这是违背了马克思哲学的,我们必须要重视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其次,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人与自身的统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个体常常会忽视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人与人的外在化导致个体愈发感觉精神家园的缺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生存状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文化价值核心是“自由”,即人不是为了生存而生活。
马克思哲学生存论的当代解读对于突破我们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读的新模式,其实质就是“以马解马”,自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历史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刚刚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遵循了马克思哲学原理,这体现在经济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利益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方面;在改革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在文化领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六
自由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遗产,是人类一直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研究和探析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系统阐释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内涵、对传统自由观的继承与超越及其当代价值。论文首先从马克思的几部经典著作入手叙述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从终极目标、实现自由的主体、实现路径、实现过程几方面探讨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内涵;再次,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起点,到中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几个关键时期,综述马克思自由观对传统自由观的继承和超越;最后,从人的发展所遭遇的自然环境制约、社会关系的制约和精神困境着手,揭示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现代价值。科学地探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把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理论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当代人走出自由困境,从而体现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abstract4-6。
第一章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8-15。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初步形成:《博士论文》8-10。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七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1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下面本人就具体阐述一下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框架是各章内容、结论、创新点与不足、展望与致谢等,本人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全文共分为四章。
在绪论中,主要概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接下来本人就对此分别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科学是变革思维方式的精神力量。主要从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科学观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科学的发展对认识论的变革作用、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形成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三章是科学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从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马克思关于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的论述、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述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四章是科学促进社会形态更替和人的发展。主要从科学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变革社会制度、科学的发展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奠定物质基础、科学与劳动异化以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科学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起着重要的变革作用;(2)要重视科学的物质生产和变革作用;(3)科学具有二重性;(4)科学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发展服务。
论文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也有一些创新,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以往论文基本都是研究马克思全面的普遍的科学观,论文研究的重点也不够突出,而本论文专门研究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科学观,突出强调和深入研究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开始进入生产以后发挥的巨大革命作用。其次,论文在研究中主要以科学在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中革命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高为线索,对工业革命时代科学初步进入生产过程发挥的巨大革命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突出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活动的见解。
当然,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局限性,论文的写作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继续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查阅资料,更准确清晰地理解马克思科学观的核心思想,也使论文的论证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我要表达一下我的谢意。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经过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在这期间,很多老师尤其是我的导师都给予我许多指导和宝贵的建议。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另外,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
谢谢老师!
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叫尚宝莲,我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我的指导老师是雷龙乾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在批判中追求——中国现代性实践的历史境遇与进取理路》。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我的这篇文章做一个简单陈述:
(一)选题来源。
我最初酝酿写作这篇文章,并不因为它是流行于今天理论界的一个时髦话题,也不是因为我有什么高瞻远瞩的时代眼光或者什么雄心勃勃的战略构想,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最直接的动因来自养育了我30多年的陕北的那块荒凉、贫瘠的黄土地。
我的家乡叫榆林,在陕西的最北部。如果您20年前去过那里,或者您间接地了解过它的历史,您就会知道由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和建国初期的不合理开发,它曾经是一个多么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高建群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近年来,因为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榆林由一个世世代代被人们遗忘的穷山沟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谓的聚宝盆。我的家乡好像是富裕了,人们口袋里有钱了,山比以前清了,水也比以前绿了,榆林因为它的富庶也名声远扬了,北京知道它的名字,联合国也知道了它的名字。但是,我却一直深深地担忧着。每当我看到那一列列的像巨龙一样的火车和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汽车运输队将地底下那些闪闪发光的黑色金子拉走,只留下漫天飞舞的灰尘与千疮百孔的高原的时候,我深知,这样的毫不节制的开发,总有一天,而且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我的家乡,就会像一位衰老的可怜的母亲那样,被它的贪婪的孩子们榨干她最后的一滴乳汁。
经济的确发展了,表面上一派繁华的景象。那么繁华的背后呢?繁华的背后是文化的严重滞后,是人们的愚昧与目光短浅,是地方官僚主义的严重盛行,是庸俗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空前泛滥,是对劳动和知识的蔑视,是对理想与崇高的背弃,是权力与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生活就这样被扭曲着,人格也就这样被扭曲着。我给这种片面畸形的发展起了一个名字叫“现代病”。
我深知,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我家乡的“特产”,事实上,我们的国家,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现代病”像一场全球性的瘟疫一样在滋生着、蔓延着并且在日益恶化着,它正在威胁着或者即将严重地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我觉得,既然做一回人,就应该做一个有人类意识的人。所谓天下兴亡、其夫有责。我的忧思与关切也许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但是,在沉默与呐喊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呐喊。这就是我写作这篇论文的初衷或缘由。表达似乎有点罗嗦,但感情是诚挚的。
