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散文化的误区及优点通用 文章散文化的特点(6篇)

  • 上传日期:2022-12-29 08:25:58 |
  • ZTFB |
  • 11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如何写可以散文化的误区及优点通用一

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适合集体朗诵的名家散文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深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如何写可以散文化的误区及优点通用二

白鹭,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俄罗斯、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白鹭数量相对较多。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白鹭的栖息地。

白鹭天生丽质。李时珍《本草纲目》解说:“鹭,水鸟也。洁白如雪,颈细而长,脚青善翘,高尺余,解趾短尾,喙长三寸。”郭沫若《白鹭》一文,对白鹭外形有独到的评价:“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伫立时,白鹭收敛羽翼,颈部或伸或缩,修长的腿轻松地支撑着雪白的身躯,俨然“雪衣公子立芳洲”。行走时,白鹭颈部收缩成s形,步履轻盈稳健,悠闲自在。飞翔时,白鹭颈部亦呈s形,两脚向后伸直,缓缓地鼓动宽大的翅膀,直冲云天,却又从容不迫。白鹭还有“群飞成序”的习性,故在白鹭栖息地常能观赏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可以说,白鹭的优雅和高贵,完全可以与白天鹅相媲美。

白鹭以湿地为栖息地。在海滩、湖泊、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常能见到白鹭的美丽身影,唐宋诗词中就有“漠漠水田飞白鹭”,“草长平湖白鹭飞”等生动描绘。白鹭栖息最密集的当属江苏涟水的白鹭岛,每年夏季有上万只白鹭在岛上筑巢繁衍,有时百千白鹭齐飞,场面蔚为壮观。

白鹭“林栖而水食”。捕食时,白鹭迈动长腿涉水漫步,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里的小动物,然后突然伸出长颈,用又长又尖的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准确地把食物叼住。有时也“久立潺潺石”,伺机捕食过往的鱼虾。傍晚,白鹭归巢,栖身于近岸的山林,在树丛、竹丛或苇草堆里过夜。

有趣的是,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当所栖息的环境恶化时,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时,白鹭又会悄然飞回。因此,诗人讴歌的“翩翩白鹭下夕阳”等景象,在环境学家们看来,其意义远不止于诗情画意,它还意味着环境的优化,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白鹭是著名的文化鸟类,它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从古到今,许多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艺术雕塑等,都常以白鹭为题材。《诗经》早就有“振鹭于飞”的诗句。我国传统花鸟画中的“鹭莲图”,常被人们作为赠品,寄寓“一路(鹭)连(莲)升”的美好愿望。生活中,人们还喜欢借白鹭为各种事物命名。单以地名为例,福建、浙江、江苏、贵州、新疆等省份都有取名为“白鹭岛”、“白鹭洲”的生态旅游景点。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白鹭的?请分点作答。

2、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3、有位专家说:“市鸟,是一张城市名片。它能引发相关联想,增进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白鹭是厦门的市鸟,你认为借助“白鹭”这张名片,能帮助人们联想到厦门的哪些特色?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具体谈谈。(至少谈两点)

1、【要点提示】

①白鹭天生丽质;

②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

③白鹭以湿地为栖息地;

④白鹭“林栖而水食”;

⑤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

⑥白鹭是著名的文化鸟类(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

2、例一:引用诗文,可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进一步突出白鹭的特点,同时也增加文章的诗意和雅趣。如引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郭沫若的《白鹭》,不仅多方位多角度形象地介绍了白鹭美丽的风姿,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韵味。

例二:引用诗文,可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进一步突出白鹭的特点,同时也增加文章的诗意和雅趣。如引用唐宋诗词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草长平湖白鹭飞”,形象地说明了白鹭栖息地的特点,同时也使文章更有诗情画意。

3、【要点提示】

①从白鹭的天生丽质、姿态优雅,可以联想到厦门优美的城市风貌。

②从白鹭的天生丽质、姿态优美,可以联想到厦门人优雅的气质、闲适的生活态度。

③从白鹭“林栖而水食”,可以联想到厦门是一个滨海城市,厦门人临海而居,与大海感情深厚。

④从白鹭“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义,可以联想到厦门人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⑤从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可以联想到厦门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何写可以散文化的误区及优点通用三

