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通用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5:11:24 |
  • ZTFB |
  • 7页

没有总结,我们可能会一直走在原地,而总结能够让我们在追求进步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结合实际,用事实说话,增加说服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一

摘要:《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这部史诗巨著使我们在建党就是周年之时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国情;教训。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内有军阀混战、外受帝国主义欺辱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而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旨在向那些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也提醒现代观众特别是党员们不要忘记那些新中国的开拓者们。观看完该片,我同大多数观看者一样,被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受启发。该片对于我们今天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影片展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直遭受列强入侵,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卖国苟活,国将不国;中国各阶级的有识之士起来反抗,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起义、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代表上层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可谓风起云涌,但是,由于受阶级自身的局限所影响,或者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这些革命或者改革自救运动先后都失败。这表明,这些阶级所领导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不能救中国,不能将中国救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那么,中国的出路在何处?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必须要有新阶级来领导新式的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的重任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地落到了先进阶级的身上,此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方向——以苏维埃俄国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指导革命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和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天生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同盟,这些优势就决定了革命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她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建国伟业》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家爱民族的人。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近代中国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民族遭受外敌蹂躏,丧权辱国的事屡见不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原本想借此机会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被列强拱手转让给日本。这让人何等的愤怒,何等的不平!但是,作为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又能怎么样呢?具有爱国良知的学生们终于不能忍受政府的无能,起来抗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却遭到政府的镇压,爱国工人和商界也联合起来援助学生的行动,最终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时刻警示着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否则就会成为奴役的对象。这些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其中就有许多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斗终身。

《建党伟业》教育广大党员,应树立起远大理想,坚守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是怀着伟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经历巨大的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牢狱之灾,赴汤蹈火,忧国忧民,无所畏惧,真正表现出共产主义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敬仰、缅怀。对比之下,贪生怕死,动摇信念,最终难免为世人不齿,甚至沦落为千古罪人。陈公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参加党的成立大会的他被酒店里的枪杀案所吓倒,竟然忘记自己的使命,被妻子劝说潜回老家广东。从这里就可以窥见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历史也证实,后来陈公博叛党,投靠军阀陈炯明,然后又跑到国民党阵营里去了,再后来跟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大汉奸,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罪人,抗战胜利后最终被处决。这就是陈公博的下场,也值得后人警醒与深思。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好先锋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享乐在后,舍小家为大家,创先争优,做好表率作用,唯有这样,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凝聚民心,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建党伟业》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少数逆历史大势者,违背民心搞复辟,下场自然悲惨。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结果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抑郁而死;张勋复辟,也只上演了一回十二天的小丑闹剧就草草收场。这就说明,帝制时代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能顺应潮流向前看,不能开历史倒车。新的历史时期也是如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出局。那么,就要做到:一是要弄清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就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二是要了解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新生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是进步的。三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只有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才会进步,才能在国际社会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屹立不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要牢记历史,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魂”。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风风雨雨,她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史册,万古不朽。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历史使命,坚持信念,开拓进取,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2007。

[3]斯大林.《斯大林集》.人民出版社,1959。

[4]柯云;丽阳.《钟山风雨》,2006.06。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二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张可明学号:

1105616034。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以此作为近代史的起点,开始了一段令国人振奋,悲哀,无奈的不可磨灭的历史。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一个耻辱的开头,世界就这样用近乎残酷的方式让中国人认识了当时的时局,认识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世界。当时在一连串的失败后,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大堆的条约,使得帝国主义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9世纪60至90年代,各地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并不是偶然的。他们还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中国等黄色人种对西方人构成的威胁,但是这样更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击,刺激了中国人民的醒觉,促使中国人民投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后不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实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主义形态。帝国主义势力于中国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互勾结,共同压迫、剥削中国人民,镇压中国革命。由于外强的进入,大量倾销商品使得中国本身的自然经济迅速崩溃,白银外流严重,人民生活失去经济来源,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了中国从落后的自然经济中发展到商品经济,然而过程却是异常艰苦的,当人们意识到仍旧依靠单纯的自然经济手工劳动已经无法保障自己的生活是已经太迟,而地主,官僚等得出现更是使他们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在19世界70年代终于开始转变,中国的民族资本兴办的形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但其中的真正的民族资本家却因为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过小,设备落后,受到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这样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去附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1867年,台湾人民也在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奋起反抗,《马关条约》签订时更让他们鸣锣罢市,表示抗议,1884年,中法战争时,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拒绝修理受伤的法国军舰,爱国商人也罢工,码头工人则不运送法货。1900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鸦片战争后只有少数人朦胧意识到的民族醒觉意识,在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醒觉。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主用,都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但洋务运动有封建性,加上对外国的依赖最终难免失败。由此给人民心中一个重击,寄予的希望都无望。清末新政可以算是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清末新政自1901年开始,在慈禧太后主持下,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清末新政的伟大和成就,在海外史学界已经得到承认,清末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彻底而迅速地对中国政治系统加以改造,在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传统向现代转移,从中国转向西方模式,造就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分野。清末新政之前的中国政治与清末新政之后的中国政治有着根本意义上的区别,清末新政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政治在西汉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次革命。“新政”以政治上的革新为主,实际拟定和实行的改革措施以政治为多,改革所影响最深的领域也是政治。新政的开始起因于帝国的危机,但它又刺激引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反而又加剧了帝国的危机,促进了清朝的灭亡,然而新政所带来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制度,却保留了下来。新政所规划的改革措施,很大一部分没有来得及推行,已经明令实施的计划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而举步维艰。但是,清末新政是一系列历史事件链条中的一环,它受到了以前历史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也影响和限制了后来的历史环境。新政的失败更是让国民对未来的飘渺的希望一个迎头重击。一直到了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全国响应,人民首尽了太多的压迫,太多的委屈,终于在这一刻爆发出来,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得封建帝制终于覆灭,年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整在人民当然地以为会迎来新生活的时候,人民艰辛取得革命成果却袁世凯窃取,虽然如此,1921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得五四运动,依然是人民心中对自由、幸福无限追求的体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逐渐扩大,却形成了国民党和中共的对峙,国民党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企图压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是民心所向,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心中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人民一直坚持着的它,一直相信它,坚持了七年直到抗战胜利,再坚持了十年,直到内战结束。