(二)选题意义。
“现代性”问题研究,所关注的是人类现代历史的重大现实问题,也就是现代性实践和现代性思想文化的选择和再选择、建构与重新建构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情势,同时构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而且中国近现代历史在现代性选择和再选择、建构和重新建构的问题上,步履尤其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正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共同的话题和处境。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的现代性重建问题以更加深刻和更加尖锐的方式重新提了出来,迫使我们给予更加彻底的认识。所以,本论题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思想上都具有极其深刻和长远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饱受战争之苦的人类痛定思痛,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开始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我们渴望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能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该怎样创造这样的生活?我们不妨把这种反思叫做现代性的反思。
在西方理论界,现代性问题研究虽然要追溯到马克思时代或者更早,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这一问题才逐步成为西方理论界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不过遗憾的是,一直到上世纪末,西方的现代性研究基本上都是西方人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立场上进行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反思。他们普遍认为,在欧美之外,别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资格谈论什么现代性问题。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在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上,西方理论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态度,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为当代的现代性问题研究开辟了新的前进道路。
在中国,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现代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备受国人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现代性”问题可以说正日渐成为中。
国学。
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现代性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其中,有侧重于西学的研究与译介的,有着眼于中国现实问题的勘察的;有热衷于现象描述的,有着力于本质探究的;有致力于线索梳理的,有倾向于范畴分析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研究成果也以论文、著作等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由于我们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资源的储备不足,所以,我们的现代性研究虽然表面上进行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做了一些整理性的皮毛工作,而真正深入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关于这一点,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周宪、许钧等编著的“现代性研究译丛”,还有汪民安主编的《现代性基本读本》就是最好的说明。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
我的这篇文章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常规性地论述了现代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作者的写作初衷。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现代性的概念与历史溯源。像研究其他任何问题那样,清理了现代性的历史脉络,剖析了“现代性”这一歧义丛生的概念,论述了现代性何以成为一个问题,并初步探讨了现代性与中国的关系问题。这一部分为后两章节的论证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三部分集中笔墨论述了中国现代性选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通过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进而论证了现代性的必然性与可选择性,从而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的结论。这一章内容既是前一章内容的理论总结,又是最后一部分内容的哲学基础和论证依据。第四部分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现代性的批判性构想问题。首先分析了西方现代性的中国改良与革新问题,明确指出,西方的物质文明我们要坚决吸取。接着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问题,强调了东方的精神文明我们不能丢弃。最后论证了中国现代性的悖论式方案——在批判中追求。这部分内容是整篇文章的落脚点,作者在这里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改革进行到今天,亟需发展成为一场能够实现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文化民主的全面的、彻底的革命,而不再是细枝末节地修修补补、和风细雨地指指点点。社会的责任社会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个人也一样,尤其是走在时代前面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思想启蒙的历史重任,塑造一个健康的现代的国民性格。最后,作者呼吁,要在价值领域进行一场彻底地、颠覆性的革命,从而促成现代精神在中国的最终生成。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在第一章中提出,现代性是一个内部充满着激烈冲突与巨大张力的存在,它召唤着一场从制度到人心、从外部到深层的巨大变革。它意味着我们必须现代!当然是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第二章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必然选择”的观点。最后一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悖论式方案:即追求中有批判,在批判中追求。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的一点特色在于,能够紧紧抓住现代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矛盾,以及中国处境与西方处境的重大关系,利用世界历史和中国实践的经验,利用近现代以来的相关研究资料,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性的本质、内在矛盾、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等,进行了深入地思辨,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对现代性进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的批判,同时在充分张扬其价值的方向上进行了科学地重建。
(六)关于文章的不足。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关于我的这篇文章,不管好歹,算是我对这些年,特别是这三年难得的研究生生活和思考的一个总结。一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我思考过,也痛苦过。我思考着我的存在,思考着他人的存在,也思考着人类的存在和未来。这种思考时时刻刻折磨着我,也激励和鞭策着我。可以说,这篇短文就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理论总结。至于这个思考全面与否、深刻与否、到底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生活过,经历过,也痛苦过、思考过,这就够了。至于文章的不足,稚嫩与浅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加批评指点,我将再接再厉。谢谢!我的陈述完毕。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八
摘要:中国价值哲学的序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序幕是同时开启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因此,我们可以说价值哲学的研究与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内在联系,所以当下我们要研究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去探求发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深刻内涵,来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价值问题是哲学中一个高层次的、全局的普遍问题。价值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实践中一个普遍的、基本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其中以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哲学领域——价值论,也已像传统本体论、认识论一样,成为哲学基础的一个基本分支。所以哲学的发展和规律也就是价值论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论对一些问题研究的观点看法也直接地影响哲学对待某事物的态度。但我们研究价值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由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从这里切入使得人们能够对哲学的本质以及传统的已经定型的认知模式进行一个对比和反思,并探究和创造出一套更加符合当前实践和认知水平的,更有助于人类发展的理论。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哲学一直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和社会意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发展却是在一个不正常的政治理论氛围中成长和发展着。