认识你真好、

今世你男来世女。男身却是女儿情。我喝酒来你喝茶。阴阳搭配搭错车。茫茫人海苦寻求!匆匆过客几人留!愚弄作秀为开心!邂逅知己共携手——题记

女:认识你、我真的好高兴、我真的好高兴、不是做作、我不会伪装、不会设计、而且特别任性、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直肠子率性子、我独来独往惯啦、一直被人宠着、在优越的温室里长大,脾气无常。我真的不想失去你、但我又不想一个人拥有你、你是你、你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淡的无味、心冷如冰。--心静如水。情来情去情随缘。缘来缘去缘如水。这正是你我要达到情感的最高境界啊。

男:其实你不用多说!我已经感觉到你是真心,真诚对待我们的友情的!我很感动!特别感动!因为认识了你,并自我感觉很懂你。你虽然任性而反复,脾气无常,但我已经习惯了,很享受你的变幻莫测,那是一个人的灵性的闪动。你是个成熟,机敏的女人。正是这一点是我最欣赏的!你我都属于娇生惯养的那种人吧!可我们在一起并没有觉得谁——那麽撒娇任性!感觉到的是正直与大气!我们也明白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小小的个人空间!给对方一个空间!就是最尊重!最理解的表现!做到挺难!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最后再说一句!我们的友谊我会尽力呵护!因为我与你的感觉一样!真的不想失去你!真的!!!!

旭日东升、崭新的一天、活脱脱的我又踏上征途。。。

你的关爱暖到了我的心里的最深处,尘世间怨与愁、挥洒在云雾间,我的心在颤!泪在滴!句句真心!充满梦幻圣洁的世界/纯天然的、绿色的友谊。

尘世的恩与怨、喜与愁、在纯净的时空里与你我无缘

你我只停留在自己的天空里、自我陶醉,做最好的自己。

彼此甘苦同醉、常相伴、无怨无悔。滴滴入情、举杯邀月、吟诗

相互欣赏!相惜相随!点点沁心!一颦一笑!风情万种!回味悠长!

梦里水乡洗尘忧。茶香入口齿颊留!

伊人笑颜颊绯红,伴君一起同入梦

为何。在与你的对答里、思绪翩翩、展开了梦想的翅膀。

为何、字句并没有提前设计、而是由衷点击。为何。也许不需要理由、也许不用解释、这一切前世已牵手。

在别处看到同样的字句、并不感觉美。而你我的字句里却是那么美、那么回味——-由心而发!

这就如你所说————-一切用心、用心感觉、用心经营。

一颦一笑!风情万种!回味悠长!

一词一句。字字由衷、梦里水乡

友谊之爱!纯洁之情!会永久!永久!!!

如何写可以散文化的误区及优点通用四

祁白水是日照文化学者,他在《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的名家侧影设有专栏。而我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想从现代名家学起的人。白水老师从侧面介绍名家,我就从正面学习名家。一侧一正,就全面了。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岂不两全其美。慢慢地,我就形成了无法改变的习惯。

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我先后跟着白水老师学习了流沙河、何立伟、阿城、王兆军、刘玉堂、赵德发、鲁迅、汪曾祺、周作人、孙犁等现代当代名家的诸多作品。而让我最感兴趣投入全部精力最深入学习的有鲁迅的杂文、赵德发的小说,还有汪曾祺的散文。

汪曾祺老先生在小说、散文、绘画、戏剧、美食、书法等方面皆有较高造诣。他的作品大多数是谈饮食,谈草木,谈文化,谈民俗,谈花鸟虫鱼、叙师生情,写凡人琐事,雅俗共赏,有着“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汪老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深神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说过:我希望把散文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老的散文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说话,虽百事杂陈,但饶有兴味。

汪老在《蒲桥集》自序上说: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常常道:我是歪才,善能胡诌。

他善于以个人的细小琐屑生活为背景,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他善于以平实委婉而富有弹性的语言,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抨击了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名士风散文的魅力。汪老的文学主张让真善美来自生活,恬淡和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局面,功不可没。

他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写出来的文章却发人深思。他的作品无论是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再到花草虫鱼,瓜果食物,无所不涉,都能信手拈来。文如其人,源于汪老心境的淡泊和他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情释然。