1927-1937年为土地革命时期,也是十年内战时期。期中中国出现短暂繁荣的现象,但是因为国民党的欺压,中国人民开始作出坚韧的反抗斗争,为了取得民族的独立和自身的解放。从而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在毛泽东主席的带领下,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经历了长征的洗礼,一步步的走向中国革命的心局面。

刚开始,在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后,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但国民党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息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这个政权性质与当时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国民党实行***和军事独裁统治。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而且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同时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以控制广大人民的行动。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一个个的控制手法,正是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

不过在“一战”期间,因为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使得中国的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轻工业发展显著;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可是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相当的不成熟,也为成为中国的统治阶级,所以很快就被国民党控制了。

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背景使得中国人清醒了,也开始站起来了。无论在国民党的追杀,摧残下,还是在白色恐怖统治下,中国共产党还是独立高举起反封建的革命旗帜。

可是当时无论中外,都没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而且中国近代革命也曾在大城市进行过革命斗争,但不成功。不过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已经在艰难的探索中发现了问题,他最早关注农民问题,最早提出进行农村的武装斗争,还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领导创建了第一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明确提出以农村为中心,最早提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以由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后来的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广州起义,让我们革命时期走到了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实行私有制,农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保护中小工商业,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这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再加上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大大推动国家的进步,而且根据地也慢慢的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使身在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由于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而且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所以中国共产党滋长了一种“左”的急躁情绪,而且“左”倾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使得很多方面产生了很多的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所以迫使到最后红军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再加上红军战士秉着长征精神,为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拼搏一战,展现了长针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经历过种种的阻碍和困难,中国共产党已在人民的心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地位,而且慢慢的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所以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人民都满怀信心的去斗争、去奋斗。这次的土地革命是成功的,它确立了中国的性质,找到了中国的前进方向,而且人民也开始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带给他们明天。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经历了109年的不断战火后,中国人民终于都能够过上自由和平的生活,然而回忆当中的战火烧得依旧猛烈,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反省自己,谨记历史的教诲,谨记自己的处境,自尊自强,不再受辱。

而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并不彻底,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年5月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江青集团的艰难曲折的斗争,使得“文化大革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然遭遇巨大的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国家**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依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也打开了心的局面,这一切并不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

尽管经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两次严重挫折,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在以毛泽东未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主义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人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人民定以此为戒,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自由、富强的时代。参考文献:

(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5)[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8)《江泽民文集》人民出版社(9)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4年版。(10)蒋士第等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11次印刷。

(11)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3)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17)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18)费正清、赖肖尔著:,张沛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19)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20)[美]李侃如著《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三

摘要:近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从左宗收复新疆,胡雪岩与洋斗商,到张謇实业救国,康梁戊戌变法,六君子横刀向天笑,再到黄兴雨花台起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求共和真理之路漫漫,却演绎出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决定历史的是人,是那个时代的人,是一批用热血与精神相交织的人。

前言: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从救亡图存的角度说是一部人物史。本文从各阶层角度分析近代人物为何纷纷涌现的原因,又从整体以及历史渊源方面分析近代人物源源不断涌现的规律。从晚清到辛亥,人物构成了近代那独一无二的旋律,他们的出现对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关键字:鸦片战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爱国主义。

纵观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的不屈精神与爱国主义演变成救亡图存的原动力,同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各阶级亦怀投机主义,对纷争乱世产生雄霸天下的想法。

时代造就英雄,也逼我中国人自立自强。

从晚清开始,鸦片战争一下子敲醒了那些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于是他们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为的是强健国民素质,维护国家长远,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为的是开启民智,而洋务运动则为富国强兵,但也有增强自身在朝威望。这其中既有士大夫精神,也有中国人爱国主义,自强自立之道。可以说是时代危机感促使先进人士投身救亡图存中,也催生了一批仁人志士。但由于封建势力依旧强大,近代化初露端倪,以致运动革新屡遭失败,也为乱世枭雄的出世埋下了伏笔。

晚晴社会动荡,税收苛刻,加上体制死板,科举制度依旧存在,小农经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加上西方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一些底层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于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白莲教,太平军起义,到捻军起义皆系晚清体制腐败,民不聊生。如洪秀全因科举屡次不中,却以一本基督教小册子而转变思想,为天下耕者有其田而激起奋斗之志。而石达开自小看到民不聊生的困局,于是决定起义而救天下于水火中。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使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更加觉醒,为后来革命人物的出现创造先决性条件。

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毕竟有其局限性。思想的狭隘性,各阶级及各派的矛盾以致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重重,如胡雪岩系左宗棠一派,而盛宣怀系李鸿章一派,两者互斗,加之面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而束手无策,从而导致胡破产的悲剧。这就迫使资产阶级出世以再救中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发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而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放松,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甲午中日战争又一次敲响了地主阶级无能的警钟,资产阶级维新派率先登上了英雄的舞台。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运动到百日维新,其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爱国的进步思想,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如康有为经过学习,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他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梁启超更如是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接着,谭嗣同等人又在南方创立湘报,文化传媒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先进的中国人,使之为国家自强民主而奋斗。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而改良派的失败,使资产阶级内部不断反思,亦促使革命派大展手脚。一时间革命人物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天下,黄兴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并贯彻实行。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而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更是催生出一系列将思想解放的革命壮士,为近代后期的人物传播了民主思想的火种。