这种哲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的原旨,而且是用马克思所批判过的直观唯物主义思维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即“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之后,唯物主义和“对象决定主义”之间就被画上了一个等号,认识的对象决定认识的性质,一门学科的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决定这门学科的性质,人的活动的对象的规律决定人的活动的性质;这样一来,人就离开了唯物主义中主体的位置,不仅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人甚至丧失了原有的地位,即使在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也只是成为了其中实践的一个环节。导致这种主客颠倒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当时人们把用来认知自然科学领域的所使用的方法当作是唯一合理的模式,把人与对象之间原本复杂的关系过度抽象得仅剩下单一的一种“理论关系”,把认识者假想成为一个与现实环境脱离了的、不受客观条件约束的、甚至毫无感情的单纯的“理论人”。近代的哲学研究都会犯这个错误,西方的研究也深受其影响。不过这里的问题却是,当西方学术界开始用价值论的视野对当时的科学主义思维方式加以批判和重新思考时,我们却在教条地巩固和加深这个错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价值论的兴起,使我们看到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层面,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和二者意义的层面;探究出了人作用于对象除了认识这一种关系以外,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实践与对象的关系,即对对象的评估和选择。能够成为人的活动实践对象的原因,首要的是它必须对人有意义并有其存在价值,也就是说这个对象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它存在的意义、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人生活在两种世界,一个是一般的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又存在于一个因为有了主客体价值而具有意义的价值世界。作为自然界主体的现实的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以实践的方式改造自然,这一活动过程构成了感性世界的现实基础,并且也主宰着意义世界的存在与变动。这种以客体为基础的思维方法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但当处理所有的问题时,如果把它放大为一种唯一合理的思维方式,这无疑是不全面的并且无益的。
在价值论的研究过程中,基于上述错误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的弊端的显露,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哲学本质的新思考。哲学是作为世界观的一种观点一种理论的形态,并不是直接地去认识研究客观世界而下的结论,也不是对现有的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它本质上是人类自我产生的一种意志,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反思所产生的结果;但是它的产生固然要以人类自己的知识为基础背景,从一定的视角上来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但它不是用来揭示所谓的世界一般规律,而是要以一种辩证的方法,在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辩证关系之间,以科学知识为背景,以人类实践的最新成果为基础,来揭示人类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现的最普遍和最一般的规律,从而为人类自身在以后的活动中提出一般性原则,以及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人活动的基本原则,而规律和真理所揭示的只是物的尺度。人的实践活动作为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既要尊重对象的客观规律,又要以对象对人的价值为目的,以真善美的统一为依归。因此,就像实践范畴一样,价值虽然只是有了人之后才产生,但它同样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即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意义。
所以当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加以研究有巨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研究。
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将人类与自然界密切地结合起来,为价值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本文结合现实的环境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中被遗忘、被扭曲的东西重新梳理,以科学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范围,发展人的生态价值,同时也是对西方环境哲学研究的一个回应。
二、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对象化的类存在物,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自然界通过劳动这种人类实践的根本形式和原初形式,“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自然界进化的同时人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是大自然演化的结果,他的产生是一种价值的实现,即人的本质发生着对象化的变化。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不断地通过实践去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自然无情地制造着灾难的同时又孕育着世间的万物。人类表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以实践的方式改造自然。实践是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是社会化的活动,实践的对象包括自然世界,人与人以及其自身意识。自然界进化的同时人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是大自然演化的结果,他的产生是一种价值的实现,即人的本质发生着对象化的变化。自从人类开始认识自然以来,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人的发展使得自然自身去改变去适应,自然的演化又促使人们去更深刻的去认识自然,去不断实现、创造人的新价值和自然的新价值。
三、有助于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加强价值观教育,拓宽价值观教育视野,实现思想解放。
价值观的形成源于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是对现实的价值运动状况的反映,会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受社会生活的制约,同时又积极地反作用于后者。
如果我们仍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继续遭到破坏,随之一同而来的只有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继续恶化;各种资源浪费导致能源供应紧张,使得经济发展滞缓、矛盾尖锐,更无从谈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下,指导实践,解决棘手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党离不开强调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当今,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才能对人们的活动起到约束、限制或激发、鼓励的作用。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现实价值观念和思想觉悟的实际水平,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层次、结构作深入的研究,用研究出来的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我们的最终理想。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九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回顾历史,如果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算,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要成就。2012年,党的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意义重大。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萌芽于其学生时代和青年时期,并且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和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在早年时期,由于加入黑格尔派,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动物不同,人类能够主动地去面对自然、改造自然,改变自身命运。当时的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类的自由,认为人类不能被自然所束缚。不久,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转向唯物主义,反对人与自然背道而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马克思不同,青年时期的恩格斯主要是通过揭露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抨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来表达其初步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等著作中辩证分析了生态保护等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正式形成。在上述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重要关系,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人与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要时刻注重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的生态哲学主要体现在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在晚年时期,随着对人类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定型。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内容全面、意蕴丰富、逻辑缜密、系统科学,具体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内容。这一思想为我们重新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对人与自然定位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人与自然定位的深刻反思。恩格斯在其所著《反社林论》一书中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类只有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此外还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不是毫不相关的独立体,二者有着共生共荣的联系。人类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去改造自然,这样才能改造自己。但是,这种改造的过程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类无权支配自然界、掠夺自然界。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以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推崇“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类才是宇宙的主宰。长期以来,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最终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烈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主张人类要节制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