喜欢汪曾祺就要多读他的作品,先去了解他的家世。汪老的祖父是清朝末期的拔贡,拔贡就是可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祖父文章写得很好,喜欢收藏古董字画。汪家世代都是看眼科的,祖父就是很有名的眼科医生,开了两家药店,信儒学佛。汪曾祺的父亲是温尔文雅、恬然随和的人,很少见他发脾气,从来不对子女疾言厉色的。他是画家,画写意花卉,会刻图章,初宗浙派,更喜欢藏石。父亲是心灵手巧的人,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所不通。

1939年,他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成为沈从文的学生。他的创作风格是受沈从文影响的。他俩都是小说见长,善于写人状物,善于把自己的情感深藏在人和事之中,具有天然的随机性。小说创作“要贴着人物走”,小说里人物才是主要的、主导的,不能离开人物去抒情、发议论。所写之景,既是作者之景,也是人物之景,也就是“气氛就是人物”。还有两个人对话越平常,越简单越好。

汪老曾说:我是极为平常的人,我没有深奥独特的思想。我写的小说都是平常事、普通人、小人物,因为我对这些人和事比较熟悉。什么是现实主义?就是真实地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生活,不要搞得太复杂。想象和虚构的来源还是生活:一是生活的积累,二是对生活的思考。写作题材是可遇不可求的,具有偶然性。

他的散文代表作有《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矮纸集》《旅食小品》《汪曾祺小品》等。其中《逝水》一文,就是看着平淡似水,却能暖暖地流入读者内心深处。汪曾祺曾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我是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不会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从小小的“熟悉”到大大的“熟习”。这都源于他深厚的国学底子,出色的古文修养,还有对民间文化的天然亲和。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传神妙笔,直接垫高了他的创作高度。

《汪曾祺小品》由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有《用韵文想》《吃食与文学》《小说的散文化》《七十书怀》等。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并不是自娱一己的性情,而是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对社会人生有益,决不要把个人和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

汪老的小说创作充满了中国味儿。他对传统文化有着痴迷的热爱,在创作上追求现实主义,让他的作品融入民族传统中。他以近乎虔诚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美的品质,他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在展示美与健康的同时,也常常对人性的丑恶发出深沉的喟叹,对那些自卑、平庸、麻木的心理状态也有针砭,但同情与悲悯多于批判。汪老常说:我的小说多是在茶馆里泡出来的,在咸菜缸里腌一腌就出来了。小说代表名篇有《受戒》《异秉》《大淖记事》《鸡鸭名家》等。

《汪曾祺:文与画》是一本艺术小品合集,内有大量优美飘逸的字画。他的书法和图画,疏朗清淡、赏心悦目,图文互为补充,彼此添色,相映成趣,更增品位。汪曾琪作画萝卜白菜,俱收笔端,自娱自乐,陶醉于“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他的花鸟画作,如岭上白云飘逸,高洁、空灵。汪老也有遗憾,遗憾的是自已没成为画家。

他的文学评论集《晚翠杂谈》,1988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小说家谈小说”丛书。内有部分作品自序、小说笔谈、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还有关于小说语言、浅谈杂书、我和民间文学等篇。

他是京剧剧本《沙家浜》《范进中举》的主要编者之一。他的文集有《汪曾祺自选集》《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等。

汪老不仅是在散文、小说方面颇有建树,对饮食文化也颇有研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他说:大菜名菜,写的人不吃,吃的人不写。我是寒士,就写平民百姓喜欢吃的,写乡土味很浓的风味小吃。小到各地的咸菜、豆腐、实菌、面食,无所不通。他喜爱喝酒,酒后就会文如泉涌,抽起烟来更见其神韵风度,俗话说“烟出文章,酒出诗人”,这也与他的豪爽、洒脱的性格有关吧!