但改良派以及旧势力亦投机革命,局势的复杂性使各方人物辈出,而三座大山的存在,亦使那个时代容易将能臣变为奸雄。如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期军阀混战。而对革命后未来的憧憬也使革命人士不断坚定信念,为之前行。如蔡锷舍荣华富贵而投身于护法战争。一时之变却造就了不同人生,乱世,亦是个人理想可以迸出火花的时代,更是天下理想成为朝阳的时代。

正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以往那种向往自由的思想如洪水泄了闸般涌流而出。思想改变人,意识的能动性促使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各言自我观点。陈独秀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使新青年变为一方平台,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使北大成为一方阵地,鲁迅更是剖析中国人性,揭露黑暗,促使中国人更加认知自我。而优秀思想对人的巨大影响性,催生出更多的仁人志士去救亡图存。

爱国主义始终是救亡图存的核心动力。自古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当代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不体现人物舍不开救国,救国离不开人物。而近代则是爱国主义从古向今过度的一个时代,爱国从忠于民族到真正忠于天下,不断认识世界,革新思想,抵抗外侮,不断有近代人为大我舍小我,成为不朽的灵魂,而这种灵魂又影响下一代人再去抛头颅撒热血,以致近代爱国人士源源不绝。

越是束缚人性的社会,越能激发人的潜在的自由思想。如乌托邦主义就是中世纪阴霾散去后方才绽放光芒。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也希望建立一个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理想社会。为此理想社会,受千年封建压迫的中国在近代不断出现为此奋斗的仁人志士。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近代国家变革具有阶级派别递进性,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地主阶级腐败,农民阶级落后,继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成为变革国家的主导,而其局限性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国家的原因之一,而资产阶级亦有其局限性与软弱性,这就需要无产阶级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种阶级递进性不断催生出一系列仁人志士,同时在递进的过程中又有不少枭雄诞生,但在中国统一的大局中,他们毕竟只是昙花一现。

乱世促使救世人才的爆发性增长。自古以来,乱世是人才最多的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于先秦,东汉末年却英雄辈出,魏晋南北朝三教九流各放异彩,而近代则不断出现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割据一方的军阀枭雄,影响当代的革命领袖。近代的确是一个面临内忧外患的乱世,而各阶层人物各有生存之道,也各有治世与乱世的独到思想,于是焉,各方人物各显神通。

近代是古中国文化与先进西方文明相冲击的时代,儒学中尊重儒士的风气依旧存在,于是便有章太炎敢摇扇坠怒骂袁世凯,梁启超敢入军营行谈判。中华文化中重文轻武的礼节依旧存在,这种传统风气是促使仁人志士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

总结。

时代造就人物,而历史根性亦为造就人物奠定基础。人物辈出的时代定有规律,这种规律在今天人有借鉴之处。而纵观近代史,感慨那些人物,但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他们的出世则需时代的惊天一变。近代史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历史,诸多仁人志士,人杰枭雄因这个时代而绽放光芒。正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发展,以及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他们的非凡。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

【2】《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美】杜赞奇著。

【3】《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英】方德万著。

【5】《中华民国史史料》季啸风、沈友兰主著。

【6】《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萧致治著。

【8】《民国人物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9】《寻辛亥革命之路》刘建强罗歆宏著。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四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可以说,这段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受侵略和压迫的屈辱史,又是华夏大地的劳动人民通过智慧与勤劳摆脱压迫,走向光明的探索史。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尽显衰相,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鸦片战争前夕,鸦片在中国从贵族之间的炫耀的奢侈品变为普通百姓用来解脱贫穷与饥饿的工具时。就注定造成贫穷与诱惑的恶性循环。而曾想借此缓解财政危机的清政府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弊病,却没有像其他国家抵制鸦片那样和平介入,而是直接武力封锁烟局,这直接加快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当清朝落后的战斗器械面对列强的洋枪洋炮时,结局就注定是失败。清廷震惊,天朝形象随之垮台。之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随着外国资本注意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然,中国人民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中国这么一步步的沦陷,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英法要求按照合约内容修约时,清政府再次显示出封建国家的局限性。不仅未予以许可,还无缘无故的对外国船队进行袭击。这一不仅认真考虑的决定的直接后果就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差点遭遇灭国危险,还导致圆明园这一人类文明的结晶遭到无情的焚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文物外流。

在天朝尊严面前,百姓生命如同草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引以为傲的北洋因为各方势力的矛盾而全军覆没,结束了清政府的美梦。没放在眼里的日本国竟能迫使中国这一泱泱大国签订代价惨重的条约,这无疑给清政府的头狠狠地浇了盆冷水。台湾也在这一战争后被割让给了日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洋务运动并没有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过来。这一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拥有爱国热枕的知识分子试图通过变法来实现民族振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却由于行动激进,没有考虑到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的强烈反对,前后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这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

在外国侵略势力一步步渗入中国时,反帝反侵略斗争也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就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而掀起的一场斗争,却激起了帝国主义的集体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随之爆发,不仅义和团被镇压,清政府也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慈禧太后甚至在《辛丑条约》签订前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经过八国联军战争后,列强似乎意识到了中国此时已无力抵抗,开始依实力瓜分中国。中国几乎成为列强炫耀自己实力的大本营。即使意识到不改革就要面临被推翻危险的清政府也无法力挽狂澜,拯政权于水火。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相继建立起来。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第二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不得不承认,辛亥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他们不敢彻底和帝国主义决裂,也无法真正团结民众,这就注定他们无法取得本质上的胜利。