(一)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指明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道路上阔步前行。站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全社会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此,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等行为的惩罚力度,把保护环境的各项举措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
(二)为人类的永恒持续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人类共用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显而易见,没有哪个人喜欢自然灾害,没有哪个人不畏惧恐怖和死亡,人类追求的是永恒持续发展。为此,人类就要达成共识、统一行动,彻底抛弃原初的“人类中心主义”落后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主动维护生态平衡,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这是人类实现永恒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李小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讨[j].金田,2014(6).
[3]朱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通用篇十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对社会主义发展十分有必要。但是对马克思哲学中的财富问题却没有引起注意。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对马克思财富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全面阐述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根据马克思哲学观点,所有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并具备客观“实体”特征。但是,前人留下的生产力会在新一代中将它作为既定力量,并为“过去”注入“现在”的活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可见,生产力的历史就是“个人力量发展”的历史。根据马克思哲学中“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生产力”这一论述,是对财富问题本质的追问,这种生产力显然就是“个人独特主体的生产力”,因此具备“主体”特征。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自然力”与“人本身力量”的双重享用和占有。可以看到,“生产力”这一概念正是人的发展与生产财富的统一,并从中获得“实体即主体”的本体规定,可见,生产力不是自然永恒的,而是历史性地生成、发展、变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可以让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循环型或者维持型,并实现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人作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及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前者还不属于“发达生产力”,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发达的生产力”。
人作为生产力发达与否的衡量根据,在于个人能否在自由时间中获得“劳动能力”与“真正自由”,能否在充分得以发挥的基础上,作为最大的生产动力而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中。因此,在当前社会自由时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让人成为最大生产力,并真正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上升到国家与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
二、人学意蕴中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家多用“物质”来界定财富,马克思哲学中,却认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保证生活、为了生活,又需要衣、食、住、行等各种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的新材料,而并非物质生活自身”实际上就是生产财富的过程。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应该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并使用财富。
在人学语境中,财富是对人们具有一定作用性,并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或者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无论财富是什么样的社会形式,使用的价值最终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因此,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物质产品是财富载体,因此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内容。马克思已经对财富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两大类。同时又将精神财富又分为两大类:物质产品形式的精神产品、活动形式的精神产品。可见,财富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发展是沿着人的维度进行的。
三、“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念。
当初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发达生产力”作为物质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由于当时马克思研究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因此更多关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而并不是生产力自身发展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同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时期,面临了生产力严重不足问题,并需要加大发展生产力。因此,从财富对人的发展主体角度出发,再加上财富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已成为现实问题。
马克思哲学从财富出发,体会人的发展;又从人的发展反过来理解生产力,最终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理解社会发展逻辑,这对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生产概念的提出,虽然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不再以个人发展为主,而是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主线。但是生产力自身的快速发展也要依赖于财富源泉,并真正开辟社会财富。正因如此,马克思已经在《马达纲领批判》中,将“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与“他们的生产力增长”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并作为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从现实角度出发,当前“放手让一切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及资本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实践。
以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主义通过大量生产并创造财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还应充分考虑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避免在生产资本主义财富过程中产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悖论、生产悖论及生态悖论,最终确立“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我国社会生产已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等,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更好实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一历史任务,实现我国提出的“通过发展来提升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通过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奠定财富理论的基本地位与作用。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济类求职信(优秀12篇)
-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论文范文如何写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论文(8篇)
- 党员示范岗范文(优秀11篇)
- 最新面试自我介绍3分钟版汇总(优质13篇)
- 期末学习总结范文参考(优质11篇)
- 最新党员示范岗范文(模板20篇)
- 最新名人奋斗成功的事例(精选8篇)
- 2023年关于临时工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文如何写(精选18篇)
- 最新班主任发言稿j(优质17篇)
- 西游记读后感十(通用1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