“人走魂在”,汪老已经离开我们近二十年了。汪老人格魅力为什么超过他在世的时候,感召着后人?他的作品为什么能打动着我,为什么能让我静下心来读懂它,这与他作品的内涵是分不开的。经过二十多天的学习,我认为是汪老的文学作品不脱离当今社会,有着时代性与亲民性。汪老的人格操守影响着我们。他的作品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充满了鲜活强劲的生命力。为推动了文学真正回归人学、回归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功莫大焉、

江苏省高邮市成立了汪曾祺文学研究会,为保护汪曾祺这一文化品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上海的施行老先生成立了“汪曾祺之友”微信文学沙龙,为全国各地的“汪迷”在一起研究讨论汪曾祺的人品、作品,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当我把这篇文章发表在新浪博客后,意外的是“汪曾祺之友”的文友看到并给我留下评论。在茫茫的博海中,我们能够相遇,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让我深深地惊喜着、感动着!

更为惊喜的是,汪曾祺夫人施松卿的侄子———85岁高龄的施行老先生知道我是“汪迷”后,我们加了微信好友。我把《走近汪曾祺》和《随遇而安》两篇文章发到他的邮箱里,施老看后给我提了二合一建议,鼓励我修改好后再发给他。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激动和自豪呀!

喜爱读书,让我有了最好的遇见。不期而遇的相逢最真最美。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书吧!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说话。我的读书才刚刚开始,我读汪曾祺只是冰山一角,所了解汪老的人品、作品也微不足道。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在施老指引下,和广大“汪迷”在一起,学习研究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不为别的,只为内心里的喜欢。可以这样说,我是发自内心真心地喜欢敬重汪老。

如何写可以散文化的误区及优点通用五

我们总是聚少离多,如两岸。

如两岸--只因我们之间恒流着一条莽莽苍苍的河。我们太爱那条河,太爱太爱,以致竟然把自己站成了岸。

站成了岸,我爱,没有人勉强我们,我们自己把自己站成了岸。

春天的时候,我爱,杨柳将此岸绿遍,漂亮的绿绦子潜身于同色调的绿波里,缓缓地向彼岸游去。河中有萍,河中有藻,河中有云影天光,仍是《国风·关睢》篇的河啊,而我,一径向你泅去。

我向你泅去,我正遇见你,向我泅来--以同样柔和的柳条。我们在河心相遇,我们的千丝万绪秘密地牵起手来,在河底。

只因为这世上有河,因此就必须有两岸,以及两岸的绿杨堤。我不知我们为什么只因坚持要一条河,而竟把自己矗立成两岸,岁岁年年相向而绿,任地老天荒,我们合力撑住一条河,死命地呵护那千里烟波。

两岸总是有相同的风,相同的雨,相同的水位。乍酱草匀分给两岸相等的红,鸟翼点给两岸同样的白,而秋来蒹葭露冷,给我们以相似的苍凉。

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同属一块大地。

纵然被河道凿开,对峙,却不曾分离。

年年春来时,在温柔得令人心疼的三月,我们忍不住伸出手臂,在河底秘密地挽起。定义以命运

年轻的时候,怎么会那么傻呢?

对"人"的定义?对"爱"的定义,对"生活"的定义,对莫名其妙的刚听到的一个"哲学名词"的定义……

那时候,老是慎重其事地把左掌右掌看了又看,或者,从一条曲曲折折的感情线,估计着感情的河道是否决堤。有时,又正经的把一张脸交给一个人,从鼻山眼水中,去窥探一生的风光。

奇怪,年轻的时候,怎么什么都想知道?定义,以及命运。年轻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过,人原来也可以有权不知不识而大刺刺地活下去。

忽然有一天,我们就长大了,因为爱。

去知道明天的风雨已经不重要了,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风雨于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找一方共同承风挡雨的肩。

忽然有一天,我们把所背的定义全忘了,我们遗失了登山指南,我们甚至忘了自己,忘了那一切,只因我们已登山,并且结庐于一弯溪谷。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无边的庄严中,我们也自庄严起来。

而长年的携手,我们已彼此把掌纹叠印在对方的掌纹上,我们的眉因为同蹙同展而衔接为同一个名字的山脉,我们的眼因为相同的视线而映出为连波一片,怎样的看相者才能看明白这样的两双手的天机,怎样的预言家才能说清楚这样两张脸的命运?