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逐步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国民党,对外出卖国家主权,甚至妄图恢复帝制,终于引起人民不满,在护国运动中被迫取消帝制。虽然袁世凯被赶下台,但中国的军阀割据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反而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更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受压迫的局面,就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这正是这段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在对近现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要用辩证的眼光来认识历史现象,不能单纯凭借某一历史事件就判定历史上人物的性质,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分析个人的功过得失。而对待历史,要从是否能促进社会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为标准,正视历史。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转移,但是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去推动一些关键性事件的发展,而这些肩负历史重任的人并非一定是有着超人的天赋,但他们往往能审时度势,把握住机会,最终在各自的事业上取得不朽的成就。历史的确为我们提供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也应该把历史作为的一个忠实的朋友,为自己的奋斗指导方向。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五

摘要: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孙中山和谐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和谐;和谐社会。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和谐理念为其终极与归宿,以和谐社会蓝图为目标和旗帜,号召人们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回顾并总结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对于21世纪如何对待民族和谐问题无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形成的背景。

孙中山民族和谐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孙中山之所以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正是孙中山对社会的不和谐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这不和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孙中山痛感“中国现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2]第二,在经济方面,针对因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不协调、经济结构畸形、经济秩序混乱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孙中山提出建立生产发达、区域协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经济。第三,在文化方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冲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现实差异。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最后,在个人经历方面,与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学习中国经史,不但对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义思想情有独钟,而且完全继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年在海外学习、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崇尚西方民主。他为了民族和谐,一生为之奋斗。

(二)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发展过程。

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资产阶级早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要“驱逐鞑虏,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3]他明确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就必须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但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处在狭隘的排满状态。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章程中规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为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已经渐为人知、深入人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这个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三民主义,后来统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则是孙中山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原则。“满洲以一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实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变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孙中山先生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从“民族自治”到“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克服民族自卑感、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依据中国国情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并经常将其作为论证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政治领域。

政治领域分别体现在政党和政权方面:第一,政党问题。孙中山不仅领导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吾国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终有不适之时,学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优之点”[6]。力图把政党政治引入到中国的轨道,推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权问题。孙中山抨击了其黑暗现状,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他对民国的政治蓝图作了精心规划,高举“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的大旗。通过权力的分解、制约而达到社会和谐,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具有了“和谐”的意识。道家宣扬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们向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社会财产为公共所有,孙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会,对以后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广泛的影响。与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民族共和下,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共和”类似于现代人们所说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义体制,就是说,在同一个体制下,各种文化和宗教和平共处。文化多元主义的本质不是让各种文化的载体居住在特定的空间,而是在同一空间里,各种民族或者族群共同生活和互动。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互动会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一)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民族自治”到“中华民族为统一体”等这些民族和谐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须独立”、“祖国必须统一”、“天下为公”等思想文化,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文化层面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对孙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更是重视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表示自己一定要尽心竭力,实现敦促和平统一,并倡导南北议和,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是,恰在祖国大陆迅速崛起的时候,在海峡对岸“台独”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台独”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必须从正反两面提醒中国人。在对待“台独”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视野出发,本着两岸的互赢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极大地改进了两岸关系的生态。对等、对话、对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对立、对抗、对垒。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民族和谐思想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

孙中山在就职演说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民国成立,他强化民族和谐,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雄辩的事实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进行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民族和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政策对民族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考虑民族问题的同时,不能无视宗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7]。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1957年1月,周恩来同__在印度新德里谈话时明确表示:“我们欢迎发展宗教联系,不但和印度,而且和东南亚各佛教国家均要发展这种联系。但是,我们反对那种以宗教为外衣而以政治为内容的活动。……如借宗教名义向我们进行颠覆活动,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民族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继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确立牢固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孙中山崇尚以人为本,重视人生价值,倡导自由、平等和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下大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等文化思想传承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种不断地丰富发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内在含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有着众多不谋而合之处,是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撑的现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会主义和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5]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c]//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六

每当提到孙中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振奋,是热血,虽然他所在的年代离我们很远,但他对我们国家、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他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想发表一下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感受,斗胆对这位伟人做一下评价。

一、伟大历史地位。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这段话已经大概反映了孙中山的部分伟大贡献。具体来说,他的伟大贡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他是全面推动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先驱,是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总体规划的开山祖。他是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

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极具意义的。他的人生都在为人民而奋斗,他最后留下的政治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人心酸心痛,但是国人更加热血沸腾,为之更加努力!

二、高尚的思想修养。

孙中山先生常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自勉;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而我们的孙中山先生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修身以齐家,治国。胡适先生曾说过,中山先生所以能至死保留着他的领袖资格,正因为他终身不忘读书,到老不废修养。可见中山先生是很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

命也是救人。治病只能救少数的几个人,而革命能救千千万万的天下人,在国家危机的时候正需要有人站出来,而孙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危难之时,无人知晓国家的命运将会如何。他敢于用自己的力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他敢于站出来,这是挺身而出的精神,这种敢于担当历史国家重任的宝贵精神值得学习。他启迪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必要时候挑起国家重任。

孙中山先生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中山先生积极投身革命,然而革命道路总是充满曲折的,极其需要坚定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功。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然而,挫折面前,孙先生没有丧失斗志,而是愈挫愈勇。孙先生在谈到自己的革命经历时说道:“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不能屈,穷途之困苦不能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风潮。”他的政治遗愿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见他的信念有多么的坚定。他这种坚定不移,不达目标势不摆休,屡败屡战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动。

中山先生的良好思想修养是很有口碑的。他的崇高思想修养让世人折服,让后人深深感动,让我们都敬仰万分。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的全部优良品质可用“天下为公”四个字来概括。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一个真正以国家、社会、民众、民族利益为重的人,一个真正以建设性的立场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的人,一个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三、不足与缺点。

在我看来,每个历史伟人都摆脱不了众多正、负面的评价。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护法时之岑春煊,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