蔷蔽几曾定义,白云何所谓其命运,谁又见过为劈头迎来的巨石而焦的的流水?怎么会那么傻呢,年轻的时侯。从俗

当我们相爱--在开头的时候--我闪觉得自己清雅飞逸,仿佛有一个新我,自旧我中飘然游离而出。

当我们相爱时,我们从每寸皮肤,每一缕思维伸出触角,要去探索这个世界,拥抱这个世界,我们开始相信自己的不凡。

相爱的人未必要朝朝暮暮相守在一起--在小说里都是这样说的,小说里的男人和女人一眨眼便已暮年,而他们始终没有生活在一起,他们留给我们的是凄美的回忆。

但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不是小说,我们要朝朝暮暮,我们要活在同一个时间,我们要活在同一个空间,我们要相厮相守,相牵相挂,于是我弃放弃飞腾,回到人间,和一切庸俗的人同其庸俗。

如果相爱的结果是我们平凡,让我们平凡。

如果爱情的历程是让我们由纵横行空的天马变而为忍辱负重行向一路崎岖的承载驾马,让我们接受。

如果爱情的轨迹总是把云霄之上的金童玉女贬为人间姻火中的匹妇匹夫,让我们甘心。我们只有这一生,这是我们唯一的筹码,我们要活在一起下注。我们只有这一生,这只是我们唯一的戏码,我们要同台演出。

于是,我们要了婚姻。

于是,我们经营起一个巢,栖守其间。

在厨房,有餐厅,那里有我们一饮一啄的牵情。

有客厅,那里有我们共同的朋友以及他们的高谈阔论。

有兼为书房的卧房,各人的书站在各人的书架里,但书架相衔,矗立成壁,连我们那些完全不同类的书也在声气相求。

有孩子的房间,夜夜等着我们去为一双娇儿痴女念故事,并且盖他们老是踢的棉被。

至于我们曾订下的山之盟呢?我们所渴望的水之约呢?让它等一等,我们总有一天会去的,但现在,我们已选择了从俗。

贴向生活,贴向平凡,山林可以是公寓,电铃可以是诗,让我们且来从俗。

如何写可以散文化的误区及优点通用六

从日照回来,对日照的感觉是,干净。天干净,地干净,海干净。干净,真干净。这种干净的感觉不是脏了的衣服洗了洗的那种干净,也不是新房子刚刚刷完漆那种雪白明亮的干净,这种干净的感觉就像心,心的干净是看不出来的,但是能感觉出来。当然感觉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信誓旦旦海枯石烂并不一定就是真的,红红火火光环围绕也不一定能长久,那些清晰的思路,那些罗列的计划,那些通往某些目的的方式方法,也许当时势在必行的种种,许多年后会觉得是那么的多余的赘笔。曾经桑海以后,才发现原来和和睦睦的农家小院也温馨,原来放下功过是非以后的心才会真正澄明,原来除了道德和品质,这世界上的所有都是靠不住的。就像海,海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温暖的胸怀,但是我们还是坚定不移的奔着它去了,义无返顾的投入它的怀抱,从不想为什么。

海,我来了。没有前世的约定,没有今生相许,但是我来了,不是为了你,也是为了你。

看着海浪卷着银边,翻滚着朝我而来,我的心不由自主的打开,不由自主的敞开怀抱,走进它的怀里,伸出手和他亲切的相握,脱光脚丫走进它的世界,感觉它的温度。然后不由自主的想往里走,感觉这浅浅的海边实在太浅,就想更多更深的走进它的心里,和它做真正的心无旁系的心和心的交流。

大海啊,我能翻开你的心看看吗?我能翻开我的心让你看看吗?

海的心会是什么颜色?都说比陆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可是海的心灵会是什么样的?

无数的诗篇说,海的心博大、深邃、丰富、宽容,它时而安静,时而激昂,时而温情,时而暴怒。它可以海纳百川而不显其多,也可以腹生万物而不改其色。它拥有着比陆地还多的面积依然平静如初,它流淌着比历史还长的记忆,却依然活力四射。

可是当我们真正地面对海的时候,这些我们都看不见,想不起来。眼前的海是那么简单,简单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翻卷的海浪朝我们扑面而来,然后一波又一波海水激流而退。沙滩是干净的,海水是干净的,那站在海水的脚自然也是干净的,那泡在海里的心自然也是干净的。干净,真干净。这就是日照的海边给我们的感觉。

在这种简单的海的交流方式里,我们的心就会变得简单,就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海的那一边是什么?

看着海浪一波又一波的以完美的简笔画的方式涌来,然后又默默的退去,海潮日复一日的涨来消去,海涛声年复一年的每时每刻的低吟倾诉,我们就会禁不住的想,这声声不息的涛声从哪里来?我们玩耍嬉戏的海边,一会儿被海水吞没成汪洋,一会儿又露出沙滩供人游玩,是谁导演了这场游戏?海浪是如此完美,又如此随意,让我们几乎相信所有的童话都会是真的,是谁即兴图染了这样的手笔?

于是我们会抬起眼看着远方,海的远方是浩渺的迷茫。于是我们又会重复这样一个问题:海的那一边是什么?

海的那一边是什么?是广阔无垠?是物产丰富?是深不见底?还是神秘莫测?也许以我们每个人的脑容量都无法度量和定义海的思想。历史专家有历史专家的看法,地理专家有地理专家的认识,海洋生物专家会觉得自己认识的丰富,但是文学家会觉得对海的看法更深刻。当无数的专家团队都无法全面的认识海的时候,小小的我们怎样解答心里的疑惑?

海的那一边是什么?当我坐在海边凝视着它,久久的,凝视着它。我不知道是什么吸引着我,这种美丽太博大。那泛着银光的海面上是平淡的,平淡的找不到生活的痕迹,平淡的看不到高峰和低谷的悬殊,平淡的感觉不到款款深情和丰富的表情。它就是平淡的,平淡的让人想起那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句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你真的做了大海里的一滴水,就会觉得原来做一滴水也并不容易!

当我长长久久的凝视远方,凝视了很长时间,乏了累了的时候,低下头,我忽然发现了一颗石子,小小的,精美的,洁白的,造型独特却没有多少价值的小石头。它有精美的纹路,有玉一样无瑕的颜色,有完美地自然地曲线,有光滑细腻的身材,有晶莹剔透的色彩,它的美足以打动任何一个细细观看的人。我把它捏在手里,它有一粒纽扣那么大,精致的让人觉得像心肝宝贝。我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继续低头寻找,一块,两块,三块,红的黄的黑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造型不同,一块比一块漂亮,一块比一块独特,一块比一块喜爱。但是喜爱多了就挑剔,挑剔多了就放弃,再后来无论大的小的什么颜色的什么造型的都打动不了我,石头还是那块普通的石头,镶嵌在沙滩上亮晶晶的,像是海的宠儿,但是一旦离开了海水,它就失去了绚丽的颜色,晶莹的色彩,而且百无一用,只是一块小小的无用的石头!于是我再次抬起头,看向海的远方,我忽然明白了,海的那一边是什么!

人们说每一颗沙子都曾经是一块巨石,经过海水无数次无数年的冲刷,最后变成了一粒沙子。但是就是沙子里也会淘出金子。而这些精美的小石头这一刻被带到岸边我们看到了它,但是等到下一次涨潮,它又会被带回海里,然后经过不知多少年的冲刷,最后变成沙子,沉在不知名的海底,也许永远看不到太阳的升起。

人们说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独特的人生,就像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这个世界上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人生。每个人因为独特,因为无法复制,所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精彩绝伦的长篇巨著。每个人都曾经是父母的宝贝,每个人都经过了岁月晨昏暮晓风青月白的漂洗,每个人最终都会沉入历史的长河里做一颗不知名的沙子!历史的书卷上虽然会书写上几个人的名字,就像沙里淘出的金子,但是太多太多的人都做了沉在历史长河里的沙子。这些沙子包括祖祖辈辈历朝历代的先人,也包括仍然像一颗小石头的现在的你我他。

可是我们甘愿做一颗石头!无奈也罢,有追求有理想任然有希望也罢,无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是一颗石头!但是我依然骄傲,因为我们有骄人的颜色,有明亮的色彩,有独特的曲线和气质,有默默忍受的品格和毅力!我们依然是一颗石头!但是我们依然有理想有志向在经过更多的岁月的冲洗以后,做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

看着海浪卷着银边,一波一波的,以最美的方式向我翻涌而来,然后一片又一片的激流而去。抬眼看向远方,远方的海飘渺无依。我忽然明白了,海的另一边是什么!

海的另一边是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