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但今日观之缺乏远见。

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是极具意义的。他的人生都在为人民而奋斗,他最后留下的政治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心心酸心痛,但是国人更加热血沸腾,为之更加更近!更加努力!孙中山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奋斗与救中国。他具有乐天的人生态度,博爱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敬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人民出版社。

2.《中山书信手迹选》,1986年,文物出版社。

3.《伟人孙中山》,2001年,出版社。

4.《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5.《孙中山选集》。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五四运动的到来,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指导思想的确定,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及国际社会的影响,促得五四时期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重要价值和转折意义。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妇女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关键词:五四运动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

(一)经济基础。

(二)思想的启蒙与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使得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重新又一次掀起了反封建的浪潮,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猛烈抨击“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号召人们勇敢挣脱封建枷锁获得自由解放,这些都对深受压迫、歧视和剥削的妇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主义思想,冲击了旧中国传统封建主义,对广大妇女的思想产生了颠覆传统腐朽的作用。这样就解决了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三)国际社会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很快。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的交涉失败直接导致了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广大女青年和男青年一起罢课,进行集会抗议,号召女工展开罢工运动,共同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在运动中表现出来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妇女的思想解放以及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五四运动之前,妇女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和“进化论”学说,以及自由、平等理念。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成为了妇女解放思想的主流,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

(一)突破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的旧框架,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作为思想武器。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从激进民主主义者队伍中分化出来,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妇女问题,逐渐成为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于1919年2月发表了《战后之妇人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指出西方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与无产阶级运动妇女解放的区别,并断言“妇女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制度;一方面还要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新青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19年至1921年《新青年》登载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及苏维埃俄国妇女状况的文章近20篇,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观点有:第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男尊女卑观念的深层根源在于妇女经济的不独立,因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妇女的活动也仅限于个体家庭的小圈子,追求妇女解放必须改变这种社会发展模式。第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妇女问题,指出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重视革命自觉能动性的作用,强调妇女解放最终要靠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

这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为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即通过阶级斗争改变社会制度,实现社会主义,以求得妇女问题的根本解决与妇女的彻底解放。

(二)突破英雄史观的束缚,劳动妇女成为妇女运动的主体。

辛亥革命时期开创了近代妇女运动之先河。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不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至若勇往从戎,同仇北伐,或投身赤十字会,不辞艰险,或慷慨助饷,鼓吹舆论,振起国民精神,更彰彰在人耳目。”但是,这次的妇女解放运动仅限于上层资产阶级的妇女当中,有少数的知识妇女参加,占妇女80%以上的劳动妇女没有被动员起来。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也没找到真正的解放道路。

五四时期的妇女运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以劳动妇女为主力的妇女运动,实现了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妇女领袖向警予,在领导中国妇女进行解放斗争的道路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劳动妇女最有团结心,最能战斗。“因大工业的发展把她们成千整万的聚在一起,使她们天然的易于组织和战斗,从而她们的觉悟与实力也就超出了其他妇女团体之上了”,她们一起来,“一声摇班,动辄数百人数千人乃至数万人不等”,用罢工的手段,争自由、争本身的利益,“这支勇敢奋斗有组织而能战斗的新兴妇女劳动军,不独是妇女解放的先锋,而且是反抗外国掠夺者的国民革命之前卫!”由于劳动妇女的这种特殊地位和特殊素质,“我们要完成妇女解放的使命,只有去找群众,只有去找生活最痛苦,要求解放最迫切,而最富有解放精神与魄力的群众。这种群众,方是我们妇女运动真正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伴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妇女运动也随之失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虽然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的理论不够成熟,但是它毕竟为之后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五四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为起点,从此,中国妇女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彻底解放的光明之路。

(四)妇女运动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康、梁也把妇女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但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孙中山尽管把女权运动看成是民权的一部分,但是在资产阶级所允许的范围内,那是虚伪的,不能实现的。只有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妇女才能真正解放,从而从根本上找到妇女解放的道路。

向警予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政治革命。并且号召,热心妇女运动的妇女,在革命运动中,一面要代表全国人民的要求,提出救国救民的主张,一面代表全体的妇女,提出男女平权的主张。这样,显示妇女的能力,使妇女成为每次国民运动中间的劲旅。广大妇女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奔走呼号,推动了社会革命运动的发展,而社会革命运动又促进妇女运动取得了成功,并进一步将其推向高潮。

(一)妇女运动主要由男性领导,妇女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应比较温和。

五四运动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入批判,但是妇女解放运动主要由男性启蒙和领导,这就造成了对男性为代表的父权制深入批判的缺失,不仅不把男性作为批判对象,反而以男性为榜样,这就造成“以男性为准则的妇女解放没有从深层去挑战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的价值标准,其结果是,女性走进了男性的世界,却未能改变这个男性世界的社会性别等级及其价值观,社会资源和权利也依然由男性掌控,知识生产领域更是极少能包容女性的生活和经验”

中国的传统性别始终处于一种基于“男尊女卑”下的和谐状态,中国“有轻视妇女的历史,但是没有仇视和诋毁女性的运动,因此,妇女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应一直是比较温和的”。

(二)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不够,女性地位仍然有待争取。

五四时期的女子教育仍旧集中在中上层家庭的女子,广大劳动妇女仍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经学校培养出来的新型知识女性仍占少数。北伐后,虽然在法律上承认男女平等,男女权利义务差不多一样,但实际上,人们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女性就业机会比男人少,就业范围小,也不能同工同酬,女性在某一方面有成就经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用支离破碎的婚姻来换取一己的事业。

首先,五四运动时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的解放思想,并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其次,五四运动使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促成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政治方向的转型。

再次,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有了自己坚强的领导者。

由此看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到五四时期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开创了新的纪元。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八

《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把“80后”大学生的思想带回到近代,让他们从历史中有所感悟,接受先进思想,激发爱国之情,成了任课教师肩上的重任。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更加深刻了认识了中国近代的这段血写的屈辱和抗争史。这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岁月,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复兴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得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珍惜历史的人民的选择。关于建党90周年:

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独立和自强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他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道路是中国的必然出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如今拥有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问题上来。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政党。

由此可见,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深刻地了解了国情,坚定了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牺牲,使我深感肩负的重任。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是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当磨洗认前朝。”这一首咏史诗,或许很多人在谈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都会用一杜牧的这首《赤壁》来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也不免俗的套用一下,让它带领我们看看近代中国翻天覆地的时光。

运动的热情点燃了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这燎原之火点燃了华夏大地的热情和生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风雨飘摇了许久的中国人终于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在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抗战以及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带领了中国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终于在经历了这段屈辱的近代历史后可以抬头挺胸的向前迈进了。

对于近代史,我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是对于近代史的前半部分特别的有感触,每每读到这段时间的历史都会令我扼腕痛惜,沉浸于纷繁复杂的心情中去。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九

如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特点,通过改进世界近代史教学方式、方法等,达到通过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成为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革对策,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教学思维下使世界近代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近几年,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进行了不小的改革,除增加了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课程外,还增加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性课程、实践等,这虽然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受这种应用型学习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热情上也对这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虽然世界近代史课程同样也培养学生能力,但受学生、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是造成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时间受到压缩。世界近代史课程被严重压缩,但是,教学大纳及教学要求没有改变,这就要求世界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内容全部讲完,这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教学质量下降、学习关注点降低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陈旧。

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应以教师阐述历史为主,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活动的阐述,通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研究,达到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仍以政治性分析为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仍以背诵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学习过程僵化,无自主能力,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失去对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目前,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仍像高中教学一样,以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教师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心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世界近代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史等相关学科断层。

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而忽略了与本时代历史事件相关连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与相关历史知识断层的问题,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仅将之作为一件独立的事件来看待,缺乏连续性、全面性的思考,使历史事件、人物分析相对片面。

二、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初探。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课堂重视学生参与度。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不仅以教授知识为中心,更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查阅史实、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为主,因此,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注意将课堂多放给学生,通过布置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要学习的历史时期的全部史实,由学生向学生讲解的方式,达到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对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工具选择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历史图册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展示,向学生讲解相关历史。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历史图册向学生展示所要讲解的历史史实的脉络,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当时世界各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貌,与此同时也可与中国近代史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建立全面性、系统的历史观。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不断的应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资料的展示,向学生展示更为真实的世界历史,有利于学生记忆。如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课程学习中,我们通过播放关于二战史实的资料影片,配合教师前期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同时向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分析二战对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许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甚至提出了如果没有发生二战,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又将如何的反思。

(三)介绍学术界相关研究信息与成果,让学生自行分析。

通过向学生介绍世界近代史当前的相关研究信息与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历史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对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质疑,发表不同观点,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告知学生,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由学生向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提出问题,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此教师应注意对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合理筛选,选择适宜学生理解的问题。

总之,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应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对现有的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研的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使世界近代史课程真正达到其教学目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

摘要:在大学学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许多学科都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寻求到到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本文笔者主要就中国近代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教育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教育现状重要性强化教育。

在大学学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许多学科都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寻求到到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在中国近代史的教材中,列举了许多的事例,这些事例蕴含着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这些具备道德教育的事例,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了解公民在社会中应该尽到的责任和可以享受的权利,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

一、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高校学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生,他们对于学习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书本背后的知识,书本外可以延伸的东西,针对高校学生学习历史的这些特点,高校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进展也很顺利,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在高校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思想更新不够,还在运用传统方式开展教学,只强调传授知识,就书本而进行教学,课堂上思想道德教育喊得响,但都是学用脱节,表里不一,仍然流于形式,并没将中国近代史中的思想道德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二是一些老师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还在沿用以的老套路,还是传统的“口耳相授”,他们不想花时间去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想到调动学生学习性;三是没有积极开辟中国近代史教学的第二课堂,出现就书本内容进行书本教育的情况,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四围是教学中并不关注学生的主体情感和生活需要,课堂上更多的是大话、空话和套话,没有紧密联系实际,学用脱节,知行脱节,没有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注定会导致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效果不好,出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不良的社会文化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出现道德问题,而教育教学模式还囿于原有思维模式,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改革一直推进不理想。当今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严重影响学生正常道德意识的形成,这些消极的反面现象,严重摧残着学生的身心。部分学校德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从而让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讲,可有可无,没有任何价值。

加之,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家长错误的认识也成为影响高校学生道德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建立的思想道德意识与社会生活中相抵触,在生活中并不适用,甚至遭到大多数的讽刺、嘲笑,这些现象的存在,让高校课堂中的教育与学生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一些学生由相信这些观点到怀疑这些观点,到后来公然反对教师的观点。历史教师的教学中也存在偏离正确教育导向的情况,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表现,轻内在,观念极为落后,自身素质也不高,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信息量世大,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缺乏互动,一些教师拿着国家发的工资,安逸于轻松的教学,的巨大信息世界,但师生之间互动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二、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英勇无畏的中国人并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屈服,他们奋起抗争,积极探索救国之路,为的是让国家定富强,社会安宁,人民幸福。让高校学生通过这中国近代这段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认识,培养大学生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在了解当时国情的同时,增强与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树立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培养学生大我的的人生境界。让学生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热爱并乐于继承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建立起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树立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人生理想。

通过对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认识到人类在发展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能自觉做到真善美,杜绝假丑恶。在中国近代史上渗透思想道德,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要强化在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度。

牛根生说: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从这位知名企业家的言语中看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让学生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可以使用移情体验法,在学生眼前、脑海中再现历史情境,从而形成道德表象;可以使用对比法,让学生在鲜明的历史对照中深入深化道德认识;可以使用故事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总之,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专注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就要不断致力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让中国近代史中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一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

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不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社会制度,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并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必然性的认识,自觉继承和发扬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

第二,了解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斗争,明确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到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都进行过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争,提出并实施种种救国方案。但无论是和平式的救国方案(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革命式的救国方案(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即使像辛亥革命那样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由此学生懂得:没有一个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没有一套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要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统治,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不可能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此增强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坚定信念。

第三,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史实,加深学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理的认识。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加深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进而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惟一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进行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为夺取抗战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了彻底解放。

第四,充分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进步性,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通过教学,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及特点,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明确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时,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此增强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一)把握课程特色,于叙事中寓论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课程的开设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系统性大大增强。但《纲要》课程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有所不同,是以古喻今通过鉴史而明理,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其最大的课程特色在于它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下(1840年至当代)、更广阔的历史背景(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世界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期)、更复杂的社会场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讲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复兴和国家近代化、现代化的历程。以历史事实说话,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正确性。《纲要》课程重心在于讲“史”,但它与普通的历史课又有所不同。普通的历史课侧重从史学学科本身或者从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有着鲜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它的开设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认识,掌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而是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应在加强理论性教育的同时,做到史论结合,于叙事中寓论断,着力培养和强化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语言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不仅使学生产生模糊不清、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制约他们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发达的电脑网络资源查找许多历史图片以丰富教学电子幻灯的内容。这些原始资料和图片能给大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和冲击,让他们感受到历史不再枯燥,而是趣味的、生动的、深刻的。另外,结合专题讲座,适时播放一些资料性强的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和相关纪录片,用图片和影视等手段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程的艰辛、对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的理解。除了幻灯和影视等教辅手段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积极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网页,开展网上自学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由于涉及经费、安全、时间等诸多因素,在组织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要使学生不只局限于课堂的讲授,还要注重教学的拓展,即向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拓展。教师应该在鼓励学生在课上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在课下参观学校所在地周围的一些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等,通过历史实物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也可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比较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这样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该课教学还可结合团委、学工处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理论上对活动加以指导。

(四)课堂讨论和演讲。

讨论与演讲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在课前需做认真的准备工作,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的来源与线索,由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题目,搜集材料,最好写成文字,讨论后再补充和完善,形成小论文,从而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独立或集体完成研究的能力。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必须对原来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约占总成绩的50%―60%;提高平时成绩(作业、提问、讨论和考勤)的比例,约占40%―50%;对一些回答问题、做作业和试卷思路宽、有自己见解且阐述合理的学生适当给予高分,避免以往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现象。

三、结语。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应当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集知识性、理论性、生动性于一体,在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努力开创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模式,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陶冶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2]中国共产党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学导刊,2006年增刊。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二

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之一,蔡和森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这些原理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主要特点以及社会各阶级及其政治态度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

蔡和森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蔡和森最早提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述是在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的《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一文中,该文指出:“在中国现在半封建的武人政治之下,无论哪派军阀财闽得势所形成的资本主义,总不外是‘恐怖的资本主义’”[1](p88),首次提出了“半封建”概念。尽管这时蔡和森还没有跳出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模式,但是他已经迈出了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可喜的第一步。一九二二年九月,《统一、借贷与国民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1](p107),又提出了“半殖民地”的概念。之后,一九二六年蔡和森在莫斯科做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的长篇报告,这篇报告完整地指出,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创造性的贡献。

蔡和森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主要特点很早就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对近代中国社会特点有其独到的论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变化。蔡和森认识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决不会容许中国自成为大工业生产国,以谋经济上、政治上之自由发展与完全独立”[1](p107)。“中国的资本家”,“一面为国际资本所资助,一面结合野蛮的反动势力,来争取全国政权”[1](p88)。这就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控制着中国政治和经济命脉,以及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相勾结统治中国的社会特征。

如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一样,蔡和森对中国革命性质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都曾认为中国的革命性质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认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后,蔡和森也提出了自己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看法。

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蔡和森在《反对敦请友邦干涉中国内政》一文中指出:“中国国民革命运动惟一的正轨:对内是打倒军阀,对外是打倒侵略中国,扶植中国的帝国主义”[1](p260)。这就表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一九二三年五月二日,蔡和森在《中国革命运动与共产国际之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三十年来的革命运动,虽然是幼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p283),同时又一次指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一面打倒国内的封建势力,一面反抗外国帝国主义”,“殖民地的革命运动已不是纯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p284)。这就区分了中国革命与前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之处。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一日,蔡和森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一文中再次强调:“民族资产阶级国民党反革命后,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革命的阶段虽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1](p989)。这就既批判了“一次革命论”又批判了“二次革命论”的错误观点。由于历史局限性,他没有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做出区分,但蔡和森在对中国革命性质、对象和任务的认识上基本是正确的。

关于无产阶级,蔡和森高度评价了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早在一九二二年九月,蔡和森就认为无产阶级是“最能革命的”,“中国的唯一出路”,由无产阶级来实现“革命的统一”[1](p114),包含了无产阶级是革命领导者的思想。一九二六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明确提出“只有无产阶级是民族革命的领导者”[1](p843)的观点,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的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参加民族革命不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而参加,附属于资产阶级,而是为本阶级的利益而去参加民族革命,所以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不仅是独立的,而且为民族革命的领导者”[1](p843)。

关于农民阶级,蔡和森深刻地论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蔡和森对农民问题较早的论述是一九二四年九月三日的《义和团与国民革命》一文中,他认为“由资本帝国主义剥夺了生存方法的中国农民群众,本来是国际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1](p657)。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农民在中国各阶级中占多数,深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剥削阶级严酷的压迫,他们有着彻底的革命要求。同时蔡和森还意识到,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虽是革命的动力却不能领导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失败都证明了这一点。之后,蔡和森在总结工人运动特别是五卅运动的教训时,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而需要可靠同盟,这个可靠的同盟就包含广大的农民群众。大革命失败以后,蔡和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严重性。他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一文中说:“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换过说也就是资产阶级性的农民革命”,“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自然比俄国更重要”[1](p984)。这就更加强调了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如果不联合广大农民阶级,就不可能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就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关于资产阶级,蔡和森同时也认识到了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由于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不能领导这次革命,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由于政策不当、组织涣散也无力领导这次革命。一九二六年二月,蔡和森在共产国际作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长篇讲演中回顾中国革命及党的发展历程时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在其内心是有革命需求的。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软弱妥协性,他们与军阀有冲突,又不愿意为消灭军阀而进行积极的斗争。与帝国主义者发生冲突,却不愿拒绝他们的援助。所以“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参加了革命,但不能指导革命”[1](p803)。而“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就是国民党”[1](p798),他们“虽参加了革命,但领导的方法、策略是不对的,不知抓住群众”,因此“不能领导这个革命”[1](p803)。蔡和森还指出,“大资产阶级及买办阶级都是帝国主义的工具”,“他们不要革命”,而是“勾结帝国主义的势力来压迫革命”[1](p843)。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蔡和森未能像后来毛泽东那样准确地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定位。但他将资产阶级进行了基本的划分并意识到在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这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可贵的。

蔡和森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主要特点、革命性质以及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一面。但是这些探索和认识毕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专制统治下,广大民众始终局限在有限的土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华夏大地更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夷通联。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更加突出。与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世界正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欧洲,自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不仅给欧洲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给欧洲民众带来了民主和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欧洲大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所以,西方列强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到了一个地方:那个曾经被马可波罗称之为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国度-中国。通商请求屡遭清政府拒绝的情况下,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此时的中国,由于统治者长期以来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已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相当之大的差距。与西方列强的几次战争,中国均已失败而告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已经成为当时对清政府最形象的描述。与战争失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成为了长达一个世纪之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着亡国的危机,一些爱国之士,纷纷献言献策,想要变法图存,拯救这个危亡的国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在奏折《上清帝第六书》中明确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力请求维新变革,富强国家。

在这封奏折中,康有为列举了世界各国兴亡盛衰的原因和教训,充分说明了变法的重要性,敦促光绪皇帝痛下决心,尽快确定国家的基本方针和前进方向。康有为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1)下诏鼓天下之气;(2)迁都定天下之本;(3)练兵强天下之势;(4)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只有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他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变法的三条纲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开制度局,试图以此作为指导全国变法的中枢机构。排除守旧派官吏的干扰和抵制,发现并选拔天下的维新人才,使新政得以顺利推行,以此达到国富民强。

然而康有为所倡导的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百天就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有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大力阻扰外,其本身的可实用性及实际影响也是有限的。

首先,人民群众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这场政治变革中。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康有为及其变法者却没有注意到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因康有为幼年时经历过太平天国革命,懂得农民起来造反有多大的威力。所以从变法的一开始他们就站在害怕和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不敢设想通过人民革命来推翻封建统治,只是希望帝国主义、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向资产阶级让一点步,吸收他们参加政权,实现资产阶级专政。出于此原因,康有为在变法开始时就实行自上而下的模式:一方面自然是鉴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希望他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变革,从而达到全国的改变;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则是鉴于下层人民群众起来造反的危机。出于以上种种对人民加以防范的动机,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深入群众,从而使革命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

其次,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发展,这是这场运动的经济基础。但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阶级力量相当弱小,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

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本国封建主义会应允,西方列强会赞成。康有为等人认为只要说服了光绪皇帝,便可以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新变法就可以大获成功。但它们却放过了最主要的敌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批守旧官员,他们是利益既得者,改革会让他们失去好处,所以他们是改革的一大障碍。再有,就是在华的西方列强,他们也不愿看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盛起来,所以千方百计的要阻止中国进行改良变革。因此,维新派对内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对外不敢同帝国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本国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改良实难继续下去,结果却被中外反对势力所绞杀。

再次,维新派的影响有限。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鉴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亡我之心日盛。维新派打出了救亡图存的大旗,以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缺陷,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脱离群众。所以,维新派所能影响的基本人群只是对当时政治现状不满,朦胧地要求新出路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绅士。

维新派通过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把这些人员组织起来,并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主张灌输到这些绅士中间去,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的主张一度得到某些当政的官僚支持。例如强学会成立时,帝师翁同龢、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新建陆军督办袁世凯等清朝大员纷纷捐款资助,并列名于会籍,使强学会一时间名声四起。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入会的人都真正支持变法,如张之洞是想拉拢康、梁,借他们的名望,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当他发现维新派的言论主张超出了他所能接受的范围时,他不但领导了反对维新派的论战,而且还破坏了维新派的舆论机关。袁世凯起初也是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谭嗣同曾一度只身前往袁世凯的寓所,托以出兵重任,说服其举兵起誓。但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他看到慈禧的势力远远超过光绪皇帝,决定投靠后者。他随即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随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派官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光绪皇帝虽然支持变法,但也不能算是维新派的皇帝。光绪皇帝只是把维新派当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在同慈禧太后的争权过程中,光绪皇帝把维新派引以为援,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取得权力,这样的历史现象是很常见的。这些人都不能说是真正的维新派。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虽然冲破了封建守旧主义迂腐沉闷的空气,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在资产阶级化的和企图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波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再加上领导这场改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这场改革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后,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旗帜越来越褪色,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不难看出戊戌变法的实际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